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7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第八屆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2007 年� 4 月 5 日

主 辦:
澳 門 基 金 會
協 辦:
廣東省文化學會
台灣傳播發展協會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出 版:澳門基金會
編  緝  部:梁惠英、趙家權
封面設計:Josephine Ho
植字排版:鴻興柯式印刷有限公司
印 刷:鴻興柯式印刷有限公司
印 數:500本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定 價:澳門幣 100 元

ISBN  978-99937-1-0448
目錄

第八屆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獻辭(代序)
吳志良...........................................................................................................................................................1

一、旅遊文化形象的塑造

城市文化與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建設 ................................................................... 1
田  豐   夏  輝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松園新風貌與花蓮城市發展 ................................................................................. 13
呂傑華 (台灣花蓮教育大學)

部落格中之城市意象 ................................................................................................... 31
沈慧聲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澳門城市旅遊形象重塑芻議
──從重建公眾心中的澳門世界遺產形象做起 .................................... 45
林發欽 (澳門旅遊學院)

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從單一到多元的歷史跨越 ................................... 53
馬  勇  梁文慧  盧桂芳 (湖北大學 澳門科技大學)

文化遺產旅遊與澳門城市互動發展策略的研究思考 ........................ 67
梁文慧   馬  勇 (澳門科技大學 湖北大學)

香港碩果社詩人群的澳門描述 ............................................................................ 79
黃坤堯 (香港中文大學)


從終點出發 ......................................................................................................................... 91
黃奕輝 (澳門設計師協會)

澳門街道名稱與城市文化形象 ............................................................................ 95
彭海鈴 (澳門大學)

廣州乞巧文化與城市形象塑造 ......................................................................... 107


楊  茹 (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二、文化符號的傳播及解讀
我們的天空,我們的城市文化
── 澳門天際線的空間意義 ............................................................................. 117
李展鵬 (�����
澳門大學)

市場導向對傳媒文化的影響
── 香港報業發展問題淺探 ............................................................................. 123
施清彬 (��通訊��
中國通訊社)

台灣媒體所建構的上海城市形象
── 框架理論的觀點 ............................................................................................... 133
周慶祥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電視在集體回憶化為城市文化的功能 ....................................................... 147


劉瀾昌 (香港亞洲電視)

從青年人才的培養談澳門城市品格的塑造 ............................................ 155


龔  剛 (澳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

II
三、經濟建設與城市管理中的文化理念

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設 .................................................................................... 161


李明華 (�����������
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數位化下都市現代化發展的新象 .................................................................. 163


陳東園 (台灣空中大學)

台北城市文化的變化 ................................................................................................ 171


彭懷恩 (台灣世新大學)

城市建設和管理需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 177


楊長明 (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台灣農產品的城市生機
――商品價值再造 ...................................................................................................... 185
楊勝雄 (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

城市文化形象與社群意識 .................................................................................... 197


賴祥蔚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綠色城市的人文底蘊 ................................................................................................ 205


韓  強 (���������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廣佛經濟圈中順德的城市文化定位 ............................................................. 213


譚元亨 (�南�工���
華南理工大學)

III
四、文化的核心價值

文化大中華與港澳回歸後的發展 .................................................................. 221


朱傑民 (�����播���
中華文化傳播中心)

包容與中庸在澳門城市文化的表現 ............................................................. 225


邢榮發 (���工���
澳門理工大學)

澳門的城市文化特徵與傳承 .............................................................................. 233


胡  根  (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

簡論香港文化定位 .................................................................................................... 239


柯達群   曹  虹 (��珠����
香港珠海學院)

The Social Life of Yang Weizhen


and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in Cities ........................................ 249
Lai Hing Fong Camilla(賴慶芳) (香港珠海學院)

精神物質互為輝映
── 城市形象的新貌 ............................................................................................... 275
鄭貞銘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

IV
第八屆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
獻 辭
(代序)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 吳志良

在內地、台灣、香港,以及澳門的學者、專家共同關心和努力下,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並由廣東省文化學會、台灣傳播發展協會和香港珠
海學院協辦的第八屆
“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
於2007年4月5日在澳門
隆重舉行。
澳門基金會一直致力推動澳門與各地區文化交流。自1994年起,澳
門基金會已經組織澳門本地學者參與第一屆
“粵台港澳文化研討會”
,本
會有幸再度主辦此次會議,如果沒有各協辦單位鼎力支持交流,這次會
議是不可能成功組織起來的。
眾所周知,文化與旅遊的關係日益密切,兩者在人們的生活和地方
經濟建設中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各地政府根據自身
“城市文化”

點去進行旅遊品牌包裝。兩岸間合作議題中,旅遊推廣也是最核心的課
題之一。可以預期,與會學者的真誠交流和深入討論,將對增強四地學
者之間的相互瞭解與促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合作產生積極的作用,也一定
會為兩岸四地的文化旅遊發展帶來新的思路。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切合現今旅遊業從
“觀光休閑遊”
向“主題遊”

渡的發展特點,而
“主題遊”
的特點是
“文化”
因素在旅遊項目中發揮核心
價值作用。眾所周知,
“澳門歷史城區”
於2005年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
產,在這裡,大量的歷史建築分佈各處,經過數個世紀的變遷依然如
故;在這裡,東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交融,不同民族合力營造的社區生活
自成風景;在這裡,不單展示了特殊的建築藝術,更展現了經由不同宗
教、文化以及生活習慣的尊重與融和而形成的獨樹一幟的文化氛圍,這


都是澳門旅遊業發展可以憑藉的寶貴文化資源。如何深入挖掘這些資源
並促進其發揮經濟效益,受到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放眼全球,合作與發展是時代所趨,但與之伴隨的另一個現象是,
不同國家、地區、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由於缺乏交流、理解和包
容而引起的誤會、矛盾、衝突接連不斷。我們都確信我們生活在
“地球
村”
裡,但這條
“地球村”
尚待群策群力共同建設。我們的任務是,如何
使其他地方的人更加瞭解我們、喜歡我們,如何使其他地方的人接受我
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後代能在這條
“地球村”
生活起來更加舒服,是
一件艱鉅的任務。旅遊,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澳門一向是中西文
化交流的起點,也相信會在文化交流的征途上走得更遠,作出更大的貢
獻。
這次會議匯聚了兩岸四地富有見識的眾多專家學者,我們衷心期
望,通過這次研討會,可以向其他地區的學者請教,為發展和創新澳門
文化,為加 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找到更多更好的靈感。為了令
更多的讀者能夠分享這次會議的成果,我們決定將參會論文結集出版。
這部論文集集合了與會專家、學者們的真知灼見,給我們帶來新的啟
迪,必將促進兩岸四地學術研究的繁榮進步。


城市文化與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建設
田豐* 夏輝**

如何把握城市文化的本質,城市文化形象運動興起時代背景是甚
麼?這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與推介中的關鍵問題,本文對此作了一些探
討,並據此提出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的目標和要求。

一、馬克思理論視野中的城市文化

如果說工業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階段,那麼城市化就是工業
化的必然產物。最初的城市是隨著人類從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出現
的,但城市化卻是隨著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而興起的。當前的全球化運
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 勁地推動著城市化的步伐,著名的美國建築歷史
學家和城市計劃設計者Lewis Mumford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說過:
“從前,城市是整個世界的一個象徵;今天,世界自身正在變成一個城
。  在這個過程中,城市文化逐步以一種獨特的性質和形態發展起
市”
來,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價值觀念的影響與時俱增,甚至
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以至今天許多文化流派都是圍繞城市文化的批判與
構建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大眾文化、社區文化、文化工業、文化產
業等文化樣式到文化異化、文化霸權、文化衝突等文化話語,無不是從
城市文化的發展和內在矛盾中派生出來的。
馬克思的實踐觀、異化觀以及世界歷史的理論,為我們全面地理解
城市文化提供了科學的辯證方法。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是農業從屬於工
業,農村從屬於城市,東方從屬於西方的過程。在馬克思看來,工業和

*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研究員、博士
**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城市的發展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力量和交往前提,然而由於
資本的統治又造成了人的本質的異化。
城市文化的產生以及它對鄉村文化的勝利,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
的重大飛躍。斯賓格勒說過:
“一切偉大的文化都是市鎮文化,這是一
個結論性的事實。但此前誰也沒有認識到。世界歷史是市民的歷史,這
就是世界歷史的真正標準,這種標準把它非常鮮明地同人的歷史區分開
來了。民族、國家、政治、宗教、各種藝術以及各種科學都以人類的一
  他還說:
種重要現象——市鎮為基礎。” “城市是才智。大城市是
‘自由

的’
才智。” 斯賓格勒對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評價是複雜的,但他看到
了城市發展與文化發展的內在聯繫。現代城市的興起與資本主義大工業
的出現,以及資產階級的崛起是同一過程。工業革命通過資本和市場,
無情地撕破了以土地為依托的鄉村的人身依附關係、血緣關係、宗法關
係,把人口、財富、權力吸納到城市中來,城市不僅成為經濟、政治中
心,而且成為文化中心。
相對於鄉村文化,城市文化表現出鮮明的特徵:與工業文明對農
業文明的勝利相適應,城市文化是一種生氣勃勃的文化,它打破一切陳
規倡導創新,它摧毀一切民族的地域的狹隘性走向世界,它不斷變化甚
至每天都在變化,為工業化運動提供智力和價值的支持;與人的平等關
係取代人的等級關係相適應,城市文化是張揚人的自由個性的文化,人
的能力在職業的多樣性、流動性狀態中獲得提升和發揮的廣闊空間,人
的價值也從神的光環和封建主的權威中解放出來成為萬物的尺度。人的
最高價值在於人的自身,文藝復興所彰顯的人文精神始終是城市文化的
靈魂;與科學對神學的勝利相適應,城市文化是理性精神充分發展並主
導人類文明進步的文化,正如黑格爾所說的資產階級革命開闢了人類用
頭立地的時代,即用理性而不是用臆想統治世界的時代。近代以來自然
科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極大地增 了人類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能力,
也使人類深信科學技術的力量,崇尚科學理性精神;與平民對君主的勝
利,市場經濟對自然經濟的勝利相適應,城市文化是大眾文化蓬勃發展
的文化。如果說,民主政治宣布了普羅大眾的文化享有權的合理性,那
麼市場則是文化走出高牆深宮回歸普羅大眾的驅動器。教育、傳媒、文


學藝術的大眾化不僅是勞動者再生產的需要,而且是資本增值的需要,
不僅是市民宣洩的需要,而且是社會控制的需要。總之,從鄉村文化到
城市文化,人類的精神生產如同大工業生產一樣,成為社會化、全球化
的生產,它把巨大的文化創造力召喚出來,把人的精神從思想的禁錮中
解放出來,城市以不斷湧現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文化巨匠,不
斷增加的大學、大劇院、博物館等文化機構,不斷伸延的建築群、大廣
場、交通網等文化象徵,開闢了一個文化飛躍發展的全新時代,昭示著
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
我國正在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知識經濟邁進,城市化進程不斷
深入,城市文化建設方興未艾。正確理解城市文化對於我們把握城市文
化建設的方向具有指導意義。
要從市民社會的內在要求出發建設城市文化。文化是交往的產
物,一定的交往形式決定著一定文化的性質和發展趨勢。
“在過去一切
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

民社會。” 如同法律等上層建築一樣,文化不能從國家或從它自身來理
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而要從它賴以產生和
發展的物質的生活關係來理解,也就是從
“市民社會”
來理解。馬克思、
恩格斯主要從國家與經濟基礎的關係來理解
“市民社會”
,把它看作是各
個個人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包括該階段上的
整個工業生活和商業生活,也包括從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
織形式,是一個變動著的歷史範疇。哈貝馬斯等西方學者根據當代資
本主義社會新發展,從現代國家批判的角度反對國家對市民社會的壓
迫,稱市民社會為
“私人自治領域”
,或者叫
“非政治領域”
, 調城市和
社區文化的個體性、自由性和平等性。我們要在推動政治民主化,建
設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的
“市民社會”
的基礎上,適應現代社會結構轉型
的趨勢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競相發展
的良性文化生態環境,激發每個人的文化個性,促進市民主體意識和
主體地位的回歸,讓城市化運動始終不偏離人的價值目標,讓城市真
正成為人的生活樂園和精神家園。
從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要求出發建設城市文化。經濟的全球化推動著


文化的全球化。如果說,資本和市場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力,那麼,文化
全球化也不可避免服從於資本和市場的共同規律。在這個意義上,建設
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必須接入世界文化市場體系,推動文化
的經濟化、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然而,文化的全球化並不是同質
化,在全球意識的觀念下打破民族、地域的狹隘性,在與他種文化相互
激蕩相互交往中實現兼容式發展,是任何民族、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語境
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抹殺文化的特殊性的文化全球化只能是一種
文化霸權主義的全球化;而離開文化普遍性的文化特殊性只能是游離於
世界文明大道之外的偶然現象。城市化與全球化實質上是同一過程的兩
個側面。任何城市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就要保持文化的民族和地
域個性,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精神、文化產業和文化環境。植根於民族
文化傳統的厚實土壤上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實現可持續
發展的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本。
從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客觀要求出發建設城市文化。當今世界,國家
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往往表現為區域和城市之間的競爭,進入知識經濟時
代,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主導因素正在起變化,從以資本、管理、科技競
爭力為主導到以文化競爭力為主導,反映了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文
化競爭力亦即文化對經濟的推動力,對社會的影響力和對人的感召力。
在觀念層面上,文化競爭力表現為是否適應人的價值追求,解放人的思
想,提升人的能力,激發人的意志和理想。在實踐的層面上,文化競爭
力表現為文化生產力,文化消費力,文化傳播力、文化創造力和文化持
續力等等。歸結起來,有競爭力的城市文化或文化城市必須以文明進步
的文化精神為靈魂,以先進發達的文化產業為基礎,以優秀的文化人才
為根本,以法治的文化制度為載體。文化精神是城市人認同的紐帶和創
新的動力,是城市相互區別的文化標誌,缺乏精神的城市是死寂的城
市;文化產業不僅是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性產業,而且已成為
新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文化人才是城市的文化資本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條件,文化人才的流動和積聚往往反映一個城市的興衰;文化制度是人
的文化活動的政治安排,制度的合理性關係到文化生產和文化創造的活
力程度。文化競爭力並不僅僅是這幾種要素的簡單組合,而是以這幾種


要素為基礎的行政的、社會的、環境的各種因素構成的有機的、開放的
系統。

二、城市文化形象運動的興起與城市文化建設

一段時間以來,城市文化形象建設成為各地的一種潮流。從城市文
化建設到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其發展的背景與城市競爭時代的城市營銷
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的本土化趨勢和地方認
同驅動結果。
在全球化時代,城市作為競爭主體的地位日益重要。當城市必須把
自己作為
“空間產品”
通過市場定位推銷給
“城市消費者”
或目標群體(投資
者、遊客、居民),並且開始把
“空間產品”
作為有意識的自覺的生產過
程及其結果時,
“城市營銷”
就在城市競爭的催生下應運而生了。
“城市營
銷”
已經成為歐美國家一個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深入和成熟的課題。
形象是城市營銷的首要問題。城市形象作為城市營銷的產品之一,
受到高度重視。消費者對城市的理解首先就是通過對各種信息的整合形
成對城市的認知。在對城市形象進行設計和規劃的時候,對城市的靈魂
和個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的探索和追尋,促使人們把目光轉移到了城市
文化個性。簡言之,不關注城市文化形象就不能很好地設計和規劃城市
形象,從而也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城市營銷,也就談不上提升城市競爭
力。
城市文化的地方認同需要也是城市文化形象運動的重要動力。文化
的特殊性構成了一個民族和國家地區的精神,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精神氣
質的規定性。全球化把各層次的文化群體空前緊密地聯結起來,使他們
不得不在相互的面對面中意識到彼此的差異和特質。正如亨廷頓所說:
“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裡(其特徵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文明的社會的
和其他模式的相互依賴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這些模式的廣泛意識),文

明的、社會的和種族的自我意識加劇了。” 對差異的 調、對自我文化
身份的識別,決不是無關緊要的意氣之爭。文化的特殊性或文化身份構
成一個文化共同體的文化利益,是行動的意義、動機和目標的來源,為


共同體成員帶來文化心理上的穩定感、歸屬感和安全感。保持和維繫本
土文化、民族文化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後發展地區的民族和國家甚至
發達國家在參與全球化的同時都產生了向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地方文
化、社區文化回歸的趨勢,重新認識、解讀自身文化, 調文化自主的
本土化運動方興未艾。城市文化個性形象,作為通過自我—他者關係中
建構自身特殊性和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和載體,成為城市這個
生命體抵禦現代人意義感的缺乏和遺失的重要武器。
城市營銷的要求和城市個性文化認同的需要,推進了城市文化形象
的實踐,同時也內在地規定著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視城市文化形象的定位與認同問題。從競爭的角度
看,定位的實質是確立差異化戰略。幾乎每個行為主體,在謀劃未來
時,都涉及一個定位的問題,城市定位可以理解為:
“城市為了實現最大
化收益,根據自身條件、競爭環境、
‘消費需求’
等及其動態變化,確定自
。 在城
身各方面發展的目標、佔據的空間、扮演的角色、競爭的位置”
市定位系統中,產業定位是基礎,功能定位是核心,綜合定位是靈魂。
而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作為一
種無形的、內在的要素資源對城市的功能地位狀 及其變化有著重要影
響。文化競爭雖然有著自身的特殊性,但是差異化定位戰略也是適用
的,城市文化形象之間的競爭愈是具有差異性,就愈有
“市場”
和生存競
爭發展的空間,就愈能走向世界。
城市文化形象的定位實質上也是一個通過自我—他者的關係中建構
自身的特殊性和文化身份的認同過程。因此城市文化形象作為一種
“空間
產品”
,既是一個被外在目標群體
“消費”
的對象,也是城市生命體自身的
“消費”
對象,它是一個雙重的認同結果。
二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要針對目標群體和市場確立營銷戰略意識和
周詳規劃。作為城市競爭和城市營銷背景中的城市文化定位,需要確立
明確的目標群體。Kotler()曾經指出城市營銷的目標市場可以分為四
大類:遊客、居民和工人、商業和企業、出口市場。 對城市文化現象的
推銷來說,其目標群體也基本類似。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的市場定位和
細分。如城市文化形象適合哪些旅遊者觀光遊覽、休閑度假?吸引甚麼


類型的工商業者投資開發?以及吸引何種居民和人才生活與創業?並由
此明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之策,確定城市
營銷的重要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城市文化形象的營銷要樹立服務
“城市
顧客”
的意識,在各項工作中明確顧客導向,再造城市政府流程,提高服
務質量。有了特定的目標市場和跟進的規劃措施,就需要借助
“說服理論
(Persuasion theory)”
使消費者對城市文化形象產品的看法與自身文化現象
的定位和認同統一起來。
三是要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與推介中的引入治理的機制。如果我們
把城市文化形象作為營銷的產品來看待的話,誰來生產如何生產就成為
供給環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首先要明確對於城市文化形象這種產品的
看法。城市形象作為一種
“城市空間產品”
屬於公共品,存在著外部性。
這就要求一種集體行動的機制和集體理性克服種種
“公共地悲劇”
。政府
和行政措施是我們首先考慮的方法。公共部門是最主要的執行機構,也
是全部活動的組織者。但是由於城市營銷的工作涉及整個城市,需要多
個部門機構和人員群體的參與。城市文化形象的系統性、綜合性、參與
性,決定了其生產和提供,不是政府哪一個部門可以包辦的,也不是公
共部門所能完全勝任的。在提供這種文化公共產品的過程中,不僅出現
了市場失靈,也反映了政府的失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第三種思路:治
理機制。
治理(governance)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語和希臘語的
“操舵”
一詞,原
意是控制、指導或操縱。現在人們在多領域和多層次上使用治理這一概
念,鮑勃.傑索普認為治理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形式,狹義的治理
就是自組織(Self-organizing)的協調方式。廣義的
“治理可以指諸多方式

中任何一種獨立活動的協調方式。” 羅伯特.羅茨歸納了治理的六種不
同的用法,即作為最小國家、作為公司治理、作為新公共管理、作為善
治、作為社會——控制系統、作為自組織網絡。 治理的含義雖然複雜,
但是本文的治理主要是指公共事務領域的治理,而且是與傳統的管理相
對照的一個概念。
在城市形象塑造和推介過程中引入治理機制的主要理由是:治理要
解決的問題正是屬於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範圍的集體行動問題。塑造城


市形象也是屬於此一範圍。治理肯定了致力於集體行動的組織必須相互
依賴,為了達到目的,各個組織需要交換資源,通力合作,協調行動和
目標。治理還意味著為經濟和社會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存在著
責任和界限的模糊性,現代社會國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獨自承擔的責任轉
移給市民社會,即各種私人部門和志願組織。塑造城市形象的過程,也
正是一個公共機構和私人部門共同努力的合作參與的過程。治理機制形
成了一系列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鼓勵私人部門參與合作提供公共品的激
勵機制和方法。例如 少污染排放是一種具有外部性的行為,除了政府
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解決這一問題外,是否還有促使私人部門自願的執
行方法?治理對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治理意味著辦好事情的能力並不
僅僅限於政府的權力,不限於政府的發號施令或運用權威。在公共事務
的管理中,還存在著其他的方法和技術。
可以說,在城市形象建設引入治理機制不過是對治理理論的一個恰
當運用。而沒有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城市形象治理機制,就不能真正有效
地解決城市形象建設的實施問題。建立一個城市形象治理機制主要要求
是:. 建立一個民主和參與的形象建設決策機制;. 建立由多種主體構
成的城市形象塑造和推介的執行主體;. 確立多樣化的執行方式,包括
法律、行政措施、自願協議等等;. 建立一套鼓勵市民和私人部門、非
營利部門參與規劃實施方案和各種項目活動的有效方法。

三、 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在國際城市定位中,澳門最具有知名度的形象是賭城,東方的拉斯
維加斯。澳門的博彩業有0多年的歷史。據統計,澳門稅收的七成來
自博彩業。博彩業為澳門政府實施低稅免稅政策,吸引外資,發展出口
加工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條件。到澳門遊客中的0%-0%是被
“博彩”
吸引來的。拉斯維加斯作為世界賭城人所共知,但是它實際上還是體育
運動的勝地,教育比較發達,高科技產業也蓬勃興旺。同樣,澳門不僅
僅只是賭城,還具有其他特色鮮明的一直未得到廣泛認知的城市文化形
象。


澳門除了世界賭城的形象外,還應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形象。澳門具
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文化地位,這是我們定位澳門城市文化的基本依據。
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形成了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兼
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色彩的共融文化。
首先,澳門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特色鮮明的文化。澳門
文化根繫祖國,與祖國文化血 相連,它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
分。澳門文化來源於珠三角文化。考古發掘證明,澳門地區的遠古文化
屬於中華民族珠江三角洲系統。澳門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鮮明,亮點紛
呈。例如澳門的媽祖文化就十分突出。澳門僅供奉天后的廟宇就有0多
間,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為多元信仰。澳門文
化具有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特色。無論是澳門的華人文化還是葡萄
牙文化,無論是天主教文化是佛教文化均能在澳門社會和平共處。例如
澳門作為曾經的宗教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
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多元的宗教文化在這裡和平
相處,一直到現在。澳門在民風民俗上,也體現出東西方相互包容相互
滲透的特點。華人既過傳統的農曆節也過西方的聖誕節,以中為主,也
不冷落洋節。歷經00多年的中西文化的交匯、包容,澳門人仍然保留了
永不磨滅的中國根,他們無論歷經甚麼磨難,始終認定自己是中國人,
始終保持 烈的民族愛國精神。本世紀初,澳門就是孫中山從事革命活
動的重要基地,設有同盟會澳門分會。抗戰期間,澳門人與內地同胞一
樣,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許多澳門兒女走上了抗日戰爭的
前 。0年代初期,新中國要突破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許多急需物資
必須從香港、澳門運送到內地,澳門與香港同時成為新中國連接世界的
兩條重要通道。
其次,澳門文化是一種中西融合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澳門
是中國最早接受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帶來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港口;
同時也向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送去了東方文明。澳門作為
“橋梁和窗
口”
,在人類發展史上有特殊的貢獻和崇高的地位。葡萄牙商人通過經濟
貿易的紐帶將西文與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的文化通過
相互貿易經澳門進行廣泛的傳播與交融;西方的傳教士向東方各國傳教


過程中將西方文化傳到東方,同時把東方文化帶回西方,這種雙向互動
的交流是西方傳教通過澳門的橋梁作用來實現的。西方的科學和文化,
如天文學、數學、地理學、建築學、哲學、美術等通過澳門傳入了中
國,同時也傳入日本及東南亞。澳門本身也成為中西文化交匯和融合之
地。澳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
流、匯聚、融合,長達00年之久。多種語言、價值觀念、宗教信仰、
建築風格和文化習俗在澳門相互影響、共同生存,使澳門既保存著南歐
風情、拉丁餘韻、又不失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澳門的宗教、飲食、節
慶、建築風格、語言和生活習俗等,無不透射出中西文化交融的色彩。
澳門要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形象,就必須挖掘自身獨特的歷史人文資
源文化,發揮中西文化交匯地的特殊優勢,擺脫依附於香港的陰影,提
升城市文化形象和競爭力。
一是要拓展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塑造新的產業文化精神。
以博彩業為主導的澳門旅遊業面臨著旅遊結構單一、自然資源匱乏、發
展後勁不足等危機。澳門應當正視自身旅遊文化發展的優劣勢,抓住
CEPA 實施、泛珠三角旅遊合作展開的有利條件,在鞏固博彩旅遊業的同
時,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揮中西合璧、文化多元的特
色,大力發展旅遊文化,努力打造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提升澳門旅遊
文化的國際形象。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
長點。例如澳門的新聞出版業近年有了長足的進步,每年出版的書籍涵
蓋澳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文學等各個領域,具有
本地色彩,圖書種類數以百計。近年來,不少文人學者出版著作,問世
著作相當多,是本澳有史以來出版書籍最多的時期,澳門的報紙每天大
量報道本澳、香港、內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
生、環保、科技的動態。澳門的民間社團、文化機構、學術團體也出版
了各種小報、刊物、論著等,展現出文化蓬勃的景象。在此基礎上,可
以大力發展文化內容產業。
二是大力發展澳門的市民文化。市民文化的基礎是社團文化。澳門
居民雖然只有0萬,但在澳門政府註冊的各類文化社團數以百計,應繼
續鼓勵社團的發展,積極贊助和支持社團的活動。隨著澳門特區經濟的

10
發展,社會進步,文化藝術活動日趨繁榮。政府應加大對各種群眾性的
文化藝術活動的扶持力度。例如鼓勵澳門攝影和書畫展覽、業餘劇社和
曲藝團體活動,以及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粵曲演唱和神功戲表演,充實
澳門居民殷實又祥和的休閑娛樂生活。繼續推進文化事業進一步走向民
間,深入社區,吸引更多平日較少接觸文化藝術活動的家庭參與,同時
在社區中,提供更方便的圖書閱覽服務,推廣讀書風氣。
三是培育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城市文化精神。澳門文化具有包容和
開放的文化精神傳統,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四種古老文化:中華文化、
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和古希臘文化,都先後在澳門和平共處並自然融
會,形成了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文化格局,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傳統,展
現絢麗繽紛、精緻秀美、多元一體的特色。澳門文化具有重商主義的色
彩。歷史上澳門就是一個商業精神發達的地區,世紀澳門就有專門的
刺 廠和畫坊,專門生產服裝和宗教畫銷往遠東各地。近代以來更是經
過了西方商業文明的薰陶,積極培育和發展具有中西融合的商業文化精
神,對於鍛造當代中國商業文化精神具有示範意義。澳門具有愛國主義
傳統,在新的形勢下,繼續發揚愛國愛澳精神,對於抵禦分裂,最終完
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和文化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註釋:
 轉引自吳賀樂在00廣東經濟發展國際諮詢會的發言《在城市化進程中城
市的可持續發展》。
 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第-00頁。
 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第0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0頁。
 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年版,第
頁。
 倪鵬飛主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00年
版,第頁。
 轉引自倪鵬飛主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00年版,第頁。
 [英] 鮑勃.傑索普:《治理的興起及其失敗的風險:以經濟發展為例的論

11
述》,載《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000年版,第頁。
 [英] 羅伯特.羅茨:《新的治理》,載《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000年版,第頁。

12
松園新風貌與花蓮城市發展
呂傑華*

一、緒論

(一)動機
花蓮位處台灣東部,有優異的自然環境、人文風貌、豐富的觀光資
源,近年積極推展觀光,隨著生態、文化、歷史、主題與休閒性質觀光
思維受到重視,荒廢多年的松園也漸漸重新再起。
松園位於花蓮市區的美崙山腳,曾是日據時期軍事基地,多年來已
閒置成為市民眼中的鬼屋,但是特殊的老松景緻、獨特的建築型式,使
得花蓮居民期待能夠再造松園新風貌,在人文藝術界與社區民眾大力奔
走與協力保存下,政府將松園列入
“閒置空間再利用”
的試辦點之一,並
藉由委外營運的策略,吸納民間經營文化產業的經驗,希望使松園蛻變
成為地方文物館,成為一座市民共有的文化空間。
花蓮交通不便,開拓晚,古稱後山。北迴鐵路興建後,舊鐵路遷
移,也轉動城市發展軸線,花蓮城市逐漸由舊車站中心區向外擴展至吉
安、美崙等地;但是,舊市區的舊車站廣場、舊鐵道遺跡該何去何從?
一直是政府主事者心中的傷痕;而菸、酒、糖業的蕭條,市區也出現許
多閒置空間,正尋求第二春。在這些再利用的閒置空間中,又以日據時
期遺留下來的殖民產物——三級古蹟慶修院、以及松園別館是最受矚目
的個案,它們再造的過程,如何串連城市的發展?文化空間活化的作為
對城市的生命是否有所影響?均是本文所欲探討。

(二)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於探究花蓮松園再造的過程,了解松園如何從荒蕪重
生,並成為帶動觀光、社造與社區藝文創意產業的中心。亦即本文希望

*
台灣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系(所)助理教授

13
關注松園營運的歷程與策略,對花蓮城市營造的影響,進而思索城市利
用閒置空間的契機。

(三)方法
本文以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針對花蓮松園別館閒置空間再
利用的歷程,進行深度的歷史文獻的回顧與文史資料的解讀,同時配合
松園場域營運的實際參與觀察、體驗,並藉由松園經營管理者的闡述,
進而思索松園再造對花蓮城市發展的影響。

二、花蓮松園別館的歷史與發展定位

(一)松園別館的興建與建築風格
松園別館園區面積達平方公尺,位於美崙山麓東南側坡地,濱
臨美崙溪,東面太平洋,可居高眺望花蓮港與美崙溪出海口,日人據台
初期在周圍台地大量種植琉球松。
松園別館興建的年代已不可考,有 及-年兩種說法,
也就是距今已有六十餘年。
松園別館建築物為日據時代折衷主義形式的建築風格(如圖一),
和台北的舊台大醫學院大樓屬同類型建築,也就是外觀上極力擺脫裝飾
繁複的樣式,重視水平簡潔的現代感,色系暗色調,屋柱沒有特別雕
飾,並採嚴謹的對稱形式,相當古樸厚重,尤其
“屋頂有簡化的山頭、
正面以變體的柱頭表現列柱或拱廊的節奏感,或是以優美比例的窗子排
列,組成類似柱林的立面”
(李乾朗,),從松園別館的弧形迴廊可
看出此類建築樣式的典型風貌。
日據時代,松園別館做為
“花蓮港海軍兵事部”
(相當於兵役課)辦
公處所,與台地上的
“放送局”
(現中廣花蓮台)、
“海岸電台”
(現中華
電信)相連,是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此外,地方耆老多指稱
神風特攻隊員出征前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
“御前酒”
(潘小雪,00a/
b),一般推測該園亦曾做為高級軍官休憩場所。日本戰敗後,此地由
國軍接管,一度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渡假中心,年後由退輔會

14
(花蓮農場、榮家)管理。

圖一 松園別館
(摘自松園網站http://www.pinegarden.com.tw/pine.html, 2007/03/01)

歷經日軍、國軍、美軍、退輔會等不同機構使用之後,隨年代漸
久,松園別館建築逐漸損毀。年,退輔會曾計劃與東帝士集團開發
為五星級飯店,媒體披露後,引發藝文、環保團體、地方人士反彈,組

“愛花蓮自救會”
,展開保護老樹、保存松園建築等活動,花蓮縣政府
也將原旅館用地變更為公園用地,000年中,再由內政部都市計劃委員
會通過變更為
“歷史風貌公園用地”
,松園別館因此得以繼續保存;00
年,獲選為文建會
“閒置空間再利用”
試辦點之一,並入選
“台灣歷史百景”
(整理自潘小雪,00a/b;王翠菱,00;http://www.pinegarden.com.
tw/pine.html, 00/0/0)。

(二)歷史風貌園區的定位
如何從荒蕪的廢墟,重新恢復既有歷史風貌,並喚起民眾文化與
鄉土的認同、情感,並有效利用園區的空間,就成為
“閒置空間再利用”
是否能夠達成的關鍵,因此,公部門的首要工作就是園區發展的定位工
作。
00年底,花蓮縣文化局公告徵求園區整體規劃與修復的建築規劃
專業機構,並與民間團體合作,進行松園修復工作,保存其歷史風貌,

15
喚起民眾的文化認同、審美情感以及肩負保護鄉土的責任,讓松園重新
成為花蓮人親近而且值得驕傲的地方(整理自http://www.pinegarden.com.
tw/pine.html, 00/0/0)。
此時,文化局與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合作,規劃民眾參與活
動,而該會(00)在調查一千位遊客與花蓮民眾後發現,民眾對於松園的
期望依序為:
. 強調歷史古蹟保存:再現歷史記憶,重新修復歷史建築,保留原
味或恢復過往的風采;
. 設置規劃小組,推動歷史空間再利用:方式包括公辦民營、歸入
文化局管理或請政府撥用等;
. 藝術表演取向:包括藝術展演館、藝文走廊、美術館、博物館、
藝文咖啡廳、藝文創作劇場、花蓮中心、主題性個展、藝文融合所等;
. 休閒取向:整理成公園或咖啡廳,與此地的自然生態、文化藝術
活動結合,可以聽風聲、蟬聲、曬太陽、看海;
. 生態取向:保留此處自然特色與豐富生態,千萬不要砍樹;
. 教育發展取向:經常性地舉辦藝術教學活動,要有解說員帶領參
觀,創作者能以其藝術專長與民眾交流;
. 社區發展取向:舉辦各種活動,讓松園變成一個可以讓各種社群
相互對話、交流、分享的空間;
. 觀光發展取向:未來收取門票,與市中心商圈合成觀光動線;
. 繼續閒置取向:盡可能維持原來的樣子,以保持原狀為原則;
0. 其他:建議注意房屋安全、草木整理、朝多元性規劃與發展,形
成有別於文化中心的路線。
換言之,民眾對松園有多元的期許,而松園本身優異的條件也適
合從事多面向功能的發展,但相對地也增加定位、規劃與執行的複雜
性與困難度。誠如一直參與搶救松園,後來先後擔任“花東文教基金
會”
、“祥瀧公司”
經營團隊執行秘書、執行長的林正宗(00//)所
說:

在松園整建再利用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朋友憂心造成生態環境的

16
破壞,及原有傾圮頹廢的美感將蕩然無存。然而整建後的松園也讓許
多的人為之驚艷,並對建築師在新舊結合的詮釋與創意讚譽有加。如
何在再利用的機能與原有的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又如何在經費的
自給自足的壓力下,仍能不過度的商業化?是當時規劃單位的難題,
也正考驗經營管理單位的智慧與能耐。

因此,00年起,文化局再成立松園永續推動委員會,邀集藝術、
文學、環境規劃、觀光、文史、生態、建築、公部門等不同領域專家擔
任委員,作為規劃松園定位、監督委外管理者的角色。歷次會議大致確
認松園應保存文史、重視生態、強調永續經營,同時兼顧病蟲害防制與
周邊環境生態課題,亦能成為花蓮居民的公共空間的發展目標。
00年月底,花蓮縣文化局再舉行
“松園風華再現”
研討會,文化局
歸納學者、專家、社區民眾、藝文界代表的意見,將松園定位為小型藝
文空間,室內空間使用包括講座、展覽、0人的會議、閱讀、影展等功
能,並提出設置戶外劇場及藝術進駐構想(潘小雪,00),根據此一
共識,文化局爭取中央補助,完成後續整修工程,並將松園開放給民眾
使用。首先於00年月間委託花東文教基金會經營管理;00年中,再
委由祥瀧股份有限公司接手。

三、松園別館的經營歷程

松園如何再現歷史風貌場所的能量,成為花蓮人心靈的園地,有賴
大眾、地方政府、規劃專業機構的合作。文化局於00年底徵求園區整
體規劃與修復的專業機構,次年初,委託大藏建築師事務所進行整體規
劃設計。為了使松園的空間能有效達成強調入口的意象,規劃適當的遊
園動線,並且兼顧人口承載量、休憩類型,亦能滿足藝術展演的需求,
因此,自00年中起,大藏建築師事務所以一年的時間完成的初期整修
與空間規劃。
松園別館重新整建後,遭抨擊為與原有的神秘感與歷史建築的原味
頓然消逝(陳志東,00/0/),但也因為全新的風貌跟獨特景緻,

17
尤其可以居高遠眺太平洋,並且伴隨松樹品味咖啡與藝文,仍有一番滋
味,深受遊客喜愛。

(一)花東文教基金會經營期(2003-2005年)
重新整建後的松園,初期委由花東文教基金會經營管理。花東文
教基金會是由花東豐田汽車董事長張政雄於年設立,從事贊助地方
藝文活動、贈送中小學樂器,以及捐款
“東海岸雜誌”
等工作。在推動藝
文活動方面,定期邀請花蓮當地的藝術家在TOYOTA展示廳舉辦裝置藝
術、攝影、油畫、陶藝等展覽,由於對地方藝術文化工作的積極參與,
因此,該基金會投入松園第一階段的經營管理工作。
當時經營松園的花東文教基金會團隊只有四人,主要由執行長張瑜
芬與執行秘書林正宗兩人實際負責松園的媒體宣傳、募款、公關、活動
籌辦等工作;另外也委外──莎莉咖啡店經營下午茶、咖啡及簡餐,是
松園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整體而言,當時松園經營的問題包括開放時間、發展的定位、松園
實質的發展效益三個方面(王翠菱,00),也就是松園可否從每天早
上九點到晚間九點,再延長開放時間?如何同時達成歷史、藝文、生態
三個主題功能?另方面,松園的效益是否要以量化的參觀人次、營收來
評價經營的良窳與成效呢?林正宗(00//)回憶說:

大家要把藝術文化當作是一種休閒的感覺或教育形式嗎?我個人
覺得不全然是這個樣子!我們大家推動藝術文化的工作,最重要的是
要透過一個歷程、一個氛圍,然後讓大家能夠重新去反省、去省思生
命的價值、或生活的方式,這樣他才真正能夠對藝術文化生命產生潛
移默化的影響,這才是真正的效益。

然而,由於人力的單薄、經費的拮据、業務的繁重,使得初期松
園的經營大多只是在維持傳統舉辦藝文活動的形式,諸如舉辦影像、木
雕、水墨、創作營等各式展覽,或進行偶戲、弦樂、舞蹈演出,或邀請
花蓮地區藝文性質學生社團與系所舉行畢業成果展覽,以及定期舉辦文

18
學講座活動。類似的靜態性活動並未帶動社區民眾的積極參與,反而是
重要收入來源的莎莉咖啡店的商業行為使得遊客迭聲抱怨。
王翠菱(00)整理當時主要的問題就在於,
“市民公園與商業營運的
衝突”
、“創作與解說、經營管理人力不足”
、“車輛停車與出入衝突”
、“民
眾參與程度差異”
、“松樹受松材線蟲萎凋病及蟻害威脅”

此一發展情勢也引起松園永續推動委員會的關注,經過多次會議,
委員會陸續建議花東文教基金會應維持藝文發展的目標,而非觀光目的
所導致的過度商業化,同時應該強化松園對於殖民、移民文化、建築特
色、歷史圖片資料蒐集與展覽;而且也強調松園應是屬於花蓮人的公共
空間概念,所以對於是否收門票的做法應顧及民眾對於松園做為大眾開
放空間的期許;尤其應該避免莎莉咖啡店的商業行為影響遊客入園意
願,此外也應盡量提供非商業使用的桌椅讓不消費的民眾休息、停留;
針對工作人力不足的情形,也建議招募培訓義工以彌補目前人力配置不
足的窘境,並強力要求花東文教基金會增聘工作人員。
整體而言,檢視第一階段的經營過程,是在不斷定位、摸索、嘗試
之下,為維繫松園的歷史風貌而努力,因此,最重要的成果是
“傳承”

“守成”
;但過多的責任、龐大的工作負荷,使所在地的花東文教基金會
在經營近三年之後功成身退。

(二)祥瀧公司經營期(2006年迄今)
00年月,花蓮縣文化局經過公開招標,由來自台北的祥瀧股份有
限公司取得松園委外經營權,此一結果引起花蓮藝文界與若干社區民眾
的疑慮,例如曾任東部青年志工中心執行長、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理
事長的黃榮墩(00//)就在開標後陳情說:

暴露文化局現在的主管人員對花蓮歷史的陌生與輕視,以及對地
方文化館與社區營造的誤解,以至於訂定標單時違背了社區精神與地
方主義的原則,將地方資產開放給外地廠商。同時也錯將營利組織與
在地非營利組織,放在相同競爭標準的愚蠢作為。

19
儘管有地區民眾的疑慮,但祥瀧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
“提升文化創意
價值、追求精緻文化藝術品味、積極開拓國際視野,讓文化創意賦予產
業發揮更具美學競爭力價值”
的經營經驗,以及低調地跟當地藝文界積極
溝通,化解社區的疑慮,因此,於00年月間正式進駐松園,努力
“打
造專業藝文展演空間,期待成為藝文跨領域合作機制之實驗平台,並朝
向全國唯一的
‘詩歌劇場’
發展。”
祥瀧公司係一民間經營的文物策展、行銷機構,由復興美工畢業
的鄭瑤婷等人於0年創設,初期以廣告企劃為主,只接一般廣告印刷
業務,但從年接到故宮的羅浮宮名畫展廣告業務,從此一頭栽入文
物展策展的業務中,先後在台灣參與百餘場次的文物展,包括畢卡索大
展、拿破崙大展、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馬諦斯特展、德藝百年等國
際大型展覽。(宋秉忠,00/)
在政府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挑戰00年國家重點發展項目之後,
該公司即以
“藝術創新,文化加值”
的核心價值,深耕文創業發展領域,
目前經營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西安博物館
的專屬商品開發案及十三行博物館、黃金博物園區、陽明海洋文化藝
術館、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花蓮松園等地之委託營運案(詳見http://aps.
csie.ntu.edu.tw/0/No..pdf, 00/0/0)。
祥瀧公司投入花蓮松園經營的團隊有六人,由館長林素春、執行
長林正宗、與四名館員分別推動媒體宣傳、社區關係與營造、文化產業
發展、活動企劃執行等業務,同時也仍委由莎莉咖啡店經營下午茶、咖
啡及簡餐,此一餐飲服務除仍是松園主要收入來源之外,但松園也開始
販售紀念品、開設書店以增加收益。此時第三期的生態水池與展演區完
工,現也增加水生動植物、木棧道等生態欣賞與解說的業務。
整體而言,現階段松園的空間機能及服務大致為四個面向(詳見松
園網站http://www.pinegarden.com.tw/pine.html, 00/0/0):
. 松園別館主建築:設有行政管理中心、專業畫廊、四十坪展演空
間、紀念品書店與會員制閱覽室,可提供藝文界辦理各項展演、研
習活動。
. 藝術家工作平台:松園後棟作為藝術家進駐創作或教學的區域。

20
. 生態池舞台與木屋區:此地可作為專業的小型劇場,可供詩歌、
舞蹈、戲劇等作品發表、排練以及研習場地。
. 餐廳區:供應風味獨特的餐飲及下午茶。
綜觀現階段松園的經營模式,由於提供
“創意文化商品”
,並且整合
該公司全國性的文創產品資源,透過巧妙的包裝手法,並努力結合社
造、教育、藝文服務的活動,試圖降低商業氣息,爭取社區認同,但實
質上商業化的經營模式仍隱約可見。不過重要的是,正由於有多元收入
的挹注,進而可以配置充足的人力,因此,相關的文化、藝術、教育的
活動更為豐富與靈活。
換言之,在沒有入場費收益的情況下,而且靜態性、地區性的藝文
活動又無法創造大量社區民眾的參與,因此,適時配合大型展演活動就
成為松園此一階段最重要的發展策略。檢視新團隊經營七個多月以來的
成果,已經舉辦第一屆太平洋詩歌節,透過在地文學家陳黎的策劃、發
起,吸引余光中、陳克華、詹澈、席慕蓉、瓦歷斯 · 諾幹、鄭愁予、陳家
帶、楊牧、黃春明、零雨、陳義芝、陳芳明、劉紀蕙、焦桐、蕭蕭、楊
雅惠等位重量級詩人及詩評人與會。開幕的
“太平洋詩歌之夜”
,音樂
大師李泰祥抱病出席吟唱余光中的作品,讓現場民眾動容,
“圓桌詩會”

“詩歌劇場”
、“創意詩市集”
等活動使得社區民眾與花蓮地區學生有機會
親謁詩歌文學大師,同時吸引近千名遊客遠從台灣各地,甚至香港趕來
參與,也使松園的
“深度文化藝術窗口”
、“文學與騷人墨客的發聲基地台”
的目標打響名號。
此外,祥瀧的松園經營團隊也舉辦多場地方文化館人才培訓計劃研
習營、文創產值倍增計劃工作坊,希望達成
“地方文化資源共享與交流平
台”
、“文化資產、創意產業教育的人才培育中心”
的短期目標。00年上
半年則將舉辦
“親‘松’
藝術季”
,其中包括
“風箏飛呀飛──松園風箏行動
秀”
、“松樹我愛你──護松展覽”
、“再現松樹林──松園松樹畫展與繪畫
比賽”
、“傾聽松濤樂──李泰祥音樂創作與音樂會”
與“親松肢體秀──體
驗劇場兒童營與松園藝術行動劇場展演”
等活動,希望進一步使社區民眾
親近松園、接觸松園。
換言之,松園現階段的經營模式就在於
“首重分散經費來源,以避免

21
因過度仰賴公部門”
,又避免
“完全仰賴商業機制的運作,而導致喪失場
域原有的優質環境”
,因此,充分透過公部門的補助、爭取企業認養、多
元化的營收獲利,以及團體及個人贊助,進而促成提升人文藝術的目標
(林正宗,00//)。

四、松園新風貌與花蓮城市發展

(一)閒置空間再利用
閒置空間有失落空間(lost spaces)、廢棄空間(derelict or obsolete
spaces)、邊緣空間(marginal spaces)等類似名詞與情形。
閒置空間係指目前處於未使用狀態的建築物,閒置建物具備沒有
使用及沒有機能的特質,但造成閒置情況的因素,部分是原使用者已不
存在或所有權人已放棄的真正閒置空間;然而有些卻是管理不當的空間
(傅朝卿,00)。王惠君(000)定義閒置空間為原有階段性功能消失,
目前使用性功能不彰,可以有更積極的使用方式者。陳朝興(00)則認為
閒置空間是城鄉發展過程中的失落空間。而依文建會
“九十年度試辦閒置
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
的定義則為:依法指定為古蹟,登錄為歷史建築或
未經指定的舊有閒置之建物或空間,只要其結構安全無虞,而仍可以經
再利用的模式,用以
“推展文化藝術”
價值者。
“再利用”
則是指保存舊建築的史實性,亦即保存人們對舊建築的記
憶,其意義就在為空間注入新生命,使建築本身與周圍環境及人們共享
老建築的第二春。傅朝卿(00)認為再利用在理論上是將結構安全的老建
築,以兼顧史實性及現代性的方式,再循環其生命周期,並讓它以本身
的條件,獲得經濟上之存活能力。而建築物再利用就是將舊有的建築重
新予以利用的設計,亦即指舊屋新用,有時亦稱為建築的調適或修改。
建築物再利用可以捕捉建築過去的歷史價值,經由某種
“活化”
之行動,
轉化成將來的新活力,達成再利用之目的。
整體而言,閒置空間的形成是社會發展變遷轉型的產物,尤其台灣
留下數量相當多具有歷史意義以及居民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日
據時期建築,如銀行、車站、辦公廳舍、學校、軍事設施、倉庫等,就

22
成為文化部門活化再生,賦予藝文氛圍的首要對象;其中,花蓮松園別
館的再生與利用正彰顯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重要案例,但更重要的是,在
重建松園新風貌的同時,如何配合花蓮城市的發展與住民的需求,也是
此一個案值得借鏡的。

(二)松園新風貌與花蓮城市發展
經由前述分析,現階段祥瀧公司經營下的松園呈現幾個特點:
. 以觀光取向出發,帶動遊客人潮:
從祥瀧公司的《松園別館營運管理計劃》,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經營
理念仍是希望透過多元化的行銷策略,藉以營造松園成為
“觀光”
重鎮的
企圖,諸如,計劃書強調
“以人文精神建構休憩旅遊景點”
、“以宏觀的視
野,結合文化與休憩旅遊”
都可以發現此一經營的脈絡。
由於松園觀光取向的定位,也使得松園逐漸成為觀光客旅遊景點的
新地標之一,人潮絡繹不絕,尤其
“喝一杯有松針的下午茶!”
更成為松
園的賣點,松園中松樹蒼鬱、悠靜的暇逸感,此種獨特的魅力,帶來遊
客身心靈等各方面的饗宴。林正宗(00//)透露,透過遊覽車隊的網
絡,逐漸串起花蓮重要歷史建築的
“文化、古蹟、宗教之旅”
,業已成為
台灣觀光巴士的重點路線,也因此松園一年有超過十萬人次的觀光客前
往(陳惠芳,00/0/)。
. 以多元行銷策略,帶動花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祥瀧公司累積文化產業的豐富經驗之後,進而以
“實體通路+虛擬網
站”
的模式首創全球第一座華文博物館商城,提供
“文化風尚商品、創新
產業加值”
,尤其該公司配合多個博物館的商品開發與該公司經營的不同
文化園區的通路,再整合該公司子機構的
“中華博物館商城發展協會”

以上、中、下游整體垂直整合的文化創意產業型態,推廣更豐富多元文
化與產業(參見http://aps.csie.ntu.edu.tw/0/No..pdf, 00/0/0),
此種結合實體博物館通路與虛擬商城的做法,使松園的
“產業價值”
更為
提升。
例如,為了強化產值,松園提供藝術家方便的工作場所進行現場創
作、表演或教學,並辦理假日市集,讓藝術家與其精巧的手工作品直接

23
與民眾面對面接觸,並從中尋找適合量產的作品,委請專業開發為松園
的紀念品,甚至推廣至該公司的各個實體與虛擬文化產業通路。而此種
營造藝術家、遊客與環境自然交融的場域氛圍,讓藝術更加落實於的日
常生活中,不僅可以形塑成松園特有的視覺意象,更可刺激遊客文化消
費的欲求(林正宗,00//)。
. 以親子活動方式,推動文化教育:
祥瀧團隊的經營策略以觀光取向與協助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為主,另
外,除延續傳統藝文活動的做法之外,也希望透過親子活動進行文化紮
根的工作。
從祥瀧公司接手之後,松園一部分的空間機能明顯有所調整,首先
是強化藝術家的工作平台,再其次則是充分運用小木屋的空間。這個傳
說中的松園
“鬼屋”
,在整修之後可供講座、舞蹈、戲劇、詩歌、研習、
小型劇場、靜態性展演等活動使用,因此,除了租借場地(有時也免費
提供)作為展覽、研習之用,也主動或合作舉辦常態性、免費的藝文活
動、健康講座。甚至從祥瀧公司接手經營的第三個月起,也就是00年
八月開始,松園工作團隊開始主動邀請花蓮各界的繪畫、皮雕、舞蹈、
音樂、語言教學的藝文界老師進駐松園進行各項定期教學課程,此一做
法可以讓這些專業工作者增加收益,松園間接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
“閒置
空間”
,達成最佳的經營效益。誠如長期在松園服務的林正宗(00//)
所說,整建後的松園已成為民間藝文團體愛用的活動場所,各場地使用
費用與租金也一直是營收獲利的重要來源。
為爭取社區民眾參與,也有深耕文化人才的企圖,很多活動設定的
目標對象就鎖定在親子方面的活動。根據觀察,可發現近來已舉辦多場
適合親子參加的肢體探索體驗課程、舞蹈研習、音樂會、夜間生態觀察
活動;最明顯的就是,預定在00年上半年舉辦的
“親‘松’
藝術季”
,就將
陸續推出一系列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如製作風箏、護松的生態教育、
親子共同參與的松樹繪畫比賽、適合全家參加的體驗劇場兒童營與松園
藝術行動劇場展演等活動,希望進一步使社區民眾透過相關活動增加對
松樹、松園、藝文、生態、環境的興趣與情感。
以上活動固然有商業上的考量,但是誠如林正宗(00//)所說,

24
這些活動背後仍希望藉由教育的活動,使社區中的青壯年與青少年可以
透過人文藝術而融入周遭的環境,營造生活中的美感氛圍,進而可以更
謙卑的尋求和諧與共榮,甚至能讓松園擁有得以永續發展的生機與利
基,而這才是花蓮美學的典範。
陳玉玲(00)長期觀察松園的藝術活動所展現的意義之後,發現在
松園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中,創作者展現場所的精神,並透過社會實踐達

“松園的新生”
與“充分的再利用”
。她指出,松園的精神展現與創作者
的社會實踐的共同點便是對場所、土地與社會的
“關懷”
,經營者、創作
者、參與者可以藉此體悟到眾人出於真誠的付出,造就個體與社會更大
的收穫;而且所有參與活動之工作者的信念與成果,都是為在地的文化
與環境
“創造”
一個嶄新的價值。
從前述祥瀧公司的發展特色可以發現,松園試圖發展出一套閒置
空間再利用的
“雙贏”
策略,雖然在多元行銷過程中隱約顯現出較之以往
濃厚的產業氣息,但也期望使花蓮社區跟松園進行
“精神連結”
,然而更
重要的是,此一再造松園新風貌的做法的結果即是使花蓮城市有了活
力。
花蓮市區的發展,早期沿著港口、舊鐵路車站周邊的中山、中華、
中正路發展,市區道路狹窄,新居民已逐漸向外擴展至周圍的吉安、慶
豐、美崙地區;年北迴鐵路完工後,花蓮新站落成,舊市區內的鐵
道空間如何利用?就成為都市更新的重要課題;此外花蓮市區的舊酒
廠、吉安鄉的舊菸廠、光復鄉的舊糖廠;此外,日據時期留下的歷史遺
址,諸如花蓮松園
“兵事部”
、吉安鄉移民村布教所
“慶修院”
等等,如何結
合城市發展,都成為矚目的焦點。
尤其王翠菱(00)的研究指出,
“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
的推動往往僅
止於點的規劃,缺乏與都市發展的考量與連結思考,因此當空間再生、
產生新的使用方式與使用者後,無法承載人潮湧入的衝擊或因與都市脫
序而面臨經營管理上的困境等。
所幸在與花蓮城市的結合上,松園工作團隊透過親子、民眾、文藝
界、觀光客的多元串接連結,使得
“松園別館”
已然成為花蓮觀光旅遊景
點的新地標,也成為城市路線的樞紐。正因為松園別館逐漸帶動城市觀

25
光的人潮與地區藝文產業發展的案例,花蓮市區的舊監獄也於00年轉
型為
“花蓮城垣美術館”
;市區成功街的殘留鐵道於00年改建為
“舊鐵道
文化商圈”
;早於00年規劃作為
“花蓮創意文化園區”
的舊酒廠,在只聞
樓梯響聲中,終於在00年底舉辦
“00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
,為舊
酒廠的再利用開始鋪路;利用鐵路車站舊址興建的
“鐵道文化園區”
的再
生計劃也在00年中動工,可望於00年完成,使沒落的老市區逐漸恢
復活力、再創繁華。種種
“閒置空間再利用”
的推動,已經使花蓮城市呈
現一種新興氣象,並且形成涵蓋文化、藝術、生態、生活、歷史的花蓮
“舊鐵道都市遊廊”
(詳見圖二),換言之,藉由花蓮市區周邊的閒置空
間的再生,重新營造都會區域豐富的面貌,使得社區居民有更多休憩、
人文、藝術、社區參與的空間,也串聯起地區的文創產業發展。

圖二 花蓮舊鐵道(六期重劃區)都市遊廊導覽示意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花蓮城市周邊各個閒置空間陸續完成重建利
用之後,各個藝術、文化園區在競爭的過程中,是否各行其事?能否以

26
市場區隔進行分工合作與串聯?對產業的促進上是否產生相輔相成的相
乘效益?顯然成為城市規劃、文化營運管理者最重要的課題。否則固然
重塑更多
“點”
的文化場域營運,卻可能依然無法達成城市空間
“面”
的連
結。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松園營造的新風貌,對於帶動花蓮城市文化
產業的發展有潛移默化的功效,但是,
“過度”
的“消費”
松園,以及強調
“高度”
的“再利用”
,使得文化的
“歷史”
價值被
“產業”
價值所淹沒,松園的
“原”
味也漸漸
“失味”
,尤其值得關心的是,而當松樹逐漸凋零,別館變成
“別管”
與“無法可管”
時,松園固然成為再利用成功的典範,但舊瓶裝了新
酒之後,歷史文化的記憶該如何維繫?園區原始的情感與意義該如何喚
起?鄉土的認同該如何凝聚?則是未來亟需省思的議題!

五、結語

再利用的文化性質的閒置空間如果能充分發揚地方文化特色,並能
永續經營,不但可以建構一個城市的集體意識,甚至營造民眾的休閒生
活價值,更可以創造地方產業的附加價值,因此,劉銓芝(00)指出,
“保存性的開發”
在於強調既有的歷史文化特質,進行空間的再創造,而
此種方式與
“一般性的開發”
均具有提高經濟競爭力的目的,但
“保存性的
開發”
更具備文化意義的考量,也就是文化的經濟意義。經過再利用手段
的歷史性建築,與凍結保存的歷史性建築比較,最大的差異在於它可以
因新機能的加入而產生活絡的現代都市活動,使歷史與美學可以和現代
生活並存,甚且產生經濟上的生存力,使歷史性建築保存策略在現代資
本主義社會中更為實際。
松園的案例顯示松園再造具有
“新機能的加入而產生活絡的現代都市
活動”
的功效,並創造經濟上的
“競爭力”
與“生存力”
,但不可否認,松園
尚未充分達成
“保存性開發”
的歷史文化意義,松園的營運似乎只剩下整
修後的日式建築風貌與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蕭瑟故事,花蓮城市的歷史與
松園的存續價值也只剩下觀光活動的動線串連而已。換言之,在現代資
本主義中試圖保存與利用歷史性建築這種
“保存性的開發”
的理念困境,

27
就是如何同時兼顧文化與經濟活動仍是一種兩難宿命。
整體而言,城市記憶的再造需要多重部門、多元管道的協力。一個
鄉土與社造點,可能可以改變,帶來創新,但畢竟只是一個引子,仍需
要去促動其他機制的滾動,才能有效。倘若缺乏與都市發展的考量與連
結思考,此一閒置的空間,只能達成經濟上的意義,卻仍缺乏文化上的
生命,甚至帶來都市發展的物質化。
以上案例的分析顯示,松園已經串起城市發展的動線,也很努力推
動社區文化的傳承、形塑社區的文化意識,甚至更激勵其他閒置空間的
再生,但是,當地民眾如何訴說松園的故事?社區居民能否產生親切的
認同感?也應該是文化性質的閒置空間亟需思索的!因此,在推動城市
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運用閒置空間呈現在地豐富文化特色與生命力,讓
地方的建築、歷史、鄉土、人文、傳統藝術、生態景觀能透過文化活動
予以充分發揚,這更是閒置空間再利用與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

註釋:
 根據曾任台灣省文獻會研究員的耆老王天送指出,日本於昭和十四年(
年)在現址興建“花蓮港海軍兵事部” (王翠菱,00),而《台灣省花蓮港
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十四)》曾提及 “昭和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海軍協會
花蓮港廳支部設立以後,兵事部係處理兵事調兵的工作” 。
 參見松園別館網站,http://www.pinegarden.com.tw/pine.html, 00/0/0。
 因個人專長與權責分配而產生工作量分配不均的情況,執行秘書負擔多數的
工作內容就像校長兼工友,從活動的籌備、邀請、海報製作等工作多一手包
辦;或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適時擔任臨時解說員的工作,為往來的市民或
遊客解說松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每天超過小時的工作時間,似乎仍有
許多做不完的工作(王翠菱,00)。
 相關的課程例如包括:沈麗玉老師的成人繪畫班、張素燕老師的基礎法語、
管(憶華)伯伯皮雕工作室的創意皮雕課程、陳怡靜老師的現代舞教學、松
園親子肢體探索體驗課程、周瓦絲里與莊玲鳳老師的小提琴與長笛基礎課 程。

參考資料
王惠君:《各縣市可成為藝文資源之公有閒置空間、土地初步調查與評估報

28
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000年。
王翠菱:《閒置空間再利用與都市連接關係轉變—以松園別館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0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九十年度試辦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00年。
宋秉忠:《向古人學設計──古代美學密碼現代時髦商機》,《遠見雜誌》,
期,00年月日。
李乾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年。
林正宗:《松園別“管”》,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系講座,00年月
日。
花蓮港廳編:《台灣省花蓮港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十四)》,台北:成
文,年。
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民眾的期望》,載《東海岸評論》,:,
00年。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松園別館規劃設計歷次會議記錄》,花蓮:花蓮縣政府
文化局,00-00年。
陳玉玲。《松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創作者展現場所精神與社會實踐研
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00年。
陳惠芳:《松園百年黑松 蟲蟲危機》,《中國時報》,C版,00年月
日。
陳朝興:《台灣推動閒置空間的實踐經驗與觀察》,《00推動閒置空間再利
用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00年。
傅朝卿:《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00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
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00年。
潘小雪:《日本時代的松林台地》,《東海岸評論》,:,00年。
潘小雪:《松園記事》,《東海岸評論》,:0,00年。
潘小雪:《松園參與式整建規劃的精神》,《松園風華再現研討會手冊》,
00年。

網站
松園網站:http://www.pinegarden.com.tw/pine.html,00年月日。
陳志東:《來去花蓮/歷史建築之旅──慶修院 江戶風,日本的移民村,00年
月日,載《東森電子報》。
詳見http://www.ettoday.com/00/0//0-.htm,00年月日。
黃榮墩:《陳情書──籲請花蓮縣議會對松園別館標案缺失速謀補救》,00
年月日。詳見www.youth-volunteer.org.tw/statement.html,00年月日。

29
數位典藏加值推動暨行銷策略網站:http://aps.csie.ntu.edu.tw/0/
No..pdf, 00年月日。

30
部落格中之城市意象
沈慧聲*

“The fastest-growing parts of the internet all involve direct human interaction”
1

Eric Schmidt, CEO of Google

Ly n c h (    0 ) 對 於 城 市 意 象 提 出 地 方 識 別 ( p l a c e l e g i b i l i t y 或
imageability) 的概念,藉此人們可以清楚描繪一個地方的特色,Lynch 認
為構成地方識別或突顯地方特色的要素包含道路(path),棱線(edges),區
(districts),節點(nodes),與地標(landmark) 。 這五個要素不僅在居民腦
海構成明確的地圖藉此辨識方向更由此清楚描述一個城市的意象。對於
陌生人而言,上述五個要素更是區分城市與城市間非常重要的理由。
然而,網路的出現儼然成為左右一切的歷史驅力(historical
forces),不論以
“Second Renaissance”
來期待網路給世界帶來的改變或以
“Cornucopia”
來形容網路因知識的分享引起的豐饒景象,網路科技和其
他科技的發展一樣具有進化形成(evolving nature)的特點,其中部落格的
類型(Genre)近年來演化成許多風格迥異的型式,儘管類型不同但部落格
強調分享與部落客期待造訪者回應與互動的心情沒有因為部落格的內容
或型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多數部落客經營部落格的理由仍然是表達
自己與分享心情(self-expression/self-disclosure),社群的營造(community
building)與關係的建立(relationship building)。
本文之目的在探討部落客利用部落格作為一個間接平台(a mediated
forum, Miller and Shepherd, 00)嘗試與其他人分享他們對一個城市的感
動,此種個人的觀察與記錄透過網路的呈現與Lynch的實體要素有何不
同?部落格所呈現的城市意象對城市居民與造訪者而言與過去印象有何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

31
“城市旅行,Trip Writer”
不同。本文將討論個人旅行分享部落格 ,媒體整
合分享平台
“鄉向前行”
,“微笑台灣鄉”
,“小地方大故事”
與藉網路
社群之形成進而成為特殊文化景觀的
“創意市集”

一、 部落格的發展

深具民主潛力的網路成形於年,Tim Berners-Lee研發出
“超文本
(HTML),開啟了全球資訊網(WWW)的年代,隨後多媒體瀏覽
標記語言”
器的改善,讓媒體發展出現新紀元,但 (blog)的出現,其發展生
“部落格”
命年輕許多。
部落格為weblog的縮寫,原指技術上的記錄檔,記載電腦中的動作
“We blog”
細節,為網路(Web)的流水式日誌(log),之後weblog被稱為 ,才
讓blog成為一個正式名稱,也成為一個動詞,並於00年起逐漸被引進
台灣並繁體中文化,將之翻譯為
“部落格”
或“網誌”
,中國大陸方面則翻譯
為 (Fievet & Turrettini, 00;陳曉齡,00)。
“博客”
網路上首批部落格出現於年,但
“blog”
這個名詞被廣為認知、
運用,卻是始自00年美國發生事件。
在媒體發展歷史上,全球發生重大事件時,常同時實現新科技的發
展潛能,就部落格而言也不例外,歷經、美國出兵伊拉克、南亞海
嘯等事件的推波助瀾,根據全球最大部落格入口網站Technorati調查,自
00年月以來,全球部落格數量每隔五到七個月即成長兩倍,截至00
年0月,Technorati自全球網誌界(blogosphere)共收錄逾00萬個部落格
(見圖一),其中英文部落格雖然屬最多,卻非唯一強勢語言(見圖
一)。

32
圖一  全球部落格語言比例分佈(Technorati, 2006)

台灣方面,根據蕃薯藤00年網路調查資料,.%的網友擁有自
己的部落格,其中.%是網誌熟手、已經具有兩年以上的撰寫經驗,而
約六成的網友表示會瀏覽別人的部落格。

二、 部落格的特性

然而,部落格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人們不斷地創立、寫作?主要
原因來自於其技術上的低門檻,它具備的特性更讓人著迷於建立起自己
的風格,以下簡列出部落格特性:(Fievet & Turrettini, 00;陳順孝,
00;陳曉齡,00;Bowman & Willis, 00)部落格的寫作雖不需清
晰的架構與層次分明的論述,但是,Evan Williams 認為成功的部落格應
包括Personality(個人風格), Frequency(更新),Brevity(簡潔)三
要件。

33
. 獨特的個人化特色:
其低技術門檻的特性使每位部落客(blogger)都能營造自己部落格的
特色,全權自己決定網頁的形式。
. 筆調自由,一人可同時參與多種角色:
由於書寫議題、風格不受限,可隨自己的心情自由發揮,因而產製
內容多樣,形成自我觀看與展演(施力群,00)。
. 即時性:
使用簡便,彈指之間便能出版自己的文字或圖片、甚至影片,這樣
的即時性更激發出部落客們更強大的創作力。
. 連結性:
以 (hyperlink)作為重要的表達方式,透過RSS與超連結的製
“超連結”
作,與其他部落格串聯形成不同社群。
. 分享概念的延伸:
部落格強調分享,透過授權協定,同時依賴彼此的資訊交流,也就
是相互的回饋,兩者交互延伸了網路的分享特性。
部落格與其他網頁形式也有所不同,茲列如表一:

表一:部落格與其他網頁形式的不同(本研究整理)

論壇
部落格 電子報 BBS
(討論區)
討論區))

電子報擁有 擁有註冊帳號
內容產製者 部落客 大眾
者,如記者 者

一對多或多
傳播方式 一對多 多對多 多對多
對多

直接發表回
直接發表回 直接發表回應
互動方式 應或電子郵 電子郵件
應 或站內寄信

34
互動公開
公開/隱密 隱密 公開 公開/隱密
與否

訊息主要 文字、圖片
文字、圖片 文字、圖片 文字
呈現方式 與超連結

訊息傳送
XML HTML HTML TXT
格式

. 以更低成
本、更高效
. 閱聽眾得
率的方式,
以在網路上
更具產製讀
自由發表文 透過討論呈現
者自覺的產
特色 如上所述 章。 出不同的價值
品。
. 立即的評 觀
. 比起傳統
價與回饋機
媒體,可為
制。
讀者量身訂
做訊息。

以討論問題 以討論問題
適用情況 個人展示 個人展示
為主 為主

電子報擁有
權利擁有者 大眾 社群管制者 各版版主

產製、接收
兼具 產製者 接收者 兼具
二分法觀點

資訊回饋 慢 慢 慢 即時

資訊搜尋
高 中等 高 低
成本

架設難易度 容易 難 難 難

管理難易度 容易 中等 難 難

根據上述特性與其他網頁形式的異同,可稍加了解部落格的定義,

35
致力將部落格引入台灣的林克寰(00)指陳,部落格代表一種強調個人為
主體,並重視相互連結為社群的價值觀。部落格並不只是一套軟體,而
是種生活方式:

Blog指的並非任何一套特定的軟體,也不是特定的系統或服務;
Blog實際上是一種強調吸收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代表作者
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的傳播媒體。

Pew nternet & Life Project於00年針對美國部落客進行調查,描繪


出美國部落圈的輪廓,調查指出,超過一半(%)的美國部落客寫部落格
(blogging)的主要理由為
“表達自我的創造力”
,一半(0%)的部落客是為了
“紀錄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
;調查中也作出結論之一指出,
“部
落客常利用部落格的特性實現社群”

台灣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00年月公佈的調查報告也指出,
約有.%的網友會主動上部落格逛,會經常更新內容的網友佔.%,
使用部落格的主因為 (.%)為主,其次
“分享生活周遭發生的大小事情”
為 (.%)以及
“抒發自己的內心壓力或情緒” “表達自己的見解以及感受”
(.0%),相似於上述定義。

三、部落格社群的互動

Castells(000)論稱,作為一種歷史趨勢,資訊時代的支配性功能與
過程逐漸以網絡組織起來,網絡建構了新社會型態,進入網絡社會(the
networked society),他的論點讓我們對社會、資訊流動的思考由平面的羈
絆(bonds)進入空間中一組相互連結的節點(nodes)。
節點是曲線與己身相交之處,在網路虛擬空間中,資訊流
(information flow)與自身相會而形成了部落格,各自依據不同的連結而產
生聚落,也就是所謂社群(community),構成連結的元素為各式各樣,可
以是對某物的共同興趣、可以是共同的生活經驗、也可以是人們對城市
的集體記憶,部落格形成如同車站一般讓人們交會與資訊中介的節點,

36
並透過立即出版(instant publishing)產生想像的社群(imagined community)
(Lampa, 00)。
部落格大量增加後,引發了內容品質的問題,鄭國威(00)引述
Herring et al (00)的研究指出,大部份對網誌界的討論都著重在核心部
落客的少數精英上,也就是A級名單(A-list),他指出,A級名單上的部落
格是最多人閱讀的部落格,但Marlow(00)比擬學術界作法,針對被引
用的超連結次數找出具備影響力的部落客,卻發現許多原先在A級名單
上的部落客並未進入被引用次數的前0名,引介出部落客的影響力具有
社群性的重要概念。
由於目前並無明確針對社群篩選重要部落客的機制,而事實上部落
格社群間也無明顯邊界(Efimova & Hendrick, 00),要瞭解哪些部落格屬
於 ,除了依靠Technorati、Google Blog Search等搜尋引擎外,即
“高品質”
為深涉(deeply involved)社群之中。

四、部落格與城市意象

部落格作為一種個人出版媒介,在透露生活經驗之餘,必然涉及對
周遭環境的感知(perception)。
陳思玫(00)指陳,感覺、知覺、認知與意象這四個階段是有因果關
係的,人們為因應外界改變而產生感覺這種生理現象,隨後進一步將感覺
與個體經驗、目前需求及未來期待加以結合,將感官產生的訊息轉換為知
覺,而知覺與認知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認知超越了環境的拘束,加入了個
人的態度與信仰等,經過長期累積而形成意象,其關係如圖二。

37
圖二  感覺、知覺、認知、意象關係圖(陳思玫,2001)

Lynch(0)指出,城市意象是市民對都市環境中的某個地區經過長
時間的觀察、使用與認識,而形成的記憶或產生的意義,部落客在分享
身處城市的特色時,隱含的感知與意象僅程度上的差異。
網路強調
“分享”
的特性部落格上得到進一步延伸,因為部落格不只
是個人的、也能集體編輯(collaborative editing),但人們如何透過部落格
這種廣佈於各地的節點傳播自己的分享、並找出與自己擁有相同興趣的
人?因此部落客透過程式、議題的串聯形成想像社群,除此之外,彙整
的平台(platform)機制成也為重要媒介之一。彙整平台機制大致不脫兩
種方式:一是由上而下的議題專案主導,一是由下而上的社會共享書籤
(social bookmark)平台。
由上而下的議題專案主導係指由擁有強大資源的媒介主導,以自身
資源建立強大分享平台,廣徵各地部落客針對某議題投稿、補強平台內
容,常見於主流媒體主辦的公益活動中;社會共享書籤平台則是僅提供
平台與連結,議題毫不受限,任何網友可在彈指之間將有興趣的內容連
結至平台上,並藉由書籤(tag)、網絡(network)及群組構成自成一格的社
群,以推薦系統表達對內容的肯定。
兩者各有利弊,雖然由媒介主導的專案具體體現了上下資源的整
合,可應用的資源也較一般網友來的強大,卻必須經歷
“審核”
的過程,
由主導專案人員核定投稿內容品質,以決定是否要放置進平台;而儘管

38
社會共享書籤平台呈現出草根(grassroot)精神,但其囊括內容十分繁雜,
議題呈現上很難看出清晰脈絡,除了介紹城市意象的單一部落格,為了
明顯梳理城市意象社群的運作、並清楚看出城市意象社群所呈現出來的
台灣城市意象,本研究選用前者為例敘述。

7
(一)個人分享的單一部落格:
“城市旅行,Trip Writer”
城市旅行是部落客
“水瓶子”
的部落格,除了台灣外,足跡遍布紐
約、巴黎、上海、波士頓等知名城市,從在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直到自己
成立部落格,以及平均每月0篇文章的產量,可看出其熱愛寫作;寫作
題材也相當廣泛,除了生活經驗,也涉及程式設計、文化活動、美食手
札等。
他的文章透露出自己在旅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平常的思
考,在造訪城市前,會整理出相關歷史脈絡,以影像、文字並用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情境之中,部落客會大方分享,最常見的原因為興趣與滿
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城市旅行部落格中,分享了他行經城市的感動,以
“台北”
為例,內容涵括了地景、文化背景等介紹,看過所有文章如同親
身到台北走一遭。

(二)分享平台──
“319鄉向前行”
與“微笑台灣319鄉”

天下雜誌曾於00年著手
“鄉向前行” 計劃,動員整個雜誌社資
源由上而下進入全台灣鄉鎮,藉以報導台灣大小事,隨後整合各界資
源成功經營議題,形成由上而下的成功報導範例,並在00年出版
“
鄉向前行”
專刊,成功地行銷台灣各地城市意象。
天下雜誌00年起延續議題,持續經營
“微笑台灣鄉”
,除了繼
續整合公部門資源,同時利用其主流媒體的清新形象,吸引部落客針對
“鄉”
城市意象寫作,書寫自己生活、最熟悉的城市,同時以貼紙、模
板進行串聯,更因為此屬公益活動,許多具備影響力的部落客願意助一
臂之力,加大了在部落圈的宣傳力度,到目前為止共吸引00名部落客加
入,呈現草根性的城市意象。

39
(三)分享平台──
“小地方大故事”

“小地方大故事” 不同於
“鄉向前行”
的整合模式,為入口網站蕃薯
藤發起,由部落客自發性地撰寫地方事,至目前已逾00篇文章,這也是
首度與地圖結合,依地點表現出不同的生活經驗,這項活動於去年五月
底結束。
即使如此,它仍提供了部落格社群在
“城市意象”
議題上一個很好的
想像空間,因為它同時也是第一個讓網友自由發揮城市書寫的平台,而
成為一個在城市意象社群中的範例。

(四)創意市集(Campolive)10:網路社群與都市景觀
台灣的創意市集(Campo)  在哪裡?連結至CAMPOLVE.com部落
格,就會在部落格上看到台灣最大的創意市集所在地。CAMPOLVE.
com由一個 的理想出發,有種唱片(Species Records)和一群推
“分享音樂”
廣 DJ 文化及唱盤藝術的藝術家們(turntablelist),以DJ混音(mixing)的概
念,結合音樂與影像藝術,透過部落格的串連,創造另一種生活的可
能。
“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
於00年月在台北建國啤酒廠誕生。
00年月,由
“有種唱片”
策劃,運用DJ
“mixing”
的概念,揉合各類
新銳藝術元素,期望營造台灣文化景觀新風貌。00年月CAMPO 開
始結合市集,以巡迴台灣大小廣場、嘉年華的方式,期望啟發大眾珍視
創新和懷舊二元精神,培植更多文化產業生力軍。透過網路部落格的串
連與宣傳,以及城市廣場活動的舉辦,CAMPO從第一場的一百人次,不
到個月的時間,00年月日活動突破單日一萬人次。
相信CAMPO精神的創意人們在CAMPOLVE.com部落格上聚集,
而年次的林欣穎與年次的陳昱興,兩位策展人讓CAMPO在城市
廣場實現。CAMPOLVE.com部落格介紹自己是
“都會叢林裡,自力而
生的生活狂歡節。每月第二週六,給城市一天無憂無慮的假期”
。在部
落格CAMPOLVE.com網頁上一個個連結背後,是更多的理念連結,
他們相信CAMPO屬於原創的時代經典 (Originality),相信CAMPO聚
集眾多思想先驅者 (nnovator),相信CAMPO是一個多彩多姿地下社會
(Underground),相信CAMPO有一個獨特的精神(spirit)。

40
CAMPO 在各個城市廣場上扮演的角色眾多,包括有:

.“創作推手”
:鼓勵獨立創作領域,包含音樂、影像、裝置藝術、
文字、戲劇等。
.“藝術結合”
:跨領域藝術,結合藝術工作者交流,結合創意、藝
術、文化,尋找另一種平易近人的藝術風貌。
.“創意平台”
:提供獨立創作者完整發表空間,開拓年輕人藝術文
化視野、使一般民眾對於藝術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營造更為平易近人的藝文活動,讓
藝術從博物館走入社區。
.“社區特色營造”
:結合多元電影資源,推廣電影文化。
CAMPO在部落格上,以及城市各大小廣場上的串連與經營,許多機
關團體紛紛主動尋求與CAMPO進行合作,從私人企業團體到政府相關單
位、美術館等藝文場所。部份城市中的咖啡館,也開始與CAMPO市集上
的創作者們相互激盪,期望將城市裡的咖啡館拓展成另一種藝術空間的
可能。透過網路部落格平台,台灣
“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
活動與上海
(http://campolive.blogspot.com/00/0/blog-post.html) 和廣州的創意市集
有了交集。當創意人不再孤獨,城市就有了改革的能量。

結論

親身體驗、詳實的記錄與生動完整的呈現是部落格呈現的城市意
象,部落格的
“知識性”
更成為造訪者補充知識的重要來源;部落客通常
是善於表達(articulate),說故事的能力更將親身經歷(eye-witness accounts)
藉由說故事的方式編織到特殊場景中更讓讀者透過想像造訪一個陌生的
城市。
從虛擬的社會群集(Virtual Social Swarming)成為真實的社會群集再成
為城市之特殊景觀台灣的CAMPO,在部落格上凝聚出創意廣場氛圍,在
城市廣場上展開生活革命也重塑了城市風貌。

41
註釋:
1 The Economist , th Editions The World in 00,, p.
 地方識別(place legibility)中path指道路與人行道,edges指海岸線或城牆,
district指獨立的區域,Nodes指交叉路口,Landmark指明顯的路標如山,學校
或教堂。
 The Weblog Review 00依內容將部落格區分成adult, anime, camgirl,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umor, movie, music, news/links, personal,
photography, Spanish/Portugese, teen, and video games等十四種類型。
 “ weblog” 一詞由Robert Wisdom 編輯Jorn Barger於最先使用,Pitas
於/提供免費weblog供網友申請。
 E v a n Wi l l i a m s 與 M e g H o u r i h a n 創 辦 P y r a L a b s P y r a 最 先 使 用
“Blogger” 一字並於/推出blogger.com,Google00年併購 Pyra Labs。
 如delicous:http://del.icio.us/。
 城市旅行:http://trip.writers.idv.tw。
 微笑台灣鄉活動:http://www..com.tw/ndexAction.do。
 小地方大故事:http://blogmap.yam.com/。
0 創意市集:http://campolive.blogspot.com/。
“Campo”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開始的場域,在意大利文中,campo指的是隱
藏在街頭當中由小店與住宅後院所圍繞出來的廣場。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Castells, M.著,夏鑄九、王志弘等譯:《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000
年。
Fievet & Turrettini著,施瑞瑄譯:《誰沒部落格!》,台北:商周,00年。
X Blog:《台灣網友部落格使用情形》,可於網路上取得:
http://blog.yam.com/ixblog/article/0,00年。
林克寰:《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Jedi’ s BLOG,可於網路上取得: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html#entry,00年。
吳筱玫:《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00年。
施力群:《憑窗對望的想像:論網誌(blog)中的自我觀看》,政治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00年。
陳曉齡:《Blog新聞與出版網站建置指南》,台北:數位人資訊,00年。
陳思玫:《色彩與城市意象——以台中車站周邊道路為例》,東海大學工業設
計研究所碩士論文,00年。

42
鄭國威:《Blog, Research, and Beyond》,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期,可於網路上取得: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0.htm,00年。
鄭美緣:《高雄市城市意象行銷之研究》,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
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00年。
蕃薯藤:《00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可於網路上取得:http://survey.yam.
com/survey00/index.html,00年。

二、英文部分
Efimova & Hendrick, In Search for a Virtual Settlement: An Exploration of Weblog
Community Boundaries (00), Available online: http://aash.blogchina.com/inc/weblo
g_community_boundaries.pdf.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M..T. Pre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0).
Lampa, G., Imagining the Blogosphe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Instant Publishing, Ed. Laura J. Gurak, Smiljana Antonijevic, Laurie Johnson, Clancy
Ratliff, and Jessica Reyman. June 00. 0 April 00 (00), Available online: http://
blog.lib.umn.edu/blogosphere/imagining_the_blogosphere.html.
Marlow, C., Audience, structure and authority in the weblog community (00),
Available online: http://web.media.mit.edu/~cameron/cv/pubs/0-0.pdf.
Miller, C. and Shepherd, D., Blogginh as Social Action: A Genre Analsysis of the
Weblog, Available online: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blogging_as_social_acti
on.html.
Pew nternet & Life Project, Bloggers: A portrait of the internet's new storytellers.
(00//),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P%0Bloggers%0
Report%0July%0%000.pdf.
Technorati,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October, 2006,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
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html.
Turnbull, G.,“The State of the Blog Part : Blogger Present,”n J. Rodzvilla (Ed.),
We've Got Blog: How Weblogs Are Changing Our Culture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 00), pp. -.
Walker, J., Final Version of Weblog Definition (00,  August), Retrieved 
December 00, from http://huminf.uib.no/~jill/archives/blog_theorising/final_version
_of_weblog_definition.html.
The Weblog Review (00), from http://www.theweblogreview.com/

43
澳門城市旅遊形象重塑芻議
──從重建公眾心中的澳門世界遺產形象做起

林發欽*

澳門主權回歸後,特區政府銳意發展旅遊業,隨著賭權開放和
“自
由行”
政策的實施,訪澳旅客人數近年迅猛增長,00年更創下近00萬
人次的歷史新高。澳門是具有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歷史的國際旅遊城
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動人的歷史故事、獨特的街道風情、古老
的藝術建築、多姿多采的民俗節慶、回味無窮的特色美食、繽紛璀璨的
娛樂生活……凡此種種,都是澳門的魅力和價值所在。然而,這所有的
一切,在眾多博彩娛樂場耀眼的霓虹燈下,卻顯得黯然失色,對絕大多
數遊客來說,澳門是一個
“賭城”
,其他都只是這個
“賭城”
的點綴,無關重
要。也就是說,
“博彩娛樂之都”
已成為旅客,甚至本地居民心中,澳門
最典型的
“城市形象”

00年月,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澳門極
月,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澳門極
年月,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澳門極
月,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澳門極
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它不僅促進了我們旅遊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改變
了我們的文化心態,增進了我們的身份認同。此項殊榮,不僅給予我們
可持續發展新興的文化旅遊的契機,更產生出強大的文化凝聚力,0多
萬居民不分種族、國籍、文化、語言,共同享有一份驕傲。申遺成功一
年多以來,我們明顯看到澳門人掀起了一股懷舊好古的情懷,
“古物古
蹟”
和“歷史城區”
等關鍵詞,一時成為社會熱門的公共語言。在種種利好
條件下,預計未來澳門的旅遊業將會出現蓬勃發展的景象,訪澳旅客持
續增長,其中以文化觀光為主要目的旅客的增長速度尤為明顯。由此觀
之,澳門申遺成功,正好給予了澳門重建城市文化形象的契機。
*
澳門旅遊學院講師,文化遺產課程主任

45
有研究者認為
“城市旅遊形象是指一個城市內部和外部的公眾心中
對該城市有形旅遊資源和無形城市文化,在實現水準、發展程度、風格
個性及前景諸方面的綜合評價和總體印象。也就是說,城市旅遊形象是
具體化和外在化了的城市文明,是城市物質形態的、文化歷史的、現有
的和未來的旅遊資源形象因素的綜合反映,對城市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
作用。城市旅遊形象是城市形象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旅遊形

象的更高層次,即為具有鮮明個性的城市形象。” 從這種關係看,只要
改變澳門的城市形象,就可以扭轉旅客心中的澳門城市旅遊形象。
城市區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基本元素,人們心中的城市形象,是透
過城市中不同的區域拼構而成的結果。檢視澳門實際的區域結構,可以
發現澳門存在
“娛樂場區”
和“歷史城區”
兩個截然不同的
“功能區域”
。澳門
的娛樂場所主要集中在半島的新口岸、 仔和路 地區,形成一片相連

“娛樂場區”
,這裡有大型的娛樂場所,林立的星級酒店,完善的交通
網絡,動感的現代氣息,聚焦成澳門一個強大的
“博彩娛樂之都”
形象。
旅客心中的澳門的城市形象,是從這裡開始的;或者說,在旅客心中,
這一區域已成為他們心中的澳門。然而這絕對不是澳門的全部,甚至不
是澳門的主要部分。

46
圖1 澳門半島娛樂場分佈圖
圖片來源: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網站

圖2 離島娛樂場分佈圖
圖片來源: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網站

47

“娛樂場區”
相對應,澳門半島的中南部,存在一個極富文化內涵

“歷史城區”
。這是澳門歷史文化的中心區域,最能體現澳門真正的城
市個性。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人逐步入居澳門。東來的葡人很快在
澳門中南部聚居成村,至世紀初葉,葡人在大砲台山一帶築起了城牆
和砲台,早期澳門城市的雛型──
“澳門歷史城區”
逐漸形成。
00年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市
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市
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市 (Durban) 舉行會議,
年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市 “澳
門歷史城區”
成功被列入世遺名錄。從此,有更多澳門本地人希望以
“文
化”
和“歷史”
重構澳門的城市形象。所謂澳門歷史城區,是指半島中南部
原來葡人最早入居,以城牆圍起來的
“天主聖名之城”
,她以歷史建築為
0多處歷
點,古老街道為線,組成一個有序的歷史街區。包括個廣場和0多處歷
多處歷
史建築。個廣場從南到北為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
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0
多處歷史建築從南到北是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
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
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
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砲台、聖安多
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砲台(含東望洋燈塔及
聖母雪地殿聖堂)等。

48
圖3 澳門歷史城區
圖片來源:澳門文化局《文化遺產資料夾》

然而,澳門歷史城區在澳門城市形象建構中,尚未能發揮出應有的
作用。來澳門的旅客,到
“娛樂場區”
的多,訪
“歷史城區”
的少;即使有旅
客到訪
“歷史城區”
,也很少人會依路線指示,從南到北走訪一次,全面
探尋其中的奧秘。如果對許多旅客來說,
“娛樂場區”
就是澳門的全部;

49
那麼,大三巴與媽祖廟就是
“歷史城區”
的全部。也就是說,
“歷史城區”

為澳門一個重要的區域,尚未能被居民和旅客廣泛認識,其形象自然難
以建立。
文化局為
“歷史城區”
的行走設計了一條路線:

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端,守護著內港的入口;港務局大樓
位於媽閣廟左側的媽閣斜巷,往前經媽閣街就到了鄭家大屋所在的亞
婆井前地;再往前經高樓街至風順堂街,聖老楞佐教堂聳立在街的盡
頭。聖老楞佐教堂背後的風順堂上街連著三巴仔橫街,聖若瑟修院聖
堂的大門就設在這裡,而聖若瑟修院則與聖堂緊鄰。三巴仔橫街往
右折上夜呣斜巷是崗頂前地,這裡有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和何東
圖書館。崗頂前地經東方斜巷向下走到新馬路,旁邊就是民政總署大
樓;民政總署大樓對面的議事亭前地,左有三街會館(關帝廟),右
有仁慈堂大樓;由仁慈堂大樓經羅結地巷轉左,澳門主教座堂(大
堂)就在眼前;經過大堂,進入大堂巷,盧家大屋巍然地靜立巷中;
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左邊是優雅的玫瑰堂,往前走,經賣草
地街再轉大三巴街,盡頭處,正是著名的大三巴牌坊高高地聳立。大
三巴牌坊右邊是大炮台雄偉的身影,左邊則是舊城牆遺址和哪吒廟。
大三巴往左拐出花王堂街,映入眼簾的,是聖安多尼教堂,不遠處就
是白鴿巢前地,東方基金會會址與基督教墳場雙雙緊貼地候在前地的
右側。而東望洋炮台、燈塔和聖母雪地殿聖堂屹立在澳門半島的最高
峰東望洋山的山巔上,悄悄地觀看數百年來澳門的變遷。2

然而這只是一條理想的路線,
“歷史城區”
在半島中南部依山展開,
許多街道建於早期,並不適應今天的需要,狹窄短小,不宜車輛行駛。
事實上,在官方的
“歷史城區”
介紹中,只突出廣場和建築,但對聯接廣
場和建築的生命線──街道,很少提及。在此情況下,
“歷史城區”
的建
設,一直只在乎對具體建築的修繕和廣場的美化,但卻沒有對街道進行
系統的整理。街道能把城市的基本景觀串連起來,具有方向性,只有把

50
“歷史城區”
的街道系統建設好的,才能真正把旅客導向整片
“歷史城區”

而不僅僅是大三巴和媽閣廟。
“歷史城區”
的發展,必會伴隨著街道的開
拓。可以說,街道的發展與演變,見證了
“歷史城區”
的興衰。自從葡人
東來以後,澳門一直充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在過去個多世紀的
歷史歲月裡,不同的文化在這方土地上共同紮根滋長,和而不同。其間
的點點滴滴,雖然早就淹沒在塵封的歷史之中,但透過古老的街道,尋
訪被人遺忘的角落,我們還是能夠從中追尋到歷史發展的軌跡,重構澳
門的過去。
“歷史城區”
的街道,無法,也不需要,建成像
“娛樂場區”
的道
路般畢直寬敞,她需要的是基本的規劃和修護,以彰顯其獨特的個性。
以港務局大樓到鄭家大屋和亞婆井前地一段道路為例,很難想像她是
“歷
史城區”
的一份子,與修復完整的歷史建築形成強烈的反差。
“道路是城市形象的主要觀賞地”
,“城市的道路往往是無數陌生者共
。 要重建澳門的城市旅遊形象,必須從重建公眾心中的
同行走的空間”
澳門世界遺產形象做起,而入手之處,則是修復
“歷史城區”
的街道,使
之與旅遊城市的身分相適應。

註釋:
 林飛龍:《塑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旅遊形象──以廣州市為例》,載《華東
經濟管理》第卷第期,00年月,第頁。
 文化局編:《澳門世界遺產》資料夾,澳門文化局,00年,第-頁。
 張鴻雁:《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資本論──中外城市形象比較的社會學研
究》,東南大學出版社,00年,第頁。

51
澳門城市文化形象:
從單一到多元的歷史跨越

馬勇* 梁文慧** 盧桂芳***

一、問題的提出

自年澳門回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我國一個重要、獨
特的區域,其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顯現出了無限的活
力。由於博彩業一直以來都是其國民經濟發展的領頭產業,澳門歷來以
“賭城”
形象著稱於世。然而,隨著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文化
的發展逐步受到澳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賭城”
的單一形象在
概括澳門城市文化形象方面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可見,澳門多元城市文
化形象的塑造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
首先,
“形象時代”
正逐步來臨(馬勇,李璽,李娟文,00)。
隨著社會科技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區域之間以及各個企業
產品、服務之間的個性差異逐步縮小。在這種日益
“同質化”
的社會趨勢
下,非物質的抽象元素——
“形象”
已經成為了大到國家、區域,小至企
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一發展趨勢驗證了形象經濟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
經濟,預示著
“形象時代”
的降臨。形象時代的逐步逼近更使得人們深刻
認識到城市文化形象是區域發展的外顯因素,人們希望通過城市文化形
象的設計為城市的發展帶來飛躍,因此,各地對區域形象或城市形象都
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樹立、改造、傳播城市形象的行動也漸漸成為
了一種國際流行趨勢。而文化積澱深厚的澳門自然不能成為世界城市文
*
馬勇,教授,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
梁文慧,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總監兼國際旅遊學院副院長
***
盧桂芳,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53
化形象塑造熱潮的落後分子,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塑
造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不斷的支援。
其次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是澳門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一個城
市如果能樹立起鮮明、恰當的文化形象,則對內可以增強城市的凝聚
力,帶動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的振興,有利於該城市社會的全面進步
與經濟的全面發展;對外可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及競爭力,提高知名
度,從而也間接地促進了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文化形象還是一
種無形資產,一個城市的文化特色被人們認可、城市文化形象樹立之
後,該城市就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從而也會帶來一連串
連鎖效應,促進城市自身價值的提高、自身實力的提高(陸桂敏,高
展,00)。由此可見,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是一種無形資產的
積累,是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後尋求持續發展提出
的客觀要求。
再次,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建設遭遇歷史矛盾。澳門由來都以博彩娛
樂業見長,並以博彩業為龍頭帶動了澳門經濟的繁榮而在世界上享有
“東
方蒙地卡羅”
的“賭城”
美譽(鄭向敏,林美珍,陳傳錢,00)。然而,
澳門是中西文化融和地與匯聚地,幾百年來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門最具
特色和最有潛力的社會資源,澳門
“賭城”
美譽為澳門經濟帶來發展與繁
榮的同時,卻也對澳門多元的文化資源優勢形成一種弱化效應,造成了
澳門文化特色無法發揮作用、城市文化形象品位不高等負面影響。
“賭
城”
形象對澳門文化特色的弱化與澳門近年來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視形成
了矛盾,由此,澳門極需改變現今城市文化形象單一的現狀,建立起多
元的文化形象體系,從而實現澳門經濟與文化、物質與精神的持續、協
調發展。

二、澳門多元城市文化形象的
“地格”
元素分析

任何區域都有其區別於其他區域、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特性(城市
也不例外),這種地方特性也稱
“地格(Placeality)”
(吳必虎,00)。
對城市
“地格”
的深入、系統分析是城市文化形象定位與塑造的重要前提

54
和參考依據。
“地格”
分析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對城市文脈的把握(陳傳
康,李蕾蕾,),對地方歷史文化及地理環境風格的
“閱讀”
和提
煉,精煉地總結出該城市的文化特質和自然特性,以為城市文化形象的
塑造提供本土特徵的基礎參考。對澳門
“地格”的分析,有助於總結澳門
的地域特色,找準其城市文化形象的
“根”
和“魂”
,對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
文化形象有著重要意義。以下將從自然地理、歷史過程、人文風情和社
會發展四個
“地格”
元素入手對澳門進行研究。

(一)自然地理元素
. 怡人的海港城市
澳門雖然地少人多,自然資源匱乏,但就其現有的自然資源環境
而言,仍擁有較為獨特的自然景觀,是一個風景旖旎的海港型城市。地
處北回歸線以南的澳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無炎熱、冬無嚴寒,溫
差變化平緩,市內林木四季常綠,氣候宜人。自然風貌表現為陽光、山
景、海蝕景觀以及沙灘等,例如雄中帶秀的東西望洋山、蓮花山等景觀
山體,構景奇特的洋艦石、蝙蝠洞、觀音岩等海蝕景觀,功效奇特、風
光綺麗的黑沙灣、竹灣海灘等都是隱藏在澳門多彩文化光環中不可多得
的自然資源。雖然這些自然資源與以自然風貌著稱的海島或海濱城市如
三亞、深圳等不具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但澳門的確處處散發著怡人的
海島休閒氣息,在休閒日益成為主流觀念的不久將來,體現觀光、休
閒、度假等功能的海港城市形象必然成為澳門城市文化形象提升的重要
補充。
. 東西方交通要塞
澳門地處我國珠江三角洲西岸,其東面與香港隔海相望,成犄角
之勢,共扼珠江口的咽喉;西北面背倚中國大陸,與廣東省珠海市隔水
相連;南面過內、外十字門後便是浩瀚的南海。澳門在東亞的位置也很
適中,其東北離東京大約00公里,西南距新加坡00公里,東南至馬
尼拉00公里,位居東南亞與東北亞航路的中繼要塞,這樣的一個地理
位置,不難看出澳門有史以來在東西方交通中的所處的重要地位。而近
年來澳門水陸立體交通的不斷發展更使得澳門在東西方交通中的重要作

55
用進一步突現,成為祖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特別是與葡語系國家之間經
濟、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視窗。這種連通東西的交通戰略形象
更可以成為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支撐元素。

(二)歷史過程元素
. 古老的通商門戶
正是由於澳門是貫通東西方的關口要塞,自古以來都是西方國家經
濟向東方國家擴張的重要門戶。自世紀葡萄牙人歐維士首先到達華南
地區,隨後有更多的葡國人東來,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建立起為數不少的
商業貿易中心;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一些政治及歷史原因,這些商貿中
心逐漸移駐澳門,澳門成為了葡萄牙人經濟擴張的重要根據地;同時,
由於得到明朝政府的准許,澳門壟斷了中國和日本及中日兩國同歐洲各
國之間的貿易,成為了東西方經濟貿易交流的重要紐帶。聯繫東西方商
業貿易的悠久歷史換來的是澳門古老的通商門戶地位,至今,澳門仍然
是我國同西方國家經濟商貿往來的重要橋頭堡之一。
. 西風東漸的窗口
澳門作為中國最早的對外開放口岸,在實現東西方經濟交流的同
時,海上貿易的興盛也將耶穌會帶到了澳門,並以耶穌會教士為載體傳
播西方文明,使得澳門成為了西方文化進軍中國的第一站,更成為了中
國最早進行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地方。自年,以卡內羅神父為主教
的耶穌會在澳門建立遠東的第一個教區以來,澳門扮演西風東漸最早的
視窗這一角色已有00多年之久;而年耶穌會又在澳門創立了東方第
一所西方式大學——聖保祿學院,該學院培養的數以百計的傳教士不僅
傳播宗教,而且也傳播文化,更加速了西風東漸的進程。可以說,將西
方宗教和科技文化傳播到中國和東南亞並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基本上都
是從澳門登岸之後進入中國進而向東延伸的,這充分說明澳門在中西方
文化交流史中所起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
. 海上絲路的樞紐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其餘國家、地區之間的海上交往和貿易
的航線。發展至明初,由於鄭和
“七下西洋”
的偉大壯舉,使中國海上絲

56
綢之路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擴展,進入了鼎盛輝煌時期。由此,中國
商人建立了自太平洋西岸至印度洋北部範圍廣袤的國際市場網路,顯示
出海外貿易的巨大優勢。然而,隨著鄭和下西洋的停止,中國海上絲綢
之路由極盛轉向衰敗。而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辟澳門為商埠後,海上
絲綢之路又獲得了新生:葡人對澳門的經營打破了東方傳統海上絲綢之
路的舊格局,形成了由新的內容形式構成的,北連朝鮮、日本,東經馬
尼拉至美洲,南經東南亞各國、印度、非洲到地中海和大西洋各國的新
格局(宋峴,),將海上絲綢之路拓展到了世界各個主要國家。澳
門也因此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和物流中轉中心,在
“海上絲
綢之路”
的發展過程中佔有獨特的歷史地位。

(三)人文風情元素
. 包羅萬象的宗教文化
澳門宗教信仰自由,宗教種類繁多,說其宗教文化包羅萬象一點都
不誇張。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印度教等影響廣
泛的國際性宗教教派,乃至一些流傳不廣的宗教教派或地方信仰,如媽
祖信仰等,都匯聚於澳門,使得澳門成為了世界宗教文化的博物館。縱
觀當今世上不少類似澳門的宗教重疊區或異族混居地,如耶路撒冷等,
都往往成為文化衝突的危險地帶,而在澳門這個不足0平方公里的城市
裡,各個教派的信徒,甚至是無神論派都能夠在不介意彼此的分別,無
衝突、無矛盾地和平相處,對比之下,足以顯示出澳門宗教文化這種
“多
元、共融”
特性的難能可貴。而隨處可見的教堂、寺廟及其圖書館內的宗
教文獻則是澳門宗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物化外顯成分。
. 多元並存的族群文化
由於歷史積澱原因,澳門形成了一種多元並存的族群文化;華人
文化、葡人文化、土生葡人文化,這三種文化是澳門族群文化的三大景
觀。作為澳門社會經濟主體,華人的人口佔了澳門總人口的近%,因
此華人文化也最普及;在澳門懂葡語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其中有少
量歐亞混血的土著葡人(蔣廉雄,盧泰宏,00)。據粗略統計,土生
葡人的數量回歸前約為萬人,部分在回歸後逐漸離開,數量規模逐步變

57
小,所以葡人文化的影響力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某些人文
習俗,如葡萄牙人的民間聚會等也將湮滅。因此,華人文化將是澳門未
來文化的主流文化,多元的族群人文風貌也將會逐漸黯淡,但即便如此
也抹不去澳門族群文化多元並存的輝煌歷史及其對澳門現代文化,如建
築風貌、飲食文化等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 風格各異的建築文化
澳門建築風貌的最重要特徵就是中西合璧、古今融會。澳門的建築
中,有中式的古老大宅,也有西洋式樓房。研究顯示,中西合璧的古建
築佔了澳門建築總數量的五分之一,並且許多建築受到了特區政府和聯
合國的保護(蔣廉雄,盧泰宏,00)。例如:巴羅克風格的
“大三巴”
牌坊,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的大堂和板樟堂,葡式建築風格的澳督府和
陸軍俱樂部,法國宮廷式風格的松山白宮,歐洲園林風格建築如白鴿巢
花園、華士古達伽瑪花園、得勝花園等都是澳門西式建築的典範,而盧
九花園、娛園、張園等則是澳門中式園林風格建築的代表。除了此類明
清古廟及歐陸式的古雅教堂外,不少現代化的建築又在澳門這一黃金地
帶拔地而起,如葡京酒店、中銀大廈、國際銀行大廈、凱悅酒店等。東
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建築風格融會並存使得人們能夠在這彈丸之地
享受建築視覺的饕餮盛宴,更提升了這座海港城市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對
遊客的吸引力。再者,諸多調查均表明,澳門大三巴牌坊已成為了澳門
的城市符號象徵,建築風貌在澳門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
喻。
. 兼收並蓄的語言文化
00餘年來,澳門一直是國際貿易自由港,各國商人在這塊土地上從
事商業活動。華洋雜處,各種語言交匯產生了豐富而又奇特的語言文化
景觀。各種語言的交匯流通,彼此之間必然相互影響。雖然葡語一直是
澳葡當局管治下澳門社會的官方語言,在澳門流行了00餘年,但是在澳
門社會的影響力最大的語言仍非漢語莫屬,它是澳門所有華人的母語。
澳門漢語的書面形式是現代語體文;口語形式以粵方言為主,閩方言、
吳方言等也在一部分人中流行;土生葡人大多有華人血統,家庭使用葡
漢雙語。英語在澳門的使用雖然只有00餘年的歷史,但對澳門的影響也

58
不小,而這種影響主要來源於一水之隔的香港。現在澳門青年人日常生
活中的漢語常常夾雜著大量的英語辭彙,成為了澳門一道頗具特色的語
言景觀。

(四)社會發展元素
. 方興未艾的博彩產業
博彩業是澳門名副其實的龍頭產業,近幾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澳門
回歸之後,不論周邊地區經濟景況如何,不論內部環境出現甚麼動盪,
澳門的博彩業卻一直表現得亮麗無比,可謂一枝獨秀(盧曉,00);
其在GDP增長,財政稅收(見表),增加就業機會,帶動旅遊、交通運
輸、飲食等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是澳門國民經濟中其餘
產業望塵莫及的。澳門博彩產業發展過程中沉澱下來的是獨具特色的澳
門博彩文化。雖然澳門的博彩文化帶給人們的負面聯想總是大於其正面
聯想,並與我國正統的文化價值觀相衝突、與我國及周邊國家主流的文
化趨勢背離(蔣廉雄,盧泰宏,00),但澳門作為世界
“三大賭城”

一,其博彩產業及博彩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大影響,將博彩文化作
為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仍具有國際性的競爭優勢。

表 澳門博彩稅收情況

年度 000 00 00 00 00 00

政府博彩稅收
. . . 0. . .
(百萬澳門元)

政府稅收總值
.0 . 0. . . 0.
(百萬澳門元)
博彩稅收
.0 .0 . . . .
%
所佔份額%
資料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

59
. 潛力無限的會展產業
早在何厚鏵先生首份施政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將會展作為澳門經濟
的支柱產業來發展,這是有長遠戰略眼光的決策。雖然澳門會展業仍處
於起步階段,但澳門作為一個中西文化結合地區,背靠大陸,且與葡語
系國家有良好的聯繫,其發展會展業具備
“天時、地利、人和”
之優勢,
會展業在澳門潛力無限,大有可為,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提升城市形象
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的會展業無疑是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的一個重
要元素(馬勇,肖軼楠,00)。

三、 澳門多元城市文化形象體系的戰略定位

城市文化形象建設是一個立體、多維、複雜的綜合系統,單一的文
化形象只會使得城市給人以文化內涵單薄的印象,惟有一個包括主體形
象及支撐形象(或形象支撐元素)等的形象系統才能全面地將一個城市
所具備的文化特性展示給世人(馬勇,王春雷,00)。因此,本文結
合上述
“地格”
分析,從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和社會發展三個維度建立起
包括主體形象及支撐元素在內的澳門城市文化形象體系。

(一)地理風貌形象
. 主體形象──秀美怡人的休閒海港城市
澳門自然資源匱乏,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其自然景觀顯得彌足珍貴。
隨著休閒時代的到來,澳門這個袖珍的海港型城市所具有的寧靜、和諧
及悠閒的市井情調正是未來吸引人們的重要資源。這一自然地理風貌形
象是豐富澳門城市文化形象內涵、使澳門城市文化形象飽滿化的點睛之
筆。
. 支撐元素
() 海港城市
紛繁眾多的人文景觀中僅有的自然景觀,適應了未來的休閒需求,
為澳門遊客在娛樂之餘增加自然情趣,市民更可以隨時隨地投入大自然
的懷抱,享受陽光、沙灘、海水,呼吸新鮮自由的空氣。

60
() 交通要道
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加上完善、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展現在
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可進入性極強的城市,更增強了澳門海港休閒城市的
吸引力。

(二)人文歷史形象
. 主體形象──東西相容、華洋並存的文化遺產名城
澳門文化的精華一在
“古”
,二在
“容”
。百餘年歷史積澱下的是無價
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展現的是澳門文化中
“包容、和諧”
的精神。隨著
澳門申報世界遺產的成功,澳門將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這也是一個全
球性的趨勢),
“東西相容、華洋並存的文化遺產名城”
的形象在澳門城
市文化形象中的份量勢必不斷加重。因此,澳門未來城市文化形象建設
工作將更加突出人文歷史形象的研究與深度建設。
. 支撐元素
澳門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均是該形象的重要支撐
元素。
()
)) 宗教文化
和諧共存在各種宗教,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宗教文獻等。
() 建築文化
形形色色的歷史建築、現代建築及其風格特徵。
() 語言文化
多元的語言文化景觀。
() 飲食文化
中西合璧的飲食習俗、令人垂涎的各國美食。

(三)社會發展形象
. 主體形象──享譽世界的博彩王國、大有可為的會展之都
“博彩王國”
的形象在澳門城市文化形象體系中的地位有如博彩產業
澳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考慮到文化形象塑
造的前瞻性原則,會展業作為澳門經濟發展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在

61
未來的城市功能中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成為繼博彩業後的又一大
經濟支柱產業。因此,澳門
“會展之都”
的新形象將是下一步澳門城市文
化形象宣傳的一大重點和亮點。
. 支撐元素
() 博彩業及博彩文化
澳門傳統產業,各類博彩娛樂設施等都是澳門博彩形象的支撐元
素。
() 會展業
各種會議、展覽如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及會展中心如澳門旅
遊塔會展娛樂中心、金沙渡假村會展中心等。
() 節慶及賽事
澳門節慶及賽事繽紛多姿,如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格蘭披治大賽
車、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美食節、澳門國際高爾夫球公開賽、澳門國
際馬拉松賽等,都是澳門文化形象的重要支撐元素,同時也是其形象宣
傳的絕佳途徑。

表 澳門多元城市文化形象體系

主體形象 支撐元素

.. 海港城市
地理風貌形象 秀美怡人的休閒海港城市
.. 交通要道

.. 宗教文化
.. 建築文化
東西相容、
人文歷史形象 .. 語言文化
華洋並存的文化遺產名城
.. 飲食文化
……

.. 博彩業及博彩文化
享譽世界的博彩王國、
社會發展形象 .. 會展業
大有可為的會展之都
.. 節慶及賽事

資料來源:根據以上形象分析總結得出。

62
四、 澳門多元城市文化形象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提升城市功能,塑造多元的城市文化形象
博彩業一直以來都是澳門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這是眾人認
可的客觀事實,它使得澳門城市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沾染了濃厚的博彩
色彩。諸多調查研究都表明,一提到澳門,許多外地遊客第一時間聯想
到的就是博彩業,而並非其賦存豐富的文化遺產或者曙光乍現的會展業
等。然而,在城市建設中,政治、經濟或是文化中任何一方面的一支獨
秀都將影響到城市的健康、和諧發展,總會激起或此或彼的矛盾。因
此,澳門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同樣要反對博彩業的一支獨秀,而應推動
產業及城市功能的多元化發展,以保持城市發展的均衡性和穩定性(徐
濤,00)。這一要點反映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設中,就是要通過澳門城
市功能的轉變及提升帶動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多元化建設進程。在城市
文化形象的塑造與建設過程中,澳門應逐步淡化其
“賭城”
的形象,將形
象宣傳、建設的重心轉移到
“文化遺產名城”
、“會展之都”
及“休閒度假城
市”
等方向上來,實現由
“賭城”
唱獨角戲到
“博彩、文化、會展、休閒”

元和諧共存的轉變。而事實上,澳門政府及澳門市民也正在朝著這一方
向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澳門這種多元城市形象的建設並非主次不分、
重點不明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近期內博彩形象仍應在澳門城市文
化形象中佔相對主導的地位,而遺產名城形象是基礎形象、會展之都形
象是新興形象,這兩方面都應逐步突出,在一定階段後實現與主導形象
並駕發展。

(二)注重遺產保護,保證城市形象永久生命力
近00年的歷史給澳門留下了令世人驚羨的文化遺產,以其舊城區為
核心,包括媽閣廟、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等0多處歷史建築在內的
“澳門
歷史城區”
於00年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的一致同意,作為世界文
化遺產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為澳門城市形象帶來了榮耀。文化
遺產體現著城市的文脈發展和傳統特色,是城市歷史的見證,更是彰顯
現代都市個性、維護城市文化身分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在城市發展

63
和經濟建設中具有增加凝聚力的旗幟性作用。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
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文化的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
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土地的需求使得拆遷、改建的觸角逐步伸向了一些歷
史建築及遺址等,另一方面,一些遺產正逐漸成為商業化、現代化的犧
牲品。而對於寸土寸金的澳門而言,杜絕因經濟利益而破壞文化遺產現
象的發生顯得更加重要而迫切。澳門只有恰到好處地處理好城市建設和
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盡可能保持澳門文化遺產景觀的原真性,保
護澳門城市文化原生態,才能夠為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設提供生命力
持久的支撐,包括建築景觀等的物質形式支撐和民俗風情等的非物質支
撐,進而使澳門城市文化形象歷久常新,實現澳門城市文化形象的可持
續發展。

(三)整合多方資源,全方位推廣城市文化形象
澳門多元的城市文化形象體系確立之後,就需要憑藉適當的傳播
渠道將其有效地傳達出去,以便公眾認知、識別;否則,樹立起的城市
文化形象僅僅是一些空泛口號,失去了其宣揚城市的價值。因此,城市
文化形象的宣傳、推廣也是形象塑造後的一項具有關鍵意義的後續工
作。澳門具有建設國際城市的宏偉目標,城市文化形象的推廣對實現這
一目標具有強勁的促進作用。而城市文化形象的推廣是一項複雜的系統
工作,需要多方面、多部門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的協調與配合。因此,
澳門在進行城市文化形象推廣過程中,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形成
合力,共同推進城市形象的宣傳工作。其中,政府無疑居於協調者的
地位,而澳門市民及各經濟體則是澳門城市形象宣傳的主力軍,只有各
方積極的互動配合,才能使形象推廣工作高效而順利地進行。另外,具
有影響力的節慶及賽事活動具備有效整合城市的各種感知要素的特殊功
能。因此,澳門也可以通過相互補充、主次分明的節慶及賽事的舉辦來
宣傳和推廣該城市的文化形象,使其更加鮮明突出。

(四)開展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策略的深度研究
澳門特區政府更是明確提出要大力研究和發展本澳的文化產業,使

64
之成為澳門發展的重要經濟力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研究的方向和意義
可定為:第一,分析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肌理,並進一步明確文化
遺產旅遊在澳門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第二,直接契合和回應了澳
門特區政府提出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提出
“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
發展戰略”
。第三,探討如何借助文化遺產旅遊塑造澳門多元化的旅遊
形象,進而優化澳門的旅遊產品體系結構。第四,在調研的基礎上,也
可深入剖析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面臨的障礙並提出應對策略。第五,
進而就澳門城市建設中的熱點問題與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間的關係進行探
討。第六,更能從區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借助文化遺產資源實施全方
位的合作。

註釋:
 見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資訊港:http://www.fzsj-info.com/jingguang/mo/
mo_lsdl_list_.asp,00年月。
 華僑報:《梁文慧在文化遺產在澳門文化定位中的角色會議上稱需將文化
資源變經濟增長點》,00年月日,第二張第四版;澳門日報:《文遺
圓桌會議昨舉行,討論角色定位,喚醒愛惜》,00年月日,C版。

參考文獻:
馬勇,李璽,李娟文:《旅遊規劃與開發》,北京:科學出版社,00年,第
-0頁。
陸桂敏,高展:《關於天津區域文化形象的思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00年第期,第-頁。
鄭向敏,林美珍,陳傳錢:《澳門 “賭城”
形象分析與旅遊形象塑造》,《東南學
術》,00年第期,第0-頁。
吳必虎:《區域旅遊規劃原理》,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00年,第0-0
頁。
陳傳康,李蕾蕾:《風景旅遊區和景點的旅遊形象策劃》,載於陳安澤,盧雲
亭等:《旅遊地學的理論與實踐:旅遊地學論文集第四集》,北京:地質出版
社,年,第-頁。
宋峴:《 “澳門與海上絲綢之路” 國際研討會側記》,《世界歷史》,年第
期。
蔣廉雄,盧泰宏:《地區營銷理論視角中的澳門未來形象》,《城市問題》,

65
00年第期,第-頁。
盧曉:《塑造澳門旅遊新形象》,《經營與管理》,00年第期,第-頁。
馬勇,肖軼楠:《會展概論》,上海:中國商務出版社,00年,第-頁。
馬勇,王春雷:《旅遊市場營銷管理》,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00年,第
-頁。
徐濤:《城市文化形象——首屆滬澳學術論壇綜述》,《史林》,00年第
期,第-頁。

66
文化遺產旅遊與
澳門城市互動發展策略的研究思考
梁文慧*   馬勇**

一、 引言

回歸以來,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澳門於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
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以博彩旅遊為主導的服務業更是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壯大(馬勇,00)。目前,博彩旅遊業已經在澳門
的經濟構成中佔據了絕對主力的位置,且澳門博彩業的國際競爭力也不
斷增強(梁文慧,00)。00年澳門部分博彩業的經營業績指標已經
超過世界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但是,在經濟不斷
發展,社會快速繁榮的同時,澳門也存在發展上的瓶頸──經濟結構過
度單一。博彩業無論是在本地經濟產業結構還是在旅遊產業內部結構都
是絕對的主導(梁正寧,;陳虹,)。從長期來看,單一的產
業結構相對較為脆弱,會給澳門長期發展帶來一定的風險性。為此,澳
門應從戰略的高度關注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正是基於上述考慮,中央
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都不約而同的提出了要走適度多元的道路(陳虹,
;安棟樑,00)。日前,澳門特區政府更是明確提出要大力研究
和發展本澳的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澳門發展的重要經濟力量和新的經濟
增長點。 

*
梁文慧,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總監兼國際旅遊學院副院長
**
馬勇教授,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67
二、文獻回顧

國際旅遊市場對於文化遺產旅遊的青睞(Richards, ;Teo,
;Poria et al, 00;謝朝武、鄭向敏,00)、澳門世界文化遺產
對於旅遊資源地位的提升(梁正寧,;顧寶炎、謝慶茜,00;孫
九霞,00)以及澳門特區政府對於文化資源的高度重視(孫九霞,
00)都表明,要實現主導產業內部結構的優化,應大力推動文化遺產
旅遊的發展,以文化遺產旅遊為先導實現旅遊產業內部結構優化並進一
步提高澳門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水準。而目前澳門的文化遺產旅遊在發展
方面卻存在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對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認知度不高。文化遺產旅遊
資源的認知包括本地居民的認知以及旅遊者的感知。從這兩個方面來
看,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重要性尚未真正體現(顧寶炎、謝慶茜,
00)。例如,本地旅遊業的發展一直側重博彩,直到00年成功申報
了世界文化遺產之後,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開發才緩慢起步。並
且本地居民對於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認知還停留在有形的歷史建築和遺
跡上,對於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內涵和開發形態尚未形成正確的觀念。
這種狹義的文化遺產旅遊資源觀也大大限制了文化遺產旅遊產品的開
發從而降低了旅遊者對於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感知度(肖志平,
000)。
其次,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產品規模相對較小。受到土地利用的制
約,澳門在開發文化遺產旅遊資源方面必須迎接土地資源稀缺的嚴重挑
戰。特別是目前已經開發的文化遺產旅遊產品都普遍存在規模小,遊客
容量低,停留時間短,經濟效益不理想等狀況。規模的有限性大大制約
了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經濟效益和發展空間,而創新性的開發澳門文化
遺產旅遊資源則是有效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王景慧,00)。
第三,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產品結構層次和文化遺產旅遊氛圍有待
提升。應該注意文化遺產旅遊並非簡單指歷史城區的觀光遊覽,其還應
當包括澳門城市文化氛圍、城市景觀建設、城市居民行為素養等多方面
在內的旅遊要素體系(章建剛,00)。葡萄牙人在澳門的悠久歷史和

68
傳承之事物的價值不單能在於區內的旅遊經濟上,更可以確立澳門在
相對同質的地區上獨特的身份。澳門可以被營做為
“特具地中海氣氛之
都”
,“亞洲的小歐洲”
和 (Chaplin & Leong,
“亞洲的超時空文化交匯寶藏”
;梁文慧,00)。而這方面的潛力一直未有充分地發揮。澳門目
前的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還停留在簡單的文化遺產觀光層面上,內涵過於
單薄且形式較為單一,這種類型的旅遊開發形式無法對旅遊者形成巨大
的衝擊,產生重遊心理。
最後,也是較為關鍵的問題,即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社會效益不明
顯(阮儀三、肖建莉,00)。從國外城市的發展來看,歷史文化資源
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Van der Borg, )。國外著名
的城市中,傳統的歷史文化景觀都扮演著重要地標的角色(Van der Borg,
 ; Ewen, 00),如巴黎盧浮宮、凱旋門,羅馬鬥獸場,莫斯科的克
里姆林宮等。上述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都與其歷史文化資源有著良好的互
動關係。特別是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這些城市都將歷史文化景觀作
為發展的主要軸線(Richards, ;葉如棠,00)。而澳門在城市發展
和建設上,考慮歷史文化資源的成分相對較少,這也與博彩業的過於強
勢有一定關係。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通過系統建立澳門文化遺產資源體系,探討其與現代城市
發展的融合與促進機制,在全面審視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的現實條件
及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經
驗,為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制定合理的戰略目標,提供整體發展戰
略與產業佈局思路,構建科學的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體系,從理論與實踐
結合的角度,構建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的戰略框架。論證發展澳門文
化遺產旅遊對培植和提升城市旅遊競爭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系統分析
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關聯互動發展機制,在戰略層面上為澳門文化
遺產旅遊和城市互動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
本研究將促進澳門文化遺產旅遊更好地發揮提升澳門城市功能、優

69
化澳門經濟結構、改善澳門區域形象、創造經濟社會效益等作用,盤活
澳門特區文化遺產資源存量,促進城市的進步與發展,積極融入泛珠江
三角洲大旅遊區,努力把澳門打造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特色鮮明的國際
化城市旅遊目的地。

四、澳門發展文化遺產旅遊的意義

(一)選題的背景
. 世界各國城市發展中對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很高,
“文化遺產旅
遊”
作為一種世界現象已經成為人類求取與外部世界高度和諧的有效形式
之一。
毫無疑問,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源於城市文化的活力與魅力
(Chang et al, )。城市是迄今為止人類文化發展的最高成果和綜合體
現,是文明不斷迭加、改造和延續的活的生命體,是千百年來文化財富
積聚的結果,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造出來的(汪明峰,00)。城市
文化遺產是城市人共有的精神家園與凝聚紐帶,是城市的
“人文商標”

“城市名片”
(賀雲翱,00)。文化遺產的精神價值和文明價值是無價
的和最為寶貴的,城市不僅是經濟發展的中心,也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核
心(阮儀三、肖建莉,00)。要大力弘揚城市文化,尤其是要延續具
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文脈,所以充分認識城市文化遺產的自然價值和社會
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世界各國和地區把對城市文化遺產的關注
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推進器。
0世紀後現代主義思潮在西方的出現及其盛行,推動了文化的商品
化和大眾化趨向,由此激起了人們對文化遺產及其所承載的思想和文化
價值的強烈興趣及實際的旅遊行動。以文物古蹟資源作為主要旅遊吸引
物的文化遺產旅遊(Heritage Tourism)因此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並成為推
動世界旅遊業和知名城市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Nuryanti, ; Poria
et al, 00)。世界遺產是
“人類智慧和人類傑作的突出樣品”
,在新世紀的
今天,
“文化遺產旅遊”
作為一種世界現象已經成為人類求取與外部世界
高度和諧的有效形式之一,成為高品質回歸自然、回歸歷史的必須性的

70
社會生活組成部分。這些具有廣域旅遊市場的國際級旅遊地自0 年代
以來逐漸成為各國和地區旅遊研究所關注的熱點(Garrod & Fyall, 000;
Leask et al, 00)。截止到00年月,中國的世界遺產專案已達項。
“澳門歷史城區”
是中國獲得的第個世界遺產。由此,澳門豐富多樣的
文化遺產成為了澳門特區城市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資源,文化遺產旅遊必
將成為澳門城市騰飛的新興的重要產業形態和戰略支點。
. 旅遊業在澳門城市發展中具有很高的戰略地位,文化遺產旅遊開
發是澳門地區改善旅遊形象和促進城市旅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澳門特區政府將00年定為
“澳門世界遺產年”
,並以
“天下特色薈萃
澳門就是與別不同”
為推廣主題,強化澳門作為文化之都的吸引力,全力
把澳門打造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城市旅遊目的地之一。旅遊產業具有強
關聯帶動作用,作為新世紀新興朝陽產業,能夠極大地帶動城市經濟其
他產業的快速發展,因而在澳門城市發展中具有較高的戰略地位。澳門
特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地理區位的優勢也較為突出,旅遊業
大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可以肯定,文化遺產旅遊開發已經成為澳門城
市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而實現以旅遊產業發展帶動城市發展的關鍵,
在於把握城市旅遊文化特色、全面升級旅遊產業結構,提升城市旅遊競
爭力,從而推動澳門地區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旅遊文化強區的轉變(仇保
興,00)。
文化遺產旅遊開發是澳門特區從全球的視角認識城市文化、展示城
市個性、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國際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的建設對
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的拉動和引爆作用,必將推動整個城市的繁榮
與發展。因此,提升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競爭力水準、構建文化遺產
旅遊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具有澳門地區文化特色的
旅遊產業發展模式,成為新世紀澳門地區旅遊產業和城市經濟發展的迫
切要求。

(二)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從上述選題背景可以看出本項研究確實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
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71
. 通過研究本項目將分析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肌理,並進一
步明確文化遺產旅遊在澳門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在文化的全球化
和都市化影響下,城市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動態過程發生了變化,形成了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新城市增長模式。城市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的集中承載者,積澱著豐厚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多樣性的遺產資源。正如
上述,文化遺產是城市的
“人文商標”
和“城市名片”
。在城市旅遊飛速發
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其獨特、持久的吸引力亦成為了城市研究的一個熱
點問題。此外,對於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發展而言,文
化遺產又可以成為重要的載體和依託。研究可考慮結合澳門的城市綜合
發展,以關注文化遺產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視角,著重探討文化
遺產在澳門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綜合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關研
究項目可總結現有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研究理論的基礎上,運用系統科學
思維與戰略管理理論,結合澳門旅遊產業和城市發展的特點與趨勢,嘗
試將波特競爭力理論應用到對當前澳門文化遺產的開發和社會、經濟發
展等方面的研究,進而明確指出澳門文化遺產旅遊在其城市的經濟、社
會、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所處的地位。
. 研究項目可以直接契合和回應了澳門特區政府提出的文化產業發
展戰略,提出
“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戰略”
。集中針對澳門文化
遺產旅遊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比較分析城市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的時空特
徵,運用動力機制法來總結文化遺產旅遊發展肌理,並針對相應動力機
制,從戰略管理高度提出澳門文化發展中應率先開展文化遺產旅遊,形
成一套完善科學的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體系,從宏觀上給政府及相關旅遊
行政主管部門、旅遊企業提供科學政策建議與戰略借鑒。文化遺產旅遊
的適度開發是解決文化遺產保護的諸多問題和旅遊發展所需的資源要素
的有效方法。目前澳門還沒有構建一套完整的文化遺產旅遊的管理與開
發體系,在理論研究上也沒有針對文化遺產旅遊的系統分析。澳門文化
遺產的保護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呼喚業界學者對文化遺產旅遊的關注
和重視,文化遺產旅遊的研究必將擁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
. 研究可探討如何借助文化遺產旅遊塑造澳門多元化的旅遊形象,
進而優化澳門的旅遊產品體系結構。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將促進多元化

72
的旅遊市場的形成,有利於澳門城市的獨立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
彌補單一的博彩業市場結構,削弱市場面較小等負面形象影響,突顯澳
門旅遊的競爭優勢,提升澳門城市競爭力,消除不利因素,具有重要的
實踐意義。特殊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為澳門的旅遊業創造了諸多競爭
優勢,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旅遊業對香港的過分依賴,
是國際遊客的中轉站和遊澳活動的組織中心,制約了澳門旅遊業的發
展;二是周邊地區旅遊的崛起影響,旅遊競爭日益激烈,博彩業也受到
了國外競爭的衝擊;三是由於博彩業的原因,澳門對外旅遊形象顯得過
於狹小,與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旅遊資源不相匹配。隨著澳門旅遊業在旅
遊資源上的結構性轉型的演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問題越發受到關
注和重視,文化遺產旅遊方面實踐運作的發展正呼喚更具現實性、系統
性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出現,推進澳門文化旅遊產業的高度發展,
從而推動澳門城市的高度發展。
. 在調研的基礎上,研究以深入剖析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面臨的
障礙並提出應對策略。澳門在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方面雖然已經獲得了
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存在的阻礙和限制性因素也較為多見。這些負
面因素不利於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產品的開發,同時也對澳門城市的發展
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其主要體現在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產品容量較小、層
次較低、創新不足,有待深入開發。應該關注文化遺產旅遊並非簡單指
澳門歷史城區的旅遊,其應當包括澳門城市文化氛圍、城市景觀建設、
城市居民行為素養等多方面在內的旅遊要素體系。通過先期的研究探
討,研究組發現澳門目前的文化遺產旅遊還停留在簡單的文化遺產觀光
層面上,內涵過於單薄且形式較為單一,這種類型的旅遊開發形式對於
面積較小的澳門而言不可取,且無法對旅遊者形成巨大的衝擊,產生重
遊心理。為此,研究將有必要為澳門開發文化遺產旅遊提出系列創新建
議,一方面以增強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發展間的互動,另一方面為
了進一步提升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競爭力、容人量和容時量增加其知名
度、美譽度和效益度。
. 研究還可以就澳門城市建設中的熱點問題與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間
的關係進行探討。文化遺產作為澳門城市景觀和社會歷史的重要構成部

73
分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舊區的改造是目前澳門城市建
設中的重點內容之一,舊區的景觀設計、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等是舊區
改造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可結合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開發提出創新
解決上述澳門城市發展問題的策略和方向。
. 研究更能跳出澳門本地,從區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借助文化
遺產資源實施全方位的合作。大力發展文化遺產旅遊,有利於澳門城市
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的同時也有利於進行區域聯動發展,促進區際聯動發
展成為擺在澳門特區的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突破傳統旅遊框架,形成
大旅遊區,邁向區域旅遊發展協作模式是現代旅遊發展的必然趨勢。澳
門應該進一步融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基礎設施必須與珠江三角洲城
市群的基礎設施相協調,將有利於澳門與珠江三角洲的聯繫,在珠江三
角洲大旅遊區的建設中對區域旅遊客源的組織作用也是澳門旅遊市場穩
定的重要基礎。澳門與周邊地區的關係密切,應該將香港、葡萄牙、台
灣、廣東等地區納入澳門的區域開發中,建立協作夥伴關係,共同提供
服務和分享客源,進一步做好旅遊促銷,疏通聯繫通道,降低路費,縮
短旅遊時間。在國際旅遊舞台上,充分發揮旅遊業的互動互補作用,形
成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優勢,共同打造珠江三角洲國際旅遊區。同時還應
充分利用澳門與拉丁語世界的天然聯繫和平台優勢,溝通澳門與葡萄牙
及其它國家,吸引更多的國際遊客。研究項目應充分運用區域經濟發展
理論,重視旅遊支柱型產業經濟效應,實施旅遊業
“競爭力提升和區域聯
動協調”
兩大綜合性戰略,為推動區域和諧發展提出實踐借鑒。

五、 研究內容及研究的可行方法

(一)研究內容框架
本研究擬分為七個主要部分,具體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 國內外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背景和趨勢
第二部分 國內外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發展的互動機制
第三部分 國內外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的成功模式
第四部分 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資源的優勢條件分析

74
第五部分 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的戰略定位與模式選擇
第六部分 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體系構建
第七部分 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發展實施策略

發展定位 文化遺產旅遊的資源體
文 城市定位




戰略選擇 產 城市規劃
文化遺產旅 文化遺產旅 發

遊開發體系 遊保護體系 展



產品設計 系 城市管理



市場開發 文化遺產旅遊的管理體 城市社區

城市社會經濟系統

圖 1  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的邏輯框架

(二)研究方法
研究以採用規範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量化分析相結
合、室內資料調研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模式,並通過系統分析和比較研
究得到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的模式和策略。在此對本研究
專案中所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做一簡要說明。
. 實地調查的方法。實地調查法是社會學科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獲取第一手資料和資訊的重要來源。本研究中將在室內資料調研的基礎
上在國內外選取-個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城市開展實地調
查。由於項目成員已經與法國、西班牙、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
旅遊和城市研究機構建立了較為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在實地調查時
能夠利用當地研究者的指引獲得具有針對性的第一手資料。

75
. 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廣泛收集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實證研究
的物件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較研究,通過比較和歸納,總結出目前世
界上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互動發展的典型模式。
. 系統分析的方法。該方法是在系統論理論的指引下,對研究物件
加以解構,並對其構成要素的特徵和運行規律加以考察。最終,以此為
基礎構建研究物件的發展動力模型。本專案將利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對澳
門的文化遺產旅遊和城市發展的內部動力機制展開研究,試圖從內在動
力機制的角度為澳門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的互動發展尋求理想模式。

六、 結論

綜上所述,雖然上述的的研究思考仍然在比較初步的階段,相信通
過比較國內外典型城市和區域在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發
展等方面的實踐,期能總結和歸納出文化遺產旅遊與城市發展的互動模
式。並從區域競爭與合作的角度,為澳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和城市建
設提供戰略和策略層面的可行性指導。
澳門文化遺產是城市的核心文化資源元素。有關研究可考慮以文化
遺產保護、文化遺產旅遊產品設計、城市定位與城市核心競爭力等相關
理論為支撐,以關注文化遺產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視角,立足澳
門文化遺產旅遊的發展,以文化遺產旅遊和城市的互動發展研究為切入
點,著重探討文化遺產旅遊的開發對本澳城市及城市旅遊發展的重要作
用,並進一步揭示文化遺產旅遊將成為澳門旅遊發展的主旋律之一,相
信對澳門文化產業化起到重要的驅動力量。研究成果將能為未來澳門文
化遺產旅遊及城市發展提供指導性建議。

註釋:
 華僑報,第二張第四版:《梁文慧在文化遺產在澳門文化定位中的角色會議
上稱需將文化資源變經濟增長點》,00年月日。
 研究小組的主要成員為梁文慧和馬勇。

76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Chang, T. C., Milne, S., Fallon, D. & Pohlmann, C. (). Urban Heritage Tourism:
The global-local nexu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0.
Chapline, . & Leong M. W. (). Conserv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Lagacies for Ethnic Tourism. Paper presented to 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hropology, Chinese Society and Tourism, Yunan University, Chapin, September 
to October .
Ewen, M. (00). Antiques and tourism in Australia, Tourism Management, , –
.
Frochot, ., & Hughes, H. (000). HISTOQUAL: The development of a historic houses
assessment scale. Tourism Management, (), -.
Garrod, B. & Fyall, A. (000). Managing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0.
Leask, A., Fyall, A., & Garrod, B. (00). Heritage visitor attractions: managing
revenue in the new millennium.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
-.
Nuryanti, N. (). Heritage and postmoder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0
Poria,Y., Richard, B., & Airey, D. (00). 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0(), -.
Richards, G. (). 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Progress in Tourism, 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
Teo, P., & Huang, S. (). Tourism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Singapor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
Van der Borg, J., Costa, P. & Gotti, G. (). Tourism in European heritage cit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0-.

二、中文部分
王景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城鄉建設》,00年第期,
第0-頁。
王景慧:《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層次》,《規劃師》,00年第期,第-
頁。
仇保興:《城市定位理論與城市核心競爭力》,《城市規劃》,00年第期,
第-頁。
汪明峰 :《文化產業政策與城市發展:歐洲的經驗與啟示》,《城市發展研

77
究》,00年第卷 期,第-頁。
安棟樑 :《 “澳門世界遺產年” 動儀式傳媒簡介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
局局長講話》,00年月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http://www.
macautourism.gov.org.mo
肖志平:《澳門旅遊業:現狀,問題及前景》,《南方經濟》,000年第期,
第0-頁。
阮儀三、肖建莉:《尋求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的 “雙贏”
之路》,《城市規劃》,
00年第期,第-0頁。
孫九霞:《澳門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及開發》,《思想戰線》, 00年第期,
第-頁。
陳虹:《澳門旅遊發展趨勢研究》,《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年
第0期,第-頁。
章建剛:《遺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理想模式》,《雲南社會科學》,
00年第期,第-頁。
葉如棠:《城市的發展與建築遺產的保護》,《求是》,00年第期,第-
頁。
馬勇:《澳門旅遊業發展思考》,《旅遊經濟》,00年第期,第-頁。
賀雲翱:《城市,人類最好的文化遺產》,《揚子晚報》,00年 月0日。
謝朝武、鄭向敏:《關於文化遺產旅遊研究的若干思考》,《桂林旅遊高等專
科學報》,00年第期,第-頁。
顧寶炎、謝慶茜:《論澳門旅遊業之發展前瞻》,《旅遊科學》,00年第
期,第-頁。
梁正寧:《澳門旅遊業及其穩定與繁榮的關鍵因素》,《社會科學家》,
年第期,第-頁。
梁文慧:《整合資源優勢,把握泛珠江三角區域合作機遇的澳門旅遊業發展策
略思考》,《濠鏡》,00年總第期,第-頁。
梁文慧:《澳門欲借 “泛珠三角區域延伸其綠色旅遊” 》,00年月0日,新華
報業網。

78
香港碩果社詩人群的澳門描述
   
黃坤堯*
 
港澳一衣帶水,同種同文,來往頻繁,關係十分密切。但隔著浩
瀚的珠江,加上過去殖民統治者文化政策的差異,竟然創造出兩個形相
截然不同的社會。香港人看澳門,由於文化的品味不同,個人的主觀各
異,可能就跟澳門人的感覺不一樣了。旅遊的意義就是要給我們帶來新
貌新知,以至新思維新刺激,如果彼此模仿,打造成一個個相同的模型
似的,例如香港各大商場之類,只有方便,缺乏個性,行行重行行,也
就沒有甚麼驚喜了。因此澳門城巿文化形象的塑造,我看最基本的要
求,就是要建設一個舉世獨一無二的澳門,每個人一生中都要來一次的
地方,否則就是你的遺憾。澳門人看澳門,寒來暑往,日久有情,本來
如此,可能沒有甚麼特別;但透視不同的眼睛,可能就會顯現出一些特
殊的面貌形態了。尤其是回歸以來,就地取材,加強建設,新舊並存,
一日千里,展現獨有的個性,而澳門整體的城巿形象也就慢慢地確立起
來了。在珠三角以至整個大中華地區中,澳門麻雀雖小,可就是非一般
的城巿。
香港詩人眾多,按人口比例計,可能澳門更多。詩人是天生的異
類,感覺敏銳,感情強烈,有時還有點孤芳自賞,不合時宜,自我精神
放逐,與社會整體顯得格格不入的。其實無論哪個社會,包括港澳,詩
人都只是眾生百姓中的極小數。如果不信,請翻開電話簿的黃頁分類,
看詩人與商人孰多。不過商人會做生意,改善生活環境,方便升斗巿
民;但詩人也可以提高社會的文化品味,凸顯高雅的形象。商人與詩
人,相互依存,以至擦出火花,而社會也愈來愈精采了。香港詩人寫澳
門的詩很多,本文只以碩果社的作品作切入點,稍作論述,可以提供一
個不同的視角,了解澳門的形象,供大家參考。至於有用無用,有時也
就不必過於講究了。

*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79
香港碩果社創社於淪陷末期(),活躍於五、六十年代,以詩會
友,高才輩出,幾乎涵蓋了整個香港詩壇的精英,是香港最負盛名的詩
社。至年間,出版《碩果社》詩刊第一集至第九集,載錄作品
七十三家。 有些詩人戰時住過澳門,例如吳肇鍾(-)為白鶴派宗
師,武藝高強,兼擅書法,在澳門設館授徒。韋汪瀚(-)營商,
長袖善舞,宏揚風雅。潘學增(-)創知用中學及業餘文社,推動
文教。鄭春霆(0-0)在澳門組潔社,以文藝宣揚救國,精研嶺南畫
派。王淑陶(0-)創華僑大學,改名華僑工商學院。戰後都返回香
港發展。碩果社詩人群寫澳門的作品其實不多,過去沒有甚麼景點,澳
葡文化也不凸出,看來並不能引起香港詩人的興趣。大家比較著意寫
的,首選松山,可能欣賞松山清幽的自然環境,也就不同於山下的滾滾
紅塵了。其次是普濟禪院,歷史悠久,藏有很多文物,文化氛圍最為高
雅濃厚。相對來說,《碩果社》九集中間提到媽閣的只有一次,可能就
跟普世善信的香火情緣不太協調了。在地方文化項目方面,則以傳統的
醉龍最能引入入勝,眾多的天主教堂及宗教節日完全不入香港詩人的法
眼。又潘學增在澳門辦學,詩中還展現了很多四十年代的文壇人事。其
他詩中還提到的澳門景點有青洲、海角遊魂、金舫露台等。

一、松山詩八首

登澳門松山新亭 伍憲子

朝暾出沒海雲間。鬱鬱孤松鱗甲斑。東北幾時仍重鎮,西南無地
可移山。熸師經略名猶忌,失路英雄悔已難。異域新亭資感慨,不堪
回首望青灣。(《碩果社》第三集)

伍憲子(-)是碩果社前四子之一。年任民憲黨主席,
年任民社黨主席。一生從政,嘗獲選為國民政府委員,未就。晚
年寓居香港。松山新亭當指松山亭,年月日落成,同年月日
又建半山亭。全詩充滿論政意味,首聯寫景,
“孤松”
亦是自喻,傷痕斑

80
駁。頷聯寫國軍節節敗退,東北失守,就是撤退到西南也無力回天了。
頸聯
“熸(jiān)師”
即敗軍,一切大勢已去。末聯
“異域”
指澳門,
“新亭”

用東晉渡江新亭對泣的典故,滿目有山河之異,
“青灣”
即青洲,填海成
陸,亦寓滄海桑田之意。

登澳門松山 李景康

吁嗟片土成胡越。四百餘年等甌脫。惟有荒山萬蓋松,老去未忘
明日月。登臨策杖晨光開。東望汪洋何壯哉。風帆出沒渺無際,群鷗
浩蕩飛復來。江山信美圖難畫。惆悵年年滄海客。曉風迎面露沾衣,
煙嵐驟散晴空白。一時蒼翠出塵表。四顧茫然眾山小。憐此騰拏樹樹
奇,森羅不盡成冥杳。槎枒喬木今重睹。錯節盤根仍守土。海濤同作
不平鳴,拔地參天自千古。(《碩果社》第四集)

登澳門松山 李荻秋

虯龍夭矯萬松山。東望汪洋落照間。破浪風帆鷗競逐,流霞春樹
鳥知還。荒亭每感花經眼,敗葉渾如酒醉顏。俯仰乍驚身是客,歸尋
好夢到鄉關。(同上)

登澳門松山 沈仲節

鬱鬱窮居莫寫憂。忽思載酒澳門遊。半天帆影千重水,一嶺松風
萬象秋。人物前朝懷墨井,雲煙終古護金甌。望洋恨未乘槎去,空對
冬青歎白頭。(同上)

登澳門松山   招量行

松山天籟響松濤。勢似風雷萬壑號。片片帆檣隨浪去,重重樓閣
矗雲高。未能控轡騎仙鶴,幻想垂竿釣巨鼇。塔裡有燈招海舶,柁師

81
焉用問津勞。(同上)

登澳門松山 吳天任

萬松一徑露初晞。來挈幽憂上翠微。勝地每憐非國土,秋花猶自
媚朝暉。捎枝白鶴修翎墜,問俗紅毛舊壘稀。卻望神州莽蕭瑟,浮雲
西北故低飛。(同上)

登澳門松山 吳肇鍾

跨海頓臨感渺茫。九州咫尺已滄桑。世間萬象從心出,波底新蟾
入網涼。盤散洶濤生木末,關津唇齒護燈光。吞天倚酒徉狂甚,但有
奇懷未易量。(同上)

以上同題作品六首,當為社課之什,刊《碩果社》第四集,
年印行。其中以李景康(0-0)的七古最佳,詩分五段,首段寫澳門
在明朝已由葡人管治,但荒山上的松樹並沒有忘懷故國。次段寫東望洋
的海景。三段寫松山空氣清新。四段寫松樹的幽姿逸韻。末段寫松樹茁
壯成長,自負守土之責,與海濤相和應,參天拔地,氣象萬千。實是借
題寄意,一抒胸臆之作。其餘李荻秋、沈仲節、招量行(-?)、吳天
任(-)、吳肇鍾五首皆為七律,或望鄉,或懷古,或登仙,或憂
憤,情景雙生,各有寓意。吳肇鍾詩另闢蹊徑,頷聯
“萬象從心”
,既寓
哲理,頸聯
“盤散胸濤”
,倍添氣勢,更能表現出一股吞吐的奇氣。

松山訪友 王淑陶

幾叢黃菊留秋色,一壑青松貯白雲。畢竟名山如有識,已藏風月
又藏君。(《碩果社》第六集)

王淑陶的七絕既饒雅興,亦具韻味。前二句景色鮮麗,
“貯”
字尤為

82
精煉;末二句則切題訪友,表現出塵脫俗之感。詩中之
“君”
疑為李供林
(-),澳門著名的詩人,著名的松山亭聯即出其手筆。

二、普濟禪院詩三首

夏日遊澳門普濟禪院 韋汪瀚

綠陰庭樹噪蟬癡。靜叩禪關步轉遲。三藏真經供貝葉,十方信士
禮楊枝。諸天普濟原無界,薄海同歡自可期。頑石有靈頭亦點,欲將
因果問遺碑。普濟禪院即觀音堂,在澳門望廈,乃中葡劃界處,院內有碑
紀其事。(《碩果社》第九集)

夏日遊澳門普濟禪院 陳祖曦

望夏臨村一寺安。感無家國住持難。大千界說遺蹤滅,三百年碑
忍淚看。僧髮不留餘半薙,民心尚保未全寒。淡歸憧影俱成夢,只任
遊人屐印殘。(同上)

夏遊澳門普濟禪院 黃雲聃

鏡海同消夏,琳宮院宇深。生涼寄淨土,卻熱定禪心。鳥下隨僧
狎,龍潛聽佛音。赤炎正肆虐,何處覓雙林。(同上)

以上同題作品三首,亦為社課之什,刊《碩果社》第九集,
年印行。普濟禪院肇建於明末,有很多高僧雲遊駐錫於此,騷人墨客
革命志士來訪者亦多。韋汪瀚詩寫夏日入廟及道場景色,以至佛法信
仰的歡愉感覺,末聯寫出了歷史的滄桑。普濟禪院所在的望廈村原為
中國屬土,清同治年間,澳門葡萄牙政府擅拆城牆,拓地甚廣。陳祖
曦(-)詩感懷明清之際國變的歷史,很多僧人不肯薙髮投降,寧
願出家,繼續抗清活動。普濟禪院珍藏澹歸和尚(-0)的《丹霞日

83
記》,澹歸創立丹霞山別傳寺,著《 行堂集》,但沒有來過澳門。黃
雲聃(0?-0)詩純是寫炎日下的消暑感覺,嚮往禪心淨土,雙林原指
佛祖圓寂的地方,這裡代表一種理想境界。諸詩帶有濃厚的家國情懷,
富有象徵意義,不徒是登臨遊覽之作。

三、醉龍歌五首

醉龍歌 有序 鄭春霆

澳門四月八日鮮魚行有舞醉龍之會,蓋循古香山(今中山縣)農村舞木龍而
曰轉龍頭之俗也。是日也,日將暮矣,盛筵陳席於營地街三街會館前,席地
而坐,大碗酒,大塊肉,盡情痛飲,有覷其貪杯而強健者,益勸之飲,但使
酩酊。然後以壯夫兩人左右挾持之,授以木龍高舉而舞。龍為堅木所製,長
約三尺,分龍頭龍身龍尾三截,雕縷龍鱗,漆以金硃,頻舞頻呼
“生箇來”

彼其意寓祝魚蝦蟹之生動鮮活也。中有龍王飾鹿角,掛白鬚為群龍之首,必
須年逾花甲者,始有資格舞之。於是導以鼓樂、魚燈、飄色等,遍遊全埠街
市。途中有略醒者,又強之飲,若不肯飲,則含酒噴之,務令大醉為止。而
醉人性必好勝,彼此不肯相讓,期所舞者生動過人,醉態百出,往往使人絕
倒,而觀者亦群呼
“生箇來”
。斯時也,龍鼓大鳴,以助聲勢,舞益烈。轟動
一時,蔚為奇觀,深宵始散。

香山古澳門,華彝乃異俗。三街舊會館,故事賽神福。每以四月
八,魚欄聚水族。營地街市前,宴集陳酒肉。捉弄最醉人,舞龍堪捧
腹。龍色塗金硃,其製用堅木。醉人皆醺然,舞勢倦手足。左右扶持
之,灌酒恐不速。如其不肯飲,含酒噴面目。中有白髯龍,舞者必老
禿。雖或不甚醉,亦自態可掬。東倒復西斜,彼起此又伏。龍鼓撾鼕
鼕,應節相追逐。群呼生箇來,取義在鮮淑。夜半舞方止,路人皆駐
矚。此風今不替,吾歌猶待續。(《碩果社》第九集)

醉龍曲 並序 吳肇鍾

澳門三街會館,每年四月八日,中山僑民相率作木龍舞,群歡被酒,醉舞街
衢,如石岐焉。例典也,因成長古。

84
雲螭隱鬣居大海,變化飛騰具神體。臨水鄉人時見之,魚儷蝦隊
隨光彩。遂求佳木作三停,龍有三停九似,見《爾雅》。 雕鐫髯尾工九
似。四月八日賣魚人,聚飲三街競尊簋。醉後提龍漫舞之,力疲亦有
行行止。酒能壯神持啜甌,神壯氣力自可使。舞酣不覺夜漸深,路滑
有時忘墮履。鄉儺媚鬼事何如,澳門地亦近鄉里。前行老者氣最清,
身手矯共鼓聲起。道旁人自笑相迎,知是賽神重奇禮。興闌人尚未歸
家,神去酒醒鼓聲已。(同上)

澳門人舞醉龍歌 何直孟

上不騎龍下舞龍。澳門壯士何邛邛。白髯老者彌健勁,鱗甲飛動
酡顏容。讙呼舞蹈鬧一市,銅鉦鼉鼓響丁冬。縱缺佛頭先導引,變化
不愁橫直衝。人龍色彩相映醉,蹲蹲善舞如雲從。十步噴酒忙矯首,
神技非關用賞醲。昏同八表天胡醉,爾輩尤狂心力瘁。爛醉如泥不顧
身,屢舞傞傞寧畏墜。見首見尾亦稱神,起伏屈伸翔四至。安得奔騰
上九天,噓成雲雨生民庇。更誰飛躍七洲洋,張爪揚鬐酣水戲。二三
君子陸來看,五月龍舟爭勝利。(同上)

醉龍,聞中山縣俗有醉龍舞,感而成歌 許菊初

長鯨吸百川,烏龍或倍此。昨聞龍過天山南,一口已盡酒泉水。
醉眼看天低,陶然心自喜。卻欲赴咸池,與日相偎倚。騰踔破空行,
扶搖任揮使。過處羊角生,廬舍皆傾圯。草木連根翻,人畜當者死。
昔從書卷看,游龍溫宛如處子。胡為此際肆淫威,猙獰過厲鬼。龍怒
固不測,喜亦難喻理。況當縱酒後,凶惡無比擬。噫嘻吁世事攀龍
者,寧知乃禍始。(同上)

醉龍 陳祖曦

鄭三雄談高士致。酒邊閒話濠江地。風俗輶軒采醉龍,繪聲繪影

85
猶龍意。喝龍迭呼生又生,歡騰酩酊龍遊事。事本漁民沿土風,浴佛
祈年求吉利。轟飲群豪有傑者,擾擾不辭百盃賜。鼚軒推載人中龍,
迎面噴酒逕須醉。醉生夢死自醺醺,噓氣成雲半寤寐。須臾怳似真龍
出,人物從龍各引類。或謂龕亂在神功,湯武躍龍曾得志。鹿角牛頭
畫不成,所翁構想風雲異。亢龍有悔玩文言,酒徒頌德資遊記。社題
吾輩共吟詩,大抵逢場聊作戲。(同上)

以上同題作品五首,亦屬社課之什,刊《碩果社》第九集,年印
行。大抵鄭春霆(0-0)、吳肇鍾久居澳門,對漁民的習俗了解最多,
因此在社課中倡寫《醉龍歌》,二家並有小序,敘述四月初八日鮮魚行舞
醉龍的沿流本末,期求魚獲豐收,家宅平安,鄭序的描述尤為詳盡。現在
傳統的古風猶存,每年都會在營地街巿舉辦盛會,一人帶醉舞動龍頭,二
人沿街挾持同行飲酒灌酒噴酒,龍鼓聲喧,彩旗飄舞,萬人空巷,十分熱
鬧。甚至還派發龍船頭飯,寓意吉祥。這是澳門特有的民俗,其他地方可
都沒有這種活動了。鄭春霆詩以五古紀實,醉態可掬。其也四首皆為七古
歌行,吳肇鍾詩描寫賽神的舞姿,尤為雄邁飛動。何直孟(?-)詩
亦寫舞醉龍的姿態,橫衝直撞,奔騰飛躍,恍惚也就成了龍的化身,全詩
靈動變化,亦為佳製。許菊初(0-)大概沒有看過舞醉龍的表演,只
是利用傳聞及書卷結合為詩,一方面強化龍的吸水能力,一方面又告誡世
人,龍之為物喜怒無常,萬一借酒行兇,可能就會闖出大禍,不得不小心
了。陳祖曦也沒有看過舞醉龍,他只是聽取了鄭三,即鄭春霆的描述,鋪
敘成詩,後面說說道理,大抵是逢場作戲而已。以上五家觀點各異,那些
看過舞醉龍的,神采飛揚,寫得比較投入,許、陳二家僅憑傳說為詩,難
以想像,自然就有點格格不入了,而這也顯示出港澳之間的文化差異。

四、《詠懷百韻》

詠懷 五言排律百韻 潘學增

……濠鏡營黌舍,青洲建序庠。 知用中學遷校於澳門青洲。連

86
年施教育,八載盡劻勷。孔教高談快,業餘諷詠臧。與韋汪瀚、
鄭谷貽、馮桂秋等在孔教學校常敘,且組織業餘文社。 雲霓施大旱,日

月喜重光。華獄驅歸馬,倭人若跛牂。塵寰殊面目,天運起膏
肓。冬日融融樂,秋風習習涼。鹿呼苹野聚,校復穗城張。願
學原辭粟,何須斗挹漿。濠江聊賦別,香港且出疆。余辭知用中
學校長之職。不見輕樗櫟,猶知念梓桑。同縣同學張思雲要余在鷓鴣
菜藥行任事。三年羈倦鳥,一旦把離觴。行篋攜書史,歸裝整橐

囊。……(《碩果社》第八集)

《碩果社》第八集的社課以《詠懷百韻》為題,作者有沈仲節、
許菊初、馮漸逵(-)、潘學增諸家。其中潘學增詩提到抗戰
期間在澳門生活的一些細節。當時知用中學從廣州遷到澳門青洲。潘氏
又提到與韋汪瀚、鄭谷貽、馮桂秋等在孔教學校敘談,鄭谷貽即鄭穀詒
(-),宏漢學校校長。他們嘗於年月0日在天真茶樓成
立業餘文社,詩人輩出,比碩果社還要早一年創立,亦屬戰時澳門文壇
的盛事。

五、其他

悼胡二景苹 鄭春霆

陋巷行吟兩鬢絲。麴生平素最相知。名山早定千秋業,海
角長懷一字師。 澳門東望洋下有公園,俗稱海角遊魂者,背山面海,風
景清幽。余居澳日常與景苹聽潮論詩於此。 性到中和惟守道,安於所

遇祇隨宜。人琴今日成追憶,惆悵開函讀舊詩。(《碩果社》第
九集)

胡景苹(0-)亦為碩果社詩人,戰時亦居澳門,著《胡景苹
遺集》。鄭春霆的悼詩提到海角遊魂,這是澳門東岸山崗上面一個制高
點,遠望大海,風光壯闊,天氣清朗時還可以遠眺大嶼山。年月
日,荷蘭軍隊擬攻佔澳門,就是在這片海域上遭葡萄牙守軍發砲擊潰,

87
巨艦沈沒,鬼哭神號,而登陸的荷軍損兵折將,傷亡逾五百人,生還者
約二百餘人,無路可退,盡成俘虜。胡景苹卒後,《碩果社》第九集以
悼詩為題,同作者有何直孟、吳肇鍾、韋汪瀚、許菊初諸家。

乙巳中秋澳門金舫露台待月四首 許菊初

豈為硝煙侵上界。故應深閉廣寒宮。廿年媽閣重遊處,猶是山
花寂寞紅。
隄樹搖風入畫樓。一湖如鏡黯中秋。於時搗藥人何去,負我開
簾綠蟻浮。
吳剛隔雨斧聲沈。也喜無聞翦伐音。念到兵塵違難地,到簾燈
火漸蕭森。抗日戰爭時曾於此地避兵。
金舫燈明照客來。勞人小借避繁埃。潮音午夜曾相報,明月明年
始再回。(《碩果社》第九集)

乙巳是年,金舫酒店原在西灣半邊橙一帶,金舫露台則是著名
的餐廳,園林燈彩,裝潢華麗,面臨西灣的海光山色,風物秀美,自是
賞月勝地了。許菊初戰時嘗居澳門,二十年後舊地重遊,自然感慨亦深
了。詩中提到媽閣,好像一切都沒有甚麼改變似的。以前澳門城巿的節
奏比較緩慢,大家的生活從容不 ,顯得悠閒,許菊初金舫露台待月四
詩就帶出了這種古典寧靜的氣氛。當日中秋有雨,月亮一直沒有出來,
前三首都在等待之中,浮想聯翩,而第四首只有寄望於明年了。

澳門歸程二首 許菊初

天風吹水起銀瀾。蟹舍漁村傍險灘。過盡九洲回眼處,馬交燈
火未闌珊。
大嶼潮喧波未平。飄然似葉一舟輕。比年為少經湖海,頗覺無
多隔死生。(《碩果社》第九集)

88
濠江感舊 吳肇鍾

盈盈春水沾雲碧,默默重愁墮海深。物力自持終作土,天
風吹緊不成吟。輕裝壓夢寒欺骨,吞淚成潮日繞心。此是舊遊
攜手處,茫茫惟見月孤沈。(《碩果社》第五集)

許菊初《澳門歸程二首》寫的是待月後的歸港之作。第一首寫澳門
九洲洋鹹淡水交界蟹舍漁村的海色;第二首遠眺大嶼山,回想少年的經
歷,就像一葉舟輕,經歷了很多的生死經驗。吳肇鍾的《濠江感舊》刊
於年,作者才六十一歲,感慨滄涼,末聯尤為沈重,不勝遲暮及傷
悼之意,同時也意在揭示一個時代的終結。
香港人的澳門印象互不相同,但經過詩人的篩選、剪裁及聚焦處理
之後,《碩果社》集可以濃縮為幾個美麗的片斷,由四十年代至六十年
代,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澳門的自然風光,例如松山、海角遊魂;其次是
佛教廟宇及民俗文化,例如普濟禪院、舞醉龍;此外還有一些本地特色
的餐廳,例如金舫露台,以及過去的文教事業,都很容易引發傳統文人
的共鳴,表現出高雅絕俗的韻味。至於洋人的建築物,他們並沒有放在
眼內,可見春秋義法華夷之辨,雖然有點不合時宜,但在一班傳統的中
國知識分子中,仍是揮之不去的。現在我們講全球化、地球村,統一格
局,講求業績,以數字代表一切,最有說服力,但很容易也就迷失自己
的身分了,傳統的文化逐漸淡出,這不能不說是新一代的悲哀。謹具蕪
見,未必有當,希望能給澳門城巿文化形象的塑造參考。

註釋:
 參 坤堯:《碩果社簡述》,載《文學論衡》總第五期,香港,00年
月,第-頁。
 李供林:《松山亭聯》云:“松風徐送,正盪胸懷,更看鏡海波光,蓮峰嵐
影;山雨欲來,且留腳步,遙聽青洲漁唱,媽閣鐘聲。”

89
從終點出發
黃奕輝*

一、 前言

一個城市形象之建立,並非單靠華麗的包裝或誇張的宣傳,而是在
於這城市的生活方式與內涵,另外,還有形式的表露,亦即建立在整體
的文化根基上。文化,本身亦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價值觀、一種
包含有品味、教育程度、智慧和創意的混合體,試想一位從未踏足澳門
的遊客,要從那裡開始去瞭解這裡的文化?從其建築、市容或居民的生
活表現?毫無疑問,一般旅客由入境開始,就會開始打量其身處地方的
一切,這包括市容、景觀、民俗節慶、禮儀、文藝活動及人民的生活素
養等。因此,一個城市的文化性格,已成為城市的特質與人民生活素質
的反映,文化建設亦已成為眾多城市作為推廣宣傳的不二法門。
澳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一個小城,回歸前甚至大部分亞
洲地區的人們都未曾察覺有這麼的一個地方,無論在政經活動、工商發
展、生活素質、文化設施等,均談不上可跟鄰近城市作比較,今天竟躍
升為人所共知的亞洲賭城,迅速地發展、成長及被全球化,澳門正蓄勢
待發,但在這過程中,我們必需乘著這股生機與活力,順勢開展城市個
性化的工程,在
“文化小城”
的終點再出發,打造更具個性魅力的
“東方樂
園”

剛於柏林旅遊交易會被選為
“亞洲最具前景的旅遊目的地”
的澳門,
人口不過五十餘萬,但每月就要接待二百多萬遊客,市內景點都被擠得
水洩不通,這正突顯了土地資源缺乏的問題,而近十年以來已通過填海
等工程,製造了不少土地供發展用途,當下已見這些土地已被利用發展
各式各樣的娛樂設施、商住樓宇及體育場館等,唯少有發展與文化產業
有關的項目,這樣,澳門故有的文化特色與個性將會被慢慢淹沒,老街

*
澳門設計師協會

91
舊巷及傳統小食店亦難逃
“舊區重建”
等經濟活動的抹煞。

二、 澳門的城市建設

在經濟效益及全球化思想主導下,澳門的城市建設,以填海造地及
拆建舊區為主。從前的 仔與路環已由兩個小島,以泥土連成一體,而
澳門半島的海岸線亦南移了數百米。另外拆建的是阻礙經濟建設的舊社
區,以騰出更多空間用於城市建設,從而配合都市化形象,加建高樓大
廈,不久乘船抵澳的時候再看不見松山燈塔的燈光,而大三巴牌坊則會
被淹沒在一片石屎森林中。事實上,全球化為本地所帶來的衝擊,也許
對本土發展意識產生激發作用,環顧鄰近的城市,在其經濟發展最快那
幾年,城市的面貌都會產生重大的改變,民間對發展中所需承受的滋擾
都顯得並不習慣,批評的聲音越叫越烈。但從正面角度去分析,全球化
並不一定要摧 本土傳統,以破舊去立新。反之,它或許能引起更多民
眾對本土特色事物多加留意關心及產生保護意識,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文
化保護膜,以理性及細心的態度去維護本土傳統特色及多元性。
現在的世界,在經濟及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城市互相模
仿、複製等現象越來越嚴重,城市之間互相競爭,各國各市建設日新月
異。要發展出一套適合澳門的形象系統並不簡單。這是一個靠形象贏得
機會的時代,自賭權開放以後,世界的目光都注視 澳門,我們面臨的
各種競爭將更加激烈。正因如此,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成了當務之急,良
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的一筆寶貴的資產,可以為地方發展提供一個良好
的環境及更大更長遠的發展空間。試想當澳門擁有一個廉潔高效的政
府、暢通無阻的交通、清新潔淨的空氣、五光十色的街道及禮貌熱情的
市民時,那種夢幻之城的感覺,才是遊客及投資者樂見的。

加 城市形象建設,可從五個方面去分析。
(一)確立城市形象定位,準確地為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
工程的重要戰略部署,它體現了城市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當前,澳門的
城市形象已基本確定了以旅遊博彩及會展娛樂為主,以背靠中國大陸為

92
特點,吸引外資來澳,此定位亦不見與鄰近城市產生惡性競爭作用。反
之,已有南亞城市模仿此定位,開放賭業。
(二)合理規劃自然及景點景觀,包括風景名勝景觀和文物建築等
兩部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對這些景觀和建築的周邊規劃
建設過程中,必需注意加 施工保護,因地制宜,更多地順其自然,謹
慎地處理好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的關係。例如,以填海及道路工程,把
原本為海邊的西灣及南灣,變成南灣湖及西灣湖,配合主教山教堂及西
灣沿岸的建築,已成了不少名信片及旅遊雜誌的主版照片。
(三)城市建設規劃與保護。建設規劃與保護是城市形象建設中
兩大難題。澳門的歷史城區建築群,蘊藏了四百多年的文化內涵,但是
伴隨 城市規劃的迅速擴大和急速發展,城市建設與文化景觀的保護,
逐漸成為當前澳門城市規劃的兩個重要問題。城市老區因長年發展關係
一般都會座落於市中心位置,當中集中了大量的文物古蹟建築,因此,
該區城內的新建建築物的高度,形式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制約,在這情況
下,需從城市規劃上開闢新的區域,突破城市的傳統區域邊界,將新的
建築引向城外。並留意新區域周邊建築對文物古蹟於觀感上影響。另外
通過規劃把孤立的文物景觀在空間上結合在一起, 化文物古蹟的整體
形象。
(四)充分發揮政府對城市形象建設工程的主導性與調控性作用。
化政府的宏觀管理功能,以全新的市政府形象順應現代社會對政府機
構的要求。另外政府應充份發揮其應有的行政職能,對城市形象建設予
以有力的支持,例如要建立或引入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介體系。
良好的城市形象的確立,必需借助專業媒體,如電視、電台、報紙及雜
誌等有一定覆蓋層面的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 化本地傳播媒體的設
施及器材等。並配合經常性地舉辦一些高層次的研討會及展覽活動,借
助活動的宣傳,讓更多人瞭解城市本身的歷史及文化背景,日新月異的
現代化建設,持續蓬勃發展的經濟等,擴大宣傳的層面。此外亦可通過
舉辦一些節慶或國際性體育運動,開展城市公關。
節慶活動是近年來城市運用較多,也頗為有效的公關方法。近年,
國內許多城市都非常重視一些有文化特質的節慶活動,利用城市獨特的

93
節慶活動提高本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塑造本市與眾不同的形象。
(五) 化市民對城市形象建設的參與意識。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
素質。市民的言談舉止、精神面貌、整體素質,都會影響遊客對該城市
的看法和評價。熱情善助、彬彬有禮、開朗誠實等良好的市民素質,必
然會對城市形象產生積極的影響。要 化市民對城市形象建設的參與意
識,讓他們意識到其重要性。在增 市民城市形象建設信心的同時,還
要使市民清楚其努力的方向,廣泛推動市民群眾積極關心,最終亦能改
善市民的生活素質。

三、 結語

良好的城市形象規劃,最終有助於整個城市的經濟振興及政治民
生等全面的綜合發展,但城市形象應有別於企業形象,不能以經濟意識
為主導價值取向,因為城市形象除了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和增 競爭力之
外,還必需兼顧城市的政治和文化的長遠發展及人民生活素質,於合理
的範圍內提升,形成產業、文化、民生及形象的四贏局面。

94
澳門街道名稱與城市文化形象
彭海鈴*

葡萄牙人於世紀中葉以租地方式入居澳門,至世紀中實施殖民
管治。四百多年來,澳門從小漁港發展為擁有四十多萬人口的城市,街
道縱橫,高廈林立,根據澳門民政總署的資料顯示,至00年月日,
本澳已冠有名稱的大小街道共條,其中澳門半島上有條, 仔有
條,而路環則有條。 這一千多條街道的形成和劃定,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澳門城區的發展以及社會民生的變化。換句話說,澳門的街道
名稱濃縮了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文化,是中葡文化在澳門兼容並蓄的具
體說明,也體現了民眾的宗教信仰自由,顯示了澳門的城市發展面貌,
反映澳門社會不斷向前邁進的積極步伐,從而展示了澳門與別不同的城
市文化形象。

一、街道單位及名稱的制訂,顯示中葡文化並存的城市文化
形象

澳門經四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一個擁有四十多萬人口的城市,
街道的劃定,隨著城市的規劃和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在街道單位以及名
稱的訂定上,充分反映中葡文化的包容精神:

(一)街道單位兼採中葡分類
澳門的街道單位大約有:大馬路Avenida、馬路Estrada、公路
Estrada、路Ramal(或Rua)、街Rua、巷Travessa、里Beco、圍Patio、
台Patio、社Beco、坊Patio、斜坡Rampa、前地Largo(或Praca)、石級
Escada、廣場Praca(或Largo)、圓形地Rotunda、眺望台Miradouro、土
腰stmo等十多種,這些街道單位混合了中葡城市中較常探用的分類。

*
澳門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95
. 中式類型
在澳門,街道單位採用中式的非常多,中國城市街道中出現的街、
巷、里、圍、社、坊,在澳門也有不少。
() 街:
“街”
這種街道類型,中、外城市建設中皆見,在中國古代
城市,
“街”
往往是較繁盛的通衢大道。在本澳,
“街”
的數量是其他街道
類型之冠,在舊區最為常見,如下環街、大碼頭街、木橋街、巴素打爾
古街、白灰街、二龍喉街、火船頭街、水坑尾街等等。這種狀況反映了
前澳葡政府在最初規劃城市街道時,基本上以中式單位為主,因此舊城
區中多採用中式之街、巷、里、圍等單位,而葡式街道單位在舊區之中
相對數量較少。同時,
“街”
這種單位亦有以方向、次序、狀況、開闢時
間先後作修飾詞的,例如:公局新市南街、公局新市北街、公局新市西
街、公局新市東街(以上為方向)、台山新城市第一街、台山新城市第
二街、台山新城市第三街(以上為次序)、沙欄仔橫街、鵝眉橫街(以
上為狀況)、河邊新街、青洲新街(以上為開闢時間先後)。這類應用
於本澳街道,特別是街、巷上的修飾詞十分多,能具體反映街道發展的
特色,亦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城市建設的多重變化。
() 巷:巷是城市中較狹小的通道,如十字巷、水字巷、小新巷、天
神巷、貨倉巷、大纜巷、主教巷、平線巷、米糙巷等等。同時,亦有以
方向、次序、狀況、開闢先後作修飾詞的,例如:高樓上巷、仁慈堂右
巷、永安下巷、連安後巷(以上為方向)、媽閣第二巷、媽閣第三巷、
叢慶二巷、叢慶三巷、叢慶四巷(以上為次序)、大鵬橫巷、戲院斜巷
(以上為地形狀況)、福隆新巷(以上為開闢時間先後)。
() 里:如仁安里、木字里、太平里、鹽里、福隆里、居仁里、居安
里、土地廟里、炮兵里等等。而有部分
“里”
名又有同
“圍”
名之別稱,例
如:光復里別稱光復圍,竹里別稱竹圍,青草里別稱青草圍,昇平里別
稱昇平圍,俊秀里別稱俊秀圍,咸蝦里別稱咸蝦圍等等。應用於
“里”

修飾詞幾乎絕無僅有,這是較為罕見的。
() 圍:如卜圍、下環圍、內裡圍、巴掌圍、打纜圍、竹園圍、高樓
圍、龍眼圍、綠豆圍等等。用於
“圍”
名的修飾詞不多,僅有以次序名之
者,如:吉慶一圍、吉慶二圍、林家一圍、營地一圍等。

96
() 社:數量很少,只有位於爛鬼樓附近的聚龍舊社。
() 坊:數量亦很少,只有位於沙欄仔街附近、別稱花園圍的叢慶
坊。
. 葡式類型
澳門的街道單位有西方城市中常見的大馬路、馬路、公路、路等,
更有前地、圓形地、廣場、土腰等葡國城市採用的街道單位。葡式街道
單位多位於較近期發展的區域或是填海地段,街道系統的規劃較舊區寬
闊和整齊。
() 大馬路: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雅廉坊大馬
路、友誼大馬路、沙梨頭海邊大馬路等等,其寬度及長度一般而言是本
澳街道中之最。
() 馬路:如得勝馬路、炮兵馬路、連勝馬路、白頭馬路、西墳馬
路、青洲河邊馬路等等。
() 公路:澳門半島上並無公路,只見於 仔及路環,如 仔七潭公
路、路 連貫公路。
() 路:數量不多,如澳門半島上的葡京路、 囉園路、菜園路,
仔的菜園路、學院路、體育路等等。
() 前地:是指位於某些建築物前的空曠地方,如:白鴿巢前地、議
事亭前地、亞婆井前地、康公廟前地、媽閣廟前地等等。
() 圓形地:類似車輛迴旋處的圓形街道設計,如:友誼圓形地、嘉
路米耶圓形地、鮑思高圓形地等等。
() 廣場:如友誼廣場、關閘廣場、文化中心廣場、如意廣場、永寧
廣場等等。
() 眺望台:座落於較高處之街道單位,可供市民遠眺風景,例如:
東望洋眺望台、西望洋聖母眺望台、保健聖母眺望台、海之聖母眺望
台、瑪利二世皇后眺望台。
() 石級:數量不多,如位於下環街與龍頭左巷之間的太和石級、位
於白鴿巢公園東北面的田螺石級等。
(0) 土腰:這個比較特別的街道單位,在澳門只有一個,就是在關
閘附近、別稱為關閘馬路的亞馬喇土腰。

97
(二)街道名稱中葡異名
澳門的街道名稱往往出現中葡異名的情況,即中葡文名字並非互相
對應翻譯,顯示了兩種文化的包容精神。
. 以葡人名字命名為街道的葡文名稱,但中文街名卻非該葡文名
字的音譯,而是另有意思。例如:大興街,其葡文街名是Rua de JOAO
DE ARAUJO;白鴿巢前地,其葡文名稱是Praca de LUS DE CAMOS;
新勝街,其葡文名字是Rua de TOMAS VERA;連勝馬路,其葡文名
字是Estrada de COELHO DO AMARAL;三層樓斜巷,其葡文名字是
Calcada de FRANCSCO ANTONO;龍頭左巷,其葡文名字是Travessa de
ANTONO DA SLVA。這些街道的葡文名稱都是葡萄牙人的名字,但其
中文名稱卻不是這些葡人名字的音譯。
. 以葡人姓名為街道的葡文名稱,而中文街名雖為該葡人名字的音
譯,但因民間多沿用華人社群對該處之慣常稱呼,終使政府亦將此慣常
稱呼列為該街道之別名。例如:Avenida de ALMEDA RBERO,其中文
街名音譯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但華人社會一向稱之為
“新馬路”
,因
“澳門本無此交通大道,只在一九一八年前後所開闢者。新闢馬路時,因

尚未有名稱,故時人皆以新馬路目之,一直沿呼至今。” 因此政府最終
亦將 列為此街道之別稱。又如:Rua de PEDRO NOLASCO DA
“新馬路”
SLVA,其中文街名音譯為伯多祿局長街,惟本地人喜稱之為
“白馬行”

就連過往位於這條街上的聖辣非醫院,亦稱之為白馬行醫院。這條街道
在清道光年間已為洋行集中地,商業繁盛,其中的英國渣甸洋行代理白
馬威士忌酒,
“為廣招徠,在門前豎立了一幅巨型廣告畫,上繪有白馬商

標。” 華人遂稱該洋行為
“白馬行”
,及後更以之為街名。
. 葡文街名與中文街名各不相同。例如大街,又稱營地大街,其中
文名字中
“營地”
之來由,是因該處曾駐紮軍營,故有此名,
“實緣清朝
乾嘉間,海盜異常猖獗,如鄭一、張保等,相繼稱霸海上,到處劫船焚

村,清廷為衛護泊口互市計,迺派大兵屯此紮營。” 及至0年英法戰
爭期間,英國曾藉口協助葡萄牙人,防禦法軍,於是強行派兵登陸,也
曾在大街紮營,故後來亦稱之為營地大街。大街的葡文名稱是Rua dos
MERCADORES,意譯為
“商人街”
,因百多年前,該處亦曾是繁榮的商

98
業區,眾多商人聚於此進行貿易,稱為
“商人街”
亦頗恰當。又如紅窗門
街,其所在地本是以往
“澳城”
的其中一道城閘門,上有一扇紅窗,故時

人俗呼為
“紅窗門”
,“閘門高拱,關卡附之,有稅吏及汛兵駐守。” 當時
該閘門為通向下環、媽閣地方之要道,是一道關卡,故其葡文名稱是Rua
da ALFANDEGA,即為
“關卡街”
之意。

(三)以中、葡名人姓名作街道名稱
在澳門,以名人姓名為街名的情況非常多,基於以往葡萄牙殖民統
治的緣故,採用葡人名字為街名的,遠比以中國人名字為街名的多。隨
著澳門回歸祖國,相信往後在訂定街名的時侯,當會更多考慮以我國或
本澳先賢名字為街名,以深化澳門市民的人文素養。
. 以葡人名字作街道名稱
在以往澳葡殖民統治時期,以葡人作街名,極為普遍。當中有以政
治人物命名者,如巴波沙大馬路、巴波沙巷,都以曾三度(-、
-、-0)出任澳督的巴波沙(ARTUR TAMAGNN
BARBOSA)為名。又如高士德大馬路,則以兩度(-、00-0)
出任澳督的高士德(HORTA E COSTA)為名。此外,亦有以文化名人命名
者,即如庇山耶街Rua de CAMLO PESSANHA,便是以居澳葡國詩人庇
山耶命名,
“他是詩人、律師、教師,在澳曾任利宵中學教師、物業登記
局局長。” 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00元面值鈔票上,便以他的
肖像為圖案。文第士街、文第士巷、文第士圍則以居澳葡國律師兼藝術
收藏家文第士(SLVA MENDES)為名。
. 以華人名字為街道名稱
在過往殖民統治時期,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為數甚少,多是
曾在澳門居住而且富有的華人,他們對澳門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例
如:和隆街Rua do VOLONG,是以清代奉政大夫呂和隆之名命名。呂
和隆為“順德人,天主教徒,家境富裕,據說當年澳葡當局也曾向他

借糧餉。” 呂和隆與妻子梁氏合葬於和隆街附近的舊西洋墳場內,他
倆的墳墓 
“是墳場有年份記載中最早的華人墓穴。” 又如盧九街Rua do
LUCAO,是以清末華人富商盧華紹(盧九)為名。其他如高可寧紳士

99
街Rua do COMENDADOR KOU HO NENG、何賢紳士大馬路Avenida do
COMENDADOR HO YN等,亦屬此類情況。至回歸前,有關方面開
始較多採用與澳門有關的華人姓名作街名,如澳門半島上的孫逸仙大
馬路Avenida DR.SUN YAT-SEN,以及 仔的孫逸仙博士大馬路Avenida
DR.SUN YAT SEN和孫逸仙博士圓形地Rotunda DR.SUN YAT SEN,都是
以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又如冼星海大馬路Avenida XAN
XNG HA、鄭觀應大馬路Avenida ZHENG GUANG YNG,就是以與澳
門關係密切的近代音樂家冼星海、近代社會活動家鄭觀應分別命名的,
反映了澳門與祖國不可割斷的感情。
除了以華人名字作街道名稱外,在澳門街道的命名上,亦有採用華
人姓氏的,例如:趙家巷、趙家里(圍)、鍾家里(圍)、吳家圍、林
家一圍、陳家里(圍)、馮家里(圍)、葉家里(圍)等,顯示曾有某
氏族人聚居於此,表現了中國人傳統的氏族觀念。

(四)以中、葡城市作街道名稱
葡人統治澳門多年,在訂定街道名稱時,有以葡國城市為名的,然
亦有以中國城市為名,而這些街道,多位於新發展區,如 仔以及新口
岸一帶。
. 以葡國城市命名的街道
此類街道包括有位於 仔的里斯本街Rua CDADE DE LSBOA,便
是以葡國首都里斯本命名;而位於新口岸區的科英布拉街Rua CDADE
DE COMBRA和波爾圖街Rua CDADE DO PORTO則是分別以葡國著名
大城市科英布拉以及波爾圖命名。
. 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街道
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街道數目不少,有以首都命名的北京街,在澳
門新口岸及 仔各有一條。在 仔以中國城市命名的還有南京街、西安
街、汕頭街、成都街、杭州街、桂林街、潮州街等。而上海街、廣州
街、廈門街、昆明街等,則是位於新口岸區的。

100
(五)以中、葡紀念節日作街道名稱
除了以中、葡城市作街道名稱外,亦有以中、葡兩國的紀念節日為
名的,相對而言,以葡國紀念節日為名的數量比較多。
. 以葡國紀念節日命名的街道
此類街道包括有:以葡國國慶日為名的十月初五日街Rua de CNCO
DE OUTUBRO和路環的十月初五馬路Avenida de CNCO DE OUTUBRO。
此外,還有城市日大馬路Avenida  DE JUNHO,而為了紀念葡萄牙於
年發生的
“四 · 二五”
革命事件,以之命名的街道則有四月二十五日街
Rua  DE ABRL和四月二十五日前地Praceta  DE ABRL。
. 以中國紀念節日命名的街道
以中國紀念節日命名的街道數量甚少,例如:以中國國慶紀念日為
名的十月一號前地Praceta  DE OUTUBRO。此外,亦有以中國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為名的臘八街。

二、 以宗教信仰建築物命名的街道,展現信仰多元性的城市
文化形象

葡人來澳後,選擇其聚居之處時,總要考慮一定的條件,其中宗
教信仰因素是重要的,所以他們的居住地方體現宗教優先的原則,以教
堂為住處中心。而中國居民的住處,亦有靠向廟宇發展的情況出現。因
此,澳門的街道名稱,有以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為中心發展的街道名
稱,亦有以中國民間信仰的廟宇為中心發展的街道,顯示澳門信仰多元
性的城市文化形象。

(一)以教堂及修道院為中心發展的街道
葡人入澳之後,天主教亦因之傳入,傳教士在澳門陸續興建教堂,
如歷史最悠久的聖安多尼堂(華人稱為花王堂),附近一帶的街道亦以
之為名,包括花王堂斜巷、花王堂前地、花王堂街、花王堂巷、花王堂
高園。而現為主教座堂的大堂,附近的街道亦以之命名,包括大堂斜
巷、大堂前地、大堂街、大堂巷、大堂里、大堂圍、大堂新圍。其餘大

101
三巴街、大三巴右街、大三巴巷、大三巴斜巷、大三巴圍則是以大三巴
教堂(Church of St.Paul)為中心而命名的街道。大三巴教堂於-0
年間建成,它是遠東第一所西式高等學府──聖保祿學院,曾培養不少
出色的傳教士。可惜這座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宏偉建築
物,在年月日的一場大火中,幾乎盡毀,僅剩一面前壁能保留下
來,這座前壁,華人習慣稱之為
“大三巴牌坊”
,現已成為澳門的地標,
亦讓人憑弔教堂昔日的光輝歲月。而三巴仔街、三巴仔橫街、三巴仔斜
巷、三巴仔里、三巴仔圍剛是以聖若瑟修院(華人稱為三巴仔者)為中
心之街道;而板樟堂街、板樟堂前地、板樟堂圍、板樟堂巷、板樟空地
等亦屬此情況。

(二)以廟宇為中心發展的街道
澳門人口以華人佔絕大部分,葡人入澳前,已有華人聚居於北部
以及西南方的村落,中國人敬天事祖,在澳門,廟宇數量不少,而且很
多是逾二三百年歷史的。在以廟宇為街道名稱的,當然少不了歷史最悠
久的媽閣廟,以之命名的街道包括:媽閣斜坡、媽閣斜巷、媽閣巷、媽
閣街、媽閣里、媽閣廟前地、媽閣上街、媽閣第二巷、媽閣第三巷。此
外,中區的哪 廟,香火鼎盛,以之為名的街道則有哪 廟斜巷、哪
廟巷、哪 廟里、哪 圍、哪 廟街。以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廟──
沙梨頭土地廟為中心的街道有土地廟前地和土地廟里:而位於十月初五
日街中段的康公廟前,則有康公廟前地。

三、反映地區發展變化的街道名稱,顯現時代性的城市文化
   形象

澳門城市發展,經歷四百多年的變化,滄海桑田,不少地區不復舊
觀,但卻可從街道名稱,得悉以往社會風貌,從而了解箇中演變。

(一)顯示過往環境地貌的街道名稱
澳門經歷四百多年的城市發展,從漁港到城市,填海造地,致令不

102
少地區的舊日面貌逐漸改變,然而,不少街道名稱可作為歷史的見證。
“一般來說,城市發展初期,很多街名都是由當地居民
‘約定俗成’
。它都

是反映該地區原來的景物、生產用途和歷史。” 這類街道名稱在澳門早
期發展的區域中,最是普遍。
澳門城區的發展,以現今營地大街一帶為最早,其西即為岸邊渡
頭,從大街往西北方向之街道,其名稱亦可見此處為船隻灣泊之地,貨
物匯集於此,如:木橋橫街、柴船尾街、新 頭街、快艇頭街、大碼頭
街等等。大碼頭街、快艇頭街、快艇頭里、快艇巷、新 頭街、新 頭
橫街、木橋街、木橋橫街、火船頭街、柴船尾街。原來此處一帶曾是清
政府設立海關監督行台及稅館之地,有關前街與關前後街兩街道名稱可
證。
由於營地大街一帶商業繁盛,又是葡人聚居之所,清政府為方便管
理以及徵收稅款,遂於開放海禁後,在澳門設立海關:
國朝設有海關監督行台及稅館。 0
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收復台灣,不久解除海禁,開放與外國
的貿易活動,並在全國設置四大海關,以《粵海關志》所記:
天下海關,在福建者轄以將軍,在浙江、江蘇者轄以巡撫,惟廣東
粵海,專設監督,誠重其任也。
粵海關設立後,復
“以澳門為夷人聚集重地,稽查進澳夷船往回貿

易,盤詰奸究出沒,均關緊要” ,遂於澳門設立分關。為了保證海關在
澳門徵稅工作之進行,不僅建立
“正稅總口”
,另外更在關閘、大碼頭、
娘媽角及南灣四處設立稽查口:
澳口係正稅總口,在廣州府香山縣,距大關三百里。大馬頭距澳門
總口一里,南灣距澳門總口二里,關閘距澳門總口一里,並在香山縣,
係稽查口。 

(二)反映當今城市發展的街道名稱
隨著時代的進步,澳門的城市發展步伐日見急速,新區域的開發、
大型建設的落成,令澳門城市面貌一新,而新街道的命名,亦見證了澳
門與時代同步的城市文化形象。

103
回歸前後,澳門的大型建設項目紛紛動工,近幾年陸續完成,這些
新型建築物有些甚至成了遊客的觀光熱點,而在這些建築物周邊亦開通
了不少新的街道,這些街道多以這些大型建築物為名,例如:立法會前
地、終審法院前地、文化中心廣場、觀光塔前地、觀光塔街等。

四、以居澳外國名人、外國城市以及國際節日命名的街道名
   稱,顯示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形象

(一)以居澳外國名人命名之街道
除了以葡人、華人名字作街道名稱外,亦有以曾居澳的外國名人
姓名作街道名稱,即如千年利街Rua GEORGE CHNNERY、倫斯泰特
大馬路Avenida SR ANDERS LJUNGSTEDT便是。千年利街是紀念居澳
英國著名畫家錢納利而命名的,
“千年利”與
“錢納利”
是CHNNERY的不
同音譯而已。錢納利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畫家,他於年來澳,繪畫
了不少以澳門風景、人物為題材的作品,
“真實地反映當時澳門的風土

人情。” 他於年在澳門鵝眉街寓所逝世,安葬於白鴿巢公園旁的
基督教墳場。而倫斯泰特大馬路Avenida SR ANDERS LJUNGSTEDT 的
命名,則是為了紀念瑞典商人、歷史學家倫斯泰特。倫斯泰特(一譯龍
思泰)出生於瑞典林徹市(一譯林雪市),他於年來華,最初任職
廣州瑞典東印度公司,年來澳定居,經商致富,後致力澳門歷史研
究。
“年和年,他出版了關於葡萄牙在中國的居留地,特別是澳

門的著作。” 及後他對這兩部著作作出了修訂。在他去世後,這兩部著
作被合為一書於年在美國波士頓出版,此書就是《早期澳門史──在
華葡萄牙居留地及羅馬天主教佈道團簡史》,
“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中,

成為研究和了解澳門歷史的必讀之書。” 這部不朽的著作,亦被國際史
學家公認為第一部科學地對澳門歷史進行研究的權威著作。倫斯泰特於
年在澳門去世,葬於白鴿巢公園旁的基督教墳場。倫斯泰特大馬路
於年開通,當時前澳門市政廳還特地
“邀請瑞典林徹市市長訪澳,並

簽署締結姊妹城市議定書,繼續發展澳門與瑞典的友誼。”

104
(二)以外國城市命名的街道
以外國城市命名的街道,多見於 仔和新口岸等新發展地區。在
仔有布拉格街,新口岸區則有巴黎街、布魯塞爾街、柏林街、倫敦街、
長崎街等。

(三)以國際紀念節日命名的街道
除了以中、葡兩國的紀念節日作街道名稱外,在澳門亦有以國際紀
念節日為街道名稱的,例如:勞動節街Rua º DE MAO和勞動節大馬路
Avenida º DE MAO,便是以
“五.一”
國際勞動節命名的。
以長居澳門的外國名人以及為人熟悉的外國節日作為街道名稱,這
種情況顯示了本澳社會對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澳門面積不大,然而因為城市發展歷史已有四百多年,街道的劃
定和命名,有一定的軌跡可依循。舊區的街道,論寬度及長度,以至兩
旁建築物的高度,均遠遠不如晚近發展的區域。在澳門城區的發展過
程中,不斷有新開闢的道路,這些道路的名稱,反映了澳門四百多年
來城區的變化,亦為澳門建立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然而美中不足的
是,由於過往在制訂街道名稱上,特別對於葡文街道名稱的翻譯,可能
是翻譯者的學養不足,又或是其他因素使然,有些街道名稱生澀拗口,
讀之亦不甚文雅,對澳門的形象實有一定影響,這多出現於以葡人名
字為街道名稱中,將葡文直譯過來產生的結果。例如:亞卑寮奴你士
街Rua de ABREU NUNES、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Avenida de DEMÉTRO
CNATT、道咩卑利士街Rua de TOMÉ PRES、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Avenida do ALMRANTE LACERDA、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Avenida do
CONSELHERO FERRERA DE ALMEDA、路義士若翰巴地士打Rua de
LUÍS JOÃO BAPTSTA等等,而遊客必到的新馬路,原名其實是亞美打
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de ALMEDA RBERO。
這些街道名稱中用了
“卑”
、“奴”
、“罅”
、“肥”
、“刁”
、“咩”
等不太文
雅的字眼,而且又將葡文音節逐一硬譯過來,致使中文譯名繁冗不堪,
教人看得頭昏腦脹,相信沒有多少旅客對之有好印象,更可能會驚詫怎
麼澳門會有如些粗鄙怪異的街道名稱。這些翻譯水平奇差的街道名稱,

105
有關方面理應好好
“修理”
它們,以免影響澳門的城市文化形象。

註釋:
 此數字乃根據澳門民政總署出版之《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00年月
版。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第0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年版,第頁。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第頁。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第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年版,第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年版,第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年版,第頁。
 饒玖才:《香港地名探索》,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年版,第頁。
0 印光任、張汝霖著,趙春晨校注:《澳門記略》,澳門文化司署,年
版,第頁。
 梁廷楠:《粵海關志》卷七《設官》,《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件匯編》
(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基金會、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合編,人
民出版社,年版,第頁。
 梁廷楠:《粵海關志》卷七《設官》,《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件匯編》
(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基金會、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合編,人
民出版社,年版,第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年版,第頁。
 赫爾堡:《龍思泰傳》,載《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年版,第
頁。
 章文欽:《龍思泰與〈早期澳門史〉》,載《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
年版,第頁。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年版,第0頁。

106
廣州乞巧文化與城市形象塑造
楊 茹*

一個喜聞樂見的愛情故事,化成流傳千古的民間美俗,在不同的地
方,在不同的國度,以不同的方式傳承演繹著。台灣府城七夕國際藝術
節,乞巧文化正在融入現代文明中綻放迷人的光彩。在日本仙台,乞巧
節已經成為每年吸引00多萬國際遊人的盛大節日。而我們,在經歷了無
數熱鬧與輝煌之後,開始從頭再來。

一、廣州乞巧文化

(一)沿革與變遷
乞巧節源於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這一故事最早起源於星辰
崇拜,是古人將牽牛星、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結果。據文獻記載,乞
巧節自起源算起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了。清人王士禎《香祖筆記》
稱,
“七夕之說,自三代(夏、商、周)以來,相沿舊矣。”
但當時僅指
天文學上的天體星座,尚未聯繫到男女愛情。到了西周,《詩經》中已
有民間傳說的痕跡,而漢代《淮南子》更有了
“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
的記載,這就是人們常說
“七夕乞巧,始於漢代”
的緣故。
農曆七月初七,習稱乞巧節、七夕節、女兒節等,廣州人稱為
“七
姐誕”
。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美麗善織,令人羡慕不
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美滿幸福的婚姻,於
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
“乞巧”
活動,並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習俗,由此
形成了乞巧節。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
“漢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
俱習之”
的記載,據說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後在唐宋詩
詞中也屢被提及。《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太宗與妃子們每逢七夕在

*
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07
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亦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
人稱為乞巧市。《醉翁談錄》說:
“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
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
夜方散。”
即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
臨近七夕,乞巧市更成為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說明古時乞巧節是何等
盛況。
粵人重巧夕,燈光到天明。廣州的乞巧節頗具特色,在節前,姑娘
們就用彩紙、通草、線繩等材料,編製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穀種、
綠豆放入小盒浸泡發芽,待到二寸長時,用作
“拜仙禾”
和“拜神菜”
。初六
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穿新衣服,戴新首飾,一切安排妥當後,開始
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
“迎仙”
,三至五更,連拜七次。拜仙後,姑娘們
手執彩線,對著燈影穿針孔,連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否
則叫輸巧。七夕過後,姑娘們將製作的小工藝品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每當牛郎織女七月初七鵲橋相會時,村民們也
實實在在地努力為自己的未嫁女兒們搭建
“人間鵲橋”
。父母鼓勵女兒製
作精巧紛呈的
“七夕公仔”
,並於初六晚上在祠堂或家門口擺
“巧”
出來,
任人觀賞品評,誰家門前看的人多,誰家的姑娘就體面,就容易被人提
親。
清末民初,珠村舉人潘名江先生寫了一首《珠村七夕吟》,生動地
記錄了舊時廣州珠村的乞巧節盛況,為乞巧文化的傳承留下了寶貴的文
字資料。

珠村七夕吟
清末民初 潘名江
珠村大祠堂,要擺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兒換靚裝。
金釵簪翠黛,玉鐲腕中藏,富戶多豪氣,貧家憂米糧。
金風初送爽,豐歉漫評量,執事張羅緊,砌作考姑娘。
請回老師傅,教給技藝長,挖來白鱔坭,撮和韌似糖。
塑像姿婀娜,一式古時裝,武將披金甲,妖嬈著麗裳。

108
琳琅光奪目,環佩響叮噹,巧手纖纖秀,秋波顧盼長。
鵲橋高架夜,主祭肅衣裝,登堂行大禮,盛典極鋪張。
雅樂高鳴奏,司儀撚玉腔,嬌聲操國語,走調亦堂皇。
至祭者就位,長衫馬褂光,陪祭者就位,縐紗是唐裝。
拈香小鬟侍,頂禮告上蒼,仙姬求下界,瓊宴望親嘗。
奠祭三杯酒,焚起一爐香,叩頭三通響,跪拜各用祥。
如儀恭祭後,執事布開張,排隊參觀者,歡欣喜若狂。
品評工藝美,作價論短長,津津言典故,混沌至玄黃。
人流摧逐逐,流覽總匆忙,仕女多穿戴,羅衣遞暗香。
夢魂猶記起,織女會牛郎,歸來各捉弄,調侃笑哄堂。

著名作家歐陽山的名著《三家巷》,也曾詳細地描述了舊時廣州的
乞巧節風情。廣州市老市長朱光先生(0-)於0世紀0年代寫下的
《廣州好》,也向人們傳達了他對廣州乞巧節的感受,給人印象頗深。

廣州好,乞巧乞姻緣。
巧藝年年祈夙願,
鍾情紅粉總堪憐,
今日的團圓。

今天的珠村人對這首小詩依舊十分熟悉,因為在珠村的乞巧節上,
“巧藝年年祈夙願,鍾情紅粉總堪憐”
至今還頻頻在擺七娘的各種場合用
作對聯。

(二)廣州乞巧文化節
廣州是一座有著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中心地、
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近現代中國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開放前沿地。
悠悠歲月在這裡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蹟和民俗積澱。在這個嶺南文化薈
萃之地,作為我國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乞巧文化源遠
流長,並經過一代代民眾的傳承和發展,乞巧文化成為獨具濃郁嶺南特

109
色的民俗節日,成為嶺南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體現和標誌。
遺憾的是,它曾經中斷,曾經伴隨七夕這個浪漫節日的許多民俗活
動幾乎消失殆盡。
幸運的是,乞巧文化神奇地在個別傳統村落的村民心底悄悄地沉積
下來,越積越濃,濃得無法化開。
廣州乞巧節的復興,要感謝珠村人。年,在中國改革開放0
年後,廣州市天河區珠村村民在幾位古稀老人的帶動下,自籌資金,勇
敢地自發恢復了乞巧節這一民間傳統習俗,從此,廣州又見
“七姐誕”

00年,在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支持下,珠村乞巧節終於衝破了
“封
建迷信”
活動這一認識上的束縛,開始走出村落,走向媒體,走向公眾,
“擺七娘”
在珠村越演越烈,並帶動了周邊的乞巧活動, 從此,
“擺七娘”
在廣州逐步紅火起來。近些年來,在珠村人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下,越來
越多的人記起乞巧、認識乞巧,加上媒體對珠村乞巧節的年年追蹤和大
量報道,影響日益廣泛。00年,珠村乞巧節被大幅提升為廣州乞巧文
化節,成為祖國大陸第一個關於乞巧的文化節日,受到包括中央電視台
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台南國際文化交流
促進會等的廣泛關注,得到包括中央電視台和省、市各大媒體的廣泛報
道,與此同時,珠村人也由於對乞巧節的那份鍾愛與執著而美譽天下。
00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節慶活動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傳統文化活
動,包括擺七娘——乞巧作品擺展;拜七娘古禮儀式表演;粵劇表演七
娘大戲;乞巧市——乞巧作品交易。二是現代文化活動,包括廣州乞巧
文化節開幕式;首屆廣州乞巧文化研討會;乞巧女兒形象創意大賽。三
是商業文化活動,包括七夕工藝品街、七夕美食街。
00年,廣州乞巧文化節在珠村再次成功舉辦。但對乞巧文化的復
興來說,這還僅僅是個開頭,因為乞巧民俗不應僅是傳統文化,更應是
面向未來的文化,因此,它需要更加妥善地挖掘、保護和弘揚,不斷地
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思想和新的價值。

110
二、乞巧文化與廣州城市形象塑造

(一)乞巧文化為廣州塑造有文化傳統的城市增添底蘊
廣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累,歷來被譽為
“歷史文化名
城”
,五羊傳說、陳家祠、十三行、沙面、南越王墓、南海神廟、西關大
屋、東山洋樓、藝博院、騎樓街、石室、書城、星海音樂廳等,都是廣
州這座魅力城市的美麗風景。
廣州乞巧文化也是一道傳承歷史、演繹現代的文化風景。廣州乞
巧文化節的舉辦地珠村,是廣州市天河區一條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老村
落,村環水,水環村,佔地六平方公里,又名朱紫之鄉,族譜釋義為朱
衣耀映、紫氣輝騰之意。傳說很久以前,珠村就有了乞巧節,世代相
傳,歷久不衰。珠村人對乞巧文化傳統的那份執著、勇敢和沉醉令人感
動,同時也折射出乞巧這一民俗文化的持久魅力。
珠村乞巧節的再次興起,首先得益於傳統村落的相對完整,從而保
住了乞巧文化賴以生存的寶貴土壤。其次得益於珠村人深厚的乞巧文化
情結,特別是敢於引領風騷的四位乞巧婆婆,人稱四大乞巧元老。雖然
她們早已過了古稀之年,但少女時代關於乞巧和乞巧節的美好記憶始終
令她們難以忘懷,終於,在年,她們帶領一些村民再次恢復了傳統
的擺七娘,使這一傳統民俗逐步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瞭解和喜愛,從傳統
村落大踏步地走向媒體和社會公眾,四位乞巧婆婆也成為人們眼中的乞
巧明星。
而在珠村,有著一大批沉醉於乞巧的人,她們個個心靈手巧,能編
善織,能描善繡,她們是乞巧婆婆、乞巧媽媽和乞巧女兒。乞巧婆婆是
乞巧文化的根,年事雖高,但依舊不斷創作,不斷創新,老有所樂,老
有所為。如謙和大氣的歲的乞巧婆婆黃彩余,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有著濃厚的乞巧情節,是珠村帶頭恢復
“擺七娘”
的四大乞巧元老之一。
黃婆婆擅長製作各種七夕公仔,寫著一手好字,擅長書法,代表作有范
梨花與薛丁山、牛郎織女系列人物等,並寫了許多七夕對聯。歲高齡
的她,依然才思泉湧,不斷創新,那份文化的滋養使她容顏滋潤,那份
執著的追求使她精神健康。媒體有過關於她的許多報道,而她本身成為

111
乞巧文化的最好傳承。她親身經歷過舊時的乞巧節,可以說乞巧文化影
響了她的一生。今天珠村的乞巧節盛況更勝往昔,她為這一民間傳統得
以傳承深感欣慰。黃婆婆的女兒、媳婦,是二位十分能幹的
“巧姐”
,是
珠村擺七娘的中堅力量;她的二個孫女都是
“玉女”
,作為繼承乞巧文化
的年輕一代,她們參加了00和00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古禮拜七娘的
儀式表演,黃婆婆一家是珠村最具代表性的乞巧之家。
在乞巧婆婆的帶領下,珠村乞巧人才輩出,乞巧之家、乞巧母女、
乞巧小組、乞巧婆媳都活躍起來,許多男士們、以及許多社會力量也加
入進來,正在匯成乞巧文化的洪流,成為乞巧文化傳承和弘揚的使者。
00年,珠村直接參加乞巧工藝品製作的就有0多人,00年達到了近
00人。可以說她們是乞巧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因為,每一台七娘都有
自己的主題,都涉及三、四十人的集體或個人創作,這些創作和擺展都
體現了創作者內在的、自成體系的組織思路,而就在這些思路中,蘊藏
著傳統、蘊含著文化、蘊沿著文脈,需要觀者用心去品。
珠村乞巧節的組織方式別具民間組織特色。由於擺七娘是純粹民間
自發的傳統文化活動,因此,民間會自發地組織起乞巧會,每年乞巧節
前幾個月,乞巧會就貼出大紅紙召集大家捐款,用於購買製作七夕工藝
品的各種原材料和擺七娘的活動經費。捐款人和捐款數額寫在大紅紙上
公佈於眾,賬目公開,相互監督。由於珠村乞巧文化歷史悠久,群眾基
礎廣泛,共同的文化情結產生了共同的文化需求,於是一呼百應,村民
們紛紛捐款加入,從而一個個乞巧會運作的紅紅火火,使得珠村八月裡
一派愛意濃濃,喜氣洋洋,乞巧節成為村裡的一大文化盛事。
“乞巧”
文化本質上是一種憧憬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創新競賽文化,通
過無限創意,人們運用手邊的各種材料,構思創作出各種各樣的手工藝
術品,以表達對美好姻緣和幸福生活的企盼。借助乞巧作品的擺展,即
擺七娘,創作者和欣賞者得到相識和溝通,傳達心思,表達愛慕,交流
思想和文化。因此,乞巧是一種心願,是一種巧藝,更是一種文化和精
神。乞巧作品原本是為人生理想而作的,因為每一件乞巧作品,都凝結
著創作者的情思和智慧,寄託著創作者嚮往美滿姻緣和幸福生活的人生
理想。今天珠村的乞巧作品,依舊秉承著這一古老的文化傳統。

112
人類社會越是現代化,越會將自己的傳統和歷史文化奉若神明。
不論是羅馬、巴黎還是柏林,為了一堵舊城牆、一座破教堂、一條老街
道,都可能不計成本地加以保存修復,為的是保留傳統氣質和歷史氛
圍。歷史建築和歷史景觀在城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是歷史的見
證,它們使城市具有了時間的連貫性和歷史的延續性,使城市居民對傳
統文化有更深層的理解,使外來觀光者對當地歷史及文化傳統有更真
切的體認。如今廣州的乞巧文化依託於珠村這一傳統村落,在這個村落
裡,乞巧文化經過近千年的積累,形成不易,難於複製,是寶貴的傳統
文化存留,珠村人還原了一個原汁原味的乞巧文化,算是挽回了千古遺
憾,而這個千年村落更需要萬般珍惜。

(二)乞巧文化為廣州塑造有創意魅力的城市增添內涵
一個城市不僅要有實力,更要有魅力,這個魅力就是文化,包括它
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城市魅力既包括物質,
也包括精神。只有重視文化的構建,讓文化傳承歷史,讓文化承載文
明,讓文化撫慰心靈,實現市民心靈和諧,才能讓城市的魅力永恆。
要形成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僅要有文化元素、文化資源和發展條
件,還需要經過適當的運行和努力。就乞巧文化而言,台灣台南市和日
本仙台市的乞巧節不僅保存完好,而且充滿創新與魅力。
在台灣,台南七夕節極負盛名。台南一直是以
“府城七夕國際藝術
節”
的名義過七夕的,因此,這個傳統民俗節日的活動設計頗具節慶化和
國際化,努力表現傳統民俗融入現代文明的魅力。台南素有
“七娘媽生,
做十六歲”
的民間習俗,這是台灣最負盛名的文化資產,其乞巧習俗主要
包含二層意義,一是大家所熟悉的女性渴望手藝精進的心願,二是父母
為孩子乞求平安的心願,而後者成為台南七夕節的獨特風俗。
相傳織女和牛郎分開後,因為思念一對兒女,織女遂與天上的六
個姐姐,一起變成普天之下所有孩童的守護神,人稱七娘媽,保佑所有
孩子平安長大。所以,孩子長到歲的七夕,就是織女生日的那一天,
要做成年禮,同時感謝七娘媽對自己成長的護佑。《台灣通史 · 風俗》
志:
“成人之禮,男冠女笄,台灣多以婚時行之。唯富厚之家,子女年達

113
十六者,七夕之日,祀神祭祖,父師字之,戚友賀之。以紙製一亭,祀
織女,以介景福。”
這一紙亭,就是七娘媽亭。
為促進台南市國際文化交流,將府城民俗活動藉民間文化交流推向
國際舞台,多年來,台南市政府以
“府城七夕國際藝術節”
為指引,以
“七
娘媽生 做十六歲”
的傳統習俗為內核,積極引入日本七夕文化資源,借
助七夕民俗活動拓展城市外交,通過不斷創新,營造出了台南七夕藝術
節的特色,帶動了城市觀光產業,深得市民的認同。
七夕活動在日本頗受重視,每年的
“七夕祭”
是日本地方最重要的節
慶之一。據說我國乞巧節於奈良時代傳至日本,逐漸演變為日本皇宮中
的儀式和活動,並廣泛滲入民間。今天,在日本許多地方都慶祝七夕
節,最著名的地方是京都府和仙台市。
“京都乞巧奠”
是冷泉家族自古以來保存流傳下來的,以貴族傳統和
帶有神秘色彩的儀式承傳為特色。而仙台的七夕祭則是全民參與,在日
本最負盛名,是日本東北四大節日之一。每逢七夕節,仙台市政府宣佈
放假三天,屆時家家戶戶會將燦爛奪目的五彩詩箋或燕尾旗掛在竹竿
上,街道兩旁也都掛滿彩帆,期待盛大的七夕遊行,熱鬧非凡。
仙台七夕祭每年固定於月日到日舉行。每到夏天,源自中國的牛
郎織女相會的七夕傳說,演變為具有廟會氣氛的祭典,在數公尺的竹杆
上,垂掛著五彩繽紛的七夕祭飾品,包括象徵織女織絲的華麗
“吹流”

獻給織神、祈求裁縫技巧的
“紙衣”
,象徵豐漁、期望漁獲豐收的
“投網”

期望培養清潔習慣和節儉之心的
“屑籠”
,祈願學業進步的
“短冊”
,祈求富
貴、培養儲蓄之心的
“巾著”
,祈求老人長壽的
“千羽鶴”
,這些充滿創意的
飾品,層層相疊,隨風輕舞,將仙台的街道妝點的華麗繽紛,形成一片
鮮豔的掛飾海洋,美得令人驚歎。
廣州的乞巧節綿延千年,然而時至今日,乞巧文化的發展卻亟待構
建。乞巧作為一個內涵豐富、影響廣泛的傳統文化,廣州乞巧文化節及
時地搭建了很好的文化平台,但其運作理念、資源意識、創新創作、力
量整合、設施配套等還都處於初級階段,有待大幅提高。

114
(三)乞巧文化為廣州塑造有文化產出的城市增添內容
世界文明發展風雲流轉,而城市就是一部具體的、真實的人類文化
的記錄簿,歷史和傳統造就了城市的特色和個性。只有具有鮮明民族特
色和文化氣質的城市,才能在全球化時代吸引世界人民的目光。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對一個城市在塑造特色、提升品位、培
育魅力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特別是文化產業不僅涉及多個產業形
態,具有高度傳播的特性,而且為文化的持續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因
此,發展城市文化,還要從經濟角度出發,研究文化及其作為產業發展
的鏈條和規律,關注和創造文化的需求和消費。
文化產業化和文化產業國際化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走向。文化產業
化和文化產業國際化需要充分挖掘、發揮民族文化的優秀資源,推陳出
新,古為今用,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以更鮮明的特色,走出國門,走
向國際。美國文化產業集團以中國傳統故事《花木蘭》為素材,進行重
新加工,並把它投入中國市場,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和巨大的票房收
入,令人深思。
廣州乞巧文化不僅有美麗的傳說,在漫長的歷史中,還與浪漫、堅
守、追求美好的愛情和生活連在一起,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內涵。但這一
傳統文化畢竟中斷了幾十年,其代際傳承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珠村
和廣州恢復乞巧節,是對中國乞巧文化的重大貢獻。儘管乞巧節在珠村
和廣州恢復的時間尚短,但在現代傳媒的幫助下已經有了廣泛的影響。
相信隨著廣州乞巧文化的逐步融散,隨著廣州乞巧文化內容的不斷表達
和內涵的不斷挖掘,圍繞這一文化的現代社會的時尚、設計和藝術概念
會追隨而來,與乞巧文化一起共同演繹可以期待的文化傳奇。比如把動
漫引入乞巧文化,不僅會為乞巧文化注入時代的活力,將傳統乞巧文化
推向時代前沿,而動漫企業也將由於詮釋乞巧文化而獲得市場的成功,
延伸乞巧文化產業的鏈條。
一個城市的文化魅力,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它的文化資源、文化氛
圍、文化發展水準,看它是否重視文化建設,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來
塑造城市形象,以文化氛圍來凝聚人心。城市傳統文化和歷史文脈與城
市社會各方面的良性互動是城市生活走向美好的動力與引擎,一個理想

115
的家園,更在乎它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和諧共生。文化與經濟的日
益緊密結合,現代文化和古老文明的融合,是世界城市文化發展的鮮明
特徵。文化產業化離不開文化現代化,智力資本、創意創新和資訊技術
之間已經建立起深刻複雜的聯繫。我們期待,廣州能夠通過制度、產
業、設施、藝術等的構建,尋求和表達最代表廣州乞巧文化的屬性和特
徵,使這一傳統文化得到長足和長遠的發展。

116
我們的天空,我們的城市文化
── 澳門天際線的空間意義
李展鵬*

這幾年,隨著澳門的旅遊博彩事業高速發展,一幢幢巨型又豪華
的賭場酒店登陸澳門,一時間改變了澳門的天際線(Skyline)。這條由賭
場形成的新天際線,已經大大地改變了澳門的城市景觀。然而,在看得
見的景觀以外,天際線跟城市文化有甚麼關係?天際線埋藏了甚麼權力
的隱喻?天際線跟城市人的心理與行為又有何關係?本文嘗試以澳門為
例,結合城市空間與形象的理論,討論天際線的意義。

一、天際線是一個城市的簡圖
   ──從麥當勞的
“M”
到金門大橋

一個城市的天際線──也就是其高樓大廈建築群形成的風景──除
了讓旅人駐足拍照,還有甚麼別的意義?最近,澳門為甚麼有人堅決反
對在東望洋斜巷興建高樓大廈?為甚麼有人發起運動保護燈塔周邊的景
觀?
在九一一事件以前,世人會從以世貿中心為首的高樓群一眼認出紐
約,世人會從高聳的巴黎鐵塔馬上感覺到巴黎風情,而維多利亞港的風
光則長期被視為香港的一張臉;如果一個城市可比作一件商品,那麼,
城市的天際線就像商品的商標──例如麥當勞的那個
“M”
、Starbucks的綠
色圓圈、迪士尼的米奇老鼠。研究城市空間與符號的學者Anselem Strauss
早於六十年代就提出城市人依靠符號來理解城市,而天際線及某些特定
建築就成為人們感知一個城市的重要符號:優美的金門大橋代表了三藩
市(即舊金山),而由紐約南端的砲台公園起始的天際線則等同於紐約

*
澳門大學預科中心

117
市。 Strauss認為,城市是複雜的、難以瞭解的,因此它需要符號來把它
簡化,而城市形象就總是提供一張簡圖、一個總體的圖像,使複雜的城
市看起來容易理解。城市人在真實地感受城市生活之餘,也需要藉由簡
化的符號來象徵性地、虛擬性地瞭解城市的意義與價值。Strauss在六十
年代提出的相關理論,還未有談及近十年來高速發展的旅遊業;事實
上,當一個旅客要試圖瞭解一個城市,天際線的地位就更是重要,很多
人會因為維多利亞港夜景而想到香港一遊,也有人因為金門大橋的風光
而對三藩市特別感興趣。
所以,身為澳門人,我們下一個問題大概就是:這兩年來澳門的大
型賭場酒店一幢接一幢的竣工,整個城市的天際線可說是日新月異,這

“商標”
除了改變澳門的景觀,還隱藏甚麼意涵?

二、 天際線小史── 從教堂到工廠,從高樓到高塔

若嘗試回顧過去數百年的城市發展史,當可發現一個城市的天
際線帶出了多少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的訊息。法國學者列菲弗爾(Henri
Lefebvre)是研究城市空間的政治經濟學派的創始人,他指出空間是權力
的產物:
“空間是政治的。……它是社會的產物,空間的生產類似於任何

種類的商品生產。” 左派空間學者哈維(David Harvey)延續了列菲弗爾的
討論,嘗試從權力的角度分析建築的意義 ,他認為建築不只是代表著某
個時代,而是特定社群爭奪政治社會文化霸權的產物。
我姑且把它稱之為
“天際線驗證法”
:想瞭解一個時代,只要拿出一
張當時的城市照片或圖畫,我們便可以在三秒鐘內從它的天際線看出當
時的政經局勢與權力分佈。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一個城鎮的最高建築
物一定是教堂,那是歐洲文化的表徵,也代表了歷時十個世紀的政教合
一的中世紀時期。因此,時至今日,一些歐洲國家仍有法例規定在教堂
附近的若干平方米範圍內不能有高於教堂頂部的樓宇,這立法用意是用
空間的威勢——高度——去保持教會的崇高地位。後來,當歐洲進入工
業革命時代,一個城市的天際線馬上被高聳的工廠及其煙囪佔據,那代
表的是工業的興起、農業的退位讓賢,那是工業化社會的一枝標竿。

118
到了近一百年,世界各地的城市紛紛興建摩天大樓:代表作有美
國的帝國大廈與世貿中心,這種商業大廈標示了資本主義的高度發展與
建築科技的發達。近數十年,不少國家依然前仆後繼爭建
“世界第一高
樓”
,其中華人社會對此非常熱衷,據報道,現在全球的十大高樓大廈
中,台北、上海及香港等華人城市佔去六個席位。  除了摩天大樓以外,
高塔也成為另一種雄據天際線的建築;八十年代的東京地標是東京鐵
塔,東方明珠塔至今是上海的重要標誌,澳門的旅遊塔亦大大改變了西
灣區的風貌。高塔一般有兩大用途,一是作電視訊號輸出,二是作觀光
景點,這代表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從最早的製造業主導,變成今
天的傳播業(尤其是電子傳媒)與旅遊服務業主導。

三、 澳門建築群的權力地圖──天際線的改變與權力的轉移

由此觀之,一個城市的建築群往往有微妙的象徵意義,它告訴我們
當時的經濟型態、文化環境、科技發展,甚至是政治局面,簡言之,就
是誰(又或是甚麼行業)在這個城市掌握了權力。用這個角度看澳門的
天際線變化,便甚為有趣。從 仔看澳門半島,二十年前最顯眼的是葡
京酒店及主教山教堂,前者是賭場旗艦店,是澳門的經濟命脈,後者是
偌大的天主教堂,是葡國國教的象徵。兩座建築遙遙相對,似是河水不
犯井水,卻也有對峙的意味。九十年代初,中國銀行大廈以全澳第一高
樓的姿態落戶,確立了在賭場及澳葡政府以外的另一種政治經濟勢力,
也預視了九九回歸的權力交接。到了今天,幾間大型賭場酒店相繼進
駐,它們像巨獸一樣比高比大,一方面翻天覆地的改變了天際線,另一
方面則暗示了賭權開放後的經濟形勢。
高樓跟權力的關係,在今天澳門這個
“空間的戰場”
中是清晰可見
的。從永利酒店的位置,我們會發現永利很懂得
“空間戰術”
:它不只佔
據了從 仔看澳門的風景線,如果從新馬路末端的十六號碼頭看過去,
永利酒店揚起的曲線更牢牢的把葡京整個罩住,再加上大大的
“勝利”
(WYNN)字樣,那股氣勢彷彿要把葡京吞下去似的。英皇酒店又如何?
那一區有不少爛尾樓,為甚麼偏偏選上那一塊地?只要你從荷蘭園大

119
馬路的中央圖書館前往南灣的方向一看,你便會立即明白:遠遠看去,
英皇佔據了一大片天空,而它的招牌更是非常醒目。荷蘭園與新馬路都
是重要的交通幹道與商業中心,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但有趣的是永
利及英皇佔據的不是這兩條路的鋪位,而是天空的空間;這是商業的競
爭,也是權力的競賽、空間的爭奪。就正如一個商品會選最顯眼的位置
登廣告,而一幢象徵某種權力的建築也自然選擇最有利的位置,甚至最
好連整個城市的天際線都因它而改變,最好是無孔不入地讓城市中每個
角落的人看到──就如新葡京。
這種情況,就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港風景:那裡有代表某種政治經濟
勢力的高樓(如中國銀行大廈及 豐銀行大廈等),也有不少大型廣告
版(如手機品牌或餐飲企業)各據一方,他們都想在這片重要的城市空
間佔有一席之地。另外一個例子是上海外灘,其天際線於上個世紀三十
年代成形,一幢幢歐洲式大樓是外國勢力宣示權力的象徵。

四、 城市空間的符號互動 ──
“認知地圖”
與城市形象

除了
“打廣告”
以外,澳門天際線的改變還有更深層的文化心理作
用,因為,空間與城市形象的建構最終會影響人的思考與行為。例如哥
德式建築的高聳造型,以及其內部狹長的空間、昏暗的燈光、不透光的
彩繪玻璃,既營造出與俗世隔絕的氣氛,也使人有一種必須對它(建築
物/神/宗教領袖)仰望的氣勢。哥德式建築,促使人去敬畏那個宗教
政權。台灣建築學者畢恆達亦分析過教堂及廣場等公共空間的設計的心
理學基礎:
“西方縱深很長的教堂,讓進去膜拜的信徒,在直線行進的過
程中,不斷培養尊崇、震懾的情緒,進而達到虔誠信奉的效果。從天安
門廣場經過午門到達紫禁城的太和殿這條軸線,與其說是長,倒不如說

是通往天的高度。”
空間影響了人的心理後,下一步就是影響人的行為:筆者中學時,
有一位朋友去了美國,筆者在她的照片中發現了很有趣的事情:她去迪
士尼樂園時穿的是有點像晚裝的連身裙,至於她在紐約的鬧市中留影,
穿的則是時尚的牛仔裝。雖然只是中學生,但她很清楚甚麼地方應有甚

120
麼個性,因此她以不同服務配搭,甚至可以想像她在迪士尼的古堡跟在
紐約市中心講話的姿態都不一樣。
由是觀之,空間不只有關視覺,還有關於心理,甚至關於行為。
城市形象研究中有關個人心理的部分,起始於心理學的“認知地圖”
(Cognitive Maps)的概念。提出此一概念的心理學者凱文利奇(Lynch, K.)指
出,一旦一個城市場所被賦予意義之後,就會在人們腦中形成圖像,這
種圖像就像地圖一樣,指引城市人去認知一個城市。 有了心理學的基礎
後,城市社會學中的 (Symbolic nteraction)學派就開始討論
“符號互動論”
從城市形象與城市生活之間的關係,學者指出一些視覺符號如何影響城
市人的心理與行為,塑造了城市人的生活。
符號互動論的重要學者洛夫蘭(Lofland, L.)指出城市形象在城市社會
現象中有兩個主要功能:其一是它引導著城市人對城市生活的瞭解,其
二是它還會形塑著城市生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看了美國電視
劇《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之後,他接收了一套符號系統,這首先
影響著他對紐約這城市的瞭解,而後影響他日後去紐約時的行為。又例
如三藩市的地標是金門大橋,因此這城市的形象總是比較悠閒的,而紐
約的標誌是曼克頓的密集建築群,因此它的形象總是比較繁忙的;這種
空間符號帶來的文化想像影響了遊客,也影響了當地市民,最後成為一
種生活模式、思考方式。
因此,當一座座的巨型賭場酒店拔地而起,遊客對澳門的觀感改
變之餘,澳門人的自我形象也會因此不同;當金光閃閃的賭場外觀已是
家常便飯,我們的價值觀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當澳門在媒體上出現的
形象總離不開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大型賭場,澳門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會有
微妙的變化。久而久之,我們創造了空間,空間又反過來形塑我們的生
活,來給我們的生活賦予意義。在學術研究方面,城市社會學既是關注
這個問題,環境心理學也對此作出不少研究。這些學說提醒我們,今天
改變澳門人的,除了荷官的薪水、大批的旅客、物價的上升這些實質的
東西,還有看來很抽象的城市空間。因此,對於氣勢凌人的新葡京,我
們要討論的已經不只是它美觀不美觀的問題,也不只是它會否成為澳門
新地標的問題,甚至不只是城市規劃的問題,而是:這樣的令人無法避

121
視的建築物,究竟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價值
觀與自我形象?

小結:聽天際線說話

城市天際線對城市人的影響是多面向的:它是對外的,也是對內
的;它有宏觀的一面,也有微觀的一面。它是澳門人面對國際社會的一
張臉,對於商人是否投資、旅客是否來澳玩樂,都有一定影響,這是它
的外向性;它是澳門人認識自己的重要指標,定義著甚麼是澳門、甚麼
是澳門人,到最後化為我們的思考模式,這是它的內向性。它有著宏觀
的意義,因為它標示的是澳門的政權變化與經濟結構;它又悄悄地走進
我們生活的最微小角落,它影響我們對美感的看法、對金錢的態度,甚
至改變我們走路的速度。澳門的天際線對旅客而言,也許只是驚鴻一
瞥,但作為澳門人,我們卻不應漠視這片跟我們朝夕共對的空間。最近
有關松山燈塔的討論,意味著已有市民在意澳門的天際線,這是個引發
思考的好開端。我們應該好好聆聽天際線說話,重新思考今天的澳門、
今天的澳門人。

註釋:
 Strass, A., mages of the American C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
 蔡禾主編:《城市社會學:理論與視野》,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00
年,第頁。
 孫清山譯:《都市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00年,第頁。
 香港《太陽報》A版報道,00年月日。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00年。
 Lynch, K., The 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MA, MT Press, 0.
 蔡禾主編:《城市社會學:理論與視野》,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00
年,第頁。

122
市場導向對傳媒文化的影響
── 香港報業發展問題淺探
施清彬*

談及香港近年的傳媒文化,有人認為,報道內容側重色情暴力,為
求娛樂性豐富,不惜道德淪落、甚至出現揭露私隱、煽情腥色、胡編亂
造等行為。不少讀者對香港報業近年來的轉變均搖頭嘆息,但是,若要
全面探究這一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確實是一個較大的課題,非
三言兩語能夠講得清楚。
大眾傳媒承擔著監測環境、協調關係、傳承文明等社會功能,同時
也是一個時代最敏感的器官。然而在香港自由經濟的社會下,傳媒難免
受到商業競爭的規律所左右。從發展趨勢看,商業因素對現代傳媒的制
約力度越來越大。隨著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環境的變遷,傳媒的經
營方式和運作形式正在創新,而且出現更為明顯的市場導向行為。在這
種情況下,傳媒的傳統文化正在面對一些轉變。這裡希望對傳媒運作的
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希望能夠與大家共同來思考有關問題。

一、 市場導向辦報理念刮起旋風

香港報紙巿場導向的辦報理念之所以能夠在近年刮起旋風,與壹傳
媒集團旗下的《蘋果日報》以強勢市場導向為經營策略,成功搶奪其他
報紙的讀者,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佔據有利位置,有很大的關係。壹
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強調,資訊與媒體也是普通商品,需遵循市場法則
去經營。
這種經營方法,只顧商業利益,不顧傳媒操守的辦報理念,對報
業的傳統運作文化帶來很大的衝擊。當一九九五年《蘋果日報》以強勢

*
中國通訊社

123
市場導向經營策略佔據競爭優勢後,整個報業的經營模式,開始朝強勢
的市場導向轉移。近年一些學者在探討報紙市場導向的經營理念時,提
出傳統報紙新聞學正在被巿場導向新聞學(market-driven journalism)所取
代。
所謂巿場導向新聞學,是指
“報紙新聞學的巿場取向,建基於找出或
製造出一種消費者的需要或渴求,而報紙的任務是獨一無二地滿足這種
需要或渴求(Denton, :P.;蘇鑰機,)。”
顯然,市場導向的
辦報理念與傳統新聞學重視新聞道德和客觀中立,有很大的不同,它把
報紙完全作為一種
“商品”
對待,忽視報紙的社會責任。
這套重視讀者的做法,主要是將讀者當作
“消費者”
,目的是掌握他
們閱報的心理與需求,而不是視之為具有理性溝通能力的
“公眾”
,把報
紙視作為一種
“商品”
。事實上,這就是報紙市場導向經營的明顯表現。
在這種經營策略下,新聞成為一種可以
“製作產品”
。一些官能刺激、色
情、暴力和怪異的內容,成為報紙的賣點。
在商業經營考慮中,報紙須求新求變,在產品、價格、推廣及發
行方面均要下功夫,掌握讀者閱報的心理與需求,提供適合的產品。這
種以讀者需求為首要考慮的做法,便是市場主導新聞的原則(蘇鑰機,
:P.)。然而,報紙市場導向之下的新聞報道,儘管能夠提高讀
者的閱讀興趣,但若商業考慮蓋過了新聞規範,結果必然會損害新聞人
員專業地位,令新聞淪為
“娛樂性”
豐富而公信力不足的商品。
至於《蘋果日報》經營文化,該報前社長羅燦指出:
“我們的文化是
變、常變,我們希望掌握潮流,這是我們老闆搞出來的,我們的競爭目
的是贏得讀者。”
其實,市場新聞學並不是《壹週刊》、《蘋果日報》首
創。這種辦報方法在西方已經甚為普遍,《蘋果日報》只是將這個辦報
理念和香港讀者市場的實際情況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報紙商業化的尖銳
競爭形勢下,香港多份大眾化綜合性的定位區域日趨模糊。許多報紙在
版面和新聞報道出現
“蘋果化”
現象。
根據羅傑.菲德勒提出的
“媒介形態變化原則”
,“一切形式的傳播
媒介都在一個不斷擴大的、複雜的自適應系統以內共同相處和共同演進
(羅傑.菲德勒,000:P.)”
。也就是說,每當一種新形式出現和發

124
展起來的時候,它都會長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每一種現存形式
的發展;而此時,比較舊的形式就會去適應並且繼續進化,而不是死亡
(蔡雯、甘露,00)。其實,《蘋果日報》以市場導向經營方式成功
佔據市場後,其經營方法雖然嚴重衝擊其他報紙的運作,但其他報紙在
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迅速引進這種經營方式作為抗禦,使市場導向辦報
理念迅速成為一種新的經營潮流。
媒體在一切以
“自由市場論”
的思考邏輯下,被視為經濟產物,以謀
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為依歸。於是,所謂的市場新聞學因而盛行。這種全
然的市場導向,以市場利益來決定新聞的產製,以迎合閱聽受眾的需
求為前提,新聞便淪為
“論斤論兩”
的產品。在媒體競逐盈利的惡性競爭
下,種種脫序、有失專業的表現也就層出不窮了。

二、 新聞規範由原則性降為技術性考慮

實際上新聞行業並非單純市場活動模式,既屬於生意也是社會公
器。所謂市場主導辦報理念,大都是服膺市場價值多過突顯新聞價值。
報紙以市場導向作為辦報理念,其經營便以商業考慮為先,市場需求為
本,傳統的新聞規範由原則性降為技術性、實用性的考慮(李谷城,
)。這種經營策略在香港大眾化綜合性報紙的運作上最為明顯。此
類報紙包括:《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太陽報》等;其他以商
界、知識分子等為對象的報紙,亦受到這股潮流的影響。
香港報紙著重市場導向經營,降低對新聞規範的要求,便會經常
出現一些與事實不符或者故意歪曲事實的新聞,報紙公信力亦因此受到
影響。香港記者協會副主席譚志強說:
“傳統嚴肅新聞講求事實、平衡
報道,更要照顧疑犯和受害人的私隱,但《蘋果日報》這類處理新聞方
式,完全是市場新聞學,不會講求社會責任(《星島日報》,00年0
月日,A0)。”
事實上,巿場導向的報紙,往往是先觀察巿場需要甚
麼,再根據需要度身訂造適合的
“商品”
,而不是跟隨傳統程序,按照專
業判斷製造
“新聞”
,再向讀者推介。
在市場導向經營模式興起的時代,報紙採用商業手法加強競爭,無

125
疑加劇報紙之間的
“廝殺”
局面,使競爭更趨白熱化。報業老闆追求利潤
極大化的商業決策,也導致傳播機構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驅動下,無
止境地向錢看,越來越忽略傳媒作為資訊載體所應負的責任(何良懋,
)。在這種情況下,到底報紙應負上哪些基本的社會責任,引起了
各界的關注和探討。
然而,如果報紙濫用新聞自由競相作煽情腥色的報道而進行促銷,
作客觀、不偏不倚報道而重視社會責任感的報紙銷量減少,如何保證報
界向社會傳達真實、客觀、公正的新聞及評論?若報業生態不平衡,客
觀、真實、公正的報道及評論受到市場扭曲形態的壓抑,新聞及言論自
由亦會受到影響(《文匯報》,年0月日)。如此惡性循環之
下,市場對傳媒不良行為的反思便會削弱,市場調節功能是否能夠把報
紙推向健康運作的軌道很成疑問。

三、 新聞內容追求
“娛樂化”

在市場導向經營潮流的推動下,報紙的編輯和報道近一、二十年
來,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純市場導向的報紙為求吸引讀者,不惜加入
煽情的元素,亦以娛樂性的報道來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利用喧染及其
所謂
“逼真”
的手法牽引讀者情緒,以達致娛樂性豐富及
“過癮”
的感覺(余
振鵬,)。同時,報紙為了追求銷量和盈利,爭奪市場和讀者,毫
不選擇地投其所好,極盡煽情、渲染、誇張、虛構等等之能事,甚至不
惜淫穢和低俗地製造所謂社會
“轟動效應”
、特級
“頭條新聞”
等新聞。
報紙巿場導向運作其中一項主要特色,就是用娛樂的手法寫新聞,
用新聞報道的手法處理娛樂消息。在內容方面,娛樂資訊與新聞事件互
相混淆,近年影星成龍的女伴懷孕消息,就曾登在大眾化報紙的港聞頭
版。本來娛樂與新聞不應混為一談,前者只追求消閒趣味,後者卻要講
求客觀公正準確。但現時新聞
“娛樂化”
,記者們模糊了
“對與錯”
,分不
清私隱與公眾利益,刻意無理批評與揭人隱私,更出現用金錢來炮製
“有
償新聞”
,再加上色情暴力的資訊氾濫,令香港傳媒環境污染不堪(《成
報》,00年0月日,A)。這種新聞
“娛樂化”
的做法,使嚴肅的政

126
治、經濟和社會事件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和討論,新聞內容忽略重要的公
眾議題,長此以往,市民缺乏正確的態度去思考社會問題,會把更多的
視線投向所謂的
“八卦”
新聞。有識之士指出,人活在傳媒環境中,並不
留意這種情況的存在問題;正如魚活在水中,並不意識水的存在。傳媒
環境對人的重要,就等於水對魚的重要。污染的水會令魚死亡;污染的
傳媒環境對社會也有不良影響。
此外,報紙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在新聞內容上偏重色情暴力的報
道。有研究指出,長期受色情暴力資訊薰陶的人,普遍有
“冷酷世界症候
群”
,他們會變得自私、沒有安全感、失去同情心,甚至麻木不仁,並
很難與人愉快相處。由於他們長期浸淫於不良資訊中,對暴力及色情的
感覺會變得遲鈍,他們有些更習慣了聽粗話和講粗話,傾向於用暴力解
決問題。由於對暴力失去敏感,便會追求更大刺激,因而對暴力資訊的
需求會愈來愈大。此外,色情資訊一般將女性看成玩物,不尊重女性,
歪曲了正確戀愛觀及婚姻觀,向年輕人灌輸錯誤的性知識,荼毒了傳
媒受眾的心靈(《成報》,00年0月日,A) 。這類新聞的廣泛
報道,令低級趣味流行,文化水平下降。長遠而言,所謂
“劣幣驅逐良
幣”
,整個社會的道德和文化都受到不良的影響。
在市場導向經營模式興起的時代,報紙採用商業手法加強競爭,
無疑加劇報紙之間的
“廝殺”
局面,使競爭更趨白熱化。報業老闆追求利
潤最大化的商業決策,導致傳播機構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驅動下,無
止境地向錢看,越來越忽略傳媒作為資訊載體所應負的責任(何良懋,
)。這種情況到底報紙應負上哪些基本的社會責任,引起了各界的
關注和探討。 

四、
“狗仔隊”
猖獗前所未見

有人指出,近幾年香港報紙已出現一種扒糞、揭瘡的歪風,走回
六十年代
“小報”
路線,專攻黃賭毒新聞,並且利用印刷媒界寬鬆的法規
尺度,新聞報道極盡感官刺激。在報業競爭白熱化之際,報紙明顯增添
了不少色情暴力、揭隱煽情的內容,不惜走偏鋒以吸引讀者(《香港經

127
濟導報》,年月日)。此外,有報界人士認為,從報紙和雜誌
近年所反映出來的現象,說明不少香港讀者喜愛閱讀富於刺激、涉及名
人私隱等報道,而捨棄嚴肅、富於文化藝術色彩的益智內容。
九 十 年 代 ,“ 狗 仔 隊 ”在 世 界 各 地 的 猖 獗 程 度 , 確 實 也 是 前 所
未 見 。 近 年 在 市 場 主 導 的 大 旗 幟 下 , 香 港 報 紙 競 相 走 向“ 小 報 化 ”
(tabloidization),以
“狗仔隊”
挖掘新聞的方式隨之興起。當時,英國戴安
娜王妃的死訊喧騰國際。她車禍逝世消息使公眾注意到,無論是西方還
是香港,傳媒機構僱用
“狗仔隊”
蒐集名人隱私生活的做法,已到無所不
用其極地步。
香港
“狗仔隊”
,的追蹤對象,多數還是社會名流和影視名星。近年
被挖掘的傳聞有:
“王菲竇唯婚變”
、“梁朝偉劉嘉玲分手”
、“成龍章子怡
傳緋聞”
等等。演藝人士被
“狗仔隊”
糾纏、騷擾、偷拍、偷聽、偷竊的
各式各類投訴經常可見。不少藝人認為,傳媒只是表面上以新聞自由為
幌子,實質則是為了吸引無知讀者,不擇手段,進行捏造新聞的勾當。
報紙的
“狗仔隊”
行為,也導致娛樂記者和演藝人士關係由原本的友善,
變成經常出現對立的局面。影視名星成龍認為,
“狗仔隊”
如果揭發貪贓
枉法的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些卻是揭發八卦新聞及個人私隱。
他認為,傳媒應該將心比心,試問有誰願意公開自己的私隱?(《大公
報》,000年月0日)。
不少被追蹤的目標人物,都對
“狗仔隊”
的行為反感。香港演藝界在
一九九五年,就曾經發起
“閉嘴行動”
,三天內不接受傳媒採訪,以示抗
議,並舉行演藝人大遊行,向政府反映事件。不僅是演藝界,政界人
物、重大社會新聞的相關人士,也成為
“狗仔隊”
的捕捉對象。
雖然不少人指責
“狗仔隊”
帶壞社會風氣。但是,
“狗仔隊”
把握了人

“八卦”
、喜歡偷窺的心態,他們的報道又往往最能夠吸引讀者注意。
不過,
“狗仔隊”
採訪手法所挖掘的新聞,儘管滿足了一些讀者對於公眾
人物隱私話題的高度興趣,揭露了公眾人物的偽善面具。然而,
“狗仔
隊”
緊迫盯人的採訪方式,卻經常挑起新聞自由和個人隱私兩者之間的矛
盾,增加與各界的衝突。

128
五、 新聞自由遭到傳媒濫用
  
近年傳媒公信力下降雖說是全球性的現象,但香港的情況似乎更
為嚴重。傳媒由於業內高壓的汰弱留強,在銷售和內容方面趨於惡性競
爭,煽情污染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存在著過分強調市場效果而忽視社會
責任的傾向,新聞生態日趨惡化,傳媒操守日見滑落。一些媒體不僅以
色情暴力作為招徠,而且以揭人私隱,嘩眾取寵來擴大銷路,甚至上演
記者自編自導假新聞的鬧劇,揭發出記者以行賄的手法換取內幕消息的
劣行。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九日起,香港傳媒炒作
“陳健康事件”
,利用一宗
妻兒墮樓的家庭慘劇,大肆炒作陳健康如何不顧家庭、縱情色慾的素
材。利用事主的無知和迷惘,誘使他講一些荒唐的話,提供金錢給他在
內地找女友、卡拉OK,然後拍攝他和兩名女子在酒店床上
“左擁右抱”
的尋歡照片,進而編造新聞。這一事件掀起社會對傳媒的批評,同時揭
露傳媒商業化的弊病:一是道德淪落存在的普遍性,即眾多類型傳媒
(包括:電視、報紙和雜誌)均參與渲染陳健康事件的報道;二是道德
淪落表現的狂妄性,即為求銷量追求利潤已經喪失了基本的理性,完全
置專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於不顧,肆無忌憚地編造聳人聽聞。 
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下,傳媒違法事件陸續出現。年月
日,香港廉政公署突擊搜查《蘋果日報》,揭發記者賄賂警務人員以獲
取新聞的事件。新聞界不少人士認為,
“支票簿新聞”
帶來貪污與賄賂,
也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新聞自由是每一個新聞機構都應該珍惜
的,新聞同業若濫用自由,假自由之名而縱容編採人員以不法手段做新
聞,不但會令自己的員工墮入絕境,更會激起社會大眾的反感,要求加
強管制新聞事業,屆時新聞自由的空間便難免縮小。他們認為,如果出
現這一現象將是新聞界極不願意看到的。
00年0月0日出版的《東周刊》,封面是一位女影星當年受害被
強行拍攝的裸照,題為
“字母女星被虐裸照曝光”
。雖然雙眼及胸部用細
小格仔遮蓋,但容貌和上半身仍清晰可見。業界批評,把這照片公開,
完全罔顧對當事人的傷害,罔顧新聞的專業操守,更有賣弄色情之嫌。

129
香港演藝界對此相當憤怒,十大演藝界團體以
“天地不容”
強烈譴責《東
周刊》的行徑。社會人士指出,這是對新聞自由的濫用和踐踏,助長了
傳媒的
“扒糞文化”

近年香港傳媒新聞報道呈現的道德淪落,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源
自商業競爭的壓力,而正是這種商業競爭的壓力,扭曲了傳統新聞價值
的觀念,導致傳媒有意無意地放鬆對新聞真實性和社會責任的要求,出
現傳媒道德標準迅速下滑的現象。
“陳健康事件”
是香港傳媒有史以來最
令新聞從業員蒙羞的醜聞之一。這個事件成為香港公眾對傳媒道德淪落
由默默忍受轉為強烈指責的一個轉捩點,而且引發近年來傳媒應該自律
或他律的連串爭議。此外,《東周刊》報道影星裸照事件,亦再次引發
社會對報紙和雜誌的新聞道德之反思。新聞自由嚴重被濫用,從某一方
面來說,這也是傳媒強勢市場導向所流露的一些弊端。

六、 結語

在新的傳媒競爭環境下,傳媒雖然一方面表現得更加貼近讀者和
觀眾,加強新聞的捕捉,提高服務的功能、進行版面的包裝,但是另一
面,殘酷無情的商業競爭,已經讓傳媒屈服在商業壓力之下。在新的競
爭環境下,傳媒為了爭奪市場不惜以新聞真實性為代價,弄虛作假,煽
情腥色,其實這種惡質的商業競爭,已經侵蝕了傳媒道德的良知,也衝
擊了傳統的報業文化。真實性是傳媒文化的第一屬性,然而傳媒的真實
性原則始終在經受著挑戰。
事實上,市場導向對新聞業務的牽引,已經使傳統的新聞價值標準
發生一些變化。何謂新聞價值高,許多經營者已把新聞事件的趣味性和
讀者關注程度作為最重要準則。如此下去,傳媒對新聞道德觀和價值觀
的放任,對社會道德和文化的影響必然持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新聞
自由嚴重被濫用。從社會角度看,傳播媒介不僅是一種商品,它還肩負
著民主社會的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
“第四種公器”
之要務,起著輿論
監督的職能,故此傳媒運所作出現的新現象,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可能
會相當深遠。

130
參考資料:
何良懋:《主流傳媒小報化現象》,《傳媒透視》,年0月。
余振鵬:《資訊娛樂化——蛻變中的香港讀者》,《傳媒透視》,年月。
蔡雯、甘露:《西方報紙版面變革及其動因探析》,新華網,00年0月
日。  
羅傑.菲德勒:《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華夏出版社。
蘇鑰機:《完全市場導向新聞學:〈蘋果日報〉個案研究》,《大眾傳播與市
場經濟》,香港:鑪峰學會出版。
Denton, Frank, & Howard Kurtz, Reinventing the newspaper, A Twentieth Century
Fund Paper, .

131
台灣媒體所建構的上海城市形象
── 框架理論的觀點
周慶祥*

一、 前言

媒體報道一種再現,媒體報道所呈現的資訊必然涉及選擇的過程,
而媒體對城市資訊所做的呈現,與其說,這些資訊呈現的是這個城市的
文化,不如說是,這些資訊是媒體
“再現”
下的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個由多種要素合成的綜合性概念。對一個城市的形象
的研究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比如城市文化、城市經濟、城市交通、城
市人文等等。
上海,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城市、全國經濟、金融、貿易的中心,
以及未來的國際性大都市,其身處的環境所體現出來的綜合性更是具有
代表性的。因此通過對上海城市形象的研究,具有其重要意義,尤其是
從台灣媒體的構面,探討台灣媒體是如何呈現上海的城市形象,以為上
海提升國際的城市形象別具意義。
為了更清晰、有條理地研究上海的城市形象,本文將上海城市形
象的研究類目區分為居住環境、人文環境、交通環境和政治環境四大版
塊,以框架理論的觀點,藉由內容分析的方法,探討台灣媒體是以何種
框架呈現上海城市形象?以及台灣媒體是如何形塑上海的城市形象?

二、文獻回顧

新聞媒體被視為是社會制度中的第四權,負有監督社會系統正常運
作的重要功能。新聞媒體的責任就在完整與客觀地報道社會事件與提供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133
真相,藉此民主政治中的
“知的權利”
方能獲得保障。因此,新聞媒體如
何反映真實,也就成為新聞學領域廣受重視的研究主題。
早期守門人理論首先揭櫫新聞產製流程必須經過媒體組織工作人員
的層層節制,新聞工作者在不同的
“關卡(gate)”
前,以自己所認定的讀
者需求(或稱新聞價值),以及組織提供的工作規範,將新聞素材加以
選擇、刪減、調製或綜合。隨著研究題材的多元化,過去認為新聞乃
“新
聞工作者根據事件價值所做的判斷”
,已逐漸修正為新聞在產製過程中
會受到社會不同組織(如
“消息來源”
)的影響。有學者並以社會建構論
(social constructionism)為基礎,進一步提出了新聞框架(news framing)觀
點,探討新聞媒體如何建構社會現象。

三、 框架理論的觀點

根據Goffman對框架的定義,框架是人們解釋外在真實世界的心
理基模,用來做為瞭解、指認、以及界定行事經驗的基礎。人們倚賴
主觀認知中的框架來組織經驗、調整行動,否則行無所據、言無所指
(Gerhards & Rucht, :;轉引自臧國仁:p.)。因此在
一個社會當中,對於特定的議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框架,而新
聞媒體則是各種框架出現的場域,這些框架將彼此競爭,爭取各方的認
同。

(一)新聞框架的概念
Tuchman將新聞框架定義為
“新聞工作中的建構概念”
(鍾蔚文,
:),亦即認為新聞是被建構出來的;Entman則指出,
“框架可以
幫助我們了解媒介文本中的權力關係”
(轉引自羅世宏,:)。而
所謂框架,是一連串媒介選擇與重組的過程。而
“真實”
無法完全
“複製”

媒體,正因為在選擇與重組的過程當中,媒介從真實世界中選出某些
“中
意”
的部分,捨棄排除了其他部分。最後再互動與組合,產生最終的框
架。就此意義而言,
“框架”
是真實轉換過程中,各種要素交會互動後浮
現出的特質。新聞工作者(包括記者與編輯)將原始事件轉換成社會事

134
件,考量事件的社會公共性、社會意義、社會影響力,進而轉換為新聞
事件。(鍾蔚文等,:)
台灣傳播學者臧國仁(,pp.-)曾經就框架理論,提出
十一個預設說明,藉以瞭解框架理論的概念:
. 社會中有不同真實存在。根據社會再現學者的理論,社會中存在
不同真實面,而真實乃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 真實由事實組成,但各種真實所描繪的事實,不盡相同。真實世
界各自具有事實內涵,而各種真實所描繪的事實真相,卻因受困
於時空環境的變遷,或因符號媒介的載量有限,而未必相同,也
不必等同。
. 不同真實之間經由轉換或再轉換達到真實再現,此即框架的源
頭。
. 轉換真實或再現的過程,包含了選擇重組兩個機制。選擇指的是
從芸芸眾生中擷取少數特殊項目轉換為有意義的結構,重組指的
則是將擷取的項目按重要性排列,藉以顯示重視程度。
. 框架既是再現結果(名詞),也是轉換規則的運作(動詞)。框
架既代表了一種整理思考的界限或規則(動詞),也是人們再現
外在事物的思考架構或內涵(名詞)。
. 真實內涵具有多種層次,且在不同層次均有類似結構。各種真實
均有一些相似的形式與內容,就是由高(抽象)到低(具體)層
次的結構。
. 框架的高層意義難以解讀,但可透過分析低層次之言說,探尋其
意涵。根據van Dijk等學者的理論,所有語文的文本結構均有主
題形式,係由命題組成,命題與命題間會因主題接近而形成較高
層次的命題,透過由低到高層次命題的分析過程,文本結構中的
語意基模因而可以彰顯。
. 框架社會事件涉及主觀認知,因而必然造成偏見。
“框架化”

表了對某些部分的選入與重視,及對其他事物的排擠與忽略,
“偏見”
可謂是框架化的結果,也是真實轉換的附屬品。
. 不同框架之間,具有競爭性,彼此協商爭取意義建構的獨佔性。

135
人們或組織在發展議題的過程中,容易誇大自己所認定的事實之
重 要 性 , 認 為 是 唯 一 能 付 諸 四 海 皆 準 的 真 理 , 這 種 習 性 造 成“ 框
架競爭”
的效果,彼此爭奪社會意義建構的主控權。
0. 個人框架的形成,與同一組織、社區、或其他社會集體間有互動
關係。人們看事情的角度常常受到一組織或社區其他相關社會人
的影響,進而形成類似的價值觀或意識型態,這種共同的價值觀
連結了個人與相同組織的其他人,隨後造成了組織與社會文化的
基本特質。
. 框架建立在具有權力關係的意識型態。當某種框架被選取時,就
表示其為社會中所流行的主流意識,亦成為社會中的主要意義解
釋方式。
臧國仁()認為,過去有關框架概念的討論,有一大部分集中
於檢視新聞媒介組織如何選擇社會真實,因此可將新聞框架定義為
“新聞
工作中的建構
‘真實’
概念”
。 簡言之,新聞工作者(包括記者與編輯)將
原始事件(occurrence)轉換為社會事件(event),並在考慮此一事件的公共
性質與社會意義後,再將其轉換為新聞報道。在此轉換與再轉換的過程
中,新聞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經驗(框架)將事件從原有情境中抽離
(decontextualization),另一方面則將此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連結(或稱
“再框架”
),產生新的情境意義(recontextualization)。 由此,新聞框架可
謂是新聞媒體或新聞工作者個人處理意義訊息時所倚賴的思考基模,也
是解釋外在事務的基本結構。Pan & Kosicki 因此提出以下定義:
“媒介
‘新聞’
框架就是符號工作者長期
‘透過大眾傳播媒介’
組織言說(包括口語
與視覺)的過程,長期以後形成固定的認知、解釋、與呈現型態,以選
擇、強調、以及排除
‘社會事件’
”。

(二)框架概念運用
框架理論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逐漸受到傳播學者的重視並且
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Goffman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一書中,強調
框架使人們將社會真想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依據,人們借由框架整合
資訊,瞭解事實。美國學者Gamson可能是迄今引用框架理論最重要的

136
一名學者,他曾指出社會學家是用框架理論就如同心理學家使用基模理
論,因框架乃是人們組織事務的原則,其功能在於提供人們整體性的思
考基礎,針對一連串的符號活動發展出中心思想,建構其意義。社會學
家Tuchman曾經表示,新聞並非自然產物,而是一種社會真實的建構過
程,且是媒介組織與社會文化妥協的產品,具有轉換或傳達社會實踐的
公共功能。
回顧框架理論的相關研究文獻發現,框架理論通常內於瞭解社會事
件如何透過符號系統形成特定意義。在符號系統(如新聞媒介)建構社
會事件過程中,個人(如新聞工作者)與組織(如新聞媒體)都啟動了
主觀詮釋基模,透過選擇機制以強調事件的某一部分。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
“框架理論”
為基礎,以檢視台灣媒體是以何種
框架建構上海的形象。

四、 城市形象

根據心理百科全書的定義,形象是一種態度,或是心理畫像
(Mental representation),人們藉由這張畫像來了解世界,學者Merrill表

“形象是態度、意見、印象的綜合體,為態度與意見形成的基礎…。”
(Merrtll,:0-0)。學者Boulding認為,形象為個人信以為真的事
物,是個人主觀性的知識(Boulding,),一般而言,形象有三個特徵:
. 籠統而概括。. 是一個人對媒個人或媒一群人特性的描述。. 是一個
人對某個人或某一群人的一種態度 (Lippmann W,)。
至於形象的組成是消息經過多方面的接收刺激或訊息逐漸培養
而成的(彭芸,:-)。在環境迅速變遷的真實世界下,媒
介所建構的社會現實是一般閱聽人形成印象最有力的解釋(李茂政,
:)。因此,形象是利用若干特徵來描述或認知某個團體或個
人,而傳播內容形式卻影響閱聽人對該團體或個人的形象塑造(洪盟
凱,000)。
人們對一個城市形象的認識和瞭解,往往就是從這個城市的環境開
始的,因為環境決定了一個城市的面貌和形象。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

137
城市、全國經濟、金融、貿易的中心,以及未來的國際性大都市,其身
處的環境所體現出來的綜合性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因此透過媒體對上海
城市環境的報道進行研究,可以獲得不同於中國大陸觀點的上海城市形
象。
上海體育學院在一篇《世紀上海城市形象研究──從環境看上
海》的研究論文中,從環境的構面提出了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的建議,研
究指出,上海城市形象的定位不清、推介的技術路徑不準確、傳播渠道
的狹隘以及戰略上的不重視是導致目前各界人士對上海城市形象認知模
糊、獲取資訊渠道有限以及節慶活動的推介作用不明顯等現象。文中並
認為,要改變目前上海城市形象推介中的被動局面,必須從城市形象、
城市旅遊形象的定位以及城市形象的設計及推介渠道等方面著手。更為
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要統一認識,整合資源,協調運作,才
能樹立立體的和複合的上海城市形象,才能取得良好的推介效果。
不少人一提起上海人,腦中就會浮現出
“傳播流言蜚語”
、“偏愛探聽
鄰居隱私”
、“小市民習氣濃厚”
等等一系列的相關詞彙。北京青年報與上
海市場研究公司輿論研究部專門在上海推出了這項關於上海人形象的專
項調查活動,以瞭解上海公眾對如何做個可愛的上海人的看法。
調查結果得到以下的結論:
.“注重生活情趣和質量”
是上海人最突出的優點;
. 上海人承認
“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
是自己的缺點;
. 逾四成被訪者承認自己
“精明但不高明”

. 超過一半的被訪者認為上海人有排外心理;
. 七成多被訪者對上海人綜合素質很有信心;
. .%的被訪者希望服務業加強
“誠信”
作用;
.“愛護社區的公共設施、保持社區的整潔衛生”
、“注重環保,多
使 用 環 保 生 活 用 品 ”、“ 最 大 限 度 地 綠 化 城 市 ”、“ 不 探 聽 他 人 隱
私 , 但 鄰 居 有 困 難 時 給 予 積 極 幫 助 ”、“ 增 加 社 區 的 集 體 活 動 , 融
洽 社 區 關 係 ”是 建 構 上 海“ 可 愛 ”城 市 形 象 的 四 種 詮 釋 。 ( 《 北 京
青年報》00年月日)

138
五、 研究問題

多數公眾對於城市的形象大多來自於媒體所建構的印象,身處在台
灣的民眾對於上海的城市印象亦是透過台灣的媒體獲得,而台灣的媒體
又以何種框架來建構上海的城市形象,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根據
此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如下的研究問題:

. 台灣媒體呈現了何種上海城市形象?
. 不同的媒體對上海城市形象之呈現是否有所差異?
. 台灣媒體對上海城市形象呈現了何種框架?

六、 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

(一)研究架構

(二)研究對象
考量蒐集新聞之方便,本研究選擇台灣最大的
“奇摩入口網站”

139
(三)分析單位
本研究以關鍵字
“上海”
蒐尋00年-月0日份有關上海的新聞報
道,共蒐集到則新聞內容。

(四)類目架構
. 報道數量(則數);
. 報道議題:科技、旅遊、財經、醫療保健、藝文、生活、社會、
教育、影劇。
. 媒體立場:統一、獨立、中立;
. 呈現形象:正面、負面、中立;
() 居住環境(含生態環境、商業環境、安全城市)
() 交通環境(含大眾運輸建設與便捷性)
() 人文環境(含城市文化氛圍、城市教育環境、城市科研環境、
城市公民素質)
() 政治文明環境(含黨中央的與上海市政府政治措施)。

(五)統計方法
本研究在資料登錄後,使用spss for windows 0.0版本,採用次數分
配、交叉分析與卡方分析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七、 資料分析

. 台灣媒體如何呈現上海城市形象?
. 不同的媒體對上海城市形象之呈現是否有所差異?
. 台灣媒體對上海城市形象是否呈現特定的框架?

(一)資料分析
. 媒體立場不同,報道數量亦有顯著差異
台灣媒體對於上海城市新聞的報道,以東森(.%)及TVBS(.%)
最多,進一步與各媒體統獨立場交叉比對,傾向主張兩岸統一的媒體

140
(東森、TVBS、中國時報、中廣公司)報道上海城市新聞比傾向台灣獨
立的媒體(民視、公視)的新聞量較多(p<.00),其中,立場傾向台獨的
中央廣播電台雖然新聞的報道量也很多,但報道內容較傾向不利於上海
城市形象的負面報道(則新聞中,無正面新聞,負面佔.%,中立佔
.%)。

媒體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的 公共電視 4 3.0 3.0 3.0
民視 8 5.9 6.0 9.0
TVBS 29 21.5 21.6 30.6
東森新聞 31 23.0 23.1 53.7
中央廣播電台 19 14.1 14.2 67.9
中廣公司 19 14.1 14.2 82.1
中央社 9 6.7 6.7 88.8
中時電子報 13 9.6 9.7 98.5
天下雜誌 2 1.5 1.5 100.0
總和 134 99.3 100.0
遺漏值 系統界定的遺漏 1 0.7
總和 135 100.0

. 媒體報道議題重點
台灣媒體對於上海城市新聞報道的議題,以財經新聞最多(.%),
其次是生活新聞(.%),旅遊新聞佔第三(.%),如果新聞報道是反映
閱聽人的需求,亦是再現城市的形象,則上海城市在台灣媒體的報道框
架中所呈現的是一個高度經濟活動與具有旅遊價值與特殊生活形式的城
市。

報道議題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的 科技 4 3.0 3.0 3.0
旅遊 17 12.6 12.8 15.8
財經 51 37.8 38.3 54.1
醫療保健 1 0.7 0.8 54.9
藝文 12 8.9 9.0 63.9
生活 24 17.8 18.0 82.0
社會 7 5.2 5.3 87.2

141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教育 2 1.5 1.5 88.7
影劇 9 6.7 6.8 95.5
政治 6 4.4 4.5 100.0
總和 133 98.5 100.0
遺漏值 系統界定的遺漏 2 1.5
總和 135 100.0

. 媒體對上海形象呈現 負面比正面多
台灣媒體所呈現的上海城市形象,負面的新聞(.%)較正面新聞多
(.%)。尤其是與政治新聞有關的報道多偏負面,例如
“上海維權人士許
正清在獄中受虐待”
(中央廣播電台),
“上海社保案 九嫌遭開除黨公職”
(中國時報)等,分析台灣媒體所做的負面報道多與政治新聞有關的原
因,主要是受媒體政治立場與歷史的刻板印象有關。

形象呈現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的 正面 17 12.6 12.7 12.7
負面 26 19.3 19.4 32.1
中立 91 67.4 67.9 100.0
總和 134 99.3 100.0
遺漏值 系統界定的遺漏 1 0.7
總和 135 100.0

(二)高度經濟化、現代化、富有海派與貪污的上海城市形象
台灣媒體對於上海的城市形象報道主要關照在居住環境(含生態環
境、商業環境、城市安全)的面向,佔.%,其次是人文環境(含城市
文化氛圍、城市教育環境、城市科研環境、城市公民素質),佔.%,
交通環境(含公共運輸建設與便捷性)佔.%,政治文明則佔.%。
分析台灣媒體所呈現的上海居住環境形象是
“具高度經濟化”
,但有
“溫室效應”
的暖冬環保隱憂,在居住環境的新聞報道上,台灣媒體多偏
向上海的
“商業環境”
,例如
“中國發展指數,上海領先”
、“雪上加霜 上海
股市暴跌”
、“上海股市打噴嚏 全球鬧股災”
,但也同時提到
“上海出現00

142
多年來最暖的冬天”
、“蚊口大增 上海滅蚊忙”

在人文環境的報道,台灣媒體所呈現的上海人的形象是
“富有與海
派”
、“小氣”
、“追求美食”
,例如台灣媒體以
“黑金剛蓮霧上海開賣 一顆
人民幣0元不夠賣”
、“上海推出億豪宅湯城一品”
、“過情人節 上海一
夜浪漫 農民要賺年”
、“天價情人節 浪漫一夜萬”
、“大陸競建超大
劇院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為虧損頭大”
來形容上海人的
“富有與海派”
。相對
的,上海人也被媒體形塑成
“小氣”
的形象,例如
“避發紅包 上海白領裝病
在家”
。對於美食的追求,台灣媒體所形塑的上海城市形象是
“美食的天
堂”
,例如
“上海第一味 阿娘小店黃魚牛麵”
、“餐廳推出太空甜薯 上海饕
客嚐鮮”
、“上海百年寧波湯糰店 日賣0萬顆”

至於交通環境,台灣媒體所呈現的上海城市形象是
“現代化”
,例如
“上海虹橋機場進行歷來最大的擴建”
、“上海子彈列車 春節前處女航”

至於上海的政治文明形象,在台灣媒體的報道中仍是
“貪污”
“侵害人權”

城市形象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的 居住環境 73 54.1 54.5 54.5
交通環境 22 16.3 16.4 70.9
人文環境 29 21.5 21.6 92.5
政治文明 10 7.4 7.5 100.0
總和 134 99.3 100.0
遺漏值 系統界定的遺漏 1 0.7
總和 135 100.0

八、 結論

台灣民眾對大陸的集體記憶一方面受兩岸歷史影響,另一面也受到
當代情勢的影響,而台灣民眾使用媒體的動機也反映在媒體的報道上,
媒體記者會依據台灣民眾的資訊需求尋找可供報道的資訊,同時,某種
程度上必然受到記者個人的框架與組織的框架去過濾新聞與報道新聞。
因此,媒體在報道大陸城市相關新聞時,先天上就承載了政治、歷史、
文化的包袱,這些包袱反映在台灣媒體上,轉而強化了記者原本的記憶
與框架。在此一記憶框架下,台灣媒體所呈現的上海城市形象是
“高度經

143
濟化、現代化、富有海派與貪污”
,尤其是在政治的包袱上,台灣媒體對
上海城市形象的呈現,扣除不具評價的新聞報道,台灣媒體對於大上海
城市的評價是
“負面比正面多”

傳播學者Adoni 和Mane在討論
“媒體如何建構社會真實”
的問題時,
兩人將真實分成客觀真實、符號真實與主觀真實三種,客觀真實代表無
庸置疑的真理,不需驗證,符號真實則是以符號描述真實,主觀真實則
是個人對真實的了解和信仰,多半得自社會情境及媒介的建構(翁秀
琪,:),當真實過渡到主觀真實與符號真實的過程就是一種再
現。而再現的過程就是一種
“刻板印象”
的強化。今日台灣媒體所呈現的
上海文化就是一種海派文化,而上海的海派文化特徵包含了追求新奇、
崇主、摩登,同時也包含了
“圓滑、細膩”
與“小氣”

台灣民眾對上海女人的刻板印象是女人比男人更精刮、更有權,上
海的兩性關係是
“大女人、小男人”
,這些刻板印象反映在台灣媒體所呈
現新聞標題是
“大陸生活幸福美滿嗎?上海女性排第一 北京緊追在後”

上海城市形象透過台灣媒體傳給台灣民眾,其過程涉及了客觀真
實、主觀真實和符號真實的關係,其中,媒體無可避免的加入了意識形
態的思考,其中,符號真實影響了民眾對真實的了解,影響效果就是反
映在媒體報道的議題與立場上,因此,台灣媒體在報道上海城市時便充
分運用議題設定的方式,選擇了台灣民眾所需求的資訊,並加入記者的
框架再現上海的城市形象,因此,台灣媒體在報道上海城市的議題上,
選擇了台灣民眾所需求的財經、生活與旅遊,藉由強化這些議題的報道
形塑了上海是一個高度經濟發展與充滿浪漫生活及值得旅遊的城市。
此外,台灣媒體所記錄的上海城市文化象徵符號,例如
“上海虹橋機
場進行歷來最大的擴建”
、“上海子彈列車 春節前處女航”
,都讓台灣民眾
感受到上海的繁華景象,這些都是經過媒體選擇後的資訊,背後的意識
形態是來自於記者的框架,台灣媒體呈現了上海
“現代化”
的城市形象的
片面印象,但對上海市非現代化的老舊社區、吐痰文化等則缺乏報道,
這也是台灣媒體在刻板印象下的一種框架報道。
本文透過內容分析方式,從台灣媒體的報道內容分析台灣媒體對
海城市的印象,這種量化的分析只能看到台灣媒體所再現的上海城市形

144
象,由於缺乏質化的訪談,所以無法深入探討台灣媒體是如何形塑上海
城市形象,以及為何會如此呈現,期盼未來能更深入的探討此一議題。

參考文獻:
李茂政:《當代新聞學》,台北:正中,年。
李茂政譯:《傳播問題大辯論》,台北:正中書局,年。譯自Everette E.
Dennis & John C. Merrill, The Basic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A Debate, .
洪盟凱:《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000年。
翁秀琪:《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載《新聞學研究》,
期,00年,第-頁。
翁秀琪等:《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 ── 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
三角關係》,台北:三民,年。
羅世宏:《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
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年。
臧國仁;《消息來源(公共關係)與媒介真實之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
觀點》,第六屆中華民國廣告與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政大廣告系主
辦,年。
臧國仁、鍾蔚文:《時間概念與新聞報道——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語
彙》,中華傳播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深坑,年。
臧國仁、鍾蔚文:《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
析》,載《廣告學研究》,第九集,年,第-0頁。
鍾蔚文:《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年。
Lippmann, W.,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ed.

145
電視在集體回憶
化為城市文化的功能
劉瀾昌*

集體回憶,當今最時髦的關鍵詞。但是,回憶之中須思考,思考結
果應振奮。回歸0年,給我們香港人審視歷史新的高度。
這是我們亞洲電視為香港回歸十年思考,而拍攝的大型專題片
“解密
百年香港”
的開頭語。
其實,我們要從集體回憶談起,固然是因為這部片子說的是歷史,
更主要我們感覺到,集體回憶就是城市文化。每一個城市的誕生之日,
也開始這個城市的回憶,個體的回憶匯成集體的回憶,也就成為文化,
開始了這個城市文化的歷程。只不過,集體回憶像任何文化現象一樣,
時起時伏,時強時弱,時高時低。今天,在香港,集體回憶忽然間成為
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城市文化的一個新概念也就成為大家的共同語言。
或許可認為,電視在集體回憶化為城市文化中有特殊的功能。

一、 集體回憶往往體現為城市回憶

百年香港,需要解碼的謎有許許多多。香港被佔前是否
“無人島”

就是一例。當年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寫給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的信中稱
當時的香港島為
“幾乎沒有人煙的荒島”
。其實,巴麥尊本人從未到過香
港島。
年月,英軍佔領香港後,清政府割讓香港前,英軍當局在《香
港公報》公佈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島總人口為0人,有個有
人居住的村莊,赤柱是全島的中心,有000人。當時中國的人口平均密
度,每平方公里約為人,香港每平方公里約為00人,高於全國的人口

*
香港亞洲電視

147
平均密度。但是,香港如果現在還是一個七千多人的小漁村,而不是今
天的00多萬人的國際大都會,就不會有人提出
“集體回憶”

農村是分散的,城市是集中的,於是,農村往往只有單個的回憶,
集中群居的城市,才有集體回憶。
有哲人說,歷史是螺旋式上升。所以,歷史往往似曾相識。在
“解密
百年香港”
有這樣幾組鏡頭:

1842年8月29日,割讓香港島的《南京條約》簽署;1984年9月
26日香港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簽定。
1861年1月19日,割讓九龍交接儀式,中方官員按英方官員吩
咐把一袋具有象徵意味的泥土交給英方官員;1997年7月1日零時零
分,香港回歸大典。英國國旗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旗。
1841年1月7日,英軍攻佔虎門沙角炮台;1997年7月1日上午9
時,解放軍進駐香港。

集體回憶。其實就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從城市文化角度看,集體回
憶是歷史再現的一種載體,一種表現形式。回憶體現歷史,歷史在回憶
中重現。
現代都市已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社會概念,它還是一個內涵豐
富的文化概念,是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香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會,
並不像常人所說的是
“文化沙漠”
,而是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等多種
文化對立面的薈萃交融之地。香港的電視便是其中亮麗的一筆。
城市作為文化的集聚點,以積留、匯聚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為天
職。縱觀當今世界,任何一個有特色的城市,都是以吸納人類文明成
果、海納百川而著稱的。恩格斯當年在評價法國巴黎時曾說過這樣一段
話:
“在這個城市裡,歐洲的文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這裡匯聚了
整個歐洲歷史的神經纖維,每隔一定的時間,從這裡發出震動世界的電
擊。”
無論在哪一個歷史時代,作為聞名遐邇的世界級城市,總是凝聚了
當時世界文明的成果。古希臘的雅典,近現代的倫敦、巴黎、紐約,無
不如此。

148
美國城市文化研究專家朱肯(Zukin)教授在其《城市文化》一書中指
出:
“一個文化中心不能僅僅是藝術的集散地,它必須是藝術的生產、交
流和消費的地方。”
這就是說,作為一個功能齊全的文化中心城市,既
是文化的生產中心,也是文化的交流中心,又是文化的消費中心。這樣
的中心顯然具有很強的對外輻射力。紐約作為世界級的文化名城,就是
這樣一個文化中心。紐約作為文化生產中心,集聚了美國大多數出版物
品、影像製品、舞台節目、影視節目、繪畫攝影等的生產基地;作為文
化交流中心,是世界文化的物流中心,把全世界的各種藝術作品匯集在
一起;作為文化消費中心,是全美最大的媒體市場,每年來自世界各地
的00萬旅遊者中,00多萬人是慕紐約文化之名而來的,他們或來百
老匯看戲,或參觀博物館,或參加藝術節,或觀看重大體育賽事。正是
強烈的對外輻射力提高了紐約城市文化的國際地位。
開放視野下城市文化的選擇,必須增強城市文化的創新力。在全
球背景下,唯有基於創新,才能實現創新性與傳統性的統一,既有創新
的視角,又注重傳統的眼界;既有廣泛吸納世界各國優秀成果的廣闊胸
襟,又堅持民族獨立的堅定立場。繼承傳統而不保守,與時俱進而不獵
奇,視野開闊而不媚外,這才是一種具有全球化時代特徵的文化。

二、集體回憶的感情酵素──懷舊

集體回憶在香港走紅了。但是香港許多老街坊說,那是
“懷舊”
。“懷
舊”
,真的等同集體回憶嗎?當然不是。集體回憶,讓人一聽就是冰冷
的。
“懷舊”
則是有生命的,
“懷舊”
是懷念,
“懷舊”
是追思,
“懷舊”
有歡
樂,
“懷舊”
也有悲傷,可以激動不已,可以纏綿悱惻。總而言之,
“懷
舊”
是集體回憶中最有情感酵素的部分。在藝術家看來,
“懷舊”
是集體回
憶作為城市文化中最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各種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源
泉。
但那
“舊”
,並非單純是過去的東西,而是和過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關的景、事、物,把本土的老街老巷老記憶,即使不美麗不堂皇,都當
作最珍貴的寶貝來保護珍愛。

149
駐足在旺角,天空的的廣告牌鋪天蓋地,人流車流日夜不絕 ,第一
感覺是樓太高,高得遮蔽天空。第二感覺是擠,一條馬路上,也有數米
寬的樣子,簡直就是後面人貼前面人的背,左右的人手臂相碰,大家都
很有秩序地前行。那真是
“旺”
的感覺。
旺角得名旺角,是因為當時這裡還是個小村落的時候,能眺望海
邊石角,也有人說是附近山上遍種芒草,所以名為望角村或芒角村。上
世紀0年代,望角才正式改名叫旺角。登上旺角酒店屋頂,竟有露天游
泳池,中間是淺藍色清澈池水,倒映藍天,四周可以俯瞰西九龍,密密
層層的低矮屋子,灰灰的。但是這樣的老城區,過去居住的就是香港電
影裡描寫過的
“籠民”
——幾十家人在一個屋子裡合住,一戶戶慢慢搬遷
走,才造起這座老區的新地標。於是,過去和現在住在其中的人,卻還
留戀抹不去的
“集體記憶”

那個
“集體記憶”
的懷舊,不是依戀過去窘迫的生活,而是懷戀過去
的溫情。在我們的紀錄片中,這是最動人的細節。
在其貌不揚的好旺角中心,那裡本來是古董錢幣、郵票的集散地,
近0年,才有一批懷舊小玩意專家進駐。各式0-0年代的可樂瓶、玩
具、擺設甚至報紙雜誌,都留待你慢慢來淘。那裡有地鐵、九鐵、小巴
等模型玩具、儲蓄罐、書籤等相關產品,店主就是酷愛香港巴士的人
士,巴士在他心中,那是一種共同成長的記憶。那裡有儲蓄罐做成像公
車投幣箱模樣,還有國泰航空的大頭飛機冰箱貼,卡通化的懷舊,更體
現了一種溫情。
集體回憶
“帶旺”
了中環粵式老牌酒樓生意。在中環一家有數十年
歷史的酒家歎
“一盅兩件”
,近期多了白領一族、大學生,以至幼稚園學
生,專程到來看看老式茶樓的面貌,
“帶旺”
了生意。不過,後生仔女都
是追趕集體回憶潮流,只有三分鐘熱度,難以持久。茶樓的
“捧場客”

終是較年長的一輩。代溝,在這裡體現,經歷過才會懷舊,才會有
“舊”
的情。
香港的古物古蹟,並不
“古”。中國大陸古物動輒千年,歐洲諸國
數百年,但是香港人說,其所謂
“古”
,並不因年代之長短,而基於其與
本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有無相互的深遠關係而形成某種難以磨滅的價

150
值。其中,情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成為集體回憶通常有一個模式:某
事某物某人存在時,大家司空看慣。一旦消逝,則感到非常失落,感到
依依不捨。那就是情。

三、 集體回憶的理性層次── 思考

香港真是本難讀的書。
“點解當年清政府對英國的堅船利砲並非完全不可戰,但簽城下之
盟?點解香港回歸祖國,英國並非完全無籌碼,竟沒有流一滴血?”
這是
“解密百年香港”
裡提出的問題,影片沒有完整的答案,但是提
供了思考的回憶。根據倫敦解密檔案,英國本來捍衛香港的立場異常強
硬。在上世紀0年代曾計劃一旦北京強行收回香港,將利用部署在新加
坡逆火神戰略轟炸機,對中國進行核攻擊。不過,倫敦解密檔案也透
露,年香港暴動期間,如中國軍隊
“入侵”
,英國應
“部分撤離”
。
年月日,在一封給當時香港總督戴麟趾的電報中,英國外交大臣明確
指示說,
“或許我們撤出香港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事後,港英政府通過鎮壓穩住局面,但年月,英國內閣下屬的
香港問題部長委員會起草了一份絕密報告,建議與中國合作解決香港問
題。報告還建議,應在不晚於0年代早期與北京就香港問題達成共識。
以談判解決香港問題,其實英國準備比中國早。
0年代中英談判,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挾馬島勝仗餘威,硬碰鄧小
平。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也在回憶錄透露,鄧在談判中表示,
“如果
談不成,我們就要考慮在另外的時間和另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劉華清還透露,港督彭定康推出政改方案時,解放軍依照鄧小平
“一
點軟不得”
的指示,做好應付突發情況的準備,必要時
“一槌砸死”
,非和
平進駐香港。
事實,香港在和平而且喜慶的氛圍下回歸,000多雙記者的眼睛盯
著,不過沒有突發情況發生。
有歷史學家說,英國其實還有籌碼,香港割讓是有條約約束,而
以經濟實力計,當時英國還在中國之上。有趣的是,兩次鴉片戰爭都吃

151
敗仗的中國,當時佔全球GDP的比重,比現在還高。為甚 ?有人說,
大工業戰勝農耕,歷史必然;也有人說,清政府腐敗無能,能戰不戰。
當今中國能收回香港,勝在有鄧小平。
“解密百年香港”
還提出另一個問
題:年月日,香港和平交接了,但是香港有未來嗎?
美國的財富雜誌當時的封面故事
“香港已死”
。十年之後,該作者已
不幸辭世。00年月中,同是美國的花旗銀行,公佈調查:香港百萬富
婆超過百萬富翁,萬千人流動資產超過00萬,平均每0個香港人就
一人腰纏百萬。有人常常夜半深思,香港為何有這樣強盛的生命力?大
概,還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不過,事實就是,再大的風浪,香港不會
死,風浪之後是晴天。
 年省港大罷工後,死港,臭港,很快又恢復為
“香”
港。
三年零八個月之後,香港是抗戰後亞洲恢復最快的城市之一 。
六七暴動之後,香港七十年代起飛,展開了四小龍之旅。
0年代,雖然有移民潮出現,但同時香港有了號稱為玫瑰園的新機
場。
金融風暴,沙士肆虐,負資產陰霾鋪天蓋地,大有烏雲壓城城欲摧
之勢,但過後始終還是一片艷陽天。
香港特有的螺旋式發展,有學者稱為
“香港現象”
。至於發展的內在
動力,從制度上,最多人稱頌的是
“自由港”
。講到人,則是港人自強不
息,靈活走位的特質。有人強調制度,但是也有看重的首先是人,是人
的作用。
歷史是一面鏡子,蘊含了豐富的營養,積澱了深奧的智慧。顯然,
集體回憶需要感情的宣洩,更須以理性的思考。在集體回憶中懂得聆聽
歷史,那是一種有智慧的表現;在集體回憶中懂得思考過去,那是有大
智慧的標誌。

四、 電視是集體回憶變為城市文化的載體

電視可以說是城市的女兒。電視無可避免在集體回憶中扮演重要角
色。

152
電視起源於城市,也在城市裡發展衍生。香港,作為現代化的國際
大都市,其電視更具城市特質,更是城市文化寵兒。香港廣播電視界基
於經濟角度的考慮,將香港電視產業定位為國際性資訊產業,事實上,
香港電視就是現代都市中的一種
“無煙工業”
,它存在於現代大都會的環
境氛圍中,本身是都市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香港是一個自由市場,電視也不免打上市場的烙印。市場化使香港
電視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市場化也侵蝕香港電視的文化功能。
我們亞洲電視前身,香港麗的呼聲(香港)有限公司播出開始至
今,香港電視發展已有0年歷史。面積僅0平方公里、人口僅00萬的
香港,目前已擁有豐富的電視節目。
都市生活對電視的深刻影響,不僅僅表現在電視的城市文化性質
上,還顯示於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生活樣式和生活形態進入攝
像機前,成為電視最主要的表現對象。香港的電視劇寫盡都市生活百
態,香港的電視新聞成了都市百態的素描寫真,而香港的電視娛樂節目
則從多個側面展示了都市人的生存情緒。
於是集體回憶,不可能不是香港電視表現的內容。
市場化的推波助瀾,要求香港電視劇必須努力迎合觀眾,這就使得
香港電視劇的商品性質遠比其藝術本性更為突出。不少電視劇的劇情取
自於現代都市生活,逼近普通大眾,所以容易引起市民觀眾的共鳴。不
過,商業因素的過多介入也產生了負面的效果,香港電視劇的創作及製
作就像一條流水線,幾個月內拍出一套二、三十集的連續劇司空見慣,
電視劇情及攝制手段的類型化、程式化不免隨之而來。
香港人通過電視解讀都市內演繹的種種故事,而自身也成了故事中
的一員。家庭、愛情、生活、事業,似乎成了香港電視劇永盛不衰的話
題,香港電視劇也由此成為向世人展示這個東方大都市生活景觀的大舞
台。
香港電視娛樂節目在給人們提供消閒之餘,也在調節著這個都市的
情緒。不過,香港娛樂節目的低俗,又是有目共睹。娛樂節目在其所謂
低俗化表像的背後,有一個收視問題。而收視的後面,實質上是金錢的
問題,是資本對娛樂方式的全面佔有。在低俗的笑聲後面,是資本對市

153
民生活的控制。
香港電視新聞,也在忙碌不停展現城市中種種人生世態。城市中發
生的一切都被裝進電視的螢幕裡。香港的電視新聞大多注意關懷民生,
體現以人為存在背景,顯示對人的生存現狀的思考。香港電視新聞業的
競爭也使得各台新聞越做越精,新聞的深度化、知識化、滲透化、專門
化趨向日益明顯。與電視劇及電視娛樂不同,電視新聞顯得較為客觀、
冷靜,商業性印記不是很深。
無論如何,電視對市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影響。
電視的商業化,使人們思考,到底電視是否應為傳播城市文化提供應有
的平台。高層次的人說,公共電視的責任就是教育。教育的使命就是傳
播對一個社會而言至關重要的價值、觀念、精神傳統、審美習慣等等。
因為電視有強大的滲透力,它的傳播能力是其他媒體不能比擬的,因而
建構高尚的城市文化中,電視在各種媒體裡承載最大的公共責任。
也許,就是由少許這樣的承擔,我們在香港的集體回憶中,拍了0
集大型專題片
“解密百年香港”
,還有
“小平與香港”
,“香港風華”
,“三年
零八個月”

154
從青年人才的培養
談澳門城市品格的塑造
龔剛*

當今澳門,正面臨著結構性轉型的趨勢和新的發展形勢,主要體
現於以下四個方面:. 隨著澳門賭權開放,博彩業呈現日趨多元而持續
加劇的競爭;. 鑑於博彩業帶動經濟迅猛發展,人力資源的框架亟需擴
大、充實及加固;. 在平衡社會生態及推廣世遺歷史城區的政策驅動
下,文化產業的建設方興未艾;. 為配合和諧社會的構建,人文素質的
提升已受到廣泛重視。在澳門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既面臨著挑戰,也
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有志成才的澳門青年應當善於把握時代精神,
不斷提升自我,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
“升級”

一、 拓展視野,迎接全球化時代的挑戰

當今的世界,已進入了全球化時代。作為澳門青年,應當認清這個
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培養世界視野,樹立起恢宏的世界觀。按照一些學
者的定義,
“全球化”
是指全球聯繫不斷擴張,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
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互相
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在我們日
常的經濟和生活中,已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全球化”
現象。走訪世界許多
“Made in China”
地方,人們可以買到 的產品,在兩岸四地,許多中國人
使用
“諾基亞”
、“摩托羅拉”
、“LG”
手機,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
在世界範圍內流轉、交匯、組合。這是一種日益突顯的現實,也是不以
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
面對全球化的潮流,人們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
“只有我的,才是

*
澳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

155
好的”
,一種是
“只要好的,就是我的”
。有學者指出,前者是一種晚清心
態,後者是一種盛唐氣度。前者是盲目的,閉塞的,缺乏自信心的,後
者是開放的,恢宏的,有自信力的。明清之際,曾有不許出海的禁令,
這種閉關鎖國的政策,直接導致了國力的衰弱;盛唐之時,長安匯聚了
數十萬絲綢之路上的來客,樂不思歸。歷史表明,對外開放的態度、相
容並包的胸襟將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與發展規模。
對於澳門青年來說,無論是
“生於斯、長於斯”
,還是隨父母移居而
來,都應該熱愛這片土地,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有責任呵護
她、建設她。不過,當我們在維護本土文化、本土利益,自豪地宣傳推
廣本土價值的同時,也應當明確地意識到,澳門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後
盾,也離不開和世界經貿、各區域文化的更緊密互動;我們也應當意識
到,強調
“本土性”
絕不意味著自我封閉,事實上,澳門的本土價值中本
來就包含著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內涵,在全球化時代,我們更應該充分
發揮澳門的這種文化優勢、價值優勢和觀念優勢,積極拓展視野,廣泛
吸收新知識、新思維,及時瞭解各種新資訊、新動態,加強和世界經
貿、各區域文化的更緊密合作及互動,以確保澳門社會的生機與活力。

二、 放遠眼光,推動澳門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紀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
概念。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
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以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
力。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
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
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
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
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
社會的發展。
澳門特區政府業已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納入了施政方針之中,近

156
年出台的多項土地利用、環境治理、資源回收和文化遺產保護政策都充
分考慮到了本澳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生態的平衡。
“澳門歷史城區”
申遺成
功,就是特區政府多年來致力於推動本澳可持續發展的結晶,也是國際
社會對本澳經濟發展與物質、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協同推進的肯定。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及其在澳門的實踐對於澳門青年具有相當深刻的
示意義,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第一,立身做事,應當放遠眼光,面
對社會中紛繁複雜的誘惑,更要避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而要在思想
上加強認別能力,在行為上提高自控能力,不要輕易放棄就學深造的機
會,要為日後的長期發展積累好 實的學識根基,打造好過硬的專業本
領。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個人的成長也同樣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第二,為人處世,應當有大局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社會的
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個澳門青年的生存發展,都是這一系統工程
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當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衍生的一些暫時的局
限和困難,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包容,既不隨波逐流,也不守株待兔,而
是以剛毅堅卓的精神,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提升本身的能力
和修養,這種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是澳門社會永續發展的重
要保障。

三、 開拓心胸,奠定和諧社會的心理基礎

英國著名哲學家湯因比認為:
“當今人類已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技
術手段,最需要的就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精髓——和諧。”
“和諧”
精神確是
中國古代哲學的精髓,從中國第一部哲學專著《周易》裡,我們可以看
到遠古先民在解決矛盾或是消解衝突時所採取的思維方式:
“剛柔相推,
變在其中”
。用現代哲學語言來詮釋,就是使矛盾對立的雙方,通過相互
轉化,達到和諧。儒學創始人孔子主張
“仁”
政,而
“仁”
政的核心思想,也
正是和諧。
去年赴澳參加由澳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主辦的
“澳門的文化生態與
人文精神”
學術研討會的北京大學教授樂黛雲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
天,事實已證明單邊統治不但不可能成功,而且會激起更大的反抗和更

157
多的人死亡。因此必須尋求另一種全球化,即一種多極均衡、文化多元
共生、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全球化,也就是中國當前提出的建設
“和平世
界”
、“和諧社會”
、“和睦關係”
的主張。澳門是多元文化共處共生的世
界典範,在這裡漢文化、葡萄牙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世代和平相
處,融合成獨特的澳門文化。這個過程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值得深刻總
結的多元文化共處共生的寶貴經驗。
目前的澳門社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
音。有不同的聲音並不意味著不和諧,只要大家能夠心懷澳門社會的整
體利益與長遠利益這個大局,通過理性的協商和對話,就能消除分歧,
取得共識。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溫家寶總理看望他時說:
“有個問題我考慮很久,
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內
心和諧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它要求我們開拓心胸,學會包容,要能
夠超然於一時的得失,要能夠欣賞別人的長處,要能夠有感同身受的同
情心,要能夠展現光明磊落、公平競爭的氣度。當我們擁有了包容心和
同情心,才會有內心的和諧;當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了內心的和諧,也
就為和諧社會的建構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四、 創新思維,為澳門的建設創造新元素

世界的競爭是政治經濟模式的競爭,而歸根結底,其實是思維模
式的競爭。思維模式的先進與否將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前
景和綜合競爭力。因此,我們應當因應時勢、環境的變化,敢於創新思
維,以確保思維模式的先進性。
近年來,特區政府提出了大力發展
“文化產業”
的政策方針。
“文化產
業”
的建設將使澳門的經濟體系更加多元化,也將充分突出澳門作為多元
文化共生共存之地的文化優勢、觀念優勢和價值優勢,並且有助於打造
出一個立體多元的澳門形象。這一具有高度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就是思維
創新的典範。
澳門素以旅遊博彩業著稱於世,在澳門進行
“文化產業”
的建設,應

158
當考慮到自身的特點,重點發展會展、資訊流通、文化學術交流與傳播

“文化產業”
,力爭把澳門建成類似瑞士洛桑的著名國際會議、展覽中
心和
“文化之都”
。最近在新中央圖書館的籌建諮詢會上,有人提出,圖
書館的建設也應該從
“文化產業”
的高度上來定位,作為澳門最主要的圖
書館,不僅應該是收藏出借圖書的知識平台,同時也應該是人文的景
觀、文化的地標和精神的家園,藉以提升澳門的城市形象與人文品質。
事實上,對於澳門頻繁舉辦的各類文化交流、學術會議和旅遊、商業會
展,我們也應該從
“文化產業”
建設的高度,加以系統規劃和管理,加大
宣傳和推廣力度,以使這些活動的舉辦能夠更切實地推動澳門經濟和文
化的發展。
青春是多夢的年華,有夢想才會有創新精神,夢想的實現更需要創
新精神。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澳門的未來將因為澳門青年的夢想和創
新而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共同期待,我們所生活的這片熱土,不但成

“亞洲的拉斯維加斯”
,也能夠成為
“亞洲的洛桑”
,並且如許嘉璐教授所
期許的那樣,成為工業化時代、全球化時代的
“敦煌”

159
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設
李明華*

廣州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經濟實力一直位居全國同類城市的前
列。在新的歷史環境中,廣州需要進一步增 和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
責任感和緊迫感。廣州市發展的目標是
“四個中心”
,即:以集約化、國
際化、高級化為標誌的先進製造業中心,以信息、金融、物流、會展為
主導的現代服務業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人才為支 的自
主創新中心,以嶺南文化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相互交融為特徵的區域文
化中心。這是提升廣州城市競爭力的戰略思路。
“區域文化中心”
,是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富有遠見的提法,是關
於廣州城市定位和功能的一個創新。廣州要建設現代化都市,不可不重
視文化建設。特別是,廣州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不應該僅僅是經濟中
心,而應該同時是文化中心。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文化則是城市的一
張名片。環顧世界,不論是古典的或是現代的,發達的或是發展中的,
內陸的或是海濱的,巨型的或是袖珍的,凡是有影響的、有輻射力的都
市,都是由文化來作為支 的。人們可以不清楚微軟、索尼、耐克、奔
馳、諾基亞的總部在哪個城市,但是一提起故宮、金字塔、埃菲爾鐵
塔、海上歌劇院、牛津大學,卻是人們不可以不知道的。國際上一些知
名城市,大都是因文化特色而聲名顯赫,如巴黎有
“世界花都”
的美稱,
洛杉磯有
“世界影都”
馳名於世,維也納是
“音樂之鄉”
,莫斯科的芭蕾舞
譽滿全球,波士頓和東京分別有哈佛大學和早稻田大學著稱於世。這就
是文化的巨大輻射力和永久的生命力。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靈魂,是
人類社會發展的內驅力和凝聚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展、實現自身
本質力量的重要手段。在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
略資源和 大生產力,成為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很多知名
的政治家、戰略家、歷史學家都曾指出,任何戰略都必須立足於文化戰

*
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研究員,哲學博士

161
略,城市發展戰略,尤其要立足於文化戰略。
上個世紀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約瑟夫.S.奈教授提出了
“軟
實力”
的概念,即一個國家要增 實力,除了發展經濟實力、軍事實力
之外,還應重視
“軟實力”
,包括價值觀、文化、政策、制度等。作為軟
實力的文化,具有極大的吸引、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一個國家是這
樣,一個城市也是這樣。
廣州作為華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對周邊區域的經濟輻射作用是十分
明顯的。在此基礎上,作為區域文化中心,還應進一步增 文化的輻射
作用。廣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從秦始皇統一嶺
南開始,中原地區的優秀文化成果不斷傳入廣州,南遷的北方移民和廣
州本地人民共同創造了富有嶺南地方特色的燦爛文化。秦漢以來,廣州
逐步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通商口岸之一,漢唐以後又是海上絲綢之
路的起點之一,在對外經濟交往的同時,中國文化與海外文化的交往日
益發展,這就使廣州在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同時,又吸取了世界優秀文
化的養分,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形態。以廣府文化為核心的嶺南文化,
在中華文化的大花園中奇葩獨秀,蔚然成趣。從世紀中葉起,廣州進
一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和融會發生的搖籃,文化
偉人群星燦爛,廣州作為近代中國思想解放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
命的策源地而載入史冊。進入0世紀以後,廣州又是先進文化在我國最
早傳播的地區之一,在促進中國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位於前沿的廣州在中國南部城市群中始終引導著文化潮
流,佔據著無可取代的南方文化中心的地位。
新的國際背景和世界高科技、現代文化的繁榮,對廣州未來發展提
出了新的要求。廣州不僅要成為
“經濟廣州”
、“工業廣州”
、“商貿廣州”

“金融廣州”
、“會展廣州”
,同時還要成為
“文化廣州”
,包括
“文明廣州”

“科技廣州”
、“創意廣州”
、“教育廣州”
、“藝術廣州”
、“學術廣州”
、“娛
樂廣州”
等等,在新的一輪競爭力提升中,把文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
位,體現廣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風采,展示廣州近現代以來的
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使廣州成為現代化大都市和具有先進文化品格的
區域中心城市。

162
數位化下都市現代化發展的新象
陳東園*

一、 都市生命現代化的創新發展

(一)前 言
現代化(Modernization)一詞在學術發展的經濟學的理論,與社會公
共政策實質發展的論述中,會呈現出一種不同形式的遊移性。它既是關
鍵或特定意義的術語,同時也是一種尋常口語論述的用詞,其意指的是
社會、政治、經濟或文化等的組織結構,處於一種不利發展的情勢時,
所必須實行積極發展、及時更新或重建穩定策略的總體意義。在文化發
展的脈絡中,有時它意指特定的歷史時期、風潮流行、政治運動等的政
策或是一種意識形態,不過有時也無此一特定的意涵;然而就文化性而
言,它蘊含著專業化(professionalism)、理性化、計劃性內容及進步指標
的具體成就。
處在全球化發展的潮流中,一個具有競爭力城市的重要性已有日漸
取代國家競爭力的意義。它發展的型態是以一個國家或區域內主要都市
為核心,並以其周邊大區塊範圍為腹地的發展型態。在追求達成區域整
體互惠共榮的目標理念下,結合區域內所有的資源力量,以發展成為一
個都會型體系的新文明,此即是區域都市現代化競爭力的立論基礎。

(二)城市生命周期的發展
從生物進化論的理論來看,都市是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有其
新陳代謝自然老化的生命周期。因此,一個都市若無文化生命創新代謝
的機制,古文明大都市衰退敗亡終結於廢墟的歷程,將是當代每一個大
都市最終的宿命;亦即是. 開發期(初期發展);. 成長期(新興城
市):新建、擴展;. 成熟期(核心城市):公共設施完善;. 衰退

*
空中大學人文科學系副教授

163
期:都市正常機能設施老化現象快速呈現(醫療衛生缺乏、交通道路狹
窄、公園綠地不足、居住品質低落等)的發展模式。

(三)都市發展策略與執行方法
. 發展策略
()產業振興與轉型發展:產業是帶動都市經濟發展的根本。
()強化都市基礎建設的更新。
. 執行方法
()建構創意的新形象:喚起全球性市場的注目與期待。
()全球化的思考與在地型態的作為:全球化的市場目標以及在地
經營的勢力。
()資源整合突顯特質:匯集所有資才能源做整合性的經營,創新
商品特質優勢。
()數字整合型的經營企劃:數位介面整合經營共識,有效導入各
界參與方案,積極推動執行效率與品質。

二、 數字整合經營時代的興起

(一)數字整合經營的意義
“數字整合下的經營企劃”
又稱做是一種
“指標型”
的開發案,它是一
項重要、受注目且具有顯赫指標性成果的整體開發計劃行動方案,在一
個都市生命的永續經營發展上,扮演著催化與主導性功能的角色。評量
一項
“數位整合下的經營企劃案”
是否具有前述指標型的角色與功能,只
需檢視此一
“開發案”
的企劃內容是否能成功吸引內、外社會的資源與勢
力,積極參與開發的意願與行動力即可。其成功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下列
幾項:. 是一項代表都市社會啟動發展的信號;. 是一項創新經濟開發
的指標;. 是一項創意行銷策略的執行;. 是一項啟動都市生命發展的
新機制。因此,整體而言指標型開發計劃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喚起帶動
所有社會力量有效參與都市經濟文化永續經營發展的動力。

164
(二)數位經營的結構
. 建構社會新價值的意義
“價值”
可指為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個人對於自身相關人、事、物所
寄予期望的評價,它是根據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經由長期生活不斷成長
經驗的累積,以及學習過程中,所能增長個人行為的一項自我取向的標
準。由於價值信念的反應在人類行為形式的不同,其所產生的影響結果
又可分成主觀與客觀兩種類型。凡是由個人或各團體自身所規定判別事
物的標準,都可稱之為
“主觀價值”
。反之,若是這種標準是由一般有資
格者的公意所制度,而又獲得公開的實證即是
“客觀價值”

有關個人主、客觀價值的意識形態,結構上通常是透過態度與行為
交織運作下所生成的一種結果,過程中常會出現有相互影響或交替易位
的形勢;一項客觀的價值應當會引導主觀價值作修正性的判斷,當然一
項主觀的價值也可能經由執行影響到周邊客體的改變,再經由實證的形
式取得了社會普遍的認同。惟不過在大多數的狀況下,由於社會所約定
的價值標準易為個人所接受,所以客觀的價值常會影響或是成為主觀的
價值。此即是外在的一種共通事象,對個人會產生一種正向的反應;即
所謂
“有價值”
的認知。當然也可能引起負面的反應;即
“無價值”
的取向。
而這也說明何以單一的事物,會因為人所處時、空、地的不同,會產生
價值認同上絕然差異的原因所在。這樣的價值型態早在後工業化社會中
業已成型,在未來資訊化多元的社會中勢將更為深化突顯。
正由於價值所具上述的特性,也因此才會對個人有關態度、行為
個性化發展的影響性,它透過秩序性的累積形塑出各族群社會文化的特
殊風格,也因此所謂文化就是一個族群社會價值的總合體,而其所奉行
的價值則是整體社群中大多數個人共通價值的一種標準。人是群棲性的
動物,群體組織生活是其生存的空間,也因此生活的行為常受到整體社
會價值的左右,同時也因此形成群體文化的價值取向與特色,其內容包
括:()認知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社會價
值;()宗教價值;()道德價值;()成就價值。由於都市文化的
形成,是一項社會資源長期自然融合共同作用的成就,它也是那個社會
群體上述價值取向的具體指針。因此,一個社會如果不能將其發展的目

165
標,建立在前述社群的共同的價值意識與行為模式上時,也就根本沒有
所謂現代化發展的實力與未來性。
審視當代都市文明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已由工業化經濟發展時期,
以面向海洋貿易港埠為主的型態,轉趨於朝向現代化的航空樞紐都市或
資訊交易港埠型都市,或是都會融合型都市型態的方向發展,而此一趨
勢正說明了一個現代都市,它必須是具備資訊資材交易功能自由港埠型
都市的原因。隨著城市通勤圈的不斷擴張和大幅地的擴張,都市機能突
破了傳統以行政為主體區分機能分佈的模式,它有效的推動了區域經濟
重組的新版圖,並促使其成為跨國經濟發展基地的一環。更積極的意義
在其對全球化整體經濟的發展分工上,能有效持續的表現出一種階段性
空間分異貢獻的規律性,而這才是以作為建構都會文明邁向成熟發展目
標的核心價值之一。
基於前述戰略發展需求的考慮,一個現代化都市發展的主軸,應
是在全球化經濟的高度競爭發展中,如何經由地理空間結構的規劃、
適宜的經濟成長策略,以及有效推動資源整合參與的執行能力,以達
成都市現代化成長的目標。若就當前世界新興都市發展的現勢來看,
“U-JAPAN”
政策下的日本東京,
“00,世奧”
主辦城市的中國北京,無
疑的將是世紀資訊時代前期,現代化都會發展的指標性城市之一。
. 數字整合機制的導入
在確立了前項都市現代化發展的目標後,以核心城市為主的城市
間,會出現一種極為激烈的競爭形勢,這可稱之為
“都會文明圈”
的發展
形勢。區內各城市的發展又會因天時:經濟發展水準、發展潮流;地
利:區位環境的優勢;人和:人力資源因素等基礎條件的不同,形成一
種城市文化差異性的結構。因此,如何將都市文明圈內發展的凝聚力和
競爭力做結合形式的提升,這些也都必需是藉由資訊科技型的組織、制
度與技法去引導達成的,其原則為:因勢利導、統籌規劃、因地制宜、
優勢互補,做跨領域介面整合形勢的發展。
其次,當一個都市文明生命周期的發展邁入後成長期時,普遍存
在著一個現象:即是對於社會問題反應處理能力的遲緩與脆弱,最終將
以積弊過深退場結束。因此,在發展資訊時代新都市文明的規劃與發展

166
策略上,必須建構所有新舊社會文化間有關資訊的反應與即時處理的機
制,並以能與政策領域達成聯動為目標。因此,就都市生命整體活力持
續發展的角度而言,如何統籌計劃執行的能力,將戰略、戰術與績效置
於數位平台整合的機制中有效的執行,這也就是數位化下行銷的意義,
分析其結構主要包括有:()商品:政策、服務;()媒體:平台、
參與管道;()消費者:投資者、閱聽人社會大眾等,這三者間在數位
介面平台上做整合型態的運作。

三、 數位行銷的結構

數 位 行 銷 策 略 的 主 軸 在 於 提 供 消 費 者 豐 富 多 元 的“ 明 顯 利 益 ”
(significant benefit),其執行的過程會以一種
“S形成長擴張曲線”
的模式呈
現,結構上主要包括了下列的三個階段:. 引入期:需求概念的提出到
產品的開發推出應市;. 成長期:創造消費需求,擴大市場佔有率;.
成熟期:累積新成長的能量。有關數位行銷的規劃執行結構,宜針對下
列的相關因素擬定作業系統以利推動:

(一)數位資訊作業平台技術系統因素的考慮
. 網路數位傳輸系統 (NTERNET)
. 無線電波數位傳輸系統 (G, Wimax)
. 無線數位電視(地面波)系統 (DTT: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 有線數位電視系統 (DCT: Digital Cable Television)
. 衛星數位電視系統 (DST: Digital Satellite TV or DBS: Digital
Broadcasting Satellite)
. 數位資訊的接收型態可分為三種:()電腦;()手機/
PDA;()電視。

(二)數位化資訊對大眾生活行為影響因素的考慮
. 頻道選擇複雜性增加;
. 享受高畫質、高音質的視訊環境;

167
. 互動選項處理的能力;
. 操作知能的困難度增加;
. 使用設備費用的增加;

四、 數位行銷企劃執行的模式

(一)建構符合數位行銷特色的結構:
. 互動性;. 行動接收;. 隨選視訊;. 資料傳播;
. 高畫質與高音質;. 個人化;. 線上視訊;. 多頻道資訊。

(二)數位行銷技術的功能應是在達成:
. 全球化的商品定位與資訊透明化;
. 建構Branding的主流形象;
. 行銷對消費者的溝通原則──參與、互動;
. 行銷媒介的形式,不只局限在
“廣告”
的層次;
. 商品的行銷應有分眾化市場的尊重。

(三)數字商品的行銷企劃執行的模式應是:
. 結合需求趨勢、創新商品形象;
. 確立
“競合關係”
引導商品文化的風潮;
. 創造商品的
“資訊資產”

. 強化消費者的參與互動機制。

(四)數位商品的行銷效益的運作模式應是:
. 密集播出;. 跨平台播出;. 重組播出;. 跨文化播出。

五、 結論

都市現代化發展的策略無論是
“造街”
、“造鎮”
、“機能型都會”
,其投
資規模與效率,都必須是仰賴龐大人力、物力與財力整體輸出所共同成

168
就的。一個成功的個案帶來的是整體社會的文明福祉,相對失敗的案例
也會帶來社會崩壞性的傷害。而這兩者的關係是相互依附對立存在的,
且其呈現的型態是明顯立即相對出現的。
處在多元資訊快速發展的時代中,如何藉由數位平台整合的功能,
建構一個都市現代發展策略經營的機制,將開發的
“目標策略、執行品
質、效益考核”
這三大流程品質,經由數位平台的控管機制,作人機介面
整合效益最大化的發揮,並贏得數字經營行銷
“以市場取代經營、用策略
換取市場”
最高的目標。
最後,對於有關數字整合發展策略的執行,當以
“人本”
為依歸,策
略規劃主軸應循下列三個面向予以結成:

(一)閱聽人端的考慮
“科技決定論”
的誤謬性在現代社會文明中已被驗證,因此,在數字
科技文明的發展策略中,務必服膺
“科技肇源始於人性、科技最終服務人
性”
的主軸。以技術面的現況而言,當前的數位資訊平台多元化的發展,
顯然不代表資訊匯流功能的效果,因此,
“數位化介面整合工程”
的企劃
執行,必須建立在人機介面有效整合的基礎上。

(二)媒體端的考慮
所有創新發展的變革,除了
“科技”
因素的思維,也更應考慮
“營運”
執行的操作,也就是思考數位化媒體結構的定位,它是資訊通路?還是
生活工具?否則經營媒體技術的策略,會陷入
“媒體替代與襲奪效應”

迷失中。

(三)社會端的考慮
任何一項政策在推動時,執行技術上一定要有針對information gap效
應所作
“策略差”
的考慮。因此,新興數位科技文明的發展,當以服務
“中
間社經地位社會大眾”
為主體,除了channel量的增加之外,而更要落實
content質的提升。
因為,任何一項政策的推動在理念目標上,如果沒有獲得
“在地化”

169
(Localization)價值的思考,以及規模經濟經營基礎的支援,就不必侈談
的目標和願景。英國社會學家郝爾(Stuart Hall)在探討社會
“國際化” “認
同”
與“差異”
的結構問題時指出,
“認同”
建構於差異之上,但如果支持認
同的兩種論說各據一端,從未對
“差異”
進行交流對話,甚至根本沒有互
相溝通的思維時,差異將永遠無法弭平,最後將終究無法在發展的脈絡
中立足生存,因此締造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網路(Liv-ing Web)數位平台,
將都市所有的社群互動參與生命的創新發展,分享彼此最重要集體智慧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共同的價值成果。

170
台北城市文化的變化
彭懷恩*

“城市生活的主題是差異的主題”

──理查德.洛德里吉茲

我不是研究城市的建築師,也不是都市社會學家。我的專長是研
究台灣政治發展,也兼顧政治傳播領域。所以,對台北城市文化的論
述,純是就個人日常生活經驗的角度來談。台北是我童年成長、青年讀
書、成年就業,一直到現在的居住社區,超過五十多年的生活經驗。可
以說,我是台北城變化的目擊者。本文就是以一位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身
分,反思半世紀以來台北城市文化的演變。從政治城市到商業城市,再
到資訊城市的軌跡。

一、 政治城市的台北

我記憶開始的年,台北仍屬十分傳統農業社會的城市,馬路很
少,農夫的牛車是司空見慣的街景,腳踏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家在
重慶南路一段,也就是今天總統官邸的後面,距離總統府步行十分鐘即
到。(迄今我仍記得美國總統艾森豪來台灣訪問的那天,父親背著我到
總統府廣場去歡迎的場景。當時,我家前後院都種菜、養雞養鵝,可見
當時生活的清苦。)
0、0年代的台北,是充滿政治軍事意涵的城市。一方面國民政
府遷台的黨政軍人物皆以此為避難的居所,另方面美軍顧問團及雙十閱
兵的軍事活動,不時提醒台北人,這是一個
“非常時期”

*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學院

171
然而,歷經半世紀日本殖民,台北仍有濃厚的日本文化的氣息。不
少本省人彼此用日語交談,在飲食文化上亦有日本的特色,當年最熱鬧

“西門町”
,也是延用日本的街道名稱。一直到現在,林森北路仍在使

“幾條通”
的日語稱謂。
隨國府遷台的公教人員大都住在日本官員留下來的房子,我家也
是,即是有日式塌塌米及壁紙門的木式建築。相對的,軍人就住在簡陋
而狹小的眷村集合住宅,來自大陸各省南腔北調的遊子,就以隨遇而安
的心理住下去,大多數人都以對日抗戰的重慶經驗為想像,認為不久就

“反攻大陸”
,很少人會買房子做長久定居的打算。
不同省籍的老百姓雖然居住在同一城市,但交往的機會卻不多。因
為社區不同,造成小學學區也就不同,形成外省與本省小孩就讀不同學
校,雙方交流機會有限,所幸在聯考制度下公平競爭,到了初中、高中
階段,省籍相遇的機會就多了,衝突與合作日益頻繁,逐漸促進了族群
融和。
蔣介石統治時期是採硬性威權主義(hard authoritarianism)的手段,
在文化上是國語政策,鼓勵國語(北京話)壓抑台語(閩南語、客家
語)。久而久之,台北形成與台灣其他地區,特別是中南部,不同的語
言社群,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所以,台灣不同於港澳,港澳人士皆
講廣州話。但台灣是接近台北,愈講國語,愈離台北,地方語系愈普
遍。所以在台北住久的本省人,往往台語就不太
“輪轉”
(流利),相對
的,台北人搬到中南部,或在中南部的外省人,多能講台語。因此,在
台灣,可以用講國語的腔調中,推測他(她)是不是台北人,有很高的
準確度。
捕捉0、0年代的台北形象,就是總統府(日據時期的總督府)重
要地標新公園的博物館、
“三軍球場”
、台北火車站及西門町,都以總統
府為中心,半徑一公里之內,步行可到的範圍。將總統府與蔣介石
“士林
官邸”
連結的中山北路上,有美軍顧問團、圓山飯店、兒童樂園、動物園
(已外遷)。這些地標說明了,在威權時代的台北城市文化,是以政治
為主軸。

172
二、 商業城市的台北

從0年代中期,台灣經濟在一批技術官僚的主政下,開展對外
貿易,建立加工出口區,經濟開始起飛。其後蔣經國逐步接班,政局穩
定,他以務實態度面對無法逆轉的國際現實,體認本土化的必要性。於
是在0年代推出了
“十大建設”
,著眼於經濟發展所需之交通、電力等
基礎,這些努力促成了台灣0、0年代的
“經濟奇蹟”
,台灣也從農業社
會開始轉型成工業社會。台北市的風貌也朝商業社會而變化。
在我的印象中,台北的商業化最明顯的象徵是百貨公司的出現。先
在當時的西門町,就成立了
“第一”
、“今日”
、“萬年”
、“獅子林”
等大型
百貨公司,不僅取代原本的店家市集,成為一般人購物的商場,也成為
假日全家休閒逛街、看電影的地方。透過百貨公司、電影院的霓虹燈,
台北市開始明亮起來,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也成為新興資產階級的重要活
動。
因著經濟起飛,0年代的台北市出現第一次的房地產大漲,也刺激
許多有錢人投資房地產,連帶影響到台北市的天空線,出現了現代化的
高樓,也出現了林蔭大道。
我家在0年代初搬到台北市的東區─和平東路三段,當時家的
四周還是稻田,鄰近是目前房價最高的敦化南路、仁愛路,那時還可以
找到水蛇,泥鰍等鄉下的小動物,可是,不旋踵間,到0年代中期大馬
路開了,十幾層高樓矗立兩側。其間的變化,就好像過去十多年的上海
浦東。一夕之間,台北市的氛圍,由政治轉向商業,不少台北人投入股
市、房市,追求財富的快速積累,各種炫耀式的消費行為,如買豪華進
口車,在陽明山等郊區蓋別墅等也開始流行,所幸,因台灣經濟發展的
同時,所得分配尚稱平均,一般中下階層皆得到經濟成長的好處,雖然
在台北市的建築物上,已出現明顯的貧富落差,但階級問題並不嚴重。
0、0年代的台北街頭,異國色彩開始濃厚,一方面是國際貿易的
帶動,使台北市與全球接軌,例如美國希爾頓大飯店(Hilton)、麥當勞等
國際連鎖跨國公司都在台北設立分枝。另方面,因外國遊客的增多,使
台北市的北區出現許許多多的土產店、酒店。甚至非法的色情場所,都

173
雨後春筍的設立,賺取了不少外匯,當然,也帶來不少的社會問題。
0年代的台北街頭,有另一番特殊文化景象,就是示威請願活動很
多,因為蔣經國執政後期對反對人士及社會運動採取開放的態度,所以
長期被壓抑的民間社會力量乘勢崛起,展現不同的政策訴求,造成一波
波的街頭抗爭在台北街頭上演,主要的熱點是在總統府前、立法院旁、
與中正紀念堂廣場,這些公開的群眾運動有時走向暴力衝突,多少也彰
顯了台灣民主化的陣痛,成為台北人記憶的一部分。

三、 資訊城市的台北

0年代,台北面臨了電腦資訊化的衝擊,朝向資訊城市方向轉變。
整個城市的重心向東移動,東區逐漸取代西區,成為台北人的生活重
心。這主軸的變化表現在幾個特殊的面向之上。例如早期的電腦零件組
裝都是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之後,中華商場因馬路擴大,鐵路地下化
而拆除,這些店商就向附近轉移,但0年代都以光華商場為中心,呈幅
射狀的分佈。在地理上就是向東區遷移。
台北捷運(地下鐵)系統的完工,是大大改變台北風貌的推手,
新的交通網絡的出現,立刻改變了台北人的交通習慣,從過去的搭車上
下課、上下班、約會交際等活動,迅速轉變成以捷運為動線的考量。雖
然,對年輕人來說,摩托車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中產階級很快融
入了捷運的網絡世界,捷運系統的陸續完工台北人開始地下化,也因系
統向台北縣擴大,使不少台北人搬向郊區。
0年代台北變化最大的是東區的信義計劃,也就是目前是全世界最
高的摩天樓——台北0的所在。在0、0年代這地區是兵工廠及射擊
的軍事用地,其後因軍事機關的外遷,這塊佔地頗廣,且方正平坦的土
地,就成為日後台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原本台北的世貿中心是計劃
放在總統府附近的信義路一段,但因蔣中正逝世,國民黨當局把世貿預
定地用於建中正紀念堂,使世貿中心轉向更東邊的信義路五段,這改變
對台北市產生深遠的影響,信義計劃的摩天樓就在本荒涼且雜草叢生的
都市預定地上紛紛冒頭,百貨商區也由無到有,如今早已取代昔日西門

174
町,成為台北人購物休閒的熱門地段。
隨著台灣成為全世界電腦加工業的龍頭之後,台北市因電腦企業
的壯大也產生變化,其中改變最大的是內湖及南港兩個行政區。內湖區
因許多電腦大廠將企業總部由新竹搬到台北,形成台北新興的副都市中
心。南港則因為政府設軟體園區於此,加上捷運、鐵路、高鐵三鐵共構
的計劃,大大受惠。不僅如此,此兩區房地產價格在短短十年間上漲了
三倍以上。整個地區擺脫了昔日市容落後,小型工廠林立的形象,展現
未來台北的新面貌。
總之,0世紀0年代後的台北已厚植資訊社會的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為下階段的城市變化,提供了硬體網絡。

175
城市建設和管理
需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楊長明*

一、廣州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新特點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得改革開放之先的廣州,不僅市場經濟發展日益完善,而且城市文化
形象和城市化的質量也不斷提升。改革開放後,廣州的城市建設和發
展,不斷落實著
“兩個適宜”
的城市建設目標。從0年開始,廣州經濟
連續年保持兩位數增長。00年、00年、00年廣州的GDP分別突
破000億元、000億元和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人均GDP超過
0,000美元。工業總產值突破000億。對於承擔著
“帶動全省、輻射華
南、影響東南亞”
重任的廣州來說,000億的工業規模,為廣州中心城市
地位打下了堅實的根基。與此同時,相比00年,00年的主要大氣污
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減少了%以上;工業粉塵和 塵排放量下降了
%;主要水污染物需氧量的排放總量約減少了%。
“九五”
以來,廣
州每年投入約00億元,加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機場、地鐵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道路、街區、街頭的綠化程度不斷提
高,河湧的整治、舊城街區的整治、城中村的整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
效。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扎實推進,連續次被評為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
市”
。實施生態優先戰略,大力推進
“青山綠地、碧水藍天”
工程,改造
和新增公共綠地面積.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人均
公共綠地面積達.平方米,中心城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從00年的
.%提高到.%,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榮獲
“中國人居環境獎(水
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
,創建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工作順利通過

*
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秘書長

177
考核驗收。廣州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經驗與特點是:
第一,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城市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廣
州市在年就明確地提出了
“兩個適宜”
的城市發展目標。
“兩個適宜”
的城市發展目標符合科學發展觀,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舉措。
年總結廣州一年一小變的過程中,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
“兩個適
宜”
的城市發展目標,即
“適宜創業發展”
和“適宜生活居住”
,明確把它寫

“十五”
計劃。這些年廣州堅持了正確的發展思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
要求,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
效,城市的綜合實力(既包括經濟,也包括社會事業)明顯增 ,給人
民也帶來了實惠,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發展。
第二,完善城市編制體系,加 城市規劃設計,使廣州城市規劃
躍上新的台階。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蘊涵著城市文化形象的發
展與提升。廣州市領導十分重視城市規劃工作, 調城市建設必須嚴格
服從城市規劃,按規劃實施,任何人不得隨意批條子干擾規劃。規劃定
下來的方案,不能輕易改動,並要求各級領導重視規劃、支持規劃。由
於城市規劃有了法規性,批條子少了,城市規劃的權威性也提高了,從
而促進了城市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了保證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高質
量,廣州市成立了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市城市規劃委員會是審議城市規
劃的合法主體,是市政府進行城市規劃 策的議事機構。未經城市規劃
委員會審議通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市政府不予批准,使城市規劃科學
化、法規化。
第三,城市建設堅持
“一手抓適應,一手抓提高”
的方針。
“一手抓
適應”
就是根據廣州的實際,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第三產業的
發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一手抓提高”就是一是在城市區
域建設方面做好戰略規劃,老城區一步步加以改造,新城區則在城市發
展總體戰略規劃的指導下,一片片按照現代化的標準來建設。二是按照
現代化水平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建設城市的基礎設施。城市建設和管理
呈現新格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更加完善,空間布局進
一步優化。空港、海港、信息港和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網等重大建設項
目加快推進,現代化大都市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三是支 廣州作為

178
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全部按照現代化的標準重新進行規劃和建設。同
時,抓好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傳統產業、新技術產業和服務
業的協調發展。努力推動文化、科技等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堅持
“科教
興市”
、“文化 市”
,體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增 了城市核
心競爭力。
第四,城市管理引入市場機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很多方
面如道路清掃保潔、水面垃圾打撈、綠化及其養護等,都以適當的方式
採用市場化運作。市場化運作在較大程度上彌補了城市管理投入不足,
在競爭機制的激勵下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第五,全面實施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廣州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法規比較健全,還有關於社會保障、公民權
益、宗教事務、社會治安、規範舉辦展銷會管理等方面的立法。這些法
規,涵蓋了商業、交通、郵電、外經、勞動、環境、文化等領域,對於
規範市場主體、維護廣州市的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對外開放格局,發展
廣州市的文化教育,促進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
“三級管
理”
體制的基礎上設立了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實行綜合執法制
度。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的設立從制度上保證執行水平的高度。
第六,城市管理用綜合整治代替了以往的各自為政,採用目標管理
責任狀及考評制度來評價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下放權限,充分發揮區、
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作用,營造市、區、街上下聯動、共同管好城市
的新格局,調動了多個積極性,發揮了各方的創造力。首先領導是堅
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各個部門各司其職,齊
抓共管,發揮合力。最重要的一條是,多年來,廣州市委、市政府真正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調動多個積極性,尤其要想把老百姓身邊的事情
辦好,必須使所有的區長成為
“小市長”
,這一點堅持得非常好,也充分
發揮了各區在創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廣州基本清除長期存在的
“六亂”
現象。對於群眾反映集中的交通問題,實施交通管理的
“暢通工程”
,同
時完善城市管理熱線投訴系統,全面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
平。對於流動人口管理的
“瓶頸”
取得新的突破。通過加 流動人員管理
和服務,確保促進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環境。

179
第七,堅持優化城市環境與提高市民素質相結合,體現了人與環境
的和諧發展和良性互動,促進了城市環境的全面改善和人的全面發展。
人們經常說
“環境造就人”
,而我們現在的邏輯是人來改造環境,再讓環
境來提升人。提高人的素質是一個根本任務。廣州現在正在步入這樣一
種良性的循環。
第八,城市發展與城市合作相結合,不斷推進廣州建設成為現代化
的大都市。近年來,泛珠三角城市合作進展順利,形勢喜人,廣州市在
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廣州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政策建議

廣州全面開展的城市管理年活動是建設
“兩個適宜”
城市的重要舉
措,為把廣州建設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我們必須不斷加 城市文化形
象建設,創新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廣州未來的發展目標:
“到00年全市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0,000美元,比00年翻一翻,率先實現社會主
義現代化。到00年,全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00年再翻一翻,基本
進入發達國家水平。”
對已經提前實現了
“奔康”
的廣州來說,這無疑是在
現有基礎上提出了更高、更遠、更大的發展目標,這也將對廣州城市建
設和管理更大的挑戰和要求。
第一,城市發展必須嚴格服從城市規劃,按規劃實施。世紀的
城市是文化城市。城市文化形象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的最重要因素,而不
是以樓的高低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對於中國許多城市而言,城市
形象建設相對滯後,官員忙於政績,拍腦袋的形象工程較多,但由於沒
有很好的整體設計規劃,忽視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承,粗陋的景觀破壞
著城市的形象,不僅沒有把眼前的事做好,還影響到城市以後的發展,
出現了一些新造的假文物假遺產。城市規劃要著眼於以人為本,樹立和
展現城市文化形象,著眼於未來,著眼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集思廣
益,要通過多種方式讓群眾參與,使城市發展規劃成為法律,法律一經
頒佈,任何人不能隨意改變。要加 城市規劃的監督管理,確保城市健
康和穩定的發展。要更加 調規劃引導,實現城市科學發展、有序發

180
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時期城市建設各項工作,推動廣州經濟社
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第二,城市建設必須嚴格服從
“兩個適宜”
的發展目標。營造
“兩個適
宜”
的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環境,這是廣州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總目標。因
此,要加快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建設,落實
“兩個適宜”
的物質基礎。建設
和完善以空港、海港、公路、鐵路主樞紐和高(快)速道路網絡、城市
軌道交通系統為主體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體系,著力增 系統功能、集
散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有力支 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功能。著力完善城區
道路交通網絡,建立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統,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實
現各種交通方式的便捷接駁。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要研究和解 私家
汽車交通問題。高標準推進水、電、氣等公用設施配套建設,加快國際
信息港建設步伐,完善城市防災減災體系。
大力推進
“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
的城市發展戰略,調整
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加快老城區和
“城中村”
改造,完善基礎設施,
改善人居環境,疏解人口、產業和建築密度,減輕交通負荷。要加快危
破房改造,不斷改善老城區面貌。城市建設應當根據規劃的要求,制定
調整舊城功能和疏解舊城居住人口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居民遷出舊城,
降低舊城人口密度。整體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建設高度繁榮發達的現代
化中心城區,帶動城市各區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有資料表明,廣州城
區的人口密度為萬人/平方公里左右。適當的人口密度能 保證良好的
居住、衛生及經濟條件。要用住宅開發機制控制中心城區的發展,減少
中心城區人口密度,緩解交通擁擠和堵塞的壓力。廣州城區要向衛星城
鎮疏散人口,縮小城區之間的城市化程度差異,創造適宜創業發展和生
活居住的城市環境。
加快新城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城市空間
架構的戰略舉措。偌大的廣州,商業和文化中心太少,有的城區還沒有
商業和文化中心,這樣,怎樣發展經濟,怎樣建設好的城區,更不可能
疏解城區的人口密度,也可能緩解交通壓力,所以,要建立和完善多中
心、網絡型的城市空間架構,至少每個城區要有-個商業和文化中心,
廣州應向此方向邁進。

181
在老城改造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的特色風貌和歷史文化遺跡。廣
州現在建設和恢復了一些新的標誌性建築和歷史古蹟,這是好的開端,
但還要進一步挖掘和修復城市的歷史文化遺跡,廣州的文化建設要把歷
史的東西與現實的東西結合起來,要把經濟、政治、生態發展結合起
來,要把本地的與國內國際的東西結合起來。要整改和淨化城市景觀和
公共標識,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努力打造更合理、更和諧的城市未來。
第三,城市發展必須實行城鄉統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要加
村莊規劃、文化形象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完成農村
“五通”
工程,明顯改善農村整體面貌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中心鎮建
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抓住城市發展現階段的關鍵問題和群眾最
關心的現實問題,集中力量予以突破,要更加 調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
共享,切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第四,城市環境必須嚴格服從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要更加
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這幾年,廣州市在
環境保護方面整治的力度、市民認識的高度和投入的力度都是空前的,
取得較大的成績。儘管廣州的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提高了不
少,但離世界發達國家同等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要進一步加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建設,高度重視北部山區、南部珠江口地區的生態
保護,把廣州真正建設成為山水型生態城市。廣州由於歷史遺留問題
多,經濟發展快,環境建設的任務重,環保難度也較大,作為一個特大
城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作為工作的目標進
行整治,這在國內是不多見的。下一階段的環保工作要以治理珠江水系
為重點,大力推進水、大氣、固體廢物、土壤、噪聲等污染綜合整治,
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加 環境監控,嚴格環境執法。要加 生態體
系建設,進一步推進
“青山綠地、碧水藍天”
工程,不斷完善城市潔淨水
系、園林綠地體系和綠色生態屏障,使生態城市建設達到全國同類城市
先進水平。加快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步伐。要著力提升城
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
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
益的節約型增長方式。鞏固和發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成果,切

182
實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打造山更青、地更綠、天更藍、水更
碧的生態城市,造福全市人民,蔭及子孫後代。
第五,城市發展必須著力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要以世界眼光審
視城市發展戰略,從實際出發學習借鑒國際先進城市發展經驗,勇於投
身國際競爭。要從一個國際性區域城市來考慮廣州的發展。珠三角是廣
州經濟發展的直接腹地和有力依托,廣州要與珠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
共同繁榮。要通過搞好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間產業結構等途
徑,促使珠三角早日基本實現現代化。要努力把廣州建成帶動全省、輻
射華南、影響東南亞的現代化大都市。把握廣交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
品交易會的重大機遇,全面推進互利共贏開放戰略,主動參與國際分工
與合作。把00年廣州亞運會辦成具有中國特色、廣東風格、廣州風采
的和諧亞運、綠色亞運、文明亞運。不斷增 廣州國際影響力,讓廣州
以雄厚實力、優良素質、嶄新形象大步走向世界。
第六,城市管理必須嚴格依法治市。要創新城市政府行政管理和
服務,切實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管理是一門藝術,提
升城市文化形象責無旁貸。要建立健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法律體
系,修改已經過時的法規,建立健全新的法規和制度,切實做到依法治
市。要理順關係、明確職責、民主 策、民主監督。城市、區、街的主
要職責是社會生活管理和城市管理,是為市民服務,不是搞經營。城市
政府要主動地為市民服務,不是市民找政府服務。因為政府工作人員拿
的是納稅人的錢,就應該為民辦事和服務。而管理應是依法依規去管,
不是官大的管官小的。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就不要管,趕快退出來。
現在很多分派給區街、居委會的工作超出了它們的職責範圍,區級政府
行政管理費用也過高。區、街一定要精兵簡政,關鍵是要讓人民安居樂
業。要進一步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健全
“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
絡”
管理體系,堅持重心下移,形成四級聯動、條塊結合、運作高效、監
管有力的長效管理機制。
要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並舉,推進科學管理、依法管理、綜合管
理。廣州的外來流動人口多,治安綜合治理難度大,政府應加大對治安
防控體系的投入,特別是在主要地段、複雜路口和社區增加現代化的監

183
控設備,同時應該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分步提升我們的防範和打擊犯罪
的能力;另外,廣州在外來人口的管理方面有很多好的經驗了,但還要
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好服務工作,使他們能 融入廣州,參
與建設。
全面加 城市交通、環保監控、市容環衛、市政設施、公共衛生和
食品安全管理,確保城市發展健康有序安全。切實加 城市管理綜合執
法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優化市容市貌。
要重視城市管理中的執法和監督,要加 城市政府部門和管理部
門的各種制度建設,保證依法行政,公正廉潔,防止以罰代法,徇私枉
法,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要加快推進管理信息化,整體提升城市管理綜合效能。要建立符合
國際規則、國際慣例的城市法規體系,使城市真正走向國際和世界。

184
台灣農產品的城市生機
――商品價值再造
楊勝雄*

一、 前言

在全球化的風潮之下,跨國企業、連鎖商店蔚然成風,台灣的農產
品產業承受著強烈而嚴酷的衝擊。在市場競爭下,許多中小產業被迫採
取短線操作手法經營,一般業者往往只好削價競爭,於是,
“消費者無法
找到好產品,好產品找不到消費者”
成為普遍的現象。同時,業者也不諳
銷售策略,總以為產品越多人知道越好,有限的資源就浪費在
“散彈槍打
鳥”
的無效益宣傳上,殊不知深耕消費目標明確的
“小眾市場”
才是事半功
倍的有效策略。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市場,產業不分規模大小,能永續生
存的共通點就是
“為產品創造特色”
。那怕單價多低的商品,只要有特色
一樣能創造可觀的利潤。不景氣的年代,利潤才是可靠的指標,每個產
業一定都有特色,如果沒有,那就創造一個。
由於農產品產業規模不大,無法投資經費進行市場調查、行銷分
析再訂定銷售策略,因此,好的包裝設計能找出產品的優點,變換產品
定位銷售策略,再有效率的傳達給消費者。市場機制中,只要你的商品
能引起興趣,消費者就永遠存在!看到農產品業者辛苦努力所生產出來
的產品,只因包裝不佳而滯銷,實在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我們也看過
貌不驚人的產品,因為改變包裝而大受歡迎。在地方產業中不乏許多麻
雀變鳳凰的例子,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三流的包裝襯不出一流的商
品;包裝設計不必要誇張奢華,只要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產品,價值感
自然會產生。不是所有的產銷計劃都要大費周章與金錢,只要做得對,
一個包裝就能挽救一個企業。所謂設計救國,包裝救產業,好產品可以

*
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秘書長

185
救企業,好包裝可以救產品,只要計劃得宜,產品都能小兵立大功,重
新創造價值!

一、弱勢的地方產業

在全球化的風潮之下,世界各國區域性的地方產業不可避免的都承
受著強烈而嚴酷的衝擊,台灣的農產品產業遭受相同的挑戰。這些一般
都屬於中小規模,甚至只是家庭或個人組織的弱勢產業,數量眾多形態
繁複且韌性十足,雖不像大企業在消費市場上明顯易見,但它們的多樣
化卻使得台灣經濟生態豐富異常。
在市場的強烈競爭下,許多中小產業被迫採取短線操作手法經
營──
“只重生產事務,不重形象品牌”
,因為形象的建立需要連續長期
投注心力與資金,一般業者往往無力顧及,造成不重行銷只擅競價(這
樣資金回收比較快)。殊不知生產只是商業的其中一環,於是
“消費者無
法找到好產品,好產品找不到消費者”
。同時,業者也迷信
“大眾市場”

總以為產品越多人知道越好,有限的資源就浪費在
“散彈槍打鳥”
的無效
益宣傳上,然而,深耕消費目標明確的
“小眾市場”
才是事半功倍的策
略,畢竟能刺穿麻袋的是尖錐子而不是大榔頭。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被消
費者看到已是地方農產業者最重要的課題。
在商業市場中,尋找定位是最為重要的事。業績固然是檢驗產業
生存的指標,但如果不能辨別甚麼是企業的海水或淡水,那麼渴死只是
遲早的事。在景氣的年代,業績是可以誇耀的數字,但不景氣的現在,
利潤才是可靠的指標。每個產業一定都有特色,如果沒有,那就創造一
個,有特色就能找到定位;近年來政府積極輔導地方產業並提出
“一鄉
鎮,一特產”
,也是基於相同的道理。世紀的經濟市場,產業不分規模
大小,能繼續生存的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
“為產品創造特色”
。那怕
單價多低的商品,只要有特色一樣能創造可觀的利潤。

186
二、 包裝設計之於地方產業的重要性

在專業包裝設計未介入農產品產業之前,產品包裝的最大功用就在
“包裝產品”
;至於如何以包裝來突顯商品,甚而用包裝為商品進行銷售
策略,不是聊備一格就是付之闕如。在傳統的農產品產業中,經營者往
往就是包裝設計者,謙虛一點的人就交給印刷業者處理,因為不必花太
多的費用,有時候甚至是印包裝盒免費送設計。專業的包裝設計師始終
無法理解,一些業者寧願花一筆大錢去做效果不佳的事,也不願花一筆
較小的錢去為產品包裝定位。
由於地方產業規模不大,無法投資經費進行市場調查、行銷分析再
訂定銷售策略,因此,經驗與人脈就成了商場經營之道,一旦市場環境
丕變,應變的機制就會顯得左支右絀,首尾不能相顧。消費習慣逐漸改
變,產品滯銷,客戶流失,而這個時候,明確地找出產品的優點,變換
產品定位銷售策略,再有效率的傳達給消費者,好的包裝設計就能發揮
點石成金的作用。

(一)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角色
近年來,政府積極介入輔導農產品產業的形象塑造,無論產品包裝
的改進或產業形象的提升,都有長足的進步,各種設計專案的提出與執
行,也為專業的設計師提供許多表演的舞台與創作機會;這種以公部門
資源參與的設計活動,讓專業的平面、包裝設計師們能為台灣產業盡一
份心力。就美學形式而言,近年來的農產品產業商品包裝水準以
“脫胎換
骨”
來形容都不為過。然而,在此之外的市場生態中,專業包裝設計師依
然面對專業認知不甚成熟的大環境,業者如何為產品做特色的定位,才
是商品成功的關鍵所在。
釣不到魚,有時候問題不在魚源,而是魚餌。與其抱怨魚兒不上
鉤,不如想想是否自己沒搞懂魚的習性呢?只要你的商品能引起興趣,
消費者是永遠存在的!
許多台灣人都有吃過來自日本,包裝精美的單片式蘿蔔乾的經驗,
一些年紀較長者實在無法想像,在台灣論斤秤價的鄉土廚房料理,竟然

187
教日本人變成高級的休閒食品,了不起的是售價還不便宜呢!咀嚼之餘
還不忘讚嘆日本人的包裝真是厲害。相同的,許多日本地方性的鄉土產
品,也都是以高級質感的包裝來塑造風格,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台灣的食米消費習慣,一直是買家庭號的大包裝米,糧商的生產製造也
以此為大宗;這種產銷模式造成都市中的小家庭與單身年輕人很大困
擾,吃不完的米常容易變質或生蟲,於是他們消費米食的意願降低,
造成米食人口減少的惡性循環。為了解決米食消費量日益減少的問題,
000年開始農委會輔導鼓勵地方農會、糧商們提高好米產量並增加小包
裝型式販售,但糧商們生產小包裝米意願始終不高,理由是成本增加,
售價勢必調高,沒有市場競爭力;但在農委會積極游說下,有些廠商開
始生產少量的小包裝米,上市後反應奇佳,利潤更是優於大包裝米,於
是其他廠商迅速跟進。原來台灣的年輕一代,除了家庭主婦外絕少有人
知道一斤米的價格,尤其都會型上班族們,也許知道一碗飯多少錢,但
白米的基本單價概念近幾乎於零;對他們來說消費的便利性,比價錢的
多寡更為重要。而小包裝米的主要客層,正是這些
“吃米不知米價”
的都
市新世代。

(二)創造不同的價值領域
. 彰顯產品特色
看到農產品業者辛苦努力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結果只是因為包裝不
佳而滯銷,實在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我們也看過貌不驚人的產品,因
為包裝的改變而大受歡迎。
為因應WTO開放後所帶來的衝擊,已有地方性廠商將高品質的小包
裝米轉型為禮品,除了提供日常餽贈所需的功能外,他們也看出市面上
的訂婚禮盒大都是高熱量的糕點,由於健康概念普及,一些高脂高糖的
產品常讓受禮者增加負擔,如果內容物以實用性的食米取代,那不僅受
禮者實惠(三餐必會用到),同時也完全契合傳統的文定儀禮──
“粳米
養食、稷米栥盛”
,因此也跨足訂婚禮盒市場,推出後頗受好評。

188
跨足訂婚禮盒界,不僅為食米業
尋找出一條新路,也為農產品產
業增加新興特產。

. 重新創造價值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三流的包裝襯不出一流的商品;包裝設計
不必要誇張奢華,只要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產品,價值感自然會產生。
不是所有的產銷計劃都要大費周章與金錢,只要做得對,一個包裝就能
挽救一個企業。所謂設計救國,包裝救產業,好產品可以救企業,好包
裝可以救產品。一般而言農產品產業都有很大的可塑空間,只要計劃得
宜,產品都會有亮麗的表現。其實最讓包裝設計師們憂心的是企業主常
常小覷包裝設計,以為自己設計或是趁便交給印刷廠處理就可以,這種
困境猶如十數年前廣告界面臨的情況一樣,企業主總以為媒體的形式才
是關鍵,呈現的內容不重要,甚至很多的創意都是自己來。時至今日,
證明內行而專業的創意人才能創造出有效益的廣告。
. 累積產業形象
包裝是最基礎也是最好的廣告,景氣差,業者會縮減或刪除廣告預
算,可是不會犧牲包裝,甚且會增加包裝費用。包裝的品質直接反應產
品的形象,形象會創造口碑有助於銷售成績。
台灣傳統的道德觀念一向不鼓勵人們
“以貌取人”
,可是在廝殺慘烈
的產業界中面臨的問題就是外貌。在許多的展售會中,消費者在享用了
高品質低知名度的產品後,一些
“有識之士”
都不忘提醒業者──
“如果包
裝漂亮一點會賣得更好”
。在消費意識高漲的時代,價格高低固然是重要

189
的參考依據,但合乎需要的品質才是決勝關鍵,而品質最好的代言人就

“包裝”

所謂
“好的包裝”
並不一定是繁複、昂貴,最重要是
“恰如其分”
。產
品包裝是有生命的,一如自然界的植物;以自然為師,可以了解對植物
而言,
“美的形式”
只是幫助它生存的基本要件,我們可以這麼說,長得
好的植物形態都很漂亮,種錯地方的植物外型再美也會枯萎。
“包裝設
計”
與許多的設計活動不同,它直接面臨市場的檢驗、消費者的嚴格挑
剔,銷售業績就是它的生命指數,不對的包裝不僅為業者帶來利潤與形
象的傷害,同時也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 為商品創造價值感
有機會到日本、歐洲旅遊,逛逛當地的市場,看著賞心悅目的時令
蔬果,陳列有序的海鮮肉品和各式令人目不暇給的農產品,那種感動絕
不遜於在百年古剎或哥德式大教堂中所感受到的。在觀光景點賣場的商
品,消費群都是當地民眾,觀光客充其量只是零星地購買一些加工品,
然而這些被普羅大眾、一般家庭消費的農產品,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色:
包裝極具獨特性、引起購買慾、彰顯產品價值。即使只是區域性的市
場,這些商品依然展現最高的競爭能力,努力創造最大的價值感已是這
些地區性商品的生存法則。

三、案例研究

台灣的消費者保護法中明文規定,銷售業者不得
“聯合”
壟斷銷售價
格;意思就是說每個業者都有不同的經營成本,銷售者必須根據這些成
本來合理反應售價,不能訂定統一價格逕行銷售,經過公權力行之多年
宣導,這個觀念已經漸漸為產銷業者接受。但有趣的是在
“創造商品價值
感”
這件事上,地方產業經營者多半不能擺脫與別人相同的
“聯合”
思考邏
輯,既無法分辨自家產品與競爭者之間的差異性,也不知如何製造差異
性。於是價格競爭就成了唯一的行銷武器,消費者固然因此受益,但也
傷害了業者製造優良好產品的意願。商品的價值來自兩個條件──售價
與特色,
“售價”
反應成本,
“特色”
創造利潤。所謂
“特色”
,就是除了自己

190
以外,別人所沒有或無法企及的;
“特色”
可以是絕對的與眾不同,也可
以是些微的差異;
“特色”
可以是環境的(如地方性的特產…),也可以
是人為的(如技術異於同業、品質較優良、選料不同、品管嚴格…),
“特色”
本身並沒有一定的排序問題,只要能有效導入行銷行動中,就是
好的特色。

(一)頂客族──客家莊的飛翔鳳凰

花蓮鳳榮地區農會剝皮辣椒舊包裝 剝皮辣椒新包裝只在罐身標貼與開口覆
紙上作表現,產品價值感悠然而生。

台灣花蓮縣鳳榮地區農會為尋求自己的特色,不再使用傳統農會的
“○農”
品牌,而是建立全新的品牌
“頂客族”
。“頂客族”
並不是個自創的品
“Double ncome No Kid”
牌名稱,它是源自國外 翻譯過來的流行名詞,卻
“Dom Ho and
獨具巧思地將它導引成為商品名稱,並給它一個新的意涵
Hakkangin”
──頂好客家族(客語發音)。花蓮縣鳳林鄉境內,客家居
“Dom Ho and Hakkangin 頂客族”
民佔絕大多數,用 來作品牌自然順理成
章;然而花蓮縣內的客家人當然不只在鳳林一個地區,也有不少鄰近鄉
鎮的人口比例是以客家居民為主,鳳榮地區農會在相同的環境中能獨樹

191
自己的品牌特色殊為難得。
許多人都曉得
“剝皮辣椒”
是花蓮特產,但可能不知道鳳林產的剝皮
辣椒,
“號稱”
全台灣最好吃─—味香、甘、辣、鮮美,食後餘韻繞舌。

“頂客族”
這個品牌出現之前,鳳林的剝皮辣椒的銷售情況就已經很
好,但為了讓剝皮辣椒精緻化,配合東部觀光產業潮流,農會也積極重
新設計包括瓶罐在內的包裝,然而由於經濟規模不足,無法自行開發包
裝模組;為此,設計師採取變通方式,在不改變原有的罐型與瓶蓋之情
況下(不需重新開模組),僅更換瓶身貼紙與增加瓶蓋紙,設計之後產
品擺脫了傳統農產品形象並變得更具價值感。
除了剝皮辣椒,鳳榮地區農會積極推廣的產品益全香米、落花生、
客家美食、甚至鄉內精緻休閒產業,無不都以
“頂客族”
的創意概念積極
行銷,讓這個品牌知名全國。   

(二)伊栥米──老天爺賞賜的黑米

花蓮縣壽豐鄉農會黑糯米品系
“伊栥米”
禮盒新包裝

“要一公斤左右小包裝,因為我們的生產量不是很多,所以是以禮
品市場為主;我們的黑糯米是配合最新的生物科技方法種植,真的很好
吃…。”
在短暫的包裝設計前置會議上,熱情積極的業者很明確、迫切地
推銷尚未完全量產的新產品:
“目前是種在月眉地區,那裡是屬於‘麥飯

192
石’地質區…。”
“壽豐”
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地名,但如果說它是台
糖公司知名養生飲品
“黃金蜆精”
的主要蜆產區,那麼消費者就比較有概
念。就花蓮縣壽豐鄉來說,稻米一直都不是它的主要作物,黑糯米的生產
量更是稀少,目前台灣所消費的黑糯米大部分是來自大陸地區,進口初期
算是高檔的食材,近年來價格已屬平價。在實地看過黑糯米稻株後,除了
發現它的外觀與一般水稻明顯不同外,這個地區黑糯米的稻葉有著極為優
雅的清爽香味,這是白米水稻株上聞不到的。為了印證這個發現,在到台
東的路上,經過池上、關山、富里等幾個主要稻米產區,陸續比對後果然
證實,白米水稻株並沒有那股宜人的香味。至於這香味是黑糯米稻株原生
味道或是生物科技的副效應就不得而知了。
由於統一企業曾為它的
“統一麥飯石礦泉水”
大力宣傳,使得消費者
在記憶中對
“麥飯石”
一詞存有著正面的好形象,有鑑於此,在為這個以
黑、紅為主調,全國第一個以黑糯米為主題的禮盒訂定風格特色時,
就是以
“來自東海岸‘麥飯石’地質區……”
就成為壽豐黑糯米的特色所
在,有時候趕搭市場順風車,在消費者的記憶中插隊,也不失為一個尋
找特色的方法。

(三)吉野一號米──從歷史潮流中滔金

新品牌
“吉野1號米”
包裝

193
剛到花蓮縣吉安鄉農會時,第一次看到
“皇帝米”
時覺得一頭霧水,
台灣的米甚麼時候又跟皇帝拉上關係?原來這個皇帝不是中國皇帝而是
日本天皇。這個有趣的誤會起源於日據時代(約0年間),日本人引
進吉野一號米在花蓮吉安地區試種,栽種成功後進貢給日本天皇,深受
喜愛,於是派專人種植進貢。吉野一號米栽植條件嚴苛,培育不易,目
前在台灣只有花蓮吉安種植。吉野一號米與台灣其他地區所產的稻米最
大的不同,除了米粒碩大,渾圓的體型令人印象深刻驚艷外,它特有的
單點式白墨質米心,在白米界中更是獨樹一幟,這也就是為甚麼它特別
Q軟好吃的原因。
目前在吉安地區,除了吉安鄉農會外還有其他糧商也在生產這個品
種的食米,並且有先見地將
“皇帝米”
、“天皇米”
等名詞加以註冊,成為
該商號的品牌。面對這種具有相同歷史資產的狀況,如果先機已失,當
然就必須另圖他計,於是,
“吉野一號米”
就成了另一個品牌。在
“吉野一
號米”
的包裝設計案中,有鑑於業者強調要有尊貴感,於是原始的主調
是以日本皇室最尊貴的色彩──正紫色為主,但這個建議案似乎不受到
青睞,原因是業者認為一般民眾心目中,黃色才是屬於皇帝的顏色,紫
色在傳統印象中
“怪怪的”
,何況也沒有幾個人清楚日本天皇的正色是甚
麼,於是包裝色系完全以金黃設定案。在歷史中尋找特色,並不一定都
是真實無誤的,關鍵在於所處的位置。

194
(四)大地富甲──善用先人的無形資產

台中縣大甲鎮
“原鄉味” “原鄉味”
益全香米新包裝
精緻米舊包裝

“我們的包裝不是不好,小包裝米也是我們先開始做的啊!但就是沒
有很突出的特色。”
業者說得沒錯,他們的產品包裝是很用心,吉祥物的
運用更是積極,全國可能找不到幾家如此認真推廣形象的企業。可惜的
是,他們的包裝套在別的廠商也是適用,換句話說包裝沒有屬於大甲地
區自己的特色。和台灣其他許多鄉鎮比較起來,大甲算是得天獨厚的市
鎮,有全國高知名度的鎮瀾宮媽祖出巡活動、鐵鉆山、大甲蓆和悠久的
開發史,近年來所產檳榔心芋頭更是遠近馳名,沒有好好利用
“大甲”

知名度真是可惜。在這樣的共識下,於是設計出
“大地富甲”
一系列米與
芋頭產品的包裝,並請出
“大甲媽”
為代言人,為大甲特產推銷,也保佑
在這片土地上勤懇打拼的子弟們年豐物阜。有時候善用先人傳承下來的
無形資產也能創造出最獨具一格的特色。

195
(五)秀才米──勤奮用心的地方特產

桃園楊梅秀才米新包裝

“你世居楊梅,能告訴我楊梅的名產、特產是甚麼嗎?”
業者面對這
樣的問題,遲疑了許久才說:
“想不出來!”
他當然想不出來,因為楊梅
根本沒有特產。台灣三百多個鄉鎮市,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知名的特
產,沒有優良的產品怎麼能成為地方特產呢?那是地方的自信心也是驕
傲。日本由於長期的不景氣,許多地方產業也都努力尋求生機,而其

“創造地方名(特)產”
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鏡的。也許是重點輔導有
潛力的產業,也可能是請專家
“設計”
產品,從拉麵、農產加工品、工藝
品……不一而足,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刺激消費、提振經濟。
新松仁碾米廠的經營者世居楊梅,所生產優質的益全香米全是委託
楊梅地區農民契作,又是桃園地區唯一具CAS、SO認證的優良廠家,自
產自銷又自創品牌,這份努力與堅持就足以使所產的
“秀才米”
成為桃園
楊梅地區的新興特產。
在傳統觀念裡
“特產”
好像是日積月累,一代傳一代,不經意而口耳
相傳的產物,其實不然。
“特產”
必須是用心設計開發、刻意經營行銷的
產品,而時間只是品管的檢驗員。
“特產”
是生產者的心血結晶,也是地
方的自信與驕傲。

196
城市文化形象與社群意識
賴祥蔚*

一、 前言

在 世 界 貿 易 組 織 ( W T O ) 帶 來 的 全 球 化 浪 潮 之 下 ,“ 在 地 主 義 ”
(Localism)逐漸受到重視,其中,城市文化形象的受到關注,堪稱代表,
而深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Creative ndustries)也逐漸成為
世界各國用以提升經濟發展、保留在地特色的發展政策。
城市文化形象與地方性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在地特色,從整體論
(Holism)的角度來看,其實呼應了0年代末期以來,西方學界所強調
的 (Communitarianism)(又稱
“社群主義” “共同體主義”
),也就是從社
群的集體記憶與情感出發,尋求對城市文化形象的共識,進而結合產業
發展,尋求地方經濟振興、傳統文化保存、社區總體營造、以及社群
(community)永續發展的多贏思考。
環顧西方國家中,英國於年開始推行創意產業,至今廣為各
國引進。台灣自00年開始在行政院的
“挑戰00:國家發展重點計劃”
中把文化創意產業列入重點政策。台灣地方政府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
上,早在行政院定調之前已經推動許久,具體成果頗多。其中不乏頗有
成效者,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遭到
“只有產業,沒有
文化”
、同質性過高、走不出去、以及變成脫離地方特色的大拜拜等的批
評。前述這些偏離原意的現象,顯示出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不只需要更
多的創意想像與行銷努力,在此同時,也需要更深刻的人文思考,才能
真正落實在地主義。
有鑑於此,本文希望可以針對城市文化形象如何從社群主義出發,
兼顧社群意識、文化創意產業與產業行銷等面向進行探討。

*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197
二、 台灣的地方性文化活動

地方性文化活動必然與在地的文化形象有關,更可能牽涉了產業活
動。然而,文化創意產業雖然已經成為一門國際顯學,
“文化創意產業”
一詞在國際間尚未有一致性的解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曾經提
出對於 (Cultural ndustries)的定義乃是:
“文化產業” “結合創作、生產與商
業的內容,同時這內容的本質,具有文化資產與文化概念的特性,並獲
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型式呈現;從內容上來看,文
化產業可以被視為是創意產業,包含書報雜誌、音樂、影片、多媒體、
觀光,及其他靠創意生產的產業。”
就此而論,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具有文
化特性、並且具有創意的產業。
乍看之下,文化創意產業似乎未必與城市或社群有關係。然而,由
於此一產業的興起背景,相當程度上乃是對於
“全球化”
的回應,因此不
免會 調 (Localism)。既然
“在地主義” 調在地與文化,自然就會與社區
發生關連,甚至與具有濃厚地方文化特色的在地節慶產生結合,如能結
合在地的歷史傳承,更能發揮文化特色,進而構成城市文化形象。
台灣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倡,一開始就與地方節慶離不開關係。
關於台灣地方節慶的變遷,一開始固然具有社會變遷的因素,後來卻是
因為行政院的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所規劃並且大力推動的
“社區總
體營造”
政策。
早從年開始,文建會就陸續推動
“全國藝文季”
、“縣市小型國際
藝術節”
,各縣市新興節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後農委會的
“一縣市一
特色、一鄉鎮一特產”
以及交通部觀光局在00年推動的
“每月一節慶”

都進一步推波助瀾。尤其是000年陳水扁贏得總統大選,聘請文化學者
陳其南擔任政務委員,陳其南隨即提出
“文化創意產業”
的構想,最初的
口號是
“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
,邀集各部會代表舉辦研討會,開始
宣揚理念。隨後,當時的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積極接手,行政院也在00
年核定的
“挑戰00──國家重點發展計劃”
中,把
“文化創意產業”
納為重
點發展項目之一,提出了五大文化創意園區等等施政計劃。
眾多新興節慶中,年宜蘭籌辦
“國際童玩節”
已成為指標性起

198
點,因為童玩節的成功,各縣市開始產生以節慶行銷地方產業的思考;
00年彰化縣籌辦超過百萬人次的花卉博覽會,則是台灣新興節慶的里
程碑。在此之後,各縣市
“競飆節慶”
已趨白熱化,這些節慶雖然往往都
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連結,相當程度上也變成各縣市的城市文化形象,但
這些節慶活動所標榜的文化,實質上卻未必是真正的在地文化。
台灣地方新節慶可分成三種類型:(一)藝術文化節慶:為發展觀
光而舉辦的文化節慶與藝術展演活動,賦予國際性視野,呈現東西方文
化交流。比較知名的有宜蘭縣的
“國際童玩藝術節”
、“綠色博覽會”
、花蓮
縣的
“國際石雕藝術節”
,甚至台北的
“中華美食展”
等。(二)產業促銷與
社區營造的節慶:促銷當地產業,善用地域特色予以文化包裝,並結合
社區總體營造,推出新的節慶活動。例如台北年貨大街、鶯歌陶瓷藝術
季、麻豆文旦節等。(三)創新傳承民俗祭典節慶:從傳統節慶活動中
創新,賦予新意義與新觀念的新作法。例如高雄
“內門宋江陣文化季”

台南
“府城七夕成年禮”
等。事實上,有些節慶無法以此三大分類清楚界
定,因為節慶活動舉辦同時兼具促進觀光、推動地方產業,而且蘊含了
社區營造與城市文化形象之精神。
城市文化形象與地方性文化創意產業在全世界風行一時,有其緣
由。除了是對全球化的回應,更有實質的產業效益,舉例來說,目前全
球先進國家,文化產業在國內生產毛額中的比重,普遍高於0%,美國
更高達%以上,在其國內產業結構中僅次於軍火工業,位居第二。從
年以來,美國的文化創意產品更已超過航太業、電子業和汽車業,
成為第一大出口產業。至於日本,截至00年底,光是與動畫及漫畫有
關的市場規模已超過兩兆日元,動漫產業成為日本的第三大產業,除此
之外,據估計,到00年日本影像產品的出口額將佔總出口額的十分之
一,外銷利潤達到一兆五千億日元。韓國則全力發展影視產業,00年
出口額超過七千萬美金,所賺取的外匯僅次於汽車業,僅僅
“冬季戀歌”
就為整個韓國經濟貢獻了數億美元的產值。
然而,衡諸實際的城市文化形象與產值實際表現,前述願景是否真
正在台灣獲得落實,恐怕有待檢證。例如常被稱為典範的宜蘭童玩節,
其整體收入其實不高,因此縱使有文化創意,也難稱產業;而這是否符

199
合當地人所認可的城市文化形象,更是有待討論。
城市文化形象與文化創意產業原本必然具有地方特性,必須在結
合在地主義的基礎上,從社區來,走向世界。文化創意除了要結合城市
文化形象,要有產業,更要回歸社群意識。以下將先簡單從社群主義出
發,介紹社群意識,再來檢視台灣的城市文化形象在此一方面的表現,
並針對苗栗縣的
“木雕藝術節”
加以探討。

三、社群意識、城市文化與文化創意

離開相互依賴和交疊的各種社群,無論是人類的存在還是個人的
自由都不可能維持很久。除非其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貢獻其才能、
興趣和資源,否則所有社群都不能持久。排他性地追求個人利益必然
損害我們所賴以存在的社會環境,破壞我們的民主自治實驗。因為這
些原因,我們一致認為:沒有一種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的
世界觀,個人的權利就不能長久得以保存。社群主義既承認個人的尊
嚴,又承認人類存在的社會性。

上述這段文字,出自於一份0名學者和政治家共同簽署的宣言,
這份宣言式文件的正式名稱是《負責的社群主義政綱:權利和責任》
(The Responsive Communitarianism Platform: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
這份宣言最初是發表在年冬季號的《負責的社群》(Responsive
Community )雜誌。
社群主義之所以在西方政治學界興起,主要是為了對於當時政治哲
學主流的新自由主義提出批判,因而逐漸發展出來。一般公認0年代
是新自由主義掛帥當紅,0年代由社群主義引領話題,到了0年代
以後,則是兩派並立。目前除了政治學界,傳播學界的公共關係領域也
開始引入此一思潮。
如果新自由主義者所遵循的是康德式的先驗理性,那麼社群主義者
所服膺的乃是實踐理性。社群主義的實踐理性,其實是一種自我發現的
能力,因為只有當個體能 回答
“我是甚麼”
、“我在現實中擔當甚麼角

200
色”
,才能進而回答
“我應該做甚麼”
。就此而論,自我的本質有其社會構
成性,絕非先天決定;而個體不但是由社會構成,也有能力參與認同的
構成,因此自我的界限是開放的,並非只有消極的發現而已,這些論述
被統稱為社群主義。在社群主義學者中,最常被提及的是M. Sandel、A.
Macntyre、M. Walzer、以及C. Taylor等人。
就此而論,包括城市文化形象與文化創意產業在內,凡是所有具有
地方特色的活動,在實踐時都應該回歸社群主義,以進一步凝聚社區力
量,真正落實並重新開創在地的文化,從而催生城市文化形象。
儘管過去幾年,幾乎台灣的每一縣市、甚至每一鄉鎮,都舉辦具有
城市文化形象的文化創意產業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卻良莠不齊,有些
固然值得稱許,有些則被批評為
“文化大拜拜”

中國時報在00年月份以一連多日的系列報導,檢視全台縣市政府
所舉辦的過年節慶活動時,並以
“文化大拜拜”
為題撰文指出:
“原本立意
良好的‘文化下鄉’理念,在執行層面已遭到扭曲變形、載浮載沉。部
分新興節慶出現的種種亂象,幾乎只能用‘文化大拜拜’來形容,我們
只看到節慶的形式、沒有看到文化的內涵。”
根據報導加以歸納,這些活動具有十大弊病:(一)節慶名目浮
濫:各地較具規模的活動不是叫做
“文化節”
、就是名為
“藝術季”
,已失
去節慶應有的價值與意義。當年策劃屏東黑鮪魚季一炮而紅的前屏東文
化局長洪萬隆不禁感嘆:
“這些節慶根本有九成以上不必舉辦”
。(二)
徒具國際虛名:許多節慶空國際,實際上卻談不上國際視野及引進觀光
客。前台南市副市長許陽明一語道破:
“產生了一批在台灣的外國專業表
演團體,很多節慶其實是同一批團體到處表演而已。”
(三)模仿抄襲盛
行:新高山行銷公司董事長林鳳飛發出嚴重警語:
“‘體驗產業’最重要
的是新鮮、創意,去過的人才會想再去一次,台灣event產業再這樣模仿
複製下去,沒幾年就會消失死亡”
。台灣出現一大堆沒有創意的創意產
業,這確實是一大諷刺。(四)淪為人數比賽:台南燈會號稱突破六百
萬參觀人次,就算扣除 制動員的學生,這樣的人數還是令人感到訝
異。(五)缺乏長遠規劃:各縣市節慶幾乎都以公開招標方式為之,由
於得標廠商常變動,導致大多數節慶皆缺乏長遠規劃與延續性。(六)

201
拼政績迷思:許多縣市長坦承辦新興節慶是為了
“有政績才能連任”
,不
少節慶也在縣市長換人後走入歷史。(七)在地文化失根:節慶文化想
要生根,就必須結合在地文化與周邊產業。但許多新興的節慶都與在地
文化、產業脫節。東華大學教授李松根就直言批評花蓮的活動:
“我每
次看到石雕藝術節就躲得遠遠的,因為無法和人民結合在一起,每辦完
一次石雕節活動就冷一次,搞到最後連哈利波特這種與在地毫不相干的
石雕都出來了!”
(八)全台夜市化:台灣新興節慶的特色之一是
“商展
式攤販文化”
,卻與節慶文化內涵無法聯結,沒有感受到真正的文化。
(九)媒體自失立場:在台灣主要報紙、電視台紛紛承攬各縣市節慶活
動後,媒體已成為
“節慶產業”
中最重要的獲利者之一,民眾很難從這些
媒體上看到持平的報道,這也是新興節慶不易受到媒體合理監督的原
因之一。(十)人謀不臧弊端:新興節慶存在一定程度的
“上下其手”

間。法務部日前調查南投縣
“日月潭花火”
節系列活動以假發票浮報補助
款,就是具體例證。
從相關分析可知,從台灣的節慶活動來觀察文化創意產業,其實
存在頗多的問題,其中一大部分,正是與在地文化脫 。如此一來,使
得本來乃是回應全球化而具有在地主義的文化創意產業失去其應有的本
質,更難以真正形成由下而上的城市文化形象。
舉例來說,苗栗縣推動的
“木雕藝術節”
,其實可以成為城市文化形
象的一環。苗栗縣三義鄉成為
“木雕之鄉”
,源起於0年代。三義木雕
發展的起源是鄉民於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當時殖民的日
本人看上,雙方進而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奠定了苗栗日後成為木雕
重鎮的基礎。
年以後苗栗進入木雕業的興盛時期,木雕業者多達一、兩百
家。早期以天然奇木雕刻品為主,0年初期產品以外銷為主,0年
代因國際能源危機導致景氣不佳,雕刻業亦受到波及,但也因此刺激雕
刻業重新省思如何將木雕商品晉升至藝術品。
木雕藝術節的前身,最早是在年舉辦的
“木雕嘉年華”
,乃為了
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讓地方藝術文化特色能 發揮,同時配合客家文化
而推動,由於各界反應不錯,又陸續舉辦了年
“國際木雕藝術節”

202
000年的
“千禧木雕藝術節”
、00年開始推動
“木雕藝術節”
,更被交通部
觀光局列為台灣的十二大節慶活動之一,成為代表慶典。
苗栗的木雕藝術節,確實有其源自於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傳承,然
而,反映過往,未必等同於落實社群意識。重視在地特色與落實社群意
識的差異在於:是否透過木雕藝術節而加 社區居民的互動與交流,從
而強化社群意識、凝聚對於城市文化的共識。可惜的是,苗栗縣的木雕
藝術節其實是主事者由上而下的單向 策,而非由下而上的尋求社群共
識。事實上,這也是台灣多數縣市政府在推動地方節慶時經常忽略之
處。然而,這正是行政院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主張,當初也希望可以
與文化創意產業可相互輝映,可惜在實際執行中經常遭到忽略。
就此而論,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未必都能結合在地特色,即使能結
合,也多多少少彰顯了城市的文化,但是這些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化活動
與形象,卻不一定具有真正的社群意識,也無助於社群的互動。

四、 結語

城市文化形象的受到重視,其實是對於全球化的回應。至於城市文
化形象的內涵,應該是藉由社群的對話而逐步獲得共識,不只要反映在
地的傳統文化,也要結合現有居民的感受,從而可以一方面加 公民互
動,另一方面促成城市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就此而論,台灣的整體氛圍
有所偏差,主要偏重節慶的表像,卻忽略社區總體營造所主張的社群意
識層面。
這種在社群面相當欠缺,對產業面卻非常重視的推動城市文化形象
模式,其實不只台灣如此,也是許多國家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時常見的
不足之處。未來可以加 的面向包括:(一)推動針對社群意識的重要
觀念進行教育,特別是對於公部門的主事者,如此一來,城市文化形象
才能由下而上,真正具有厚實的基礎。(二)相關的文化活動應避免形
式化,要能致力於促成社群的緊密互動與感情凝聚。(三)加強公部門
的創意策略與工作規劃,使得各種文化活動不會變成政府的例行性大拜
拜。(四)經費籌措不能只依賴公部門編列預算,應該要有來自於社群

203
的參與,包括在地民眾、企業與社團,讓地方人做地方事。(五)在城
市文化形象的推動上,必須立足社群,放眼全境,進而走向國際,如此
一來,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擁有真正的城市文化形象。

204
綠色城市的人文底蘊
韓強*

在城市徹底改變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形式,城市成為人類生活
的主要形象表徵的背景下,城市理念和模式的創新成為生態系統重建和
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前提。創新需要有廣闊的世界視野,並要求對地球
生態系統和城市這些龐大的實體做系統的全面把握。
城市是一個巨系統,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認識角度不同。常見
的有工業和經濟的角度(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社會的角度(政治、
經濟和文化)以及文化的角度(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綠
色城市  理念立足於人的本性及其實踐的本性,將城市看作人類實現其
本性的實踐之文化成果,它是由人—自然、人—社會、人自身這三個子
系統的相互控制和作用構成的生態系統。理解城市系統及建設的主要方
法,是運用價值哲學、辯證法、系統論包括控制論、耗散結構和協同學
等方法,將城市系統看成價值系統,其中任何子系統、要素(也是結
構)和方面都是價值的矛盾、控制和融合而非孤立的。這樣,與它們相
互作用和相互控制的子系統和要素等,均是下一層級價值結合的產物;
它們的相對控制和改變都融合成新的上一層級系統。這些方法在人類
學、價值論和生態哲學的研究中已逐漸清晰。綜合運用眾方法來剖析城
市系統,吸收中外城市模式的合理之處,可以生長出一些理念並挖掘出
新的內涵。

一、人─自然子系統

人類剖開荒野的胸膛建立城市,無論矗立起多麼密集的水泥森林,
它始終都脫離不了自然的臍帶。城市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人─自然子系
統始終是其基礎,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城市最為本源的關係。構成人─自

*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205
然子系統的價值要素是人、物質資源和自然時空(自然生態)的各種因
素。關於人,傳統的觀念只看到人包含人口、智力(技術)、勞動等與
自然、社會相對的要素。在人與物質資源的關係上,現代城市基本秉承
發端於近代工業的傳統理念,挖盡潛力以產生盡可能大的物質流、商品
流、能量流和資訊流,同時生產巨大的廢物流。在城市的自然問題上,
人們常以為自然時空只為人類建造城市提供便利,只具有工具性質。如
吉伯德的《市鎮設計》將城市平面結構分為道路、市區、中心區、邊緣
和標誌五個要素,構成
“都市圖像的骨架”
;河流湖泊只作為道路中的航
線因素存在;綠化地帶及河流山崖等作為邊緣因素而存在;立體結構中
只有建築和裝飾,山林並無地位。 錢學森的山水城市模式對工業化傳統
進行了反撥。它基於
“人離開自然又要返回自然”
信念,把中國的山水詩
詞、古典園林建築和山水畫融合以創立山水城市。  但也沒明確指出城
市就是生態系統。園林城市環保的實踐性強;但未論述城市的生態系統
性質。功能規劃城市、地下城市、海上城市和向天空要空間的立體城市
等,共同特點是並不認為城市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城市模式追求在城
市中重建生態環境,它的前提也是:現有城市並非生態系統。
在綠色城市看來,人與自然時空的價值結合使人能夠在城市生存下
來,它就始終是一個生態系統。我們只能說它的生態狀況健全或惡劣。
如果不是生態系統,人怎能於其中生存,人均壽命還延長了呢?但同時
也應承認,世界城市體系對地球生態損害最大。遺憾的是綠色運動發展
幾十年,人們還未自覺地將城市作為生態系統,因而重點並不放在整體
生態系統的平衡上,造成城市治理多為修修補補。綠色城市由於認識到
城市是一個生態系統,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必須和人—社會、人自身兩
個子系統統一起來,所以要求全面地治理和重建生態,構建
“綠野星羅棋
佈”
的城市格局,廣開空中花園,合理配置綠色生態走廊,開展
“天地人
合一工程”
等等。

二、人—社會子系統

城市是人與自然關係的系統,同時又是人—社會系統。人與社會的

206
關係是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上展開的。社會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即
人佔據自然時空,利用物質資源進行生產、消費和廢棄,以及人自身的再
生產中,按一定的組織、制度和道德規範等形式結成的,以各種群體,家
庭、宗族、民族、階層、階級、集團、國家等結構存在的系統。這樣,
人—社會子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人與自然關係結構、人的價值系統和人的實
—社會子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人與自然關係結構、人的價值系統和人的實
社會子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人與自然關係結構、人的價值系統和人的實
踐組織模式。三個要素的相互控制和作用構成人類在生產、生活和其他社
會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團體、組織、社區、鄰里關係等社會的基本實體和形
態,其中貫穿著由價值系統和行為模式構成的規範(制度和道德)。人的
活動都在這些社會關係體系中展開。人—社會子系統蘊含的豐富內涵決定
—社會子系統蘊含的豐富內涵決定
社會子系統蘊含的豐富內涵決定
它涉及到人類的產業活動、經濟活動、居家生活、社區活動、精神活動、
制度及規範等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範圍極其廣闊。
人—社會子系統同樣深刻地影響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現代的條件
—社會子系統同樣深刻地影響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現代的條件
社會子系統同樣深刻地影響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現代的條件
下許多天災都是人禍,因為人與自然的關係只能在人與社會關係的展開
過程中得以實現。現代城市的人—社會子系統結構,使其三個主要功能
—社會子系統結構,使其三個主要功能
社會子系統結構,使其三個主要功能
中,集聚功能長時期主導著生態功能和人本創造功能。熱島效應、廢氣
廢水污染、雜訊污染、垃圾污染、鄰里親情關係冷漠、抑鬱症等城市病
與此緊密相關。集聚這個表面特徵,是人與自然關係變化的產物,也是
人與社會關係及社會的平衡被扭曲的表現。
人與自然關係和人與社會關係,它們的相互控制和調整改變了人
類居所。不少城市模式都重視居所概念,但對自然居所與社會居所的關
係,人—社會系統對人—自然系統的影響,對社會體系應做出的變革等
—社會系統對人—自然系統的影響,對社會體系應做出的變革等
社會系統對人—自然系統的影響,對社會體系應做出的變革等
—自然系統的影響,對社會體系應做出的變革等
自然系統的影響,對社會體系應做出的變革等
問題,許多城市模式或未涉及,或沒做出專門論述。綠色城市理念強調
綠色具有實體無法表徵的廣泛而豐富的內涵,代表健全的生命,表徵包
含人—社會結構和人自身結構在內的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象徵人類的
和諧家園。綠色能促使人們同時關注居所的自然性和社會性及兩種屬性
的融合,具有概括人類從灰色的生態系統走向綠色的生態系統這樣一種
理想指向。因此它才強調城市必須對現有生產、經濟制度和其他社會制
度做出大的調整,因而提出社會發展模式的更新、制度的配套、規劃的
制定及落實等具體主張。這符合綠色運動從專注自然生態問題走向通過
社會調整來解決生態問題的理路。

207
三、人自身子系統

在城市學和生態哲學中,人自身子系統的獨立地位並未獲得共識,
其豐富內涵未得到充分闡釋,人只是作為與自然和社會相對的概念而存
在。兩種傾向於是一直並存:將人看作自然和社會的附庸;人作為主體
凌駕於自然和社會之上。
我將人自身子系統理解為個體內部各要素之間關係的系統建構。
概括地說,其要素是個體生活中各種現實的價值及其關係(價值也是關
係),包括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因素。這些價值要素組成個體生理和心理
兩大價值系統,構成其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這兩個下一級的系統,展開
他與自然、社會相互作用的活動。它並非表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自
身子系統是自組織自協調的系統,本身是一完整結構,其獨立的個體性
來自內部生理各系統、各種價值和心理活動機制、以及生理和心理的作
用、控制和協調。系統的良性控制使系統保持自身。同時對外部環境,
個體以自身的價值系統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變遷所給出的資訊,而決定
採取甚麼行動做出控制。所以個體自身系統並非只與自然和社會構成相
對關係,而是融合的系統控制關係,它將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
關係溶於自身生理和心理結構中,通過與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價值交換、
耦合,使自己成為高度複雜的價值系統。在人—自然子系統和人—社會
—自然子系統和人—社會
自然子系統和人—社會
—社會
社會
子系統的論述中還較為抽象的人,在這裡獲得了更具體的血肉。只談人
與自然關係和人與社會關係,容易造成上述兩種抗爭的傾向。
所以,任何個體都是一個目的,但目的性並不否認他對自然和社會
的工具價值。上述控制中已顯現出任何系統、要素和方面都有對他者的
工具價值,同時人自身子系統又將自然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融於自身而
成為
“這一個”
。外部世界和人自身互為工具價值,又維護自己的系統完
整,實現各自的內在價值或目的。我作為世界的工具價值,在一個健全
而和諧的綠色城市系統中,實現的那個更大的目的也是自身內在價值的
實現。這是與自然和社會和諧的雙贏狀態。

208
四、五度思維空間與新人文精神

從上述三個子系統的分析看,城市生態系統要成為綠色的,就需要
努力促進這三個系統的和諧。綠色城市的這三個和諧及其整體和諧並不
是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對生活、實踐、文化和人文精神這四度空間與
城市生態系統的同構性的分析之上。
城市生態系統與生活具有同構性。城市人的生活是在城市系統中展
開的。人自身子系統只有在人—自然子系統、人—社會子系統中,才能
—自然子系統、人—社會子系統中,才能
自然子系統、人—社會子系統中,才能
—社會子系統中,才能
社會子系統中,才能
將自身展開為生活並融入城市。人們要城市的高效率高收入,要片瓦遮
頭,這些個人價值的實現,都必須與自然、社會的各種價值或關係進行
控制論意義上的互相碰撞,校正自己和改造對方,最後
“三方”
協調出新
的關係,城市得到改善,自己則在自然和社會認同的範圍裡得到正常的
生活。站在城市生態系統這個總的框架中,城市不再是外在的實體,而
就是生活創造本身。同時我們也要站在個體的角度思考。所有人的活動
都從人自身子系統起錨,並始終受其發出的信號指揮。每個人的內在系
統,其價值的量和質都不同,結構方式也大不相同,自然和社會的價值
融入,排列和建構都是特殊的,活動都有獨特的方式,整個生活是自己
的生活。從城市和個體雙向考察我們發現,只有理解城市三個子系統才
能把握生活的全面內容。缺乏系統的把握,將人自身系統等同於人—自
然系統和人—社會系統中的人,主客就還是對立的,人們忙於征服或改
造城市生態系統,卻忘記創建人民和諧生活這一目的。
城市生態系統與實踐同樣具有同構性。人類實踐包含人與自然的關
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自身內部各種關係。三個結構相互關係的分析
起碼有兩個序列。一是歷史序列。人首先與自然發生關係,通過勞動獲
得生存所需物質資源;這必須組成社會,產生人與社會的關係,社會不
斷走向複雜、精緻或有序;在這些過程中實踐者的價值體系不斷生成和
豐富。二是實踐操作序列。現代實踐有日益明顯的計劃性和系統性,這
是人自身系統日漸複雜且有序,自我與
“對象化”
意識愈益清晰的結果。
個體的策劃規劃通過社會的認同、支援和組織,有序地按計劃實施,在
自然中取得空間和資源創造產品和服務。整個過程展開的又是生活。

209
分析序列不同但卻有同構性,表明人的實踐創造是人自身、人─自然及
人—社會這三個子系統展開並相互作用的過程。在系統控制原理上它與
城市生態系統也是一致的。在人類嚴重破壞生態的過程中,生態圈不斷
發出
“自然報復”
的信號以維護自身內在價值或目的,促使社會校正其結
構,調整人自身的價值和目的,從而調節著人與自然的實踐關係,展開
環保和生態再造。這樣看,實踐必然指向綠色城市。
文化與城市生態系統、生活和實踐三者都具有同構性。生活和實
踐創造著不斷更新的人類文化。文化按廣義理解是一個巨系統,由人在
實踐中創造的人自身及其與自然、社會相對統一的所有成果和形式所構
成,所以它同樣包括了人與自然關係,人與社會關係和人自身內部關
係。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的大文化論基本點出這三種結
構,只不過鮮見對其做系統控制的理解,其相互作用的全貌未能顯現。
郭齊勇分析,馬克思認為
“文化的本質是人化”
,“所謂‘人化’,指的是
人類通過勞動,即‘自由自覺的活動’,使自然打上人的意識、目的的
印記,變成人的作品,成為人的自由的表現。”
他認為這一結論突出了人

是文化的主體,是文化的目的,是社會活動過程這幾個本質特徵。 這
也初步認識到這一同構性。生活給予我們另一個文化視角:存在著自然
生活、社會生活和
“自己的生活”
,再造和改善生態、社會和人自身等的
展開過程也就是人類實踐的過程,文化創造的過程和生態系統變化的過
程。所以建立在上述四者同構上的綠色城市提出
“綠色生活”
,建設方便
居民交往,利於社會協調及個體身心和諧的家園等文化主張。
這四個系統的同構性為理解先哲們關於存在、人性和人的本性的思
想精華,提供了有建設性的框架,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或本質是在這四
個系統及其運動過程中建構和確立的,具有同構性。人的本性首先於人
與自然的關係中呈現。馬克思主張
“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應“靠消耗
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

種物質變換。” 這提出了人的自然本性。恩格斯的
“一個和人類本性相

稱的社會制度” ,強調人的本性建立在人與社會關係上,可稱為社會本
性。在馬克思主義那裡,人與自然關係,人與社會關係的本質是融合而
不是分裂。所以他們提倡
“兩個和解”
,即“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

210
。 兩個本性和兩個和解的思想表明,在他們看來,人—自然
身的和解”
系統和人—社會系統本質上是走向和諧的。這與上述四個系統和過程同
構,在系統控制原理上也是相通的。人自身作為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和完
整的價值綜合體,在馬恩思想中猜測並論述過。如人的
“目的”
、“自己本
身”
、“自己本性的需要”
、“自己的人性”
、“使自己成為衡量一切生活關係
等概念 ,不僅是對作為整體的人的表述,而且將其放在一切生
的尺度”
活關係即人與自然和關係、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中展開。當
然人自身系統中各種要素及其關係網絡在後來逐漸清晰起來,一個多世
紀思想家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前後政治、經濟、
生態和人的危機,西方掀起長時期的文化批判浪潮,思想家們在生活方
式、文化、心理、價值等機制上的研究,弗洛依德和弗洛姆等人的心理
結構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和馬爾庫塞的本能結構革命等,使人自身
系統在思維把握中不斷豐滿。
上述五度思維空間的融合為人文關懷奠定了基礎。生態系統、生
活、實踐、文化系統和人的本性具有結構的統一性,其功能及本質都指
向三個和諧,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內在的和
諧。這是它們共同的目的,是一種總體和諧。這樣,一種新人文精神就
顯現出來。這總體和諧是系統控制的成果,從阿米巴到地球生態系統,
從阿米巴到龐大社會體系,從阿米巴到愛因斯坦這類人傑,有無數進化
的階梯,這是更廣大的思維空間,更幽深的歷史隧道,是自然生態的價
值和目的向著人,包括人的實踐、生活和本性的生成。將城市建立在這
樣的底蘊上,用代表和諧的綠色來表徵是恰當的。綠色文明浪潮中不斷
崛起眾多新的綠色領域,表明人文關懷領域的拓展,和諧精神的成長。
在五度思維空間中漫遊,我也看到巨大的分裂甚至瀕臨崩潰的狀態,但
我把它看作特例。因為這五種系統還存在並走向統一。經過艱難曲折的
自然生態至少存在著這樣的可能性:五度空間在更高層次上的融合,不
斷消除大規模的滅絕和人工毀滅,消解
“自然界的報復”
,對自身人口控
制良好的人類都住進綠色城市,原野更有活力,更加有序;人們在此懷
抱和綠色城市中,安居樂業,生命健康,過著全面和諧的生活,那是
“詩
意地棲居”

211
註釋:
 參看拙著《綠色城市》,廣東人民出版社,年版。下文對綠色城市的論
述不再注出處。
 F.吉伯德等:《市鎮設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年版,第頁起。
 鮑世行、顧孟潮主編:《傑出科學家錢學森論城市學與山水城市》,中國建
築出版社,年版,第、0頁。
 郭齊勇:《文化學概論》,湖北人民出版社,0年版,第一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0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頁。

212
廣佛經濟圈中順德的城市文化定位
譚元亨*

隨著廣佛地鐵今年的全面動工,廣佛兩市道路系統的銜接,
“廣佛經
濟圈”
的話題更是升溫,一波接著一波。而所謂
“雙子星座”
即雙中心論,
或偏正結構即一主一副的說法,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相
互不讓。
顯然,這也是經濟、文化發展引發的又一輪頗具前瞻性的討論。
而在這場討論中,作為廣佛圈中最為突顯的歷史名城、製造業重
地,也同樣是文化 區的順德,又當有怎樣的選擇與地位?這裡,謹以
這樣一個珠三角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個案,來探討一下如何建樹自身獨特
而又鮮明的城市文化,從而在這樣一個廣佛經濟─文化圈中站立起來,
而不被
“大而化之”

一、縱向的歷史文化座標

無論是雙中心論還是偏正結構論,都有一個最大缺陷,那就是沒
有把順德在廣佛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考慮進去。也許會有人說,順德已
被佛山包括在內了,沒必要單獨提出來,其實,這一說法未見得合乎實
際,既不尊重歷史,又沒有看到未來的發展大趨勢,一葉障目,不見泰
山,缺乏一種歷史的縱向的把握,也沒有現實的宏觀視野,在時空上都
發生了缺失。
我們先講歷史。
00年前,也就是上世紀初,作為
“南國絲都”
的順德,其大型企業有
家,佔全省家的%;而廣東這家,又佔全國的家的/,順德
的產業工人,人數比上海、天津的產業工人總數還多出個0%。以順德
民族資本為主的金融業,也居全省之冠,其銀莊佔珠三角的/,私人銀

*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213
莊的/。直到上世紀0年代末,順德銀號佔了全廣東的一半以上,其中
一半的銀行家、一半多的金融資本,均來自順德,故順德有
“廣東銀行”
的美譽。
而這一段時期內順德的人口,則在接近0萬的線上浮動,這個數字
是相當驚人的,別說佛山古鎮沒這麼多人,與廣州也一度不相上下。可
惜,在我今天指出這一點前,尚未有人關注到。
憑此,為何改革開放,
“順德製造”
一下子就名揚天下,人口也很快
超過一百萬——不少原順德籍的人才,迄今還在外邊呢。這歷史文化的
底氣,恐怕是不能低估的。
當然,由於民國災荒,尤其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使順德大傷了元
氣,人口一度銳 到三十萬左右,少了/。對順德經濟的摧殘也更為
厲害。及至上世紀、0年代,因為搞
“三線”
,國家對沿海地區政策的
偏差,也造成了順德人才的外流以及經濟上的滯後——這些對順德的創
傷,也是不可低估的,而且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再者,順德的底氣,也還絲毫不 ,這畢竟是000多年海上絲綢之
路所滋長的,尤其是近現代民族工商業蓬勃發展所奠定下來的,所以,
一旦有了機會,這歷史底氣也就一下子激揚了起來,上世紀的改革開
放,為何順德一躍成為
“四小虎”
之首,迄今仍高踞中國
“百 ”
的榜首,與
此不無關係。
因此,在廣佛經濟圈中,順德已經有了出色的表現,而且將有更出
色的表現。
其實,即使在佛山
“+”
組團的戰略中,兩個百萬人口的地區中心城
市,便包括順德中心城區在內,另一個則是佛山市區。如果從廣佛圈而
言,廣州作為省會、國際化都市,它與佛山組團相銜接,當為
“+”
,即
把佛山、順德兩大城市劃在內。事實上,作為省會近鄰的城市也僅有佛
山、順德的規模相稱,更何 順德也一度在省裡單列過,更不用提它的
經濟規模與GDP等要素了。
所以,從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而言,順德的地位也是不可低估的,它
的發展空間、發展水平,同樣無可限量,潛藏在順德這00年古邑的歷史
文化動力,至今仍未發揮到極致,還會大有可為,儘管它低調,不顯山

214
顯水,可也正是它自信與有力的表現,順德,當會在又一輪的洗牌中,
彰顯出更大的優勢。

二、橫向的地域文化掃描

其實,說地域,還得從歷史說起。
“南番順”
即“三邑”
,一直被視為不可分割的廣府中心區域,這本身
就是歷史地形成的。從廣府而言,廣州固然是省會,但由於省會的緣
故,所以也接納了省裡另兩大文化,即客家文化與潮汕文化,所以,較
為純正的廣府文化,當在南番順,而番禺本就是廣州的老地名,現在是
廣州南部的一個區;南海,曾是一個郡的名字,地域很大,包括了廣州
在內。這些地域上的沿革,說起來就很長了。
不過,半個多世紀前的民國時期,連南海的縣衙門,都還在廣州的
德政路上。事實上,南海的區域,與廣州幾乎是難解難分的。
眾所周知,南海的黃歧、鹽步、桂城等,早已與廣州的城區聯成了
一片。到南海這些地方,甚至比到廣州市區的有些地方,還要方便,容
易得多,毋須與黃埔、蘿岡、南沙、白雲相比,更毋須與花都、番禺相
比。只須與芳村、天河這些中心城區相比便一目了然,南海如此近即佛
山也同樣不遠,在不久的將來,尤其是廣佛地鐵建成之際,這幾個地方
也就難解難分了,這實際上已不是
“城市連綿帶”
,而本身已是一個城市
了,當然不可能捨廣州而另叫作廣佛。
這也意味著,廣佛經濟的一體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即使在
同一城區裡,某些區域也同樣可以顯示出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特色或
工業區,或商貿區、或文化區,或旅遊區,等等,這並沒矛盾。市場經
濟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有時,刻意的打造未必成功,而無心插柳,每每
便是綠蔭一片,這就看所在地方自身的條件與發展機遇了。
而說歷史,又得回到地域文化上。
上一節講到了,
“+”
,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地域概念。順德,正是
在這
“+”
中突顯出自己的地位。廣州向南至番禺的地鐵,其實再延伸,
也就很快會連接上順德的主城區了,這與向西延伸,經南海至佛山的線

215
路,其距離也差不多。那麼,西向的第三產業可以預期的大發展,這南
向的製造業以及新工業,也同樣有一個可以預期的大發展,順德的潛
力,亦有可能有更大的發揮,只要我們認準形勢,引導好專業市場,會
展經濟的發展,其前景相當看好的。

三、漸欲遠去的城市邊界

前面,我們僅是講歷史,講地域,還沒完全切入到本文的中心議
題。
0年前,一位城市研究的專家,就針對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的發展與
演變,有過這麼一段闡釋: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就是離開區位明確的城市和區域的城市化
社會進程,一種大規模的城市社會正在獨立於城市而出現,早期工業
化產生的城市,正在被一種新的機制所導引。

如果說,當時我們對此尚無切身體會的話,那麼,今天,珠江三角
洲的城市群的出現,尤其是廣佛圈的形成,對此便身同感受了。
區位明確的城市,邊界明確的城市,可以說是與我們漸漸遠去,
畢竟,行政劃分是一回事,經濟與市場的演變又是一回事,如果說,過
去行政區對經濟的制約起 定作用,如今,這一作用已相當弱化了,
而市場的作用已日益增 。這一來,對城市的
“界限分明”
便是有力的衝
擊。對於發達國家而言,市場已相當成熟了,這是完全可以成為我們的
參照。說到底,
“小政府,大社會”
,本身也對城市化格局有著有力的制
導。
“大規模的城市社會”
正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今日珠三角的大地上。
人們當以清醒的頭腦應對之,不要重複過去只是服從行政體制的乃至封
建集權的城市中軸線之類的陳詞濫調,而應從高速度、高效益、高透明
度、高度信息化、資源共享……等方面考慮,在這一條上,哪怕是原來
的商埠格局也已不適應於形勢。
人們也不難看到,南海與廣州的邊界早已經模糊,這甚至在幾十

216
年前已經是這樣了,不少廣州人,在南海置業,也沒把它當作廣州之外
看。房地產業在南海的契機就是這麼發生的。這已是別無選擇了。佛山
禪城區本身,也成了這一綿延帶上一個節點,歷史上也是以第三產業為
支 的,現在仍大有可為。廣佛都市圈,正在由現代化的交通網絡聯結
在一起了。
著名的城市規劃專家,剛剛0高齡過世的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
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是這麼說的:

一個城市的整體性表現在能 把有共同興趣的人集攏到一起,這
是城市最大的可用資源之一,很可能是最大的一個。

順德製造業發達,這當是自古以來順德人的共同興趣,也是文化的
承傳,而佛山的第三產業也是如此,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市鎮。我們憑此
不難解釋諸如雲浮的石業、四會的玉業、肇慶的製硯業……等等。但這
興趣後面是甚麼,尚有待進一步探究。

四、從廣佛經濟圈到廣佛文化圈

興趣當是歷史文化積澱下來的,不是短暫的時尚,更不是一時的心
血來潮。雅各布斯之所以視其為城市最大的一個可用資源,當是意識到
了這一點。
順德的製造業,固然是經濟的表現,但其後面,與順德人善於經
營大工業、大交通業,如兩個世紀前德國學者霍希利芬所言,這樣一種
敢於拓展、敢於冒險的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這是海洋文化,而不是小
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小氣。不是死守一畝三分地,而是敢去搏擊大風大
浪。
在當今的佛山市區域內,順德出了三個狀元,比其他地方都多,
當是全省第一。而陳氏父子,更是愛國主義、民族英雄之垂範;近日關
於《三字經》作者的辨析,真正的作者區適子也是出自順德……到了現
代,馳名中外的大作家草明、黃秋耘,也都是順德人,也許不需要再列

217
數甚麼了,有了這麼多面的文化旗幟,順德在廣佛文化圈中可謂力拔頭
籌!
這裡,提出了
“廣佛文化圈”
的概念,則是深思熟慮的。
在順德博物館的主題策劃中,我已經提出,南番順是廣府文化的代
表,這是毫無異議的;而在南番順中,雖說
“順”
是壓軸的,這自是一個
歷史過程的描述,或傳統的自北向南的表述,但
“順”
在文化上的表現,
在文化區位上的能量,則當是三者中最為突出的,且不說其經濟能量更
居首位了。順德可以發掘的歷史文化資源,當大大豐富廣佛文化圈的內
涵,而這,正是廣佛經濟圈大發展的最大的後勁所在。
因此,順德在廣佛經濟圈中的定位,當與文化圈中的歷史地位是
一致的。正確的定位不是來自於它應該是怎樣的,即
“應然之則”
,而是
來自於它實際上是怎樣的——
“實然之則”
,一廂情願一旦與歷史文化的
本根脫離,那只能停留紙面上而成了空中樓閣。那麼,如何抓住作為廣
府文化的代表——三邑(南番順),又如何抓住順德在三邑中的突出作
用,在文化運作上能拿出大手筆來,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
關於順德文化,我在別的文章中已經說了很多,這裡也不必再重複
了,如何讓順德城市文化在廣佛文化圈中成為更引人注目的亮點,我則
希望順德在這方面有更多的動作,更大膽的構想,更有力的推進,這包
括業已組織的《順德文叢》更上檔次,順德商幫的系列文化策劃更為完
善,順德古村落、宗祠等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更有力度,順德對粵劇復興
的推動,順德各類博物館、藝術館如雨後春 地冒出來,順德名鎮的民
俗文化節,順德名人如二陳紀念公園的建立,尤其
“廚出鳳城”
的飲食文
化的打造……等等,無疑是順德城市文化以其獨特鮮明的個性凸顯的表
現。
這絕不是奢望!
同樣,我也希望,在全新的文化生態思維下,城市規劃、城市群的
演進,不要被人簡單地當作自然的對立面,也就是說,擁有廣佛圈這麼
廣大的區域,我們完全能做到,使城市建築的藝術不知在哪終止,而與
之相連的自然景觀不知從哪開始。這一條,順德可以作為一個示範。
同樣,順德人的心態也可以作為一個示範,樂善好施,淨化環境,

218
也一般淨化心靈——人的幸福感,並不與GDP相關,富裕程度,也不完
全與物質相關。唯有這樣,廣佛都市圈也才是文化圈、生命圈。
的確,在這樣一個文化圈內,其所擁有的活力,便是戰勝任何困難
的靈丹妙藥,這靈丹妙藥不是別的,正是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
之間的交流、理解,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人才的聚集,財富的聚
集,生產能力的高度增長——這便是
“生命圈”
的真義。順德應當把自身

“風生水起”
,去感染、去營造這樣的生命圈。
我以為,順德人不會認為我這些話過於超前,而當作實實在在的現
實。
順德的城市文化個案,不僅在廣佛圈中,在珠江三角洲,在廣東乃
至全國,都是有典型性,有參考價值的。此文的探討也許不很成熟,權
當拋磚引玉吧。

219
文化大中華與港澳回歸後的發展
朱傑民*

中華文化是以古代華夏文化一脈沿襲而來的漢文化為主體的民族文
化,是維繫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
重要基礎,我所倡導的
“文化大中華”
的理念是基於此而形成的。旨想以
“文化大中華”
將中國大陸與港澳台三地,及海外華人、華僑聯合起來,
求取一種具有世界效應的文化統一。
“文化大中華”
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回歸。照此理念,即使
海峽兩岸在政治觀點上暫時未能統一,文化理念卻是可以統一的。

一、傳統民族文化觀的改變與反思

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西方文化陸續入侵。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受
到強烈的衝擊,由於缺乏足夠的思想免疫力,傳統文化有在不知不覺中
演變的危險。如近年以來,我們的年輕人在慶祝春節、中秋節這些沿襲
了國粹的傳統節日時,越來越沒有像慶祝聖誕節這麼熱烈,這個現象已
經引起學者們的關注。
從現代的年輕人迷戀韓劇、日劇的現象,可能是人們受遺傳的民族
文化潛意識所誘導,或是對長期以來
“清宮戲”
佔據瑩屏舞台現象的一種
抗拒。因為我們能夠從電視劇中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東西,如傳統家庭
禮節、漢明服飾及處世哲學等,感到特別親切。也許,年輕人迷戀的原
因遠不止於此。為甚麼韓國首都
“漢城”
改“首爾”
?很多研究認為,這是因
為韓國人認為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以前漢文化的品位了,不值得繼續用
“漢城市”
來成為自己首都的命名。
我們不能拋棄民族與本土文化,如果再不加以宣傳,則相當危險。
閱讀歷史上仁人志士的事蹟時,人們常會問:今天我們的民族骨氣為何

*
中華文化傳播中心主席,嶺南文化歷史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

221
漸趨淡薄?也許是因為欠缺了深厚民族文化的薰陶,這是很可悲的。現
在該是我們推動
“文化大中華”
理念的最佳時機了。
“文化大中華”
不會是海市蜃樓也絕不是癡人說夢。中華兒女擁有共
同的歷史、共同的文字、共同的語言、甚至共同的文化信仰——儒家文
化。這些良好的歷史基礎賦予了可行性。胡錦濤主席提出用儒家文化、
孔子思想創立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是很英明的。中國要在全世界建立
00所孔子學院,而現在已經建立了0多所。這兩年,祭孔活動也很受
重視。香港每年都有祭孔活動,國內外不少研究孔儒文化的院校都以香
港孔教學院為藍本,來香港取經。孔教學院的湯恩佳也經常到世界各地
傳經、講學。香港的孔教學院是全世界孔子學院的楷模,這是香港的驕
傲。本人身為香港孔教學院的永遠名譽院長,感到光榮,更感到任重道
遠。
漢文化學習的高潮在全世界範圍內興起,現在是我們文化反包抄
的時候了。由
“文化大中華”
帶動和影響本土文化, 這種說法顯得有些悲
哀,但也是一件好事,現在做總比不做要好。

二、香港是推動
“文化大中華”
的最佳舞台

推動
“文化大中華”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從民間文化藝術的交流切
入,如文化學術交流會、攝影展、書畫展、文藝演出等等。體育文化也
是一種很好的文化交流方式,霍英東先生曾發起
“省港杯”
,便對省港的
體育文化做出了極大貢獻。
這些年,我們常常邀請國內外一流的藝術家到香港表演,他們把藝
術作品帶到香港展演。香港表演和展覽場館利用率相當高,幾乎沒一天
是空下來的,現在申請演出或展覽場地往往要提前半年多甚至一年。
每年好幾次的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香港舉辦,香港許多人沒有
珍惜好這個橋樑,利用這個平台推動香港文化文明的社會化。大家應該
努力將香港這個平台打造成兩岸四地的文化中心,用這個中心平台來做

“文化大中華”
的交流發展,應有很深遠的意義。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的第十個年頭。這些年來,香港與大陸的文化

222
交流活動頻繁,國內許多一流演出與會展移師香港,大街小巷裡,人們
交往使用普通話的頻率與流利程度令人驚異……。有人說,儘管香港是
社會政治制度的
“一國兩制”
,但香港的回歸是從人心到文化的回歸,是
一種深層次的回歸。香港文化的回歸確實是一種有特殊意義的回歸。
我們通過梳理香港文化史的脈絡可以發現,香港文化與中國傳統文
化一脈相承,從未分離。
回歸之後的香港,再一次抓住了文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她向人們
展示了自己中西合璧文化時,迅速將中國傳統文化定位為民族文化的根
源,並將中西交融、商業性強的香港文化特點融入其中,最終實現文化
的深層次回歸。
應當說,這條文化回歸路是一條具有世界視野的現代文明之旅。而
且,我認為香港將有一次更為輝煌的歷史機遇,她將在文化的舞台上扮
演非其莫屬的重要角色。

三、 香港是中華特色文化的中心

香港文化總是敏銳地抓住屬於自己的歷史機遇。在過去的0年中,
香港文化在特殊制度及商業環境中發展,根植於嶺南文化的基礎,變化
中走出一條帶有自己特色的香港現代文化,比大陸更迅速地踏上了現代
化進程。
香港文化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她即保留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又
吸納了西方先進文化,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新文
化。這種文化突破了保守的禁錮,如前面所說,是順應歷史發展的先進
文化。香港文化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多年來,她形成了自己海納百
川、相容並蓄的都市性格,能夠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同時又做到對抗西方
腐朽文化的入侵。這實在不易,也殊為難得。
現在,海內外華人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個大的文化活動在香港舉
行,香港的會展中心亦在不斷擴大,是亞洲之最。這足以證明香港在文
化方面的發展蘊含著極大的商機,香港文化發展的潛力很大,我們應當
利用好這個文化陣地。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也要打造成中華文化中

223
心,香港應當也完全可以成為文化的融合點:即與西方文化接軌,有西
方的法治精神,又體現了中國的人情味。

四、回歸後的澳門文化也具積極的發展機遇

回歸後的港澳,中西文化交匯的特點更加明顯,文化朝著良性的方
向發展。
“自由行”
開放之後這幾年,港澳與內地的學術交流加深了。
我們曾組織舉辦了多次粵港澳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如年澳門
回歸祖國的
“粵港澳書畫攝影巡迴展”
,也致力於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活
動,組織了
“世界華文應用發展研討會”
等。最近,我還參與主持了
“澳門
歷史城區風采作品展”
等文化活動。
回歸後,港澳文化發展的機遇很大。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重
視,這在澳門也很明顯,對推動澳門文化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港澳與內
地在教育研究領域方面的合作一直有很好的基礎,澳門學生一直有到內
地讀書的傳統;近年來,隨著港澳的大學擴招的發展,許多內地的學生
也有機會到香港和澳門求學、深造。
無論是香港還是澳門,都應當抓住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機會,促進
文化的發展。澳門所舉辦的第八屆
“粵台港澳文化交流研究會”
,對澳門
的文化發展有極大的推動力。
港澳回歸後,我們需要做的是,進一步培養對國家的文化認同,信
任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結合而形成的自由、理性與實用的西方文化。畢
竟,港澳文化有其歷史形成的特性與根基,這些都是應該值得珍惜的。
研究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對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有著非常積極
的意義。先賢學者們所推崇的
“經世致用”
哲學思想及經驗告訴我們:呆
滯的文化學術研究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要將科技、經濟和文化的研究轉
化為生產力,這樣的研究對社會才有更大價值。

224
包容與中庸在澳門城市文化的表現
邢榮發*

澳門,一個地域不過三十公里 、人口五十萬 的小小城市,今天突


然暴升至世界知名、商人爭相投資之地,其發展之速度可謂一日千里。
這個時期生活在其中,有喘不過氣來之感。實際上是這個城市的發展出
現了失衡的表現。從歷史上澳門城市的形成、以至發展過程,都是循
一種自然的有機法則而逐步走過來,任何一種強行的刻意均會導致其失
衡或暫時失衡。這個自然有機法則在相對的表現中是包容的,某程度上
是妥協的,是平衡的;在其產生出來的文化主觀表現上則是中庸的。
要塑造澳門的城市文化形象,首先讓我們先定義甚麼是城市。根據
《中國大百科全書》對城市的定義為:

城市是聚集一定數量的人口,以非農業活動為主;是區別於農村
的社會組織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具有
不同範圍中心的職能;其要求相對聚集,以滿足居民生產和生活方面
的需要,發揮城市特有的功能;城市必須提供必要的物質設施和力求
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根據共同的社會目標和各方面的需要而進行協
調運轉的社會實體;並有繼承傳統文化及加以綿延發展的使命。3

原來城市有
“繼承傳統文化及加以綿延發展的使命”
。因此在塑造城
市文化形象時,我們必須先看看澳門城市是如何誕生及發展開來的。

首先,讓我們談談澳門的開埠。這裡要談論的不是從哪個年代起算
是澳門開埠;亦無須談及葡萄牙人為何要選擇留居澳門,而是要討論在
明朝政府那般嚴密的行政管理之下,為何葡萄牙人仍最終取得留居澳門
的許可。那是一種包容的結果所然。當然有人會說,更確切應說成是因

*
澳門理工學院

225
貿易利益所驅使而令葡人可以留居澳門,沒有說錯,但其實質根本應是
基於驅逐葡人不見得有何效益,而讓其留下亦於明朝政府無害的考量所
致。從西草灣之戰 ,到年雙嶼一舉清除擅自留居該處的葡人之患
等舉措,都明顯地說明,明朝政府並沒有完全消滅東來侵擾的葡萄牙人
之意圖,不然,以明朝當時的軍力,對付西草灣戰役中非法內闖的四艘
葡人戰船,乃至後來寧波雙嶼的區區數百葡人,何敵明朝的強大軍力,
要完全將其殲滅是何等的彈指一揮。更徹底者,甚或派遣戰船,遠赴滿
剌加,將該處之葡人徹底驅逐亦並非困難(當然明朝政府還得考慮利益
得失而為之)。然而,最終葡人得以留下來,先而上川,繼而浪白,最
後長駐澳門。自雙嶼一戰到葡人登澳築室而居這個歷程,只是在短短的
七、八年間的轉變而已。在年龐尚鵬將澳門一地有葡人聚居一事報
奏明廷的十年後,明朝政府亦只作了建造關閘以為制夷之策的舉措,並
沒有派軍將之驅趕,何也?這再說明了明朝政府已某程度上接受了居澳
葡人租地的事實,同時以包容的態度讓其留下,並作出規管措施。其過
程首先是明朝廷對事件的包容,繼而是對香山地方官員錯誤讓葡人登岸
的包容,最後是香山海道副使對東來侵擾的葡人的包容,促使了葡萄牙
人得以留居澳門,以致後來澳門城市的誕生。
澳門自開埠時的四百多人至今天常住人口達五十萬人,當中經過了
四個多世紀。人口中如按人種劃分,當然是華人佔絕大多數,但在這絕
大多數華人的成份中,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表現,我們試在下列幾個時
期來分析。
澳門早期居民的生活乃務農與漁業為主,這兩類分別一個靠地一
個靠海,雖然海陸文化有別,但在這塊土地及其周邊上,各出其力,各
取所需,生活自在。漸漸地澳門形成了村落。至此,澳門一地人口不過
百千人,所接觸外來文化者,主要來自東南亞各國的貿易船及商人;直
到西方地理大發現時代將葡萄牙人帶到來此地,新的人種及其帶來的文
化又在澳門紮根。可以想像,華、洋文化共處於當時只有不足三平方公
里的澳門半島上,相互往來,相安無事,是一種包容,是本土文化在接
受外來文化時包容性所致。
年當明朝政府建造了關閘以後,澳門一地更成有限地域的小

226
半島,華人主要居北面的農村,而葡人則在南部地域中,當然南部亦有
不少華人在此生息。在這種情況下,華洋雜處一地,雙方沒有明顯的地
界,各自為生,鮮有大規模的爭端。但這時的澳門尚未形成城市。
年當葡人在澳門成立議事會 時,是澳門城市化的第一階段,但
城市並未完全確立,是基於其防禦設施未具規模。直到年建成了城
牆及六大炮台以後,一座在澳門南部的初期城市形成了。城市內已形城
了圍繞 三大古老教堂的社區——花王堂區、風順堂區及板樟堂區 ;城
市中具備了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在澳門城市的形成過程中,明朝政府並沒有徹底阻止葡人建城;
其間只發生過因傳聞建造澳門聖保祿學院、住院及其教堂是為了攻打明
朝而派軍隊徹查一事;又萬曆四十三年()葡人建寺及圍牆於青洲
山, ;0以及
“天啟元年守臣慮其終為患,遣監司馮從龍毀其所築城”
年阻止並拆毀第一任澳門總督馬士加路建於沙梨頭的軍事設施等。可
見,明末時期澳門城市的誕生,是在葡萄牙一方作出爭取、另一方明朝
政府在阻止與同意之間衡量得失,同時在當時的雙軌管治的環境中,採
取了中庸之道,最後在包容中促使澳門城市的形成。
這個階段,澳門已形成了城市的文化雛型。基於葡人主觀上由初期
索薩對繳納貨物稅的妥協、到以(議事會)組織為代表與明廷協政、以
致用請求及說服的方式得以建造城牆及炮台,均是以商人本色為之。 
另一方面的明朝政府則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同時表現出無過而無不及的
中庸處理手段。這裡所形成的城市文化是包容與中庸;而城市文化的表
現是一種有機的平衡與融和的。而這個傳統的澳門城市文化,在往後的
二百多年裡一直得到傳承,並以有機的發展形式,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而
為己所用,形成長時間緩慢而具有紮實根基的文化底蘊。
如當年乾隆皇帝下令歐洲人貿易後不得留駐廣州以後,澳門便
成了歐洲各國來華貿易者的安樂窩,人口增加不少,城市在被動的情況
下接受了更多的歐洲其他文化,如歐洲各民族的建築文化。這時的人口
成份已相當複雜,即除了原來的葡華民外,還有歐洲各國人、非洲人及
東南亞各國人等各人種,均落戶澳門。經濟騰飛,熱鬧非常。是澳門歷
史上一個經濟發展的高峰,這個時期延續了六、七十年。最後是以鴉片

227
貿易基地外移到伶仃島而告結束。
由於城市建立之最初二百多年,乃處於雙軌管治的環境中,一方擁
有主權的明、清政府並沒有銳意發展澳門城市的動機,另一方的租客葡
萄牙人則爭取創造城市生活及營商環境,在兩方面相互制衡之情況下,
澳門一地包括城市文化在內的各方面得到最佳的平衡。

城市發展的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有機生長方式,即城市長期地在
一定的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下自發地演變。這種方式常常是不自
覺或半自覺地處理各種城市問題。經長時間的演化,城市各個系統間
能夠形成合理的和有機的關係。
第二種是規劃建設方式,按一定意圖或模式有計劃地建造城市。
城市設計的意圖除受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結構及歷史傳統的影響外,
還受到決策人或規劃者傾向性的影響。
然而,由於城市發展的複雜性和多元性,絕大部分城市的發展往
往採取兩種方式兼用,或在一段時期內以某種方式為主。13

自年,澳門城市進入了另一階段──殖民地時代。
此前,澳門的城市發展歷程是一種有機生長方式。由於鴉片戰爭
以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澳門雙軌管治的失衡,使葡萄牙人有機可
乘。自亞馬留蒞任澳門總督始,苦心經營了數年的擴展侵佔行動,使澳
門城市範圍擴展至原來農村地區;到年最後侵佔了澳門華人最大村
落望廈村以後,便奠定了澳門近代的城市發展地域,即城市範圍擴展為
澳門半島、 仔島及路環島。從這時起,澳門城市開始採用第二種發展
方式,即規劃建設方式。而基於歷史文化的傳承,這個時期並沒有摒棄
它的本質文化,仍是以中庸之態以求達到包容而取得實施計劃。
由於鴉片戰爭以後香港很快地取代了澳門昔日的地位,澳門經濟
陷入困境。留澳的葡萄牙人亦深知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徹底地整治城
市。無奈這時期清政府雖然處於弱勢,但對於國勢同樣窘迫的葡萄牙國
於澳門的政體,在大問題上的制衡仍是綽綽有餘的。故而在城市現代化
建設的進程中,基於計劃需向葡國政府作出申請及與清政府、以至繼後

228
的民國廣東政府的協商需時,計劃的實現往往需要花上一二十年。從
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後,城市的規劃一個接一個地出台,
到年才真正可以實行內港的整治計劃,繼而連帶性地填出了澳門北
區的土地,包括原來之青洲區、台山區及馬場區,前後用了七年時間。
而更大範圍的整治是外港的填海造港計劃,包括海堤的建造、周邊的填
海,即包括今天仍在發揮其海事功能的外港防波堤、避風塘、食水塘及
新填海區(指松山與友誼大馬路之間,自水塘至葡京酒店一帶)這裡一
直到年才完成整個計劃,為澳門城市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整治澳
門城市基建及填出了二平方公里多的土地,自規劃至完成竟用上了半個
世紀的時間,完全是以一種有機的方式發展的結果。
在人文環境方面,自年亞馬留政府引入了賭博合法化 以後,
澳門的葡萄牙政府主要稅收之倚靠,澳門一地便又發展出以包容的態度
對待任何外來的文化。基於生存的需要,採取了人棄我取的方式。廣東
禁賭,澳門興盛;香港禁賭,賭商賭徒擁至澳門。澳葡政府在這時期,
為了生存,以各種包容方式,非但開放了番攤、山票、跑馬等賭業,就
其衍生的黃、毒(主要是指吸食鴉片煙)等行業照樣開放,成為鄰近地
區的銷金窩。經過了百多年來對賭博業及其衍生的行業如色情及毒品
等,在澳門城市文化中已形成了
“抗體”
,故而即使從表象看來,這些事
物必然影響居民的生活,但在澳門已沒有多大的直接影響了,這就是傳
承了城市的傳統文化中包容的結果。
除了廣開經濟之路以外,更不斷地吸納人口。整個近現代過程中,
澳門一直處於周邊地區政局有變,人口即擁到澳門,周邊政局稍定,人
口隨之回落的態勢,成了名符其實的避難所,但每次均有部分人口留下
來。而這個充當避難所為澳門帶來的,隨了人口的增加,還帶來了各式
文化。例如0世紀初,由於廣州局勢動盪,致使一批如陳子煲等有創見
的教育工作者蒞澳辦學,為澳門培養了不少教育人材,堪稱澳門華人的
現代教育模式的鼻祖;又如抗戰時期,嶺南派一代宗師高劍父率關山月
等弟子蒞澳避難,為澳門留下不少墨寶,對澳門一地之書畫藝術不無影
響。這樣,又促使澳門城市文化的發展。
太平洋戰爭期間,數以萬計的逃難民眾進入澳門避難,但在國內

229
局勢穩定後,大部分人歸回原籍;至新中國成立前,廣東潮汕地區發生
災害,上千民眾逃避到澳門,最後以此地為生活之所。這一批新居民最
後以耕作菜園為業,為澳門的城市增添了一些文化元素。到0世紀六、
七十年代,澳門一地又接納了來自緬甸、柬埔寨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
華僑移居此地,他們為澳門帶來了各種當地文化,尤其是飲食文化。到
了該世紀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由於國內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數
以萬計的鄰近地區中國居民移居澳門,使澳門人口達到歷史的高峰。
在這些時期中,澳門城市對新來移民所帶來的各種文化完全接收,
並將之吸收而融會揉合,故而澳門城市的文化內涵之豐富,以及其形成
成份的複雜性,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亦非以一般城市的經驗可以解釋
的。

結語

澳門的城市人文本質上是樸實的,城市文化是融和的,而其文化的
底蘊是堅實、豐盛且包容的。澳門城市文化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四百多
年,然而,其形成及發展的過程,卻是在中葡雙方相互包容的情況下產
生、經東西方各種文化共存、碰撞後而沉澱、繼而發酵融合而形成的。
西方的精神崇拜者天主教,而華民之崇拜者儒、釋、道,還有天后
崇拜,他們共處一方圓只有不足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不涉及政
治,不挑起民族情緒,則各民族互相往來,相互尊重,歷時數百年,是
何等的融和景象。再說華民之崇拜,一廟多神,如普濟禪院內供奉有觀
音、痘母元君、金花娘娘及列聖宮等;蓮峰廟則供奉有天后、觀音、地
藏菩薩、關帝、神農大帝、醫靈大帝、痘母元君、金花娘娘及倉頡等神
祇,各佔一隅之方,一廟可求得多樣寄託,亦無不可者,相信與澳門的
中式廟宇模式相同者,其為數亦不多了。這是更徹底地表現出澳門城市
文化中的包容性及其人文的複雜性。
澳門城市並非一般的城市,她沒有廣寬的可持續發展地域,亦沒有
天然物產,故而沒有必要與世界各地的大城市相攀比,亦無太大的必要
在今日世界均以經濟掛帥的浪潮中去競一席位,因為她的城市文化是從

230
被動和吸收中,經過融會後而以中庸之態表現出來的。至今我們稱之為
蓮花之地,原出自清乾隆年間張甄陶的《論澳門形勢狀》 中對澳門的
地圖的描述,今天看來,與周敦頤《愛蓮說》中的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
不染”
之說有共同之處,因澳門一地經近二百多年中數段的
“藏污納垢”

期,即如植蓮花之淤泥,越髒之物堆積發酵出來的越是肥沃,長出之蓮
花越見潔淨、香遠益清,花中之君者也。從理論上說,她的城市文化是
集百家之文化養份,融會而成一家之形象。
海量者,能容納百川之匯集是也。澳門的城市文化傳統既來自海量
般的包容,其表現為無過而無不及的中庸之道,這就是它的城市文化形
象。而這個形象是傳承於數百年來的反覆實踐中而得來的。
“科學是忙出來的,文學是閒出來的”
(台灣詩人余光中)由於澳門
是一個有機模式發展出來的城市,地域之小、更無物產,自營市場環境
不存在,物資均需假以外求,故而應取其閒,閒才是人類生活之所需,
才能使澳門產生合符其傳統的城市文化。而澳門城市文化發展至今,是
一個經典的人類可居住的地方。萬物皆小而有個性,就是她的經典之
處。

註釋:
 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域範圍包括澳門半島、 仔島、路環島及路 城,總面積
為.平方公里(00年統計,澳門為.平方公里, 仔為.平方公里,路
環為.平方公里及路 城填海區為.平方公里)。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截至00年月0日計澳門總人口為0.萬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ZXAE園林.城市規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社,年月,第-頁。
 年滿剌加的葡萄牙人又派出四艘軍艦,來到新會西草灣要求准許貿易,
遭到拒絕,雙方於是發生激戰,最後葡人損失兩艘軍艦,大敗而回,此役史
稱西草灣之戰。
 明嘉靖十九年(0)以後,葡人到浙江寧波附近的雙嶼,以此作為貿易基
地,並私自在該處建造房屋,無視法紀。於是明朝政府決定驅逐雙嶼的葡萄
牙人。年浙江巡撫兼總督浙閩海防軍務朱紈下令清剿雙嶼葡人據點。經
過激烈戰鬥,殺敵二百多人,其餘向福建沿海逃竄,朱紈命令將島上葡人所
建的房屋二十餘間,及其遺棄的船隻二十七艘一起放火燒燬,最後只有三十
名葡人漏網,逃到廣東浪白澳。

231
 (清)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官守篇》二十二,嘉慶五年重刊
)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官守篇》二十二,嘉慶五年重刊
清)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官守篇》二十二,嘉慶五年重刊
本影印。
 [瑞典]龍思泰著,吳義雄等譯,章文欽校注:《早期澳門史》第0頁,東方出
版社,年0月。
 邢榮發博士論文《明清時期澳門城市建築研究》(未刊本),第頁。
 邢榮發博士論文《明清時期澳門城市建築研究》(未刊本),第頁。
0 (清)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八,嘉慶五年重刊本影
)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八,嘉慶五年重刊本影
清)印光任、張汝霖著:《澳門記略》上卷《形勢篇》八,嘉慶五年重刊本影
印。
 [美]威.羅伯特.尤塞利斯著:《澳門的起源》,澳門海事博物館出版,
年月,第-頁。
 從後來頒佈於年的葡萄牙《皇室制誥》中女王批評議事會成員一段文字
可見。其為“議事會成員對地方管理一竅不通,目光合短淺,只曉得在航海和
商業中尋求財富,對葡萄牙民族的尊嚴及王國在該地所擁有的‘無可置疑’
的主權毫不在乎。” 轉自蕭偉華著:《澳門惠法資料研究(0-)》,法律
翻譯辦公室,年,第-頁。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ZXAE園林.城市規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社,年月,第頁。
 胡根博士論文《晚清澳門博彩業研究》(未刊本),00年月,第頁。
 (清)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下冊,卷八三,兵政一四,中華書
)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下冊,卷八三,兵政一四,中華書
清)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下冊,卷八三,兵政一四,中華書
局,年月,第0頁。

232
澳門的城市文化特徵與傳承
胡 根*

每一座城市都是歷史的產物,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特徵;世
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城市文化,正如沒有雷同的個人一樣。作為一個擁
為一個擁
一個擁
有四百多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城市,澳門要成功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形
象,關鍵在於能否
“揚長避短”
——揚多元文化共存與
“澳門歷史城區”

長,避賭城
“東方拉斯維加斯”
或“東方蒙地卡羅”
之短。
其實,很多歐洲國家著名的文化城市如巴黎、維也納等也有賭場,
但城市的規劃者極力突出的不是博彩,而是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形象。現
在,特區政府在海內外宣傳推廣澳門的時候,從來不會請人家來澳門博
彩,而是處處突出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寶藏和四百多年的中西文明交往
史。澳門如果要成功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首先要努力讓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
沖淡“賭城”
的影子。二十世紀初仍是荒漠的拉斯維加斯,
沒有澳門這樣悠久而值得驕傲的歷史,沒有像澳門這樣的中外文明橋樑
地位。在這方面,澳門仍然大有潛力可挖。
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城市的
“形象塑造”
問題。我們知道,城市形象工
程建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弘揚、塑造城市文化的過程。無可否認,博
彩業如今是澳門最主要的經濟支柱,博彩業的收入甚至已經超過了美
國拉斯維加斯,成了
“世界第一”
。不過,這沒有甚麼好炫耀和值得宣傳
的。歷史上的澳門,並非一開始就是個賭城,而是中外經貿文化交流的
中心。

一、澳門城市文化特徵的形成

自十六世紀中葉起,澳門就是
“海上絲綢之路”
的樞紐。葡人自明朝
嘉靖年間獲准在澳門居留以來,澳門逐漸成為以葡萄牙及天主教為主體

*
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長

233
的文化交融的城市。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在這座東方城市裡和平共存,
形成相當獨特的社會與人文環境。西方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產物如天文
學、幾何學、數學、建築學、照相術、鐘錶、醫藥、管風琴、油畫、眼
鏡和望遠鏡、輪船、火炮等,就是經澳門引進中國的;同時,中國的哲
學和文學經典譯本,伴隨著精美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也同樣經澳門傳
到西方。
早期的澳門地區雖已有不少華人居住,亦有中華文化的浸潤;但華
人與中華文化均在澳門城廓以外。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葡萄牙人
加緊了向澳門城牆以外中國的土地擴張,澳門城牆以外的三島七村均納
入澳葡政府統治下。
在這段時期,底蘊深厚中華文化在澳門並沒有因清朝國力衰微而
萎縮,其影響力反而比以前有更大的拓展。特別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後,隨著中國及廣東地區戰亂頻仍,不少華人精英及富豪挾資進入澳門
定居,使澳門地區的華人文化更為突顯。中華文化與葡萄牙文化並存在
當時這個不足二平方公里的半島上,雖然洋人與華人
“隔牆相望”
和睦共
處,但均在自己的文化圈中以自己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喜好、娛樂方
式及生活習慣生活著,在澳門地區出現了嚴格的分野。葡萄牙歷史學家
潘日明神父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直到十九世紀末,澳門才明顯地劃分為
兩個風格各異的城區,即
“基督教區”
或“洋人區”
和“華人區”

華洋兩大族群、兩種迥異的文化和多種宗教共處這個小島上,從未
由於宗教的原因發生過公開的或流血的衝突。不少澳門史學界人士認為
這屬於澳門文化的兼容,與葡萄牙民族比較溫和、浪漫、重感情而輕理
性的性格,以及嶺南華人寬容、謙讓及不排斥外來者的文化心態有關 。
葡萄牙人自明朝末年租居澳門,直至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三百
多年來一直未能對澳門進行合法的城市管理。明代的香山縣地方政府,
奉朝廷之命對澳門行使主權,香山縣知縣是主管澳門司法和民政事務的
長官。到了清初,除了沿襲明制在前山寨駐軍把守,防範葡人北擾,又
採取了嚴厲的禁海和遷海政策,增兵加強對澳門的控制。康熙二十三年
(),清政府設立粵海關,在澳門設立稅口抽稅。乾隆年間,香山縣丞
移駐望廈村,屬澳門海防同知管轄。澳門海防同知既負責海防,又管理

234
澳門華夷事務。葡萄牙人在澳門只是進行有限的內部自治,既無主權,
亦無合法的管治權。
鴉片戰爭爆發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清政府以失敗告終而暴露其腐
敗無能,使覬覦澳門主權已久的葡萄牙人一改過往恭順的姿態,態度逐
漸強硬起來。阿馬留在年(道光二十六年)出任澳門總督之後,更
是肆無忌憚地拆毀中國海關,驅逐香山縣丞,拒交地租,並向北擴張。
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的簽訂,葡人終於取得合法
“永居管理澳
門”
的權力。站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者的角度,由於葡萄牙人全面取得澳
門管理權的時間較晚,他們從十六世紀起苦心經營的舊城區,與十九世
紀中葉以後擴充的地盤相比,無疑是更具歷史價值的。
十九世紀末正是中華民族危機深重的年代,甲午戰爭中國兵敗,再
次割地賠款,洋務運動也進入了尾聲;已穩獲澳門管理權力的葡萄牙人
在澳門推行賭博合法化和娼妓合法化。富甲一方的賭商、失意的政客和
文人,還有失去土地的農民,避禍的內地城鄉人口,紛紛聚集在澳門這
個珠江口西側的城市。福隆新街的歌妓夜夜絲竹鶯語,頗有
“商女不知亡
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的意味。十九世紀末以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
中國內地戰爭與政亂頻仍,澳門則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這一歷史
時期的澳門,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們睜眼看世界的好地方,是
維新變法與民主革命的基地之一。中國知識分子傑出代表人物包括林則
徐、魏源、鄭觀應、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等,曾分別在澳門生活、
工作、學習、考察,留下了不少珍貴的史料與遺蹟。
到十九世紀末,中葡居民已在澳門相處三百餘載,各色人種和宗教
和平共存,互不干涉,異教徒之間從未發生過甚麼嚴重衝突;不同文化
背景的居民基本上都能夠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乃
至不同宗教的男女在這裡通婚,形成獨特的土生族群,這在世界上其他
地方是難以見到。鴉片戰爭後,內地歷次爆發革命或是天災、戰爭、內
亂,都有部分商人和城鄉居民到澳門躲避。一些人在後來遷回原居地,
也有一些人留在澳門從此定居下來。與此同時,澳門幾百年來一直是西
方傳教士和商人進入中國的重要跳板,有相當多的人留在澳門直到去
世。中西方文化在澳門這塊土地上幾百年來不斷地碰撞、交流,最終形

235
成了今天如此獨特的人文景觀。

二、澳門可借鏡巴黎的成功經驗

00年月被納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澳門歷史城區”
,保存
著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
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
映的歷史城區。同時更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的重
要見證,也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這一片
區域是昔日華洋共處居住的舊城區,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在四百多年
的時間長廊裡,中國人與葡萄牙人在這裡合力營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區,
除了展示澳門的中、西式建築藝術特色外,還展現了中葡兩國人民不同
宗教、文化以至生活習慣的交融與尊重,並且醞釀出澳門獨有的溫情、
淳樸、包容的社區氣息。
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則是城市的靈魂。從長遠而言,澳門應
該透過適當的城市規劃去表現自己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形象。但是,澳門
現在的建築文物保護政策,基本上是回歸前澳葡政府留下的框架。例如
《文物保護法規》已沿用了二十多年,有很多地方已經過時,未能配合
“澳門歷史城區”
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的新形勢。
據悉,澳門文化局目前正就該法規的修訂工作進行法律研究工作,有望
在今年內完成草擬,隨後提交公開諮詢。
由於00年
“澳門歷史城區”
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本地學術
團體的學術討論議題也紛紛圍繞著與此有關的內容。在回歸後短短的幾
年時間裡,澳門的歷史文化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精
髓的澳門,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其獨特的魅力。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紛紛展
開了關於澳門歷史文化專題的研究,澳門居民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較大
程度的提高。在澳門歷史研究和如何保護澳門歷史城區的具體措施方
面,澳門學術團體和澳門居民發表了大量的意見和建議,受到國內外學
術界和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我們相信,《文物保護法規》法
律草案年內公開咨詢社會各界意見時,定會引起澳門廣大居民和學術團

236
體的熱烈回應,就澳門未來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問題表達自己的心聲。
現在很多市民都在關心,澳門究竟應該突出甚麼樣的城市文化形
象?較早前我們也曾和一些外地學者討論過這個問題,有人建議,澳門
不妨找法國巴黎作為自己的
為自己的
自己的
“城市鏡子”

巴黎是全球公認的高文化品味的城市,也是成功地擁有鮮明文化形
象的國際大都會。巴黎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很多古建築至今風韻
猶存,這座城市受到政府嚴密保護的古舊建築有三千一百餘座。很多人
初次走進巴黎就發出讚美的驚嘆,覺得自己如同走進了法蘭西的歷史,
走進一座文化和藝術的聖殿。巴黎成功而鮮明的城市形象,有賴於巴黎
市政府、當地文化組織和市民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以香榭麗舍
大道和凱旋門為中心的巴黎歷史城區,每幢城市舊建築的使用、維修和
拆除,每座新建築的設計、選址和建設,都必須嚴格執行法律規定,並
且舉行聽證會,徵求市民的意見。法國政府要求,重點文物及其周圍半
徑00米範圍內環境的任何變動,都必須徵求國家建築物管理局的意見。
另外,巴黎的建築物色彩不會雜亂無章,而是具有自己特別的色
彩——外牆石膏飾面的淡米色,屋頂的藍灰色和金屬物的鍍鋅色。為了
保持這種基本色彩,年,巴黎市政府與地區建築協會和建築公司簽
署了有關協定,建築的外部裝飾必須與巴黎城市色調風格協調一致。
我們覺得,巴黎的成功經驗很值得澳門參考。不過,澳門地理面
積太小,受到各方面客觀條件的局限,難以像巴黎和其他大城市那樣把
“重點文物及其周圍半徑00米範圍內環境的任何變動”
都納入保護範圍。
無論從
“世遺”
保護的角度還是城市規劃的角度,已納入聯合國世界文化
遺產名錄的
“澳門歷史城區”
,與新發展城區之間都應該有嚴格的區分,
同時又要有機地保持聯繫與相互協調。在保護城市建築文物立法的時
候,我們要充分考慮到澳門的實際環境,不應生硬地照搬外國的模式。
另外,澳門也要有自己的城市基本色調,例如可採用以米黃色和白色為

主。
城市文化形態包括城市的物態文化、市民的行為文化和城市的精神
文化。澳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歷
史建築,這是相當有利的地方。澳門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東

237
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塑造自己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是很有必要的,其
意義亦尤為重大。擁有
為重大。擁有
重大。擁有
“歷史城區”
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要成功地傳承
歷史文脈,用舊建築表現已逝去的人文歷史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 所
周知,古舊建築是不可再生的物態文化,所以,在《文物保護法規》出
台之前,我們現階段要盡可能多地保留現有建築,為正在步入快速城市
化的澳門探索出一條城市和諧發展之路。
不過,在城市的精神文明方面,政府和民間仍然需要繼續下功夫,
投放更多的社會資源,設法提升市民的素質,努力營造有澳門特色的城
市文化氛圍等軟環境。我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在日後能夠與民間社團
及學術界加強合作,推廣世界文化遺產宣傳教育,讓全城居民都懂得歷
史、尊重歷史,傳承澳門獨有的文化;從而共同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去保護和利用我們共同的財富——
“澳門歷史城區”

238
簡論香港文化定位
柯達群*  曹 虹**

一、序:命題釋義

(一)
“文化”
釋義
香港文化定位,這個命題的關鍵詞是
“文化”
二字。錢穆先生年
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的演講中表示,
“文化二字,現在已為口頭禪,處處
看人文章上寫到,但至今還沒有正式成為一學科”
。(錢穆,)此處
談的是
“文化學”
,但可見
“文化”
二字的內涵
“尚無統一定義”
(《中國大
百科全書.社會學》詞條
“文化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文化研究學者眼
中,
“文化”
一直是多義詞,
“是英語詞彙中,一或二或三最為複雜的字眼”
(Alan Swingewood, , p. )。美國文化學家克魯伯與同事克魯克洪,
於《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一書中,檢討的
“文化定義”
超過
一百六十種。在東西方諸多定義中,錢穆先生的定義簡潔而直截了當:
文化是甚麼?
“我認為只是人生,只是人類生活”
。(錢穆,)梁
溟先生亦然:
“文化是生活的樣法”
。胡適之先生亦認為
“文化culture是一
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黃文山,)三位大師定義的共性即: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模式。

(二)文化個性
不同人類的個體與群體生活模式,有共性也有個性。文化個性愈鮮
明,文化的魅力就愈強烈。以今日香港而論,魅力就是來自強烈的城市
文化個性,令香港之所以是香港而有別於中國內地城市群。

*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副教授

239
(三)研究意義
“九七”
回歸前後,香港社會有一股文化回歸的呼聲,認為隨著治權
回歸祖國,城市文化也應回歸。對此,撇除港人對祖國的認同感,
“文化
回歸”
口號提出了一個問題:香港文化回歸何處?回到傳統的中華文化,
或是回歸自我?這是
“九七”
後香港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

二、 香港的城市文化定位

(一)澳門個性鮮明
香港與一水之隔的澳門有著與生(開埠)俱來的共性,那就是在中
國所有城市之中,她們是最具中西文化混血特徵的當代城市。這兩座城
市的治權在上世紀0年代中後期先後回歸祖國,但是,她們在新時期的
城市文化形象顯然有所不同。由於經濟結構單一,以及葡國政府對回歸
進程的相對配合,澳門年月0日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通過開放
賭權、強化與葡語世界聯繫的措施,令澳門很快重塑鮮明的城市形象:
一座重新綻放魅力的東方賭城,一座溢散西歐昔日風情的中葡(葡語世
界)文化橋樑(主辦首屆葡語系運動會)。這就是局外者印象中
“大三
巴”
牌坊下的澳門文化個性。

(二)香港正在摸索之中
香港社會因為在
“九七”
後過渡期捲入了政制改革紛爭,因此,回歸
十年來,城市於新的歷史時期的文化定位還在摸索之中。例如,前特首
董建華先生第二屆任期的首份報告,提出
“強化香港作為中國金融和商貿
中心的地位”
(董建華,0/0施政報告)。00年月,曾蔭權先生接任
特首職務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將香港概括為
“一個有仁愛、有公義而不失
效率、不失活力的國際都會”
(曾蔭權,0/0施政報告)。兩位特首施政
報告中片言隻語構勒的香港形象是:一座具有普世價值而又充滿效率的
國際商業都會。然而,這是不少國際都會型的大城市的共性,不是香港
獨有的個性。香港的文化個性蘊藏在上述現狀背後。換言之,香港今日
價值,建基於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悠久歷史。

240
(三)依托歷史重塑個性
重塑香港文化個性,必須尊重、發掘一百五十多年的城市發展歷
史。不管對香港發展路向持何種觀點,絕大部分人士都會認同那是一段
中西文化混血的文明進程。
“不管昔日帝國主義是對或錯,香港的歷史
體現了兩種文化的結合”
,“香港並不是兩種文化衝擊下的頹垣敗瓦,而
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地方,並為兩種文化提供了新的意念”
。(彭定康,
,第頁)

(四)李光耀印象
歷史積澱是一種珍貴的城市資源,歷史印象可以昇華城市形象,
也可以增值城市價值,哪怕只是些微印象。例如,李光耀先生年
首訪香港, 四天都住在船上,其間,一位香港裁縫令他對香港效率留
下深刻印象:
“我訂做了一套西裝,在十二小時內就縫製好了。我在上
午量身,下午試穿。當晚,西裝就送到船上我所住的艙房裡。這給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加坡裁縫師傅的工作速度沒有那麼快。”
李光耀
先生0年代早期在香港大學的一場演講提到這個印象。他說:“過去
二十年來,香港和新加坡各朝不同的政治方向發展。新加坡致力於建
國事業,希望建立起一個獨特的特徵。香港……沒有嘗試建立起一種
本身的特徵。實際上,情況也不容許它這麼做。”
(李光耀,)這
位成功領導新加坡獨立的政治家,顯然不是指香港的獨立,而是指香
港的城市個性。

(五)政治化混淆城市本質
從文化學角度看,這個意見可以理解為:香港社會及其殖民地政府
的惰性,令這個城市失去了發掘個性、建立個性、張揚個性的主動性。
在漫長的殖民地歲月中,香港的內在個性就是張力受到地理、政治因素
局限的殖民地文化。
“九七”
回歸之後,香港迎來了重新定位、重塑自我
的歷史機遇,然而,回歸後的香港已經是一座陷入政治紛爭的
“遊行之
都”
。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輿論,一度聚焦於政治議題,令香港於新時期
的城市文化形象更為模糊了:是
“遊行之都”
,或是
“商業之都”
?是“經濟

241
城市”
,或是
“政治城市”
?是回歸後的中國城市,或是按照殖民者撤離意
志發展的西方政治橋頭堡?
香港一向是個經濟城市。在彭定康單方面推行政改方案而令香港社
會日趨政治化時,匯豐銀行英國區總裁歐百思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指出:
“對香港有多少認識的人都知道,它是個極其繁華、極其有效率和令人
振奮的城市,也是個蓬勃發展的金融中心”
,“問題的關鍵在於經濟,不
在於意識形態”
,“我認為,年之後香港的生活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事實上我們已有白紙黑字寫明的書面保證,保證香港相應地不應有所改
變。這個保證就是年的中英聯合聲明。”
(歐百思,)很顯然,
歐百思與彭定康,對香港都有相當了解,但是立場決定了他們對香港
“九七”
後城市定位的不同觀點。這裡,再次引用李光耀先生對新加坡人
與香港人素質的評價作為參考:
“新加坡工人在大選時投票選政府,然
後指望部長照顧他的生活和孩子的將來。相反的,香港人獨立性很強。
他們對殖民地政府沒有甚麼期望。這是了解香港為甚麼會充滿活力的關
鍵。香港的人民對自己的生存和生活負責。”
(李光耀,)這段話可
以理解為:國家就是國家,城市就是城市,各有定位,新加坡的國家模
式不能濫用於香港,否則有損後者經濟發展。這一點,年的香港總
督布萊克爵士亦很清楚,他回答李光耀:
“要使香港人民作好自治和獨立
準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會導致跟中國發生問題。”
(李光耀,)

(六)維持現狀的基本思路
歐百思與李光耀對香港
“九七”
後的展望,貫穿著
“維持現狀”
的基本
思路,他們對香港前景的信心,都源自《基本法》保持現有社會制度
五十年不變的基本方針。這個基本方針,是鄧小平先生年月日會
見英國撒切爾首相的談話精神:
“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制度,甚至大部
分法律都可以保留,當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
現行的許多適合的制度要保持。”
(鄧小平,)因此,香港的文化特
徵,應該是變與不變的統一、過去與今天的統一、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
的統一。
“一國兩制”
框架,已經清楚地規限了香港的文化定位:中央政
府管轄之下,於社會主義體系之中實行西方資本主義的一個亞體系。其

242
間,它的城市文化個性在於一百五十多年混血的文明進程。因此,香港
特區政府在制訂新的融入
“中國經濟”
的發展規劃時,必須有清晰的城市
文化定位意識,而不僅是經濟謀略。否則,五十年
“不變”
期限未屆,香
港文化個性已經淡化,充其量只是南疆的
“上海”
,或是華南樞紐廣州近
鄰的另一個
“廣州”

(七)正確面對歷史
在這個方面,作為一位
“局外者明”
的旁觀者,李光耀先生
“九七”

給香港的忠告依然值得參考:
“通過英語的使用使其同西方能保持廣泛和
不受拘束的聯繫的有利條件方面,那上海就得花上二十多年的時間才能
迎頭趕上”
;“香港最重要的有利條件,就是它的法律制度,這種社會基
礎結構,是上海,甚至整個中國都會感到最寶貴但卻最難於建立的”

“香港如果不保留英國人所帶來的治理制度,情況將會更糟。”
(李光
耀,)事實上,不久前發生的反對拆遷天星碼頭與皇后碼頭風波,
反映了香港市民維持現狀的潛意識思潮。

三、 個案分析:天星碼頭與皇后碼頭拆遷風波反思

(一)天星碼頭風波
位於中環海旁的天星碼頭,始建於0年,只是一個禾稈草搭建的
簡易碼頭。後因填海,年移到目前怡和大廈位置,建成維多利亞式
碼頭。後來,隨著五十年代填海,年,碼頭又移址現在的愛丁堡廣
場,正式命名
“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00年月,因政府發展
“中區第
三期填海工程”
,碼頭又被拆遷,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波。初時,僅是一批
市民與民間團體聚集碼頭抗議,要求政府保留這個實際上僅有四十九年
歷史的碼頭。後來立法局的左中右議員及全部政黨(民主黨、公民黨、
自由黨、民建聯),以及最大的勞工團體工聯合(愛國團體)先後介
入,亦要求保留天星碼頭。其間,個別激進人士數次闖入清拆工地,與
警員發生肢體衝突。為了避免事件在歲晚失控,政府速戰速決,於月
日凌晨漏夜將碼頭鐘樓鋸斷吊走。

243
(二)皇后碼頭命運
隨後,抗議人士將目標轉向保護同區的皇后碼頭。皇后碼頭始建於
年,五十年代因填海,與附近的天星碼頭一道移到現址。因
“中區第
三期填海工程”
,這個碼頭亦將步天星碼頭後塵被拆遷。雖然兩個碼頭
的歷史年期相若,但皇后碼頭更具殖民統治意義。歷史上,它是殖民地
高官與皇室訪港成員的專用碼頭。碼頭建成後,歷任港督由這裡上岸,
在碼頭後面的愛丁堡廣場檢閱儀仗隊,然後到廣場後邊的大會堂宣誓就
職,接著,上山到總督府睡大覺。皇后碼頭、愛丁堡廣場、大會堂、駐
港英軍司令部(現為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立法會大樓、終審法院、
政府總部,一直到最上面的總督府(現稱
“禮賓府”
,特首官邸),由海
邊到山上,構成了一道殖民統治鏈,令中區成為香港的政治中心。因
此,這一帶是最富殖民地風情的地方。天星碼頭風波之後,政府決定進
一步聽取民意,答應未與環保團體達成協議前不拆遷,但前提是工程已
定,必須移位。三月下旬,政府向專業團體與保育團體推出四個保護方
案,並且傾向採用最經濟的方案,只用五千萬港元、填海工程誤工四個
月,將皇后碼頭岸上部份整體切割,移往附近安置,令其成為陸上
“碼
頭”
。保育團體則認為需額外撥款
“數億元”
,工程改道、完全保留皇后碼
頭的
“最貴方案”
最理想。

(三)
“集體記憶”
的潛意識
政府發展填海工程而拆遷建築物,經濟上正確;拆掉象徵殖民統治
的皇后碼頭,政治上更加正確。然而,站在維護城市歷史文化個性的立
場,這是在為這個城市自我卸裝,淡化歷史色彩。以上個案值得注意的
是,抗議人士提出的口號是
“保護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
一時成為香港最
流行的口號,民政局也很快接過這個口號,列為文物評估標準。歷史文
物的估價,一般來說,愈遠的歷史愈有價值。對於當代文物價值的界定
則比較複雜,年代只是一個考慮,不是決定因素。爭議中的皇后碼頭,
前身建於年,距今不過年,還不到一個紀元。遑論年因填海
遷建的現今碼頭,僅年,絕對是當代建築。然而,皇后碼頭承載的是
“九七”
之前的香港紀錄,是一個消失了的時代的記憶。因此,
“集體記憶”

244
不是一個簡單的文物保護口號,它實際上反映了希望
“不變”
或擔心
“大變”
的社會心態。這種心態,與前述歐百思、李光耀等旁觀者的意見一樣,
香港的未來成功在於把握變動中的
“不變”

(四)建議
最便宜的方案可能是最差的方案,最貴的方案亦可能是最好的方
案,因此,政府對歷史資源的保護應該高瞻遠矚,既保護文物又可令之
生財,一舉兩得。政府應該聽取民意,工程改道,完全保留皇后碼頭,
並以之為龍頭,與附近的愛丁堡廣場、大會堂底座、原英軍總部大樓
(解放軍駐港部隊大廈)、立法會等殖民時代的統治建築串成一個
“露天
開埠博物館”
,其間,可以將大會堂底座改為室內博物館,陳列開埠文
物與歷史檔案。這樣,這一帶既可以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鴉片
戰爭不僅是港人,也是中華民族的
“集體記憶”
),也可以成為一個人文
景觀的旅遊熱點。數十年數百年之後,政府花
“數億”
保留下來的皇后碼
頭,將是留給港人後裔數十億數百億歷史資產。

四、結論:歷史文化是香港最大的個性資產

(一)萬變中的不變
歷史烙下的城市印記,不應因政治與經濟的考慮而令其褪色,因為
它是萬事萬物與生俱來的文化恩物,是愈久愈醇愈有價值的古董。與古
希臘相隔約兩千六百年之後的黑格爾認為:
“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
教養的歐洲人之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之感。”
(沈之興、張幼香,
)儘管在以後的民族競爭中,希臘相對失色了,但是它的歷史文化
個性,已經為其戴上了永 的光圈。就香港文化形象而言,一百五十年
的中西文化混血,一百五十年的城市文明發展歷程,就是最珍貴的歷史
文化財富。

(二)新時期的歷史唯物主義
“九七”
回歸前些年,當時的港澳辦主任魯平,在記者會上指出,中

245
央一位高級領導一再告誡,回歸後中央一定不要派人到香港,不要令香
港成為第二個上海。作為記者,當時筆者在場。那位中央領導人估計是
鄧小平先生,否則,沒人會那樣果斷地作出那種指示。這個指示,可以
理解為中央領導人,以及治港者,應該具有歷史唯物主義者的
“大氣”

令香港繼續保持獨特的城市文化個性。
“資本主義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
的,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弄虛作假者。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對我
們來說,問題不在於對它進行判斷,而是弄懂它是怎麼回事。”
(布羅代
爾,)(布羅代爾,被譽為法國年鑒歷史學派的第二代台柱)

(三)注入
“一國”
認同感
正確面對歷史、尊重歷史的同時,對歷史財富的發掘與維護同樣存
在把握力度的問題,亦即,在物質與精神方面都充滿後殖民地風情的香
港,應該是香港的中國人治理下的英式的中國城市,而不是非英國人管
治下的英治城市。後者是後殖民主義產物。其間關鍵,就是發揚
“兩制”
個性(維護歷史風貌並強化國際性及廉政形象)的同時,為這座具有
一百五十多年殖民歷史的城市注入
“一國”
認同感。
因此,香港的城市文化定位應是
“‘一國兩制’之下具殖民地風情的
‘兩制’城市”
。其間,如何保持
“殖民地風情”
是保持城市文化個性及其
價值的關鍵。

參考書目: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
 沈之興、張幼香主編:《西方文化史》,中山大學出版社,年。
 錢穆:《文化學大義》,台灣正中書局,年。
 黃文山:《文化學體系》,台灣中華書局,年,第-頁。
 Alan Swingewood:《大眾文化的迷思》,台灣遠流出版社,,第頁。
 彭定康:《香港》,香港政府新聞處,年,第頁。
 李光耀:《兩個城市的故事——二十年的變化》,載《英國如何撤出殖民
地》,香港文匯出版社,年,第、0、、、頁。
 歐百思:《南中國政治經濟展望》,載《英國如何撤出殖民地》,香港文匯
出版社,年,第、、頁。

246
 布羅代爾:《資本主義的動力》,北京:三聯書店,年。
0 《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年。
 董建華施政報告(0/0):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網頁
http://www.info.gov.hk
 曾蔭權施政報告(0/0):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網頁
http://www.info.gov.hk

247
The Social Life of Yang Weizhen
and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in Cities

Lai Hing Fong Camilla**

Yang Weizhen 楊維楨 (1296-1370)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the late Yuan Dynasty. As a prolific poet, he wrote around one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forty-three poems (including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yuefu poems, and two hundred and sixteen regulated
verse) 1 and influenced more than a hundred students. His ‘Iron Cliff style’
(Tieya ti 鐵崖體) [or ‘Iron style’ (Tie ti 鐵體)] yuefu poetry was well-known.

The city was a center of population, commerce, and culture, and also a
district of significant size and importance. Excluding recluses in mountain
caves and marshes, in 1367, in the Yuan Dynasty, there were thirteen million
one hundred and ninety-six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ix (13,196,206)
households.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was eighteen million, eight hundred and
thirty-four thousand seven hundred and eleven (8,834,711).2
There were two main cities that Yang stayed in for a long time, Hanzhou
and Songjiang. Hangzhou Avenue made up almost three percent of the total
national population, while Songjiang Prefecture made up more than one percent.

[Hangzhou Avenue] This Avenue had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fifty households, and had a population

*
This article is in progress
**
Senior Lecturer(Hong Kong), 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Hong Kong

249
of one million eight hundred and thirty-four thousand, seven hundred
and ten.
本路戶三十六萬八百五十,口一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3
[Songjiang Prefecture] had one hundred and sixty-thre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thirty-one households.
[松江府]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三十一。4

However, Hangzhou Avenue was in charge of eight counties and one


district, while Songjiang Prefecture managed two counties only. In these big
cities, how was Yang’s social life? With such a big population, the social
activities would be magnificent. The following will give a detailed exploration.
Prior to this,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out all the cities that Yang once resided in.

Cities where Yang once resided

Apart from his birthplace, Yang moved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throughout his lifetime due to several reasons. The first was to go on his
official duties; the second was to earn a living by teaching and the third was to
flee from rebellions.

Guiji, Tiantai and Qianqing


Zhuji 諸暨 (Guiji 會稽) was Yang Weizhen’s birthplace. He was born
there in 1296, and grew up in a rather rich, scholarly family. Guiji was one of
the administration districts of Shaoxing Avenue, which carried one hundred
and fifty-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thirty-four (151,234) households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five hundred and twenty-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521,588).5 The size of population is thirty-five percent of that in
Hangzhou Avenue. Guiji was a medium size prefecture with ten thousand to
thirty thousand households. Yang grew up in Guji and stayed there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He spent five years of his twenties (1320-1325) studying in

250
his Tieya Hill library, surrounded by his favourite flowers, plum blossoms6,
which at the end made up five of his more than thirty-one poetic names7,
such as Meihua doaren 梅花道人(The Daoist of Plum Blossoms). He simply
appreciated the plum blossoms and concentrated on studying the old Chinese
classics in his early life.
Yang’s dream to be a righteous official encouraged him to sit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He passed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1326, and achieved
the jinshi 進士 title in 1327, which kick started his official life. Like many
intellectuals, Yang spent most of his youth studying for the civil examination.
In 1327, Yang was appointed to County Magistrate (rank 7a) in Tiantai
天台 Prefecture (in modern Zhejiang Province) for three years. Tiantai was a
medium size prefecture of Taizhou (台州) Avenue, which carried one hundred
and ninety-six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fifteen (196,415) households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one million, thre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1,003,833).8 Three years later, he was removed from office after severely
punishing a number of powerful bullies in 1330. This official setback sent Yang
back to Guiji, where he composed poems everyday from 1331. His student Wu
Fu 吳復 (1300-1348) in a preface to his Tieya yongshi 鐵崖詠史 (eight juan)
once said that,

[Yang] During our teacher’s stay in Guiji, he composed a poem every


day, incoming and outgoing [quoting] historical biography and had
accumulated more than a thousand poems.
9
先生在會稽時[,]日課詩一首[,]出入史傳[,]積至千餘篇[。]

He stayed in Guji till 1334, when he was relegated to Saltern Commander


(rank 7b) in Qianqing 錢清 (in modern Zhejiang Province). Though he was
discontent with this relegation, he fought for a tax reduction for the salt
workers. After five years, Yang returned to Guji for mourning his father’s death
in 1339. He stayed there till 1341 and moved to Hangzhou, the big city.

251
Hangzhou, Gusu and Jiande
From 1341 onwards, Yang earned a living in Qiantang (Hangzhou)
by teaching. There, he enjoyed his life between 1341 and 1359, and was
recommended to be Siwu tiju 四務提舉 (Supervisor for Four Affairs) of
Hangzhou in 1350.
Yang did not stay in Hangzhou continuously during that period. From
1346 to 1350, Yang moved to Gusu 姑蘇 (modern Suzhou) to be a teacher in
the wealthy Jiang family10. Jiang provided him with a comfortable lifestyle so
he could frequently go out with guests and courtesans, and journey to nearby
mountains and lakes. Besides, from 1356 to 1358, Yang left for Jiande 建德
(in modern Zhejiang province) when he was appointed as Jiande’s Zongguan
fu liguan 總管府理官11 (Subordinate Official in Route Command). But, he
fled back to Fuchun Mountain12 in the third month of 1358. At the end of the
same year, he was promoted to Ruxue tiju 儒學提舉 (Supervisor for Confucian
Schools) (rank 5b), but was unable to assume this position due to the Jiangxi
rebellion. He returned to Qiantang in the second month of 1359.

Songjiang
In the tenth month of 1359, Yang started his retirement period in
Songjiang (in modern Shanghai), where he earned a living by teaching. Apart
from teaching, Yang attended social gatherings, travelled around and composed
poems with his students and followers.
In the fourth month of 1363, Yang once again expressed his unwillingness
at ending retirement to serve Zhang Shicheng 張士誠 (1321-1367). The Yuan
Dynasty, marked by chaos and rivalry, came to an end in 1368 when Zhu
Yuanzhang 朱元璋 (1328-1398) expelled all the Mongolians from the capital
Dadu. In 1369, Yang was summoned twice to the capital, Jinling (Nanjing)
by the new emperor Zhu Yuanzhang to edit the Chinese classics. Although he
turned these requests down, he finally started his journey to the capital in the
twelfth month. This was probably his second time of taking a short stay in the

252
capital; the fist time was in 1327 when he took his civil examination in Dadu.
After a short stay, in the fourth month of 1370, Yang returned to his home and
died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t the age of seventy-five, and many students
mourned his death.

Yang and intellectuals’ social activities in cities

In the three main cities, Hangzhou, Suzhou and Songjiang, Yang led a
magnificent social life in his big social circle. He enjoyed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activities with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such as literary gathering, boat
trips, journeys, visits, and appreciation of music,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These activities highlight his fame and encourage his production of poetry.
The following will give a detailed discussion.

1. Poetic gatherings
Yang tended to lead a carefree city life despite political instabilities. He
and the Yuan intellectuals had frequent group discussions on literature. These
kinds of interactions were most likely their major social activities, and were
probably one of the primary factors for Yang’s production of Iron Cliff style
poetry and boosting his literary fame.
After Yang’s acquaintance with Qu Shiheng 瞿士衡 (fl.1359) and Lin
Yunhan 凌雲翰 (14th c.) possibly in the 1359 Zhejiang provincial examination13, he
had frequent contacts with Qu and Yunjian Poetry Society members in gatherings.
They created xianglian 香奩 (boudoir) poems, which reflected their common
interest in the boudoir. Therefore, Xianglian poetry became a popular topic among
the poets of Yunjian Poetry Society as mentioned in Yang’s preface,

The ‘Eight boudoir topics’ of Yunjian Poetry Society usually baffle


those without licentious experience and talent.
雲間詩社《香奩八題》,無春芳才情者,多為題所困。14

253
These poetic gatherings give an insight on the life of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Resembling the poetic styles of Wen Tingyun 溫庭筠 (812-ca. 870 ) and Li
Shangyin 李商隱 (813-858), these poems are sensuous and evocative, and
have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female’s demeanour and their activities in ornate
boudoirs, with languishing sighs, washing their hair, sleeping, bathing, writing
a letter, playing the qin zither and even dyeing their nails. For instance, Yang’
s ‘Xainglian bati’ 香奩八題 (Eight topics on the boudoir) no. 7, ‘Xiuchuang
ningsi’ 繡床凝思 (Meditation in embroidering bed sheet). This poem describes
a lady who stops embroidering and starts thinking about someone she loves.
Seemingly, Yuan intellectuals, like Yang, led a romantic life, which was then
reflected in their poetry. Yang’s eight xianglian 香奩 (boudoir) poems15 was an
example that reflected his romantic life after 1359.

Yang Lianfu lived in his old age in Songjiang. He had four


concubines: Zhuzi [bamboo limb], Taohua, [peach blossom], Liuzhi
[willow limb], Xinghua [almond blossom] could all play music and
sing. They rode on a big pleasure boat and let it float freely. The rich
and powerful families fought to receive them.
楊廉夫晚年居松江[,]有四妾[:]竹枝[、]桃花[、]柳枝[、]杏花[,]皆
能聲樂[。]乘大畫舫[,]恣意所之[。]豪門巨室[,]爭相迎致[。]

As a teacher, Yang would not be rich enough to afford a luxury life. But,
it seemed that he and his four concubines had an impressive social life among
the rich families in these cities.
These kind of literary gatherings were held in different forms and
different venues. Sometime it would be held outdoor in a trip, or indoor in
a private house. Taking an example, Yang was once invited to be a master
of ceremonies in 1350’s Jugui Wenhui 聚桂文會 (Literary Gathering of
Assembling Laurels), held in a home school, and had more than five hundred
intellectuals sent in their papers.17 Yang was highly respected that he was

254
elected as a leader in these literary gatherings.

2.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s


Apart from poetic gatherings, Yuan intellectuals had frequent contacts
to appreciate paintings and to compose poems on paintings. Because of Yang’
s contact with famous painter Ni Zan 倪瓚 (1301-1374), and collector Xia
Wenyan 夏文彥 (14th c.), no wondering Yang was asked to write a preface for
Xia’s Tuhui baojian 圖繪寶鑑 (A Precious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in which,
he pointed out that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were the same.

Intelligentsia who are learning painting must learn calligraphy.


Their techniques of painting are where they lay their techniques of
calligraphy.
士大夫工畫者必工書,其畫法即書法所在。18

Yang also has more than forty-five poems on paintings listed in his Tieya
yipian 鐵崖逸編 (An Extra Section of Iron Style). His two poems ‘Ti Mi Fu
xiaojing’ 題米芾小景 (On Mi Fu’s painting of small scenery) and ‘Fengti Zi’
ang liuma tu’ 奉題子昂騮馬圖 (On Zi’ang’s painting of noble-steed horses)19
are respectively on paintings by two famous painters, Mi Fu 米芾 (1051-1107)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Zhao Mengfu 趙孟頫 (1254-1322) in his time. Zhao
was an renowned 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as mentioned in Yuan Shi 元史,

He was knowledgeable and conversant. Hi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were incomparable. He understood thoroughly the
theorie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People could not match at all.
博學多聞,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20
His paintings of mountains and lakes, trees and stones, blossoms and
bamboos, men and horses were all exquisite.
其畫山水、木石、花竹、人馬,尤精緻。21

255
Zhao’s fame in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ttracted poets’ appreciation. Yang,
as an artist, greatly appreciated Zhao. Painters and calligraphers were usually
knowledgeable intellectuals and vice versa.22 Therefore, it would be usual to
had frequent social gatherings among painters, calligraphers and intellectuals.
These contacts obviously boosted his production of poetry.
In the Yuan Dynasty, painters would compose poems for their own
paintings or for the others’. Yang used to write ‘Ziti Tiedi Daoren xiang’
自題鐵笛道人像 (My poem on the portrait of Iron Flute Daoist) for his
23

own portrait. Also, ‘Ti bajiao meiren tu’ 題芭蕉美人圖 (On the painting of
banana and beauty)24 seems to be a poem on his own painting. Gu Ying 顧瑛
(1310-1369), the leader of the Yushan Poetry Society, always asked Yang to
compose poems for his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Shangyuan furen’上元夫人
(The Lady of Lantern Festival), is typical example. Yang in the preface proved
this,

On the painting [of the Lady of Lantern Festival] by Zhang Wo


[?-1356] for Yushan [Gu Ying].
為玉山題張渥畫。25

The life of Yang is a circulation of composing poems on paintings, appreciating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Yang’s calligraphy works remain today, such as
‘Zhou Shangqing mu zhiming’ 周上卿墓志銘 (Memorial tablet on Zhou
Shangqing) (1359), ‘Zhenjing an muyuan shu juan’ 真鏡庵募緣疏卷 (Roll
of Memorandum on Real Mirror Temple’s Collection of Contributions),
‘Chengnan changhuo shi’ 城南唱和詩 (Echoed poems at the southern city)
(1362) and ‘Mengyou haitang shi juan’ (Roll of travelling dream and begonia)
夢遊海棠詩卷 (1369) all have their own writing styles. Those works were
written after 1359 during his retirement in Songjiang.26

256
3. Boat Trips
Yang and his friends especially liked singing and playing music
instruments when travelling around by boats. Poems seemed to be a by-product
of these trips. Yang mentioned in his preface,

The second day of the four month of Yiyou year [1345], [I ] went on
a boat trip together with Jiang Guixuan, his brothers and friends
to Zhenze 27 to the Small and Big Thunder Mountains, [where we]
viewed the peaks at Dongting, played the flute and drank wine, and
rode back by moonlight… In the boat, each [of us] composed a
poem. I composed twenty, which were sung first.
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雷,望洞庭之峰,吹
笛飲酒,乘月而歸。……舟中各賦詩。余賦二十韻,為首唱。28

Similarly, in his boat trip to Fuchun with Feng Shiyi 馮士頤 (14th c.) in
1343,29 and drinking with Gu Ying on a boat trip in 1348.30 Songs and poetry
were the two necessary elements in these trips. In a 1344 Spring boat trip on
Qiantang River, five poems of Xichunti 嬉春體 (Poems of Playing in Spring)
were composed imitating Du Fu’s style. Boat trips made up of wine, scenery,
music and poetry seemed to be the most entertaining social activities of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he also composed ten chunxia zaci 春俠雜詞
(poetry on a knight-errant in spring) poetry. His no.10 said,

A beautiful person gave me the Kunxi bamboo31 [flute],


[But] I have not written her melodies of Paired Phoenixes. 32
I treasure my fishing rod with a line,
And I get two soles [representing love]33 from the West River.
美人遺我昆溪竹,未寫雌雄雙鳳曲。
愛惜長竿繫釣緡,釣得西江雙比目。34

257
This poem reveals Yang’s satisfaction towards his recluse life. He needs neither
love nor entertainment. The two soles [representing love] imply satisfaction
and love he already has. It would not be exaggerating to say that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trips were made up of music and poetry. Invited by Zhang
Jingyun 張景雲 in Suzhou, Yang brought along with him ten intellectuals, Shi
Jueyuan 釋覺元, Zhang Xizhi 張習之, Xia Qiyuan 夏起元, Zhang Shouzhong
張守中, Xie Junyong 謝君用, Xie Junju謝君舉, Zhang Jingyi 張景宜, Wu
Jinren 吳近仁, Zhou Ziqi 周子奇, Tang Mingyuan 唐明遠 to have a boat trip
in the third month of 1347.

…[they] went about in a boat drifting on water. The sky was blue
and the breeze was a pleasure. They enjoyed poetry, wine, songs and
music and were back the next day.
……泛舟橫澤。天朗風和, 詩酒歌樂。翌日方歸。35

In the second month of 1348, Gu Ying even bought a boat for convenient
travelling.36 They went out with other intellectuals for two trips within that month,
one to Huqiu 虎丘 in Suzhou and another one to Lou 婁 (in Jiangsu province).

4. Journeys to mountains and lakes


Apart from boat trips, Yang initiated different journeys to mountains and
lakes among intellectuals. For instance, in the eighth month of 1344, Yang
created ‘Lushan pubu yao’ 廬山瀑布謠 (Ballad of Lu Mountain waterfall)
during his trip to Jianxi province with Guan Yunshi 貫雲石 (1286-1324), the
famous qu song lyric writer. This poem illustrated Yang’s love of travelling,
his marvellous imaginative power and beautiful diction. He is astonished at
the beauty and potency of the waterfall and believes it is made by an immortal.
He compares the waterfall’s outlook to an immortal’s woven silk slipped down
from Heaven; and its million foot height to a jade rainbow hanging upside
down from an abyss. He vividly depicts the power of water flow by saying

258
it can crack like the Huzi dyke. Also, he portrays the beauty of the water by
comparing it to the Milky Way. The application of diction, like ‘plain silk’,
‘a painting of glassy vapour’, ‘[white] jade rainbow hanging upside down’, is
beautiful as it integrates a great degree of creativity with a sense of beauty.
Two years later, he brought along with him six people, including his
student Wu Fu to visit Zhang Gongdong 張公洞 in Yi Xing (in modern
Jiangsu), and then in 1348, Yang went with Gu Ying 顧瑛 (1310-1369) and
Zhang Yu 張雨 (1283-1350) to admire the scenery of the Shi Hu 石湖 (Stone
Lake) and nearby mountains in Suzhou. He also went to Huqiu with Gu Ying,
Ni Zan and Zhang Jian 張簡 (14th c.) They all composed poems, and Ni even
presented Yang with a kite. Such kinds of social trips not merely provided
pleasures to the intellectuals, but also seemed to be their main mental reliance.

5. Contacts with Musicians


In the cities of the Yuan Dynasty, music and songs were as popular as
that of poetry. Yang himself was a musician as well. He became famous for
playing the iron flute after 1345,37 and even made a flute from a sword,

He then moved to Songjiang. He journeyed mountains and lakes all


round and got a broken sword to forge a flute.
38
[楊]乃徙淞江[。]周游山水[,]獲斷劍[,]鍊為笛[。]

In 1341’s ninth month, Yang composed the ten qincao琴操 (poems on qin
zither) when enjoying drinking and singing with his friend, Li Xiaoguang.
Yang once praised Li,

He is good at composing qincao poems, but also able to write old


yuefu poetry. Li Jihe[Li Xiaoguang] is the best among all those
echoing my poems on qin zither.
善作琴操[,]然後能作古樂府[。]和余操者[,]李季和[李孝光]為最[。]39

259
Apart from the extant seventeen qincao poems40 , Yang also wrote poems on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for musicians. For instance, his ‘Hongyaban
ge’ 紅牙板歌 (Song of red castanets)41 was composed after his friend gave him
a set of castanets. His ‘Li Qing pipa yin’ 李卿琵琶引 (Song of Chinese lute for
Li Qing)42 was written in a social gathering for the famous musician, Li Qing
李卿 (14th c.), while his ‘Zhang Xingxing wuqin yin’ 張猩猩胡琴引 (Song of
huqin stringed instrument for Zhang Xingxing)43 was for Zhang Xingxing 張
猩猩(14th c.), who was good at stringed instruments. Obviously, Yang had
frequent contacts with musicians in music.

6. Meeting up with courtesans


Even though Yang was an unrighteous scholar, like the other intellectuals,
he had social gatherings with courtesans in Hangzhou. In the summer of 1347,
he decadently used a courtesan’s small shoe as a wine cup and called it ‘jinlian
bei’ 金蓮杯 (golden lotus cup), where ‘jinlian’ refers to a female’s small bound
feet. Tao Zongyi 陶宗儀 in his Nancun chuogeng lu 南村輟耕錄 (Records of
Pausing in Farm Work at South Village) said that,

Yang Lianfu was fond of songs and women. Every time, seeing a
singer or dancing hostess with small bound feet at a banquet, he took
her shoe to hold a wine cup and served the wine to guests, and called
it ‘golden lotus cup’.
楊鐵崖耿好聲色,每於筵間見歌兒舞女有纏足纖小者,則脫其鞋載盞
以行酒,謂之「金蓮杯」。44

Even when Yang was teaching in a rich Jiang family in Gusu, he did not refrain
from his behaviour.

At that time, Yang resided in Wusong [in modern Shanghai], he set


his feelings free to mountains and lakes. Everyday, he brought along

260
guests and courtesans with him and searched for pleasure from
literature and wine.
時先生居吳淞,放情山水。日攜賓客妓女,以文酒為樂。45

Yang’s indulgent life led to his bewitching writing style. Critics, like Zhu
Guozhen 朱國禎 (1557-1632) criticized Yang’s obscene writings as not
promoting morality, but simply making use of sensory demeanor (setai 色
態) to seduce and mislead people. Wang Yi (王彝 fl.1368-1398) negatively
46

commented that,

[Yang’s writings] make use of obscene vocabulary and odd words to


split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violate morality and reality, and
muddy the sages’ teachings.
[楊維楨文] 以淫辭怪語裂仁義, 反名實,濁亂聖人之道。47

He criticized Yang as a bewitching fox and literary goblin (wenyao文妖). 48

7. Home Visits
The city life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was simpler than nowadays’.
Apart from literary gathering, boat trips, appreciation of music,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intellectuals’ major social activities would be visiting friends.
Among all scholars worth visiting, Gu Ying was the most popular one.

[Gu Ying]Gu Dehui’s talent and interest, and his happy life in Yushan
attracted many people coming (there) to visit him.
[顧英]顧德輝的才華和興趣以及他在玉山所過的幸福生活吸引了許多
人來玉山拜訪。49

Visiting Gu’s house seemed to be a must among the late Yuan intellectuals.
Yushan’s fame is hinted at the followings,

261
Li Qi in writing a preface for A Collection of Yushan’s Famous
Places claimed that Yushan was a place that every intellectual might
stay in travelling to Wu district.
李祁為《玉山名勝集》寫序時,他將玉山稱作是任何一位文人在游歷
50
吳地的必留之地。

Yang Weizhen made his first visit in the second month of 1348, and Gu’s
special reception elevated Yang’s position and fame. Gu had Yang stay in a
residence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for inspiration51 apart from providing
him financial support and buying him a concubine. “Yang Weizhen’s literary
leading status was also outstandingly showed in these various situations and
details.” (楊維楨作為文壇領袖的地位也在這種種場合和細節中得以凸
顯。) In response to Gu’s cordial reception, Yang composed more than ten
52

poems for him.53 Yang’s frequent visits to Gu’s house made up his main social
life in 1348.

Approximately in one year’s time, Yang always visited Gu’s house. He


not only wrote a series of poems and essays on ‘Yushan Jiachu’ [The
beautiful places of Gu’s house], his two books, entitled Xihu zhuzhi ci
poetry (Folk song of Bayu at the West Lake) and Tieya xiansheng gu
yuefu (Mr. Yang Tieya’s gu yuefu poetry), were all finally edited and
published in autumn of the eighth Zhizheng year [1348] in Kunshan
[in between of modern Suzhou and Shanghai].
在大約一年內楊維楨常出入顧宅,不僅為玉山佳處寫作了一系列詩歌
和文章,而且他的《西湖竹枝詞》和《鐵崖先生古樂府》二書都是至
正八年秋在昆山最後編定和刊行的。54

Yang not only had a series of poems and essays produced in Gu’s house,
but also had his two collections of poetry finally edited. It is believed
that from 1348 to 1360, there were more than seventy social gatherings

262
in Gu’s house, and more than ten journeys started off from Gu’s house to
Hangzhou’s mountains and lakes. These activities totally had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d sixty intellectuals involved. These visits and activities not
only laid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Yang’s leadership in the literary arena, but
also made Gu’s name known to every intellectual.

After his acquaintance and friendship was cemented with Yang


Weizhen, Gu Ying really made his first appearance in the literary
arena.
直到與楊維楨相識締交之後,顧瑛才真正在詩壇嶄露頭角……。56

8. Poetic Echo
Yang had more than a hundred disciples and followers, who formed the
Iron Style Poetry Group. “Inside my Iron Door, there are more than a hundred
disciples from the north and south claiming to be capable of composing
poetry.” 吾鐵門稱能詩者,南北凡百餘人。57 Poetic echo becomes one of
the main social activities among them. By poetic echo, these Yuan intellectuals
added fuel to each other’s production of poetry. For instance, Yang once said,

I remember several years ago, I was a guest at Tai Lake, [where] I


composed a poem ‘Tielong yin’ [Song of Iron Dragon]. Then [Shen]
Zihou composed four poems echoing with mine.
記余數年前客太湖上賦《鐵龍引》一章,[沈]子厚連和余四章。58

Yang composed ten poems to echo with his student, Yang Ji 楊基 (Yang
Mengzai 楊孟載, 1326-1378). His student Yang Ji can confirm these,

Not only do I compose the Tiedi ge (Song of Iron Flute)59 [for you], I
also imitate closely the ‘Laotie ti’ (Old Iron Style).
60
不惟為作鐵笛歌 [,] 尤且切效老鐵體 [。]

263
‘Laotie’ 老鐵 (Old Iron) is another of Yang’s poetic name , and ‘Laotie ti 老鐵
體’ (Old Iron style) refers to Yang’s writing style. Yang was very happy with
his imitation.

[Yang] Ji in his seat composed the ‘Song of Iron flute’. [Yang]


Weizhen was surprised and happy, and went east with him. He spoke
to his fellow travellers, ‘I have got another Iron from the Wu area. If
you all learn from him, it would be better than studying with me.
[楊]基於座上賦《鐵笛歌》,維楨驚喜,與俱東,語從游者曰:
“吾在
62
吳,又得一鐵矣。若曹就之學,優於老鐵學也。”

Now, only one entitled ‘Huo Yang Mengzai “Chunchou Qu” zhi shi’ (The tenth
echoing with Yang Mengzai’s‘Song of Spring sorrow’) 和楊孟載《春愁曲》
之什63 is left. On the other hand, Yang composed nine ‘Xihu zhuzi ci’ (The
Folk songs of Bayu at the West Lake), and had more than hundred followers
echoed with his,

Yang Weizhen lived at the Lake…[He] composed the Folk Songs of


Bayu at the West Lake, and there were several hundred people who
followed and echoed poetry with him at that time.
楊維禎氏寓居湖上[……]賦西湖竹枝詞[,]一時從而和著數百家64

Apparently, echoing with others’ poems was a common social activity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and seemed to make up their city life. For instance, during his stay in
Songjiang, Yang was active in composing poems echoed with the other scholars,

When Weizhen moved to Songjiang, he was composing poems


echoed with Lu Juren [fl.1371] in Huating [now Shanghai] and Qian
Weishan [?-1369] who lived abroad.
維楨徙淞江時,與華亭陸居仁及僑居錢惟善相倡和。65

264
In 1345, Xihu zhuzi ci 西湖竹枝詞 (Folk Songs of Bayu at the West
Lake) was composed when Yang resided at the West Lake of Hangzhou. Poets
who echoed with him included Li Xiaoguang 李孝光� (1285-1350), Zhang Yu
張雨 (1277-1348), Feng Shiyi 馮士頤 (unknown), Yuan Hua 袁華 (b.1316),
Lu Hao 盧浩, Xu Mengji 徐夢吉 , Shi Liangzhen 釋良震, Shi Fubao 釋福報,
Ni Zan 倪瓚 (1301-1374), Qian Weishan 錢惟善, Song Xuanxi 宋玄僖, Cao
Miaoqing 曹妙清 a nd etc.
Apart from the above, Yang composed poems to record his friends’
activities. For instance, he composed poem to say farewell to Li Xiaoguang.

Li was summoned to the capital, [Yang] Lianfu had composed poems


to say farewell to him.
李氏應召赴京,廉夫有詩送行。66

He also composed a poem of three hundred words for Xie Yingfang’s 謝應芳
(14th c.) departure from Hangzhou in 1356.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social activities in cities

Intellectuals’ social life facilitated their production of poetry, broadened


their social circle, and more or less added sparkle to their fame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For instance, Yang’s two hundred forty-five poems, that
composed in social gatherings and activities, were published by Gu Ying,

Iron Cliff Poetry (Tieya shi) one juan, by Yang Weizhen of the Yuan
[dynasty]. Gu Ying of Kunshan [near to modern Shanghai] compiled
it to The Elegant Collection of Jade Mountain Grass Abode (Yushan
caotang yaji). It in total consisted of two hundred forty-five poems,
which mainly echoed with Yushan [Gu Ying] and compo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265
《鐵崖詩》一卷,元楊維楨撰。昆山顧瑛編入《玉山草堂雅集》,計
詩二百四十五首,多與玉山往還唱和及雜賦之詩。67

Over seven hundred poems by more than fifty poe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Yushan caotang yaji. Yang was asked to write a preface for it, which
demonstrated his leadership among the Yuan intellectuals.

The arrangement of volumes was completed, [Gu] asked for a line to


introduce all these [poetry].
編帙既成,求餘一言以引諸首。

Yang’s fame was lifted by this poetry collection and high-lighted by being in
charge of important literary gatherings. However, these magnificent social
activities were just a mask to cover up Yang’s inside pain. His pain originated
from two reasons: first, his official setbacks in the official life; seco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ies.
Yang’s official failure started from his being appointed as County
Magistrate (rank 7a) in Tiantai Prefecture at the age of thirty-two. He was
removed from office after imposing severe punishment on the powerful bullies
in 1330 and was not appointed to any positions for about four years. Finally,
he was relegated to Saltern Commander (rank 7b) in Qianqing in 1334. This
demotion upset him, and he started drinking and composing poems to express
his grievances.68 That year, he appealed to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ympathy
for workers who suffered from a heavy salt tax and successfully gained a tax
reduction by threat of his resignation. But Yang’s heels had to be cooled for
over ten years (1339-1350)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and mourning in 1339. That
probably explained why he sighed sadly in 1345,

In reading Bianshan hermit Huang Jie’s (14th c.) poems, his


emotions were fairly stirred, and he composed a long poem (Changge)

266
to sadly sigh that those with talent were not successful in careers.
讀弁山隱者黃玠詩鈔,感觸良多。賦長詩,悲嘆懷不世才者不得志。69

A similar sigh was found when he was fifty-three years old in 1348.70 During
that period, he concentrated on teaching, writing, drinking and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and led a relatively carefree but decadent life, which was quite
contradictory to his idea of being a competent officer. In the tenth month of
1359, he started his period of full retirement in Songjiang and rejected an
invitation to be Zhang Shicheng’s retainer by writing a satirical poem. In 1366,
Yang probably started using ‘Baoyi doaren 抱遺道人’ (The Daoist who holds
regret) as his poetic name71 and putting on a Daoist robe, which implied his
regret for unrecognised talent and unfulfilled dreams. The poetic name he used
implies that his painful wound of not being valued in the office was not healed
till his death. Social activities not only provide pleasures to him, but also
increase his fame, which he failed to get from his career.
However, Yang and most intellectuals’ pain wer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os. All cities that Yang once lived in were not that peaceful and safe
during the Yuan Period. People’s lives were in danger from time to time.
There were different militarists scrambling for power and land. For
instance, in the third month of 1358, Yang fled to Fuchun Mountain72 when
Jiande was occupied by Wu Daihai 胡大海 (?-1362), while Hangzhou was
captured by Zhang Shicheng (1321-1367) in 1356. At the end of 1358, was the
Jiangxi rebellion led by Chen Youliang 陳友諒 (1320-1363). In the twelfth
month of 1359, Zhu Yuanzhang invaded Hangzhou and Chen Youliang 陳友諒
(1320-1363) declared himself ‘King of Han’ (Han Wang 漢王) at Jiangzhou,
but Zhang Shicheng failed to capture more provinces, such as Jiande. That
year, Yang moved to Songjiang for retirement. However, his removal to
Suzhou and Songjiang was in fact to avoid wars and chaos, and to seek for
a safe shelter.73 Finally in 1368, Zhu Yuanzhang expelled all the Mongolians
from the capital Dadu, and took over the whole country.

267
Apart from political instability, 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disasters.
Taking the big city, Hangzhou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Yuan Shi 元史, it
suffered from different disasters, like flooding, conflagration and famine. From
Yang’s birth year in 1296 to his removal to Hangzhou in 1341, there were six
times of destructive flooding, respectively in the eighth month of 1314, twelfth
month of 1324, eighth month of 1326, first month of 1327, eighth month of
1328, and the intercalary seventh month of 1330.74 The last one,

flooded more than thirteen thousand and five hundred qing of


farmland.
沒民田一萬三千五百餘頃。

Besides flooding, there were five conflagrations respectively in 1296, in the


fifth month of 1304, twelfth month of 1322, eighth month of 1324, and sixth
month of 1333. They destroye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ten families,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Causes for these conflagrations were not
mentioned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ere they caused by wars or accidents?
Then, in the eighth month of 1324, the fourth month of 1325 and in 1335, there
were famines. Cities were not that comfortable and safe for living.
Even, when Yang Weizhen moved to Hangzhou in 1341, there were still
conflagrations and famine.

[In the fourth month of first Zhizheng year (1341)] Hangzhou


was on fire, which burnt in total more than fifteen thousand seven
hundred official villas, commoners’ houses, court halls, temples and
monasteries, and seventy-four people died.
[至正元年四月] 杭州火,燔官舍民居公廨寺觀,凡一萬五千七百餘
間,死者七十有四人。79

There was another conflagration in the fourth month of 1342.80 Would the

268
intellectuals generally ignore incidents in the cities they lived? The answer is
negative.

From Yang Weizhen’s indulgent and rebellious life and thoughts


in his old age, we could see the calamity and fear of Yang and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brought by the late Yuan social turmoil.
從楊維楨晚年的放縱、叛逆的生活與思想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元末社
會動蕩給他及當時士人們所帶來的災難和恐懼。81

Therefore, Yang and the intellectuals’ magnificent social life could be viewed
as a channel to release their deep pain and sadness. Their concern towards the
chaotic society was reflected in their poetry.

In sum, populated cities of the late Yuan Dynasty, such as Suzhou,


Hangzhou and Songjiang, where intellectuals, courtesans, artists and rich
families assembled, could provide a magnificent social life to Yang and the
intellectuals. Intellectuals’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ed literary gatherings, boat
trips, journey, poetic echoes, visits, appreciation of music,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which seemingly facilitate their production of poetry, and increase
their fame, especially Yang’s.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impressive social activities might be viewed as


a mask of covering up their sadness and sense of insecurity in such an instable
polit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Like Yang whose sadness and regrets turned
out to be a wild presentation of his social life.

註釋:
 Huang Rensheng 黃仁生 : Yang Weizhen yu Yuanmo Mingchu wenxue sichao 楊維禎與元
末明初文學思潮. Shanghai: Dongfang chuban zhongxin, 00, pp., .
 Song Lian宋濂et al.(ed.): Yuan shi 元史.  vols.; Shanghai: Hanyu dacidian chubanshe,
00, vol. , juan , p.0.

269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Plum blossoms have symbolized nobility, hermits or virtuous personalities since the Song
dynasty. For details, please refer to Nan Song yongmei ci yanjiu.南宋詠梅詞研究 (Ci Poems
on Plum Blossoms of the Southern Song Period) (Taibei: Taiwan xuesheng shuju, 00),
pp.-.
 For details, see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See preface to‘Tieya gu yuefu’
鐵崖古樂府, in: Yingyin Wenyuange Siku quanshu. 景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 00 vols.; Taibei: Shangwu yinshuguan, , vol., p..
0 Liu Ji 鎦績: Fei xue lu 霏雪錄. Taibei: Xinwenfeng chuban gufen youxian gongsi, , p..
 Sun Xiaoli 孫小力: Yang Weizhen nianpu 楊維楨年譜. Shanghai: Fudan daxue chubanshe,
, pp.,. However, Huang Rensheng said it was‘tuiguan’推官 (judicial official)
(Huang Rensheng: Yang Weizhen yu Yuanmo Mingchu wenxue sichao, p.), while
Goodrich said that Yang was appointed as‘judicial official in the prefectural government’
.
(Goodrich, Luther Carrington (ed.): The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vol. , p.0.)
 The general vicinity of Hangzhou.
 Qiao Guanghui:“Yang Weizhen yu Qu Shiheng jiazu jiaoyou kaobian”楊維楨與瞿士衡家
族交游考辨,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00), p.0.
 Zou Zhifang 鄒志方 (ed.): Yang Weizhen shiji 楊維楨詩集. Hangzhou: Zhejiang guji
chubanshe, , p.0.
 See Preface to‘Xinglain eight topics’
, in: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0.
 Qu You 瞿佑: Guitian shihua 歸田詩話, in Xuxiu siku quanshu 續修四庫全書.  vols.;
Shanghai: Shanghai guji chubanshe,, vol., p.,‘Xainglian bati 香奩八題 (Eight
topics on the boudoir)’
.
 Jin Yuan 金圓 (comp.): Yang Weizhen xu wen ji 楊維楨序文集. Ji’
nan: Shandong huabao
chubanshe, 00, p. .
 Jin Yuan (comp.): Yang Weizhen xuwen ji, p. .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p.& .
0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Jin Yuan (comp.): Yang Weizhen xu wen ji, p. .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270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0.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Chen Hailiang: Luanshi qicai: Yang Weizhen de shengping ji qi yishu, pp.-.
 n modern Jiangsu province.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0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Bamboo is called flute.”(竹曰管) . See Ban Gu 班固 : Han shu.  vols.; Beijing: Zhonghua
shuju, [], vol., p..
 The melodies‘Paired phoenixes’(Shuang feng 雙鳳) together with‘Parting of the fabulous
luan’(Li luan 離鸞) were created by Qing Anshi 慶安世 (d.  B.C.). See Anonymous:
Jinxiu wanhua gu 錦繡萬花谷.  vols., Taibei: Xinxing shuju, , vol., pp.0.
 t is believed that each sole has only one eye; therefore a pair of soles must be together to
swim freely. Hence, soles represent inseparable lovers or couples. See Guo Pu 郭璞 (ed.): Er’
ya zhu 爾雅註, in: Yingyin Wenyuange Siku quanshu, vol.,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0.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Chen Yusheng 陳遹聲 and Jiang Hongzao 蔣鴻藻 (eds): Guangxu Zhuji Xian zhi 光緒諸暨
縣志., in Zhongguo difang zhi jicheng (Zhejiang fu xianzhi ji) 中國地方志集成 (浙江府縣
志輯),  vols.; Shanghai: Shanghai shudian, , vol. , p..
 Lai Liang 賴良 (ed.): Daya ji 大雅集. Taibei: Taiwan shangwu yinshuguan, , pp.-.
0 According to Huang Rensheng’
s calculation. See Yang Weizhen yu Yuanmo Mingchu wenxue
sichao,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Tao Zongyi 陶宗儀: Nancun chuogeng lu 南村輟耕錄.  vols.; Shenyang: Liaoning jiaoyu
chubanshe, , vol., p.0.
 Liu Ji: Fei xue lu, p..
 Zhu Guozhen 朱國禎: Yongchuang xiaopin 湧幢小品, in Xuxiu siku quanshu, vol.,
p..
 See Zeng Zaozhuang 曾棗莊 (main ed..): Zhonghua dadian. Wenxue dian. Song Liao Jin
Yuan wenxue fendian 中華大典. 文學典. 宋遼金元文學分典.  vols.; Nanjing: Jiangsu gu ji
chu ban she, , vol., p. .

271
 See Zhonghua dadian. Wenxue dian. Song Liao Jin Yuan wenxue fendian, p..
 Shi Li 石莉, Chen Chuanxi 陳傳席 (trans.):“Zhongguo huajia yu zanzhuren 中國畫家與贊
助人(Chinese painters and supporters) ”
, in: Rong Baozhai 榮寶齋, vol.  (00), p..
0 Shi Li, Chen Chuanxi (trans.):“Zhongguo huajia yu zanzhuren”
, vol.  (00),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Huang Rensheng 黃仁生:“Lun Gu Ying zai Yuanmo wentan de zuowei yu gongxian 論顧
瑛在元末文壇的作為與貢獻 (A discussion on Gu Ying’
s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in the late Yuan literary arena) ”in: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 0. (00), p..
 Those poems scattered both in Gu Ying’
s corpus and Yang’
s different collections of poetry.
See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Huang Rensheng:“Lun Gu Ying zai Yuanmo wentan de zuowei yu gongxian”
, p..
 Huang Rensheng:“Lun Gu Ying zai Yuanmo wentan de zuowei yu gongxian ”
, p..
 Huang Rensheng:“Lun Gu Ying zai Yuanmo wentan de zuowei yu gongxian”
,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xu wen ji, p. .
  have checked Yang’
s poetry, and this poem does not seem to be extant.
0 Zhang Xi 張習:‘Meian ji hou zhi’眉庵集後志, in Yang Ji 楊基: Yang Mengzai Meian ji 楊
孟載眉庵集, Taibei: Guoli zhongyang tushuguan, , pp.0.
 Yang has around thirty-one poetic names. See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Zhang Tingyu et al. (eds.): Ming shi, vol., p..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Preface to Yang Weizhen 楊維楨: Xihu zhuzici ji 西湖竹枝詞集, in Zhang Zhi 張智 el.
at (eds.): Zhongguo fengtuzhi congkan 中國風土志叢刊.  vols.; Yangzhou: Guangling
shushe, 00., vol. , p..
 Zhang Tingyu 張廷玉et al.(ed.): Ming shi 明史. 0 vols.; Shanghai: Hanyu da cidian
chubanshe, 00, vol. , juan ,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See Zou Zhifang (ed.): Yang Weizhen shiji,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0.
0 Sun Xiaoli: Yang Weizhen nianpu, p.0.
 Preface to‘Xuelu ji 雪盧集’
, in: Jin Yuan (ed.): Yang Weizhen xu wen ji, p. .
 The general vicinity of Hangzhou.
 Wang Zhongge 王忠閣 : Yuan mo Wuzhong shipai lunkao 元末吳中詩派論考. Guilin:
Guangxi shifan daxue chubanshe, , pp.-.

272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0, pp.0-.
 One qing 頃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a hundred mou 畝, about . acres.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0, p..
 The conflagration of  burnt 0 families; that of 0 burnt 00 families; the fire of 
burnt more than 0 families in the eighth month, and 0 families in the twelfth month. For
details, see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0, pp., 0 ; and juan ,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0, p.00; and juan , p..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0 Song Lian et al.(ed.): Yuan shi. Vol. , juan , p..
 Chen Hailiang: Luanshi qicai: Yang Weizhen de shengping ji qi yishu, p..

273
精神物質互為輝映
── 城市形象的新貌
鄭貞銘*

經濟發展使人羨慕,文化發展使人尊敬。

任何一個國家與城市形象的建立,既要在現代化指標中使經濟發展
飛躍成長、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更要在文化發展中呈現優質,謀求生活
品質的提升。這樣,既贏得羨慕,也贏得尊敬。
當然,文化像一頭巨象,從不同部位觸摸,就會有不同理解;但我
們仍可從許多文化學家的定義中,歸納出文化的兩大範疇:
其一是看得見的實質物體,如台北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台北0大
樓;上海的經貿大 、東方明珠等,以及故宮內所擁有的歷代寶物等;
其二是看不見的內在品質,如價值觀、道德觀,哲學思想、宗教信
仰等。
這兩大範疇雖由不同要素組成,但彼此卻相互為用,相互依賴。
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內在歷史底層與外在特徵的綜合表現,是整體
城市的特徵和風格。而城市文化是不斷衍生、不斷遞變而成,但它也可
以經由計劃與規劃,由領導人與城市居民共同努力、導引,逐步而形成
一個城市的景象。
以美國波士頓為例,人人都知道那是個典型的文化城市,筆者為研
究何以哈佛、麻省理工學院、韋斯利女子學院能培養出那麼許多優秀的
人才,曾經專程走訪波士頓。發現波士頓所高懸的
“聰明的增長”
,確實
是其誘人的超高智慧。
馬薩諸塞州自美國建國之初被譽為是
“聰明之州”,一向標榜
“以文化
推動經濟”
。波士頓一個規模很小的大學,常比其他州有名的大學更具競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275
爭力。
波士頓有八所頂尖大學,每年給波士頓增加了億美元,僅僅在
號高速公路圈出了內環城市,就有所大學。
波士頓博士滿街是,許多專業高級人士到了波士頓,覺得孩子的高
品質教育受到保障,馬上落地生根。
波士頓
“文化之都”
的形象由此可見。地鐵既不像紐約的髒亂,也不
像華府的氣派,而像學校的班車流露出光輝、寧靜的氣氛;大學生一手
扶住把手、一手抱著像磚頭一樣的書在苦讀,即使是愛讀書的日本也不
曾出現這樣的風景(日本人在車廂上多看報紙或漫畫)。
以小而美著稱的耶魯大學所在地紐黑文為例,十五年前還是美國最
危險的城市之一,百業蕭條,犯罪率奇高:但是這十餘年,許多退休人
口湧入城市,形成了文化的多元,促成了紐黑文的復興。
城市形象固有賴雄偉建築,但若無文化與教育為底蘊,以及由這些
底蘊所散發的智能光芒與多元價值,城市的外在光芒仍不足取。
台北中國時報
“開卷周刊”
最近曾作城市作家的跨海調查。 結果發
現:上海王安憶、北京王琳、台北白先勇、廣州木子美、香港金庸,在
五地讀者心中,分別榮膺各城市代表作家。
以白先勇為例,他的故鄉在桂林,長年留住美國加州,但是他卻成
為台北的代表作家;他筆下的台北人,常是天涯淪落人;即使經過歲月
的變遷,台北已是包容各色人等,他們懷抱不同理想、尋求不同希望、
但是他們卻都吸取了台北養分,為這個城市注入多元面貌。
又以金庸為例,他筆下的俠客江湖屬於整個中國文化,而他創造
江湖的地方,卻在香港。雖然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在全球售出數百萬
本,他虛構的小說世界不僅是填滿香港人想像的內心世界,也滿足世界
各個角落華人的心靈空虛。他辦報、參加社會活動,也在古稀之年,前
往英倫潛心進修;這種不安定感卻又認真不懈的精神或許反映了香港人
的特質;金庸被認同也是不令人意外的。
人物無疑是城市形象的象徵,世界級幽默大師林語堂的生平在台北
陽明山
“林語堂紀念館”
一覽無遺;歷史學家錢穆教授的素書樓,成為許
多青年求知憑弔的地方,他 發了大家對於歷史與知識的尊敬:這是非

276
常可貴的城市資產,因為在信息無孔不入的時代,信息氾濫的結果,可
能反會阻止人類思考、愚化人類而不知知識之可貴。
朱銘雕刻館座落台北郊外,象徵一位上進而具創意的國際級藝術家
又是如何地邁向人生壯闊,走向世界。
所以法國巴黎羅浮宮在年完成
“金字塔”
的建構計劃,帶動羅浮
宮一年0萬遊客的紀錄。而朱銘的作品就陳列在館外。丹麥首都哥本哈
根在十多年前就在新城區建設藝術區,提供藝術家免費使用,並為這種
藝術活動吸引商業資金。在這種政策的主導下,丹麥在邁進世紀後,
創意產業佔國家GDP的百分之四,年均增長%。這是藝術家的創新意
識與藝術作品為商業機構提供的靈感。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在實際上可以互為影響,互為共生,這是一個
證明。事實上,城市文化大而無邊,卻又可以觸摸,其基本理想,要使
這個城市經由精神與物質兩者的結合,而成為一個有魅力、有吸引力且
有個性的形象。
在城市發展聲中如何導引青少年次文化的發展,亦不可漠視。尤其
在計算機應用普及以來,花樣百出的計算機犯罪、防不勝防的計算機病
毒、無聊至極的網絡駭客、誘人沈溺的不良電玩,以及利用信息科技助
長的暴力、色情等等,均可能對城市治安形成威脅,破壞市民生活的安
定與秩序。
尤其是今日青少年次文化即是明日的主流文化,如果任由校園倫理
失序,威權完全解體,則有
“自尊而無自重”
,“逃避思考與自省”
,“缺乏
敬業專業精神”
、“但知物質追求”
、“缺乏飲水思源觀念”
的現象,亦必侵
蝕了所有物質建設的成就,其後果是得不償失的。
李奧帕德依在
“沙郡世紀” 調應重新思考生命的機會、學會聆聽大
自然的聲音,這是社會面臨信心危機與典範危機以及其對社會、家庭、
文化、工作所產生的重大衝擊後,促使我們應重新省思生命意義與生活
態度的誠懇呼籲。
所以,真正的文化建設應“正其誼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
功”
;建設導向
“固本求新的現代化”
,使每一個市民做一個具開放心靈的
現代人,這才真正是公民安身立命的城市方向。

277
註釋:
 董力三、吳春柳:《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建設芻議》,載《佛山科學技術學
院學報》,第期,00年。
 薛涌:《美國是如何培養菁英的》,北京:新星出版社,00年月,第
頁。
 《有華人處就有他們的作品?》,載《中時》E版,00年月日。
 《打造城市文化形象》,載《中國藝術報》,第期,00年。

27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