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短小真实,利用简洁的语言

叙事型儿童散文 清晰的层次
《三棵银杏树》虽只有 642 字,所使用的语言简
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 作者清楚的讲述了银杏树在不同季节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场景。春天
单明了,但且不马虎。作者以寥寥几笔就把就描
畅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 时,银杏树的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
述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在四季的特色
银杏树冬、春、夏、秋的样子和干、 花。银杏树在春天成了作者们的游戏场所,也是船只停泊的地方。
和当时所带出来的情景。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而
枝、叶、花、果的特点;又描画了一 夏天时,银杏树结满了银杏果。白果是银杏的种子,吃起来特别清
显得长篇大论。作者利用的语言虽然简单,但也
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 味。每当到了夏天,就会听到了卖白果的叫卖声。秋天时,银杏树
带出了文章中的美与真实感,让儿童能够沉醉在
美、古朴的画面,让人感受它的美 折扇形的黄叶落满地。每当风把黄叶吹起,作者把它们比喻成一群
这篇散文中。
感;同时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 黄蝴蝶在飞。到了冬天,银杏树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
一木的情感。 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三棵老树赤裸裸,屈曲得很古怪
意境美 的支干衬着天空的背景。这使整篇散文显得更加易懂易读。
清代王国唯也曾说过:“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
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他认为“境界” 理趣
应该包括情感与景物两方面。所谓“意”,是指作者
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所谓“境”,是指作者所描绘 叶圣陶《三棵银杏树》 《三颗银杏树》在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时候,也将知识融于其中。
作者用带情含仪的笔墨对蕴含着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描写不
的客观外在事物。就像作者把银杏树比喻成亲密的朋
容易被人发现的银杏花,让读者知道银杏花的特点。在春天时,银
友,把黄叶比喻成蝴蝶,把春天的绿叶比喻成穿了新
杏树的花就像是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作者以客观世界作
衣裳的银杏树,揉合着浓郁的儿童情趣的意境,充分
出对银杏花描摹时候,对儿童的理性思考和美好期待便借着散文的
地拓展了小读者审美想象的空间引领他们步入美的艺
故事或情景得到了展现,于是散文就拥有了一份理趣,能传达出超
术境界。
贴近儿童生活 乎文本形象画面的深刻内涵。

情感美 《三棵银杏树》的形象活灵活
现,逼真、具体。同时,作品中 童趣
儿童散文的灵魂是真情。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物 的形象都幼儿化了,渗透着孩子
《三棵银杏树》将儿童稚气拙仆的语言、行为、心理与散文的事
触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思,使之或激动、或感奋、或沉 的情感与想象,让儿童们能发挥
件、情景结合起来,依托于具体的人、事物、景来表现跃动的童心
思,从而诉诸文字。三棵银杏树从春到东,从发芽到 自己的想象,通过这些具体可感
和作者对儿童世界的观察。作者以稚拙的手法,来描绘了春天时银
落叶,无一时不美,无一刻不像画。当读完文章时, 的形象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
杏树的特征和情景。到了春天,银杏树就像穿上了新衣裳,绿叶从
读者也同时欣赏了三棵银杏树四季的风景画。因此, 界,获得美的享受。
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广大的绿荫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经
儿童散文最适宜表达属于儿童的内心情愫和情感,让 过的船都会停泊在树下乘凉。我们能感受到乡村孩童的快乐,童趣
整篇散文充满童稚之气。 拟人化手法 也在这样的叙述中得到了从分的展示。这不仅带出了儿童纯朴的想
象,对儿童心灵的思衬,以此铸就散文盎然的儿童情趣,并给读者
吸引儿童们阅读,渗透着孩子的情
语言美 带来回味和快乐。
感与想象。这也能使儿童能够更深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散文的语言说过: 入体会当下的场景。在文章中,作 描写生动、细致充满的诗情
“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点出了散文需运用上自由 者将银杏树比拟成两个亲密的朋
灵动的特点来表情达意。《三棵银杏树》中以充分儿 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让儿童 诗情性作品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开拓的
童化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抒发美的情感、表现美的 们能够想象出银杏树们的场景,激 审美想象空间。儿童散文的诗意美总是揉合着浓郁的儿童情趣。从
情趣,从而紧紧的抓住小读者的心。就像秋天的时 发儿童的想象力。让散文更加有真 散文刚开始的“几枝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到后来的“弯
候,每当风把一片片的黄叶吹起时,就像一只只黄蝴 实感。 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
蝶飞了起来,显示出了儿童们童真的想象,使他们在 动,衬着蓝天,像一副古画。”简单又凄美的情景,给人像是马致
流连忘返的优美语言气氛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启迪。 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美感,带出了诗情画意画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