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阿男的攝影筆記

寫在前面…

這份攝影筆記其實是從我的 blog 中整理出來的,當初是因為常被朋友問到一些攝影的基本概念,所以就乾脆


把它寫在 blog 中讓大家參考。

這裡所介紹的,真的只有基本概念,也許連技巧、技術都談不上。
雖然我也同意要拍一張好照片,重點不是你懂多少攝影基主概念,而在於你是否能抓到你所要的那一瞬間。就
像要拍一張好作品,不一定要用高級器材,傻瓜相機一樣能拍出很好的作品。因為我覺得好作品的定義,不是畫
面中的細節多銳利,也不是畫面中的色彩多絢爛,而是這張照片是否言之有物?是否能說出它所要說的故
事?
但是,如果真的對攝影有興趣,基本功夫還是一定要的。就算是拿著傻瓜相機,這些基本概念應該也能幫助你更
能掌握剎那間的永恒。

這份筆記,從最基本的光圈、快門開始, 然後會介紹正確的曝光, 這是拍好照片的第一步。然後你應該可以瞭


解, 不同的光圈、快門, 對拍攝出來的畫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當然我們還會談到鏡頭的焦長, 還有安全
快門, 最後還有閃燈的補光方式。
這裡所談的,是儘量不涉及相機的特殊功能,希望任何相機都適用的概念。但是,瞭解自己的相機操作還是非常
重要的。往往許多功能,不看相機的使用手冊是不會知道的。所以建議大家先把相機的使用手冊閱讀一遍,然
後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方便日後遇到問題時查閱。

最後,這份筆記只是個人在學習攝影中的一些心得,也許不是百分之百正確,若大家對內容有些疑問,歡迎到我
的部落格中提出討論或指正。

阿男的部落格: http://jonaschen.blogspot.com/
光圈
光圈是鏡頭內部由光圈葉片夾疊而構成的孔徑大小,用以控制拍攝時光線
進入底片的速度(多寡)。光圈愈大,則單位時間內底片的受光量愈大;光圈
愈小,則單位時間內底片的受光量愈小。

若以水龍頭和水來比喻光圈和進光速度的關係,則開大光圈就好像把水龍
頭開大一點,讓水流的速度快一點(進光量大);縮小光圈就好像把水龍頭關
小一點,讓水流得慢一點(進光量小)。

或是可以將光圈想像成是眼睛的曈孔,它也是用來控制光線進入眼球的多寡。

光圈大小通常以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等等數值表示,其中 f 表示鏡頭的焦長,而光圈的大小就表示


這個孔徑的直徑是鏡頭焦長的幾分之幾。

例如以焦長 f=50mm 的標準鏡而言,則 f/1.4 的光圈大小即為 50mm/1.4。

而在實際上,我們通常將光圈只寫成 1.4, 2.0, 2.8, 4.0, 5.6, 8.0 這樣的數值。

所以光圈值愈小,則光圈愈大;反之光圈值愈大,則光圈愈小。

另外由這裡也可以知道,不同焦長的鏡頭,即使同樣是 1.4 的光圈,它們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光圈除了影響底片的進光量,另外一個影響就是景深。
快門
快門簡單來說就是指底片(或 CCD)曝光的時間長短,以秒為單位,如
1/125,1/60,1/30,1/15,1/8,1/4,1/2,1sec,2sec,...

在光圈大小固定的情況下,底片受光量和曝光時間成正比,曝光愈久則受
光量愈多;曝光時間愈短,則受光量愈少。

光圈和快門組合,可控制底片曝光量的多寡。適當的曝光量,才能顯現出完
美的影像。

以水龍頭大小表示光圈,則水龍頭開著的時間就像是快門。

若說把一個水桶裝滿正好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則當水龍頭(光圈)開大一點時,水龍頭開著的時間就要短一
點(快門快),否則水就會溢出(over);

當水龍頭開小一點時,它開著的時間就要比較久(快門慢),否則水就裝不滿(under)。

快門對拍攝效果的直接影響,就是畫面的流動感。

如圖一就是利用高速快門,將海豚跳躍的瞬間畫面凝結。

而圖二是利用低速快門,表現出汽車行駛時背景因速度造成的流動感。

當然,在拍攝時快門也考驗著攝影者的穩定性,若快門低於安全快門(例如夜間攝影)就要考慮使用腳架或利用
支撐物,避免拍出模糊不清的照片。
正確的曝光(一)
所謂 "正確的曝光" 就是以適當的光圈和快門組合,使得底片受到適當程度的光量,使其呈現出正確的影像。

接續前文以水龍頭大小比喻光圈,以水流時間比喻快門,而裝滿一個水桶的水就是正確的曝光。

那要怎樣才知道曝光量夠不夠? 答案是要靠測光錶測光。

所謂測光就是去測得拍攝環境光線的強弱,然後決定一個適當的光圈快門組合。

相機裡的測光表可以告訴你某個光圈快門組合,它所拍出來的影像是不是曝光正確。

如果測出來的光圈快門組合是曝光過度,則會以+EV 表示;若是曝光不足,則以-EV 表示;若是光圈快門組合符


合測光錶的標準,那就以 0 表示。

所以若以相機中的測光表為標準,就是要取得一個光圈快門組合,使得測光表顯示為 0。
正確的曝光(二)
是不是只是調整光圈和快門,讓測光表顯示 0 就可以得到 "正確的曝光"?

施主,正確的曝光只在你心中...

這句話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談。

首先,不管是拍什麼畫面,相機中的測光表都以相同的亮度當標準,也就是
中間調的灰度(18%的反射率)。

所以如果你用這個標準拍一面白墻,那拍出來的白墻就會變灰的;以這個標準拍一輛黑色的車,拍出來的車也
會變灰的,這是因為測光表認為中間調灰度才是曝光的標準。

身為攝影師,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正在拍的是什麼樣的畫面。

若拍的是白墻,你就要調整光圈快門,讓相機中的測光表顯示+1.5EV~2EV;若拍的是黑色的東西,你就要調成
-1.5EV,這個動作叫曝光補償。

其次,即使你在拍一個白墻,但你想把它拍成灰的,可不可以?

或是你在大太陽底下拍照,但想把它拍成灰灰暗暗的氣氛,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所以說,正確的曝光只在你心中。

只有你才知道你在拍攝的是什麼樣的畫面,也只有你才知道你想把它表現成什麼樣的感覺。

在這些情況下,都得參考測光表的標準,然後做適當的曝光補償,才能得到你滿意的效果。
光圈和快門的組合與曝光值
為什麼快門的刻度是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這樣的
數值?

而光圈的刻度卻是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這麼奇怪的數值?

在這裡,快門和光圈的這些刻度,每一格叫一個 stop。

如前所述,底片的受光量與快門和光圈(面積)大小成正比,而光圈的面積大小又和半徑(直徑)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快門在設計時,相鄰的刻度是相差 2 倍;而光圈在設計時,相鄰的刻度是相差 1.4 倍(2 的平方根)。

為什麼要這樣做?

在這裡我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曝光值(Exposure Value, EV)...

相機廠以 EV 值表示光圈快門的組合,以 EV0 定義為 "f/1 曝光 1 秒" 的組合。

而 EV1 為 "f/1 曝光 1/2 秒" 或 "f/1.4 曝光 1 秒", 因為這兩種組合的進光量是相同的。

其它 EV 值的光圈快門組合如下表所示:

光圈(f/)
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 45 64
快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門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5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2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50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0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00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200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00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因此 EV 值表示底片的進光量,EV 值增加一,底片進光量就減少一半;每減一個 EV,進光量就多一倍。

至於為什麼進光量要以 2 的等比級數變化,老實說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大概知道是因為人眼辨識不同亮度是以
對數(log)方式變化,若有人清楚其中原理,麻煩告知一下。

言歸正傳...

相機測光表會測出應使用的 EV 值,而以符號表示,它可能是一個指針,也可能是一個有刻度的表尺。

若顯示 EV 值為+,則表示 "你這樣拍出來太亮了,你要將 EV 值往上加,讓進光量減少"。

反之若顯示 EV 值為-,則表示 "你這樣拍出來太暗了,你要將 EV 值往下減,讓進光量增加"。

若 EV 值顯示為 0,則表示 "這樣的光圈快門組合剛好,拍出來 OK"。

當然這種解釋方式只是為了清楚說明其中原由,若用在實際應用上,初學者有可能會被搞得暈頭轉向。

所以簡單來講,若測光表為+則表示進光量太多(over),這時就必需縮光圈,或把快門調快一點;反之若測光表為-
則表示進光量不足(under),這時就必需加大光圈,或把快門調慢一點。

ps1.在 dpreview 上有個 EV 值計算的網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去玩一玩。

ps2.EV 值是指光圈和快門的組合,也就是底片進光量多少的表示方式;若再加上底片的 ISO 值,指的就是 LV


值(Light Value),可用來表示環境光的強弱。
底片的感光度 ISO
常聽到底片有 100 度,200 度,400 度,又說 400 度底片較適合在陰天拍攝,而
100 度底片較適合晴天拍攝,這是怎麼回事?

所謂 100 度,200 度,400 度是指底片的 ISO 值(和數位相機中的 ISO 相


同),ISO 值愈大則表示底片感光度愈高。

感光度愈高,表示它只要較少的曝光量就可以得到正確的呈像。

以 400 度底片來說,它所需的曝光量正好是 200 度底片的 1/2,而 200 度是 100 度的 1/2。

因此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就要使用較高感度的底片,例如在陰天需使用 400 度底片,而拍攝舞台劇可能要用


1600 度的底片...

我們來看看底片 ISO 和光圈快門組合的關係:

若使用 100 度底片,需 f/5.6,1/125 的光圈快門組合才能正確曝光,則使用 200 度底片時,f/5.6,1/250 的光圈快門


組合即可得到正確的曝光。

由此可知,在相同光圈大小的條件下,使用 ISO 值高一倍的底片,則快門速度可以提高一倍(曝光時間只要一


半)。

故將 ISO 調高可以提高快門速度,減少手震的機會。

此外,在拍攝時也需設定正確的 ISO 值,才能測得正確的曝光值。

事實上許多相機都可以自動讀取底片盒上的 DX 碼,自動設定 ISO 值;但也有許多相機提供手動設定 ISO 值的


功能,這有兩個作用:一是方便使用者調整 ISO 值做增減感,二是讓使用者能對 ISO 值做些微的調整以符合需
求(例如底片廠所提供的 ISO 值有異,或拍攝者希望整捲底片都以 over 半格的條件拍攝,諸如此類)。

但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用高 ISO 值(的底片),什麼時候又要用低 ISO 值?

這可考慮下列幾個問題:

1.一般而言 ISO 值愈高,畫面愈差;ISO 值愈低,畫面愈佳。故應儘可能使用低 ISO 值。

2.高 ISO 雖可提高快門速度,減少手震的可能,但還是需考慮光線和所需的光圈大小。例如在大太陽下拍攝,


若想使用 400 度底片,則可能無法使用大光圈,有可能你要使用的 2.0 光圈需 1/8000 的快門才能正確曝光,但你
的相機快門最快只有 1/4000 秒。

3.若光線不足,也無法架腳架解決問題,就要使用高 ISO 值。例如在拍攝舞台時,需要較高速的快門將畫面凝結,


這時就算架腳架用慢快門也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勢必要使用高感度底片。
鏡頭焦長和最大光圈
鏡頭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焦長和光圈大小。

鏡頭的焦長表示它成像的距離,這和一般所知的凸透鏡焦長是一樣的,差
別只在於鏡頭內是由好幾塊透鏡組合起來的。

因此,焦長愈長的鏡頭,它本身的鏡筒也愈長,所以光看鏡身外觀大概就可
以知道它是什麼焦段。

一般而說,鏡身愈長它的焦長就愈長,鏡身愈粗它的光圈就愈大。

所有的鏡頭都會在鏡身上標示它的焦長和最大光圈,如右圖就是一個 50mm 定焦鏡的標示,1:1.8 表示它的最


大光圈是 1.8。

如果是變焦鏡,則會以一個焦長範圍標示,如 70-210mm,而 1:4-5.6 則表示在


70mm 端的最大光圈是 4, 210mm 端的最大光圈是 5.6。

若一顆變焦鏡廣角端的最大光圈和望遠端的最大光圈都一樣,則稱為恒定
光圈。

一般而言光圈愈大的鏡頭愈難做,所以價格也愈高。如 Nikon 大三元中的


AF-S 17-35 F2.8,因為屬超廣角又有大光圈,成像變形控制都優,所以價格自然不斐了。

不同焦長的鏡頭,它所能拍攝的視角也不同。焦長愈短的鏡頭,它所能拍攝的視角也愈廣;相反地,焦長愈長的
鏡頭,它的視角就愈窄。

以最常見的 135 相機而言,50mm 是標準鏡,焦長小於 50mm 算廣角鏡,焦長大於 50mm 就算望遠鏡。

焦長愈短的廣角鏡角它的拍攝視角也愈廣,所以廣角又有分大廣角和小廣角,例如 18mm 可算大廣角,而 35mm


可算小廣角,不過這些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定義。

同樣地,望遠鏡頭也有分小望遠和大望遠鏡,如 100~200mm 大概算是小望遠,500mm 算是大望遠,一般俗稱為


大砲了。

當然,因為視角不同,若拍攝距離固定,則望遠鏡頭拍出來的主體就會放大,而廣角鏡所拍出的物體就會變小。

但望遠鏡和廣角鏡拍攝效果的不同,並不在於拍出來物體的大小,而是在於透視感不同。
此外,不同焦長對景深也有直接的影響。焦長愈長則景深愈淺;焦長愈短則景深愈長。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廣角鏡較適合拍風景,因為它的視角廣,景深又長,拍出來的風景都是清楚的。

而中長鏡頭用來拍人像,則可容易用淺景深來凸顯人物。

當然攝影是一種創作,沒有非得怎樣不可。所以還是很多人會用廣角鏡拍人,也用望遠鏡拍風景,單看個人如何
表現罷了。
相機的測光表
在正確的曝光(一)和(二)中我們提到,測光就是利用測光表,決定出一個適
當的光圈快門組合做為拍攝條件。

測光表有分機身的測光表還有手持測光表兩類,除非是專業攝影師或 PRO
級的玩家,否則一般不會去買一個手持測光表。

因此這裡我們只介紹機身測光表。

最開始出現的機身測光表應該是平均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這兩種,後來才又出現點測光和矩陣測光(有些稱
為評價測光)。

現代的相機,最常見的就是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以及矩陣測光這三種:

** 點測光 - 這是最需要技巧的一種測光方式,但若運用得宜卻也最能夠
得到理想的測光值。

它的測光範圍只在於畫面中(觀景窗裡)的一小點,通常是畫面的 1%~10%,
視相機設計而定。

這個小點通常在觀景窗中央,但先進的相機也可以設定將測光點在觀景窗
中移動。

** 中央重點測光 - 這是最傳統又實用的一種測光方式,雖然它不像點測
光那樣精準,但稍有經驗的攝影師就可以快速掌握曝光條件,得到不錯的
拍攝結果。

它的測光範圍包含了整個畫面,但在畫面中的一個局部範圍佔有較大的比
重。

例如,觀景窗中 12mm 圓形範圍內佔了 75%的比重,其餘範圍佔 25%;其它也有 60:40, 80:20 等等不同的組合。

** 矩陣測光 - 矩陣測光是將畫面切割成不同區塊,由不同感應器分別對這些區塊測光,然後再依各個區塊測
得的結果去判斷最適當的測光值。

和前兩種測光方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它需要一個能 "思考" 的微電腦,依相機廠商所設定的規則(演算法)做判


斷。

畫面要如何切割,切割後各區測得的亮度要如何 "計算" 得到一個適當的測光值,這其中大有學問。

因此,即使各家相機都有所謂的矩陣測光或評價測光,所以測出來的結果也不儘相同。

矩陣測光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使用者根本不用去理會測光怎麼測,只要負責構圖按快門就好了。

不過天下沒有這麼完美的事,沒有一個相機廠敢保證它所提出的演算法一定能夠儘如人意,因為相機畢竟不
是人,它不會知道你拍的是什麼,更不會知道你想拍的是什麼感覺。

還是回到那句老話 "正確的測光只在你心中"。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份的相機,除了矩陣測光之外,它還會提供中央重點測光,甚至點測光這幾種測光方式,以
彌補彼此的不足。

往後有機會,我們再分別針對這幾種測光法做詳細的介紹。

點測光與分區測光
點測光(spot metering)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種測光方式,它只以觀景窗中的一個點來測光,畫面中的其它部份對
測光結果完全沒有影響。
它也是以中間調灰度(18%反射率)為測光標準,使用時需將這點對著畫面中中間調灰度的區塊,就可以得到正
確的曝光。
不過你得自己想像把彩色轉成黑白,然後再判斷哪一個區塊較接近中間調灰度,這是最難的部份。
將測光點對準中間調灰度的區塊,然後...
1.若你是使用 A 模式或 S 模式或 P 模式,則按下測光鎖定,這時測光值就固定住了。
2.若使用 M 模式,則調整光圈和快門,使得測光表正好顯示為 0。

以右圖為例,先以點測光的小點對著人物的臉部測光(若皮膚較白可能需
要做曝光補償),然後再對焦、構圖、按下快門。
當拍攝主體背光,或拍攝畫面反差較低時,使用點測光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因為主體背光的情況下,其它測光法很容易誤判,所以使用點測較佳。至於
高反差的畫面,則較不適於點測,因為測的位置不同,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若你不知道該測什麼地方,不知道畫面中的哪個部份比較接近中間調灰度,
那該怎麼辦?
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用點測測你的手背,東方人的手背的亮度就接近中間調灰度。
若是拍人像,model 皮膚較白,就可以用點測測 model 的臉,再 over 0.5~1 格。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方法看起來似乎不怎麼精確,其實負片寬容度很大,測光差個 0.5~1EV 都還 OK。
經過一些練習,其實就算拍正片也不是問題。不過還是可以掌握一個原則 "正片 under,負片 over",成功機率也
會增加不少。
若是要求精確,可以去器材行買一份灰卡,以灰卡來測光就萬無一失了。
最後我借用安瑟.亞當斯對他所發展的 zone system 中的 zone(分區),針對不同調性的亮度做個說明:
Zone
在負片上只剩片基,完全沒有任何感光粒子;在照片上呈現全黑的區塊。
0
Zone
在照片上比全黑亮一點點,有些微的調性,但無法表現出紋理。
1
Zone
可表現紋理的最低亮度,極深沈的色調,必要時可用以表現影像中有些許細節的極深色部份。
2
Zone
一般深色材質,能表現出足夠的暗色調紋理。
3
Zone
深色樹葉、岩石,以及風景中的陰影部份。適用於表現陽光下人像的陰影。
4
Zone
北方天空,深色膚色,灰色石塊,風化的木頭。中間調(18%反射率)
5
Zone
白種人膚色,淺色石頭,雪地中的陰影。
6
Zone
蒼白的膚色,淡灰色物體,強側光下雪地的平均色調。
7
Zone
有些許紋理的白或極淡的色調(不是死白)、雪白、白種人膚色的亮部。
8
Zone 發亮的白、日光直射的雪地。沒有任何紋理的白。(唯一比 Zone 9 還亮的東西應該是光源;這種色調
9 應以相片本身的白來表現。)
雖然 zone system 本來是用來發展精緻的黑白攝影用的,但
同樣可以做為彩色攝影的測光參考。
從 zone0 到 zone9 由最深的色調到最亮的色調,相鄰的兩個
zone 的測光值正好差一個 EV。
而一般的測光表是以 zone5 的亮度為標準。
也就是說,你可以找出畫面中相當於 zone5 的亮度,然後以
點測光測這個區域,決定正確的曝光值;但若你測的是如
zone4 一般亮度的區域,則需將測光表減一格(意思是跟測
光表說:現在以 zone5 少一格的亮度當標準);若測的是如
zone6 的區域,則測光需加一格。
依這個原則,你可以取畫面中兩三個不同亮度的區域,分別
對這些區域測光,然後取一個折衷的測光值,如此一來就萬
無一失了。
以上談的,是說明如何儘量呈現出原景物的色調(亮度)。
但每次一講到測光,我都要重覆那句老話: 正確的曝光只
在你心中。
就像我先前說的,如果攝影師想把晴天拍成陰天的色調,行
不行? 當然可以。
如果你點測的區域是 zone5 的亮度,但你將測光調成 under
一格,則得到的作品就會變暗;更確切地說,你所測光的那個區域,將會如 zone4 一般暗。而這個調整測光表改
變 EV 值的動作,就叫曝光補償。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快搞混了,剩下來就留一些時間給大家想一想吧!
景深
簡單來講,景深就是畫面中清楚的範圍。

景深愈深,就是說主體前後能看得清楚的範圍較大;景深淺,就表示
主體前後能看得清楚的範圍很小。

在拍攝風景時,常常用深景深讓前後的景物都清楚;而在拍攝人像
時,則可利用淺景深來突顯人物主題。

當然攝影是一種創作,表現方現也因人而易,沒有一定要怎麼樣的
說法。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三: 焦長、光圈大小、拍攝距離。
焦長愈長,則景深愈淺;光圈愈大,則景深愈淺;被攝物愈近,則景深
愈淺。

如果你買一顆新的鏡頭,廠商所附的說明書上可能會有一張景深表,它會列出這顆鏡頭不同光圈不同拍攝距
離的景深,不過我從沒仔細看過,更不可能把它背下來,只是一個參考資訊罷了!
實際上還是要以眼見為憑,實際利用景深預覽看看才準。

景深又分前景深和後景深。

前景深是指主體前(相機到主體之間)的景深
範圍,而後景深就是指主體後方的景深。

因鏡頭光學的特性,前景深都比後景深來得
淺,比例大約 1:2,也就是說若前景深有 1m,後
景深就大約 2m。

所以一般在拍攝風景,若希望前後景物都能
清晰可辨,除了縮小光圈外,還可利用對焦在畫面中前後範圍的 1/3 處,運用前後景比例的特性拍出清晰的照
片。

dpreview 的網頁裡有景深的說明範例和景深計算,有興趣的話可以過去玩玩看。
景深預覽
有些相機提供景深預覽的功能,讓你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在觀景窗裡看到景深的效果。
因為現在大部份的單眼相機,在使用時都是將鏡頭開到最大光圈,以方便使用者對焦、構圖,只有在按下快門的
那一瞬間才會將鏡頭光圈縮到你所設定的大小。
所以平常不管怎麼看,所看到的景深都是最大光圈的景深效果。

景深預覽的作用,就是將光圈實際縮到你所設定的大小,讓你可以直接從觀景窗裡看到這樣的光圈大小,它所
拍出來的景深效果如何。
如果你的光圈不是設定在最大光圈,則按下景深預覽時,你會發現觀景窗變暗,而再仔細看,有些原本模糊的地
方就變清楚了。
這種狀況在光圈愈小時愈明顯。

如果你不習慣觀景窗突然暗下來,覺得這樣看起來很吃力,則可以慢慢縮小光圈讓眼睛適應,就可以看到不同
光圈大小的效果了。
相機的拍攝模式
光圈和快門是互易的,要得到相同的測光值,則光圈變大時快門就要變快,
光圈縮小時快門就要放慢。

光圈和快門的組合是最基本的,由此衍生出幾種操作模式:

** 手動模式(M 模式) - 使用者需自己調整光圈和快門,以得到正確的曝


光。

** 光圈先決(A 模式) - 由使用者調整所需的光圈,然後由相機依所選定的測光方式決定快門。

** 快門先決(S 模式) - 由使用者調整所需的快門,然後由相機依所選定的測光方式決定光圈大小。

** 傻瓜模式(P 模式) - 當傻瓜相機用,光圈和快門都交給相機決定。

因為光圈和快門是互易的,所以決定其中一個,另一個也就定了。

所以就義意上來講,不管是 M 模式、A 模式、還是 S 模式,它們的義意都一


樣。差別只在於什麼時機使用哪一種拍攝方式比較適合罷了。

例如在拍人像時,需要先決定光圈(景深),這時就用光圈先決,快門就交給相
機。

又例如在拍攝運動時,需要較快的快門速度以凝結動作,這時就用快門先
決。如右圖就是利用高速快門,將海豚跳躍的瞬間畫面凍結。
閃燈的基本概念
閃燈說穿了,只是另一種光源。
但因為它是瞬間光源,不像持續光源可以預視,所以讓人有總摸不著邊的感覺。
眾所週知,閃燈是用來補光,例如環境光線不足,或主體背光的情況...
但閃燈不是什麼東西都能補,它是用來補主體光的,太遠的背景閃燈根本打不到,這種觀念要有,不然開著閃燈
去拍山景、拍夜景,那就貽笑大方了。

使用閃燈需先注意機身的快門同步速度,快門的速度必需低於閃燈同步速度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除了快門速度之外,接下來就是閃燈出力的控制。

閃燈的出力有幾種控制方式:
1.手動控制 - 以手動方式調整閃燈出力。
2.閃燈感應控制(A 模式) - 在閃燈上有一感應器,它會自動感應閃燈輸出是否足夠。等它認為閃燈輸出夠了,
就把閃燈關掉。
3.TTL(Through The Len) - 閃燈的輸出由相機內的感應器控制,相機內的感應器認為閃燈輸出夠了,就命令閃
燈關掉。

閃燈的價格從一千塊到上萬塊,功能差異也非常大,簡單一句話就是 "一分錢一分貨"。
閃燈同步
閃燈同步速度是指閃燈能正常操作的最高快門速度。

由於閃燈是瞬間光源,若在快門簾還沒完全打開時就擊發,則有一部份底片是沒辦法感光的(指閃燈的光);

同樣地,若快門簾已經要關上了,閃燈還在輸出,這時也會有部份底片沒辦法感光。

閃燈同步的義意,就是指在這個快門速度以下,閃燈和快門簾可以完全同步,得到正確的結果。

單眼相機的閃燈同步速度常見的是 1/125 或 1/250,如右圖是 FM2 的快門


選擇,其中紅色的 250 就是表示它的閃燈同步速度。

而消費性數位相機靠的是電子式開關控制快門,沒有機械式快門簾,所以
反而沒有閃燈同步的問題。

閃燈同步又分前簾同步和後簾同步。

前簾同步是指快門簾完全拉開後,就將閃燈擊發輸出;而後簾同步是指在快門簾拉開後先不擊發閃燈,等快門
簾快關上時才將閃燈擊發。
底片的動態範圍與寬容度
底片的動態範圍是指底片所能記錄的景物亮度變化範圍。

要解釋底片的動態範圍,首先要先說明何為光學密度。

若一個物體能 100%透光,則它的光學密度為 0;而當透光率變成 1/10 時,則光學密度為 1。

因此光學密度由 1 到 2,則透光率相差 10 倍。

一般光學密度到 4 左右,就幾乎是完全不透光了。

不管正片或負片,因為都有片基,因此也不可能完全透光。

但不管怎樣,正片的透光率還是比較好。

正片沖洗後最淡(受光多)的部份的濃度稱為 D-min,而光學密度最高的部份(未受光)則稱為 D-max。

最極端的狀況,若正片完全曝光被洗掉,它的光學密度大約是 0.2;而完全未曝光的部份光學密度為 3.6,所以它


的動態範圍是 3.4。

這表示它最亮的部份和最暗的部份,透光率相差 2500 倍。

所以一般是直接以最亮的部份和最暗的部份,將其透光率相除再取 log,這就是底片的動態範圍。

相對的負片的動態範圍就比較差,因為即使它完全未曝光(全被洗掉),也還會留下橘色的膠捲,所以一般負片
的動態範圍大約只有 2.8。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奇怪,一般來說不是負片的寬容度比較高,正片的寬容度比較窄? 為什麼反而說正片
的動態範圍比較大,而負片的動態範圍比較小??

寬容度指的是底片所能記錄的層次多寡,倒不是底片本身所能表現的層次多寡。

正片因為動態範圍大,所以得到的影像對比也大。

也就是說,同樣一個景,以正片拍出來的對比會比較強,而負片拍出來的照對比較小。

但正片雖然對比強,拍出來的色顏漂亮,但它所能記錄的亮部層次卻不如負片。
有時你拍同一個景,可能會發現當正片的某些亮部已經爆掉,失去了細節,但負片在這個部份還能保有所有的
亮部細節。

這是因為負片的寬容度比較大。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在測光時,都會以 "正片 under,負片 over" 做為參考。

因為正片的亮部容易爆掉,under 一點可以保有更多的細節,色彩也比較鮮艷;而負片對亮部的記錄能力佳,over
一點還是可以記錄所有的細節。

若以 EV 值來表示寬容度,則一般正片寬容度大約 1~2EV 的距離,over/under 各 1 格;而負片寬容度約


3~4EV,over 2~3 格, under 1 格。

(這是我所知道大概的數據,若有不對請大家指正。)

也就是說,若拍的是正片,則景物中 over 一格以上的部份就會爆掉,而 under 一格的部份出來就是黑的。

而以負片來說,那 over 2~3 格的部份可能會爆掉,而 under 一格的部份出來就是黑的。

以我實際經驗,負片好像 over 2 格還是沒事。因為有一次我把 ISO 設錯了,整捲底片(負片)曝光多曝了兩格


(ISO400 設成 ISO100),拿去問風城老闆能不能做減感,風城老闆說他不能做減感,又說多曝兩格沒什麼關係。
結果沖出來還真的 OK 咧...神奇!

如果你拍負片,拍出來的照片或掃出來的圖檔顏色灰暗、粒子很粗,那就是曝光不足。如果不是這種問題,八成
是沖印店的問題,不是曝光的問題。
LV, Light Value
LV 值(Light Value)用以表示光的強弱,LV 值愈高則光線愈強。

傳統上以的 "每平方英吋 10 燭光" 的強度定義為 LV10。

和 EV 一樣,LV 值相差 1,則光度相差 2 倍。

EV 值是定義光圈和快門的組合,也就是底片的進光量。因此,EV 值加上底片的 ISO 值同樣也可以表示光的強


度。

因此,只要知道拍攝時的 LV 值,就可以決定光圈和快門。

以下所列的是部份 LV 值及其所對應的光線強弱的描述:

LV18 以上: 反射的陽光,包括海面反射的陽光


LV17 大太陽下的白色物體
LV16 大太陽下的淡灰色物體或(白種人)皮膚
LV15 大太陽下的灰卡;一般中午時刻的頂光下拍攝
LV14 一般下午時分的斜光拍攝
LV13 太陽所投射的影陰;光亮的陰天
LV12 不亮不暗的陰天
LV11
LV10 灰暗的陰天
LV 9
LV 8
LV 7 一般室內光線; 日落後十分鐘的戶外
LV 6
LV 5
LV 4
LV 3 炫爛的夜間街景
LV 2 一般的夜間街景
LV 1 夜間戶外的景物
LV 0 用 ISO 100 的底片,以 f/1 拍攝需 1 秒的光線強度
LV-1
LV-2
LV-3
LV-4
LV-5 滿月下的景物
LV-15 只有星光照耀的景物
在 LV0 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它就是用 ISO100 的底片,以 f/1 的光圈拍攝需 1 秒的光線強度。
事實上,在 ISO100 時, EV = LV 。
也就是說,在 LV10 的環境下,若以 ISO100 底片拍攝,則曝光值就是 EV10。
若底片感光度不是 100 呢? 如果是 ISO200 呢??

你可以這麼想: ISO200 的感光度是 ISO100 的 2 倍,表示它只需一半的光就能得到正確的曝光,所以在 LV10


的環境下應以 EV11 的曝光值拍攝。(EV 值增加可減少進光量)

因此,用 ISO200 拍照,則 EV 值取 LV 值加 1;反之,用 ISO50 拍照,則 EV 值取 LV 值-1。

熟記這些,下次即使你沒有測光表,一樣可以拍照!
透視感
不同焦長的鏡頭,主要在於透視感不同,而不在於拍出來的大小不同。

因為拍攝的距離也會影響被攝物成像的大小,所以如果可能的話,一顆廣
角鏡以近距離拍攝,跟用望遠鏡站遠一點拍攝,所拍出來的主體大小可以
相同,但透視感卻不同。

如右邊兩張圖,第一張是以 35mm 近距離拍攝,第二張是以 85mm 遠距離拍


攝,兩張圖的大小差不多,但所得到的透視感就不一樣了。

以 35mm 拍攝的圖較有張力,而以 85mm 拍攝的較為平板。

故一般要拍出有張力的構圖,則通常以廣角鏡處理,視角愈廣拍攝距離愈
近則張力愈強。
曝光補償
前面說過測光表是以中間調(18%反射率)為標準,所以測光要測 18%反射率的地方才會準。

如果畫面中找不到 18%反射率的亮度,怎麼辦?

這時你可以找其它不同亮度的地方,然後調整曝光值。

許多自動相機都有曝光補償的功能,通常是以+/-符號表示,如右圖。

只要按著這個按鈕然後轉動轉盤,就可以調整測光表 over/under 的多寡做


曝光補償。

若是測 zone4 的亮度,但因為測光表是以 zone5 為標準,如果你以這個標準


直接拍下去,出來的畫面就會太亮。(參考點測光 zone0~zone10 的說明)

所以這時應該將 EV 值加 1,也就是將光圈調小一格,或快門調快一格,這時測光表會顯示 under 1 格。若是利用


曝光補償鈕就是直接把測光表調成 under 1 格。

你測的地方暗度比 zone5 暗一格,測光表測出來也是暗一格,這樣就對了!

同理,若測的是 zone6,那就要將 EV 值減 1,也就是將光圈調大一格,或快門調慢一格,讓測光表顯示 over 1 格。

曝光補償不只用在點測光,在中央重點測光的某些情況下也是要做曝光補償,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
慢速閃燈同步(I)
什麼叫慢速閃燈同步(slow sync)?

以我的認知來說,只要用低於閃燈同步速度的快門下使用閃燈,就是慢速閃燈同步。

(真無聊,這個有什麼好講的?!)(對不起,我寫文章都要有個起承轉合,沒辦法沒頭沒腦的就直接碰出一句切到
正題...所以無聊的話有時還是不得不講)

舉例來說,如果說閃燈同步速度是 1/250,則用 1/2 的快門打閃燈就算慢速閃燈同步(當然這時要注意手震的問


題,必要時要用腳架)。

這種方式在低光源時拍攝人像特別有用,是非學不可的技巧。

大家有沒有經驗,晚上看到有漂亮的街景,想和人一起拍下來留念...
這時若直接打閃燈,拍出來大概只有人是清楚的,背景都是暗的。

因為閃燈只打主體,背景沒有辦法靠閃燈打(電視上看到拍老遠的風景用
閃燈打是騙人的,不要學)。

所以現在數位相機都有一種模式叫"夜間人像",它用的就是慢速閃燈同步。

放慢快門可以把背景的街道拍下來,而閃燈可以把人打亮,兩者各司其職。

至於閃燈要怎麼打,這就是學問了。

因為通常會用到慢速閃燈同步都在晚上,或光線不足的情況,我們在介紹完夜景和一般的閃燈打法後,再回頭
來介紹慢速閃燈同步。
中央重點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是以觀景窗中 12mm 直徑的圓形範圍做為測光重點,而其它部份對測光結果的影響只佔一個小
小的比例。

相較於點測光只取決於畫面中 1%的亮度,中央重點測光是一個適合對特定範圍測光的折衷方式。

它即可以針對畫面中的重點做測光,又可以稍稍參考其它部份的亮度。

在使用時將觀景窗中 12mm 直徑的圓形對著拍攝主體,然後按下測光鎖定


(或以 M 模式調整適當的曝光),接著再對焦、構圖、按快門。

如右圖,先以 12mm 圓形對人物的臉部測光,然後再對焦、構圖...

這個過程和點測光的使用非常類似,但卻不像點測光那像需謹慎選擇測光
區域。

使用中央重點測光,只要對主體測光,約 80%的狀況下都不會有問題。

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還是要做曝光補償。

通常在測亮部佔大部份的畫面時,如大面積的白墻、雪地、沙灘等等,中央重點測光容易造成曝光不足,這時就
要利用曝光補償,將畫面調亮。

而在測暗部佔大部份的畫面時,如森林、大片陰影等等,則容易造成曝光過度,這時就要利用曝光補償,將畫面
調暗。

至於愈到什麼情況要補償多少?

熟知底片的寬容度和 zone system 中的十個分區(在實用上只需記住 zone3~zone7),加上一些經驗,你就能得到


接近完美的曝光。
矩陣測光
矩陣測光最早的出現是 NIKON 在 1983 年 FA 相機上應用的
AMP(Automatic Multi Pattern)測光,這在當時自動測光上是一項創舉,相信
NIKON 也一直以此自豪。
後來雖然歷經多次的改善,但在最初的 AMP 上矩陣測光的雛形可以說已
經完全抵定了。
之後雖然也有其它廠商以不同名稱陸續推出類似的測光方式,但其觀念都
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 AMP 是一項創舉?


因為在這之前,所有的測光方式都需要攝影師的主觀判斷,因為相機只知道 18%的反射率才是對的,但矩陣測
光會幫你分析你所要拍攝的畫面,替你決定 "最適合的曝光"。
有人說矩陣測光是在相機裡放了三萬張(或幾十萬張)照片資料,然後與所要拍攝的畫面做比對。
這種說法肯定是錯誤的。即使是現在的科技也不會將三萬張照片放在相機裡,更別說再在按下快門那一瞬間
去比較這些照片。
而實際上的作法,是將畫面切割成不同的感應區塊,依這些感應器所接受到的測光值,透過一套完整的判斷方
式,決定適當的曝光。
這套判斷方式,可能是 NIKON 分析了無數照片後所得出來的判斷方式。
雖然 Canon 在一些機型上放了更多的感應器,例如 Rebel 2000 上號稱有 35 個感應器,但其實他們可能不知道
感應器多寡並不是重點(也許知道,但覺得這樣說出來會比較好聽),重點是這些感應器所接收到的資料該如何
處理。

透過 Nikon 達人 KenRockwell 網頁上的 Nikon 原廠內部資料,我們可看出 AMP 測光大致的判斷步驟如下:


1.光線透過鏡頭,落在五塊感應器上。這些光線由快速的類比/數位轉換器轉換成數位訊號。
2.取得鏡頭的焦長、最大光圈等資訊,用以計算感應器上的光線強度。
3.利用步驟 2 的值計算最大亮度、最小亮度、反差、平均亮度等數據。
4.捨棄過亮與過暗的感應區塊,這個過程可以將過可分為兩種情況:
4a.將 EV 值超過 16-1/3 的區塊去除,若所去除的區塊超過兩塊,則從第 3 塊開始就都當成 16-1/3。
4b.將 EV 值低於最低光度的區塊去除,若所去除的區塊超過三塊,則將第三塊視為最低光度,而第四塊也去除。
5.依步驟 4 所得到的區塊資料,可將所有畫面歸入 20 個類別;依不同類別決定適當的曝光值。

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複雜?!
所幸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根本不需要去瞭解這整套流程,你只需相信它就可以了。
除非你仔細研究這套判斷流程,否則你根本無法得知相機是如何決定出曝光值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 Nikon(相信其他廠商也是)並不建議使用矩陣測光做曝光補償,因為一般使用者並無法預知
補償後的結果為何。
若需使用曝光補償,則應使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因為這兩種測光方式是最直覺的。
但若你很清楚這個演算法的過程,還是可以預知曝光補償的結果。
我們也注意到,在矩陣測光中需取得鏡頭相關資訊,所以必需使用 CPU 鏡頭;若不是使用 CPU 鏡頭,便只能使
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

最後,在使用矩陣測光只有一點要注意: 不要使用曝光鎖定!
因為矩陣測光所要分析的,是你最後所要拍攝的畫面,所以應以最後完成構圖的畫面做為分析依據。
增感與減感
將相機 ISO 設成與底片不同的 ISO 值,然後在沖洗時調整藥水的顯影,這個動作叫增感或減感。
例如若是 ISO100 的底片,在拍攝時將它設為 ISO200,在沖洗時就必需延長顯影時間,這就是增感一格(N+1);設
成 ISO400,就是增感兩格(N+2)。
反之若是 ISO200 的底片,拍攝時設成 ISO100,沖洗時就必需縮短顯影時間,這就是減感一格(N-1)。或是 ISO400
設成 ISO200,也要減感一格。
所以若不是自己沖黑白底片,要做增減感就必需沖洗店能夠配合,最好先問問沖洗店能不能做增減感,免得心
血白廢了。
通常若做增感,則成像亮部變亮,反差變大;反之,減增則會使亮部變暗,反差變小。
這就是黑白攝影裡常說的: 暗部決定曝光,亮部決定顯影。
但在彩色攝影裡,大概是因為無法自己隨心所慾控制顯影,所以沒有人這麼說罷了。
灰卡的使用
灰卡可用來測光,還有設定白平衡。

右圖是柯達所出的灰卡,包裝中有 8x10 和
4x5 兩大一小共三張灰卡。
每張灰卡有灰白兩面,灰的一面可用來測
光和設定白平衡,白的一面可用來設定白
平衡。
別看只是三張厚紙板,它可是要花五百多
塊台幣,好在裡面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
(英文)。
據內付的資料表示,灰色的一面對所有波
長的可見光反射率都幾乎維持在 18%,而
白色的一面則是 90%的反射率。如果隨
便找塊灰色的硬紙板,應該是沒有這種效果吧!

灰色面的反射率和測光表的標準相同,都是 18%,所以可用來測光。
使用方式如下:
1.確保灰卡和拍攝主體都在同樣的光源照射下,且不得有陰影。若是人工光源,則灰卡應儘量靠近拍攝主體。
2.灰卡的所面向的方向,應為相機和主光源夾角 1/3。如下圖,若主體與相機和主光源間的水平夾角是 30 度,
則灰角應面向與相機夾角 10 度的地方。

3.若光線太弱,測光表對灰卡沒有反應,則可測白色的一面。測得的曝光值需再 over 2 1/3 格。


4.如果用中央重點測光,那要注意灰卡應佔滿測光範圍,但也要考慮不能太靠近相機造成陰影;若用點測光就
比較沒這樣的問題。
除了測光外,也可利用灰卡或白卡設定數位相機的手動白平衡。
或是在拍攝時,將灰卡放在畫面邊緣一起拍進去,進 Photoshop 時可用曲線的滴管設定白平衡。
閃燈 M 模式
閃燈的出力大小以 GN 值表示,它的定義是:
GN = f * d
其中 f 是指光圈大小, d 指的是拍攝距離。
為什麼要這樣定義?
因為光的強弱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進光量又和光圈 f 的平方成反比。這是物理定律,就連太陽光也是如此,
只不過太陽到地球距離那麼遠,所以在地球上距離差個幾公尺,等於是沒差。
例如有一光源,它在 2m 處需以光圈 4.0 能正確曝光,則在 4m 處光的強度只剩 2m 處的 1/4,所以光圈面積需開
大 4 倍,也就是光圈開到 2 才能得到相同的曝光(假設快門不變)。
所以光圈 f 與距離 d 的乘積可用來表示一個光源的強度,而用在閃燈上這個值就叫 GN 值。
而 GN 值通常以 ISO100 的感光度為基準,使用時需先確認以公尺(m)為單位為是英呎(ft)為單位。
ISO 每調高一格,則 GN 值變成原來的 1.4 倍。利如若一閃燈在 ISO100 時 GN 值為 24,則在 ISO200 時 GN 值
為 34,ISO400 時為 48。這是因為 ISO 每調高一格,則光圈需縮一格(光圈值*1.4)才能得到相同的曝光。
反過來說,由閃燈的 GN 值和被拍攝主體的距離 d,就可以決定使用閃燈時應調整的光圈大小。
舉例來說,若所用的閃燈 GN 值是 28(以公尺計算),則當拍攝距離 2m 的主體時,光圈需調成 14(28/2=14)。
若拍攝主體在 4m 處,將光圈需調成 7。
這是最基本的計算方式,它的前題是主體的照射光非常微弱,在不打閃燈的清況下拍出來的主體會變黑的。
至於如何得知被拍攝主體的距離? 這可在對焦後,由鏡頭上所指示的距離得知。
所以最基本的閃燈手動模式拍攝方式如下:
1.對焦,讀出主體距離
2.由 f = GN/d 計算所應設定的光圈大小
3.將光圈調成 f, 再按快門
最陽春的閃燈,只有一個固定的 GN 值,所以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
因為只要距離定了,等於光圈大小就被限制住了。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快門要設多少?
如果不是要使用慢速閃燈同步,就設成閃燈同步速度就好了。
這麼說好了,如果在低光源的情況下若沒有閃燈,快門設成 1/250 或 1/125 或 1/60,甚至 1/30 其實都沒什麼差別,
拍出來都是黑的。

而閃燈擊發時,持續(輸出)時間非常短,從最慢的千分之一秒
到幾萬分之一秒,都遠比閃燈同步速度短很多。右圖是 Nikon
SB28 的閃燈持續時間,取自 SB28 說明書。
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千分之一秒到幾萬分之一秒內底片才會
受光,所以快門開多少都是假的。
(當然如果光線不是太弱,或使用慢速閃燈同步,那快門對底片曝光還是有影響的,這部份留到後面再談,以免全
扯在一起大家就搞混了)
而以這種方式打出來的閃燈,通常只有主體亮度是夠的,而背景可能是暗
的。如右圖是以 SB28 以手動模式拍攝出來的結果,因為背景距離較遠,閃
燈打到背景時強度已經很弱了(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拍出來的
背景很暗,只有主體是正確曝光。

現在功能較完整的閃燈,即使是用手動模式,也可以調整不同出力大小。
如左圖的 Nikon SB-28,其手動模式可以將出力調整由全輸出到 1/64 輸出等
不同強度,同時還會依你所設定的光圈顯示出主體能正確曝光的距離。
這種閃燈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你可以先設定你所要用的光圈,然後視拍攝
距離調整出力,即可使主體得到正確的曝光。
閃燈 A 模式
使用閃燈 A 模式時需將相機與閃燈所要求的光圈值設定相對應。
如 SB28 會自動依鏡頭的光圈大小調整閃燈上的光圈值。
有些陽春型的閃燈可能只提供一兩個固定的光圈大小供閃燈 A 模式使用,利如 Yashica CS24 要求在 ISO100
時 A 模式固定用 4, ISO200 時只能用 5.6, ISO400 時只能用 8.0。
這種模式下閃燈的出力是由閃燈上的感應器所控制,當感應器認為曝光夠了,就把閃燈關掉不再輸出。
但感應器怎麼知道你拍的是什麼東西,主體在哪裡?
當然不知道!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感應器就被愚弄了,拍出來的曝光也就不正確了。

如右圖是以 SB28,以 A 模式拍出來的結果,顯然主體是曝光過度的。


這就好像以中央重點測光拍攝,而不做認任補償一樣,在某些狀況下測光
表可能被愚弄。
而在閃燈攝影中,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更大,尤其是拍攝背景太暗、距離太
遠的情況。
你可以這麼想: 閃燈 A 模式要求整個晝面平均達到一定的亮度,因為它根
本分不出什麼是主體,什麼是背景。所以它會要求閃燈一直打,直到它覺得整個畫面都夠亮為止,以至於照成主
體曝光過度。
這時,可利用閃燈曝光補償調整閃燈的出力大小,以得到主體的正確曝光。
就如同中央重點測光需要一些經驗做補償,使用閃燈 A 模式也是需要經驗做補償。
TTL 閃燈及 Nikon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
由閃燈 M 模式和閃燈 A 模式的介紹可瞭解到,這兩種閃燈控制都各有一些優缺點:
1.閃燈手動模式可以得到精確的閃燈輸出,但需經計算使用較為麻煩。
2.閃燈 A 模式對所有畫面所有焦段的鏡頭都採同樣的標準,需靠經驗做補償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而 TTL 閃燈,主要的目地在希望能解決上述兩種方式的缺點。
所謂 TTL 是指閃燈是透過鏡頭(Thourgh The Len)做偵測,其偵測元件是在機身,而不在閃燈本身。
使用 TTL 時,閃燈在第一快門廉打開時開始輸出,這時閃燈所發出的光會(被物體反射)透過鏡頭,落在底片上;
然後再經過底片反射,落在機底的感應器上,所以稱為 OTF(Off The Film)。
當機底的感應器判斷光線夠了,就命令閃燈停止輸出。
因此它所偵測的,就是實際拍攝的閃燈亮度,而不會閃燈 A 模式一樣是由閃燈不管三七廿一全都只靠一個感
應器去感器週遭的亮度。
右圖是 FM2 和 F100 的熱靴比較,其中 "X 接點" 是相機傳送擊發信號給
閃燈用的,而 "閃燈備妥(Ready)" 則是閃燈告知相機回電是否完成用的。
F100 比 FM2 多了兩個接點,其中 "TTL 抑制" 就是 F100 在 TTL 模式時用
來告訴閃燈停止輸出用的。
而另一個接點據說是用來告知相機是否接上閃燈用的,不過我想它還用來
傳遞光圈和鏡頭焦長等資訊,若試著用膠布將這個接點貼起來,你會發現
機身的閃燈指示異常,而且在調整光圈和焦長時,閃燈也不會隨著變化。

傳統的 TTL 閃燈雖然比 A 模式來得好,至少它所偵測的光線是透過鏡頭反射在感應器上的。


但因為這個感應器本身也有它自己的標準,就像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一樣,所以在一些情況下所打出來
的閃燈也不準確,尤其是當畫面中有高度反光,或背景不反光的狀況。
這時還是必需熟悉它的特性,再做適當的補償才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因此各家也就開始努力研究,如何克服這種問題。
其中 Nikon 則發展出了 Multi-Sensor Balanced Fill-Flash/3D Multi-Sensor
Balanced Fill-Flash(多重感應均衡閃燈)。
其原理是將機底的閃燈感應器區分成五區(類似 AMP 的區分方式),在拍攝
前透過一連串的預閃,配合測光表的數據及拍攝距離資訊,決定閃燈的輸
出。
一般認為它的運作方式如下:
1.由 Nikon D 鏡將被攝物距離傳給相機
2.在反光板翻起,但快門廉尚未打開時,由閃燈發出一連串微弱的預閃
3.機底的多重感應器感應快門廉所反射的預閃光
4.相機依據預閃光的強弱、拍攝距離、鏡頭的光圈大小等資訊,計算出預閃光進入鏡頭的理論值;並將感應器
所接收到的光與理論值做比對
5.依據這些資訊,相機計算該用哪一部份的感應器控制閃燈(據猜測可能就是主體所在的區塊),以及該用多強
的閃燈才能將現場光和閃燈光做一平衡
6.快門廉打開,然後相機依據前一步驟的結果決定何時該停止閃燈。

以實際使用的經驗來看,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在絕大部份情況都能得到正確
的結果,即使是畫面中有高度反光或不反光的背景。
若非使用 Nikon D 鏡,則機身無法得知拍攝距離資訊,這時就不是 "3D 多
重感應均衡閃燈",而是"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好長的名字啊)。
超焦距(hyper focus)
超焦距又稱泛焦,是一種利用鏡頭最大景深拍攝的技巧。
在談到景深時我們曾提到,光圈愈大景深愈小,光圈愈小景深愈大。
因此,當光圈很小時,可以有很大的景深。

利用鏡頭上的景深表,我們可以輕易設定出最大景深。

如右圖,將∞符號對著左邊 22 的刻度,這時右邊 22 刻度對應在約 1.6m 的位


置。
這表示當光圈設定為 22 時,以這種方式設定對焦,從 1.6m 到無限遠的範圍
內都是清楚的,這也是這顆鏡頭最大的景深。
這時根本不用對焦,只要確定所要拍攝的景物在這個範圍內即可。
這種方式可以用在無法對焦,或需要最大景深的情況。例如夜景攝影,或拍
風景,或街頭抓拍等等...

不過,一般鏡頭最佳解像力是在中間的光圈,如 1.8~22 則大約在 8~11 的大小,若光圈太小則反而因繞射而使成


像變差。
安全快門
在介紹快門時我們提到,慢速快門可以造成一種流動的動態效果。
所以相對來說,在慢速快門下也容易因為相機的晃動,而在照片上留下模糊的殘影。

但究竟快門慢到多慢會容易使照片因晃動而模糊?
這就是所謂的安全快門。

晃動的照片會出現重疊的影像,就像右邊這
隻可憐的鹿頭一樣。

當然有時攝影師也會刻意利用晃動,營造出
動態的效果。但通常,我們會希望拍出清晰
銳利的照片。所以拍照第一要務,就是如何
保持相機的穩定,不使機身晃動而造成模糊
的影像。

而究竟"安全快門"是多少? 其實它是因鏡
頭焦長而異的。
鏡頭焦長愈長,則愈容易因手晃而造成模糊的影像。

一般以焦長的倒數分之一再快一點點為安全快門,如 28mm 鏡頭則安全快門為 1/30,50mm 鏡頭則安全快門為


1/60,而 105mm 則定為 1/125,依此類推。

近來防手震技術普遍應用,它大約可以將安全快門放慢二~三級,也就是說 50mm 鏡頭可以在 1/6 或 1/15 的快


門下仍能手持拍攝,大大地提升了拍攝的方便性和成功率。

另外,在客觀環境許可的前題下,使用牢固的腳架絕對能保持相機的穩定。
若無法使用腳架,那正確的姿勢就很重要了。
手持單眼像機需以左手托住鏡頭,以右手抓住手把並以食指按快門。
將左手肘儘量靠近身體,可保持左手的穩定性。
按快門時先屏住呼吸避免身體晃動,並試著練習只以食指下壓按下快門,而不要施力過度造成機身晃動。

而在拍攝直構圖時,我的習慣是以右手在下托住相機,而以左手托住鏡頭,因為這樣較不會造成右手疲累。

練習這些技巧,對拍出清晰的照片將有很大的幫助。
必要時也可以找墻、柱子、桌子等東西當支撐物,支撐助你的身體或手臂使其不至晃動。
若使用傻瓜相機或消費級數位相機,也可儘量以觀景窗取景,相較於兩手伸直以 LCD 取景的方式,這樣將更能
穩定機身。
不過這類相機的觀景窗視野通常不佳,或根本沒有觀景窗,所以更容易有手晃的問題。
閃燈 M 模式 II(慢速閃燈同步與曝光補償)
攝影教室已經一個禮拜沒有新文章了,因為最近下班後想看一些書,不太想碰電腦。
今天上台北看一顆鏡頭(沒買),然後從朋友那聽到一個新名詞,所以讓我想再把閃燈的一些觀念整理清楚。
友人的說法簡單一句,就是"強光壓弱光",意思好像是說"當一個場景中有一強一弱兩個光源時,則以一特定光
圈快門組合拍攝這個場景,然後再把弱光源拿掉以相同的光圈快門拍攝一次,所得到的主體亮度會是相同的
"。
其衍生出來的論調,甚至變成以兩個同樣亮度(出力均為 P)的閃亮打一個主體,其結果和只以一個閃燈(出力亦
為 P)打出來的主體,其亮度也是相同的。
我非常驚訝,怎麼會有這種說法?!
友人甚至指證歷歷說是某些老師都這麼說過。
我不知道是他自己過份解釋,還是這些老師真的這麼說。
不過說實話,我不相信這種事!
我只相信,若這一強一弱的光源亮度差異大到某個程度(例如 1:5 以上,我自己估的),為了簡化拍攝計算,可以只
取強光測光;但若這兩個光源強度相差沒那麼大,這麼算一定會有問題的。

因此,回家之後我馬上做了一個實驗,也順便再把光圈快門和閃燈的關係驗證一下。
實驗結果說明如下:
快門 沒打閃燈 閃燈 1/32 閃燈 1/64

1.5

1/2

1/3
1/6

1/10

1/20

1/45

1/90

1/125

沒打閃燈
在沒打閃燈的狀況下,以主體中的灰卡測光得到 F5.6 1.5sec 為正確的曝光。
在光圈值不變的情況下,晝面隨著快門愈來愈快而變暗,這點對光圈快門有基本認識的話應該都很能理解。

閃燈 1/32
以閃燈標準公式算出快門與 GN 值,
GN = F * D
F=5.6, D=1m, GN=5.6, 所以將 SB28 以手動模式設定出力在 1/32。
大家可注意到,在沒打閃燈的情況下,當快門到 1/20 以上時,畫面幾乎暗到看不到,這時等於全都是靠閃燈在補
主體的光。
因此在快門 1/20~1/125 時,拍攝出來的畫面亮度幾乎都一樣。

隨著快門愈來愈慢,畫面也愈來愈亮(背景和主體)。同樣在快門 1.5sec 的狀況,顯然閃燈 1/32 已經 over 了。


大家若有 photoshop,可以把圖抓下來用滴管吸吸看,看看不同畫面上灰上的亮度。
我舉幾個例子:
(條件 1)沒打閃燈 1.5sec 的灰卡值都在 120~122 之間;
(條件 2)而閃燈 1/32 快門 1/125 的值則在 120~128 之間,雖然較不均勻,但它的亮度和(條件 1)是相當的。
(條件 3)閃燈 1/32 快門 1/3 的灰卡值介於 140~148,顯然比(條件 2)和(條件 1)亮了。
所以這種情況下絕對不是強光壓弱光,光的能量是相加的。

閃燈 1/64
觀察閃燈 1/32 的拍攝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來,若要背景亮度增加,只能靠快門速度放慢(或光圈放大);閃燈能補
的背景光是很有限的,尤其是當背景距離很遠時,閃燈根本打不到。
所以閃燈 1/64 主要在說明如何平衡現場光與閃燈,使得主體和背景都能正確曝光。
以閃燈 1/64 快門 1/2 來說,等於是閃燈 under 一格,曝光也 under 一格,前面說過 under 一格就是進光量剩 1/2。
因此閃燈 under 一格提供了 1/2 的光,而曝光 under 一格也是 1/2; 1/2 + 1/2 = 1, 所以主體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
但閃燈對背景補的光就不到 1/2,這個距離也許只有 1/4,故背景還是 under 一些。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光圈和快門決定背景曝光,閃燈補主體光。
講得更明白一點,應該是說以背景決定光圈和快門,然後再決定閃燈出力。
例如以夜間人像時測背景得到 F5.6 1sec 的曝光,而以這個曝光測主體發現主體會 under 一格;這時主體 under
的一格就要靠閃燈來補,若這時拍攝距離為 2m,則 GN 值需調 8(5.6*2/1.4 = 8)。
若主體測出來 under 兩格以上(現場光只有不到 1/4),那就直接以 GN 值 11 打,也八九不離十了。

另外還可以注意到,即使讓灰卡得到正確的曝光,主體的其它部份還是會變成不同亮度。
這是因為主體不同不同顏色的反射率不同所致,在使用閃燈時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這部份,下次有機會再來說吧!
3D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TTL 閃燈)補償
在前一篇慢速閃燈同步與曝光補償中我們很清楚看到兩個概念:
1.(在光圈固定的情況下)快門速度控制背景亮度,閃燈補主體亮度。
2.閃燈補光的亮度,與被拍攝物的反射率有直接關係。

當然,若是每次都要用閃燈 M 模式去計算,還要考慮到反射率的問題,對一般人來說還真是頭大!
在 TTL 閃燈及 Nikon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中我們說明了 Nikon 的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如何判斷主體所在的區域,
以及被拍攝物反射率的計算,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直接利用 3D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來做測試,並說明閃燈補償的方式。

拍攝場景經過 3D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分析後,會分辨出主體與背景。這時:
1.快門愈快(或光圈愈小),則背景愈暗,這是下表由左到右的結果,道理同慢速閃燈同步與曝光補償中的說明。
2.閃燈愈弱,則主體亮度愈暗,這是下表由上到下的結果。
在第二欄(1/3)中可見背景亮度都一樣(右側距主體較近的背景會隨閃燈補償有些微差異),隨著閃燈出力遞減,
主體也愈來愈暗。
閃燈補償/快門 1/2 1/3 1/6

+1.0

+0.5

+0.0

-0.5
-1.0

-1.5

-2.0

-2.5

-3.0

透過這種方式,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很容易地分別控制背景和主體的亮度。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
1.所決定的曝光值是否已經會使主體正確曝光? 若是如此,加上 TTL 閃燈(即使是 3D 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將使
主體過曝。
2.主體的距離是否太遠,導致因閃燈出力不足無法正確曝光。(在這個情況下閃燈會發出警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