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4

科技渴望農村

2010-08-14 網路星期二
趁還來得及快把路鋪好,讓用心的人相遇,等待關鍵性的進展發生。
人類也許還有機會。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糧食網絡
人類活動的交織關係,無異於一個「糧食因果網絡(Web of causality for
food)」,成就與努力,終究會與糧食連結。

要維繫這個網絡的安全,農業與農村是主要的關鍵線索。

在農村,人類的文明成就將會合宜的、在永續的前提下,大放異彩。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農耕新文明 - 平靜與野性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先講一個故事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黑夜的嘆息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婦人的懷抱(清晨五點)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睿智的農場工作站(七點鐘)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資訊的農舍(十點鐘)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告別(下午三點)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後記:令人驕傲的家鄉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計畫全架構
11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糧食主權 (Food Sovereignty)

• 除了被餵飽的權利之外,地方社群要擁有食物從何而來、如何生產、如何交易
的權利。

• ... 一種農業發展的模式,以土地改革、小農農業為基礎,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biodiversity)以及並捍衛公平的市場。

12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糧食主權 (Food Sovereignty)

• 人民透過符合生態和永續的方法,獲得既健康又適合在地文化的食物,以及界
定他們所擁有的食物與農業體系的權利。

• 它認為糧食體系與政策的核心,應該是食物的生產者、分配者與消費者,而不
是市場與企業的要求。它提供一套策略去抵抗並拆解當前由企業所掌控的貿易
與糧食規範,並且替在地生產者(食物、農作、畜牧與漁產體系)提供指引。

• 食物主權重視在地與國內的經濟體系與市場,並賦權給由小農與家庭農場所推
動的農業、漁法、傳統技藝、放牧式的圈養;也重視以環境、社會和經濟永續
為基礎的糧食生產、分配和消費。

• 它確保使用與管理土地、疆域、水、種子、牲畜、與生物多樣性的各種權利,
掌握在生產食物的人們手上。

13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小規模永續農業 (Small scale sustainable farmers)

• 農民之路(La Via Campensia)認為「小規模永續的農業可以餵飽世界,並且


冷卻地球」

• 根據 IAASTD(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e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的研究結論,它說「Sustainable farming is
the way to go. To feed the world we need to support diverse, local, family
farms that work with nature.」,科學的在解決糧食安全上的參與,「往常的商
業思維(business as usual)」不是當中的選項。

• 「Ca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eed the World?」根據密西根大學 2007 年的


一份報告,小規模、用續的農作,在不增加現有耕地的狀況底下,將可餵養90
億人口(這是預估中地球 2050 年的人口)。

14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農村的價值

• 健康的食物(糧食充足與安全)、健康的環境(永續、潔淨)、人道關懷的教
育 -- Farms of tomorrow revisited

• 珍惜台灣的農村,保護糧食的產地
‣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 30.6%(2008),20 年後,我們吃什麼?
‣ 危機!目前台灣依賴的糧食供應系統太過依賴石化燃料(生產與運送)
‣ 自由貿易忽略農村的生態服務功能

• 農村的戰略地位
‣ 耕地可說是一種戰略資源,其重要性不亞於石油存量或國家的軍隊(-- 《縮
減中的田地 - 世界八十億人的耕地損耗》 World Watch)

15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知識渴望農村 -- 為自己增加一個退休生涯選項

• 10 年之內,有一群迥異於當下的老農民,擁有中、高等教育,受過平均 20 年
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的族群即將退
休,鼓勵他們選擇回到農村。

• 若是妥善將他們導入農村,他們所蘊含的知識能量將可以促使一個可以自我學
習、研究、擁有寬廣知識,能夠自由運用人類文明的永續農村社區誕生。

• 靠近農村,並不一定要從事專職農務,更有可能是形成「特色聚落」

• 農村文化之完成

‣ 退休後想搬到園區電子廠房隔壁 v.s. 搬到農村或郊區

‣ 農村是一個可以和諧包容「生產」、「生活」與「生命」的完整優質環境

16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重要的警訊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糧食不足

• 台灣每年生產 120 萬公噸米(22 萬公頃水稻田),進口小麥 100 萬公噸,大


豆 240 萬公噸,玉米 450~500 萬公噸;

• 如果用 23 萬公頃水田復耕 + 40 萬公頃旱田輪作,全面復耕一年增加大豆 138


萬公噸+玉米 180 萬公噸,還缺小麥 100 萬公噸、大豆 102 萬公噸,玉米 300
萬公噸;

• 即使 80 萬公頃農地全部利用,還養不起台灣人。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水資源不足

• 台灣每年約有 160 億噸水,135 億噸用於農牧,29 億噸用於民生,16 億噸用


於工業(民生+工業 = 45 億噸)。

• 水資源不足,彰雲嘉地區一年抽取 60 億噸地下水,是臺灣所有水庫蓄水總量的
三倍。

• 水利署規劃中 2021 年民生與工業用水之總和為 65 億噸,多出 20 億噸要從哪


裡來?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石油匱乏

• 2023年:供給量=需求量*50%。(N. A. Owen, O. R. Inderwildi and D. A.


King, “The status of conventional world oil reserves—Hype orcause for
concern?,” Energy Policy, Vol. 38, No. 9, pp. 4743–4749, 2010.)

• 2030:每桶200美元。(2008年版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後石油時代

• 電能取代石油的困難:一加侖汽油3.6公斤,儲存相同能量的電要用一噸重的電
池。能量密度280倍。(W. Youngquist,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 Myths
and Realities,” K. R. Gupta, M. A. Jankowska and P. Maiti (Ed.), Glob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olicies, Vol. 2, Atlantic Publisher, pp. 151-160,
2008.)

• 電能只能用於有軌運輸與家用小車,不能用於大型農耕機、大型貨卡與輪船

• 跨洋穀物貿易可能會終止

• 13年後,海運量減少且成本大幅提昇,穀物越洋運輸不敷成本

• 13年後,所以附加價值低的貨物都會停止海運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2007年台灣CO2總排放量2.7億公噸,人均全球第
18名

• 台灣必須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逐年減量,否則會遭貿易抵制。

• 環保署估計 2020 年台灣排放量是 4.6 億噸,增長 70%,嚴重違背京都議定


書。

• 如何減量?如果加入國光石化 1,200 萬噸的年排放量,如何減量?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CSA 測試農場運作簡介

23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社區支持型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

• 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的概念始於 1960


年代德國、瑞士和日本。主要關心的是食物安全和農業土地的都市化問題。

• 在美國,CSA 始於 1986 年兩個東岸的農場。目前主要在東北、大西洋岸和中


西部北方,與加拿大。北美地區估計約有 1000 個社區支持的農場。據訪問蒐集
所得 2006 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全國有 1210 個 CSA 農場。

• 「食物生產者 + 食物消費者 + 每年的互相承諾 = 社區支持型農業和無限的契


機」。在此定義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本質,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
上:農場餵養人們,人們支持農場,並共同分擔潛在的風險和收成。

24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CSA 農場測試點

• 工研院附近(都市田園)
• 科技農夫育成中心
‣ 測試農場管理辦法
‣ 農務規劃 + 種植計畫
‣ 以當地農民為師(了解農會與產
銷班脈絡、農村草根文化與基礎
農務技巧)
‣ 訓練與分享(環境永續、糧食安
全、科技運用的知識分享)
‣ 實際招募同仁進行農務工作
‣ 收集並解析相關的「數據」
‣ 複製「測試點」

25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CSA 測試農場

農場實做過程
「園丁計畫」結
中,探索科技參與
束,同學鄉偕投入
農村的可能性
測試農場

另類「園丁計畫」 「科技渴望農村」全貌

26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No.1
test plot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No.1
test plot No.2
test plot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ITRI

No.1
test plot No.2
test plot

No.3
test plot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No.6

ITRI
test plot

No.7
test plot

No.5
No.n
test
test plot
plot No.4
test plot

No.1
test plot No.2
test plot

No.3
test plot

2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角色與任務

• 農場顧問
職責:指導農場農務管理、栽種計畫擬定與相關資源取得,如:農會訊息、產
銷班運作、種苗... 等等。

• 核心團體(管理者)
職責:訂定農務規劃(施作農法、整地、育苗、施肥、灌溉、除草與收成)、
生產分配(收成作物採收、行銷與配送)、設施與資材管理(灌溉設施、農耕
機具、育種與栽培資材、肥料添購),農務管控(人力、工作規劃)、農場作
業紀錄(網站、影片與相關文字影音紀錄),招募成員與教育訓練,鼓舞士
氣,凝聚向心力。對外安排農場交流、觀摩與學習。

• 支援團隊(支持者)
職責:每一單位測試點依農地面積決定支持者人數(目前「一號測試農場」設
有 6 ~ 10 位支持者),分擔勞務與消耗性費用(如:種苗、肥料...等等)。

28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2010 秋作招募,進駐第 2, 3 測試點

• 目標:20 組同仁,每組 1~3 人

• 秋作:8 月到隔年的 1 月底

• 期望提早 1.5 月啟動(6月中~明年1月)

• 不是從 0 開始,直接進入小黃瓜、玉米收成,收成後種植小蕃茄

• 分享收穫,開始參與討論秋作種植計畫

29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負擔的來嗎?

• 每一個禮拜,你都需要 2~3 次,半個鐘頭在戶外,散步、流汗

• 上班前與下班後,每週認領兩次澆水時間

• 週末團體勞動服務 2~3 小時,然後吃點心

• 費用:春作、秋作目前都是每組成員 NT$.1200(視情況作微調),核心團體勞
苦工作較多,半價 NT$. 600。

• 臨時時間不能配合,寫個信告訴核心小組請假就好(不請假「曠職」 6 次,我
們就不要你了)

• 偶爾要接受問卷調查(滿意度、修正方向)

• 最驕傲的團體,最鬆散的管理 --> 高度具有社群公民意識的團體

30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測試區基金與收成分享

• 每一塊測試區,都會有獨立的基金,有些是會費,有些時候是出售部份農產

• 測試區之間,可進行農產交換或分享,收不收取費用,自行決定

• 不夠的糧食、蔬菜,我們可以向其他農場索取,或是跟附近信任的農夫朋友購
買,這樣您就會有初步的「在地、安全」的食物來源。

31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大地的恩惠就像關不住水的水龍頭,源源不絕
32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科技渴望農村
農村近未來

神農再嚐百草,尋找台灣農村的 100 個關鍵線索(科技的、文化的、環境的...)

人人嚮往的未來農業

33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生物碳 (Biochar)
亞馬遜河流域的先民以燒黑的有機物質 -- 生物碳
(biochar) -- 使他們的田地肥沃,並將這地球上
最貧瘠的土壤之一轉變成最豐饒的一處。這些早
期的資源保護論者在 500 年前消失,但在數世紀
後,他們的土壤仍富含有機物質與養份。

現在,科學家、環保團體與政策制定者正在鍛造
下一代世界氣候協議,不僅將生物碳視為一種補
充土壤的重要工具,還將它視為一種對抗全球暖
化的強大工具。

34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碳化稻殼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可增強植物抗病性,質鬆性質使
透氣性良好,增加植物根部氧氣供應,防止因土壤物理結構性不

工研院稻殼碳化技術 好,而產生植物根系窒息!

碳化稻殼PH質7.0以上,為酸性土壤(介質)之良好改良劑,其吸附
力強,有吸收毒素之作用,可減少連作障礙!
35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Unman Aero-Vehicle (UAV) 驅趕啄穗麻雀

36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科技用在重要的地方
3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我們的想法:像老鷹一樣盤旋

• 偵測鎖定範圍啄食稻穗的鳥達到一個量,便自動起飛

• 當鎖定範圍內的飛鳥數目降到可接受值,便自動飛回充電

• 不傷害鳥、只是將災害降低

38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辨識中心技術 fully support

• 2010-06-01 與辨識中心主任室特助粘金重博士討論。

• 我們技術 fully support,建議直接跟農委會科技處提案,必要時可以協助聯繫


農糧署人脈。

• 撰寫計劃書當中...

39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you are here!

當工作者就定位,「你在這裡」資訊會顯示,此外,
地籍資料與相關的資訊也會傳送過來。

40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農情調查(普查)
從國土計畫到作物生產面積,最重
要的資料,從來沒有正確的提供出
來。

41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美濃的作法(半透明地籍資料)
42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43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44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科技的渴望...

45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當工作者點選地號「A81」,地籍號碼
A81 的相關資料就會在手機視窗下方
顯示(左側),這是既有資料整合,
給工作者參考。
A81

you are here! (右側)有關需要收集的農情資訊,


則透過選單視窗來輸入

資訊輸入完畢,訊息將直接傳送回後
端系統。

A81

46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your worker is here!

your worker is here!

各地的工作者可以將訊息即時的回傳,而後端的工作人員
也可以知道這些工作者所在位置,並隨時溝通。

田野工作者也隨時從後端系統讀取相關的訊息。

47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準備好計劃書...
48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Thanks

49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