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人間佛教序論

─契理契機之人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導讀

一、 題前概說
題前概說

正聞出版社負責人,
聞出版社負責人,將印順導師開示有關人間佛教的篇章,
將印順導師開示有關人間佛教的篇章,集成一冊名為“
集成一冊名為“人
間佛教論文集”
間佛教論文集”。內容有七篇:
內容有七篇:1、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2、佛在人間。
佛在人間。3、人間
佛教緒言。
佛教緒言。4、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
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5、人性。
人性。6、人間佛教要略。
人間佛教要略。7、從人
到成佛之路。
到成佛之路。此中除第一篇是導師晚年作品,
此中除第一篇是導師晚年作品,其他是依妙雲集下篇之一“
其他是依妙雲集下篇之一“佛在人
間”一冊前六篇
一冊前六篇(
前六篇(原書有十四篇,
原書有十四篇,即加佛法與人類和平、
即加佛法與人類和平、佛法是救世之仁、
佛法是救世之仁、佛教的
財富觀、
財富觀、佛教的知識觀、
佛教的知識觀、佛教的戰鬥觀、
佛教的戰鬥觀、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
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佛教與教育、
佛教與教育、發揚
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
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這八篇可說是人間佛教理論的實踐範疇,
篇可說是人間佛教理論的實踐範疇,不妨編入論
文集。)
文集。)

印公在八十歲寫一篇“
印公在八十歲寫一篇“遊心法海六十年”
遊心法海六十年”(英譯本已出版)
英譯本已出版)主要敘述他的“
主要敘述他的“修
學之歷程”
學之歷程”,從出家前暗中摸索
從出家前暗中摸索,
暗中摸索,出家後求法閱藏,
出家後求法閱藏,思想確定,
思想確定,隨緣教化,
隨緣教化,最後晚
年獨處自修。
年獨處自修。在他思想確定期(
在他思想確定期(約 32 歲至 46 歲),國家最動亂的多難之秋,
國家最動亂的多難之秋,身體
最虛弱,
最虛弱,生活最清苦,
生活最清苦,行止最不定,
行止最不定,而也是寫作最勤,
而也是寫作最勤,講說最多的十四年。
講說最多的十四年。在香港
(46 歲)講人間佛教緒言等論題
講人間佛教緒言等論題(
緒言等論題(四篇,
四篇,論集之三、
論集之三、四、五、六) 。導師說
。導師說:
導師說:在預
想中,
想中,這只是全部的序論而已。
這只是全部的序論而已。由於離開了香港(
由於離開了香港(47 歲) ,外緣紛繁
,外緣紛繁,
外緣紛繁,沒有能繼續
沒有能繼續
講出。
講出。(遊心法海與
(遊心法海與契理契機二文皆如是說
遊心法海與契理契機二文皆如是說。)
契理契機二文皆如是說。)

若依上所述,
若依上所述,導師幾篇的人間佛教講記(
導師幾篇的人間佛教講記(仁公記)
仁公記)只是序論,
只是序論,不是全部內容。
不是全部內容。
可以肯定,
可以肯定,“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的內涵,
的內涵,實在太博大精深了。
實在太博大精深了。導師的一生,
導師的一生,從開始閱讀佛
經的暗中摸索期間,
經的暗中摸索期間,己經發現嚴重的問題:
己經發現嚴重的問題:佛法與現實佛教間的距離,
佛法與現實佛教間的距離,也就是佛法
高深法義,
高深法義,與通俗的迷妄行為相結合。
與通俗的迷妄行為相結合。換言之,
換言之,原來純正的佛法,
原來純正的佛法,理智德行的人間
佛教,
佛教,已經變質了,
已經變質了,脫離人間了
脫離人間了。
間了。為了探究佛法的本源與流變,
為了探究佛法的本源與流變,發揚人間佛教的真
義,投入全部生命
投入全部生命力,直到晚年,
到晚年,還發大願
發大願:“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
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
間的正覺
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二、 印順導師思想概論

1、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一文
人間佛教一文編入
一文編入華雨
華雨集第四冊,
集第四冊,p1~p70,這篇三萬
編入華雨集第四冊 這篇三萬一千多
字的文章,
的文章,可說是導師本人概
可說是導師本人概述他的思想重心所在,
述他的思想重心所在,也是他全部著
也是他全部著作事完成後的
事完成後的總
成後的總
1
結論。
結論。題目稱為
目稱為“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明白告訴我們,
白告訴我們,他的全盤著
盤著述,無非為
他的全盤著述 無非為
闡揚人間佛教;
揚人間佛教;早期講說的有關人間佛教,
期講說的有關人間佛教,乃是序論;
是序論;其他篇章,
其他篇章,除了中國禪宗
禪宗史,
除了中國禪宗史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
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
與文化之研究以及評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 及評熊十力的新唯
究以及評熊 的新唯識論,
識論,上帝愛世人
帝愛世人,
世人,主要是在
作印度
作印度佛教史
佛教史的探討
的探討,是為了使
是為了使佛法(
佛法(契理、
契理、本質)
本質)能成為適應時代
適應時代,有益人類身
能成為適應時代,
心的,
心的,人類為本的佛法(
人類為本的佛法(契機)
契機)。

2、 全篇分
全篇分為十節
為十節:探求佛法的信念
信念與態度,
探求佛法的信念與 態度,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的分判,
分判,從印度
從印度
佛教思想史
思想史論台賢教
台賢教判,印度佛教嬗
佛教嬗變的歷程,
變的歷程,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的判攝準則,
判攝準則,契理又適
契理又適
應世間的佛法
世間的佛法,少壯的人間佛教,
的人間佛教,解脫道與慈悲
慈悲心行,
心行,人菩薩行的真實
脫道與慈悲心行 菩薩行的真實形象
形象,向正
行的真實形象,
確的目標邁進。茲分述如下
確的目標邁進
目標邁進。 茲分述如下:
述如下:

一 探求佛法的信念與態度

導師自述:
導師自述:“我在修學佛法的過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
程中,本著一項信念不
項信念不斷的探究,
的探究,從全體佛法
中,抉擇出的
抉擇出的我
出的我所要的弘
所要的弘揚的法門
揚的法門。”
導師的思想,
導師的思想,他所要弘
他所要弘揚的宗趣,
宗趣,如早期著作印度
作印度之佛教自序:
之佛教自序:「立本於根
本於根本
佛教之淳樸
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
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
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
應慎)
化之機應慎),攝取
攝取後期佛教之確
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攝取後期佛教 當者,庶
之確當者,
足以復興佛教而
復興佛教而暢
佛教而暢佛之本懷
佛之本懷也歎!」

導師努力
努力的方向,
導師努力的方向,為縮短佛法與現實佛教界的
縮短佛法與現實佛教界的差
佛法與現實佛教界的差距,釐清錯綜複雜的
錯綜複雜的種種問
種種問
題,不能不把
不能不把心力放在印
力放在印度
在印度佛教的探究上。
佛教的探究上。他說:
他說:“深信佛教於長
佛教於長期之發展
期之發展中,必
有流變而失
有流變而失真者。探其宗
探其宗本,明其流變,
明其流變,抉擇而
抉擇而洗鍊之,願自治印度佛教始。
佛教始。察思
想之所自來,
想之所自來,動機之所出,
動機之所出,於身心國家實益
於身心國家實益之所在,
之所在,不為華飾
華飾之辯論所蒙
不為華飾之 論所蒙(蔽),
願本此意
本此意以治印度之佛教。
之佛教。”

研究的態度
態度與方法:以佛法最普遍
究的態度與 普遍的法則
以佛法最普遍的法的法則,即三法印─
即三法印─諸行無常,
無常,“從佛法演
從佛法演
化的見地
化的見地中
見地中,去發現佛法真義的健
發現佛法真義的健全與正常
全與正常的適應。
適應。”諸法無我,
無我,分人無我,
無我,“在
佛法的研
佛法的研究中,
究中,就是不固執
固執自我的成見
就是不固執自 的成見,不(預)存一成見去見去研究。”法無我:“在
一成見去研
展轉相依相拒
相依相拒中,成為現實的一切
展轉相依相 成為現實的一切。所以一切
所以一切法無我,
無我,唯是相依相成的眾
是相依相成的眾緣和合的
存在。”從自他緣成,
從自他緣成,總別相關
總別相關,
相關,錯綜離合中
錯綜離合中去
離合中去理解存在於人間的
解存在於人間的史
在於人間的史實、文字、制
度。這樣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
究成果,才不會是變了質的違反 違反佛法的佛法。
佛法的佛法。”這一研
是變了質的違反佛法的佛法 這一研
究的信念
信念,一者要重視
究的信念, 要重視其宗教性,
教性,二者重於求真實,
重於求真實,三者應有以
者應有以古
有以古為鑑的實際意
際意義。
的實際意義
至於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乃是研究佛法者
至於涅槃寂靜, 究佛法者的究極
的究極理想。
理想。

關於導師對
關於導師對佛法之基
佛法之基本信念,
信念,有部論書與論師之研
有部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自序,
究自序,列出八項
出八項,可作為
他本人為何宏傳
何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
中期佛教之行解,提倡人間佛教的
他本人為何宏傳中期佛教之行 提倡人間佛教的意趣
意趣。如一、
人間佛教的意趣。如一、“佛法是
佛法是宗教,佛
2
法是不共
法是不共於神教的宗
教的宗教。如作為一般文化
如作為一般文化,
為一般文化,或一般神
一般神教去研究
去研究,是不會
是不會正確的。
正確的。俗
化與神
化與神化,不會導致佛法昌
佛法昌明。中國佛教,
中國佛教,一般專
一般專重死與鬼,太虛大師特提
特提人生佛
太虛大師特提人生佛
教以為對治
對治。然佛法以人為本,
教以為對治。 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
應天化、神化。不是鬼
也不應天化 不是鬼教,不是(
不是(天)神教,
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
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
化的人間佛教,才能闡明佛法的真意
明佛法的真意義。”

導師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一書,
導師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一書,引錄八引錄八項基本
項基本信念後說
信念後說:
後說:“我的修學佛法,
的修學佛法,為了
把握純正的佛法。
純正的佛法。從流傳
把握純正的佛法 從流傳的佛典
的佛典中去探求,
探求,只是為了理解
只是為了理解佛法;
佛法;理解佛法的重點
佛法的重點發
展及方便適應所引起的
展及方便適應所 引起的反面作用,經怎樣的
怎樣的過程,而到達
而到達一百八十度
八十度的轉化。如從
人間成佛而
人間成佛而演進
演進到天上成佛;
佛而演進到 上成佛;從因緣所生而到
緣所生而到達非因緣有
達非因緣有;
緣有;從無我而到
無我而到達
而到達真常大
我;從離欲梵
欲梵行得解脫而
從離欲梵行 得解脫而轉
脫而轉為從欲樂
欲樂中成佛;
中成佛;從菩薩無量億劫在生
為從欲樂中成佛 菩薩無量億劫在生死
在生死中,演變為即
身成佛;
身成佛;從不為自己而利益眾
利益眾生,到為了自己求法成佛,
從不為自己而利益眾生 到為了自己求法成佛,不妨建立建立在眾生苦難之上。
不妨建立在 生苦難之上。
這種轉化
種轉化,就是佛法在現實世間的轉
就是佛法在現實世間的轉化。泛神化
泛神化(低級宗教
低級宗教「萬物有
萬物有靈論」的改裝)
的佛法,
的佛法,不能蒙蔽我
蒙蔽我的理智,
的理智,決定要通過
不能蒙蔽我的理智 定要通過人間佛教的史
人間佛教的史實而加以抉擇抉擇。這一基
實而加以抉擇。 這一基本見
解,希望深究法義與精
希望深究法義與精進持
進持行者,能予以考慮!
深究法義與精進持行 考慮!確認佛法的衰落衰落,與演化中的神
佛法的衰落, 化中的神化、
俗化有關,
俗化有關,那末應從
那末應從傳統束縛,
傳統束縛,神秘催眠狀態中
神秘催眠狀態中,振作起來,為純正的佛法而努
為純正的佛法而努
力!”

二 印度佛教思想史
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分判

這一節提
節提到印度
到印度之佛教五期
這一節提到印 佛教五期分判:
分判:聲聞為本之解
聞為本之解脫同歸、
同歸、菩薩傾向之
菩薩傾向之聲聞分
流、菩薩為本之大
菩薩為本之大小 兼暢,如來傾向
為本之大小兼暢, 傾向之菩薩分流
如來傾向之 菩薩分流、如來為本之天
如來為本之天佛一體。
佛一體。
其次,說一切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之研
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之研究,合前五期為三期:
合前五期為三期:佛法,
佛法,即初期
與二期;
與二期;大乘佛法,
佛法,含攝了第三期與第四期; 秘密大乘佛法,
了第三期與第四期;秘密大 佛法,即最後第五期。
即最後第五期。
其次,晚年寫印度
晚年寫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分為四期,
為四期,在三期中的大乘
在三期中的大乘佛法分
佛法分為初期大
乘佛法,
佛法,是一切
是一切皆空說,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佛法是萬
佛法是萬法唯心說。
心說。
三期的分
三期的分類,正與秘密
秘密大乘者的
正與秘密大 乘者的分類不謀
類不謀而合,
而合,如攝行炬論的說的
論的說的 1、離欲行,
2、地波羅密行
地波羅密行,3、具貪行;三理炬
三理炬論所說的諦
論所說的諦性義、
性義、波羅密多義與
波羅密多義與廣
多義與廣大密咒義。
另外,關於大乘
關於大乘佛法的思想,
佛法的思想,早於民國三十年所寫的法海探珍
國三十年所寫的法海探珍一文(
一文(華雨集之四
華雨集之四)
集之四),
稱之為三系
之為三系(論) :性
:性空唯名
空唯名,虛妄唯
虛妄唯識,真常唯心
常唯心。

本文結說,
本文結說,對佛教史
佛教史的不同分
同分期,乃是開合不同
的不同分期 是開合不同,列出一表
出一表,一目了然。

三 從印度佛教思想史論台賢教判

面對中國佛教,
中國佛教,古德如何
面對中國佛教 判攝如來一代時
德如何判攝如來一代時教?主要列
如來一代時教 天台四教與賢
四教與賢首的五
主要列舉天台四教與
教,配合印度
合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的四期說,
的四期說,如表:
3
藏教 小教 佛法

通教 始教 初期大乘
期大乘佛法

別教 終教 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佛法

頓教
圓教 圓教 秘密大乘佛法
秘密大

導師對
導師對印度佛教史
佛教史所作的分判
分判﹐不同於古德何在﹖
所作的分判﹐
古德以一切
德以一切經為佛說,
經為佛說,依佛說的先
佛說的先後而判
後而判﹔導師及
導師及現代學者是根據佛教在印度
佛教在印度本土
流行一千
流行一千七百年,全程的思想變遷
全程的思想變遷而作先
而作先後的分
後的分期。不過,從台賢所
台賢所判的四教與五
教,在義理上,
在義理上,與印度
與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的發展
的發展實況,倒是相當接近的。
是相當接近的

導師進
導師進一步的解說,認為天台的
天台的藏教與賢
藏教與賢首的小教相當
教相當,但「佛法」
佛法」通於三乘
於三乘,
稱為三「
為三「藏教」
藏教」,應該比「
該比「小教」好些。
好些。因為賢首的小教是指
教是指部派佛教的六宗
佛教的六宗,不
能代表一味和合的原始佛教。
和合的原始佛教。

其次,天台家所
天台家所判
家所判通教,
通教,「通前藏教,
通前藏教,通後別
通後別圓」。從思想發展
從思想發展說,藏教的無
藏教的無
我無我所,就是大乘
我無我所 就是大乘通教的性空
通教的性空﹔阿含經說三解
經說三解脫門﹔導師在中觀今
導師在中觀今論主張
論主張,龍樹
的中論是阿
的中論是阿含的通論﹔
的通論﹔初期大乘
期大乘不是與「
不是與「佛法」
佛法」(藏教)
藏教)無關,而是從「
而是從「佛法」
佛法」引發
出來的。
出來的。發揚大乘
發揚大乘而含容傳統的三藏教法
傳統的三藏教法,
的三藏教法,正是大乘初興
乘初興所探取
所探取的態度。
正是大乘初興所探 態度。初期大乘
期大乘—
通教,
通教,又如何通後別
通後別教圓教﹖初期大乘
期大乘是一切
是一切皆空說,後期大乘對空
後期大乘對空的
乘對空的解讀不同
讀不同,
如涅槃經以
涅槃經以空
經以空為佛性﹔
為佛性﹔唯識與真常 對空義有不同
義有不同的詮釋﹔
識與真常系對空義有不 詮釋﹔由共般若發展
般若發展為不共
為不共
般若。
般若。初期大乘
期大乘說真諦
說真諦與俗諦
與俗諦,緣起幻有即空
有即空性。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說如來藏,
說如來藏,自性清淨
自性清淨心,
以空為有餘
為有餘,別說不空
說不空 —妙有、
妙有、中諦,那是別教。別教是不共
教是不共大乘,菩薩特有的行
菩薩特有的行
證,於見思惑外,別立無明
別立無明住地﹔在分段生死外,別立界外的不可思
別立界外的不可思議
界外的不可思議變易生死。

賢首宗杜順的五教止觀:
順的五教止觀:1.法有我無門
我無門,2.生即無
法有我無門, 生即無生門,3.事理圓融門
圓融門,4.
語觀雙絕門
雙絕門,5.華嚴三昧
嚴三昧門﹔依序為小
依序為小、始、終、頓、圓五教。
五教。第二與第三止觀,
第二與第三止觀,
即始教與終
即始教與終教,也即與天台
天台的通教與別
的通教與別教相近
也即與天台的通教與 教相近。問題是﹕
問題是﹕賢首於始教中,
於始教中,判唯識學
判唯識學
為相始教,
為相始教,性空學為空
學為空始教,
始教,才與天台所
天台所判的別教內容有出入。
教內容有出入。所謂別教,即唯心
大乘,如地論師的黎耶
黎耶真識,
真識,攝論師的通真妄二分
論師的黎耶真識 論師的通真妄二分的唯心論。
心論。賢首的終教是主張
教是主張一
切眾生有佛性的一佛乘
生有佛性的一佛乘。唯識論說有定性二乘
切眾生有佛性的一佛 識論說有定性二乘,無性有情
性有情,顯然不合終
不合終教的意
教的意涵。
4
導師說:
導師說:天台智
天台智者與賢首所處時代
時代不同,天台重於經說
所處時代不 天台重於經說,
重於經說,賢首的終教,多依起
多依起信論,
真如受熏
受熏,以真如為依而說明染淨
真如受熏, 因果。唯識論的染淨
以真如為依而說明染淨因果
染淨因果。 因果,約依他起
識論的染淨因果
染淨因果, 約依他起性說﹔
性說﹔這是
真如緣起
如緣起與賴耶緣
賴耶緣起論,但依印度佛教的變遷
佛教的變遷說,同屬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的唯心論。
心論。唯識學
不屬於天台通教
天台通教,
通教,因為他主張
為他主張一切法空是不了義,
是不了義,依他起
依他起與圓成實是不空
成實是不空的。攝大
乘論立十種殊勝,
殊勝,所說的二障
所說的二障、二生死
二生死、三身、
三身、四智,
四智,一切都是大乘
是大乘不共法門。對
如來藏,
如來藏,那是真如異
是真如異名,心性本淨
心性本淨乃約心真如說。
約心真如說。依思想發展
依思想發展說,判唯識為大
判唯識為大乘
識為大乘始
教是不妥
教是不妥當的。「所以,
所以,如分別教為二類
分別教為二類,
教為二類,真如不隨緣,
真如不隨緣,如虛妄唯
如虛妄唯識論﹔
識論﹔真如隨緣
的,如真常唯
如真常唯心論
常唯心論,
心論,似乎比賢
似乎比賢首的判虛妄唯
虛妄唯識為始教,
識為始教,要來得
要來得恰當些!」

探討台賢四教與五教後
討台賢四教與五教後,
四教與五教後,導師把古
把古德,圭峰宗密
導師把古德 宗密、永明延壽的
圭峰宗密、 延壽的判教﹕法相宗
法相宗—
相宗,破相宗—空宗,
空宗,法性空
法性空—性宗與太虛大師的三宗
與太虛大師的三宗以及他本人的三論配
他本人的三論配合,看
出古今大德所說相通,
大德所說相通,只是法相與破
只是法相與破相的次
相的次第相反
第相反,因為圭峰與
圭峰與延壽是依
延壽是依賢
是依賢首宗說
的﹔真正差別
差別的,那是抉擇取捨
真正差別的 抉擇取捨不同了。

四 印度佛教嬗變的歷程

印順導師從歷史
印順導師從歷史觀點而論判
而論判為五期、
為五期、四期、
四期、三期以及
三期以及大乘三系。論師之研
論師之研究自
序說:
序說:「印度佛教的興起
興起、發展又衰落,
佛教的興起、 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
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壯而
少壯而衰老。童
真,充滿活
充滿活力,是可稱
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
但童真而進
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
不是更有意義嗎﹖壯年而不知珍
年而不知珍
攝,轉眼衰老了。老年經驗
年經驗多,知識豐
知識豐富,表示成熟嗎
熟嗎﹖也可能表
示成熟嗎﹖ 也可能表示接近死
接近死亡。所
以我不說愈
不說愈古愈真,更不同情於愈後愈圓滿,
愈圓滿,愈究竟的見解。
見解。」童真象徵根本佛法,
本佛法,
少壯代表初期大乘
少壯代表 期大乘佛法﹔
佛法﹔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佛法,
佛法,應該是印度
是印度佛教的老
佛教的老年時期。

關於三期佛法,
關於三期佛法,從兩方面論述
方面論述,
論述,先談修
先談修證的正法。
的正法。根本佛法說緣起
本佛法說緣起甚深,涅槃
最甚深。修證是「要先知法住
知法住(緣起),後知涅槃
涅槃。」佛弟子是觀緣
後知涅槃。 弟子是觀緣起
是觀緣起的無常、
無常、苦、
無我我所—空,能斷煩惱而
無我我所 煩惱而證究竟涅槃的
涅槃的。

初期大乘
期大乘般若經與文殊
般若經與文殊相關的教典
相關的教典,「以真如為定量
以真如為定量」 ,
「皆依勝
皆依勝義」的,不觀
緣起,直觀一切
觀一切法的但
法的但名無實。而修證
而修證一切法空,一切法皆如,
法皆如,一切法不可得
法不可得,一
切法無生。空、如本是佛法所說的涅槃涅槃異名。般若經等,
如本是佛法所說的涅槃異 般若經等,「皆依勝
皆依勝義」無蘊、處、
界等。
界等。無凡無聖,無修無證。這樣的空義是容易被誤易被誤解的。所以說,
義是容易被誤解 所以說,「為久學者,
說生滅
說生滅,不生滅
不生滅如化」
如化」﹔「為新發意菩薩
為新發意菩薩故 分別生滅者如化,
意菩薩故分別生 如化,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者不如化。
不如化。」
那就近於根本佛法說緣起
本佛法說緣起如化,
如化,涅槃不如化了
涅槃不如化了。
不如化了。後來代
後來代表初期大乘
期大乘的龍樹論
龍樹論,依般
若經的一切
若經的一切法空與但名無實,會通根本佛法的緣起
本佛法的緣起中道,
中道,說因緣法的三是偈
緣法的三是偈。並且
主張「若不依俗諦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第一義」,回歸於「先知法住
知法住,後知涅槃涅槃」的根本佛法立
後知涅槃」 本佛法立
5
場。中觀的性空唯
空唯名論,
名論,空寂與緣
中觀的性空唯名論 空寂與緣起
與緣起的統一,可說是通
可說是通於根本佛法,
本佛法,而又彰顯「
彰顯「為
久學者說」的甚深義。
深義。

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的解深密經,為五事
為五事不具足者說三自性
具足者說三自性,
說三自性,一切法空,是約遍
是約遍計所執自
性說的﹔
性說的﹔依他起
依他起自性—
自性—緣起法是有的;
法是有的;圓成實自性—
成實自性—空性、法界等,
法界等,因空所
因空所顯是有
而不是沒有的。
而不是沒有的。這叫做「
叫做「了義說」
了義說」,與般若經為初
與般若經為初發意者說是大
意者說是大致
說是大致相通的。
相通的。為適應
二類不同
二類不同的根機,般若經與解
般若經與解深經本來是一致
深經本來是一致的,只是論師的解
只是論師的解說不同
說不同吧了!

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經,以如來藏、
以如來藏、我、佛性、
佛性、自性清淨
自性清淨心為主流。
心為主流。西元三世
西元三世紀
三世紀起,不斷
的流傳
的流傳出來。
出來。主張大般若涅槃
涅槃是常樂我淨
大般若涅槃是 常樂我淨,如來常
如來常住,眾生有我
生有我。 我者,即如來
「我者,
藏義﹔
藏義﹔一切眾生
切眾生悉有佛性,
有佛性,即是我
即是我義。」如來藏說以般若經的一切
如來藏說以般若經的一切法空是不了義,
是不了義,
不究竟
不究竟的,提出空與不空
與不空二義:
二義: 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
「空者謂 煩惱,一切苦、一切相、
二十五有及諸煩惱
及諸煩惱,
一切有為行﹔
有為行﹔不空者,
空者,謂真實善色
善色,常樂我淨
真實善色, 常樂我淨,不動不變」
不動不變」 。生滅有為諸
有為諸行是空
行是空,
如來大般若涅槃
涅槃不空,這與般若經的「
如來大般若涅槃不 這與般若經的「為初發意者說
意者說」倒是非常吻
非常吻合!導師說:
導師說:「如
來藏說,
來藏說,有印度神
度神學意味,而教典
有印度神學 而教典的傳出,正是印度
正是印度教復興的
復興的時候;如解說為適應
說為適應
神我的一般人的方便
信仰神我的一般人的方便,應該是正確的!」
的一般人的方便, 是正確的!」

另從方便來說
方便來說,
來說,佛法時代
時代,在正常
佛法時代, 在正常八正道外,
八正道外,別有適應信強慧強慧弱的六念方便
適應信強慧弱的六 念方便法
弱的六念方便法
門。大乘佛法,
佛法,原於「
原於「佛涅槃後
涅槃後,佛弟子對
弟子對佛的永恆
佛的永恆懷念
永恆懷念」
懷念」,念佛有了非常
非常的發展
的發展。
佛有了非常的發
念佛的因
佛的因行(發菩提心
菩提心)而形成菩薩的六
菩薩的六度
的六度大行。
大行。久劫修行的正常
修行的正常道,不是怯
不是怯弱眾生
所能行,
所能行,往生淨土的
淨土的易行道,
行道,受到大乘
到大乘佛教界的尊
佛教界的尊重。還有,在十方
在十方佛前禮拜
禮拜、懺
佛前禮拜、
悔、勸請、
勸請、隨喜、迴向等的信願門
信願門也是為劣
也是為劣根性說的,
等的信願門也是為 性說的,依此堅
依此堅定信願,
信願,引入正常
入正常的
菩薩道。更重要的方便
菩薩道 方便是觀想念
是觀想念佛,由於那時
重要的方便是觀想 那時佛像流行,
由於那時佛 流行,念佛的相好莊
好莊嚴,成就念
佛的相好莊嚴 成就念
佛三昧
佛三昧。依念佛三昧
佛三昧的定境
的定境,而理會
而理會出「是心作佛」
是心作佛」「三界唯
三界唯心」的唯心論。
「三界 心論。到了
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說一切眾
切眾生本有如來藏、
生本有如來藏、我、自性清淨
說一切眾生本有如來藏 自性清淨心,也就是本有如來德性,
也就是本有如來德性,於是
修念佛觀的,
佛觀的,不但觀外在的佛,
觀外在的佛,更觀自身是佛。
觀自身是佛。從易行道來的易
行道來的易行乘—秘密大
秘密大乘佛
法,觀佛身、
觀佛身、佛土、佛財、
佛財、佛業,而求即生成佛。
而求即生成佛。念佛觀,
佛觀,在佛法的演
在佛法的演化中,
化中,是有
最深遠影響
遠影響的!念法、念天的
最深遠影響的 念天的方便對大
方便對大乘佛法,
佛法,秘密大
秘密大乘佛法,
佛法,都是修持
是修持的要目
的要目。

五 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印順導師在印度
印順導師在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思想史的探求中,
的探求中,發現了一項
發現了一項重要的判攝準則
判攝準則。一是南
重要的判攝準則。 一是南傳
佛教的覺音
覺音三藏法師,
三藏法師,為四部阿
佛教的覺音三藏法師 注釋:長部是吉祥悅
為四部阿含注釋: 吉祥悅意;中部,
部是吉祥悅意 中部,破斥猶豫;
破斥猶豫;相應
部,顯揚真義; 增支部,滿足希求
揚真義;增支部 足希求。二者龍樹菩薩
菩薩在大智度
在大智度論說四悉檀
龍樹菩薩在大智 悉檀(四宗,四
論說四悉檀(
理趣)。對照聲聞學者
聞學者與大乘菩薩
乘菩薩,彼此完全一致
與大乘菩薩, 全一致。如顯揚真義—
揚真義—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
悉檀;破
斥猶豫—
斥猶豫—對治悉檀
對治悉檀; 足希求—各各為人
悉檀;滿足希求 各各為人(
為人(生善)悉檀;吉祥悅意—世界悉檀
悉檀;吉祥悅意 悉檀。
世界悉檀。
6
佛說四阿
佛說四阿含,顯示佛法有四類不同
示佛法有四類不同的理趣
的理趣,這是約主體而言,
這是約主體而言,如雜阿含以第一
義悉檀為主
悉檀為主,
為主,而實含
而實含其他三悉檀
悉檀。依此四大宗趣
其他三悉檀。 宗趣,觀察印度佛教教典
依此四大宗趣, 佛教教典的長期發展
期發展,
也不外四悉檀
悉檀,如表:
也不外四悉檀,

佛法...............
...............第一義悉檀
佛法...............第一義
第一義悉檀...........顯揚真義
悉檀...........
...........顯

初期:對治悉檀
對治悉檀.......
悉檀.......破斥猶豫
.......破斥猶豫
大乘佛法
後期:
後期:各各為人
各各為人悉檀
為人悉檀...
悉檀...滿足希求
...滿足希求

秘密大乘佛法.
秘密大 .....世界悉檀
佛法. .....世界
世界悉檀.............
悉檀.............吉祥悅
.............吉祥悅意
吉祥悅意

1、雜阿含為本的四部阿
為本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 悉檀,無邊甚深法義
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 邊甚深法義,
深法義,都從此根
從此根
源而流衍
源而流衍出來。
出來。
2、初期大乘空
乘空相應經,廣說一切
期大乘空相 說一切法空,遣除一切
除一切情執,契入空
契入空性。中論說:
中論說:
「大
聖說空法,為離諸見
為離諸見故
諸見故」,它的特色是對治悉檀悉檀。
對治悉檀。
3 、後期大乘
後期大乘,說真常
說真常不空的如來藏、
的如來藏、我、佛性,
佛性,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
生心自性清淨,為生
善、成佛的本因
成佛的本因,重在為
重在為人生善悉檀
善悉檀。
人生善悉檀。
4、秘密大
秘密大乘佛法,
佛法,融攝了印度
了印度神教所有的宗
教所有的宗教行儀
教行儀。在修持
在修持上,重定力
重定力,以
欲天的佛化為理想,
的佛化為理想,所以在身體上修風
欲天的佛化為理想 所以在身體上修風、修脈、修明點修明點,從欲樂中求成佛
欲樂中求成佛,
中求成佛,是世界
悉檀。
悉檀。
結說:
結說:佛法一切
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
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宗趣的重點
的重點開展。
只是四大宗趣的重

六 契理而又
契理而又適世間的佛法

這一節
這一節重點在解說早期『印度之佛教』
之佛教』一書,
一書,在自序裡
在自序裡開宗明義,
明義,直述其思想
核心,及其對全體佛法的抉擇
抉擇,究竟他所要弘
全體佛法的抉擇, 他所要弘揚的法門
的法門是什麼?
什麼?

(一)
「立本於根
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
淳樸」:釋尊的教
本佛教之淳樸」 釋尊的教授
的教授教誡,早期集成的聖
期集成的聖典,也即是
阿含與廣律,
廣律,這是一切
這是一切佛法的根
佛法的根源,作為後代
作為後代佛弟子必 特別重視的。
弟子必須特別重

導師用淳樸
用淳樸二字來彰顯根
導師用淳樸二 彰顯根本佛教
本佛教。從人間的三寶
從人間的三寶來看,早期聖典的內容是樸
的內容是樸質
而親切的。早於初期求法閱藏時
求法閱藏時,讀到阿
讀到阿含經『諸佛皆出人間,
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
不在天上成佛也。
上成佛也。』
由此而悟
由此而悟入: 釋尊之為教,
之為教,有十方
「釋尊之為教 有十方世界說而詳
世界說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
三世而重現在,志度一切
7
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
以人類為本。」這一發現,
這一發現,令導師感動,喜極而淚。肯定佛法是人間佛教,
肯定佛法是人間佛教,
而不應
而不應該鬼化、神化的。
化的。但自大乘
自大乘佛法興起
興起後,經長期的流傳
佛法興起後 期的流傳,不免漸漸理想化
免漸漸理想化、
理想化、
神化,而失去「
失去「如來兩
如來兩足尊」的特色!

談到僧伽,
僧伽,聲聞為本的解
聞為本的解脫同歸,
同歸,依聖道修行而實現解
道修行而實現解脫,不分在家出家。
在家出家。但
出家眾
出家眾有組織,
組織,有制度,
制度,實行六和的原則
實行六和的原則,過和合、
和合、清淨、安樂的生活。
的生活。有了健
有了健全
的僧伽制度
制度,才能和樂共
僧伽制度, 樂共住,精進修行,
能和樂共住 修行,自利利他
利利他,達成正法久住
久住的目的。在這裡
成正法久住的 在這裡
導師感慨
導師感慨的說
感慨的說:
的說:「在佛法流傳
在佛法流傳中,重律的拘泥固執
固執,漸流於繁
拘泥固執, 流於繁瑣形式。而一分專
而一分專重
分專重
修證,或入世利
入世利生的,
生的,卻不重毘尼
毘尼,不免形同自由的
不重毘尼, 形同自由的個
自由的個人主義。
人主義。」

至於三寶
至於三寶中的法寶
中的法寶,「法的第一義是八正道。
法的第一義是八正道。」 「佛法是理性的德行的宗
佛法是理性的德行的宗教,依
正見而起信,
起信,不是神
不是神教式的信心第一。
心第一。依慧而要修定,
而要修定,定是方便
方便,所以也不是神
定是方便,所以也不是神教
那樣的重禪
的重禪定,而眩惑於定境
那樣的重 引起的神秘現
於定境引起的 神秘現象。」解脫生死
脫生死是印度當時
度當時的思想主流,
是印度當時的思想主流,
但佛如實知緣
佛如實知緣起
知緣起而大覺
而大覺,不同於其他的神
於其他的神教。這是佛法的本源,
這是佛法的本源,正確、
正確、正常而又究
竟的正覺
的正覺。修學佛法,
修學佛法,是不應
是不應迷失這一不共
這一不共世間的特
世間的特質!

(二)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

所謂「中期佛教」
中期佛教」 ,即是初
即是初期大乘
期大乘中觀思想。
中觀思想。五期分判
分判,稱為「菩薩為本之大
五期分判, 菩薩為本之大
小綜合」。依根本佛法的涅槃涅槃甚深,諸法第一義,
本佛法的涅槃甚 法第一義,開展為「一切法不生」
法不生」,「一切法
空」說。性空大乘的開展
的開展,顯然存有
然存有「對治」
對治」的特性。所對治的是
對治的是當時
當時佛教界,
佛教界,對
的是當時佛教界
緣起為本的佛法,
為本的佛法,所闡明的四諦
明的四諦、三寶、世出世法,
世出世法,異說紛紜
說紛紜,形成異論互諍的
互諍的局
面。另外,為流傳
為流傳中的佛法,
中的佛法,傾向於世間與
傾向於世間與涅槃涅槃,有為與無
於世間與涅槃, 有為與無為的對立
對立。殊不知涅槃
為的對立。 不知涅槃
是緣起
是緣起的寂滅,不離緣起
不離緣起的「此滅故彼滅」彼滅」而契入於涅槃
涅槃。故此,大乘佛法說世間
而契入於涅槃。
實相:
實相:
「色即是空
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是色」 、 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 菩提」。還有,對治守舊
守舊之徒,不知「毘尼
對治守舊之
是世界中實」
是世界中實」,不能因時
因時、因地而作合理的修正
不能因時、 因地而作合理的修正,
而作合理的修正,徒存形式存形式,所以般若經說:
所以般若經說:「罪不
罪不可得
不可得故,具足尸
具足尸羅波羅密」
羅波羅密」 。

導師景仰
景仰初期大乘
導師景仰初期大乘的菩薩精
菩薩精神: .三乘同入
「1. 乘同入無餘涅槃,
涅槃,而(自)發菩提心
菩提心,
其精神
其精神為忘己為人。
己為人。2.
.抑他力為卑怯,
卑怯,自力不由他,
不由他,其精神
其精神為盡其在我
其在我。3.
.三僧
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
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精
菩薩之精神
之精神可學,
可學,略可於此見
略可於此見之。」

(三)梵化之機應慎

這是對初
對初期大乘
期大乘佛法時代
這是對初期大 時代,傾向於佛陀
佛法時代, 於佛陀的理想化,
的理想化,加深信
加深信仰的成分
的成分,不免與印
度神教,多了一分共
度神教 分共同性。如華嚴法會
多了一分共同 嚴法會的大菩薩
菩薩,有眾多低級天神,
的大菩薩, 低級天神,如魔王、
魔王、龍王、
龍王、
8
夜叉王等,地位比十
位比十地菩薩還高
地菩薩還高。這表示了重天神
天神而輕人間的心聲
示了重天神而 人間的心聲,此其一。
此其一。其二
是大乘
是大乘經出現神
經出現神教的咒術
咒術等,為護持佛法而誦咒
教的咒術等 誦咒,有神教祈求他力
佛法而誦咒, 求他力的意義。其三是
念佛法門
佛法門,死後往生他方 淨土,現世得
生他方淨土, 延壽的利益,
現世得消災延壽
消災延壽的利益,與低級的
低級的神教、巫術相
巫術相近。
導師結論說:
導師結論說:「初期大乘
期大乘的神化部份
化部份,如看作長阿含經那樣,
那樣,是世界悉檀
悉檀,吉祥悅
是世界悉檀,
意,那大可作會
大可作會心的微笑
微笑。如受到方便法
心的微笑。 方便法門功德無邊的眩惑,
眩惑,順著世俗心而發展
世俗心而發展,
那是會迷失「佛出人間」
佛出人間」,人間大乘
人間大乘正行而流入歧
正行而流入歧途的。」

(四)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後期佛教是真
後期佛教是真常唯
常唯心論,
心論,如來藏、
佛教是真常唯心論 如來藏、我、佛性思想。
佛性思想。這是「 各各為人生善悉檀
這是「各各為人生
為人生善悉檀」
善悉檀」
(滿足希求
足希求),能順
,能順應
能順應世間人心,
世間人心,激發人發菩提
菩提心,學修菩薩
發人發菩提心 菩薩行,那就是方便
學修菩薩行 方便了。
就是方便了
如只是信
如只是信如來藏我
如來藏我的,隨順世俗心想,
隨順世俗心想,以為這才
以為這才是究竟
是究竟的,這可就失
這可就失「方便」
方便」的妙
用,而引起負
引起負面作用了。

結論:
結論:「古代經論,
經論,解理明行,
理明行,只要確立
只要確立不神化的人間佛教的原則
化的人間佛教的原則,多有可以
採用的。人的根
人的根性不一,
性不一,如經說的異
如經說的異欲、異解、異忍,佛法以不同
佛法以不同的方法─世界、
世界、
對治、為人、
對治、為人、第一義悉檀
悉檀,而引向佛法,
第一義悉檀, 佛法,向聲聞
向聲聞,向佛的解
佛的解脫道而進
脫道而進修的。
修的。這是我
這是我
所認為是能契合佛法,
為是能契合佛法,不違現代的佛法。
的佛法。」

七 少壯的人間佛教
少壯的人間佛教

印順導師探究印度
印順導師探究印度佛教,
佛教,從興起、發展、衰落而
衰落而滅亡,
滅亡,如人的一生,
如人的一生,自童真、
少壯而衰老。從這譬喻
少壯而 譬喻中,表達他的看
從這譬喻中 他的看法,為何推重根本佛教,
本佛教,為何宏傳中期佛教
何宏傳中期佛教
(初期大乘
期大乘)之理由。
之理由。因童真充滿活
充滿活力,是可稱
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
但童真而進
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
不是更
有意義嗎?在他最後結尾
在他最後結尾時,更明白地說
白地說:「從印度
從印度佛教思想的演
佛教思想的演變過程中,
程中,探求
契理契機的法門
契理契機的法門;也就是揚棄
也就是揚棄印度佛教史
佛教史上,衰老而瀕臨滅亡滅亡的佛教,
的佛教,而讚揚印度
瀕臨滅亡的佛教 揚印度
佛教的少壯時代
少壯時代,這是適應
佛教的少壯時代, 適應現代,更能適應未
這是適應現 適應未來進步時代的佛法
時代的佛法!
的佛法!現在,
現在,我的身體
衰老了,而我的心卻永遠
卻永遠不離(
不離(佛教)
的心卻永遠不離 佛教)少壯時代佛法的
少壯時代佛法的喜悅喜悅!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
佛法的喜悅! 生生世世在這苦難
的人間,
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
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導師的人間佛教,
導師的人間佛教,與太虛大師提倡
提倡的人生佛教多少
的人生佛教多少有些不同。這裡提到三點
與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多 到三點:
.虛大師對
1.虛大師對佛法的判攝
判攝,認為末法時期,應依人乘
佛法的判攝, 依人乘行果而進修大乘
修大乘行。對現代根
機的適應
適應,提出人類為來的佛法,
機的適應, 出人類為來的佛法,當然是正確的
當然是正確的。
是正確的。但末法時期,應該修依人乘
依人乘而趣
大乘行,沒有經說的依據
沒有經說的依據,不易為一般信
為一般信徒所接受。
接受。因此,導師要從
導師要從佛教思想的演
佛教思想的演
化中,
化中,探求人間佛教的依據
探求人間佛教的依據。

9
2.虛大師的核
虛大師的核心思想,
心思想,還是中國佛教傳統傳統的,也即是後期大乘
是中國佛教傳統的 也即是後期大乘:理論至圓,
方法至簡
法至簡,修證至頓三大特
三大特色,真正的大乘
真正的大乘精神,如龍樹菩薩菩薩的三種
的三種精神,要從廣
龍樹菩薩的三 要從廣
修利他的菩
他的菩薩行中去
行中去成佛的法門
成佛的法門,在至圓
在至圓、至簡、至頓的傳統下
傳統下,是不可能發揚的。
是不可能發揚的。
中國佛教何
中國佛教何止為大乘
止為大乘,乃是最大乘 秘密大乘,老實宣稱,菩薩行為
是最大乘;秘密大 菩薩行為迂
行為迂緩,而開展
而開展
即身成佛的易
即身成佛的易行乘。導師說,
導師說,這是大乘
這是大乘思想的逆
思想的逆流,所以揚棄
所以揚棄它,斷然的
斷然的贊同「佛
法」與「大乘佛法」
佛法」的初期行解
期行解。3..佛法本是人間的,
佛法本是人間的,容許印度群神的存在,只
是為了減 少弘傳的阻力,而印度
是為了減少弘傳 而印度群神表示了尊
示了尊敬與護法的真誠
法的真誠。大乘佛法的興起
興起,
佛法的興起,
神化、天化愈演愈烈,發展到印度
到印度的群神,與神教的行為、
教的行為、儀式,
儀式,都與佛法融
與佛法融合。
這是人間佛教的大障
這是人間佛教的大障礙!

導師的作品,
導師的作品,講的寫的,
講的寫的,只是為了從教典
只是為了從教典自身,
自身,探求適應
適應現代的佛法,
探求適應現 的佛法,也就是
脫落鬼化
落鬼化、神(天)化,回到佛法本義,
到佛法本義,現實人間的佛法。
現實人間的佛法。現搜集在人間佛教論集
的人間佛教緒言,
的人間佛教緒言,從依機設教來說的人間佛教、
從依機設教來說的人間佛教、人性、
人性、人間佛教要略
人間佛教要略。這幾篇是導
師於民
師於民國四十年(
國四十年(1951)
)在香港講說,
在香港講說,仁俊長老記錄。在預想中,
在預想中,對於人間佛教的
討論,這只是開端
這只是開端的序論而已。
的序論而已。本文復
本文復述「人間佛教的要略」
人間佛教的要略」。1.
.論題核
論題核心,2.

理論原則
理論原則,3.時代傾向,4.
.時代傾向, .修持心要。
心要。詳閱妙雲集下篇佛在人間
閱妙雲集下篇佛在人間。
篇佛在人間。

八 解脫道與慈悲心
解脫道與慈悲心心

這一節
這一節主要解
主要解說,聲聞的解
聞的解脫道與菩薩
菩薩道所強
道所強調的慈悲心行
脫道與菩薩道所 慈悲心行,
心行,並不相違
不相違。人間
佛教是人本的大乘菩薩
乘菩薩行,依人向
佛教是人本的大乘菩薩行 依人向佛道。
佛道。導師「
導師「立本於根
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
淳樸」不是提倡
本佛教之淳樸」 不是提倡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把根本佛教,
本佛教,想像為隱遁獨善、缺乏慈悲
佛教;把根本佛教 慈悲心,顯然是誤會了。
缺乏慈悲心 「佛法」
佛法」
時代,出家與在家弟子
時代, 弟子,同修解脫道,
出家與在家弟子, 脫道,以解脫為終 極目標。什麼是
脫為終極目標。 什麼是解脫行?
脫行?是以正
確的見解
見解,而引發正確的信願
確的見解, 信願(正志)
發正確的信願( ,依身
,依身語
依身語的正常
的正常行為、
行為、正常的經濟
的經濟生活為基
生活為基,
而進修以念得
念得定、引發正慧
修以念得定 發正慧,才能實現解
能實現解脫。

佛世出家人,
佛世出家人,一方面自己修行
方面自己修行,
自己修行,一方面遊化人間
方面遊化人間,
遊化人間,每天與一般人相見
與一般人相見,隨緣以
佛法化導他們
佛法化導他們。出家眾
出家眾是以慈
是以慈和嚴肅
和嚴肅、樸質清淨
質清淨的形象,
形象,經常的出現於人間,
的出現於人間,負起
啟發、激勵人心
激勵人心,
人心,向上解見的
解見的義務,稱為法施
為法施。(依現在說
(依現在說,
依現在說,是廣義的社會
的社會教育。
教育。)

佛法的究
佛法的究竟理想是解
理想是解脫,而解脫心與利
脫心與利他的心行是不相礙
他的心行是不相礙的。例如:在家弟子
弟子,
在家弟子,
善好施的須達多長者;
樂善好施 長者;為保全同族而
同族而犧牲生
犧牲生命的摩訶男。
摩訶男。出家比
出家比丘,富樓那甘冒
生命的危險,
危險,去教化粗暴
粗暴的邊民。這些都是
教化粗暴的 些都是忘我為人的悲
為人的悲心表現。釋尊及
釋尊及其弟子,
弟子,
每日去乞食,隨緣說法,
每日去乞食,隨緣說法,完全出於對
全出於對人的關懷
人的關懷,希望別人的
希望別人的向
人的向善、向上、向解脫
向解脫,
而不是要得
而不是要得到什麼物
什麼物質的利益
利益。佛法的無量
質的利益。 無量三昧,四無量心
佛法的無量三 無量心,與離私我、離染愛的
空三昧,無所有三昧
所有三昧,無相三昧
相三昧的智證
的智證解脫並無二致。這是解
這是解脫心與道德心(
脫心與道德心(慈悲)
慈悲)
10
的不二。
的不二。又佛法的戒
佛法的戒律,受戒、持戒,以己度他情的止惡
的止惡與行善
與行善,五戒、十善戒等,
都是以慈悲
慈悲為本的行為表
為本的行為表現。
是以慈悲為本的行為

人間佛教的信
人間佛教的信行,重點在初期大乘
期大乘的菩薩道
菩薩道。菩薩行
菩薩行,以無所得為方便而修
方便而修。
而修。
也即是依般若導萬
也即是依般若導萬行趣向佛道
趣向佛道。
佛道。此般若是不離
此般若是不離佛法的解
佛法的解脫道,
脫道,只是加強
只是加強悲心,與聲
聞的急
聞的急證有點不同罷!

九 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

人間佛教的修學,
人間佛教的修學,即是人菩薩
菩薩人行的實踐。
人行的實踐。這一節初
即是人菩薩人行的實踐 節初一段,闡述三心─
這一節初一 菩提心、
述三心─菩提心
大悲心,空性見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三心的關係
三心的關係,信、智、悲,即三是一,
即三是一,三位一體;
一體;從事
相差別,
差別,分為三心。
為三心。菩提願,
菩提願,深信佛陀圓滿一
陀圓滿一切功德,以佛為理想學佛所學,
以佛為理想學佛所學,行佛
所行。
所行。古德說:
德說:為利有情願成佛。
成佛。唯有修菩薩
有修菩薩行
菩薩行,究竟成佛,依佛法化導有情
依佛法化導有情,才
能徹底淨
徹底淨化世間,
化世間,解決世間的苦
解決世間的苦迫
世間的苦迫。其次,大悲心, 菩薩所緣,
所緣,緣苦眾
「菩薩所緣 緣苦眾生」,觀眾
生苦,
生苦,發菩提心
菩提心。菩提願與大
菩提願與大悲
與大悲心是相關的;
心是相關的;此悲心與佛心是相應
心與佛心是相應的,佛心者
佛心者,大
悲心是。
心是。還有,空性見,從世間的正見
從世間的正見,到出世的正見
到出世的正見。觀緣起
觀緣起,勝解世間的無常無常、
世間的無常、
苦、無我我所
無我我所。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
無願,即是無常
無常、苦故無願;
即是無常、 無我、我所故
無願;無我、
涅槃離相名無
離相名無相。這是修般若空
空;涅槃離相名 這是修般若空慧的歷程,
的歷程,在菩薩道上
菩薩道上,
道上,悲智雙運,如缺乏緣
缺乏緣
起性空的智見
的智見,不解眾生的相
解眾生的相互
生的相互依存,自他平等,
自他平等,自他體空
自他體空;處處以自我
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為中心,
為自己利益著
利益著想,那麼菩薩利他的
為自己利益著想 菩薩利他的慈悲
慈悲心行以及
心行以及成佛的大志
他的慈悲心行以 成佛的大志願,不過是有名無
是有名無實的
假名菩薩、泥菩薩、
菩薩、敗壞菩薩
菩薩罷。
敗壞菩薩罷

菩薩道,從凡夫菩薩、
菩薩道 菩薩、賢聖菩薩、
菩薩、佛菩薩。
菩薩。開始發心,
開始發心,確立正見,長養悲心,
修十善
修十善行,自作、
自作、教他作、
教他作、見作隨喜
作隨喜。具足正
具足正常合理的身行、
合理的身行、語行、意行。由自己
的三業淨
業淨化做起,隨分隨力的從事利
的三業淨化 事利他的福
他的福德行與智慧
的從事利他的 德行與智慧行。這是初
這是初學菩薩行
菩薩行者應有
者應有
的認識。

導師引
導師引證「佛法」
佛法」與「初期大乘
期大乘」,作為修人菩薩
菩薩行的典
行的典範。如維摩詰長者
作為修人菩薩行的 長者,
維摩詰長者,
六度利益眾生外
度利益眾生外,
生外,從事實業、政治、教育工
教育工作。普入社會 階層,講壇、學堂、甚
入社會各階層,
至淫坊、
淫坊、酒肆地方
地方。目的是使
酒肆地方。 的是使人向善、向上,引發菩提心
菩提心。另外,華嚴經的善
嚴經的善財童
子,他所參訪
參訪的善知識,
他所參訪的 知識,出家比
出家比丘而外,
而外,文學家、
文學家、藝術家、數學家、
學家、醫師、政治家
以及外道學者
外道學者。善知識們
知識們的誘化方便,
方便,都是以自己所知所行來教人,
是以自己所知所行來教人,所以形
所以形成了同
成了同
願同行的一群
行的一群;也就是從不同事
願同行的一 同事業,攝化有關的人,
也就是從不同事業 化有關的人,同向於成佛的
同向於成佛的大道
於成佛的大道。
大道。

結尾一段:導師開示後學:
導師開示後學:「現代的人間佛教,
的人間佛教,自利利他
利利他,當然會有
當然會有更多的佛
事。利他的菩薩
菩薩行,不出於慧
他的菩薩行 不出於慧與福。慧行,是使人從理解
人從理解佛法,
佛法,得到內心的淨
到內心的淨化;
11
福行,是使人從事
人從事行中得
行中得到利益(
利益(兩者也互相關涉
相關涉)。以
。以慧行來說,
行來說,說法以外,
說法以外,如
日報、雜誌的編發,
日報、 的編發,佛書的流通,
佛書的流通,廣播、電視的弘法;佛學院
佛學院與佛學研
與佛學研究所,
究所,佛教
大學的創辦
大學的創辦; 寒暑假,而作不同層次(兒童、青年…)的集體進
利用寒暑假,
創辦;利用寒暑假 的集體進修活動;
活動;佛教
學術界的聯繫
聯繫…重點在介紹佛法
界的聯繫… 介紹佛法,
佛法,祛除一般對
除一般對佛法的誤
佛法的誤解,使人正確理解
人正確理解,而有利
而有利
於佛法的深入人心。
於佛法的深入人心。以福行來說,
行來說,如貧窮、
貧窮、疾病、傷殘、
傷殘、孤老、急難等社會
難等社會福利事
業的推行;家庭、工作不和拹
作不和拹而痛苦,社會不同階層的
階層的衝突而
衝突而混亂,佛弟子應
弟子應以超
然關切的立場,使大家在和諧歡
諧歡樂中進步。凡不違反佛法的
大家在和諧歡樂 違反佛法的,
佛法的,一切都是好事。」

最後導師語
最後導師語重心長
重心長的叮嚀:
叮嚀:「但從事於慧或福的利他菩薩行
菩薩行,先應要求自身在
佛法中的充
佛法中的充實,以三心而行十善
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否則,弘化也好
化也好,慈濟也好,上也者
上也者只是
世間的善
世間的善行,佛法(
佛法(與世學混淆)
混淆)的真義越
的真義越來越稀薄了
越稀薄了!下也者
下也者是「泥菩薩過河
菩薩過河」
(不見了)」
,引起佛教的不
引起佛教的不良副
良副作用。總之,菩薩發心
佛教的不良副作 菩薩發心利
發心利他,要站穩自已的
站穩自已的腳跟
自已的腳跟才
腳跟才
得!」

十 向正確的目標邁進

這是本文最後一節
這是本文最後一節,導師苦口婆 口婆心地奉勸人間佛教的佛弟子
導師苦口婆心 弟子,務必確認肯定,
人間佛教的佛弟子, 肯定,
「佛法有不共
佛法有不共一般神
一般神教的特
教的特性」。 釋尊的原始佛法,
的原始佛法,寬容是有原則
「釋尊的原始佛法 容是有原則的。如不否
如不否認印
度的群神,而人間勝 過天上,出家眾
而人間勝過天上 出家眾是不會
是不會禮拜群神的,反而為天神 天神所禮敬。佛法
而為天神所
是徹底否棄了
徹底否棄了占卜、咒術、
咒術、護摩,祈求─印度神教度神教(也是一般低級 低級)的宗教行儀
也是一般低級) 教行儀。
大乘佛教的無
佛教的無限容性(
容性(印度佛教老
佛教老化的主因
化的主因) ,發
,發展到一切
到一切都是方便,
方便,終於天佛不
二。」當今台灣提倡人生
提倡人生、
人生、人間佛教的漸漸
人間佛教的漸漸多漸漸多起來, 「但適應時代 方便的多,
的多,契合
適應時代方便的多
佛法如實的少
佛法如實的少,本質上還
本質上還是天佛一如」
佛一如」 。台灣佛教,
佛教,「一般的發展傾向
展傾向,近於印度
一般的發展傾向, 於印度晚
期佛教的天
期佛教的天佛一如,
佛一如,中國晚期佛教三教同
中國晚期佛教三教同源的現代
源的現代化。為達成個已的意願
已的意願,
意願,或許是
可能成功
可能成功的,但對佛法的純正化,
佛法的純正化,現代化,不一定有前
不一定有前途
有前途,反而有引起引起印度佛教末
而有引起印 佛教末
後一著
後一著,(為
(為神教侵蝕而
侵蝕而消滅)
消滅)的隱憂。
隱憂。」

在此引用
引用太虛大師在佛法中的意趣
在此引用太虛大師在佛法中的意趣:「甲、非研究佛書之學
太虛大師在佛法中的意趣: 非研究佛書之學者
究佛書之學者,乙、不為專
不為專承
一宗之徒裔,丙、無求即時
求即時成佛之貪
成佛之貪心,丁、為學菩薩
菩薩發心而修學者
發心而修學者。…願以凡夫
為學菩薩發心而修學
之身,
之身,學菩薩發心修
菩薩發心修行
發心修行,即是本人意趣
意趣之所在。
之所在。」導師讚
即是本人意趣之所在 導師讚嘆言:虛大師可說是人間
佛教,
佛教,人菩薩行的最
菩薩行的最佳
行的最佳指南!
指南!

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本
菩薩行成佛的大本領
行成佛的大本領、大方便,
方便,除堅定信願,
信願,長養慈悲而外
慈悲而外,
而外,主要的是勝
主要的是勝解
空性。觀一切
觀一切法如幻
法如幻如化,
如化,了無自性,
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
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
是最主要的一著。

因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
因空勝解力, 煩惱,能做到煩惱雖
調伏煩惱, 小小現起而不會
煩惱雖小小現 而不會闖大亂子
大亂子。不

12
煩惱,也不致
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
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
時時以眾生的苦痛
生的苦痛為苦痛
為苦痛,眾生的利樂
利樂為利樂;
生的利樂為 利樂;我
見一天天的
天天的薄劣,慈悲一
慈悲一天天的深
天天的深厚
的深厚,怕什麼墮
什麼墮落!惟有專為自己打算
打算的,才隨時
為自己打算的
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
在生死中,常得見佛
常得見佛,常得聞法
常得聞法,
聞法,世世常
世世常行菩薩道
菩薩道,這是初
這是初期
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
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釋尊在中
釋尊在中阿
在中阿含經中說
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
多行空。」
瑜伽師地論解說:「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
菩薩行位,多修空
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菩提。 (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