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1

關於團體動力學的幾個要點

一、

團體的定義:幾個常見的維度 1 .共同目標(ol ga ) 2 .社會結構(oi s utr) sc lt c e:地位(位置)


與角色;層級的出現 aru ( i acy he rh ) r 3 .穩定且持續的互動(o t i t n rui z i ) n ao
4 .共享的規範( oms:藉以約束團體內部的互動 nr ) 5 .團體意識或歸屬感(e s o b ln ig es:藉以劃
出團體範疇與 sne f e g n s) on 界線,即內團體∕外團體、我們∕他們之分

二、

團體形成( r t n: f m e cu tro ru f mai ) r no ne t go p o o o

行動(c o ) at n——→互動( trc o ) i i eat n n i (主觀意圖) (相互理解)

社會價值、規範(文化)———→制度(客體化)—————→自我(人格結構) (外化) (內化、社會化)

【反向思考:太初有秩序,然後是個人】 1 .團體形成的關鍵:互動的例行化( uii t n fneat n r t z i


o itrc o ) o n ao i 2 .結構的形成:秩序——角色( l 與位置(oio ) re o) p s in t 3 .規範的形
成: 行動與互動之依循 4 .關係的型態:層級、支配∕從屬

1
2

5 .界線的維系:自己(e ) sl∕異己(te) f oh r 6 .內聚力問題:歸屬感(認同);秩序的無上地位——順從


與懲罰 7 .自我與社會(嚴復:群己權界論,b r ) l et iy 社會是客觀的實在(bet e ely—— o j i
ra t) cv i 1 )外在化的實在:從 smb l itrc o i y o cneat ns i i m 和 eh o to o g 的論點
我們知道,社會(它的規範和運 tn meh d l y o 作)是人們創造的,但是,一旦創造之後便脫離創造它的
行動者,成為外在的約束力量(亦即,規範); 2 )客體化的實在:這個外在化的實在成為 E lD rh i mi
uk e e m 所 稱的「社會事實」(oi f t ,它們是外在於主體,且 sc l c ) aas 自成一類( generis)
sui 的事實。  社會是主觀的實在 (u j t e ely 通過社會化而達到內在 sbe i ra t) cv i: 化(自
我心中形成的對社會實在的認識) 1 e i te oi y )sl n h sc t: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 f e 2 e w t
oh r )sl i te:他人如何看待我(或,我「想像」他人如 fh 何看待我)、L o igg s sl o k -l s e
(鏡像自我) na f 3 e w t i e o oh r i i sl )sl i t l r te w t n e :內化了的社會規範 f
h sf h f (Fe d ru 所稱的「超我」) 4 )然後:自我呈現(e pee tt n sl rsnai ) f o

三、

團體動力學(ru d n mi :由德裔心理學家 K rLw n 所提出,用以 go p y a c ) ut e i 說明團體成員


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也是團體運作和發展 的過程。動力意味著「影響力」、「主動的」、「動
態的」。相用較物理 形象來解釋,動力意謂相互牽引(關係)與運作。  團體人數的影響: 1 .人數變化(量
變)和團體性質的改變(質變):G og i l er S mme 的著 名劃分: da yd 團體的存亡 會面 一人退出便
消失 只與對方會面
2

ta rd i 一人退出仍存在 面對個人或團體
3

協商型態 責任歸屬 協調 結盟

零合 無法卸責 無 無

平衡 可卸責 有 有

【G og i l er S mme 是一位很特別的社會學家,他在兩個方面對社會學有 著特別的貢獻。第一個方面,他


對現代都市中人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是先 鋒性的;第二,他以一種康德式(a t n 的觀點,試圖梳理人類社會的 K
ni ) a 一些根本形式( r ) f ms,譬如衝突∕聯合、實質關係(禮物)∕抽象關 o 係(貨幣)、陌生人等
等,因此,他的社會學觀點也稱之為「形式社會 學」( r loilg) f masc oy。】 o o 2 .順從和控制,亦
即衝突(斥力)∕共識(吸力):   團體規範對個人形成順從的壓力 對不順從者(或偏差者)進行控制,包
括暴力控制。

3 .層級化以及領導:團體中形成 sp rriain sb riain u eodn t /u odn t —— o o 權力與領導、影


響力  領導( a e) l dr e 如何產生?一般認為是因為資源配置不平等,掌 握比較多資源者便擁有較多的權
力。 領導的形式 工具性領導( s u nal d rhp∕情感性領 : i t me tl a esi) nr e 導(x rsi l d
rhp。前者著重任務的完成,後者著重內 epes ee esi) va 部的共識、凝聚。【從另一個角度講,團體內在
任務效率和情 感凝聚之間往往是緊張的】

4 .團體決策(ru d c in kn ) Go p eio maig s  團體決策的的四個階段: 1 )方向( r nain oi


tt ) eo 2 )評估各種可能性( vlain fl rai s ea t o a en t e) uo t v 3 )消除不合意的選擇,
並選取看似最好的(h i ) coc e 4 )恢復均衡,以緩和決策過程中的衝突(eq a bim) re u l r iu 
團體思考(ru tik:人數少、內聚力強並有強勢領袖的團 go phn )
3
4

體,容易形成團體思考。團體思考合理化自己的決定,並壓制 (內部的)懷疑者,形成一種共識的假象。 5 .
紐帶(oiai ) sl ry 問題:凝聚團體的紐帶靠甚麼維持,它的臨界點在 dt 哪裡?這涉及謠言的棘手性。

四、 

人類為甚麼要分彼此? 認知的角度:我們依據分類方式認識外在世界,這是一種讓混沌變成秩 序的方式。 心理


角度:認同(或身份)( e ty 是個關鍵點!和認同一起出現的, i ni ) dt 是差異(iee c) df rne。 f
第一個區分:人與禽獸之別。『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第二個區分:我與他人 第三個區分:我們與他們

  

五、 

界線與認同 區分方式: 1 .我們∕他們、內群∕外群 2 .區分的線:Af d cuz le Sh t 提到一條「社會距


離」(oi ds ne 的 r sc l i a c) at 線。這是由兩個維度——距離與社交密度(e s y foi in—— d ni
o sc t ) t ao 構成的分界線。距離可以是「身體的」,也可以是「心理的」(譬 如潔淨∕污穢、聖∕俗)。
 同伴(o sc ts cnoi e) a :直接的、面對面的關係。(Sh t 談的是 cuz 直接的面對面,至於網路的 C
MC 呢?) 同代人(o tmp rr s:和我生長在同一個時代,有潛在的 cne oai ) e 面對面關係。不過,我們
通常以各種類型( p s 去分類他們。 t e) y 前人和後人(rd csos n scesr)我們和他們的溝通 pe eesr
a d ucsos : 是不完全的、單向的。前人以傳統、歷史記憶留給我們訊息。

3 ymu t a ma .Z g n B u n 提出兩種區分線:穿著、飲食和居住和社會地位。 前者是「外表」,後者是


「空間」。

4
5

4 .中國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一種「差序格局」的概念,指的是人際 關係是按照差序的格局分成親疏遠近,就
像漣漪一樣,越外圈的越 疏遠。  劃界(o n ai ) b u d r s:內群與外群的界線必須不斷清楚劃分,必須
靠強烈 e 的劃界和捍衛邊界來維持。 1 .為甚麼要劃界?界線不明將導致「污染」、「混淆」(交流上的、 種
族純淨上的)——禁止通婚,或塞爾維亞軍隊強姦波士尼亞境內 的回教女性。 2 .劃界確認內部的團結。  內
團體( -ru ) i go p∕外團體(u-ru )內團體是具有 n ot op g : 「我群」w -ru ) ( ego p 感的團
體,從面對面、最親近的家庭開始,到志願性團體,甚至到階級、 性別和種族這些「想像的共同體」( g ay o
i i r cmmu i ) ma n nt 。外團體則 y 是被視為「非我族類」的人,他們或因膚色、出身、信仰、信念、
政治 立場甚至疾病(想想那些被隔離的「病患」——痲瘋病、精神病患、愛 滋病患者)而被我群排斥。通常,對
於外團體,我們都持有偏見 (rjdc) pe i ,有時候甚是會制度性地歧視(i r n t) ue ds i ae 他們。如
果對外 c mi 團體的排拒非常強烈,通常稱之為「種族主義」,或者,更普遍地展現 為「懼外」(e o h ba
上。 xn p o i ) 但是,內團體也並非完全穩定,內部往往有「背叛者」,對於背叛者或 搗蛋者,團體採取驅
逐的方式。其次,對於「新來者」,團體也往往有 各種檢驗其忠誠的方式。同時,團體又懷疑「陌生人」(t n
e) s a gr r  is e ni : d 1 .凝聚(o ein:整合 ch s ) o     情感要素:凝聚力與吸
引力 社會操作要素:角色與地位 偏差(ei c) d v ne:懲罰與矯正 a

o t d:維持界線——但是,外群體實際上是一種負面的自我(eai us e i n gt e v sl。 e) f 1 .開放的


2 .封閉的

模糊地帶:陌生人(t n e) s a gr r
5
6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瘟疫;沒有一個人,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免除得了的。」 卡繆,《瘟疫》

六、 

群體的界限:我們 v. s 他們。陌生人呢? 陌生人的特性 1 .我們多少熟悉,而非不熟悉。後者是 n b d ;


ooy 2 .一再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他們; 3 .(至少暫時)居住在我們的領域內,無意離開;
4 .既不是我們,也不是他們(居住在我們這裡,但堅持其文化——衣 著、信仰、飲食、語言)  為甚麼會有陌
生人? 1 .他群與我群的界限並不是固定的、完全清楚的,總有灰色地帶 2 .他群與我群之間必須交流

七、 

群體的界限及其潛在威脅 內團體∕外團體: 1 .外團體:非我族類(fe d fe r n /o ) i 2 .內團體:隱


藏的背叛者、搗蛋者(破壞團結)   陌生人:潛在的威脅(喬峰) 處置陌生人的方式: 1 .遣返,重新恢復
清晰的區隔(亦即,維繫內團體的純粹度) 2 .隔離政策,如 g ets h t (猶太區);另有精神上的隔離,
在語言上、 o 心理上的隔離,通常所稱的替罪羊(cp ga) sa eot 。    服飾、飲食和居住。譬如,古代
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穿著 社會地位(通常透過服飾) 空間隔離 (禁止入內) ,譬如猶太人區、種族隔離、
大陸漁工、 外勞的集中管理
6
7

八、 

團體關係的模式 衝突和統治模式 1 .殖民主義:後殖民問題——獨立運動所形成的主權脫離,並非意謂 文化、思


想模式的脫離。(這就是所謂後殖民討論的重點)台灣的 狀況呢? 2 .原住民人口移置      消耗模式
(當地團體遷出或死亡) 強迫人口遷移(台灣過去的山地政策) 種族滅絕(e oie gn c ) d 奴隸制度的社會
經濟意涵:奴隸在經濟生產上的重要性 隔離: 1 )外表隔離:衣著和社會地位 2 )空間隔離:保留區、G et、
當前經濟地位所形成的居住 ht o 隔離(富人∕窮人居住區的「自然區隔」) 4 .偏見與歧視  偏見 (rjdc)
pe i :心理的、認知的 ue 1 )偏見的極端:種族主義( c m) r i ——懼外症(e o h ba as xn p o
i ) 2 )種族主義、偏見和威權人格   歧視(i r n t n:制度的、執行的 ds i ai ) c mi o 偏見的原
因 N Ei 的分析——定居者(s bi e ) : .l s a et lh d 和圈外人 as (us e) o tdr i  外來者對
定居者的同一性(生活方式、文化、資源分配)永遠 是一種挑戰

3 .奴隸制度與隔離(ergt n sgeai ) o

5 .反抗統治  接受與融合 ( tgain i ert ) n o 1 .真的是大熔爐( ln p t me ig o) t 嗎?人類學


和社會學研究的的負面證 據。新的社會型態:尊重差異 2 .同化(si l in:R b rK P r 的三階段論 as a
o ) o et .ak mi t    爭取立足點(通常是經濟生活) 獲得宰制團體的文化 透過向上流動,擺脫自
身的文化傳統。P r 認為三代足以完 ak 成。
7
8

3 .多元論和多元文化主義  這是指相同的政治和經濟體系,但不同的文化認同。(公民是 政治共同體的共同


形式,但不同族群的文化、生活方式、價值 等認同卻不相同)  問題是:必須尊重到何種程度?

九、 

關於民族(ain:一個困難的概念 nt ) o En sG l e:n t n sh sae cl r(民族是共享的文化),也


ret e n r ai ite h rd ut e l o u 就是說,一個民族必須是由來自同一個文化的成員所組成。但緊接著
而 來的問題:n t n 是人類之必然,還是偶發之物?G l e 認為,“即 ai o en r l 是民族主義深植人心,
卻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民族主義並非全 人類共通的命運。”(.1 p1 ) 所以,民族主義並非自古有之,
按 G l e 的說法,它是現代性 en r l ( d ri ) mo ent 的產物,是現代化主權國家為因應工業化社會的
同質性和 y 規格化的文化之需求——文化是多樣的,但資本主義卻造成同質化(按 Max r 的說法,就是全面的
商品化,全面的可交換性),如此一來,文 化的特殊性便無法確保,文化的身分(utrl e t ) cl ai ni 面
臨喪失的威 udy 脅。因此,n t n 是被發明和建構的,在建構的過程中動員血緣、種族 ai o 或民間文化,當
然,也可能動員新興的個人主義觀念。 G l e 主張,文化與組織是理解民族不可或缺的兩個面向。 en r l
為甚麼在傳統社會中民族主義無法形成?按 G l e 的說法,傳統社會 en r l 文化多元分歧,但社會等級劃
分清楚,政治統治力碎裂且薄弱,無法形 成的民族建構和民族主義。(關於這點,L us l usr o iAt se 關
於馬基維利 h 的《君主論》的解析可以參考。按 Atusr l se 的觀點,馬基維利理想中 h 的君主正是能夠解
決當時義大利分崩離析狀態、建立統一的現代民族國 家的政治家。) 現代社會的興起形成和封建社會完全不同
的社會結構:資本主義市場經 濟(全面的商品化)、個人主義和市民社會(每一個個體都具有平等的 地位:起
初是共同的理性,後來是政治權利的的平等)、科學革命以及 理性主義(一套共通的學術語言)、工藝技術的進
展與工業化(機器生 產與標準化的流程)。這是一個具有一套通用語意系統的社會。於是, 透過國家組織,尤
其是教育和職業體系,可以塑造一個同質的公民。這 就是 n t ns t 的建構。 ai - ae ot  B n dcA d
ro :想像的共同體( g e cmmu i ) e e i n esn t i i do ma n nt y
8
9

依循人類學的精神,將民族界定為 「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 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mi d l t)


i e ,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時報文化出版,p1 ) .0 它是想像
的:因為即使最小的民族成員,也不可能認識全部同胞, 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心中。想
像並非虛 假、捏造,問題不在虛假∕真實,而在想像的方式; 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每一個民族都是有邊界的;
民族被想像為有主權的 :這是因為這個概念的誕生正是啟蒙運動與 法國大革命時期,它必須確立相對於宗教和
君權的正當性; 民族被想像成一個共同體:儘管民族內存在著剝削和不平等,但民 族總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
平等的同志愛。

 

十、    

路徑與困境 符號互動論、現象學:清醒意識的主體、互為主體的意義理解 存在主義:情緒、Sre ög、mo d o


、獨我論(o pi sl s m) is 人性的二元論:T e r o Wi a d e rsnain V rtl n ) h Wol f l n R
pee tt (os l g d l o eu slpee tt n 是 pee t g e -rsnai f o rsni 甚麼? 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