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1

目录

页数

言---------------------------------------------------------------------------------------------
----- 1

一、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的基础事工--------------------------------------------
2
1.初期教会与古教
会--------------------------------------------------------------------- 2
2.中世纪教
会---------------------------------------------------------------------------- 2
3.近代教
会------------------------------------------------------------------------------- 3
3.1 改教运
动---------------------------------------------------------------------------- 3
3.2 主日学运
动------------------------------------------------------------------------- 4
4.华人教
会-------------------------------------------------------------------------------- 4
5.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
会--------------------------------------------------------- 6

二、基督教宗教教育是扩展教会的基础事工--------------------------------------------
7
1.华人教
会--------------------------------------------------------------------------------- 7
2.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
会-------------------------------------------------------- 8

三、基督教宗教教育是致使教会迈向将来的基础事工-------------------------------
9
1.以儿童、青年、成人和乐龄人士为对
象---------------------------------------- 10
2.以知识、信仰和行动为目
的-------------------------------------------------------- 10
3.以圣经、教会和生活为内
容-------------------------------------------------------- 11
4.以崇拜、教导和团契为方
法-------------------------------------------------------- 11
5.以教堂、学校、家庭、职场和社区为中心------------------------------------
12


论---------------------------------------------------------------------------------------------
----- 13

1
2

参考书
目--------------------------------------------------------------------------------------------
15

附录一:基督教宗教教育的来历之简
史-------------------------------------------------- 17
附录二:华人教会基督教宗教教育之发
展-----------------------------------------------18
附录三: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堂会分布图(九十周年纪念特刊)--------
19

引言

  萧克谐博士认为:
基督教宗教教育是为了完成基督所赋教育使命而在教会指导下传授基
督教之知识和理想,培养基督徒之信仰约生活,及发展基督徒之见证
与服务之教学过程。 1
  由此可见,基督教宗教教育拥有教育、宗教及教会的特性。基督教宗
教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教会的基本目的――使万民作主的门徒 2并以圣经
为主要教材3。健全的基督教宗教教育以圣经、神学、心理学、社会学和
布道为基础。
  教会则是基督教宗教教育的主要推动者 4,因基督教宗教教育的主要
对象是全教会。「教会」是信徒生活的群体 5,教会的一切活动帮助人相
信真理、实践真理并在生活为主做见证。基督教宗教教育不是教会中单独

1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119.
2
马太福音二十八 18
3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117.
4
同上,118.
5
使徒行传五 11。余也鲁编,中文圣经启导本红字版(香港:海天书楼,1996),1540.

2
3

存在的事工或聚会,乃是透过各种聚会活动产生「教导功能」 6,因此需
有系统的规划以产生最大的效果。基督教宗教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信
徒透过关系的互动,彼此建立,让信仰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信仰,互相影
响,以致生命更像基督。 7
  本文乃探讨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扩展教会及致使教会迈向将
来的基础事工。笔者从历史看教会的建立和扩展与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关系,
并藉此探讨教会若要继续迈前,基督教宗教教育又扮演什么角色。本文分
成以下三个部分:
一、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的基础事工
二、基督教宗教教育是扩展教会的基础事工
三、基督教宗教教育是致使教会迈向将来的基础事工
二、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的基础事工

  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与教会是息息相关的。笔者从古教会、
中世纪教会、近代教会及华人教会看基督教宗教教育与建立教会的关系。
笔者也探讨基督教宗教教育与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教会成立的关系。

1. 初 期 教 会 与 古 教 会
  初期教会在逼迫中萌芽,当时人数稀少的信徒一起居住,一同敬拜,
凡物共用,彼此勉励。如此,教导者有许多机会教导信徒;同时,教导者
信仰生活化的生命成为信徒的学习榜样。犹太人深谙儿童有良好记忆力的
优势,因而教导孩子从小背诵圣经8,而当时教会的信徒多为犹太人,他
们非常熟悉旧约圣经。这让使徒们在引用旧约经文作为讲道和教导的根据
时 9 ,起「画龙点睛」之用,这也是基督教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第一世纪时,教会分别设立不同的学道班予犹太人和外邦人。 1 0 当时
教会了解二者的文化背景相异,故教导的内容须配合他们不同的需要。除
外,主后三二五年召开的尼西亚会议和在四五一年召开的迦克墩会议都充

6
高炘,基督教教育概论(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7),8-9.
7
邓敏,基督教教育(台北:福音证主协会,1993),12.
8
当时侯的圣经指旧约圣经,因为新约未完成。司马德,宗教教育的基本原理,马鸿述译(香港:
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3),35.
9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
10
二者在内容上大同小异,但犹太人较着重研究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信息;外邦人则多学习与
基督教有关的道德生活。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17.

3
4

分的讨论了信仰的基础性课题如三位一体教义、信条等。因着古教会看重
神学的工作,早期信徒领袖深知神学能清楚表达信仰的立场,这为教会的
信仰奠定扎实的根基,并让耶稣的福音延续传开。

2. 中 世 纪 教 会
  教会经历了挣扎、奋斗,到了中世纪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的信仰。在政
教合一的情况下,教会的信仰群体特质逐渐模糊,虽然影响力伸展到生活
各 层面,但 是信仰生活的素质却每况愈下。当时教会流行「赎罪礼」 1 1 ,
「 赎 罪 卷 」 1 2 , 圣职 买卖 1 3 等 ,助 长生 活 放 纵 , 致使 神职 素质 低落 ,最 终
教会腐败。这些皆因教会没有清楚紧握的神学观点。
  同时,中世纪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神职人员和学者。教会中腐败行径比
比皆是,很多神职人员文化水平低,读经时错字连篇,讲道中错误百出,
这何以能教导信徒。文盲的信徒在没有受到良好宗教教育下,又怎能建立
稳固的教会根基呢?
  虽然教会面对诸般的冲击,信仰生活复杂混乱,但是修道院的大量出
现稳住了教会生活。修道院承担了教育的任务,护卫了信仰。大学的设立,
不 仅推广学 术研究的风气,也催生了「经院学派」 1 4 。经院学者极力整合
神学与哲学思想,以致基督教信仰能在险峻中延续。

3. 近 代 教 会
3.1 改 教 运 动
  所谓「物必先腐尔后生虫」,因着教会的腐败,改革的诉求衍生而起。
一 五一七年,马丁路德在 威登堡教堂门口张贴了一份名为「九十五条」 1 5
的文件,这是改教运动的起点。马丁路德提出,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最高
标准、人因信称义及人人皆祭司。这三个原则为今日的基督教宗教教育提
供了圣经的、神学的和教育的根基。改教运动高举圣经,使基督教教育从

11
「赎罪礼」:犯罪的信徒在清楚现出悔改的行为之后,有神职人员宣告其罪从此得到补属。
12
「赎罪卷」:本意乃在给购买的认罪者一份眼见的凭据,使其确知自己的罪得赦,但神职人
员藉此从中获利,也误导百姓,只要拥有赎罪卷,己可任意犯罪,因为赎罪卷能使其罪得赦。
13
以钱财交易来谋取教会中某个职位,价高者得。
14
标榜一个崇高的理想,学者企图将各种各样的学问整合成一个同意的体系,让人类可以拥有
整全的知识。其背后的观点是认为,所有的知识和学问都是从神而来的,因此一切学问都有关
联。
15
指出赎罪卷并不具备所宣称的赦罪功效。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
2002),21.

4
5

中世纪教皇控制的偏重神职人员训练的狭隘教育制度及经院学派偏重理性
的迂腐教育理想中解放出来。 1 6
  改教之前,罗马天主教使用非人人懂的拉丁文译本圣经,但马丁路德
把圣经翻译成人人能懂的德文,他认为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标准,因
此人人必须读圣经而圣经的翻译重新挑起信徒对神道的渴慕,故此,根据
圣经的讲道在崇拜中恢复了它原有的地位。改教运动让家庭重新被重视,
学校普及化。 1 7

3.2 主 日 学 运 动
  主日学运动被视为现代宗教教育之主力。开始主日学运动的徒瑞克斯,他
特别关心当时的童工问题,在各人家中召聚儿童,给予基本的读书课程、圣经
和教义问答等宗教教育。 18一七八零年,主日学事工正式成立,义务教导儿童
圣经,注重阅读和写作训练,坚持儿童养成整洁习惯和基本礼貌。在约翰卫斯
理的协助推广之下,主日学运动先是遍布英美,后又 超越了大西洋,随宣教事
工使第三世界受益 19。主日学拥有系统的课程和完备的教材,成功带领许多儿
童归主,并且有效地让平信徒服务教会。20

4. 华 人 教 会
  踏入十九世纪,马理逊历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于一八零七年抵达中
国广州。马理逊在中国一面修汉语,一面翻译和印刷圣经,也把握机会向
身边的中国人传扬福音。一八六零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传道大门大开,
他们发现最有效的传道方法是透过儿童主日学。儿童主日学能发挥基督教
宗教教育之教育功能,藉此能有系统的将基督教的知识教导学生。初期主
日 学及其他 各种宗教教育工作全由宣教士负责。在中国教会萌芽时期 2 1 ,
主日学工作迅速发展,「中国主日学合会」了解儿童的心理并看见有系统
性材料的重要,因而出版附插图之学生活页单张及彩色奖励卡等。到了一

16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22.
17
于中旻,“教会增长三三法,”圣经纲,[磁盘](香港:金灯台出版社,2004).
18
于中旻,“主日学与宗教教育,”圣经纲,[磁盘](香港:金灯台出版社,2004).
19
司马德,宗教教育的基本原理,马鸿述译(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3),37-42.
20
萧克谐,同前,27-30.
21
1910 年之前。

5
6

九 一零年底 ,全国主日学学生人数估计有七万三千人。 2 2 当时基督教男青


年会及女青年会开始发展。
   在初创 时期 2 3 ,中国教会开始出版分级课程,以配合不同年龄者的需
要。除了教材以外,主日学合会也出版了儿童月刊 ―― 《福幼》,青年月
刊 ―― 《青年之友》及查经季刊 ―― 《查经一助》。中国主日学合会也与
内地会合作,教导不认识字的人阅读,好让中国人都有阅读圣经的机会。
在 此可见,他们坚持圣经是主要的教材,并也配合信徒不同年龄 2 4 ,不同
背景的需要发展其他事工。
  初创时期的中国教会一以圣经为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唯一课本,因此中
国主日学合会所翻译的材料都是以圣经为中心的教材,所使用的教法多为
布道式或查经式。中国教会能在这时期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们看重儿童
布道的工作。
   到了发展时期 2 5 ,中国教会在宗教教育事工上开始走向全面化、教育
化及本色化的道路。宗教教育不只是办主日学,不单为儿童提供系统培育
也同样为老少男女信徒涉及适合他们的心课程教材,并也编写了强调基督
徒生活实践的教材。宗教教育也不只是布道的方法,也是教与学的过程,
教 会注重领袖的训练,并设计 了三套课程是适合不同教育程度的信徒 2 6 。
青年工作在这时期非常特出,基督教男青年会不单注重青年灵性的需要,
也注重青年的社会参与,特别在国难是发动了青年服务计划、军人服务计
划及教会服务计划。正当基督教宗教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时,中日战争爆
发,许多远大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因战争二付诸东流。 2 7
  中日战争及国共战争使中国教会在战火摧残下,元气大伤。「塞翁失
马,焉知非福」,虽然差会人力物力的支持因战争而减少,但这引领教会
在宗教教育工作上趋本色化。在战争中,教会不单只看重基督教知识的传
递,也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服务上,故此引领了大批人民信主。青年工作
之门大大的打开,许多知识青年在这时期献身事主,大大提高了信徒及传
道人的素质。

22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48.
23
1911-1930 年。
24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50.
25
1931-1937 年。
26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53-59.
27
赵天恩,“从华人教会发展史看教会增长,”世界华人教会增长研讨会汇报,(香港:世界华
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1981),81.

6
7

5. 砂 劳 越 卫 理 公 会 华 人 年 议 会
  清朝末年,中国大陆遭受严重的天灾,政治动荡不安,经济一蹶不
振 2 8 , 人 民生 活 艰 苦 , 故一 批福 州基 督徒 在 黄 乃裳 先生 2 9 的 带 领 下 到 砂 劳
越 诗巫谋生 3 0 。他们抵达诗巫的次日,就在新珠山举行感恩崇拜,这是砂
劳越卫理公会的开始。崇拜是引领人认识上帝的直接方法,在崇拜中,人
们有机会与神面对面;崇拜也是鼓励人们参与教会生活的第一步骤,藉此
丰富其教会生活。
  一九零三年,富雅各教士来到诗巫,他先后设立了教堂和学校,带领
许 多人信主。他也举荐许多信徒前往新加坡修读神学,培育传道人才。 3 1
截至一九三五年,教会共建立了四十一间教堂及学校。一九四二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许多教会领袖被扣留,教会活动也被暂停。 3 2
  教会历史,略见一斑,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的基础事工。当教
会不以圣经为主要教导内容,忽视神学所扮演的角色时,教会开始动摇。
当教会开始看重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工作,教会就开始兴旺。历史可鉴,圣
经的话语不在人心中时,神的国也不复存。

三、基督教宗教教育是扩展教会的基础事工

  教会的建立乃以基督教宗教教育为基础,在教会的扩展中,基督教宗
教教育是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呢?本章,笔者从普世华人教会的及砂劳越
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的扩展看基督教宗教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28
Liong Yuk Chong, The Quest For A Relevant Identity: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Sarawak, Malaysia 1963-1988, ( Sibu: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i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2003 ),
109-110.
29
黄乃裳先生是福州人,是福州卫理公会本地传道师。何受良编,“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
七十五年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75 年 12 月, 25.
30
林忠诲,“砂劳越基督教卫理公会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九十周年纪念特刊,
1992 年 11 月,31.
31
同上,32.
32
何受良编,“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十五年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
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75 年 12 月, 29-30.

7
8

1. 华 人 教 会
  一九四九年战争结束,在无神论的共产党政权下,青年工作和一切宗
教活动都停止了。教堂中原有的主日学工作及青年工作等也都无法继续进
行。虽然中国的传道之门关闭,但是基督教宗教教育开始从中国转移到香
港 、台湾及 南洋各地。 3 3 许多中国人民撤离中国 ,其中不少中国信徒和教
会工作者。他们到了国外,有的参加当地教会,也有的开辟新工场,一些
原设于大陆的神学院、出版社及教会机构先后在香港及台湾复课,为海外
华人教会提供服务。 3 4
   转移时 期 3 5 ,是海外 华人教会增长最迅速的时期。在西方差会和本地
教会的合作下,香港人和台湾信徒人数增长,许多新的神学院和圣经学院
设立,为教会训练人才。为了开荒布道,儿童主日学又开始受到重视。儿
童主日学在这时期的布道工作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藉着儿童,教会能容
易接触承认;藉着儿童主日学,福音也容易进入儿童的家。海外许多教会
就是这样被建立了起来。为了应付布道的需要,这时期出版的主日学教材
乃以圣经为中心的福音性教材。
   到了本色时期 3 6 ,教会最注意的不再是开荒布道,而是建立教会,培
育信徒。在主日学教材方面,翻译的教材都加以修改,以适合华人教会的
儿童使用。宣教士与华人信徒合编写《道光教材》,使教材更趋本色化。
第一套纯本色主日学教材是《佳音教材》,所有的工作均无西方人参与。
该教材特别按着儿童不同年龄的需要分级编写。华人教会也陆续出版了以
生活为中心的教材。
  除此之外,不少教会设立了青年及成人主日学、弟兄团契、姐妹团契、
青年团契及学生活动都是教会注重的事工之一。教会中担任宗教教育工作
的几乎都是华人同工和信徒。为了训练人才,很多教会和宗教教育机构均
举办教员训练班或宗教教育人员讲习班一类的活动。不少神学院也开设宗
教教育科系,培养宗教教育的专业人才。华人教会在这一时期仍看重圣经

33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65.
34
赵天恩,“从华人教会发展史看教会增长,”世界华人教会增长研讨会汇报,(香港:世界华
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1981),90.
35
1950-1959 年。
36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67.

8
9

与布道,开始注重神学工作及信徒培育,且透心理学及社会学改善教材,
配合各年龄的需要设立适合的团契。

2. 砂 劳 越 卫 理 公 会 华 人 年 议 会
  至于砂劳越卫理公会在战争爆发后,教会活动被暂停了一段日子,尔
后禁令解除。经过日军统治的三年零六个月,信徒们的信心仍坚信不移,
持 守真道。这时教会看见必须加强教导事工,让更多 会友能认识基督, 3 7
教会开始复兴,共有十四位牧师传道接受专职传道工作。教会看重布道事
工,推行「一得一运动」;看重圣经,推行「读经运动」;看重崇拜,推
行 「守主日运动」;看重 社会关怀,推行「仁爱互助运动」 3 8 。妇女服务
会 是第一个成立的团契, 3 9 团契活动有强大的社会作用,能促进人与人关
系的和谐,加强信徒的学习并促进团契生活。 4 0
  一九五三年,卫理神学院创立,为教会栽培传道人才。一九五六年,
为推广社会服务,基督医院也开始建立。一九五九年,砂劳越临时年议会
成为正式年议会。历史可鉴,当信徒委身于教会就会自然的参与社会关怀
及 服务的工作,这促进了教会的增长。一九六零年,锡安圣经函授学校 4 1
成立。一九六四年,成人团契与青年团契总团成立。一九六六年,福音传
遍砂劳越全州五省,并于一九八三年在沙巴成立教会,一九八四年也开始
了英语教会。 4 2
  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在本土的事工受到政府的肯定, 一九八八
年五月廿四日州立法议会通过教会修正法案,本州卫理公会受认可为正规

37
林忠诲,“砂劳越基督教卫理公会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九十周年纪念特刊,
1992 年 11 月,34.
38
Liong Yuk Chong, The Quest For A Relevant Identity: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Sarawak, Malaysia 1963-1988, ( Sibu: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i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2003 ),
166-177.
39
黄惠珍,“妇女服务会的事工”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75 年
12 月,113-114.
40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216.
41
Liong Yuk Chong, The Quest For A Relevant Identity: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Sarawak, Malaysia 1963-1988, ( Sibu: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i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2003 ),
282.
42
Liong Yuk Chong, The Quest For A Relevant Identity: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Sarawak, Malaysia 1963-1988, ( Sibu: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i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2003 ),
344.

9
10

和 合法的本地自治宗教组织。 4 3 随着教会发展,砂劳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
会拓展海外的宣教事工。
  教会不断的扩展,因为信徒进行开荒植堂工作,领人归主。未信者来
到教会信主后,透过教会宗教教育,知道教会存在的目的,明白基督徒的
使命,因而他也学习领人归主。由此可见,基督教宗教教育是致使教会扩
展的基础事工。若没有宗教教育,信徒怎么懂得教会的使命?怎么懂得要
领人归主?怎么会委身参与教会圣工?

四、基督教宗教教育是致使教会迈向将来的基础事工

  本地华人教会面对急剧变迁的时代应如何自处呢?教会的本质和使命
是不变的,但唯有与时代的需求及环境的特点密切合作,基督教宗教教育
才有成功的可能。处在新世纪,面对新时代,教会在推行宗教教育的时候
应当注意什么呢?笔者从基督教宗教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和场
所提出个人的看法。

1. 以 儿 童 、 青 年 、 成 人 和 乐 龄 人 士 为 对 象
  历史可见,宗教教育多偏重儿童及青少年两方面,今日教会开始看重
成人宗教教育,但是仍不够全面。基督教宗教教育是以全教会为培育对象
的教育。
  教会若忽略培育,信徒的灵性就无法长进。在本地教会的人数以儿童、
少年、青年及年长姐妹为多。但是三十岁左右的男女和四十岁以上的男士,
是 「灵性失 落的一群」 4 4 ,他们忙于家务、忙于 事业。再深入探讨,教会
中特别为这两组人士而设的团契或培育活动有多少呢?显然的,他们的宗
教教育被忽略,这造成了灵性的失落。
  若我们希望教会与社会能在新时代中继续稳建发展,我们必须尽快为
那 负有继往 开来重任的成人提供宗教教育 4 5 。我们 不但要求成人信徒热爱

43
http://www.sarawakmethodist.org/history/scac
44
萧克谐,“一个全人的基督教宗教教育,”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编(香港:
华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21.

10
11

民主自由,关心社会福利和政治制度,同时他们也要在基督教信仰、生活
和工作上作清楚有力的见证。 4 6
  在医药科技高明,人类长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时,教会要看重教会中
的宝 ―― 乐龄人士。若好好教育乐龄人士,他们能成为教会的生力军。笔
者于今年五月,在泗里街担任音乐营义工期间,看见当地教会的「伙食
军」是由一群退休人士组成。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能委身在事工中,今日
教会所缺乏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2. 以 知 识 、 信 仰 和 行 动 为 目 的
  基督教宗教教育的目的是传授基督教知识、建立信仰并兼顾行动的发
展 。 4 7 没有目的的宗教教育,不论内容如何丰富,都是盲目的宗教教育;
偏重一方面而忽略其他的宗教教育,不论方法如何进步,都是残缺不全的
宗教教育。目前本地教会推动「品格教育」,若过分推崇品格教育而将之
与宗教教育画上等号,这是何等大的危机!
  基督教宗教教育要强化信徒的信仰,让信徒知道「我所信的是谁」;
知道如何在信仰上活学活用,根据信仰判断是非黑白。如此,信徒会有较
大的勇气、较多智慧和较强的自信来面对新时代。

3. 以 圣 经 、 教 会 和 生 活 为 内 容
  圣经不是现今宗教教育的唯一教本。教会为了能更有效的完成教育任
务,除了以圣经为主要教本外,也引进了教会和生活作为宗教教育的内容。
许多信徒虽然读过圣经多遍,能熟记教会历史,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活像
基督徒,因为在教会的培育中很少涉及信徒的实际生活。 4 8
  教会要特别加强圣经的教导,让信徒了解圣经的原意,了解它的时代
意义,使神的道成为信徒每日的灵粮,也在这急剧变化的时代作信徒脚前
的灯和路上的光。 4 9

45
Marvin J. Taylor,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4 ), 205-210.
46
黄硕然,“成人培育事工的探讨,”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编(香港:华人基
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129.
47
Robert W. Pazmino, Foundational Issues In Christian Education (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9 ), 230.
48
萧克谐,“一个全人的基督教宗教教育,”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编(香港:
华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23.
49
曾立华,教会执事的重寻与更新(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262-265.

11
12

4. 以 崇 拜 、 教 导 和 团 契 为 方 法
  崇拜能加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教导是传授宗教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 ;团契促 进人与人的关系。 5 0 许多主日学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求长进,
不知道如何带领团体讨论,启发学生思想。他们认为只要讲了圣经故事,
学生记熟金句,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实际上,这样只达到宗教的任务,
却没有达至教育的任务。若没有有效的教育,宗教很难在青年和成年人身
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5 1
  有些教会认为团契活动是吸引青年人的唯一方法,结果青年团契成了
一个社交性的俱乐部;有些教会认为团契活动「不属灵」,因此不值得在
教会提倡。藉着团契,信徒学习的情绪会提高,关系更和谐,相对的学习
的效率也提升了。教会若期望信徒在灵性、知识和社交上都长进,应当采
用多样的教学法。然而,教会要看重教导,尤其是启发性的教导,这能帮
助成人明白圣经,且是强化信仰的有效方法。

5. 以 教 堂 、 学 校 、 家 庭 、 职 场 和 社 区 为 中 心
  教堂是培养宗教信仰的中心,多数的宗教教育活动集中在教堂里。但
是,在教堂参加宗教教育的绝大多数是教友或慕道友。在教堂里,崇拜是
人与神亲密交往的经历;圣经是神的道;团契是基督徒群体生活的具体表
现。宗教教育活动应以传授基督教知识,培养基督教信仰,发展基督教生
活为目的,使人不单能认识基督,接受基督也学像基督,服事基督。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因此学校的生活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信仰,尤
其是青少年。如今,教会难以打着宗教教育的旗号在学校介绍基督教。但
是,基督徒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言行上所表现的良好榜样能深入的影响学
生的信仰。 5 2
  职场和社区也是基督徒可以发挥影响力的地方。基督徒在职场上坚守
信仰原则,关心社区的发展及民生问题,都是基督徒的本分。现代的信徒

50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179-210.
51
Marvin J. Taylor,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4 ), 198.
52
Marvin J. Taylor,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4), 344.

12
13

似乎被围困在教会内,无法在社会中成为光和盐。信徒要被唤醒在职场和
社区中为主发光做盐。 5 3
  一个成熟的基督徒,他能在任何环境中将基督教的信仰实践出来,尤
其 是在家庭生活中 5 4 。全球离婚率上升,破碎家庭日渐增加,不少信徒的
婚姻与家庭生活充斥了不满的情绪,传统婚姻与家庭的制度也岌岌可危。
教会实在需要本着圣经真理教育信徒,巩固信徒的婚姻,家庭生活。
  教会和家庭都是神所创建的,因此教会家庭化与家庭教会化是相关的。
教会可以成立「基督化家庭教育委员会」,统筹牧养家庭的目标与方向,
推动一些家庭教育的活动,包括开设恋爱与家庭的讲座、沟通技巧、如何
了解老年人,并介绍适合的书刊给他们自行阅读,一起讨论,加以应用。
  教会应在讲台、主日学及查经班中教导基督化家庭,使会友能在圣经
基础上有稳固的根基,以抗衡现代开放社会的恋爱婚姻观。本地教会可以
仿效西方教会,在主日崇拜中全家坐在一起,崇拜中牧师首先向孩子短讲
五分钟,直到讲道前,孩童才离去上主日学。这样全家崇拜,亲子倍感亲
密;对信徒未信的家人也有好处,使他们对崇拜聚会较有亲切感。
  教会也要接纳婚姻破裂的信徒,虽然离婚不合神心意,但他们的心灵
都蒙受重创,教会在此时不应再落井下石。在执行纪律之余,应该告诉他
们神和教会都不会离弃他们。教会更要关心那些单亲家庭,解决他们的特
殊需要。教会需要在这家庭逐渐解体的社会中,加强家庭牧养,保护羊群
不至因家庭问题困扰而离弃主。 5 5

结论

  从教会的历史及现代的情势,基督教宗教教育是建立教会、扩展教会
的基础事工。在面对前面的挑战,基督教会若要不断向前迈进,绝不可忽
略宗教教育,并要看重成人的培育工作,以强化信仰为目的,以教导为方
法,以圣经为主要的内容并且以家庭为主要的信仰培育场所。

53
曾立华,教会执事的重寻与更新(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258-259.
54
萧克谐,“一个全人的基督教宗教教育,”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编(香港:
华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27.
55
曾立华,教会执事的重寻与更新(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261.

13
14

  基督教宗教教育对教会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基督教宗教教育所
培育的信徒只能在教会内发挥影响力吗?基督教宗教教育首先改变个人的
生命,进而带来教会的改变,最后还要藉着个人和教会来转化社会。
  踏入二十一世纪,本国华人信徒不能避免地受到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
在这转变迅速的时代中,我们要认清楚做信徒的时代意义,并且能够面对
大时代的挑战,把握契机,重新发掘基督教信仰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基
督教宗教教育工作者,应当更认真的反省如何装备今日的信徒,让他们不
是满足于困在教会四面墙内的美好团契,乃是要意识信仰与生活处境是息
息相关,并且还要培养出一份使命感,委身在教会,看见自己所当扮演的
角色,为上帝、为教会、为社会献上自己,成为一个肩负时代的信徒。

14
15

参考书目

华文书目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概论.香港:道声出版社,2002.
曾立华.教会执事的重寻与更新.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
邓敏.基督教教育.台北:福音证主协会,1993.
萧克谐.“一个全人的基督教宗教教育.”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
  编.香港:华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
黄硕然.“成人培育事工探讨.”迈向 90 年代的基督教宗教教育.吴梓明编. 香港:
  华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1990.
高炘.基督教教育概论.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7.
赵天恩.“从华人教会发展史看教会增长.”世界华人教会增长研讨会汇报.香港:
  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1981.
司马德. 宗教教育的基本原理. 马鸿述译. 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3.

英文书目
Pazmino, Robert W. Foundational Issues In Christian Educatio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9.
Taylor, Marvin J.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4.
Yuk Chong, Liong. The Quest For A Relevant Identity: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 In Sarawak, Malaysia 1963-1988. Sibu: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arawak Chinese Annual
Cinference,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Malaysia, 2003.

杂志或特刊
黄惠珍.“妇女服务会的事工.”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十五周年纪念
  特刊,1975 年 12 月,页 113-114.
何受良编.“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七十五年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

15
16

   公会――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75 年 12 月,页 25-34.


林忠诲.“砂劳越基督教卫理公会简史.”砂劳越基督教华人卫理公会――九十周
  年纪念特刊,1992 年 11 月,页 380-381.

电子文件或资料:磁盘
于中旻.“教会增长三三法.”圣经纲.[磁盘].香港:金灯台出版社,2004.
于中旻.“主日学与宗教教育.”圣经纲.[磁盘].香港:金灯台出版社,2004.

圣经
和合本圣经
余也鲁编.中文圣经启导本红字版. 香港:海天书楼,1996.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