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EET測網

TW星 觀
臺灣流

流星現象基礎原理
文/吳秉勳

彗星與小行星對於太陽系的形
成過程提供了很重要的資訊,一般
在地球上除了用望遠鏡觀測外,很
難直接瞭解其成分,太空探測中,
一些太空船帶著探測設備造訪彗星
或小行星。

著名的美國NASA深擊號太空
船(Deep Impact)於2005年9月釋放
了一枚撞擊器,藉由撞擊週期彗星
譚普一號(9P/Tempel 1)所噴發的
灰塵,透過光譜得到成分組成;日
本JAXA的隼鳥號(Hayabusa)則是
在2005年11月接觸編號第25143糸川
小行星(Itokawa),採集了小行星 鹿林天文台北向的流星監視器在2012年12月13日當晚捕捉到超過500顆的流星。
的樣本並返回地球。而流星和隕石
則是直接將樣本帶到地球,提供我
們分析,預估每天約有40公噸重的流星體掉落至 object, TNO);編號3200的法厄同(Phaethon)小
地球,相當於一顆直徑1.4公尺的小行星(以球粒 行星就是造成每年12月13-14日雙子座流星雨的來
隕石的密度估算)。 源。

流星體(Meteoroid):散佈在太陽系中
名詞與分類 的流星體是小型岩石和金屬物質,明顯地小於小
彗星(Comet):主要由冰所組成的太陽 行星,介於細砂至1公尺寬的大小,通常來自彗
系小天體,當它接近太陽時,受到太陽加熱而噴 星和小行星的碎片,也有部份來至受到撞擊的月
出它的氣體與塵埃,形成彗髮與彗尾,這些噴出 球和火星碎片。當流星體以數十公里的秒速進入
的物質會受到太陽輻射與太陽風的影響,研究彗 地球,會因為和地球大氣摩擦的熱而發光,此時
星是瞭解太陽系形成的重要資訊來源,而大部分 我們就稱
流星雨的來源往往是某顆彗星噴發的物質,該彗 為流星,
星就會稱為某流星雨的母彗星。 若是最後
仍有殘餘
小行星(A s t e r o i d) :小行星特別指是 物直撞擊
位於太陽系內側的小天體,通常沒有像彗星的活 地表,我
動特徵,但我們仍發現有一些小行星的表面散布 們稱為隕
了揮發性物質。通常定義其軌道在木星以內的稱 石。
為小行星,更遠的小天體則包含了半人馬小行
星(Centaur)和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一顆大小約五公分的鐵質隕石

12
天文館期刊 第六十六期 2014.11
TWEET
微流星體(Micrometeorites):質量 之為流星雨,形成流星雨的流星和其母彗星的軌
-12 -6
約為10 ~10 g,直徑約為0.6~60μm,此類微小 道有關,有類似的速度與運動方向,而彗星往往
的物質進地球大氣時,通常無法經由可見光或是 很難經常觀測,也幾乎沒有直接的樣本可以取
雷達觀測到類似流星的現象,但是可在分析平流 得,也因此若能藉由研究流星,我們就能對母彗
層、冰芯、深海與內陸的沉積物中發現。 星有更深入的瞭解。另外沒有屬於任何流星雨的
流星,我們在每天晚上都有機會看到,稱之為偶
流星(M e t e o r) :當流星體進入地球大 發流星(sporadic meteor)。
氣,摩擦生熱而發光的這段期間,我們稱此現象
為流星,高度大多發生在120km到80km之間,直
徑約為0.01m m到20c m,質量約為10 -9~10 4g,我 流星的速度
們通常可以在無光害的夜晚觀測到,也可以利用 在計算流星的速度時我們先不考慮地球自轉
相機拍攝,雷達則能觀測到更暗、更高的流星, 的影響(影響約佔1%),我們要求出流星相對地
日本京都大學的中高層大氣雷達(MU Radar)每 心的速度(geocentric velocity):
天可以觀測40,000 ~50,000顆流星。雖然天文學
界中無明確規定,通常亮度小於-3等的稱為火流
星(Fireball), 亮度小於-8等的稱為巨大火流星
(Bolide)。國際流星組織(IMO)正開始建立全
球火流星的觀測紀錄,歡迎有興趣的人在看到火
流星之後,到http://dev.imo.amsmeteors.org/填寫簡
單的觀測報告,越多人的參與便能讓流星的科學
研究更完整。

流星雨(Meteor Shower):在晴朗的夜 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速度約為30km/s,在1AU


晚常可以見到流星出現,若是這些流星從天空中 距離 的太陽系逃逸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約為
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實際上不是一點, 42km/s,流星體自己的速度不可能大於42km/s,
而是一個小區域,而且每天稍微改變),我們稱 若是大於42k m/s則速度大於太陽的重力吸引而
離開太陽系;因此在地球清晨的那一面,流星
會以較快的速度撞擊地球,速度最大為72k m/s
(42+30=72),而在地球傍晚的那一面流星則須
追上地球,因此相對地心的速度會較慢,流星也
會較少,那麼流星最小的速度是多少呢?

因此流星的地心速度為11~72k m/s,在過午
夜後的地球那一側也較容易看到流星,速度也較
快。

進入過程
流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可以分為三段過
程:預熱期(preheating)、消融期(ablation)、
無光飛行期(dark flight)。

將雙子座流星雨多幅拍攝照片合成並延伸軌跡後得到輻射點所在區域

13
EET測網
TW星 觀
臺灣流
在400~120k m的地球高空,此時大氣的平均 最後落下的速度為~10m/s,10kg大的隕石速度為
自由徑(mean free path)有150km,流星體和大氣 ~100m/s;在此期之前的飛行約為直線,無光飛行
很難碰撞,因此幾乎無法和流星體摩擦發光,僅 期受到較大的阻力,速度也較慢因此行徑路線往
有雷達觀測可以觀測到400km高微弱的流星現象。 地面彎曲,若要憑著流星軌跡尋找隕石,則須考
慮此一因素。

發光現象
流星在天上劃過後,我們能觀察到是因為流
星在消融期時所發出的光,而發光的種類其實也
有很多種,在此介紹最常見到的:流星尾(meteor
wake)、短暫的流星跡(short duration meteor
train)、短暫的流星餘暉(meteor afterglow)、持
續的流星跡(persistent Meteor Train)。

流星尾(meteor wake)是流星體本身的氣體
和粒子受熱電子躍遷的發光現象,流星尾大約有
資料來源:http://www.asterism.org/tutorials/tut36%20 數百公尺到數公里長,只持續數十分之一秒。
Meteor%20Showers.pdf

短暫的流星跡(short duration meteor train)最


多可出現數秒,發光波長為557.7nm,和極光的綠
消融期是指當流星體抵達130~120k m高的地
色光芒一樣,也就是高層大氣中氧原子的禁線,
球高空時,氣體分子已逐漸增加,會和流星體摩
像獅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獵戶座流星雨
擦加熱至2000K,此時流星體就會開始消融而發
這種速度快(速度大於60km/s)的流星特別明顯
光,同時周圍空氣分子也會受到能量激發也有發
有此類的發光現象。
光現象,這段期間會大約發生在120到80km左右。

短暫的流星餘暉(meteor afterglow)是要透
當流星受到大氣摩擦減慢到終端速度後(火
過光譜分析而分辨出來,流星帶來的金屬元素,其
流星約為3~4km/s),便不再能發光,一直到撞擊
電子受激發後回到基態時的光,最多可持續數秒。
地面的這段時期稱為無光飛行期,10g左右的隕石

NASA太空人Ron Garan在
國際太空站上於2011年英
仙座流星雨的期間拍攝了
這幅照片。版權:NASA/
Ron Garan。資料來源:
http://apod.nasa.gov/apod/
ap110817.html

14
天文館期刊 第六十六期 2014.11
TWEET

一顆流星在一秒內的發光變化情形。

透過光譜可以分析出流星最主要的三條光譜線,分別是
鈉、鎂和氧,還有其他種元素譜線。

流星尾端的綠色光芒是氧原子的禁線。
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
Meteoroid#mediaviewer/File:Leonid_Meteor.jpg

持續的流星跡(persistent Meteor Train)也常 遊客於2012年6月28日在澳洲伯斯海邊所拍攝到的流星塵


稱為流星痕,是長時間持續發光的現象,這些痕 埃雲
資料來源:http://thewatchers.adorraeli.com/2012/07/01/
跡通常位於80~90k m的高空,在流星消失後仍持
meteor-plunges-into-ocean-lighting-up-perth-sky/
續發出暗淡的光芒,這是大氣層的氧原子或臭氧
分子和流星帶來的鈉、鐵元素在結合時所發出的
光,可持續長達數十分鐘,甚至超過一小時,並
隨著高層大氣的運動而變形。(參考16頁圖)

另外流星體經過大氣層後,還有可能留下像
長條狀的雲漂浮的空中久久不散去,由於不會自
己發光,只能在天亮時反射陽光而見到,所以早
上起床後也可以看看天空是否出現這種怪異形狀
的雲!

2013年2月15日上午發生在俄羅斯Chelyabinsk市的隕石撞
擊事件,空中留下巨大的雲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katerinburg_
吳秉勳:任教於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view_of_2zz013_meteor_event.jpg?uselang=ru

15
EET測網
TW星 觀
臺灣流

第80秒 第120秒

第40秒 第160秒 第200秒


2013年5月31日一顆超過-8等的火流星照亮台灣東部海岸,隨後留下4分鐘以上的流星跡。 拍攝者:姜漿薑

16
天文館期刊 第六十六期 2014.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