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9

山西古代煤炭简史

(作者:丁钟晓)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 造了光 的文明


史。而山西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 发现 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煤
炭作为重要燃料和工 业 原料,对推动社会生产 发 展,便利
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山西素有煤乡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斗
争实践中,勤劳勇敢的山西人民,发现、开采、利用了煤炭,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灿烂的煤炭开发史画卷。
在讲述山西煤炭历史之前,先说说 “ 煤炭 ” 这个名词的
历史演变过程。煤炭,春秋战国时称为“石涅”或“涅石”,秦
朝时有称“炱”(tai,由烟凝积成的黑灰)者,到了西汉时又
称为“石墨”。以上都是把煤作为黑石或黑土、黑墨或烟灰。到
了北朝才有“石炭”之称,把煤的本质是“炭”标志了出来。古
代把石墨与炭确定为同一种类,一可书写,一可供燃烧,
据说,煤字的读音就是由墨字转变而来的。明朝陆深所著的
《河汾燕闻录》中讲道:“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楂、南人谓
之煤、山西人谓之石炭”。
(石墨、石涅、石炭一煤炭
春秋至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巨著。其中《山经》成书于春秋(公
元前 770-前 476 年)末期。这部著作中记述的煤炭~前秋(公元前产地有:西山经载:“女
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中山经载“: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风雨之
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北山经载:“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 “孟门之山,其上多黄金,多涅石”。 “石涅”和“涅石”就是今天所说的煤炭。因
为煤是一种 “黑石头”,燃烧的煤烟灰又可做墨或黑色染料,故而称为“涅石”。
上述五座产煤山的具体位置,《山海经》未予说明,这就成为后来历史、地理学家长期考
证的课题。对此,颇有百家争鸣之势,至今纷争不休。学者们对孟门之山地理位置的考证不
尽统一。一种意见认为孟门之山是指河南省王屋煤田和焦作煤田;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孟门之
山系指韩城煤田和山西省乡宁煤田。持后一种意见的根据是:《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
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
传》曰: “北发孟门九河之磴”。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以此看来,孟门之山当居陕西、山西交
界的宜川、吉县、韩城、河津等县境内。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充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境
内已有煤炭开采的原始活动,煤炭产品已作为能源、防潮剂、炼矾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中。
石涅石墨石炭煤炭名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比较复杂,概括讲:先秦以前,把煤炭称作
“石涅”或“涅石”;汉、魏、晋时期,称作“石涅”或“石墨”;晋、隋、唐、宋时期称“石
墨”或“石炭”;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称“石炭”或“煤炭”;直至当今才统称为煤炭。
先秦所说的“煤”,并非煤炭,而把木炭燃烧过程中留下的烟灰称作“煤”。高诱在
《吕氏春秋注》中有:“炱煤,烟尘也”。“厂音”解说中有:“煤炱,煤炭集屋也”。这就
是煤炭又称“石墨”的缘故。
煤炭除上述名称外,古文献中还有不少别称。 《山海经》中就有“栌丹”、“糜石”的 记
载。章鸿钊认为“栌丹疑指黑丹,栌炉通也”。所以栌丹不仅指煤炭,更说明此时已成为燃
料。栌丹指的是块煤,而“糜石”则是末煤。周树人、施琅著《中国矿产志》中概述煤炭发展时,
作了以下记载:“逮周而矿制成。厥后,战国以降采青丹,唐以降采石炭,及宋弥多,比明
益盛”。概括之,先秦煤炭的称谓有:石涅、涅石、糜石、栌丹、黑丹、青丹等。汉魏
晋时期,逐渐把上述名称统一到“石墨”这一名称上来。 《尚书吕刑篇》中有“:刻其颡, 而
涅之曰墨”。东汉人所著《白广通》中有“:墨,墨其颡也”。三国吴普所著《本草》中有墨石
脂,一名石墨,一名石涅,出颖川城”。这里所说的石墨,非现代矿产中所说之石墨。
至晋代,开始有“石炭”之称,晋人郦道元《水经注》中有“:石墨可书,又燃之难尽,
亦谓之石炭”“。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 《墨经》有制墨“古用松烟,石墨两种 ,
石墨自晋以后无闻”。由此说明,从晋以后,至南北朝,迨及隋、唐、宋这一很长历史时期,
把煤炭名称由“石墨”逐渐统一到“石炭”上来。
北史《王劭传》中有:“今温酒灸肉,用石炭火”。南朝诗人徐陵《青情》诗中有“奇香分
细雨,石炭捣青丸”的佳句。唐代,日本来华留学僧园仁,在西安青龙寺学法几十年,回国
后在其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了中国生产石炭的情况。日本自今沿用石炭,当是
受唐代长安的影响吧!宋以后,统一称煤为石炭。
顺及提一下,“煤”字的写法从古籍和志书看到的就有:“楳、烸、每、煤”多种写
法,其字形构成都是围绕着“火、石、木”加“某”或“每”而成,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煤
的认识和深化过程。同时,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煤炭储藏丰富,所以各地对煤炭的称呼又有
繁多的俗名。按煤炭燃烧的气味不同,分别称其为“:臭炭”“、香炭”“、平炭”;按其硬
度不同,称其为“:钢炭”、 “铁炭”“、铜炭”“、柴炭”“、棉炭”“、泥炭”;按其颜
色不同,又有“红炭”、“白炭”“、灰炭”“、黑炭”之称;按其厚度分,又有 “尺八炭
”“、二尺炭”“、三尺炭”“、四尺炭”……。在文人笔下,对煤又起了好多美妙动听的名
字,如“太阳石”“、乌金”“、乌金石”“、墨金”。现代社会根据煤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和
工商业对煤炭使用的不同要求,按照煤炭的成份和化验指数,将其分为十种二十四个牌号 ,
如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结煤、不粒结煤、长烟煤、褐煤等。至于工业化后,
由煤中提取生产上百种化工产品,并由其又繁衍出的。)
(人类发现和使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对于煤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的认识,则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认为 煤炭不能归入土,因为土和了
水能成泥,而炭成不了泥;煤炭又不能归入石头,因为石头点不着,而炭则可以燃烧;煤
炭还不能简单地归入木柴,因为木柴遇斧子能 被砍开,而炭则不那么软。所以一种物质能
够同时具有多种属性,要数煤炭了。后来认识慢慢深化了:大量的黑“石头”都生成在土层
中。将其剖开后,树干树叶的 形状交错展现,纹理清晰得像雕刻一样。不仅一块“石头”如
此,那么多“石头”都这样。一些学者还根据地震奇观来推断煤炭的成因:地震造成巨大的
地裂,两边 的大树随着地壳的运动倒进深渊,接着又合为平地。周围的树林和民居瞬间消
失,几千年之后变化为煤炭。这些想像基本符合煤炭生成的客观规律。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发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煤不是一种普通的石头,而是一种可燃有
机岩,是由大量的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一 种沉积矿产。煤
炭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占了绝大部分,与植物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基本相似。煤层中的化
石向人类揭示了煤由植物变来的真情。自然界的植物大 致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
植物。低等植物如各种菌类、藻类,大都是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低等植物生成的煤叫腐
泥煤类。高等植物是多细胞生物,包括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由高等植物生成的煤
叫腐植煤类。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成年代,生成了不同的煤种。而不同的地质年代生活着不
同的生物,不同 地质年代的沉积岩里也就保存着不同种类的化石。地层好比一本阅万年而
不朽的石头书,而化石则是“石头书”里的文字,是地球演化史的见证。人们根据上下新老
岩层中各种生物化石的演化程序,按地质年代把地球分成若干个“代”,“代”以下分“
纪”,“纪”以下分“世”。
地球已有五六十亿年的历史,最古老的地质发展年代--太古代和元古代延续时间占整个
地壳发展史的5/6以上。在元古代晚期,距今约 6 亿年前有石煤形成。在这之后,地球历
史上有三个主要的成煤期,地球上的煤,绝大多数是在这三个主要成煤时期生成的。
第一个成煤期是古代的石炭、二叠纪。这两个纪加在一起延续时间为 12500 万年,距今
35000 万年到 22500 万年前。这一时期,地球气候炎热潮湿,适 宜于植物的繁殖,滨海地
带到处是广大茂密的森林。那高大的陆生孢子植物--鳞木、封印木、芦木和少数裸子植物-
-苛得狄树一派繁荣,为煤层的形成提供了丰 富的原始物质。我国石炭纪和二叠纪生成的
煤主要分布在北部,其中包括山西省的一些著名大煤矿。到了中生代,我国区域地壳运动比
较强烈,特别是东部地区,在 侏罗纪、白垩纪曾多次发生强烈的褶皱和岩浆活动。由于这一
时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华北燕山地区表现明显,所以称为燕山运动。这一时期,由于裸子植
物--银杏 类、苏铁类、松柏类极为繁盛,这就使中生代成为地球发展史上第二个重要的聚
煤期。我省大同煤田即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侏罗纪煤田。到了地球发展史上第三个重要 的聚煤
区--新生代第三纪,距今 7000 万年前到 300 万年前,大型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兴起,
裸子植物衰亡,出现了更高级的被子植物,它们是现代枫 树、白桦树、松树的祖先。当时,
世界各地生成了大量的煤,而我国因为当时是干旱性气候,第三纪生成的煤只占全国煤炭
储量的 26%。山西也不例外。
纵观地球上成煤历史,呈波浪式行进,时起时伏,亿万斯年,沧海桑田,冷暖交替,
生物演化……煤的生成确实不同寻常。史前的鳞木、芦木、银杏树、白桦树…… 这些高达三四
十米的树中伟丈夫,是如何俯就炽热的岩浆的 ?又是怎样变成面目迥异的煤炭的 ?植物的大
量繁殖、繁茂程度及其分布特点是成煤的基本前提。山西一些著名的煤田的最主要的成煤时
期,正是陆生植物生长繁殖的鼎盛时期,而古时地壳运动又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低洼的
古地形、温暖潮湿的古气候也是不可或缺 的。一俟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植物种群大量堆积、
死亡、更新,再加上地壳运动的沧桑之变,大自然以它神奇的力量,将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积
蓄着太阳能的植物掀 入地下,其躯体在地壳里经过高温高压,经过泥炭化作用阶段和煤化
作用阶段,并因不同的变质而形成不同的煤种。
煤是植物遗体在自然界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而生成的。这一过程称为成煤作用。成煤的第
一阶段是在地表条件下,在沼泽和湖泊等环境中发生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形成
了泥炭和腐泥。第二阶段是泥炭、腐泥被上述沉积层覆盖后,由于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的
作用,使泥炭和腐泥变成褐煤。其后,经过变质作用,使 已经形成的褐煤进一步发生重要
的变化,形成了今天山西自北而南的长焰、气、肥、焦、瘦、贫、无烟煤等不同级别的煤种。山西
省主要含煤地层为晚古生代太原组 和山西组,其次为侏罗系中下统大同组。太原组遍布省
内六大煤田--沁水、西山、霍西、河东、大同、宁武煤田,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煤
5 至 8 层。山西组分布范围与太原组相似,为一套陆相地层,含煤 4 至 6 层。大同组分布在大
同、宁武两块煤田,含煤最多达 20 多层。
山西含煤区是华北巨型聚煤坳陷的一部分,晚石炭纪至晚三迭纪含煤区为连续沉积煤
系、煤层保存完好。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盆地总体上升并有多组方向 的断裂活动,
使这个含煤区大解体,形成现今互相分隔的大同、宁武、沁水、霍西等含煤盆地,山西煤田仅
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山运动伴有断裂活 动,使沁水盆地支解为太原西山煤
田和沁水煤田两部分,从而形成山西的六大煤田。
山西省除了上述世界闻名的六大煤田外,还有浑源、五台、垣曲、平陆、繁峙、广灵、灵丘
等产煤地,煤炭资源遍布全省 90 多个县(市、区),含煤面积 57 万平 方公里。经有关专家预
测,蕴藏在三晋大地地层深处大约有 9278 亿吨煤炭资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高达 964250
亿元。德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 19 世纪 70 年代曾先后两次对山西的煤田进行了
考察。他每次离开山西都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太不公平了,把下个世纪的太阳留给了中
国山西。”为此他将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下部命名为“太阳层”!)

1、 先秦时期山西对煤炭的认识、发现和利用
(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汇处的山西地区则是中华
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文明孕育、成长和发展的基地。山西大地至今仍保存着传说中女娲烧
煤炼石补天的遗灶,同时它也因革损益,发扬光大,保留了悠久的关于煤的文化沉淀;芮
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的挖掘,则将中华民族用火的历史推进到 180 万年前,而火正是引导
人们发现煤炭使用价值的重要媒介。)
(西侯度文化: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指出:“直到现在,
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的愉快的回忆,还半意识地继续存在 于流行的迷信中,
存在于世界上最有教养的民族的异教神话传说中。”女娲烧煤炼石补天的神话无疑是一曲人
类追求光明的赞歌。山西煤文化将燃烧着的煤炭同开天辟地女神联系在一起绝非偶然,因为
人类最早的使用火的考古发现,就在山西省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芮城县。1965 年国家公
布了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这处遗址从此受到世人关注,除了发掘出土 20 多种古哺乳动
物化石及数十件经过人工加工打制的刮削工具外,还由于烧骨的出土,证明了西侯度人已
经用火从而产 生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伟大的质的飞跃。过去传统的结论是 60 多万年前
的北京人开始了人类用火。如今西侯度文化遗址的发掘,尤其是烧骨的出土,把人类用火的
历史向前推溯到 180 万年。这是有雄辩物证的中国和世界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之一。
煤是火的延续和转移,是那个时代人们所能发现的火的最理想的载体。)

煤炭是古人在利用火的过程中而发现的。人类最初用火
首先是从自然大火过后获得了熟食,而受启发从怕火到有目
的的利用火。改变了“茹毛饮血”的早期原始状态,进而发展
为用火御寒,用火驱逐猛兽、照亮黑暗洞穴、改善居住条件
等。(火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对人类的文明发展有着划时
代的意义。所以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有关火的神话传说也源远流长。晋人王嘉《拾遗记》中
记载了有关炎帝到火食国取火的故事:“宛渠之民,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于燃山,其
土石皆自光彻,扣之则碎,状如栗,一粒辉映一堂。昔日炎帝变生食,用此火也,国人今献
此石”。宋《罗秘路史》中载有“燧人氏游于日月之外,得火于火山国”。对女娲氏炼五色石
补天的故事,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山西省东浮山(今阳泉煤田),有女娲氏补天的遗址;
另一说法是女娲氏在临潼骊山之麓的肺浮山,有女娲氏谷,是其炼石补天之处。这里所讲的
三则神话,无论是取火和用火,其共同特点是火与“山”“、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煤炭
又是“生于山里”,“长于石中”的一种主要可燃性矿物。于是,火与煤炭就结下了非常亲
近的“血缘关系”。
当然,神话必竟是神话,不能做为研究用煤历史的依据。然而,神话又是建立在现实物
质基础上,人们凭藉其丰富的想象,用逻辑推理描绘出来的。从“火食国”、“火山国”取
火,到用火 “炼五色石补天”,足以说明火与燃料是神话的基础。自然界能够形成火的原
因和形式比较多。电闪雷鸣,可以引起森林和草原着火;地震山崩,火山喷发,同样可以造
成地面可燃物质着火;煤层断裂,滑动崩塌,冲刷暴露,大量空气进入煤中,经过曝晒氧
化,同样可以自然发火有关煤炭自然发火的记载,在古籍中屡见不鲜。
北魏郦道元(472-527 年)《水经注》一书中,对山西大同煤田七峰山煤层露头着火,作
了惟妙惟肖的记述:“一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山有
火井,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雷鸣,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那里的煤炭起火,长
燃不灭,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
《大清一统志》中,关于山西省河曲煤田“火山”的记载有:“火山在河曲县南六十五
里。黄河东岸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焰烟上发,可熟食”。 《朔方道志》关于宁夏中卫煤 田
的“火焰山”也有如下记载:“县南三十里,山产石炭,近西一带,有火。历年不息,俗呼
火焰山”。
从“炎帝火食国取火”、“燧人氏火山国取火”的传说,到有关煤层燃烧着火的自然现
象,说明从煤炭中取火,当是人类认识火种的来源之一。从炎帝取火的有关记载内容分析,
说明煤炭为人类用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宛渠之民”要度过冰冷漆黑的夜晚,是“借燃石,
以继日光”,从而获取火光和温暖。燃烧的物质是藏于山中的一种黑石头。此种黑石头又具
有“皆自光彻,扣之则碎”的物理特性,并具有“一粒晖映一堂”的燃烧功能。如此种种特
性的记述,和煤炭的功能完全吻合。说明昔日炎帝赴“火食国取火”,正是取的煤炭火。著
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考证后认为:“燧人氏是从木中发明用火的酋长,炎帝是从石中发
明取火的酋长”。火与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火以煤为源,煤借火而发出光和热。火的使
用和延续,必须以能源为基础。人类最初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生长在人群周围的丛草林木。
在燃烧柴草的过程中,发现未烧尽的木炭,不仅好烧无烟,且火苗又高。木炭的问世,为人
类创造了“青铜文化”,为冶炼铁制工具提供了可能。汉代以前的冶炼遗址,使用的燃料全
部是木炭。
煤炭用于冶练,大致是汉代以后的事了。但是在燃料缺乏的地区,古人类发现了一种“
黑石头”可以代替柴草木炭,从而开始了煤炭的原始利用阶段。能源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
柴草、木炭、煤炭、石油四个阶段。在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柴草、
木炭作为然料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以煤炭代替柴草木炭,上升到主导地位,是从明、清两
朝开始的。陕西境内,从“半坡人”时代,古人类已懂得攫取煤精、雕琢成器,为生活和生
产服务;到西周时期,居住在煤田周围的人类开始懂得拾取地面露头煤作为燃料使用;战
国时期陕西境内用煤作燃料,已为考古所证实。但自觉地去开采煤炭,并把它当成主要能源
加以利用,是汉代以后的事。
(陕西境内约有四分之一的土地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人类开发利用煤炭提供了优
越的条件,这也是陕西省煤炭开发具有悠久历史的原因。煤炭的光和热不仅是推动陕西古代
文明发展史的动力,同样也是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能源宝藏。)

我国用火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最早在距今一百七十
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中见有炭屑,它可能与用火有关。
山西用火的最早发现是距今六十万年前的山西匼河(今芮城
县)附近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有用火的遗迹。(位于
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长达 13.5 公
里范围内的 17 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地点群,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匼河
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 60 万年的更新世早期。1957 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1960 一 1980 年,先后 5 次发掘, 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
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
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有 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石器数量较少,类
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用火的普遍,原古人们又发明了钻木取火、摩擦生
火等方法,用恩格斯的话来讲,人工取火。“最终把人同动
物分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远古对煤炭的发现和利用
山西煤炭的发现和利用历史悠久。早期煤的发现和利用
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煤是火的延续和转移,是那个时代人们所能发现的火的最理想的载体。但是煤炭往往
深埋在地下不为人所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煤的自燃。
据地质发掘,大同煤田侏罗纪煤层最早在第四纪早更新世,即距今约 200 万年前就
开始自燃,仅在雁崖矿 3 号和 11 号煤层古火区就已烧掉了大约 2000 万吨 煤。那时候,人
类对煤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上,大同矿区至今仍流传着天火把石头引着,人们方才发现这
黑石头能烧,可以取暖做饭的传说,以及点火“木头不着石 头着”的谚语。煤的自燃,引
起远古人类的极大注意,从而导致煤的发现。这从古代神话的记载里能够找到踪迹,如晋代
王嘉的《拾遗记》写道:在弯曲的水渠边生活的先民们,到了黑夜燃烧着石头来维持白天的
光亮,这种石头出自燃山。它的土石都很光亮,经过敲打碎开了,形状像栗子,往往燃烧一
粒就能辉映一 间屋子。过去炎帝最初改变茹毛饮血的习俗,就是用它做饭的。现在举国都进
贡这种石头。这里的“燃石”就是煤,它来自自燃的露头煤(“燃山”)。炎帝利用煤炭之火,
烧烤食物,变生食为熟食,基本上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人们从自燃的煤炭那里得到启发,从
而发现和认识煤的可燃性能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只能发生在人类上百万年漫长
的用火实践之后。火是引导人们发现煤炭使用价值的媒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只是在
学会了摩擦取火以后,才第一次使某种无生命的自然力替自己服务。”)

1、有些煤燃点很低,易于发现和利用。
火是离不开燃料的。除了林木薪草等较方便的燃料外,
煤炭作为燃料之一,也是容易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山西不少
地方露头煤很多,而且有些煤的燃点很低,甚至象木柴那
样容易引燃,因而在遍布煤炭的山西,古人从各种原因被
引燃的煤火中认识煤的可燃性,进而加一利用,应当在情
理之中。
2、煤炭具有自燃现象,易于发现和利用。
煤炭还具有自燃的现象。在山西河曲县,由于煤炭的自
燃,也出现了“火山”现象,据《大清一统志》记载:“火山在
河曲县南六十五里, …… 黄河东岸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
焰烟上发,可熟食”,《舆地广记》记载:“治平元年(公元
1064 年)置火山县,四年废,有火山、黄河”。这里所讲的
将河曲县曾置火山县和现在的火山村,皆因煤炭自燃而得
名。(河曲,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及唐时属太原。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
属岚州。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
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澳州。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六
年省,十四年复置,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改隶保德州,民国三年置道,属雁门道,民国十
六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火山军

(本岚州地,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宋建为火山军,并置火山县为军治,县寻废,金升军为
火山州,后更名隩州,故城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北八十里。)

还有象大同侏罗纪煤层最早在第四纪早更新世
(Q1),即距今约二百万年前就开始自燃,仅在雁崖 3 号
和 11 号煤层古火区就已烧掉了大约二千万吨煤(见王庆全
《大同煤田侏罗系煤层古火区的地质特征》1982 年全国矿井
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而且大同煤田的一些地方,煤层自
燃至今仍在继续。目前还是世界上对地下煤层自燃灭火的难
题。
3、山西露头煤分布广,易于发现和利用。
山西不少地方的露头煤,是很容易被人们发现和取得,
如大同的七峰山,阳泉、临汾、晋城等地一些煤层就是如此。
客观上具备了人们所发现和利用煤炭的条件。
(二)山西煤炭早期的文字记载
山西煤炭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成书的《山海
经》,其《山海经·北海经》中记有:“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
多金,其下多黄玉、多涅石”;“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
下多黄垩(涂饰的颜料)、多涅石”。“孟门之山”(孟门之山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金涅石”。涅
石是矾石古称,储存于10号、11号煤层夹石中。“孟门之山”指河东煤田乡宁勘区,临
汾河底乡也位列其内。
早在战国时期,古平阳人便对铁有所认识和了解,并对煤炭开始挖掘。秦汉时期,一平垣
矾山河煤层露头自然,沟沿两侧长达3公里之余。魏晋南北朝时期,山西各地的劳动人民对
煤炭应用已逐渐普遍起来。西晋永安元年(304),匈奴人刘渊于永嘉三年建都平阳,铸
造兵器、建炉冶炼、屯兵筑城、烧食取暖所用木料、煤炭都是在西山一带采伐的。唐代,临汾城
内煤炭及冶炼达到空前繁荣,大云寺内重达10余吨的铁佛头,即能体现当时煤炭、冶炼业
的空前繁荣。同时,部分村民在采煤过程中,还开始了炼焦。枕头乡岭头村红水沟有唐代中
叶焦坑遗址。宋代初期,临汾还是货币制造基地。宫廷设铁官的“十二冶”之一,铸大钱,
以一当十、助关 中军饷。至元二十八年(1291),临汾经历了一场毁灭性大地震,人祸
天灾交相肆虐,境内大部分工业被迫关闭。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山西通志》记 载,
煤炭已成为临汾的主要特产之一。万历年间,洋人教堂在豁口村开办了两座煤矿,由襄汾县
集上村人王巴主管,两井筒遗迹犹存。
清末民初,临汾境内煤炭企业无精确统计,据有关部门调查,约有小煤窑61座,到
1 949年缩减为47座,均为规模不大,工艺落后的煤矿。因为是季节性生 产,年总产
量0.7万吨,平均单产不足150吨。在采煤的过程中,不少煤窑还炼土焦供附近村民使
用。“一五”时期通过“一化三改造”,西郭煤矿被收归国有,成为境内第一个全民所有制

煤矿。与此同时,临汾市的焦炭和冶炼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今山西的吉县

西南,河东煤田南部乡宁矿区内; “ 贲闻之山 ” 在今山西静


乐县以东,系指太行山一带沁水煤田的东北部。“涅石”,即
明矾煤(涅是可做黑色染料的矾石,涅石即明矾煤见《晋阳
学刊》1987 年第 4 期),指的就是今天的煤炭。以上所载说
明,早在 两 千五百多年以前,山西境内的 吕 梁山脉和太行
山脉,人们已经发现煤炭。
(三)远古山西对煤的传说
在阳泉有一碑刻记载了这样的传说,“史称女娲氏炼五
色石以 补 天,今其遗 灶 在平定之浮山,予 谓 此即后世 烧 煤
之始。”(明朝陆深《河汾燕闻录·浮山遗灶记》),平定即指
今阳泉市。(中国煤文化的发祥地--平定东浮山
女娲炼石开中华民族开采煤炭之先河,她最早使用了煤。女娲烧煤的遗灶至今仍留存在
山西平定县城北 25 公里的东浮山上。东浮山成了中国煤炭开采的圣地。
东浮山是一座海拔 1200 米的圆形山峰,山势平缓、山体厚实。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今天人
们看到的“削平”了的山顶,正是传说中女娲烧煤炼石的遗灶所在。 一座壮观得超出人们
想像的炉灶!“灶”的周围遍地是紫色蜂窝状的松软山石。石头布满气孔,轻得能够浮在水面
上。当地老百姓把它们看成是女娲补天所剩石液的 凝固体。东浮山虽不产煤,但它周围地区
的露头煤却历史久远,迄今仍然随处可见。
关于女娲补天遗灶,明嘉靖癸丑科进士,后官至御史和太仆寺少卿的平定人甄敬在他
的《重修人祖庙碑记》中留下了文字记载:老百姓说,太古时候的洪荒之地,两 位神仙各占
据一座山头,并且相约:两人的圆石磨如果吻合,就结为夫妇。这样就衍生了人类,后人称
他们为人祖,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是哪路神仙。平定的这两座 山,山上长着一种青茎红叶的
脐带草,自山顶直至山脚,长着草的小路虽然只有一尺多宽,可散乱下垂的草叶却有八寸。
人们说是因为磨盘伏压所造成的。这种说法 固然是荒诞浅俗不足信的,可是我亲自到现场,
一路上的草果然都是压得平平的。难道这个地方的自然风物偶有不同吗 ?不管怎样,人们还
是愿意相信传说。平定的 史书说,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有她遗留下来的炉灶为证。
不管怎么说,绮丽的远古神话毕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证据:在山西大地上,人
类使用煤炭的历史几乎和女娲伏羲衍生人类的时间一样久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浮山的女
娲遗灶无疑是山西煤文化乃至中国煤文化的发祥地。
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学士、山西提学副使陆深不耻下问,就女娲炼石补天遗灶的传说
遍询当地土人、耆宿和学士大夫,同时又考察了平定一带民间烧旺火“补天” 的壮观场面,
在他写的《河汾燕闲录》中得出了权威性的结论:石炭就是煤。东北人称为渣,南方人称为煤,
山西人称为石炭。平定生产的煤尤其好,坚硬而又乌黑 发亮,火力极旺,史书上说女娲氏
炼五彩石用来补天,现在她遗留下来的炉灶就在平定的东浮山。我说这就是历史上烧煤的开
始。这一结论也为提倡“经世致用,亲 躬践行”的明末学者顾炎武所赞同,他立即否定了
自己原先认为烧煤之始在汉朝的观点,而采用了陆深的观点,并将上述发现全文收进他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 。
陆深不为神话的原有模式所囿,他还对女娲补天的传说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即“
开物而成务”,“补天之所不及尔”。他认为:远古时期,林木稀少,能当柴薪用的更少,
而可供使用的燃料又深藏着。女娲为黎民考察寻找燃料,以便驱走黑暗,烧烤食物。惟有开
发煤炭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陆深的务实精神给后世煤矿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以山
多为虑的世俗观念--“斯山也,虽未尝产金而煤窑十数座,亦不啻兴宝藏焉”。它刺激了
煤炭开采业的发展--“朝而往暮而来,奔走于窑冶者则十有八九焉”。
上述两段十分宝贵的记载见诸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平定县蒙村清泉亭庙内所立的石
碑。碑文的作者是一位开馆授业的教书先生。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受陆深的影响尤重
煤炭:“吾村之所赖以生者,煤窑属多,所急当培者士商最切。”他还提出:“士风可以丕
振,商贾可以日兴,欲勤稼穑而兼事窑冶者亦可以永享其乐”的观点,这是相当有见地的。
女娲的子孙们是不愿数典忘祖的,他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曾给天地万物带 来勃勃生机
的不朽女神。他们在女娲炼石补天的遗址上盖了娲皇庙,名为东浮山寿圣寺。寿圣寺踞山而
建,气势磅礴。这种力图将建筑群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构思,喻意深刻地表现了女娲顶
天立地的英雄本色。
庙里曾经塑有 5 尺高的女娲坐像,塑像别出心裁地采用全裸体。这在我国古代庙宇塑像
中堪称绝无仅有,不过倒也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女娲创世说的传奇色彩。她神态安祥、嫣然含
笑,盘起的发髻衬托出形体的修长。那柔美的曲线和丰盈的乳房,激发出生命的原始颤动和
具有无限活力的创造潜能,一个迷人的东方艺术缪斯!不无遗憾的是这样一座不可多得的女
神塑像如今已荡然无存。好在女娲的形象已经镶嵌在三晋大地人民最美好的记忆里,女娲的
英魂将与山河湖泊、煤海矿脉同在。鸟瞰 三晋大地,圆润挺立、柔姿万千的东浮山和百里之
外的寿阳西浮山,宛如女娲那对哺育了亿万人类的硕大无朋的乳峰。而女娲俯仰天地、经纬
万方的巨大身躯又恰好 横亘在太行、太岳绵延不绝的群山之间。诚如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 学
批判〉导言》中所说,这些“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将“作
为 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风俗中的纪念:女娲的子民们一直沿袭祖先烧石补天的壮举,这就有了风
弥三晋大地的点燃棒槌火的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三日,阳泉等地都要用棒
槌火来纪念这位 司职光明的女神。人们身着节日服装,围在广场或平坦地方,无数堆旺火
在人们的注视下,熊熊燃烧,火光直冲云霄,将夜空烧得通明,堪称火的盛会。这种习俗不
但由来已久,而且遍及山西各煤矿。尤以平定、阳泉、大同、昔阳、寿阳等地为甚。据各地方志
记载,届时无论坊肆里巷,士庶之家都在门口垒一座高达五六尺的炉子。炉子里烧着杂石和
煤炭,通宵达旦地烧,烈焰经久不熄,连天都映红了。阳泉人沿袭女娲神话,称为“补天”。
有的地方还用煤炭围着泥塑的弥勒、判官、狮子 焚烧,称为塔火、棒槌火。由于使用煤作为燃
料,它的热烈、升腾、粗犷、无拘无束都是元宵花灯难以企及的。棒槌火风俗的风行,反映了
人们对火的崇拜,对温暖 的渴求,对光明的向往和美好心态,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崇尚燃
烧的“拜物教”。棒槌火风俗,是山西地区煤炭曾经广泛开采,并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
生必然联 系的纽带。)

在大同矿区至今还有 “ 木头不着石头着 ” 的传说,并流


传着是天火把石头引着,人们才知道这里的黑石能烧,可
以取暖、做饭的故事。当然这些仅是传说,由于远古时期,
薪木十分充足易得,而煤的采取比 较 困难,用煤作燃料 还
是偶然和个别 现 象,但可以 说 明,山西在古代已 发现 煤,
使用煤,用煤作燃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起到一定的影响
为后世所传诵。

二、汉隋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东汉、西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618 年)这一时期是山西古代煤炭开发利用的初始时期。
(一)汉代时期
汉时,右玉县一古墓,出土文物除汉瓦、汉陶外,还发
现了墓中椁基周围放置煤炭为了干燥、防腐(山西省考古研
究所 1972 年右玉县常门水库古墓发掘报告),说明汉时,
山西一些地方的人们对煤炭的特性已有初步认识,并开始
使用煤炭。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十三·漯 lei 水》中,对
大同口泉沟亦记载有煤之地。“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
水注之,一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

同樵(qiao 柴)炭(即木炭)也。据清乾隆年间《大同府志》对郦
道元所指“火山”位置研究,“疑火山即今口泉,其西山犹产
石炭”。由此说明,北魏时,对雁北、大同有煤也早有记载。
时为此魏朝廷官员的郦道元,勤于考察,加之北魏的都城——
平城即在今大同市旧城城北一带,应该说这些记载是可靠
和有重要价值的。(大同火山
当你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夏威夷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那高达数百米似喷泉喷射而出的
岩浆,使晴朗的天空为之变色;那由岩浆汇聚而成的赤热的河流,所到之处,土壤、岩石为
之熔化,花草树木倾刻间化为灰烬……你可曾想到,在 1500 年前,我国山西省大同市的
西南也有火山,火山口深不见底,热气上冲,常常发出像细微的雷鸣般的声响。现在大同附
近的火山早已停止喷发了。
关于大同火山当对喷发的情况,是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中看到的,这部书
的作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北魏担任治书侍御史。在此
期间编著(水经注》,该书对平城之山川、河流、煤炭、建置、佛寺等均有详细描述。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大约公元 466 年或 472 年
诞生于一个世代为宦的家庭里。他的父亲 叫郦范,做过不少地方官,最后升至平东将军,
并进爵为永宁侯。由于郦道元从小就跟着做官的父亲到处旅行,祖国各地的明山秀水在他幼
小的心灵中早已留下深刻的印象。
郦道元成年以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经历仕途生涯。当时,正值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
这位五岁就继承皇位的小皇帝,在宫中受过良好的教育,成年以后,对国家前途逐渐关心
起来。他感到祖先连年南征北战,消耗财富,弄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只重视武略,而不注意
文教,是无法使国家繁荣起来,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因此,当他掌权以后,锐意要进行改革,
首要的方针要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各个领域实行全面汉化--向汉族学习,他甚至下令从
平常的生活方式开始实行,譬如禁止穿着鲜卑服装,改穿汉服;禁止用鲜卑语通话,改用
汉语;甚至将鲜卑的姓氏也改用汉姓,并从皇帝开始,他自己就改姓元,意为元首。其他则
有长孙、穆、奚、陆、贺、刘等等;他鼓励鲜卑族青年男女与汉族通婚,从血统上与汉族结成更
为亲密的关系。进而改革国家机器,向封建 化发展,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封建秩序。与此同时,
他决定将首都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往洛阳,从此,以中原地区的丰富物产,中心
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为保证,依靠自古以来的中原文化使得北魏更加兴旺繁荣起
来。
郦道元青年时代做官的时候,尚未迁都,仍居住在平城。这里,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
都以来,已营造了 100 多年。城内有富丽豪华的宫殿楼阁和整齐热闹的市井街道。在城外,
云冈村前、武州川岸雕刻了石窟寺,规模相当庞大,气势十分壮观,凝聚了千万工匠们的毕
生心血,他们创造的石窟艺术,可算是首屈一指的精华。郦道元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自然
也比较顺心适意。特别在公暇之时,游览之余,颇多感慨。他曾写道:“因岩结构,真容巨
状,世法所希(巨大的佛像从岩石上雕凿出来栩栩如生,这是举世珍稀的艺术杰作);山
崖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佛殿傍山依水而建,林木掩映于水中,风光格
外秀丽,成为新的景点)。”当时,他几乎踏遍平城郊外的武州川和桑乾水两岸,详细地考
察了那里的火山、温泉和煤田,并作了纪录。
大同火山群,是第四纪后期喷发的,它属于分布广泛的内蒙古高原火山区的 边缘部分 ,
至今尚能清晰地见到 15 座火山锥地貌,孤立突兀于平原之上,全由玄武岩构成。但在 1400
年前,残余的活火山景象还能看到,诚如当时郦道元记载的那样:“山上有火井,南北六
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如微雷发响,以草爨(烧)之,则烟腾火
发。”
在记述温泉时则云:“火井东五六尺,又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内
(烧)之,则不燃,皆沾濡露结(水珠)。”如今到大同已看不到郦道元所记述的残余活火
山和温泉的景点,所以他的记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记述大同煤田时云:“山有石炭(煤),火(烧)之,热同樵炭也。”这可能是首次
提到大同煤田的文献。
以上各条记录,均可在《水经注?漯水注》中查阅到。
郦道元平常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是有关地理方面的文献,诸如前代的《山海经》 、《禹贡》 、
《周礼?职方》 《汉 书?地理志》以及三国时代佚名作者所著的《水经》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每

有感触,或作眉批,或作笔记,他对《水经》一书尤感兴趣,但他认为写得过于简略,仅记
干流 137 条,不符合我国地大物博的实际情况,而且有不少地方,与前代各种著作的记载
颇有出入,譬如同一条河流,对其发源地或河道的变迁很不一致;对同一地区山川形势的
描述,也有大相径庭的;还有沿河城邑兴衰的记载,或不明其来龙去脉,或相互矛盾,无
所适从。总之,经常碰到不满意的论述。由此,他萌发了一种心愿,意欲亲自对华夏河流及
其地理特点 作一番细致的考查研究,然后整理出符合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的文字来。他认
为这一工作如能圆满完成,对今后如何开发利用国土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肯定会受到 后
世人的赞扬。应尽量利用出门办事或旅游的机会,有意识地去搜集第一手材料,为写书作充
分的准备。
正当这个时候,机会来了。孝文帝有意到外地巡视,郦道元本是皇帝身边的侍从,故得以
随行。先从平城出发,太和十七年(494 年)八月到达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九月到达洛
阳,十月到达邺城(今河南安阳市);太和十八年( 495 年)正月,又从邺城返回洛阳,
二月,自蒲地(今山西蒲州渡口)渡过黄河,北返平城。太和十八年七月,又从平城出发,
先到朔州(今山西朔县),八月,北行,直达阴山之麓,到达河套地区的五原城。
在这两次历时两年的岁月里,行程万里,郦道元不仅考察了沿途的山山水水,而且还学
习司马迁写《史记》前的准备工作,所到之处,拜访许多耆老宿绅,参观了许多历史遗迹,
使他大开眼界,头脑里充实了大量前所未闻的新鲜材料,为他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在漫长的旅途中,特别是在山西境内,几次反复路过,印象最为深刻。所以,境内的汾水、
文水、晋水等查看得比较仔细。况且这一带既是平城的外围地区,也是洛 阳的邻近,无论其
经济情况、军事要冲或者交通条件都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和发展,郦道元当然更在心了。不但
如此,对若干著名的景点,还特别着力描写。
比如他在蒲地横渡黄河时,特地专程溯流而上到龙门天险察访当地形势,他看了以后,
对这段黄河天险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孟门(今山西河津县禹门口),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阸(天险)、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夏禹治水时所凿),河中漱广,夹
岸崇深,倾崖返捍(山上的地层斜插入河水中),巨石临危 (巨石突出于河岸),若坠复
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水蒸气)云浮,继往遥
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越看越可 怕)。其中尚崩浪万寻(浪涛很高),悬流千
丈,浑洪赑怒(浑浊的洪流像发怒的样子),鼓若山腾(浪涛奔腾像山倒下来),浚波颓
叠(急浪一个紧接着一个), 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水经注?河水注》)。这段文字,生动地记叙了黄河禹门口的地理特点,流水侵蚀岩石可
使石穿,岩层 倾斜与河道深切的关系诸道理以外,将此处万马奔腾的波涛倾泻记述得惟妙
惟肖,把它当做一篇散文来朗读,也会令人动情不已呢!)
(真假火山辨
其实,在中国古籍中,名为“火山”的山,大多并不是火山;真正是火山的山,却多
无火山之名。
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境内根本没有火山,有的中国学者反驳说“
中国境内不仅有火山,而且也有不少关於火山的历史资料。”⑴他们说的对,中国有火山,
但引以为据的八条记载,四条从古书中来的就弄错了。
中国古籍中的火山一词,是指在燃烧的山,一般为煤层自燃现象。而科学中的火山原名
“volcano”,是指指岩浆在这里冲出到地面。火山活动时出现的烟腾火发现象,并不是燃烧
所生的烟火,而是由於喷出物的温度很高,常达到炽热的程度,所以给了人以火焰纷飞的
印象;那些烟雾,则是从地下喷出的水汽、火山灰渣所组成。这些些中国学者仅仅根据古籍
中有“火山”这个字样,就以为是科学中的火山,这就错了。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郦道元
(?-527)
《水经注》漯水这一条目下的记载,说有火山水,分东西二支,都发源於火山,书中对
这个“火山”作了下面的描述:“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
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之,则炎腾火发。”⑵
郦道元记述的“火山”在现今大同市的西南,山上确实有过炎腾火发的现象,那是煤
层在自燃。大同矿务局地质处工程师蔡忠信曾作过认真的研究,他说:我在这个地区工作多
年,根据钻探和开采资料证明,马脊梁、窑洞、鸦儿崖、艮塘沟之间,均有煤层自燃 遗迹,
煤层变灰烬,顶板岩石被烧成红褐色和磁白色。这些自燃区现在已毫无热气,说明熄灭已久。
”他又说:“现在口泉南面的蛤蟆山一带的煤层,仍在自燃,每 逢雨雪就可以看见烟气缭
绕上升;在七峰山、胡家湾一带煤层也正在自燃,走上去可以感到好像站在烧砖的窑上一样,
烟气从裂缝中喷出,手、脸都会感到灼热。”⑶
大同附近确实有火山,在现大同市的东南而不是西南,那里现在还可以看到十几座火
山锥,但在古代没有一座被叫做火山,而是从它们的外形、颜色等特点而得到狼窝山、马蹄
山、簸箕山、黑山之类名称。
在表面上,火山活动与煤在地下自燃有近似之处。地质学的奠基人、“水成论”(认为
岩石都是在水下生成的)的提出者,德国人魏纳,便曾用煤或硫磺的燃烧来解释火山活动
的发生。但后来经过多次实地的考察和对火山喷出物的精密观察和实验。确定了这些东西是
来自地下深处的岩浆物质,而且在这些火山的下面总有一个将岩浆从地下输送到地面的管
道,在火山停止活动,甚至它所建造的火山锥因风化剥蚀而在地面消失后,凝结在地下通
道中的岩浆仍可以岩石的形态长期存在,如果去实地考察一下,不难发现火山并不是煤在
地下燃烧而是另有原因。
魏纳一生也没有见过火山,他做过地质调查的地区,的确全是水下形成的岩石,便以
为别处也是这样;魏纳的学生布赫到火山地区考察后,最后否定了老师的观点。中国有没有
火山也要靠实地的考察,才能确认。
如果就“火山”或“炎火之山”、“火焰山”这些名字在古书中找寻,可以找到不少。
见于诗文的火山很多,还有以火山作为地名的 。
《宋史》和《金史》的地理志中,有火山军、火山县。清人李兆洛(1769-1841)在《历代地
理志韵编今释》,考证出宋朝火山军的治所在“(清)保德州河曲县东北八十(里)”。⑷
并有这样的记述:“火山,在县西五里,黄河东岸,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烟焰上发,
可熟食。不生草木,上有硇沙窟,下有汽砂窟。山高四五丈。黄河过此,如遇覆釜,而流为之
曲折 。”⑷
地质学家王嘉荫在《中国地质史料》中曾据此认为“可能是在宋朝喷发过,因此成立了
火山军、火山县等。河曲县的火山显然比大同火山活动晚些,因交通不便,尚未被人注意。”
⑸但仍是煤层自燃,不是真正的火山。章鸿钊在 1924 年发表的《火山》一书中说:“现在河
曲县内黄河东岸还有一火山村,这正是当时的火山地方了。但是这地方不单是现在没有火山,
就在地质历史上,也还没有火山活动的徵象。不过地下的煤层,常常被火焚烧,烟焰四出,
相传数百年来便是这样光景,所以古来给它一个火山的名称。在它的东北,象大同的火山,
岢岚的焚台山,也都是一样的。从有记载以来算起,这一带地下的焚烧已经过千数百年了。
”⑹
历史上也还有别的记载可以说明这种“火山”是一种燃烧现象。
陆游(1125-1210)根据来自火山军的居民的口述,在《老学庵笔记》中记有:是写的,
说在“火山之南,地尤枯瘠,锄镬所及,烈焰应手涌出。”⑺这显然不是岩浆活动 ,而是地
下的煤在燃烧。
山西的煤藏分布很广,许多埋藏也浅,从来多煤层自燃现象,所以关于火山的记载也
特别多。
地质学不是在中国建立的,汉语中的火山本无科学的概念,是引进地质学时,借用“
火山”来翻译西文中“volcano”一词。因此,古籍中有关火山的记载,不可贸然引用,应以
地质考察的结果为准,如从地质上查明此地实无火山,则古籍虽有记载,亦不足信。科学是
事实之学,在这里也体现出来了。
地学名词,不少是外来的,在译述它们的时候,往往借用我国已有的词汇,不仅火山
是借用的,“龙”“玉”这些词也是借用的。所以恐龙并非我国传统所称的“龙”;矿物学
中的玉,也不完全等同於我国习惯所称的“玉”。社会上对这种情况不大了解,常因而误会,
应该注意。
⑴ 杨文衡等,198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部分评述,自然杂志 4卷 2期
⑵ 郦道元《水经注》,光绪二十三年新化三味书室据长沙王氏校本重刊,卷十三。“暴雨
猛风”从赵一清说。
⑶ 《水文、沙漠、火山考古》,1977,文物出版社,页 170-171
⑷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卷五,光绪十八年金陵书局本
⑸ 王嘉荫,1963,《中国地质史料》,科学出版社,页 54
⑹ 章鸿钊,1924,《火山》,商务印书馆,页 24
⑺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1919,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据穴砚斋钞本,何义门校本校

⑻ 郁永河《裨海纪游》,道光乙未本。
⑼ 何占鳌,1958,《火焰山上四十天》,少年儿童出版社)

山西煤炭的开采,当以汉朝开始。西汉时,河南宜阳已
有人“入山作炭”,河南洛阳、巩县、新疆屈茨等地冶铁已用
煤作燃料。东汉时,江西南昌的石炭,也当作了生活燃料。
根据史书记载,自汉朝开始,山西冶铁业规模已经较大,
也比较普遍。为适应冶铁业的需要,煤炭被采用,应当不会
太迟。加上山西许多地方煤炭出露于地表,开采利用极为便
利,据此推 论 , 汉时 山西煤炭开采定当有之,只是 书间 有
缺,没有文字根据,还有待以后的文物发掘来证实。
(二)隋代时期
隋文帝初年,煤炭已成了宫廷中的重要燃料。时任隋文
帝著作郎的王劭(shao 美好)在上表时说:“在晋(指山西)
时,有人以洛阳火渡江者,世世事之,火色变青,今温酒
及炙(zhi 烤)肉,用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gai
草根)火、气味各不相同”(北史·王慧龙传附),王劭关于
火的这一奏报中把石炭放在首位,并与木炭、竹草等燃料比
较 其异同, 说 明煤炭在日常生活所用燃料中已具有 较 大比
重。加之王劭就生长在山西晋阳(今太原市),他对石炭的
了解,当与接触山西煤炭开发有关。

三、唐代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唐朝(公元 618 年至公元 907 年)是我国古代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的兴盛时期。山西煤炭开发比较普遍,用途
更加广泛。同时,山西煤炭知识还传播到国外。
山西煤炭开采,有遗迹可考者,始为唐朝。此时期山西
的煤窑已相当发达。太原西山一带的虎峪、晋祠、清源发现有
唐时古煤窑(见《山西煤田地质》煤炭工业出版社 1960 年
版)。在长治市城区西南的残塔基中发掘,发现一唐代古墓
中的舍利馆用煤炭围填(见《考古》1961 年第 5 期《山西长
治唐代舍利馆的发现》)。平陆县龙岩村附近的唐代粮仓遗
址,发现有煤炭及炊食用煤的灰烬。后唐时,山西上党(今
长治市)人们已对煤炭产生崇拜,专立了炭神,据《坚瓠
(hu 植物果实)载》记载:“李嗣昭宋上党,为汴(开封)人
所围,城中盐炭俱尽。……掘得石炭,晋王自将解围,躬奠
其 地 , 立庙 曰盐 神炭 神 , 世 崇 奉 之 ” 这 说 明 此 时 煤 炭 已
是人 们 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也成了一 种 重要的军需品,煤
炭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立炭神以此来崇拜。唐
时日本一和尚圆仁(公元 793~864 年)曾来中国留学,
所著《入唐求法寻礼行记》一书中也谈到:山西“太原府出城
西门,向西行三四里,到晋山,遍山有石炭,远近诸州人
尽来取烧”。可见唐代,开采煤炭和用煤作燃料已很普遍。此
时煤炭的开采销售规模一定不小。这是中国煤炭知识最早传
到国外的记载。从此时起日本至今仍然称煤为石炭。这也是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四、宋代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北宋、南宋时期(公元 960 年至公元 1279 年),山西
煤炭开采规模和煤炭加工利用都有了很大进步。由于北宋以
后,经济上的一时繁荣、人口繁衍(约六千万人口)、燃料
需求量增加,林柴薪木等燃料供不应求。据沈括的《梦溪笔
谈》载:“今齐鲁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
半皆童矣”!我国自古就有“柴尽煤出”的俗谚。这是宋代煤
炭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就是宋代手工业,特别冶铁
砖瓦、陶瓷等消耗燃料较多。
到了宋代,山西煤炭开采更为普遍。宋朝初年,朝廷减
免税役,专业采煤者已为数不少,产量增多,通销市场,
出现了运输贩卖煤炭的商人,煤炭远销到邻近各省。如:宋
仁宗年间,大臣郑戬(jian 福、吉祥)指出“自河东(山西)铁
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64)。
宋神宗熙宁年间,太原府韩绛讲“保德以东五州,军计置不
至艰甚,况本路铁矿、石炭,足以鼓铸”(《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 279)。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有人向宋徽宗建议:“河
东铁炭最盛”。这些都说明宋时山西手工业用煤冶铁已很普
遍。煤炭开采量比先前大增。就连无产煤地的山西稷山县马
村发掘的一批金代砖墓。在棺椁下堆满了煤和焦炭,各约五
百市斤,“而且这些焦炭与今之焦炭无异,似当为人工所炼
”(见 1978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稷山县马村金代砖墓的
发掘报告)。说明,当时山西人民不仅广泛利用了煤炭,而
且炼焦技术已趋成熟。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焦炭,标志着
山西煤炭的加工利用开始。宋真宗大祥中符二年(1009 年)
废除了 “ 并州民鬻(yu 卖)石炭,每 驮 抽税十斤 ” 的 规 定
(《宋会要辑稿》食货),宋庆历五年(1045 年),陈尧佐
上书“徒河东路,以地寒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宋
史》陈尧佐传)。宋神宗于熙宁元年(1068 年)宣布“诏石
炭自怀至京不征”。从封建朝廷对煤炭的征税、免税政策看,
煤炭已广泛进入商品市场。
北宋时期,官府最早设立了管理煤炭的专门机构,称“
务”和“场”。“石炭务”是石炭税收和监督机构,“石炭场”则
设官掌管“受纳出卖石炭”(《宋史·职官志》)。各地设“务”
或设“场”,根据官府管理的需要而定。山西“崇宁(1102-
1106)末官卖石炭增卖二十余场”(《山西通志·风土志》),
可见到了北宋晚期,山西的煤炭官卖机构已为数不少。此时
还 出 现 了咏煤 诗 ,宋高宗 时 代的太学生朱弁,在作为宋朝
使节,去山西大同看望被金人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时,
被金人软禁于大同,曾写有一篇咏石炭的《炕寝》诗,对煤
炭的燃烧情况倍加赞美。“西山石为薪,黝( you 黑)色惊
射目,方炽(chi 热烈旺盛)绝可迩(er 近),将灭还自续,
飞 飞 涌 元云 ,焰 焰积 红玉 , 稍 疑 雷 池 地 , 又 似 风 薄 木 ”
(《光绪顺天府志》)。可见当时山西煤炭开发利用己相当广
泛,以致反映到古人诗句中。

五、元代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元代(公元 1279 年至公元 1368 年),我国是幅员辽
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初煤炭生产因战乱有所减少,但
不久,朝廷注重矿业,使煤炭业有了恢复和发展。
元代,山西煤炭开采利用又有较大发展,手工业及民
用者相当普遍。《元一 统志》载“石炭窑,四座,二在石 州
(今离石市)离石县上官村,二在宁乡县南五里 ” ,又 “ 煤
炭出官州,出楼 烦 城北一十里石炭井村,又城南五十里 顺
道村”。而在叙述盂县物产时说“炭窑一十三处,州南八十里
招贤村,并且岁办官课”。这些都说明,元代山西煤炭的开
采已非常广泛。元代,山西煤炭开采,还可以从当时税收的
情况中得到反映。元代的税收有常课和额外课两大类,“岁
有定额者曰常课”,(《元史·食货志》)无定额者曰额外课。
煤炭课被列为 32 项额外课中之一项。据《元史·食货志二》记
载 :天 历元年( 1328 年),各路“ 煤炭课总计钞二千六百
一十五锭二十六两四钱;内大同路一百二十九锭一两九钱” 。
由此可以看出山西仅大同地区就占到全国煤炭课税总数的
5%。说明此时山西煤炭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占有重
要份额。元代时煤窑经营方式大致为三种,一是由官府直接
派专门官吏办理的官矿;二是统治集团上层(如王公、大臣
等)办的煤窑;三是当地地主以及寺院僧道办的民间煤窑。
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于 1275 年来中国,仕官游历
十七年。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可以看到元代煤炭发展之
一斑。书中记到:“契丹全境之中,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
如同脉络。燃烧之时,与炭无异。其火候,且较木薪为佳。若
夜间燃火,次晨不息,其质优良。至今全境不燃他物。所产
木材固多,然不用以烧,盖石火力足,而且价亦廉于木也” 。
这里所说“黑石”,自然是煤炭。“契丹(指中国)全境”足见
使用范围之广,已遍及中国北部,当不排除盛产煤炭的山
西了。对中国当时用煤如此普遍,马可·波罗的分析是“诚然
这个国家并不缺少木材,但是如此众多的人口(约六千万
人口),炉 灶 也多,而且燃 烧 不止,加上人 们 又勤于沐浴
这样必然造成木材数量供不应求,每个人一星期至少洗三
次热水澡。每逢冬季,只要是力所能及,甚至是一日一浴。
凡是身有职位或家庭富裕的人,家中都备有一个火炉,以
供自己取暖之用。象这样大的燃料消耗,木材资源势难满足
供应;然而这些黑色石块,却取之不尽,而且价格又十分
低廉”。(《 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年版)这些分析是有道理的。说明在元代煤炭取代木
材,逐步成为了主要燃料。马可·波罗曾到过当时盛产煤炭
的山西,他称太原府为大因府、称平阳(今临汾市)府为帕
因府(根据李季《元代社会状况的研究》),以上所记应该
也是当时山西用煤的缩印,也是当时经济社会文明的真实
写照。

六、明代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明代时期(公元 1368 年~1644 年),山西煤炭业发
展更为普遍。煤炭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明朝官府对
煤炭 业 管理大多 时间 比 较 松 驰 ,办 矿 手 续简 单,一般都听
民自采。明中期,还实行了“招商承办”制度,即矿业主要由
矿商承办开采。官府对民间煤窑管理主要是采取抽分或收取
课税办法增加其收入。明代的山西是全国煤产地最多的一个
省,据《明一统志》载:山西的阳曲、太原、榆次、寿阳、清源、
交城、静乐、霍州、吉州、临汾、洪洞、浮山、赵城、汾西、岳阳、
翼城、河津、灵石、辽州、泽州、阳城等地都产煤炭(《明一统
志》卷 9.20.21)。但这个记载还不是全部,如山西大同此
时已是煤炭盛产地,供应居民和军队烧用煤炭。山西高平县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 年),唐安镇一个煤窑还曾发生
过一次瓦斯爆炸事故(顺治《高平县志》卷 1.卷 9)山西保
德 县 在万 历 年 间 产煤繁盛,但煤炭税 课 多有污吏侵用,万
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知州特立石垂戒(乾隆《保德
县志》卷 3)。山西临县“中脚山,在县东四十里,出炭”,明
嘉靖间知县张墀(chi 台阶)“开凿利民,后被水淹”,万历
间知县常时芳“复浚之”(康熙《临县志》卷 1)。明代灵石县
回来峪一带煤业也很兴盛,当地枣洼寺中约有五百个和尚
在此依靠采煤和采铁生活(《灵石县志》卷 12)。
明朝官府逐 渐 放弃了对煤炭开采的限制,而且 经 常免
收高额抽分。明正统十二年(1447 年),周忱等奏报“大同
山西数处,产有石炭,军民小户自取烧用,亦被巡抚抽分、
纳课,深为不便”。结果明英宗批允“军民自取石炭,免纳课
钞”(《明英宗实录》卷 158)。从而使煤炭业得以较快发展。
全省各地煤窑到处可见,平定一带用石炭“酿家尤甚”。宋应
星在《天工开物》中讲道“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
”。
明代的冶铁燃料已大部分使用上煤炭。冶铁中“凡炉中
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之)七,木炭居十(之)三”。其它
用煤如“熔铜、化石、升朱”、“烧砖”等都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炭。
而且“燔(fan 焚烧)灰火料,煤炭居十(之)九,薪炭居
十(之)一”(宋应星《天工开物》卷 11、卷 10)。
此时,山西的煤炭贩运也很活跃,甚至贩运到了北京
等周边省份。山西西依黄河,此时黄河上运煤船只已很兴盛
顺治元年(公元 1644 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将领刘芳亮
率军从韩城一带东渡黄河向山西挺进,就是靠运煤船只以
济。(《潞安府志》

《韩城县志》中均有记载) 。从明代开始,
直到 现 在有一 传统 ,每当 “ 上元之夕 ” ,即农 历 正月十五,
山西地处产煤之乡的人民,家家燃烧煤炭,通晓达旦。传说
光气上属,天上都是红的了,用以补天。同时也是配合元宵
之火,欢庆佳节,预祝煤炭来年丰产。

七、清代(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山西煤炭业
清代(鸦片战争前,公元 1644 年至 1840 年)是我国
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采煤业
也进一步发展。开采的范围广、规模大。十八世纪后期,全国
人口增至三亿。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国家。
1820 年中国人口约占世界 35.7%,国内生产总值占
世界 28.7%,人均生产率具世界人均生产率水平的 80%。
同期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1.8%,人口占世界的
0.9%,人均生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
2005 年,中国人口约占世界 20%,国内生产总值占
世界 5%,人均生产率具世界人均生产率 25%。同期的美国,
人口占世界的 4.6%,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28.1%,人
均生产率是世界人均生产率的 6 倍。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
商业学院网络金融研究所主任约翰 ·塔托姆《中国会超越美
国吗?》(《参考消息》2007 年 9 月 20 日)。
(一)清朝对煤炭的开采政策
清朝初年,清廷采取 “ 重农抑商 ” 政策, 矿业 开采 发 展
较慢。清中期的康熙年间,尤其是乾隆五年( 1740 年)后,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朝廷
对煤炭管理逐渐放宽了政策,煤炭业有了较快恢复和发展。
还有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采煤对地表、地下、山川外貌等
环境影响,容易受到风水之说的阻碍,但清代一些皇帝对
此观念相对淡化,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禁忌。清朝乾隆年间是
我国古代煤炭开发事业的兴盛期和最高峰。
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普遍勘查煤炭资源的
活动。清高宗批准“各省产煤之处,无关城池龙脉,古昔陵
墓,堤岸通衢(qu 大路)者,悉弛(chi 松开)其禁,该
督抚酌量情形开采”(《清高宗实录》卷 645)。清朝在对煤
炭业的管理上,建立了采煤执照制度,采煤执照又叫窑照、
煤照、煤票、印票、龙票、煤窑证等。开窑者,先向官府申请,
官府同意后发给采煤执照。清乾隆五年(1740 年)朝廷将
签发采煤执照的权限由工部下放给地方官吏,简化了办矿
手续,促进了煤业的发展。采煤执照的出现,既方便了封建
官府对煤窑的控制与管理,也减少了因滥开煤窑所发生的
争讼斗殴事件,这是我国矿业法规的雏型和在矿业管理上
的一大进步。
清朝 继续 推行 “ 招商承办 ” 制度, 调 动了民 间 开 矿 的积
极性。许多煤商纷纷携带资本报请开矿,使煤炭成为商品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清代山西煤炭的开采范围
大同怀仁的煤“出者极多”,广灵的“煨炭,精腻(ni 油
腻)细碎,埋炉中日夜不灭”(乾隆《大同府志》卷 7)非常
著名。
山西平定“土产以炭为最,……土人每视山上石脉即知
炭之有无,有穿地至三四十丈者”。由于居民“用石炭为炊” ,
“ 酿 家尤甚 ” ,将煤渣 倾 倒河中,致使河道阻塞,每至夏季
造成水患,乾隆年间多次发生灾害(《平定州志》卷 5.2)。
凤台县(今晋城县)为了解决煤窑水患,康熙年间曾
凿泄水煤渠,乾隆年间又有人集资多次修浚(jun 挖通)
(《朱批奏折》)。
保德 县 “ 石炭 颇饶 ” , “ 穷民舍生深窟,往往有不免者 ”
(乾隆《保德州志》卷 3)。河曲县石炭开采极盛,“砍炭者持

钁(jue 钁头)入窑,伐以猛力,铁石相击之声日夜不绝”,
煤窑“极深可至数里”(同治《河曲县志》卷 5)。
赵城县(今洪洞县)一带 “ 万山攒(cuan 聚在一起)
簇(cu 团、堆),多采煤为业,贫者往赁役焉”(道光《赵城县
志》卷 6)。翼城的煤炭“有香臭软硬之殊”(乾隆《翼城县志》
卷 22)。
孝义县“产炭颇盛,山中多穿山为穴,深或数丈及数十
丈,取者携灯鞠躬而入”,其煤“东南可鬻( yu 卖)至百里
内,西北可鬻至三百里内”,运煤“大小车辆络绎不绝”(乾
隆《孝义县志》)。
五台县炭窑为县民 “ 生计之所资 ” ,乾隆年间县令曾革
除任意征取煤炭,并勒石立碑。当地居民“稍暇(xia 远)以
驮炭为业”,从产煤区驮炭贩卖到定襄、忻州、崞县(今原平
县)一带,十分艰苦。
从当时因煤窑构讼(song 争辩)酿成命案,多有发生,
也可看出煤窑之多。如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公元
1767 年~1769 年),凤台县(今晋城县)因使用煤水渠
和开 挖 煤 窑纠纷 成 讼 ,山西巡抚鄂宝 还 将此案 结 果上 报 朝
延(《朱批奏折》)。乾隆四十年(公元 1775 年)在阳曲县,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 1797 年)在乡宁县都有此类案件,并
在刑部备案(《刑科题本》)。这一时期可以说煤窑已遍布全
省各地。如:《大同煤矿史》记述:大同矿区明清时期,“土
窑开采的遗迹,数以百计,仅登明寺、大北沟一带,已发现
土窑约 140 多处,四老沟一带 E 层以上浅部煤层均采空,
山顶出现大裂缝,其它各处都已发现矸石积累,洞穴鳞鳞
(lin 象鱼鳞一样的)”。在阳泉、太原的西山一带,据现浅部
煤层开采中所发现的古窑坑道和古空区也已相当普遍了。
(三)清代山西煤炭的运销
此时山西煤炭已行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内蒙
等周边省份。成为重要的商品供应市场。许多人由贩卖煤炭
而发家,出现了挟有巨资的煤炭商人。如明代山西有的煤炭
商人押运十几船煤到北京 贩 卖,价 值 二万八千 两 ,而 获 利
达十余万两(杜纲《娱目醒心编》)。如在清朝道光初年,山
西大同即有炭牙(煤炭贩卖者)九名,聚乐城(今大同附
近)有斗牙(贩卖粮食)一名(道光《大同县志》)。说明煤
炭的贩卖者比粮食贩卖者人员要多、规模要大。
(四)清代煤窑的经营方式
当时煤窑的经营方式有:官窑、军窑、民窑三种。煤窑的
类型有:1、认采商投资经营;2、地主本人投资经营;3、几
人共同投资经营;4、地主与他人共同投资建窑,然后租赁
给他人开采经营;以上四种经营方式统称为民窑。5、官窑,
可分为认采商认采和由官府直接经营。6、军窑,由军队直接
开办,实际上也是官窑的一种。这一时期的山西煤炭主要是
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已孕育出了资本主义萌芽。

八、古代对山西煤炭分布和品种分类的认识
(一)古代对山西煤炭分布的认识
古代,山西煤炭在分布和品种分类上,史书记载不少。
据《山西通志》记载:山西“煤炭,南北诸山皆有之”。明、清
《一统志》及《旧通志》等文献中,更有较详细的记载。山西煤
炭所分布之地,虽仅指出太原、大同、平定、泽州、平阳、宁武
等三十多个州府及 县 ,都有石炭或生产石炭,但其面亦可
谓广,说明自南到北、均有煤炭分布。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煤
炭地质知识,据《平定州志》载,在平定州(今阳泉市)“土
人每视山上石脉,即知炭之有无”。古人一向把矿层视为脉 ,
寻找煤层即称为脉炭。至于何种岩层中有煤,孙廷铨《颜山
杂记》中是这样讲的“凡脉炭者,视其山石,数石则行,青
石、砂石则否”。青石即石炭岩,数石则指页岩,“数石则行”
是说煤脉在数石(页岩)中夹行。由于煤层顶底板多数为页
岩,因而有页岩的地方,往往有煤赋存,有石灰岩的地方
则没有煤。这符合一般煤炭的赋存规律。明代《天工开物》讲:
“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辩有无之色”。即采煤有经验者
能从土层颜色观察判断其下有无煤炭,例如有些煤层距地
表较近,可使表土变黑,黑色也就是标志颜色。
还 有山西不少地方利用裸露煤 较 多,直接从找露 头 开
始,称为“查矿苗”,《颜山杂记》讲:要“查其土有黑苗”。这
也是古代找煤最普遍的方法。
另一种是看地表植被找煤。据《寿阳县志》记载:“山无
草木,下有石炭极佳”。这一方法在一些地区比较适用。但也
有局限性,因有些地方则山生草木,下边也有煤。比较普遍
的方法是,常常把有煤的山上某 种 多 见 植物,做为找煤的
指示植物。
(二)古代山西对煤炭品种和用途的认识
对煤炭的品 种 分 类 ,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使用中,根据
煤在燃烧时其烟、焰大小、粘结程度、耐烧与否等性质而分辨
出不同品种和确定出最佳产地。古称的“肥炭”即今之肥煤;
“硬炭”即可供炼焦的焦煤;“劣炭”即指今之贫煤;“煨 wei
炭”即今之无烟煤;还有“柴皮炭”即未成熟的年轻褐煤。古
代对山西各种煤的产地,也指明了无烟煤以平定最佳;炼
焦煤出自霍州,作枯炭最良(《山西通志》)。所有煤的品种、
性质、产地与今日地质勘探或生产使用所分析者,基本相同
古代山西人民对煤炭燃 烧 不充分,会使人中毒,也有
了认识,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人有中煤气毒者
昏瞀(mao 目眩)至死”。预防它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室内通
风。康熙《长子县志》载:“以煤作火炕,稍不慎则受其毒焉。
古每临卧,必蓄水灶头及罅( xia 缝隙)其卧室之纸窗,以
御之”。
明清冶铁业已把煤炭作为主要燃料。宋应星《天工开物》
讲,炼铁燃料,煤炭占十分之七。此时的炼焦技术进步,更
为用煤冶铁开辟了广阔道路。炼焦煤要用臭煤、烟煤,即“内
含油,燃之则融结为一”(《山西通志》)。直到解放后一段
时间,山西土法炼焦还很普遍。
明清山西人民 还 会在煤中提 炼 有益物 质 ,比 较 普遍的
是从含硫较多的煤或煤矸石中提炼硫磺。如雍正《泽州府志》
载 : “ 其产(硫 磺 )陵川者,皆于臭煤石液中取出 ” ,并 详
细记载了提取硫磺的办法。
此外古代用煤烧制陶瓷、烧砖、烧石灰、煮盐、制作型煤、
用于医药、用作建材、用煤制墨与写字、印刷、做漂白剂、作肥
料等等。都标志着山西古代人民在认识煤炭和煤炭利用方面
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九、古代山西煤炭的开采技术
我国古代煤炭开采技术到明清时期臻于完善,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采煤技术,在我国科学技术宝库中占
有一席之地。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主要还是原始落后的
手工业生产方式。(一)在井筒开凿上: 古代煤窑大多是
露天采取或沿煤层露头向里打平峒(dong 山洞)或斜井取
煤,李时珍讲“横入十余丈取之”。乾隆《孝义县志》记载,“
西北山中,多穿山为穴,深或数丈至数十丈”这里即有平峒
也有竖井。(二)在开拓部署方面: 古代煤窑往往是以掘
为采,工作面不大,巷道较长,有的长达数里。古代大同一
带采煤工作面是先把煤层底部掏空,同时留一些煤柱支护
然后砍倒马腿凿打煤层,使煤落下。(三)在井下支护方
面:井下支护主要采用人字架、二柱一梁或框架式等方式支
护。(四)在井下运输方面:井下运输主要是人背、肩挑,
有的也使用畜力运输。(五)在矿井通风方面: 矿井通风
大多采用单井筒或双井筒的自然通风,有的也采用人工通
风,人工通风主要是用风车、风柜、风扇、牛皮囊等往井内扇
风。抽放井下瓦斯有害气体是用竹管。(六)在井下提升与
排 水 方 面 : 提升主要是用 辘轳 。排水主要是采用牛皮 囊
(包)。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技术之精湛,无愧于东方文
明古国之称。山西煤炭的古代开采,从唐宋一直到明清的一
千三百多年中,是比较兴盛地区。但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始终
采取 “ 重农抑商 ” 的政策,致使采煤业一直未能摆脱原始落
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煤矿灾害频繁,所遗采区也不充填,
屡屡导致煤层自燃,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损坏。
山西近代的煤炭工业,是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的社会,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 明 清煤炭 科学技术 (二)

煤炭开采技术
我国古代煤炭带材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至明清臻于完善,进入了集大成时期。当时,
在这一领域的不少方面,我国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许多独特的创造,凝聚着我国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的在今天煤炭生产中仍有可以借鉴之处。智利介绍一下明清时期井筒
开凿,开拓部署,井巷支护,矿井运输、提升、排水、通风、照明等几个主要环节的简要情况。
1.井筒开凿。开凿井筒是煤炭开采的第一步。古代煤窑的井筒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
在很浅的地方直接挖坑,露天采取,称炭穴。另一种是沿煤层露头向里面打平垌或斜井,这
样比较省工省事,李时珍讲的“横入十余丈取之”就是指平垌。再一种是开凿竖井,将井筒
打到煤层,进行开采,这是较难处理的一种。
关于煤井的深度,如前所述,在魏晋时,已达到八丈;宋代的鹤壁古煤井深度已达十六
米左右。明清时期记载井深的资历哦很多,陕西乾隆《白水县志》载:“石炭,凿井三百四十
尺取之,足供饮()”;陕西《澄城县志》载:“西北山中,多穿山为穴,深或数十丈”;
《磁州志》载:“煤炭出州之西山一带,入穴取之,深数十丈”;雍正《井陉县志》载:“炭
井入地二三十丈不等”;而光绪《长兴县志》载:河北唐山一带“煤井深有百余丈”者,当
然,上面所举例子是较深者,而且也并非全指井筒深度,有的也把延伸长度计算在内。
凿井是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的,《颜山杂记》中有这样几段话:“凡攻炭,必有井干,虽
深百尺而不扰”。“视其井之干,欲其确尔而坚也。否,则削”。井干,即井筒。井筒位置选
择和凿井,一是要做到“确”,即选址要准确无误,不然会造成反工。二是坚,即必须坚固
牢靠,以保安全。这两条要达不到,井下不然削垮(“否,则削”),这是不言而喻的。为
了保证井筒的确和坚,还必须“避其泌水之潦”,注意“井病”(指盘锢与鸡窝),以及
“测石之层数” 。可见井筒位置确定,必须根据地质条件,不可在含水大,有井病的地方
的开井,而且还要准确测定“石之层数”,这样才能保证井干的确与坚,达到成功。
2.开拓部署。井筒打至煤层后,就要布置和开掘巷道以及工作面,翼展开生产,达到“随
其左右阔取”1(《天工开物》)的目的。这项工作叫做“已得炭然后旁行其隧,井得炭而支
行”(《颜山杂记》)。“隧”即主要巷道,“支行”即开掘从主要巷道至工作面的通道。
在鹤壁宋代煤矿中,企业开拓部署方法是将井田划成若干小块,让后逐个进行回采,这
是传统的房柱式采煤方法。
明清时期布置巷道要根据煤层的地质条件,即“旁行其隧,视其炭之行”,要看煤层的
走向、倾向及厚度。首先,要根据煤层情况,两条主巷,一为通风大巷,一为输出大巷,要
求“欲其燥以平也,否则研(平整)”主要巷道干燥平整才能便于行人,运输。其次,为达
到工作面就要布置上山和下山。孙廷铨对此言之甚详:“其行隋也如上山,左者登,右必降,
左者降,右必登,降者下(),登者上(),循山旁行而不得平,谓之反()”。(),是
指在上下山为便于行人、运输而设置的阶齿。想要采出不同的煤层或倾斜的煤层,就得布置
上山或下山,从有高必有下,有登必有降,说民与主巷道相连的工作面可能有两个通道,
这既安全又便于通风,非常科学。
巷道遇到“脉正行而忽结”的断层和“窠窠螺螺”的鸡窝现象,也不要紧,采取“曲凿
旁达”的办法,绕过去就是了。古代煤窑,往往以掘为采,掘进巷道过程中既是采煤,因此
工作面一般不甚大,而巷道却较长。宋代煤井仅四条巷道就 500 余米,而区开采面积区不甚
大。到明清时期,巷道延伸一般在几十丈至几百丈甚至长达数里者,如明代崔铣《彰德府志》
就讲:“安阳县龙山出石炭,入穴取之无穷,取深数十百丈”,根根石 2 这里的“取深”
当指巷道延伸之长度。又山西《河曲县志》载:“窑初入甚浅,后乃渐深,极深可至数里,结
伴而入,分坎而伐”。这个分坎而伐,说明井下有若干工作面。而浙江长兴县,在乾隆年间
“煤井深……远至二三里”者,因经常发生事故,以至地方官吏出示煤井“不得过深远”
的晓喻。
我国古代采煤工作面的名称各异,有的地方叫膛子,有的地方叫煤窝,有的成为茬口。餐
每工具一般是凿,锤、镐、钎等,除形制不同外,无更大区别。古代,落煤称为功煤、伐煤、凿
煤。落煤方法尚未见用火药包括的记载。为了提高落煤效率,多利用煤层节理,先在下部掏
槽,然后凿打剥落。 《颜山杂记》所说“凿煤井,功山出石,其理自然而解”,就是掏槽落 煤
方法的旁证。另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中附有一张采煤图,画中人一手操钎,一手抡锤,
凿打煤层,也于此相合。又如大同土窑一向是先把煤层底部掏空,称为刨根,先留一些煤柱
支护,称为马腿,然后坎倒马腿,凿打煤层,使煤层下落,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当
时,不仅是厚煤层,而且薄煤层也可以采。据《颜山杂记》载,在山东博山一带,连“薄及()
(脊骨尽处)” 的薄煤层,也可以采,不过是“凿者螬卧”,落煤更加困难罢了。
3。井下支护。为了解决井巷和工作面的塌落冒顶问题,支护是必不可少的,《颜山杂记》讲:
“掘山炭者多压溺”从反面说明了支护的重要性。中国矿井支护历史悠久,在湖北铜绿山东
周古铜矿遗址的平巷中,已经用木制框架支护,在立柱的外侧也有背板,其支护技术不会
落后于金属矿山。
有些煤井巷道不长,顶板较好,一般可不支护,或留一些煤柱,或把巷道修成上窄下宽
的梯形或近似三角形,减小空顶宽度和顶板压力。如鹤壁宋代古美景有些巷道就是如此。但
若巷道较板,以至条件不好,就必须支护,如《天工开物》所说“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
清代,一些官吏也曾严令开掘煤井必须“隧挖随支板木”(《长兴县志》)。
巷道支护形式是因地而异的,大致有三类:第一是人字架,多用于上宽下窄,或近似于
三角形的巷道。在唐山地区的古窑种,常可见到这种支架。第二类是二柱一梁,这种支架形
式最为多见,有的二柱上端略向里倾斜,以使之柱更为牢固。第三类则是框架式,即为四根
木料为一组(称一厢或一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支柱倒伏,加大支撑力,亦可防止
底板鼓起。古代煤矿采用框架式结构支护,尚未见之于文字记载,我们可从“略如采煤之法
”的铜矿的支护记载中,推断明清煤矿的支护情况。 《滇海虞衡志》载:“()口不甚宽广 ,
……虑陷支以木,间二尺余,支木四日一厢”,不能够以 厢数来计算巷道的长度,这在今
天的矿工中仍然流行,在《滇南矿场略图》中所记更详:“()中镶木,土山窝路,资以撑
住,上头、脚下,横长二三尺左右,两柱高不过五尺,大必过心二寸外。用木四根,谓之一
架”窝路,即巷道。这里讲的是框架式支架的结构、规格及间距。这些资料可供研究煤矿支护
参考。
4.井下运输。古代没要进价运输,除去人背、肩扛之外,值得提及的还有一种拖框和拖车,
即长方形或船形运煤工具,或竹编,或木质,有的拖车下钉有铁条(拖条),有的安上小
轮,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 井下运输效率。这在古代较大煤窑是很普遍的。有的煤窑井下曾
用马拉煤,所以有的地方仍将井下运输巷称为马路。又山西阳泉在嘉庆年间,一个煤窑被水
所淹,有“工人驴骡四五十口”被困井下,据此估计该运煤驴骡当有十来口,说明井下蓄
力运输的发达。
5.矿井通风。矿井通风流通,是煤矿生产的关键。只有保证通风,巷道才能延伸得较远,
保证生产进行。
古代煤井通风,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自然通风,又有单井通风及双井
通风两种。
双井通风这是较普遍的办法,早在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大同一带
的“封穴”,就很可能是一个小窑的进风口。
关于双井通风,最早的记载见于《颜山杂记》:“是故凿井必两,行隧必双,令气交通,
以达其阳。攻坚致远,功不可量。以为井之谓也”。这里的“气井”,即风井。“行隧必双”,
说明其中有一条是通风巷道。由于有了两个井筒和通风巷,由于有了两个井筒和通风巷,就
形成了完整的自然通风系统。至于气井是出风还是入风,还不能确定。单一般出风井都选择
在高处,入风井都打在低处。又据《滇南矿物图》引《矿厂采炼篇》载:“……打井,略如采煤
之法。……井中气候极热,群裸而入,入深苦闷,掘风井以疏之,作风箱以扇之”。“略如
采煤之法”一句,说明另凿风井这种采煤行业上的通用措施,已推广到了其他采矿业。此外,
《边州见闻录》中亦有“上置风穴”之语。
在只有单井筒的煤窑,传统的做法是采用表风法。如山西大同,在方形井筒的一角,
用片石砌成一个三角行的回风道,回风道高出井筒,上方形如烟囱,名为“()咀”。这样,
风从井口进入井下,再经过有表墙隔出的回风道,由()咀抽出,形成风路。解放后,山西
及北方不少土窑还沿用这种办法。
人工通风的办法,主要是用风车、风柜、风扇、牛皮囊等往井内扇风。中国鼓风设备起源
甚早,至迟在战国据出现皮制的鼓风设备——囊,以后各代不断改进完善。古代煤矿完全可
以从中得到启发,将鼓风设备引用到煤矿中去。至明清,关于扇风器械记载甚多,如前所引
《矿厂采炼篇》中由“作风箱以扇之”的记载。 《滇南矿厂图略》业讲:“风柜略如米之箱。后
半截窝路深远,风不透入。……设此可以救急“等等。
为将风顺利引入井巷深处,至迟于清代就出现了风筒。据调查,北京西山清末时的一
些煤窑,曾使用荆笆编制外面涂泥的风筒;内蒙古元宝山煤矿曾用布制风筒;萍乡矿区曾
用竹风筒;还有的地方用苇席或木质的风筒,真是五花八门,样式繁多。
特别应指出的是,为防止因井下漏风而造成风量不足,尚有风门之制,民国《()为
县志》载:“凡窝路至堂子(工作面)之入口处,须置一门,随启随闭,以免风于中途由窝
路逸洞外“。按这虽系民国间记载但纯讲小窑传统技术。四川()为县在明清时采煤业就很
活跃,推想风门之制,清代已有,但未见文献记载,列此参考。
此外,小煤窑中通风的土办法尚多,如在出风口置火炉或吊挂火炉,以使气温升高、
空气变轻,加快出风速度。这种加温通风的办法,甚至连清末机器生产矿井仍然在的使用。
清光绪年间,在徐州办矿的胡斯()就曾计划:“将来井既亦深,仍多设火炉在井内,升
其炭气,引入空气,自无气机塞之变”。另外,还有诸如泼水投泥,封闭采空区,防止风有
采空区而漏失等需多办法
对于进家马斯的有害气体,清明时的有较深刻的认识。明代《天工开物》讲:“初见
煤端时,毒气灼人”。陈聂恒《边州闻见录》亦讲:“烟煤气亦足死人”。光绪初年《风台县志》
转引旧县志言:“炭室矿洞遗失其中,岁久结毒亦能杀人,闻……其气香甜,既顷刻昏仆
死”,这里指的当是沼气或二氧化碳。此外,刘()云服务《矿政辑略》也指出:“地中变怪
至多,有冷烟气中人即死”,“煤矿最多此气,()宜防避”。
井下出现的云通风不良的云现象,矿工称之为憋气、煞气、闷亮。对此古人曾常用矿
灯来检查。 《颜山杂记》讲:“凡行隧者,前其手必灯,而后之”。意思是说,一手在前拿 灯,
看看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再进入。我们知道,风量足,灯必着。反之亦然。正因为空气不好灯
焰就矮,所以才有“闷亮”的说法。从灯的亮度,还可进一步认识到井下风量与季节的关系。
《颜山杂记》讲:“冬气既藏,灯则炎长,夏气强阳,灯则闭光”。冬天冷空气容易进入井下,
故风量足,灯火炎长,夏天反之,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我国古代不少煤窑夏天停辍,秋
后至冬春生产,大概主要是这个原因。
怎样排出井下有害气体呢?《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用竹管抽引的办法:“……毒气灼
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气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拾取
者”这种利用井下沼气的比重较空气小,靠气压差来排放瓦斯的方法是很科学的。这和今天
瓦斯抽放原理是一致的,不过使用器械不同罢了。
6.照明。煤矿是地下作业,要使生产正常进行,就必须有照明设备。从史实来看,古工
凡较优深的矿井,都有相应的照明设备。例如,湖北大冶铜绿山东同古铜矿遗址古巷道中就
曾发现“不少的竹签,一般都很短,一端有为烧的遗迹”,很可能是照明的遗物。
在宋代鹤壁古煤井中发现了不少小瓷盘、瓷碗,其中大部分是灯具,为了放置灯具,
在巷道两壁,还凿有些灯龛,说明当时一般采用固定式照明。
由于固定照明并不方便,因而后来又出现了便于携带的封闭式(不撒油)油灯。《 颜
山杂记》讲:“凡行隧者,前其手必灯”。 《孝义县志》也讲:“煤颇盛… …,取者携灯鞠躬而
入”。 《犍为县志》载:“皆头灯壶,籍光工作”。这些说明矿工随身携灯作业。
古代矿灯形制各式各样,名称因地而异,如猫儿灯、猴儿灯、夜壶灯、油葫芦、鸭咀灯、
瓢灯、瓦灯、蛤蟆灯、狼狈灯、油鳌灯等等。有的用布绳子缠裹于头上,有的手提,有的咀衔,
有的挂在背筐上,有的插在井壁上。 《滇海虞衡志》讲:“以巾束首,挂灯于其上”。井下 除
燃灯外,还有一些地区仍以燃松要松脂、柏树条、麻结照明,这在古窑遗址中也常发现。
上述明火照明的办法,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灾害。在血的教训下,渐渐就发展
,
到灯加罩。例如《本草纲目》 的采煤图中,立柱上挂吊的矿灯,上面已有灯罩。后来用罩者逐
渐增多,乾隆时期,浙江长兴地区还明确规定:“灯则用明角外罩”,以防止灯火外溢,
引起火灾(乾隆《长兴县志》)。
7.提升与排水。只有解决好提升问题,才能把煤和矸石提到井上,上下人员、材料和排
水。
提升,主要是个设备问题。例如,时代《天工开物》的“南方挖煤图”中,井口就有一
辘轳, 一人在旁摇木杷,将煤筐吊入井下。其实,在鹤壁宋代古煤井中就已以辘轳提水、提
煤。按:辘轳之制,起源甚早,如北魏贾勰《齐民要求》卷三载:“井,别作桔槔、辘轳”。又
如,元王祯《农书》卷十八载:“辘轳,圆转木也,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毂,其顶嵌以曲
木,人乃用手掉转,缠绠于轴,引取汲器,或用双绠,而顺逆交流,虚者下,更相上下,
次第不辍,见功甚速,汲于井上。取其俯仰桔(),取其圆转则辘轳,皆挈水械也。然桔()
绠短而汲浅,独辘轳深浅俱适其宜也”。辘轳在我国古代煤矿中是用得十分普遍的提升工具,
乾隆《淄川县志》载:“淄之俗……间以攻炭为事,然井深或至百尺,辘轳以坠,若下天状
”。
与辘轳原理相同的还有绞车,绞车与井口吸一段距离,绳子通过井上之轴,滑动上下 ,
用来提升。这比辘轳又进了一步,也好掌握。绞车在晋代就有明确记载:“邯郸城西石子岗
上有,作赵简子墓,至是(石)季龙令发之,……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绞车以牛皮
囊汲之”。估计当时煤井有可能借用此法提水、提煤。至明清时,煤矿绞车已经不少,康熙年
间云南昆明附近煤井提煤就是“以绞车上起的转动绞车除用人力外,亦用畜力,其具体情
况因地而异。另有所谓绞盘、转转,皆与绞车同理。如《天工开物》讲:“井上悬秸秆,辘轳诸
具,制盘架牛,牛拽盘转,辘轳绞(),涉水而上”。
不解决水的问题,谈不到采煤。明嘉靖《彰德府志》讲:“水尽然后炭可去”。牛皮囊是
中国古代常用的提水工具,遗失因其 可以大量提水,大者一次可提数百斤,非水桶所能及;
二是因牛皮坚韧耐磨耐用。直至解放初期,不少煤窑还在用牛皮囊排水,足见其生命力。
中国古代排水工具还有唧筒,又称水龙,南方多称为空名车。《天工开物》卷五曾提 到
这一排水工具:“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着,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吸
水入筒”。这种唧筒装置制作方便,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在南方煤矿十分普遍。按:唧
筒之制,可上述道宋朝。
《东坡志林》卷四载:“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 )
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苏东坡这里讲的是四
川盐井的唧筒。当时重庆、彭县、广元一带煤炭已经开发了,推想煤井水亦可借用此械。
在《滇南矿厂略图》中,唧筒又称()。此书详细介绍了其形制和使用方法:“(),
或竹或木,长自八尺至一丈六尺,虚其中,径四五寸。另有棍,或木或铁,如其长。剪皮为
垫,()棍末用于摄水上行。每()每班用丁一名,换手一名。计()一条,每日三班共用
丁六名,每一()为一闸。每闸视水多寡,排()若干。深可五六十闸,横可十三四排,过
此则难施”。
用水龙车水,因巷道较长,只好一段一段传递。每条水龙下端设水窝以聚水,又称为
坝坎,有的称为台。用水龙抽水在南方尤为普遍,清末明初,安徽芜湖一带煤矿也是如此据
载:“矿内水……大,本地人惟用竹器抽水,其长竟至一丈,以一二人抽之,此项抽水器
具,每一矿用五付至十付者。系由矿底以至矿面,层层抽泻,日夜不停”。
古代对煤井并排水十分重视,除用土机械排水外,还利用地势砌造泄水巷,讲水泄于
窑外,如京西上椹子海窑、巧利窑、沙果树窑三家于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共同建一泄
水巷,把水排出。又北京“门头沟各煤窑旧有泄水石沟,长六百八十丈有奇”,后来由于淤
塞,清政府曾于嘉庆六年(公元 1801 年)借给窑户白银五万两,以重修泄水道。可见对于
井下排水工程,连封建政府也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关注。
明清时期煤炭科学技术(三)
对煤炭的认识和利用
勘探和采取煤炭,最终目的还是利用煤炭,让煤从对方面为人类服务。但是,利用煤
炭的前提和关键则在于对煤炭各方面性能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主要成
就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煤的可燃性的认识。
中国人民对煤的可燃性的认识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对这种黑石头可以燃
烧已有了所了解。道西周至至战国时期,则已明确认识道煤的可燃性。魏晋时已经有了“石
炭”、“可燃以()”的文字记载。这种不断深化的认识,至明清达到了新的高度。
明清时期,对发热量的不同的煤有不同的称呼和用途。《颜山杂记》讲:有的煤“其 火
文以柔”,只能用于“房()围炉”;而有的煤,“其火武以刚”,“以煅金冶陶”。《 天
工开物》也讲:“炎高者曰饭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又讲,铁炭“其
火性内功,焰不虚腾”,“”与炊炭同形,而有分类也“。所谓铁炭、饭炭、炊炭,则是以发
热量及用途来分类的。
煤在燃烧过程中有烟无烟以及烟的多少,早已为我国古人所注意,并以此来作为煤的
分类标准之一。
《常宁县志》载:“有煤碳、铁炭、烟炭数种”。清《霍州志》也讲:“肥炭烟多,
……燃烟多者燃之难尽”。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关于烟煤、烟炭的记载。这里虽然没有使用挥
发分这个词,但对于烟煤的命名,实际上已考虑到煤的挥发分了。
如何使用煤燃得更旺?我国古代有三种值得注意得经验。期一,是烧煤时掺水。《天 工
开物》讲:“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入炉先以水沃”。一些煤在燃烧时,先放一些水,可
以使火燃得更旺,提高炉温,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一经验至今在许多地区仍然在沿用。北京
地区之所以把煤称为水和炭,就是这个原因。其二,是煤火中加点盐可使火更旺。清人宽夫
《日下七事诗》讲:把盐撒入煤炉少许,可“引地炉火旺”,其诗注曰:“盐中有硝,投煤炉
内火辄旺”。其三,是把碎屑的煤加上粘合剂做成煤饼,提高煤的块度,便于通风,以利烧
用。
《天工开物》中提到一种自风煤 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用鼓风通红,则自昼达
夜”。
第二,对烟煤的粘结性的认识。
烟煤被加热后,产生胶质体,因而表现出一定的粘结性。中国至迟在明代就已经有了
烟煤的粘结性和可熔性的记载。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载:“煤则各处产之。臭者,
烧()而闭之”。这个()字,是对烟煤粘结性最好的概括。
《山西通志》还做了进一步的描 述:“
炭硬,而多烟,内含油,燃之则融结为一,作枯炭(即焦炭)最良”。由于这个原因,古人将
这类有基础上,才发明了炼焦技术。
第三,对煤中含硫等杂质的认识。
煤中含硫这种较普遍的现象,至迟在宋代已见于文字记载。由于煤中含硫,燃烧后常
有刺鼻的臭味,因而人们常把这类煤称之为臭煤,明人崔铣讲:“安阳县龙山出石炭,……
气愈臭者,燃之愈难尽”。方以智《物理小识》载:“今山东颜神镇烧琉璃采诸石,以礁化之,
即臭煤也”。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讲:煤“有大块如石而光者,有疏散如炭末者,俱作
硫黄(磺)气”。古人对煤中含硫的认识,对于煤的合理利用有重要作用。
第四,对煤的风化、自然现象的认识。
离地表很浅的层,长期接触空气,在风雪和日光,氧气的作用下,都会发生风化。经风
化的煤,质量不好,发热量降低。 《颜山杂记》对此有过描 述:“近土而上浮”的煤,“其色
蒙,其臭平,其火文以柔,其用于取暖。孙廷铨称这种现象为“死”,反之为活,所以,对
煤要“辩死活”。当煤的氧化过程继续下去,内聚温度达到煤的燃点,煤就会自燃。煤的自
燃甚至可以造成夜间火光一片的现象。这类记载也不少,如宁夏中卫县“炭山,…… 山产
石炭,近西一带有火历年不熄,俗呼为火焰山”。此外,山西河曲县的“火山”也是煤曾的
自燃所致。
第五,对于煤气中毒以及井下瓦斯的认识。
煤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晋代陆云《与兄书》中关于煤“然(燃)烟
中人”的描述,是我国关于煤气中毒的最早记载。对于南宋后期宋慈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
录》,后人在补注中把煤炭毒列入了“意外中毒”一节。其中载:“中煤炭毒,土坑漏火气而
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其尸权而无伤,与夜卧梦()不能复觉着相似”。这里把发生煤
气中毒的原因、过程和症状,讲的一清二楚。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提出了中煤气毒的后果:
“人有中煤气毒气者,心口作呕,或即晕倒,急倒生萝卜汁灌之或清水亦可”。明代《本草
汇言》提出:“人有中石煤气者,晕()至死,惟灌冷水即解”。清道光《清涧县志》也记载了一
个偏方:“茄兰,叶如兰草,……京师谓之撇兰,能去煤毒”。此外,重要一条,就是加强
室内通风,康熙《长子县志》载:“以煤作火坑,稍不慎则受其毒焉。故每临卧,必蓄水灶头
及()其卧室之纸窗,以御之”。北京地区为防煤气中毒,专门设制了风窗(风斗),当时文人
还有咏风窗的诗句。
随着对煤炭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煤炭的利用也日益广泛,几乎所有使用燃料的行业和
部门,都利用上了煤炭
冶铁行业,是明清时期主要用煤部门。《天工开物》讲,当时炼铁燃料,煤炭占十分 之
七(“煤炭居十七”),说明了煤在冶铁业中的重要位置。至于炼焦技术的发明,更为用煤
冶铁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此外,古代烧制陶瓷,升朱、烧砖、烧石灰、冶炼其它金属都在不同程度上广泛利用煤
炭为燃料,这里不一一阐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在长期利用煤炭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窝国至迟在汉代就已经
能成批制作和使用煤饼。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特殊的煤炭加工制品——香煤饼。这种特殊
的煤饼在明清时代仍然沿用。
明清时期,煤砖、煤球等多种形状和不同规格的型煤相继出现。北京地区城镇居民多烧
用煤球,《乡颐解言》载:“京师城内人家,多和黄土煤末中,为丸为()烧之”。在明代,
甚至有直径一尺五寸的大煤饼。古代,煤饼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而且在工业上用途也很广泛,
仅《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有可用以冶铁、“熔铜、化石、升朱”、“燔石为灰与矾、硫、烧
砖”。把煤炭加工制品应用到手工业各部门中,对我们今天仍有一些启发。
用煤炼焦,是我国古代煤炭加工利用的另一重大成果,早在唐代已见其雏形,至宋代 ,
炼焦技术渐趋成熟。但有关炼焦的文字记载则见于明代。明代天顺元年就有关于各地朝廷交
纳焦炭的记载。方以智《物理小识》载:“……或谓之砟,散无力也。炼而坚之,谓之礁。顽于
石,重于金铁,绿焰而辛酷,不可(也)。……故礁出于炭而烈于炭”。吴其浚《滇南矿厂图
略》讲:“煎炉亦用煤炭,法先将煤炼净,土窑火煅成块,再敲碎用,火力倍于木炭”。这里
把炼焦煤的选择,炼焦的方法,礁的特点,交代的一清二楚。据《物理小识》记载,炼焦中还
有紧礁与慢礁的区别,而且“慢礁五日不绝火,紧礁三日不绝火”。
我国古代对于炼焦用煤也是有选择的,即要用臭煤、烟煤,所谓:“内含油,燃之则
融结为一”(《山西通志》)者。康熙《磁州志》载:煤“又分肥瘠,……肥者火炼为交谈,备
冶铸之用”。关于具体操作方法,嘉庆《彭县志》中有所记载:“火煅三四昼夜,以烟尽为度,
遂结成块,性最坚,火最烈”。到近代,我国土法炼焦十分普遍,许多地方土焦炉如蜂蚁之
聚,这对于我国冶金等行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古代,煤炭除作燃料外,利用的门路还是相当广泛的,用来雕刻工艺品和生活用
品己见第十节所述。这里简要介绍其它几个方面:
用于医药。煤于其它药配伍,可治一些疾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此记载较为详细,
其它药书中记载也很多。用于建筑。有的煤坚硬如石,有些地方就用它来直接垒墙。用煤来充
填地基槽,则在许多地方都有发现。
提炼其它有益物质。比较普遍的是从含硫较多的煤火煤矸石中提炼硫磺。如雍正《泽州
府志》载:“其产(硫磺)陵川者,皆于臭煤石液中取出”,并详细记载了提取硫磺的办法。
又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全志》载:“油炭有烟,见火即融,可取煤油”。这是指萃取煤焦
油。还可以从富含铁矿的煤或或煤矸石中提取皂矾不少副产品,这里不再阐述。
此外,我国古代人也用煤制墨、写字、印刷,用煤做漂白剂,用煤做殉葬品、祭祀品,
用煤作肥料。

凡此种种,标志着中国古人在煤炭利用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古代与 山西煤炭 有关的诗 歌



李峤(唐)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佩文斋咏物诗选》

炕寝
朱弁(宋)

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
方炽绝可迩,将尽还自续。
飞飞涌元云,焰焰织红玉。
稍疑雷出地,又似风薄木。
光绪《顺天府志》卷 18

五台山间《 驮炭道》
徐继畲(清)
对于古代采煤之艰难危险,几乎尽人皆知。然而,对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艰辛,非亲临其
境,是难以言状的。特别是那些地处偏僻深山的煤窑,只能靠人背畜驮来运输煤炭,其苦则
更甚。
山西五台县有个叫徐继畲(公元 1795—1873 年)的清代学者,从小耳闻目睹了当地居民
驮炭运煤的艰苦万状,对此大有感触。他说“炭,石炭也,似煤而有烟”。“五台南界产炭,
山路高险,俗呼驮炭道。民间农隙,皆以驮炭为业。余所居之东冶镇,其聚处也。自幼目睹艰
辛”。为此他写了一首反映驮炭之苦的通俗诗,题为《驮炭道》。为使读者了解全貌,引录 于
后:
隔巷相呼犬惊扰,夜半驱驴驮炭道。
驴行黑暗驿丁东,彼到窑头天未晓。
驮炭道,十八盘,羊肠蟠绕出云端。
寒风塞口不得语,启光千丈光团栾。
窑盘已见人如蚁,烧得干粮饮滚水。
两囊盛满捆驴鞍,背负一囊高累累。
驮炭道,何难得,归时不似去时轻。
人步伛偻驴步碎,石头路滑时欲倾。
日将亭午望街头,汗和尘土面交流。
忽闻炭价今朝减,不觉内心怀烦忧。
减价一时犹自可,大雪封山愁杀我。
五台县以山地为主,居民单靠务农难以为计,所以几乎家家都要到煤窑驮炭去卖,以补
生活的不足。据民国时期编的县志记:“五台幅员六七百里,……农工稍暇则以驮炭为业。
……山路崎岖,高者至数十里。民皆驱驴骡往驮。无驴骡者背负之。健者能负百余斤。夜半往,
傍午归。一路鱼贯而行,望之如蚁。……农民完课、授衣、婚丧杂费赖于此,……生计之艰苦,
至五台而极矣”。
《驮炭道》一诗,正是这种艰难处境的生动写照。正如此诗所描写的那样 ,
驮炭的村民,夜半就要起身,驱骡牵驴,行进在如羊肠盘绕的崎岖山路上。凛冽的寒风,迎
面刺来,人们无法张嘴,说不出话来。到了窑头天还不亮,但那里驮炭的人已多得如蚁群相
聚。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还要抓紧装煤、捆驮。除驴驮外,每个人还要“背负一囊高高累”。
返回时是重载,背上是沉重的煤囊,还要照顾牲畜,比来时更加艰难。“人步伛偻驴步步碎,
石头路滑时欲倾”、“汗和尘土面交流”几句使我们可以想见,跌倒者、滑下山坡者、摔坏者,
决不是个别现象。即便如此,他们想多卖点钱的愿望还是往往落空,那些煤商百般压低煤价。
“忽闻炭价今朝减”,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满腔的怨恨、忧伤、悲愤,到哪里去诉说!但这
毕竟还可以多少挣点钱。如果大雪封山,道路阻隔,连这一点钱也拿不到。“大雪封山愁杀
我!”这正是驮炭人绝望、痛不欲生的形象写照。
此诗的作者徐继畲,又名徐松龛,安健男。清代道咸年间曾任广西、福建巡抚。同治年间离
开官场,回到家乡五台。搜集资料,编写了《五台新志》一书。
《驮炭道》一诗就收录在该《志 》
中。他对家乡人民驮炭之艰苦,能进行客观的反映,并寄予深切的同情,这是值得肯定的。
《五台新志》1 卷

碑刻上的禁 采煤炭诗
李鸿畴
封建时代,我国许多地方以种种理由,禁止开采煤炭。朝廷以及地主官衙为使采煤禁令公
之于社会使军民人等周知,并冀传之久远,常把禁令勒刻于石碑之上,立于通衢大道。因此
我国不少的煤炭碑刻实际上是禁止采煤碑。
这些禁采煤炭的碑刻各有特色。山西盂县一块禁采碑中,除去讲了一通禁采煤炭的大道理
外,还刻下了精心撰写的一首禁煤诗,这就使碑文更具文采,也使人印象更为深刻。这倒是
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这块石碑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地点在山西盂县西吉村的涧沟河,碑文(见于《盂县志》
卷 20)作者李鸿畴,时任地主长官。李鸿畴是一个不在主张开采煤炭的人,他很注意不要
让煤窑逼近坟茔,影响居民团结。碑文一开始也承认开煤窑是民生所赖。他说:“晋阳北山
多煤产。而盂县一境所产尤多,民生赖之,自昔为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禁止采煤呢?
原来,有个姓王的窑主,在西吉村附近租用李姓土地,开设煤窑。因此窑距本村张长庚家的
坟茔不远,故张长庚将其控告于县官李鸿畴那里。地主官经过“亲履周勘”,认为“窑口适
邻吉村之右百弓内外,丛冢累累,实与张长庚等先茔宅兆有关”,所以产即将此煤窑封闭。
他认为开煤窑闭害很多:“穿毁则元气必伤”,“其窍心虚则风生”;“穷其利,其土必
竭,土竭则水溢”;“伺有金石相触,而火乘之,窀穸一空,骸骨莫问在视,为利薮者亦
何瞰计及?”
他在讲了上述的禁煤理由之后,就把这首禁煤诗引了出来,他之所以写作这着禁煤诗,
并且刻在石碑上,是要“固文以志之”,“后之人读吾句而知吾意,凡近城脉、临坟茔而耽
是利者,亦可以三复斯言而终止矣”。他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着刻在碑上的诗作,使大家受
到教育,知道开煤窑的危害,终止开办煤窑的一切计划和行为(“三复斯言而终止矣”)!
这首诗比较长,为使读者得窥全貌,故将全诗抄录如下。
吁嗟乎王氏,
人生谋利何须此?
百货困积如山海,
酌盈计虚权终始。
从知天地无尽藏,
陶朱治富良有以。
盂邑素称产煤乡,
耕作之外利倍蓰。
万家()火久不虚,
凿向深山穷谷里。
深山穷谷少人烟,
人烟辐辏近城市。
丛葬累累秋坟紫,
地脉宜固不宜泄。
泄其气者多夭死。
堪與之害固无征,
吾儒所据惟以理。
此窑果可济民生,
前人何以未兴起。
利之所在人争趋,
况复取之深无底。
及今周览得其情,
无怪人人痛切齿。
惨及枯骨人心悲,
不独慈孙与孝子。
一家之利有几何,
数家之哭乌能已。
纵使其家默无言,
仁义君子当知止。
吁嗟乎王氏,
人生谋利何须此?
这首诗,字句多属当时的大白话,用意浅显明白。这位县官为了禁止采煤,真是做到了苦
口婆心,谆谆教诲。当然,诗中所陈述的理由有些是正确的。比如开煤窑往往引发事故,“
惨及枯骨人心悲”;另外他主张开煤窑不能仅是因“一家得利”,而伤害更多人家的利益,
不能用“数家之哭”来换取“一家得利”。但也有些看法很站不住脚。比如开煤窑会伤害地
脉,又如他认为如果开煤窑利济人生,那又为什么前人不去大开煤窑呢?这种以前人不开
煤窑,今人就不能开煤窑(“前人何以未兴起”),这简直是近于保守的歪理了。但不管怎
么说,这位县令为了禁止西吉村的煤炭开采活动,确实是下了很大功夫,其用心良苦。这说
明此人对工作还是认真负责的。对于要鸿畴这个人,我们知之不详。仅据光绪《盂县志》知道
他是山东历城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由举人荐任此职。据说他“公廉不苛,勤于致
治”。
《盂县志》卷 20

咏煤炭
于谦(明)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为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全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暖饱,
不辞辛苦出山林。
雍正《山西通志》卷 224

云中即 事
于谦(明)

目击烟沙草带霜,
天寒岁暮景苍茫。
炕头炽炭烧黄鼠,
马上弯弓射白狼。
百二连营秦壁垒,
五原分锁汉封疆。
边陲无事风尘净,
坐听笳声送夕阳。

顺治《云中郡志》卷 14

石炭

白象颢(清)

石炭之穴,积如黑壤。
(胨)矿冶铁,炯发夜光。
以釜以甑,烹饪唯良。

乾隆《阳城县志》卷 14

开矿叹
裴守(清)

东山矿务几时休,
老拙看来尚百忧。
洞口哀哀收白骨,
街头粲粲醉红楼。
但知宝藏兴山利,
不虑峰烟起塞愁。
欲奏一章无路达,
可为痛哭双泪流。
《翼城县志》卷 28

贫民行
方士模(清)
中阳之民劳而苦,西下之下皆脊土。
凿坯作庐长儿孙,倚萝为幕云为户。
土锉然煤照眼红,煅背讵分寒与暑。
(饥饿)克饥半糠(乞),客至仓皇戛空釜。
鹑衣绽裂(骨)不遮,鹄面皱枯气如缕。
洊荒三载几室存,父子散窜迷所处。
招来田舍已榛芜,官赋私逋浩难数。
我今乘乏怀抚绥,无术深渐众人父。
昨朝有檄督催科,流民难绘心酸楚。

乾隆《孝义县志》第 8 册

乘马致 霍州
罗绕典(清)

山翠林烟画不成,
一鞭挥处逗吟情。
(赛)驴驮炭出深谷,
灵鹊踏枝唬晚晴。
瑟瑟风萧有秋意,
冷冷露叶送寒声。
旗亭夜息看星斗,
数到邮笺第几程。

《霍州志续编》卷下

塔火
曾尚增(清)
州俗上元各于门前围石炭焚之,名曰“塔火”。

上元塔火俗相仍,
天雨表荧得未曾。
只少明湖半城水,
更看夜月放河灯。

光绪《平定州志》卷 3
晋民谣 山行
彭而迷(清)

山民全如鼠,伏处各土穴。
相传为世守,即此是家业。
黄发急朝飧,带泥煮同山蕨。
苍颜逼古铁,疑是煤铸成。

《陵川县志》卷 26

陵川赋
傅弼
日日为市,
货贿通商。
桑纸橡壳,
石炭硫黄。

《陵川县志》卷 17)

(交城县村名由来中的矿冶
岭底乡
岭底:位于悬岗岭下,故名。
魏家沟:沟原属魏姓,旧村在磁窑谷西侧山区,后迁谷内。
石家庄:以姓氏而名。
郭家庄:以姓氏而名。
西雷庄:以姓氏而名,村位于东雷庄之西故名。
东雷庄:以姓氏而名,位于西雷庄之东故名。
马庄:初为丁家庄,后为马姓所居故名。
竖石佛:村庄有北魏时期石刻佛像,故名。古代亦称数十佛。
峁上:地处山峁之上,故名。
窑底:村庄地处古煤窑北处之偏,故名。
冯家塔:初为娄烦县罗家曲,冯姓迁居故名。
偏交:位于交城之偏界,故名。
光足:因村庄位于悬岗岭脚下,悬岗岭,俗称圆光岭,故名。
安则:建村之前仅有茅庵,
郑井:原名郑基,似为郑姓所属,后误为郑井。
圪垛:村庄地处地形较低故名。
王山岭:地处王山之巅故名。
圪洞:村庄四面环山,地势低凹,遂名。
窑则头:村庄位于古代煤窑之首,遂名。
东庄:以方位而名。
前火山:其地产煤,燃煤成火,位置在后火山之南,故名。
后火山:位置在前火山之北,故名。
后花塔:地处横梁,交人曰横为花,曰梁为塔,故名。为自然村。
水峪贯镇
水峪贯:古为水谷村,清名水浴灌。因地处西冶河而名。新石器时期即有古人类居住。
青沿:明代山东青州移民建村,为纪念祖籍而名。
鲁沿:明代山东移民建村,山东古称鲁国故名。
吴家沟:以姓氏而名,为行政村,包括安头自然村。
榆郡:旧为榆群、榆林,以其地多榆而名。1982 年更名为榆郡。
长树:1980 年由长珍村与柏树底两村迁并,各取一字故名。
牛心:旧村坐落于谷中石崖之上,方言崖牛相近,故误崖心为牛心。
楼子山:宋代为冶铁炉之所,故为炉子山,后易炉为芦,1982 年正名为楼子山。
龙眼洼:地处通向龙堂岩之谷中故名。
野珠:清名野猪,以其沟多野猪而名,后易猪为珠。
西山头:因地处西冶川西部山岭南首故名。
张家庄:以姓氏而名。
董家圪垛:以姓氏与地形相结合而名。
背坡:因地处山之背而名。
捻子山:因村址所处地形似燕子起飞,交人曰燕为念故名,村庄由义望耿姓创立,至今
300 多年。
果子山:俗名拐子山,因地势弯曲故名。
桃坡:旧多桃树故名。
大足底:因村后山岭如一大脚故名。
大游底:原名游家底,后于大足、河底二寸合并,各取一字遂为今名。
西冶:古为义泉社,宋代大通铁冶监立西冶于此,故名。
陈台:古代设砧为锻制采矿工具之处故名。方言砧陈相同,故误为陈。
西孟家山:古为采矿工人所居,思乡心切,故名梦家,后易梦为孟,地在东孟之西,故名
西孟。亦云以姓氏名,以山形似唢呐下圆上尖而名。
东孟家山:地在西孟之东故名。
西沟:以方位而名。
大水:古代,沟谷水量很大,故名。
前官庄:宋代为冶监所建,故名。
后官庄:宋代为冶监所建,因位于前官庄之北而名。
安家沟:清末安姓迁此故名。
石家岭:以姓氏而名。
成家咀:古代村东数里有古庙道宏寺,因村在古寺之西首古庙寺家咀,交邑读成曰蛇,寺
蛇土音相近故误为成。)

(山西古代手工业与煤炭的联系以及煤炭生产对环境
的破坏
山西矿冶业、织染业、造纸业、酿造业和制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冶铁业在战国时期的
魏国就已“断木刊山,冶炼铸造”。西汉时,官营冶铁更有发展。唐代曾令“凡天下诸州出
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唐六典·少府监·掌冶署令》),私营矿冶发达起来。缫
丝和织染在唐代发展很快,代宗时(762~779)太原民韩景晖养冬蚕成茧,为当时的一大
创举。蒲州的 (绢的一种)、绛州(今新绛)的白 (一种丝纱)全国有名,说明缫丝、染色
在山西中南一带相当普遍。明代的山西是北方丝织业中心,潞安、泽州(今长治、晋城)一带,
“有织机一万三千台”,有“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和“潞由遍宇内”之誉。造纸业,
在唐玄宗时( 712~75 5),萧诚善用山西的野麻及虢州(今山西平陆和河南三门峡一带 )
的土谷,制成五色光滑的“斑石纹纸”,曾创一时之新。直至清代,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业
在山西仍很盛。煮盐业在北宋时,河东一些地方刮取咸土,用樵薪“煮 沸水为盐”,称煮
咸卤,制成土盐,主要产自并州永利监(今太原东北)。手工业中不少行业在生产制作中,
都需要热能条件,在煤炭尚未普遍采用前,热能均来自 燃烧木材或木炭,一直延续到唐宋
煤炭普及应用时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使木材消耗日益增多。唐宋以后以木材为热能的手
工业,在民间也并未完全绝迹。另外,有些行业如采矿石、烧石灰、制砖瓦等,所需原料都是
通过开山采石或采掘地面黏土而来,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加剧。
山西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历史非常久远。春秋战国时期,煤炭已在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
发现。
《山海经》上有“孟门之上”、“贲闻之山”,“多涅石”(煤炭的古称 之一)的记 述。
煤炭的开采利用,始于汉代,冶铁业开始部分采用煤或煤饼。
唐代山西煤窑已有不少,入唐学习的日本僧人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述及,晋山
“遍山皆石炭(煤的较普遍的古称),远近诸州人尽来取烧”。宋代,煤炭的开采利用更趋
普遍,手工业中不少需要热能的行业,开始转向用煤作燃料,一些城镇居民用煤举炊取暖
也渐普及。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仁宗时,泽州知州李旺遘上言:“河东民烧石炭,
家有橐冶之具”。宋时对煤炭生产实行减免税役,也促 进了煤炭业发展。由此采量增多,通
销市场,远销省外。
元代,民间用煤和手工业用煤更为普遍。曾到过山西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
波罗行纪》书中 提到“有一种黑石(指煤炭)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之时,与炭(指
木炭)无异。其火候,且较木薪为佳。为夜间燃火,次晨不息,其质优良……而且价廉于木
《元 史·食货志》中也曾记述元时山西大同产煤之盛。明清两代,山西煤炭开采发展更快。
也”。
明时山西各地煤窑到处可见,为当时全国最多的省份,一些地方出 现了几十人或几百人规
模的煤窑。明代山西煤炭贩运较元代更为活跃,煤炭商人从山西向北京发卖,获利甚巨
(《娱目醒心编》)。从唐宋至明清的1200多年中,山西煤炭的开采一直是全国最兴盛的
地方。山西素有“煤藏甲天下”之称,煤炭储量达 2 327 亿吨(据 1986 年资料),煤炭分
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36.5%,遍及 85 个县市。新中国建立后,山西煤炭事业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成为 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有大小煤矿 7000 余座,原煤年产量由 1980
年的 1.2 亿吨增至 3.25 亿吨,近 10 年调出量占全国总调出量的 80%。山西是产煤大省,也
是能源贡献大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采煤和用煤的处置不当,带来了环境恶化和人为水土
流失加剧。
《太平广记》记有,由于居民“用石炭为炊”,“酿家尤甚”,将煤渣倾倒河中,致
使河道阻塞,每到夏季,往往造成水患,乾隆年间曾几次发生灾害。这里反映的仅仅是废煤
渣处置不当的一个侧面。据近期有关资料,山西采煤区累计采空面积约 1200 公里2,土地
塌陷和裂缝面积约 450 公里,每年约以 100 公里的采空区面积和 30 公里的塌陷、裂缝面积
递增。山西煤矸石累计堆积量已达数亿吨,现有 120 余座大型矸石山,压占土地1300多
万公顷,每年约以 2000 万~3000 万吨的速度递增。平朔煤炭公司的安太堡大型露天矿年剥
离岩土近 8 000 万米3, 年吞噬土地 100 公顷。尤其是村镇开采的小型煤矿,矿点多设在
沿沟沿河处,乱堆滥放十分普遍。令人不安的是,露天堆放的矸石和大量原煤及剥离岩土,
每逢暴 雨将直接冲泻河中。采空区的塌陷、裂缝会造成土体大面积崩塌。这种人为制造的流
失现象,在村镇小矿中尤为普遍,至今仍未得到明显缓解。)

(可能用到的资料:
山西地区还是我国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地区之一。先秦时期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已经
有了不少关于煤的记载,在地质矿藏方面不失为一部饶有科学价值的重要文献。 《山海 经·北
山经》记载:“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这可视作对山西矿藏
的科学概括。“孟门之山”位于现在山西省吉县西部的河东煤田南段。文中提及的“涅石”
即明矾煤。由此可知山西煤炭至迟在战国时期即被人们发现。
虽然人们公认的我国最早记录人类采煤活动的文字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外戚世家》,
它所记载的也不是山西地区而是河南的宜阳地区,但是却有考古的实物能确 凿地证明,山
西大地煤炭的开发绝不落伍于时代。1972 年山西右玉县常门水库工地施工现场挖掘出汉墓
群。在一些墓椁室周围发现了大量的 4 厘米见方的炭块与 石块混合物。这表明山西地区煤炭
的开采利用至迟始于西汉时期。经考证,在墓中椁基周围放置煤炭是为了干燥和防腐,说明
当时人们对煤炭的特性和用途已有初步认识。
无论从典籍记载,从考古发掘,还是从历代中外地质学家的勘察来看,山西大地都是
一个盛有众多品种煤炭的聚宝盆,造物主对于三晋大地确实情有独钟,人杰地灵 亦是名至
实归,因为山西大地除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以外,它还有一笔潜在财富。这就是 3000 万
山西人,人均拥有 24000 吨煤炭资源,几乎是目前世界人均煤炭资源的 10 倍!拥有这么一
笔巨大的财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西大地将是中国未来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四、古代山西采煤业曾独步一时煤炭在割断脐带挣脱大地怀抱的同时,很快就打上了人类物
化劳动的印记,显示出它的社会属性。由煤炭的使用所显现出来的社会生 产力水平,潜藏
着同时代的社会关系。煤炭给冶金、陶瓷、食盐等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促进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初步繁荣,而封建社会的初步繁荣又把煤 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该
说山西采煤业在它发展的各个阶段,历来在全国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现在我们接着从山西
煤炭的断乳期--北魏时期说起。郦道元的《水经注》除《赣水篇》、
《浊漳河篇》和《河水篇》 一
般地记叙了煤炭的开采、贮存和使用以外,《漯水篇》最为详实生动地记载了当时大同矿区的
风物地貌和煤炭自燃的景观(文中 郦道元从当地习俗称煤炭自燃为“火山”):〖HTK〗右
边靠近火山西溪的水流,绕过火山往西北流去。山上有冒火的井,南北方向直径有六七十步,
误差也就是 一尺多,火井深不见底,而且有热气上升,常发出雷般响声,用草地引火则烟
腾火发。东方朔的《神异传》曾经说:“南方有火山,长四十里,宽四五里。
里面都生有烧剩下的木头,它能够日夜燃烧,遇着狂风大雨也不灭。”这座山也有类似情况,
但是周围的草类则不会燃烧,山上的火从地底下窜出来,所以称它为荧 台。火井的东边约
五六尺的地方有汤井,汤井的大小形状同火井相似 ,也有热气上升,用草把放进去,则不会
燃烧,因为都有水 凝成露珠,所以把汤井看作火井的眼睛。……火井北边百十来步有东西
谷,宽十来步。南岸下边有风洞,洞口大得能容下一个成人,而且深不可测,洞中常有微微
凉 风,虽盛暑的节令,寒气凌人,不可停留。……北魏《土地记》说,大同以西三十里,正
是武州塞的出口,从山口支流向东流,流入皇家花园盛满了圆池,花园里有 洛阳殿,殿北
有宫殿馆舍。一条水从支流向南,从东南出来,火山的水汇向它。水发自火山东溪,从东北
流出山。山里产石炭,石炭着火的热量,同木炭一样。
《水经注·漯水篇》中的“漯水”指桑干河。“火山东溪”和“火山西溪”实际指的是大
同矿区的口泉沟和马脊梁沟,这一带所谓的“火山”、“火井”就位于它们之间的山地。
1500
年前,郦道元的同时代人不可能接受近代地质学上关于火山的概念,因此郦道元笔下的“

山”指的是煤的自燃。大同矿区的口泉沟和马脊梁沟含煤 20 余层,最上边一层厚度可达 2
--6 米,目前处在这一区域内的王村、挖金湾、雁崖、四老沟、大斗沟、同家梁、煤峪口、
忻州窑、马脊梁、燕子山、四台、云冈、晋华宫等煤矿的煤炭开采正方兴未艾。煤层被采空以后,
顶板就要塌陷,地面就要产生从几厘米到一米多不等宽的裂缝,站 在裂缝旁朝下望去,往
往沟壑交错,深不见底。这种裂缝在一般煤矿到处可见。1993 年大斗沟矿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张喜忠舍身救小孩的现场就在几百米的裂缝 中,其英雄壮举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有的地
层虽然没有开采,由于种种原因,煤层也会自燃,并且发出雷一般的声响。当自燃发火区一
旦遇有裂缝通到地表时,必 然要炎势上升,使人难以靠近探视。有的裂缝由于未和自燃区
贯通或煤层尚未自燃,则只能往上冒气,这种气有的热,有的不热。所以郦道元说当地习惯
上把汤井看作矿山的眼睛。
据原在大同煤矿工作过的蔡忠信高级工程师考证,郦道元所谓的“南崖下有风穴”,
系指马脊梁矿的一个小窑进风峒口。“这一带露出的地层都是侏罗纪砂岩和砂质 页岩,没
有石灰岩,不可能是“喀斯特”。我们相信郦道元不但进入这个峒口,向峒里进行了观察,
而且还在峒口停留了一会儿,否则不能写出如此逼真的感受 来。”当时大同地区煤炭的开
采利用已远远超出做饭取暖的民用范畴。据《魏书·食货志》记载,世宗延昌三年,“秋,恒
州又上言,白登山有银矿……常令采 铸”。这里的白登山,即今马普山,位于大同城东北
6 公里。采银与采煤工艺流程相似,而且冶炼银子离不开作为燃料的煤炭,银业的发展反过
来又推动了采煤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封建统治者在内,人们对煤的认识逐步深化,
开采规模日渐扩大。据省内地质工作者调查:太原西山虎峪沟的神底窑,西山 官地附近的
段林沟窑,晋祠、清源一带的梁泉沟窑,就是唐宋年间开凿的。唐代,日本僧人圆仁来华取
经路经太原,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了煤炭生产销 售和消费的盛况:“出城西门,
向西行三四里,到石山,名为晋山,遍山有石炭,远近诸州人尽来取烧,膳理饭食极有火
势”。文中所提到的“晋山”,就是今天西 山矿区风峪一带的山峪。我们可以想见太原西山
地区遍山皆是煤窑的兴旺景象。
50 年代在长治城内发现了唐代舍利馆,舍利安置在石函内的金属盒中,盒子周围则填
满了煤,兼有供奉和防潮的作用。褚人颖的《坚瓠集》还记载了上党(今长治)地区唐代以前已
经广泛利用了煤炭,且将其崇奉为神的经过:“李嗣昭守上党,为注人所围,城中盐炭俱
尽……得石炭,晋王自将解围、躬奠其地,立二庙曰盐神、炭神,世崇奉之”。
中国煤炭业的发展在宋元时代达到顶峰,煤炭产量和开采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它的巨大的经济意义引起中外人士的注意。公元 1275 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
中国,足迹几乎遍及山西大地。太原府、平阳府、河中府(蒲州城)一带人丁兴盛,“仰有所事,
俯有所育”,古老富庶的华夏文明给他以强烈的熏陶,尤其是晋冀鲁豫一带蔚为壮观的煤
窑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向全世界披露了契丹(中国)的煤炭
开采和使用的盛况: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
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而它的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 从夜晚燃烧
到天明,仍不会熄灭。这种石块,除非先将小块点燃,否则平时并不着火,若一旦着火,就
会发出巨大的热量。诚然,这个国家并不缺少木材,但是如此 众多的人口,炉灶也多,而
且燃烧不止,加上人们又勤于沐浴,这样必然造成木材数量供不应求,每个人一星期至少
洗三次热水澡。每逢冬季,只要是力所能及,甚 至是一日一浴。凡身有职位或家庭富裕的人,
家中都备有一个火炉,以供自己取暖之用。像这样大的燃料消耗,木材资源势难满足供应;
然而这些黑色石块,却取之 不尽,而且价格又十分低廉。)
(可能用到的资料 2
山西煤至少 6000 万岁
   在山西,人们对煤已经太司空见惯,但要谈起煤的渊源和形成史,好多人怕是并不了
解。
8 月 24 日,记者在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的中国煤炭博物馆,系统而真切地感受到,煤炭
的生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中国煤炭博物馆中煤文化传播中心张仙芳介绍,煤由古代植物形成。当然,单靠植物的聚集
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稳定持久的构造条件等多种因素配合,经过地壳运动及泥炭化、成岩
(煤化)、变质三个成煤阶段,最终才能成煤。
王竹泉先生是山西煤田地质的奠基人,在全国地质界有“山西王”之称。他在 1929 年
发表的《山西煤矿志》,指出“山西为中国含煤最富之省份”,大同煤田是华北石炭二叠纪
煤田与塞外侏罗纪煤田的过渡区。
山西煤田地质局前总工程师许惠龙先生曾主管全省的煤田地质勘测规划。他介绍说,山
西前后有三个成煤期,煤在地下至少沉睡了 6000 万年甚至 3 亿年之久。山西大部分地区的
煤主要形成于石炭二叠纪,大约距今 2.7-3 亿年之间,当时山西所在的古大陆板块位于
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长满了由高达 30 多米的石松、羊齿和蕨类植物组成的热带森林,
茂密的气根和板状根十分粗大,遮天蔽日。随着海平面的缓慢升降,大片树木倒在水中,遗
体在沼泽水的覆盖和微生物的参与下,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变成了泥炭,泥
炭脱水,在不断升高的地温作用下逐渐变成了褐煤、烟煤以至无烟煤。
随着华北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到了距今 1.5-2 亿年左右侏罗纪,山西到了气候湿润
的北温带。山西北部可能就是当时巨大的鄂尔多斯湖盆的一部分,湖边重新长满了新的森林,
随着地壳下沉,湖水淹没了岸边森林,倒下的树木埋藏在沼泽里形成年纪更轻的煤(内蒙
古、陕西一带许多煤就生成于这个时代)。在距今 6000 万年左右的新生代,山西北部又经历
了另一个成煤期,这时形成的煤主要是煤级很低的褐煤。后来气候逐渐干燥,煤的形成终止,
燕山期和喜山(喜马拉雅山)期的造山运动使华北聚煤盆地发生构造分异,山西境内耸起
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等高大山峦,有些地方的煤在活动剧烈的岩浆烘烤下慢慢变成了各
种煤级更高的优质煤。
“天火”引着黑石头
  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地区之一,山西民间关于“煤”的神话传说至今仍有
不少。
女娲在晋中市平定县东浮山用煤炼石补天,大同矿区的“天火”引着了黑石头,浑源
县一带有“凤凰献宝”的故事。众多的传说某种程度上说明,山西人很早以前就发现认识了
煤有燃烧、发光、发热的特性,进而采集,用来熟食、御寒,由此也开始了山西煤炭开发利用
的历史。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孟门之山,其下多黄玉、多涅石。”“孟门之山”位于今山西
吉县西部河东煤田南段,“涅石”可能即明矾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中记录了大同
附近煤层自燃的情景:“水发火山溪东;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旧时对煤的称呼),火
之热间(同)樵炭也”。大同矿务局地质工程师蔡忠信等专家曾实地考察,查明“火山西溪”
即今大同矿区马脊梁沟,“火山东溪”即今口泉沟一带。可见,在北魏时期大同煤炭已有利
用。
西山遍地采石炭
  “出城西门,到石山,名为晋山,遍山有石炭,近远诸州人尽来取烧,修理饭食极有
火势。”唐代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五年他经山西转赴西安,目睹了
太原西山煤炭开发和利用的盛况。“晋山”,今太原西山矿区风峪一带。“李嗣昭守上党,
为汴人所围,城中盐炭俱尽……得掘石炭,晋王自将解围,立二庙,曰盐神、炭神。”清代
《坚瓠集》记载可见,到隋唐时期,煤炭在上党(今长治)地区已成为军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
资。
宋代山西在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和经济政治中心,宋太宗赵光义曾“水灌晋阳城”。山西
当时也是全国重点产煤地,朝廷为鼓励发展采煤业,甚至采取了一些减免税收措施。宋真宗
(1009 年)废除了“并州民鬻石炭,每驮抽税十斤”的规定。 1978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
稷山县马村发掘的一批金代砖墓中,发现约五百市斤的煤与焦炭,且焦炭与今之焦炭无异 ,
为人工所炼。由此可以判断,山西在金代甚至更早时候已开始炼焦。北宋朝廷还设立“务”
和“场”,“务”即石炭税收和监督机构;“场”则设官掌管“受纳出卖石炭”。
  《元史·食货志》载: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 年),“各路煤炭课总计钞一千六百一十五锭
二十六两四钱,内大同路一百二十九锭一两九钱”。为封建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客
观上暴露出:到元代,山西的煤炭生产已有较大规模,纳入税务局的管理。
《明一统志》载:山西太原、寿阳、交城、洪洞、河津、灵石、泽州等地都产煤。如今全国闻名的大
同煤炭自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 年)即开始供居民、军队烧用。天顺年间(1457~1464 年)
朝廷还赐予大同一些封王煤户。
“煤中皇后”数晋煤
  到清代,山西煤炭除供本省外,还远销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北京等地。同治、光绪
年间,山西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绅士受洋务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资办矿。
《清续文献通考 》
载:“光绪三十二年……石炭产额最多者首推直隶,次为山西、陕西。”山西居第二位。

资料 3
黑行商人
晋商是明清之际活跃于欧亚大陆的山西商人的通称。2003 年,山西省政协做出征编晋
商史料的决定,晋城市政协积极响应,并于 2005 年 10 月,成立了《晋商史料全览·晋 城卷
编委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市县两级政协组织的共同努力,晋商史料的征编工作取
得丰硕成果。透过已征编的史料,我们对泽州商人的形成,对泽州商人构成的具体情况,对
泽州商人行商实践中形成的商业文化,都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有些理念和经验,对我
们今天的经济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晋城市古称泽州。古代泽州将商人分为黑行商人和白行商人,黑行商人是从事煤炭和铁
业生产的商人,白行是除黑行以外从事商品生产和金融贸易服务的商人。白行商 人又分为
坐商和行商,坐商是在本地从事商品生产和金融贸易服务的商人,行商是走出本地从事生
产和商品金融经营服务的商人。俗话说:“黑行兴,百业兴。”黑 行的盛衰是泽州商品经济
和商人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晋商主要组成部分的泽州商人,主要指的是行商。从社会
实际看,兴盛数百年的商业家族,无不与行商有 关。泽州地处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植被茂
密,雨量充沛,动植物众多,矿藏丰富,开发较早。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开发历史,为
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明清至民国以行商为主体的泽州商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
在矿藏资源方面,对泽州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种类有三。一是铁矿。早在春秋
战国时期,泽州就是全国最主要的产铁中心之一。成书于战国的《山海经》载,“虎尾山阴有
铁矿。”虎尾山,就是今天泽州太阳镇的一座小山。古代,大阳镇一带,漫山遍野,地上地
下,到处都是铁矿。从春秋战国直至清末,那里的先民以采地上明矿冶铁为主,清末才开始
凿井采矿。春秋战国时使用的鼓索送风冶铁技术,一直应用到民国时期。西汉时,那里生产
的阳阿剑独步于时。不独大阳,泽州所属 五县,铁矿资源都很丰富。据《隋书·百官志》记载
北齐时,州属阳城县固隆乡白涧村设有冶铁局,为北齐七大冶铁局之一。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泽州冶铁课税 30 万两。(《泽州府冶·赋税》)元时,州属高平县王降村设有专门
管理铁业生产的益国铁冶。(《元史·食货志》)“益国铁冶在县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置
铁都提举司益国冶,管勾一员,副管勾一员,司吏二名,至正间废。明洪武间,徙冶县北二
十里。永乐中,奉工部勘合,为炉冶事革罢。”(清顺治十五年《高平县治·古 迹》)丰富的
铁矿资源,发达的冶炼技术,促进了生产生活用铁器的生产,促进了铁制兵器的生产,促
进了铁业生产的发展。二是煤炭。泽州先民使用煤炭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
时,先民们主要是使用露头煤冶铁。最迟至唐代,泽州先民已可于地下采煤。北宋时期,泽
州煤炭广泛使用于民间。“李昭遘知泽州,阳城冶铸铁钱,民冒山险输矿炭,常苦其役,为
奏,罢铸钱。”(《泽州府志·人物》)陈尧佐为河东转运使,“以地寒,民仰石炭为生,奏
除其税。”(《泽州府志·人 物》)由于品质优良,当时的都城汴梁广泛使用泽州煤炭,遂使
泽州煤炭日输中州不断。煤炭的开采使用,除本身的发展外,还促进了铁业、硫磺等相关产
业的发 展。三是硫磺。州属各县,阳城、晋城、陵川具有丰富的磺矿资源,品质和储量,以阳
城为最。由于有硫磺做原料,早在唐代,阳城就是我国炼丹的主要地区之一。 李白在《王屋
山与孟大融》诗中写道:“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王 屋山即在阳城县南部,诗中的金
液即指硫磺,王屋山中的天坛山,向来为神仙道士向往的天堂。北宋以后,硫磺是火工的主
要原料,硫磺的生产与销售,受到历代政 府的严格控制,商民根据政府的公文开采冶炼,
并将硫磺送到政府指定的地点。当地居民为了生活,有的将硫磺走私到与之相邻的河南等地。
硫磺还是重要的医药用 物质。此外,铜矿、铝矾土、银矿、锡矿等,对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
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的阳城乔氏琉璃,从元至民国生产不断,行销
大 半个中国,北京故宫的屋脊上,都有乔氏工匠生产的琉璃构件。他们生产的孔雀兰琉璃
构件,其生产工艺已经绝传。)

资料4:
(煤炭发现之后,首先用于生活方面,《北史·王劭传》记载,王劭在作晋阳县令时,曾
说“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火”;(北史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王劭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
三劭以上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 “四时变
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晋时, 有人以洛阳火度
江者,世世事之,相续不灭,火色变青。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 爨,晋平公使视之,果
然车辋。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炭火、竹火、草火、麻 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
旧火,理应有异。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 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
久,未能顿同,尚食内厨及东宫诸王 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

资料 5:
煤炭具有热力高和燃烧时间长的特点,比木炭更适应于金属冶炼,随着冶铁业的发展,
煤便被用于冶铁了。1958 年在河南省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了煤渣、煤块和用
煤末掺和粘土、石英砂制成的煤饼,证明当时已使用煤炭制铁。联系汉代桓宽的《盐铁论》中
“盐、冶之处大概皆依山川近铁炭”的记载,推测富有铁煤矿藏的三晋地区在汉代也已经将
煤炭运用于冶铁业中了。由于使用煤炭作燃料,三晋地区的冶铜、冶铁业发展很快,唐朝时
太原的铜镜、并州的刀剪,都是驰名全国的精品,每年都要上贡朝廷。宋代时,以无烟煤作
燃料和还原剂的方炉治润炼铁法在三晋地区得到广泛运用,更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故有
“河东铁、炭最盛”(《宋史·食货志》)的说法。 
随着采煤业的迅速发展,煤炭的利润也更为可观,宋王朝遂对煤炭实行官卖制度,在
产煤地区设官,掌管煤炭开采和销售,向采煤窑户和卖煤商人课税。由于课税重,“煤利至
微,窑户至苦”,一些地方官员也代窑户请求减除煤税,如庆历五年(1045 年)陈尧佐任
河东路转运使(驻太原府)时,就曾上疏朝廷云:“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为生,奏
除其税。”(《宋史·陈尧佐传》)然而,向煤炭业课税的做法一直延续下来,元、明、清政府
都把煤炭课税视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山西地区则以煤炭蕴藏丰富、开采量大,
而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人民长期以来开采煤炭,用之于生活之中,用之于冶铁、冶铜、烧石灰、烧砖、制陶、
酿酒等手工业生产,还从煤中提炼黑矾、硫磺,逐渐地对乌黑的煤炭产生了感情,产生了“
旺火”的习俗,“上元之夕,家家烧炭,至夜炼(燃)之达旦,火焰焰然,光气上属,天
为之赤”(光绪《平定州志》),这种风俗也叫“塔火”、“棒槌火”,有些地方一直到现在
仍旧保留着。在家、金时期,还有一种用煤炭殉葬的习俗,这在洪洞县场堆村金代墓葬遗址
和稷山县南宋末期墓葬遗址中都有发现。
  山西地区盐、铁、煤矿藏的开采,不仅给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满足
了生活的需求,促进了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并被运用到边防和军队的建设中去,因而提高了山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的今
天,这些丰富的矿藏又继续为把山西建设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资料 6:
煤炭具有热力高和燃烧时间长的特点,比木炭更适应于金属冶炼,随着冶铁业的发展,
煤便被用于冶铁了。1958 年在河南省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了煤渣、煤块和用
煤末掺和粘土、石英砂制成的煤饼,证明当时已使用煤炭制铁。联系汉代桓宽的《盐铁论》中
“盐、冶之处大概皆依山川近铁炭”的记载,推测富有铁煤矿藏的三晋地区在汉代也已经将
煤炭运用于冶铁业中了。由于使用煤炭作燃料,三晋地区的冶铜、冶铁业发展很快,唐朝时
太原的铜镜、并州的刀剪,都是驰名全国的精品,每年都要上贡朝廷。宋代时,以无烟煤作
燃料和还原剂的方炉治润炼铁法在三晋地区得到广泛运用,更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故有
“河东铁、炭最盛”(《宋史·食货志》)的说法。 
随着采煤业的迅速发展,煤炭的利润也更为可观,宋王朝遂对煤炭实行官卖制度,在
产煤地区设官,掌管煤炭开采和销售,向采煤窑户和卖煤商人课税。由于课税重,“煤利至
微,窑户至苦”,一些地方官员也代窑户请求减除煤税,如庆历五年(1045 年)陈尧佐任
河东路转运使(驻太原府)时,就曾上疏朝廷云:“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为生,奏
除其税。”(《宋史·陈尧佐传》)然而,向煤炭业课税的做法一直延续下来,元、明、清政府
都把煤炭课税视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山西地区则以煤炭蕴藏丰富、开采量大,
而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人民长期以来开采煤炭,用之于生活之中,用之于冶铁、冶铜、烧石灰、烧砖、制陶、
酿酒等手工业生产,还从煤中提炼黑矾、硫磺,逐渐地对乌黑的煤炭产生了感情,产生了“
旺火”的习俗,“上元之夕,家家烧炭,至夜炼(燃)之达旦,火焰焰然,光气上属,天
为之赤”(光绪《平定州志》),这种风俗也叫“塔火”、“棒槌火”,有些地方一直到现在
仍旧保留着。在家、金时期,还有一种用煤炭殉葬的习俗,这在洪洞县场堆村金代墓葬遗址
和稷山县南宋末期墓葬遗址中都有发现。
  山西地区盐、铁、煤矿藏的开采,不仅给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满足
了生活的需求,促进了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并被运用到边防和军队的建设中去,因而提高了山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的今
天,这些丰富的矿藏又继续为把山西建设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资料 7:
煤炭业。由于冶炼、铸造业的空前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道光
二十八年(1848),清政府又下令各省大力开矿,加快了矿业开采的步伐。露头多、埋藏浅、易开
采、且有“香炭”之称的阳城煤炭业既得天独厚,又天赐良机,怎能不大显身手?现虽无康、乾、
道光年间的生产规模记载,但光绪时“阖邑煤炭的销行二百万担不等”(《阳城乡土志》)的记
载确属实有,可见生产规模之大。煤、铁开采剧烈,一定程度也影响了民众的生产生活。下面请
看一段《下孔大社公禁开窑碑记》中对当时煤炭生产的有趣记述:“……其俊巧智生,咸以炼
铁为生计。矿石洞开,炭煤凿谷,在所虚空,龙脉断绝,以至家户乏贫,子姓夭折。生人多浮浇之辈
矣。……幸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间,今相国陈公以刑部尚书艰扰回里。我公俯遂人情,出条
禁止,敛人服德,

资料 8:
西山九峪之最南峪即名南峪,传说明洪武年间有名阎毡片者由大槐树迁来,故此村又
称阎家峪。而位居阎家峪西边的槐树底村即以大槐树移民得名。
槐树底村再往西的圪塔村,相传最初的居民也来自大槐树。此村因附近山丘犹如圪塔,
故名。
与南峪诸村隔汾河相望的高家堡、大元、田村相传都是洪洞大槐树的移民等等。
明代初年大量军屯和外来人口的迁入,加重了晋水流域的人口压力。接踵而之的便是流
域内不同利益集团对有限资源的激烈争夺,其中对民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晋水资源的争夺
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高峰。系统分析晋水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明代以来晋水四
河范围内总河与分河、同河村庄与异河村庄、上游村庄与下游村庄为争夺水资源的所有权和
使用权的各类“水案”明显增多,而且冲突的程度愈发升级。官方和民间在争夺水资源的过
程中,不仅诉诸了实际的权力和武力,而且还利用了意识层面上水神的力量。[8]在严重人
口压力下对水资源激烈争夺的同时,地处平原区的部分人口、尤其是不断迁入的外来人口开
始向风峪、明仙峪、马房峪、柳子峪等附近山地进入,成为缓释人口压力的另外一条途径。正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如前所述,西山诸山区富有煤、矾、铁、硫磺等矿产资源,不宜耕作却利于开采。大量人
口由外地和平原地区的进入,首先开始了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土法开采。昔日少有人迹的宁静
山区逐渐为“叱牛声、喝车声、刈煤声、运煤车马声”所替代,昔日鸟兽出没一片绿色的情景
亦为“灯火荧荧,通宵灿烂”的煤、矾厂矿的火苗所取代。[9]有关西山诸峪最早矿厂的出现
时间也许可能在明清以前,但具体的矿厂见诸文献的是在乾隆年间,刘大鹏在《明仙峪志》
中提到一处“水窑”曰:据山人言:乾隆年间,太谷李某携资来峪,凿山成窑,采取煤炭 ,
矿极精良,获利甚厚,数年于兹,被众羡慕。窑内之水另穿一穴而泄,名曰水道。……水由
窑出,因改李家窑之名,竟呼曰水窑。[10]
刘氏《明仙峪志》和《柳子峪志》均成书于 1920 年,而且亲自在两峪分别经营石门、西坪
两煤窑数年,自称“与峪人相周旋,业经数年于兹,颇于峪中情形历览焉而了然于心目。”
[11]所记当为信史。检索此两志,可见煤、矾等厂矿已成星罗棋布漫山遍野之状。以下便是两
志所载的大小矿厂:明仙峪:磺窑口、灰坡、水窑、矾窑崖、老窑沟、老窑、官窑坪、大小官窑、
石门窑、石门沟矾厂、黄老岫煤矿、槐条沟“煤窑数座”、前当窑、后当窑、大小长沟“旧窑数
穴”、造矾厂、流水泉新旧煤窑数处、前坡窑、梨树沟“煤窑两穴”、坟儿沟窑、烧饼窑、南北大
青窑、得坪窑、南窑沟、悬瓮洼窑、白云窑、前后瓦窑。
柳子峪:木鸽湾窑、娃娃窑、道德窑、大龙桥铁厂“三、四处”、红渣窑、杨杞沟窑、威坡矾
厂、巍坡窑“煤矿矾矿并出一窑”、桑涧窑、鹿窑、李家窑、大眼窑“煤矾并产”、大瓦沟窑、庄
子坡窑、硫磺矿窑、下水窑、窑头村煤窑、矾厂、南窑、窑头、洗脸盆窑、肥美新窑、东窑、西窑、隆
庆窑、核桃树沟窑、北岔“设立煤厂数处”、上岔口窑、南坪窑、大窑沟、十字河沟“煤窑颇多
”、双庆窑、西坪窑、李家窑、阜财窑、康家窑、天顺窑、新筒窑、黑山窑、肥美窑、南岔沟煤窑及
矾厂、义合窑、南边窑、平地窑、宏窑、崖头矾厂、小窑、四亩地矾化博窑、杨树沟窑、上灰沟窑、
下灰沟窑、东沟窑、东窨窑、西窨窑、园子窑、小南窑、大观窑、黄楼村五煤窑(隆庆窑、二泰窑、
后北窑、枣间窑、南湾窑)、康屹岨窑、庆成要、洪福窑、马家窑、石成窑、永成新窑、老窑湾、继
成窑、李家窑、王家窑、水巷窑、川沙河沟共计煤窑九(敦远窑、南坪窑、北大青窑、南大青窑、
中屹岨窑、万成窑、南北洞儿窑、圪台窑、合成窑)、柳圈沟煤窑共三(西坪窑、东坪窑、肥美
窑)、铲石沟“煤窑数穴”、井筒窑、石盒窑、永成窑、后菜坪窑、中菜坪窑、前菜坪窑、顶天窑、
大顺窑。
以上所摘明仙峪、柳子峪各煤矿、矾场早者起自乾隆、嘉庆年间,晚者在刘氏所记的
1920 年代。在此近 200 年中,采矿的高潮又集中在乾嘉和清末民初两个时段。乾嘉时代是有
清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晋水流域明代以来又吸收了数量不少的外来移民,这是人口
向山区进发的主要原因。清末民初的开采高潮则与政府鼓励有关。查清末民初各地商人在晋
水流域诸峪投资煤矿者渐多,甚至有江浙一带商人“集资万金”前来开矿者,[12]正所谓
“新政既兴,而矿业又盛”也。[13]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大量小煤窑的开采,不仅吸收了相
等数量的矿主、矿工、运煤车夫甚至骡马牛驴,加重了山区的给养能力,而且吃水乱挖、烧饭
伐薪、道路开凿等等行为又恶化了山区的环境,土法开采、屡开屡废对煤炭资源造成极大浪
费,以柳子峪平地窑为例:
咸丰、同治年间出煤正旺,煤质亦佳,所出之炭均系大块,人争购运。至光绪初年,即
露衰象。未及窑中不适,非但频遭火患,而且水满其中,遂成废窑,歇业二、三十年。民国成
立之初,又有人开采,竟仅在近处采取遗剩之煤,不得入其煤矿实处取之。[14]

资料 9:
西山遍地采石炭
  “出城西门,到石山,名为晋山,遍山有石炭,近远诸州人尽来取烧,修理饭食极有
火势。”唐代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五年他经山西转赴西安,目睹了
太原西山煤炭开发和利用的盛况。“晋山”,今太原西山矿区风峪一带。“李嗣昭守上党,
为汴人所围,城中盐炭俱尽……得掘石炭,晋王自将解围,立二庙,曰盐神、炭神。”清代
《坚瓠集》记载可见,到隋唐时期,煤炭在上党(今长治)地区已成为军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
资。
宋代山西在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和经济政治中心,宋太宗赵光义曾“水灌晋阳城”。山西
当时也是全国重点产煤地,朝廷为鼓励发展采煤业,甚至采取了一些减免税收措施。宋真宗
(1009 年)废除了“并州民鬻石炭,每驮抽税十斤”的规定。 1978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
稷山县马村发掘的一批金代砖墓中,发现约五百市斤的煤与焦炭,且焦炭与今之焦炭无异 ,
为人工所炼。由此可以判断,山西在金代甚至更早时候已开始炼焦。北宋朝廷还设立“务”
和“场”,“务”即石炭税收和监督机构;“场”则设官掌管“受纳出卖石炭”。
  《元史·食货志》载: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 年),“各路煤炭课总计钞一千六百一十五锭
二十六两四钱,内大同路一百二十九锭一两九钱”。为封建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客
观上暴露出:到元代,山西的煤炭生产已有较大规模,纳入税务局的管理。
《明一统志》载:山西太原、寿阳、交城、洪洞、河津、灵石、泽州等地都产煤。如今全国闻名
的大同煤炭自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 年)即开始供居民、军队烧用。天顺年间(1457~1464
年)朝廷还赐予大同一些封王煤户。

资料 10:
距今一千多年以前的宋朝,一个叫沈括(1031-1095年,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的官员带着随从和一匹驴子要到河北去,途经太行山的中段山区, 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
应当是在现在的井陉口、娘子关、固关一带。一天,他忽然看到在一处层叠的山石中间,似乎
杂夹着一些闪烁着光泽的小碎块,原来这是一些 蚌壳、海螺的化石,竟和刚刚从海滩上拣
回来摆在这里似的。这令他激动不已,他忽然领悟到:古人说的“沧海桑田”。原来毫无浪
漫比拟的色彩,而是十分真切的 事实。太行山连绵不绝、高耸入云、层峦叠嶂,以前曾经是
大海的海底。他把这些感想记录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成为中国人最早提出关于地质变
化科学解释 的文献见证。如今的太行山和山西地面的确是由地下岩浆的活动从东海(现在
的渤海)海平面以下崛起的。这个时间大概在距今一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再过几千万年
以后,石炭纪那些宛如绿色海洋似的温馨,早已不复存在,一千多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
造山运动已经把它们深深地掩埋,化作了地下的煤层。那些煤层很厚, 高的可以达到一丈
三,煤的质量也很好,燃烧起来没有烟,被后世称做“白炭”,只是那时还“躲在深山人
未识”。
就在太行山中段,有一座海拔1200米的山脉,叫东浮山。相传,这座山就是当年女娲
炼石补天处。东浮山之所以得名,是这里的岩石与别处迥然不同, 呈一种多孔的海绵状,
很轻,赤褐色,优质者入水不沉,当地人叫它“浮石”。相传在山下东西古贝的两村之间,
有个锅底状的大坑,坑边有巨石三块,呈品字样摆 着,据说这就是当年女娲炼石的炉灶。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根据地质考证,东浮山其实是一个古火山喷发后遗留下来的火山堆。
火山颈面各14.4万平方米。一 千多万年前,此地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的影响,
岩石受到挤压扩张而产生裂隙和断裂,岩浆便沿着这些脆弱地带喷出,形成了火山喷发,
所谓的“浮石”, 是由于地下水含量高,所以在喷发过程中发生水花爆炸,形成了这种多
孔的结构。
但在东浮山毕竟暴露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这一带的太行山,曾经在最近的地质年代 ,
经历过一个激烈的地质变动。正是这场新的地质变动和山西古盆地 形成的那一次老的地质
变化纠缠扭结在一起,形成了这一带复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富饶的矿产资源。明弘治嘉靖
年间,翰林院学士陆深路经平定,听到东浮山多产 石炭,曾召集当地“士人”和学士大夫
了解并前往查寻,写下《浮山匮灶记》,“东浮化山……山多产石炭,胜他产,而所产赤色
石亦可烧。”
新的地壳隆起,使石炭纪形成的大量煤层大大抬升,有的地方索性露出地表,为后世这
里的人民最早发现煤、运用煤创造了机会;从地幔里渗透出来的岩 浆,也使含着大量海洋
生物遗骸的含钙沉积岩发生变质,形成了连绵数百里的古灰岩岩层,并且抬升到地表。当年
沈括也就是从这些岩层中发现了贝螺化石,我们古 代的建筑师们也就是从焚烧这些岩石中
发现了石灰。
火山是熔炼、重组各种地壳元素的天然燃炉,随着火山灰的尘埃落定,各种金属和非金属
的矿产也就形成在地壳表层,其中铝和硫矿的成份在太行山路段蕴藏格外丰富,通俗一点
说,太行山中部的近期地质浮动主要特点,就是造就了大量的“黑(煤)白(白灰)黄
(硫磺)”。
地质结构的变化,使平定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95%以上为石质土石山区,土地
贫瘠,十年九旱,与晋中平川地平、土肥、水美的自然环境相比,有天壤之别,极不利于农
作物生长,所以有一州吃三县之说,因此老百姓生计困难。
虽然地表植被环境恶劣,但地下矿产丰富,为人们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探明的矿
种有无烟煤、硫铁矿、锰铁矿、铅锌矿、铝土矿、粘土、紫砂陶土、石灰石、石英砂等28种,尤
以无烟煤、高铝粘土、石灰石、硫铁矿著称。煤分布面积361平方公里,储量达26亿吨,
硫铁矿储量约1.5亿吨,高铝粘土储量 约1.624亿吨,石灰石分布面积达800平
方公里,储量在100亿吨以上。我们的祖先当时虽不懂得这些矿产资源的用途和储量,但
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 的进步,造物主赐予的这些资源就逐步排上用场,煤铁的开采利
用成为古州平定的一大亮点。据《山西铁业史》称,“传闻在平定地区,唐代已开采铁矿。”
到宋 代,平定冶铁已有明确的记载。《晋乘搜略》载:“庆历二年(1042年)命河东 铸
大铁钱,太原境内,五台、平定皆有铁冶。”明代成化十二年(1426年) 抄本《山西通
志·物产》记载,全省冶铁州县共19处,平定被列为首位。据《宋史》载,北宋以前平定已有
采煤业,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此外砂锅、陶瓷、硫铁 矿的开采、制作都有历史渊源。丰富的
资源为平定发展经济和进行商业活动,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可靠的物资基础。
平定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优越,雄距东南各省入晋的咽喉要道,史称“三晋要冲、晋东门
户”。春秋赵简子平潭筑城,秦通驿道,汉韩信屯兵、宋建平定 城。1877年山西大旱,
外面的粮食运不到山西,1881年始历经三年修通了经测石、赛鱼、黑沙岭、柏井、固驿铺、
甘桃驿、新关至河北井陉大道。1905 年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段竣工通车,1921年
平定到辽县公路通车,这些驿道、铁路、公路的开通,无疑对发展平定经济、搞活流通领域、
活跃一方经济提供了 必不可少的交通条件。
平定是中华民族的发详地之一,平定大地分布着众多的山川胜景和文物古迹。县城东南浮
山,相传是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的地方,乱流开河寺存有北魏石窟 造像,有唐太宗之妹平
阳公主镇守的娘子关,有明长城固关,有三晋名山冠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古州平定一
向崇尚教化,人文茂盛,才俊众多。元有总裁宋、 辽、金三吏官至中书省左丞的吕思诚,明
有邢部尚书耿九畴、大理寺张三镇,清有广东提督窦宾,近代有三晋才女石评梅。这些人脉、
文气深厚的历史沉积,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渊源。“科名
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被誉为“文献名邦”。平定是一块历史底蕴深厚的热土,
在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平定儿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
交通条件,书写出了五光十色的美妙文章。
二、平定商业伴随着资源型手工业发展而兴起,又与手工业混合生长。
平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促使平定经济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中,走上了一条开采加工
资源型手工业漫长的发展路子。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以物易物,维 持生计,后来自给有
余,就出现了长途贩运、商品交换、资源型手工业的发展,孕育了商业贸易的兴起,以自己
的煤、铁等制品捷足先登,到周边地区换取生活急需 品--粮食、棉布等。随着手工产品的
增多,促进了经商活动的开展,在这种环境中走出来的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
勤俭经商,蓄积有资。这样擅长经商 的一批人,就从手工业人群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经
商活动(当时称为副业)。反过来经商活动开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规模扩张、产品质量的扩
大与提高。因此说平 定的手工业和副业是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土生土长“起来的。先是有
了手工业作坊,而后有手工业又孕育了商业的兴起,商业的发达又促进了手工业的扩张,
因此 它们象一对双胞胎,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混合生长。
1、煤炭业
平定开采矿产资源,煤炭业为先。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在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河汾燕闲录》中这样评价平定煤:“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 渣,南人谓之煤,山西人
谓之石炭。平定所产尤胜,坚黑而亮,极有火力。史称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今其遗灶在平定
之东浮山,予谓此郡后世烧煤之始。”如果推断 成立,平定煤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
母系氏族的时代。应当指出的是,东浮山一带野外存在大量煤层露头,善于用火烧陶的原始
人,无意中发现煤的可燃烧是完 全有可能的。
据考查,北宋以前煤已有开采。据《宋史》载,庆历五年(1045年)就以开采石炭为主,
《元一统志》在盂县物产中载有“炭窑13处,在县南80里 招贤村,岁办官课”。元代招
贤村管辖方圆80里,包括平定的西南舁、牵牛镇等村。当时的煤窑已在朝廷注册,按时交
税,有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明洪武四年《太 原府志》载,平定的西沟、泊里各有煤矿一处。清
代,平定煤矿集中在维社、锁簧和荫营牵牛镇一带。光绪十年,仅蒙村一地就有煤矿10余
座。光绪三十三年,保 晋公司平定分公司成立,开采管辖6个煤矿。这6座煤矿产量达73
32万吨。民国年间,除保晋公司这6个煤矿外,全县尚有煤炭公司数十家,小煤窑300
余 座,分布在县城附近和维社、南坳、锁簧、张庄、荫营一带。据史料载,平定原煤产量达6
502万吨,居全省各县之首。
开采方式为原始手工操作,使用一镐、一锹、一油鳖,大都是弯腰手刨,手拉肩挑筐从坑
下往出运,自取烧用,农闲而作,农忙而辍。清中叶,采煤规模扩 大,开始采用新的生产
方式,嘉庆二十四年,能用斜井采深煤层,用驴骡从井下往上驮煤,采掘和运输分工。清末
年保晋公司平定分公司产煤,采用了提升、运输、 通讯、排水等环节,使用了部分机器,开
始了手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平定保晋分公司在1927年购买安装了一台美国产西罗哥
式汽动力扇风机。随后保晋公司 各矿安装锅炉29台,总能力1060马力,揭开了煤炭
生产近代工业的序幕。

明末清初,平定煤炭生产自用有余,产煤的乡村老百姓肩挑煤炭到县城、集镇买钱,购买
生活日用品,或肩挑骡驮到无煤村以炭易物,或用煤挣钱。随着煤 矿的增多,产量的扩大,
煤炭运销的商业活动与日俱增,运销就逐渐从煤炭生产中分离出来,组织专门机构、专门人
员、专门车辆从事运销业。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2年)由于石家庄至阳泉铁路竣工运行,
保晋公司将平定、阳泉煤矿生产的炭块销往汉口、上海、香港、日本、美国。煤炭的用途也从民
用转到现代工业 上,由国内销售到出口销售。煤炭销售有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1916年
保晋公司在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等地设销售处。1917年,保晋公司与亚太铁路 签订
运销运输合同,1918年平定大炭经天津俄租界“海外分销处”销售日本大阪。据《平定
阳泉附近煤矿报告》载:“1918年至1922年间,平定保晋煤 总额为10607万
吨,其中销售到石家庄、获鹿的占50%,销售济南、保定的7%,销售到北京、天津、上海、
汉口的占14%,销售到太原、榆次及周边市县 的占26.5%,运销香港、日本及东南亚
的占2.5%。”当时平定阳泉一带煤栈星罗棋布,据《平定新月刊》载,仅阳泉车站附近的
煤栈多达60家,从业人员 大几百人。民国二十一年仅阳泉、赛鱼两车站共运往外地大炭7
2.78万吨,足见当时商业活动之繁荣。

资料 11:
黑羊做祭品的传说
  山西太原一带煤矿祭祀窑神的场面很隆。窑主们烧香叩拜,还要摆上丰盛的酒调节招待
客人,当天还要为窑神唱大戏。下窑挖煤的窑黑子,也要凑钱共祭窑神。大的煤窑户,众人
多用黑羊祭祀,小煤窑人少就备上酒肴祭祀。
祭窑神为什么要以黑羊做祭品?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位美丽的牧羊姑娘,非常疼爱她
的小羊羔,与小羊羔相依为伴。一年冬至,她上山放羊,老天爷下起了 大雪,寒风刺骨,
饥寒难忍,温柔的小羊羔这时便请来了煤窑神将一块黑石头送给姑娘取暖。姑娘回家后,又
把黑石头分给了乡亲们,这黑石头就是煤。窑工祭祀神 用黑色的山羊,就是取意于煤为黑
色。

资料 12:
河曲
河曲,春秋为晋边地,战国属赵,汉及唐时属太原。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
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
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后废,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名澳
州。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
州,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六年省,十四年复置,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改隶保德州,
民国三年置道,属雁门道,
民国十六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