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第七 章 社 会主 义改 革和 对外 开放 (一 )

回顾提问: 强调本学期的学习要求。(注意听课纪律,严格执行请假制度,保证出勤率,
平时做好笔记、课外摘抄,期末必须交上一定数量的心得体会等)
组织教学: 本讲涵盖“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二节 坚
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更改革”。重点是第一部分内容。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社会 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 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
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第
443 页。)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也
和其他社会一样,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
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然而,马
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
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虽然提出了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
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
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
根本性问题提出来。50 年代中期,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
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 1957 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以中国
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
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
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
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途径的对比中阐明这一观
点的。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
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
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
活的主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
分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一般的概括。 他当时认为与
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生产关系主要是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后来他
1
又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当作主要矛盾。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一味提
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结果使
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
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他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
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 一些即使是
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因而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非
公有制经济,只要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与
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
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
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
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主要 矛盾 和根
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
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
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
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是由基本矛盾决定的。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来说,解决社会基
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该社会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
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革命是
历史的火车头”。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
史经验教训出发,指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改革 是一场新 的伟大革 命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的。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
命”的十年内乱,使党和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于混乱状态 ,
整个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
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生机和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从国际环境
看,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
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
压力。我们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水平,追赶时代潮流。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
国内外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的。党和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
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
2
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
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让人民富裕
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
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
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
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
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基本制度,是指该社会形态的本
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邓小平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
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
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则是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体系,
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等,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当具体制度和体
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
必须创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在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等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 发展生产力。因此,
邓小平在说明改革必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他多次指
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
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
光。”
3、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
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前
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
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
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关链 接:改革 开放 30 年中国经济 发展的伟 大成就
宏观 经济 指标 全线 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 年-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 1953 年-1978 年
年均增速 6.1%要高出 3.7 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 60%。2008 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 10.4%。据国
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有 11 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 25 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
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 29 年实现了年均增速 9.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 9%左右,
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
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
20 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 5 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
期(落差在 5 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第二,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为了说明这一点,先对这个问题涉及的一个前提做些说明:经济冷热的概念和衡量经济冷热的总体指标。
3
首先要明确经济冷热是一个经济全局概念,而不是经济局部概念。因为经济冷热是指的社会总需求小于或
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冷热程度就是前者小于或大于后者的程度。因此,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冷热的指标,必
须是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而不能是反映经济局部的指标。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下,社会
的生产潜力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反之,在社会总需求大于
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下,就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从上述相互联系的意义上,也可以说
经济冷热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冷热的程度就是现实经济增长率小于或
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程度。正是这一点,使得经济增长率成为从总体上衡量经济冷热的唯一的、无可替
代的反映经济全局的指标。
对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简单的估算方法,就是按一个较长时期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计算。但潜在经济增
长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因而它是动态的概念,而不是静态的概念。这样,潜在经
济增长率不仅在改革以来的一个长时期内比改革以前大大提高了。而且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年代,
改革不同阶段的潜在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1953 年-1978 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 3.4%,1979
年-1990 年年均提高 4.8%;1991 年-2007 年年均提高 9.2%。据此分析,可以设想分三个时段来确定
各个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 1953 年-1978 年,1979 年-1999 年和 1991 年-2007 年这三个时段的年
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6.1%、9.0%和 10.3%。大体上说来,这三个数字也就是这三个时段的潜在经济
增长率。
如果以上估算是适当的,那么,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波峰年份,只能看作经济偏热。我国改
革以来经济增长历史表明:年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就造成经济过热。 1978 年、
1984 年、1987 年和 1992 年四个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11.7%、15.2%、11.6%和 14.2%;分别
高于潜在增长率的 5.6 个、6.2 个、2.6 个和 3.9 个百分点。2003 年-2007 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10%、10.1%、10.4%、11.6%和 11.9%,均是处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顶峰或在 1 个百分点左右的范围
内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可以认为只是经济偏热。当然,如果宏观经济调控失当,也很可能转变为经济过
热。
第三,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曾经
形成了数以亿计的潜在失业大军。而且,我国每年新的劳动力也是数以千万计。还有,伴随改革的进展,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仅不能新增加就业人员,还要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这样,在改革以后,就业
势必成为一个极为尖锐的社会问题。
但改革以来,我国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2)在农村大
量潜在失业人口实现就业,公有企业大量释放冗员,城乡新增劳动力大量增加和就业弹性系数大幅下降
等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 2003 年-2007 年连续
5 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1978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5.3%,2003 年下降到 4.3%,2007 年下降到
4.0%。(3)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最为忧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
程中如何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并且原来设想实现这种转移需要经历一个很
长的时间。但改革以来,实践已经为这种转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缩短了比人们原来预想的时间,使人
们清楚地看到了完成转移的前景。这就意味着我国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由
过去长期存在的大量供过于求的状态转变到供求基本平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据有学者估算,改革
以来农村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约有 3 亿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有 1.2 亿人已转移到乡镇企业,
有 1.1 亿人已进城务工,还要转移的约 7000 万人左右。依据这个情况,再考虑到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增加,
以及由城乡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引致的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基本实现这种转移,大约还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即到 2015 年前后。上述三方面的情况表明: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解决就业这个极
重要而又极困难的问题上,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当然,今后这方面的任务还很艰巨、繁重。
第四,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
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
也很慢。1952 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 2.94 亿美元,到 1978 年也只有 8.68 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
4
计算,26 年间只增长了 1.95 倍,年均增长 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
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 1982 年的 62.91 亿美元增长到 2006 年的 2470.25
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 年增长了 38.3 倍,年均增长 16.5%。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
源。1978 年-2007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43.4 元增长到 13786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由 133.6 元增长到 4140 元;二者分别增长了 6.4 和 6.2 倍。2008 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8065 元,增长 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2528 元,增长 10.3%。但需说明:这些收入并不是
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包括各单位对居
民的补贴和居民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没有包括数量相当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还要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实际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1989 年我国
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 800 元,2006 年调高为 1600 元,2008 年再调高为 2000 元。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 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 1952 年的 91 元增长到 184 元;其中,
农村居民由 65 元增长到 138 元,城镇居民由 154 元增长到 405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
分别为 2.3%、1.8%和 3.0%。但 2006 年居民消费水平由 1978 年的 184 元迅速增长到 6111 元,其中农
村居民由 138 元增长到 2848 元,城镇居民由 405 元增长到 10359 元。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
7.5%、5.9%和 6.3%;三者比前一个时期分别高出 2.26 倍、2.28 倍和 1.1 倍。还要着重提到:
1978 年-2007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 2.5 亿下降到 1479 万人。
第三,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
指标。1978 年-2007 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 67.7%下降到 43.1%,城镇居民家庭由 57.5%
下降到 36.3%;二者分别下降了 24.6 个百分点和 21.2 个百分点。
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1978 年-2006 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 6.7 平方米增长到 27.0 平
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 8.1 平方米增长到 30.7 平方米;二者分别增长到了 3.0 倍和 2.8 倍。
第五,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
化的重要方面。比如,到 2006 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达到了 152.88 部;农村也达
到了 62.05 部。到 2007 年,我国宽带用户数已达 1.22 亿户,居世界首位。与此相联系,2006 年城镇居
民家庭交通通讯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1.20%提高到 13.19%,农村由 2.24%提
高到 11.95%。
第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1978 年-2007 年,普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由 16.5 万人增加到 448 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由 9 人增长到 31 万人;二者分别增长
了 26.1 倍和 34443.4 倍。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1990
年-2006 年,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由 11.12%上升到 13.83%,农村
由 8.36%提高到 12.63%。
第七,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1994 年-2006 年,仅国内旅游就由 524 万人次增加到 1394 万人次,其
中城镇居民由 205 万人次增加到 576 万人次,农村居民由 319 万人次增加到 818 万人次;三者分别增长了
1.66 倍、1.81 倍和 1.56 倍。在这期间,人均旅游花费由 195.3 元增长到 446.9 元,其中,城镇居民
由 414.7 元增长到 766.4 元,农村居民由 54.9 元增长到 221.9 元;三者分别增长了 1.9 倍、0.85 倍和
3.04 倍。
第八,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单休日改为双休日。后又实行“
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三个长假(每节放假三天)。从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又调整和增加了假日。即取
消了前两个长假,但增加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每节一天假日)。这样,我国
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再加上职工带薪年休假,一年中平均休假时间就超过了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九,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1978 年-2006 年,我国人
口预期寿命由 68 岁提高到 72.4 岁。
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第一,200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6452 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
5
1978 年的第十位上升到 2005 年、2006 年和 2007 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与此相联系,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长。2003 年-2005 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达到 13.8%,居世界第二位;估计 2007 年将达到 16%,居世界第一位。
第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谷物、肉类和籽棉 1978 年分别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 年以后
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钢和水泥 1978 年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 年以后一直
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发电量 1978 年分别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
1990 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 1990 年以后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发电量在 2000 年以后一直
居世界的第二位。当前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 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 1855 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 7000 万人。我国已成为
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依据 2007 年 9 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实例研究”项目成果,当前,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 3500 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 年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 142 万人,居世
界第二位。此其一;其二,2006 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 4500 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
3003.1 亿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 1.42%。其三,目前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突破 400
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 3 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 年达到 53.4%,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
界第四位。
第四,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由 1978 年的 206.4 亿美元增长到 2007 年的 21738.0 亿元,按当年美元
价格计算,增长了 105.3 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位次 1978 年为二十七位,2004 年以后一直居世
界第三位。另据 2007 年 8 月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有 958 种产品在世界
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
1979 年-1980 年的 181.87 亿美元增长到 2007 年的 748 亿美元,多年来均居世界前列。2007 年对外直接
投资达到 187 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由 1978 年的 1.67 亿美元增长到 2007 年的
15282 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 9149.9 倍,居世界第一位。2008 年 6 月末,又增加到
180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7%。
第五,据国外有的单位测算,2006 年我国消费额占世界消费额的 5.4%,居世界第五位。
但在这里也需说明:第一,上述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从总体上说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
中国在有些领域(比如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还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不只
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其突出表现,就是继人造卫星上天、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之后,2007 年又实现
了嫦娥一号探月工程,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表明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处于强国地位。
第二,如果对衡量经济大国地位的指标做更全面的比较,中国经济居世界的位次就没有那么高。比如,按
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国在 2005 年列世界第四。如果按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要
素净收入)计算,2005 年中国经济总量是 22867 亿美元;当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经济总量分
别为 145039 亿美元、49418 亿美元、36309 亿美元、35796 亿美元、27910 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位
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又如,2005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 14221 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综合考虑外资
对外贸的贡献等因素,2005 年中国实际外贸总额为 8741 亿美元。而当年德、日、法、英的外贸总额分别为
17448 亿美元、11119 亿美元、9550 亿美元、8781 亿美元,都比中国多。但即使考虑上述各项因素,中国经
济大国地位的总体确立,仍然是肯定无疑的。
概括以上所述,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是改革
开放 30 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
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正如 200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所总结的,突出的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
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
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
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还要指出:2008 年经济
6
增速虽有下降,但仍处于偏热状态;特别是通胀还由去年低通胀的上限区间演变为中通胀下限区间,而
且压力还在增大。]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更改革
(一)改革 是全面的 改革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
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
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
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
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
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
有制。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
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
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到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
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20 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
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
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
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
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
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 我国 经济 体制 改革 相关 资料 补充 :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20 世纪 70 年代末,安徽、四川等地农村就兴
起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中,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首创包干到户,粮食增产迅速。农民形
象地把“大包干”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但当时对于包产到户、包
干到户这两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尚有争论和疑虑,中央领导机关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农村实
行“双包”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处于秘密或半公开状态。1980 年中央 75 号文件、1982 年中央《全国农村工
作会议》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形式,农村改革沿着这条路子前进,农民和国家均得到益处。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即从解决国家同企业的关系入手的。
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有了一定自主权。但是,扩权改革没有完全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责(经济
责任)、权(经济权力)、利(经济利益)关系,也没有解决企业内部职工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国营
企业的自主权难以真正实现。1981 年,国务院决定对国营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把
企业的经济责任放在首位,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就分配而言,主要有企业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
自负盈亏三种类型。企业内部的责任制,主要是把岗位责任、考核指标、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钩,实行
全面经济核算。1981 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推行国营企业的生产、行政工作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试
点改革。在此期间,多种经济形式逐步发展。为解决知青回城后的安排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20 世
纪 80 年代初,国家开始鼓励和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1980 年,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发展“三资”企业。社会商业结构也有所改善,出现了生产自销、贸易货栈、小商
品批发市场等多种经营形式。经济改革初步启动。在初步改革尝试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84 年,中央发出
《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农村工作重点是在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生产。同年党中
央和国务院发出有关通知和规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工商户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乡镇企业是国营企业
的重要补充。从 1985 年开始,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迈出第二步,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
除粮食、棉花等重要产品实行合同收购外,其余产品逐步放开,自由交易。这样就把农村经济纳入了有计
7
划的商品经济轨道。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改革从试点阶段转入以城市为
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增强企业的活力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1986 年,国务院颁布有关规定,企业拥有
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定价权(由此开始价格双轨制)等
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实行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效益。到 1987 年,全国有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把厂长(经理)负责制全面推向全国营企业。到
1988 年,全国已有 83.2%的国营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改变了党政不分的状况。1984 年,国家
正式实行利改税的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向企业征收工商税、固定资产税和所得税,代替上交利润的办法。
调整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从 1984 年到 90 年代初,我国逐步开放了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沿江及内陆城市和沿边城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但是,从 1984 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过
热,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改革中出现了反对资产阶级
自由化不力的问题,1986 年底发生了波及不少城市的“学潮”。有的地方学生游行时,发生了打砸抢、侮
辱妇女、破坏治安的严重事件,个别人利用学生游行,煽风点火,反对党和政府。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引咎
辞职,赵紫阳继任。到了 1988 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引起人民群众的严重不安。导致物价上涨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秩序混乱,尤其是流通领域更加突出。表现为市场管理薄弱、黑市交易猖狂,商业公司
发展过猛,导致商品层层转手,加大流通费用,助长物价上涨。更严重的是许多公司是由党政机关办的,
有些领导干部在公司兼职。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人事关系,以权换钱,利用价格双轨制的悬殊差价,插
手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消费品的经营官商合一,牟取暴利(人称“官倒”)。这就更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
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助长了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的蔓延。 1988 年,中央对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人民承受能
力估计不足,曾不适当地提出了全面价格改革,进一步放开物价。这直接导致了 1988 年下半年全国性的
抢购和挤兑风潮,影响社会稳定。中央决定治理整顿经济。此时,党的总书记赵紫阳依然没有有力地反对
资产阶级自由化。他对党风、社会风气趋于恶化的状况和干部中滋长的相当严重的腐败现象不采取有力措
施加以遏制和解决,使得党的威信和战斗力一度下降。物价大幅上涨和经济秩序的混乱也引起群众的强烈
不满。党内外一些热衷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大肆鼓吹政治多元化和全盘西化,直
接要求取消四项基本原则,搞资本主义。在 1988 年末到 1989 年初,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一些大城市、
特别是北京举行政治集会、上书等活动,形成一股反动的政治势力。加上国际政治气候的影响,最终导致
了 1989 年 4 月 15 日到 6 月 4 日的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邓小平和党中央及时平息了这场暴乱。(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以此为由制裁中国。)赵紫阳在关键时候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在同年举行的中共
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赵紫阳被撤销职务,江泽民继任。会后,党中央加大了整顿经济和反腐败力度,经济
改革继续向前。到 1991 年,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物价趋于平稳。1992 年,88 岁高龄的邓小平南巡,
发表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谈话,人称南方谈话。同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发
展势头强劲,1992 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4.2%。但是,1992 年年底到 1993 年,我国经济明显过热,
通货膨胀加剧。从 1993 年到 1996 年,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控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成功地施行了“
软着陆”,即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十四大之后,我国全面开始了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尤其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场改革攻坚战。新世纪初,通过改革、改造、
重组,大部分国企走出困境。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加上国企困难、亚洲
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市场趋冷,通货紧缩的趋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启动投资、消费、出口
三大引擎,最终使经济在新世纪初又呈现良好趋势。 2007 年,我国经济发展又出现了过热趋势,通货膨
胀明显,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大力调控,2008 年 8 月初见成效。总之,改革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
挑战与机遇并存。]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与是非得失? 1992 年,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8
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
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
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
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
“资”的争论而贻误改革开放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但是,在
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
会主义方向。“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
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所以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一方面因
为,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
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就是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
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
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加以排斥;而对于那些确实姓“资” ,
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
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依
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
深化改革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
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
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
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正确 处理改革 、发展、 稳定的关 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
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江泽民在总结
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
的大局,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好比现代化建设棋
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
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
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
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 ,
付出代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是指现行的政治和社会系统正常存在运行发展 ,
政治和社会活动有序、平稳的状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首先,
政治上的稳定,意味着我们的领导核心稳定,路线方针政策稳定,党心、军心、民心稳定,
9
我们才能有效地克服“左”或右的错误,妥善应对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 ;
其次,经济上稳定乃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是政治社会稳定的物质条件。保证经济稳定,我
们才能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中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有效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再次,社会稳定则意味着法治健全、道德规范,社会秩
序井然,民族团结安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集中全力实现国家发展的预期目标。
当然,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稳定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其中也有矛盾、冲突
和斗争。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健康发展,排除不稳定因素,实现和保持长治久安。而这
恰恰说明,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
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
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
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
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
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
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
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
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
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
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
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
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
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
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
重点。
[ 相 关 资 料 链 接: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 简 称 CPI ) (Co ns um er Pr ic e Ind ex )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
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
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 263 个
基本分类,约 700 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
变化,因此,我国的 CPI 权重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五年做一次大调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
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支出的影响程度,通常是观察通货膨胀和通货
紧缩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于 3%时,我们称经济运行发生了通货膨胀
INF LA TI ON ,而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于 5%时,我们称经济运行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SER IO US
INF LA TI ON ;运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判断通货紧缩程度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具体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具体
分析。从 2001 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行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 2000 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
定基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我国
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 12 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在对全国 550 个样本市县近 3 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
10
流程和公式算出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 年全年 CPI 同比上涨 4.8%,其中上半年 CPI 上涨 3.2%,10 月 CPI 上涨
6.5%,11 月 CPI 上涨 6.9%,当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56%,12 月 CPI 上涨 6.5%。2008 年 1 月,由于受雪灾
影响,我国 CPI 同比上涨 7.1%,当月食品价格上涨 18.2%。2 月 CPI 上涨 8.7%,创近 11 年来月度新高,
当月猪油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 63.4%、46%。3 月上涨 8.3%。4 月 CPI 上涨 8.5%,5 月 CPI 上涨 7.7%,6 月
CPI 上涨 7.1%,7 月 CPI 上涨 6.3%,8 月 CPI 同比上涨 4.9%,食品价格上涨 10.3%。2008 年 1-8 月份累计,
CPI 同比上涨 7.3%。,同期食品类价格上涨 18.3%。我国政府控制物价上涨过快的措施初见成效。
生 产 者 物 价 指 数 , 也 叫 工 业 品 出 厂 价 格 指 数 ( PP I , 英 文 全 称 Pr od uc er Pr ic e
Ind ex es ): 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
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 PPI 的调查产
品有 4000 多种(含规格品 9500 多种),覆盖全部 39 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 186 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 CPI 有一定的影响。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
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
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
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 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 CPI 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
即工业品向 CPI 的传导不很明了。例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 年 5-8 月,我国 CPI 同比上涨分别是
7.7%、7.1%、6.3%、4.9%,涨幅连续 4 个月回落;而 5-8 月 PPI 同比上涨分别是 8.2%、8.8%、10%、10.1%,涨
幅连续 4 个月攀升。两者出现倒挂现象。据专家分析,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等的上涨成为推动 PPI 持续
走高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已高达 40%。2008 年一季度,我国又从多年来煤炭净出口国
的角色变成了煤炭净进口国,原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原料等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
涨,已经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运行。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为例,从 2007 年 1 月的每桶 50 美元,
到 2008 年 7 月 3 日的每桶 145 美元,油价上涨幅度高达 190%。虽然 2008 年 9 月初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到了
100 美元左右,但和前几年相比,仍处在高位。所以在 2008 年 8 月份我国的 PPI 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
涨 38.2%,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 33.7%、22.1%和 36.1%。油价对国内 PPI 的推高
作用十分明显。另外,国家发改委从 2008 年 7 月 1 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 2.5 分钱,而
从 8 月 20 日起,全国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又提高 2 分钱,这些因素也直接推高了 2008 年
8 月份的 PPI 涨幅。未来一段时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继续调整,PPI 也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由于 CPI 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 与 PPI 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
此 CPI 与 PPI 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 与 PPI 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
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 ,成本
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
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 ,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
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
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
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小结: 略

11
第七 章 社 会主 义改 革和 对外 开放 (二 )
回顾提问: 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组织教学 :本讲涵盖“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重点是第一部分内容——中
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 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联,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 ,
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他说实际上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政策,即对外
开放和对内开放。不仅如此,他还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说:“搞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
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中国早已不能闭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
东即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
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又指出,我们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
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这并不妨碍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
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
以及后来我们自己所犯的“左”的错误,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许多正确思想未能完全
付诸实施。
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
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980 年,在中央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
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 18 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
场。到了 20 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
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为应对新技术革
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
放的政策,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在开
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
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
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
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
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这
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
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
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
理方法。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
12
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
才能顺利建设成功。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我们
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要充分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
作和利用的一面。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当今世界,人类社
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不断巩固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极其重要的。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
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
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如江泽民所说:“
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
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独立自
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
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对外开放有利也有弊。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影响 ,
而这比起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要小得多;而且是可以防范和抵御的。有人担心会导致资
本主义,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
在我们手里,加上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只会有助
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好比我们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但同时有苍蝇蚊子进来,所以
我们要安装窗纱加以防御,或者准备灭害灵)
(二)对外 开放是全 方位、多 层次、宽 领域的开 放
1、我国对外开放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已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 年)。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
政策和灵活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
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首先是在两省内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
经济特区。(2)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 年)。对外开放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在沿海地区推进,形成了覆盖 293 个市县、2.8 亿人口、42.6 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开放地带。
(3)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 年春至今)。相继开发开放沿长江 6 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
境 13 个城市,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推进,开
放地区已覆盖 354 个市县、55 万平方公里、3.3 亿人口。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内
容来说,不仅包括经济,而且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就范围来说,不仅对西
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是全方位的
开放。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突出一
13
个“特”字,一是对外经济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对外商投资在税收上给予特殊
的优惠;三是特区经济坚持几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成分
以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特区是对
外的窗口和基地,要把经济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
开放的窗口。”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在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方面给予项
目的审批权;外商投资给予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城市,经国务院
批准可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从 1985——1988 年,国务院先后确定珠江三角洲、长
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区。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
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
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辅射和带动作用;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 、
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
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1)利用外国贷款。(2)发展补偿贸易。(补偿贸易又
称产品返销,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用的基础上,进口设备技术,然后以该设备技术
所生产的产品,分期抵付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及利息。)(3)实行加工装配。这种利用外资
形式,有助于解决工人就业,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为国家创收,增加财政收入。(4)对
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5)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合作开发。(7)国际租赁。(8)境外发行债
券和股票。(9)对外投资建厂。(10)项目融资。主要方式是由外方提供资金,承担建设项目,
投产后,由外方经营和管理并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合同期满后移交给中方,简称 BOT 融
资方式。
经过长达 15 年的谈判,2001 年 12 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标志着我国
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
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
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入世
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显著增
加。能否最大可能的趋利避害,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入世后,我国一方面以认真负责
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例如国外银行经
营人民币业务),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等等。另一方面在统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2007 年,我国进出口总
额 21738 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三。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过去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后者的比重已上升到
90%以上,对外贸易的效益也有了很大改善。中国利用外资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截至
2006 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6918 亿美元,在吸收外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外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利用经济
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
14
参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例如积极参与东盟的活动)。对外开放推动了国
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经济总量来看,外贸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20%以上,
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出口增长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的比较粗
放的增长方式,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品牌
产品出口较少;引进技术主要是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等硬件技术和比较成熟技术,核心技术
比较少;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不尽合理,对外投资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能力。
(三)不断 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
30 年来的对外开放战略为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
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由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
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
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意味着竞争更为激烈,经济
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
不断扩大,我们与各国经济联系继续加深,贸易摩擦增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等一些新的
现象不断出现。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
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
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必须实施
以质取胜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
资源;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如进出口
食品安全监控),增强处置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多
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实施“走出去”的
内涵包括:第一,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 、
途径和方式。第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
产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第三,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
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第四,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在竞争中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实施对
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引进来
”是对外开放,“走出去”也是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之初,限于条件,我们以“引进来”
为主,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 30 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具备坚实
的基础。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
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
发展机遇,但它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
和威胁。因此,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
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也使全球经济的不稳
定性加剧,在开放度比较大的经济中,由全球经济波动引起的经济不稳定容易对国内经济
产生冲击,这使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对开放型经
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
15
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
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关 资料 补充 :
1、世界贸易组织: 1994 年 4 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
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简称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 1947
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
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
内瓦。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与关贸总协定相比,
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成
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截至 2007 年共有成员 151 个。世贸组
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WB)一起
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世 贸 组 织 的 主 要 职 能 是 :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个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
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个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世贸组 织的 宗旨 是: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
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 ,
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WTO 基 本 规 则 : (1)非歧视待遇原则:指 WTO 一成员在实施某种限制或制裁措施时不得对其他成员实施
歧视待遇。具体表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即平等对待他人)和国民待遇原则(即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相
同的待遇)。(2)贸易自由化原则:体现为关税减让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3)透明度原则:即各成员
方的外经贸政策应公开透明。(4)公平贸易原则:体现为互惠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5)允许例外和保障措
施原则:即允许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免受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6)发展中国优惠待遇原则:即发展中国
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
世界贸 易组 织的 组织 机构 : (1)部长级会议:世贸组织的最高层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主管外经贸
的部长、副部长级官员或其全权代表组成,部长会议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全权履行 WTO 的职能,
有权对多边贸易协议下的所有事项做出决定。部长会议设立专门委员会,会议期间处理特定的贸易及其他
有关事宜。已设立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预算、财务与行政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
会等 10 多个专门委员会。部长会议闭会期间,其下设的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世贸组织日常会议和工作。
(2)总理事会: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总理事会也由全体成员组成。总理事
会可视情况需要随时开会,自行拟订议事规则及议程。同时,总理事会还必须履行其解决贸易争端和审议
各成员贸易政策的职责。总理事会下设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知识产权理事会。这些理事会可
视情况自行拟订议事规则,经总理事会批准后执行。所有成员均可参加各理事会。(3)总干事领导的世界
贸易组织秘书处: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的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下称秘书处),设在瑞士日
内瓦,大约有 500 人。秘书处工作人员由总干事指派,并按部长会议通过的规则决定他们的职责和服务条
件。部长会议明确了总干事的权力、职责、服务条件及任期规则。世贸组织总干事主要有以下职责:他可以
最大限度地向各成员施加影响,要求它们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总干事要考虑和预见世贸组织的最佳发展
方针;帮助各成员解决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争议;负责秘书处的工作,管理预算和所有成员有关的行政事
务;主持协商和非正式谈判,避免争议。
入世后 享受 如下 基本 的权 利: (1)能使产品和服务及知识产权在所属成员中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
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2)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受普惠制待遇; (3)享受
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4)享受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
16
的利益;(5)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营造良好的
经贸发展环境;(6)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国际经贸规则的决策权; (7)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利用各
项规则、采取例外、保证措施等促进本国经贸发展的权利。
入世后 承担 如下 基本 的义 务: (1)在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依世贸组织规定,给予其他成员最惠
国待遇、国民待遇;(2)依世贸组织相关协议规定,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即具体要求降低关税
和规范非关税措施,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3)按《知识产权协定》规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
(4)按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成员公正地解决贸易摩擦,不能搞单边报复;(5)增加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6)规范货物贸易中对外资的投资措施;(7)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缴纳一定会费。
2、附 加值 :附加值(Value Added)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
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哈佛大学出版的《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对
附加价值的解释如下:附加价值是企业通过生产过程所新增加的价值;或者,从企业的销售额中扣除供
生产之用而自其他企业购入的原材料成本,也就是企业的纯生产额。对应以上两种附加价值的概念,产品
附加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等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和通过市场战略(如
品牌对产品价位的提升)在流通领域创造的商品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人产出”比较高的产品。
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例如,按目前市场行
情,棉花 1.2 万元/吨。纺成棉纱 2 万元吨,织成布 2.3 万/吨,染色后 3.5 万/吨。后加工工序越长,价值
递增。增加的价值就叫附加值。我们还可以对产品的附加值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理解。日本的产品设计家平
岛廉久认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
功能,如化妆品就是保护皮肤,服装就是御寒;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则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
的某种文化,像香水就有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等。服装就是流行性、季节性、式样,设计师声誉等软性的
商品价值。在同质商品大量涌现的当代,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挑选的不是硬性商品价值,而是能满足人们
感性追求的软性商品价值。由于消费已日益从“物”的消费转向“感受”的消费,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
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所以,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上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它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
益溶融一体了。
3、所谓 国家 经济 安全 监测 预警 机制 :即能够对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态势进行监测预警的体系化的制度
安排、组织安排和技术安排。目前,美、日等国正逐步健全政府和民间机构的经济情报收集网络,以对威胁
本国经济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监测,以便迅速捕捉“危机先兆”,提前采取措施。俄罗斯在先恰可夫院士
的领导下,制定了符合国家经济安全要求的经济状态标准和参数,并得到了政府认可,一旦某些现实经
济指标偏离了“临界值”,政府及业界即迅速做出反应。举例: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何东南亚首当
其冲?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形成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东南亚国家对外国资本敞开了大
门,致使国际投机资本钻了空子。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者是通过“高卖低买”的手段获取巨额利润
的。因为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基本是在当地流通,所以国际投机者大都是从当地银行大量贷出该国货币,抛
向当地外汇市场,兑换美元等硬通货,待该国货币贬值后,再以较低的价格购回,除归还银行贷款及利
息外,还可获得巨额利润。以泰国为例,这次危机从 24.4 泰铢兑 1 美元,贬值至 35.6 泰铢兑 1 美元,这
之间平空就产生了 25%的暴利。另外,东南亚国家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优势,随着劳动力
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下降。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做出适时有效的
调整,致使对外出口增长缓慢,造成外汇储备大量减少。当金融危机发生时,这些国家的政府难以拿出足
够的外汇平衡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眼睁睁看着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不断贬值。本国货币的贬值又使得
许多全部依靠外国银行低息贷款的本国公司频频倒闭,进一步恶化了国家经济形势。因此,我们必须对资
本跨国交易进行一定管制,以规避金融风险。 ]
[ 案例 :对 外开 放 30 年:举 世瞩 目的 成就
一、对外 贸易 实现 了跨 越式 发展   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2007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 21738 亿
美元,是 1978 年的 105 倍,年均增长 17.4%。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0.78%上
升到 2007 年的近 8%。我国进出口的世界排名由 1978 年的第 32 位上升至 2007 年的第 3 位,其中,出口由
17
第 34 位升至第 2 位。我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不断提升,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 1%扩大到 11%,
并成为日本的第一、美国和欧盟的第二、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纺织品、服装、
鞋、钟表、自行车、玩具、缝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近年来,机电产品中的手机、彩电、
DVD、录音机、电扇、电冰箱、摩托车、显示器、空调机、集装箱、磁头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
为主的转变,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1950 年的 20%左右上升到 1990 年的 74.4%。随着“
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又实现了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自 1995 年起,机电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7 年,机电产品出口
7011.7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1985 年的 6.1%提高到 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478.3 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 28.6%。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出口也明显增加。
  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实现多元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包括外贸企业、外经企业、生产企业、
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已从 1978 年的 12 家增加到 2003 年的 11 万家;外商
投资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开业运行的有 20 多万家。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进出口经营权放开,从审批制
过渡到了登记制。除了一般贸易外,来图加工、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OEM 合作以及边境贸易均有
较快发展。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 50%。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网络,
2006 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三大跨国流通企业共采购我国商品超过 180 亿美元,2007 年上半年,这
一数值就已经超过了 100 亿美元。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超过 40%的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一是促进了经济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已由 1978 年的 4.6%上升到 2007 年的 37.5%,据测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在 15%—20%之间,拉
动经济增长平均在 1.5—2 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增加了国家税收。2007 年,进出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
16.6%,涉外企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21%。三是扩大了社会就业。据测算,我国平均每 1 亿美元出口可
创造 1.5 万个就业岗位,2007 年出口 12180 亿美元,可解决 1.82 亿人的就业,其中加工贸易吸纳的劳动
力在 3500 万人以上。四是增加了外汇储备。从 1990 年开始,我国扭转了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况。
2007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 1.52 万亿美元,居世界第 1 位,对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到了极
为重要的作用。
二、引进 外资 质量 和水 平不 断提 高  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 2007 年 10 月底,全国共批准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62.5 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7400 亿美元。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 15 年居发展中国家
首位。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 190 个,外资存量为 2926 亿美元。
  吸收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的重点,已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电子通讯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项目大幅增长。截至 2007 年 10 月,
制造业领域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43.9 万家,占总量的 70%。我国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
融、保险等服务业也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2003 年,服务行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 1 万家,占
同期全国新设立外资企业的 1/4,比重比 2001 年提高了 8 个百分点。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活跃,世界
500 强中已有 480 多家来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约 1000 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超过
40 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吸收外资速度
明显加快。2007 年 1—10 月,我国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1.3 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229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7.3%。
  外商投资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目前,现存注册运营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3%,外商投资
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约 59%,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近 30%,外商投资企业
缴纳税收超过 9900 亿元,占同期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 21%,税收增加额占同期全国税收增加额的
23%,直接吸纳就业人员 4000 万。
  外商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家电产业开展合资、合作与引进消化先进技术,
使彩电、洗衣机、电冰箱、DVD 等已跃居世界生产大国行列;上汽与通用重组,一汽与丰田合资,东风与日
产全面合作等,加快了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大大提高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商业零
18
售领域通过引进跨国连锁集团,发展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拉动了消费,
扩大了出口,带动了国内流通领域的现代化,促进了我国商场设施、购物环境、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大
幅提高。
三、实施“ 走出 去” 战略 推动 了开 放型 经济 的发 展 “走出去”的规模逐步扩大。截至 2007 年底,
我国在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到 950 亿美元,2007 年当年对外投资流量达到 187.2 亿美元,对外
投资规模居世界第 13 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目前,我国境外中资企业(非金融类)的资产总额约 3000
亿美元,雇用员工为 63 万人(其中外籍 26.8 万人),每年境外纳税约 30 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
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约 1000 亿美元。2007 年,我国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 2064 亿美元,国内有
49 家企业进入世界最大的 225 家国际承包商行列,比 1989 年多 46 家。我国累计完成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
478 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 419 万人次,年末在外人数超过 74 万,我国劳务人员广泛分布在五大洲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的领域不断拓宽。已由初期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
域,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我国已在 50 多个国家和
地区参与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合作开发项目 200 多个。通过对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的投资开发,
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石油资源基地。我国在境外承包的工程,已涉及交通、建筑、电力、石化、冶金、
煤炭、通讯、航天、地质勘探、航道疏浚、油气管道、港口设施等各个行业,其中不乏大型总承包和交钥匙工
程项目,如,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印度西库巴火电厂项目、苏丹输油管道项目、尼日利亚铁路修复项目、
俄罗斯联邦大厦(欧洲第一高楼)项目等。我国派出的劳务人员,从最初的普工、技工、农民发展到医生、
护士、工程师、会计师、律师、教师、空乘人员、海员等专业人员,以及工程设计、咨询、监理、飞机维修、企业
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科技与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走出去”的层次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
材料出口、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战
略合作关系等多种形式;对外工程承包的经营方式,从初期的土建分包逐步向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交
钥匙工程、BOT 等方式发展;“走出去”的主体,从初期的国有外经贸专业公司和工贸公司,转变为现在
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优秀的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
四、对外援 助成 为促 进共 同发 展的 重要 途径   对外援助的形式和内涵不断丰富。截至 2007 年底,
我国共向 160 多个国家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派出大批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
人才 2.4 万人,援建亿元以上标志性项目 29 个。对外援助有力地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援
建的大批公共设施和民用设施项目,改善了当地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教育水平和医疗卫
生条件。我国援建的大批工农业生产性项目,增加了受援国政府的税收、缓解了就业压力、繁荣了城乡经济、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项目,已成为受援
国的水陆交通中枢之一。援建的埃及国际会议中心、加蓬议会大厦、孟加拉 5 座大桥、圣卢西亚体育场等大
型项目,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国对受援国真诚的、无私的、无条件的援助,
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一大批受援国已成为我国“全天候”的朋友。
五、我国参 与经 济全 球化 的能 力不 断提 高 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把世贸组织规则转化为我国法律法规来实现的。国务院近 30 个部门共清理
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2300 多件;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的法律 14 件,国务院制定修改
行政法规 38 件、废止 12 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修改及废止部门规章等 1000 多件,范围涉及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国务院还全面清理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在 65 个有行政审批职能部
门清理出来的 3948 项行政审批项目中,取消 1195 项,改变管理方式 82 项。通过清理、修订和新颁布与国
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各项法
律、法规和规章,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统一、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得到的利益日益增多。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享有多边、稳定和无条件的最
惠国待遇。目前,美国已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也逐步取消了对我国的
19
歧视性贸易限制,单在纺织品领域,美、欧等成员就取消了 87 个类别、金额为 40 亿美元的配额限制,我
国整体贸易环境明显改善。作为新成员,我国已全面参加各项议题谈判,在农业、非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市
场准入等谈判中,充分阐述我国主张,维护了我国利益。通过与世贸组织申请加入方的市场准入谈判,改
善这些国家对我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参与对其他成员的贸易政策审议,利用多边机制解决双边贸易
中存在的问题。2003 年,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中,我同发展中成员密切合作,增强了发展中
成员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对贸易摩擦取得积极成效。应对手段日益丰富,过去以政府间交涉为主,现在通过建立“四体联动
”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应诉、加强法律抗辩等措施,应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美国钢铁 201 保障措施案中,
我国第一次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抗辩,获得胜诉,争取到在 33 小类产品中,17 类以无损害结
案。在 2003 年以来的 23 起特保调查中我运用各种措施,成功化解 21 起。在美铜版纸反补贴案中,我国在
双边和 WTO 框架下分别进行有力交涉,美最终做出无损害终裁。运用世贸规则妥善处理了与欧美的纺织品
贸易争端,我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加。我国还积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新食
品法等贸易壁垒。2003 年以来,我国共对 26 种进口产品发起了 87 起反倾销立案调查,采取措施 62 起,
涉及化工、造纸、纺织、轻工、农产品等行业,涉案金额近 30 亿美元。
六、多双 边经 贸关 系和 区域 经济 合作 全面 发展 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继续发展。
2007 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四大经济体的贸易规模全部突破 2000 亿美元。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
系得到充实和完善,建立了中欧贸易平衡机制。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技术来源地,仅过
去 5 年,我国自欧盟共引进技术 11000 多项,合同金额 334 亿美元,相当于自美、日引进技术的总和。美
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高新技术和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国。我国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在美市
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办公自动化及数据处理设备、电力机械、光学仪器、电信及录音设备等新兴优势产品出
口增长很快,在美市场占有率列前两位。日本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东盟在近
几年与我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2007 年双边贸易达到 2025 亿美元,占
我国对外贸易比重的 9.3%。中欧、中美、中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继续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很大的实际利
益,促进了我国与大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在我国前 10 大贸易伙伴中,周边国家和地区占了 7 个。我国对外贸
易的 50%以上发生在周边地区,吸收外资的 70%来自周边地区,周边地区也是我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
务合作的重要市场。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营造了更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 关
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四个补充协议的实施,加强了内地与港澳的经贸联系与合作,推动了
港澳经济的发展,为保持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 年内地与港澳的贸易额 1972.5 亿美元,
香港地区在我国出口份额比重达到 15.1%。海峡两岸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台湾省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
伴,第九大引资来源地,大陆是台湾省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
深了台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对推动两岸“三通”,促进和平统一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已连续 12 次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于 2001 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了
APEC 中国年活动;启动了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谈判;2002 年,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 年,先后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
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 年,签署了第一个双边优惠贸易安排即《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
易安排》;2004 年,我国还相继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启动了自由贸易区谈判。截至
2007 年,我国相继同香港、澳门、智利、东盟、巴基斯坦签署实施了 6 个自贸协定,与 129 个国家和地区、13
个组织建立了多双边联委会机制 180 多个,与 123 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逐步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 案例 :海 尔: 走出 国门 闯天 下
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中,青岛海尔集团可谓“敢为天下先”。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始
“走出去”,1998 年后又开始到海外投资办厂。回顾海尔走过的脚印,对于那些不甘寂寞的中国企业来
20
说,是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海尔为什么要“走出去” 人们对海尔舍弃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到海外投资办厂的做法曾有一些不
同议论。对此,海尔的带头人张瑞敏说:“不是你想不想走出去,而是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已
经没有国内、国际市场的区分,都是国际市场,对手也不再只是国内同行业,而是国际同行业。如果你不
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去,哪里有你的地位?哪里有你的品牌?企业没边界,如果你不接受,你就不可能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
海尔人走出去十几年,一个最深的体会是:与在中国制造出口海外相比,到海外当地制造的最大优
势,就是可以快速获取并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因为只有及时创新并迅速适应海外市场的变化才能真正
实现“世界级制造”。
海尔人走进美国并扎下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不仅本身的家电业极为发达,而且各国的家电
名牌荟萃。海尔 1994 年开始打入美国市场,经过几年摸索,决定投资 3000 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占
地 445 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并于 2000 年 3 月投产冰箱,同时在洛杉矶设立了设计中心。海尔人置身美国
本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美国用户的喜好和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当地的需求变化很快设计、生产出新的产
品,比如海尔人发现,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 500 升以上大冰箱,成为美国高端用户的最新需求。
海尔南卡州厂根据美国用户的需求,吸收美国企业制造对开门大冰箱的技术,设计、生产出一种新型的对
开门大冰箱成为美国市场的主流产品。
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冰箱销售总量,早在 2001 年就达到 150 万台,南卡州厂也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赢
利。海尔对美国市场调查后生产的小型家电,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于 2002 年就达到 50%,其中小冰箱与酒
柜的市场份额双双超过 60%。如今美国的沃尔玛、BestBuy、Sears 等大型连锁超市和上千家经销商,销售着
海尔 250 种不同型号的家用电器。海尔在美国市场得以如此成功,独创性是一大因素。他们尽量把每个产
品做得与众不同,如将“自由式酒柜”安上遥控数字调温器,将“迈克冷柜”加上革新式的冷却室,满
足了喜好别致新颖的美国用户的需求。
张瑞敏说我们到美国去,虽然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但是获得的是我们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在美国设厂
这几年,我们的确受益匪浅。我们可以最先设计出适合美国消费者的产品,可以提前达到美国制定的新能
源标准,可以在那里加入美国家电协会,跟他们交流,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这些对我们来讲是最重
要的。至于成本,只要我们生产的产品和美国产品的成本一样,在市场上的售价也一样,他赚钱我也不会
亏。为什么有人说不该去美国建厂?是因为思维还停留在自己只能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廉价产品的思路上,
这样思考问题那当然不要出去了。
海尔“ 走出 去” 的足 迹 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战略的海尔,已经在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留下了足迹,仅在海外建成的制造基地就有 30 处。
设在美国南卡州的冰箱厂,是中国在美国投资最大、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家企业,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
名第六。为此,南卡州将海尔冰箱厂所在的路命名为 Haier Blud(海尔路),成为美国惟一一条以中国
企业品牌命名的马路。2002 年 3 月 4 日,海尔斥资 1450 万美元买下位于纽约曼哈顿黄金地段的格林尼治
银行大楼,更名为“海尔大厦”,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此后,海尔宣布与微软公司共同推进“维纳斯
计划”,开始打入美国信息产业领域。
在欧洲市场,海尔根据当地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选择了跨国并购的运作方式。2001 年 6 月
19 日,海尔举行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工厂的签字仪式,并在法国的里昂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设计
中心,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营销中心,构建起本土化的白色家电设计、生产、营销链条,海尔人吸收欧
洲国家沉淀了上百年的创品牌丰富经验,在当地生产的产品,满足了欧洲市场对环保、节能的苟刻要求。
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家电巨擎,海尔则采取了建立竞合关系的战略。2002 年 1 月 8 日,海尔宣布
与日本三洋电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根据合作协议,海尔可得到“打入日本市场的支援”,同时承诺“订
购三洋的关键零部件,支援其在中国的销售”。海尔还宣布与韩国的 LG 共同生产数字彩电,与我国台湾
的老牌家电企业“声宝”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在亚洲,海尔先后兴建了一些国际合作工厂。这同直接投资建厂比,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因为这种国
21
际合作工厂不用海尔的投资,它们都是当地已有的家电工厂。海尔只是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从国际市场
上拿到更多的定单,然后交给这些国际合作工厂贴牌生产。海尔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了 20 家这种国际合
作工厂。
海尔还先后与荷兰飞利浦、德国迈兹、日本东芝等 12 家国际大公司组成技术联盟,共同进行某一技术
领域的开发。由于建立了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海尔遍布各地的 18 个实验室,源源不断地得到了技术和生
产支持,始终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 100HZ、大屏幕、网络化、高清晰等超前技术产品上遥遥领先。
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全媒体全数字彩电、第一台网络 e 体化“美高美”彩电、第一套(8 件)蓝牙网络家用电
器。
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海尔买现了从制造需求到制定标准的跨越。海尔先后参加了 20 项国家标准的
制定,还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参与了巴基斯坦家电工业标准体系的制定。
要不断地“走出去”,就必须得到雄厚的资金支持。海尔从 1998 年开始打入金融界。在国内,对青岛
商业银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控股,收购了武汉等地的几家保险、证券公司。随后又将触角伸向国
际资本市场,在海外成立保险代理公司、财务公司,在纽约成己立了人寿保险合资公司,与法国巴黎巴银
行建立了合资公司;2000 年,在香港收购了一家投资公司——富东港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主体开展海
外投融资业务。
海尔还通过并购和“借壳上市”途径一步步跨进海外股市:于 2001 年 7 月利用香港上市公司“中建
数码媒体”,向其母公司购入移动电话制造及分销业务,完成并购后将其更名为海尔中建集团有限公司 ;
2005 年 1 月 28 日,海尔中建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海尔集团完成对了公司的注资计划,公司将改名为海尔
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海尔集团搭建起了更大的海外融资平台。
“走出去”的海尔越长越大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年营业额只有 348 万元却亏损
147 万元、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在人心涣散、连换三任厂长仍无起色的困境下,35 岁的张瑞敏于 1984 年
12 月 26 日走马上任担任了厂长,也就在这一天,德国的利渤海尔冰箱生产线被引进到厂里,从此这一天
成为海尔的标志性时刻。到 2004 年 12 月 26 日,海尔整整走过了 20 年。20 岁的海尔从国内走向海外,越
走越强,越长越大,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海尔目前在世界各地建立的 18 个设
计中心、10 个工业园、30 家海外制造基地,使海尔从过去只能制造单一的冰箱,发展到制造包括空调、洗
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 96 大门类 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海尔在世界各地建有与 56 个贸易中心、
58800 个营销网点,拥有 3000 多名全球经理人,产品出口到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海尔产品已进
入 5 个主要国家的前 5 大连锁店;在美国,已进入前 10 大连锁店;在国内,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
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 30%左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2004 年海尔的全球营业额达到 1000 亿元,是创业初期的 29000 多倍,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
自主品牌。2004 年海尔出口创汇突破 10 亿美元,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突破 10 亿美元。20 年间海尔向国家上
交了 136 亿税金,其中 2004 年上交 20 亿税金,销售额从 1997 年 108 亿元、1999 年 296.6 亿元、2000 年
406 亿元、2001 年 602 亿元、2003 年 800 多亿元到 2004 年 1 000 亿元,海尔正经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小结: 略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