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五南文庫 0 3 0

人權不是舶來品
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
Human Rights and Culture
An Intercultural Philosophical Study on Human Rights

陳瑤華 著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五南文庫 0 3 0
人權不是舶來品: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

作者 陳瑤華(Jan-hwa Chen)
發行人 楊榮川
總編輯 龐君豪
企劃主編 歐陽瑩
責任編輯 何宣穎
封面設計 王璽安
排版 嚴致華

出版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6 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339 號 4F
電話 (02)2705-5066
傳真 (02)2709-4875
劃撥帳號 01068953
戶名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網址 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 wunan@wunan.com.tw
法律顧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010 年 6 月初版一刷
定價 新台幣 270 元

有著作權 翻印必究(缺頁或破損請寄回更換)
Complex Chinese translation rights © 2010 by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人權不是舶來品 / 陳瑤華著. -- 初版. -- 臺
北市 : 五南, 2010.05
面 ; 公分. -- (五南文庫 ; 30)
參考書目:面
ISBN 978-957-11-5920-1(平裝)

1. 人權

579.27 9900245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寫於五南文庫發刊之際 ——
     不信春風喚不回

或來電(02)2705-5066
在 各 項 資 訊 隨 手 可 得 的 今 日, 回 首 過 往 書 香 繚 繞 情 景, 已 不 復 見! 網 路 資 訊 普 及、 媒 體 傳 播 入
微,不意味人們的智慧能倍速增長,曾幾何時﹁ 知識 ﹂這堂課,也如速食一般,無法細細品味,只得
囫圇嚥下! 慣性的瀏覽讓知識無法恆久,資訊的光速致使大眾正在減少甚或停止閱讀。由古至今,聚
精會神之於﹁ 閱 ﹂、頷首朗頌之於﹁ 讀 ﹂,此刻,正面臨新舊世代的考驗。
身為一個投入文化暨學術多年的出版老兵,對此與其說憂心,毋寧說更感慚愧。自身的成長,得
益於前輩們戮力出版的各類知識典籍。而今,卻無法讓社會大眾再次感受到知識的力量、閱讀的喜悅、
解惑的滿足,這是以傳播知識、涵養文化為天職的吾人不能不反躬自省之責。值此之故,特別籌畫發行
﹁ 五南文庫 ﹂,以盡己身之綿薄。
文庫,傳自西方,多少帶著點啟迪社會大眾的味道,這是歷史發展使然。德國雷克拉姆出版社的
﹁ 世 界 文 庫 ﹂、 英 國 企 鵝 出 版 社 的﹁ 企 鵝 文 庫 ﹂
、 法 國 伽 利 瑪 出 版 社 的﹁ 七 星 文 庫 ﹂
、日本岩波書店的
﹁ 岩波文庫 ﹂及講談社的﹁ 講談社文庫 ﹂,為箇中翹楚,全球聞名。華人世界裡商務印書館的﹁ 人人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庫 ﹂、志文出版社的﹁ 新潮文庫 ﹂,也都風行一時,滋養了好幾世代的讀書人和知識份子。此刻,
﹁五
南 文 庫 ﹂ 的 出 版, 不 再 僅 止 於 啟 蒙, 而 是 要 在 眾 聲 喧 嘩、 浮 躁 不 定 的 當 下, 闢 出 一 方 閱 讀 的 淨︵ 靜 ︶
土,讓社會大眾能體驗到可藉由閱讀沉澱思緒、安定心靈,進而掌握方向、海闊天空。
五南出版公司一直致力於推廣專業學術知識,
﹁ 五南文庫 ﹂則從立足學術,進而面向大眾,以價廉
但優質、厚實卻易攜帶的小開本型式,取代知識的﹁ 沉重與昂貴 ﹂,亦即將知識的巨大形象裝進讀者
的隨身口袋,既甜美可口又和善親切。除了古今中外歷久彌新的名著經典,更網羅當代名家學者的心血
力作,於傳統中展現新意,連結過去與現在。

或來電(02)2705-5066
人生是一種從無到有,從學習到傳承的不間斷過程。出版也同樣隨著人的成長而發生、思索、變化
與持續,建構著一個從過去到未來的想像藍圖,從閱讀到理解、從學習到體會、從經驗到傳承,從實踐
到想像。吾人以出版為職責、為承諾,正是希望能建構這樣的知識寶庫,希冀讓閱讀成為大眾的一種習
慣,喚回醇美而雋永的閱讀春風。
發行人
二○○八年六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前言
二○○六年的秋天,難得的一年休假,我有機會成為德國國家人權機構 的訪問學人。這個機構位

【1】
於 Zimmer
街 C 檢 查 哨 附 近 ; 過 去 東、 西 柏 林 圍 牆 就 是 沿 著 街豎立起來的 。機構前的人行道,

【2】
Zimmer

或來電(02)2705-5066
有一個深古銅色的柱子,柱子上著一句話:
﹁ ,他要的只是自由而已!﹂
Peter Fechter, 1944-1962
雖然只有簡短的一句話,卻道盡所有追求自由者的心聲。德國統一之後,人們開始悼念所有逃離東
德卻為此犧牲寶貴生命者,德國政府也開始著手處理在圍牆邊被射殺者的案子。自由無價!那些勇敢追
求自由卻為此犧牲生命的人們,顯示自由的無價!
當東德於一九六二年開始建造柏林圍牆時, Peter Fechter
是 建 築 圍 牆 的 工 人。 他 在 建 築 圍 牆 的 休 息
時間,突然翻越圍牆,被駐守的東德士兵槍擊身亡。他非常年輕,只有十八歲。被槍擊後,他並沒有立
刻死亡,而是爬回靠近東柏林鐵網圍籬邊喘息求救近一小時之久。他的身體大量出血,最後被東柏林的
駐軍帶走。他倒下的地方其實離西柏林美軍駐紮的崗哨 C不遠,西柏林旁觀的民眾都聽他呼救的聲音,
人權不是舶來品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而且向駐守的美軍要求對他伸出援手。不過,當時守在戰車內的美國軍官卻回應:﹁那不是我的事﹂ 。

【3】
西柏林的民眾群情激憤,認為美軍違反人道精神。不過後來駐守的美軍卻辯稱:當時東西柏林美、俄兩
軍對峙,情勢十分緊張,如果輕舉妄動,有可能引發世界大戰。
在這位年輕人去世後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人們經常可以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裡拍照留念。
而 且 很 多 時 候 都 是 德 國 中 小 學 老 師 帶 著 一 大 群 年 輕 學 生 圍 繞 在 這 個 柱 子 的 周 圍, 回 溯 著 過 去 柏 林 圍 牆 血
淚斑斑的歷史教訓。柱子上及柱子下面,常看得見民眾悼念的玫瑰花 ,傾訴著自由的可貴。

【4】

或來電(02)2705-5066
類似的紀念碑在世界各地都有,就算沒有用﹁自由﹂這樣的字眼來描繪,從事蹟發生的背景和經
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得到人們追求自由的想法和意向。
過去亞洲被殖民的歷史中,從無數反抗歐洲殖民統治的歷史事蹟來看,追求自由不僅僅是個人的
需求而已,也是社會集體的期待。如果暫時撇開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族想像不談,社會集體的自由的確
也關係到特定個人的自由。奴隸制度讓有色人種受到嚴重的迫害和歧視,追求有色人種的自由影響有色
人種個人的自由。相反地,如果宣稱所有人類族群和集體都應享有自由,卻限制特定族群的特定個人自
由,甚至剝奪重要的公民及社會權利,如參政及工作權,那麼個人權利的剝奪正好顯示社會集體的權利
保障沒有落實,無論是因為保障的意願並不真誠還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個人自由一樣關係到集體的自
由。個人與集體自由的關係,無論是積極保障︵相互為用︶,還是消極的限制︵相互為害︶,都會相互影
前言

響。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人類追求自由之抗爭
人權不是舶來品

追求集體與個人自由其實是世界各地經常有的現象,希臘城邦以﹁自主﹂
︵ ︶之名反抗希
autonomy
臘的強權; Antigone
以更高的神諭為名,反抗統治者的專斷。︵陳瑤華, 2003:347; 349-352
︶古代中國
秦漢之際︵西元前兩百年左右︶陳勝、吳廣以﹁反抗暴政﹂為名,討伐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殘暴政策,開
啟 中 國 歷 史 上 第 一 次 大 規 模 的 農 民 反 抗 運 動。 印 度 的 反 宗 教 正 統 及 反 種 性 制 度 的 運 動, 出 現 的 時 間 相
當早,而且藉由論辯的制度,開啟弱勢族群質疑既得利益者優越地位之傳統︵ Sen, 2005:10-12
︶。雖然,

或來電(02)2705-5066
這些反抗運動沒有用﹁爭取自由﹂的名義進行抗爭,但她們的抗爭都因為自由受到壓制而必須挺身反
抗,爭取政治、社會、經濟或宗教的自由。類似的故事遍佈在世界各地童話、文學及歷史中,藉著翻
譯,很多反抗的事蹟成為世人耳熟能詳的集體記憶。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肯定人生而自由,並非出於對強權壓制自由的無知。相反地,如果沒有深
刻體會到強權對個人及族群的壓制,也不需要開宗明義強調人生而自由的核心價值。﹁人生而自由﹂一
詞主要表達:自由本來就屬於每一個個人和每一個群體,不應受到剝奪和壓制。任何自由的剝奪和壓制
都必須受到嚴格的條件之限制;如果沒有提出足夠的理由和受到嚴格的法律程序之監測,任何自由的剝
奪和限制都是道德上不容許、法律上不合法。
︿世界人權宣言﹀三十條訂定的人權項目和內容,很多都是根據人類過去經驗最容易被剝奪的自由。
而 且 , 大 多 數 的 抗 爭 經 驗 , 也 都 涉 及 爭 取 三 十 條 所 顯 示 的 自 由 之 項 目。 關 注 這 些 自 由 不 容 剝 奪 , 成 為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世界人權宣言﹀的首要目標。然而,很多學者卻主張認為:﹁︿世界人權宣言﹀根源於﹃西方﹄文化,
不適用於﹃非西方﹄國家﹂ ,而且以﹁西方的個人主義﹂︵ ︶或﹁西方人文及
【5】

Pollis & Schwab, 1980:1-2


人道的傳統﹂︵ Lenk, 1998:25
︶,斷言︿世界人權宣言﹀源於西方的歷史及文化傳統。受到以上類似主張
的影響,︿世界人權宣言﹀是否適用於﹁非西方﹂的文化傳統,成為很多研究的主要問題。
受到︿世界人權宣言﹀根源於﹁西方﹂這類主張的影響,人權很難落實在世界各個角落,人權的訴
求受容易制於文化的差異,而失去實際落實的正當性。尤其當主政者以文化傳統不同為由,抵制聯合國

或來電(02)2705-5066
及人權團體的批評時,理由的成立與否,成為各方的爭議。一方面,我們在落實人權保障時,的確應該
考慮文化的多元和差異;但另一方面,文化與﹁西方﹂明顯差異,可否作為理由,拒絕落實聯合國所訂
定的人權標準呢?有一些國家基於宗教信仰的理由,拒絕賦予女性離婚的自由,深受其害的女性們紛紛
起而抗爭,爭取女性婚姻的自由,卻往往因為文化習俗而受到社會嚴重的迫害。當她們反抗宗教傳統的
規定時,會被認定為是宗教及文化傳統的叛徒,而無法獲得信仰這個宗教的大多數人的認同。殊不知,
她們並非不認同自身的文化傳統,而是父權式的獨斷文化詮釋,取消她們婚姻及家庭的自由。獨斷文化
詮釋迫使她們必須在文化認同及婚姻自由兩者之間二擇其一。從這個例子看來,︿世界人權宣言﹀所認
定的婚姻及家庭自由,雖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不構成問題,卻很難落實在父權式的獨斷文化詮釋所
構成的社會中。
前言

原本是單純的自由之剝奪和壓制的問題,在國際人權的對話中卻很容易演變為﹁西方﹂,
﹁文化霸
權﹂及﹁主權干預﹂的問題,最後造成彼此各說各話或所謂﹁文化差異﹂的問題。而實際上權利受到傷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害的人們,除了被迫脫離自身所處的文化傳統或解除文化認同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獲得原本屬於她
10

的正當權利。類似的案例讓︿世界人權宣言﹀所宣示的普遍性備受質疑,同時也加深﹁人權是西方文化
人權不是舶來品

產物﹂的刻板印象。人權關連於﹁西方﹂的文化屬性,一方面使歐美傳統影響下的﹁西方﹂國家具有落
實人權的有利條件,卻同時也成為﹁非西方﹂文化落實人權的嚴重障礙。我們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兩難困
境,而不會讓自由受到嚴重侵害的犧牲者,在﹁文化差異﹂的抽象表述形式中,繼續被犧牲呢?

或來電(02)2705-5066
為什麼侵害人權的議題不見了 ?
人權侵害的問題被轉化為文化差異的辯論,其實和﹁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刻板印象有密切的關
係。當人們不加思索地接受這樣的信念,而且信以為真時,國際訂定的人權保障之標準,一方面與文化
差異的議題相結合,而有相對化之傾向;另一方面與人類對抗壓迫的經驗拖勾,訴求人權的具體脈絡被
模糊掉了。如此一來人權理論的探討和思辯,只涉及歐洲及美洲為人權抗爭的歷史和文化,其他文化系
統爭取自由的聲音和文獻,很難獲得類似的反思和青睞。文化差異的問題反客為主,成為探討的核心。
對 於 亟 欲 逃 避 保 障 人 權 的 政 府 而 言 , 文 化 差 異 的 模 糊 概 念 提 供 她 們 侵 害 人 權 或 不 作 為 的 正 當 性。 維
護及落實人權保障與否的問題,竟然如此輕易地被轉化為文化是否與歐美文化相容或不相容的問題。而
受到以上問題被轉化的影響,很多學者們的研究致力於探討﹁東﹂
、﹁西﹂文化是否衝突的問題;複雜的
文化思想解釋及不對稱的歷史發展模式,很容易在比較﹁東﹂、
﹁西﹂文化的脈絡下,化約為簡單、單薄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的文化屬性,失去其原本具體脈絡所蘊含的流動性和多元性。最常見的化約:﹁儒家重家庭社會和諧、
歐美文化重個人主義﹂
,儒家及歐美文化被窄化為一種刻板印象,與實際的複雜文化現象完全脫勾。在
﹁文化習俗不同﹂的說法下,受害者的人權侵害問題不但沒有獲得根本的改善,還有可能被解釋為必要
的犧牲。為了徹底解決人權侵害議題被解消的困境,我們不能落入抽象的﹁文化差異﹂或化約的﹁東、
西文化比較﹂之窠臼,而是必須針對﹁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迷思,提出批判性的檢視。
﹁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迷思來自於﹁人權淵源於西方文化﹂的多重論述,尤其是大多數的文獻

或來電(02)2705-5066
都 在 歐 洲 文 化 傳 統 脈 絡 中 , 回 溯 人 權 的 思 想 淵 源。 這 些 文 獻 追 溯 到 西 方 文 藝 復 興 運 動 及 啟 蒙 的 人 本 思
想,有些甚至回溯到自然法的傳統,說明人權的西方文化淵源。不過,這個原本歐洲文化傳統為思考脈
絡的論述,卻很容易被單一化為人權概念唯一的淵源,排除多元文化傳統可以成為不同淵源的可能性。
以 上 這 些 一 元 化 及 直 線 式 的 淵 源 之 想 像, 一 方 面 排 除 其 他 歷 史 文 化 反 抗 壓 迫 經 驗 與 人 權 概 念 的 關
連,另一方面卻又宣稱由歐洲歷史傳統發展出的人權概念具有普遍性。為了避免以上兩方面相互矛盾,
很多學者將文化歷史淵源與概念的有效性區隔開來,主張淵源並不一定影響其效力範圍。關於淵源為甚
麼一定是單一、直線且統一地發展,大部分都沒有清楚的交代。而且根本上並沒有回答以下最需釐清的
核 心 問 題 : 為 什 麼 需 要 作 這 樣 的 概 念 回 溯? 在 什 麼 歷 史 文 化 脈 絡 作 這 樣 的 回 溯 ? 回 溯 的 有 效 標 準 在 哪
裡?以上這些問題涉及到文化根源回溯的有效性,卻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前言

本書受到 Peter Fechter


的案例之啟發,主張直線且單一化的人權淵源之想像不符合人們實際上追求
自由、反抗壓制的多元形式,而且也有違不同文化傳統在保障人自由、平等及尊嚴方面所做的各種努
1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力。對於散佈在各個文化體系中,因追求自由而犧牲生命的人而言,忽略人們追求自由、反抗壓制的多
12

元形式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人權不是舶來品

針對人權淵源單一化且直線式的溯源形式,我們透過以下四點分析,初步說明多元文化回溯人權淵
源的可能性:
首先,依據文化傳統所建立的社會實踐通常都涉及文化傳統的詮釋:詮釋者是誰?在怎樣的時空背
景作詮釋?詮釋所依據的論據在哪裡?詮釋所依據的論據是否能夠普遍成立?而以上所提的問題都涉及
社會實踐是否應該繼續遵循,以及文化傳統應該如何傳承及創新的問題。回溯人權概念的淵源涉及批判

或來電(02)2705-5066
性的文化詮釋,而非一廂情願式地將當代的人權概念放在線性發展的歷史文化脈絡。
其次,任何社會若有抗爭的出現,其實正好顯示社會實踐有壓迫的問題存在。不承認有這樣的問題
需要解決,等於否定有壓迫的事實存在。訴諸文化傳統的差異並無法解消壓迫存在的事實,反而容易暴
露 自 身 無 法 面 對 人 權 保 障 缺 乏 的 窘 境 。 所 以 真 正 需 要 解 決 的 問 題 並 非 文 化 差 異, 而 是 確 定 壓 迫 的 事 實 是
否存在,以及建立解決壓迫及積極預防壓迫出現的方法和制度。文化的差異不應成為逃避壓迫問題的手
段,反而應該藉由文化傳統批判性的詮釋,避免文化傳統成為壓迫可以暢行無阻的工具。
再者,如果人權的意義在於保障個人和集體不受強權的壓制,否定﹁非西方﹂文化傳統的人權概
念,也就等於否定﹁非西方﹂文化傳統具有保障個人和集體自由的潛在能力。自由既然對每個人而言如
此基本,那樣的否定不但悖離事實,且隱含文化歧視。
最後,一旦肯定世界各個文化都有其反抗壓迫、維護個人與集體自由的文化傳統,那麼,研究不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的 文 化 傳 統 及 其 維 護 人 自 由 的 思 想 和 實 踐 才 是 問 題 的 核 心。 這 些 思 想 和 實 踐 即 使 和 我 們 今 天 所 建 立 的 國
際人權標準不同,但從她們具有維護人各種基本自由的作用,我們應該承認這些想法和實踐在保障人權
方面的重要意義,承認她們在世界人權論述及落實人權的關鍵地位,間接維護了人權普世價值的實質意
涵。
多元文化的人權溯源進路在以上這樣的條件下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具體可行的。

或來電(02)2705-5066
︿ 世界人權宣言 ﹀是﹁ 西方 ﹂文化的產物 ?
綜合以上分析,本書認為為了正本清源,有必要仔細討論︿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制訂及通過的過
程。︿世界人權宣言﹀作為人類首次肯定有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存在,並且將現實中只限於特定個人與
族群的狹隘權利,擴及所有的個人與族群,是二十世紀戰後世界一大進步。
人類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成立聯合國及通過︿世界人權宣言﹀是人類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起
點。就算很多人質疑︿世界人權宣言﹀代表性不足、參與的國家及文化族群不夠全面等問題;但是,聯
合國透過起草委員會及徵詢各國意見的討論程序,才使世界人權標準正式確立,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
忽略︿世界人權宣言﹀形成的過程而直接斷言︿世界人權宣言﹀是﹁西方﹂文化產物,其實是缺乏具體
前言

證據的。更有甚者,如果︿世界人權宣言﹀真正想要面對的問題是人類自由受到嚴重的侵害,那麼這份
國際上極其崇高的道德宣示文件會被認為是特定文化價值的代表,其實是令人不解的一件事。
1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另 一 方 面, 一 般 會 有﹁ 人 權 是 西 方 文 化 產 物 ﹂ 的 信 念, 通 常 和 歐 洲 西 方 國 家 落 實︿ 世 界 人 權 宣
14

言﹀的主導地位有關,認為歐洲落實人權有其文化上的優勢。亞洲、非洲則因為沒有這樣的文化優勢,
人權不是舶來品

才會有落實人權方面的障礙和困境。這樣的想法是否符合歐洲西方國家落實保障人權的事實,值得具體
的討論和研究。本書以歐洲理事會︵ The Council of Europe
︶落實歐洲區域人權保障為例,說明一般認
為的﹁文化優勢﹂,其實並非一般以為:作為人權發源地之自然效應,而是兩次世界大戰亟待重建的政
治、經濟和法律現實、民間及非政府組織的斡旋和呼籲,以及歐洲各國政府善意回應,願意遵守國際約
定的民主、法治的程序。主要藉由顯示︿世界人權宣言﹀與︿歐洲人權公約﹀在人權保障方面,內容與

或來電(02)2705-5066
範圍的差異,反駁﹁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說法。同時觀察歐洲各國如何運用人權文化淵源解釋,促
成區域國際人權的監督機制,顯示組織化、制度化及具體化歐洲文化價值,才是探討人權文化根源的真
正目標。
相反地,﹁亞洲價值﹂的倡議者最常以文化差異及主權為由,回應聯合國及人權團體的的批判。不
過 這 些 倡 議 者 明 顯 不 願 意 面 對 人 民 因 為 自 由 受 到 壓 制 的 事 實 問 題, 反 而 試 圖 藉 由 壟 斷 言 論 及 壟 斷 文 化 傳
統詮釋,解消事實。在﹁亞洲文化與人權不一定相容﹂的問題主導下,很多迷思相伴而生,人權的文化
淵源被解釋成為政治保守主義及極權統治轉移焦點的手段。為了理解以上所說的轉化過程,也為了釐清
思考人權文化淵源解釋之意義,重新檢討﹁亞洲價值﹂的辯論有其必要性。目標不在於取消﹁亞洲價
值﹂,而在於釐清整個辯論的真正目標。而且,亟需透過歐洲理事會探討﹁歐洲價值﹂的經驗,讓﹁亞
洲價值﹂辯論的意義,可以獲得重新的理解和評價。本書即以華人文化傳統的人權淵源解釋為例,試探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多元文化的人權淵源解釋
從人權根源解釋與現實政治利害關係的糾葛,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前者一方面可以作為落實人權為區
域 人 權 監 測 組 織 ; 另 一 方 面 卻 又 可 以 成 為 不 落 實 ︿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的 主 要 理 由。 兩 者 產 生 相 互 衝 突 的 關
鍵因素,除了統治者維護及專政利益外,最主要還是﹁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共同點。我們有必要針
對一元、直線式的淵源說提出批判,並且呼應反抗威權、追求自由的多元形式,探討多元、非線性人權
文化淵源的可能性。

或來電(02)2705-5066
最後,本書最終目標在於證明人權並非舶來品,任何有反抗壓迫經驗的個人和團體,都會肯定爭取
自由的意義。︿世界人權宣言﹀和聯合國通過的人權議案不但以這些經驗作為建制化的起點,而且期待
可 以 透 過 更 制 度 化 的 方 式 解 決 自 由 的 爭 議。 而 這 些 經 驗 的 交 流 和 深 化, 不 單 單 只 在 聯 合 國 大 會 及 各 種 委
員會會議中進行,促進區域及個別文化體系建立自身的人權根源解釋,並且讓不同的文化傳統能開展出
與自身文化傳統相關的人權文化,讓多元的、非線性的文化淵源解釋可以並行,而且能相互學習,才是
對話與交流的真正目標。過去以線性發展為主軸的人權歷史淵源之回溯,必須受到嚴格的檢視和修正。
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
前言

本書作為一本哲學性的著作,至少有下列幾點獨特性:
一、 與一般哲學性論述最大的不同:引述大量經驗研究的成果作為證據。
15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二、 與一般政治學的差異:著重基礎人權概念及其預設之邏輯分析,並且針對這些預設的影響及
16

產生的原因,作不同層次的解析。
人權不是舶來品

三、 與一般的文化探究不同:歷史敘事的材料作為系統論證的一部份,回應﹁人權源於西方﹂的
理論假設。
本文引述的內容很多都是敘事性的歷史故事及相關的記載,有意避免形式抽象的分析和推論。原因
相當單純:人權哲學涉及人權政治及文化的實際議題,很難概括和抽象地討論。儘管如此,作者不認為
以歷史事實及敘述故事為出發點的論證形式,會有損於論述的嚴謹性及哲學性。一般學術研究的問題通

或來電(02)2705-5066
常有其思考及歷史的脈絡,檢討問題是否成立、在什麼意義下成立、問題解答的意義,都是哲學有興趣
確認的方向。
透過時代背景及歷史脈絡的耙梳,
﹁人權﹂的意義才有可能在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實踐層次慢慢
浮現。在不對稱的價值及文化發展架構,﹁人權﹂有其跨文化的普遍意義;也有其文化的特殊性。如何
平衡普遍性與特殊性,而且不會有所偏廢?其實是最難拿捏的分寸。
哲學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抽象的理論玄想或去脈絡化的理論、邏輯研究,很難與一般的學術研究發生
具體的關連,哲學的理論和方法很容易被認為是形上學的﹁烏托邦﹂和﹁象牙塔﹂,慢慢失去與生活世
界溝通及對話的可能性。以上這些刻板印象和成見來自於:哲學研究越來越偏向其自身理論及概念系統
的整全性,包括去政治化、去脈絡化及反歷史的傾向,使哲學集中於探討個人意識、心靈及語言,而非
社會、政治及法律基本結構的一門科學。人權哲學至少是哲學的一個新的嘗試:一方面涉及社會科學及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法學的研究成果,同時針對相關研究的基本問題及預設作分析,探討其蘊含的問題和困境;同時能將研
究的主要問題,帶到真正需要回答的問題之脈絡。
基於以上這樣的哲學認知,本文作者相當憂慮哲學研究專技化、無法和其他學科及一般人生活世界
溝通的奇特現象。無論是哲學專有名詞的堆砌,讓其他學科或一般人望之卻步;還是論述形式複雜化、
內容卻相當貧乏的哲學發展,都是目前哲學研究專技化越來越令人憂心的問題。哲學作為眾多學科之
一,無法避免自身立足於特定社會思考哲學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果研究的問題無法關連到其他科

或來電(02)2705-5066
學社群及一般人的主要關懷,哲學的工作不但無法打破理論及經驗思考的窠臼,還有可能因概念詞語的
構作,製造更多思考及價值的混淆。
本書作者在閱讀人權與亞洲文化的文獻時,發現研究的主要問題被放在歐洲以外的文化傳統是否與
目前的世界人權概念相容,作者覺得十分困惑。首先,任何一個過去的文化傳統都沒有我們目前所說的
世界人權概念,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何大部分的文獻要特別針對歐洲以外的文化傳統呢?為什麼不針
對過去歐洲文化傳統並不具備我們目前所說的世界人權概念作為討論的主題呢?其次,這類研究的主題
預 設 歐 洲 以 外 文 化 傳 統 在 世 界 人 權 概 念 上 的 特 殊 性 及 例 外 的 特 性︵ 區 隔 歐 洲 以 外 文 化 傳 統 與 世 界 人 權 的
概念︶,同時又假設﹁人權是﹃西方﹄文化產物﹂的觀念,卻沒有提出任何清晰或具體的事證作為說明
︵證明︶。最後,也是令作者最不解的部分在於:人權與自由的關係既然︵如大部分的文獻主張︶如此密
前言

切,那麼,為什麼很多亞、非區域爭取自由的思想及實踐的經驗,並沒有整合到當代人權的理解和詮釋
之中?這些問題讓本書作者懷疑研究的主要問題有誤導人權研究的嫌疑,需要釐清研究問題本身到底要
1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問什麼,以及隱藏在問題背後沒有被說清楚的不當預設。
18

︿世界人權宣言﹀的確是二十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產物。透過這份世界性重要的人權文
人權不是舶來品

件,人權概念和維護人權的責任正式被確立。如果這份文件有特定的作者可言,那麼,它的作者們應該
涵蓋參與這份文件討論的所有女性與男性們,在起草、討論、各國書面建議及通過過程中,不同層次的
參與。如果這個過程所涉及女性及男性,其實引述了世界各地反抗侵略及暴政的多重經驗,那麼,世界
人權真正的根源其實是人們過去與現在、在世界各地爭取自由時付出的所有努力。從日常生活兒童反抗
父母的不當管束,到弱勢族群自由受限的抗爭經驗,很可能都在建立人權標準討論的過程中,扮演著舉

或來電(02)2705-5066
足輕重的角色。不容理論化人權的狹隘進路,排除人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連,因而間接阻絕人權應用
到所有生活領域的可能性。
本書作者以這樣的角度切入,當然和作者本身在研究人權及人權政策時,遊走於華人、英美及德國
文化與哲學,對於人權概念的特殊︵差異︶與普遍︵類似︶,必須作不同層次的衡量與認知。作為人權
哲學課程的教師,作者在課堂上被學生問到台灣人權的起源時,對於自己引述歐洲啟蒙的政治哲學的理
論來回應學生問題,作者自己也相當不以為然。當作者訴諸台灣反殖民、反壓迫的民主化運動作為說明
時,作者開始意識到歐洲人權思想與華人反抗威權統治傳統之間的關連。一般固著於兩者的因果影響關
係,認為華人是在西風東漸才開始有人權的概念,卻很少回溯傳統維護個人自由的思想和論述,更少檢
討歐洲啟蒙的政治哲學應用在解釋台灣民主運動發展的限制。換句話說,在回應台灣人權的起源時,並
非單純講解台灣的歷史,也並非直接陳述歐洲啟蒙的政治思想,作為人權真正的起源。而是融入兩者於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華人的文化脈絡。在實踐中檢討思想和理論的互動、在思想和理論中,使台灣的民主化理解更容易被理
解。理論與實踐並非截然二分固定不變的兩件事,而是在相互流動的過程中,獲得有關事實更為清楚的
圖像。
台灣的人權問題與亞洲有同與不同的兩部分,與歐洲、美洲的人權問題也是如此。所以,各自所面
對的挑戰無法完全移植,當然解釋現象的思想和理論,更無法作直接的應用。在大量翻譯歐洲、美洲的
人權著作為華人的語言之後,我們也許該鼓勵的是華人在地的人權論述,涵蓋華人歷史文化在爭取自由

或來電(02)2705-5066
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更深層的理論反省能力。很多文化都開始在這方面作積極的努力 ,開始回溯自

【6】
身保障自由的文化。因此,多元文化的人權論述雖然理論上可以成立;但現實上,還有待個別文化的努
力,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註釋
全名為: German 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
【1】 ,是按照聯合國巴黎原則成立的國家級的人權機構,主要的任務
在於國家人權政策的審議及諮詢。
前言

一 九 六 一 年 柏 林 圍 牆 沿 著 豎 立 著, 到 一 九 八 九 年 德 國 統 一 後 才 拆 除 。 人 權 中 心 的 地 點 靠 近
Zimmerstraβe

【2】
的 第 三 個 檢 查 哨︵
Friedrichstraβe ︶,過去曾經是西德人民探訪東德親友的地方,也是很
Checkpoint Charlie
19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多東德人民逃離東德統治的最後關口。
20

參 考 Peter Koch (1992). Willy Brandt. Frankfurt/M: Verlag Ullstein GmbH Berlin, 296-7.
【4】 【3】
人權不是舶來品

圍 牆拆除後,分隔的街道終於可以暢通,德國政府在圍牆周圍設立很多紀念碑,紀念逃離東柏林的人:無
論越過檢查哨被射殺,還是試圖游泳越過東西柏林邊界的 Spree 河 卻 不 幸 犧 牲、 從 圍 牆 邊 樓 層 窗 戶 跳 下 而
身亡。圍牆雖然不在了,但在圍牆邊犧牲的生命者的事蹟不能被遺忘。
最 典型的代表請參考 Adamantia Pollis and Peter Schwab (1980). “Human Rights: A Western Construct with Limited
【5】

Applicability”, in: Human Rights: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ed. by Adamantia Pollis and Peter Schwab,
此 外, Heiner Bielefeldt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1-18. 認 為 持 這 樣 看 法 的 學 者 還 包 括 George Picht,
及著名的政治學家 Samul P. Huntington 。請參考: Heiner Bielefeldt (2000):

或來電(02)2705-5066
Wolfgang Fikentscher, Bassam Tibi

“Westerm” Versus “Islamic” Human Rights Conceptions, in: Politic Theory, Sage Publication, 28: 1, 90-121
Arviand Sharma (2006)的 Are Human Rights Western? 大量引述非歐洲文化傳統的人權論述,顯示印度教、
【6】

佛 教、 伊 斯 蘭 等 世 界 及 民 族 宗 教, 都 有 類 似 的 權 利 概 念, 而 且 在 倫 理 價 值 的 論 述, 還 有 比 歐 洲 更 為 深 入
且 全 面 的 現 象。 Amartya Sen (2005) 在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更是著力於重新發現印度與人權相關的文
化 傳 統, 包 括 過 去 反 種 性 制 度 的 各 種 論 述, 極 力 打 破 文 化 一 元 論 的 各 種 迷 思。 Heiner Bielefeldt (1998) 在
一 書 中 針 對 穆 斯 林 文 化 重 新 詮 釋 文 化 傳 統 的 現 象, 表 達 積 極 肯 定 的 態 度。
Philosophie der Menschenrechte
這 些 人 權 文 化 根 源 的 回 溯 雖 然 不 完 整, 但 仍 然 可 以 讓 讀 者 看 到 不 一 樣 的 文 化 詮 釋, 打 破 人 們 對 於 非 歐 美
文 化 的 刻 板 印 象, 同 時 有 助 於 不 同 文 化 間 的 人 權 對 話。 Heiner Bielefeldt (2003) 在 Muslime im Saekularen
一 書 中, 甚 至 認 為﹁ 宗 教 自 由 ﹂ 的 概 念 在 傳 統 伊 斯 蘭 的 信 仰 中, 也 並 非 如 一 般 所 言 地 牢 不 可
Rechtsstaat
破。相關於特定文化傳統的人權論述文獻近年來出版地相當多,慢慢已經成為一股不忽略的國際趨勢。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目 次
前言 ..........................................................................................................................................................

5
人類追求自由之抗爭 ...........................................................................................................

8
為什麼侵害人權的議題不見了? ...............................................................................

15 13 10

或來電(02)2705-5066
︿世界人權宣言﹀是﹁西方﹂文化的產物 ...........................................................
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 .....................................................................................................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

25
第一節
  ﹁在灰燼中,我發光﹂? ............................................................................

42 38 36 31 29
︿聯合國憲章﹀:強權與人權的拉扯 ............................................................
舊金山會議:被殖民國家所做的努力 .........................................................
起草權利法案:南美國家之提案及納粹暴行之曝光 .......................
起草︿世界人權宣言﹀ ...........................................................................................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二節
  人權的倫理基礎 ................................................................................................

72 64 59 58 57 56 54 51
第一次的修正 .................................................................................................................
第二次的修正 .................................................................................................................
第三次的修正 .................................................................................................................
第四次的修正 .................................................................................................................
第五次的修正 .................................................................................................................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三節
  ︿世界人權宣言﹀的﹁普遍﹂:普遍的責任 ...............................
第四節
  文化差異與人權的普遍責任 ....................................................................
第二章
  區域落實國際人權的機制 .........................................................................

81
第一節
  歐洲理事會︵ ︶ ............................................
The Council of Europe

96 92 89 87 84
﹁歐洲價值﹂與︿世界人權宣言﹀ .................................................................
邱吉爾與歐洲理事會 ................................................................................................
歐洲的統一運動 ...........................................................................................................
海牙會議 ............................................................................................................................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二節
  ︿歐洲人權公約﹀ .............................................................................................

110 99
第三節
  ︿歐洲人權公約﹀與︿世界人權宣言﹀ ...........................................
第三章
  ﹁亞洲價值﹂論辯的願景 ............................................................................

153 148 142 138 137 130 123 121


第一節
  ﹁亞洲價值﹂論辯的興起 ............................................................................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二節
  一九九三維也納人權世界大會 ..............................................................
第三節
  中國政府的人權例外主義 .........................................................................
言論自由的例外主義 ................................................................................................
公民及政治權利的例外主義 ...............................................................................
例外主義下的﹁中國崛起﹂ ...............................................................................
第四節
  什麼意義的﹁亞洲價值﹂? ....................................................................
第四章
  多元文化傳統的人權論述 .........................................................................

166 163
第一節
  不同文化的人權進路之差異 ....................................................................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二節
  術語的差異 ...........................................................................................................

184 179 173


第三節
  文化傳統與文化傳統之解釋 ....................................................................
第四節
  人道主義的文化傳統與刑罰制度之改革 ........................................
第五章
  人權的文化根源 ..................................................................................................

215 208 202 195 193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節
  人權的文化溯源? ..........................................................................................
第二節
  歷史主義之迷思 ................................................................................................
第三節
  方法論的錯誤 .....................................................................................................
第四節
  為甚麼討論人權的根源? .........................................................................
第六章
  結論 ................................................................................................................................

223
文獻資料 .......................................................................................................................................

231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狄 更 斯︵ ︶在︽ 雙城記 ︾︵ ︶曾經說過:﹁ 那曾是
The Tale of Two Cities
26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最好的年代,那曾是最壞的年代 ﹂︵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我認為倒過來說:
人權不是舶來品

﹁ 那曾是最壞的年代,那曾是最好的年代 ﹂,可以給二次戰後的世界,下一個最好的註腳。當時人們生
活在廢墟裡;卻建立聯合國及通過︿ 世界人權宣言 ﹀。面對戰爭的殘酷和不人道,尤其是日本軍國主義
及納粹的大屠殺,人類必須面對有史以來最沈痛的一擊;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一九四八年,在冷戰即將開始的前夕,聯合國通過的︿ 世界人權宣言 ﹀,為全球人權治理拉開序
幕,提供人權法理及思想的基礎。當時參與起草這份文件的五十幾個創始的會員國,各自有不同的文化

或來電(02)2705-5066
背景及利益盤算,很多國家不是剛擺脫歐洲殖民、宣佈獨立,就是準備要獨立,再加上當時美蘇冷戰、
西 方 與 阿 拉 伯 國 家 對 立 的 以 巴 問 題, 都 非 常 不 利 於 共 識 的 形 成。 儘 管 如 此,︿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三 十 條
中,有二十三條獲得所有會員國的全體一致的贊同。而且最後,在沒有任何國家投反對票的情況下,通
過這份劃時代的人權文件。
︵ Glendon, 2001:169-171

在複雜的國際關係、隱藏的衝突氣氛,為什麼當時︿ 世界人權宣言 ﹀可以通過呢? 在起草及討論
這份文件時,部分國家曾經因為國家主權受干預的問題︵ 英國、蘇聯及部分東歐國家 ︶,以及與文化傳
統對待女性的方式不一致︵ 阿拉伯國家 ︶,強烈反對︿ 世界人權宣言 ﹀的條文。為什麼這些國家在最
後表決時,並沒有投下反對票? 現實的國際利益、迥異的意識型態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難道不會構成通
過︿ 世界人權宣言 ﹀的最大阻礙?
一 般 人 都 有︿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乃 淵 源 於﹁ 西 方 ﹂ 的 粗 略 印 象, 卻 很 少 人 仔 細 研 究 成 立 聯 合 國 及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起草︿ 世界人權宣言 ﹀時,歐、美、拉丁美洲、非洲及亞、澳等國所扮演的角色。戰後的歐洲滿目瘡
痍,自顧不暇;蘇聯進軍東歐,接管部分納粹佔領過區域。英國因擔心殖民成為國際人權的議題,避之
唯恐不及。美國也因為菲律賓及安理會永久席次的問題,尷尬不已。反而是很多被殖民的小國,期待聯
合國及建立國際的人權標準,可以早日脫離被殖民及被外來強權宰制的命運。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強
權國家反而擔憂建立國際的人權標準,會影響其國際勢力。
仔細檢討起草︿ 世界人權宣言 ﹀的過程,會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 世界人權宣言 ﹀與各個文化

或來電(02)2705-5066
傳 統 之 間 的 關 連。
﹁ 文 化 差 異 ﹂ 在 世 界 各 國 共 同 起 草 一 份 世 界 性 的 人 權 法 案 時, 扮 演 著 何 種 角 色 呢?
﹁ 文 化 差 異 ﹂ 可 以 作 為 理 由, 說 明 為 甚 麼 有 些 國 家 對 部 分 條 文 的 內 容 採 取 保 留 的 態 度? 除 了﹁ 文 化 差
異 ﹂的理由之外,還有其他更強的理由嗎? 國際權力的不均等關係,以及現實的國際利益之衡量,說
不定比﹁ 文化差異 ﹂來得更根本? 說不定﹁ 文化差異 ﹂並沒有一般想像的那樣嚴重,而國際權力的角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力 才 是 左 右 影 響︿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的 關 鍵 因 素 ? 一 般 認 為﹁ 西 方 ﹂ 文 化 傳 統 的 人 權 概 念 以 公 民 與 政 治
權利為主;﹁ 非西方 ﹂則強調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但這樣的截然二分無法說明:為何大部分的國家
不但認同公民、政治權利,也同樣認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保障? 而部分不認同經濟、社會文化權
利納入︿ 世界人權宣言 ﹀的國家,到底是基於文化傳統的差異,還是現實利益的考量? 還很難說。
正 式 將 戰 爭、 貧 窮、 疾 病 和 殘 暴 對 待 等 理 解 為﹁ 人 權 侵 害 ﹂, 其 實 是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以 後 才 有 的
事。那些以往被認為是無法避免、自然形成的悲劇,經過深刻的集體反省後,才知道那其實是極權統治
者對權力貪得無厭的野心,以及各國的放任政策所造成的結果。尤其人們具體反省德國納粹政權及日本
2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軍國主義的興起,意識到極權統治通常始於對特定族群的人權迫害,先整肅異己,然後發動全面的戰爭
28

來滿足其霸權。當德國的納粹,義大利的法西斯及日本軍國主義興起時,都是始於壓制國內言論自由,
人權不是舶來品

清除內部反對勢力。而當時世界各國採取懷柔放任的政策,任由其不斷坐大,反而促成極權勢無忌憚地
向外擴張。
人權作為普世價值是︿ 世界人權宣言 ﹀通過後的重要宣示,維護人權不再只是特定政府或國家的
責 任, 而 是 所 有 國 家 及 所 有 族 群 及 所 有 個 人 的 責 任。 達 賴 喇 嘛 在 一 九 九 三 年 維 也 納 會 議 的 演 講 中 提 到

【1】
﹁ 普 遍 的 責 任 ﹂, 為 人 權 的 普 世 價 值 作 了 最 好 的 詮 釋。︵ http://www.tibet.com/DL/vienna.html
︶當人們期

或來電(02)2705-5066
待自身權利應保障的同時,亦肩負維護基本人權應受保障的責任。我們在面對他人被迫害、監禁和受酷
刑時,不應只是慶幸這樣的事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反而應該承擔維護人權的責任,伸出援手,並和受
壓迫者一起反抗強權。如果眼睜睜看到他人受壓迫,徒有不平之鳴而沒有實際的作為,有違人權作為普
世價值的意義。
起草︿ 世界人權宣言 ﹀在於建立國際的人權標準,同時亦宣示維護人權是全世界所有人的共同責
任。在要求世界各國必須遵守這樣的標準之同時,也要求所有人必須對於這樣的標準做出承諾。基於人
權是全世界所有人共同的責任,維護人權的工作無國界限制。任何政府或任何區域違反人權,獲知消息
的個人和團體,都有責任表達人權的關懷。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一節 ﹁在灰燼中,我發光﹂ ?
【2】

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印象,就是聯合國的成立是﹁ 西方 ﹂強權所主導,誤認聯合國是﹁ 西方大


國 ﹂的重要貢獻。不過,實際卻恰好相反,大國如當時的美國、蘇聯、英國,都曾擔憂主權受干預,
而強力反對聯合國的︿ 憲章 ﹀以維護特定個人及族群的人權及自主權為名,介入她們的內政及外交事

或來電(02)2705-5066
務。
當時美、英兩國都有殖民地要求獨立的顧慮,蘇聯則因為正入侵東歐,唯恐聯合國介入。相反地,
亞洲及南美的國家代表們非常積極參與,她們在舊金山會議中不斷爭取發言的機會,並且堅持人權及自
主權的原則,極力避免聯合國成為強權角力的場所。尤其是那些曾經被殖民且渴望獨立的國家之代表,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她們最能深刻體會失去自由的悲哀,對於聯合國應該普遍地維護人權,深表贊同。如果沒有那些國家代
表 們 的 努 力, 不 但 不 可 能 有 經 濟 社 會 理 事 會 ︵ ︶之成立,也不可能創立人權委員會及起草人權
ECOSOC
宣言之提案。
另 一 個 廣 為 流 傳 的 誤 解 是 認 為 :﹁
︿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根 源 於﹃ 西 方 ﹄ 文 化, 不 適 用 於﹃ 非 西 方 ﹄
國 家。﹂ 這 類 說 法 通 常 是 由 於 不 理 會︿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 起 草 及 各 國 參 與 這 個 文 件 討 論 的 過 程, 而 單

【3】
純 訴 諸 所 謂﹁ 西 方 的 個 人 主 義 ﹂
︵ Pollis & Schwab, 1980:1-2
︶ 或﹁ 西 方 人 文 及 人 道 的 傳 統 ﹂
︵ Lenk,
︶。這些學者直接斷言︿ 世界人權宣言 ﹀源於西方的歷史、思想與文化傳統,不適用於﹁ 非西
1998:25
29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方 ﹂。她們通常沒有說明:他們列出的思想及人權歷史文件、
﹁ 西方的個人主義 ﹂、
﹁ 西方人文及人道的
30

傳統 ﹂及﹁ 西方文化傳統 ﹂到底和︿ 世界人權宣言 ﹀的內容有何具體關連? 而是粗略地列出思想脈絡


人權不是舶來品

及部分歷史文件,彼此所提到的項目也都有部分差異,並沒有提出指涉項目的標準何在,大部分顯得
相當隨性及任意。而另一方面,追隨這些錯誤想法的伊斯蘭學者及亞洲政治領導人,則認為有所謂人
權的﹁ 伊斯蘭價值 ﹂及﹁ 亞洲價值 ﹂,直接斷言︿ 世界人權宣言 ﹀所建立的國際人權標準只屬於﹁ 西
方 ﹂,並不適用於伊斯蘭世界及部分亞洲國家。
為了釐清以上種種誤解,我們必須回顧整個︿ 世界人權宣言 ﹀起草的過程,並且分析它在文化差

或來電(02)2705-5066
異方面的重要意義。因為,直至今日,成立聯合國及通過︿ 世界人權宣言 ﹀仍然是人類檢討對自由的
壓迫,涵蓋的國家最廣、標準最為明確的偉大成就。雖然,這樣的成就,和世界各地因受到壓制而被
犧牲的人們付出之嚴重代價相比,可能微不足道。但讓這些侵害被看見、檢視、反思,並提出預防的
對策,讓所有的國家同意共同簽署,都是過去前所未有的貢獻。回顧成立聯合國及通過︿ 世界人權宣
言 ﹀的詳細經過,不僅有助於釐清一般對於︿ 世界人權宣言 ﹀乃﹁ 西方 ﹂文化產物的誤解,而且更可
以顯示不同的國家及族群,即使有許多文化的差異和隔閡,卻不會妨礙她們理解差異、尊重差異,達
成追求維護人權的基本共識。而最值得一提的部分,其實是文化差異不但沒有阻礙通過︿ 世界人權宣
言 ﹀,反而成為各國發展自身人權文化的主要動力,增進彼此的相互理解,豐富國際人權標準應用在實
際保障人權時的各種可行性。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 聯合國憲章 ﹀:強權與人權的拉扯
一九四一年,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美國總統羅斯福公開發表﹁ 四個自由 ﹂ 的演講,鼓舞受

【4】
到戰區波及的國家及人民,起來反抗德國納粹、法西斯及日本軍國主義之侵略,爭取每一個人的自由與
尊嚴。當時,有很多被殖民的國家,紛紛起而響應,聯合對抗這些發動戰爭的國家。因此,從一九四三
年開始,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國際組織以維護國際和平,成為各國戰後協商的主要目標。一九四四年

或來電(02)2705-5066
美、英、蘇、中四國開始籌畫成立聯合國的草案,而草案中四強及法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最受矚目,
成為大會協商的焦點。這份草案是︿ 聯合國憲章 ﹀︵ 以下簡稱︿ 憲章 ﹀
︶的前身,人權只被約略提到一
次,而且在非常不明顯的段落中。不過,﹁ 人權 ﹂在一九四五年的︿ 憲章 ﹀中,不但出現在序言及第一
條最醒目的地方,而且前後總共出現七次,轉變之快,耐人尋味。
︿ 憲章 ﹀最後的結果,恐怕也是參與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起草的四強始料未及的吧!
聯合國成立後,在部分會員國的堅持下,經濟、社會理事會陸續建制,其下成立人權委員會,起草
︿ 世界人權宣言 ﹀。而經過一年的密集協商,一九四八年通過︿ 世界人權宣言 ﹀,建立國際間可接受的
人權標準,跨出人類歷史上制度化保障人權的第一步。
在聯合國成立六十年之後,即使有官僚化及制度僵化的問題,這個涵蓋全球一百九十幾個會員國的
國際組織依然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這個全球最大的國際組織在成立時,充滿著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困
艱 和 險 阻, 讓 參 與 的 各 方 幾 度 想 要 放 棄 談 判 協 商。 重 要 的 轉 捩 點 其 實 是 納 粹 集 中 營 的 暴 行 曝 光 , 引 發 全
3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球性的恐怖與震驚,造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導致強權國家願意讓步,接受人權納入憲章,以及之後通過
32

︿ 世界人權宣言 ﹀。世界人權概念的出現,其實是建立在成千上萬人的無辜犧牲,讓人類不得不正視人
人權不是舶來品

權保障的重要性。
在︿ 憲章 ﹀中強調人權,等於公開向全世界宣示:人權事務不受國家主權的限制,必須接受國際
的 審 視 和 干 預。 而 這 點 也 正 好 是 當 時 列 強 反 對 將 人 權 納 入︿ 憲 章 ﹀ 的 主 要 理 由, 它 們 擔 心 國 家﹁ 內
政 ﹂會受到牽制,而影響彼此勢力的消長,所以力求這樣的干預不會影響其內政,所以在︿ 憲章 ﹀加
入了主權的條款。 Bielefeldt
和 Glendon
都提到︿ 憲章 ﹀有相互矛盾之處。第一條第三款:﹁ 對於所有

或來電(02)2705-5066
人人權及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 ﹂及第二條第七款:﹁ 禁止對於他國內部事務的干預 ﹂。既然人權有其
跨 越 國 家 管 轄 的 普 世 意 義, 為 何 又 禁 止 對 於﹁ 內 部 事 務 ﹂ 的 干 預 呢?︵ ;
Bielefeldt, 1998:1 Glendon,
︶最簡單的解決之道當然是詳細界定﹁ 國內事務 ﹂的範圍,使得制度及系統性的人權侵害不
2001:19-20
會因為︿ 憲章 ﹀二條第七款而不受干預。儘管如此,︿ 憲章 ﹀第一條和第二條的爭議,還是埋下日後人
權與主權的爭議。對於不願意遵守人權承諾的國家,
﹁ 主權不容干預 ﹂或﹁ 國內事務 ﹂成為公開違反人
權的藉口。
試 著 想 像 一 個 像 希 特 勒 一 樣 的 政 權 , 當 它 開 始 進 行 剝 奪 特 定 族 群 的 權 利 時,
︿ 憲章 ﹀到底能不能讓
國際社會信守其保障人權的承諾呢?︵ Glendon, 2001:20 ︶而且,當極權統治者單方、片面地以第二條
第 七 款 作 為 保 護 傘, 立 法 對 付 特 定 的 族 群 或 個 人, 甚 至 威 脅 不 排 除 以 武 力 對 付 特 定 的 族 群 尋 求 獨 立。 這
些單方、片面且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法律,可以因為第二條第七款而不受干預嗎? 既然,成立聯合國的目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的,在於防止類似希特勒的極權再次興起。聯合國若姑息特定國家的人權侵害,形同違背︿ 憲章 ﹀賦
予它的重責大任。
以台灣為例,過去各種具有武力為後盾的﹁ 條例 ﹂,專門用來對付政治犯的各種罪名,包括的懲
治﹁ 叛亂 ﹂、整肅﹁ 匪諜 ﹂,就是透過單方、片面且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惡法︵ rule by evil law
︶,直接侵
害人權的案例。目前中國用來對付法輪功學員及維權人士的各種罪名,也非常類似,如﹁ 敵對份子 ﹂、
﹁ 散播邪教 ﹂、﹁ 陰謀煽動顛覆政府 ﹂及﹁ 民族分裂份子 ﹂等。這些以剷除政治不同意見者為目標的法

或來電(02)2705-5066
律和手段,侵害人權或拒絕予以意見不同的人人權保障,還能算是國內事務嗎? 聯合國如果坐視這些
人權侵害日益擴大,會重蹈過去國家同盟︵ League of Nations
︶讓霸權危害世界和平的覆轍。台灣藉由
民主化的過程,逐步揚棄過去惡法造成的人民基本自由之侵害。相較之下,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 過,︿ 憲 章 ﹀ 會 有 這 樣 矛 盾 的 出 現, 其 實 正 好 反 映 聯 合 國 成 立 過 程 所 遭 遇 的 困 境 : 強 國 為 所 欲
第一章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年代

為、弱國為所必須為。最早提聯合國構想的是美國羅斯福總統,他期待組織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建
立 維 護 和 平 的 有 效 體 制, 來 取 代 過 去 列 強 壟 斷 所 有 國 際 勢 力 的 陳 舊 系 統︵ Glendon, 2001:4
︶。 雖 然 很
多國家有這樣的共識和目標,在現實政治的利益糾葛,卻很難擺脫強國、弱國實力懸殊的現實困境。
曾引用希臘城邦
Glendon 居民在面對雅典大軍攻擊時的一段話,說明弱國的處境:
Melos
﹁ 你們,和我們一樣心知肚明,正義在世界上只存在於勢力相當的兩個陣營,強者做他們能
力可以做到的事,弱者則屈服在他們必須做的事 ﹂︵ ︶。
Glendon, 2001:XV
3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如何讓強權國家做該做的事,是聯合國最大的考驗。在政治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中,聯合國只能透過
34

不斷重申最初的理想,提醒各國理想並未達成。另一方面,聯合國自身必須成為一個聽得到嚴厲批判、
人權不是舶來品

自我檢驗且不斷改革的地方,而這樣的任務有賴於眾多像 Melos
一樣微小的國家的共同努力。
一九四五年,聯合國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由當時向德、日宣戰的國家所共同組成。聯合國的構想
是美國羅斯福總統於一九四三年聖誕夜總統談話提出的,他認為過去成立的國際組織,也就是國家同盟
功效不彰,無法維護世界和平,因而需要成立新的世界性組織。於是,一九四四年英、美、蘇、中四強
代表聚集在鄧巴頓橡園︵ Dumbarton Oaks ︶討論起草聯合國憲章。英國及蘇聯反對美國將人權放入憲章

或來電(02)2705-5066
之 提 案, 尤 其 反 對 人 權 保 障 放 入 憲 章 正 式 的 條 文。 不 過, 英 蘇 並 不 反 對 在 討 論 經 濟 及 社 會 議 題 時 提 到
人權。四強因而做成決議,只有在涉及社會及經濟安全保障時,納入人權。鄧巴頓橡園最重要的議題
其實是安理會的組織架構,尤其是永久會員國是否具有否決權的問題,當時因爭論不休無法獲得共識。
︵ Glendon, 2001:6
︶一九四五年,邱吉爾、羅斯福及史達林在雅爾達召開會議,達成四強安理會具否決
權的共識,並接受邱吉爾的建議,增加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永久會員國。
雖 然, 列 強 在 一 九 四 四 年 鄧 巴 頓 橡 園 的︿ 憲 章 ﹀ 草 案 只 同 意 在 最 後 涉 及 經 濟 及 社 會 議 題 時 提 到 人
權。不過,一九四五年最後通過的聯合國憲章總共七次提到人權,包括序言、第一、十三、五十五、六
十二、六十八及七十六條。序言不但確認人之人權、尊嚴及價值的基本信念,而且特別強調男性 女
性、大 小國家之平等。在陳述聯合國成立目的時,
︿ 憲章 ﹀開宗明義地宣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