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前言

华文教育的诞生是由最早的私塾开始,但是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
1898 年,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接而鼓励华人他推动及改善现有的教
育素质,产生了新式教育。这一时期可说是华文教育的发展期。
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后,英殖民政府便颁布《学校注册法令》,
开始第一步干预华文教育。日治时期,日本人强制实行日式教育,日军
对抗日的师生进行血腥的屠杀,引起华人展开抗日浪潮,肃清运动也因
此大事展开。
1980 年,教育部宣布实行“3M”制度,大多数科目以马来语为主。
华文教育不断面对政府种种的打压和同化政策下,依然为母语教育权利
抗争到底,并在逆境下取得发展。二战过后,华族恢复华校的念头仍然
没被打消,并在各地奋力复办和兴建华文学校。南洋大学也在马来西亚
和新加坡宣告诞生,标志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已发展为由小学到大学的
完整教育体系。在马来西亚进入独立进程以前,各类不利于华校的报告
书接二连三地被提出,以达到最终目标。
《1961 年教育法令》条文严重地威胁马来西亚整个华文教育体系
的生存,因华校随时面对被改制成国民小学。此外,政府推行“新经济政
策”加速同化各源流学校。宏愿学校计划、英化数理政策、华小师资问题、
白沙罗华小迁校事件和董事会主权都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所面对的严峻
挑战。虽然如此,但还有一群华社拥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捍卫着我们的
母语,我们的华校。

华人私塾的发展
大约在十五世纪初叶马六甲王朝建后约一百年,华族就开始建立起
自己的族群和社区。从那时开始,华族家长便聘请教席到自己家里开设
交馆授课。一些书生为了生计,也在自己的家里开设家塾来教授学生。
家塾的教学方法是以方言背诵为主,因此效果不理想。为了提升效
果,一些有见地的侨领,便借用庙堂一角来开办私塾,如果学生人数增
加,便把私塾搬到会馆去上课。这类华社私塾是免费公开给族中子弟就
读,因此,这类私塾也称为义塾或学塾。
根据 1817 年人口的统计,马六甲已有华族私塾;不过,可考据最
早一间私塾是 1819 年在槟城开设的五福书院。根据学者的著述和现存
的史料分析,我们可以相信,在十九世纪初叶,已有不少的方言私塾在
海峽殖民地华族聚居的地方开设。例如,马六甲在 1815 年已有九间方
言私塾,而槟城在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则有三间华文学塾和一间女校。
一些早期开办学塾的情况非常恶劣,即设备简陋又狭窄。无论多少
学生就是挤在桌椅支离破碎,光线暗淡和空气污浊的课室里上课。不但
如此,塾师也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就教授学生。
学塾的制度是从五,六岁开始至二十岁左右就读完四书五经。这类
学塾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也没有应用课本,所以当年华族子弟所读的
书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和百家姓之类的古书,以
及一些简易的珠算而已。

新式的华校
打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中国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从
1871 年至 1901 年期间,马来半岛华侨人口渐渐剧增,而导致华侨学塾
纷纷设立在华族聚集的乡镇,但与初期的方言学塾的情况大同小异,如
设备还是陈旧不堪,而课程也延续旧制。
1898 年清廷政府推行维新运动,而康有为因维新运动失败逃亡到
新加坡,接而鼓励当地华人推动及改善现有教育素质,产生了新式教育,
态度逐渐取代旧式学塾制度。
马来半岛第一所新式学校是由中国驻马领事,张弼士在槟城发起建
立的孔圣会中华学校。此外,1906 年在新加玻创立的应新学校,吉隆玻
创立的尊孔学校,及 1907 年在怡保的育才学校都是维新模式的学校。
最早一间为女生开办的新式华校设在吉隆玻的坤成女校。接着创办的是
怡保华人女校与槟城的槟华女校。

这一时期可说是华文教育的自由发展期。英国殖民地政府对华社的
教育活动不闻不问,态度冷漠,但也不干涉华社开办学校。其次影响华
文教育发展的因素则是华人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华文教育在文化,政
治和情感上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英国殖民地插手华文教育
自英国人莱特在 1786 年登陆槟岛,开发为远东贸易中心开始。至
十八世纪中叶,英殖民地政府对马来半岛的教育事业方面,完全是采取
不闻不问的态度,不过也没有做出任何干涉。因当年华侨到马来半岛纯
粹只为谋生,无暇对教育发展方面做出贡献,所以华文教育也只是停留
在私塾教育的阶段。
之后,华校因中国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的影响,而开始蜕变,纷纷
建设新式的华教以取代旧式的学塾。1919 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所掀
起反殖民地的浪潮便传到了马来半岛。英殖民地政府为了防止当地的侨
领利用学校进行颠覆活动,于 1920 年颁布《学校注册法令》开始第一
步干预马来半岛华文教育的发展。
这项法令规定所有学校,教师和董事必须向教育局注册,同时也禁
止教导有关革命或与政府利益冲突的事物。这些学校将被视为非法学校。
而且,政府还规定只有以方言教授的学校才有资格领取津贴。虽然 1920
年的教育法令的目的是用来控制华教,但却意味着政府已直接承认华文
教育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一环。
政府在 1923 年委任一名华校督学管执行监督华校的任务。在金文
泰担任总督的时期,许多教科书都被禁用和规定教师本土化。另外,有
三百多间因违反学校注册法令而被逼关闭,即界经济不景气的借口而取
消方言津贴的学校。
金文泰在 1934 年退休后,英殖民地政府也调整教育政策,重新给
与华校津贴,并承认华语是华校的教学媒介语。

日本占领的黑暗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于 1941 年至 1945 年侵占马来亚期间,
华文教育被终止。日本侵略军继承了英国人对不同种族“分而治之”殖民
统治策略,推行更为极端化的种族政策,尤其对华人进行疯狂的逼害,
对马来人与印度人则加以拉拢利用。这点是因为日本法西斯主义者企图
侵占中国北部,遭受到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惨痛教训而心有不甘,而特别
仇视华人。
日治时期,为达到为把马来亚“日本化”的目的,日本人实行严厉的
思想禁锢,将教学媒介改为日文及强制推行日式教育。日本宪兵队下令
书局交出所有中文书本以便审查。除了字典,地图外,其余图书付之一
炬,估计约有 20 万本书被烧掉。一切学术团体一概解散,所有文教研究
都被禁止。
华文教育也不能幸免于此情况。日军对抗日的师生进行了血腥的屠
杀。许多师生被逼逃亡,未能逃走的也不听从日军的命令。此外,许多
校舍都被破坏或占用,绝大多数被迫停课,结果这些学校都不能在指定
的日期即 1942 年 4 月 27 日从新开课。
华人对于日军的帝国主义暴行展开抗日浪潮。日军因此大事展开肃
清抗日分子的运动。那些受怀疑为间谍和情报员者,一律遭受杀害或严
刑虐待。据报道,共有 4 万名华人在这项大屠杀中被杀害。
日治时期被 《华教简史》形容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所经历的最黑
暗时期”。

抗争中的复兴与发展
华文教育在面对政府种种的打压和同化政策下,华社仍然站稳立场,
为母语教育权利锲而不舍的抗争,并在逆境下取得发展。
1980 年教育部宣布在全国华小实行“3M”制度,除了华文科预算术
课本外,其他科目都以马来语为主。华社认为政府是旨在使华小变质,
一些家长以罢课,不让子女去上课来抗议,在华社强烈的反对下,首相
亲自出面表态无意改变华校性质。因此,问题暂告解决。到了 1983 年,
当局又提了“综合学校计划”,试将马华印族子女置于统一的学校内,以
达到国民团结的目的。华文教育界对此反应强烈并拒绝这项计划。
陆续在 1984 年发生了一起“华小集会用语事件”通令华校举行一切
集会如周会,结业典礼等都必须用国语进行。华社对此群起抗议并向教
育部长提呈备忘录,重申华小的教学、教材、考试及行政媒介和集会使
用华文是天经地义、丝毫不可妥协。有关当局在反对声浪下只好收回成
命。1987 年又发生了所谓“华小高职事件”当局派遣和调升不谙华文的教
师出任华小校长、副校长等高职,同样被华社坚决抵制。
正是这种不轻易妥协的立场与决心,华小得以在重重压力下始终保
持着民族教育的特性。

战后的重建与危机
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摧残,日本投降后,华社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恢
复华校,重建起自己的学校来,以免那些抗日期间没受教育的孩童成日
为非作歹。此景让有志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由于停办了三年八个月,要
求入学的学童突然爆增。华校还要面对校地丧失,校舍残破及校具不足
的棘手问题。为了维持学校,各校董事部不得不筹款及租借课室。华社
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和勇气,才得以解决接踵而来的难题。
在 1951 年初,马来亚联合邦颁布《巴恩报告书》,主张采用马来
文和英文为媒介语,以取代华校和淡米尔校的制度。这报告书受到华族
的非议也因此促成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教总),为争取语文教
育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又提出《芬吴报告书》,主张保
留华文华文学校,但是要教授英文和马来文,并建议政府承认及扶助华
校,使之成为马来西亚国家教育的一环。
在上述两份报告的基础上,联合邦立法会议推出了《1952 年教育
法令》,仍然坚持在小学设立马来语和英语两种学校,原有华语和淡米
尔语学校可以保留,但是要求逐步过渡到以马来语或以英文为教学媒介
语的学校。这项法令也同样遭到强烈反对,于是又发表了《1954 年教育
白皮书》,建议在华校开设英文班,企图逐渐以英文班取代华文班,以
达到最终目标。
《1956 年拉萨报告书》对《1952 年教育法令》及《1954 年教育
白皮书》作出了修正,为华文教育的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项报告
书中承认三种语文源流学校并存,各以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提供一种“
能为本邦全体人民接受”的教育政策;使马来文成为本邦国家语文,同时
维护及扶助本邦非马来人语文及文化之发展。
原本《拉萨报告书》试图以“一种语文,一种源流”作为最终目标,
但最终没有实现,华社才得松了一口气。

华文教育暗淡时期
《1961 年教育法令》第二十一条(2)阐明教育部长有权在认为适
当的时候命令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此项条文严重地威胁马来西亚
整个华文教育体系的生存。华校捍卫民族教育的决心,及此条文的贯彻
问题争议不休,直到 1996 年的新教育法令制定时才取消。
随着 1969 年大选成绩公布而发生的“5.13”暴乱事件,随后国家进
入紧急状态。此后,马来西亚提出“国家理想”并推行偏向马来人的“新经
济政策”,加速同化各源流学校使得华文教育处境更加艰难。
同年 7 月,教育部长宣布于翌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大学的英文
教学媒介,将逐年以马来文取代。此举引来华族家长和社会人士的高度
警觉,深恐当局会在“适当"时候也会将华文小学改为国民小学。
因此,20 世纪 70 年代,华文教育出现了复兴迹象,并一直持续到
80 年代。纵使华小已成为政府津贴的国民小学,但因拨款的不足,需依
靠华社的捐款来维持学校的发展。华小改制为国民学校后,学生人数暴
增,但学校却没有相对地增加,师资也供不应求。华小甚至还开设上下
午班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华教在马来西亚面对着多项严峻的考验,依
然屹立不倒。也由于经过一批热心的华教人士努力的奋斗,华教才得以
保存。尽管如此,在经过英殖民地政府的统治,日本占领期间及马来西
亚独立以后,处身在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的华文教育依然面对不公平
的对待。如今,宏愿学校计划, 英化数理教学及白沙罗华小迁校事件都
是华教所面对的挑战。

(一) 宏愿学校计划
宏愿学校的提出,显然是要改变目前各源流学校并存的现状,其目
的是要将我国三种或两种源流的学校,不分种族或宗教信仰,统合在一
个新的架构下运作。其目的是逐步实现利用单一语文,即国语为各源流
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在这种的新安排下,各源流小学可暂时保留其课
程及基本特征,但共用一些基本设施,如操场,礼堂,资料中心,食堂
及音乐室等。其计划是把各源流的学校集中在一起,共用校地和设备,
可以直接和有步骤的促进各族学生的来往和交流,以便从小学阶段起就
在学童之间灌输多元社会价值观及培养种族之间互相了解和容忍的精神。
当局认为,宏愿学校将为不同源流的小学提供一个在“同一屋檐下”互相
交流的环境,以更好地培养各族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并希望借此塑造
一个“团结一致的马来西亚民族”。
1985 年“综合学校计划”、1995 年“宏愿学校计划”及 2000 年 9 月
《宏愿学校概念与实施》的提出,其背景都是基于我国各源流学校以目
前的方式存在是导致种族极化或分裂的根源作为理论依据。基于此,董
教总坚决反对这种论断, 认为都是政府企图推行一元化教育政策、实现最
终目标手段。这是不符合国情及国家宪法的崇高精神。华社将这项计划
看作是华人母语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并认为是一项精密部署的华文小
学改制计划,陷阱处处。华校会慢慢变质而“安乐死”。一旦华小被连根
拔起,华文独立中学和大专院的地位也不保。尽管董教总激烈的反对此
项计划,但教育部势在必行,并表示即使华校不参与,也会在国民小学
和淡米尔小学推行这项计划。
然而,董教总的立场被政府视为极端,并被指为是一群不爱国的人
士。对于被扣上这种罪名,董教总深感不可理喻。但是董教总认为,马
来西亚是一个奉行民主、自由的国家。教授母语教育是基本人权的原则,
共同维护母语教育的信念与意愿应该受到有关方面的尊重。
宏愿学校计划,在开始的阶段,由于数目不多,为了显示它的好处,
政府必定尽全力在各方面提供更完善的设施以吸引更多的华校迁入宏愿
学校。2002 年六月,首间宏愿学已校落成。这所坐落在雪州 USJ15 取
得宏愿学校造得富丽堂皇。三源流学校共有 322 名学生报到。可以预见,
1962 年的华文中学改制的现象将会重演。华校的命运是否像中学改制那
样,就要看华教工作者如何发挥其集体影响力了。

(二) 英化数理对华文小学的影响
在 1983 年的课程改革,英语源流的国民中学全部改为国语教学,
英语被列为一门必修课来教学。以国语为统一的教学媒介语,是马来民
族主义所致力达至的目标。然而进入了 21 世纪,我国首相拿督斯里马哈
迪医生于 2002 年主张数理科以英文教学的建议提出后,再经过一个短
暂的议论与争辩,政府于 2003 年就伧促以强势手法在各源流学校推行
此教学。
董教总、主要华团、反对党及执政党一些华族领袖则极力反对。在
批评声中,政府仍坚持这项计划,只是要求国小,国中和大学先修班一
年级的数理科从 2003 年起以英文教学。在华社的强烈反对下,华校最
后采纳了 2-4-3 政治妥协方案。在有关方案下,华小一年级开始,保持 6
节数学、3 节科学继续以母语教学。另外,增加 2 节英文课,4 节数学、
3 节科学以英文教授的所谓“2-4-3”方案。
在 2-4-3 方案下,华小虽说是“双语教学”,实际上这项决定,它已
突破了华社长期坚持华小利用母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防线与特征,
其影响深远。目前华小师资严重缺少,大量不谙华文的马来老师将进入
华小,华小的行政语言必定随着更改。
除了一些资质高的学生能够适应,但对于大部分资质中下的学生将
会面临“双重学习障碍”,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什么东西也学不了。华
小在数理科的优异表现,母语功不可没,因学生容易了解及掌握。对于
政府着力提高英文水平以应对全球华挑战的意图董教总表示支持和接受,
但反对以数理科作为提升英文的桥梁。提升英文的程度应当对症下药,
例如从师资,教材,教学法和对课程的设置加以改进,才会有显著的效
果。
虽然英化数理政策推行了几年,但反对的声浪还是不断。各族团体
都站在教育的立场对英化数理政策提出积极的看法,同时也一致认同这
项不符合教育原理的政策已经对各源流华小带来负面影响,政府也应当
顺从民意,恢复各源流小学以母语教授数理科。

(三 ) 华文小学的师资问题

截至 2007 年,我们拥有 1289 所华文小学,学生人数有 643,679


位,占全国各民族小学 3,035,086 人中的 21 巴仙;教师人数则有
33,002 人,占了各民族小学 198,894 人中的 17 巴仙。经去年 6 月份
师训毕业教师和少数合约老师的填补后,目前全国华小尚缺 4200 名合
格老师。大约还有 1200 个空缺无法聘请临教填补。

华小长期面对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政府没有健全系
统和政策来培训足够的教师,因而导致数十年来每年都面对师资荒,永
远没法解决。华校向来并不处于国家教育主流地位,在面对师资严重短
缺的学校,很多时候必须依赖董家教自费聘请退休老师代课,解决师资
不足问题。 长远来看,学生在长期无正式教师教导或因经常更换老师及
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吸收及消化所学知识,渐渐对学习失去
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此外,聘请代课老师也增添校方经济上的
负担。这种做法每年的花费庞大,以新山 22 间华小为例,每年需要约数
十万到 百多万元不等,严重加深了华社的负担。

令人不解的是,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同时,政府将华小师资调派
到国小执教的做法有欠妥当,将令华小一直面对的师资短缺问题雪上加
霜;对那些被调派到国小的教师不公平,更严重影响华小的发展。
(四)白沙罗华文小学迁校事件

白沙罗华文小学(简称白小)创办于 1930 年,关闭前有 1400 学


生的规模。2001 年 1 月,白小董事部决定关闭白小原校,让学生暂时借
用培才二校上课,等待 6 千米外新校舍的建成。董事部的搬迁行动受到
百余户村民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把 70 多名新村的孩子留在原校上课。
董事部在家协、马华及教育部的支持下坚持搬迁;村民则得到各反对党、
国阵成员党的民阵党和人联党的支持,以董教总和广大华社作为后盾,
决心顽抗到底。双方抗争越演越烈,白小事件也从村民的保卫华小的抗
争,演变成华社与政府的对抗。

2001 年 9 月,雪兰莪州白沙罗华文小学新校舍启用,1300 多名学


生迁入新校,不过因迁校导致的争执并未因此结束。白小原校大门紧锁,
拒绝搬迁的 70 名学生仍在以集装箱为临时课室的庙宇上课,坚持要求马
华公会和教育部“保留原校及争取分校”,政府双方互不相让。

表面看来,这起迁校事件平淡无奇,不过华文教育人士指出,问题
的实质与国阵政府不能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有关。由于受到不公平待遇,
市区华校过度拥挤,学额不足现象严重,而地处偏远的微型华校有不被
获准搬迁,政府对增建华校态度消极,使华小面临种种困难。据统计,华
小学生人数从 1968 年的 43 万人增加到 2000 年的 62 万人,32 年内增
加了 19 万人;可是,华小的学校数目却从 1968 年的 1332 所,减至
2000 年的 1284 所即减少了 48 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名小学
的学生人数在同一时期虽然从 68 万人增加至 221 万人,增加了 153 万
人,但国名小学也相应增加了 2637 所。在这种背景下,马华和教育部
关闭白小的决定于情于理都受到质疑。另一个让马华公会难堪的说法是,
“马华有史以来从未曾关闭过华小,如果白小被关闭,马华与华教共存的
诺言将会毁于一旦”。

由此看来,白小迁校风波不仅只是与当地居民有关的孤立事件,也
是与华教生存发展有关的问题,并与现实政治问题和种族情感问题交织
在一起,足以说明多元种族社会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微型华小迁校课题

在《1996 年教育法令》第 28 条规定在本法令条文的约束下,教育


部长可以设立国民学校与国民型学校,并且必须维持这些学校。所以,
增建华小是依据法理的。然而,要增建一所华小可说是让华社耗尽不少
力气争取才得以获得批准。这很明显的剥夺了各族孩童学习母语的权利。

教育部为化解华社对难以增建华小的不满,企图以一校换一校的迁
校方案来为其不增建华小政策作替代或化解华社的不满。但这治标不治
本的方法根本不能有效地解决华社的需求。

目前以迁校来作为不增建华小的替代方案,也存在着重重难题与不
公。教育部前几年就制定了不公平与不合理的批准搬迁华小的七项条件,
即:
(1) 必须获得所有家长的书面同意迁校,并提呈给教育部。
(2) 有关学校的董事会和家教协会必须负责建校及自寻迁校的土地。
(3) 有关建议的校地必须是在华小需求量高的地区。
(4) 有关建议的校地必须不是政府学校保留地。
(5) 必须把有关校地资料提呈给教育部,并获得批准。
(6) 有关学校必须提呈在新校地的建校计划书给教育部,并获得批准。
(7) 一旦迁校后,原有的旧校地必须完全关闭。

这七项迁校的条件,可说完全否定了华小做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地位。
事实上,华社千辛万苦通过搬迁来增设华小,而不是像国小一样,通过“
自然法则”,只要有需求就直接增建新学校,恰恰反映了政府当局的不公
平。

华小、国小和淡小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因此,政府应履行为
各族群提供母语教育的责任,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根据人口的结构和
社区的需求增设学校的数量。

华小董事会的主权

20 世纪初,马来西亚出现新式学校后,就正式设立了董事会组织。
在那时候,董事会由完整的自主权和绝对的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
来管理和发展学校。因英殖民政府在海峡殖民地先后颁布颁布了《1920
年海峡殖民地学校注册法令》和《1920 年马来联邦注册法令》,董事会
主权开始被管制。

董总、教总及校长职工会联合文告 2006 年 3 月 18 日

“华小董事会主权课题”举行交流会,在坦诚、融洽、认真及热烈的气氛
下,达致以下四点共识:

1)基于在新的教育法令下,新的华小董事会条例还没有发布,而依据

旧教育法令赋予董事会的主权及其管理范畴(包括学校贩卖部、食
堂、礼堂、校产及学校银行户头的支票签署等)与方法,已经被教
育部的各项行政指南、条例模糊化、被削弱,甚至被蚕食。这是由
于教育法令的更替,教育部新的行政指令和条规的颁布,部长、官
员和政客的滥权,一些校长的擅自僭越,和一些董事会的自我放弃。

2)有关学校食堂管理华小食堂是董事会的主权之一。

要求教育部发出适用于华小的新食堂指南,明确阐明华校 董事会拥
有以下食堂的管理主权,

(一)由董事会主持招标、开标及签署合约;

(二)一切招标、开标及签署合约等手续必须在有关学校进行;
(三)食堂租金, 必须存入董事会户口,并须用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上。

3)有关课本与作业簿的使用、开办电脑班、课外补习班及一切收费的

团康才艺活动等教学举措与教育活动,会议有以下的议决:

i)为了确保华小能在符合教育原理、充份尊重学生做为学习主人的
原则下健全运作,必须建立一个以董事会为主导,包括校长、教师、
家长及校友等共同参与,具透明有效的管理及监督机制,以防止出
现滥权贪污的行为。
ii)在有关管理及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已存在并处理课本与作业
簿使用,补习班课程内容安排等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必须让董事
会与家教协会共同参与及提供意见,以确保有关运作合理及透明化。

iii)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校长与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学
活动的安排,自有其专业与自主性,学校三机构应给予尊重。
4)有关董总及教总将成立专案小组,以制定各项涉及收费活动的管理

机制。

董总及教总将于近期内成立一个专案小组,针对在华小涉及收费的
举措与活动(食堂、贩卖部、礼堂、正课外的各类收费活动,包括
电脑班、补习班、才艺班等等),展开为期 1 个月的资料收集工作。
董总及教总将召集相关的教育团体,针对这些建言进行交流与研商,
拟出及公布相关的管理机制,让全国华小董事会、校长、家教协会、
校友会等单位作为有关活动的运作与管理依据。

结语
在历经多年的一波三折后,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依然屹立不
倒。这都是全靠一群热心于华文教育的人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准备面
对迎面而来的严峻挑战,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为母语教育抗衡到底。所
以,捍卫华教的运动不能就此松懈。
无论从现状或长远来看,华文教育的前途依然是美好及光明的。就
算面对无数次的失败,华教工作者应继续持有乐观的态度,继续为华教
奋斗,以保存母语的地位。后辈们应拥有“服务一生,战斗一世”的做人
宗旨,以延续沈老对华教的那股热诚。

参考文献
1)《马来西亚教育史》莫顺生
2)《华文教育发展简史》郑良树
3)《马来西亚基础教育》庄兆生
4)《华教奋斗史》柯嘉逊
5)http://www.djz.edu.my/hjdaobao/hj.php?id=302&period=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