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作品赏析

项脊轩是作者成长的重要见证,《项脊轩志》以项脊轩为明线,以自己对亲人的
深挚感情为暗线,展开叙事抒情,《项脊轩志》以第一人称叙事,翔实生动,如身临
其境,运用动作、语言和景物描写,寄托了对“对自己人生成长有过深刻影响的女性”
(如母亲)的诚挚缅怀。

前已有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用韵文形式,主要抒发个人情趣志向,体
式短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虽也有近似的感想(“项脊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
“陋室”),但作者却用散文形式,多叙家常,故别具风味。作者因远祖归道隆住在
太仓(今属江苏)的项脊泾,遂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项脊轩志》这篇
文章,是分两次写成的。前三段写于十九岁时,是本文;“余既为此志”以下一段则
是十余年后,作者览旧作而续写的。故全篇合为四段。从篇首到“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为第一段,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况。是文中着意描写轩室环境的部分。先记项
脊轩的“前身”,旧时南阁子破旧的情景。一是很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二是很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三是漏雨:“雨泽下注”。四是昏暗:“又北
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总之,是一间不折不扣的陋室。经作者添窗检漏,一番
修葺之后,始得不漏不暗;又由于花木之置,小小轩室,居然成为胜境,成为幽雅的
书斋。此节在全文最具文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
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段,同时又是一个转折,进入第二
段。从写环境转入写人事的变迁,由可喜转入可悲。又分数层。先一层写庭院的几经
变故,即诸叔伯分居前后,庭院由通到隔(“始为篱,已为墙”)的经过,“东犬西
吠”、“鸡栖于厅”等句写分居后的凌乱。客观的叙说家庭琐事中,寓有人世沧桑之
慨。此可悲一也。进而通过家有老妪说亡母旧事,写家庭人事变故。须知作者生母去
世时,他年龄尚小,所以母亲的形象在他是记不分明的(参《先妣事略》)。而那位
老妪既是祖母的婢女,又作过两代人的奶妈,通过老妪来追忆旧事,是自然入妙之笔。
她所说的,不过是先前母亲曾在何处站过,曾有过一些什么对话,然而就是这些平淡
处,最为关情。“儿寒乎?欲食乎?”短短的两句,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闻儿啼
而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这种追忆,无疑会引起过早地失去母爱的作者的伤心。
此可悲二也。再有便是作者自己对祖母的追忆。那段往事似乎也很平常,却同样洋溢
着淳厚的人情味。“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垂问,和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
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以上回忆,看来不过是家庭生活中一些鸡毛蒜
皮的小事,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且是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所决定的至深之
情,即人子之思和伤逝之痛,难怪作者说“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以下又带过一笔叙轩中幽静与轩屡遭火而幸存,均关题意。其中轩中关门读书,闻足
音而辨人一节,不但善写日常细微感觉,而且还写出了一个耐得寂寞的读书人形象,
为下段议论伏笔。姚鼐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广阔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
疏淡。”本段即其例证。
第三段即项脊生(作者自称)的一番议论。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
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
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又未尝不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

最后是若干年后的补记。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
文中记妻生前琐事,亦平淡中见隽永,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不常居”三字似可收
融一文,然文末又摇曳生姿,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
悼亡念存之思,较之“墓木已拱”之类的成语,尤觉余味无穷,饶有新意。

总之,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
淡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恰如王锡爵所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
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乃是归
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可以移评归文的。
行文散漫,似随口道来;然而无论写景、叙事、抒情,均围绕“项脊轩”这个中心,
故能形散而神聚。虽总以素笔为主,但也有变化。如第一段稍具文采,与后文的质朴
不同,却正与可喜可悲的情感变化、对照相吻合。故不能说作者在写作时毫无“匠
心”。(周啸天)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
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
至。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
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书,无拘无
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
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属三代,
(祖母、母亲和妻子)但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
中。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
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
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
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
转。“喜”字应上文,但“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
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
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
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
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善于从
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
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
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
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
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
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
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
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
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这个评价
是很恰当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
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
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
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
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
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
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
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
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
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
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
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
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
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
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
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
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
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
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
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
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
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一般叠词一样,本文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
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
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
“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
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但短短一篇散文(全文不到 800 字),作者为何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


景、绘情?显然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可谓
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这才是本文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
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
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
衰败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
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净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
化而显现出来了。”课文中的叠词用法这说明了这一点。
作品鉴赏《李姬传》
编辑

明末崇祯年间,明王朝政治越来越腐败,党争日益剧烈,贵族、官僚、地主、巨贾生
活极为奢侈荒淫,满族统治者与明王朝之间又不断发生战争,以致人民群众遭受到深重灾
难,不得不奋起反抗,市民运动此伏彼起,农民起义波澜壮阔。在这个大动荡的时代中,
随着城市经济进一步发达,市民阶层更加扩大,涌现了不少“奇人异士”,尤其是“人品高绝”
的“小人物”。所以,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伟人欲扶世祚,而权不在已;宵人能覆鼎
餗,而溺于宴安;扼腕时艰者,徒属之席帽青鞋之士;时露热血者,或反在优伶口技之中”
(顾彩《〈桃花扇〉序》)。当时金陵是明王朝的留都,又是南方经济重镇,也是东林、
复社成员集中地,故政治斗争常发于此。《李姬传》作者侯方域和文中李香,都生活在明
末时代;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正发生在金陵地方。 清初,侯方域、魏禧、汪琬有
“散文三大家”之称。虽然他们的成就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不满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
拟古文风,也不满于晚期公安、竟陵那种纤佻虚浮的文风,而是“讲唐宋以来之矩矱”,继
承和发展了明代唐宋派散文的风格。他们大都以人物传记见长,如侯方域的《李姬传》、
《马伶传》等,魏禧的《大铁椎传》、《许秀才传》等。这类人物传记,人物形象栩栩如
生,富有传奇色彩,真切感人。它们用小说、戏曲的传奇体,打破了传统的古文写法,可
以说是传奇性散文。这不仅吸收了《史记》、唐人传奇的养料,而且受到当时正在兴盛的
明清传奇的影响。那时,有奇人奇事,而后有其文,“传其事之奇焉者也”(孔尚任《桃花
扇小识》)。

《李姬传》,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
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她及时识破了阉党余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
铖的利诱。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她坚持不肯与和阮大铖同流合污
的开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和威胁。看来,李香虽出身低微,是个被人歧视的
“小人物”,但她却能辨别是非,明察贤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尚的品格。很清楚,她
有别于当时一般歌妓,也高出于复社文人侯方域。简言之,《李姬传》就是生动地描绘了
李香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美了李香的才能、智慧和品德。诚然,对那个时代中的这类
“小人物”,值得写传,值得赞美,因为,这可以使人认识到,“卑贱者”高洁坚贞,而“高贵
者”卑鄙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侯方域写《李姬传》,并非事事兼收,平铺直叙,而是选其二三典型事件,重在表现
高尚品格,因此,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鲜明的性格特征。此其一。《李姬传》
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
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这就使得对李香性格的刻画,越来越深化。此其二。作者在
《李姬传》里,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所以,不难看出,侯、李两人爱情并非一般个人爱情问题,而是与当时政治斗争息息相关。
此其三。在《李姬传》里,李香与侯方域形成对比,更与阮大铖、田仰形成对比。当然,
这是两种不同的对比。对比之下,李香形象的光彩,愈益引人注目。此其四。《李姬传》
虽为古文,但简洁流畅,明白如话,绘声绘色,娓娓动听。此其五。由此可见,《李姬传》
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它成为侯方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也
可算是清初散文代表作之一。

清初著名戏曲家孔尚任写《桃花扇》传奇,曾选用《李姬传》作为素材。当然,《桃
花扇》的李香君,较之《李姬传》中的李香,作了精湛的艺术加工。前者是戏剧人物,后
者是历史人物,既有一定关系,又有显著区别。阅读《李姬传》,不妨参阅《桃花扇》,
可以有助于加深对《李姬传》的了解,也可以有助于了解艺术种类、艺术创造等等问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