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附件一 空氣污染防制法政院版草案 〜親子共學團修改意見

條次 親子修改意見 補充說明

1、法規名稱變更為「潔淨空氣法」
1
應維持特別法的法律地位

爭議個案由(請具體說明)由環保署依照個案解決。

3
應明確定義申報量、許可量、環評量、認可量、實際排放量。 總量管制爭議高專業性高,可要求增列總量管制基

本定義,細節可訂於施行細則或子法。

5
第五條第三項: 將五年改為兩年 空氣品質標準將影響空品區的劃分,以及各縣市空

氣汙染防制計畫的擬定,5 年檢討一次不合理,應

至少每 2 年檢討一次。

6
1、減煤期程入法

2、第六條第三項、第四項「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改成「最低排放標準技術」。

3、模式模擬報告、採用的最低排放標準技術應資訊公開。

7
各級防制區均應制定空污防制計畫

第七條第一項五年改為兩年以因應快速變化之空品議題

8
空氣汙染物排放增量抵換原則有問題,不同汙染物應不能抵換。 既然無法達成指定削減目標,就不應該再取得排放

第三項應採「最佳可行控制技術」改成「最低排放標準技術」。 量,加上這段文字形同放水。
第四項”但無法達成指定削減目標,應取得抵換之排放量”有問題,應刪除。

9
刪除第三點移動污染源部分。

固定污染源與移動污染源不可互換

12
應「會商」經濟部即可,非「會同」。 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其價值優先於經濟

13
刪除「石化」、「定期」改為「即時」 不只石化工業要設空氣品質監測站,所有工業區皆

須設置大尺度之空品測站;

同時接近住宅區處應該更密集設置小尺度之空氣

監測站,例如簡易測站。

14
刪除第二項;

14-1
各級主管機關發布空氣品質數據應採視覺化、庶民化、即時化方式為之。並得建構 建議新增條款:
建議
空氣品質預測預報機制。 落實環境資訊公開及住民知情權,各級主管機關發
新增
布空氣品質數據應親民

14-2
"各級主管機關於空氣品質不良狀態時應主動採行科學化分析,設立或委託專業分 建議新增條款:
建議 析組織機構。主動公告分析結果。 空氣品質不良狀態,現行機制下,各級主管機關未

新增 空氣品質不良狀態時,各級主管機關應主動行政察查、稽核,並反饋各項許可證資 有主動行政察查、稽核連結機制,甚至去查核各項

料庫查核。" 許可證資料是否實在,積極減少污染源。

15
同第十三條意見 同第十三條意見

刪除「特殊性」,工業區皆應「即時」公布 raw data; 無須區分「石化工業」與「特殊性工業」,我們認

緩衝區應該更大,包括擴散範圍; 為不只特殊性工業區及石化工業要設空氣監測

站,工業區皆須設大尺度空氣品質監測站,接近住

宅區處應該更密集設置小尺度之空氣監測站,例如

簡易測站。

16
新增第三項 固定汙染源若未達最低排放標準,空污費應逐年累進。

新增第四項 中央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每年對空污費之徵收進行稽核。

建議於子法強化港口及領海內船舶空污費徵收

17
第十七條增加末項 ”中央主管機關及污染源所在地機關每年均應公布空氣污染防 應公布空氣品質維護或改善計畫;說明如何「認定
制費使用狀況及空氣品質改善成效。” 不佳」?如何評鑑空品維護或改善計畫成果?機制

為何?經費如何運用?公民監督機制?

18
新增空污費補助項目:補助健保費、民眾健康檢查費用、空品旗之電子化。

19
刪除 不應獎勵 有效減少污染是責任,為何可申請獎勵? 空污費

空污費應專款專用,用來買減污設備。 應專款專用,買減汙設備即可。

20
第三項”及防制技術可行性”刪除 第三項涉及有害空氣汙染物之排放標準,既然有害

就不應該排放,排放標準僅需考量健康風險評估與

環境乘載量,不用考量防制技術可行性。

21
贊成改成按季; 改成按季很好。不同季別的空汙費徵收方式或打

建議新增第三項:前項辦法應詳細考量地理特性與各縣市空污狀況之差異。 折,更應依據區域與風向做更細緻的管制。

直轄市、縣(巿)主管機關應定期公布前項之申報狀況。

22
"固定汙染源與環保署建立的自動監測設施,其監測數據應即時公開。

新增第四項直轄市、縣(巿)主管機關應定期公布前項申報狀況。
24
1、許可證之核發除地方政府外,應加入外部專家以及公民團體參與,必要時並召

開公聽會或聽證會。

2、開放地方設置比中央更嚴的標準。

27
1、第一項申請改善其排放空污總量及濃度,資料應上網公開接受監督。 關乎人民生命及健康應進行資訊公開,國營事業

2、增加第四項 ”本條之資訊應依政府資訊公開法進行資訊公開。公私場所若屬國 (如台電)也不能例外。

營事業,亦應進行資訊公開。“

3、開放給地方設置比中央更嚴的標準。

28
主張減煤期程入法,生煤並應設定逐年遞減的目標原則。

建議增加第三項 ”生煤產生之發電量應於民國 114 年前降至總供電量之百分之三

十。“

30
第一項許可證有效期限五年改為兩年;

每次展延有效期限改為兩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每次展延有效期限得縮減至兩

年以下:

第二點、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未達五年改成兩年
許可證期限屆滿後至完成審查期間內,必須限制是不可歸責於固定污染源導致無法

展延者,才能繼續操作使用。變更許可證之內容,應包括地方政府於其所在縣市有

改善空品需求之情形。

33
第一項新增固定污染源因突發事故造成立即污染時,地方政府應於 30 分鐘內通報

民眾。

35
工商機密非排除資訊公開之理由

全民健康的保護應該優先於國防機密或工商機密

53
處罰門檻 1000 倍太高,應比照水污法第 36 條的立法例,只要超標排放就應處以刑

罰,情節重大者,加重處罰,擴大具強制處分權的檢察官調查空間。

57
增訂刑事犯罪所得沒收、追徵保全、擴大沒收等規定。 落實司改會議結論,比照食安法第 49 條之 1、第

49 條之 2,剝奪犯罪人不法利得。

85
第八十五條第一項 “學校”改為”學校及住家“
92
建議增訂民事公害糾紛侵權行為舉證責任反轉規定 司改會議的結論之一,實務上公害糾紛侵權行為困

難之處即是許多資料都保留在被告即業者手上,原

告難以舉證。故應比照食安法第 56 條規定,明定

舉證責任反轉,另引入團體訴訟制度,以利受害民

眾求償。

92
第一項新增「疑似」;各級主管機關「應」會同有關機關查明原因

93
第一項新增各級主管機關疏於執行「或違法執行或嚴重影響住民之權益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