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From GutoneWiki
发信人: OverCloud (天马行空), 信区: Memory

标 题: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一)

在电视中看到青藏铁路通车的画面,看到很多我熟悉的山山水水,对童年的回忆如浪涌潮 湃,忍不住要倾述.

我11岁时父母决定把我接到他们工作的西藏。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见到父母了, 只懵懵懂 懂地知道他们在很远


的西藏,只知道那是一个很冷的地方。我所在的学校用父母汇来的钱 给我买了一张飞拉萨的飞机票,在一月
的一个晚上,一个老师带着我离开了我从三岁就来 到的这所全寄托贵族式学校,把我送到民航局招待所委托
给一个去西藏的陌生人,准备第 二天一大早飞往拉萨。我一个人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就这样踏上了去西藏的
路。

第二天一大早在冬天的晨雾中乘民航客车到了机场。 那时中国的机场候机楼可能是最豪 华的公共建筑物,能


乘飞机的人都不是一般民众。 候机厅柔和的灯光,成圈的沙发,墙 上的壁画,让我目不接暇。彷佛到了一个
远离尘世的地方。

天刚发亮, 我手里捏着发给我的圆圆的塑料登机牌, 走出候机厅到停机坪,一架客机停 在那里. 我跟着大人


们上了舷梯进入飞机。 第一次走在地毯上,第一次坐在软软的沙发 靠背椅上,小小的我心中兴奋不已。

(二)

乘坐的飞机是苏联造的伊尔-18型4螺旋桨80座 客机。那时没有空姐空哥一说, 都称 乘务员。 乘务员一律穿


空军的蓝裤绿衣,但不戴军徽, 个个都没有刻意打扮,全是自 然美。上飞机后乘务员给每位乘客发了一个塑
料钢笔套防止墨水低气压时溢出污染衣服 ,还发了一个那时在中国见不到的口香糖让人咀嚼防耳朵压气。我
是第一次喝汽水,端 起小杯子喝了一口, 感到从舌尖到舌根全麻透了, 心想这么难喝的东西怎么还会有人
喝。那时中国的服务业人们的态度普遍恶劣,但飞机乘务员的态度非常亲善,我想可能 是乘飞机的大人物
多,怕得罪哪路神仙的缘故。

我小时候就怕飞机的声音,在地面听到那轰鸣的声音,不敢想象坐在里边耳朵会是什么 感觉。 果然苏式客机


的机舱里噪音巨大。 特别是起飞时声音震耳。到巡航高度时噪音 稍变小还可以听清楚谈话, 但在厕所里感到
从金属地板传来的声波从脚下直冲头顶。 我一开始还兴奋地看着下边的大山在飞机翅膀下缓缓地向后滑去,
一会儿就开始晕机 ,胃里七上八下,一呕把刚吃进去的东西全吐在面前干净的地毯上。乘务员没有对我白
眼,而是拿来清洁工具把地毯打扫了,并告诉我前座的后背有纸袋是用来呕吐的。在余 下的航程中,我一直
半躺着半昏睡,偶尔睁开眼,只看到舷窗外的螺旋桨在阳光下划成 一个闪闪发光的圆圈。昏睡了不知多久,
睁开眼时半躺着看到两边舷窗外都是比飞机还 高的移动着的光秃大山,这时飞机已降入一个山谷中了。我没
有力气也没有兴趣起来看 外边的景色, 只记得一会儿有人叫我下飞机。 我已经到了西藏。

机场在一个宽阔的山谷中, 山是黄的,土地也是黄的,周围只有几棵光秃秃的冬天的 树。 一个11岁的男孩看


着这陌生的一切,不知道脚下的土地有多特殊的地理位置,不 知道脚下的土地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甚
至也不知道脚下的土地比早上离开的那块 土地高出三千米。 心里只有马上要见到爸爸妈妈的高兴。

(三)

由于学校的疏忽,我的父母没有接到我到拉萨的通知。 所以我没有在下飞机的地方见 到他们。 带我走了一路


的叔叔把我带上停在飞机旁边的民航客车,上路朝还在一百公 里外的拉萨市开去。

客车很快到了一座横跨一条宽阔大河的桥。 我当时全然不知道这条河就是闻名的雅鲁 藏布江,只觉得河水比


我以前见过的所有大河都干净。 大桥叫曲水大桥,是贡噶机场 通往拉萨的必经之路。

过了曲水大桥,汽车在高原的土路上颠簸着,车后尘土飞扬。 一路零星散布着藏族的 方形平顶房,还有稀稀


拉拉的无叶的直条柳树。 有时见到路边的藏族小孩, 红扑扑的 脸上灿着笑容,友善地朝路过的汽车挥手。

汽车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让大家下车方便。 人们下车后兵分两路, 男人在路的一侧,女人


在路的另一侧。男人下路二三十米就背向着路开始方便。女人则 要走到一百米外才敢蹲下,但还是在视线之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内。 第一次看到女人在晴日蓝天下野外小 解,着实感到惊呀。汉人笑话藏人随地大小便,但这些体面的汉人
在无奈别无选择时也 只好随地解决自然的呼唤。

(四)

汽车在拉萨河谷中走了两三小时,远远地在群山中可看到一栋白房子, 白房子越来越 大,在白房子旁边的红


房子也可看到了, 更近了,更近了,仿佛从山上长出来的红白 房象一座大山一样缓缓朝着我们的汽车移来。
不, 应该说我们的汽车朝那座大山和山 上的红白房开去。汽车已经上了柏油路不再颠簸了。 两边开始有机关
单位的围墙了。 汽车从红白房前边的马路开过。车窗就象一个电影银幕,红白房在银幕上不停的变换着 角度
显示着它的傲气。坐在车里的这个男孩仰着脖子,看着山上的红白房锯齿形的斜线 ,心想上楼的台阶真大
啊,

车在布达拉宫旁边的拉萨民航局停下。 我还在想人是怎样从那巨大的台阶爬到楼上去 的。街上的行人稀少。


带我的叔叔在街上等到了两个会说汉语的藏族青年,他们走的方 向是去我父母工作单位的方向,请他们带我
到我父母工作的单位。两个藏族很是友好, 一边走着一边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拉萨,父母是干什么的。十几
分钟到了单位门口,大 门是典型的在中国各地都有的那种两扇铁栏大门。一边挂着单位汉语名竖牌,另一边
是 藏语竖牌。两个藏族在单位大院里不停地打听我父母,终于把我带到他们上班的地方。

我爸爸见到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惊喜万分,连忙感谢那两位藏族青年,然后把我一把抱 起,在我脸上亲不
够。 我就觉得他的胡子扎得我脸疼。我妈妈听到消息也赶来,一家 三口就在办公室里团聚了。

24小时前我还在内地某大城市,现在已经投入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 一切都象在梦中 ,发生得是那样快。

(五)

布达拉宫的东边有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日报社,西藏卫生防疫站,西藏工业局, 西藏外事处等机关单
位。 一般的机关大院都占地巨大。我父母的工作单位有四分之三 的土地是开阔无建筑物的空地。 其中一半围
起来作为菜地。 拉萨那时没有蔬菜市场, 各单位的吃菜问题要自己解决。所以很多单位有自己的菜地,并且
有自己的蔬菜生产队 。

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在拉萨的凉夏气候中不能生长,温室在各单位是普遍可见的。 尽 管喜热蔬菜在拉萨生长
不良,但喜凉蔬菜,如圆白菜(四川人叫莲花白),大白萝卜, 莴笋等在拉萨凉爽强日照条件下长得巨大。
圆白菜十几二十斤的是常见,有小脸盆那么 大。甚至有六十斤的记录。白萝卜经常十斤以上,记录是四十
斤。莴笋有人的胳膊那么 粗那么长。大蒜大葱南瓜韭菜在拉萨露天生长良好。土豆更是喜凉,长得个头巨
大。

单位住房区房前房后的地包给各个科室种菜,收成的菜一部分自分,一部分无偿上缴食 堂。给蔬菜上肥时住
房周围全是新鲜大便味,到窗外走动不小心就是一鞋黄色。很多勤 快的个人也开有自留地,只需找块空地加
以耕耘即可。 除了房前房后的边角地有先来 者先占之外,其它空地多得是。我家种了有大双人床那么大的一
块洋姜地,每到秋天我 和爸爸挖洋姜是一件乐事。最高兴的是挖到田鼠窝,发现田鼠储藏过冬的一种汉人叫
人 参果的地下块茎植物,此人参果和人参风马牛不相及,大的有带壳花生那么大,长在地 下,淀粉质,有甜
味,煮在粥里很好吃。我们把从田鼠洞挖来的重量有好几斤的人参果 洗干净,当然是煮粥吃了。现在想来真
不应该,人家田鼠辛辛苦苦收集来的过冬食品, 转眼就被我们拿走,不知田鼠怎样度过冬天。 唉,不想田鼠
啦,还是想想自己的白菜 萝卜。挖来的洋姜和分来的白菜萝卜需要保存, 我们就在房外窗前挖一个半人深的
大 坑,盖上顶,覆上土,就是一个极好的菜窖。冬天到菜窖取菜都是我的事,要象耗子那 样从一个小口钻到
地窖里,蔬菜多时就直接在菜上滚来爬去。

(六)

春天来临时,我在大院菜地的去年蒜地里到处找刚冒头的去秋遗漏的蒜头。我在蒜地里 转啊转,眼睛不停地
搜索着地面,最后目光停在一个只有一寸高的黄绿色的小东西上, 然后就用小铲深深地插入土中,连蒜头带
蒜苗一块挖出。有时一上午能挖一二斤,把蒜 苗按长短分开,长的蒜苗就足够中午炒一顿了,短的蒜苗就放
在一个盘子里到上水让生 长几天再食用。

夏天温室里长满了西红柿。孩子们发现温室的土墙后边下有一个洞,可以挤过去到温室 里边。 我们几个小孩


一个接一个穿洞蠕动到了墙的另一边。啊,温室里又闷又热,和 外边的凉爽有天壤之别, 一排一排的又大又
红的令人直流口水的西红柿就在我们眼前 任我们随意摘。我们紧张地看着温室的门,一边往嘴里塞西红柿,
一边往衣兜里装西红 柿。几分钟后顺着原路钻出温室,出去时没人愿意是最后一个,争着要钻洞,出了洞才
觉得喘过一口气来。大家一边玩着一边吃西红柿,到回家吃饭的时间才发现衣兜里的西 红柿根本吃不了,也
不敢带回家,最后只好把来之不易的西红柿扔了。过几天我们想起 美味的西红柿再去那个洞时,发现洞已经
被封死。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七)

机关大院在夏天是个大菜园子,冬天就成了牧场了。各机关都有马车做平常的杂物运输 任务。养有几匹马并
且有藏族马夫。到冬天就把这些马散放在大院中任其自由地觅食。 食堂养的猪也解放了,大猪小猪公猪母猪
一群群地在大院四处游荡。 藏族职工把在城 里的家里的奶牛也带来凑热闹。大院里是天苍苍,野茫茫,到处
都是牛和羊。 不过羊 到是很少见散放的,不知什么原因。

猪拱土的本领好象生来俱有,只要从猪圈放出来就自然地要拱土。经常看到猪在夏天长 过植物的地方,兴奋
地摇着小尾巴,一边哼哼着一边用力地拱着土,在拱出来的大坑中 寻找食物。 牛和马则慢悠悠地吃着路边的
干草。对来往的路人视而不见。

我们小孩子在实在闲得没事可干的时候,就检起石头朝猪马牛追打过去, 大大小小的 猪被追得狂叫而逃, 马


很轻松地踏着优美的小跑步甩离我们。 只有身体笨重的奶牛被 我们追得东躲西闪,身上挨了不少石头。 只要
愤怒的奶牛主人一露面,我们就一哄而 散。

我一直记得一匹双眼失明的马,眼睛灰白,可能是白内障。在马车夫的驾驭下还可以在 平路上拉车。马车夫
坐在车夫座上,手拿左右两根缰绳,瞎马低着头拉着车,慢慢地在 沙土路上朝前走。冬天这匹瞎马自己在院
子里静静地孤独地啃着路边草。 我们一群不 懂事的小孩,经常欺负这匹瞎马,赶得它无助地东碰西撞。 在一
个夏天, 这匹马死去 了。一辆解放牌卡车把死马经大院的路拖走了。 死马四脚被绳子捆着,头颈后弯,被
汽车拖着在路上带起一阵尘土,在尘土中我看到那熟悉的浅棕毛色和马头前额的白斑。 汽车转过弯了,再也
看不见了,只有尘土还在慢慢飞扬。

(八)

我上的学校是一所汉人学校。老师们都是汉人, 学生大部分是汉人,藏族学生都是藏 族干部的子女,穿着上


与其他学生一样。学校里完全没有街道上的普通藏人的孩子。 学校通用普通话。使用教材,所教课程与内地
学校无异。学生们都知道互相的民族,但 孩子们是很容易和平相处的,有时候打架是免不了的,但都不是民
族原因引起。

学校在拉萨老市区藏人密集区。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 从外边看是一座占地很大的 下大上小的二层石垒方


形碉堡, 犹如布达拉宫的那种方形风格。里边是开阔的露天场 地, 房屋围绕场地一圈。藏式建筑几乎都是这
种布局。房子可能是没收的或赎买的领 主财产,周围是一栋接一栋紧紧挤在一块的其它藏式民房。

露天场地是我们学生运动的地方。 学校的前门改成了一个汉式双开铁栏门。后门还是 原来的碉堡高墙下的一


个小口。 从后门进去要经过一大排臭哄哄的猪圈才能到教室楼 。有时学校教职工食堂杀猪,一早进学校就听
到猪圈里的猪在狂叫。

我的教室在二楼,朝北方向无窗户,朝南方向是一大排几乎落地的窗户。 室内顶梁都 是暴露着的,可以看到


已经很旧的暗淡的藏式色彩。 教室中间有一根木柱支撑着顶梁 。不知这些大大的房间原来是干什么用的。

(九)

去学校从我家要走半小时,穿过整个拉萨市老城区。 拉萨老城区面积不到2x2公里,我 一路要从大昭寺旁边


走过,穿过一个大市场,再穿过八廓街,也叫八角街,最后要从只 有一米宽,两边全是三层高墙,抬头只看
到一线天的弯曲小巷中穿过,才来到学校后门 的高墙。高墙外是一排藏族纺织作坊,从外边看到黑黑的屋里
身穿传统藏装的藏族女工 们脚踏着有缝纫机那样传动机构的羊毛纺车,手拿羊毛在纺车的呼呼声中把羊毛纺
成毛 线。

上学路上两边有很多藏族小商店,挂着藏汉文的竖牌,上边一般写着某某消费合作社。 里边照明全靠开着门
进来的光线。我很好奇地在放学路上把这些小商店一个一个地看遍 。店铺里边一般只有一间房,墙上黑黑
的,空气中是浓浓的陈腐酥油味。店里卖藏族铜 锅铜瓢手镯头饰,也卖汉族烧水的铝壶,热水瓶,挎包等。
路上还有几家尼泊尔人开的 商店。我父母警告我不要去外国人开的商店,所以我从来没敢进去过,只是路过
时用乡 下人好奇的眼光盯着在门口坐着聊天的尼泊尔人,看着他们头上戴的圆帽,身上穿的半 截裙,觉得很
神秘。

我对一路的藏族商店卖的东西了如指掌。那时物质供应缺乏,很多东西在商场里没有卖 的。 我们家有时要买
日用品我就自告奋勇地告诉爸爸妈妈什么藏族商店可以买到。 于 是由我带路穿过大大小小的街把东西买来。

路上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个汉人开的酱菜铺,卖的都是我不喜欢吃的很咸的那 种黑黑酱菜。 但我很


喜欢吃那里卖的糖醋洋姜片,酸酸甜甜辣辣的。爸爸曾经用我们 自产的洋姜试着重复酱菜铺的糖醋洋姜配
方,从来没有成功过。在我的纠缠下,他们只 好 隔三岔五地给我钱买一二斤带回家来。

照片中的灰蓝区是拉萨老城区,红线是我上学走的路线。 我要穿过那些楼房之间的小 巷。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3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十一)

在大昭寺旁边的那个大露天市场里有一些小摊,摆摊的都是藏人。 摊子上摆着一瓶瓶 的敞着盖的酸奶,装酸


奶的瓶子是那时常见的那种大口粗短的罐头瓶。摊子上还有切成 一寸见方的奶酪。 我是第一次见到酸奶和奶
酪,很想知道是什么味道的。但我父母从 来不让我吃从小摊上买来的东西,我也就与酸奶和奶酪一直无缘。

市场上有藏人卖的酸百菜,白萝卜,也有从乡下运来的干牛粪。 我从来没见过藏人卖 东西用秤。卖土豆是用


铁皮饼干盒来计量的,把土豆放到铁皮盒里直到尖尖地放不住了 就算一盒。夏天藏人卖一种酸极了的红杆蔬
菜,汉人叫这种菜酸溜溜,我到现在都不知 道这种蔬菜的真正的名字,只知道它的英文名是rhubarb,在西方
国家的超级市场常见 到。

小摊上卖行行色色的藏族装饰。我那时候还小,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也就不记得细节 了。

酸溜溜 Rhubarb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4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十二)

那时在中国各城市里狗是 绝迹了的动物,我从小长到11岁几乎没有见过真正的狗。 来 到拉萨却看到满城到处


是狗。大的小的各种皮毛颜色的应有尽有。最多的是一种小哈吧 狗,额头上的长毛下垂遮到眼睛。 藏族妇女
们怀里抱着的,脚后边跟着的都是这种狗 。 小狗非常讨人喜爱,见到主人就双脚站立,摇着小尾巴,一蹦一
蹦地象小孩一样扑 在主人腿上。我在多年后才知道这种狗竟是世界名犬拉萨狗Lhasa Apso,是一种有上千 年
历史的品种。

在上学路上经常看到一个孤独的藏族老太太,周围簇拥着十几只拉萨狗。 老太太穿着 深色藏袍,驼着背,手


里拿着串珠,低着头慢慢地走着。 不到膝盖高的拉萨狗们在她 的前后左右活蹦乱跳。

别看这种狗长得象儿童玩具,狗的七情六欲全有。 在路上常看到两只小狗交和在一块 ,又是摇又是抽的,一


幅享受的样子。有时一头母猪舒舒服服地躺在冬天的阳光下,一 只小拉萨狗错把母猪当成仙女,前脚半直立
趴在侧躺着的猪屁股上,下身奋力地呼嘿呼 嘿。母猪哼哼地只当是在按摩,身子被小狗推得一晃三摇。

藏人不埋葬死动物。骡子马,还有驴,死了就往城外空地或城边垃圾场一放,任其露天 腐烂蝇蛆遍爬野狗撕
咬。我上学要经过一个这样的垃圾场,常有死骡子被扔在那里。我 第一次看到死骡子,心想好好的骡子皮不
剥下来利用且不是浪费, 后来看到这种死动 物太多了,就再也没有废物回收的念头了。从垃圾场走过,看到
一头新扔来的死骡子, 成群野狗钻到其肚子里往外拖肠肚。毛上沾着血的野狗见人路过只是回头看一眼,然
后 继续它们的宴席。一天一天地,骡子的身体越来越空,慢慢地只剩下覆在骨架上的一层 皮,皮最后也被撕
开了拉到了一旁。就一个月的工夫,一头实实在在的骡子就变成了一 堆白骨。

拉萨狗

Image:Dog.jpg

(十三)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5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说到西藏,就要提一下我的父母。 因为他们我才去了西藏。 是他们的决定改变了我的 一生和他们的一生。

我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但他们的背景却大不相同。 父亲是北方人, 爷爷家 是小户殷实人家,算是


中农。爷爷深受当地土匪的欺负,所以发奋供孩子读书,指望孩 子出人头地不再受别人欺负。父亲从小在爷
爷的责骂中长大,他绝不要他的孩子再受同 样的罪。所以他从来没对我动过一个手指头,也没有对我在言语
上有过粗暴。对我的兴 趣爱好的发展总是鼓励和善意引导,必要时温柔推我一把。我后来上中学没有和父母
在 一起,父亲总是在拉萨的新华书店买大量各种书籍给我定期成捆地寄来。父亲是一个非 常能干的人,家里
家外的各种杂活都是他做。虽然我家从来没缺过钱,他还是喜欢自己 动手制作各种东西。 我深爱我的父亲,
常常搂着他的脖子撒娇地在他脸上亲不够,直 到高中才不这样了。他后来从西藏回到北方家乡的城市,退休
后自己开办了一个成功的 小事业,从一个共产主义者转型成一个成功的资本主义者。他经常感叹“这一辈子都
白 过了,现在一年挣的钱比退休前一辈子挣的钱都多“。

母亲出身于一个南方的资产阶级家庭。外祖父和他的兄弟们都是留美留日的。她的堂兄 弟姐妹几十个,大家
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堂兄弟姐妹排辈按照中国传统的大排辈方法来 排。别人称她九妹或九姐。我母亲从小过
着那时的优裕生活,没受过任何苦。随着时代 的变迁,到我母亲成年时,外祖父所在的大家庭已经分崩离
析,大家各走天南海北,互 相之间失去联系。母亲身体瘦弱,从我记事起就看到她不是吃这种药就是吃那种
药。有 时煮一锅西藏的冬虫夏草,那一锅的虫让我目瞪口呆。我和父母在一起时母亲对我的管 教比较少,也
比较生硬。 我总是对她的管教有抵触。当初他们在南方我出生的城市工 作,我父亲作为党员被组织派到西
藏,我母亲本来可以不去西藏, 但她选择了和我父 亲共赴西藏的人生道路。于是不到三岁的我就被送到另一
个大城市的那所我在开头提到 过的幼儿园学校。 他们把我送到幼儿园,看到我乖乖地说等到星期六来接,他
们心中 不舍地离开了。 我盼望的星期六就这样成了几年以后的事了。

那所学校的设备师资教程安排生活环境在当时的中国是属于前列的,在物质缺乏的年代 学生们的伙食是保证
的。但那里的学生没有父母的直接关爱,阿姨和老师的人性善恶在 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曾经被阿姨拎出
二楼窗户头朝下倒吊着,看着楼下的水泥地在 头顶上旋转。还被阿姨按着头硬往嘴里塞我一吃就要呕吐的肥
肉,并被逼着咀嚼下咽。 我在那里八年的屈辱酸苦从来没对我父母述说过。

在拉萨时父母的同事有时问我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我眨巴着眼睛仰着头看着大 人们不知该怎么回答。


于是大人们换了问话方式,问我是不是更喜欢爸爸。 我轻轻地 点了一下头就算是回答了。

有时听到父母的同事们问他们还想不想再生孩子,他们都摇头说一个孩子都带不过来, 再有孩子更是没有办
法。 我是很想要有弟弟妹妹,但从爸爸妈妈无奈的口气中,我知 道这个愿望是永远不能实现的。

父母在西藏工作了几乎二十年。在空气稀薄的高寒牧区,在人迹罕到的原始森林,他们 留下了足迹。 在那里


他们的青春逝去了,在那里他们的中年慢慢地滑过。他们去时我 不到3岁,他们回来时我已经22岁了。 我和
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总共也就只有八年。我没 有在我出生的城市长大,我四处游荡,我的人生道路因为西藏而
彻底改变。

(十四)

我的父亲是一个钓鱼迷,家里的饭桌上总是有他亲手钓来的鱼。 在西藏钓鱼可不是那 种手中一杆,柳下垂钓


的悠闲。 到是很象美国的fly fishing, 一根长的鱼线甩到几 十米外的水面。 父亲自己用竹杆亲手做了10把精
致的转轮鱼杆。用的鱼线都是拉力15 磅的尼龙线。那时一寸长的鱼钩不好买,就把大缝衣针在蜡烛火上烧红
弯成鱼钩再趁红 扔到水里淬火。后来托人在北京的特别鱼具店才买到内地很少用的一寸和一寸半的鱼钩 。 15
磅尼龙线也是托人买,也要到特别鱼具店才能买到。

父亲经常周末去钓鱼一天。 如果我有兴趣,他也带上我一块去。 他背后背着一捆10把 鱼杆,我坐在自行车前


杠上,带着午饭和水壶,还带着必不可少的遮阳草帽,清晨就骑 自行车出发到拉萨河。

拉萨河在拉萨市的南边,河水在宽两公里的沙子和大鹅卵石河滩上弯弯曲曲, 河槽一 二百米宽 。 我们选地


方,先要看是否有别人下了暗鱼线。这是一根无鱼杆的鱼线,一 头有重物以在流水中稳定鱼线。另一头是一
个绕线板。用手象扔手榴弹那样把有重物的 一头尽可能远地扔入水中,再把绕线板暗藏在岸边水下,用石头
压住并作一个记号,一 般是晚上布下鱼线然后人离开第二天早上回来收线。 我们都是避开暗鱼线以免鱼线互
搅。

选好地方后就把10把鱼杆每隔10米甩线入水几十米,再把鱼杆插在石头堆上,鱼杆顶部 夹一个自己用搽脸油
盒做的小铃,然后坐在大圆石上静等鱼上钩。

白天阳光下的热风一阵阵顺着河滩刮来,看着河对岸的高山,看着高山下如蚂蚁般蠕动 的汽车和汽车后的尘
土,看着面前宽宽的河水,只听见风声,只听见水拍岸声,喧嚣的 尘世远离而去。

鱼杆上的小铃急促地响了,那是鱼咬钩后在猛拉鱼线。父亲赶快起身抓起响铃的鱼杆转 动鱼杆上的绕线轮收
线。在鱼离岸还有十几二十米时就可看到鱼挣扎激起的水花。把鱼 拉上岸后从鱼嘴上取下钩把鱼放入一个大
布口袋中,口袋浸泡在河水中保持鱼不死去。 鱼多时鱼铃响成一片,父亲忙得有点手忙脚乱。 他不让我操作
鱼杆,一来怕把鱼杆搞 坏了,二来怕大鱼把我拉入水中。 钓的鱼一般在一斤到五斤左右,属于冷水细鳞鱼。
常见的品种有四五种。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6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对岸的河滩中有时可看到藏人在浅水季节赶过去的牛羊,还可看到藏人的牛皮筏在岸边 晾晒。 我看到过一次


藏族女人在河对岸裸体洗浴。那是在二百米外,只能看出在彼岸 的是几个女人,我和父亲没好意思在此岸停
留。

1. 拉萨河的河滩

2. 牛皮筏

3. 晾晒着的牛皮筏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7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十五)

在四月五月钓鱼高峰季节时,有时一次可钓到几十斤鱼。父母经常把鱼送给同事邻居。 我们把吃不了的鱼打
整干净后用盐腌成咸鱼储藏在坛子中,淡季时把鱼肉中的盐用水泡 掉就跟新鲜的鱼差不多。

钓鱼最好的饵料是苍蝇的蛆。一个鱼钩上要挂一串五到六个蛆,每根鱼线上有四到五个 鱼钩,所以收集足够
数量的蛆就是钓鱼者关注的事情。尽管厕所里有很多蛆,但那些蛆 在粪便里太肮脏。最好的蛆是死动物身体
下与土壤相接处的蛆,白白肥肥的,在干土中 蠕动身上没有液体。好在藏人扔弃的死马死骡子死狗在城边常
能看到,我和我父亲就常 去光顾。我拿着一个粗铁丝弯成的钩子,把死马半腐烂的沉重的头提起,父亲拿着
一个 小刷子在提起的马脖子下把成堆的乱滚的白胖蛆扫进一个罐头盒。看到我们俩在死动物 下翻检, 路人有
时会投来奇怪的眼光,我总是不好意思地把脸转一边去。腐烂的死马 死狗臭味冲天,我对那种气味太熟悉
了,以至于多少年来我可以非常敏锐地凭嗅觉知道 公园绿地从林中是否有死动物。

藏人有水葬传统,就是把死人尸体扔入河中随水漂走。为了防止水源被传染病污染的可 能,解放后水葬被禁
止。这也算是被汉人消灭了的藏族文化吧。但水葬的风俗是禁而不 止,在偏僻地区时有发生。 我父亲的同事
鱼友就碰到过鱼钩挂住尸体的事。以为钓到 了大鱼,拉近一看才发现是令人恶心的尸体,忙不迭地剪断鱼线
放走尸体。

藏人是不吃鱼的, 也不钓鱼捕鱼。 在西藏只有从内地去的汉人才钓鱼。 后来也有藏 人从汉人那里学会钓鱼


捕鱼,但一般是捕来卖给汉人。

有时人们用炸药炸鱼。我没见过真正的炸鱼,只听说是把炸药雷管放在一个酒瓶中,瓶 口用蜡封住,只留一
根防水导火索。在河道洄旋深水处把导火索点燃扔入水中。 鱼被 震死震昏后漂上水面被打捞起。我们钓鱼时
经常看到上游漂来的鱼从水面经过。有时一 条大鱼漂到岸边,如果看起来是死去不久的,就成为我们当天的
额外收获。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8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到了冬天,河里的鱼在冰冷的水中不吃东西,并且天然饵料不易找到,靠饵料钓鱼收获 甚微。这时我父亲就
换了捕鱼方法。他把一根最粗的鱼杆换上25磅拉力的尼龙线,尼龙 线的终端有散开的十几二十个二寸鱼钩。
在拉萨大桥上游深水处把无饵鱼线甩入水中几 十米,然后把鱼杆朝后猛地一挥,其目的是把鱼钩在水中猛地
一扯,希望鱼钩挂住水中 碰巧路过的鱼。就这样 一下一下地挥杆收线,再甩线,再挥杆收线重复着,一天下
来 收获颇丰。 鱼一但被一只鱼钩挂上,一挣扎,更多的鱼钩就会缠上身。往往看到被拉 上岸的大鱼浑身被四
五只鱼钩挂住。

(十六)

父亲用鱼杆钓鱼还觉得效率不高,后来从别人那里学来用挂网捕鱼。 挂网是一个象排 球网一样大小的长方形


的尼龙鱼线织的网,网的上端有一排漂浮,下端有一排坠重,一 端有牵绳。使用时在流水平缓的河面上把网
散抛入水中,网在水中被漂浮和坠重撑开, 与河岸垂直顺流而下扫过水面下四尺。 人手拿牵绳,在岸上和网
同步顺流前进,走到 下游三四百米处收网,然后走到上游撒网处重复整个过程。在水中逆游的鱼碰到网,鱼
头过去而鱼身不能过,鱼腮被网挂住。网眼的大小是按照半斤以上的鱼的大小设计的, 半斤以下的鱼可穿网
而过,一二斤以上的鱼一般是被网缠住不能动弹。

这种挂网没有现成的卖。我们是自己织的网。需要自做网梭,网眼模板。 我和父亲一 块花了几天的工夫织出


了一个鱼网。鱼网的坠重是用废牙膏皮做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 怎样一梭一梭地把一个一个的网眼大小均匀地
织出。

(十七)

布达拉宫后边有一个小湖,湖中有一个小岛,有小彩桥与陆地连接。 小岛上有一座建 筑物。 小湖叫龙王潭,


建筑物叫龙王庙。 令人惊奇的是在龙王潭的入口处有两个很大 的石碑, 记得其中一个是内地常见的石龟驮石
碑,上有汉字。

龙王潭公园的湖边有很多朝水面倾斜的大柳树。 人可以走上柳树到水面上。还有很多 两三人才能合抱,但只


有三米高的粗矮古柳树。园中的草地是西藏的厚软草甸。 园子 西边是一片白扬林。草地上偶然有藏人拖来的
死马死骡子在那里腐烂变成白骨。那时龙 王潭失修,没有管理的,也没有门票,园墙倒塌,路人抄近路就从
园中穿过。

据说龙王潭公园里有一头为达赖喇嘛饲养的大象,不知是印度还是尼泊尔送的礼物,是 翻过喜马拉雅山来到
拉萨的。 据说大象在50年代已经40多岁了。大象经常到龙王潭来 饮水,在草地上树林中散步。 夏天来了,拉
萨几乎每天晚上都有雨,雨后大象粪堆上 长满了各色蘑菇。 1959年达赖逃到印度后没几年那头大象也死去
了。

由于龙王潭在布达拉宫后边,冬天时一部分湖面被布达拉宫遮住阳光,结了厚冰成为滑 冰场。只有一月份才
有冰期,并且只有离湖岸三十米之内有可承重的冰。远点的湖面是 不结冰的。 我第一次看见优美的滑冰,心
里很想学。 爸爸从他的一个女同事那里借到 一双小号滑冰鞋,我每天在不见太阳的滑冰场上自己练习。不知
摔过多少次跤,终于能 小步地颤颤悠悠滑着走。还没等到熟练,太阳就开始照到冰场了,爸爸妈妈就不让我
滑 了。后来的冬天由于借不到冰鞋,也就没有滑冰了。 后来再滑冰就是长大以后的事了 。

龙王潭的前门出去就是布达拉宫的东边。 我和朋友经常在那里登坡上到布达拉宫的东 墙之下。 那里是一个圆


形的白色碉堡, 我们站在巨大碉堡的墙根下,全拉萨尽收眼前 。 远处是一座座大山,拉萨河的河水在阳光下
闪耀着亮光,近处是一片片铁皮房顶的 银色,山脚下是马路汽车。

龙王潭后边有一条很直很长的公路,很少有汽车从那里经过。我和朋友们经常在那里比 赛自行车。我们骑着
大人的自行车,脚还蹬不到底,双手趴在车把上,弯着腰,几个人 横排在公路上飞车狂飚。 我们全身扭动,
猛蹬着车,眼睛不时瞄着旁边的自行车,耳 边风声呼呼, 心肺象要炸了一般,时间过得好象非常慢,短短的
一分钟就象很久。终 于跑到头了,大家把车往路边一扔,躺在草地上大口喘气。上边是蓝天白云,旁边是白
杨林小溪流水,高高的布达拉宫象一座大山,上边的无数窗户就象无数的眼睛,神秘地 俯视着我们。

1.龙王潭的卫星图。 湖面上还有残冰,那里是我曾经滑冰的地方。 龙王潭上边的公路 就是我赛车的地方。 那


时公路上很少有汽车经过,公路北边是一片沼泽地,没有建筑 物。

2. 照片最右边是布达拉宫东边的圆形碉堡。碉堡的墙根就是我去过的地方。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9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十八)

讲一讲西藏的牛毛鞭。 汉人称作牛毛鞭的这种东西不是鞭子, 不知藏文叫什么。 直 到最近才有人告诉我那


叫乌朵。 英文是 tibetan sling , 顾名思意,就是一种抛石 器。 这是一根两米长的用牦牛的毛编织的象绳子一
样的东西。一头有一个编织的绳套 。用来套在手腕上,另一头是细梢, 中段有一个宽的放石头的 。 好的牛
毛鞭的细梢 是细牛皮条 。

在西藏牧区牧民用这种东西来控制牛群。使用时对折,把拳头般大小的石头放在中间的 宽处, 一头的环套在


手腕,手指抓住鞭梢,在头上方45度处用力快速甩动旋转。 当整 个鞭子达到高速旋转时,将鞭梢在适当角度
释放,石头就高速飞出打在不听话的牛身上 。

牛毛鞭高手使用牛毛鞭的姿势很是优美。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向右半侧,头向左面 视前方。一根长长的鞭


子高速甩转起来,朝前稍一弯腰,一个跨步,在啪地一声清脆的 鞭梢声中,一块拳头般大小的石头带着嗡嗡
声象飞盘一样贴地划过一条低弧线高速打向 100米150米之外的目标。高手们的命中率是很高的,有的人可作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0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到指到哪里打到哪里 。

我们男孩子们喜欢牛毛鞭。拥有一条漂亮的牛毛鞭是可以向其他孩子炫耀的本钱。 手 中有一条牛毛鞭是很男
子气的。 我父母不让我玩这种会打伤人的东西。 但我实在经不 住诱惑,偷偷地背着父母用东西和别人交换了
一个。

第一次拿着新换来的牛毛鞭, 心里喜滋滋,找了一个空旷地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放 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石


头甩转起来。 一松手,眼前没看到有石头飞出,只觉得右大腿 后边生疼。 原来松手时间角度不对,石头打到
大腿上了。 幸亏石头小,甩转速度不高 ,要不然腿可受不了。

练习了一段时间,可以比较熟练地甩石头了。 但好景不长,牛毛鞭被父母发现, 在他 们的坚持耐心的思想工


作下,我只好忍痛把心爱的牛毛鞭送人。

牛毛鞭

(十九)

前边说过我父母的工作单位的大院占地巨大。 在大院的一角有一块150x150米的空旷地 , 是机关单位圈地后


留下的一块未开恳的处女地。 我喜欢去那里玩,有时和朋友一块 ,有时自己一个人。 因为那里有一个水塘,
父母不让我靠近,但我从来不告诉他们我 去那里玩了。

那里有厚厚软软的草甸子,自然长起的短短密密的小草象天然的地毯。田鼠在草地上开 了一个又一个的小
洞,忙碌着在洞口进进出出地挖着土,把土在洞口堆成一个扇形。一 只猫过来了,只见猫蹑爪蹑脚地慢慢朝
一个田鼠洞接近,田鼠进洞挖土时猫就赶快轻轻 地走近几步,田鼠推土出洞时猫就停止不动,只偶然尾巴尖
得意地弯一弯。田鼠真笨啊 ,面对站在几尺开外一动不动虎视耽耽的猫,竟认不出那是一只猛兽,竟不知道
大祸马 上就要临头,还是在忙碌着建造它的小家。猫越来越近了,在离田鼠洞口只有一尺多远 时,田鼠刚从
洞里冒头,猫就猛地一扑,田鼠立即小命呜呼,变成了猫的午餐。猫也有 失误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猫就会在
田鼠洞口守着,静等田鼠冒头。 这时就是猫笨了, 田鼠的洞在地下四通八达,洞口无数,哪还会从这个洞口
再探头呢。

云雀悬在半空不动地拍翅高歌婉啼,美丽的戴胜鸟忙碌地在地面上用它的细长弯嘴东敲 敲西打打, 不时从地


下拉出一只虫来。有一天我经过一丛草时从里边扑腾腾飞出一只 云雀, 一看,草丛中有一个云雀窝,内有四
个云雀蛋。 于是我每天都去看那个云雀窝 。云雀羽毛有保护色,要走到很近才能辩认出正在窝里孵蛋的母云
雀。 母云雀一动不 动地卧在窝里,眼睛警惕地盯着我这个不速之客,随时准备起飞逃跑。我不再靠近,以 免
打搅了云雀妈妈。 在之后的几个星期里,我看到小云雀出壳,长出羽毛,会走路了 ,最后翅膀丰满飞走。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1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单位的马群中有一匹烈马,除了马车夫之外,谁都不敢靠近它。冬天其它马都散放了, 这匹马还是要呆在马
圈里。烈马的面部和温顺的马的面部就是不一样,青筋暴露,眼睛 有红丝,一幅狠像。夏天来了,有时这匹
烈马被一根绳子栓在蹄腕上,10米长的绳子的 另一头栓在一个砸在地下的桩子上,放在草地上吃草。我不知
好歹用石头向烈马挑衅, 烈马一开始还躲闪,但见我不停地扔石头,它脾气来了,怒目圆睁,径直朝我冲过
来。 吓得我屁滚尿流地逃走,从此再也不敢惹那匹马了。 我永远都记得那匹离我只有几米 远朝我冲来的马带
红丝的眼睛,那眼睛带着愤怒,直瞪瞪地盯着我。

一天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头驴在草地上吃草。 我们一群孩子逮住那头温顺的驴,要轮流 骑驴。 可是谁都不敢骑


到驴背上, 于是大家一个接一个象面粉口袋一样横趴在驴背上 ,别人牵着驴走一圈。 就这样把那头驴折腾了
半天才放了它。

大院的那个角落有一片水塘,夏天水塘中长着一束束直立的水草,蜻蜓的幼虫从水中爬 出在水草直立的茎上
蜕壳化为蜻蜓。一前一后在飞行中交配的蜻蜓不时地在水面上点一 下产卵。 水中有一堆堆有黑眼的青蛙卵,
一群群黑蝌蚪在水中摆着尾巴游动。岸边一 堆马粪半浸在水中,密密麻麻的前来觅食的蝌蚪围着马粪形成一
个半圆黑圈。 这里听 不见青蛙的鸣声,因为拉萨的青蛙是不发声的。

水塘的尽头就是大院围墙,围墙外远远地是在 蓝天白云下的高高的大山, 大院外不时 传来公路上的汽车声。


现代社会包围了这块小小的最后一块净土。

西藏云雀

臭哄哄的美丽戴胜鸟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2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二十)

谈谈在拉萨吃的。

藏人传统食品糌粑是把青稞,也就是一种大麦,在烫沙子中爆熟再筛过磨成面。喝的饮 料就是酥油茶。 酥油
茶的制法是把云南出的砣茶放在壶里煮30分钟,然后趁热去掉茶 叶,加上酥油和盐,放到一个3尺高半尺粗的
酥油茶桶中用一个活塞状的东西上下抽推 把酥油和茶水混匀,再到入热水瓶中备用。热水瓶是汉人引进的东
西,极受藏人喜爱。 在林卡节郊游时,藏人背上的背包里常有几个装满酥油茶的热水瓶。 酥油茶桶其实就 是
一个匀浆器, 其作用是把不能混合的油和水混和到一块。 云南砣茶是把老茶叶压制 成象中国北方的窝窝头那
种形状成块的。大片的茶叶,粗糙的茶梗,和汉人喝的茶叶嫩 尖相比,很有一种豪爽粗放的风格。 酥油茶是
咸的,油而不腻,倒是不难喝,其味道 很难用文字描绘,需要亲身体验。

酥油就是从牦牛的奶里提炼的奶油。 外观淡黄色固体。 藏人不光把酥油食用,还用酥 油点灯,用酥油搽脸,抹


头发。整个拉萨无论走到哪里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中都是酥油 味,连纸票子也是酥油味。 可以想象把奶油抹
到脸上头上久了发出的气味,那是一种陈 腐酸臭的味, 是由于酥油被氧化,被细菌分解释放出的哈臭味。 寺庙
里由于常年点酥油 灯,一进门也是处处酥油味。

吃糌粑时把糌粑面放到一个直径10厘米的小木碗中,倒上一点酥油茶,一手转着碗,一 手抓起糌粑面,沿着
碗沿一边转碗一边抓捏揉手里的糌粑团直到糌粑团变成一个实实如 鸡蛋大小的面团。 用手拿着面团象吃馒头
那样一口一口咬着吃。

机关单位的食堂有时卖糌粑,我家是把糌粑加上白糖和水当炒面粉吃。 有些糌粑中沙 子没有筛干净,吃起来


沙子渗牙。 偶然吃糌粑消化不好,放屁特多。

藏人还吃一种风干肉,是把牛肉挂起自然晾干。 吃时用小刀加上拇指把干肉条撕刮下 来直接进嘴。 汉人是绝


对没有胆量吃这种生肉。

在单位宿舍藏族职工的窗前常挂着西藏风干血肠,风干血肺。奇形怪状的黑黑的一串, 在风中摇摆。 不知道


藏族是怎样吃这些东西的。 说句不好听的,其视觉效果让我们连 正常食欲都没有了。

有一年冬天,父亲的一个老乡汽车司机替我家在西藏的山南地区买了宰杀好的四分之一 条牦牛,就是一头牦
牛的一条后腿加后半腰。我们把牦牛肉存在一间窗户向北不见阳光 的冰冷房间中,两三天就割一块肉变着花
样煮炒着吃。 就这样吃了两三个月,吃到后 来我一闻到牦牛肉的气味就反胃。春天来了,肉还没吃完,一进
那个房间就闻到不新鲜 的牦牛肉。 最后只得把剩下的牦牛肉送给了一个藏人,他们可以把已经半干的牦牛肉
做成风干肉。

拉萨没有什么果树,偶然见到藏人小摊上有卖毛桃,一个个比鸡蛋还小,青青颜色,满 是细绒毛。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3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在西藏东部温暖地区有苹果园。另外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亚东也盛产苹果。 我家在 冬天托人从亚东买来一


大筐大约有50斤苹果,可能是出口转内销的,每一个苹果都是用 纸包起来的。我们就把苹果放在走廊上,冬
天的低温使苹果可以保存很久。

(二十一)

讲一点科学。 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分布大致符合波尔茨曼(Boltzman)公式,大约每升高 5500米气压下降一半。


就是说在海拔5500米高处的气压是在海平面的气压的一半, 在 海拔11000米高度(一般民航客机的巡航高
度)的气压只有海平面的四分之一。拉萨的 海拔高度是3650米,其平均大气压是645毫巴(millibar)。 海平面
的平均大气压是 1015毫巴。也就是拉萨的大气压只是上海的大气压的三分之二不到。 青藏铁路的最高 点的海
拔是5072米,那里的大气压是535毫巴。

我父母的单位备有很多氧气袋,有一个大枕头那么大,橡皮布做的。 接到氧气瓶上将 袋子充满。使用时把一


根细橡皮管插入鼻孔中用胶布固定,用一个螺旋夹子调整气流量 。 有些身体不好的汉人刚到西藏感觉缺氧不
适,就用氧气袋缓解一下。单位里的职工 出差休假回到拉萨后一般要休息一个星期才上班。

我从来没有过缺氧不适。 刚到拉萨的第一个星期父母限制我的行动,不让我多动。其 实我什么异常感觉都没


有。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和在内地一样,经常狂奔乱跳,追猪 打狗。

在拉萨由于气压低,开水温度只有88摄氏度,煮不熟米饭,也蒸不熟馒头,只可以煮粥 或煮面条。藏族的传
统食物糌粑的制作过程是不用水的,做酥油茶煮茶叶也不需用100 度的开水。 所以低沸点对藏族不是一个问
题。

各个单位食堂都用压力锅蒸米饭馒头。 一般食堂里都有四五个压力锅。那是一个直径 有0.6到1米的圆柱形的


烧水容器,锅体嵌在水泥灶台上,底部是半球形以承受压力。 锅盖也是半球形,上有压力表和放汽阀。锅盖
扣在锅体上周围用一圈螺拴紧固。米饭蒸 熟了压力锅放汽时发出尖锐的哨声,厨房里充满了白色的蒸气,卷
滚着朝房顶升去。

家庭做饭普遍使用电炉。 电炉只能从五月到十月使用,冬季各家各户的电炉被单位用 纸条封住禁用。 拉萨没


有家用燃料供应系统,电力供应也不稳定,大家只好各显神通 通过各种关系搞来免费的公家汽油,把汽油加
入煤油炉中使用。因为汽车司机可以搞到 汽油,在西藏就成了大家拼着拉关系的对象,和几个汽车司机搞好
关系就意味着稳定的 汽油来源。大家拿公家汽油都是十几二十公升地拿。 汽油本来是极易燃烧的, 但在缺 氧
环境下,变得不那么危险,可以在煤油炉中安全使用。煤油炉有打气式,喷枪式,灯 芯式。 打气式的一般是
进口黄铜的,不能手工自制。 喷枪式,灯芯式大部份是自制的 ,喷枪式的使用较为危险,所以灯芯式最为普
遍。工厂里手巧的工人常自制灯芯式煤油 炉作为拉关系的送人礼物。拉萨城里的藏人使用干牛粪做燃料,所
以他们的烦恼是怎样 搞到足够的干牛粪。 我对此知之不多。

夏天可以使用电炉时我家就要开始一年一度的熬盐。西藏的盐是盐湖中自然形成的,只 需到湖岸边挖到口袋
里。但湖盐中土很多,还有运输过程中混进的牦牛的毛。我们一次 买十几二十斤盐,先把盐从一米高的地方
慢慢到下,用一本书当扇子把牛毛煽去。再把 盐放在脸盆里化成浓盐水,让土沉淀。把干净的上清盐水放在
脸盆里用电炉把水烧干。 最后把结晶的湿盐摊在报纸上晒干。

家庭做饭普便使用压力锅,也叫高压锅。 压力锅的结构尺寸使用方法和在美国市场上 卖的家用压力锅大同小


异。我们用压力锅炖肉,煮米饭,煮粥,煮面条,我很快学会熟 练地给压力锅加压,放汽,开盖,清洗。多
年后到了国外,对压力锅还是情有所钟,花 了几十美元买了一个,拿来炖肉用。

拉萨不光没有家用燃料供应系统,连单位食堂的燃料供应系统也没有。 各单位要定期 派出卡车到西藏东部的


原始森林去拉木柴。拉来的木柴大都是人腰那么粗的圆木,有些 木头甚至有一米直径。 圆木需要劈成胳膊粗
的劈柴才能烧火,所以各单位有专职的藏 族劈柴工。我父母单位的劈柴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如牦牛的汉
子。 他只需用几个铁 楔,一把大铁锤,就可把直径一米的圆木劈成烧火的劈柴。这个壮汉见到我很友好地用
藏语打招呼,我就经常站在一边看他劈柴。 他大吼着挥舞着大铁锤,把铁楔砸进木头 里。有时和我说几句我
听不懂的藏语。他休息时喝水是把头上的油腻腻的汉式帽子取下 在帽顶上正压一个窝,把水倒在象浅盘一样
的帽顶窝里,用嘴在窝沿接着水喝。由于帽 子太油腻了,喝完水后帽子竟是滴水不沾,又扣到头上。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有一个大眼睛红脸蛋藏族小姑娘到我家来卖牛奶。 小姑娘看起 来比我岁数还小, 她来


了不敲门,只轻轻地推开我家的门,探个头进来,怯生生地用 半生不熟的汉语问“牛奶购买?“。把这句问话
用汉语发音,英语问句的升调念出来, 就是从那个小姑娘嘴里出来的话。我把妈妈留在桌上的一元钱给她,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 个绿玻璃酒瓶,把装得满满的一酒瓶牛奶倒在我递过去的一公升大罐头盒中。小姑娘收 起
钱,一脸满足地背起她装着几个酒瓶的背包走了。

打气煤油炉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4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灯芯煤油炉

家庭用高压锅

(二十二)

藏人传统上是二楼住人,一楼是牲口马车。 一楼还有一间封闭的房间是存粪间,在其上 的二楼厕所的粪便直接


落到一楼。 存粪间无窗无门,只有一个半人高的开口通街上。 开口平时用石板封上,掏粪时才打开。 由于存
粪间的粪是在平地上,粪便多了就会从 开口溢出到街上。

别看藏人在拉萨的大街上随地大小便,藏人的居所的厕所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是相当奢侈 的。 藏式民房的厕所
宽大开阔, 面积有3x3米或更大, 下边的存粪间和上边的厠所一样 大,是整一个房间。厕所无隔板,无台阶,空
空的屋里就在平平的地板上开二三个狭长 的孔。楼下就是存粪间,气味当然还是蛮大的。 好在厕所便坑开口
很小,出了厕所就 没有什么气味。 只是当粪便满溢到街上时,那才是屎尿横流,臭气冲天。

布达拉宫上的厕所的存粪间有几十米高,我估计有五十米,在底部有一个小口通到布达 拉宫后边。从厕所的
便坑看下去,只看到几十米深处的小口透进的光。 粪便要落下几 十米才碰到地。布达拉宫的厕所给人留下深
刻印象,现代网络上有无数的对它的描述, 我在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请看这个连接的精彩描写。

http://blog.daqi.com/article/12659.html

拉萨城里的藏族基本上还是保持他们的生活习惯。 服装饮食都是传统的。 机关单位里 工作的藏人穿着上和汉


人一样,也在食堂吃饭, 住宿舍。当然在宿舍里还是有他们的喜 好,比如喝酥油茶,安放藏式家俱。 单身集体宿舍
是藏汉分开的, 主要考虑到生活习惯 不同。我的感觉是藏族可以不吃糌粑,但不能离开酥油茶。藏族和汉族在
工作场所的关 系就象在美国的工作场所少数族裔和白人的关系,一般是淡如水,但还融洽。民族政策 教育禁
止不利言论,大家说话不能乱说。 大家下班后基本上是各走各的,交道不多。新 一代受过大学教育的藏人和汉
人的关系就比传统藏人和汉人的关系要紧密得多。

(二十三)

藏人的房子都是方形的,下大上小,象布达拉宫那样。房顶都是平的,周围有一圈半人 高的墙。房顶是用一
种叫阿嘎土的东西夯实而成。房子一般是一圈,中间一个天井。城 里的房子有高到四层的。西藏没有砖瓦,
不知是当地的土不适合烧砖瓦还是藏人没掌握 砖瓦制作技术,房屋一般是石头垒的,乡下的房子很多就是干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5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打垒的土房。干打垒是把 土放到两块夹板里夯实一层一层的升高而成。

贵族庄园的占地都很大,有些庄园的周围有牛角和土垒起的围墙。 一道墙要用成千上 万的牦牛角,呈90度弯


曲的角的尖端朝墙内,根部朝天,从墙根到墙顶有好几排牛角, 一排排地整整齐齐用厚土垒住。牛角墙是西藏
独有的,现在很少见了。 摘抄一段网上 的描述

“我曾在拉萨街头看见两米多高、几十米长的牛角墙,整个墙身是千万个牦牛角胶 着黄泥垒成的,由于雨水冲
蚀,那些角尖都弯挑出泥外,显出一种独有的美。我沿着墙 根徐行,在墙边伫立良久,慨然而叹曰:“这不是
墙,这是劳动者的丰碑!”

http://www.luwangming.com/NewsInfo.asp?id=53

贵族的房子都很气派, 朝南方向开着大窗户,窗外有垂悬的遮阳布。室内铺着从一面墙 到另一面墙复盖全屋的


颜色鲜艳的藏式地毯,中间是放吃喝的小桌,靠墙一圈是椅子般 高的藏式坐垫,类似西方的rug。还有类似
futon垫的厚垫子,里边填絮着据说是獐子毛 的东西。 门框窗框的油漆颜色大红大蓝。

贵族庄园围墙里是大片稀密交错的白杨林和两三人才能抱拢的矮粗古柳书,林中开阔处 是厚厚的草甸,阳光
斜射进来,非常适合野餐。密林中长满半尺到一尺高的一种革质叶 的草。汉人叫这种草马兰草,夏天开白
花。 一从从的蘑菇在草从中探着圆圆的脑袋。 树枝上,草坪中,各种鸟不时出没。

贵族庄园后来都改成了机关单位用房。 和中国其它城市的老房的遭遇一样,花园树林 房屋都受到各种破坏。


我见过的保存得最好的一处是西藏外事处,由于是接待外宾的地 方,庄园的房屋园林保持得较好。只是在后
面建了几排汉式宿舍和温室。温室中长有当 时国内少见的西方蔬菜,如芥蓝broccoli。

说完了藏房,再说说机关单位里汉人住的房子。前边说过,拉萨的机关单位院子占地巨 大,所以大部分房子
都是一层平房。早期建的房子分南北两排,中间是走廊,后来发现 向阳房间冬天靠阳光照射室内温度可达零
上,而向阴房间温度则在零下,室内湿毛巾冻 成硬片,盛着水的脸盆中结满了冰。 请看客们记住,拉萨是没
有燃料供应系统的,住 房当然就不会有暖气设备。分宿舍房时大家争抢向阳房,后来建房干脆建单排房,全
部 是向阳的。房子的房基是一尺见方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头交错垒到半人高,再往上就是土 坯垒成的一尺厚的
墙。房顶一律是银色的镀锌铁皮,很多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波浪形房顶 专用铁皮。走到各个机关单位里,看到
的都是一排一排的这样的房子,从布达拉宫上看 拉萨,老城是灰色的高低参差的藏式房,机关单位全是在高
原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银色房 顶。

我说的是我在拉萨的时候的房屋情况,现在可能建了很多楼房。

西藏普通民房

(二十四)

藏人能歌善舞,劳动回家路上,不分场地,一时兴来,几个人手拉手围成圈就开始唱跳 几分钟,然后接着走
路。 经常看到一身尘土的藏人在车来车往的马路旁走着走着,突 然围成圈就在路旁尽兴地载歌载舞。

我父母的单位里经常有藏人抄近路从前门穿行到后门。有时大家正在打篮球, 一群回家 的藏人经过篮球场, 看


到这一大片平地,不管别人正在打篮球,就在篮球场中间手拉手 围成圈唱跳起来。 大家不好叫藏人停止歌
舞,只好暂停紧张的蓝球比赛。好在只有短 短的几分钟,大家只当是中场休息,还有免费歌舞表演供观看。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6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非常有趣的劳动场面是夯房顶,也叫打阿嘎。 藏房是平顶,用阿嘎土夯实形成不漏雨 的平台。 干夯房顶活的


大部分是女人, 手中拿一个安在半尺见方石墩的长棍,人站成 排, 口中有节奏地高声唱着类似号子的歌, 手上的
木棍石墩随歌声同步地上下舞动拍打 到土上,动作整齐划一犹如芭蕾舞,在啪,啪,啪,啪的强烈拍土节奏
声中,一群女人 合拍的高昂婉转的啊,啊,啊,啊的歌声在几条街外就可听到。

下边这个连接有更详细的对打阿嘎的介绍

http://www.beareyes.com.cn/2/data/cq...0030315181.htm

打阿嘎

(二十五)

说一说西藏的动物。 请不要用现代生态环保的观念去评价过去的事情。

藏北可可西里无人区有很多野生动物, 有藏羚羊tibetan gazelle, 藏野驴tibetan wild ass。 50年代早期进藏的汉


人对野生动物的分类搞不清楚,很多人甚至连驴马骡 都分不清,统统称藏北的动物野羊野马。听我父亲说,
驻军没有肉吃了就开上卡车到藏 北打猎,主要狩猎对象是野马,也就是野驴。一但发现成群的野驴,汽车就
在草原上高 速追上去,跟在狂奔的野驴群后边。 车上有几个人架着机关枪对着野驴群扫射, 野驴 一片片倒
下。追一阵后停车把倒下的野驴搬上车,一天下来往往是满载而归。 后来西 藏的物质供应有了改善,不再需
要猎取野驴了,并且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增强,藏野驴 成为受保护动物,狩猎野驴就被禁止了。

青藏公路建成的初期,常有野驴到公路上来,汽车来了野驴择好路而逃,而好路正是公 路。于是野驴顺着公
路狂奔,可哪跑得过汽车。最后就是车撞驴,司机捡了块送上门的 肉。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青藏公路两边
的野驴群被汽车消灭得干干净净了。

汉人后来发现西藏乡下家养的毛驴很多。 藏人用毛驴搞运输, 冬天不运输了就把毛驴 放在山上任其自生自


灭,春天再找回来。 藏人不吃驴, 冬天时给点钱就可以买一头活 驴。 我父母单位的同事在冬天常几个人合伙
开卡车到乡下以五元一头的价钱买几头毛 驴回来自宰吃肉。我从来不敢看他们杀毛驴, 怕那个血淋淋的场面,
只吃过他们做好了 送给我们的驴肉。 拉萨城里有汉人收购驴皮制驴皮胶,也就是阿(读e)胶。一张驴皮的 收购
价按重量计算大约5到10元。 所以到乡下买驴自宰是很合算的。 收购驴皮的地方 也从乡下买活驴到城里来卖,
10元一只。他们也自宰驴把驴肉做成酱驴肉卖。 我家经 常去买。 尽管一头活驴只值五元钱,但卖的酱驴肉却
要一元一斤。 驴肉是很好吃的,没 有怪味。酱驴肉和卤的美国牛肉味道差不多,脂肪很少。

说到高原,大家就会想到雪山和光秃的原野。但是在布达拉宫的北边有一片面积有几平 方公里的沼泽地。夏
天拉萨河谷东边雪山上的融水缓缓流过这片水草从生的湿地。现在 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拉萨城边的这块湿地曾
经是水鸟的天堂。 汉人进西藏前这里水鸟成 群, 夏天时一群群的野鸭在这里随处可见。 1959年后这里成了进
藏人员的打猎场,不 管是什么鸟,只要是可以上餐桌的,都成了狩猎对象。 只几年时间,这里的水鸟就彻 底
绝迹。我在拉萨时,沼泽地依然存在, 水草依然茂盛,但看不见任何水鸟, 听不到任 何鸟鸣。 后来随着拉萨的
建设, 沼泽地中填上了公路, 机关单位填地围院,沼泽地的 面积不断缩小。 从最新的拉萨卫星地图上看, 沼泽
地的三分之二已经被填,只有在布 达拉宫正北方向的一片依然存在。在中国恐怕再也找不到哪个省会城市的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7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旁边有大片的 自然湿地。 多么希望那片最后的沼泽地能被保留,那片水鸟的天堂能被恢复。

冬天来临, 雪山上的融水断绝, 沼泽地逐渐干汩。 最后只有零星散布的小水塘了。 到 了一月份,小水塘中的水


只剩半个房间大小, 夏天在沼泽地中生长的鱼被挤到这小小的 最后的一息生存地。 大家这时就开始捞鱼。 只
需用一个长把网罩就可从水中舀鱼, 容 易得就象从锅中捞鱼。我父亲在一个下午就可把一片水洼中的鱼捞光,
足足有几十斤, 都是当年生当年长的,每条鱼差不多大小, 大约有半尺长。奇怪的是沼泽地每个冬天都 彻底干汩,
但每年都有鱼, 不知春天有水时鱼是从哪里来的。

听父亲说西藏的乡下很多溪流在春天四月时, 两尺长的大鱼成群逆流而上产卵。 鱼在 水中拥挤着,人们只需站


在岸边,手拿挖土的铁锹, 对准水中的鱼砍下去就可捞到肥美的 大鱼。

我父母的几个同事酷爱打猎。 经常看到他们在周末带上军用步枪, 找个司机开车到拉 萨远郊打野兔。 晚上他


们带着几只血淋淋的无头或无屁股的野兔回来。 他们一边剥着 野兔皮一边兴高彩烈地讲着白天野兔如何如何
和他们周旋, 他们如何如何把野兔的头打 飞了。

藏野驴

藏羚羊

拉萨的卫星图。 绿色是曾经存在的湿地。深棕色的是现在还存在的湿地。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8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水草茂盛的拉萨湿地。

(二十六)

在西藏经常看到藏人做一种手势。 如图。 两臂伸出与脸平齐, 右手握成拳,手腕朝下 弯,左手在右手下边手掌朝


上包住右拳。然后右臂迅速伸直, 右拳迅速朝前伸出, 左手 掌沿着伸出的右拳,后滑到伸直的右手腕上啪地打个
响声。 右拳伸出后停留位置在视线 上, 也就是你盯在什么地方, 拳头就停在你的眼睛和你盯的对方之间或稍
上。

这种手势的含意与西方的伸中指含意是一样的。 但比伸中指用的更为广泛。并且与伸 中指有点不同的是这个


动作是动态的,要重复好几次。经常看到两卡车藏人在公路上对 开而过, 两车人伸出如林的拳头对着对方,有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19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点搞笑的意思。藏人愤怒时打这种手势就 是羞辱对方。就象汉人骂“cao你nai nai”或类似的骂话.

伸中指就是伸出一个细细的手指晃一晃,而藏人的手势则是伸出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拳 头和手臂,还要动态
地突然跳出,直指对方。 西方人伸出的中指是细细的一根,而藏人 的昂然挺立的拳头手臂象驴的第五条腿,粗
壮有力。

多年没试过这种手势了, 但我发现我还是会那么熟练地打出这种手势, 右手有力地伸 出,左手打在右手腕上


还是啪啪作响。

1. 正面。 受辱者看到的是这样的。

2. 侧面。

(二十七)

西藏民俗在外界看来最神秘的莫过于西藏的天葬。 天葬的英文是sky burial,我想可 能是从汉语直译过去的。


藏人不兴土葬,人死后要么水葬,要么天葬。 1959年后水葬被 禁止,天葬就成了藏人主要的处理身后肉体的方
法。 藏人自己是不观看天葬的。许多 在西藏的汉人也没见过天葬。 不是天葬不让人看,而是很多人一来没好
奇心,二来不 敢看开肠破肚的场面,三来不知道天葬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于是外界对西藏天葬传说纷 纷,更
给西藏天葬增加了神秘色彩。

我在拉萨时亲眼观看过天葬全过程。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藏族老太太在商店里买了几个罐头,用腰上的围裙兜着过马路。 汽车来了老太太 紧走了几步,本来已经


过了马路,谁知一个罐头掉出来在马路上。 老太太回身去捡掉 在地上的罐头,被急驰来的汽车撞个正着,送
到医院死亡。

医院按常规要对交通事故死亡者进行解剖以备案。 由于藏人要天葬,尸体最终是要被 剖开的,所以对藏人的


尸检就在天葬场进行。我父亲以前看过一次天葬, 但为了满足我 的好奇心, 他和医院的病理科主管尸检的医生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0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事先联系好,一但有天葬场尸检就通知我 们。 于是我就有了这样一个观看天葬的机会。

西藏的天葬风俗是死者家属付给天葬师一笔钱, 听说是50到60元, 相当于那时的一个普 通民众一个月的收入, 天


葬师就把一切事物包了。死者的衣服归天葬师所得。 不知天 葬师把死者衣服怎么处理了,听说是卖了。如果属
实,则是一条很不卫生的习俗。据说 以前死者家里有喇嘛仪式,我在拉萨的时候不让有迷信活动, 家里人只
把死者交给天 葬师即可,但是绝对不到天葬现场。

天葬的当天一大早天还黑着,我和父亲一块走路到医院的停尸房。 周围静悄悄的, 在昏 暗的灯光中看到一辆解


放牌卡车停在停尸房的门口。一个藏族天葬师已经把尸体捆绑好 装入麻袋放到车上。 天葬师的穿着和普通藏
人的穿着无二样。 病理科医生在那里等着 我们。看到我们来了和我父亲寒喧了几句就要我们上车, 他自己钻
进驾驶室和司机一块 , 我们爬上卡车的后车厢, 天葬师也和我们一块爬上车。在黑暗中看到车厢前角堆着两 个
麻袋, 原来当天的天葬除了老太太尸体外,还有另一个从城里拉来的尸体。

天葬师坐在车厢一角, 我和父亲坐在车厢后边的另一角。 大家默不作声。 汽车离开医 院, 在灿烂的高原星空下


朝拉萨北郊急弛。

高原后半夜的冷风强劲地吹动我们的头发。车厢角落的两个麻袋随着汽车的颠簸不停地 晃动,仿佛是两个还
有生命的东西。 周围一片黑暗,唯一的亮光只有汽车的前灯和远处 的零零星星的灯光。

星空下黑幽幽的大山影朝我们慢慢压来。 我们的汽车离拉萨北郊越来越近了。 汽车下 了柏油路,沿着山脚在


沙石滩上剧烈颠簸着, 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的一个高台平圆石前 边停下。 在星光下可看出平台有十几米高, 背
靠大山面向拉萨平原,很象迪斯尼大片《 狮子王》中的狮王一览众兽的那个平台, 但没有那么伸出。

天葬师把麻袋抓扛在背上沿着平台后边的一条斜道走到平台上。我们喘着气在黑暗中跟 在他的后边,看着他
背着一百多斤的尸体爬坡如履平地。平台上已经有另一个天葬师等 在那里,身上穿着不知从哪里搞来的肮脏
的医院白大褂。 他们把尸体从麻袋中倒出在 大平石上。 我这才看见尸体是赤身裸体的, 卷曲成一个团, 一根短
绳从膝盖后把膝盖 和脖子紧紧捆在一起。在朦胧夜色中可看出一个是男尸, 另一个当然就是死去的老太太 。

天葬师用刀把短绳割断扔到平台十几米下。 两具尸体卷曲在平台上, 就等到东方发白 走完他们的肉体在这个


尘世上的最后一步。

天葬捆绑尸体的方法。 短红线代表捆尸绳

拉萨北郊的卫星图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1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拉萨天葬场卫星图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2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二十八)

警告: 本篇有分尸细节。晕血者免读!!

山坡上遍布着两三米高的大石头。 两个天葬师在一个圆石旁点起一堆篝火, 在篝火跳 跃的火光中,他们用锉


刀打磨几把一尺长的刀。黎明前的空气是凉凉的,没有一丝风。 篝火冒起的烟慢慢地弥漫散向四方,磨刀的
声音一下一下地从篝火方向传来。我们就 在旁边等着, 看着在篝火旁的天葬师, 看到他们的沾着血迹的衣服,
突然觉得天葬师的 行业非常肮脏恶心。

东方的天边露出了一丝亮光,我慢慢地看清楚天葬平台。 这是一个直径有10米的天然 圆台,台面上散布着大


大小小的石坑,整个石面上象没洗干净的切肉板,油腻腻的一层 ,不知是多少年积起来的。

天葬师们看到东方发白了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我们就站在两三米外看着。在朦胧中 看到他们先把女尸的长


发齐根割下扔在一边。然后一人一个尸体熟练地把肉剐下来,扔 到一个坑里,再从关节处把尸体的手脚大腿
小腿胳膊割下扔到另一个石坑里。 我是第 一次看到人肉,原来人的脂肪和牛的脂肪的颜色一样,带点淡黄
色。 人的肉也象牛肉 ,是那种深红色的。天葬师在忙碌着,他们的刀在关节中游刃有余,一刀下去稍转几下
关节就分离。 割男尸的那个天葬师一手抓住男尸生殖器,另一只手操刀麻利地将其连 根旋下。我看得感到我
的下边直发麻。

天空越来越亮了,天葬师切开尸体的肚皮把心肺肠肚拉出放到一个石坑中,用麻袋盖上 。 尸体的头与身体分
离了,肩背腹都被切成小块,肉与骨被分开。 现在尸体变成了三 堆,一堆是肠肚,一堆是净肉,一堆是骨
头,包括无头皮的头颅。

高高的山顶上飞来了一群鸟,黑点在慢慢地盘旋着,慢慢地越飞越低,越飞越近,足足 有三四十只。鸟群在
半坡上落下,确定我们没有敌意后,就慢慢朝我们靠进,最后三三 两两地停在二十米外山坡上的大石头上,
在清晨的阳光中盯着我们这一伙人。这些鸟真 大啊! 有半人多高,翅膀展开有两米多长。 很多汉人叫这种鸟
为老鹰,但这其实是西 藏的秃鹫vulture。秃鹫的头和脖子无毛,犹如动物的生殖器官可伸可缩。平时秃鹫半
伸着光头,全身象穿了一件女士的皮大衣。天冷时头和脖子可缩进胸膛,只露一个嘴在 外面。Vulture有很多
种类,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主要吃动物尸体。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3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天葬师开始把骨头砸碎。 他们把骨头放在石坑里,坐在石坑旁,把有足球大小的石头 高高举过头顶猛力砸


下。 骨头不听话,石头一下去只见一根大骨棒从坑里一蹦而出在 油腻的石台上乒乒乓乓地滑出好远。 圆溜溜
的头颅也是不好对付的,石头没对正一砸 也是一窜老高。

轮到给老太太开颅了。 老太太的无头皮的白白的头颅在前额有一块淤血。天葬师没把 老太太的头颅用大石砸


碎,而是在病理科医生的要求下,麻利地用刀把颅盖一圈砍开, 揭去头盖骨,把大脑掏出放在平石台上,按
照医生的手势把大脑象切豆腐一样纵横切开 。 医生和天葬师蹲在地上围着那个大脑比来切去,我站在医生后
边探着头看稀奇。老 太太的头被汽车撞得不轻,白白软软的大脑的一部分都是紫色淤血。 医生做了记录以 后
天葬师就把老太太的颅骨砸得粉碎。那个医生来天葬场作尸检有上百次了,完成记录 本来是可以离去的,但
他留在天葬场陪着我们一直到天葬结束。

天葬师砸完骨头,给盖上麻袋,对着石台外围,面向拉萨平谷,用满是血的双手打开裤 口,用小便把手上的
血洗掉。然后盘腿坐在石台上用刚洗过的手吃手捏糌粑。

西藏的秃鹫

(二十九)

警告: 本篇有分尸细节。晕血者免读!!

周围的秃鹫一天没吃东西了,早就等不及了。 它们挥动着巨大的翅膀,一个个跳下石 头,围了上来。几个胆


大的伸出无毛的头,去拉扯盖着肉骨的麻袋。正在吃饭的天葬师 不停地挥手把围上的秃鹫赶走。秃鹫不甘心
地被天葬师赶着,互相拥挤着后退,翅膀煽 起的尘土在清晨阳光中如烟雾般翻滚。

现在轮到秃鹫吃饭了。 由于秃鹫要上到天葬台来,我们就退到五米之外。 第一道开胃 菜是秃鹫不太爱吃的碎


骨。天葬师把盖着碎骨的麻袋揭开,秃鹫立即围成一圈, 天葬 师在秃鹫圈中用手把碎骨撒向秃鹫,饥饿的秃
鹫不管是不是骨头,立即开始狼吞虎咽。 几只小乌鸦敏捷地在秃鹫外围跳来跳去躲闪着滚压来的巨大秃鹫, 叨
啄着从秃鹫群中飞 溅出来的骨渣残肉。有些骨块较大,秃鹫伸着脖子象人吞大药丸一样一伸一弯地艰难下
咽。 到了最后,石台上只剩下一点秃鹫实在吞不下的大骨块,天葬师又砸了一通喂给 秃鹫吃。一堆骨头一会
儿功夫就被打扫干净。

下一道菜是五腑六脏。天葬师揭开盖着肠肚的麻袋,往后一退,几十只巨大的秃鹫争先 恐后地涌上去,挤成
一团,一个摞一个煽着翅膀群魔乱舞。一只秃鹫从成堆滚动的秃鹫 群中拖出一截两米长的肠子,另一只马上
咬住肠子的另一头,两只秃鹫如拔河般把一根 肠子在我三米前的地方扯来拽去。几个回合后肠子断为两截,
两只秃鹫伸脖瞪眼地把争 来不易的肠子整根吞下。 秃鹫们在血肉中吃得满头满脖是血, 本来是浅灰色的头脖
成 了鲜红色。这就是为什么秃鹫头上脖子上没有羽毛,沾上血的羽毛是不好清洁的。

最后的大餐是净肉。 在吃过开胃的骨头和填肚的肠肚后, 秃鹫已经差不多半饱了,不 再那么拥跃了。 但面对


一块块血淋淋的美食, 还是要把肚子里最后的空间填满。 天葬 师把肉撒向秃鹫,秃鹫一会儿就风卷残云地吃
得一点不剩。天葬师最后把平台上残留的 一点骨渣收起堆在一边,在平台上撒上糌粑面就算是作完了清洁工
作。 天葬台上这时 就只剩几只小乌鸦在搜寻秃鹫吃剩的肉渣。

两个尸体的二三百斤的骨和肉就这样全部进了秃鹫的肚子。秃鹫在饱餐一顿后无法起飞 ,一只只歪歪斜斜地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4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朝山坡上走去。带着装在它们肚子里的两个人,秃鹫越走越远,越 走越高。 据说它们要走到半山腰借山势飞


起。 我们没有等到它们起飞,也就无法验证 这个说法是否属实。但秃鹫最后是要带着那两个人飞走的,带着
他们到那蓝天白云之上 高高的地方。

天葬师用带来的干树枝在平台旁点起一堆火,把早先割下的女人长发和剩的巴掌大的一 点骨渣烧掉。 两个藏


人就这样悄悄地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没有留下一丝一毫。

天葬到11点结束。天葬台前是蓝天白云下的开阔的拉萨河谷平原,小河在沙石河滩上蜿 蜒,远处布达拉宫的
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尘世间的一切如往常一样。

我们和天葬师走下天葬台。天葬台下堆满了从台上扔下来的割断的捆尸绳, 那些绳子 有成千,有成万,每一


根断绳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根断绳都伴着一个肉体走完最后的路…

天葬师在河水中洗了手乘着自己的运货马车走了。 我们乘卡车回到了拉萨城。

我回来后把全身衣服都换了,洗了个澡。 把鞋彻底刷洗。 特别是踩过天葬台的鞋底, 我是用肥皂洗衣粉猛力


刷了一气。

下边的链接有拉萨天葬过程的图片。 有解尸全过程,挺吓人的,和我看到的差不多。 那个天葬场就是我去过


的。

http://bbs.ent.tom.com/forum/view_th... ... readid=579

天葬现在也进步了,天葬师腰上也系了一块塑料薄膜。

翱翔的秃鹫

(三十)

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一下在西藏的汉人。

1951年后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往西藏派汉人。 和西藏地方政府的恩恩怨怨我就不在这里 费笔墨了。 1959年达赖


喇嘛逃往印度,西藏就在中央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了。 从那以 后就有数十万的汉人,还有少数蒙古族,满族,被派
到西藏。这些被派去的人很多是从内 地各大城市抽调的行政技术骨干,还有工厂的熟练技术工人。他们在短短
的十几年里就 在西藏建起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架构,如医疗防疫系统,通讯系统,道路系统,电力系统等。 这批人中
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自全国各地,而中低行政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 则以四川人为主。

这第一波汉人的派遣持续到70年代中期。 我的父母属于这一阶段的。 那时的派遣是强 制性的。 被派的人必


须服从组织的工作调配。当时说去西藏只需工作两年就可回来, 到那里有比在内地工作高很多的工资。 那时的
人思想单纯,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到西藏 工作只是临时的。于是夫妻告别,与幼小的孩子分离, 人和户口随着工作
关系一块到了 西藏。 谁知到了西藏工作几年后当初回调的诺言竟无人兑现。户口把人紧紧地栓在了 西藏。
这些人在谈到来西藏的经历时往往流露出被欺骗感,被流放感。 他们无奈地自 嘲是永久牌(永久牌是中国的自
行车牌子)。

这些汉人尽管人在西藏,但是心在内地。 我父母的同事绝大多数都是孩子不在西藏, 很 多是夫妻一方单独在西


藏,几年才能在休假时见一面。 西藏在他们的眼里是一块贫瘠的 不毛之地, 他们的最大愿望是离开西藏返回内
地。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5 of 26
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 - GutoneWiki 4/16/08 6:16 PM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 中央逐渐把这批人调回内地。 每年内调的名额是有限的, 按入 藏年头,年龄,家庭困境,身


体状况来决定谁可以离开西藏。名额分配过程也时常有腐败 现象。 很多人调离内地原单位时是风华正茂, 在
西藏十几二十年后人老体衰,并且职务 比在内地原单位时要高很多, 很多原单位不愿接收。 这使在西藏工作的
人很伤心和愤 怒。中央为此下过文件要赴藏人员的原单位无条件接收从他们那里派出的人员,并要作 相应的行
政职务安排。也有一些人已近退休年龄,就在西藏一直工作到退休才回到家乡 。 我父母在多年多次的努力后
终于离开了那块他们认为是流放地的地方。他们没有回 他们在重庆的原单位,而是通过关系回到我父亲在北方
的家乡城市。 我母亲也随我父亲 到了北方, 在那里工作退休一直到去世,再也没回南方。我父亲说起西藏就是
不堪回首, 一肚子怨悔, 也许代表他们这一代赴藏汉人的想法。

七十年代西藏开始象内地一样从社会上招摹工作人员。 招摹对象主要是在藏人员的亲 戚子女。许多在西藏的


汉人把他们在内地城市里无工作的兄弟姐妹,姨子舅子, 堂兄表 弟, 还有在农村的亲戚带到西藏加入工作行列。
这批汉人的教育水平一般在高中或以下 ,在单位要从底层作起。加入工作行列的还有西藏当地驻军的退伍军人,
与其回农村刨黄 土还不如在西藏有一份体面的正式工作。 这第二波汉人是自愿来藏的, 他们觉得能有 一份拿
工资的城市户口工作是很幸运的。 他们不象第一波赴藏汉人那样有原派出单位, 一般在西藏工作比较安心。后
来还有一些思想先进的大学生自愿到西藏, 他们是各人 有各人的打算。

几十年过去了,以上两批汉人的子女在西藏成长,上学,工作。 他们是西藏的第二代,甚 至第三代汉人。 很多人习


惯了西藏的生活, 并且在内地不再有亲戚联系, 他们是在西 藏扎下根的汉人,西藏就是他们的家。这些人有些是
在内地的大学上过学的,现在成为 西藏的各个部门的工作骨干。我如果在西藏一直呆下去, 现在就会是他们中
的一分子。

七十年代中期后,人们的思想不象以前那样单纯了, 不再是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 这时 靠强制方法往西藏派人


行不通了。 但西藏需要有技能的专业人才。这时主要是用物质 利益来吸引人去西藏。中央给内地各省下达援
藏计划, 由各省派出短期的援藏医疗队, 援藏教师队, 还有援藏的熟练工人队伍。这些赴藏人员一般在西藏只工
作一到二年, 户口不转到西藏。 户口不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可保证他们在援藏期满后不至于 象早期赴
藏汉人那样陷在那里。 他们在西藏期间拿双工资, 返回后有种种物质和职务 上的好处。那些长期驻藏的汉人
戏称这些短期来藏的人员飞鸽牌, 和自嘲的永久牌相对 。 这些短期来藏的人员一般对西藏的风土人情,壮丽
风光比较感兴趣。有一种异域旅 游的感觉。他们对西藏的进一步现代化作出的贡献在西藏是处处可以感到
的。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和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政府终于在西藏建立起稳定的汉族人口。 但 是,无数人为这个现实
付出了巨大代价。 他们的痛苦,他们家庭的悲欢离合鲜为外人 所知。

在我14岁那年的春天三月,我离开了西藏。由我父母的一个同事带着我乘飞机离开了那 里,到北方我父亲的家乡
继续我的中学。我的后来的道路就是上大学,考研究生,出国,拿 博士学位,做博士后,工作, 直到现在。多少年过
去了,我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 我一直 关注着西藏的发展。在那里我度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在那里我父母辛苦
奋斗了将近二 十年。我爱那个地方,我恨那个地方。中国没有哪个地方能象西藏那样牵动我的心。我 的西藏情
结是永远的。

二零零六年七月喜庆青藏铁路通车写于美国

取自"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
title=%E7%AB%A5%E5%B9%B4%E5%9C%A8%E8%A5%BF%E8%97%8F%E7%9A%84%E7%82%B9%E7%82%B9%E6%BB%B4%E6%BB%B4
"

最后更改00:28 2006年9月12日.
本页面已经被浏览4,363次。
Privacy policy
关于GutoneWiki
Disclaimers

http://wiki.gutone.com/index.php?title=童年在西藏的点点滴滴&printable=yes Page 26 of 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