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37 卷第 10 期 辽   宁   化   工 Vol. 37, No.

10
2008 年 10 月 L iaoning Chem ical Industry October, 2008

纳米氧化镁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杨红萍 , 孔  洁 , 吴  博
(廊坊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  目前合成纳米氧化镁的方法 ,主要包括固相法和液相法 。液相法有直接沉淀法 、


均匀沉
淀法 、
溶胶 - 凝胶法等 。分别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展望未来纳米氧化镁合成的发展方向 。
关  键  词 :  纳米材料 ; 氧化镁 ; 合成
中图分类号 :  TQ 13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0935 ( 2008 ) 10 0692 04

  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 固相反应法 。此法克服了传统湿法存在的团聚问


料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 , 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 题 ,具有反应无需溶剂 、
产率高 、
反应条件易控制
本体的电学 、
磁学 、
热学及光学性能 。采用纳米氧 等优点 。
[3]
化镁 ,不使用烧结助剂便可以实现低温烧结 ,制成 管洪波等 以草酸和乙酸镁为原料 , 采用低
高致密度的细晶陶瓷 ,可望开发为高温 、
高腐蚀气 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体 M gC2 O4 ・2H2 O , 再
氛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的尖端材料 ; 它可以作为氧 通过焙烧得到纳米 M gO。采用 XRD、N2 物理吸
化锆 、
氧化铝 、
氧化铁等其它纳米粒子的烧结助剂 附 、TEM、TG - DTA 技术对前体和 M gO 样品进行
和稳定剂而获得高质量的纳米相陶瓷 。另外 , 纳 了表征 , 并考察了焙烧气氛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在
米氧化镁可作为油漆 、
纸张及化妆品的填料 、
塑料 流动干燥的氮气中 520 ℃焙烧 4h 后制得了比表
2
和橡胶的添加剂和补强剂 、
脂肪的分解剂 、
医药品 面积高达 412 m / g的纳米 M gO。此 M gO 为面心
的擦光剂 、
化学吸附剂 、
以及各种电子材料 、
催化 立方结构 ,晶粒尺寸为 4 ~5 nm ,粒子堆积成在一
剂、
超导体 、
耐火材料的辅助材料等
[1 - 2]
。制备纳 定程度上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 , 并具有十分优良
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 , 而从 的抗高温烧结性能 , 600 ℃和 800 ℃焙烧 4 h 后 ,
2
制备的状态来分又可以分为固相法 、
液相法和气 其比表面积仍高达 357 和 153 m / g。此方法具有
相法 3 类 。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氧化镁纳米材料合 不需溶剂 ,产率高 ,过程简单 ,生产周期短 ,反应条
成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在着重研究液相合成技 件易于控制的优点 , 可望成为工业上制备高比表
术的基础上对其未来提出展望 。 面积纳米氧化镁的一条新途径 。
[4]
杨翠等 以氯化镁和草酸为原料 , 分别以淀
1  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镁 粉和聚乙二醇 1000 为分散剂 ,采用低温固相法制
1. 1  机械粉碎法 备出不 同 形 貌 的 纳 米 氧 化 镁 。采 用 IR、TG -
由固体物质直接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通 DTA、XRD 和 TEM 分别对产物形貌和粒径大小进

常是机械粉碎法 , 即通过机械力将氧化镁粉末进 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 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是影响


一步细化 。但机械粉碎法难以得到粒径小于 100 纳米氧化镁颗粒大小和均匀度的重要因素 。以淀
nm 的纳米粒子 ,粉碎过程还易混入杂质 , 且粒子 粉为分散剂 ,可得到粒径较小的纳米氧化镁 ,其粒
形状难以控制 ,很难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 。 径最小可达 3 nm 左右 。
1. 2  固相化学反应法
  收稿日期 :  2008 204 225
近年来出现一种合成纳米氧化物的新方法   作者简介 :  杨红萍 ( 1973 - ) ,女 ,讲师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37 卷第 10 期          杨红萍 ,等 : 纳米氧化镁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693

  低温固相法一般只需通过混合 、 研磨和超声 直接沉淀法操作简便易行 ,对设备 、 技术要求


洗涤 、
离心分离等几个简单的步骤 ,即可得到纳米 不高 , 不易引入杂质 , 产品纯度高 , 有良好的化学
材料 。低温固相法由于其高选择性 、高产率 、工艺 计量性 , 制备成本较低 ; 但产品粒度较大 , 粒度分
过程简单 、粒度可控 、
污染少等优点 , 越来越成为 布较宽 。
人们制备新型纳米材料的主要手段之一 。 2. 2  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的特点是 : 加入的沉淀剂不立刻
2  液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镁 与被沉淀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 而是通过化学反应
液相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纳 使沉淀剂在溶液中缓慢 、 均匀地释放出来 。在沉
米粉体的方法 ,已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液相法 淀过程中 ,由于构晶离子的过饱和度在整个溶液
有 : 直接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 、
溶胶 - 凝胶法等 。 中比较均匀 ,所得沉淀物的颗粒均匀而致密 ,便于
2. 1  直接沉淀法 洗涤过滤 , 制得的产品粒度小 、
分布窄 、
团聚少 。
直接沉淀法是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 , 均匀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有六次甲基四胺和尿素
使生成的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 将阴离子从沉淀中 等。
除去 ,再经热分解制得纳米氧化物 。常见的沉淀 王宝和等
[8 - 9]
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 ,
剂有 NH3 ・H2 O、
NaOH、(NH4 ) 2 CO3 、
Na2 CO3 等 。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镁沉淀 , 利用不同
[5]
杨荣榛 通过正交实验法 , 研究了直接沉淀 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除去沉淀中的湿分 , 再将干
法合成纳米氧化镁的诸因素对粒径和收率的影 燥的氢氧化镁粉体经马弗炉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
响 。结果表明 , 在有表面活性剂 TX - 10 的条件 粉体 ;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衍射仪的表
下 ,最佳反应物浓度 M gCl2 为 1. 2 mol/L、NH3 ・ 征与分析 ,研究不同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对纳米
H2 O 为 0. 2 mol/L , 反应温度为 45 ℃, 反应配比 氧化镁粉体形貌 、颗粒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 ; 探
M gCl2 ∶NH3 ・H2 O 为 1 ∶10, 表面活性剂量为 0. 讨了共沸蒸馏置换干燥的基本原理 、 操作方法和
15% ,反应时间为 25 m in 时 , 得到的纳米氧化镁 置换剂的选择原则 。
分散性好 、 收率高 、 粒径小且均匀 。 沉淀法操作简便 , 原料易得 , 生产成本低 , 产
[6]
宋士涛等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 , 用直接 物纯度高 ,是一种易于工业化的合成方法 。缺点
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微粒 ,并用 TG、XRD、IR 是影响因素多 , 沉淀剂类型 、
原料液浓度 、 反应物
和 TEM 等对该纳米微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 配比 、加料及搅拌方式 、反应温度 、
时间等都能影
征 。结果表明 ,所得纳米氧化镁微粒呈立方晶型 , 响沉淀的形成 。并且该法的过滤 、 洗涤 、
干燥过程
形貌为椭球体 , 分散性好 , 粒径在 15 ~45 nm 之 需采用新技术 (冷冻干燥 、真空干燥 、有机溶剂洗
间。 涤等 )以防团聚 。为改善干燥过程中粒子间的团
[7]
胡章文等 以 M gC l2 ・6H2 O 为原料 , 聚乙烯 聚间题 ,高雪艳等 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的纳
[ 10 ]

醇为分散剂 ,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 ,经煅 米氧化镁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20 nm , 粒子分布均


烧得到高纯纳米氧化镁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 [ 11 ]
匀 ,分散性好 ; 张伟等 利用有机醇溶剂置换法
试验得出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 : 制备出平均粒径为 25 nm , 团聚程度轻的纳米氧
反应温 度为 35 ℃, 原料 摩尔 比 ( NH3 ・ H2 O ∶ 化镁 。
此外 ,为优化沉淀法的工艺 ,减少其缺点 ,还
2+
M gCl2 ・ 6H2 O ) 为 2. 2 ∶ 1, M g 的 浓 度 为 1. 3
mol/L ,分散剂用量为 2 mL , 煅烧温度 700 ℃, 在 开发有反向沉淀法 、 配位沉淀法 、共沉淀法 、
高分
此条件下 , 反应最终产物氧化镁的纯度达到了 子保护沉淀法等其它液相沉淀法 。例如 : 王海霞
[ 12 ]
99%以上 。并采用 X 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对样品 等 利用高分子保护沉淀法制备了颗粒尺寸分
进行表征 , 结果表明 , 样品粒径分布窄 、分散性良 布范围较集中 , 不易团聚的超细纳米氧化镁 。陈
[ 13 ]
好 ,平均粒径为 35 nm , 满足高纯纳米氧化镁要 晨等 采用氨水及碳酸铵双沉淀剂 ,以共沉淀法
求 。该工艺流程简单 ,产品质量稳定 ,适宜于工业 制备了在催化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的大比表面积
[ 14 ]
化生产 。 氧化镁纳米带 。胡章文等 以乙醇和吐温 80 为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94                辽   宁   化   工                2008 年 10 月

分散剂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粉 应生成所需化合物 。根据反应的类型 , 化学气相


体并对其表面进行改性 。经 TEM 表征 : 改性前后 沉积法又可分为气相氧化法 、
气相热解法 、 气相水
粒子尺寸基本没有变化 , 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 解法等 。
分散性明显变好 。 气相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 、 反应气氛容易控
2. 3  溶胶 - 凝胶法 制 ,易得均匀 、高纯的纳米粒子 。但工艺技术复
溶胶 - 凝胶法 (简称 sol - gel) 是以有机或无 杂 ,能耗高 ,成本高 , 一次性投资大 。最近几年国
机盐为原料 , 在有机介质 (如乙醇等 ) 中进行水 内未见采用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报道 。
解、 缩聚反应 ,使溶液经溶胶 - 凝胶化过程得到凝
胶 ,凝胶经干燥 、 煅烧得到产品 。
4  展  望
[ 15 ]
刘晓明等 报道了一种溶胶 - 凝胶法制备 尽管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多种多样 , 但能
纳米氧化镁粉体的工艺 : 将以氯化镁溶液与氨水 够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并不多 , 一是因为设备 、原
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镁水溶胶置于无水乙醇中 , 在 料、规模 、
投资成本等问题 ; 二是有些工艺尚处于
室温下搅拌 2 h 得到氢氧化镁醇凝胶 , 将溶胶 - 实验室研究阶段 ,属探索性的 ,甚至有些根本不可
凝胶在液氮中冻结 ,干燥出水分 ,在 500 ℃锻烧得 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根据中国的资源条件和设
到纳米级氧化镁粉体 。 备、工艺水平 ,采用液相沉淀法等常规方法进行工
[ 16 ]
宋艳玲等 以 M gC l2 ・6H2 O 和 NH4 OH 为 艺改进 ,比较容易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这是因
原料 ,聚乙二醇 ( PEG) 为改性剂进行了纳米氧化 为液相沉淀法原料更廉价 ,工艺更简单 ,更容易实
镁的改性研究 , 用 XRD、TEM、ASAP2020 对产物 现工业推广 ; 而且液相法制备的粉末粒度分布较
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 PEG不但控制了纳米氧 均匀 ,晶型结构更完整 。但是也应该看到 ,液相法
化镁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还使粒子的结晶度 、 分散 制备纳米粒子 ,不可避免地存在晶粒长大 、 团聚的
性提高 ,并且基本无团聚现象 。 缺点 ,因此 ,防止粒子的团聚是制备纳米氧化镁必
[ 17 ]
张志刚等 以六水硝酸镁为前驱体 ,采用柠 须始终注意的问题 ,而导致粒子团聚的因素很多 ,
檬酸溶胶 - 凝 胶 法 合 成 了 不 同 粒 径 ( 10 ~ 100 浓度 、温度 、时间 、
分散剂的选择 、
搅拌速度等都有
nm )和结晶度的纳米氧化镁粉末 。研究了不同的 直接的影响 。找到合适的工艺条件 , 降低粒子团
工艺条件 (水 、
无水乙醇 、 柠檬酸的加入量 ) 对溶 聚的可能性 ,是所有液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镁都应
胶 - 凝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焙烧温度对粉末晶体 该注意的问题 。同时若能将其它行业制备超细粉
粒径 、 结晶度的影响 。 体的技术 (如相移技术 、
微波技术 、 超声波技术
[ 18 ]
李强等 以苹果酸和硝酸镁为原料 ,制备了 等 )引入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中 , 必将对纳米氧化
粒径在 7 ~20 nm 之间氧化镁纳米晶 。并通过紫 镁制备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 , 纳米氧化镁的紫外屏蔽性
参 考 文 献
能优于普通的氧化镁粉体 。
溶胶 - 凝胶法得到的纳米粉体粒度分布窄 、 [ 1 ]  Lucas E M , Klabunde K J. Nanocrystals as destructive adsor2
bents for m im ics of chem ical warfare agents [ J ]. Nanostruc2
分散性好 、
纯度高 ,并且煅烧温度低 、
反应易控制 、
tured M sterials, 1999, 12: 179 - 182.
副反应少 、
工艺操作简单 ,但在干燥时产生较大应
[ 2 ]   Ryan R ichards, Ravichandra S Mulukutla, IIya M ishakov, et
力 ,收缩性大 ,且原料成本较高 。 al. Nanocrystalline ultra - high surface area magnesium oxide
as a selective base catalyst[ J ]. Scripat Mater, 2001, 44: 1 663
3  气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镁 - 1 666.
[ 3 ]  管洪波 ,王培 ,赵壁英 ,等 . 低温固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纳
气相法分为物理气相沉积法 ( PVD ) 和化学
米 MgO [ J ]. 催化学报 , 2006, 27 ( 9) : 793 - 798.
气相沉积法 ( CVD ) 两种 。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利
[ 4 ]  杨翠 ,胡炳元 , 王麟生 , 等 . 分散剂对低温固相法制备纳米
用电弧 、
高频或等离子体高温热源将氧化物加热 氧化镁的影响 [ J ]. 功能材料 , 2007, 38 ( 2) : 320 - 322.
使之气化 ,然后聚成粒子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利 [ 5 ]  杨荣榛 . 正交法选择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合成条件 [ J ].
用挥发性金属化合物或金属单质蒸汽通过化学反 (下转第 697 页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37 卷第 10 期        李井春 ,等 : 丙烯精馏塔塔釜损失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697

等措施 ,尽量使塔釜液中丙烯含量降至最低 。 的 21. 77%降至 12. 42% ,按年产 150 kt丙烯的生


( 4 ) 聚合级丙烯纯度控制在 99. 5%左右 , 适 产规模计算 , 每年丙烯损失将减少 2 800 t, 为企
当的降低产品纯度 , 使塔釜损失严重的情况得到 业增加经济效达 2 200 万元以上 。
了极大的改善 ,而产品不合格的风险并没有明显
参 考 文 献
的加大 ,同时产品的质量也不会对下游的聚合产
生明显的影响 。 [ 1 ]  陈滨 . 乙烯工学 [M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7: 373 -
378.
[ 2 ]  方卫东 ,冯辉霞 . 丙烯精馏塔的在线优化 [ J ]. 兰州理工大
4  结  语 学学报 , 2004, 30 ( 2) : 72 - 74.
[ 3 ]  张振华 ,赵俊峰 ,张明建 . 丙烯精馏塔的优化操作 [ J ]. 乙烯
通过对丙烯塔釜损失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 查 工业 , 2007, 19 ( 2) : 9 - 13.
清了釜液中丙烯含量高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调整 [ 4 ]  颜景方 ,吴启龙 . 丙烯精馏系统过程模拟分析 [ J ]. 石化技
术 , 2003, 10 ( 4) : 38 - 42.
措施后 , 塔釜损失大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 5 ]  钟锡海 ,陈奋龙 ,王崇明 ,等 . 乙烯装置丙烯塔运行问题分析
2008 年 3、4 月塔釜丙烯含量的平均值已由先前 及对策 [ J ]. 石化技术与应用 , 2005, 23 ( 5) : 380 - 381.

Rea son s and Solution s for Ser ious L oss in Bottom of Propylene Fractiona tin g Tower
L I J ing 2chun , M EN Ya 2nan , SUN X in 2hua , J IAN G Jun 2qing , LU J i2tao
1 1 2 1 3

(1. No. 1 Chem ical Plant of Daqing Petrochem ical Company Daqing 163714, China;
2. D rill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mpany of J ilin O ilfield Company Songyuan 138000, China;
3. Property M anagement Center of Daqing Petrochem ical Company Daqing 163714, China )
Abstract: The reasons for serious loss in the bottom of old p ropylene fractionating tower of daqing petrochem ical company has
been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s are huge feed and deficient reboiling. The loss has been reduced from 21. 77% to 12. 42% by
reducing quantity of feed and increasing temperature of quenching water.
Key words: Propylene; Fractionating tower; Loss; Feed; Reboiling

(上接第 694 页 ) [ 12 ]  王海霞 ,胡炳元 ,王麟生 ,等 . 高分子保护沉淀法制备超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4, 32 ( 1) : 69 - 72. 纳米氧化镁 [ J ]. 无机化学学报 , 2006, 22 ( 2) : 363 - 366.
[ 6 ]  宋士涛 , 邓小川 , 孙建之 , 等 .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 13 ]  陈晨 ,庄京 ,王定胜 ,等 . 新颖氧化镁纳米带共沉淀法合成
[ J ]. 无机盐工业 , 2005, 37 ( 12) : 34 - 35. 与表征 [ J ]. 无机化学学报 , 2005, 21 ( 6) : 859 - 861.
[ 7 ]  胡章文 ,饶丹丹 , 杨保俊 , 等 . 高纯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研 [ 14 ]  胡章文 ,郑龙金 . 纳米氧化镁制备和表面改性研究 [ J ]. 安
究 [ J ]. 矿冶工程 , 2006, 26 ( 5) : 68 - 71. 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21 ( 4) : 4 - 7.
[ 8 ]  王宝和 ,张伟 , 张文博 , 等 . 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制备纳米 [ 15 ]  刘晓明 ,岳岩君 ,周迎春 ,等 . 溶胶 - 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
氧化镁粉体的研究 [ J ]. 盐湖研究 , 2006, 14 ( 3) : 34 - 38. 镁 [ J ]. 辽宁化工 , 2005, 34 ( 9) : 380 - 381.
[ 9 ]  王宝和 ,张伟 ,张文博 ,等 . 溶剂置换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 16 ]  宋艳玲 ,周迎春 , 张启俭 . 高分子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粉体的研究 [ J ]. 盐业与化工 , 2006, 35 ( 4) : 13 - 16. 和表征 [ J ]. 化学工程师 , 2005, ( 6) : 9 - 10.
[ 10 ]  高雪艳 ,凌程凤 ,谈技 ,等 . 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条 [ 17 ]  张志刚 , 袁媛 , 刘昌胜 . 溶胶 - 凝胶法 制备纳 米氧化 镁
件的研究 [ J ]. 海湖盐与化工 , 2005, 34 ( 5) : 10 - 12. [ J ]. 硅酸盐学报 , 2005, 33 ( 8) : 968 - 974.
[ 11 ]  张伟 ,王宝和 ,张文博 ,等 .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 [ 18 ]  李强 ,王麟生 ,王海霞 ,等 .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紫外屏
体的试验研究 [ J ]. 河南化工 , 2006, 23 (7) : 14 - 16. 蔽性能 [ J ]. 应用化学 , 2006, 23 ( 10) : 1 145 - 1 149.

Progress on Nanom eter M agnesia Syn thetic M ethod


YAN G Hong 2ping, KON G J ie, WU B o

(Chem istry and M 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A t p resent synthetic method of nanometer magnesia, mainly includes the solid phase reaction and the liquid phase re2
action. The liquid phase reaction has the direct p recip itation method, the even p recip itation method, the sol - gel and so on. The
merit and insufficiency of these methods were discussed separate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anometer magnesia synthesis
method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Nanomaterials; M agnesia; Synthesis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