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7

引 言

汶川地震惨痛镜头勾我想起 30 年前做过的一件事......

那时也是受唐山地震的刺激,猛然对"抗震力学计算理论"产生兴趣.经苦思冥想大病一场,终于完成如下论
文:
"空间框架结构对多维地面运动的弹塑性动力反应".

这次汶川地震实在震撼, 不少朋友希望看到我论文的全文. 因为已发表的印刷版本由于篇幅所限, 转载过


于简单, 语焉不详; 更甚者竟有若干不可忽视的印刷错误, 尤其在公式上的……这些都给读者造成困扰.
于是有如下的(论文)全文发表. 祈抛砖引玉,请多多指教!

谢谢各位 宝贵的时间!

张寰华(Thomas Cheung)

thomas1802@hotmail.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论文 曾在如下杂志 /书著 发表或引载 :

1. 空间框架结构对多维地面运动的弹塑性动力反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张寰华 1983

2. 结构多维抗震理论

市场价:¥75.00 出版日期:2006-7-22
作者: 李宏男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译者:
ISBN:7030170466 丛书名: 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
前言: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维弹塑性地震反应, 介绍了目前应用的主要两种方法:

塑性理论方法(此即我这篇论文)和柱端假设弹簧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 框架结 构对多 维地面 运动的 弹塑性 动力反 应

ELASTO-PLASTIC DYNAMIC RESPONSE OF SPATIAL FRAME STRUCTURES TO MULTI-DIMENSIONAL GROUND MOTION

张寰华(Thomas Cheung) 尹之潜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cademia Sinica. 1981)

摘 要

本文首创以屈服面方程为前提推导出杆件"单分量模型"内力位移本构关系的一套普遍公式(对地面运动和构件内

力不作简化,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框架结构, 现有的各种单内力公式是这套普遍公式在相应一维内力

空间的特例). 后来研究生教材"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梁兴文, 叶艳霞编著, 2007 年)把本文方法称为杆件的 "屈

服面模型", 以区别"纤维截面分析模型", "柱端 5 弹簧截面模型"……

凡是从屈服面方程推导的计算公式, 最终关键是要解决硬化模量的计算, 否则所有推导的公式只是徒具形式, 没法

执行计算. 本文对一般情况下硬化模量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得出一个近似(却是理论的)算式. 并据之以新观点重行

讨论"单一曲线"硬化律的适用条件.

文末附一个简单算例, 主要为说明方法的应用. 同时也得出某些有意义的结果.

在数值计算过程中由弹性向塑性过渡的时间步长里, 利用"综合刚度"的概念, 不必为逐个杆件寻找过渡点而缩小时

间步长, 这样可望节省大量机器时间.
本文有关思路可以推广到应力应变关系表达的类似弹塑性问题上去. 参见本文:

十. [后补] 塑性理论新思维: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et of general "internal force"-displacement constitutive formulas based on "yield surface

equation" for beam-column elements regarded as "single-component model" is firstly derived (not to

simplify/reduce the ground motion and "internal force" components, can be applied to R/C frame structures

and steel frame structures, existing single "internal force" constitutive formula is their special case). Later, the

graduate-textbooks of "Nonlinear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Liang Xingwen,Ye Yanxia; 2007) names my

paper's method "Yield surface model of beam-column elements", to distinguish it from "Section fiber model",

"Five-spring elements"......

For the formulas derived from the "yield surface equation", the final key is able to calculate the hardening

modulus. Otherwise, the formulas can not b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on of hardening modulus in

general case is explored, an approximate (but theoretical) formula is given, and the applied conditions of the

"simple curve" hardening law are discussed once again according to new viewpoint.

In the end, a simple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reached also.

For the transition stage from elastic to plastic in numerical calculation, a concept of composite stiffness is

used, needless to reduce the time step for finding the transition point of beam-column elements one by one,

so that to save a lot of computer-time.

The relevant ideas of this paper can be extended to the similar elasto-plastic problems/expressions described

by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s. Please see the "Section 10" of this paper:

Section 10. [later supplement] The new thinking on plasticity-theory :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yield surface"


目 录

一. 前 言
二. 符号说明
三. 主要假设
四. 构件单元分析
(一) 按 Prager 随动硬化规则计算的构件(适用于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者)
1. 本构关系推导
2. 屈服面中心坐标计算
3. 硬化模量计算探讨
4. 一维内力情况
(二) 按等向硬化规则计算的构件(适用于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者)
(三) 按理想塑性规则计算的构件

五. 整体结构的动力分析
六. 数值计算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七. 简单算例
八. 结束语
九. 致 谢

十. [后补] 塑性理论新思维: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附录一] 主要计算步骤的程序框图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补: 附录三] 先讲清楚我论文做的三件事, 然后批驳深圳大学副校长杜宏彪教授对我质疑的回复就

极之容易.

一. 前 言
地震运动和结构动力反应本貭是多维的,空间的。而不是(简化为)"单向震动","平面结构", “单内力构件
”.....诸如此类的。

许多迹象表明经受强烈地震的建筑物早已进入塑性阶段。这时由于功的互等定理失效, 迭加原理即振型
正交关系不再适用。换句话说, 这时构件截面各塑性内力之间出现相互作用; 其主要结果体现在: (1)每一
塑性内力都影响截面的屈服特性。 (2)使对应于地面运动不同分量的动力反应彼此耦连, 不能独立求解。

不论从研究及解释结构破坏机制, 或从安全和经济设计的角度出发, “空间结构对多维地面运动的弹塑性


动力反应”这个带普遍性,尽量真实地反映地震运动和结构(抗震)受力的研究课题,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不
言而喻。它的早期工作大约出现在六十年代末。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研究进展一直较慢。

本文按构件实际形态采用"单分量模型"(比"多分量模型"合理), 推导出杆件单元内力位移本构关系的一套
普遍公式…… 请多多指教!

二 . 符号说明

{Qi }
{Q} =  
{Q j } j
杆件单元 i
端及 端的内力向 一般情况下,杆件端截面有 6 个内力和对应的位移

{qi }
{q} =   杆件单元 端及 端的位移向
{q j } i j

Q
及 q
一维内力场合的初始屈服

K
刚度矩阵

e
及 p
弹性及塑性的上标

(n)
“第 n
内力状态”的上标

t1
, t2
, ∆t ( =t 2 −t1 )
时间

i
, j
, k (= i
或 j)
构件端点符号的下标

m
=1, N
向量的分量标示
三 . 主要假设

1.构件截面整体同时屈服.在把一维恢复力特性曲线理想化为直线型时,选定适当的屈服点可以减少该假

设带来的误差.

2.构件纵向均匀,中间无外荷载,结构质量都凝聚在杠件两端;这样基本可认为屈服发生在两端截面上.

(对阶梯形杆或中间有集中荷载的情况,可按截面变化点或荷载作用点为界,将该杆再细分为若干计算单

元.)

有上述两个假定就可以把整根构件视为有限元法的一个计算单元.其内力位移关系亦可跟连续体单元
的应力应变关系作某种程度类比.例如对长方柱而言,X 轴和 Y 轴两向力学特性各不相同,这就相当于连
续体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正交异性.

3.一维恢复力特性曲线理想化为平行双线型(图 1).

4.对硬化构件(例如,钢筋混凝土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Prager 硬化规则”(适用于有 Bauschinger 包辛

格效
应者)或”等向硬化规则”(适用于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者).

5.对没有硬化构件(例如,钢构件),可选用没有硬化也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的”理想塑性规则”.


四 . 构件单元分析
(一 ) 按 Prager 随动 硬化规则计算的构件 (适用于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者)

1. 本构关系推导

构件 k
端屈服面方程:

{α βk =0
f k =Fk ({Q k } − k }) −
(1)

{α k }
为屈服面中心坐标向量, 初始屈服面的 {α k }
= {0}
.

βk
是一个常标量.

正交流动规则:

∂f k
d {q kp } = λk (2)
∂{Qk }

λk
是某一正的标量.

由式(1)

T
 ∂f k 
df k =   d {Qk } − hk λk = 0
 ∂{Q }  (3.1)
 k 

T
 ∂f k  1
hk = −  d {α k } (3.2)
 ∂{α k }  λk

d {Qi } =K iie d {qie } +K ije d {q ej }


(4.1)
d {Q j } =K eji d {q ie } +K ejj d {q ej }
(4.2)

判断准则:

在 t∆
时间内,

[1] 如构件 k
端为弹性, 则

f k ({Qk }) <0
及 f k ({Qk } +d {Qk }) ≤0
(5.1)

T
 ∂f k 
及   d {Qk } ≤ 0 (5.2)
f k ({Qk }) =0  ∂{Qk } 

[2] 如 k
端为塑性, 则

T
 ∂f k 
及   d {Qk } > 0 (6)
f k ({Qk }) =0  ∂{Qk } 

各判断准则中的 fk
均为 t1
时刻屈服面函数.

(状态 1) 在本 t∆
时间内(下同), 构件 i
和 j
端均为弹性.

这时 d {q ke } =d {q k }
,代入式(4)得

本构关系:

d {Q} =K (1) d {q}


(7.1)
K e K ije 
K (1) =  iie  (7.2)
K ji K ejj 

(状态 2) i
端塑性, j
端弹性.

这时

∂f i
d {qie } = d {qi } − d {qip } = d {q i } − λi (8.1)
∂{Qi }

d {q ej } = d {q j }
(8.2)

将式 (3.1), (4), (8) 联立,可得出以下(9) (10)各式(为区别起见,特别对有关项加注表示内力状态的上标,下


同)

λ(i 2 ) = λ(ii2 ) d{qi } + λ(ij2 ) d{q j } (9.1)

T
 ∂f i 
  K iie −
1

∂{Q }   ∂f T ∂f  2
{ri }T K iie
λ(ii2 ) =  i 
=   i
 i 
T   ∂{Qi }  ∂{Qi }  H i + {ri }T K iie {ri }
(9.2)
 ∂f i  ∂f i  
hi +   K iie
 ∂{Qi }  ∂{Qi }

−1
  ∂f T ∂f  2 {ri }T K ije
λ(ij2 ) =   i
 i  (9.3)
  ∂{Qi }  ∂{Qi }  H i + {ri }T K iie {ri }
 

1

∂f i   ∂f i  ∂f i 
T 2

{ri } =   (9.4)
∂{Qi }   ∂{Qi }  ∂{Qi } 
 
−1
  ∂f T ∂f 
H i = hi   i
 i 
(9.5)
  ∂{Qi }  ∂{Qi } 
 

{ri }
为屈服面上合力矢端的单位外法线向量.

Hi
称作硬化模量.

本构关系:

d {Q} =K ( 2 ) d {q}
(10.1)

K ( 2 ) K ij( 2 ) 
K ( 2 ) =  ii( 2 )  (10.2)
K ji K (jj2 ) 

∂f i K e {r }{r }T K e
K ii( 2 ) = K iie − K iie λ(ii2 ) = K iie − ii i Ti e ii (10.3)
∂{Qi } H i +{ri } K ii {ri }

∂f i
K ij( 2 ) = K ije − K iie λ(ij2 ) (10.4)
∂{Qi }

∂f i
K (ji2 ) = K eji − K eji λ(ii2 ) (10.5)
∂{Qi }

∂f i
K (jj2 ) = K ejj − K eji λ(ij2 ) (10.6)
∂{Qi }

(状态 3) i
端弹性, j
端塑性.

由于对称性, 只要把上一状态各有关公式的 i
, j
下标作相应调换即可.

(状态 4) i
和 j
端均为塑性.
这时

∂f k
d {q ke } = d {q k } − λk (11)
∂{Qk }

将式 (3.1), (4), (11) 联立, 可得式 (12) 及 (13)

λ(i 4 ) =λ(ii4 ) d {qi } +λ(ij4 ) d {q j } (12.1)

λ(j4 ) =λ(ji4 ) d {qi } +λ(jj4 ) d {q j } (12.2)

1
λ(ii4 ) = (λ(ii2 ) − ai λ(ji3) ) (12.3)
1 − ai a j

1
λ(ij4 ) = (λ(ij2 ) − ai λ(jj3) ) (12.4)
1 − ai a j

1
λ(ji4 ) = (λ(ji3) − a j λ(ii2 ) ) (12.5)
1 − ai a j

1
λ(jj4 ) = (λ(jj3) − a j λ(ij2 ) ) (12.6)
1 − ai a j

{ri }T K ije {r j }
ai = (12.7)
H i + {ri }T K iie {ri }

{r j }T K eji {ri }
aj = (12.8)
H j + {r j }T K ejj {r j }

本构关系:

d {Q} =K ( 4 ) d {q}
(13.1)

K ( 4 ) K ij( 4 ) 
K ( 4 ) =  ii( 4 )  (13.2)
K ji K (jj4 ) 
∂f i ∂f j
K ii( 4 ) = K iie − K iie λ(ii4 ) − K ije λ(ji4 ) (13.3)
∂{Qi } ∂{Q j }

∂f i ∂f j
K ij( 4 ) = K ije − K iie λ(ij4 ) − K ije λ(jj4 ) (13.4)
∂{Qi } ∂{Q j }

∂f j ∂f i
K (ji4 ) = K eji − K ejj λ(ji4) − K eji λ(ii4 ) (13.5)
∂{Q j } ∂{Qi }

∂f j ∂f i
K (jj4 ) = K ejj − K ejj λ(jj4 ) − K eji λ(ij4 ) (13.6)
∂{Q j } ∂{Qi }

如果我们定义

 fi 
f ( 4) =   (14.1a)
= fj fj
( 3)
f (2)
= fi f

λ( 4) 
λ( 4) =  i( 4)  (14.1b)
λ( 2 ) = λ(i 2 ) λ(3) = λ(j3) λ j 

hi 0
h ( 4) =  (14.1c)
h ( 2 ) = hi h ( 3)
= hj 0 h j 

则构件的三种"塑性状态(n=2,3,4)本构关系"还可以用下列在形式上跟"连续体应力应变单元"一样的简明
式子(14.6)统一表达:
正交流动规则:

 ∂f ( n )  ( n )
d{q p }( n ) =  λ (14.2)
 ∂{Q} 

T
 ∂f ( n ) 
=
 ∂{Q}   d {Q} − h λ = 0
(n) ( n) (n)
df (14.3)
 

 ∂f ( n ) ( n ) 
 d {q} − ∂{Q} λ 
d {Q} = K (1) d{q e } = K (1)   (14.4)
 
式(14.3) (14.4) 联立求解, 可得

−1
  ∂f ( n ) 
T
∂f ( n ) 
T
 ∂f ( n ) 
λ( n)
=  h ( n ) +   K (1)   K (1) d{q} (14.5)
  ∂{Q}  ∂{Q}   ∂{Q} 
 

本构关系:

 ( n)  (n) T (n) 
−1 T 
 (1) (1) ∂f   ∂f  ∂f   ∂f ( n )  (1)  (14.6)
d {Q} =  K − K h + 
( n )
 K (1)
  K d {q} = K ( n ) d {q}
 ∂{Q}   ∂{Q}  
∂{Q}  ∂{Q}  
   

上式在形式上跟"连续体应力应变单元"完全一样,利于思维类比.

把繁复公式(8)至(13)用简明式子(14)统一表达,并非单纯展示"简单就是美"的哲理或花巧技艺,其实用性
还在于容易编写计算机程序,简洁明了.

2. 屈服面中心坐标计算

Prager 硬化规则是假定屈服面在塑性变形方向(即外法线方向)作刚体平移.该硬化模式能够反映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因此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

根据这样的硬化规则容易推得
d {αk} ={rk }({rk }T d {Qk })
(15)

上式说明屈服面中心朝着塑性变形方向移动,其移动距离等于内力增量矢在外法线的投影.

下面我们采用与一般文献不同的方法推导式(15):

∂f k ∂f k
=−
由式(1) df k = 0
, 并考虑到 ∂{α k } ∂{Qk } 则有

T T
 ∂f k   ∂f k 
  d {αk } = 
 ∂{Q }   ∂{Q } 
 d {Qk }
 k   k 

1

  ∂f T ∂f  2

上式两端前乘 {rk }  k
 k  及注意到"外法线就是屈服面中心的位移方向"之假设, 即可得出
  ∂{Qk }  ∂{Qk } 
 

式(15).

3. 硬化模量计算探讨

硬化模量 Hk
的计算一直是弹塑性理论的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此做进一步探讨.为表达清楚,本节对有关项在必要时加注时间下标.

由式(3.1)

T
 ∂f k   d{Qk } 
(hk ) t 2 =     (16)
 ∂{Qk }  t1  λk  ∆t

因为在计算之始上式加注 t∆
下标的项均属未知, 不能直接按该式算得 hk
值,只好另辟途径.

(教科书并没有运用上述”加注 t∆
下标”的方法, 揭露”增量型塑性本构公式”之不可计算的致命本质.)

由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及式(2), 可写出
 d {Qk }   d {Qk }   ∂f k 
( d {Qk }) ∆t =    
 d {q p }  ( d {q k }) ∆t =  d {q p }  (λk ) ∆t 
p
 ∂{Q } 
 (17)
 k t1  k t1  k t1

将式(17)代入式(16), 消去 λk

  ∂f  T d{Q } ∂f 
(hk ) t 2 =   k
 k k 
(18.1)
  ∂{Qk }  d{q k } ∂{Qk } 
p
 t 1

根据向量函数关于向量导数的定义式, 有

(18.2)

( N ≤ 6)

然而上面矩阵的元素仍属未知,它们是时间的函数,与(加载)过程有关,需要跟踪测定,依目前实验技术是难
以测定的.

上面矩阵非对角元可写成

∂Ql ∂Ql ∂Qm


= (18.3)
∂q mp ∂Qm ∂q mp

若内力 Ql
和 Qm
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效应(这一效应通过一个屈服面方程把各内力联系起来而得到体现),

∂ Ql
=0 .
则上式 ∂ Qm

可见矩阵(18.2)非对角元之所以不为零,反映了塑性内力间的相互作用.
∂ Qm dQm
作为近似计算,若强令这些非对角元全为零会是怎样呢?这时对角元 ∂ qmp 便变成 dqmp . 此说明忽略塑性

内力相互作用效应的近似性就相当于: 用一组形如图 1 的特性曲线所反映的一维内力状态的简单硬化特

dQm d{Qk }
性 dqmp 来近似代表构件在多维内力状态下的复杂硬化特性 d{q kp } . 前者是构件本身固有的力学性质,跟

过程无关,易于实用地预先确定.

这样,式(18.1)就变成如下近似式:

2
 ∂f
N
  dQm 
(hk ) t 2 ≈ ∑  k   p  (19)
m =1  ∂Qm  t1  dq m  t1

式(19)代入式(9.5)得

N
 dQm  N
 K me K mp 
( H k ) t 2 ≈ ∑  ϕ m  = ∑ m Ke − K p
 ϕ 
m =1  dq mp  t m=1  m m  t1
(20.1)
1

K me 和 K mp 参见图 1(下同)

−1
 ∂f 
2
  ∂f T ∂f 
ϕm =  k   k
 k  = rm2
  ∂{Qk }  ∂{Qk }  (20.2)
 ∂Qm   

dQm
这里 rm
是单位外法线向量{ rk
}的第 分量. ϕm
可看作第 内力分量的硬化特性 dqmp 对 Hk
数值贡献
m m

N
2
的权数, 它跟第 m
分量的 rm 成比例, 显然. ∑
m =1
ϕ m = 1. 由于 ϕm 是时间的函数, Hk 亦不为常数.

(20)式的意思就是: 硬化模量 Hk
的近似值 等于 每一内力分量"单一曲线"硬化贡献 的”加权求和”.

关于式 (20)硬化模量 Hk
计算的讨论 :
(1) 从道理上说,物体的塑性硬化规律应取决于其本身内在的力学特性,同时又跟外部输入(即加载或变

dQm
形路径)有关.这两者在式(20)中分别由 dqmp 和 ϕm
项得到近似反映,故该式看来有一定合理性.

(2) 对于非软化和非失稳构件,矩阵(18.2)是正定的,因而式(20)的 Hk ≥ 0
.

(2) Hk
值的升降可以从构件刚度之增减来得到间接反映.而许多实验或计算方面的文献 [ 2 ][ 3][ 4 ]
都提到由

于塑性内力(应力)间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刚度(从而 Hk
值)减小了. 换言之,人为地忽略"相互作用"效应,

如式(20)那样, 强令矩阵(18.2)非对角元全为零, 猜测会使 Hk


的计算稍微偏大.

(3) 应说明的是,我们使用式(20)仅是在计算 Hk
时忽略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应(致使 Hk
值稍微偏大), 而

在其它场合并没有忽略此效应.所以相信总的动力反应计算误差不会很大.从我们文末例题看来,动力

反应对 Hk
值的变化似乎不敏感。 Hk
值稍微偏大将令计算的动力反应亦一致地稍微偏大(或偏小) ----

这个” 动力反应计算值一致性稍微偏大或偏小”的特性很重要; 将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相比较, 可


统计出一个大于或小于但是极接近”1”的修正系数 a, 将 a 乘计算值可令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更加吻
合, 减少 H 近似式(20.1)的误差.

(4) 式(20.1)虽则近似, 但它是最合理的近似算法; 强令矩阵(18.2)非对角元全为零只是近似计算的做法,

这并没有另外加入人为假设, 故式(20.1)是理论公式. 但是本文以下的简化式(22)(24.2)(24.3)因为加


入人为假设, 故是经验公式.

(5) 一维内力场合.(参见图 1)

这时

ϕm = 1
(21.1a)
dQm dQm K me − K mp
dq mp = dq m − dq me = − = dQm (21.1b)
K mp K me K me K mp

式(21)代入式(20)得

 dQm   K me K mp 
( H k ) t 2 =  ϕ m  = 
 dq mp  t  K me − K mp  t1
(21.2)
1

此时不存在忽略内力"相互作用"的问题,故上式为精确式.对双线型恢复力, Hk
是常数, 与时间无关.

(6)"特性曲线相同"的多维内力场合.

所谓"特性曲线(如图 1 所示)相同"意指:出现在屈服面方程中的各个内力之恢复力特性曲线相同.否则就
称"特性曲线相异".顺便说一下,我们认为并非所有被考虑的内力都必须出现在屈服面方程中.作为一种近
似计算技巧,可以把某些次要内力始终当作弹性力看待而人为地剔除出该方程之外。

此时式(20)可以写成

 dQ  N  dQ   KeK p 
( H k ) t 2 ≈  mp  ∑ ϕ m =  mp  =  e m m p  (m =
1, 2, ….. N)
(22)
 dq m  t1 m =1  dq m  t1  K m − K m  t1

对双线型恢复力,上式右边同样是常数.

显然式(22)相当于现行各向同性塑性理论的"单一曲线"硬化律(我们在这里以教科书不同的途径得到该定
律). 因推导前提不同,对该定律适用条件的阐述也就不同.
从我们以上推导的模拟来看,"单一曲线"硬化律适用条件就是:

1) 忽略塑性应力(内力)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该定律的此一近似性,一般教科书都没有指明).

2) "特性曲线相同"(这比教科书的各向同性要求更严格).

3) 不必受简单加载或复杂加载条件的约束(教科书长期阐述混乱).

"单一曲线"硬化律 最初是从简单加载的试验和理论分析推导得出.但人们通常又认为复杂加载亦能适

用,原因是跟试验结果同样很吻合.
文献 基于金属在"主轴转动较显着"的复杂载入场合所呈现的异常情况,就对该定律在复杂载入条件
[ ]5

下的适用性感到怀疑.我们认为这可能跟不满足"特性曲线相同"的条件有关,并非复杂加载之故.因为:

(a) 所谓"主轴转动较显着"意味着不能选主方向为坐标轴,或者说屈服面方程不能仅以主应力来描写,而

是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应力,但正应力和剪应力两者"特性曲线"即便是各向同性体亦不会相同.

(b) 在这种"主轴转动较显着"的扭剪硬化过程中,金属呈现各向异性的程度要比拉伸型者大得多 [ 6]
.

(7)"特性曲线相异"的多维内力场合.

此时式(20)写成

N
 KeK p 
( H k ) t 2 ≈ ∑  ϕ m e m m p  (23)
m =1  Km − Km  t1

可见"单一曲线"硬化律不再适用了.同时即使采用双线型恢复力,由于 ϕm
是时间的函数, Hk
亦不复为常数.

若进一步近似处理, 我们又可得到如下形式上跟"单一曲线"硬化律类似的简化式(24.2)(24.3):

1) 令 K me = K e K mp = K
(24.1a)
p

N N
1 1
Ke =
N
∑K
m =1
e
m Kp =
N
∑K
m =1
p
m (24.1b)

则式(23)变为

 K eK p 
( H k ) t 2 ≈  e  ( H k 为常数) (24.2)
K −K
p
 t1

2) 或者, 假设各分量的权数 ϕ m 相等:

N
 dQm  1 N
K me K mp
( H k ) t 2 ≈ ∑  ϕ m  ≈
p  ∑ ( H k 亦为常数) (24.3)
m =1 K m − K m
e p
m =1  dq m  t N
1
4. 一维内力情况

这时屈服面方程是

f k = Qk −αk −Qk =0
(25.1)

初始屈服面的 αk = 0
(25.2)

由式(15)

dαk = dQk
(26)

作为多维内力的特殊情况, 只要把式(25)(26)代入前述有关公式就可得出如下的一维内力相应公式.

k
端为弹性的判断准则

f k (Qk ) < 0
及 f k (Qk +dQk ) ≤0
(27.1a)

f k (Qk ) = 0
及 Qk dq k < 0
(27.1b)

k
端为塑性的判断准则

f k (Qk ) = 0
及 Qk dq k > 0
(27.2)

由于在屈服面方程中引进变量 αk
, 使得式(27)能自动跟踪加载路径. 显然这比一般文献把平行双线型回

线划分为许多区段而分别列式判断要简明得多, 且易于编写程序.

本构关系如下:

d {Q} =K ( n ) d {q}
(28.1)
 Qi   qi 
d {Q} = d   d {q} = d   (28.2)
Q j  q j 

K iie = K ejj = K e K iip = K jjp = K


, 参见图 1)
p
这时 (本节 Ke 和 Kp

(1) 当内力是剪力,扭矩或轴力时

K ije = K eji = −K e
(29.1)

 1 − 1
K (1) = K e   (29.2)
− 1 1 

1 −1
K ( 2 ) = K ( 3) = K p  (29.3)
−1 1

K eK p 1 −1
K (4) = −1 (29.4)
2K e − K p
 1

(2) 当内力是弯矩时

1 e
K ije = K eji = K (30.1)
2

 1
1 2
K (1)
=K e
 (30.2)
1
 1
2 

 p 1 p 
 K 2
K 
K ( 2) =  (30.3)
1
 Kp
2
1
4
( 3K e + K p )

 4 (3K + K )
1 e p 1 p
K 
K ( 3) = 2
1 p  (30.4)
 K Kp 
 2 

K eK p 3K e + K p
2K  p
K (4) = p 2   (30.5)
3( K ) + 2 K K − ( K )  2 K p
e 2 e p
3K + K 
e p

实质上式(30)就是所谓 Gibson 单分量模型的公式 , 这说明该模型仅是我们前述普遍公式在一维内力


[ 7]

空间中的一个特例罢了。

(二 ) 按等向硬化规则计算的构件 (适用于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者)

该硬化规则假定屈服面保持其初始形状和中心而逐渐均匀膨胀。显然此硬化模式较适用于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的场合。

屈服面方程

f k =F ({Qk }) −βk =0
初始屈服面的 βk ≠ 0
(31)

这时 βk
是一个由变形路径所决定的变化标量, 称为硬化参数.

判断准则: 按式(5),(6)

由式(31)

T
 ∂f k 
df k =   d {Qk } − hk λk = 0
 ∂{Q }  (32.1)
 k 
∂f k dβk dβ k
hk = − = (32.2)
∂βk λk λk

由式(32.1),(32.2)

T
 ∂f k 
(dβ k ) ∆t = (hk ) t1 (λ k ) ∆t =   {dQk }∆t (32.3)
 ∂{Qk }  t1

式(32.1)跟式(3.1)两者形式完全一样,此外容易知道本节其它有关公式亦跟前边式(4)至式(14)完全相同。

这里硬化模量 Hk
(或 hk
)的计算,目前一般文献的作法是: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或半径验地确定 fk

的具体函数形式后, 再另外独立地假设 βk
函数并将它代入式(32.2)以求得 hk
值。不同学者往往建议不同

βk
的 函数,这是相当于人为地选用不同的硬化规律。

实际上,我们认为,函数 fk
一旦确定下来,则硬化规律(即 βk
或 hk
的计算)就隐含其中了。式(32.3)也

βk fk
表明 与 之间有内在联系,两者不可各自独立确定,否则也许不能保证有关方程的兼容性或解的唯

一性。文献 [ ]8
的观点与我们有相近之处,该文表明对应于不同的 βk
函数会得到形式根本不同的屈服面轨

迹 fk
.

因此我们反常规地一开始就直接计算 Hk
:

从式(32.1)得

T
 ∂f k  d{Qk }
hk =   (32.4)
 ∂{Qk }  λk
上式跟式(16)又是形式相同,所以这里对 hk
或 Hk
的计算同样归结为式(19)或式(20), 而 βk
的变化规律

就按式(32.3), 不必另作假设。

(三 ) 按理想塑性规则计算的构件

本模式适用于不考虑硬化,没有 Bauschinger 包辛格效应的钢构件。

屈服面方程

f k =Fk ({Qk }) −βk =0


(33)

βk
这里 是一个常标量。

判断准则:

k
端为弹性时

f k ({Qk }) <0
及 f k ({Qk } +d {Qk }) ≤0
(34.1a)

T
 ∂f k 
及   d {Qk } < 0 (34.1b)
f k ({Qk }) =0  ∂{Qk } 

k
端为塑性时

T
 ∂f k 
及   d{Qk } = 0 (34.2)
f k ({Qk }) =0  ∂{Qk } 
作为硬化构件的特例,只要令前面有关公式中的硬化模量 Hk
= hk
=0, 就可得到理想弹塑性构件的相应

公式。

五 . 整体结构的动力分析

按常规的有限元法,通过单元组合得出整体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

(35.1)

其中

[c ] =α[ M ] +β[ K e ]
(35.2)

是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上式可用各种数值积分的方法求解。

六 . 数值计算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1. 在 t∆
时间内若构件一端或两端发生弹性向塑性过渡就称该构件处于过渡状态。此时一般可以用

0.618 法或对分法将 t∆
再行细分,以分别求出每根过渡构件的精确临界时刻;这当然很费机时,特

别是过渡构件数目较大的场合。
下面我们用“综合刚度”来描述过渡状态,不必缩小时间步距,可望节省大量机时;此外程序编写
也较简单方便。

过渡状态
k
端发生状态过渡的判断准则

f k ({Qk }) <0
及 f k ({Qk } +d {Qk }) >0
(36)

本构关系

d {Q} =K ( nm ) d {q}
(37.1)

过渡状态符号记作 (nm)
[状态 nm
=12, 13, 14, 24, 34]。例如状态(12)表示从 t∆
的始刻两端弹性(状态 1)过

渡到 t∆
的终刻 i
端塑性(状态 2); 如此类推。

计算示意参见图 2.

其中向量 AC
和 AC ′
分别代表按始刻刚度 K (n )
和”综合刚度” K (nm )
算得 t∆
时段的内力增量.

AB
η= (参见图 2) (37.2a)
K ( nm )
=ηK (n)
+(1 −η) K (m)
AC

η
值由下面方程求得:

(
f k {Qk }t1 +η{dQk }∆t −{αk }t1 ) =0 (37.2b)

“状态过度点”的数据按下式算得:

t =t1 +η.∆t
(37.3a)

{q k } ={q k }t1 +η{dq k }∆t


(37.3b)

{Qk } ={Qk }t1 +η.{dQk } ∆t


(37.3c)
图 2 中的 B
和 B′
点,分别为内力增量矢 AC
和 AC ′
的近似“状态过度点”。

我们在文末例题中对一维内力情况用“综合刚度”算得 B′
(“状态过度点”)的数据为

q x =−0.0048405 Q x =−0.38999

精确数据见图 4(2),应是

q x =−0.00485 Q x = −0.39

可见误差很小

AB ′
若再令 η= ,则又可按式(37.2)组合出新的 和算出新的内力增量,如此一次次迭代运算下去,
AC ′ K (nm )

虽然确实也会收敛,但试算的结果发现新的过度点误差越来越大。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综合刚度”法仅是一种方便和省时的近似手段而已,不能期望用迭代法来提
高精度(期望它收敛于精确值)。

2. 数值误差会使多维内力场合的 t∆
终刻塑性力向量 OC
穿越该 t2
时刻的新屈服面之外(参见图 3). 当

穿越误差大于给定限度时,应取图 3 中 OB
作为 t2
时刻的内力向量。

3. 若 t∆
时间内发生塑性向弹性卸除,我们近似取 t1
为卸除时刻. 若 t∆
很小, 这样所引进的误差并不

大.
七 . 简单算例

虚拟的单质点抗剪柱,见图 4(1). 柱顶集中质量 m=1(公斤*秒 *米 ).


2 −1

方柱(x,y)双轴方向力学特性均示于图 4(2),矩形柱的则示于图 4(2)(3).

ξx =ξy =0.5
为加速瞬态衰减(缩短瞬态反应), 取阻尼比 .

结构受到(x,y)双向分别或同时输入的同步等幅加速度正弦波的激励(后者相当于在我们现有单向振动

台上将结构斜置 45°
角, 方便今后做实验对照):

激励波周期按第二类场地土卓越周期 T=0.3(秒)

激励波的加速度振幅按九烈度 A=0.4g=3.92(米*秒 )
−2

数值计算用威尔逊 θ
法, ∆t =0.015
秒, θ
=1.4
我们曾计算了六种不同情况。因篇幅所限,这里只列出与讨论有关的下述若干情况及其部分计算结果。

1. 单向激励或者说没有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应的(x,y)双向激励. 在本特例正好就是一维内力情况,简称

“一维方柱”或“一维矩柱”.

顺便说一下: 所谓"没有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应",即其屈服面图形为最凸,如图 4(4)的长方形所示,在此


情况下运动方程是去耦的.

2. (x,y)双向激励方柱, Hk
按式(22),这是二维内力情况,简称“二维方柱”。

3. (x,y)双向激励矩形柱: Hk
按式(23),简称“二维矩柱 A”; Hk
按式(24)则简称“二维矩柱 B”。

本例柱子底端位移为零,故只需对顶端进行计算即可,而且这时(状态 4)和(状态 2)两者公式是一致的。


假设“二维柱”顶端屈服面为如下椭圆:

2 2
 Qx −αx   Q y −α y 
f =    −1 = 0
 Q  + Q  初始屈服面的 (38)
 x   y  αx =αy =0

将 f
代入前述 Prager 硬化构件有关公式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具体表达式(略).

下面就计算结果讨论若干问题:

(一) “一维柱”和“二维柱”动力反应的差异(主要以方柱为例)。

1. 本例结构的自振周期 Tx =T y =0.7
秒,远大于地面波周期 T=0.3 秒,故两者相对地面的位移反应都接

近于地面绝对位移, 彼此相差很小(图 5).

2. 初始屈服的近似资料如下。可见双向激励使结构在较早时刻和较低内力情况下屈服。
按“综合刚度”式(37)算得初始屈服(图 2, B′
点)的近似数据:

“二维方柱” t=0.0721533 秒 Q x =Q y =−0.27576


公斤

“一维方柱” t=0.0831762 秒 Q x =Q y =−0.38999


公斤

3. 对照图 7(1)(2), 可见

(1) 相互作用效应使“二维方柱”内力滞回线塑性区段的线形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例如: 非方形柱)不再保持直线而变成曲线 ---- 见图 7(3).

图 7(2)塑性区段仍为直线, 只是方形柱的特殊情况.

(2) 图 7(2)塑性区斜率变小了,表明双向激励致使塑性刚度衰退。

(3) 塑性刚度衰退令自振周期変大, 更为远离本例地面波周期,而所承受的地震力降低许多(图 6).

文献 的试验报告也得出相同结论.
[ 2]

(4) 图 7(2) “二维柱”的内力滞回面积(EK)较大. 说明双向激励(更确切说是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力)增

加了式(39)的结构塑性变形能(EK)的输入(吸收), 从而损坏更严重.

这也许是对文献 的实验中提到的所谓“柱子较大震害在双轴比单轴为甚”的一种能量解释。
[ 2]

说得更明白一点,因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应之故,构件承受双(轴)向同时激励的损坏程度甚于其依

次经历各(轴)向单独激励的累积损坏。

我认为: 计算的"滞回面积" 和 试验的"滞回面积" 具有不同的力学含义.

计算的(对外力作出反应的)"滞回面积"越大, 表示构件吸收了更多"塑性变形能",从而受到的损坏更

严重.

试验的"滞回面积"越大, 表示构件能够吸收更多"塑性变形能",从而抗损能力更强.

我估计, 试验的二维塑性内力(应力)"滞回面积"应该变小,从而比单向受载的抗损能力降低了.
图7 稳态阶段 x 向剪力滞回曲线

4. 运动反应的能量机制。

将式(35)两边对 作一个周期(0.3 秒)定积分, 得到

EM(运动动能) + EC(阻尼耗能) + EK(塑性変形能) = EG(激励波输入能量) (39)

图 13 仅示出“二维矩柱 A”在一个激励周期内的能量积分曲线.

应指出, 图 13(2)显示式(39)的两边并不相等 4.738 ≠ 3.812. 原因可能是: 我们使用梯形数值积分, 这对于

威尔逊 θ
法只有加速度项才相吻合.故式(39)左边总是偏大,累积起来误差便相当可观.

Ex
ax = , 这里
令 Ex + E y Ex
和 Ey
分别表示稳态阶段的一个激励周期内在 向和 y
向的输入能量, 即
x

式(39)等号左端。则有

“二维矩柱 A”: a x = 0.68 a y =1 −a x =0.32

“一维矩柱”: a x = 0.69 a y =1 −a x =0.31


此表明双向激励时,由于 x
轴和 y
轴两方向塑性内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致使各轴方向输入能量的
比例发生变化,即产生能量交换。这就是为何在塑性阶段两个正交方向的运动方程不能独立求解的能量

觧释。在本例,是 向弱轴交换到更多一点能量. 文献 的试验报告也提到强弱轴之间的耦连影响.


[ 2]
y

如果此结论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当我们按平面构件原则设计梁或柱时,对弱轴就应该相对地适当加
强,以确保未来实际承受空间荷载时的安全度。

顺便提一下, 图 13(1)的一个周期动能积分不为零(EM=2.202), 表明"瞬态阶段"激励在一个周期输入的能


量除了供给阻尼和塑性変形能消耗以外, 还有富余并以动能形式储存起来, 这富余动能将传递给下一周
期并影响下一周期的运动反应. 在随后若干周期, 富余动能越来越小,直至为零,从此运动反应就由初
始"瞬态阶段"进入"稳态阶段"(见图 13(2)及图 5,图 6).这就是正弦波激励的瞬态或稳态反应的能量机制
(解释).
(二) 虽然“二维矩柱 A”的 Hk
在 6.747 和 26.849 之间变动,而“二维矩柱 B”的 Hk
却是常数 16.79, 但

者反应值都比较接近(图 8,9,10,11). 似乎动力反应对 Hk


值并不敏感.

因此计算 Hk
的式(20)虽则近似,看来它对动力反应最终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八 . 结束语

1. 根据本文提供的一套普遍公式,只要给定屈服面方程,则在我们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原来难以解决

的本课
题的普遍性计算问题现在可以得解。

2. 硬化模量 Hk
的计算一直是弹塑性理论的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本文推导出它的一个近似算式.

并据
之以新观点重行讨论"单一曲线"硬化律的适用条件.

3. 正如本文所述,屈服判断准则.塑性内力相互作用效应和硬化规律( Hk
的计算)都跟屈服面方程有关,

可见
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个关键因素,应予重视。

4. 显然,本文有关思路可推广到用应力应变关系表达的类似弹塑性问题上去。

结构对多维地面运动的弹塑性动力反应是国内外均重视的研究课题。我们在这里做了某些探讨,很
多理论和实验工作尚待今后深入进行。

九. 致 谢

衷心感谢尹之潜导师的指导帮助 !

1983 年, 我这篇硕士论文"空间框架结构对多维地面运动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著名杂志发表, 本人并不知情. 我导师尹之 潜先生在该杂志编委中位处权威地位, 无疑是他叫论文以
我个人名义发表. 事实是: 我这个学给排水的初生之犊 在此陌生研究领域 若没有导师的高瞻远瞩指
导, 断无此文诞生. 请学者今后引用此论文时, 记得写上我导师尹之潜 先生的名字 ---- 此盼, 谢谢!

十 . [后补 ] 塑性理论新思维 :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本文实貭还给出”连续体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普遍公式”, 并且首创得出其近似却最合理的理论算法.

(目前教科书形式上也给出这个本构公式, 却不知如何计算其中的硬化模量 H ; 唯有另做假设或另做试验,

采用经验算法.)

上面“结束语”里, 我提到”本文思路可以推广到应力应变关系表达的类似弹塑性问题上去”.

汶川地震使我重看塑性理论, 惊讶地发现: 虽然本文完成并发表近卅年, 其思路和成果竟然还没有移植推


广到”连续体弹塑性理论”上去(可能”粗大的梁柱”和”无穷小六面体”难以产生联想, 其实只需要有
点想象力.)

现在只好由我来完成这项移植工作.

我认为各门类”工程力学”的关键是给出(包含所有分量的)普遍性本构公式. 有了它, 什么”空间”、“


多维”问题都迎刃而解(不必简化为”平面”或”单维”问题).

连续体弹塑性理论(下称"教科书")研究“无穷小六面体”(“一点单元”)共 6 维的应力应变关系, 它只有 2


个应力状态:
弹性 或 塑性.
本文研究梁柱杆件. 如果把杆件 i, j 两端想象为二个点(“二点单元”), 把杆件内力位移关系(共 12 维)想象
为应力应变关系, 杆件共有 4 个应力状态:
(状态 1) i, j 均为弹性
(状态 2) i 塑, j 弹
(状态 3) i 弹, j 塑
(状态 4) i, j 均为塑性

可见, 本文研究的"二点单元” 比 教科书"一点单元" 复杂很多 (杆件 i, j 两端点就如太空中二个星球. 在


塑性阶段, 不单本星球各内力互相耦联, 而且 i 和 j 二星球之间的内力也互相耦联).

教科书"一点单元" 是 本文"二点单元” 的特例.

例如: 保留 i 点, 去掉 j 点; 相当于强令本文公式中所有含 j 下标的项都等于零, 立刻得出如下如下”连续


体弹塑性理论”的有关(6 维)普遍公式:

1. 弹性本构公式 :

d {σ } = K e d{ε } K e 为弹性刚度矩阵 参见本文(7.1)

2. 塑性本构关系的 (6 维 )普遍公式 :

  ∂f  e 
T
 e ∂f
K   K
 e ∂{σ }  ∂{σ }    e K e {r}{r}T K e 
d {σ } =  K −  d {ε } =  K − d {ε }

T
 ∂f  e ∂f   H + {r}T K e {r}  参见本文(10.1)及(10.3)
 h +   K
  ∂{σ }  ∂{σ } 

1

∂f   ∂f  ∂f 
T 2

单位外法线向量 {r} =   参见本文(9.4)


∂{σ }   ∂{σ }  ∂{σ } 
 

−1
  ∂f  T ∂f 
H = h   
参见本文(9.5)
  ∂{σ }  ∂{σ } 
 
判断准则:

在 t∆
时间内,

[1] 该点为弹性, 则

f ({σ }) < 0 及 f ({σ } + d {σ }) ≤ 0 参见本文(5.1)

T
 ∂f 
f ({σ }) = 0 及   d {σ } ≤ 0 参见本文(5.2)
 ∂{σ } 

[2] 该点为塑性, 则

T
 ∂f 
f ({σ }) = 0 及   d {σ } > 0 参见本文(6)
 ∂{σ } 

判断准则中的 f 均为 t1
时刻屈服面函数.

硬化模量 H 的计算 :

为表达清楚,本节对有关项在必要时加注时间下标.

由式(3.1)

T
 ∂f   d {σ } 
( h) t =     参见本文(16)
 ∂{σ }  t1  λ  ∆t
2

由式(9.5)

−1
  ∂f  T  d {σ }    ∂f  T ∂f 
(H )t 2
=         
  ∂{σ }  t  λ  ∆t   ∂{σ }  ∂{σ }  (16.1)
 1   t1

因为在每一步增量计算之始上式加注 t∆
下标的项均属未知, 不能直接按该式算得 H 值,只好另辟途径.
(教科书并没有运用上述”加注 t∆
下标”的方法, 揭露”增量型塑性本构公式”之不可计算的致命本质.)

 d {σ } 
( d {σ }) =   (d{ε p }) ∆t
由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 t p  及式(2) (16.1), 消去 λ 得, 可写出
 d {ε }  t1

−1
  ∂f  T d {σ } ∂f    ∂f  T ∂f 
( H ) t 2 =       
  ∂{σ }  d {ε p } ∂{σ }    ∂{σ }  ∂{σ }  参见本文(18.1)
 t
1
  t1

d {σ }
根据向量函数关于向量导数的定义式, 上式 d {ε p } 是一个以偏导数为元素的矩阵. 然而该矩阵的元素仍

属未知,它们是时间的函数,与(加载)过程有关,需要跟踪测定,依目前实验技术是难以测定的.

d {σ }
矩阵 d {ε p } 非对角元可写成

∂σ l ∂σ l ∂σ m
= 参见本文(18.3)
∂ε m ∂σ m ∂ε mp
p

若应力 σ l 和 σ m 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效应(这一效应通过一个屈服面方程把各应力联系起来而得到体现.

∂σ l
属于弹性的应力例如静水应力, 或者次要应力, 可以不写入屈服面方程),则上式 ∂σ = 0
m

d {σ }
可见矩阵 d {ε p } 非对角元之所以不为零,反映了塑性应力间的相互作用.

∂σ m dσ m
作为近似计算,若强令这些非对角元全为零会是怎样呢?这时对角元 ∂ε p 便变成 dε p . 此说明忽略塑性
m m

应力相互作用效应的近似性就相当于: 用一组形如图 1 的特性曲线所反映的一维应力状态的简单硬化特

dσ m d {σ }
性 dε p 来近似代表物体在多维应力状态下的复杂硬化特性 d {ε p } . 前者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力学性质,跟
m

过程无关,易于实用地预先确定.
这样,式(18.1)就变成如下近似式:
N
 dσ m  N
 K me K mP 
(H )t ≈ ∑ ϕ m
  = ∑ ϕm e
 
2
m =1  dε mp  t m =1  K m − K mp  t1
参见本文(20.1)
1

K me 和 K mp 参见图 1(下同)

−1
 ∂f 
2
  ∂f  T ∂f 
ϕ m =      = rm2
  ∂{σ }  ∂{σ }  参见本文(20.2)
 ∂{σ }   

dσ m
这里 rm
是单位外法线向量{ r }的第 m
分量. ϕm
可看作第 m
应力分量的硬化特性 dε p 对 H 数值贡献的
m

N
2
权数, 它跟第 m
分量的 rm 成比例, 显然. ∑
m =1
ϕ m = 1. . 由于 ϕm 是时间的函数, H 亦不为常数.

本文(20)式 意思就是: 硬化模量 H 的近似值 等于 每一应力分量"单一曲线"硬化贡献的”加权求和”.

对 (20.1)式再作若干人为假设 , 可得如下的经验简化式 (22)(24.2)(24.3):

dσ m K me K mp
=
K me − K mp 相等:
(1) 假设 各分量的
dε mp

 K me K mp N K me K mp
( H ) ≈  e ∑ ϕ m = e m = 1,2....N (此即"单一曲线"硬化律, H 为常数) 参见本文(22)
 Km − Km K m − K mp
p
 m =1

从上可见"单一曲线"硬化律的适用条件:

d {σ }
1) 忽略塑性应力间的相互作用, 亦即 强令 d {ε p } 非对角元全为零 (教科书都没有指明此一近似性).

dσ m K me K mp
2) 假设 各分量的 dε p = K e − K p 相等 (这比教科书的各向同性要求更严格).
m m m

3) 不必受”简单加载”的约束(教科书对此长期阐述混乱).

N N
1 1
(2) 假设 K me = K e =
N
∑ K me
m =1
K mp = K p =
N
∑K
m =1
p
m 参见本文(24.1b)
 K eK p 
( H ) ≈   ( H 为常数) 参见本文(24.2)
k −K
e p

(3) 假设 各分量的权数 ϕ m 相等,

N
 dσ m  1 N
K me K mp
( H ) ≈ ∑  ϕ m  ≈
p  ∑ ( H 亦为常数) 参见本文(24.3)
m =1  dε m  t N m =1 K m − K m
e p
1

关于硬化模量 H 计算式 (20.1)的讨论 :

(1) 从道理上说, 物体的塑性硬化规律应取决于其本身内在的力学特性,同时又跟外部输入(即加载或变形

dσ m
路径)有关. 这两者在式(20.1)中分别由 dε p 和 ϕm
项得到近似反映, 故该式看来有一定合理性.
m

d {σ }
(2) 对于非软化和非失稳构件,矩阵 d {ε p } 是正定的,因而式(20.1)的 H ≥ 0 .

(3) H 值的升降可以从物体刚度之增减来得到间接反映.而许多实验或计算方面的文献 [ 2 ][ 3][ 4 ]

都提到由于

塑性应力间的"相互作用", 使物体刚度(从而 H 值)减小了. 换言之, 人为地忽略"相互作用"效应, 如式

d {σ }
(20.1)强令 d {ε p } 非对角元全为零, 猜测会使 H 的计算稍微偏大.

(4) 应说明的是,我们使用式(20.1)仅是在计算 H 时忽略塑性应力"相互作用"效应(致使 H 值稍微偏大), 而

在其它场合并没有忽略此效应. 所以相信总的反应计算误差不会很大. 从我们文末例题看来, 总的反


应计算对 H 值的变化似乎不敏感. H 值稍微偏大将令总的(应力应变)反应计算亦一致地稍微偏大或偏
小 ----这个”计算值一致性稍微偏大或偏小”的特性很重要; 它使得计算曲线比试验曲线一致性地
稍微偏大或偏小, 这就可以统计出一个大于或小于却极接近于”1”的修正系数 a, 将 a 乘计算值可令
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更加吻合, 减少 H 近似式(20.1)的误差.

d {σ }
(5) 本文阐明矩阵 d {ε p } 是不可计算的, 从而(包含该矩阵的)硬化模量 H 和本构公式也不可能有精确计算

值, 它只能有近似值 ---- 教科书并没有阐明这一重要概念.


d {σ }
(6) 式(20.1)虽则近似, 但它是最合理的近似算法; 强令 d {ε p } 非对角元全为零只是近似计算的做法,它并

没有另外加入人为假设, 故式(20.1)是理论公式.
但是本文的简化式(22)(24.2)(24.3)因为另外加入人为假设, 故是经验公式.

而教科书所有硬化模量 H 计算公式都加入人为假设, 所以都是经验公式.

3. 几点说明 :

(1) 我把上面这套弹塑性理论称为”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教科书罗列若干屈服准则: 最大剪应力, 等效应力, 最大应力偏量…等准则. 试图用某单维的或等效的


应力状态(代表真实的多维复杂应力状态)作为屈服判断的根据.
显然以(包含多个或所有应力分量)屈服面作为弹性与塑性的界限面比上述屈服准则更合理, 故此本文
选择以它为”前提”推导全套弹塑性公式.

多余讲几句:

不同”前提” 得出不同理论(不同的”平行公理前提”可得出欧氏几何或非欧几何).

“前提”选择是很重要的, 它既要合理(科学), 又要比较简单实用.

据某书介绍, 研究梁柱单元按”前提”分类就有: (本文首创的)”屈服面模型”, 另外还有”纤维截面分析


模型”, ”柱端 5 弹簧截面模型”…… 那个模型(“前提”)较好? 除了与试验曲线比较, 也不应太复杂.
题外话: "简单就是美". 本文推导出杆件 4 种”内力状态”全套公式后, 应算大功告成了. 但是看到一大
堆复杂的计算符号, 总觉得不”美”. 于是再挖空心机把(“二点单元”) 3 套”塑性状态”公式统一为 如
下一个 跟 教科书连续体“一点单元” 形式上完全一样 的简明式子:

 ( n)  T (n) 
−1 T 
 (1) (1) ∂f   ∂f ( n )  (1) ∂f   ∂f ( n )   (14.6)
d {Q} =  K − K h + 
( n)
 K   K (1) d {q} = K ( n ) d {q}
 ∂{Q}   ∂{Q}  
∂{Q}  ∂{Q}  
   

追求"简单美"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使得编写计算机程序也变得更加容易简单.
(2) 关于屈服面方程.

1) 该方程可以描写或给出初始屈服面和后继屈服面. 因此本文认为它巳包含了硬化规律的信息(后继屈

服面的信息就与硬化有关), 不必在屈服面方程以外再寻找硬化规律. 即是说, 屈服面方程作为推导全


套弹塑性公式的”前提”(已知条件)是”必要”而且”充分的”.

教科书似乎认为屈服面方程作为已知条件不是”充分的”, 所以从它推导出本构公式后, 还要对该公


式中硬化模量 H 的计算另外人为作出各种假设, 例如: 假设 H 与塑性功或塑性应变有关, 假设 H 符
合"单一曲线"硬化律……等等; 这实在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有的教科书或论文还认为 H 值应由硬化试验确定. 如果把本文(16)或(18.1)式视为 H 定义式, 则 H 与

d {σ }
屈服面方程有关, 不能单纯 由试验确定. 而且 H 定义式中的 d {ε p } 项是一个矩阵, 该矩阵的元素

是时间的函数,与(加载)过程有关, 也是不能单纯由硬化试验(不考未来加载过程)就可预先确定 ----

某些学者这样做是徒劳的. 但是, 如果试验之目的不是为了求出 H 值, 而是为”屈服面方程”服务, 那

是应该鼓励的.

也有可能教科书虽然承认”屈服面方程”作为已知条件是”必要”而且”充分的”, 但是从”屈服
面方程”推导出本构公式, 其中硬化模量 H 的计算是本文式(16), 它却”中看不中用”, 不知如何执
行计算, 所以教科书要另做假设或另做试验, 以便计算出 H 值.

2)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的若干名词朮语:

A. 屈服准则与加载函数: 定义初始屈服面和后继屈服面之大小及形状.

B. 硬化规则:描述后继屈服面在应力空间中之演化规律.

(a) 屈服面不动型: 等向硬化规则, 理想塑性规则(没有硬化)……


a) 等向硬化规则: f = F ({σ }) − β = 0 参见本文(31)

(初始屈服面的 β ≠ 0 , β 是一个由加载路径所决定的变化标量, 称为硬化参数)

b) 理想塑性规则(没有硬化): f = F ({σ }) − β = 0 (这里 β 是一个常标量) 参见本文(33)

(b) 屈服面移动型: 随动硬化规则, 混合硬化规则 ……

例如, 随动硬化规则的”屈服面方程”:

f = F ({σ } − {α }) − β = 0 参见本文(1)

{α } 为屈服面中心坐标向量, 初始屈服面的 {α } = {0} . β 是一个常标量.

C. 流动规则(定义”塑性应变增量向量”之大小与方向): 正交流动规则, Ziegler流动规则……

∂f
例如, 正交流动规则: d {ε } = λ ∂{σ } ( λ 是某一正的标量)
p
参见本文(2)

本文详细演示了由 ”随动硬化规则”屈服面方程 和 ”正交流动规则” 推导有关公式的步骤.


本文也示范了由 ”等向硬化规则”屈服面方程 推导有关公式的简化分析思路, 结果是 其公式与”随
动硬化规则”的 完全相同.
作为特例, 只要令上面公式中的”硬化模量”等于零, 即可得到(没有硬化)”理想塑性规则”的相应公式。

其实, 本文的公式推导步骤和思维是 各种”硬化规则”屈服面方程 和 各种”流动规则” 都可参考运


用的.

(3) 经由上面公式推导的思考, 我认为:

本文公式虽然是由 ”随动硬化规则”屈服面方程 和 ”正交流动规则” 推导出来, 但它是通用的


公式.

或者说, 不管什么”硬化规则”或什么“流动规则”, 推导出来的本构公式的外形都是一样的(见本


文公式所示).
那么要这些各种”硬化规则”或各种“流动规则”干啥? 原来, 它们只是 在”屈服判断”时 才用
得上, 才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4) 由上述观念得出”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的觧题步骤和方法:

1) 根据试验, 经验, 理论或半理论分析等等, 写出”初始 屈服面方程”; 这就万事大吉了.

这一步骤, 完全不必考虑”硬化规则”或“流动规则”.

2) 把”初始 屈服面方程”代入本文公式, 从而得出具体的”增量型弹塑性本构关系式”, 再一步步计算

出应力(应变)增量.
3) 在后继塑性 阶段的每一步增量计算中, 根据选定的”硬化规则”(如果是移动型屈服面, 还要选定相

应的“流动规则”), 可得出一个 最新”屈服面”(即”弹性与塑性的界限面”), 供 未来 增量计算


作为”屈服判断” 之用.

而在 每一步增量计算 当中, 均拿 此前 最新的”屈服面” 作为”屈服判断”之用.

4) 有条件的话, 拿计算结果(曲线)与试验结果(曲线)做比较.

如果计算和试验吻合不理想, 这可能是你发挥创意的时机:

是否全套觧题方法有问题?

是否”初始 屈服面方程”不够精确? 这领域有太多课题值得去做.

是否选定的”硬化规则”或“流动规则”错了? 那就一次次用其它规则试算 或者 创造属于你的新


规则,
以减小计算误差.

……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有许多”未开恳的处女地” 等待你去播种.

(做研究用的加载过程: 最好输入规则动力波形, 或者用循环静力加载...... 不要输入地震波.)


(5)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应该在那里做试验? 如何做试验?

教科书有五花八门的试验.

有些试验为提高计算精度而做(我称”必要试验”.不过对于经验公式,计算精度提高最好也还是经验
的东西, 有实用价值而没啥理论价值).
另外, 有些试验纯粹为了和计算曲线对照而做(我称”非必要试验”).

但应指明, 为了和本文计算曲线对照而做的试验是”必要试验”, 因为如前所述它可以统计出一个修


正系数 a, 从而提高计算精度.

本文从”前提”推导出全套公式, 全是思维过程, 不要做试验的.

那么, 要做试验的地方 主要在”前提”(”初始 屈服面方程”)那里做.

正如前述, ”硬化规则”或“流动规则” 不能单纯 靠做试验来确定. 它们的确定是依据 动力或静力


反应
的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做比较, 通过分析或试算法 选取误差较小的“规则”, 或者自行创造误差更

的新“规则”.

一句话, 我们只做二类试验 :

(1) 为构造”初始 屈服面方程”而做试验.

也就是做 “单应力和(若干)多应力” 的屈服试验.

目前做全 6 维复杂应力状态试验还有困难, 只能做单维或少数几维的简单应力试验, 从而得出若

干简单应力状态的试验屈服点. 如果严格地通过这些试验点作出 6 维曲面不是外凸光滑的, 那么

就要按”最小二乘法”之类原理去获得”初始 屈服面方程”. 这种从简单应力试验点推伸到复


杂应力
空间点的做法纯属数学问题.
对于梁柱构件, 也许可用"纤维截面分析模型"的方法 ---- 参见研究生教材"混凝土结构非线性

分析"(梁兴文, 叶艳霞编著), 求出构件整体截面的”初始 屈服面方程”. 有兴趣的学者不妨

作此
探讨.

(2) 为”提高计算精度”而做试验.

也就是做 “所研究物体对 简单动力波或循环静力 的弹塑性反应” 的反应曲线试验.

通过 试验反应曲线 和 (按以下不同目的设计,试算的)计算反应曲线 做比较, 我们可以:

(a)找出最佳的”硬化规则”或“流动规则”,

(b)统计出一个(前述)修正系数 a 以减小”硬化模量 H 近似计算的误差”,

(c)修正”初始 屈服面方程”.

以达到”提高计算精度”之目的.

(6) 上面对”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的叙述, 是把我的梁柱单元论文相应公式间接 转抄过来.

当然若要按教科书那样的叙述, 可以直接 从”屈服面方程”(依照本文思路)一步步推导出上述”


连续体无穷小单元”的全套公式.

例如, 本构公式的推导:

屈服面方程(各”硬化规则”通用) f ({σ }, β ) = 0 [1]

β 是一个由加载路径所决定的变化标量, 称为硬化参数

此外, 尚需定义 ”塑性应变增量” 和 “屈服面方程” 的关系 ---- 此即”流动规则”

∂f
通常选用”正交流动规则”: d {ε } = ∂{σ } λ ( λ 是某一正的标量)
p
[2]
由 [1]

T T
 ∂f  df  ∂f 
df =   d {σ } + dβ =   d {σ } − hλ = 0 [3.1]
 ∂{σ }  dβ  ∂{σ } 

T
df dβ  ∂f  d {σ }
λ=− =  [3.2]
dβ h  ∂{σ }  h

d {σ } = K e d{ε e } = K e (d {ε } − d {ε p })
[4]

由 [2],[3.2],[4]

 ∂f  ∂f  T e 
   K 
∂f  ∂f 
T
d {σ } d {ε }  ∂{ σ }  ∂{ σ }  
d {ε } =
p
  = ...... =  d {ε }
∂{σ }  ∂{σ }  (
h d {ε e } + d {ε p } ) 
T
 ∂f  e ∂f 
[5]
 h +  ∂{σ }  K ∂{σ } 
   

[5] 代入 [4] 得 本构公式

  ∂f  e 
T
 e ∂f
K   K
 e ∂{σ }  ∂{σ }    e K e {r}{r}T K e 
d {σ } =  K −  d {ε } =  K − d {ε }

T
 ∂f  e ∂f   H + {r}T K e {r}  [6.1]
 h +   K
  ∂{σ }  ∂{σ } 

1

∂f   ∂f  ∂f 
T 2

单位外法线向量 {r} =   [6.2]


∂{σ }   ∂{σ }  ∂{σ } 
 

−1
  ∂f  T ∂f 
H = h   
[6.3]
  ∂{σ }  ∂{σ } 
 
[附录一 ] 主要计算步骤的程序框图
[附录二 ] 主要参考文献

[1] David A. Pecknold, Inelastic Structural Response to 2D Ground Motion, ASCE, Vol. 100, EM5.
Oct. 1974.

[2] M.G.Oliva and R.W.Clough: Biaxial Shaking Table Study of a R/C Frame, 7th WCEE Istanbul,
Vol.7. 1980.

[3] Tsuneo Okada 等: A Simulation of Earthquake Response of R/C Building Frames to Bi-directional
Ground Motion by IIS computer-actuator on-line System,
7th WCEE Istanbul, Vol. 5.1980

[4] Alberto Parducci and Marco Mezzi: Non-symmetric Response of Symmetric R/C Structures to
Biaxial Seismic Inputs, 7th WCEE Istanbul, Vol. 7.1980

[5] 塑性力学, 大连工学院讲义, 1979

[6] R. Hill: 塑性数学理论, 科学出版社, 1966

[7] 陈聃, 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 建委建研院情报所, 1978.11.

[8] 黄文熙等: 土的硬化规律和屈服函数, 岩土工程学报, 第三卷, 第三期, 1981.8.

[9] Ali Riahi. D. G. Row and G. H. Powell, Three Dimensional Inelastic Frame Elements for the
ANSR-I Program, Report NO. UCB/EERC 78/06, Aug., 1978

[10] H. Armen: 塑性力学的假设, 模型和计算方法, 力学译丛, 1980.5.


[11] N. C. Nigam, Yielding in Framed Structures Under Dynamic Loads, ASCE, Vol. 96, EM5. Oct.,
1970
......

[后补 : 附录三 ]

先讲清楚我论文做的三件事 , 然后批驳深圳大学副校长杜宏彪教授对我质疑的回复就极之容易 .

在互联网看到: 打假斗士方舟子 先生仗义执言"判定杜文抄袭了张文".

本来方舟子 先生已经抓住要害替我批驳了杜宏彪教授的所谓回复, 我可以休息了.

但是, 看到杜宏彪教授"对张寰华先生质疑的回复", 避重就轻说得不清不楚, 不知想表达什么. 杜宏彪教


授能写出这么"高学术水准的论文", 对我回复的水平却如此不相称. 恰如一个学生抄同学的功课, 以为可
以蒙混过关. 当老师问他:"你的功课写了些什么?" 他只能含糊以对……

既然杜宏彪教授对自已的文章(即我论文的思维)实貭做了什么都不清楚, 那就由我来觧释吧.

简单地说, 我论文做了三件事.

我觉得, 有必要先讲清楚这三件事, 然后批驳杜文极之容易.

我认为, 平时待人处事, 应该谦虚. 可是在辨论或表达覌点时, 不妨把话讲"绝", 立论鲜明(不必"谦虚"), 听


众才知道你想讲什么.
下面恕我"口吐狂言"(并特别加上"武断"二个字的标签来形容我的"狂言", 表示它是主观的).
欢迎读者朋友用事实驳倒我的武断"狂言"!

近读研究生教材"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梁兴文, 叶艳霞编著, 2007 年). 该书介绍, 研究梁柱单元按"前

提"分类, 归纳有: "屈服面模型", "纤维截面分析模型", "柱端 5 弹簧截面模型" 等等.


1. 我武断认为, 我论文所做的第一件事, 便是首创梁柱单元的"屈服面模型". 该模型就是从屈服面方程推

导出梁柱单元的有关计算公式.

现在, 工程界对这样做可能见惯不怪了, 恰如"螃蟹可以吃"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 30 年前(1979 年)我作


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需要气和智慧.

那时, 查遍中外文献想找参考都没有. 从教科书看到"屈服面方程"包含所有应力分量, 这正吻合我想推导


出"包含所有分量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普遍公式"之心理, 于是就大胆地把它套用在梁柱单元上, 心中却不知
道这条路子是否走得通. 结果越走越复杂, 难度越大, 内心越害怕(这是我的硕士论文. 其他同学都上机计
算了. 我还在迷宫里摸索, “要不要放弃?”, “要不要改做容易的小课题?”).

连续体弹塑性理论(下称"教科书")研究“无穷小六面体”(“一点单元”)共 6 维的应力应变关系, 它只有 2


个应力状态:
弹性 或 塑性.

我论文研究梁柱杆件. 如果把杆件 i, j 两端想象为二个点(“二点单元”), 把杆件内力位移关系(共 12 维)想


象为应力应变关系, 杆件共有 4 个应力状态:
(状态 1) i, j 均为弹性
(状态 2) i 塑, j 弹
(状态 3) i 弹, j 塑
(状态 4) i, j 均为塑性

可见, 我论文研究的"二点单元” 比 教科书"一点单元" 复杂很多 (杆件 i, j 两端点就如太空中二个星球.


在塑性阶段, 不单本星球各内力互相耦联, 而且 i 和 j 二星球之间的内力也互相耦联).

教科书"一点单元" 是 我论文"二点单元”的特例. 例如:保留 i 点,去掉 j 点;相当于强令我论文公式中所有


含 j 下标的项都等于零,立刻得出”连续体弹塑性理论”的有关(6 维)普遍公式.

读者朋友看到我论文那一大堆繁复的符号和公式, 就可以推测我 (这个"文革"时期读"给排水"的学生) 当


时的"头痛指数"有多大.

但是, 更"头痛"的还在后头.
辛辛苦苦推导出全套公式, 以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 谁知到具体运算时, 我才发现这些公式却"中看
不中用", 它们是"不可以计算"的, 教科书没有明确告诉我呀.
原来如此! 怪不得比我聪明千百倍的前辈们没人走这条路 ---- “第一”这项荣誉谁不想要? 还会留给我这
个笨疍!
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 我病倒了, 而且病得很重!
可是医生说我没病, 只需要休息.
OK! 遵医嘱, 白天外出玩乐, 晚上早早睡觉……充分休息后, 某晚梦中突然一闪 ---- 啊, 我迷糊中梦出解

决办法了! 这就是下面我论文做的第二件事.

2. 对上面从屈服面方程作(自然)数学推导得到的"不可计算"之公式, 我做"第一次改造": 首先由全微分形

式的不变性 引进 "内力(或应力)向量函数 关于 塑性位移(或塑性应变)向量 的导数" 这一个矩阵项. 跟


着又做"第二次改造": 令该 "不可计算"矩阵 的偏导数非对角元 全为零(即忽略塑性内力"相互作用"). 这
就使全套公式改造成"可以计算"的了. 虽然强令非对角元全为零是近似的算法, 它却也是最合理的近似算
法; 在此我并没有另外加入人为假设(如教科书所做的那样), 故而它又是理论的算法; 详细请参见我论文
对(20)式的推导. 这就是我论文做的第二件事 ---- 我武断认为, 它是我的"专利".

[顺便一提: 在一维内力特例, 不存在忽略塑性内力"相互作用"的问题, 此时我论文公式, 即(29)(30)式, 便

不是近似式, 而且它们与老外给出的 "梁柱单元 仅受 剪力,扭矩,轴力或者弯矩单独作用 之 本构公式"


完全一样 ---- 至今我也不知道老外是怎样推导出这些公式的.]

太容易做的事称为"专利"就没啥意思. 30 年后的今天, 汶川地震惨痛镜头使我重看塑性理论,惊讶地发现:


教科书还是用旧的经验算法, 那么多精英学者都没有想出我的理论算法 ---- 可见它确有难度, 我也是大
病一场才想到的啊!

上面我论文做的第一件事(从屈服面方程推导出有关计算公式), 我不敢说它是我的"专利", 教科书早就这


样做了. 我只不过是"第一个"把它套用在梁柱单元上的人罢了.
[顺便一提: 既然是"第一个", 所以我武断认为, 其它有关梁柱单元"屈服面模型"的所有中外论文都应该出

现在我论文之后; 而且以中文发表者要比外文的多(有外文的吗?), 这是因为我论文在 1983 年以中文发


表的缘故, 并非外国人比我们笨.]
所以, 某篇论文 (不管研究连续体"一点单元", 或研究梁柱杆件"二点单元") 若从屈服面方程推导出 "不可
计算"的 有关公式 (然后, 如教科书那样, 加入人为假设的经验方法, 进行计算), 这有可能是作者的独立
思维(与我论文无关). 但是如果其公式中出现 "内力(或应力)向量函数 关于 塑性位移(或塑性应变)向量
的导数" 这一个矩阵项(与我论文一样, 做了"第一次改造"), 跟着又做"第二次改造": 令该 "不可计算"矩阵
的偏导数非对角元 全为零. ---- 我便武断认为, 该论文已经深深烙上"我论文的印记". 杜宏彪教授的文章
正属此类(我将另文详细剖释).
3. 我论文"结束语"里, 提到"本文思路可以推广到应力应变关系表达的类似弹塑性问题上去". 把我论文的

思维和成果移植推广到"连续体弹塑性理论"上去, 这就是我论文做的第三件事; 它填补了教科书若干空白,


提出如下一套弹塑性理论新思维: “基于屈服面概念的弹塑性理论”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