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BCNB3083 听说教学

3.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编写的《小学五年级华文课程标准》(2014 年)
口语交际教学的学习标准如下:

内容标准 四年级 五年级


1.7.10 在日常交谈中,使用礼 1.7.12 在日常交谈中,使用
貌语言慰问 和鼓 励 他人,做 礼貌语言表示拒绝 和劝告
到态度有礼,措辞得体。 他人,做到态度有礼,措
1.7与人交谈时,能认真地
辞得体。
倾听,并根据不同的情况,
1.7.11 在日常交谈中提出问题,1.7.13 在日常交谈中提出问
文明有礼地表情达意、与人
请对方针对事和物作出联想。 题,请对方针对事和物作
沟通。
要求能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 出预测,要求能正确地应
以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有礼 用疑问代词,以适当的语
貌地发问。
气和语调,有礼貌地发问。

1.8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做 1.8.2 针对社区的话题,积 1.8.3 针对国内的话题,积


到态度和语言适当,意见具 极参与讨论,做到态度和语 极参与讨论,做到态度和语
建设性。 言适当,意见具建设性。 言适当,意见具建设性。

评价:在日常交谈中,能认真地倾听,能文明有礼地发问和表情达意。

【“口语交际教学”与“听话、说话教学”的比较】
(杨九俊等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4-216 页)

相同之处是:都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不同之处可从“课程观念—课型结构—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来看。

听话、说话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1.课程观念的比较 “听话、说话”为书面语言表达服 “口语交际”,强调培养学生的交
务,不是放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 际能力,把口语交际能力看作是现
听话、说话课上,大多采用看图说 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强调课程要调
话的形式。课堂教学中,单幅图怎 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实践
么说,多幅图又怎么说,都有知 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
识的传授。涂上什么人,在干什么,会人与人的沟通。这与以往单纯追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有一定 求知识体系是截然不同的,它旨在
的限制。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2.课型结构的比较 其一,“听话、说话”训练学生如 其一,口语交际特别强调真实的交
何听,如何说,课堂上的操作或 际意识和交际行为。交际的双方要
一问一答(要求学生能当众说话 ,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
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即可),或 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
只说不答乃至只听不说(如学会 转换。他们既是说者,又是听者。
听广播)。因此,学生有时是“自 双方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方的
听自乐”,有时是“自言自语”。 表达是相互促进的。“口语交际”
由于缺乏交际意识,不需要一定 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
的交际情景,更不需要一定的交 活动。
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它是一种单向

viii
自我式的静态语言训练。
其二,“听话、说话”在教科书呈 其二,“口语交际”在教科书中呈
现的方式主要以看图说话为多。说 现的方式主要是提供一个话题,有
话的内容与方式已基本框定,体 的要靠课外的信息加工才能完成;
例相应较为封闭。 有的要跟其他学科交融,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才能完成。因而,“口语
交际”是开放的和多元的。
其三,“听话、说话”讲究课前的 其三,“口语交际”既要有预设的
预设,一般课前有个固定的教学 流程,又不限于固定的流程,更要
流程,课堂上基本跟着固定的教 讲究根据情景的需要,创设新环节。
学流程走。 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亮点。
3.教师角色的比较 “听话、说话”教学中,教师角色 “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的形象偏重于传授者和指导者。 形象是参与者和引导者。说是“参
与者”,因为师生共同在有实践意
义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教师本身就
是交际中的一员;说是“引导者”,
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
动,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
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所以情感态度十分重要。(“有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
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音”。)
由上所述,可见“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过了
“听”与“说”,它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
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参见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8-91 页)

【口语交际的策略】
(杨九俊等,2005:216-225)

壱、 努力选择适合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
话题应贴近生活。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容易激发交
际的欲望,也易于交际,能取得比较好的训练效果。话题贴近生活,倒不一定必
须是学生经历过的,但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是处在学生生活范围之中的。如:
 学校生活:“怎样过儿童节”、“我当值日生,要好的同学迟到了,要不
要把名字记下来”……
 日常生活:“有趣的游戏”、“我们的小制作”、“我想做家务,妈妈不
让我做,该怎么办”、“浪费水不好”、“我不小心弄坏了爸妈心爱的东
西,要不要如实告诉爸爸妈妈”……
 观察与发现:“有趣的发现”、“有趣的动植物”、“我们身边的垃圾”
……

选择话题时,要考虑:
话题的多样性:
 可以做做说说,把动手做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比如:
先进行拼图,或做小制作,做游戏,再进行口语交际,有了做家务或助
人为乐的体验,再进行交流。
 可以演演说说,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某个生活片断。像:
“老师来我家家访”。老师来了,学生接待,气氛融洽,有助于学生用文
明语言,有礼貌地跟老师应对。
 可以想想说说,让学生动脑筋,同样能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如:

ix
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图“|”,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能
想到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小朋友们很快就跟老师进行口语交际。这
个说,“我想到我们校园里高大的梧桐树。”那个说,“我想到我们学校
操场上高高的笔直的旗杆。”这个说,“我想到我们吃饭的筷子。”那个
说,“我想到一根钓鱼的竹竿。”
 可以赛赛说说,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定的困难,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开展小竞赛。
 可以画画说说,先布置学生画一幅自己最想画的画,再进行展示、交流、
评议。
 可以看看说说,观察了奥妙的大自然后的发现,观察了有趣的动植物,
观察了身边的人和事,再交流自己的发现。
 可以争争说说,围绕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学生可能理解的范围内,
进行评说,甚至争论。比如:就策划郊游、选举组长可以不可以选自己,
当值日生要不要秉公办事等等展开争论。

弐、 重视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1)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小品、相声、独角戏等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表演形式。由此入手,容易激发
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使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有一次,小华在日记中写了他劝爷爷戒烟没有成功的原因。老师发现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语交际的机会,于是就和小华商量把那天发生在他家里
的事情,排成小品在班里表演。
爷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吸
了一口烟之后,突然咳嗽起来。)
小华:(跑到爷爷身后给爷爷捶背)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
了。
爷爷:没事!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
小咳嗽。
小华:反正抽烟一点好处也没有。
爷爷:华华,上学的时间快到了,你该去学校了。我呢,也要到公园里溜达
溜达去。
小品表演完后,老师让大家思考:小华为什么没有说服爷爷?由此引发讨
论。
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要说服爷爷,必须说清楚抽烟的危害。于是师生又
共同归纳出抽烟的害处。最后,让学生表演怎样劝爷爷戒烟,大家假戏真做,言
语十分感人。

(2)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见 218 页)

参、 确保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落实
(1)加强互动中的调控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照教者的预想
进行,其间,还会出现许多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不可
放任自流,必须加强调控,促进互动不断深入。
 援助。小学生阅历少,对口语交际的内容、形式和言语方式都比较生疏,
也缺乏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在口语交际中,必然会有疑难和困
惑,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主要是调动学生生活和语言的积累,根
据交际内容适当提示、补充一些语言材料和交际内容方面的材料。对学生
的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礼仪进行精当指点。
 诱导。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遇到一些疑难,教
师不必包办代替,可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
x
如《学习推销商品》一课,学生往往只注意向对方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
价格,而忽视了“推销”的目的,教师的“别忘了自己是干什么来的,
最后还要说一句什么”的提醒,可使学生恍然大悟,赶紧补上一句:
“我建议您买下它,相信您一定会喜欢的。”当学生争论不下时,教师不
妨来一句:“意见可以坚持,礼貌不可没有。”风趣的话语可让学生懂得
举止谈吐、文明礼貌的重要。
 激励。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在学生双
向互动时,教师除了指导外,还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鼓励。对表现一贯
积极主动,已养成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学生作“希望式”表扬,以激励
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交际活动中不断创新;对交际能力比较差的学生,
哪怕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作“夸张式”的表扬,以挖掘其更大的
交际潜能。评价中,学生的优点要讲足,缺点和不足既要讲准,又要注意
语气的婉转。

(2)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这是检验口语交际训练效果的重要一环。反馈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习
小组上台现场演示、汇报,但要引导学生做好评价、矫正工作。根据汇报者口语交
际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要肯定,不足的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提出
富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这一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生共评、共改的局面。引导学
生评价和矫正,可以从语言、思路和仪态等三方面进行。
 语言,看语音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用语是否恰当;
 思路,看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 仪态,看声音是否响亮,仪态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等等。
引导学生评价、矫正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以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意愿,发展个性品质。

四、 广开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渠道
(1)口述见闻
教师可组织学生把在社会上、家庭里、学校中看到的新鲜的或亲身经历的事
情,通过“小小新闻发布”、“谈天说地”等形式,利用活动课、课前十分钟,
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谈一谈,说一说,议一议。

(2)开展活动
教师可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
动,像班队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种校园活动和校外社区活动、公益活动以及参观、
访问、社会调查等。还可以走出校外郊游、“为环保出一份力”,让小学生搞小制
作活动,说说活动或搞小制作的过程,说说其中的乐趣和感受。
(3)争辩问题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给一个话题,如“随地吐痰行为会不
会影响环境卫生”、“小学生能不能玩电脑”、“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对还是
不对?”等,让学生在争辩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口语。

伍、 适时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层次
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学
的内容和层次相对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操作层面上,
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这主要指:
(1)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
在口语交际中,表述的语言要有中心,让人听得明白,并能抓住要点。说话
要力戒蜻蜓点水式的,四面开花,让人抓不住要领。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围绕
一个中心,组织语言材料,进行有层次、有深度地表述。
xi
(2)指导学生依循一条思路,有顺序地说
如果思路不清晰,说的话就会杂乱无章,让人理不清头绪,不能准确把握
内容,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要指导学生,无论说什么话,都要在头脑中理清一
个说话的顺序,设计好“先说→然后说→再说→最后说”的语言流程,有条不
紊地表述,把话说得完整、流畅、清楚,让人听得明白。

【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杨九俊等,2005:223-224 页)

教师要在认识上弄清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根本区别,侧重抓好以下三点:
1. 让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时要注意仪态:要看着对方,这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然说话人会认为
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打断对方的话;不要因为自
认为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思,就显出不耐烦的样子等。倾听时还要随时注
意分析理解对方的话,并把它们记住。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应对表达,或者
为转告他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让学生学会表达
表达既有应对式表达,又有主动性表达。除了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对外,读了故事
应该会概括故事的内容;看到发生的事,应当能向他人说出见闻。在陈述故事内
容、转述发生的事和他人的话时,不要走样。
3. 让学生学会应对
交际中的应对态度非常重要。应对,应当建立在尊重对方、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要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似是而非,含糊其辞;要态度文明,注意语言修
养,增强应对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忌伤害对方。口语交际中,要及时调整
修正自己的看法,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指导倾听与表达:
学会倾听,是口语交际的任务之一。倾听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学生的口语能力水
平,学生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要学生学会聆听,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理想的倾听者”,善于倾听,能够从学
生的话语中敏锐地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从内容和形式上给予学生点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辨、听
议、听后复述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身
体力行地做好示范,进行适时的点拨与指导。
(吴忠豪,2010:294-295)

指导言语表达:
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交际习惯,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双向互动,
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与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教师心中
始终要有语言训练的意识,要加强言语指导,使学生由愿说、敢说向说得有条理、得
体、动人转化。要达此目标,需要教师精心指导。言语指导的方法有暗示点拨、直接说
出、提供范式。请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案例 1:教师暗示点拨
师:针对张晓同学乱扔面包的行为,你会怎样劝说?
生:我要跟他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他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师:不错,你能引用古诗说明道理,这很好。但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使同学
乐于接受。想想你们是什么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
(生沉默片刻。)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案例 2:教师即时反馈纠正
xii
学生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关于爱惜粮食的话题)。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三上午,我校五
年级的张晓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
师: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字。
生:五年级二班的一位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
师: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 “挺身而出”不
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
案例 3:教师出示句式,进行练说
1.我喜欢画画,我在_______形的图上加上几笔,就变成了_______。
2.我用_______图形来作画,用_______的彩笔,可以画出_______。
生:我喜欢画画,我在三角形的图上加上几笔,就变成了一棵松树。
生:我喜欢画画,我在三角形的图上加上几笔,就变成了一棵挺拔的青松。
(吴忠豪,2010:294-295)
上面的三个教学案例都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的形式,凸显了教师的言语指导的
作用。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言语指导方法。
一是暗示点拨。当学生用错“教育”一词时,教师只指出不当之处,让学生自主选
用准确的词语。
二是信息即时反馈。如公开信不要直接写出同学的姓名。教师考虑到“挺身而出”
这个词改起来有一定难度,就直接告诉学生怎么改。
三是提供范式。教师提供表达的句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句式、顺序言说,可以
保证言语表达的质量,让学生在模仿中内化范型,规范语言。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xiii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