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文学体与实用体文章的概念

文学体 实用体
定义 文学体课文不同于实用体课文, 而实用体课文是以实用为目
它是“有远功”而“非实用”。 的,与文学体课文在文体特
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以理想 征、写作特点、写作规律、写
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 作方法、社会作用等许多方面
审美烛照人类世界,唤醒人类的 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与社会
良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观照, 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
打动人的灵魂,使人们对“真 关的一种应用型文章体裁。
“”善“”美”的境界怀着永恒
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分  故事  记叙文
类  诗歌  说明文
 散文  议论文
 应用文

文学体文章的分类

类型 解释
散文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
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
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
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
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
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
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1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故事 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
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通
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
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他
对于研究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诗歌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
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
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
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
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
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实用体文章的分类

类型 解释
说明文 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题目 B、首段 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
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
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
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
说明更严密。

2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
分。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
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 B、先主
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
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
动)。
6、说明文分类
1 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
者使用方法等)
2 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
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答题模式:运用 xx(说明方法)xx(多为形容词)的说明了
xx(说明对象的特点)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
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3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
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
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
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
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
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
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
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
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
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
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
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
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
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
题(结论)。

4
记叙文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

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
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二、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
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
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
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
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
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
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
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
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
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
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
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5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
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
××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
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
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
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
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
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
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
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
××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
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
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
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
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 7、前后照应 8、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
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
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
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6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
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 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
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
是什么)
例如 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 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
(方面)+论证了××观点。例如 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
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
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
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

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
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

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

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

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
总结、会议记录

(4)宣传类

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5)告示类

启示、海报

7
(6)礼仪类

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

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
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

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参考文献

文学体和实用体价值与对策异同

http://www.gwyoo.com/lunwen/jylw/jygllw/201206/526249.html

文章体裁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4535.htm

作文的定义

http://www.xcn-chinese.com/app/showarticle.asp?id=2714

8
阅读教学的意义

1. 提高识字质量

-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过的字反复再现,就能得到巩固。

a. 把学过的字词单独重现,令学生复习。

b. 以旧带新,复习时加入新的成分。如:“果”可以通过“课、颗、棵”
等合体字重现,也可以组成“水果、苹果、结果”等词语在阅读教材中
出现。

- 新的课文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新奇感的。他们为了了解文章的内容,会自觉主
动地联系上下文来揣摩生字词的意思,查阅字典寻求解答,从而提高识字能
力。

2. 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 在语文教学中,听话和阅读是语言的理解和吸收过程;说话和作
文则是语言的表达、运用过程。

 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大量词汇、各种句式和表达方法,形成正
确的思想观点、遣词用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为说话和写作打下
了基础

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模仿的范例。

3.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

 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题材广泛,学生可通过阅读丰富各方面的知
识,并且从中学习作者观察、分析的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 阅读教学的每一项训练,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也离不开观察、注意、
记忆、想象等诸多因素的参与。因此,阅读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促
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4.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

 在潜移默化中,读者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的教育,逐步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
想感情

9
 课文中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从艺术形象入手,引导学生领略作品的意境
美、人物美、结构美以及语言美,让学生受到崇高的心灵美的陶冶。

阅读教学的原则

1. 文道统一

 阅读教学必须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辩证统在一起。
 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思想教育,在深刻体会文章思想
内容的驱使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 讲练结合

 可以有讲有练,也可以寓讲于练,以读代练。

 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
识、形成能力。

3. 课内外结合

 通过课外阅读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使学生接触更多题材、更多体
裁和风格的文章,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智力背景,有效地提高读写能
力。

 课外阅读可以结合常规教学过程中,化整为零,把名著阅读作为每天语
文课前的展示。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意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3/18/11550402_264061350.shtml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