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东姑阿都拉曼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dul Hamid Shah)

任职: 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
任期: 1963 年 9 月 16 日-1970 年
出生日期: 1903 年 2 月 8 日
逝世日期: 1990 年 12 月 6 日
出生地点: 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吉打州阿罗士打
逝世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
妻子: 第三任妻子诺扎克·巴拉克巴哈

马来亚第一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东姑)在 1903 年 2 月 8 日出生,


他是苏丹阿都哈密第六任妻子仄孟查拉惹的第六个孩子,仄孟查拉惹是暹罗州首领的
女儿。在吉打,同胞们的关系与暹罗人非常息息相关;当时东姑出生后吉打仍提供贡
物于暹罗。直到 1909 年,暹罗政府与英国签署了曼谷合约后,吉打转由英国统领。

东姑的家庭中总共拥有 45 名孩子,在众多兄弟姐妹中,身为小男孩的他受到父亲的特
别关注。他也受到他两位哥哥,东姑莫哈默仄瓦与东姑尤索夫的关心,他们负起教导
年轻和易受影响的东姑。东姑尤索夫和东姑被送往曼谷的一所学校就读,在那里他们
与身为暹罗王养子的东姑莫哈默仄瓦在曼谷同住。然而,因为东姑尤索夫在曼谷逝世 ,
东姑被送回吉打,接着转移至槟城的大英义校求学,较后被送往英国剑桥的圣凯特琳
娜学院。当他完成他的文学学士学位归来,他的哥哥东姑莫哈默仄瓦再次送他回英国
修读法律。

东姑在 1957 年为马来亚宣佈独立

东姑被父亲取名为博特拉。他被马来西亚人民称为
国父或独立之父,是因为他把马来亚从英国统治中
争取到独立。在马来亚取得独立后﹐东姑阿都拉曼
当上了首相﹐直到 1970 年。

黄宫殿

虽然他的家乡位于亚罗士打,他并不把黄宫殿视为自己的家,他最后居住在宫殿是在
他修读完法律学后,从英国返回国的时候。他的一生多半在槟城与孩子们一起度过﹐
他居住在政府所提供的房子。当今,黄宫殿已被改为皇家博物院。
笼牙皇家陵墓

东姑阿都拉曼,一位亚罗士打的王子及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
相,于 1990 年 12 月 6 日年逝世。终年 87 岁。他的遗体葬在
吉打州笼牙皇家陵墓,与他的父亲及至亲兄弟一起。

敦阿都拉萨

任职: 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
任期: 1970 年 9 月 22 日 - 1976 年 1 月 14 日
出生日期: 1922 年 3 月 11 日
逝世日期: 1976 年 1 月 14 日
出生地点: 彭亨北根
逝世地点: 英国伦敦
妻子: 拉哈诺雅
职业: 律师
政党: 巫统
 依斯迈拉曼 (1970 - 1973)
副首相:
 胡申翁 (1973 - 1976)

敦 阿都 拉 萨 ,或 敦拉 萨或 阿卜 杜 拉 · 拉 扎克 (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 年 3 月 11 日-1976 年 1 月 14 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
从 1951 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
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 ,
一直到 1970 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
之职位。

阿都拉萨出生于彭亨州,少年时期曾在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较后获奖学
金在新加坡莱佛土学院攻读。1950 年在英国考获法律学位,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于 1950 年参加巫统,并且被选为巫统青年团团长。1951 年出任巫统副主席。1955


年,参加马来西亚首次全国立法议会之大选。1956 年,联盟代表团前往英国谈判独立,
他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除了副首相职位之外,他亦曾兼任乡村发展部长,国防部长
之重要职位。

1969 年,五一三事件发生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阿都拉萨出任国家行动理事会主任。
1970 年 9 月 22 日,东姑阿都拉曼退休,他乃接任首相之职位,并且署理国防及外部长。

巫统在阿都拉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连串的新政策,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政策,宣布新
经济政策,俾在 20 年内建立起一个马来人的经济社会,这给巫统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一路来,原本由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 1969 年大选中受挫,损失


了许多席位。敦拉萨进行活动之下,最先在砂劳越与 人民联合党,较后则槟城民政党,
霹雳州人民进步党,以及泛马回教党,组成了州和中央联合政府。于是,国民阵线组
织便正式成立。

在外交关系方面,阿都拉萨积极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1974 年五月,率领马来西亚代
表团,官式访问北京,正式签署马、中两国建立邦交之协定。而在 7 月,马来西亚举
行第四次之全国普选。

这次之大选,国民阵线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在 154 个国会席位中,赢得了 135 个席位。


而在州议会方面,全国 360 个席位中,国阵赢得了 215 个席位。于是,便产生了一个
强大的中央和各州政府。这可说是阿都拉萨的一项辉煌的成就。
在应付五一三事件以后的国内动荡局面,阿都拉萨所采取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政党的
政治活动手段,去促进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国民阵线的成立,乃基于这一精神,而国
阵取得的成就,也说明此一策略获得了成果。同时,也更
进一步的巩固了巫统的地位。

在巫统里头,当东姑担任主席,阿都拉萨乃担任署理主席 ,
当阿都拉萨任主席后,署理主席乃由敦依斯迈医生担任。
但敦依斯迈医生于 1973 年 8 月突然去世。于是,胡申翁出
任署理主席。阿都拉萨于 1976 年 1 月,在治疗白血病时在
伦敦逝世,终年 54 岁。

阿都拉萨的长子纳吉在阿都拉萨逝世后,积极参政,并在
政坛上一路青云直上。2003 年,马哈迪从政坛退休后,纳吉就出任马来西亚第九任的
副首相。

胡先翁

(Allahyaraham Tun Hussein bin Dato' Onn)

任职: 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
任期: 1976 年 1 月 15 日 – 1981 年 7 月 16 日
出生日期: 1922 年 2 月 12 日
逝世日期: 1990 年 5 月 29 日
出生地点: 马来西亚柔佛新山
逝世地点: 美国旧金山
职业: 律师
政党: 巫统

敦胡先翁(1922 年 2 月 12 日-1990 年 5 月 29 日),又译做敦胡申翁,是一名马来西


亚政治人物,也曾经是一名律师。胡先翁曾于 1976 年 1 月 15 日至 1981 年 7 月 16 日任
职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
生平

胡先翁于 1922 年 2 月 12 日出生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是马来西亚巫统首任主席拿


督翁惹化的儿子,母亲是拿汀·哈丽玛·胡先(马来语:Datin Halimah Hussein)。

青年时代

胡先翁分别在新加坡及柔佛的英文学院(英语:English College)(今苏丹阿布巴卡学
院,马来语:Maktab Sultan Abu Bakar)完成他的中小学教育。毕业后,在 1940 年
加入了柔佛军队成为一名学员。次年,被送往印度德拉敦的印度陆军官校受训。毕业
后加入印度陆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往中东服役。战后,因其实战经验而获
得英国政府聘请为拉瓦尔品第“马来亚警察召募与训练中心”的教官。

1945 年,胡先翁返回马来亚并受任命为新山警察学校的指挥官。次年,他参与了马来
亚公共服务成为柔佛昔加末的行政官员助理。随后,又被派往雪兰莪州任职,担任巴
生县与瓜拉雪兰莪县的官员。

从政

由于胡先翁生在一个富有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响,所以在
担任公务员的同时,他也积极地投入了政治活动。马来人统一机构(巫统)在 1946 年
成立后,他就被委任为副秘书长。1950 年,他成为了巫统青年团(巫青团)的第一任
团长,随后,又被推选为巫统秘书长。与此同时,他受委为联邦议会议员,并兼任柔
佛州立法议会议员及柔佛州行政委员会委员。

然而,他还是在 1951 年随父亲翁惹化退出巫统,并加入了他父亲新创办的马来亚独立


党以及随后的国家党。由于他父亲的新政党一直得不到大众的广泛支持,在连连失利
下,他也渐渐地淡出政治圈,转而前往英国林肯律师学院(英语:Lincoln's Inn)深
造。在 1958 年,他考获“出庭律师”的资格,回国后就在吉隆坡开设了自己的律师楼,
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复出

1968 年,胡先翁在当时副首相阿都拉萨的游说下重新加入巫统,随后,在 1969 年的大


选中为联盟赢得了柔佛新山东区的国会议席。在经历五一三事件之后,1970 年在阿都
拉萨的新内阁中担任教育部长。

1972 年,胡先翁在巫统代表大会中获选为巫统副主席。1973 年 8 月 8 日,被巫统最高


理事会任命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 8 月 2 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
迈医生。13 日,晋升为副首相兼贸易与工业部长。
1976 年 1 月 14 日,首相阿都拉萨在伦敦病逝。15 日,胡先翁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
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17 日,在巫统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中受确定为巫统代主席。
1978 年,在巫统党选中不劳而获,成为巫统主席。

年表

 1922 年    :2 月 12 日生于柔佛新山。


 1942 年(20 岁):在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等地参与了阿拉曼战役。
 1945 年(23 岁):回国后被任命为新山警察司令官。
 1946 年(24 岁):参加了父亲拿督·翁·惹化发起的柔佛“半岛马来人运动”
(马来语:Pergerakan Melayu Johor Semenanjung),并受委为巫统副秘书长。
 1950 年(28 岁):受委任为巫统青年团第一任团长,并出任联邦议会议员,同
时兼任柔佛州立法议会议员及柔佛州行政委员会委员。
 1951 年(29 岁):跟随父亲退出巫统、创办马来亚独立党(IMP)以及随后的
国家党。
 1958 年(36 岁):在英格兰林肯律师学院考获法律学位。
 1968 年(46 岁):在当时副首相敦拉萨的游说下,重新加入巫统。
 1969 年(47 岁):6 月时,受委任为巫统工作委员会(今巫统最高理事会)委
员。
 1970 年(48 岁):9 月时,成为教育部长。
 1972 年(50 岁):获选为巫统副主席。
 1973 年(51 岁):8 月 8 日受巫统最高理事会委任为代理署理主席,以接替逝
世的原署理主席敦伊斯迈医生,并在 8 月 13 日受委任为副首相,同时兼任贸易与
工业部长职务。
 1976 年(54 岁):随着敦拉萨逝世,被任命为巫统主席;1 月 15 日,成为马来
西亚第三任首相。
 1978 年(56 岁):在党选中不劳而获当选巫统主席。
 1981 年(59 岁):表明不想再留任巫统主席甚至退出国家领导圈子的意愿后,
在 7 月以健康理由辞去了首相一职,并由拿督斯里马哈迪接任。
 1990 年(68 岁):5 月 29 日因心臓病而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葬于吉隆坡国家回
教堂英雄墓园。
敦马哈迪
(Mahathir bin Mohamad)

任职: 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
任期: 1981 年 7 月 16 日 – 2003 年 10 月 31 日
出生日期: 1925 年 12 月 20 日 
出生地点: 马来西亚吉打州亚罗士打
妻子: 茜蒂哈斯玛
职业: 医生
政党: 巫统
敦马哈迪·本·穆罕默德(马来语:Mahathir bin Mohamad,1925 年 12 月 20 日-),
生于吉打州的亚罗士打,曾任于 1981 年至 2003 年间担任马来西亚首相一职,后于
2003 年 10 月 31 日正式把首相的职务转交于 zh-hant:阿都拉·巴逹威。

1964 年,马哈迪·本·穆罕默德以医生的专业身份代表巫统竞选国会议员,竞选获胜
后进入国会,历任各种内阁职位,1976 年担任副首相,1981 年出任首相。2003 年,他
在举行巫统大会上,宣布退休。

马哈迪·本·穆罕默德是一名深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马来西亚首相期间,
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现代化的工程师。无论如何,他也备受批评,特别是他的权威式的
领导方式及其裙带作风。

拥有“Dr. M”之称的马哈迪·本·穆罕默德,在国际舞台上也非常积极,特别是以热
切推动“亚洲价值观”著称。

2008 年 5 月 19 日,马哈迪宣布退出巫统,并且表示只有巫统主席兼首相 zh-hant:阿


都拉·巴逹威辞职下台后才会重新入党。
阿都拉·巴达威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

任职: 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
2003 年 10 月 31 日 – 2009 年 4 月 2
任期:

出生日期: 1939 年 11 月 26 日
出生地点: 槟城
恩顿玛末(已故)
妻子:
珍阿卜杜拉(现任)
职业: 公务员
政党: 巫统,国阵
敦 阿 卜 杜 拉 · 艾 哈 迈 德 · 巴 达 维 ( 马 来 语 : Tun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 年 11 月 26 日-),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
马来西亚首相。

1999 年 1 月 8 日,前任首相马哈蒂尔改组内阁,委任原外交部长阿都拉·巴达威为副
首相兼内政部长,中止了外界对副首相人选的猜测,也使阿卜杜拉一跃而为万众注目
的政坛明星。阿卜杜拉作为巫统元老及资深内阁部长,的确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
位的资格;而且,基于政治现实,马哈蒂尔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补权力
真空;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卜杜拉,遂成为马哈蒂尔的选择。

生平

阿卜杜拉出生于槟城,他的祖父 Syeikh Abdullah Fahim 是阿拉伯裔,他的外公 Ha


Su-chiang 则是来自海南三亚的回族穆斯林。

阿卜杜拉参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秘书。1978 年全国大选,他中选为槟城
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之后于 1980 年受委为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并于同年 9 月擢升
为直辖区副部长。

阿卜杜拉的父亲也是一名巫统领袖。他的家族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因此 ,
他也就“子承父业”。八七年巫统党争中,这成了他最终选择归队的一个因素。早年
的阿卜杜拉在槟城接受教育。他于 1964 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后加入巫统。
他的背景与他的前任同僚,前副首相安华相当接近。
不过,两者虽然同是来自槟州,并先后在马来亚大学受教育,份属“师兄弟”,阿卜
杜拉和安华的作风,却完全不同。在气质上,阿卜杜拉没有安华“狂飙英雄”式的传
奇色彩,也没有安华雄辩滔滔的口才,既使在青春焕发的大学时代,阿卜杜拉也是一
位沉着的人物;他的温和形象尽管没有安华那么突出,但是,也全无安华锋芒毕露,
咄咄迫人的锐气,更容易为人接受。

因此,这两者在气质、个性上的迥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日后在意识形态、政
治斗争路线、行事作风及价值观念的差距。在安华被马哈蒂尔吸纳进入巫统,并在槟
城峇东埔参选以来,阿卜杜拉便感到这位“同乡兼学弟”的威胁。

尔后,两人在政治上的不咬弦,特别是在巫统槟州联委会中,安华以后来居上之势,
登上槟州巫统主席职,阿卜杜拉任副主席,更令当时的巫统党员,有着难以取舍的矛
盾情意结。

1981 年,阿卜杜拉升做首相署部长,并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兼出任 巫统槟


州联委会主席。1984 年,他中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1986 年,阿卜杜拉
被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 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姑拉沙里及拿督慕沙希淡的B队,
与拿督斯里马哈蒂尔的A队抗衡。阿卜杜拉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 ,
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 1988 年,新巫统成立,阿
卜杜拉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 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
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在 1990 年巫统党选中,阿卜杜拉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 1991 年在内


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不过,他却在 1993 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
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的拿督斯里纳吉、丹斯里慕尤汀及丹斯里莫哈末泰益,失去
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1995 年 12 月 30 日,阿卜杜拉宣布参选 1996 年巫统副主席职位,最终顺利获胜。

2003 年,马哈蒂尔在巫统大会上宣布将辞去巫统主席职,同时将把职位交给署理主席
的阿卜杜拉。

2003 年 10 月 31 日,正式从马哈蒂尔手中接任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

2004 年,马来西亚进行第十一届大选,阿卜杜拉以新首相效应,让国民阵线大胜 90%


的国会议席。

2008 年 3 月 8 日,马来西亚进行第十二届大选,以阿卜杜拉领导的国民阵线遭到挫折,
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一国会议席。
2008 年 10 月阿卜杜拉原定于 2010 年转让职权给其副手拿督斯里纳吉,由于遭到巫统
高层的压力下,被逼提早至 2009 年 3 月的巫统党选后转让职权,同时也不寻求蝉联巫
统主席职。

2009 年 4 月 2 日,阿卜杜拉正式卸下首相职务。

2009 年 4 月 3 日,阿卜杜拉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敦”勋衔。

家庭

婚姻状况:已故妻子 --恩顿玛末 (Endon Mahmood) ;现任妻子--珍·阿卜杜拉


(Jeanne Abdullah)
家庭:育有一子一女。
儿子--卡马鲁丁·阿卜杜拉(Kamaluddin Abdullah),斯可米集团(Scomi Group)
股东。
女儿--诺丽·阿卜杜拉(Nori Abdullah)
女婿--凯里嘉马鲁丁(Khairy Jamaluddin),现任巫青团长,曾经是益资利集团(ECM
Libra)股东。
教育

中学:Bukit Mertajam High School, Penang Methodist Boys School

大 学 : 1964 年 , 马 来 亚 大 学 , 回 教 研 究 系 (Bachelor of Arts in Islamic


Studies)

政党

1964 加入巫统
1979.2.2 巫统槟州联委会副主席
1979.2.2 受委巫统最高理事成员
1980.9 槟城州联委会主席
1981.6.27 中选巫统最高理事成员(廿年来首名中选的槟城人)
1984 甲抛峇底巫统区会主席
1984.5.25 巫统党选,625 票中选副主席
1984.7.14 巫统教育局主任
1987.4.24 巫统党选,879 票中选副主席,排名第二。
1988.2.21 新巫统筹委会成员之一
1988.4 甲抛峇底新巫统区部主席
1988.9.9 新巫统副主席(被委)
1988.9.10 新巫统九人工作队成员
1990.11.30 巫统党选,以 953 票中选,排名第二。
1993.11.4 巫统党选,角逐副主席失败
1993.12.11 被委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国州议席

1978 大选 甲抛峇底国会议员(总共当了六届)
1990.10 大选 第四次击败对手,得票 17,025,四六精神
党的阿末哈迪阿旺只得 7,174 票
1995.4.25 大选 在甲抛峇底第五次击败对手,以 17,834
票打败四六精神党的 Naser Mohd Radzi

官职

1964 加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局助理秘书
1971.6 文化、青年体育部总监
1975.6.1 文化、青年体育部副秘书长
1978.6 辞去公务员职业
1978.7.27 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
1980.9.16 联邦直辖区副部长
1981 首相署部长
1984.7.14 教育部长
1986.5.7 国防部长
1987.5.7 离职
1991.3.15 外交部长
1999.1.8 副首相兼内政部长
2003.10.31 首相

拿督斯里纳吉·阿卜杜拉萨

(Moh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

任职: 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就任日期: 2009 年 4 月 3 日
出生日期: 1953 年 7 月 23 日
出生地点: 马来西亚彭亨州
妻子: 罗斯玛
政党: 巫统,国阵
达图·斯里穆罕默德·纳吉布·宾·敦·哈吉·阿卜杜尔·拉扎克(马来语:Dato'
Sri Moh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1953 年 7 月 23 日-),2004 年至 2009
年 4 月 2 日为马来西亚副首相,现为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家庭

兄长:纳西尔·阿卜杜尔·拉扎克(Nazir Razak, chrittopher ),联昌国际银行集团


(CIMB Group)最大股东兼非独立执行董事兼。
婚姻状况:妻子--罗斯玛·曼梳(Rosmah Mansor),雪兰莪工业大学(Universiti
Industri Selangor)名誉校长。
家庭:父亲:敦阿都拉萨(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 母亲:拉哈诺雅

教育

 吉隆坡圣约翰小学与学院完成小学及中学教育。

 英国诺丁汉大学主修工业经济。
职业生涯

 1976 年 1 月 14 日,阿卜杜尔·拉扎克病逝伦敦,返国代父竞选彭亨州北根区
(Pekan)国会议席补选不劳而获。当年 23 岁龄,成为马来西亚最年轻的国会议员

 1978 年,25 岁被委任为副能源、电讯与邮政部部长,成为马来西亚最年轻的副


部长。

 1981 年,成为最年轻的巫统最高理事。

 1982 年,在马哈迪的安排下竞选北根州议席。随着纳吉布在大选中告捷,当年
29 岁的他受委为彭亨州州务大臣,管理马来西亚半岛最大的州属,同时也是最年
轻的州务大臣。

 1986 年的全国大选中,纳吉布重作冯妇,蝉联北根区国会议员至今。他中选后
受委为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同时也兼巫青团团长,同时也是内阁最年轻的一员。

 1991 年,受委为国防部长。

 1995 年,转换了内阁职位,受委为教育部长。

 1997 年以教育部长的身份访问中国,纳吉布也是大马首位访问中国的教育部长。
 1999 年,第二次受委为国防部长。

 2004 年,成为副首相。

 2005 年 8 月 31 日再次访问中国,这次是以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的身份,而且是第
一个访问中国的防长。

 2008 年 7 月 10 日,在大约九百名巫统基层领袖面前以“上苍”(Allah)之名发
誓没有牵涉蒙古女子阿尔丹杜雅命案。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接受任何司法的审
讯。这样的证明清白的方式,带给马来西亚人民很大的冲击与疑问。

 2008 年,内阁进行小改组,与首相阿都拉所兼职的财政部长职与自己的国防部
长职对调。

 2009 年 4 月 3 日,正式出任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