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苏轼《前赤壁赋》

1. 简述苏轼写作此文的前后事迹。
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陷入文字
狱,被关进大牢,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后经多方
营救,终于出狱,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这一遭遇不仅使苏轼在肉体上备受折磨,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严
重摧残,使他深陷痛苦和矛盾之中。
 他极为孤独,在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了这种心态: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 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表达了这种孤绝的心情:“我谪
黄州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以
死矣”。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只好放浪于山
水之间,从山水中得到慰藉,并极力从古代的思想资源中寻求
拯救的力量。
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
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
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2. 评析此文的哲学观点。
 因此作者认为,如果从变的一面来观察认识事物,那么即使一
般人认为万古不变的天地,在短暂的一瞬间也是在变化着的;
而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呢,那么天地万物和我们自己也都是
没有穷尽,不会消失的。
 既然宇宙万物和人生都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没有什么根
本的区别,就用不着去羡慕长江的无穷而哀叹人生的短促了。
那又应该怎样来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 细细品味, 我们不难发现《前赤壁赋》 中正传达了这种对建
功立业的热望、 积极入世、 致君尧舜的儒家理想。 全文最
能传达作者隐微心志的是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句以“美人” 比君,
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 忠君诚然是局限, 但在苏轼身上
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 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 希望为
宋王朝分忧, 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 事实上, 苏轼不仅
对宋仁宗的选拔和赏识心存感恩, 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
恩。 然而“美人兮天一方”, 故只能 “予怀渺渺兮”, 说
明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 那“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的凄
凉箫声, 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又怎能不让“苏子愀然”?
故寄心志于文中, 抒发惆怅失落及企盼之情,而这正是儒家
济世思想在心中的深厚积淀所致。
 第四段借客人的回答,铺陈人生可悲之处。“月明星稀”两句
正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从赤壁之战之初的洋洋自得到火
烧赤壁、一败涂地,反映了人生祸福相依、得失相随、悲喜无
常,终难求得“喜乐常相随”。“乐不长久”,此人生之一可
悲也(此乃入世者均不可避免者);“方其-----而今安在
哉”,说的是即便建立不朽功业,毕竟如同过眼云烟,人生终
有一死,盖世英豪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乎?——“人生短暂,
终有一死”,此人生之二可悲也。人生中对于人生意义、对于
生死问题的思考,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凡人皆不可回避。
3. 通过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评析苏轼遭难的原因
 木秀于林,小人作祟。
i. 苏东坡才情过人,极得皇帝赏识,却也因此遭到小人猜
忌。
ii. 余秋雨列出几个攻击苏轼的人和其理由,无外乎嫉妒或
政见不同。例如:
舒亶,本身人品就不好,连恩人也攻击的一个人。他断章
取义曲解苏轼的诗句。
李定,嫉妒苏轼出身寒门却能收到世人推崇。他归纳了
苏东坡的许多罪名,但我仔细鉴别后发现,他特别关注
的是苏东坡早年的贫寒出身、现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
会名声。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畴,但他似乎压抑不
住地对这几点表示出最大的愤慨。
王珪,文坛老人,自赋文章天下第一,对苏东坡这后起
之秀名震文坛感到不满。
李宜之,属于政治投机, 借机生事那类。听说苏东坡有
点麻烦,就把麻烦闹得大一点,反正对内不会负道义责
任,对外不会负法律责任,乐得投井下石,撑顺风船。
iii. 正如苏轼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
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
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
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
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
急先锋。
iv. 关于这点,苏轼已经做出深刻反省。余秋雨在文章中写
到:”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
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
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
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
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
在这里。”,由此可知苏东坡意识到自己问题了。
 交友不慎。
i. 苏东坡才情满天下,朋友遍布五湖四海。然而苏东坡似
乎缺乏择有的眼光,从余秋雨的文章中读者得知苏轼之
所以入狱与他结交的人有极大关系。
ii. 沈括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也是检举苏轼诗句具有反朝
廷迹象, 然而他检举的诗句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
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诗,让人唏嘘。
iii. 此外, 在苏轼贬谪黄州后曾写一封信给李端叔。信中写
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
几免矣”,意思是自出事以后,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
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
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
居的安慰话。

 专制体系下的牺牲品
i. 古代设有谏官, 职责是闻风奏事。本意虽好,却弊端甚
多。这些具有舆论形象的谏官所说的话,别人无法声辨,
也不存在调查机制和仲裁机制,一切都要赖仗于他们的
私人品质,但对私人品质的考察机制同样也不具备,因
而所谓舆论云云常常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
会灾难。在乌台诗案中苏东坡就是这个机制下无故被抹
黑的牺牲品。
ii. 苏东坡早就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种不受任何
制约的所谓舆论和批评,足以改变朝廷决策者的心态,
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杀伤力(“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
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必须予以警惕。
iii. 虽说重用他,甚至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竭力要保护苏东坡,
可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
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
东坡讲什么话了。
 文人的天真
i. 当有人通风报信给苏东坡其诗句被举发时,他是这么回
应的: “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可见在苏轼
心中这件事情并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也许是基于对朝廷
的信心、也许是相信皇帝足够清明、更也许是相信这个
世界自有公道不会是非不分,但结果都是他太天真了。
如果苏东坡一得到消息就严肃对待,事件不会演变得如
此糟糕。
4. 简析《前赤壁赋》中“客主对话”的创造性运用。

 中国古代赋体,常用主客之间相互问答、最终抑客而扬主的表现
手法。《前赤壁赋》也继承了这一表现手法,但作了很大改造。
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他来到黄州赤壁之
下。此时的东坡先生是孤独的。他有朋友吗?有,有一位
“客”――“苏子与客泛舟”。但真的有吗?没有。其实,苏子
是苏轼的一个“自我”,而这位“客”是其另一个“自我”。在
《前赤壁赋》中,作者设置了“主客”对话,以“主客”对话的
形式来展开心灵的对话。这里“主客”对话实际上就是苏轼两个
“自我”的灵魂的搏斗,是他在痛苦和矛盾中的苦苦挣扎,是他
在进行自我救赎、自我超越。两个“自我”的斗争过程,就是苏
轼灵魂的自我挣扎、最后获得解脱和拯救的过程。
 最终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一面,
也就是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了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
苦闷。

何看出:
第一段
 所谓“苏子与客泛舟”,暗示其人格是合一的,即主客合一。

第二段
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作者由宁静转而进入快乐状态,
放声歌唱,苏子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在歌声中,苏子不知不觉地就流露出了悲伤。悲伤何在呢?苏子
怀想美人,而美人(曹操)在天之一方。苏子心中的贤君在天之
一方,而现实却是他在政治上遭到严重的打击。他顿时回到现实,
人格于是开始分裂。

 人格分裂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另一个“自我”出现了,那
就是“客”。

 “客”是以一个痛苦的形象出现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之箫声是如此之悲伤,
这正是苏轼另一个“自我”的痛苦呼告。于是两个“自我”开始
了一番灵魂的殊死对话、较量和搏斗。

第三段:
 苏子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你这箫声为什么这
样凄凉啊?你为什么如此之痛苦?“客”此时开始直面他内心
的痛苦,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
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
 这表示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纵使取得了盖世的功业,也
终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面对历史,感受到的只有一个
字――“空”!人生的追求似乎没有价值,一切终将化为历史
的尘埃,转而成空。
 “客”的痛苦且在进一步加深,像曹操这样建立了百世功业的
人,都难逃历史之刀的宰割,何况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呢?当时,
苏轼贬谪黄州,哪有什么功业可建?只是“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个人是如此的渺小,
如文中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客”有
了更深的感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并且产生
了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他知道,这
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借箫声来表达这种痛苦之情――“托遗
响于悲风”。

第四段:

 于是苏子站出来反驳“客”,两个“自我”进行正面的交锋。
如果说“客”这个“自我”是悲观的话,那么苏子这个“自我”
则是达观的。
 水看起来,时时刻刻在变,而实际上没有变,还是一直在流;
月看起来,缺了又圆,圆了又缺,而实际上也没有变,月亮还
是那个月亮。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从变者观之,天地万物
都只是短短的一瞬,在浩渺的宇宙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短
暂和渺小。从不变者观之,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生生不息的,
从未尝断灭。
 然后,苏子进一步劝说“客”:“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实际上是说,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天命,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就一番功业的,因此功名不可
强求。因为“客”虽然说英雄人物最终成空,但他们毕竟成就
了一番功业,而自己则混迹于江湖之间,无法身在魏阙,成就
百世功名,这就更为悲伤了。
 通过一番灵魂的对话、较量和搏斗,一个“自我”――“苏
子”将另一个“自我”――“客”说服了。于是“客”最后化
解了内心的痛苦:“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分裂的两个“自
我”终于合而为一,即主客合一:“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
方之既白。”也就是说,经历了两个“自我”的一番斗争之后,
苏轼最终得以解脱,融化在一片道家境界中,获得了灵魂的安
宁。

为何说客主双方都是苏轼自己呢?
其实文章里的思想内容都是苏轼在现实生活中精神世界的一个
反映。
- 被贬在黄州,思想上产生一些惶惑、痛苦,以至超然物外、
退隐思归等虚空消沉的想法。
- 但是它本身对事业理想的追求,对国事民生的关心从未消
失泯灭。
- 即便处在被构陷治罪的情境当中,但是他依然傲岸自持。
- 所以出世超脱和积极入世的冲突,构成了他内心的矛盾。
- 可是苏轼又能从矛盾苦闷中挣脱出来,以豪爽阔达的胸襟
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表现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