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05

第三章 歐亞文明的宗教基礎

(1)民族興衰
1.希伯來人與猶太教
(2)猶太教義
( 一 ) 基督教的發 a.創教過程
展與傳播 (1)基督教的興起
b.傳教事業

2.基督教的發展 a.從教難到國教
(2)基督教的傳播
、傳播與分裂 b.早期教會組織
a.羅馬帝國分治
(3)基督教的分裂
b.1054 年,正式分裂
(1)孔雀王朝
歐 1.印度王朝與早期宗教 (2)貴霜王朝

文 (3)笈多王朝
明 ( 二 ) 早期印度文明
(1)印度商人造訪東南亞

宗 2.印度文明與東南亞 (2)婆羅門教、大乘佛教先後傳入
教 (3)上座部佛教的傳入

礎 (1)創教過程
1.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
(2)經典教義
(1)阿拉伯軍隊的征戰
2.伊斯蘭帝國的擴張
(2)宗教狂熱等因素
(1)派系之爭
3.伊斯蘭帝國的分裂 a.奧瑪雅王朝
(2)帝國分裂 b.阿拔斯王朝
( 三 ) 早期伊斯蘭
文明 c.法提馬王朝
(1)海陸貿易
4.伊斯蘭的經貿活動 (2)商業技術
(3)城市興起
(1)學術活動
(2)科學醫學
5.伊斯蘭的文化交流 (3)宗教傳播
(4)建築藝術
(5)文學創作
106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第一節 基督教的發展與傳播
1. 希 伯 來 人 與 猶 太 教 : 希 伯 來 民 族 建 立 的 「 猶 太 教 」 , 後 來 衍 生 出 基督 教
,並影響了伊斯蘭教義,對世界文明有重大意義。
(1) 民族興衰:
○1 希伯來人原是兩河地區的游牧民族,西元前 1950 年前後,他們隨著領袖
亞伯拉罕 遷居巴勒斯坦,有一些人因災荒避居埃及。西元前十三世紀
中葉,他們不堪埃及法老的奴役,在領袖 摩西 率領下逃出埃及,重返
巴勒斯坦。
年 代 國 王 大 事
前 11 世紀 掃羅 建立希伯來王國
大衛 希伯來王國積極向外擴張
○1 讓王國的聲勢達到鼎盛
前 10 世紀 ○2 死後,希伯來王國卻分裂成兩個國家:
所羅門王
a. 北方 以色列 王國亡於 亞述人
b. 南方猶大王國亡於 加爾底亞人

識補充
■ 〈列王記〉中的所羅門王
〈列王紀〉是《希伯來聖經》的一部分,以希伯來語書寫,約在西元前
六世紀到前五世紀間著成。根據〈列王記〉記載,所羅門王在位時,善用人
才並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體系,設立了中央的內閣與地方的首長,幫助他
治理整個國家。以色列人民雖然人口眾多,卻都能吃喝快樂。所羅門王擁有
強大的軍隊,駐紮在各個軍事重鎮與耶路撒冷。所統管的諸國,每年都會按
時進貢服事他。

○2 亡國後:加爾底亞人將希伯來人放逐到巴比倫,史 以
稱「巴比倫之囚」。前 539 年, 波斯 征服新巴 色

比倫後,希伯來人獲准重返巴勒斯坦,後受希臘與 與
羅 馬 帝 國 輪 番 統 治 。 70 年 , 他 們 反 抗 羅 馬 統 治 遭 猶

鎮壓。羅馬人拆其聖城,驅其族人。爾後 2000 年 王
,希伯來人散落各地,過著「離散」生活。直到 國

1948 年,終在巴勒斯坦重新建國。 置
(2) 猶太教義: 圖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07

○1 希伯來人原本崇拜多神,但亞伯拉罕聲稱,神「耶和華」與他訂有「聖約
」,允諾助其在 迦南 建國,惜因希伯來人未遵守聖約,才會受到神的
懲罰,歷經苦難。摩西出埃及後,在西奈山與神再度訂約,確立希伯來人
對「耶和華」的信仰。此後,希伯來人成為祂的「選民」。
○2 信仰的轉變:
從多神到 原本是多神信仰,亞伯拉罕時開始轉變,接受「與神訂約」
一神 觀念,成為神的選民
○1 西元前八世紀後,進入「 先知 時代」
先知時代
○2 先知運動發展出以「耶和華」為唯一「上帝」的一神論
○1 強調上帝作為造物主,世界在其旨意下運行的理念
一 神 教 ○2 告誡希伯來人必須服從上帝的誡律,勿行不義之事
○3 這些教義,詳載於希伯來聖經中
2. 基督教的發展、傳播:
○1 施洗者約翰發起「救世主」運動
○2 耶穌的傳教:30 歲時受施洗者約翰影響,開始傳教
創教
○3 救世主 運動:約翰發起,遭羅馬總督釘死於十
字架上
○1 耶穌繼承約翰傳教
耶穌之死
○2 29 年,耶穌批評猶太教祭司,被羅馬政府處死
○1 耶穌被其信徒稱為 基督(救世主) ,所創宗教
一世紀 被稱為「基督教」
教義
○2 生前言行紀錄為《新約》,與《舊約》合成為基督
教的《聖經》
○1 原是狂熱猶太教徒,35 年成為基督徒
○2 赴小亞細亞、地中海地區和希臘等地傳教
保羅傳教 ○3 基督教提升為 世界 性的信仰,所有人都能成為
基督徒
○4 提出「使徒」觀念及「因信稱義」的理念
○1 受下層社會歡迎,活動隱密,引起政府疑忌
○2 堅持一神信仰,拒絕膜拜皇帝肖像
一至四 教難期
○3 64 年羅馬大火,皇帝尼祿嫁禍基督徒
世紀
○4 三世紀時,羅馬帝國對基督徒迫害更激烈
教會組織 二世紀後,「主教」制度形成
(續) 合法化 313 年, 君士坦丁 頒布《米蘭詔令》
108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一至四 ○1 380 年, 狄奧多西 一世下詔獨尊基督教。392 年


世紀 ,漸成為國教
成為國教 ○2 依附羅馬帝國行政體系,發展其行政體系
○3 四世紀後,羅馬主教聲望日隆
○4 東西教會分庭抗禮
羅馬主教
六世紀後 六世紀起,西歐教會尊稱 羅馬 主教為「教宗」
地位提升
3. 基 督 教 的 分 裂 : 羅 馬 帝 國 晚 期 分 治 後 , 四 世紀中葉,由於遷都君士坦丁
堡,當地教會地位大為提升,逐漸產生東西教會分立。帝國西部講拉丁語,
信仰羅馬公教。帝國東部說希臘語,接受希臘正教。這些差異,使其最後走
向分裂的局面。

第二節 早期印度文明
1. 印度王朝 與早期 宗教: 印度早期 曾受外 來政權 的統治。 西元前 518 年左右,
波斯皇帝大流士越過興都庫什山,將 西旁遮普 納入帝國版圖,成為第二
十個行省 。西元 前 327 年,滅 掉波斯 的亞歷 山大大帝 從西北 入侵印 度。兩年
後,隨著他的離開,印度的外來政權也隨之瓦解。
○1 是印度第一個統一帝國的王朝,統治者名為旃陀羅笈多‧孔雀
○2 第三代君王 阿育王 :性情殘暴,在對迦陵伽國戰爭中,感到過
於血腥,戰後決心皈依佛教,以佛法治國,是印度佛教的黃金時代
。設立宗教部,派高僧四處弘法,樹立石碑、石柱,敕文以昭示萬
孔雀
民。又在首都召集佛教徒,修訂佛教經典,確定佛教的基本教義和
王朝
戒律,也大力興辦公共事業,去世後,帝國很快衰落
○3 前二世紀後,隨著孔雀王朝滅亡,佛教在印度日趨衰微,不過,它
卻循著兩條路線往外傳播:一是從印度西北傳入 中 亞,再循絲
路往東進入中國;一是從印度東南傳入 東南 亞地區
○1 一世紀初大月氏在中亞所建,勢力伸展到印度北部,直達恆河流域
○2 貴霜王朝控制了中亞絲路交通孔道,掌握東西方的香料、絲綢貿易
,國家因而致富
貴霜 ○3 迦膩色伽 執政時,經濟繁榮,國力強大。他是位虔誠的佛教徒
王朝 ,廣造佛寺、佛塔,並召集佛教高僧討論教義、撰寫經文
○4 大乘佛教:在貴霜時代發展成型,並沿著絲路傳入中國
○5 貴霜人借用希臘化人體藝術雕塑佛像,它們揉合印度本土風格與希
臘風格,形成獨特的「 犍陀羅 藝術」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09

○1 320 年,旃陀羅‧笈多建立
○2 經過三代經營,統一印度北部,發展為強盛帝國。實行中央集權,
統一貨幣,發展對外貿易,因此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發達。
堪稱印度文明的古典時代,在宗教、社會與文化各方面確立印度文
笈多
化的基本風格
王朝
○3 印度教:回歸婆羅門信仰,吸收一部分佛教精神,內涵益加豐富,
一般又稱為「印度教」。印度教因與印度的社會制度結合,漸成為
主流宗教,也吸收不少佛教信徒。十一世紀後, 伊斯蘭 勢力進
入印度,不再寬容佛教,僧眾四散,佛教漸沒落

識補充
■ 笈多王朝時的宗教
婆羅門教自阿育王以來,由於佛教之發展,傳統的信仰便潛入社會的底
流。至此時,已經過整理、修正、結合了民間通俗信仰的濕婆、毗濕奴的崇
拜,成 為新的 印度教 ( Hinduism) 起而 復興。 此時對 於古典 梵語( Classical
Sanskrit) 之 復 興 , 且 被 採 作 公 用 的 語 文 , 與 婆 羅 門 教 的 復 興 有 關 , 大 乘 梵
文佛典完成譯寫的工作,大致也與笈多朝的梵語復興有關。此王朝諸王的信
仰也以婆羅門教為基礎,也有以個人身分對佛教表示好感的,或進而尊崇佛
教的。笈多王朝的婆羅阿迭多二世(Bālāditya II),為了紀念征戰的勝利,
便建了一座很大的佛寺,那便是有名的那爛陀寺。北印度地區接連被數位主
張毀佛的王公所統治,據稱毀壞佛寺達數千所以上。
(參考資料: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臺北:法鼓文化, 1999 年,頁 264-
265)

2. 印度文明與東南亞:
(1) 印度文明對東南亞:以商業與宗教作為文化傳播的後盾。早在前五世紀,印
度商人已造訪東南亞。之後數百年,印度商人帶來各類物品與東南亞進行交
換。印度宗教、文字、朝廷禮儀、政權模式等藉此傳入東南亞。
(2) 印度宗教:前三世紀起,婆羅門教、大乘佛教先後傳入此地。
○1 東 南 亞 史 上 的 第 一 個 國 家 , 統 治 階 層 來 自 印 度 , 婆 羅 門 教 於
一世紀之前傳入,影響當地的文字、雕塑與建築等
○2 一 世 紀 末 正 式 建 國 , 陸 續 有 印 度 佛 教 僧 伽 前 來 。 之 後 成 為 海
扶南
上霸權,與印度、中國維持活絡的外交與貿易關係
○3 使用印度曆法,依印度習俗,規定鰥夫寡婦不得再婚
○4 五、六世紀,許多高僧前往中國弘法與翻譯佛經
110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192 年左右出現。經過一個世紀,已相當印度化, 城市皆以梵


占婆 文命名,國王也取印度名字,虔誠信仰婆羅門教神祇濕婆神,
並奉獻土地、建造寺院
○1 建 立 於 六 世 紀 , 深 受 印 度 文 化 影 響 , 歷 代 君 王 均 大 力 修 建 印
度教寺廟,以樹立個人權威
真臘
○2 吳哥 王朝的蘇利耶跋摩二世最著名。他自稱是毗濕奴的
化身,所建吳哥窟充分展現印度文化在東南亞的勢力
(3) 佛教在東南亞:
○1 佛教傳 入東南 亞後 ,緬 、泰一 帶的孟 族及 其建 立的國 家,多半
接受 大乘 佛教,形成與印度教並存的局面。五、六世紀
時,這些地區信仰佛教的平民日多,有超過印度教之勢
上座部
○2 七世紀末,下緬甸、泰國中部開始信仰上座部佛教
佛教
○3 十二世紀,錫蘭亦成為上座部佛教的勢力範疇
○4 十四世 紀後, 上座 部佛 教取代 大乘佛 教, 成為 中南半 島信仰的
主流宗教
○1 越南受中國文化薰陶,篤信大乘佛教
大乘
○2 馬來半 島與南 洋群 島, 婆羅門 教約於 三世 紀傳 入;大 乘佛教至
佛教
遲於五世紀傳入
(4)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在馬來西亞、爪哇 東
和蘇門答臘等地,印度宗教向來位居主 南

流。十五世紀後, 伊斯蘭 教成為馬 宗

來半島與南洋群島的主要宗教。




識補充
■ 扶南國女王柳葉
中國史書上的「扶南」國,明代後,改譯為「柬埔寨」。西元一世紀末
,扶南地區處於母系社會。一位名叫柳葉的少女,貌美且體壯睿智,被各部
落推舉為領袖並建國,成為柬埔寨史上第一位國王。扶南國軍隊後被來自「
激國」(可能來自印度或馬來半島)的混填擊敗,柳葉女王於戰敗後嫁給混
填為妻,兩人共治扶南。混填帶來先進的農耕技術,改善了扶南國人民的生
活,並向漢朝稱臣進貢。之後,扶南拓地千里,也成為海上霸權。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11

第三節 早期伊斯蘭文明
1. 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
(1) 創教過程:
○1 穆罕默德 出生於麥加,到過其他城市,接觸猶太教與基督教,對一神
論、創世復活與先知救主等觀念有一定認識。他自信得到神的付託,此後
在 麥加 講道。他主張破除偶像,信仰唯一的真神阿拉。這些主張違背
了阿拉伯傳統的多神信仰,麥加人遂仇視穆罕默德。
○2 622 年,穆罕默德被迫逃亡到鄰近的麥地那,伊斯蘭教稱此次逃亡為「黑
嗤拉」,意即「遷徙」。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模式
。在勢力穩固後,攻占麥加,信徒稱之為「聖戰」。
(2) 經典教義:
○1 穆罕默德稱本人是最後一位先知,要世人「歸順阿拉」,其教稱「伊斯蘭
」,意即「歸順」;信徒稱「穆斯林」,即「歸順阿拉者」。
○2 教義被集成伊斯蘭的經典 ── 《古蘭經》,沒有繁複儀式,要信徒注意清
潔、寬恕仇人、禁食豬肉、禁止飲酒。
○3 信徒須遵守:信仰唯一的真神阿拉;每日朝麥加祈禱 五 次;奉獻部分
所得,救濟窮困的穆斯林;每年禁食 一 個月,期間白天不得進食;一
生盡可能至麥加朝聖一次。
2. 伊斯蘭帝國的擴張與分裂:
○1 穆罕默德的繼承者開始向外擴張
○2 633年起, 首先 往 西攻下 敘 利亞 與埃 及 ,並 向西 北 非推 進。 並 也
擊敗 拜占庭 海軍,獲得東地中海的掌控權、東入波斯,橫
掃中亞地區,遠達印度邊境
○3 八 世 紀 前 期 , 阿 拉 伯 人 建 立 了 一 個 橫 跨 歐 、 亞 、 非 三 洲 的 伊 斯
蘭帝國。阿拉伯人勢如破竹的主要因素如下:
政治 穆罕默德去世後,有分裂的隱憂。統治者意識到,唯
伊斯蘭帝 因素 有對外發動征戰,才能凝聚各部落向心力
國的擴張 阿拉伯人原就兼以經商營生,穆罕默德統一阿拉伯半
經濟
島,正好符合商隊利益,如能繼續對外擴張,不僅可
因素
暢通經商管道,亦有利於爭奪新財源
拜占庭與波斯兩大帝國因長期對抗,兩敗俱傷,予以
外力
阿拉伯人崛起之機。飽受兩大帝國壓制的鄰近小國,
因素
亦對阿拉伯軍隊的解放表示歡迎
宗教 阿拉伯人對外族向來採取寬容政策,各族只要願意接
因素 受統治,即可受保護,同時保有自己的傳統
112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1 穆 罕 默 德 逝 世 後 , 其 繼 承 人 稱 為 哈 里 發 。 前 四 任 哈 里 發 都 來 自
推舉,他們是先知的早期信徒,宗教地位崇高,權威穩固
○2 660 年 , 為 了 產 生 哈 里 發 的 方 式 , 伊 斯 蘭 內 部 爆 發 爭 執 , 導 致
分裂。穆罕默德逝世後,為了如何產生哈里發,伊斯蘭教分裂
成什葉派與 素尼 派:
主張穆罕默德的家族成員,方有資格繼承哈里發之
什葉派 位。擁護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及其後裔的繼
承權,獨尊《古蘭經》,常反抗背離經典的哈里發
認為哈里發是世俗統治者,可由任何適任之人擔任
素尼派 。不獨尊《古蘭經》 。多數穆斯林較能接納此溫和
路線,遂成為伊斯蘭教最大宗派
○3 帝國分裂:
伊斯蘭帝
a. 奧瑪雅王朝:656 年,敘利亞總督 穆阿 維亞 挑戰哈里發
國的分裂
阿里領導權,導致伊斯 蘭帝國分裂。建「奧瑪 雅王朝」;以
敘利亞為基地,建都大 馬士革。世襲政權,仿 效拜占庭帝國
行中央化的官僚統治, 以取代阿拉伯部族自治 傳統。後期,
哈里發日益世俗化,引發什葉派不滿
b. 阿拔斯王朝:750 年, 阿拔斯 家族發動革命,攻占大馬
士革,後遷都巴格達建 立阿拔斯王朝。王朝得 東方穆斯林支
持,以及波斯人和土耳其人的暗助
c. 倖存的奧瑪雅王室輾轉流亡到西班牙,在哥多華重建王朝
d. 法提馬王朝:十世紀上半,埃及的伊斯蘭信徒另擁 阿里
後裔,在開羅建法提馬王朝
e. 三王朝鼎立,皆以正統自居,致力於伊斯蘭勢力的擴展,共
同形成一個「穆斯林世界」

3. 伊斯蘭的經貿與文化:
經濟活動相當活躍,國內外商業發達。伊斯蘭法律與社會尊重商
經 濟
人、鼓勵商業。帝國境內交通便捷,金銀幣普遍流通
○1 陸路貿易方面,阿拉伯商隊絡繹不絕於亞洲內陸
海陸貿易 ○2 海洋商業方面,阿拉伯商船往來於紅海、地中海、印度洋,到
達東南亞,更遠抵唐宋帝國,是中古時代國際貿易的主角
○1 發展出複雜的商業技術,特別是在遠洋貿易方面,他們懂得合
商業技術 組公司,以分擔貿易風險
○2 大商人在各地派駐業務代表,以憑證貿易取代金銀交易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13

○1 大城市如巴格達、開羅、大馬士革等
城市興起
○2 巴格達 是伊斯蘭帝國商業網路中心,世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融會希臘、羅馬、拜占庭、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文化,創造了
文化特色
一種別具特色的伊斯蘭文明
○1 阿拔斯 王朝是伊斯蘭文化的黃金時代。重文化,獎學術
○2 九世紀在巴格達設立一座「智慧堂」,作為發展學術的重鎮,
供許多伊斯蘭學者作研究
學術活動
○3 推動「百年翻譯運動」,翻譯波斯典籍、希臘科學與哲學、印
度數學、天文學與醫學等著作。 十二 世紀歐洲人接觸的希
臘哲學作品,就是從阿拉伯語譯本轉譯的拉丁文譯本
○1 阿拉伯學者大量吸收外來科學理論精髓,再加以印證或修改。
如數學家把 印度 傳入「零」的觀念和數字應用於數學
○2 天文學家製造精密天文儀器,編制天文表,大馬士革與巴格達
更設有天文臺,進行天象觀察
科學醫學 ○3 煉金術者因從事實驗,發現許多化學元素,同時發展出蒸餾、
結晶與昇華等化學方法
○4 阿拉伯醫生擅長外科手術與臨床醫學,留下不少著作。如 伊
本‧辛那 的《醫典》一書,在中世紀後期西傳,成為 歐洲大
學的醫學教本
○1 十世紀開始,有些來自阿拉伯、波斯與印度的穆斯林商人陸續
至南洋發展。他們每到一地,就學習當地語言,接受當地習俗
,甚至同當地的婦女通婚
宗教傳播
○2 皈依伊斯蘭教相對容易,無須繁瑣儀式,因此吸引不少南洋的
統治菁英、商人與民眾改信。到了十五、十六世紀,伊斯蘭教
一躍成為馬來半島與南洋群島的主要信仰
○1 建築成就以 清真寺 為代表
○2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會堂,其建築要素如方牆、柱廊、半圓拱頂
建築藝術
與尖塔等,都可在拜占庭、伊朗與印度的建築中找到先例,顯
示其兼容並蓄的特點
○1 文學創作才華,表現在詩與小說方面
○2 詩人常在軍隊出征前,吟詩以激勵士氣。阿拉伯口頭文學最知
文學創作 名的作品,當以《天方夜譚》為代表,約成書於 九 世紀,
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小說,以 巴格達 為背景,成為世界文學
的經典,更是了解阿拉伯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
114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識補充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有 243 個故事。西方
稱為《阿拉伯之夜》,中國稱為《天方夜譚》。約在西元八、九世紀之交出
現早期手抄本,十二世紀時,埃及人首先使用《一千零一夜》的書名。故事
中的男主角,是古代阿拉伯某海島上的薩桑王國國王山努亞,據說山努亞國
王生性殘暴,曾因王后行為不端,將其殺死。此後每日會娶一名少女,翌日
晨間即殺掉。宰相女兒山魯佐德自願嫁給國王來拯救無辜女子,用講故事的
方法化解國王的殺意。

一 基督教、佛教、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比較

項 目 基督教 佛 教 印度教 伊斯蘭教


創教者 基督 釋迦牟尼 自然演化 穆罕默德
發展期 一世紀 前六世紀 三世紀 七世紀
十一世紀分裂 七世紀後期,分裂
一世紀,分化
分 裂 為羅馬公教與 - 為素尼派與什葉派
為大乘與小乘
希臘正教 等

( 1.650 年 左 右 , 第 三 任 哈 里 發 奧 斯 曼 決 定 統 一 《 古 蘭 經 》 版 本 , 以 確 保 《
一、單選題 古蘭經》神聖性,散布在各地版本被運往麥地那後,全數銷毀。至今各
種語言譯本雖多,但穆斯林仍以誦讀阿拉伯文的版本為主)
( A ) 1. 某位史家稱伊斯蘭世界為「居於中間的文明」,因其地理疆界處各文
( 2.根 據 學 者 明中間,並兼納許多文明的元素,如接受印度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
研究,《
奧 義 書 》 造紙術。然而,伊斯蘭社會卻是遲至十八世紀才逐漸接受印刷術,且
最早出現
於 西 元 前 早期印製的都屬辭典、數學類作品。推測其因最可能 是 (A)懼怕褻瀆
九世紀左
右 , 佛 教 經文 (B)輕視學術發展 (C)施行愚民政策 (D)鄙視異國發明
的創立也受其影響。在《奧義書》「梵我一如」思想基礎上產生了吠檀多派
,後來影響到婆羅門教改革者商羯羅) 【102.指考】
( B ) 2. 「吠陀經」和「奧義書」都是古代印度婆羅門信仰的重要經典。「吠
陀經」是婆羅門信仰的基礎,「奧義書」則是針對婆羅門信仰流弊而
起的反省與改進。從「吠陀經」到「奧義書」,印度婆羅門信仰有何
變化? (A)從 一 神信 仰到 多 神崇 拜 (B)從犧 牲獻 祭 到哲 學 思辯 (C)從
消極出世到積極入世 (D)從有神主義到無神主義 【102.指考】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15

( A ) 3. 一個地區的社會結構有時會因宗教信仰改變而發生變動。西元三世紀
時,南洋群島出現信仰「甲」宗教的國家,受其理念的影響,社會階
級嚴明。西元五世紀後,「乙」宗教傳入,與「甲」宗教競爭,並於
三個世紀後取代之而成為主流宗教。在新宗教影響下,該地區的社會
階級泯滅。請問:上述「甲」宗教和「乙」宗教分別為何? (A)印度
教 ; 佛教 (B)佛 教; 伊斯 蘭 教 (C)伊 斯 蘭教 ;基 督 教 (D)佛 教 ;印 度
教 【99.指考】
( A ) 4. 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是從古印度的婆羅門傳統衍發而來。佛教與
耆那教起源於對婆羅門信仰的反抗,而印度教則主要是繼承、並改革
婆羅門傳統而來。這三種宗教雖然有各自不同的發展,但仍共同接受
婆 羅 門傳 統 的某 些理 念, 例 如: (A)輪 迴思 想 (B)犧牲 獻祭 (C)素 食
精神 (D)種姓制度 【98.學測】
( A ) 5. 某人宣示:你們要遵守我的誡命,不可與你們要去的那地方的居民妥
協。相反的,你們要摧毀他們的祭壇,砍倒他們的神柱和神像。這段
敘述應來自下列何者? (A)摩西 率人出埃及時 的聲明 (B)周公東征時
對軍隊的誓詞 (C)墾首 對移民臺灣者的說法 (D)拿破崙率兵征俄時的
宣傳 ( 6.十 四世紀,拜占庭帝國面臨許多外患,如倫巴底人、斯
拉夫人、阿拉伯人等,海外貿易萎縮,故非正確答案)
【96.指考】
( B ) 6. 某書描述歷史上某一勢力:「它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經
( 7.題 幹 所 述 為
泰國成年男 由遍布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廣大商務網及交通網,交易種類繁多的商
子的情況。
泰國信奉的 品:從非洲進口奴隸和黃金,從歐洲進口奴隸和羊毛,並與亞洲文明
佛教,是一
般稱為「小
國家交易糧食、香料和各式各樣的織品。」這個勢力最可能是下列何
乘佛教」的 者? (A)二世 紀 時的 羅馬 帝 國 (B)九 世 紀的 阿拔 斯 帝國 (C)十 四世 紀
「上座部佛
教」,故答 的拜占庭帝國 (D)十九世紀時的大英帝國 【95.指考】
案 為 (D))
( D ) 7. 一本教科書描述某地區的宗教生活:「在這個地區,它一直是居於主
流地位的宗教,現在仍是大多數人的虔誠信仰。過去,年輕男人幾乎
都按慣例,到寺院度過兩年時光,現在這樣做的人也很多。他們要剃
光頭、披黃色袈裟、捧討飯缽。成年以後,他們也要為正道做出許多
犧牲。」這個地區盛行 的應是下列哪一種信仰 ? (A)藏 傳佛教 (B)婆
羅門教 (C)大乘佛教 (D)小乘佛教 【95.指考】
( C ) 8. 西亞某個建於十六世紀的清真寺,以繪有人像等各種圖形的瓷器碎片
做為建材。幾位同學對此發表意見,以下哪個說法是對的? (A)這些
瓷器因為繪有人像,被反對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教徒敲碎,改作為建材
(B)這些瓷器掠自拜占庭,伊斯蘭教教義禁止使用瓷器,故改為建材使
用 (C)這些瓷器來自中國與日本,因為長途運輸破損, 才被改作建材
使用 (D)這些瓷器是來自印度,因為上面印度教的符號而被敲碎,作
( 8.雖 然 伊 斯 蘭 教 不 拜 偶 像 , 但 並 未 規 定 不 得 使 用 瓷 器 。
116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題幹為十六世紀的西亞清真寺,而當時拜占庭已滅亡
。 選 項 (C)說 明 瓷 器 透 過 十 六 世 紀 的 貿 易 網 路 從 中 國 與
為建材使用 日本運到此地,屬合理之敘述,可推斷為正解) 【93.指考】
( B ) 9. 東南亞受兩大文明古國 影響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相似 (B)位置接近
(C)海運便利 (D)半島與島嶼分布廣大
( B ) 10. 下列何人在位時期,是 印度佛教的黃金時代? (A)釋迦 牟尼 (B)阿育
王 (C)馬哈維拉 (D)達摩
( D ) 11. 根據伊斯蘭教《古蘭經》,所有的人須絕對服從無上權威的阿拉旨意
,此出發點與下列哪些 宗教相同? (A)祆教與 印度教 (B)基督教與佛
教 (C)猶太教與婆羅門教 (D)基督教與猶太教
( B ) 12. 右表是小明整理的世界醫學史年
表。請問:表中所舉九至十一世 年 代 醫學成就

紀世界醫學的成就,最有可能是
哪一民族貢獻的成果? (A)印度 九 世 紀 能鑑別天花與麻疹
人 (B)阿拉伯人 (C)羅馬人 (D)
法蘭克人 十 世 紀 外科名著《方法》問世
( D ) 13. 有資料記載:「敘利亞與埃及的基督徒視穆斯林阿拉伯人為他們擺脫
十一世紀 《醫典》問世
拜占庭帝國的解放者,常歡迎他們入侵。」這樣的記載 (A)是不正確
的,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是不相容的,基督徒不可能歡迎穆斯林
(B)是不正確的,拜占庭帝國是基督宗教國家,哪有基督徒要擺脫基督
宗教的統治而歡 迎穆斯林異教徒入侵的道理 (C)是正確的,基督宗教
與伊斯蘭教同是一神的宗教,教義雷同處太多了,兩教的信徒常不分
彼此 (D)是正確的,阿拉伯人對異教徒寬大包容,對征服地區也採行
放任自由的統治原則,所以基督徒視他們為解放者 【臺南二中】
( B ) 14. 某書提到:「西元二世紀後,佛教在發源地印度本土已逐漸沒落,卻
在中亞地區仍盛行。」請問:此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下列哪一
個王朝的政策提倡所致? (A)孔雀王朝 (B)貴霜王朝 (C)笈多王朝
(D)蒙兀兒王朝
( C ) 15. 現代商業經營型態中常見的「公司」組織,一般認為可達到集資經營
、分享利潤與分擔風險的目的。請問:「公司」組織最初起源於何者
? (A)印度半島 (B)中國大陸 (C)阿拉伯半島 (D)義大利半島

( 1.選 項 (A)中 羅 馬 帝 國 皇 權 大 多 以 帝 國 普 遍 [ 或 共 同 ] 事 務 為 關 注 主 題 , 基 督
二、多選題 教創立後逐漸在羅馬帝國境內傳布,因此屬於帝國政府須關注的政務)
( BDE ) 1. 以下是兩則有關羅馬帝國時代的資料:
資料甲: 「羅馬 前期皇 帝甚少主 動採取 影響全 帝國的措 施,通常
於 地 方社 群或 個 人要 求後 才 做出 回應 。 皇帝 與人 民 接 觸
最主要的模式為『要求與回應』。」
第三篇 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117

資料乙:「西元 112 年小亞細亞總督蒲林尼寫信向羅馬皇帝圖拉


真 請 示如 何對 待 基督 徒。 圖 拉真 回覆 : 『你 處理 基 督 徒
的 方 式很 正確 ; 要規 定一 個 普 遍 原則 , 以為 處理 這 類 事
的標準是不可能的。』」
比 較 兩 則 資 料 , 下 列 哪些 說 法 較 合 理 ? (A)兩者 全 無 關 連 , 甲 談
羅 馬 帝 國 皇 權 特 性 , 乙則 呈 現 帝 國 處 理 基 督 教的 問 題 (B)兩 者 角
度不同, 甲是整體 地概 論皇帝作 為,乙是 一則 皇帝作為 的具體例
證 (C)兩 者 觀 點 不 同 ,甲 說 明 羅 馬 皇 帝 角 色 較為 消 極 , 乙 凸 顯 皇
帝角色較為積極 (D)兩者 可 以 印 證 , 甲 有 關 羅馬 皇 帝 的 分 析 論 點
能 從 乙 的 具 體 實 例 中 得到 支 持 (E)兩 者 可 以 對應 , 甲 對 皇 帝 角 色
的分析有助於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關係 【102.指考】
( BC ) 2. 三位史家 解釋西元 七、 八 世紀阿 拉伯帝國 的擴 張。史家 甲:「阿
拉伯人朝 向單一目 標: 征服世界 ,使所有 人皈 依伊斯蘭 教。」史
家乙:「 穆斯林社 區的 統一可藉 由對外攻 擊而 獲得維持 ,這也會
提升哈里 發的權威 。」 史家丙: 「一開始 的大 征服並非 伊斯蘭的
擴 張 , 而 是 阿 拉 伯 民 族的 擴 張 。 」 以 下 何 者 為是 ? (A)甲 不 同 意
宗教性因素 (B)乙 強 調 是 政 治 性 因 素 (C)丙 不 同 意 甲 的 解 釋 (D)
丙著眼於宗教性因素 (E)甲和乙的說法沒有差別 【98.指考】
( BCE ) 3. 阿 拉 伯 人 在 科 技 方 面 有很 高 成 就 , 其 原 因 有 哪些 ? (A)有 《 古 蘭
經 》 作 為 靈 感 和 知 識 的來 源 (B)造 紙 術 傳 入 ,便 於 知 識 之 傳 播 及
保存 (C)設 有 大 學 和 圖 書 館 推 動 科 學 研 究 (D)發 明 了 零 的 觀 念 及
代數學 (E)吸收了古典希臘科學的菁華
( CD ) 4. 下列有關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敘述,哪些正確?
(A)都 由 被 迫 害 的 弱 小 民族 所 創 , 故 在 初 期 都 富有 戰 鬥 性 與 侵 略性
(B)都 有 非 常 嚴 密 的 一 元 化 教 會 組 織 (C)在 宋 元 以 前 都 已 傳 入 中 國
, 或 至 少 曾 一 度 在 中 國出 現 (D)在 初 期 或 傳 播的 過 程 中 , 都 曾 吸
收異教文化的因素 (E)都有輪迴與復活的觀念

三、簡答題
1.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全世界信 仰人口極多。請問:佛
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是承襲哪些宗教而來?
答 :佛教 ── 婆羅門教;基督教 ── 猶太教;伊斯蘭教 ── 猶太教、基督教。
118 高中歷史(三)學習手冊
2. 伊斯蘭勢力能夠在短期內迅速擴張,阿拉伯人的宗教狂熱是主要的動力。請
問:
(1) 阿拉伯帝國統治的地區,對各地與各族文化多採何種態度?
(2) 阿拉伯勢力東向發展時,和中國的哪一朝代接觸?當時的中國人稱他們為
何?
(3) 承上題,當時的中國人與其發生哪一戰爭?
答 :(1)兼容並蓄;(2)唐朝,大食;(3)怛羅斯之役。

3. 三世紀後,基督教會內部因教義、儀式與政治力量介入等因素逐漸出現分裂
之勢。可是直到哪一年代時,東西方教會才正式分裂?
答 :1054 年。

4. 1991 年 以 來 , 美 國兩 任 布 希 總 統 , 皆因 各 種 理 由 , 出 兵 伊 拉克 。 請 問 : 伊
拉克首都巴格達,曾是哪一個伊斯蘭政權的首都?
答 :阿拔斯王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