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读后感

《离婚》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叙述了一个在当时中国农村并不多见

的、泼辣、强悍的妇女婚后被欺凌,起来反抗夫权压迫又遭到失败的故事。文章通过

对人物的描写塑造,揭示出在封建奴隶思想普遍、长期存在的状态下,民众既是敢

于反抗封建社会的夫泉与族权,却不可避免的对封建政权抱有幻想和与生俱来的敬

畏。而这种幻想和敬畏必然导致悲剧的命运。

爱姑应该是鲁迅笔下最为泼辣的一个形象。她口齿伶俐,大胆泼辣,富有强烈的

反抗性。她绝不甘心忍受婆家的虐待,丈夫拼上寡妇,他一闹就是三年,又打架又

拆灶,发誓要闹得婆家家破人亡。她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自己的公公和丈夫是”老

畜生“、小畜生,敢骂自己的父亲是见钱眼开的老发昏。面对七大人开始还敢理直气

壮的抗争。。。。。然而她的斗争最终失败。。。因为她,,,教。开始说和婆家闹主要

是”我是赌气,你想。。。哪那么容易七大人面前口口声声申诉自己的理由。她说,

“自我嫁到这里,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

像个‘杀气钟馗’”。“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龙轿抬来的!那容易吗?在”爱姑将自己操

守一件件摆出,无非是说自己。。。。。。。。。。。。。。的好媳妇。

“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七大人,并不像爱姑所幻想的那样知书识理,讲公道话。

会同情她支持她,而是仍然要维护“公婆说走就得走”的封建礼法和秩序,他凭借自

己的权势、地位,几个动作、几句话就把爱姑压服了。在同七大人这个封建势力代表

人物的交锋中,爱姑表现得是多么的幼稚积软弱啊。的可见,她并不是反抗封建,

恰恰相反,她坚持传统的道理理论,她理直气壮的在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所依据的

就是封建的正统思想,她是封建正统思想的拥护者。
文章一开始爱姑的出场便是要讨回公道。而这个可以给她公道的人——“在这些
中间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大爷
魁梧得多,大的圆脑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脑壳和
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着。”却并不注意她和她的公道。他们的注意在一个祖先
用来塞屁眼的精妙古董上。而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中,七大爷并不是
什么政治大官,而是一个前朝遗老的“道德独裁者”。他们比军阀更加的可怕,他们
随时可以改换自己的嘴脸。他们用所谓的传统理论获得了对民间思想的控制,而七
大爷当意识到爱姑不服从传统的价值观时,就立刻搬出海外的法则来,并且明确的
指出,天下之大,他嘴巴里说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他们其实从实际上来说只是维护
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罢了。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他们给民间的压迫是无与伦比
的,七大爷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似乎是在“愚民”,而愚民的最佳手段就是肯定现
实。他沉默,对一切都沉默,国民就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尊菩萨,只管他们拜就可
以了,其余的与他无关,他要的就是这种愚蠢的崇拜。但是,在这个封建文化的掌
握者的蒙惑下,爱姑终究没有讨回公道,爱姑失败了。就因为她是封建教条的信徒:
七大人告诉她,她没有深刻明白信条中的深刻意义,而她不是真正的尊了三从四德,
而这种“愚论”就让爱姑打退堂鼓了。

可见,封建文化对人民的严重残害已经深入骨髓了,这样反而让我对爱姑之流
有了同情。同时,鲁迅先生对象征正统思想的七大人和被封建教条残害却浑然不知
的爱姑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有着强烈的讽刺意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