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1

關於團體動力學的幾個要點

一、 團體的定義:幾個常見的維度

1.共同目標(
goa
l)

2.社會結構(s
oci
als
truc
tur
e):地位(位置)與角色;層級的出現
(hi
era
rchy)

3.穩定且持續的互動(r
out
ini
zat
ion)

4.共享的規範(nor
ms)
:藉以約束團體內部的互動

5.團體意識或歸屬感(s
ens
eofbe
long
ing
nes
s):藉以劃出團體範疇與
界線,即內團體∕外團體、我們∕他們之分

二、 f
團體形成(or
mat
ion)
: f
rom e
ncount
ert
ogr
oup

a
行動(ct
ion) i
——→互動(nt
era
cti
on)

(主觀意圖) (相互理解)

社會價值、規範(文化)———→制度(客體化)—————→自我(人格結構)

(外化) (內化、社會化)

【反向思考:太初有秩序,然後是個人】

1.團體形成的關鍵:互動的例行化(
rout
ini
zat
ionofi
nte
rac
tion)

2.結構的形成:秩序——角色(
rol
e) pos
與位置( iti
on)

3.規範的形成: 行動與互動之依循

4.關係的型態:層級、支配∕從屬

1
2

5.界線的維系:自己(
sel
f) ot
∕異己( he
r)

6.內聚力問題:歸屬感(認同);秩序的無上地位——順從與懲罰

7.自我與社會(嚴復:群己權界論,
li
ber
ty)

 obj
社會是客觀的實在( ect
iver
eal
it
y)——

1)外在化的實在:從 s ymbol
ici
nte
rac
tioni
sm和
e
thnome
thodol
ogy的論點我們知道,社會(它的規範和運
作)是人們創造的,但是,一旦創造之後便脫離創造它的
行動者,成為外在的約束力量(亦即,規範);

2)客體化的實在:這個外在化的實在成為 Emi l
eDur
khe
im所
稱的「社會事實」(s oci
alf
act
s),它們是外在於主體,且
sui generis)
自成一類( 的事實。

 s
社會是主觀的實在(ubj
ect
iver
eal
it
y)
:通過社會化而達到內在
化(自我心中形成的對社會實在的認識)

1)s
elfi
nthes
oci
ety: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

2)s
elfwi
thot
her
:他人如何看待我(或,我「想像」他人如
何看待我)、Looking
-gl
asss
elf
(鏡像自我)

3)s
elfwit
hit
sel
forot
herwi
thi
nse
lf:內化了的社會規範
(Freud所稱的「超我」)

4)然後:自我呈現(
sel
fpr
ese
nta
tion)

三、 g
團體動力學(roupdyna
mic
):由德裔心理學家 Kur
tLe
win所提出,用以
說明團體成員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也是團體運作和發展
的過程。動力意味著「影響力」、「主動的」、「動態的」。相用較物理
形象來解釋,動力意謂相互牽引(關係)與運作。

 團體人數的影響:

1.人數變化(量變)和團體性質的改變(質變):Ge
orgSi
mme
l的著
名劃分:

dya
d t
ria
d

團體的存亡 一人退出便消失 一人退出仍存在

會面 只與對方會面 面對個人或團體

2
3

協商型態 零合 平衡

責任歸屬 無法卸責 可卸責

協調 無 有

結盟 無 有

【Ge
or gSi
mme l是一位很特別的社會學家,他在兩個方面對社會學有
著特別的貢獻。第一個方面,他對現代都市中人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是先
鋒性的;第二,他以一種康德式( Ka
nti
an)
的觀點,試圖梳理人類社會的
一些根本形式( forms),譬如衝突∕聯合、實質關係(禮物)∕抽象關
係(貨幣)、陌生人等等,因此,他的社會學觀點也稱之為「形式社會
學」(formals
ociol
ogy)。】

2.順從和控制,亦即衝突(斥力)∕共識(吸力):

 團體規範對個人形成順從的壓力

 對不順從者(或偏差者)進行控制,包括暴力控制。

3.層級化以及領導:團體中形成 s
upe
ror
dina
tion/
subor
dina
tion——
權力與領導、影響力

 l
領導(ea
der
)如何產生?一般認為是因為資源配置不平等,掌
握比較多資源者便擁有較多的權力。

 領導的形式:工具性領導( i
nst
rume
nta
lle
ade
rshi
p)∕情感性領
e
導(xpr
ess
ivel
eade
rshi
p)。前者著重任務的完成,後者著重內
部的共識、凝聚。【從另一個角度講,團體內在任務效率和情
感凝聚之間往往是緊張的】

4.團體決策(
Groupde
cis
ionma
king
)

 團體決策的的四個階段:

1)方向(or
ient
ati
on)

2)評估各種可能性(e
val
uat
ionofa
lte
rna
tive
s)

3)消除不合意的選擇,並選取看似最好的(
choi
ce)

4)恢復均衡,以緩和決策過程中的衝突(r
eequa
libr
ium)

 g
團體思考(roupt
hink)
:人數少、內聚力強並有強勢領袖的團

3
4

體,容易形成團體思考。團體思考合理化自己的決定,並壓制
(內部的)懷疑者,形成一種共識的假象。

5.紐帶(
sol
ida
rit
y)問題:凝聚團體的紐帶靠甚麼維持,它的臨界點在
哪裡?這涉及謠言的棘手性。

四、 人類為甚麼要分彼此?

 認知的角度:我們依據分類方式認識外在世界,這是一種讓混沌變成秩
序的方式。

 心理角度:認同(或身份)(i
dent
it
y)是個關鍵點!和認同一起出現的,
di
是差異( f
fer
enc
e)。

 第一個區分:人與禽獸之別。『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 第二個區分:我與他人

 第三個區分:我們與他們

五、 界線與認同

 區分方式:

1.我們∕他們、內群∕外群

2.區分的線:Al
fr
edSc
hut
z提到一條「社會距離」(soci
aldi
stanc
e)的
線。這是由兩個維度——距離與社交密度( de
nsi
tyofs
ocia
tion)
——
構成的分界線。距離可以是「身體的」,也可以是「心理的」(譬
如潔淨∕污穢、聖∕俗)。

 c
同伴(ons
oci
ate
s):直接的、面對面的關係。(Sc
hut
z談的是
直接的面對面,至於網路的 CMC呢?)

 c
同代人(ont
empor
ari
es)
:和我生長在同一個時代,有潛在的
面對面關係。不過,我們通常以各種類型( t
ypes
)去分類他們。

 pr
前人和後人( e
dec
ess
orsa
nds
ucc
ess
ors
):我們和他們的溝通
是不完全的、單向的。前人以傳統、歷史記憶留給我們訊息。

3.Zyg
muntBa
uma
n提出兩種區分線:穿著、飲食和居住和社會地位。
前者是「外表」,後者是「空間」。

4
5

4.中國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一種「差序格局」的概念,指的是人際
關係是按照差序的格局分成親疏遠近,就像漣漪一樣,越外圈的越
疏遠。

 bounda
劃界( rie
s):內群與外群的界線必須不斷清楚劃分,必須靠強烈
的劃界和捍衛邊界來維持。

1.為甚麼要劃界?界線不明將導致「污染」、「混淆」(交流上的、
種族純淨上的)——禁止通婚,或塞爾維亞軍隊強姦波士尼亞境內
的回教女性。

2.劃界確認內部的團結。

 內團體( i
n-group)∕外團體( out
-gr
oup)
:內團體是具有「我群」( we-
group)
感的團體,從面對面、最親近的家庭開始,到志願性團體,甚至到階級、
性別和種族這些「想像的共同體」( i
magi
narycommunit
y)。外團體則
是被視為「非我族類」的人,他們或因膚色、出身、信仰、信念、政治
立場甚至疾病(想想那些被隔離的「病患」——痲瘋病、精神病患、愛
滋病患者)而被我群排斥。通常,對於外團體,我們都持有偏見
(
pre
judi
ce)
,有時候甚是會制度性地歧視( di
scr
imina
te)
他們。如果對外
團體的排拒非常強烈,通常稱之為「種族主義」,或者,更普遍地展現
為「懼外」( x enophobi
a)上。

但是,內團體也並非完全穩定,內部往往有「背叛者」,對於背叛者或
搗蛋者,團體採取驅逐的方式。其次,對於「新來者」,團體也往往有
各種檢驗其忠誠的方式。同時,團體又懷疑「陌生人」(s
tra
nge
r)

 i
nsi
de:

1.凝聚(
cohe
sion)
:整合

 情感要素:凝聚力與吸引力

 社會操作要素:角色與地位

 de
偏差( vi
anc
e):懲罰與矯正

 outs
ide ne
:維持界線——但是,外群體實際上是一種負面的自我( g
ati
ve
sel
f)

1.開放的

2.封閉的

 s
模糊地帶:陌生人(tr
ang
er)

5
6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瘟疫;沒有一個人,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免除得了的。」

卡繆,《瘟疫》

六、 群體的界限:我們 vs
.他們。陌生人呢?

 陌生人的特性

1.我們多少熟悉,而非不熟悉。後者是 nobody;

2.一再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他們;

3.(至少暫時)居住在我們的領域內,無意離開;

4.既不是我們,也不是他們(居住在我們這裡,但堅持其文化——衣
著、信仰、飲食、語言)

 為甚麼會有陌生人?

1.他群與我群的界限並不是固定的、完全清楚的,總有灰色地帶

2.他群與我群之間必須交流

七、 群體的界限及其潛在威脅

 內團體∕外團體:

1.外團體:非我族類(f
ri
end/f
oe)

2.內團體:隱藏的背叛者、搗蛋者(破壞團結)

 陌生人:潛在的威脅(喬峰)

 處置陌生人的方式:

1.遣返,重新恢復清晰的區隔(亦即,維繫內團體的純粹度)

2.隔離政策,如 g
het
tos
(猶太區);另有精神上的隔離,在語言上、
心理上的隔離,通常所稱的替罪羊( sc
ape
goa
t)。

 服飾、飲食和居住。譬如,古代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穿著

 社會地位(通常透過服飾)

 空間隔離(禁止入內),譬如猶太人區、種族隔離、大陸漁工、
外勞的集中管理

6
7

八、 團體關係的模式
 衝突和統治模式
1.殖民主義:後殖民問題——獨立運動所形成的主權脫離,並非意謂
文化、思想模式的脫離。(這就是所謂後殖民討論的重點)台灣的
狀況呢?
2.原住民人口移置
 消耗模式(當地團體遷出或死亡)
 強迫人口遷移(台灣過去的山地政策)
 g
種族滅絕(enoc
ide
)
3.奴隸制度與隔離(
seg
rega
tion)
 奴隸制度的社會經濟意涵:奴隸在經濟生產上的重要性
 隔離:
1)外表隔離:衣著和社會地位
2)空間隔離:保留區、Ghe
tto、當前經濟地位所形成的居住
隔離(富人∕窮人居住區的「自然區隔」)
4.偏見與歧視
 pr
偏見( e
judi
ce)
:心理的、認知的
1)偏見的極端:種族主義(
rac
ism) x
——懼外症(enophobi
a)
2)種族主義、偏見和威權人格

 di
歧視( s
cri
mina
tion)
:制度的、執行的

 偏見的原因:N.
Eli
as的分析——定居者(
est
abl
is
hed)
和圈外人
(
out
side
r)

 外來者對定居者的同一性(生活方式、文化、資源分配)永遠
是一種挑戰
5.反抗統治
 i
接受與融合(nt
egr
ati
on)
1.真的是大熔爐(
mel
ti
ngpot
)嗎?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的負面證
據。新的社會型態:尊重差異
2.同化(
ass
imi
lat
ion)
:Robe
rtK.
Par
k的三階段論
 爭取立足點(通常是經濟生活)
 獲得宰制團體的文化
 透過向上流動,擺脫自身的文化傳統。Pa
rk認為三代足以完
成。

7
8

3.多元論和多元文化主義
 這是指相同的政治和經濟體系,但不同的文化認同。(公民是
政治共同體的共同形式,但不同族群的文化、生活方式、價值
等認同卻不相同)
 問題是:必須尊重到何種程度?

九、 na
關於民族( t
ion)
:一個困難的概念

 Er
nes
tGe
llne
r:nat
ioni
sthes
har
edc
ult
ure
(民族是共享的文化),也
就是說,一個民族必須是由來自同一個文化的成員所組成。但緊接著而
來的問題:na ti
on是人類之必然,還是偶發之物?Ge ll
ner認為,“即
是民族主義深植人心,卻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民族主義並非全
人類共通的命運。”( p.
11)

所以,民族主義並非自古有之,按 Ge l
lne
r的說法,它是現代性
(
moder
nit
y)的產物,是現代化主權國家為因應工業化社會的同質性和
規格化的文化之需求——文化是多樣的,但資本主義卻造成同質化(按
Mar
x的說法,就是全面的商品化,全面的可交換性),如此一來,文
化的特殊性便無法確保,文化的身分( c
ultur
ali
dent
iy)
面臨喪失的威
脅。因此,na t
ion是被發明和建構的,在建構的過程中動員血緣、種族
或民間文化,當然,也可能動員新興的個人主義觀念。

Ge
llne
r主張,文化與組織是理解民族不可或缺的兩個面向。

為甚麼在傳統社會中民族主義無法形成?按 Ge ll
ner的說法,傳統社會
文化多元分歧,但社會等級劃分清楚,政治統治力碎裂且薄弱,無法形
成的民族建構和民族主義。(關於這點,Loui sAlt
hus
ser關於馬基維利
的《君主論》的解析可以參考。按 Al
thus
ser的觀點,馬基維利理想中
的君主正是能夠解決當時義大利分崩離析狀態、建立統一的現代民族國
家的政治家。)

現代社會的興起形成和封建社會完全不同的社會結構:資本主義市場經
濟(全面的商品化)、個人主義和市民社會(每一個個體都具有平等的
地位:起初是共同的理性,後來是政治權利的的平等)、科學革命以及
理性主義(一套共通的學術語言)、工藝技術的進展與工業化(機器生
產與標準化的流程)。這是一個具有一套通用語意系統的社會。於是,
透過國家組織,尤其是教育和職業體系,可以塑造一個同質的公民。這
就是 na
tion-
sta
te的建構。

 Be
nedi
ctAnde
rson:想像的共同體(
ima
gine
dcommuni
ty)

8
9

 依循人類學的精神,將民族界定為「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
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l
imi
ted)
,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時報文化出版,p. 10)

 它是想像的:因為即使最小的民族成員,也不可能認識全部同胞,
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心中。想像並非虛
假、捏造,問題不在虛假∕真實,而在想像的方式;

 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每一個民族都是有邊界的;

 民族被想像為有主權的:這是因為這個概念的誕生正是啟蒙運動與
法國大革命時期,它必須確立相對於宗教和君權的正當性;

 民族被想像成一個共同體:儘管民族內存在著剝削和不平等,但民
族總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愛。

十、 路徑與困境

 符號互動論、現象學:清醒意識的主體、互為主體的意義理解

 存在主義:情緒、Sör
ge、mood、獨我論(
sol
ips
ism)

 人性的二元論:TheWor
ldofWi
lla
ndRe
pre
sent
ati
on(
Vor
ste
llung
)

 s
elf
-pr
ese
nta
tion是 pr
ese
nti
ng甚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