You are on page 1of 35

第四章 一般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本章重点掌握问题

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 合伙财产的性质及转让出质的规定

 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 公司的设立条件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sole proprietorship)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在我国为数众多,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形式,有相当的发

展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于 1999 年 8 月 30 日由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

自 200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按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

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其实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根据以上关于我国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我国的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 投资主体的单一性,仅有一个自然人投资。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

企业的投资主体必须为一个自然人。这里有两层含义:投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

或非法人组织;排除了法人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资格。投资主体的人数只能是一个。

自然人应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且还不能是该法第 16 条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

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包括 :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

国家公务员。

2. 企业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业主)是企业财产的唯一所有者。私人财产归私

人所有,这是对于《宪法》第 13 条第 1 款“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

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发展,明确反映出了国家对于私人财产的态度,确认了私人财产法律

地位。从财产性的角度说,投资人就是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就是投资人。体现了企

业主体资格的重合性。

3.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是个人独资企业的重要特征,也就是

说,当投资人申报登记的出资不足以清偿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负的债务时,投资人就必须以
其个人财产甚至是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这无疑加大了投资人的责任,但也是该法第 1 条的

说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所必须的。

4. 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尽管独资企业有自己的名称或商号,并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

行为和参加诉讼活动,但他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仅是一个经营实体。法人的特征之一即

是以法人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有限责任,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外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当

然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也不是所谓的“一人公司”,这在《个人独资企业法》中

也是予以肯定的。企业只是以自然人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这一特点与合伙企业

相同而区别于公司。

针对以上特性,
《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了这种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在权利方面,包括

企业财产所有权(第 17 条),自主经营权(第 19 条)
,申请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第

24 条)等;在义务方面,必须遵纪守法、遵守诚信原则,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纳税

(第 4 条),承担无限责任等。综观整部《个人独资企业法》,仍能看到一个基本的法律原则,

即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就以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来看,这是在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没有“最

低注册资金”规定的情况下,为了严格规范投资人的行为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而如此规

定的,较宽松的设立条件必然伴随着严格的责任形式。而且,从《个人独资企业法》对于权

利和义务的规定也可以得出,这部法律是以投资责任形式来制定的,而不是以所有制形式制

定的,从而形成了我国企业形式的基本框架:公司、合伙企业及个人独资企业。这也可以说

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步骤。

我国过去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财产所有制形式划分企业,使企业带有浓厚的所有制身份色

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大相径庭,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式。按照各国的通行

标准,一般将企业按组织形态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类。个人独资企业可谓

是最早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由于不存在共同的所有权,并且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就是

企业的经营者,这也就决定了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经营灵活、企业内部决策迅速、企业管理成

本较小等优点,所以,尽管当今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种企业形势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

存在。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以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作为我国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日已突显。同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镇以及农村劳动力过剩,这些都要求能够有大量的灵活的经济组织形

式来容纳我国剩余劳动力。可以说,个人独资企业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而产生的。自从我国

颁布了《个人独资企业法》以来,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逐渐为我国广大
老百姓所接受和采纳,个人独资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据截至 2003 年

底不完全统计,个人独资企业申报注册的将近 2 万户,个人独资企业申报注册的资金最高

的达到 2980 万元,最低的仅为 1000 元。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八条规定,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为: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一个中国公民;不包括外国的自然人,外商独资企业不

适用个人独资企业法,而适用外资企业法。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个人独资企业享有名称权和商号权,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与其责任

形式及从事的营业相符合。 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和“公司”

字样。 不允许个人独资企业称作“公司”,主要是考虑到公司都是法人, 而法人都只应该

以其自身财产承担有限责任。

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不要求个人独资企业有最低注册资本金。这是因为投资人承担无

限责任的特点,同时也鼓励和方便了个人投资创业的需要。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前,我们曾以“雇工 8 人以上”来作为区分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标准。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但从操作性上来说, 自然人设立的企业未必需要雇用 8 人以上, 如一些小型的高新技术企

业。而个体工商户因经营的需要,雇工人数有时也需要 8 人甚至更多,如一些饮食娱乐行业 。

三、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

1.提交申请。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九条规定: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由投资人或

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向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交设立申请书、投资人身份证明、生

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等文件。委托代理人申请设立登记时,应当出具投资人的委托书和代理

人的合法证明。

个人独资企业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业务;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

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业务,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2.依法审查。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之日起 15 日内,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个

人独资企业法规的设立条件的,予以登记, 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

并给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3.签发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成立之日。 在领

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之前,投资人不得以个人独资企业的名义从事任何经营活动。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1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条件、权利及责任

(1)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只能是一个自然人, 投资的财产只能是私人所有的财产。

第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

资企业。可以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农村村民, 城镇待业人员, 个

体工商户, 辞职、退休人员, 法规和政策允许的离休、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禁止从事营

利性活动的人包括 :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国家公务员。

(2)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权利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不仅对其投资的财产享有所有权,而且对经营中增值的财产也享

有所有权。投资人的有关权力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和继承。

第十七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

进行转让和继承。

(3)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以投资人个人财产出资设立的,由投资

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以投资人的家庭财产出资设立的,由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

任。第十八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

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个人独资企业的管理方式:

自主管理, 即投资人本人对本企业的经营事务直接进行管理;

委托或聘任管理, 即由投资人委托或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事务的

管理;

第十九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

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签订书

面合同,明确委托的具体内容和授予的权利范围。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应当履行诚信、

勤勉义务,按照与投资人签订的合同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

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帐簿,进行会计核算。
个人独资企业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管理

第二十二条:个人独资企业招用职工的,应当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职工的劳

动安全,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

第二十三条: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主

要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独资企业的职工可以组建公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独资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工会

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1.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是指独资企业因出现某些法律事由而导致其民事主体资格消灭的

行为。

第二十六条: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况时,应当解散:

1、投资人决定解散;

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解散仅是个人独资企业消灭的原因,企业并非因解散的事实发生而立即消灭。独资企业

的清算即是处理解散企业未了结的法律关系的程序。清算结束,进行注销登记,独资企业才

最后消灭。

(1)清偿顺序 在清偿债务前,投资人不得转移、隐匿个人财产,如有违法行为,按规定

予以处罚。第二十九条: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2、所欠税款;

3、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2)责任消灭制度。第二十八条: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

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3)注销登记程序。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当编制

清算报告,并于 15 日内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注销登记一旦完成,个人独资企业即告消灭。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合伙企业(Partnership)的概念

合伙制度起源于罗马, 但早期的合伙仅仅是一种契约,法律不承认合伙的团体人格。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法律上的团体人格已得到各国法律的普遍认可,各国的立

法才先后规定了商事合伙法和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企业形式。农、

林、牧、渔、自由职业、小型加工、商品零售业、甚至商品批发乃至工业企业, 都大量地

采用合伙企业形式。 而且,不仅个人集资办企业大量采用合伙形式, 甚至企业之间的联合

经营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合伙形式。 在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合伙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间的

经济联合体。比如美国统一合伙法规定,可以成为合伙人的“人”,包括个人、合伙、公司

和其他联合体。

合伙作为一种企业形态,具有组织简单、集资灵活快速、设立简便、管理便利、内部联

系密切、成员较稳定、对债权人有利等优点,适合多种行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发展

经济、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调整合伙的法律规范, 一是《民法通则》中关于个人合伙和法人联营的规定;

二是 97 年 8 月 1 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该法于 2006 年 8 月 27 日

修订,2007 年 6 月 1 日施行。该法对合伙的界定:

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

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

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

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美国《统一合伙法》第 6 条规定:合伙是 2 个或 2 个以上的人,作为共同所有人,从事

营利事业的联合体或团体。营利事业是 a business for profit,团体是 association。

合伙(partnership)指以营利为目的,依据各合伙人之间的合约建立起来的商业组织。

合伙的基本特征就是二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

(二)特征 根据合伙企业法和教材,合伙企业具有特征:

1.合伙企业的成立以订立合伙协议为法律基础。

合伙企业从法律上讲,属于人合性质。就是说,合伙本质上是人的结合而不是资本的结合。
合伙的信用基础是全体合伙人而不是合伙财产。因此,合伙企业的建立,必须由各合伙人协

商一致,订立合同。没有合伙协议,就不可能成立合伙企业。

2.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属于合伙关系。

所谓合伙关系,就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关系。尽管不同合伙

企业所赖以成立的合伙协议有很大差别,但是在这四个基本问题上都遵循着共同的准则。

3.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的团体人格与合伙人的个人人格紧密联系,合伙企业的债务,归根结底是合伙人的

债务。所以,当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时,合伙人应当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该不

足部分的清偿责任。

二、合伙企业的分类 这是以合伙人承担的责任或其地位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

(一) 普通合伙与特殊合伙

1.普通合伙(general partnership) 普通合伙就是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

润和共负亏损,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个人

合伙和《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都属于普通合伙。

2.特殊合伙

特殊合伙是部分成员不参加经营并且对合伙债务负有限责任的合伙。特殊合伙主要包括两

种,一为隐名合伙,二为有限合伙。前者出自大陆法法系,后者出自英美法系。

(1) 隐名合伙(dormant partnership)

隐名合伙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对他方所经营的事业出资,而分享其营业所得收益及分担其营业

所受损失的契约。其中,出资的一方称为隐名合伙人(dormant partner)
, 而经营事业的

他方称为营业人(proprietor of the business)


。隐名合伙为大陆法所特有。它起源于中世纪的

海上商业贸易合伙和陆上商业贸易合伙。在大陆法上,隐名合伙只是一种契约关系,没有团

体人格,其成立方式比较简易、自由。

隐名合伙的特点是:

1)隐名合伙无独立的合伙财产,隐名合伙人的出资归入营业人的营业财产。

2)隐名合伙人只分享营业利润和分担营业损失,并不参加营业。基于这一特点,

第一,隐名合伙人的出资以金钱或实物为限,而不得以劳务或信用为出资;

第二,隐名合伙人无权代表营业单位与第三人发生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隐名合伙人的财产责任以其出资为限;
第四,隐名合伙人除了为维护其利益而行使监督权外,无权干涉营业单位的内部事务。

隐名合伙人的所谓隐名,并非绝对地隐姓埋名;他可以公开其隐名合伙人身份。但是,如果

隐名合伙人将其身份(姓名或商号)加入营业单位,即属以普通合伙方式出现,这样,他就

应当对合伙营业所生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 有限合伙(limited partnership)

有限合伙就是一名以上普通合伙人与一名以上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其中,普通合伙人

执行合伙事务,对外代表合伙组织,并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

事务,不对外代表合伙组织,只按出资比例享受利润分配和分担亏损,并仅以其出资额为限

度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有限合伙人的出资必须是金钱或者其他财产,不得是劳务或

信用。

有限合伙为英美法上的一种独立的合伙形态。英国有 1907 年有限合伙法,美国有 1916 年统

一有限合伙法。其涵义为:由二人以上组成,其中一人或数人为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

管理合伙事务并对合伙债务人负无限责任,另有一人或数人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

不管理合伙事务,对合伙债务人仅负有限责任。有限合伙这种企业形式,现已为一些大陆法

国家(如瑞典、瑞士)所接受。

有限合伙不同于大陆法上的隐名合伙的主要之点,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实体性,即有一定

的团体人格。在英国,有限合伙的成立必须在公司注册处履行登记,即是明证。英美学者认

为,有限合伙是比普通合伙更接近于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英美,企业改变组织形态相当

自由。一个独资企业,可以通过吸收他人入伙而变成合伙;为扩大资本,他们又可以吸收一

些有限合伙人,以便继续控制企业的领导权。以后,企业继续扩大,这个有限合伙又可以进

一步转变为公司。有限合伙的优点是:

第一,企业由少数普通合伙人经营管理并承担无限责任,可以保持合伙组织结构简单、管理

费用低、内部关系紧密和决策效率高等特点,这是它优于公司之处;

第二,能够以有限责任吸引他人入股,有利于广开资金来源,扩大企业规模,这是它优于普

通合伙之处。所以,有限合伙有利于在保持合伙企业原有内部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吸收新的投

资,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也可以鼓励那些不愿承担无限责任的人向合伙企业投资,是一种有

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企业形式。

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有限合伙人无权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对合

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如果有限合伙人实际参与了管理经营,或者实施了对合伙企业事务的

控制,则要和普通合伙人一样承担责任。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第五十五条 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

的普通合伙企业。主要是指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是指合伙人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承担责任的普通合伙企业。

第五十六条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特殊普通合伙”字样。

第五十七条

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

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

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五十八条

合伙人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合伙企业财产对外承担责任

后,该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九条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执业风险基金用于偿付合伙人执业活动造成的债务。执业风险基金应当单独立户管理。具体

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三、 普通合伙企业

(一)设立条件 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十四条)

1.有二个以上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书面合伙协议;

第十八条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十)违约责任。

第十九条 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

义务。

修改或者补充合伙协议,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第十六条 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

以用劳务出资。

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由全

体合伙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

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合伙人应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的出

资方式、数额和交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如有合伙人违反了这一义务,即构成违约,其他

合伙人可追究其违约责任。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有经营场所;应符合我国《企业名称管理规定》的要求,而且合伙

名称中要写明“普通合伙” 字样。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

1.合伙企业的财产

(1)合伙财产的性质 合伙企业的合伙财产,属于共同共有财产的性质。对合伙财产的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要符合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意愿。

1)合伙人出资的财产。

合伙财产构成: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财产(如商号、特许经营权)

作为出资的劳务:不能成为合伙财产(但该劳务的成果和收益属合伙财产)

从财产权的状态看,出资的财产大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财产所有权,一种是财产使用

权。

2)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

凡是以合伙企业为权利主体取得的合法收益,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均视为合伙财产。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有,合伙财产的增值(如房产市值上涨)
、孳息(如房租收入)和转让所

得,合伙营业收入和其他经营成果,合伙因其他法律行为或事件而获得的财产给付(例如赠

与、侵权赔偿)
,以及以合伙财产为对价而受让取得的财产(例如购置的设备)

(2)合伙财产的处分
在交易实践中,合伙企业的财产处分通常是通过个别合伙人实施的。按照合伙财产的共

同共有性质,个别合伙人处分合伙财产,应当得到全体合伙人的授权。

合伙人出资份额转让:可分为内部转让和对外转让两种

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

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

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依法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

让的权利。

由于合伙人对外转让出资份额会引起新合伙人的加入,各国依据合伙的"人合"性质,均

认为合伙人不能将其出资份额任意转让与第三人。在处理方式上,多数国家采用转让未经其

他合伙人一致同意不得生效的规则。第三人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受让取得合伙人的出资份额

而成为新合伙人时,全体合伙人应当对合伙协议作相应的修改。新合伙人依照修改后的合伙

协议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

至于内部转让,由于不影响合伙企业的人合性质,不以其他合伙人同意为条件,只需通知

其他合伙人即可。

合伙人以其财产份额出质的规定:

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

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

二十五条)

2.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

(1)管理参与权与事务授权
各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
务,也可以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全体合伙人决定,委托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
务。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这里所说的"合伙企业事务",应理解
为合伙企业的全部日常事务。未接受委托执行合伙事务的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合伙企业事
务。大家应注意并非所有的合伙事务的决定权都可以被授予个别合伙人,合伙企业的下列事
务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第三十一条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企业的下列事
项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一)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二)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三)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四)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
(五)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六)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2)知情权和监督权

无论是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事务,还是委托个别合伙人执行事务,各合伙人均有权随时

了解有关合伙事务和合伙财产的一切情况,包括有权查阅账簿和其他业务文件。根据这一准

则,
《合伙企业法》第 28 条第 2 款明确规定,合伙人为了解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有权查阅合伙企业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这样规定,有利于合伙事务的正常进行,符合全体

合伙人的利益。

在委托事务执行人的情况下,不执行事务的合伙人享有对事务执行人的监督权。实际上,这

种监督权是合伙人管理参与权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事务执行人在其他

合伙人的监督下执行事务,本质上仍属于全体合伙人共同经营。所以,第 27 条还规定,事

务执行人执行合伙事务所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合伙人,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民事责任,由全体合

伙人承担。

(3) 异议权和撤销权

既然事务执行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亏损和责任要由全体合伙人承担,那么,当事务执行人

行为被认为有损于全体合伙人的利益时,不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就应该有权提出异议和加以制

止,并于必要时撤销对他的事务授权。
《合伙企业法》第 29 条规定,合伙协议约定或者经全

体合伙人决定,合伙人分别执行合伙事务时,合伙人可以对其他合伙人执行的事务提出异议。

(4)忠实义务

A 竞业禁止

B 交易禁止

C 对其他损害行为的禁止
第三十二条 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本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
1. 合伙事务执行决议办法

合伙人依法或者按照合伙协议对合伙企业有关事务作出决议时,除《合伙企业法》另有

规定或者合伙协议中另有规定外,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实行一人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表

决办法。

3、 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

《合伙企业法》第 33 条第 1 款规定,第三十三条

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
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

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实践中,合伙企业的分配比例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固定比例,一般是平均分配,也可以是当事人商定的其他任何比例;

(2)资本比例,即按出资比例分配

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当可以按比例分担弥补亏损的责任。这种比例的确定方

法,与以上所述的利润分配比例确定方法相同。一般说来,亏损分担的比例应当与利润分配

比例相一致。但是,如果基于正当理由,在合伙协议中约定与利润分配比例不同的亏损分担

比例,也是允许的。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均不得违反利润共享和亏损共担的原则和公平原则。

即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三) 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

1.合伙人对外行为的效力:(合伙企业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 )

第三十七条 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

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全体合伙人原则上都有权执行合伙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但如果合伙协议约定委托

一人或数人执行合伙事务,则受托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这里的限制指对合伙人所享

有的事务执行权与对外代表权利能力的一种界定,(2 万元以内合同,否则要经全体同意);

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指与合伙企业有经济联系的第三人不知道合伙企业所作的内部限制,

本着合法目的,诚实地与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如果第三人与合伙事务执行人恶意串通,损害

合伙企业利益,则不属善意之列。

例如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与某公司订立一份 5 万元的购销合同。但合伙内部约定,

该执行合伙人只能有权签订 2 万元以内的合同,超过这个数额,必须要全体合伙人审查同意

后方可签字。如未经同意签字,合伙企业不能因该合伙人违反内部限制而主张合同无效,必

须受合同约束。执行合伙人违反约定擅自处理,给合伙企业和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

承担赔偿责任。

2.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人的关系

合伙企业债务是合伙企业以企业名义对他人所负的债务,承担债务的主体是合伙企业,

还债的财产是合伙企业的财产和每个合伙人的财产。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

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应注

意此条包括四个要点:
(1)清偿标的,必须是到期债务。

(2)清偿顺序,必须是先以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只有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

才由合伙人以其个人财产进行清偿。

(3)合伙人的所有可执行财产,均可用于清偿。

(4)债权人可以向合伙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要求清偿全部债务。

需要注意的是,合伙人之间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所以,债权人可以根据自

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

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例如,合伙人甲乙约定平均分担亏损,债权人请求甲支付债款的

80%,乙支付 20%。合伙人由于承担连带责任,所清偿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数额时,有

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概括地说,合伙人的这种追偿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须追偿人已经实际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其清偿数额超过了他应当承担的数额;

(2)须被追偿人未实际承担或者未足额承担其应当承担的数额;

(3)追偿的数额不得超过追偿人超额清偿部分的数额和被追偿人未足清偿部分的数额。

1. 合伙人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合伙人的债务是指单个合伙人的债务,与合伙企业的事务无关,因此应当用合伙人的个人财

产负责清偿。
(1)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对合伙企业主张抵销权。该债权人对合伙企业的负债,实质上是
对全体合伙人的负债;而某一合伙人对该债权人负债,只限于该合伙人个人,二者不能混同。

(2)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的权利。因为合伙具有人合性质,合伙人之

间是基于相互了解和信任而结成合伙关系,如允许债权人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

权利,参与经营管理,执行合伙事务,不利于合伙关系的稳定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3)合伙人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追索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收益和财产份额
大家应注意:以合伙人的财产份额清偿其个人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债权人不得自行接管债务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且在强制执行个别合伙人在合伙企

业中财产份额时,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受让人支付的价金,用于向该债权人清偿

债务。
第四十一条 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销其对合
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
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
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对该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四) 合伙企业的变更

1.新合伙人入伙

(1) 入伙的条件和程序 包括三项规则:

第一,新合伙人入伙,以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为条件;未获一致同意的,不得入伙。

第二,新合伙人入伙,应当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第三,原合伙人应当就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履行告知义务和如实陈述义务。

(2) 新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四条 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
责任。入伙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采用肯定说。这样规定的好处是
有利于现有合伙关系的稳定和保护债权人,缺点是对合伙企业扩大规模有较大的限制作用。
2.合伙人退伙 指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从而丧失合伙人资格。

(1)退伙的原因 两种情况:一是声明退伙;二是法定退伙。

1) 声明退伙 又称自愿退伙,是指合伙人基于自愿的意思表示而退伙。这种意思表示的形

式,可以为事前协议(协议退伙),也可以为届时通知(通知退伙)

第四十五条 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

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通知退伙:

①须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

②须该合伙人的退伙不致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

③须提前 30 日通知其他合伙人。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合伙人违反规定,擅自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

2) 法定退伙 是指合伙人因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而退伙。这种法定事由可分为两类,一是

某种客观情况(当然退伙)
,二是其他合伙人的决议(除名)。

当然退伙:

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④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当然退伙的日期,为法定事由实际发

生之日。

除名:

①未履行出资义务;

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③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④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

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退伙的效果 分为两类情况:一是财产继承,即退伙人的财产份额和民事责任归属于

退伙人的继承人;二是退伙结算,即退伙人的财产份额和民事责任归属于退伙人本人

1)财产继承:

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

承权的继承人,依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即取得该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

合法继承人不愿意成为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合伙企业应退还其依法继承的财产份

额。

合法继承人为未成年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在其未成年时由监护人代行其

权利。

在这里对继承人取得合伙人资格规定了三项条件:

A 有合法继承权;B 有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C 继承人愿意。

2)退伙结算

合伙人退伙以后,并不能解除对于合伙企业既往债务的连带责任。第 53 条规定,退伙人

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五) 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1.合伙企业的解散 合伙企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解散:

1)合伙协议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合伙人不愿继续经营的;

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

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6)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7)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企业解散的其他原因。

2.合伙企业的清算

合伙企业的解散应进行清算,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凡未能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清算

人的,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后 15 日内指定一名或数名合伙人,

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如果 15 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

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2、所欠税款;

3、合伙企业的债务;

4、返还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财产按照上述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按合伙协议约定的利润分配比例进行分配,

无比例约定的,平均分配利润。合伙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由合伙人以个人的财产按约定比

例清偿,无约定比例的,平均承担清偿责任。在清算期间,以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后,仍

不足清偿合伙企业债务的,应结束清算程序。合伙企业解散后,对未清偿的债务,原普通合

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债权人对原债务人享有继续请求

清偿的权利。

依法解散的合伙企业,应自清算结束之日起 15 日内到原企业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并缴回营业执照,合伙企业即告终止。

第三节 公司

本章要掌握的问题

1. 公司概述

2. 公司法的主要内容

3. 公司的组织机构

一、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公司(Company )是一种企业形态,一般是指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

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组织。具体是指其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以
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并依

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由于各国对公司成立的法律要求不同,公司的法律概念也不尽相同。

作为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其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公司必须依法设立 设立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包括设立程

序、设立条件(最低资本额、出资方式、出资程序、名称、场所、组织机构)都必须符合中国

境内现行的法律规定。所依据的法律有公司法、“三资企业法”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

2.公司以营利为目的 公司营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独立支配的财产和从事经营活动。

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或商业服务活动以追求利润

和资产的增值。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以行政管理为目的的国家机关,也区别于从事科教、慈

善、福利等非营利性公益活动的机构和团体。

3.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法律赋予公司完全独立的人格,公司就象自然人一样,依法独立享

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这就把公司跟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区别开来,如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等。作为法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即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包括名称、住所、章程,有自

己独立支配的财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能够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二 公司的种类 公司可依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不同,可分为:

公司 债权人 公司

股东

股东 债权人

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无限责任公司表现为对公司的债权人,公司和股东都要对其承担

责任:并且股东不以出资额为限,而是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即无限连

带责任。而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

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和公司的债权人之间不发生任何关系:明确了无限和有限,两合公司

也就迎刃而解了,即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相比较,股东都承担有限责任,但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进行等额划分,股

东以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无限公司:即股东无论出资多少,一律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无限公司与合伙非常相

似,建立在人合的基础之上,不同点是无限公司是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也有少数国

家不视无限公司为独立法人,准用有关合伙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在出资之外,

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不再承担偿还的义务和责任。

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投资,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

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股东由于要承担公司

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巨大风险,是两合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者,有限责任股东则不享有经

营管理权。所谓“两合”是指“人合”兼“资合”,主要适用于部分股东具有良好信誉,部

分股东具有一定财力但希望限制投资风险的场合。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股东仅以其所持股份为限

对公司承担责任。与有限公司一样,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

同的是,公司的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可以向公众募集,上市公司的股

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具有开放性。

2.按公司信用基础不同, 可分为:

人合公司:以股东的个人信用作为公司的信用基础。其典型形式是无限公司。相当于合伙。

资合公司:以公司财产的多少为信用基础的公司, 即资合公司。公司的对外信用在于公司

的资本总额,其典型形式是股份公司。

人合兼资合公司:同时以股东个人信誉和公司的资本作为公司的信用基础,即注重股东的个

人信用,也注重公司的资产规模, 典型形式是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由

于其股东有最高人数限制,且不准随便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因而兼具人合与资合的特

点。

3 按公司隶属关系,可分为:

总公司与分公司 总公司也叫本公司,是指具备法人资格,管辖下属所有分支机构的总机构。

分公司是总公司出于经营的需要而在不同地区设立的受总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分公司不具

有法人资格,在业务经营、资金调度、人事安排等方面都由总公司统一安排,其民事责任由

总公司承担。分公司不是独立的公司,但它仍具有经营资格,其对外从事活动需以总公司的

名义进行,行为的后果由总公司承担。分公司是总公司的组成部分。

按公司内部管辖关系,可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不同公司间存在控制

和被控制、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其中通过掌握其他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或通过合同或类似

安排,从而实际控制其经营决策的公司是母公司,也称控股公司;处于被控制和依附地位的

是子公司,也称附属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虽然存在控制和被控制的组织关系,但在法

律上是相互独立的法人,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 按公司股权分散程度及股权转让方式的不同,分为:(英美法)

根据公司的开放程度不同将公司分为封闭式公司 不上市公司) (closed-held company,

close company, private company)和开放式公司(上市公司)(publicly-held company,

public company,open company)。决定公司开放程度的要素包括公司股东有无最高人数

限制、公司能否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公司的出资或者股份能否自由转让、公司的财

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是否公开。如果股东没有最高人数的限制,通俗点说也就是任何人出了钱

都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而且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使股东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这就是开放

式公司,即对任何人都开放。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规定股东 50 人以下,就是说最高不

能超过 50 人,所以它就是封闭式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能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来筹集资

本,不是谁想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可以,那么在公司成立以后,股东转让他自己的出

资还有一定的限制,即法律规定必须由公司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也就是说股东的身份还不

能随便的变化。并且,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需要公开:所以有限责任公司是封闭式

公司。相反,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开放性公司。

英美法中的封闭式公司类似于大陆法国家中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开放式公司则类似于大

陆法国家中的股份公司。

5 按公司所属国籍分:世界各国关于公司国籍的确定有不同的标准,如以公司登记注册地国

确定公司国籍的登记地国籍主义;以多数股东或多数出资额股东的国籍为据确认公司的国籍

的股东国籍主义;以公司住所所在国为公司国籍的住所地国籍主义。其中登记地国籍是目前

多数国家采用的标准。我国也是如此。

本国公司:凡依照我国法律在我国登记注册成立的公司,就是具有中国国籍的本国公司。

外国公司:依照外国法律在外国设立的公司,不论其股东具有哪个国籍,均为外国公司。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指在一国设立公司总部,并在其他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

构的公司。

三、 公司法的概念

公司法是规定公司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股东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形式

意义上的公司法指制定于一个法律文件内的公司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这种形式表现的

公司法。如我国 1993 年制定的 200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质意义的公司

法是则是作为部门法的公司法,不仅包括公司法,还包括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公司的法规。

尽管不同体系的公司法内容有差异,但各国公司法均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公司法确定了公司法律地位。各国公司法都赋予公司独立人格和法人地位,确立了

公司财产独立和责任独立的原则。

2 公司法确定了股东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股东与公司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公司与股

东有着相互独立的人格,在财产关系上,公司享有独立于股东的财产,公司的财产属于公司,

股东享有对公司的股权。

3 设计了一套符合本国实际的公司组织管理模式。规定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经理的概念公司的管理机构。

4 规定了与公司组织直接相关的活动的规则,如公司股票、债权发行、交易等,但这

部分行为的调整范围在各国有所不同。

四、我国的公司形式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有限公司( limited company), 英美国家也叫封闭式公司,是指

由法定人数的股东出资举办的,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

对公司的债务负责的企业法人。特征:

(1)股东人数受一定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最少不得少于 1 人,最多不得超过 50 人。

(2)股东均承担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股东之间一般无连带责任。

(3)出资转让有严格限制,股东对外转让出资受到严格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向股东以

外的人转让出资时, 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且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所转

让的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4)不能公开发行股票,股东人数的有限性,决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只能由股东全部认缴,

而且公司只能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该凭证不得上市流通。

(5)公司机构及设立程序相对简化。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简称股份公司, 日、韩称为株式

会社,美国叫开放式公司,是指依公司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

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期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

人。

近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在 17 世纪诞生并成长起来

的。1600 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的典型代表。在现代,股份有限公

司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公司形式。
2. 特征:

(1)募股集资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本必须向社会公开或一定范围内公开。招股采用

公示主义,招股公开。

(2)股东数额有最低限。即只规定股东最低法定人数,发起设立的股东规定不超过 200 上

限。

(3)全部股份等额。即股份必须化作等额股份,全体股东以其所持公司股份为限对公司负

责。

(4)股份自由转让。

(5)典型的资合公司。其本身的组成和信用基础是公司的资本,与股东人身性无联系。

(6)设立要求严格。法律规定了公司设立一系列的必备条件和严格程序。在我国,股份有

限公司设立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

司。

第五十九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

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

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十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公司登记中注明自然人独资或者法人独资,并在公司营

业执照中载明。

第六十一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制定。

第六十二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作出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决定时,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名后置备于公司。

第六十三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

事务所审计。

第六十四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

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我们的新公司法突破了公司的社团性,引进了一人公司,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也

有一个问题:一人公司的股东可能难以慎独,怎么办?公司法设计了六大防弊措施:第一,

更高的最低注册资本,一人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 10 万元,而且一次缴足。第二,计划生
育政策。一个自然人只能设立一个一人公司,该公司不能再设一人公司。第三,名称披露的

要求。你必须在你的名称里面注明独资字样。第四,一人股东作出决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第五,法定审计。年终财务会计报告要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强制审计。 第六,原则上,立

法者可以首先推定一人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但是允许他以反证的形式推翻这种推定,从而对

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一人股东证明不了自己财产与公司财产的这种界限,就要对公

司的债权人承担连带债务清偿责任。其实,有专家称第六项防弊措施是最为有力的,只此一

项足矣。但是,大家知道在香港是没有一人公司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公司法草案的时

候,来自港澳地区的常委指出,香港诚信度这么高,尚且不允许成立一人公司,大陆引进有

人公司制度,胆量真大啊!有这样一个背景,我们今天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六大防御措施同时

启用了。

(四)国有独资公司

本法所称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所以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

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十六条 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者由董事会制订报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六十七条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

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

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前款所称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国务院的规定

确定。

特征:(1)国有独资公司是一人公司,投资者只有一个, 只能是法定的国家授权机构

或部门,这不同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投资者对公司的债务负有限责任,这

与独资企业不同。

(2)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如货币、邮票、军事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

(城市公用事业、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军工等)的公司,应当采用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

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不设股东会,设立董事会,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

权,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
部门决定。 国有独资公司可设监事会,成员不少于 3 人,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构、

部门委派,并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

五、公司的设立

公司的设立指为组建公司,使其取得法人资格而进行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为组建公司

向公司出资或认购公司股份并承担公司筹办事务的人,被称为发起人。公司的设立行为,主

要都是由公司的发起人完成的。

(一)公司设立的方式

1. 发起设立 指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发起人全部认购,不向发起人以外的任何人募集而设立

公司的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向社会公开发行,只能采用发起设立的方式。

2.募集设立 指发起人仅认购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其余部分向发起人之外的社会公众公开

募集而设立公司的方式。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可以采取这种设立方式。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公

司,各国公司法对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比例都由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以防止发起人自己不承担

出资责任。我国《公司法》第 85 条规定,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

份,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 35%。

(二)公司的设立条件

1.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根据《公司法》第 23 条规定,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即 50 人以下,但国有独资公司不受此限。

(2)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法律所要求的各类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总额。

(3)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 有公司住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2.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 根据《公司法》第 77 条规定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为 2 人以上 200 人以下,其中过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二)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500 万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三)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一切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 是公司、股东、董事、经理和监事

所有活动的基本规章,是公司的自治法规。

公司章程必须采取法定的书面形式,并由制订人签名盖章。章程的制订人为有限责任公

司最初的全体股东或股份公司的全体发起人。公司章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法定内容和任

意内容。法定内容是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章程必须载明的内容。

任意内容即法律上没有规定或要求,而由当事人根据需要,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前提

下,在章程中记载某些事项的条款。公司章程随公司的成立而生效。公司章程生效后,不得

随意修改。

六、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就是实现公司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机统一的组织系统。

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公司尤其是股份公司的一个重要特点。公司的所有者--

公司股东享有股权,但不直接管理公司日常事物,而管理公司日常业务的管理者往往并不是

公司的所有者。各国公司法的组织机构大都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来设置,普遍

遵循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相和配合、相互制约的思想。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组

织机构模式也体现了上述原则和思想。组织机构包括三部分: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

构,分别行使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规定公司设立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或

监事。即三会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1. 股东会:它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决定公司的重大问题,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份有限

公司的股东会称为股东大会。 股东参加股东会以行使股东权,是各国公司法赋予股东的一

项基本权利。通过召开股东会会议并由股东表决做出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行使职权。重大问题

的决议须经代表 2/3 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普通的决议只需经代表 1/2 以上有表决权的

股东通过即可。

根据我国《公司法》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股东会为股份公司的必设机关,外

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董事会是公司权力机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

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家授权投资大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行使股东会的职权。其他有限责

任公司必须设立股东会。

2. 董事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机构,它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对内执行公司的业

务,对外代表公司。因为股东会的召开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不具有经常性,公司的日常经营

事务是由董事会负责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一般由 3-13 人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会一般由 5-19 人组成。董事有股东会选举产生。 可设董事长 1 人,副董事长 1-2 人,有限


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产生办法由公司的章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

以全体股东过半数选举产生。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

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对外代表公司。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不超过 3 年,

可连选连任。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

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

3. 监事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对公司执行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专门监督。

监事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

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公司的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不能兼任监事。

4. 董事、监事、经理的资格限制

第一百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

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

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

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

无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第一百四十八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

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5.经理 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对董事会负责。我国公司法

对经理的任职资格和职权都作了相应规定,并规定经理承担与董事相同的对公司的责任。

七、 公司资本的构成

1.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是股东的出资额构成的,股东的出资额之和即公司的资本总额。股份

公司的资本构成单位是股份,股份公司的资本由股份构成。股份公司的资本分等额股份,有

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分。

2.股份的概念和种类

股份(share)是有限责任公司资本的基本单位,也是衡量股东权利义务大小的基本依

据。股份是股票的价值内涵,股票是股份的表现形式。股票(stock) 是由公司签发给股东

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份的持有和转让都是通过持有股票与转让股票进行的。股票

的特征 :

权利性:股东可投票,可分红

流通性:指可自由转让。

风险性 :股票是非固定受益证券,有赔有赚。股票的收益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

即可能具有较高收益,又可能有较高风险

非返还性 :股票是一种可转让但不能退还的证券。股票一经发行,概不退换。如果持

票人想抽回投资,只能依法将股票转让给他人。

股票是要式证券。所谓要式,指必须以法定的方式始能成立的法律行为。股票是可依法

流通的有价证券,为保证交易安全,股票的制作、记载事项和签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

不发生法律效力。

股份的种类

(1)记名股和不记名股 :指票面上记载股东姓名的或名称的股票.记名股票转让需要在股

票上背书,公司也要登记,便于公司掌握股份流通的情况和股东状况,转让手续复杂,不方

便流通。不记名股指票面上不记载股东姓名和名称的股票,股东行使权力只需要出示股票,

无须证明自己的身份。股份的转让只需交付股票即发生转让的法律效力。不记名股票转让方

便, 但股东流动性过大,发行公司不易控制。两者权利义务无差别,只是记载方式不同。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

股;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不记名股。

(2)普通股(comment share)和优先股( preffered share):普通股是公司发行的对股

东权利和义务没有特别约定的股份。它具有股份的基本特征,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享有一般

的权利义务,是最基本的股份形式,我们平常所说的股票, 就是指普通股。

优先股: 是指由个别股东持有,在财产方面享有优先与普通股权利的股份。优先股在

发行时规定固定股息,其股息支付先于普通股,而且其股息率一般高于公司债券的利率,由
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主要吸引保守的投资者。在公司破产清算时,优先股先于普通股从

拍卖所得中得到清偿。但是优先股的优先权是以放弃其他权利为代价的,其不足主要表现在:

(1)优先股不参与股息以外的分红,当公司利润较高时,其实际获利可能低于普通股;
(2)

优先股缺乏投资上的投机性,在股票市场上的流通性较小;
(3)在通常情况下,优先股在投

票表决权和参与决策权上受限制。

(3) 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国家股指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向公司出资形成的股

份。 法人股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向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分为国有法人股和非国

有法人股。法人股归单位所有。国家股、法人股一般是不能上市交易的。

个人股分两种:一是社会公众以其个人财产投资公司形成的股;另一种是内部职工股,

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以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统称国有股。

(4)内资股和外资股:内资股即 A 股,指在境内发行,以人民币标明票面值,限于境内投资

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股份。 外资股分为境内上市外资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两大类。境

内上市外资股即 B 股,指在我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由有外国投资者以外币认购

和交易的股份,为吸引外资,现在境内居民也可以投资 B 股。 境外上市外资股是指经批准

向境外发行和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股份。包括在香港上市的 H

股和在新加坡上市的 S 股和在纽约上市的 N 股。

3 股票的发行与交易原则 :

股份的发行是股份公司为募集资本分配或出售自己的股份。股份的发行可分为设立发行

和新股发行。设立发行是发起人在设立过程中发行的股份,发起设立就是发起人不公开地认

购全部股份。募集设立包括发起人认购不少于公司资本总额的一定比例的股份,然后向社会

公开募集其余的股份。新股发行是公司设立后进行的股份发行。新股发行有不公开发行和公

开发行之分,不公开发行,也称私募、定向发行,发行新股的对象仅限于原有的股东、公司

雇员或其他特定的人。 公开发行也称公募,股份向社会公开发行,社会公众均可认购。对

于股份发行的条件和程序,各国公司法和证券法都有规定。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的发行实

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同次发行的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

和价格应该相同。股票的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1)有限责任的出资和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是全体股东出资额的总和,经登记即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

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

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

本的百分之三十。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

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

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

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 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股东不得抽回投资,但可以转让。 股东之间

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

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

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2)股份公司股份的转让

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股东持有的股票可

以依法转让, 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

的其他方式进行。记名股票以背书方式或法律许可的其他方式转让,无记名股票由股东在证

券交易所将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二条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

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

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

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

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

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公司除为减少资本而注销股份或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外,不得收购本公司

的股票, 公司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八、公司债券(bond)

(一)公司债券的概念和特征 公司债券指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

的有价证券。公司筹集资本有两个渠道,一是发行股份,二是借债,借债又分为向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贷款和发行债券。公司债券与股票都是公司为了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有价
证券,两者由许多共同之处。

相同点 :都是有价证券, 都是流通的工具,都是投资的工具,都是集资的手段,都可依

法转让,都有一定风险。 公司债券与股票相比,有以下基本特征:

1.权利性质不同 债券的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与公司是借贷关系,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

股东是公司的投资人,是公司内部成员。股东除有权领取红利外,还有选举权,参与公司管

理权和监督权等许多权利。因此法律地位不同。

2.权利内容不同 公司债券一般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债券到期,不论公司是否营利,公

司应还本付息。公司解散,公司债券应先于股票得到清偿。股票是股东出资,原则上在经营

期内,股东不仅无权要求返还出资,且只有在公司利润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

如有盈余,才可能分得股息,而且股息一般不固定。

3. 风险的负担不同 公司破产或解散时,公司债券的持有人有权优先于股东就公司财产获

得清偿,而股东只能在公司债权人获得清偿后,才能对公司的剩余财产进行分配。

公司的资金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票面上有 :公司名称,登记日期,股票种类, 票面金额.

董事长签名,发起人股票,发起人有名称.

(二)公司债券的种类:

1. 记名公司债券与不记名公司债券 与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基本相同

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不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发行, 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

票的公司债券。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债券上标明可转换公司债券字样,并在公司债券存根簿上

载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数额。 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 在转换成股票

前,其持有人具有公司债权人的地位, 不享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但持有人依法享有在法

定期间内转换成股票的权利, 一旦转换,持有人就成为公司的股东。但债券持有人有权选

择是否转换成股票。

对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将公司债券的安全稳定性与股票的投机性有机

结合,使认购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在可转债到期时领取稳定的利息收益,

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债券,获取价差,还可以根据公司的股价走势将其换成公司股票,

分享公司成长收益。对公司来说,公司债券约定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有利于

降低融资成本。

九、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公司合并或分立,应当由股东会做出决议。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或分立,应当经国务院

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1 公司的合并 是指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的程序变为一个公司的行为。合并是公司扩大

规模, 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陷入困境的公司实现资产重组、走向

复兴的出路。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

收合并,接纳方存续,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并取消原法人资格。二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

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并丧失原法人资格。

公司合并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按照法定程序通知债

权人处理债权债务。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2 公司分立 是指一个公司依法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公司分立是公司调整经营结构,

突出主营业务、方便专业化管理、吸收他人投资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一种反垄断的措施,

如对垄断性的公司实行强制分立。

公司分立以原公司在分立后是否消灭为标准,可分为两种:一是存续分立 ,指一个公

司将部分财产或业务分出去成立新公司,而原公司继续存在;二是解散分立,也称新设分立,

指一个公司将其全部财产分割后设立两个以上新公司,而原公司解散。

公司分立时,应当分立各方签订分立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对其财产

作相应的分割。公司应按照法定程序通知债权人处理债权债务。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

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

的除外。

公司的合并或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 应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 应依法

办理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 应依法办理设立登记。

3 公司的形式变更 公司的形式变更,将某一种类的公司变为其他种类的公司的法律行为。

我国公司法目前只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有限公司, 反之不得变更。

十 、 公司的破产、解散与清算

1 破产: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管理人,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因公司解散而清算,管理人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

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管理人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2 公司的解散: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二)股东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3 公司的清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公司依照前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解散的,应当在

十五日内成立管理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人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人由股东大

会确定其人选;逾期不成立管理人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

管理人,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指定管理人成员,进行清算。

第一百九十二条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由有关主管机

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管理人,进行清算。

管理人的职权和清算程序

管理人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

(五)清理债权、债务;

(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清算程序:

(1)登记债权 管理人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至

少公告三次。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

起九十日内,向管理人申报其债权。

债权人申报其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管理人应当对债权进

行登记。

(2)清理公司财产,制订清算方案 第一百九十五条管理人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

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3)清偿债务 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

费用,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4)分配剩余财产 公司财产按前款规定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

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5)办理有关登记事项 公司清算结束后,管理人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者

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不申请注销

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公司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

附:合伙企业、独资企业和公司的区别

划分企业法律形式的要素有三个:

1.投资人数,一人还是多人。

2.投资人承担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

3.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按照以上三要素组合,可以组合成许多法律形式,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具有强制性。

世界各国,多数国家认为,企业法律形态有三个:独资、合伙、公司。各国赋予他们不

同的内涵。企业之概念,不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都大于公司。

(一)合伙与独资企业之比较。

独资企业是由一个人投资,一个人所有的企业。

1.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之共同点:

(1)投资人直接拥有企业。在这里指,投资人直接拥有企业的财产,这与公司不同,公司

的财产是属于公司的,不属于投资人(股东)。
(2)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3)不具有法人

资格。
(4)可以以独立之商号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5)设立程序简单。
(6)可以使用代理人。

可以设经理,或委托代理人进行经营。合伙人之间都是"法定"代理人。

2.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之不同。

(1)人数不同。(2)内部管理不同。独资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简单。合伙企业内部,有一

个相互关系的问题。比如如何决策、如何执行决议。
(3)转让不同。独资企业转让时,要全

都转让。合伙企业依法进行。

(二)合伙企业与公司之区别。

1.设立之基础不同。

公司的设立是以章程为基础的,公司的章程是发起人或最初的股东制订的,它对公司及

所有的股东,后来加入公司的股东都有约束力。公司章程的许多内容的规定,一定要遵守公

司法,不能完全依股东意愿而定。合伙是基于合伙合同建立,是全体合伙人基于意思一致而

达成的协议,所有订立协议的合伙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定,对协议以外的人没有约束力。合伙
协议的内容,在更大的程度上有任意性,由合伙人自己选择。

2.法律地位不同。 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多数国家认可公司的法人资格,我国也是。少数国家不认可无限公司的法人资格。例如德

国、英国。德国承认合伙具有法人地位,其他国家都不承认。我国也如此。合伙企业没有法

人资格,不是没有法律地位,不影响合伙作为独立的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合伙的权利能力有:

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可以以合伙名义起诉、应诉。以自己的名义拥有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区分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

(1)公司与股东是相分离的两个主体。例如,公司违法或违反章程,股东可以起诉公司,

以此维护股东权益,维护法律和正义。合伙则不可。

(2)公司具有独立责任。股东出资以后,不在出资范围以外,为公司承担责任。合伙则不

可。

3.在内部及外部的法律关系方面,具有本质的不同。

(1)公司的财产属于公司,不属于股东。合伙的财产属于全体合伙人共有。

(2)公司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对内、对外行使公司的职权。合伙中,各个合伙人对合伙事

物的执行有同等权利,可以共同执行,也可以委托他人执行。

(3)股东出资后不能退股,具有不同程度的转让权。合伙对合伙人出资的转让,要求严格,

必须全体合伙人同意才可以转让。

(4)公司的规模大,存续时间长。合伙规模小,人身依附性强,存续时间短。

(5)公司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合伙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也是一个明显区别。

4.产权结构方面。

合伙企业的一元化产权结构。即合伙企业的财产不属于合伙企业独立所有,而是属于全体合

伙人共同所有。但是,合伙企业财产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保障了合伙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和对外交易的安全。合伙企业限制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任意处分,这体现了独立性。比如,

在抽回财产、分割财产、转让合伙财产时,在设置抵押时。

公司的二元化产权结构。是指公司拥有公司财产所有权,股东拥有股权。公司的财产是股东

投资形成的,但是股东无权直接支配财产,没有支配权。股东享有股权,股权不是所有权,

也不是共有权。股权包括利益分配请求权,控制权(投票权,表决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公

司解散时)

(三) 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比较
1.法人资格的有无;2.所得税纳税主体的不同;3.投资者对企业债务的责任是否有限;

4.适用的法律不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