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西洋政治思想史
中世紀篇

陳 思 賢 著

印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ь! ӕ
這是作者對中世紀政治思想史敘述的一個嘗試。讀者也許好奇,
為何內中所選之主題與一般常見者不同?的確,本書處理之時段偏重
中世紀後期與近代之交,尤其是以宗教改革為主(甚至對 James
Harrington 的討論雖已是十七世紀,但因其主題之背景而選入)。既
然選定從宗教改革之立場回頭看基督教史及中世紀史,則奠定西方教
會傳統之二人:早期的 Augustine 及後期的 Aquinas,就當成了背景而
不特別專章討論。而中世紀羅馬法傳統之沿革傳承的歷史在本書中亦
從略,因為在此大致上乃是處理中世紀的哲學及神學之影響於政治
者;法學之影響實屬另一範疇(雖然對教儀法 canon law 稍有討論),
且作者之專業未能及之。

一如前兩書,本書基本上乃是由單篇論文構成,故各章亦適合獨
立閱讀。以區域言,今日之英、法、德及義大利均有專章觸及,希望
已能約略涵蓋當時歐洲各部分發展之狀況。在方法上,依舊沿襲過去
一貫之立場,從歷史及思想脈絡中呈現主要概念之流變,並特別著重
概念典範之成型、變遷以及──最重要的──交融合流。中世紀政治
思想以往不受重視,現在的研究已證明那是一個誤解,它其實與近
代、現代是連成一氣的。本書各篇章多是在芳泉谷所寫,謹以此獻給
在那兒的家人:May, Colleen 及 Freddy。

陳思賢
識于 2004 年春天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ά! Щ
自 序

緒 論 人為與天制:兩種政府起源觀兼代緒論 .............................. 1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民主政治思想中
的日爾曼貢獻........................................................................... 9
第一節 宗教議會運動理論溯源 ................................................. 12
第二節 中世紀憲政主義精神溯源 ............................................. 21
第三節 古典典範的橋接樞紐...................................................... 26
第四節 日爾曼歐洲的特殊歷史傳統......................................... 32

第二章 「君王似神祇,庶民如撒旦」: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運動中之政治觀..................................................................... 37
第一節 前 言 ............................................................................... 37
第二節 信仰vs.知識──對基督教教義的重新認識.................... 40
第三節 信仰vs.教士──對教會體系的攻擊 ............................... 44
第四節 激進運動的興起與社會改革......................................... 50
第五節 路德的政治神學 .............................................................. 58
第六節 結 語 ............................................................................... 67

第三章 基督教新秩序:加爾文主義與現代西方............................ 71
第一節 秩序與失序──人類世界與自然法................................ 73
第二節 加爾文論權力 .................................................................. 77
第三節 中世紀憲政主義的十六世紀展現──Body Politic
與普遍同意權理論............................................................. 8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第四章 《神曲》與經世:詩人但丁與公民但丁............................ 95
第一節 弗羅倫斯(Firenze)與《神曲》................................. 97
第二節 但丁與基督教傳統.......................................................... 99
第三節 但丁與古典傳統 .............................................................105
第四節 價值與行動、質料與形式 ............................................116
第五節 淨化俗世之但丁式解決──詩人但丁與公民但丁......123

第五章 天上的戰爭與人間的戰爭:彌爾頓《失樂園》與十七
世紀英國政治........................................................................137
第一節 《失樂園》與十七世紀英國政治 ...............................141
第二節 彌爾頓政治思想之質素 ................................................144
第三節 《失樂園》中的王治與共和........................................154
第四節 天上的戰爭與人間天堂的建立....................................164

附 錄
一、中世紀年表 ..............................................................................173
二、多元、寬容與道德學習:憲法與群育教育的美學關聯.......179

參考書目...............................................................................................209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民主政治思想中的日爾曼貢獻

相信政治權力之成立係源自於「立約」的傳統,到了中世紀時
有重要的發展,其乃見諸於教會內部「教儀法」
(canon law)中。
教會亦為一人群組織,有其內部權力機制;在教儀法中傳衍了這種
「憲政主義」的觀念,而透露出一種有關權力的獨特概念正在演化
的消息。這種對一個群體中政治權力分配原則的看法今日稱之為
「中世紀憲政主義」(medieval constitutionalism),它的核心觀念
是:每一個人群團體內之治理權之行使都應依據一組全體接受的規
約或程序,而群體中的每一個部分都不應被排除在統治過程外。換
句話說,它有兩個最重要的成分:一是治理者依眾所接受的原則而
治;二是團體的每一個部分對「公共事務」都有發言權,不應被
排除。

這兩點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普遍同意權」(popular consent,
universal consent ) 為 核 心 的 「 宗 教 議 會 運 動 」( the Conciliar

Movement)「宗教議會運動」的信念很簡單:對任何群體的「統
治」
、「管轄權」
(jurisdiction)存在於它自身之內,而非存於高於或
外於此群體之個人或某些人;因此群體全體成員之同意乃是「權
力」的最終來源。而基於此「權力」須來自「普遍同意」的原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0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整個基督教會的最高權力機構在於由「普世教會」
(Christendom)
各教區代表所組成的「宗教議會」
(the General Council, the Grand
;這個 Grand Council 再將治理權委付與教皇。故教皇的權
Council)
力是有限的,且須向 Grand Council 所代表的 popular consent 負責。

這個宗教議會運動之理論(也就是conciliarism 或conciliar
1
,原本是用以對抗教皇的專權, 但卻意外成為近代民主政
theory)
治理論的濫觴。原本在羅馬法之下,君主是在法律之上的,此乃是
習知的「君王高於法律」
、「君主不受法律約束」
(imperium legibus
solutus, prince is above the law)原則。而透過conciliar theory,就開
2
始有了lex regia(royal law) 觀念逐漸的滋長。這其實是一段精彩
的歷史,但卻常被忽略,致使「中世紀憲政主義」在西方民主理論
發展史上的地位未得應有重視。在這種狀況下,只有若干中世紀思
想的專業研究者算是例外,他們曾經強調中世紀政治思想對近代的
貢獻與影響;這些學者雖未必做出中世紀與近代初期政治思想連結
關係的仔細追索,但可以算是指引出重要方向與打下了後來學者研
究的基礎。如:
Otto Von Gierk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Middle Age, trans. F. W.
Maitland (Cambridge, 1900);

1
我們也許可以區分議會理論(conciliar theory)與議會運動(conciliar movement),
前者起源於十二世紀,當時是為了一個特定的問題而生:如果教宗竟是異端時應
如何?故有以召開議會以逐之的理論,就叫做conciliar theory;而議會運動則是十
四世紀末教會分裂的產物,但此時的conciliar theory已發展到遠超出處理教宗異端
問題而已,詳下。
2
王位法,就是作君主須守的權力分際,可算是與人民之契約,也即是君主立憲
之前身。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11

John Neville Figgis, Studies of Political Thought from Gerson to


Grotius, 1415-1625 (Cambridge, 1907);
Walter Ullmann,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3
Middle Ages (London, 1961)等人。

直到 1978 年英國劍橋大學的 Quentin Skinner 教授出版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在第二卷中追述了十五、
十六世紀教會改革運動對十七世紀政治思想之影響,這個主題才算
是得到了正式的、有系統的處理。而隨後數年中,中世紀史及中世
紀教會史的專家也跟進做出了「系統化」的呼應:分別是 1982 年
Brian Tierney, Religion, Law and the Growth of Constitu-tional
Thought: 1150-165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及 1984 年
Francis Oakley, Natural Law, Conciliarism and Consent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Variorum reprints);

至此,教會內部改革運動及宗教議會運動對近代民主理論所產
4
生的影響被充分確認。

3
Figgis的老師Lord Acton也曾對此有所留意,他認為宗教議會理論的發展是人類
追求自由的歷史中重要的一頁:「那四百年的紛爭,是我們今日自由的起源。」
(To that conflict of four hundred years, we owe the rise of civil liberty.)轉引自Brian
Tierney, Church Law and Constitutional Thought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 Variorum
Reprints, 1979)。
4
也有若干單篇論文式的研究討論及十四、五世紀教會改革思想與十六、七世紀
政治思想之關連,僅舉數例如下:
Janet Coleman, “Dominium in Thirteenth-and Fourteen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and its Seventeenth-Century Heirs: John of Paris and Locke,” Political Studies (1985):
73-10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2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第一節 宗教議會運動理論溯源
如果宗教議會運動的影響已被揭開,但有關於此種政治思潮前
半段的故事卻還未清楚呈現:宗教議會運動及理論的淵源為何?中
世紀政治思想研究者 John Neville Figgis 早在二十世紀初曾提出了
有關 conciliar theory 的三項觀察:
一、它是源起於俗世社會運作之先例;
二、它對近代初期歐洲政治思想有深遠影響;
三、這些宗教議會理論家把「中世紀憲政主義」的原則轉化為
5
「政治的」理論。

如前所述,第二及第三項主張現在已幾乎無人反對,但是關於
conciliar theory 的源起則眾說紛紜,許多年來在此問題上無明確進
展,也因而使其重要性不易突顯。

後來,對此主題做出最大貢獻的是美國當代的中世紀政教關係
史專家 Brian Tierney,他在 The Foundations of Conciliar Theory 一
書中,對懸而未決的「宗教議會理論」
(conciliar theory)之源起做
出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因而被視為是近代對中世紀史最重要著

Quentin Skinner, “The Origins of the Calvinist Theory of Revolution,” in After the
Reformation, ed. B. C. Malament (Manchester, 1980);
Francis Oakley, “Nederman, Gerson, Conciliar Theory and Constitutionalism: Sed
Contr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1 (spring, 1995): 1-19.
Francis Oakley, “Natural Law, the Corpus Mysticum, and Consent in Conciliar
Thought from John of Paris to Matthias Ugonius,” Speculum Vol.56, 4 (1981): 786-810,
esp. pp.805-6.
5
Francis Oakley, Natural Law, Conciliarism and Consent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Variorum reprints, 198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13

作之一。這本書不但讓我們知道對近代民主理論影響重大的宗教議
會理論其源頭為何,也讓我們──超越以往的障礙──明白了日爾
曼(Germania,指相對於 Roman 而言)對歐洲政治思想的貢獻。
我們以往慣於將歐洲近代民主思想之源頭,一則上溯於古希臘、羅
馬,二則歸因於十七世紀自然權利觀的出現,竟至常常低估了封建
的日爾曼歐洲本身也存有若干質素,關鍵性地幫助了近代民主的
萌芽。我們甚至可以試稱此為「近代民主之日爾曼貢獻」(the
,這個貢獻是源自於大陸
German contribution to modern democracy)
歐洲的日爾曼之特殊的法律、歷史及制度等等因素。在追溯這些質
素之前,我們先看看宗教議會運動的歷史背景。

準確地說,宗教議會運動乃是指公元 1378 年西方教會因教宗


選舉紛爭而分裂,羅馬及法國亞維農(Avignon)各立教宗(分別
是Urban VI及Clement VII),而這個「教會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直到 1414 年起舉行的康司坦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時才藉推立雙方共同接受的教宗Martin V而解決。此會
議曾推出兩個結論,一是 1415 年的詔令Haec Sancta(或稱
,宣告所謂的宗教議會,也就是由個別教區推派代表
Sacrosancta)
6
(the Grand Council) 是教會中有關教義或其
而組成的「大議會」
他問題(如分裂、改革事項等)的最高權威機構;另一是 1417 年
的頒布的詔令Frequens,宣告此後宗教議會將可以定期舉行,而非
如以往般須由教宗召集之才得召開。這兩個詔令明顯地將宗教議會
的權威置於教宗之上,無怪乎中世紀史專家Dr. Figgis稱Haec Sancta

6
又稱General Council或是Popular Council。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4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為「世界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文件」
(the most revolutionary document
7
。 我們試看Haec Sancta主要部分的文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字:
神聖的Constance大會……今宣告如下:首先,一個
大議會在聖靈導引下於斯組成,它代表全教會而直接領受
其權力於耶穌;如今所有人,不論階級職位,甚至教宗亦
不例外,都須在信仰上、避免教會分裂上及有關教會興革
事項上服從其決定。同時,亦鄭重宣告:任何人,包含教
宗在內,不得拒絕服從其頒布之指令、規條或詔令告示,
8
否則都將受懲處。

這兩個詔令代表了宗教議會理論在此次會議中的勝利;教宗制
度雖然尚維繫,但如同英國的 King in the Parliament 般,此時的教
宗如同 Pope in the Council,與議會「共治」

當時對於教廷的分裂,產生了兩派的對峙理論:一方認為唯有
重振「教皇至上論」
(papal supremacy)方能一統教會;而另一方
則認為就是因為教宗權力過大才釀成於此各不相讓之分裂局面,因
而主張以「大議會」為基督徒普世教會中最高權力機構,此即為
conciliar supremacy,而教會之分裂問題也應由議會來解決,此即為
9
via concilii。 前者即是當代學者Walter Ullmann所謂的「由上而下

7
Tierney, Origins p.6.
8
Franscis Oakley, The Western Church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65-66.
9
它與訴諸武力或對抗解決分裂──即via facti──相對,而在Council of
Constance中乃係經由各方同時退位再新立教皇──即是via cessionis──而解決分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15

的統治」
(the descending thesis of government)
,後者乃是「由下至
10
上的政治」
(the ascending thesis of government)
, 而整個中世紀到
近代的政治思想就可看成是由前者到後者的逐漸逆轉。在中世紀末
這股訴諸議會來引領教會的風潮也就是宗教議會運動。

宗教議會運動之風起雲湧是在十四世紀末教會大分裂之際;總
的說來,它在 1409 年 Council of Pisa 中初試啼聲,在 1414 年開始
的 Council of Constance 中獲得勝利,但是卻在 1431 年開始的
Council of Basel 時才是達於最高峰。整個理論演進有一個理路,其
次第是:在 Council of Pisa 時提出了以宗教會議解決大分裂的理
念,因為敵對的教宗(有損教會聲譽及福祉)都被視為是異端,而
唯有整個教會(由參與會議者代表)才能仲裁異端;在 Council of
Constance 時確立這個原則,就是教宗雖是教會領袖,卻也只是教
會作為一「整體」
(universitas)的一部分,領袖實乃接受「委付」
來領導行政,故他是「主事者」(principle minister)卻非「主權
;到了 Council of Basel 時,議會理論的主張達到了頂峰,不但
者」
把前次會議的立場再度宣示及肯定,更是把議會定位為是教會的最
高權力機構,這就是所謂的 conciliar supremacy。

而這幾次事件之背後其實都有議會理論不同的成分在內。在
(異端)教宗的
Council of Pisa之時,首先確立的是對於「不適任」
處理須經由大議會。因為教宗已不適任,故樞機主教須召開議會;
如樞機主教不履行此職責,則主教亦可代行之;依次類推,最後連

裂,這就是via concilii的具體成果。
10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Middle Ages.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6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一般教士、俗人也可以發起召開宗教會議之大議會,這也就是via
concilii的原則。它的理據乃是:教會的議會已成為「活的法律」
,透過聖靈的指引,在動盪之時它可替整
(lex animata, living law)
個教會──信徒在「耶穌中」
(corpus Christi)的連結──找到最
適之方向。而在Council of Constance中所顯露出的則是獨特的日爾
曼法「社團」 ,在這種概念下,教宗
(corporation)的概念(詳後)
並非外於教會而高高在上支配之,反而是教會作為「社團」的一部
分,接受其「委付」成為「管理者」
(minister)以促進會務。巴黎
大學(Sorbonne)的教儀法法學家Pierre d’Ailly及Jean Gerson與義
大利教儀法家Fransiscus Zabarelle在宣揚corporation theory中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最後,在Council of Basel時期,西班牙的John of
Segovia及德國的Nicholas of Cusa兩位法學家都認為議會理論中所
強調的「社團」的「同意」
(consent)是上天賜與之權利並且見諸
聖經,而教宗專權之制度或現象不過是人類歷史演變時所偶生,
不合天意,故「議會至上論」(conciliar supremacy)是涉及教會
11
內權力結構問題最自然的結論。

史家探究此運動的理論淵源時,焦點自然在當時著名的議會理
論家身上,如 Conrad of Gelnhausen, Henry of Langenstein, Pierre
d’Ailly 及 Jean Gerson 等人,他們都是巴黎大學的教士兼學者(即
,精於法學及神學。但 Brian Tierney 認為前此
所謂的 Sorbonnists)
以來的研究者都忽略了一點:議會運動是源自教會內部的一個呼
聲,一種主張,它要求教會的權力存於所有信仰者(由 General

11
以上參見Joseph Canning, A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300-1450 (London:
Routledge, 199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17

Council 代表)之中,那麼,它會不會從教會原已存在的內部法規
去尋求支持?也就是說,它大有可能且最具正當化的訴求就是教會
本身的傳統。

何為教會本身的傳統?一就是早期教父們對教會本質、教士權
力等的論著,一則是包含許多教皇詔令及教規在內的「教儀法」
(canon law)。Tierney同意十三世紀政教衝突時的參與辯論者
Marsilius of Padua及William of Ockham都是conciliar theory的推動
者,但是他卻還是把conciliar theory的源起更向前推至十二世紀,
12
那就是由Gratian 所編纂的Decretum──一部教儀法的集成。它雖
由私人編纂,但卻是極完備,之後並得到教廷的確認及採用,而
成為日後《教儀法大全》(Corpus Iuris Canonici)的基礎與前
驅。Gratian可說是受了查士丁尼大帝《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的影響,而欲編纂「普世教會」(Christendom)所需的法
典集。

Gratian 這 本 書 約 出 現 於 1140 年 , 其 原 名 是 Concordia


,然後來之教儀法學
Discordantium Canonum,意為《教儀法異同》
。Tierney指出,Gratian這
家都簡稱之為Decretum,即是《詔令集》
本書最重要的貢獻殆為:他同時收錄了兩種不同的教會傳統──兩
種對教會內部權力結構的不同看法。第一種傳統無限尊崇教宗之地
位,將教宗視為是教會的「統治者」
。它又包含兩種面向:一是我

12
Gratian of Bologna吾人對其生平並無所知,只知其為 12 世紀Camaldolese會修士
及教儀法家,所編纂之Decretum成為中世紀經院及大學中教儀法之課本。見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c.350-1450, ed. J. H. Bur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67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18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們所熟知的「教宗至上說」(papal supremacy)與「教宗無誤論」
13
(The Pope is unerring)──教宗永遠不會犯錯。 二是由十一世紀
從事教會改革、有名的強勢教宗Gregory VII所發揚的hierocracy觀
念,它源起於耶穌要彼得及門徒們判定世人之罪;後引伸為無論俗
人職位多高,即使如皇帝,也要接受教士的判定其為聖潔或有
罪。第一個觀念使羅馬教宗成為西方教會之首,第二個使教宗可
以「審判」皇帝,而致使「教權」(sacerdotium)高於「政權」
(imperium)。但同時,Decretum也收集保留了另一個令人驚訝好
奇的教會思想傳統,也就是將教會視為是一個有機的「社群體」
,它的特色是:成員完全由信徒所組成,本質上也
(communitas)
就是一個「虔信者的集合」(congregation of the faithful,即是
,由於聖靈的引領,這
congregatio fidelium或是communitas fidelium)
整個教會不會犯錯,故在此之中存在著教會最聖潔的精神,因而它
是最高的權力泉源。

那麼教儀法學者當時如何調和這兩種不同的理念呢?依據
Tierney的研究,他們「企圖從全體基督徒中──他們代表了因為
有聖靈之引領而本質上無瑕疵之普世教會整體──找出對信仰及秩
序的共識,而藉之以對教宗個人的至高制法及司法權形成若干限
14
制。」 「共識」得以如此重要,
Tierney解釋道,在教會歷史中,

13
有兩種因素可能導致於此。一是新約聖經〈馬太福音〉16:18─19 的經文:耶
穌對彼得說,「你是盤石」(Tu es Petrus),「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盤石
上」,「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這些就是後來教會所謂的Petrine theory,將彼
得視為門徒之首,其傳人(羅馬主教)視為教宗。參見Tierney, The Origins of
Conciliar Theory, ch.1, pp.21-32.
14
後世的英國巴力門領袖們仿效於此,希望在俗世場域也引此原則,以圖限制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19

可謂有雙重之起源,但都可在教儀法中找到:
強調「共識」以節制教宗權力的教儀法家的法律依
據,在於 Decretum Dist. 15 c.2 的記載,其中載明早期教
父 Gregory the Great 的訓言:教會歷史上前四次宗教會議
所頒之教律不得違背,因其乃經「普遍共識」(universali
consensu)而成。但特別的是,這些教儀法學家竟然是以
他們自己時代的社團法概念來詮解 Gregory 的這句看似模
糊的訓令。例如,「無人能違其所屬團體之共識」(No
man can withdraw from the common consent of his
community),或「凡涉全體者必經全體同意」(Quod
omnes tangit ab omnibus approbetur; What touches all should
be approved by all.)後面這一句話甚至被教儀法學家們用
來護衛俗人參加宗教會議的權利──即使是有關信仰問題
之討論。
所以在 1200 年左右,大家都已相信,無論在信仰或
有關教會整體之事項上,即使教宗亦須服從宗教會議決定
15
之教律,因它代表整個教會之共識。

另一方面,教會既為「信徒所組成之群體」(communitas
,它彷彿是一個「有機體」
fidelium) (corpus, corporation)
,雖然不
是「政治體」 ,但卻是一個「神秘
(corpus politicum, body politic)
體」 。
(corpus mysticum, body mystic)「神秘體」的意思是,教會由

君之權力。Tierney, Medieval Canon Law and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p.11.


15
Ibid., p.1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0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耶穌所親建,它是「耶穌的新娘」
,甚至是「耶穌的身體」
(corpus
,但它並非指「耶穌實際的肉體」
Christi) (Corpus Christi Verum)
──此乃指聖餐禮中耶穌的身體,而是「所有虔信者在耶穌中的連
結」 。所以這個「信徒
(a unity of all the faithful in the body of Christ)
所組成之群體」是一個「神秘體」
,或是完整地說,它是「在耶穌
神秘身體中的連結」 ,意味它是一種道德
(corpus Christi mysticum)
性、政治性的連結,而非真正的耶穌身體。

所以說,Tierney從兩方面可以為整個教會(或代表它的議
會)找到權力的依據,一是教義上的,一是法律上的。從教義上
言,唯有整個教會作為一整體才是「信仰上永不犯錯的」
(unerring
in faith),因此即使教宗亦不能以統治之名「侵犯它的福祉」
(act
;就法律上言,教會作為
against the general well-being of the Church)
一群體其本質與body politic並無不同,是一個有能力管理自己的
「自我具足的社群」
(communitas perfecta)
;若干教儀法學者據此
認為教會因為是一個corporation,故它的最高權力存在於所有信徒
16
所成之集合上, 這就是教會內部權力結構之原則。
「全體信徒之
集合」因此有權力「免除教宗之職務」(Pope deposed by the
。這就是「宗教議會運動」據以為宗的教義與法律解釋,
Church)
它們都是被教儀法所收納的教會組織原則。在Council of Pisa,
Council of Constance及Council of Basel中都曾一再宣示了整個基督

16
按照中世紀的教會法,主教應由教區全體神職人員推選出,並經全體信眾同意
後任命,此即所謂「虔信者之同意」(consent of the faithful)。轉引自The Cam-
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c350-c1450, ed. J. H. Bur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21

教會才是正確教義最終的決定處所,也是教會最高的權力所在。而
這樣的原則──所謂的conciliarism──它充分地展現了「中世紀憲
政主義」的精神,也促成了稍後的歐洲政治理論的一個重要發展。
但議會理論家所引用的教儀法上對corporation的概念究竟由何而
來?也就是說,一種「中世紀憲政主義」的精神究竟是如何醞釀
而成?

第二節 中世紀憲政主義精神溯源
宗教議會運動把「中世紀憲政主義」的「全體同意」及「依約
統治」二原則充分發揚,為中世紀的政治思想史做了一個精彩的收
尾。到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及宗教戰爭時期,新教的理論家更在此
基礎上系統地檢討政治及統治權的本質,因而也幫助政治理論(而
非政治實際)向民主邁進了一大步。換句話說,宗教議會運動實際
上是近代民主的重要泉源之一,而教儀法中含存的若干定制又是宗
教議會運動得以挑戰教皇絕對權威的基礎。這些定制的精神由何而
來?如上所述,答案乃就是「中世紀憲政主義」──每一個團體都
可 看 成 是 一 個 有 權 利 進 行 自 我 管 理 的 「 有 機 體 」( corpus,
corporation),這種有機體本質上是 communitas perfecta,而其權
利、義務甚至財產都是成員共享的,團體中每一個人、每一個部分
的意見都需要受到尊重;這一團體的代表或領導者並不「擁有」這
團體,他只是接受委付來執行一些公共機能,以增進團體福祉為目
的。我們不禁好奇,以今日觀點來看如此「進步、民主」的觀念究
竟是從何而來?是否是歐洲古典時代留下的遺緒,或是基督宗教內
部所本有的「平等」觀?「中世紀憲政主義」此一理念之興起,因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2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涉及了權力觀的本質性變化,在思想史中固極為重要,但往昔並未
多獲重視,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它並非某名人或某一特別時期之發
現,故不易引起注意;二是它對政治思想的影響是較間接的,透過
其他的理論(如議會運動理論或抵抗權理論)而介入實際歷史。因
此,對於這股其實影響深遠的政治權力觀,素來少有系統性精闢的
探究,而不得不為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上之一令人遺憾的奇特現象。

直到 1983 年,Harold Berman的《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


17
統的形成》 之出版方化解了這個長久以來世人一知半解的疑團
──原來高度攸關政治權力本質的「中世紀憲政主義」
,其核心觀
念之源出問題乃有待於西方法律史的研究。Berman繼承了其先驅
18
Otto Von Gierke著名的日爾曼法研究, 而從日爾曼法中找出了
「中世紀憲政主義」的淵源。Berman認為西方近代國家的興起深
受十一世紀教皇(Gregory VII)革命的影響,因為自此「俗世」
(saeculum)與「教會」(ecclesia)分離,「管轄權」(potestas
(potestas ordini)區別;而西方近世法
jurisdictiones)與「聖事權」
19
律傳統源起於教會法,教會法是「第一個西方近代法律體系」。
1140 年Gratian的「教令集」及 1234 年教皇Gregory IX時的「教令
20
集」一起成為羅馬天主教教會法的主體內容。 Berman指出,根據

17
Law and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我們採用的譯本是《法律與
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年。
18
Das Deutsch Genossenschaftrecht(日爾曼社團法),Berlin: 1868-1913。見《法律
與革命》,p.729。
19
見《法律與革命》,第二章與第五章。
20
Ibid., p.24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23

教會法的內容來看,它在許多方面同時採集了羅馬法及日爾曼法兩
21
種法律, 但作為教會內部組織與權力安排之「憲法」的「社團
法」
(corporative law; genossenschaftrecht)卻是源自日爾曼法的精
神。

根據日爾曼法,一個「社團」
(genossenschaft)彷彿是一個有
機的「個人」
,有其「人格」

日爾曼的團體概念與基督教將教會作為「一個人」、
一個corpus mysticum(神秘體)的概念具有某些相似之
處。如研究德國法律史的偉大法學家Otto Von Gierke所強
調的那樣,日爾曼人的家庭、武士團、氏族或者村莊都被
認為具有一種所有成員都分享的集團人格;它的財產是他
22
們的共同財產,對它的債他們承擔共同的責任。

而這種社團的概念之特殊處除了它具「人格」外,尤其值得重
視的是:它就是自身「存在的理由」(râison d’etre, reason of
;意即謂,成員的意欲結合成社團此一事本身,就構成了社
being)
團存在的「正當性」

……不過,按照Gierke的觀點,這種Genossenschaft
(伙伴關係)的聯合與宗旨並非來自一種或神或人的更高
權威,而是僅僅來自它自身內部。也就是說,僅僅來自於
23
成員們為達到他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而自願的結合。

21
羅馬法被稱為「教會法的一個侍女」,ibid, p.249.
22
Ibid., p.262.
23
Ibid., p.26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4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同時,Berman 還列舉了四項教會法中對社團的觀念乃是傾向
於將社團視為是一種集團人格的日爾曼概念而非是將社團視為擬制
機構(Anstalt)的羅馬法概念:
第一,教會拒絕接受羅馬法的這種觀點,即除了公共社團(國
庫、城市、教會等)之外,只有帝國當局確認為社團的團體才享有
社團的特權和自由。與此想反,根據教會法,任何具有必要的機構
和目的的人的集團──例如,一所救濟院,一所醫院,一個學生組
織或者一個主教管區乃至整個教會──都構成一個社團,無須一個
更高的權威的特別許可。
第二,教會又拒絕了羅馬法的另一個觀念,即只有公共社團才
能創制適用於它的成員的法律,或者對成員行使司法權威。與之相
對立,教會法規定任何一個社團對它的成員均有立法和司法
「管轄權」

第三,教會還拒絕了羅馬法上的社團只能通過其代表而不能通
過其成員整體而行為的觀念。在許多狀況下,教會法要求成員
的同意。
第四,
「屬於社團者並不屬於其成員」這一羅馬法格言也被教
會拒絕。依照教會法,社團的財產也就是其成員的共同財產,如果
24
社團沒有其他方法償還債務,便可以向它的成員徵稅。

因此,這種「社團」
、「夥伴關係」被認定為具有自主意志與自
體之利益──也就是成員們設定之目標,此點是羅馬法所定制下的
團體「位格」所不曾有的特色。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因為它對任

24
Ibid., p.26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25

何由人群鍵結而成之團體其最基本的屬性重新加以審視──人類結
合成社團之「意義」及此社團內部「權力」之性質與歸屬。每一個
社團如果都基於某一目的而由自願參加之個人(部分)所組成,
……[則它]被理解為是作為組成部分的它的各部分
的總和,那麼便容易考慮成員作為成員的權利和義務,首
腦做為首腦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這兩套權利義務之間的關
係。這樣的處理方式隱含在十一世紀晚期和十二世紀早期
的立法之中。Gratian對此立法予以概括,他指出:一名主
教,作為他的教區教會的首腦,在授予有俸聖職和特權
時、在轉讓教會財產時以及在判決案件時,需要教會的成
員們(也就是教士會)的合作。數十年之後,教皇亞力山
大三世確認並擴大了這些規則,規定在各類情況下,教士
25
會的「建議」和「同意」是必要的。

這就是日爾曼法有關社團的精神注入教會法的結果,它「反映
了日爾曼的將社團視為具有一種集團人格和集團意志的夥伴關係的
觀念,它與將社團視為一種其身分由一個更高政治權威所創造的
26
「機構」
(Anstalt)的羅馬觀念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果我們從往後歐洲政治思想中同意權概念及民主理論發展的
角度來看,這種對社團概念的基本改變無疑是日爾曼人最大的貢
27
獻, 許多學者還是依照傳統觀念,認為羅馬法對universitas

25
Ibid., p.266.
26
Ibid., p.265.
27
Berman認為Gierke非常著重此點──他視羅馬法下依附於國家的社團與「自由的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6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corporation)的看法支配了中世紀的教儀法學家與立法者,連
28
Quentin Skinner都引如此看法。 在日爾曼法的觀念下,社團是一
自願的合夥關係,它不須依賴更高的權威而成立,它也有自我管理
的權利與能力;社團是一「集團的人格」 ,
(corporative personality)
成員自行立法,共同分享權利與分擔義務;整體是每一個部分的總
和,在重要事情的決定上,每一個部分都有被諮商的權利──凡涉
全體之事須經全體同意(Quod omes tangit ab omnisbus approbetur;
what touches all must be approved by all.)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當這
樣的一種社團觀被吸納、確認而進入教會法後,由於它依附於一個
歐洲最大與最強有力的結構,這種社團觀就等於取得了被制度化與
普遍化於當時及日後歐洲的機會了。果然,根據Brian Tierney對宗
教議會運動理論之起源里程碑式的研究,十四世紀時的教會內部之
論爭中,反教皇專制派就是以教會法中所涵醞之「中世紀憲政主
義」為依據;也即是說,日爾曼法傳統進入了教會法的傳統,而為
教會內部的權力結構問題開啟了重新討論的契機。

第三節 古典典範的橋接樞紐
傳統的看法將中世紀視為是一個古典與近代啟蒙文明間的一個

日爾曼合作社」為尖銳的對比,甚至到了有點兒誇大的地步,請參照ibid. pp.728-9,
note42.
28
Skinner, “The Origins of the Calvinist Theory of Revolution,” in After the Reformation,
ed. B. C. Malament (Manchester, 1980), p.320。可能有二原因,一是Skinner本人並非
法律史或教儀法史專家,且這是尚在Berman書 1983 年出版前,現在他看法可能會
不同了;二、Skinner指的羅馬法的影響是偏重lex regia(王治法)(見The
Foundations, pp.131-133.),與Berman焦點不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27

斷裂,因此,從「進步」的觀點言,彷彿是一個障礙。在這種「黑
暗時代」的史觀下,它似乎是一個「獨特」的時代,與之前及現在
互不接屬:那裡面的人自以為是地生活在自己所構築的濃郁宗教氛
圍中,恐懼於末世的審判,一心祈求未來的永生;悲哀的是教會本
身充滿了腐敗,救贖遙遙無期,靈魂掙扎於聖潔的誓願與齷齰的現
世環境間。於是,似乎其整個時代的歷史意義,就存於等待下一個
光明的、覺醒的、
「啟蒙的」世紀之至。但是晚進的研究已經告訴
我們,實況並非如此,而中世紀有其內部生機;任何新的歷史時代
不會「從天而降」
,翩然來到,它必由原本的質素醞釀所生,人類
文明嬗遞遷變,但傳統亦不絕如縷。
29
思想史亦如是。 中世紀是極為重要的「典範」
(Thomas Kuhn
所用之意涵)傳遞之樞紐時代,不但在文本保存接續上如此,在思
潮繼受方面亦然。宗教議會運動並非無其他理論源頭,例如大家早
已知道亞里士多德的政治觀某種程度影響了十三世紀的John of
Paris、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的Marsilius of Padua及William of
30
Ockham,甚至十五世紀初的Nicholas of Cusa等人。 現在我們要看
的是寄身於議會運動的一個更遠為重要的思想「典範」──自然法
(natural law)的傳統。

29
參見陳思賢《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緒論:語言與政治。
30
參考任何一本中世紀政治思想史著作,大概都可發現此結論。此數人都是影響
議會理論的重要人物。但是,對歐洲而言,共和思想的主要影響在於義大利與英
國,而法國及德國這兩個議會運動最風起雲湧之地當時受古典共和思想影響並不
大,以至於J. G. A. Pocock將共和思想之傳播視為是由義大利而後trans-Atlantic,跳過了
今日之法國及德國。(此點參見Constance Fasolt, “William Durant the Younger and
Conciliar Theory,” 1997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85-40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8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感謝若干專業的中世紀思想研究
者,是他們從繁瑣複雜的累牘陳篇中找出了這個質素。特別大力指
陳中世紀自然法思想對國家理論影響的是:
老一輩的 Otto Von Gierke:
Natural Law and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trans. Ernest Barker
(Cambridge, 1958),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Middle Age, trans. F. W. Maitland
(Cambridge, 1900),
中生代的 Francis Oakley:
“Natural Law, the Corpus Mysticum, and consent in Conciliar
Thought from John of Paris to Matthias Ugonius,” Speculum, 56.4
(1981): 786-810
及較年輕的 Janet Coleman:
“Dominium in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and its Seventeenth-Century Heirs: John of Paris and Locke,” Political
Studies (1985): 73-100.

十三世紀的 John of Paris,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的 Pierre d’Ailly,


John Gerson, Nicholas of Cusa, John Mair, Jacgues Almain 等人,就是
這個自然法傳統的重要代表人。他們基本上都是巴黎大學的士林哲
,極力地護持
學家、法學家及神學家(也就是所謂的 Sorbonnists)
「同意」在政治權力成立過程中所佔的重要性。

因為consent的關鍵性,Gierke在議會理論中看出了除了社群觀
念(genossenschaft, theory of corporation)之外的質素,這就是「權
利」的概念:每一個群體先天都有一個自然而神聖的權利要求一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中世紀憲政主義與宗教議會運動 29

良好的統治,以全其福祉。主政者要照拂成員之福祉,這是天經地
義的事,是自然法則。宗教議會理論把「整個社群之同意」視為是
任何團體自然應有的權利,無怪乎Otto Von Gierke把這種權利理論
稱為naturrechtlich(Maitland譯為natural-rightly),也就是「合於自
31
然法」的,而將之視為是「教會的自然法」 。亦即是說,中世紀
的議會理論因為這種「整個社群之同意」而發展出了一種類於「自
然權利的國家理論」 。Gierke把議
(natural-rightly theory of the state)
32
會運動視為是「自然權利的國家理論」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而 Francis Oakley 自言,他多年研究宗教議會理論家(尤其是


出自巴黎大學的)
,他得到兩個結論:一是肯定了 Brian Tierney 的
發現,議會理論很重要的部分源出教儀法傳統;第二是自然法的觀
念在 John of Paris, Nicholas of Cusa, Pierre d’Ailly, Jean Gerson, John
Major(Mair)與 Jacques Almain 等六人思想中有著中心的地位:
他們都重複地強調教會作為一個整體有權利拒絕一個
冥頑不靈、惡習難改的領導者,以避免自身的覆滅;這不
只是基於教會傳統或教儀法的一種權利,更是任何一個
「自由的群體」本就該有的與生俱來之權利,它就是自然
33
法的基本要求。

對Oakley來說,這種因於自然法的觀念而導致同意權的想法,
(De Potestate Regia
在十四世紀初John of Paris的《論王權與教權》

31
轉引自Oakley, “Natural Law, the Corpus Mysticum and Consent,” p.797 and p. 806.
32
Ibid.. p.797.
33
Ibid., p.79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30 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

et Papali, On Kingly and Papal Power)中已經很明顯,而到了十五


世 紀 的 Nicholas of Cusa 的 《 論 普 世 諧 同 》( De Concordantia
34
Catholica, On Universal Concordance)更是近於完備。 他再三強調
此六人的重要性及對其更多研究之必要,因為「十七世紀初英國的
政論家們甘冒著大不諱常引用這些『不淨』的舊教之巴黎大學學
35
者,而不去引用那些『正統』的新教理論家之言。」

Janet Coleman 則是另一個特別強調自然權利觀念在中世紀發


展而後向下沿傳的學者,雖然她遠較年輕且焦點未若先前二人廣。
她追溯 dominium 這個概念,認為其意涵在中世紀時已經經歷了重
要的變遷,這反映了「自然權利」的觀念:
透過對《論王權與教權》這種樣式論文的檢視,尤其
是John of Paris 1302 年的那本著作,我們可發現其中不但
有為財產權、私有制辯護的理論出現,而且還反映了當時
財產法的演變及此對於俗世權力運作的影響。John of
Paris基於自然法對人類形成政府前財產之起源的分析,實
在與十四世紀初對營利性經濟的辯護有關,更反映了
dominium這個觀念從以往「統屬」的封建意涵演變成「擁
有」與「財產」的意涵。同時候其他理論家也紛紛合理化
當時勃興的對財產聲言權利這種概念,因這不獨理論上有
必要,也是反映了當時實際經濟及法律的現況。而此種理
論後來竟被十七世紀理論家,特別是洛克,閱讀及採用;

34
Ibid., p.798.
35
Ibid., p.80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