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6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九十年度贊助之學術研究報告

二二八事件:社會真實與歷史文本

計畫執行人:夏春祥

研究助理:黃奐臻、簡嘉儀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


二二八事件:社會真實與歷史文本

從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以來,至今(2001)已有五十餘年了。當這事件距
離我們愈遠,後來者想要認識它,唯有透過不同的論述,而影響社會最大的首推
新聞論述。本文便由新聞媒介的報導出發,探討新聞如何處理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議題。研究結果有三:

一、 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相關報導,可整理成幾種不同的議題
類型,共計有「喚醒民眾注意」、「事件演變」與「彌補傷痛」等
類型。其中仍有待我們進行意義論述的議題類型是「彌補傷痛」
類型中的「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的類型。
二、 關於二二八論述的討論本研究整理出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十種新
聞論述類型。這些類型也是日後發展「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
式」等議題的重要基礎。
三、 二二八新聞的論述策略計有「功能類型」、「衝突類型」與「構聯
或類比」等三大類型。其中的功能與衝突的再現類型是二二八議
題內部發展的無意識經營,而構聯則是賦予二二八意義外部發展
的有意識策略,這包括了和古今中外案例類比的作法。

這些研究結果提醒我們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已走過了什麼樣的發展歷
程,也逐步浮現出新聞論述在處理歷史題材時,常具有真實化的社會效用;也就
是說,真相為何已變得次要,關鍵是只有新聞媒介對於二二八的論述,才會形成
所謂的社會真實。而在此情形下,二二八事件只是一種豐富的歷史文本,提供新
聞媒介不斷進行書寫。接下去的問題,則是新聞媒介該如何處理更多激情沈澱後
的事實真相?以促使台灣社會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層次。作者指出,唯有新聞論述
逐步發展出,以人為核心的社會關懷,二二八之類的歷史議題才有可能成為台灣
社會的豐富文化資產,進而避免只流為簡化二分的鬥爭式資源,而在不斷重複中
耗損其價值。

關鍵詞: 二二八事件,新聞論述,社會真實,歷史文本


二二八事件:社會真實與歷史文本

摘要

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二二八事件研究簡史:已有的共識

第三章 詮釋二二八:存在的爭議

第四章 新聞論述中的二二八

一、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議題類型

二、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模式

三、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策略

第五章 結論:二二八中的「人」與台灣社會

參考書目


二二八事件:社會真實與歷史文本*

第一章 前言

從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以來,至今(2001)已有五十餘年了。回首檢視此

一事件,現在似乎是更適當的探討時機。之所以適當,是因為事件本身不再「敏

感」
,不管是對所謂的「官方」或是「民間」
,也不管是什麼政黨、什麼人物,愈

來愈多的人以描述的性質使用著「二二八」的字詞,例如二十一世紀第一年(民

國 90 年)的 2 月 28 日前後,剛接任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的陳水扁,便針對他所

領導的新政府在「二二八是否放假」的議題上,批評行政體系缺乏效率的官僚作

風;而早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民國 89 年)的 2 月 29 日,《中國時報》便曾

在「台北萬象版」中刊載著「濕冷二二八 溫泉業大發」的新聞報導。在社會之

中,「二二八」開始有些過往雲煙的味道了。本研究卻試圖立基於此,重新檢視

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社會的關係。

基本上,
「二二八」的不再敏感,是因為「官方」開始正視,
「民間」的「激

情」得以漸次沈澱,爾後接著政黨的輪替,不同朝、野勢力的重組,使得整體的

社會條件有了巨幅的變化。而在此之前,不同立場、不同背景、不同學門的研究

者,也都一點一滴地累積出二二八事件的真實圖像。於是,現在的二二八研究不

必再負荷多餘的、沈重的擔子,本文也因此試圖將西方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之光

接移至此,藉以看看這一老事件裡是否仍醞釀著更多的新鮮意。

*
本論文為個人博士論文之延續,此份研究則著重在對於二二八新聞論述之整理,不盡然和《媒
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一樣;兩者間有同、有異。相同
的部分是閱讀的素材、研究的大體內容,相異的部分則是本研究在邏輯上顯得更為扼要清晰,另
外也補上 2001 年的新剪報資料。特別感謝二二八基金會的贊助,讓我得以用更完整的人力去搜
尋不同報社的剪報資料。


而在看向未來之前,卻記憶起二二八事件在過往報紙中的一些浮光掠影。

這些片段對今日二二八事件的發展都曾經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也共同串起

了從 1947 到 2001 年這長長的五十五年光陰,屬於二二八事件的生命發展史。

第一則與二二八事件相關的新聞,首見於 1947 年 2 月 28 日的《台灣新生

報》,這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報紙之一,此則新聞被刊登在第二版中下方篇幅不甚

大的位置。標題為「查緝私煙肇禍 昨晚擊斃市民兩名」
,記載著二二八事件的開

端---即 2 月 27 日晚間的緝煙事件,內容為:

(本報訊)台省專賣局與警察大隊派赴市場查緝私售香菸之警員,今(二
十七)日於迪化街開槍擊斃市民陳文溪,並在南京西路以槍筒毆傷煙犯
林江邁(女)。警員十餘人今日下午七時許於南京西路天馬茶房附近之
香煙市場搜查現年四十歲之女煙犯林江邁之私煙,發生爭執,查緝員即
以槍筒毀傷林江邁之頭部,出血暈倒,某警員旋避入永樂座戲院附近,
市民陳文溪(非煙犯)自住所樓下觀看時,某警員開槍一發,貫穿陳文
溪之左胸,斯時圍觀之民眾擊毀該局卡車上之玻璃,並將該車推翻道
旁,八時許憲警趕至,始告平靜,林江邁現已送入林外科醫院旋告斃命
1
。陳文溪未被送至醫院時,即已斃命。該卡車旋被民眾拖入圓環公園路
側燒毀,消防隊第二分隊聞訊後,隨即趕往搶救,道側民房幸未延及,
聞警察局陳局長松堅曾親赴出事地點帶獲肇事警員四人送局訊問。(詳
情續報)(台灣新生報,民國 36 年 2 月 28 日,第 2 版)

這事件在沸沸揚揚的報導聲中不斷演變,輾轉發展出各種與二二八事件有

關的新聞議題,例如在 1948 年 2 月 28 日的《台灣新生報》上,就有一則極短的

純新聞報導,內容描述二二八事件嫌疑犯蔣渭川赴高檢處自首。爾後,在 1950

年時,二二八事件已經很少在報紙等大眾媒體上出現,但在 1950 年 6 月 18 日,

卻由於曾任台灣行政長官陳儀的被槍斃,而被新聞報導提及。此標題為「陳逆其

人」,敘述他擔任日本戰敗之後的台灣第一任行政長官,後來因二二八事件發生

1
這項報導內容明顯有誤,其後林江邁仍活著,並在軍法處留下審訊記錄,可參見陳興唐(1992),
另外,亦可參見民國 36 年 4 月 6 日《台灣新生報》報導,台北地方法院曾查驗其傷,並據以判
決。


及省府改組等因素於 1947 年 5 月 11 日離開台灣2,轉任浙江省主席,在浙江省

主席任內,由於試圖與共產黨談和,並協助渡江,遭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檢

舉,於是被捕遞解來台,並於 1950 年 6 月 18 日在新店碧潭槍決。然後是在 1957

年 12 月 3 日,《台灣新生報》刊登有新聞「謝雪紅不可告人之事 在『鬥爭會』

和盤拖出 所有罪行全是受共匪之命而行」
,其內容描寫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曾在中

部地區常被提及的謝雪紅,如何在中國大陸右派份子的鬥爭中,提到了共產黨策

動二二八事件的陰謀等。

基本上,除 1947 年事發當年的 2 月 28 日到 3 月 9 日,新聞報導較為多元

且連續。此後,報導便相當一致化,一致的面向在於凸顯當時執政國民黨的意識

型態,這情形尤其是在國民政府 1949 年遷至台灣、實施軍事戒嚴之時最為明顯,

這使得二二八事件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遺忘期」
。這種情形直到 1987 年,才漸次

鬆動,開始有更多的人談論二二八,並且積極為之平反。在 1987 年,已是國內

報業龍頭之一的《中國時報》
,便曾在解除軍事戒嚴之前的 1987 年 3 月 1 日,刊

登民進黨關於二二八的活動,這和以往一味凸顯的官方意識型態有所不同。

(本報綜合報導)「民進黨」人士為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二
十八日在台北市舉辦了兩場集會,吸引了廣大的民眾參加;在高雄市,
「民進黨」人士因紀念會的場地與其他活動撞期,不能按預定計畫進
行,因而集結沿街遊行,情勢曾混亂達一個多小時,但幸未發生事件。…
昨天晚上台北市的氣溫雖然很低,但是在四十年前「二二八事件」的肇
源地附近的永樂國小,「民進黨」舉辦的「二二八事件和平日說明會」,
卻聚集了三萬多人與會。…
頃出獄不久的姚嘉文和陳水扁也在會中公開宣布加入「民進黨」。…
(中國時報,民國 76 年 3 月 1 日,第 2 版)
(「二二八事件」
、「民進黨」
的括弧為原文所加)

此後,社會關於二二八的討論已經是不可遏止的力量。1988 年,基督教長

2
可參見民國 36 年 5 月 11 日《新生報》中二版之頭條「長官離台赴京 並在機場廣播告別省胞」


老教會和民主進步黨開始加入平反二二八的運動,然後是嘉義設立第一座二二八

紀念碑。1990 年 2 月立法委員在院會中為二二八死難者默哀,同年 12 月基督教

曠野社於懷恩堂舉辦二二八平安禮拜,行政院長郝柏村率官員出席,這是官方對

二二八的首次回應。1991 年 2 月時,《中國時報》便有「撫平歷史傷痕 看二二

八的定位問題」的新聞,內容如此描述著:

(記者林照真台北報導) 「二二八」的歷史禁忌在歷經孫運璿、俞國華、
李煥、郝柏村四任行政院長不同的態度後,終於獲得突破,並可望於今
年十月解開這項歷史之謎。…郝柏村以閣揆身份全程參加「紀念二二八
平安禮拜」,並一一向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握手致意。此舉被視為是執
政當局四十年來在處理二二八問題上,一個極大的突破。(中國時報,
民國 80 年 2 月 24 日,第 7 版)

同一天,此則新聞的下方也有描述當年紀念活動的報導:

(記者林照真台北報導)今年的二二八紀念活動,是四十四年來最頻繁
的一次。…佛教青年會、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都將在今日舉辦各項紀念
儀式,民主基金會也將在今日上午舉辦二二八座談會。(中國時報,民
國 80 年 2 月 24 日,第 7 版)

天主教耶穌會也在耕莘文教院舉行「正義、真理、二二八」的和平彌撒,

在同一日的《中國時報》中,主禮的王神父表示:「台灣的天主教會較少關切社

會公義問題;在這方面,天主教不是先知先覺者,但也不願成為不知不覺者」3。

就在社會各界一致展開紀念二二八的活動時,承受壓力最直接的受難者家屬也在

同年 8 月成立第一個二二八關懷聯合會,此後,各地分會陸續成立。

1992 年,行政院正式公布二二八研究報告。1995 年,2 月二二八紀念碑落

成,4 月「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通過,緊接著行政院成立「二二八事件

紀念基金會」,著手進行金錢賠償。目前擔任故宮館長的歷史學者杜正勝在當時

3
請參見《中國時報》
,民國 80 年 2 月 24 日,第 7 版之圖文說明。


《聯合報》的專欄中便直接寫道:

「二二八」,長年來象徵著台灣人悲哀的傷痕,長年來橫亙在本省人與
外省人之間的心理藩籬,就在今朝可能隨著最高當局的宣示---政府道
歉、史料公開、國家賠償和國定紀念日,傷痕將獲得平撫,藩籬也必拆
除,這將是台灣史上撥雲霧而見青天,最值得紀念的日子,中華民國八
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八。…(聯合報,民國 84 年 2 月 28 日,
第 8 版)

表一、二二八事件發展簡史表
時間 事情敘述
1947 年 2 月 27 日 台北市發生緝煙案
2 月 28 日 發生長官公署「廣場開槍事件」
3 月 21 日 清鄉計畫開始實施
1987 年 2 月 民間團體組成「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推動平反二二八
1988 年 2 月 22 日 總統李登輝在就職記者會上首次提及二二八事件
1988 年 8 月 19 日 全台灣首座二二八紀念碑,由民間興建於嘉義市
1990 年 2 月 立法院院會在政府官員未出席下,集體為二二八事件默哀
12 月 8 日 二二八平安禮拜,行政院長郝柏村與各部會首長全程參加
1991 年 8 月 3 日 受難者家屬成立第一個二二八關懷聯合會
1992 年 2 月 22 日 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報告正式公布
1995 年 2 月 28 日 二二八事件四十八週年,官方紀念碑於原台北新公園揭幕
3 月 23 日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通過(4 月 7 日)
12 月 行政院成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著手進行金錢賠償
1996 年 2 月 28 日 台北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1997 年 2 月 28 日 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紀念碑文今日揭碑,後遭破壞棄置
2 月 28 日 二二八訂為國定假日,放假一天;北市二二八紀念館落成

這些都是解除二二八禁忌的過程,從「二二八」被描述性地使用到變成是

一種象徵,以致於後來又成為描述用的字詞,其中的每一個環結都有其意義,不

管是 1987、1988、1990,抑或是 1992、1995 或 1996、1997,日後的眾聲喧嘩都

是在這樣一連串的基礎上醞釀的。在表一中,我們便可看見 1997 年二二八在被

訂為國定假日之後,整個議題的發展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早期的撫慰彌


撒、建碑紀念,與物質賠償,均是體現於外在的形式,這些外在可見的二二八大

事記,標示著已經努力過的痕跡,從建碑到賠償等,然而紀念碑文的揭碑到被毀
4
,也說明了省思的共識仍未建立5;1997 年之後,針對二二八事件,如何產生一

套體現著共識的文化論述,並孕育出更多深入探討的可能性,則是台灣社會的當

務之急(從那時至今的新聞報導,本研究也依報社別,整理成各年度的剪報目錄,

請參見【附錄】)
;也就是說,台灣社會該如何討論二二八,尤其是在影響極大的

新聞媒介上,更有待我們重視,因為二二八事件距離我們日益遙遠,日後的人若

想對二二八有所認識,勢必會受到每天新聞的影響。然而,若是新聞媒介中關於

二二八的討論,只是充斥著未經釐清的激情語言,不能容納理性論述的政治宣

示,那麼「向上提昇」的迫切心情,有一天會變得無奈而麻木。本研究的出發點

也是在這樣的心情下發展而來,試圖從一種更人道的關懷出發,以期待一個有厚

實文化的未來社會。

4
可參見《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3 月 1 日頭版頭條「228 紀念碑文 僅維持四小時。 連戰昨天
上午主持揭碑典禮 籲化解舊悲情共創新台灣 碑文下午即遭搗毀 是否重裝未定」 。
5
可參見《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3 月 2 日「毀碑事件 徒增紛爭 沒共識前 不如先有碑無文」中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蔡政文、馬英九及陳水扁等人的看法,以及《聯合報》民國 86 年 3 月 3 日
「看二二八紀念碑文遭毀損 如要心平氣和 還要再等五十年」中,由碑文撰寫小組召集人賴澤涵
所陳述的觀點與描述。


第二章 二二八事件研究簡史:已有的共識

前面提到,本研究關心新聞媒介對於二二八的討論方式與使用語言,因為

它關係到台灣社會的未來。然而,在瞭解新聞媒體如何報導二二八之前,我們似

乎更有必要檢視相關的研究。沒有這些過往的研究,也許很多追逐社會焦點的新

聞記者,不會把報導主題放在二二八之上,那麼社會上對於該事件的敏感與禁

忌,也就不會漸次消解。如此一來,關於二二八的理性討論,更難有醞釀沈澱的

可能。因此,有必要對相關的文獻做出整理,以嘗試描繪已有的共識。

一般來說,歷來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文獻,有很多是證言式的親身經歷,有

些是事發時的官方記載,有的則是事發時的民眾回憶。這些證言依觀點的性質,

大致上可分為兩種:

(一)是官方說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6、
7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所編的〈台灣暴動事件紀實〉 、白崇禧在 1947 年 3

月 27 日對全國廣播詞8、以及蔣介石在 1947 年 3 月 10 日中樞總理紀念週上的談

話9等,均包含在內。基本上,不同的官方文獻對於原因的說明或有差異。蔣介

石之談話凸顯共產黨在事件中的影響;白崇禧則強調日人偏狹教育與共產黨的作

用;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事件報告則析論事件的原因,大致上可分為:一、共黨

的作亂、二、日本的殘餘影響、三、經濟問題,以及四、特殊階級的怨恨、不法

6
請參見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 ,393-416,台北縣:稻鄉。
7
請參見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
,233-
258,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8
請參見陳興唐主編(1992) 《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下卷】》,
683-684,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9
請參見陳興唐主編(1992:674-675)。

10
份子的盲動等因素。官方文獻中,另有監察院閩台監察使楊亮功、何漢文〈台灣

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10,此份文獻對於事件原因的說明較為詳細,除上述原因

外,另提及政府政策失當及公務員貪污失職的影響等11。這類型的官方說法常將

事件責任委諸他人,誇大共黨份子,把參與民眾一律視為暴徒,將政府作法合理

化,避談本身責任,此一觀點近來飽受批評12。

(二)是民間觀點:有很多是根據親身親歷所述,如蘇新(1993a,1993b) 的

《憤怒的台灣》及〈關於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蘇新、楊克煌(1990)合寫的

《台灣二月革命》13、何咰錄音整理(1993)的楊逵口述〈二二八事件前後〉14、吳

克泰(1993)的〈二二八事件親歷記〉
、林宗義(1995)的〈林茂生與二二八〉
、王思

翔(1991,1993)〈台灣二月革命導論〉
、〈二二八縱橫談—一個外省人的反思〉
、丁

名楠15(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見聞雜記〉、歐陽可亮(1998)的〈二二八大屠殺

的證言〉,以及外省籍記者唐賢龍(1991a, b)所寫的〈台灣事變原因〉、〈台灣事

變內幕記〉等。其餘如二二八事件當時在台灣的外國人,如美國人 George Kerr

(喬治柯爾)(1991)的《被出賣的台灣》
,紐西蘭人 Allen J. Shackleton (1999)

的《福爾摩沙的呼喚》等,他們的國籍、立場不同,但都描述出當時行政長官公

署統治的荒謬、矛盾,及一般民眾在當時日常生活中的無奈。民間觀點強調此事

件是「官逼民反」16,人民是被迫害的、無奈的一方,政府方面則先是寬大懷柔、

蓄意欺騙,後則武力鎮壓。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尚有一些也屬個人親身經驗,

10
請參見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
,259-296,台北縣:稻鄉。
11
關於此份調查報告的評論,可參見江松清(1989),陳芳明(1989)以及尹章義(1989)等的討論。
另外,一同參與調查的何漢文(1989)也曾再寫了〈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 ,立論上已有差別。
12
請參見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向》 ,16 頁,台北市:時報
文化。
13
根據藍博洲在蘇新(1992)《憤怒的台灣》編後語中,指出此書曾以當時已故老台共的名字林木
順發表。
14
可參見葉芸芸(1993:14-22)。
15
丁名楠係陳儀外甥,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45 年 10 月隨陳儀到台灣,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曾任台南縣曾文區區長;事件之後曾回到清華大學完成歷史研究所學業,相
關資料可參見林書揚(1992:30-56)。
16
可參見「旅滬六團體二二八慘案聯合後援會聲明」中之文字,刊於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
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下卷】》,頁 756,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11
不過是間接提及二二八(如描述發生二二八之前的台灣社會景況),且是以報導

文學的新聞寫作方式表達的17,如台灣楊逵所寫的〈為此一年哭〉18、重慶《大公

報》特派員李純青所寫的〈台灣記行〉19,與上海《大公報》記者蕭乾所寫的〈冷

眼看台灣〉等。

在這些為數頗多的著作中,大致上可分為四類:

1.有很多是直接描述當時事件的發展(如丁名楠、歐陽可亮、Kerr、Shackleton

等),與事件後個人的經驗(如林宗義、阮美姝等)。這些描述傳達出在此事

件之後他們心中深刻的苦痛與無奈,這些文獻雖從一己經驗出發,關懷面向

較有限,但仍有助於我們以不同且更豐富的生命史方式去理解過去。

2.有些並未直接提及二二八,但是卻以直接的文學方式報導或描述當時的台灣

社會,這有助於我們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成因。如楊逵(1946/1992)描述 1945

年、1946 年時的台灣,以「舊枷鎖」形容日本之於台灣的統治,卻以「新鐵

鍊」來描述陳儀政府來台後一年的感想;又如蕭乾(1990)指出在台灣人心中,

只有國民政府能夠給予他們自由,但是當時有台中《和平日報》記者被警備

總部逮捕後無由失蹤,卻令人漠然。這些描述都真實傳達出當時台灣的社會

矛盾。

3.一種是中共式的統派觀點,強調事件是不分省籍、族群的階級鬥爭,是台灣

的反蔣、反美鬥爭,是中國解放革命運動潮流中的一環,代表著作如吳克泰

(1993)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親歷記。

4.另一種則是獨派觀點,倡言苦難來自於和中國的關係,故強調要和中國劃清

界線,爭取台灣獨立20。代表著作如林啟旭(1984)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

17
可參見鄭梓(1998)〈二二八悲劇之序曲—戰後報告文學中的台灣「光復記」〉的相關討論。
18
引自莊永明(1992)〈歷史現場--「新知識」雜誌〉 ,《文學台灣》封面裡頁。
19
李純清在 1940 年代曾有《台灣紀行》一書,1988 年時曾以舊著加新作,另名為《望台灣》
,在
大陸出版。台灣版則於 1993 年由人間出版社以《望鄉》之名出版。
20
關於二二八事件研究中統派與獨派觀點,可參見陳俐甫(1990:61-84)。

12
與王建生等(1984)一九四七年台灣二二八革命等(丁果,1992: 104)。

第一類觀點對於事件的深度與廣度的理解雖有助益,但都是個人的經驗。

社會學者 E. Durkheim 曾指出,在個人之外的社會所遭遇的事件,實有其自身獨

特的原因與發展歷程,亦即有其特定的集體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

的規範與價值,雖然它是由許多個人的經驗所組成,但它所意涵的遠比個人經驗

的總和還多,其作為社會事實(social fact)的性質也有待揭示。更重要的是,

一旦將二二八當成是文化發展的關鍵議題,那麼包含不同階層、不同地區、不同

族群的整體社會性質,就有必要一併考慮,而不能過份突顯特殊個人的經驗。

第二類觀點,不僅可以協助我們深化認識 1947 年發生二二八事件之前的台

灣社會,更從鉅觀角度凸顯了台灣社會的整體情形,不過因為事件尚未發生,其

嘗試賦予意義的論述,也只能侷限於事件之前的感慨,並未直接闡明事件本身,

更遑論對未來的清晰期待。

後兩種觀點則流於強烈的情緒好惡,對於事實的說明過於簡化,片面地凸

顯狹隘「國族」的「想像」論點,缺乏了社會整體及文化本質的視野,很難說明

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更重要的是以一種不容質疑、討論的偏狹理性扭曲了複雜

深刻的歷史意義,也虛構了社會文化的經驗內涵,這是學術研究需要避免的。

而在二二八相關的主題中,學術研究亦多,包括了不同的學門與不同的關

懷重點。本文歸納學術研究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理解,大致上有兩個途徑,一是探

求真相的歷史研究,二是瞭解詮釋的社會研究。後者與新聞媒介有直接的關係,

因為報導便是一種對於事件的詮釋,因此下面將先著眼在大部分探求真相的歷史

研究,以描繪出二二八事件已有的共識。

13
基本上,學術方面關於二二八事件的研究,目前仍多屬於真相探求或細節

說明的歷史研究,如馬起華(1987)、陳弱水(1989)、陳正卿(1989)、李筱峰

(1990)、陳木杉(1990)、R. H. Myers(1992)、陳儀深(1992)、蕭聖鐵(1992)、

戴國煇(1992), 戴國煇、葉芸芸(1992)、張文義與沈秀華(1992)、黃富三(1993)、

賴澤涵、馬若孟(即 R. H. Myers)及魏萼(1993)、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1994)、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 (1993, 1994, 1995a,b,c,d, 1996a,b,)、張炎憲

(1994b)、陳翠蓮(1995, 1998)、翁嘉禧(1997, 1998a, 1998b)、薛化元(1998)、

陳儀深(1998),以及何義麟(1998)等。

這些文獻中,馬起華(1987)是以親身經歷為基礎,他在二二八事件時是長

官公署的公務員,他的看法在解除軍事戒嚴前後,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自由

時報》在 1988 年 2 月 27 日也曾以「二二八事件日誌」為題,刊載他在 2 月 27

日及 28 日時的見聞。曾在調查局服務的歷史研究者陳木杉(1990)的《二二八真

相探討》,則是從原因、經過、參加份子與傷亡損失等面向,來說明事件內涵。

此書較獨特處,是以縣、市為依據,來討論各地發生同胞愛、外省、本省人互相

扶攜的具體事蹟;其中對二二八事件原因的探討,陳木杉著重在軍事部署上的失

策,以及特殊階級與不法份子的蓄意挑撥,尤其是軍事部署上,他仔細說明了事

變之前的指揮系統表,以及各地兵力駐防圖,而事發前部分軍隊基於大陸戰場的

需要,多被抽回,只有少數部隊留在台灣,致使警備空虛而讓事件發展惡化。

張炎憲(1994b),他和胡慧玲等人(1993, 1994, 1995 a, b, c, d, 1996a,b,)

及他的學生們張文義與沈秀華(1992)等的相關研究,則是大量二二八口述歷史的

著作。他們在全台灣各地找尋事件受難者家屬與見證者,記錄下事件不同面向下

的具體內涵,及這些人對於事件的生命史故事與個別想法。在民眾生命史的敘述

中,二二八事件一如巨大的悲情夢魘,在在表達出它在台灣社會中曾經存在過的

一種不可被觸犯的神秘色彩。清華大學研究生王蕙瑛(1994)在探討二二八民眾

14
史與台灣主體性的文章中,便認為這種具有顛覆性的口述歷史著作,強烈表達出

「人與土地緊密聯繫的生存的現實感」。

然而,在國內最早有系統從事二二八事件學術研究的則是世新大學李筱峰

(1986/ 1993)。他在《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一書中,有專章討論二二八事

件的發生與民意代表的關係,雖然這不是直接探討二二八的專門著作,但書中對

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作了說明。由於該著作重點是民意代表,故從事件中民意代

表如何組織「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以及事後死亡及被捕的民意代表都有討

論,這也從特定面向上釐清了二二八事件的內涵。

揆諸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導火線,乃是經濟上查緝私煙的治安問題,爾後迅

速成為一影響全台的政治問題,表象之下當有深層原因。當時為弭平事件傷害所

組成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曾在 1947 年 3 月 7 日向長官公署提出四十二

項條件的同時,也為闡明事實真相擬出廣播大綱,內容指出事件之所以迅速演

變,乃是「全省人民對於一年餘來之腐敗政治的不滿同時爆發的結果,…絕非只

因專賣局之不法行為所致,亦非由於省界(籍)觀念而發生的事件」。

在探究真實的歷史研究中,也多嘗試釐清發生原因。李筱峰(1993:182-192)

便指出了政治、經濟、社會與心理等四項事件的影響因素。歷史學者陳儀深(1992)

在〈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一文中,便從如何區分事件階段開始,其後討論

導致此事件的各項原因,如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影響因素。經濟學者蕭聖

鐵(1992)則以社會期望理論(social expectation theory)來分析探討二二八事

件的經濟與文化背景,指出戰後僅一年半,台灣經濟急速惡化,社會紊亂,以及

教育文化價值全部改變21,終於爆發二二八事件。

21
在光復之前,日本佔據台灣,其政策目的在於建立農業台灣,以為工業日本提供資源,後來並
為了南進而計畫將台灣民眾皇民化,期使台民為天皇效忠,以致教育理念從早期的使台民疏離中

15
歸納不同文獻的討論,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二二八事件影響因素有:

(一)政治因素:根據監察院檔案,當時從「特任」到基層的「委任」
、「雇用」、

「徵用」等官級中,全台共有 54,617 人,其中本省人 39,711

人(佔 72,71%),外省人 13,972 人(佔 25.58%),外國人 934

人(1.71%),其中本省籍人士多在基層,加上長官公署高層,

台省籍人士極少(可參見表二),大部分為大陸人士,而且很多

中層官員的任用情形,出現「牽親引戚」22的家族政治。當時長

官公署政府官員貪污舞弊亦多,如侵吞台灣黃金案23、省專賣局

長任維鈞案、貿易局長于百溪貪污案、時任台北縣長的陸桂祥

案24等。小結而言,政治因素包括了政府各項政策的失當(包括

政治、經濟、交通、語言、新聞25等),及行政用人不適合(如

資源分配不公及歧視台人)等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

表二、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官員省籍分佈表
省籍 外省籍 本省籍
職稱
行政長官 1 0
秘書長 1 0
處長 8 0

國,更進一步使其徹底歸屬於日本,仇視作為敵人的中國。在大戰以後,國民政府體認到要治理
台灣,首先需要使台民認識祖國,加強國語文教育。這兩者的關係是徹底的轉變。
22
可參見李筱峰(1986/1993:186-187)。
23
可參見民國 37 年 9 月 12 日中央社台北分社電訊,引自蘇新(1993:103-104)。此案始末是因「台
灣前進指揮所」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前的指揮機構)主任葛敬恩,與協助中國接收的美軍中
校艾文思「收受」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的黃金所引起的糾紛,曾由美國司法部提起公訴。
24
可參見陳儀深(1992:42-43)。
25
行政長官陳儀曾在民國 36 年 3 月 13 日上呈蔣主席之報告中提及:二二八事件的導致因素中有
「新聞言論過於自由」 ,以及「交通及通訊為台人掌控」等。而在學術研究中,翁嘉禧(1997)從
經濟政策出發揭示事件發生的具體背景,何義麟(1999)便指出文化、語言政策的唐突,再加上新
聞、宣傳上未徹底執行政策上禁用日語的要求,終於導致民眾對於政府的疏離、不信任。

16
副處長 2 126
主任秘書 8 0
合計 20 1
單位:人
資料來源:李筱峰(1993)

(二)經濟因素:台灣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27,生活物價高漲(可參見表三),

加上 1946 年底,根據《台灣新生報》報導,全台失業人數有四

十五萬人之多28。美國國務院《中國白皮書》中便指出是經濟惡

化與國民黨官員的吏治敗壞,導致了二二八的民眾起事。當然,

物價飛漲、經濟秩序紊亂,與行政長官公署的統治經濟政策絕

對有密切關係。

(三)社會因素:在 1947 年元旦,國民政府頒行大赦,四千餘名罪犯從綠島

回台,加上社會上因爭奪日人留下的財產,亦產生許多糾紛。

此外,許多軍警人員更為了細故拔槍威嚇人民,甚至開槍殺人,

權力的濫用相當嚴重29,1946 年 1 月 5 日左營事件,就是一個

例子(可參見表三)
。亦即在緝煙事件之前,已有一連串的弊端,

累積形成台灣社會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表三整理出二二八事

件發生前,台灣社會所發生的大事,如大規模流行病、米糧不

26
此為長官公署中位置最高的台籍人士,台南縣仁德鄉二行村人宋斐如(1903-1947),原名宋文瑞
(Jacobs(1992:42),譯者將其譯為宋子瑞,在丁果(1992:113),譯者作宋子端) ,畢業於北京大
學,曾擔任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幹部訓練班教育長,亦曾主辦《少年台灣》 、《戰時日本》
,以
及《人民導報》等。 《人民導報》創刊於 1946 年,係台灣光復之後的重要報紙,以揭露社會黑暗
與抨擊時弊而著稱。宋斐如於二二八事件發生前五日被免職,3 月 9 日以後被捕遇害。可參閱
Jacobs(1992, 36-37)、李筱峰(1990:110-115)及藍博洲(1991:239-280)(附有宋斐如大事記)。
27
可參見蕭聖鐵(1992:89-94)。
28
可參見李筱峰(1986/1993:187)的相關說明。
29
此項論點根據當時的報紙社論。如言論立場由官署掌握的台灣新生報,在民國 36 年 3 月 1 日社
論〈延平路感言〉中,便指出「 (陳長官)他屢次告誡部下,並且正式下令,警察出勤,不得帶
槍,以免有意無意,滋生事端,反覆叮嚀,不知說了多少次。警察出勤,尚且不能帶槍,則專賣
局的查緝人員,更無帶槍的必要。可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警察和專賣局的查緝人員,不但隨
便帶槍,而且隨便開槍」 。這種情形顯然是一種權力的濫用。

17
足、物價波動等與民生直接相關的問題,而在處理上最容易考

驗政府的行政效率、組織文化。社會因而蘊含著不滿國民政府

的不安因素。

表三、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台灣社會大事年表
時間 內容敘述
1945 年 8 月 29 日 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台灣行政長官
10 月 24 日 陳儀抵台
10 月 25 日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正式成立
12 月 3 日 台北市米糧不足,開始配給
12 月 29 日 各地物價昂貴,為光復初數十倍
1946 年 1 月 5 日 左營發生海軍射殺無辜市民事件
1月 9日 各地食米缺乏
1 月 11 日 停止配給,准許食米自由買賣
9月 3日 徵兵制度開始實施
1947 年 1 月 1 日 國民政府公佈中華民國憲法
1 月 16 日 屏東、嘉義天花蔓延
1 月 20 日 台東、新港霍亂流行
1 月 24 日 陳儀聲明設置經濟警察,從事食糧及專賣取締
1 月 25 日 根據大赦令,特赦 4 千餘名日據時期被抓之罪犯
2月 8日 電價上漲一倍
2 月 13 日 米價高漲,台北市民遊行抗議,要求解決米荒
2 月 17 日 台北市按戶配給食米
2 月 18 日 日產房屋原住戶抗議標售,遊行請願

資料來源:薛化元(1990),陳翠蓮(1995)

(四)文化因素:文化之間的差距造成了台灣社會的溝通困難。東京大學研究

者何義麟在〈戰後台灣的媒體政策與語言衝突---廢除報紙雜誌

日本欄問題初探〉中,便指出 1946 年 10 月 25 日台灣光復一週

年時,政府斷然宣布禁止報紙、雜誌使用日語,並且禁止說台

灣話的語言政策,這使得很多本省知識份子因為不會說中國

話、不會用中文寫公文、就招來外省人的嘲笑與輕視,徒增社

18
會的不安。另一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則如同文獻中丘念臺、戴國

煇等人所指出的,當時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

戒嚴,對其嚴重性也一概不曉。

(五)心理因素:在大戰時期,台灣屬於日本人的管轄,而中、日為敵,中國

人對日本的敵視具有全然的道德合法性,台灣卻在日本人的皇

民教育下生活,表達想法的方式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這形成

了不同的集體心理。台灣光復後,人民在期待較好生活的同時,

卻遭受實際上的挫折,因此容易形成攻擊和憤恨的感情,加上

兩種文化體系之間的瞬間改變所造成的文化震撼,在菁英階層

中產生不平衡,因而造成社會不安30。

在二二八事件的研究中,關於形成原因的探討,基本上都同意上述幾項因

素的作用,只是學者常立基於不同的證據與立場,而提出二二八事件的關鍵影響

因素。如馬起華(1987:203)則指出二二八事件的基本原因是經濟問題,其他原因

只是助成因素。類似的探討如翁嘉禧(1998a, 1998b),只是他凸顯經濟政策對事

件的因果影響,另外如陳正卿(1989)等,他考察上海市檔案館收藏的檔案資料,

提出二二八事件前的四大經濟矛盾,一為大陸、台灣兩地不同的經濟體制,二則

為政府政策與民間社會的矛盾,三是財政支出日益擴大,與省內生產銳減所形成

的緊張,第四個則是台灣貨幣政策的危機。

較為獨特的則是陳翠蓮(1998)關於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與「台灣行政長

官公署」之間資源爭奪的研究,同樣從經濟面向出發,不過她更強調與大陸各地

如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等比較中所彰顯的結構性力量,包括國民政府在經濟

30
可參見蕭聖鐵(1992:88-101)。

19
計畫上的整體安排,以及安排時所顯露出來的根本思維模式等;繼而在此視野下

檢視事件產生的粗糙政策與可議心態等條件因素。這種結構性力量的揭示,避免

了簡單的二分,例如公署政策與民眾需要之間的落差、政府經濟「國有化」政策

與「新殖民主義」之間的區辨,以及長官公署與國民政府之爭未必是為了民眾整

體利益,反而是中央與地方的獨裁者各自壯大政經資源的權力鬥爭,這樣的討論

在相關研究中較為少見31。

戴國煇(1992),及他與葉芸芸(1992)的討論,則指出部分台灣人與所謂的

「半山」32之間的區分。他認為在二二八事件中,很多「半山」是陳儀政府的「共

犯結構」,是他們提供了國府武力執行的社會細節,如誰是當地的台籍精英等。

這背後尤其牽涉到中國政治的派系鬥爭,以及趁亂報復的人性事實。在派系鬥爭

方面,國民黨的傳統派系33如 CC 派(中統)34、政學系35、軍統36等,相互之間在

31
類似觀點可參見哈佛大學柯偉林(1993),關於國民政府在二次大戰前所做戰後經濟計畫的分
析。陳翠蓮(1998)的文章曾提到研究是在柯偉林論點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32
二二八事件當時,來自於大陸的台灣省外人士,被稱為「唐山人」 ,或稱呼為「阿山」 ,抗日時
期待在大陸的台省人士,則稱之為「半山」--即半個唐山人的意思,以有別於日據時期始終留於
台灣本地人士的稱呼。亦可參閱 Jacobs, J. B. 陳俐甫、夏榮和合譯(1992)〈台灣人與中國國
民黨 1937-1945:台灣「半山人」的起源〉。
33
國民黨內的派系很多,彼此之間既合作也競爭,這種情形和蔣介石有密切的關係,他主政下的
國民黨,向來都是各種勢力共存,以利其從中操縱。國民黨派系的內鬥在 1930 年代末期到 1949
年最為嚴重,台灣在 1945 年復歸中國,由於資源豐富,各派系都極力想爭取。
34
中統,是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之一,屬於 CC 派。其早期發展是在 1927 年蔣介石下野時,負責
黨務的陳果夫便組織「中央俱樂部」(central club,簡稱 CC),以對抗當時黨內有權的桂系;
爾後在 1938 年,國民黨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 ),負責蒐集黨內各
派系的動態,日後則掌控全中國的黨務、政治、經濟情報之蒐集,雖然局長數度換人,但是國民
黨內的二陳--陳立夫、陳果夫始終掌控這一力量。在台灣的中統是以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李翼中
為首,他曾擔任教育部長陳立夫時期的主任秘書;當時所謂的「半山」多與中統有關。關於國民
黨的派系鬥爭可參見郭緒印主編(1993)《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 (下)》
,台北:桂冠。而關於
台灣的情形,則見陳翠蓮(1994)。
35
一般來說,陳儀多被認為與政學系親近,甚至是政學系的領導人之一。政學系的重要人物有曾
擔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的黃郛,與曾擔任第一任兵工署署長、四川省主席的張群等,都與陳儀有
關係,如黃郛與陳儀同是浙江人,他是陳儀任行政長官時秘書長葛敬恩的親戚,而張群則是晚陳
儀五期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同學。政學系於抗戰初期在國內政壇聲勢顯赫、抗戰勝利之前掌握黨
內大部資源。
36
「軍統」的前身是「復興社」,這是由軍界人士與黃埔學生所組成,1932 年成立時,蔣介石曾
擔任社長,戴笠為特務處處長;爾後在 1937 年對日抗戰展開後,國民政府為統一特務組織,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設立「調查統計局」 ,初始由陳立夫擔任局長,戴笠為三處之中第二處的
處長,後來於 1938 年,第二處與第三處合組編制成「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外界習稱軍統局)
負責軍事、特務武裝與行動之情報。軍統在台灣的力量主要是林頂立與劉啟光(侯朝宗),林頂立

20
黨內爭奪資源,這情形也從大陸延伸到台灣。另外,他也指出了兩岸的文化隔閡,

說明當時的台灣社會對於中國政治、文化的陌生(例如完全不知戒嚴為何物),

是最後演出二二八悲劇的重要原因。

戴國煇對於「半山」的強調,使得加害者與被害人在省籍上的關連得到澄

清----亦即省籍並非關鍵因素,它只是伴同著權力而來。然而,政治派系鬥爭似

乎是更為關鍵的影響因素。此一觀點在陳明通(1993)、陳翠蓮(1995)的研究中,

有著更清楚的交代。陳明通(1993)從派系政治檢視陳儀治台與二二八事件的關

係;他在文章中考察了台灣初期的派系生態,計有國民黨中央、陳儀政府與本土

社會等三層次各類不同的派系,文中並討論了派系政治對陳儀統治行為的挫傷。

陳翠蓮(1995)則從國際脈絡的角度,討論了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國民政府處

置方式,與外國勢力如美、日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二二八事件中的派系鬥爭。她

除了著眼國民黨內的派系之外,也清晰地鋪陳「三民主義青年團」、青年黨的國

家主義派與左派人士之間的角色。她認為「派系鬥爭縱使不是二二八事件的主

因,但其所形塑具有尖銳衝突性質的政治環境,卻視為是事件爆發之後不易迅速

弭平的負面因子,甚至派系人馬乘勢大扯後腿、搧風點火、打擊對手,則無疑是

事件擴大蔓延,事後株連眾多的重要原因」。(陳翠蓮,1995: 211)

賴澤涵、馬若孟及魏萼(1993)則以相當的篇幅說明日據五十年對於台灣的

影響,並討論國民政府在大陸上的體質與當時的局勢,以闡明國民政府在台灣建

立起統治機制時所產生的問題。關於事件形成的原因,賴澤涵等人亦不離上述五

個面向,只是在政治面向上,他們詳細考察了治台之初有大批日據時期的基層官

員失業,但政府亦面臨人手不足的現象,加上貪污橫行與來台軍隊的軍紀敗壞,

使得問題更加嚴重。不過書中對於陳儀(1883-1950)治台政策的善意予以肯定,

曾擔任軍統局台灣站站長。

21
認為事件之初,陳儀確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但因民間要求不斷提高而變質,迫使

當局不得不派兵鎮壓。此一因果邏輯具有爭議。陳儀深(1992: 47-53)關於二二

八事件屠殺原因分析中,便指出時任警備司令部參謀的柯遠芬,早在 2 月 28 日

就已認定「奸偽已經混入群眾中,積極地在煽動」37,因此他分析事件產生原因

時,強調當時國民黨政權的暴力本質。

行政院版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1994)則凸顯了事件蔓延全省的經過,

並對民眾的傷亡與損失作了專章討論。該研究執筆人之一的黃富三(1993),曾分

別討論了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圓環緝煙事件、事件爆發時的公署請願與衛兵

開槍事件、最後省籍衝突的激化等,仔細鋪陳了二二八事件發生的過程與細節。

而近來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研究,則多偏向於從細節釐清真相,尤其是

事件中幾個重要的團體,如李筱峰(1991)、黃富三(1993)、陳儀深(1998)關於二

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何義麟(1998)關於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以及習賢德(2000)

關於中央警校台幹班的研究等。

圖一、二二八事件及原因說明圖

政治因素 政治交涉路線
文化因素 官民矛盾 初期暴動 ------------ 恐怖鎮壓
  -----------
社會問題叢生 族群矛盾 03/02 ------------ 05/16
經濟困難 02/27 建軍路線 03/09
心理因素

資料來源:陳正卿(1989),陳儀深(1992),蕭聖鐵(1992),李筱峰(1993),陳翠
蓮(1995,1998),賴澤涵、馬若孟及魏萼(1993)

37
請參見柯遠芬〈事變十日記(初篇)〉
,台灣新生報,1947 年 5 月 10 日。

22
從上面的討論可知,事發當時的社會脈絡因素,不管是文化、政治或是經

濟,均成為國民政府與台灣百姓之間的衝突來源。從陳儀被任命為行政長官實際

主持台政以來,很多衝突與矛盾不斷形成。而當時產生此一事件的國際環境,正

處於世界大戰之後復原的時期,各國政府均忙於戰後的重建,無暇他顧;中國大

陸也正陷入嚴重的國、共兩黨內戰,以致於監督行政公署權力執行的機制較少,

甚至國民黨內也處處可見權力的爭鬥,這些情形都使得訊息流通與監督流於形

式,也更加促成了二二八事件性質的複雜性。

總結過往的研究文獻,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起因,對於下列因素所起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共識(可參見圖一):

1.政治方面。可分為國外與國內;國外方面則是國際局勢的影響,國內部分則

有政策失當、派系鬥爭、官員濫權等面向。

2.經濟方面。有失業問題惡化、民生問題嚴重、行政官員貪污,以致於經濟秩

序紊亂等面向。

3.社會方面。有族群不平等與歧視、罪犯因特赦回台而產生不安等因素。

4.心理方面。在日人據台時期的生活經驗,與生活中對同是中國人的真實認

識,因為有所差距而帶來不同的心理反應。

5.文化方面。有語言溝通不良造成的誤解、文化衝突,及整體文化水平等因素。

這些探求真相的歷史研究,雖然極力想重建當時的局勢與事件內涵,甚至

試圖找出應該擔負責任的歷史人物;但事件的發展一離開當下,真相就難以完整

再現,也因此真相的探求實有特定侷限,是故底下將從詮釋的角度出發,來理解

二二八事件的意義變化。

23
第三章 詮釋二二八:存在的爭議

在知識社會學中,Peter Berger 和 Thomas Luckmann 在《社會實體的建構》

(1966)一書中,便指出日常生活的社會真實是以相互主體(Inter-subjectivity)

為基礎,人們在知覺到別人時,就已經承認他人和自己同樣是有意識的主體;就

是基於這種意識活動,人與人的溝通才能順利進行,並且累積構成現實世界。當

我們回想每一個人初到這世界時,日常生活的真實已經是客觀化的,這種已存的

客觀真實是日後主觀真實的基礎,然而不同個體的主觀真實相互衝擊以及溝通的

社會過程,又是新的客觀真實產生的來源。這種推論社會真實由內而外(相互主

體的外化)與由外而內(內化到個別行動者的意識內)的持續過程,很清楚地闡

明了社會建構上相互主體的性質,也就是說,所謂的真實不是既定靜態,而是動

態地存在於主觀與客觀的互動與詮釋之中。

既然,真實是交互主體性互相建構的體現,那麼一離開過去的時間點,日

後再多的研究也都只是一種歷史敘述而已,更何況民眾不會積極找史料來讀,但

卻會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流行歷史詮釋的影響,進而形成整體社會的共同記憶,影

響現實資源的分配,因此更多關於二二八「真實」的觀點,是流通於人民的口傳

及大眾媒介之中,因此研究二二八詮釋的歷史流變實有必要。

此一社會學式的研究取向,重點在於二二八事件在歷史中曾經被認定的面

貌。目前已有王曉波(1986)、林宗光(1988/1995)、陳芳明(1991)、陳少廷(1992)、

張炎憲(1994, 1998)、吳金鏞(1994)、何華欽(1996)、李敖(1997)、楊開煌

24
(1997)、葉斯逸(1998)、郝任德(1998)、李喬(1998),以及鄭仰恩(1998)等相關

研究。另有一類研究較難歸類,在此稍稍提及。它和歷史真相的認定有關,卻也

和社會詮釋的演變關係密切,那就是關注二二八事件在今日社會中的平反運動,

例如莊天賜(1998)探討二二八平反運動與長老教會的關係、鄭明德(1997)等討論

政府與民間社會對二二八平反所作的努力,這些探討尤其重視在解除軍事戒嚴之

後,二二八事件如何由禁忌走向公開討論的過程,以及其中政府及教會等社會機

制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前面所提的林宗光、陳芳明、陳少廷、楊開煌與郝任德等人的著作,乃是

在探討不同國族團體對二二八特定觀點的內容。王曉波的專書是從歷史陰影的角

度,來質疑二二八事件乃謀求台灣獨立之自決運動的說法。李敖、張炎憲則是針

對台灣社會中不同的二二八詮釋加以討論;前者著重在國民黨、共產黨及所謂「台

灣菁英」詮釋類型上的不同,後者則是針對歷史上不同詮釋之屬性。吳金鏞解釋

90 年代台灣二二八事件建碑背後的歷史觀點如何論述。陳少廷、吳金鏞、何華

欽與葉斯逸都在他們的研究中提到報紙或雜誌等流通快速的大眾傳播媒體如何

詮釋二二八事件。我們將這些文獻大致上分為兩類:

(一)台灣社會之外的歷史詮釋,這包含了林宗光、 陳芳明、陳少廷、楊

開煌,以及郝任德(Michael R. Hoare)等人的研究。

歷史學者林宗光(1988/1995)探討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他根據大戰前曾在

台灣教授英文、戰後亦在美國駐華使館工作的 Geroge Kerr38,及曾在台灣教書

38
喬治柯爾在 1965 年曾出版‘Formosa Betrayed’一書。Kerr 曾於戰前(1937-1940)在台灣教授
英文,1942-1943 年任職於美國國防部軍事情報部門,1944-1946 服務於海軍情報中心,二次大
戰末期曾參與美國軍部關於領有台灣之後的作戰計畫與接管人員訓練等任務;大戰之後,擔任美
國駐台副領事,目睹二二八事變,後被調往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與該使館政治小組合寫過一篇
備忘錄,呈交國民政府。柯爾極為關心台灣問題,主張台灣獨立或託管,嚴詞批評過國民黨政府,
也主張基於美國的利益,美國絕不能放棄台灣。

25
的 Douglas Mendel39等人的觀點,討論了美國人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的產生原因

及未來的可能影響。

政治大學學者陳芳明(1991)的文章,乃探究中共的二二八事件史觀政策性

改變的環境背景,他將中共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史觀分期為:1947-1949 革命史

觀、1950-1957 反美史觀、1958-1966 新民主主義史觀、1966-1979 文革史觀,

以及 1980 年至今的和平共存史觀。陳少廷(1992)則是探討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

件的歷史解釋,兼論台灣統派紀念二二八的政治訴求。東吳大學政治學者楊開煌

(1997)乃是針對中共具有代表性的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如何報導二二八事件提

出分析。三人都一致指出,中共對二二八事件的詮釋,是隨著政治情勢和政策需

要而不斷改變。從 1947 年 3 月初由中共陝北電台關於二二八事件的廣播內容,

及 3 月 20 日中共《解放日報》的社論出發,他們指出中共初始將台灣二二八事

件視為「反對蔣介石法西斯統治的自治運動」,並未提及中共與事件的關連;到

1950 年代冷戰時期,將此一事件界定為「反美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

革命」;到文化大革命時,台灣的二二八事件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迎接中

國革命的新高潮』的偉大號召影響下,所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愛國反革命鬥爭」,

將事件與中共領導直接劃上關係。

英國學者郝任德(1998)關於英國外交部對於二二八態度的研究,則指出英

國外交部淡水領事館與南京大使館的人員,在態度上對台灣民眾的遭遇表示瞭解

和同情,不過在倫敦外交部處理中國事務的人員,則從全球立場與英國利益出

發,力主中國政權應該穩定,及該事件的複雜性,文末也指出英方並未因此事改

變對華政策。

39
Douglas Mendel 在 1970 年,曾著有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他曾在台中東海
大學教授國際關係課程。

26
(二)台灣社會之內的歷史詮釋,對於二二八事件歷史詮釋的探討則有王

曉波、張炎憲、李敖、吳金鏞、何華欽、葉斯逸、李喬、鄭仰恩等相關研究。

王曉波(1986)關於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中的詮釋,除歷史意義的討論之

外,他還集中在吳濁流(1900-1976)的《無花果》一書,與行政院會對立法委員

吳梓、江鵬堅等人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質詢與答覆。關於《無花果》一書,由於當

時任國防部長的宋長志宣布此書為禁書,並指出該書「嚴重歪曲事實,挑撥民族

情感、散播分離意識…」,以及張良澤曾發表〈從《無花果》看吳濁流的台灣人

意識〉的文章,文中曾以吳濁流對中國政治的失望,表達為「吳濁流的祖國夢才

告壽終正寢」。王曉波針對此兩種論述提出質疑,指出吳是一個漢節凜然的客籍

台灣人,其著作既無歪曲事實,也沒有放棄祖國之夢。然而,這結論只是釐清式

的描述,並未積極揭示更為深刻的關懷層次。

李敖(1997)則指出台灣社會中的二二八詮釋,有三個容易產生誤導的錯

路,第一是國民黨對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導向。基本上,國民黨從不准談二二八,

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地談二二八,一直陷入解釋上的困境,它的基調只有兩

點,一是維護蔣介石,二是將一切推給陳儀。第二條錯路是共產黨對二二八的詮

釋,故意誇大共黨在事變中的作用。第三個則是所謂「台灣菁英們」對二二八事

件的解釋導向,這些包括台獨份子、民進黨、部分學者教授以及受難者家屬等。

這些人心情是悲愴的、悲愴得令人同情,但是因為悲愴就覺得自己有權利背離真

相,這對歷史來說,其不公道與國、共兩黨相同。

張炎憲(1994)從社會發展的歷程,討論二二八的歷史詮釋,文末呼籲從基

層百姓出發,建立台灣民眾史觀的重要性。而他關於二二八歷史意涵的探討

(1998),則強調事件發生至今,五十餘年中二二八觀點卻有完全的翻轉,以致於

官方說法被徹底批判,這是台灣現代史中值得深思之處。

27
台灣神學院鄭仰恩(1998)二二八事件神學意涵的討論,則是從歷史記憶的

觀點出發,重新詮釋事件的可能意涵。他檢視「危險記憶」的性質,而將二二八

受難者通過經驗分享、重建、傳述,紀錄,成為醫治、轉變、抵抗、連結感的過

程,視為是台灣主體性的關鍵力量與來源。

作家李喬(1998)的論文,是少數拉高學理層次的二二八研究。他試圖從精

神史、思想史的層次來加以討論,以描述事件發生後行為變遷,以致於文化變遷

的全部歷程。全文的觀點獨特,且立基於生活經驗,極具現實性,但是仍有強烈

的情感部分尚未釐析,以致於結論部分只有再回到「台灣人意識」
,及台灣人「沒

有自己的國家」之上,因而呼籲人民覺悟,並等待行動。

吳金鏞(1994)的論文,則是較為具體的考察。他從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的

設立來討論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的問題;並從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脈

絡,到建碑前後的回顧,來討論二二八紀念碑重建的象徵意義。

何華欽(1996)關於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的研究,關心的

是在 1987 年以後,二二八這段歷史如何再現於人民記憶之中?有那些制度性的

場址在生產二二八的敘事?他指出社運場址、國會場址、學術場址、輿論場址是

四個制度性生產二二八敘事的場址,初期這些不同領域的聲音建構出二二八事件

上不同論述相互爭奪的面貌,到了九零年代以後,二二八的論述開始定焦於「台

灣人受難」及「國民黨掩藏真相」之上。

葉斯逸(1998)則採用敘事理論來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新聞報導的研究,

發現不同媒體在報導 228 新聞時似乎共同描繪出一個類似的故事情節,亦即體

現著「優勢敘事模式」。他在研究中並指出:「凡與此敘事模式不合的觀點,在

28
媒介中可能會被隱沒、淡化,或將敘事焦點轉移到「民眾」的方向。因此媒介

在呈現 228 事件上,…有其固定角度與報導型態」(1998:138、140-141)。基本

上,優勢敘事模式的出現,乃是因為社會成員在重述故事時「受到文化詮釋,

也就是『文化基模』的影響」(1998:141)。因此葉斯逸在研究結論中寫道:
「(媒

介優勢敘事模式的展現結果)正顯示出對某個事件所產生的主要敘事型態(即

詮釋架構),其實是經過文化社群『認可』的結果」(1998:142)。

台灣社會內部與外部等兩種詮釋的社會研究,既闡明了現在記憶中的過

去,也提供未來意義發展的方向。上述研究中,林宗光、陳芳明、陳少廷、楊開

煌,與郝任德等人的研究,說明的是幾個與台灣關係密切的群體(共黨中國、美

國、英國)如何看待二二八,這樣的詮釋說明了這些群體對於二二八的記憶內涵,

卻未直接闡明發生此一事件的台灣社會本身的記憶認定,因為歷史記憶之所以重

要,便是在解釋社會自身如何認定過去,繼而影響文化或未來運作的過程。

台灣社會內部,如何詮釋二二八呢?王曉波揭示了在台灣人意識與中國民

族主義之間拉拒的緊張與過程,而吳金鏞則將二二八紀念碑看成是一個符號,詮

釋台灣社會內不同立場的觀點如何爭奪此一符號的定義權,這是關於集體記憶與

國族建構之間關係的說明。只是,紀念碑作為固定的符號,其意義賦予端靠論述

的產生,而論述的產生則需配合對於社會變遷的瞭解,因此紀念碑所依賴的意義

論述,往往是在模糊中逐漸演變的。改變的歷程往往只能在後設(meta-)的觀點

中被揭示,不似大眾媒體的改變有具體的文字或報導可以依循、探求、甚至推論、

檢討,而且對社會的影響也沒有傳媒來得普遍、廣大,甚至滲透性強。

東南亞研究者 Benedict R. O. Anderson,在其廣為流傳的《想像的共同體》

(1991)一書中,便曾指出使得大眾媒介流通便利的印刷術,「促成了越來越多的

人得以用深刻的新方式,來對他們自身進行思考,並將自身與他人關連起來」

29
(1991/1999: 37)。這種對於共同體的想像,可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與其他在

地鐵、理髮廳或鄰居處的閱報者一樣,參與了一場共同的儀式性消費,這使得想

像的世界有了日常生活的基礎,也更加凸顯了大眾媒介對於認同與歷史詮釋的價

值。是故印刷產業發達以來的社會,反映社會變遷最清楚直接的,是和輿論、態

度形成關係緊密的大眾媒介。因此,本文嘗試探索新聞中的二二八詮釋。

基本上,從事實與詮釋的關係來檢視二二八相關的研究文獻,可以指出事

件的直接目擊者死亡之後很久,事件所形成的歷史記憶,仍然可以透過傳播(不

管是人際還是大眾)在世代之間延繫下去。因此每一事件都擁有特定的客觀真

實,擁有一個明確的開始和結束,至少關於事件的某些事實可以在實際上被確

認。這正是傳統二二八研究所重視的面向,即嘗試從史料證據中確認事件的發

展、確實傷亡與政治責任的歸屬。

然而,關於事件詮釋的研究並沒有這樣的邊界,因為事件發生在過去,新

聞記憶該事件並產生特定報導,則是人們「現在」對於過去的處理,它對於社會

的現在與未來都具有更積極的作用。歷史事件的真實事實沒有改變,但是在歷史

記憶之中,事件如何詮釋則是隨著原始事件新資料的出現,或社會變遷產生的新

看法而有所變化。也因為這樣的背景,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的詮釋問題,就成了

日後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此回首過去關於二二八的文獻,大致的詮釋論點則有下

列幾項:

1.二二八事件是種要求合理改革的社會運動。

2.二二八事件是陰謀份子暴動的政治事件。

3.二二八事件是共產黨亂國的政治事件。

4.二二八事件是族群之間的壓迫。

5.二二八事件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不幸傷口。

6.二二八事件是階級之間的鬥爭。

30
7.二二八事件是因為政治派系鬥爭的結果,尤其與「半山」關係密切。

8.二二八事件凸顯了台灣人的悲慘地位,在日據時期與國民政府初始來台期間

屢遭不幸,因此主張建立主權獨立的新國家。

9.二二八事件是因為政治上不民主所導致的濫權,日據時期的台灣人都自認是

中國人,故主張建立民主政治的體制,並謀求中國的統一。

詮釋是事件真實與想像的激盪,而真實則是記憶論述的最初起點。但是值

得再次凸顯的,則有兩事:一是真實對於一切詮釋,的確具有無可撼動的基礎價

值。二是詮釋必須具有對於未來的理想與期盼的成分,此也意涵著對於現在社會

秩序一種誠摯的尊重。在這樣的信念下,學術研究中二二八詮釋所包含的爭議,

可整理出下列數點:

1.二二八事件與台灣主體性的關係。

2.二二八事件的死傷數字到底有多少?實際數目與二二八詮釋的關係。

3.二二八事件在學術研究上的共識,是否已成為台灣社會中二二八事件普

遍的判斷標準。

31
第四章 新聞論述中的二二八

基本上,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新聞報導,曾在 1947 年以後迅速地歸於「平

靜」,主要是因為官方力量的介入,此舉原本的用意是要確保台灣社會的安定,

但後來卻造成政治霸權排除異己的工具。

而在 1987 年 7 月 16 日解除軍事戒嚴之後,為促使政府正視此一議題,故嘗

試召喚此事件記憶者多凸顯其死傷之嚴重,以獲得大眾及傳媒的重視,繼而強調

為此來推行社會運動的正當性。誠如前面所言,1997 年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

使得台灣社會的文化內涵可以昇華,繼而以更寬闊的視野來檢視類似二二八事件

的歷史。這是學術研究的一種責任,更是台灣社會必得面對的問題,因為每一個

社會都需要「意義」
,以表達社會中的各種經驗,繼而將之「定錨」(anchoring)。

在這樣的認知下,新聞媒體如何「解讀」二二八的相關訊息、使用何種再現二二

八的策略、方式,以致於呈現後的二二八結果,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1987 年 7 月 16 日,當時主政的蔣經國與國民黨宣布解除軍事戒嚴,意味著

社會上各類事物的發展,都會回歸自身的歷程,外在的政治權力干擾也會減少,

或被侷限在特定程度之內。相同地,二二八事件也逐漸呈現出自身的發展邏輯,

相關的新聞隨著議題能量的逐漸回歸而不斷增加,從要求正視二二八,到建碑紀

念、道歉賠償、並將二二八訂為國定假日等。

32
解嚴初始,二二八事件新聞已由「禁忌」變成可以公開討論。不過,二二

八事件成為新聞媒介中的重要議題,則是歷經一段過程。這段過程始於解嚴之前

有少數學者如許倬雲、張旭成、賴澤涵等的呼籲,以及被稱為「黨外人士」的少

數民間團體等的推動,但在解除戒嚴之後,最早則是 1988 年 2 月 22 日李登輝在

總統就職記者會上發表對於事件的看法40。他指出對於二二八事件要「向前看」、

「不要以牙還牙」等,然後是立法院立法委員的質詢、時任行政院長的郝柏村參

加二二八追思禮拜,以及行政院內政、國防、法務等部會之聯席報告。在這樣的

發展過程中,二二八事件重新回到公共領域,繼而在各種宗教及民間團體斷地舉

辦追思活動下,終於使得二二八成為重要的新聞議題。

而民眾對於二二八議題,也從開始陌生到逐漸熟悉。在表四中,知道二二

八事件者,從事件 41 週年(1988)的 15%,到事件 45 週年(1992)時,已有 80%,

而到了 50 週年(1997)之時,已經有 86%人知道歷史上發生過二二八事件。

表四、《聯合報》「是否知道二二八」的民意調查一覽表
時間 版面 知道者 不知道者 說明
1988/2/27 第2版 15% 85% 此次民意調查新聞,只刊載有效樣本
788 人,關於信心水準與稱樣誤差都欠
缺資料。
1992/2/26 第3版 80% 19% 1992 年 2 月 25 日晚間進行,以台灣地
區電話簿為清冊,訪問了 948 位成年
人,另 14 人拒訪,在九成五的信心水
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二個百分點
之內。
1997/2/26 第3版 86% 14% 民調是在 1997 年 2 月 22 日至 25 日晚
間晚間進行,以台灣地區電話簿為清
冊,訪問了 1088 位成年人,另 318 人
拒訪,在九成五的信賴區間下,抽樣誤
差在正負三個百分點之內。

在 1992 年時,報社是針對「民眾對於政府處理二二八事件的意見」所做的

40
請參見民國 77 年 2 月 23 日《中國時報》第二版的李總統記者會新聞報導「社會應有平衡對人
有愛 請以愛心看二二八事件」 。

33
調查,發現不知道二二八者在受訪民眾中只佔了 19%;知道二二八者已有 80%,

其中將近六成左右贊成道歉(57%)、賠償(55%)以及建立二二八紀念碑(61%)。不

過,在 1997 年 86%知道該事件的民眾中,只有 45%的民眾表示知道事件發生原因,

35%知道事件過程,其餘的都不知道事件的前因後果;另外,結果中也發現有 62%

的民眾認為應該向前看,沒有必要特別強調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亦即是說,

民眾都只是知道二二八,真正瞭解者相當有限,不過就「知道」而言,已屬不易,

且敢在電話訪問中表達意見,就顯示出社會氣氛已大有轉變,這都有助於二二八

議題的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二二八事件新聞可說是蓬勃發展,相關面向相當龐雜且

眾多。為了清楚掌握這些資料,我們將二二八新聞加以分類,以便於討論。

一、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議題類型

首先是發生於 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到了 1990 年代,自然有一些演變,

包含了當時的人與事,例如當時的目睹見證者,也由年輕到年老。另外,民眾對

於二二八事件從不知道到知道,當然需要一段過程,所以在解除戒嚴之初,有許

多事件是為了喚起民眾注意而舉行,因此這類新聞便是一種重要的議題類型。然

而,二二八事件做為台灣社會早期的傷口,自然是因為有極多民眾在當中或死

亡、或失蹤,因此解除戒嚴之後,喚起民眾注意二二八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對這些

受難者家屬給予撫慰,所以彌補傷痛類型的新聞更是一波接著一波地出現在新聞

媒介之中。行政院提出「二二八」事件處理條例等相關條文時,也寫道:「為撫

慰此一事件受難者或其家屬,爰秉持「精神為主、物質為輔」之原則,使受難者

人格獲得復原,並促進社會祥和」(鄭明德,1997:84)。因此,本文從物質與精

神的角度,又將此類型分為兩種,一是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二是制度性

補償金錢的物質方式。

34
在表二中,解除戒嚴時期兩大報計有 1178 則左右。基於前面所提出的問題

意識與相關討論,本文將解除戒嚴之後的二二八事件新聞,依其議題總共可區分

為三大類型:第一類是喚起民眾注意(知道)的類型,第二類是彌補傷痛的類型,

第三類則是事件演變的類型(可參見圖二)。

在喚起民眾注意(知道)的類型上,相關的新聞議題多出現在解嚴前後到

1990 年代初期。一則是因為二二八事件長期作為禁忌,不能被談,導致當時事

件中死亡受難者的家屬無法表達其苦痛,以致於社會中始終有其結構性的緊張因

素,有礙社會的整合,因此有必要喚起民眾注意到這群社會中的邊緣份子,以彌

補其傷痛,進而促成社會進步。二則是因為解除戒嚴之後,社會控制鬆綁,民眾

敢於表達不同意見,或是基於人道關懷,或是秉於對執政者的不滿,二二八事件

都是容易訴求的歷史議題。

圖二、解除戒嚴時期二二八事件新聞議題類型圖

彌補傷痛的類型 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
制度性補償金錢的物質方式
二二八事件
的新聞議題 喚醒民眾注意(知道)的類型

真相有關的可能證據
事件演變的類型 事件當時人與事的演變
1.自然演變的描述
2.目睹見證者的回憶

此類型的新聞議題,記載著二二八事件在經歷過漫長的軍事戒嚴時期之

後,重新回到公共領域的發展軌跡。在 1995 年《中國時報》上便有記者回憶整

個二二八紀念活動的發展歷程所寫的專欄,標題為「今年二二八 悲情與陽光的

35
分水嶺」,內容寫道:

二二八紀念活動從民國七十六年(1987),由民主運動者陳永興等人首破
禁忌發起民間的紀念活動以來,到了今年,有官方起建的全國性紀念
碑,即將落成。「二二八」從台灣社會禁忌,走到官方正式立碑紀念,
漫漫長途;配合「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的審查立法,今年被認
為將是「二二八」事件暫劃休止符的一年。(李季光,中國時報,民國
84 年 2 月 27 日,第 3 版)

其它如 1988 年「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與民進黨、「台灣人權促進會」等

在台南市、宜蘭市合辦各項二二八事件各項紀念活動的新聞41,以及 1991 年「二

二八禁忌已經打破了 陳永興稱不再舉辦類似活動」等新聞。其內容為: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會長陳永興昨表示:二二八事件的禁忌已經被
打破了,媒體、學術界都已經公開討論此事,目前只差政府對受難者家
屬如何交代的問題,該會階段性功能已經達成,因此在辦完今年連續第
五年的紀念活動之後,將不再舉辦此類活動。(中國時報,民國 80 年 2
月 19 日,第 4 版)

在此之後,二二八事件已經成為台灣社會與民眾熟悉的議題,誠如「二二

八和平日促進會」陳永興所提出的,此後所欠缺的只是如何對社會與歷史交代。

因此,在新聞媒介上,也就出現了大量相關的議題發展,這部分也就是本文所謂

的「彌補傷痛的類型」。

在彌補傷痛的類型方面,我們又可分為「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及

「制度性補償金錢的物質方式」。

「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的新聞論述類型,包括週期循環地出現在

41
請參見《中國時報》,民國 77 年 2 月 28 日,第 3 版。

36
每年 2 月 28 日前後的各類活動,與不定期地檢討社會歷史的錯誤等。在週期循

環的部分,像由官方的總統府、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台北市府42、

二二八紀念館43、各地縣、市政府與 228 關懷協會,以及民間的東吳大學、民進

黨、建國黨、二二八和平促進會、受難者家屬44等所舉辦的遊行、平安禮拜45、聚

會、徵文等活動46,以及所衍生的問題47,這些有關的新聞論述都在此類型之內。

而像政府對於清鄉時期或白色恐怖時期人權被侵犯的檢討48,也就屬於不定期檢

討社會過去的種類。此外,具有重大意義的紀念方式,如建碑、定紀念日49、與

碑文、教材書寫、發行紀念幣、郵票等都屬於台灣社會撫平社會創傷的方法,這

當中也體現著文化的素養與水平。而這些又牽涉到如何建立政治共識、社會共識

等問題。

制度性補償金錢的物質方式,則需要法令、規章的配合。如何確保正義與

公平的存在,則是許多新聞論述的焦點。然而,金錢的補償問題也包括了此方式

是否可行、爭議過程、受難家屬的看法、補償細節,以及朝野三黨黨團在立法院

42
例如民國 88 年 2 月 28 日《中國時報》「李總統點燈 春之邀約在台北 四大主燈璀璨 照亮族群
融合遠景 萬人提燈遊行 注入文化風采活水」的新聞。
43
如《聯合報》在民國 87 年 3 月 2 日的新聞「葉博文接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等。
44
例如《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4 月 6 日「紀念館前手持野百合 哀淒掃墓 二二八受難家屬 含淚
悼親人」 。
45
例如《中國時報》民國 79 年 12 月 9 日有「撫平歷史傷痕 紀念二二八 平安禮拜 郝揆全程參與
參加來賓計千餘人」 ,以及《聯合報》在民國 79 年 12 月 8 日所刊載的新聞「為二二八撫傷 周聯
華、翁修恭 今晚雙語證道」新聞等。
46
《中國時報》與台北市政府於 1997 年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時合辦「寫給二二八」短文徵選活動。
47
問題或衍生現象的類型極多,茲舉例如民國 81 年 2 月 24 日《聯合報》 「二二八紀念音樂會 三
台轉播興趣缺缺」 、「音樂廳破例 未播放國歌」的新聞,以及《中國時報》民國 81 年 2 月 24 日
「音樂會具多項特色 入場者必須搜身、演奏歷時三個半小時 多位人士致詞、泰半使用閩南語發
言」 。另外,像民國 86 年 3 月 9 日《聯合報》「像杜文權這樣的人…如果不出事 永遠沒人知道他
們 反對運動邊緣人 默默奉獻自己」的特寫,也是二二八紀念活動的衍生現象。杜文權是建國廣
場義工,民國 86 年 2 月 27 日晚間由建國廣場舉辦紀念二二八活動,他擔任行動劇中的「陳儀」
角色,表演「下令屠殺」戲碼,後因情節需要從高台跳下,頭部著地而死。
48
舉例如《聯合報》刊於民國 87 年 1 月 6 日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將獲補償 立院初審通過 估計上
百萬人受用 最高六百萬元」新聞、 《中國時報》民國 87 年 8 月 3 日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補償 有
譜 基金會近日成立受理申請 綠島將塑立首座政治犯紀念碑」 ,以及民國 88 年 2 月 17 日《中國
時報》所登關於「戒嚴時期侵害人權實況 政府應展開調查 台權會促成立真相委員會」的新聞。
49
例如民國 86 年 2 月 27 日《中國時報》
「二二八放假工商界反彈 連戰指示檢討國定假日政策…」
等新聞。

37
的攻防等討論。實施補償之後的各種現象,如 1997 年 2 月 25 日《中國時報》有

「補償金發放二十八億 近兩千人受損 基金會通過頒發平反證書 名稱與發給單

位仍有爭議」的新聞;又如白色恐怖、四六事件等的補償都以二二八事件作為參

考案例,
《聯合報》在 1999 年 1 月 3 日「四六事件 教部建議平反賠償受難者 認

為是特殊時空的不幸結果 提議比照二二八事件成立基金會處理」的新聞;還有

1998 年 2 月 2 日《中國時報》的「大陸客魂斷二二八 後代難求償 來台經商槍

下亡 缺少戶籍資料 遭基金會及法院駁回」的新聞報導,以及《聯合報》在 1997

年 8 月 11 日所刊載的「二二八補償金申請 基金會促延長期限」等。

在事件演變的類型部分,與真相有關的可能證據的報導,到了 1990 年代,

仍然是重要的議題,例如 1994 年「高雄市小港 重劃區劃地 赫見白骨塚 三百無

名骨 由來費疑猜」的新聞(聯合報,民國 83 年 1 月 14 日,第 3 版)、1998 年

「二二八悲劇平添傷口 雲林 古坑挖出 15 具屍骨 曾經多少孤魂 冤死竹林、亂

葬岡」
(中國時報,民國 87 年 2 月 25 日,第 5 版)
,及 1999 年「嘉義省道挖掘 掘

出二二八白骨」的報導(中國時報,民國 88 年 11 月 21 日,第 3 版)。

而在「事件當時人與事的演變」上,又可以區分為事件「自然演變的描述」

與當時「目睹見證者的回憶」兩者。

關於自然演變的描述者,例如《聯合報》在 1997 年 12 月 20 日第四版所刊

登的「總統府戰略顧問 彭孟緝病逝 享年 91 歲 二二八事件時任高雄要塞司令

生前頗受爭議」,以及 1998 年「全省唯一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廟宇 虎尾三姓公廟

民眾悼祭」(中國時報,民國 87 年 3 月 1 日,第 3 版)的相關新聞等。

在「目睹見證者的回憶」上,則由現今猶存的很多老者敘述關於圓環緝煙

事件、北市動亂或清鄉行動等的經歷。理論上,客觀的新聞描述也應建立在此上

38
面。因為 1990 年代的記者多半是 1960 年代、1970 年代或其後出生的世代,不

曾親身經歷過,加上其所受教育也多在軍事戒嚴時期,對二二八事件可說是相當

陌生。因此為重現史實,媒體多藉由特寫與專欄,將當時很多親身經歷者的經驗

與感想表達出來,這種目睹見證的闡述,成了解嚴之後很重要的新聞議題之一。

目睹見證者,包括了有早期的柯遠芬、彭孟緝、謝東閔、葉明勳等,到了晚期則

出現更多一般平民的敘述與見證,如古瑞雲、陳謝綺蘭、王桂榮等。

二、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模式

由於 1949 年到 1987 年實施軍事戒嚴,避談二二八事件等敏感議題,長期

以來便形成了社會中的一種慣性(habitus)----缺乏對過去歷史的認識,甚至是

歷史意識不足,這點影響台灣社會甚大。典型的遺忘型案例,如《聯合報》1987

年 2 月 28 日「吹散烏雲 澄清真相 二二八事件以訛傳訛扭曲史實 學者促開放資

料還其本來面目」的新聞論述便提及:

(台北訊)今天是「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但什麼是「二二八事件」?
目前絕大多數的民眾都不了解,國內學術界四十年來也未曾有過正式的
探討。不過,在最近一連串政治改革後,國內學術界也掀起一股研究「二
二八」、澄清「二二八」的陰影。…
國內近代史權威張玉法認為,「二二八」事件不應該、更不值得成為長
期籠罩在台灣民眾心頭的一塊揮不去的烏雲,也不該是一種被利用的政
治符號,被少數人士扭曲。他指出,「二二八」事件基本上是任何受降
接管過程必然會發生的衝突之一,以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接管淪陷區
時,基於接收者與被接收者心理認知上的差距,在各地均發生類似台灣
「二二八」的衝突事件,不單是在台灣有這樣的事件。…
張玉法說,從長遠的歷史觀點來看,「二二八」衝突的發生,雙方均有
責任,很難單純責怪那一方。…
中央研究院的幾位研究員也表示,希望有關單位能正視這段歷史,開放
「二二八」事件的相關史料,供史學界進行研究,使此一事件有公正客
觀的認識。(聯合報,民國 76 年 2 月 28 日,第 2 版)(「二二八」的括
弧為原文所加)

39
二二八因為遺忘,所以才有呼籲記憶(如新聞中促請政府開放史料檔案等)

的必要。在這樣的背景下,也繼續發展著「事件初始」時所提的傷口型記憶。將

二二八視為不幸傷口的記憶類型,雖然已經正面檢視二二八,強調事件的重要

性,但畢竟是過去的傷口,何必去揭它,甚至是重新激化社會的不安,且對二二

八事件的重新探討,很容易與社會中的族群問題扯上關係,變得混淆不清、難識

真相,因此政府乾脆「視而未見、存而不論」,視之為留下傷痕的痛。這一記憶

也是軍事戒嚴時期的產物,雖然它早在 1940 年代末期便已生根發芽,但其茁壯

則是和整個軍事戒嚴過程的特質有關。典型案例如《聯合報》1987 年 2 月 28 日

「二二八舊痛逐漸撫平 何苦揭傷口製造新愁 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發表公開信」

中所寫的:

(本報紐約二十六電)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二十五日發表「關於『二二
八事件』給同鄉的公開信」,反對有人藉「二二八事件」挑起隔閡與仇
恨,呼籲大家攜手連心,瞻望未來,為建設安樂和諧的家鄉而努力。…
(聯合報,民國 76 年 2 月 28 日,第 2 版)
(「二二八事件」的括弧為原
文所加)

這種論述是不幸傷口型記憶的衍生---「傷口癒合型」,強調傷口癒合,但

仍脆弱。不過顯然整體社會情境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
《中國時報》1987 年 3 月

1 日時(解除軍事戒嚴之前),已刊登民進黨關於二二八的活動,這和社會失憶

時期所一味凸顯的官方意識型態有所不同。

(本報綜合報導)「民進黨」人士為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二
十八日在台北市舉辦了兩場集會,吸引了廣大的民眾參加;在高雄市,
「民進黨」人士因紀念會的場地與其他活動撞期,不能按預定計畫進
行,因而集結沿街遊行,情勢曾混亂達一個多小時,但幸未發生事件。…
昨天晚上台北市的氣溫雖然很低,但是在四十年前「二二八事件」的肇
源地附近的永樂國小,「民進黨」舉辦的「二二八事件和平日說明會」,
卻聚集了三萬多人與會。…
頃出獄不久的姚嘉文和陳水扁也在會中公開宣布加入「民進黨」。…

40
(中國時報,民國 76 年 3 月 1 日,第 2 版)
(「二二八事件」
、「民進黨」
的括弧為原文所加)

軍事戒嚴時期原本為抵禦外在威脅而集中於執政者的內部權力,在經歷打

破禁忌階段50的作用後,民間社會逐步地將權力體現出來(如上述新聞摘錄)
,解

除軍事戒嚴之後,這趨勢更為明顯。對於二二八議題的詮釋論點,也由官方掌控

的單一論點,逐漸地轉變為民間社會各自發音的多元立場。1990 年代以後,除

了原有執政的國民黨可以對事件的意義提出看法外,勞動黨、民進黨、新黨、建

國黨,以致於中國大陸方面的台籍人士和官方都可以在新聞媒介上發音,各種意

見的代理機制愈來愈多,記憶類型也因此愈趨於多元。

表五、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相關新聞的論述模式一覽表

論述模式名稱 說明
1.傷口癒合型 將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視為是社會的不幸傷口
2.共黨叛國型 此類論述對於共產黨在事件中的作用極力凸顯。這在 1987 年以後,已成
為其他論述合法性的來源,亦即共產黨的影響有限,這已形成共識,因
此對於此類論述的批判,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方式。
3.暴動亂國型 此類論述則是凸顯事件中的陰謀份子,將其視為暴動亂國。
4.合理改革型 此類論述從事件之始便已存在。在 1947 年時,它是事件參與者直接表述
在媒體的論述方式,爾後便一直存在於公共論述之中。
5.派系鬥爭型 這類論述將二二八事件由一緝察私煙所引起的後續發展,視為是當時政
治派系鬥爭的結果
6.階級鬥爭型 此類型論述包含將之視為口號的中國大陸的共產黨政權,以及確實以此
描述當時二二八事件實際發生情形的相關論述。
7.謀求統一型 這類型的新聞論述並非將因果放在事件發生與統一的未來發展之上,而
是凸顯當時兩岸同在一個主權統治下的事實,並作為無庸置疑的信念。
此類論述積極撫慰所有高壓統治下的受難者,包括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
怖等。
8.獨立建國型 這類論述的典型模式,是強調二二八是今日獨立建國運動的源頭。它重
視特定政治信念的傳達,二二八相關的討論也是在此之下進行。
9.族群型 這類型的論述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描述型,描述族群因素在事件中的作

50
前面所摘錄的三則新聞,都是在眾聲喧嘩初期,亦即是打破禁忌的階段。所以提到在野力量所
籌組的新政黨與事件時,都以「」表示。

41
用;另一種是象徵型,強調族群的象徵意義,二二八事件的相關討論則
常作為族群象徵的佐證。
10.國家暴力型 此類型論述凸顯二二八事件發展中所隱藏的權力問題,尤其是指管理眾
人之事的政治權力遭濫用後的結果。

此時期所存在的二二八記憶,除了上述「傷口癒合」的類型之外,也產生

了更多不同的論述類型。有些類型是在此之前的數十年中,已經存在的論述類

型,例如在 1947 年事發時的 3 月 1 日至 3 月 9 日,官方與民間以致於新聞媒體

所普遍論述的方式,都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種要求合理改革的社會運動,這種「合

理改革型」的新聞論述,連帶著後來陳儀政府對二二八事件的論述模式「共黨叛

國」、「暴動亂國」等,都是 1987 年以後仍然出現的新聞論述,只是這些新聞論

述多半被當成討論的對象;也就是說,他們多半成為新論述類型的發展階梯。

在這些新論述類型中,有些是過去不曾出現過的描述性觀點,例如強調二

二八事件與政治派系關係密切的「派系鬥爭型」,以及在事發之時不會有爭議,

現在則成為不斷被強調與凸顯的議題的「主張建立民主政治的體制,並謀求中國

統一」等「民主/謀求統一」的記憶類型(正可顯示出目前意識型態競爭的多樣

性)。有的則是在過往曾經出現過,但不曾在中華民國治下的新聞媒介中正式出

現的觀點,例如視二二八事件為階級鬥爭的記憶類型,以及「建立主權獨立的新

國家」的「獨立建國型」論述。更有些論述型式為過去類型的變異,例如強調「半

山」在事件過程中角色的描述性族群記憶、象徵性的族群類型,以及由合理改革

型逐漸演變為國家暴力型的記憶。為了清楚說明這些記憶類型的內涵,我們底下

分別加以討論。

(1)派系鬥爭型

派系鬥爭型的記憶,如《聯合報》1992 年標題為「『筍殼 只剝了一層』黃

42
富三心存疑 國防部黨史會 可能握有當時資料」的報導,便載有與派系有關的論

述:

(記者鍾雲蘭/台北報導)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雖然首度後得政府提
供隱藏多年的檔案、史料,但參與撰寫的工作小組成員台大歷史系教授
黃富三昨表示,他懷疑國防部和執政黨黨史會手中可能仍握有若干當時
軍系和黨系情治單位的資料…黃富三也透露,當時派軍來台鎮壓背後不
僅是對事件的判斷錯誤而已,實則有一段執政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密辛,
而這是報告中所並未交代清楚的。他指出,當時另一支屬於執政黨的情
治單位為中央統計調查局,即所謂「CC 派」;與戴笠領軍的的軍統局系
統互相傾軋鬥爭,當時屬於「CC 派」的台灣省黨部主任秘書李翼宗(應
為筆誤,正確為李翼中)和陳儀明爭暗鬥,中央爭派重兵其實是「CC
派」想藉機以大事吃掉陳儀,使蔣介石相信陳儀的統治失敗,根本是一
清除異己之舉,二二八事件本身只是一藉口,因為執政黨內鬥,造成大
量台灣民眾的無辜死亡。(聯合報,民國 81 年 2 月 23 日,第 3 版)

(2)階級鬥爭型

首先是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階級鬥爭式」的記憶類型,這一觀點的典型

說法是事發初始大陸共產黨的論述,例如《中國時報》1991 年時便刊有相關的

資料,在題為「把真相還給歷史 把公道還給人間」的報導中,內容這樣寫道: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卻化為政治的幽靈,久久盤據不散。對二二八事件
反應最積極的是中共,中共中央在事發後一星期,便透過新華社電台向
台灣民眾廣播,對台灣民眾爭取自治和武裝自衛表示同情,並且聲稱「你
們的鬥爭就是我們的鬥爭,你們的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解放區軍民必
定以自己的奮鬥來聲援你們、幫祝你們!」…一年之後,中共在一項會
議中確認,「二二八事件性質是台灣人民反對國民黨統治的民主自主運
動,不是台灣人民的獨立運動。」…就像廖承志在 1975 年所說的: 「在
全國革命形勢的鼓舞下,有著愛國反帝鬥爭傳統的台灣省人民,英勇地
舉行了二二八武裝起義,震撼了蔣介石集團在台灣的反動統治,配合了
祖國大陸人民的革命鬥爭。二二八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組成部分。」(中國時報,民國 80 年 2 月 27 日,第 8 版)

43
這樣的階級論述並不是單純偏離史實的錯誤而已,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某種真實(有共黨份子參與),不過共產黨也試圖藉由部分的真實夾雜著一些政

治上的意圖,以合理化特定階級主政的合法性,這種作法並不足取。但是階級意

識的凸顯,在事件的發生中的確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在解除戒嚴之後到 2000

年,此記憶類型仍相當普遍,且逐漸拋離政治意圖的糾結,轉向比較描述性的陳

述。在 1990 年代初期,典型的案例如《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讓二二八情節

合理的消失」所寫的:

雖然事件的本質是階級制度下的衝突、地區矛盾也不過是特定歷史條件
下的附帶性現象,但在一般大眾的心目中,本質與現象被顛倒了,二二
八事件總被認為是大陸外省人壓迫本省台灣人的一次暴舉。(林書揚,
中國時報,民國 80 年 3 月 1 日,第 31 版)

在邁入 21 世紀的 2000 年時,階級鬥爭型的記憶也以新姿態出現。


《中國時
報》在「李遠哲:處理得宜 兩岸可爭數十年和平」的專訪中,也這樣刊載著:

…現在的年輕人是沒有族群偏見的,但上了年紀的人,因為歷史遺留下
來的偏見和包袱依舊難以跨越。很多年紀大的人生長在台灣,先是受到
日本人的壓迫,是日本統治者對台灣本土化否定,沒想到戰後,又面對
第二次否定的經驗,我碰到不少六、七十歲當年是後段班學生的人,他
們的心態是當年你遺棄我,如今我遺棄你。所以在我看來,族群問題的
內涵很大部分反而是統治階層的關係,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
二二八發生的時候,新竹中學最受敬重的幾位老師都是外省人,包括校
長辛志平,當外省同胞受到暴民威脅和污辱的時候,竹中的學生都趕到
新校長家旁邊保護他。這裡沒有族群問題,而是社會階層差異。(中國
時報,民國 89 年 3 月 14 日,第 2 版)

(3) 民主/謀求統一型

在「民主/謀求統一」的論述類型上,典型的案例可以 1991 年的新聞報導

為例。

44
(記者樊嘉傑台北報導)國內十餘個統派團體昨日在青年公園舉辦「二
二八暨五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者紀念會」,有百餘位受難者及家屬參
加,場面哀戚,會場也充滿了「反帝、統一」的氣氛,不同於其他類似
的紀念活動。最後與會者持受難者遺照至跑馬場(跑馬町,當時刑場),
舉行簡單的安魂祭祀活動時,家屬與多位與會者忍不住悲痛,傷心落
淚。(中國時報,民國 80 年 3 月 1 日,第 6 版)

(4)獨立建國型

再則是「獨立建國」的論述類型,這類型的集體記憶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

外來政權所導致的社會衝突,並將這種衝突看成是某一特定族群對另一族群的壓

迫,因此亟望將事件記憶導向於建立具有本土自主性的政權,此為建立新國家型

的集體記憶,這在 1947 年的新聞報導中曾經出現過,當時所謂的「國際託管」、

「台民自決」51,都被視為是共產黨「它者」的同路人,1991 年的《中國時報》

曾刊登有親身經歷過二二八事件,後來到大陸去的「蔡子民」的看法。

台獨人士把二二八事件視為台灣獨立建國思想與運動的原點,而且呼籲
台灣人透過這段歷史,勇敢地唾棄對中國的虛幻祖國情結…台獨人士對
二二八事件的解釋,不但被政府當局駁為謬論。主張「台灣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的神聖領土上的一部份」的中共,也一樣同聲譴責。曾經經歷二
二八事件,後來擔任中共台盟總部理事的「蔡子民」就曾鄭重強調:「說
它是台獨運動的開端,這純粹是一種誤解或有意歪曲」。二二八起義時,
即使在群眾鬥爭場合,也從來沒有提出台灣獨立的口號。(中國時報,
民國 80 年 2 月 27 日,第 8 版)

軍事戒嚴時期,完全不見此一類型。住在美國的二二八研究者葉芸芸,曾

在「餘生猶懷一寸心」的副刊文章中寫道:

海外台灣獨立運動,最早要屬廖文毅在在香港的「國際託管論」。廖氏
光復初時曾任台北市工程局長,一九四六年八月間競選國民參政員落
選,據同時競選而當選的陳逸松言,廖氏彼時觀點傾向美國聯邦制度,

51
相關的新聞摘錄,請參見 134 頁。

45
政治上主張台灣與大陸各省維持高度自治,這或許也是他落選的主要原
因。無論如何,競選中的紛爭以及二二八事件的打擊,導致他走向台灣
獨立運動。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到香港,廖文毅與謝雪紅、蘇新等曾有過
合作,終因政治立場上差異,以及組織名位上與謝雪紅爭持不下而告破
裂。(中國時報,民國 80 年 3 月 2 日,第 31 版)

但是在解除軍事戒嚴之後,
「建立主權獨立的新國家」此一記憶中所蘊含的

要素,成為社會中可以公開討論的觀念,不斷地成為類似議題的文化資本。例如

《自由時報》1987 年 3 月 5 日讀者投書「『二二八』又在回疆重演」中所寫的:

華府台灣同鄉會於(1997)二月二十四日舉行 228 五十週年追思會,邀


請建國黨黨主席李鎮源先生演講,聚會時來了兩位「東土耳其斯坦共和
國」的代表,他們…也感謝華府同鄉於二月十五日維吾爾人在中國大使
館前對「伊寧事件中國暴行」的示威抗議之聲援。..伊寧事件的中國暴
行如下:二月五日有人到市府舉行抗議,要求給予更多的自治權和就業
機會。在行進途中被警察制止,並要求解散。領導者拒絕所求,警察當
街當眾就地打死領導者。…事後,據傳約有四百一十名被逮捕者遭受迅
速處決的報復。整個事件前後,中國一直動用武力壓制,這跟中國派兵
到台鎮壓 228 的手法,如出一轍。…台灣與中國領土不接壤,台灣實質
上已成為自主國,所以台灣獨立的條件與實況,與蒙古、回疆不同。 (李
界木,自由時報,86 年 3 月 5 日,19 版)

(5)族群型

第十個記憶,則是和族群有關,不過依照論述內容的性質,可概分為「半

山」描述型與族群象徵型的新聞論述論述。基本上,前者為描述性,即繼續描述

二二八事件中有關的族群面向,特別是和「半山」有關的想法,這在過去二二八

記憶的討論中是不曾出現過的。典型的論述,可參見台灣史學者尹章義在討論二

二八時任台灣省警備總部副參謀長范誦堯的口述歷史時,便提到:

…他(范誦堯)仍有為自己撇清責任之嫌,對於當年社會背景的分析也
與事實有些差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首度正式證實了傳聞中若干

46
「半山」參與迫害台灣菁英的事實。
至於「半山」在當時扮演的角色,迄今仍然曖昧不明。其實,當年大陸
來台的統治者根本不瞭解台灣的真實情況,如果沒有人指引,恐怕連逮
捕的黑名單都擬不出。因此,「半山」對於當時的逮捕行動應有某種程
度的涉入。其實,關於若干「半山集團」藉著二二八事件整肅異己的傳
聞,一直在許多長期監禁的老政治犯之間流傳;范誦堯指證當年軍統局
台灣站長林頂立也參與執行槍斃二二八事件人犯一事,應可作為上述說
法的部分佐證。…另外,日據時期出版的一本記載著抗日份子名單及其
事蹟的「警察沿革誌」,可能為二二八事件後的逮捕行動,提供了按圖
索驥的指引;對於當時的國民政府而言,會反抗日本,似乎意味著也會
反抗政府,因而這些擁有民族精神的抗日者,卻成了政府眼中的不馴之
民,並成為長期遭到監禁的政治犯。(中國時報,民國 82 年 2 月 28 日,
第 5 版)

基本上,二二八的論述從事件初始,便透過族群的分類來說明當時差異巨

大的社會團體之間的衝突,這首先形成了二二八記憶的族群類型,但在軍事戒嚴

時期,它整個不見了,以致於族群描述性的事實漸被遺忘,卻將特定的族群象徵

意義,留在二二八的論述之中,這逐漸成為了現在一般大眾討論二二八事件的刻

板印象,對現實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此類型的典型論述,是從簡略化約的省籍出

發思考事件的意義。

至於族群象徵式的新聞論述,則譬如 1995 年 2 月 27 日《聯合報》第 3 版

的內容,其中刊有台灣省九個縣市舉辦二二八紀念活動,其中台北、高雄兩地規

模較大,且以「族群融合」
、「族群共榮」作為活動主題,將紀念活動在追思、哀

悼之外,注入新意義的新聞論述。而在 1990 年代,它的論述內涵為:

紀念二二八 族群一條心 三千餘人參加台北市二二八大遊行 和平理性真情流露


號召「族群大牽手」走出陰影建設台灣
(記者林照真台北報導)象徵「重建」與「再生」的「二二八大遊行」,
昨(二月二十八日)下午舉行,共有三千餘人參加。遊行隊伍由受難者家
屬前導,過程中並以行動劇重現四十六年前的二二八悲劇,最後則是以
「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四族融合象徵台灣族群團結,並期許四

47
大族群能一同走出二二八陰影,重建台灣…。(中國時報,民國 82 年 3
月 1 日,第 5 版)

在上面的新聞論述中,大遊行的目的是在號召族群之間的牽手與合作,進

而促進社會團結與共識凝聚。在表象的意義上,它完全受到肯定,只是新聞論述

的背後,似乎預設中族群問題是二二八事件的肇因,這反而重新確立並進一步地

將族群的意識鞏固為一種社會論述的思維架構,於是「本省」
、「外省」在現實社

會意義有限的分類,又不斷地被提出,例如強調本省人(福佬人)是主要受害者,

應該在社會中採取寬容態度的論述;《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都曾

刊有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陳芳明的公開談話,內容提及「河洛人應表現寬容的

心」。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昨天在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舉辦的「二二八」
事件專題演講中指出,在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八週年的此時,身為台灣
最大族群的河洛人,應表現出寬容的心,敬愛和尊重少數族群,以和諧、
健康的態度來開創更開放、自由的社會。(聯合報,民國 84 年 2 月 27
日,第 3 版)

這樣的新聞論述所反映出的觀點,似乎只凸顯了特定面向的族群,這又使

得不同族群團體人士的意見,紛紛出現在新聞論述之中。《聯合報》的新聞論述

中,便有人以「受害的外省人 無人關懷」為題,發表讀者投書。

…又逢一年一度的二二八,當年的一些「受難者家屬」,又再提出數額
可觀的金錢賠償,然受難者家屬豈僅止於海內外「台籍」人士,民意論
壇日前刊出劉鴻儒檢察官當年的親身經歷,可見受到迫害的外省人也是
有的,這些受害者的家屬卻成為無人過問與關懷的一群。…我們實在不
願看到因紀念二二八事件,再度挑起省籍情結,但政府今天的作法,難
免令某些人深感不平,更為當年因而喪生的無辜外省籍人士抱屈。(陳
書琳,聯合報,民國 83 年 2 月 25 日,第 15 版)

這些新聞論述,不管訴求是彌平族群間的猜忌,或是為了謀求族群間的平

48
等,都在論述過程中反而漸次鞏固了族群意識的記憶論述,以致於也有些政經局

勢的分析探討,呈現從族群來思考的角度。
《中國時報》1993 年 3 月 1 日便有「族

群間相互抱怨 台灣社會有隱憂 學者吳乃德調查發現 本省與外省族群間存有政

治、經濟利益上的強烈衝突感」的報導,內容中寫道: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地區人民省籍情結的引爆點,四十六年來,大陸、
閩南間的省籍糾葛隨著通婚融合逐漸淡化後,範圍更廣的族群問題以取
而代之並浮上台面。現在的問題是,在台灣意識高度擴散後,卻也同時
引起其他族群的緊張與不安。本省人強調「咱台灣人」時,不少外省人
心生祖國被粉碎的恐懼;客家人也跟著要問:「你們是台灣人,那我們
客家人是什麼?」而原住民更慨然:「本省人怪外省人來台灣四十年,
還不會講台灣話,漢人來台灣四百年,還不是不會說原住民的話?」族
群之間的相互抱怨,政說明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心結,這是台灣社會的隱
憂…。(中國時報,民國 82 年 3 月 1 日,第 6 版)

族群式的二二八記憶論述,一方面透過集體的機制抒發了因二二八事件死

傷的受難者家屬所擁有的埋怨心情,另一方面卻又使得很多不曾有過族群差別經

驗的新生代中國人,重新意識到本身「特定族群的身份」。然而就在邁進二十一

世紀的同時,族群之間的差別已經愈來愈小了,以實際的族群差別來描述二二八

經驗的論述,也就益發稀少,加上解除軍事戒嚴至今,也有 10 餘年了,此時族

群意義的記憶論述多建立在象徵,而非描述的細節之上。二二八的象徵意義愈形

凸顯,二二八的文化價值,亦即思想上的釐清也就日益重要。

在二二八象徵類型的記憶論述上,我們需要先釐清一點的是,在台灣社會

的發展歷程中,象徵乃是做為意義有待建構的符號,而非特定意涵的符號。雖然

二二八在解除戒嚴之初,的確呈現被特定政治利益濫用的情形,不過隨著二二八

補償條例的通過,以及二二八紀念碑的成立,二二八的象徵論述已經開放更多的

空間給未來的中華民國去面對。

49
在族群的記憶論述方面,較有特定作用的如《中國時報》1993 年 3 月 1 日

第 2 版「從 228 創痛歷史中學習愛與寬容 讓受難者安息 東吳大學舉辦追思會 天

倫歌聲揭序幕舉座動容 校長章孝慈52向出席受難者家屬鞠躬 象徵外省族群正努

力撫平二二八傷痕」的新聞,以及 1995 年中研院院士杜正勝,在「歷史悲劇的

代價」專欄中所表述的。

…過去的歷史錯誤,政治意義實大於族群意義,換句話說,權力矛盾遠
重於族群矛盾。過去國民黨政府統治台灣的本質,傳統王朝中央壓抑地
方的方式,遠遠超過近代帝國殖民的形式。所以不論是過去的本省人或
現在的外省人,重疊了「權力」和「族群」這兩重概念,恐怕經不起理
性客觀的分析。本省人不妨自問,二、三十年前在街頭巷尾擺陽春麵攤、
踩三輪車、叫賣臭豆腐乾、三更半夜就準備燒餅油條早點的外省老鄉,
他們何曾掌握什麼權力?外省人也不妨自問,現在外省人是在行政、軍
事、司法或教育諸體系的那一環淪為弱勢團體?以多少懸殊的人口比例
而擁有多大懸殊的政治權力資源?所謂外省人失權的印象有多少事實根
據?諸如此類問題未經客觀評估,只能算是印象,而模糊的意象一旦當
道,想像勝過事實,對台灣全民的未來恐怕弊多於利。…(聯合報,民
國 84 年 2 月 28 日,第 8 版)

這些都不斷地為二二八事件的族群型記憶,奠定了自由發言、彼此瞭解的

基礎。因此便開始出現更積極的族群記憶論述,嘗試透過族群的說明來丟開族群

意識的弔詭。
《中國時報》1993 年 2 月 28 日社論「掃除省籍情結 邁向光明前程—

二二八事件四十六週年的省思」便是一例,內容中寫道: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論者往往將導火線歸咎於省籍的衝突,加之政府對
事件真相塵封而不願公開,更不願追究責任,口耳相傳,不免渲染,以
致四十餘年來「二二八」已衍化成省籍衝突的代名詞。所幸台灣文獻會
在八十年及八十一年相繼出版「二二八文獻輯錄」與「續錄」後,不久
前又派員赴大陸南京籍海外蒐集珍貴史料,預定日內再出版「補錄」以
補前書史料之不足。據文獻會的結論,二二八事件的主因,乃是政策錯
誤所導致,而政策造成的錯誤之後,引發了地方民眾的不滿,進而造成

52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阮美姝曾在新聞論述中表示,章孝慈在對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同理心很讓人
感動。也有記者描述認識阮美姝的人,會對她在二二八平反上的真誠努力印象深刻。這些都說明
充滿著真摯關懷的努力一旦在媒體上出現,會產生一種擴大影響的特定作用。

50
省籍的衝突,再不幸又演發成流血事件。…(中國時報,民國 82 年 2
月 28 日,第 3 版)

而由這一觀點出發,族群的意涵獲得了更新的空間,產生了「新台灣人」、

「同是中國人」,以及「台灣情、中國心」的記憶論述,繼續擴展或昇華二二八

族群式的記憶論述。底下我們以受難者家屬、學者、官員,以及中華民國公益事

業代言人的證嚴法師為例以為說明。

四十年夢魘逝如風.記憶無法塵封 拿出勇氣才能療了傷止痛 二二八事件殉難者


遺孀 一封信道盡辛酸
(台北)在當年二二八事件被害人中,一位自日本慶應大學外科學成歸
國後,年紀才三十三歲的省立宜蘭醫院院長郭章垣,在他殉難四十多年
後,他的妻子郭林汾當時自美國寫了封信給台北的友人…信中指出: 「我
丈夫當時是被派任宜蘭省立醫院院長,他在日本慶應大學醫學不畢業後
研究三、四年,戰後歡喜回台灣要為自己國家來貢獻自己所學,事件發
生時他被推為事件處理委員長,處理委員會是陳儀下令叫台灣人組織
的。那時當市長、警察局長等外省人都避去山內等援軍來,才開始在夜
晚抓人槍殺推入海底或埋在土裡等。從黑暗中推到黑暗中去…這實在是
中國人的悲哀,只知自己鬥爭自己…」。(自由時報,民國 77 年 2 月 28
日,第 11 版)

情與心
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前天對立法院提出的施政報告呼籲大家,「以深厚的
台灣情來建設家園,以恢弘的中國心來轉變大陸。」這話也可引作對「二
二八」事件的圓滿處理態度。…
「要彼此相愛」,這是紀念「二二八」事件的真諦。(聯合報,民國 80
年 2 月 28 日,第 2 版)

證嚴呼籲勿算舊債 不分省籍惜福造福
(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花蓮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今天希望
國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談再談。證嚴法師一再強調愛,更希望大家化小
愛為大愛,她說她從來沒有分本省人或外省人,「大家都是中國人嘛!
台灣的人都很有福報,必須更加珍惜,不但惜福還要造福,其實把握現
在,力行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聯合報,民國 81 年 2 月 29 日,第

51
3 版)

「新台灣人」的誕生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化,是台灣人成熟的象徵。但願台灣社會能消彌暴戾
之氣,逐漸形成以「生命共同體」為基礎的共識,不分省籍族群,共同
面對兩岸新局勢。…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是台灣人的傷痛;二二八的歷史
化是台灣人成熟的象徵,是台灣意識形成的契機,也是新台灣人誕生的
時機。(尹章義,中國時報,民國 84 年 2 月 28 日,第 11 版)

(6)國家暴力型

最後一種則是由強調合理改革,與族群式的記憶類型,透過不斷反思事件

中的弔詭處,而逐漸演變為「國家暴力型」的記憶論述。基本上,國家暴力是個

學術上的名詞,最早源自於二次世界大戰的紐倫堡大審;人們在飽受痛苦的同

時,去質疑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痛代價,為什麼不能讓人們從中學習歷史經驗?於

是借用刑法中「殺人犯罪」的概念,將「國家」視為犯罪集團,「國家領導者」

視為是首謀者。

在二二八事件詮釋的發展歷程中,1947 年的新聞報導中不斷直言行政官署

的權力執行有著嚴重的問題,但是並沒有特定的名詞可加以指涉,遂使這個現象

模模糊糊,也因此只好從民眾要求更好的政治此一面向出發,故當時有所謂改革

型的記憶。由今觀之,這一名稱只是表象上的觀察。根本而言,改革是因為有問

題產生,那問題如何產生?如果不斷改革卻持續產生新而惡化的問題,並造成社

會的紛擾不安,那麼我們有必要重視改革對象的權力已經把我們帶到何種境地或

層次,否則再多表象上的改革只是製造出更多的新問題而已。因此,從國家濫用

權力的角度出發,改革型記憶的變異----將二二八事件視為是國家暴力的結果,

遂成為一種重要的集體記憶。在解除戒嚴之後的發展過程中,相關的新聞論述類

型,如《聯合報》「莫當政治籌碼 莫挑對立情節 判決書 珍藏了四十多年 洪秀

52
柱 唸一段父親自傳」的新聞。

…父親曾因政治因素在綠島感訓三年的執政黨立委洪秀柱,昨天在立院
總質詢時,放棄了原有質詢主題,而以親身經歷為證,感性地呼籲國人
用愛的眼光來看待二二八事件,讓二二八事件完整結束。…洪秀柱在質
詢時,拿出了一份珍藏四十多年的「台灣保安司令判決書」,編號為安
潔字第一三五六號,被告包括他父親洪子瑜等十一人,其中包括福建、
台灣等各省籍人士。…他並當場宣讀了父親的一段自傳,文中強調, 「因
政治腐敗原因,純係被少數不肖份子假借名義,濫用權勢,陷害忠良,
造成今天的局面」…。(聯合報,民國 81 年 2 月 29 日,第 3 版)

再譬如《中國時報》1992 年 2 月 26 日的頭版新聞「二二八歷史悲劇 郝揆:

當時的政府犯了很大錯誤」中,便提及時任行政院長的郝柏村表示:

二二八事歷史上非常不幸的事件,今天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中國人不分省
籍,對此不幸事件都非常遺憾。…他認為,任何一件不幸事件的發生,
政府都難辭其咎。(中國時報,民國 81 年 2 月 26 日,第 1 版)

在這則新聞中,郝柏村的談話以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卻是相同角度的觀點,

敘述了二二八事件的關鍵因素,即政治權力的方面產生了問題。這種改革政治權

力以致於突顯出國家權力的記憶類型,在 1990 年之前完全被遺忘了。在解除戒

嚴之後,相關論述則可見於代表官方的台北市長馬英九53與代表民間的陳文茜的

觀念裡。

曾任民主進步黨發言人的陳文茜在 1995 年 2 月 28 日的《中國時報》讀者

投書中,直接使用歷史社會學中「國家暴力」的概念,來說明二二八事件的意涵。

她寫道:

53
可參見 1999 年 3 月 1 日的《中國時報》「歷史下的省思」之報導。馬英九在新聞中指出,二二
八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不應也不容許以空洞的政治修辭來搪塞。他認為
二二八事件,與其說是族群對立所造成的衝突,不如說是導因於國家公權力的濫用。

53
二二八的歷史浪潮推擊著我們,年復一年,卻很少人意識到「二二八」
不只發生在台灣,它發生在同時期的中國、發生在一九六六年的匈牙
利,發生在柏林圍牆時期的東德。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發生在十九
世紀中國統治下的回教地區,發生在當代的西藏和北京的天安門。
「二二八」的歷史原形主要建立在國家恐怖主義。當某個政權,失去人
民的支持,而引發「民變」或「革命」時,統治者面對危機,不願和平
轉移政權,而以憲法中賦予的暴力權利屠殺人民,試圖維持其統治權
力,這便是「二二八」。
(陳文茜,中國時報,民國 84 年 2 月 28 日,第
15 版)

在眾聲喧嘩期的各類型記憶論述中,其互動關係是各爭空間。彼此的排斥

性要視類型而定,例如「謀求統一型」與「獨立建國型」,不過已經不是軍事戒

嚴時期那種「你死我活」的爭鬥結果,雖然將對方污名化,並貼以標籤的作法、

策略仍然普遍,不過在較為寬廣的新聞媒介版面中,各種記憶論述都有各自的醞

釀、討論空間。而論述類型間的互動關係,整體說來,應該是呈現動態性的變化,

而非靜態性的區辨,因為單一類型的新聞論述本身,也正經歷一些本質上的釐

清,例如「派系鬥爭型」
、「階級鬥爭型」
,以及「半山型」
;這過程使得過去在缺

乏討論下所形成的特定象徵意義逐步降低,盡量回歸現實的描述,以發展更為貼

切的象徵意涵。

當然,更為貼切意謂著對現實條件給予更多尊重,進而排斥與實際不符合

的想像式攻訐;在此同時,愈來愈困難的創意式想像,卻獲得了必要的展現空間

與社會基礎,以回歸事件本質與現實社會的直接聯繫,這種背景也使得二二八論

述的發展,未來的期待遠勝於過去各種論述的曖昧糾葛。

三、1987 年以後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策略

基本上,解除軍事戒嚴之後,二二八事件新聞的再現策略,並不需要特殊

的經營(如符合特定意識型態),因為二二八議題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有了相

54
應於自身特質的發展邏輯。這從二二八新聞普遍出現於各個面向可以看出,而在

二二八議題發展的生命史中,亦即從 1947 年到 2000 年,我們可以歸納出幾種典

型的論述策略,大致上有功能、衝突,與構聯或類比等三種形式(可參見表六)。

表六、二二八新聞再現策略一覽表
策略類型 次類型
功能類型 1.階段性的總結說明
2.提供二二八事件後續發展的新資訊
3.冗贅型或社交傳播型
衝突類型 1.意見衝突型
2.行動衝突型
3.隱藏式衝突型
構聯或類比 歷史構聯型.
二二八 VS. 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
二二八 VS. (臺、師大)四六事件
二二八 VS. 臺大哲學系事件
二二八 VS. 白色恐怖
二二八 VS. 美麗島事件
二二八 VS. 六四天安門事件
二二八 VS. 香港 1997
二二八 VS. 韓國光州事件
二二八 VS. 歷史案例(東晉:僑姓/郡姓,
抗戰:下江人/四川人)
二二八 VS. 宗教案例

1 功能類型

此敘述類型的基本特質是只要和二二八有關即可,這又可分為三類。第一

類的功能性策略,是體現在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發展有個階段性的總結說明。例如

1947 年 3 月 9 日的《台灣新生報》
,便刊登有「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於 8 日

最後一次發表的公開聲明54,聲明中便對二二八事件發展至今的新形勢(三十二

條件說),作了澄清。又如 1999 年《中國時報》曾刊有「二二八補償金 核發一

六五0件 紀念基金會認時逾五十年 受難家屬對事件瞭解模糊 申請不如預期熱

烈」,其內容寫道:

54
詳細的新聞內容請參見本研究之 138 頁。

55
(記者董孟郎台北報導)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成立三年多以
來,僅發出二二八受難者補償金共一千六百五十件,補償金額將近六十
億元,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申請領取補償金,不如預期熱烈。
對於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到底有多少人,至今仍是一個迷,官方和民間的
說法有很大的差距,推估受難者從數千人至一、二萬人不等的說法,沒
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數字。
至今年(1999)二月為止,二二八基金會共受理申請補償件數一千八百多
件,已審查通過核准一千六百五十件,發出補償金共五十九億六千萬
元。…(中國時報,民國 88 年 2 月 27 日,第 5 版)

第二類的功能,則是體現在提供二二八事件後續發展的新資訊上。例如《台

灣新生報》1947 年 3 月 8 日「忠義服務隊昨召會 討論強化治安問題 該隊電話

號碼 3369」,以及《中國時報》1999 年 12 月 21 日「228 補償金 申請時間延為

四年」的新聞。前者是在二二八事件初期,亦即是日本學者若林正丈(1995:75)

所稱的「七日民主」的時間範圍內,當時公權力在社會秩序的維持上一直無法有

效執行,於是從台北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 3 月 2 日,到 4 日以後

全台灣各地紛紛成立處理委員會分會,以致於要成立類似警察的民間組織----

忠義服務,這是當時與民眾關係密切的組織,新聞中寫道:

(本報訊)台灣省忠義服務隊,昨日(7 日)下午四時起於該隊(第二分
局)會議室舉行強化治安會議,是日該隊許隊長外各幹部人員及學生,
民眾代表等數十名出席,首由許隊長致開會詞後,由各隊員相繼報告三
月五日該隊成立以來治安狀況,即對此後治安強化事項等,熱烈討論約
至五時許散會,又該會自本(八)日起開設電話(三三六九號)請各方
接洽時多多利用云。(台灣新生報,民國 36 年 3 月 8 日,第 2 版)

《中國時報》1990 年代末期,關於補償金的新聞內容則寫道:

(陳嘉宏/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二二八事件處理
及補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受難民眾申請補償金的時間由兩年
延長為四年,以利受難民眾的領取作業。(中國時報,民國 88 年 12 月
21 日,第 4 版)

56
第三類的功能類型,我們稱之為冗贅(redundancy)類型或社交傳播(phatic

communication )類型。按照傳播學者 John Fiske 在討論訊息時所說的,「冗贅

性指的是訊息中可以預測和約定俗成的部分,它具有高度的預測性」(Fiske,

1997:24)
。而日常的慣例便是冗贅性的主要來源,這可使人們易於理解所處的社

會環境。至於社交溝通,指的便是「那些沒有新意、沒有資訊、是為使現存管道

得以暢通的傳播行為」
(Fiske,1997:29)
。他緊接地說,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社

會關係,唯有在持續的溝通中才能存在,打招呼可能不會改變或擴展這項關係,

但如果不這樣做,則確定會減弱這項關係。在二二八事件的新聞上,最基本的典

型例如 1947 年在國軍部隊二十一師來台之後,新聞報導中紛紛出現下面類似新

聞:

二十一師駐彰化 市民極表歡迎
(本報彰化訊)國軍整編第二十一師團長李宜上校,於十九日下午十一
時,率領所部進駐彰化,市長,參議會議長…其他官民代表,均到彰化
站熱烈歡迎…,該團軍律嚴明,市民均表歡迎,士兵外出亦極和氣,表
示十足軍民合作,市內學生對國軍均致敬,秩序良好,市況比前更加繁
榮。(台灣新生報,民國 36 年 3 月 24 日,第 2 版)

相關的新聞可紛紛見於其後數日,例如《台灣新生報》民國 36 年 3 月 26

日刊於第 2 版的「台東國代及高山領袖 昨謁陳長官致敬 省垣民眾團體代表昨亦

晉謁致敬」、同年 3 月 27 日刊於第 2 版的「屏東市參議會 電陳長官致敬 」,以

及 3 月 28 日刊登的「學生代表等致答詞 感謝白部長的辛勞宣撫和中央寬大政策」

等。

這類型的新聞,用意不在提供新訊息,也不純然是將事件的新發展告知民

眾;精確來說,它標示出社會的集體氣氛,說明某種隱於民眾心中對於社會權力

分配的知覺。

57
2 衝突類型

新聞的基本特質就是具爭議性,而衝突是爭議性的基本要素,因此很多二

二八事件的新聞是呈現出事件中關於衝突的面向,這可分為意見衝突型、行動衝

突型,以及隱藏式的衝突類型等三種。這類型的再現策略便是凸顯爭議點,以符

合新聞議題的基本要求,不過往往又有小題大作、程度上往往與真實不夠確切的

問題存在著。

在意見衝突型的部分,例如《中國時報》民國 79 年刊於第三版的「站不站

起來是個人的自由」,內容如下:

(圖文說明)朝野老少立委一致起立,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起立默哀
時,唯一端坐場中未起立的資深立委吳春晴,曾經在立法院第八十會期
時,以一篇「揭發」前行政院長俞國華緋聞的質詢而震驚朝野,對於昨
天為何不站起來的原因,吳春晴不願多談,只表示「站不站起來」是我
個人的自由。(聯合報,民國 79 年 2 月 28 日,第 3 版)

而二二八平反過程中,很多平反行動需要法令上的配合,因此常見朝野各

政黨為此意見不合,例如《聯合報》民國 84 年刊於第四版的「二二八賠償條例 混

亂中遭擱置 朝野兩大黨互責對方 應為法案難產負完全責任」。

(記者陸倩瑤/台北報導)爭議多時的二二八賠償條例昨天在立法院會
混亂中再度擱置,朝野兩大黨互責對方 應為法案難產負完全責任。國
民黨立委指民進黨立委將時間浪費在無意意義的發言上,影響法案審查
進度;民進黨立委則指稱國民黨違反協商共識,以多數暴力表決散會,
根本沒有為「二二八事件」負責的誠意。(聯合報,民國 84 年 1 月 17
日,第 4 版)

58
在行動衝突型上,像刊於《聯合報》民國 81 年的「民進黨追思二二八 新

公園祭典結束後 二百多人往彭宅 叫罵投擲抗議書」的新聞,便是此類典型。這

則關於彭孟緝家前抗議的報導內容如下:

(記者彭威晶/台北報導)民進黨主辦的二二八追思活動,昨天下午二
時起在台北新公園舉行…參與活動民眾於祭典結束後,赴現任戰略顧問
彭孟緝住宅抗議及呈遞抗議書,群情激動的民眾並一度向彭宅周圍布署
的警方丟擲雞蛋,…最後…邱垂真等則於宣讀完畢時,將抗議書擲入彭
宅內部,下午六時四十分才結束這場抗議活動。(聯合報,民國 81 年 2
月 29 日,第 3 版)

行動衝突的新聞類型也常出現於解除戒嚴前後的台灣社會,
《中國時報》民

國 78 年便刊有「嘉義圓環---獅子會事件」的衝突,其標題為「二二八紀念活動、

在嘉義和氣收場」。

(嘉義訊)約二千名以民進黨人士為主的群眾,二十八日下午先在嘉義
市區遊行,後聚集於嘉義火車站前,欲拆除原吳鳳銅像舊址上的獅子會
標誌,與警方形成對峙場面,氣氛一度火爆,警方也曾出動鎮暴部隊應
變,僵持到最後,嘉義市長張博雅出面,下令拆除獅子會標誌,整個風
波才落幕。(聯合報,民國 78 年 3 月 1 日,第 4 版)

另外,尚有隱藏式的衝突類型,這類的衝突是隱藏式的,它有點像意見衝

突的類型,但卻暗喻著明顯的現實行動意味。像《聯合報》民國 86 年 2 月 27

日刊於第十四版的「陳菊 二二八前夕談自殺事件 盼各界哀矜勿喜」。

(記者董智森/台北報導)台北市社會局長陳菊昨天指出,老榮民翟所
祥自殺一事,希望外界本「哀矜勿喜」的心情來看待,尤其是在二二八
前夕,不要讓已融合的族群更受傷害,她從事人權運動二十七年,難道
會和陳水扁市長一起做違反自己一生追求目標的事嗎?(聯合報,民國
86 年 2 月 27 日,第 14 版)

59
3 構聯或類比

在二二八事件的新聞再現上,有一點是相當明顯的,那就是為了把社會現

象說清楚,故指出二二八事件的特定內涵,或與某特定事件擺列一塊,以探討其

關係,故常有議題類比的情形出現。構聯(articulation),指的是對某些原本各

自獨立的事物,通過人們的詮釋來加以聯繫,以產生現實明確作用的情形。

這在第一階段的事件初始,其再現策略常是藉著同時出現來模糊彼此並不

相同的內涵。例如 1947 年 3 月 11 日的《台灣新生報》


,同時刊載有「陳儀長官

下令解散 二二八事件處委會 總部限期取消非法團體」55,與另一則新聞「共黨

企圖侵擾台北 圍剿結果捕獲數十」56。

這時的語言策略是把「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 與共產黨產生構聯

(articulation),且在方式上是採取暗喻的轉換,也就是新聞中並未直言誰是共

產黨徒,但由匪徒所構成的騷動紛擾,卻在處委會被視為是叛亂團體之後不斷出

現在新聞論述之中。

在軍事戒嚴時期,構聯或類比的策略也逐漸轉變成本質性的說明,亦即把

二二八事件的本質直接看成是共產黨的作用。由今天的角度來加以省視,共產黨

在二二八事件中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不過影響力很有限。在此時期的新聞典

型,是《台灣新生報》於 1957 年 12 月 3 日所刊登的新聞「謝雪紅不可告人之事

在鬥爭會和盤拖出」57。內容中包含有四個小標題,分別是「她做的事都是共匪

的命令」
、「二.二八暴動是共匪要她策動的」
、「受共匪之命欺騙旅日僑胞」
,以及

55
可參見本文 138 頁的討論,新聞內容摘錄則可見於 193 頁。
56
新聞內容可參見本文 139 頁。
57
相關新聞內容,請參見本文 100 頁與 150 頁之摘錄與討論。

60
「她不如伶人.匪欺壓寡婦」。

在解除戒嚴之後,構聯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且正常的現象,因為這是個人

意見自由中的重要元素,雖然公共領域中仍然存在壓迫性的政治力量58,不過專

業判斷與新聞價值已經逐漸形成台灣社會中形式上的文化空間,加上 1987 年

後,外在力量對二二八議題發展的干擾愈來愈有限,於是單一新聞論述對文化的

作用也愈來愈有價值。

在單一新聞報導中,常會出現將原本不具相關性的獨立事件排比在一起,

我們也可稱之為類比(analogy)。這一方式是藉由比較,尤其是國內外、或古今

中外的案例,繼而提出不同視野的觀察,以增加讀者們對於二二八事件歷史意義

的理解。

而從 1987 年至今,與二二八事件類比的歷史事件有很多,有國內的歷史、

也有國外的發展,初步可歸納為二二八賠償 VS. 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


(臺、

師大)四六事件、臺大哲學系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六四天安門事件、

香港 1997,以及韓國光州事件等九類。

(1).二二八事件 VS. 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

在二二八事件從禁忌變成公共議題的過程中,很關鍵的平反與補償一直是

在政府、民間的摸索中進行,因此在政策上,一些過往的相關議題,不斷成為為

類比探索的對象,而國民政府在撤退來台之後,為了提升軍隊士氣所草擬的戰士

授田條例,便成為案例之一。在 1992 年的《聯合報》便有標題名為「賠償二二

58
直至民國 89 年(2000)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競選中,公共領域中仍然充滿了壓迫性政治力量。

61
八 建議比照授田證」的報導。

(記者游其昌/台北報導)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舉行黨團會議,研商擬
定「二二八受難者賠償條例」原則。負責草擬的立委謝長廷表示,黨團
將仿照戰士授田條例模式,以「基數」方式來作為賠償基準,賠償對象
將包括死難、受傷、羈押、財產損失等。(聯合報,民國 81 年 2 月 26
日,第 3 版)

在此之後,替二二八事件謀求物質的補償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因此

在公共領域中,二二八事件也就逐步擺脫禁忌的陰影。有意思的是,二二八事件

的補償行動,成了後來許多歷史案件平反新聞的範本,不斷地被用來比較,如臺、

師大四六事件等。甚至還有國外媒體,如日本 NHK 等來台報導二二八事件的賠償

作法。

(2).二二八事件 VS. 臺、師大四六事件。

基本上,四六事件是接續著二二八事件之後,發生在台灣的學生運動。它

最大的影響在於首開情治機關干預高等學校教育的開端。事件過後,台灣省警備

總司令部可以直接行文學校,按名指交「不法」學生。這次事件牽涉到台大、師

院(今師範大學)兩校不少學生,例如《聯合報》便曾報導事發當年的師院學生,

後來曾擔任師範大學歷史系系主任的王家儉的回憶: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五日中午 傳出消息……當年師院生 話說六四事件


「二二八事件」後,表面上社會秩序恢復平靜,實則人心仍然浮動。當
時大陸局勢多變,政府軍連連派退,各地學潮風起雲湧,台灣亦不例外,
台大、師院兩校學生,先後聯手走上街頭示威,表達對政府的不滿。…
學生不斷失蹤,恐怖氣氛不脛而走。…四月六日黎明時分,憲兵開始向
宿舍進攻,…就個人所知,被捕的學生大部分均交保獲釋,少部分則因
嫌疑重大多關了幾天。回學校後,台灣省主席陳誠已另行委派劉真為新
任院長,宿舍則被查封,同學們也被要求重新登記方准入學。四六事件

62
可說是政府對於學生活動的一記當頭棒喝,但令人痛心的則是緊接而來
的「五十年代白色恐怖」,這才是台灣的更大災難。(聯合報,民國 86
年 6 月 18 日,第 4 版)

另一方面,二二八事件在成功地平反、政府對受難者家屬進行補償後,也

成為政府處理四六事件的典範,例如:

四六事件 教部建議平反賠償受難者 認為是特殊時空的不幸結果 提議比照二二


八事件成立基金會處理
(記者廖敏如/台北報導)教育部表示已建議行政院比照二二八事件處
理模式,給予發生在民國三十八年「四六事件」受難者平反與賠償。台
大、台灣師大四六事件調查小組去年將報告交監察院續行調查後,監察
院曾要求行政院給予受難者家屬賠償與平反,行政院發函要求教育部提
出建議。(聯合報,民國 88 年 1 月 3 日,第二版)

類似的新聞,尚有 86 年 6 月 19 日《聯合報》
「四六報告提出 是否能平反?

趙制陽:應比照二二八補償」
,以及 86 年 6 月 20 日《中國時報》
「四六事件與學

生工委會案有關」等報導,後者關於「工作委員會」的新聞內容中寫道:

(記者詹伯望台南調查採訪)學生工作委員會案是從中國共產黨台灣省
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蔡孝乾案發展出來的。…從學生加入組織的時間來
看,大約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台民固然多噤若寒蟬,但純潔的學生,
也開始為思想找出路,讓共產主義有了生存的溫床。台灣的學生運動,
並有和大陸學運遙相呼應之勢。(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6 月 20 日,第 9
版)

然而,在補償受難者,致力於社會平等上,二二八事件常成為更多歷史事

件的處理典範,底下分別指出「台大哲學系事件」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新聞

類型。

(3).二二八事件 VS.臺大哲學系事件

63
1999 年,《中國時報》曾刊有「台大哲學系事件 受害教授要求比照二二八

賠償」的新聞,其內容寫道:

二二八前夕,當年遭受白色恐怖迫害的台大教授胡基峻、陳鼓應、李日
章等人雖然獲得台大平反,但卻認為未獲政府平反,二十六日決向立法
院陳情,要求政府比照二二八事件給予補償。(民國 88 年 2 月 27 日,
中國時報,第 4 版)

(4).二二八事件 VS. 白色恐怖。

基本上,白色恐怖是台灣社會中最深沈的夢魘。從最廣泛的意義來說,它

與軍事戒嚴時間同樣,從 1949 到 1987(金馬地區則於 1992 解嚴)


;從較狹隘的

定義來看,則扣除 1949 到 1953 的清鄉事件受害者;另外,美麗島事件是算發生

於其中,但可以獨立討論的案件。因此法務部初步將「白色恐怖」界定為「戒嚴

時期人民受到「懲治叛亂條例」和「戡亂時期簡述匪諜條例」判刑確定的案件」。

民進黨立法委員謝聰敏(1997)便曾指出,
「二二八事件是偶發性的、短暫性的軍

事屠殺行為。白色恐怖則是由情治人員製造政治案件,交由軍事法庭審判」。這

種意圖的表現,更加突顯出社會的黑暗面向。

而在白色恐怖長達數十年的範圍內,所牽涉的地區不僅是都市城鎮(二二

八事事件的混亂集中在大都市),連鄉村都籠罩在此一恐怖氣氛內,因此各單一

事件眾多,例如在「50 年代白色恐怖匪諜案 監院要求行政院研究」(聯合報,

民國 85 年 10 月 18 日,第 4 版)的新聞中,便提到了「六張犁兩百多處無名墳

案」
、李友邦案(台籍菁英,國民黨要員)
、鹿窟案(共匪武裝組織)
、段澐案(軍

方將領,前衛戍司令),以及高一生案(鄒族人,曾擔任今阿里山鄉鄉長原住民

山地組織)等。又如發生於民國 38、39 年間的山東煙台聯合中學校長及學生,

64
因為「妨礙建軍」而被殺等案件(可參見中國時報,民國 85 年 10 月 9 日「煙台

師生被殺案 家屬促平反 盼政府比照二二八事件認錯賠償」。這一類白色恐怖的

相關案例數量龐大,相關的人物如林書揚、魏耀乾、陳映真、謝聰敏等,牽涉極

多。但由於 1980 年代與 1990 年代,台灣社會中的本土意識盛行,二二八事件得

以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懷與注意,因此它可以成為許多類似案件的處理典範,1998

年《中國時報》便刊有「行政院會通過草案 將比照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規定 戒

嚴時期不當叛亂/匪諜審判可申請補償」的新聞。

(記者陳鳳馨台北報導)戒嚴時期因懲治叛亂條例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
條例而判決有罪者,將可申請補償,且最高補償金額為六百萬元。…行
政院決定將此補償規定法治化,並比照二二八受難者及其家屬的規定,
設基金、發放補償金。(中國時報,民國 87 年 5 月 22 日,第 8 版)

這個與二二八事件平反有關的白色恐怖處理方案,一般的看法均認為具有

象徵的意義,《中國時報》專欄「遲來的正義 深具政治意涵 朝野立委攜手打造

社會和諧」便寫道:

在撫平歷史傷痕的共識凝聚下,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戒嚴時期不當叛
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暨「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之後,
立法院各黨派立委趕在本會期結束前夕,攜手通夠「戒嚴時期不當叛亂
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此一性質接近、意義相仿的法案。如果從
外界認定的意識型態來概括地區分這兩項法案的關照層面,前者的適用
對象顯然多屬「獨派」政治犯,而後者補償的受難者則以「統派」政治
犯居多。統獨立場之間的激盪,向來是台灣社會潛藏的核心問題。(張
瑞昌,中國時報,民國 87 年 5 月 29 日,第 4 版)

(5).二二八事件 VS.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於 1979 年,這是在軍事戒嚴時期最大一宗社會運動案件,

也是 1947 年二二八事件之後,有力衝擊國民黨威權結構的歷史發展。基於這層

65
意義,兩個歷史事件常被放在一起討論。1997 年事件屆滿十八週年之時,
《中國

時報》便載有「重建美麗島 讓史料出土」的報導。

(記者林照真台北報導)「美麗島事件」被視為是台灣政治轉型的分界
點,也是台灣現代史中繼「二二八事件」後另一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
但因資料四散,引發相關史料消失的危機。…台史所黃富三教授隨後指
出,時間較早的二二八研究因為文獻殘缺而讓後來的研究變得很困難,
很多真相也因此隱諱不明。(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12 月 6 日,第三版)

(6).二二八事件 VS. 六四天安門事件。

發生在 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由於是一個政權對自己治權所及的人民

實施軍事行動,故引起國際上的注意,而發生在 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也具有

相同的性質,因此常被拿來比較。1999 年六四前後,中國民運人士也以二二八

為例,指出政府單方面的掩蓋是無濟於事的,人民終究要瞭解真實生活中所發生

的事情。但在 1989 年當時,國內的政治人物卻認為這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


《聯

合報》「二二八事件與六四事件類比 高層人士認欠公平」中便寫道:

(台北訊)最近,有些人在談論二二八事件時,把它與北京六四事件類
比討論。一位黨政高層人士認為,這種說法,有欠公平。他期望全體民
眾能「忘掉過去,向前看」。他說,經過四十年來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共
同努力,本省人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優勢發展已經十分顯著;沒有人
可以否定這一事實,希望有心人不要再挑撥偏狹的省籍摩擦…他說,就
算是他「個人的看法」吧!(聯合報,民國 78 年 8 月 20 日,第 2 版)

相關的新聞報導,尚有《自由時報》1996 年 2 月 29 日刊載於「自由廣場」

的「二二八、六四與中共辯證」,此文乃立法委員趙永清的投書,文中指出中共

年年紀念二二八,但這作法實際上只是統戰伎倆,因為共產黨從來不願意對六四

天安門事件進行反省、道歉,並致力於推動民主化。

66
(7).二二八事件 VS. 香港 1997。

二二八事件的背景,是在 1945 年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台灣之後所

發生的,因此當 1997 年,香港在歷經近百年左右之後回歸中國政府,便出現兩

者歷史情境的類似,因此《中國時報》在 1997 年時,便由資深記者徐宗懋以「紅

色香江會不會發生二二八事變?--四五年台灣和九七年香港的比較」為名撰寫專

欄,作者將 1945 年台灣光復,重回中國版圖,與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看成是

二十世紀中國兩次最大規模的收回國土行動,專欄內容中提到:

在這兩次回歸、由中國政府接收前夕,原先的殖民地政府如日本與大英
帝國,都已建立起完整的殖民地政治建制、經濟制度,以及原有和文化
與殖民母國文化混合後的文化型態。因此,中國政府接收台灣和香港,
是將產生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心理如何適當銜接的問題。這些問題
的妥善處理將決定接收工作的順利與否,以及接收後的穩定狀態。
由於 1945 年中國政府經收台灣後約一年半,即發生二二八事便,顯示
接收工作徹底失敗,以致最後必須以血腥鎮壓收場。事件的陰影也為半
世紀後中國政府接收香港投下了問號,尤其是 1998 年的天安門事件顯
示了中國政府以武力鎮壓解決衝突的思維,使得上述問號有了雙重的事
實根據。(徐宗懋,中國時報,民國 86 年 6 月 12 日,第 9 版)

(8). 二二八事件 VS. 韓國光州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對人權的嚴重傷害,因此它的平反亟需重視這一根本問題,

但是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的平反過程中,常會出現泛政治化的情形,例如二二

八紀念碑建碑過程中,設計比圖的名次便出現政治力介入的情形,而在最高賠償

金額上,國民黨與民進黨也紛紛以政治力量介入協調。

諸如此類種種,都使得二二八事件的文化意義受到嚴重扭曲,因此國外如

67
何處理過去的歷史傷口,也就在這背景下有其意義。因此 1999 年 12 月 21 日《中

國時報》便有「紀念二二八事件五十一週年省思 光州—超越悲情的亞洲典範」

的讀者投書,作者為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內容寫道:

人權同時有普遍性和地方性的一面。一九八九年,螢幕上的天安門事件
在世人眼前演出的時候,有多少人超越了文化疆界的藩籬,精神上也參
與了抗暴的隊伍,這是普遍的一面。如此瞭解和如此認同的人不見得對
中國和中國的學生、市民和工人知道多少,更不見得都受過人權教育的
洗禮。若然,這種瞭解與認同只能來自當地經驗與文化,這是地方的一
面。光州的特殊在於它在重視人權的地方面之餘,並沒有忘記把它普遍
化。
南韓民主化開始後,就在光州建立了一個占地數百英畝的紀念墓園,包
括受難者的墳墓和氣象萬千的牌坊與博物館,更舉辦過國際青年人權夏
令營。〈世界人權宣言〉週年還沒到來,整個城市和全體市民已經爭取
到〈亞洲人權憲章〉最後會議和宣布典禮在該市舉行,而其時間是在五
月十八日光州事件週年紀念日前後。…到了晚上,整個市中心更是完全
禁止車輛進入,到處都是全民參與的紀念活動和表演。今年韓國政府更
僵補助光州市民團結委員會舉辦另一屆國際青年人權夏令營。在哪裡?
不是光州,不是韓國其他城市,而是東南亞的泰國。
對一個來自台灣的人,去年的韓國與光州經驗不能不有很強烈的震撼。
南韓人是喜歡家醜外揚的自虐狂嗎?不,南韓人(尤其是光州人)只是
沒有失去了常識,遺忘不是隨意由心的自願性行為,尤其當對象是類似
光州或二二八事件的經驗。這種經驗所帶來的悲情只能超越,不能「走
出」。超越只能基於瞭解,而了結的先決條件是沒有遺忘。即使不是心
理治療專家的人也知道這點道理。記憶、瞭解、超越:南韓人沒有讓政
治扭曲了這一系列要件的認識,所以才能有地方悲情普遍化的洞見和格
局。
我們不能說政府對於台灣戰後國家恐怖主義的問題沒有努力。但是類似
白色恐怖案件究竟應該「賠償」或「補償」的爭議,所定條例中無視國
際人權法標準及憲法的諸多缺失,或國家機器中人「向前看」的催促,
在在充滿了缺乏瞭解的自衛心理和必然,反而製造了二度傷害的不自覺
粗暴。(黃文雄,中國時報,民國 88 年 2 月 28 日,第 15 版)

(9). 二二八事件 VS. 歷史案例。

68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影響中華民國甚大。在解除軍事戒嚴之後,它成為許

多當代政治案件比照辦理與學習的案例,且在賠償條例通過之後,二二八議題的

各類型內容就只剩下「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具備有未來不斷發展、且

不斷受到期待的可能。這樣的情形使得二二八議題的討論,有必要與各項歷史資

源串聯,以擴展更多處理上的可能思考。譬如《中國時報》1993 年的社論「掃

除省籍情結 邁向光明前程----二二八事件四十六週年的省思」
,便是典型案例。

當人口因外力因素做大幅移動時,自不免有族群的對立與抗爭。中國歷
史上這種例證極多,遠者如東晉的僑姓、郡姓之爭,南宋時北方氏族的
大量流入江南;近者如對日抗戰時的「下江人」移入四川,以至避共禍
的「外省人」遷移台灣等。而其間的衝突,往往均在進入「命運相同」、
「利益與共」的階段後即隨之消泯,並且融合成一個新的「命運體」。
當二二八的陰影逐漸揮去之際,我們相信只要假以時日,省籍會自然地
消弭於無形,第四世紀初的永嘉之亂,在五十年後,南渡之人「存者老
子長孫,亡者丘隴成行」,這就是「大融合」,今天我們已不信有任何人
願意「捨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中國時報,民國 82 年 2 月 28 日,
第 3 版)

(10). 二二八事件 VS. 宗教案例。

如何看待過去的傷口呢?當二二八事件一在地在現實中被提起時,如何看

待的態度,以致於如何處理的行動問題,就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

下,宗教上的案例與故事,便成為相關論述中一個很重要的借鏡與來源。在《聯

合報》1991 年的副刊上,有一篇名為「從一個故事看二二八---罪己詔與約瑟碑」

的文章,這是一個基督徒藉由舊約「創世紀」中約瑟的故事,來針對「某些教會

人士積極要求為『二二八』立紀念碑、定放假日」的觀點提出他個人的想法,文

中直接敘述約瑟被十個哥哥出賣的故事。

他(約瑟)的爸爸雅各是個被神親自修理改造的了的一個詭詐之徒,在
一次與天使摔跤中成了跛子,從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並且由天使給

69
他改了名字,叫做「以色列」,以色列民族就是以他為名,足見此公的
重要性!雅各的十二個兒子後來衍生成以色列族的十二支派直到如
今,其中他最寵愛的就是這位帥哥—約瑟!約瑟是個「老生兒」,與十
個哥哥同父不同母…(彼此感情不慕)
偏偏約瑟又時常把他們的劣行向父親報告,大夥兒忍無可忍,索性心一
橫就同謀要害死他…(結果)以二十兩銀子代價賣給以實馬利人,約瑟
就這樣以奴隸之身給帶到埃及。
約瑟到了埃及(歷經種種坎坷,又因會解夢,幫埃及解決了大飢荒而讓
法老王賞識當了宰相)…約瑟屢涉風波而苦盡甘來,富貴榮華之餘也娶
妻生子了,他的長子名叫瑪拿西,意思是「神使我忘了一切困苦和我父
的全家」,他的次子名叫以法蓮,意思是「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他)體悟到人雖殘忍邪惡不可靠,天道卻是為人申冤,至為可靠的,
在他兩個兒子的名字裡,作了感人無比的見證。
事隔多年後,遍地飢荒也臨到了雅各一家,十個兄弟在老父一聲令下相
偕前往埃及糴糧(其實就是討飯)去也!因為只有約瑟治下的埃及早有
準備而饒有餘量。只是事隔多年,彼此不通消息,根本不知宰相就是約
瑟,歲月改變了形貌,當面也認不出這位宰相大人就是當初險遭毒手的
小兄弟了!然而約瑟一眼就認出這十個混賬哥哥。他藉機嚇唬他們一
番,讓他們良心發現自動悔罪。看見他們個個真心悔改了,他乃不念舊
惡,大擺宴席款待弟兄,並且厚厚地賞賜他們,不但保全了眾家兄弟,
並且全活了他們各人的家小…
…他一再勸慰兄長們不要為往事自憂自恨,因為「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
前先來,為要保存生命,存留餘糧」,老父雅各死後,兄長們頗不自安,
一齊拜倒在約瑟面前俯伏求恕,約瑟淚流滿面地對他們說:「不要害怕,
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
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
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他的壽終正寢結束了「創
世紀」全篇,他的遺體和棺木照他的遺命,後來與以色列同胞一同出埃
及入了迦南美地。…
約瑟一生很像耶穌,都是被自己人出賣陷害,為義受難卻又因禍得福而
不念舊惡以德報怨成了救主。…試想如果約瑟是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之徒,那麼以色列人早在出埃及前就要絕種了,哪裡還能出埃及入迦南
作成就約裡最重大的見證!如果約瑟是個斤斤計較愛翻老帳的人,以色
列族雖得全活,各支派間也一定互相猜忌,冤冤相報,根本成不了「選
民」了!
「二二八」的死難者配得我們最深的哀悔、悼念與補償,執政當局一定
要還他們一個公道。而由此一不幸事件所造成的省籍情結也是人之常情
不足為怪,然而至少熟讀聖經的教會人士,當看到島上這一苦難的族群

70
在歷經了被祖國放棄、作亡國奴被統治的種種痛苦後,居然以彈丸之
地,虎口餘生,並且欣欣向榮,還產生了自家的總統和各界顯要,「富
貴榮華」大大超過了約瑟當年,思前想後,這種種奇蹟,裡面豈不已隱
然有天道的公義、上帝的申冤了嗎?老天加在約瑟身上的豈不也加在這
個小島上了嗎?…
我慶幸也感謝約瑟當年沒有為自己和自己的後代立紀念碑,也衷心期盼
約瑟的故事能多少給我們一點感動、一點啟示才好。(高大鵬,中國時
報,民國 80 年 3 月 11 日,第 25 版)

除了上述幾種類型,有些新聞論述同樣是建立在社會、歷史,與宗教案例

的討論上,例如《中國時報》1991 年 2 月 19 日的新聞「莫分斯土斯民 化解省

籍情結」中提到要拆掉 2000 萬台灣人心中的柏林圍牆59、


《聯合報》1995 年 7 月

9 日便有「七七事變與二二八事件何干? 新黨發表聲明譴責民進黨立委說詞」

的報導,以及《中國時報》1995 年 10 月 17 日的新聞「李總統:
『出埃及』不是

『出埃及記』 接見『文明史上之台灣』國際研討會中代表 說明盼以『出埃及』

精神 帶台灣人走出悲情釋放活力」新聞等,基於類型上的接近,本研究並不一

一併入討論。

59
台大教授李鴻禧在「拆掉兩千萬人的柏林圍牆」的懇談會中,指出「柏林圍牆」在台灣指的是
省籍的糾結與統一、獨立的問題。他認為這些這些問題對台灣此時來說根本不重要,關鍵的議題
應該是民主憲政。此懇談會的目標,乃是為了化解二二八事件之後的省籍糾結與族群偏見而舉辦
的。

71
第五章 結論:二二八中的「人」與台灣社會

事件一旦成為歷史,後來者想要認識它,唯有透過不同的論述,而影響社

會最大的首推新聞論述。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新聞論述本身那種迅速為社會中不

同族群、不同階層、不同性別、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直接接觸的大眾傳播性質。歷

史學者指出:
「大眾媒體常是歷史書寫的最後一章」
,也直接明瞭地點出本研究探

討新聞如何處理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價值之二,在於從「詮釋」的角度探索二二八事件。基本上,過

往研究二二八的相關文獻中,直接探討「詮釋」者的數量有限,更多的研究是在

探討真相中將「詮釋」隱於其中,缺乏不斷檢視並深入探討的自覺。這點反而成

了台灣社會中隱藏的危機,因為公共領域中的溝通理性無法彰顯,社會也就不可

能進入實質的現代化。

由此出發,本研究關於新聞如何詮釋二二八的探討,有幾點結論:

一、將二二八事件的後續發展,整理成幾種不同的議題類型,共計有「喚

醒民眾注意」
、「事件演變」與「彌補傷痛」等類型。而在後續發展的各種論述中,

「喚醒民眾注意」
、「事件演變」等兩類型已逐漸喪失新聞性,唯獨剩下「彌補傷

痛」的類型,持續受到社會的關注。此類型又分為「制度性補償金錢的物質方式」

與「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等兩類議題,前者已隨著二二八基金會的補償

金發放逐漸喪失爭議性,後者則是二二八議題中未被解決者。而要處理此面向,

72
新聞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客觀報導」,它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出「主觀論述」

的能力。

二、本研究關於二二八論述的討論,則試圖就所有出現在新聞中的二二八

討論加以分類。大致上,可以整理出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十種新聞論述類型。這

些類型也是日後發展「撫平社會性創傷的精神方式」等議題的重要基礎;換句話

說,在揭示「主觀論述」的可能方向之前,有必要重視「主觀」的內涵。這樣的

分析有助於二二八事件中情緒因素的降溫,並且方便後來研究者處理面向繁多的

二二八研究。

三、本研究在分析中,亦探討了目前二二八新聞的論述策略。計有「功能

類型」、「衝突類型」與「構聯或類比」等三大類型。1987 年以後,二二八新聞

的不斷出現,乃是因為它在歷史過程中的長期被壓抑;因此,解嚴促使被壓抑的

回復,這使二二八議題得到了發展的動力。然而動力雖有,卻也需要策略的經營

方才可能出現在解嚴之後,尤其是報禁開放以後的新聞競爭中獲得版面。此時期

二二八新聞的再現策略極為多元,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功能、衝突以及構

聯等。其中的功能與衝突的再現類型是二二八議題內部發展的無意識經營,而構

聯則是賦予二二八意義外部發展的有意識策略,這包括了和古今中外案例類比的

作法。

這些研究結果提醒我們二二八事件的新聞論述已走過了什麼樣的發展歷

程,也逐步浮現出新聞論述在處理歷史題材時,常具有真實化的社會效用;也就

是說,真相為何已變得次要,關鍵的是只有新聞媒介對於二二八的論述,才會讓

民眾感受到它的真實性。接下去的問題,便是新聞媒介該如何處理更多激情沈澱

後的事實真相?

基本上,本研究探討二二八事件,並不重視純粹誰對誰錯的歷史評價,而

是揭示二二八事件的論述是在何種集體性的環境中產生,及其在台灣社會中所體

73
現的集體性為何?基本上,這種集體性往往超越個人的意志、對文化與歷史也有

更深遠的結構性影響。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新聞論述在取得象徵的

意義上,實踐的只是「成王敗寇」的理念說明,這種「它異論式」的再現策略,

恍惚便是為了要清楚解析「自我」的內涵,於是創造出一個黑暗的「它者」,並

以自我與它者的積極對話、交流,來實踐記憶本身在論述上的建構內涵與正當

性。這種作法無形中常在一種統或獨、中國或台灣的簡化二分中擺盪。如果新聞

媒體缺乏新的專業信念來面對這種實際情形,新聞論述將在未來的二二八議題上

更形乏力,尤其是面臨那種「習癖型」的論述發展情形。基本上,二二八事件在

1987 年解嚴之初,為促使社會注意,故倡導者多以激烈的言詞、嚴重的死傷數

目來論述,這點在 1990 年代可以看出已形成一種討論上的慣性,權稱做習癖型。

如此一來,真正阻礙整體社會進入理性爭論空間的便是未經檢視的習癖型論述。

若以二二八事件的死傷人數為例,1987 年二二八紀念碑文上明載「數月之

間,死傷、失蹤者數以萬計」。同時,民間的「二二八關懷聯合會」亦曾自撰碑

文,提及:「三月九日國軍登陸,前所未有之清鄉屠殺從此展開。死者達二萬人

以上,史稱二二八事件」。而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報告,則委由人口學者陳寬政進

行推估,指出死亡人數在一萬八千至兩萬八千之間。爾後,已退任的前行政院長

郝柏村,便曾針對此數字提出看法,指出:

本人在行政院時,鑑於台灣從日據時代起,戶籍就相當確實,不難從中
查出案發後不明原因的死亡或失蹤者,因此曾請內政部以半年時間,仔
細清理當時的戶籍。後據吳伯雄部長報告,死亡和失蹤者為五百餘人。
(郝柏村,聯合報,民國 86 年 2 月 3 日,第 11 版)60

然而,這些推估數字如何解釋二二八基金會所辦的補償金發放中的統計數

字(可參見表七);倘若有具體證據,那麼死亡人數多與寡的現狀認知,是否可

60
可同時參照本論文 262 頁同一則新聞摘錄的相關討論。

74
以改變以往銘刻在碑文上的數字呢?新聞媒介作為詮釋社群,又該如何看待這一

爭議呢?

表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公告受難者縣市統計表
省/縣市別 死亡 失蹤 羈押 小計
台北縣 86 18 47 151
高雄市 82 15 99 196
臺北市 82 26 59 167
基隆市 78 31 23 132
嘉義市 61 17 18 96
台南縣 58 19 96 173
台中縣 36 3 59 98
嘉義縣 25 7 31 63
雲林縣 22 6 14 42
高雄縣 20 5 26 51
台中市 18 3 33 54
新竹縣 16 2 48 66
南投縣 12 0 9 21
新竹市 11 0 54 65
宜蘭縣市 11 5 9 25
桃園縣 9 0 6 15
台南市 8 1 47 56
屏東縣 7 3 20 30
澎湖縣 5 3 1 9
花蓮縣 4 1 143 148
彰化市 4 0 2 6
苗栗縣 3 2 4 9
彰化縣 2 1 14 17
屏東市 2 0 22 24
花蓮市 1 0 23 24
台東縣 0 0 60 60
其他 1 0 3 4
合計總人數 664 168 970 1802
說明:1.此項數據係以民國 90 年 7 月 31 日止歷次核准之累計總件數為準。在此之前,該基金會
總計收件 2239 件,已審 2123 件,成立 1802 件,不成立 321 件。

75
2.「其他」包括江蘇省、福建省、浙江省、廣東省等。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譬如此一面向的新聞論述,有人以慘痛的死傷發表感慨激昂的言論,激烈的

言論是真實地被講述起來,它是事實,新聞當然可以報導。不過感慨激昂的情緒,

不該阻礙理性在此議題上對其言論內容進行反省的發展空間,否則任由一些情緒

中的負面因素擴大猜忌 而非藉由理性的多元討論與深刻反省來昇華感性。那

麼,台灣社會中的「向上提昇」,永遠只是個選舉的口號。

當然,人數死傷多寡是一個次要的問題。因為就是一個人死亡,政府也該嚴

肅看待,勇於面對。然而也就是這樣,我們更不應該重複 1947 年時執政者含渾

模糊之缺失。利用權力的獨大,造成人們基本尊嚴的喪失。基本上,絕對的權力

造成絕對的腐敗,因此權力需要制衡。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權力的獨大才是人們

的生存喪失尊嚴的最大原因。因為,從詮釋的研究中可以得知,越是缺乏對抗型

的論述,新聞論述越有可能成為霸權的工具。然而,在新聞論述眾聲喧嘩的發展

過程中,我們益發覺得專業責任倫理是眾聲喧嘩的論述中最應發展的文化基礎。

尤其是在一些敏感的政治議題之上,上述的信念更為重要。這種專業信念將使得

新聞從業者將社會的未來與理想,帶到論述之中,以避免過度與偏狹,反而阻礙

理性討論的可能。

今日,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不應該還存在著對好多事有不知從何

說起的苦惱。台灣社會應該嘗試接受所有存在於人性中必然的惡,然後試著去改

善現在的環境,以創造出更多善的可能條件,以期待未來的社會能孕育出更多完

整的人。本研究認為作一個完整的人,才是我們社會最根本的事情。這當中所需

要的不是負面的情緒與幽暗、且未經省視的理性,而是一種可以充分交換意見的

良性環境。真正的人性價值一旦可以彰顯,那麼二二八的不幸與做為台灣人或中

76
國人的悲哀,也才有可能消彌。任何國族都只是種想像,中國如是,台灣亦同。

唯有真實地回歸人性以及人的尊嚴與價值,二二八事件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文化

資產。祈願天佑吾土!

【參考書目】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1991)《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

(1987-1990)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丁名楠(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見聞雜記〉
,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 2.28》
,頁

190-202,台北市:人間。

丁果撰 陳俐甫、夏榮和合譯(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之考察:以陳儀與台灣省

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頁

87-113,台北縣:稻鄉。

尹章義(1989)〈二二八事件的真相在那裏?〉
,載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
,頁

163-170,台北市:李敖。

王思翔(1991)〈台灣二月革命導論〉
,載於周夢江、王思翔合編之《台灣舊事》,

台北市:時報文化。

----- (1993)〈二二八縱橫談—一個外省人的反思〉,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

2.28》,頁 176-183,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王蕙瑛(1994)〈創傷與記憶—二二八民眾史與台灣主體性〉
,《台灣史料研究》
,3,

頁 68-83,台北:自立晚報。

王曉波(1986)《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市:帕米爾。

王建生、陳湧泉、陳婉真(1984)《一九四七年台灣二二八革命》
,台北市:前衛。

司馬嘯清(1987)《台灣五大家族》(上)(下),台北市:自立晚報。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1991) 〈台灣暴動事件記實〉
,載於鄧孔昭編《二二

八事件資料集》,頁 207-223,台北市:稻鄉。

77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91) 〈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
,載於鄧孔昭編《二

二八事件資料集》,頁 393-416,台北市:稻鄉。

江松清(1989)〈二二八受難者許錫謙家屬對楊亮功調查報告的反駁〉,載於李敖

編之《二二八研究》,頁 95-100,台北市:李敖。

李 敖(1997)〈「你所不知道的二二八」序〉,載於李敖、陳境圳著之《你所不知

道的二二八》,頁 199-252,台北市:新新聞。

李 喬(1998)〈「二二八」在台灣人精神史的意義〉,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

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 397-408,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

金會。

李金銓(1992)〈報禁解除後的台灣報業〉,載於朱立、陳韜文編之《傳播與社會

發展》,頁 81-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純青(1993)《望鄉》,台北:人間。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市:自立晚報。

----- (1991)〈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的對策〉,載於陳琰玉、胡慧玲編

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 190-221。

----- (1992)〈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
,《思與言》
,29 卷 4 期,頁 185-215。

----- (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市:自立晚報。

阮美姝(1992a)《孤寂煎熬 45 年:尋找 228 失落的爸爸阮朝日》


,台北市:前衛。

----- (1992b)《幽暗角落的泣聲:尋找 228 散落的遺族》,台北市:前衛。

----- (1999)「受二二八事件影響之報社與報界關係人士」計畫,第一至第八冊,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贊助。

何漢文(1989)〈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載於李敖編,《二二八研究》,頁

101-174,台北市:李敖。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台

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義麟(1998)〈《留台日僑世話役日誌》中有關二二八事件之史料—附錄白崇禧

78
對日僑講話全文翻譯〉,《台灣史料研究》,頁 122-129。

----- (1998)〈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

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 169-206,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

基金會。

----- (1999)〈戰後台灣的媒體政策與語言衝突(1945-1950)---廢除報紙雜誌日

文欄問題初探〉,「受二二八事件影響之報社與報界關係人士」計畫,第五

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贊助。

吳文星(1993)〈「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因應與決策之探討〉
,載於賴澤涵

主編之《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 107-126,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

究所。

吳金鏞(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北

市: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克泰(1992)〈比較、分析、去偽存真—在南京看到的二二八檔案〉,載於陳興

唐主編之《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
【上卷】,

頁 17-29,台北市:人間。

----- (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記〉,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 2.28》,頁 81-88,

台北市:人間。

林彥君譯(1991)〈獨家披露美國國務院「二二八事件」機密檔案〉,《新新聞》,

第 208 期,頁 46-56。

林啟旭(1983)《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高雄:新台政論。

林德龍輯註(1992)《二二八機密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市:時報文化。

林宗光(1988/1995)〈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
,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事件

學術論文集》,頁 69-110,台北市:前衛。

----- (1998)〈台灣人之認同問題與二二八〉,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

《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頁 359-370,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79
林宗義(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閉幕詞〉,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369-374,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5)〈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

事件學術論文集》,頁 21-46,台北市:前衛。

周 青(1992) 〈二二八事變—起因‧原型‧本質和影響〉
,載於陳興唐主編之《南

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頁 31-51,

台北市:人間。

施正鋒(1998)〈浩劫與認同的探討〉,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

事件研究論文集》,頁 411-432,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柯偉林(1993) Planning Postwar Taiwan: The Case of Industry, 1943-1947,

台灣史料國際研討會。

若林正丈(199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族化》,台北市:月旦。

南方朔(1988)〈我們曾經有過一個黑暗年代---新聞文化人被政治壓迫的那段歷

史〉,《新新聞》,98 期,頁 68-70。

侯坤宏(1994)〈「二二八事件」有關史料與研究之分析〉
,《國史館館刊》
,16 期,

頁 37-66。

----- (1997)〈導言:二二八事件研究---以國史館相關檔案史料為中心之探

討〉
,載於侯坤宏編之《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
(上)
,頁 1-31,台北縣:

國史館。

韋洪武(1998)〈這一頁歷史還是掀不開〉,《新新聞》,94 期,頁 85-86。

唐賢龍(1991a)〈台灣事變的原因〉,載於鄧孔昭編之《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

17-37,台北市:稻鄉。

----- (1991b)〈台灣事變內幕記〉,載於鄧孔昭編之《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

57-104,台北市:稻鄉。

馬成龍(1999)〈「傳」字這條路:如何走出悲情〉,《新聞學研究》,59 期:頁

175-178。

80
馬起華(1987)《二二八研究》,台北市:中華民國公共秩序研究會。

----- (1994)〈二二八感言〉,載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之《二二八事件文

獻補錄》,頁 796-805,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合譯(1992) 《台灣‧中國‧二二八》
,台北縣:稻鄉。

翁嘉禧(1997)《陳儀時期台灣經濟政策之研究(1945-1947)》,高雄市:國立中山

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翁嘉禧(1998a)〈論二二八事件與經濟政策的因果關係〉,《台灣風物》,48 卷 4

期,頁 91-117。

翁嘉禧(1998b)〈二二八事件與戰後台灣的經濟政策〉,《思與言》,頁 91-117。

郝任德(1998)〈紅毛城與二二八 —英國外交部對於台灣 1947 的態度〉,載於張

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頁 275-290,台北市: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項退結(1989)《海德格》,台北市:東大出版。

陳少廷(1992)〈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兼評台灣統派紀念二二八的

政治訴求〉,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 305-333,台北

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陳木杉(1990)《二二八真相探討》,台北市:著者發行。

陳永興(1991)〈推動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的感想〉,載於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

《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1987-1990)》
,頁 2-7,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陳正卿(1989)〈試析台灣「二二八」起義前的四大經濟矛盾〉
,載於李敖編之《二

二八研究續集》,頁 159-182,台北市:李敖。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以科學的史論把握台灣地方的全史》,台北市:

人間。

陳明通(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載於賴澤涵主編之《台灣光復初期歷

史》,頁 223-302,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1
陳芳明(1991)〈歷史情結的繫鈴與解鈴—評「楊亮功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
,載

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頁 149-162,台北市:李敖。

----- (1991)〈中共對二二八事件史觀的政策性轉變〉
,《中國論壇》
,31 卷 5 期,

頁 37-44。

陳俐甫編著(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
,台北縣:稻鄉。

----- (1992a)〈關於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構造過程〉,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

中國‧二二八》,頁 243-250,台北縣:稻鄉。

----- (1992b)〈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民族意識〉
,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

二二八》,頁 251-257,台北縣:稻鄉。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個面向》,台北市:時

報文化。

----- (1998)〈「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 —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

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
,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

件研究論文集》,頁 51-77,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
【上

卷】【下卷】,台北市:人間。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 》,頁 27-75,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8)〈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關於其政治立場與角色功能的評

估〉
,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頁 153-168,

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 〉,《思與言》,第 29 卷第 4 期,頁

155-184。

莊天賜(1998)〈長老教會與二二八平反運動(1987-1990)---以「台灣教會公報」

為中心之研究〉,《台灣史料研究》,12 期,頁 25-44。

莊永明(1988)〈台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
,載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

82
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頁 107-120,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2)〈歷史現場—新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 期:封面裡頁,高雄:

文學台灣雜誌社。

張文義、沈秀華採訪記錄(1992)《噶瑪蘭二二八---宜蘭二二八口述歷史》
,臺北

市:自立晚報。

張琴(1992)〈台灣真相〉
,載於陳興唐主編之《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

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頁 135-162,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張旭成(1988/1995)〈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
,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

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 111-130,台北市:前衛。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採訪記錄(1993)《悲情車站二二八》
,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a)《嘉雲平野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b)《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c)《臺北南港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d)《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 (1996a)《淡水河域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 (1996b)《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 (1994)〈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
,《台灣史料研究》
,3:3-8,台北:

自立晚報。

----- (1994b)〈二二八民眾史觀的建立—基隆二二八事件的悲情〉,《台灣史料

研究》,3 期,頁 9-15,台北:自立晚報。

----- (1997)《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主題展示內容及史料文物徵集規劃期末研究

報告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1998)〈二二八的歷史意涵—鎮壓、反抗、扭曲、重建〉,載於張炎憲、

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 471-486,台北市:吳三

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83
張富美(1988/1995)〈在血痕中讀史—二二八事件研究資料評介〉
,載於陳芳明編

之《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 145-159,台北市:前衛。

黃富三(1993)〈「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二二八事件〉
,載於賴澤涵主編之《台

灣光復初期歷史》,頁 127-168,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甦甡(1947)〈紙荒—文化破壞的前兆〉,《台灣文化》,二卷 3 期,頁 11。

葉芸芸(1993)《證言 2.28》,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葉榮鐘(1985)《台灣人物群像》,台北縣:怕米爾書店。

葉斯逸(1998)《由敘事理論角度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的報導》,台北市:政

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

楊 逵(1946/1992)〈為此一年哭〉,《新知識》,引自莊永明〈歷史現場---「新

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 期:封面裡頁,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楊開煌(1997)〈對中共紀念二二八事件之研究---以人民日報為例〉
,台北:二二

八事件 50 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鄭 梓(1988)〈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制到台灣省政府

(1945-1947) 〉,《思與言》,第 26 卷第 1 期,頁 133-146。

----- (1991)〈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的分

析〉,《思與言》,第 29 卷第 4 期,頁 217-259。

----- (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以用人政策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

討論〉,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 229-277,台北市: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5)〈「光復元年」台灣社會圖像之一---以《台灣新生報》為中心的探

討〉,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 (1998)〈二二八悲劇之序曲—戰後報告文學中的台灣「光復記」〉,《台灣

史料研究》,頁 48-85。

鄭仰恩(1998)〈危險記憶的轉變力量 —試論二二八事件的神學意涵〉
,載於張炎

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 343-356,台北市:

84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鄭明德(1997)《我國政府與民間社會對「二二八」的善後處理(1987-1997)—公

共政策分析途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市:稻鄉。

賴澤涵(1989)〈二二八事件與當代台灣的發展〉,《當代》,第 34 期:80-93。

----- (1990)《陳儀和二二八事件》,《台灣風物》,40 卷 2 期,頁 161-178。

----- (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1993) 《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

台北:時報文化。

歐陽可亮 張志銘譯(1998)〈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台灣史料研究》,11,頁

140-164。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市: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

究所碩士論文。

藍博洲(1991)〈誰知英烈竟沈屍--「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載於《沈屍、流

亡、二二八》,頁 239-280,台北市:時報文化。

薛化元主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 (1945-1965),台北市:業強。

薛化元(1998)〈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 —以國府在台統治基盤的

建立為中心〉
,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

頁 13-38,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戴寶村(1987)〈士紳型政治運動領導者—林獻堂〉,載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

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頁 51-75,台北市:自立晚報。

戴國煇著 魏廷朝譯(1992)《台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台北市:遠流。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市:

遠流。

蕭 乾(1990)〈冷眼看台灣〉,《人生採訪》,頁 249-252,台北:聯經。

蕭聖鐵(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的經濟與文化背景—社會期望理論之應用〉,載

85
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 77-113,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

究小組。

蘇 新(1993a)《憤怒的台灣》,台北市:時報文化。

---- (1993b)〈關於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Berman, D. K.(1992) Words Like Colored Glass: the Role of the Press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李連江譯(1995)《筆桿裡出民主:

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市:時報。

Jacobs, J. B. 陳俐甫、夏榮和合譯(1992)〈台灣人與中國國民黨 1937-1945:

台灣「半山人」的起源〉,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頁

3-52,台北縣:稻鄉。

Kerr, G. (1965) Formosa Betrayed, 陳榮成譯(1991)《被出賣的台灣》,台北

市:前衛。

Mendel, D. (1970)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yers, R. H. 陳俐甫、夏榮和合譯(1992)〈二二八事件:怨懟、社會緊張與社

會暴力〉
,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
,頁 171-184,台北縣:

稻鄉。

Shackleton, A. J. (1999) Formosa Calling, 宋亞伯譯 (1999)《福爾摩沙的

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臺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
,台北市: 望春風文化。

8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