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摘 要

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关系十分密切。高考作文的重要性,决定着它是高中作文
教学效果最权威的反馈,也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面镜子,它指导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
发展方向。目前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已经影响到了高中作
文教学的方向。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对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审题与立意的探讨,希望能从
“满分”作文中提炼出一些方法,对高中学生作文考试有所帮助,并避免出现“零分”
作文的现象。虽然“零分”作文可能是对某一些教育制度的抨击和恶搞,不过要想消除
这种现象,还需要从事在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本次论文将对“零分”作文和“满分”的案例及高考中的试题进行分析,试图将高
考中出现的一些偏题、跑题的现象和立意不当造成的影响作文得分的一些因素综合起
来,并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见解,能够让高中学生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得到强化,并避
免在试卷中出现“零分”作文的情况。
本文是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的,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是高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目的在于揭示审题与立意
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高考“满分”和“零分”作文中的审题与立意分析,其目的想
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从审题立意角度为避免
“零分”作文提出的应对策略。第四部分是结合高考作文看“审题立意”对作文教学的
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零分作文;满分作文

I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CEE h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writing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The authority of the composition in the NCEE which determines it a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feedback towards the effect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t is also
the mirror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nd i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Nowadays “full marks” and “zero marks”
in NCEE has become the popular topic, which ha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this phenomenon, we had proposed the
discussion about “analysis of topic”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me” in which is expected to
refine the help for the students in writing from the “full marks” composition,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zero marks” composition. Although “zero marks” maybe the number of
criticism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f we want to eliminate this phenomenon, we must
obtain the persevering effort of the teachers.
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ase of the compositions of “full marks” and “zero marks”,
trying to synthesize the phenomenon about digress and the factor that is caused by the error
of establishment of theme, which can affect the writing scores. Together with my own
views, I hope to make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daily training, then avoid the
situation of the “zero marks”.
This is explained by the four aspects, and its main conten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The first par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full marks” and “zero marks” in
NCEE which aims to reveal the study meaning of it.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f topic”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me” in the composition of NCEE. The third part tries to
provide the solution to avoid the“zero marks” composition from the aspect of “analysis of
topic”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me”. The last part learn the guidance meaning of the
“analysis of topic”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me” on the basis of “full marks” and “zero
marks” composition in NCEE..

Key words: the composition in the NCEE, analysis of topic, establishment of theme,
composition of “full marks”, composition of “zero marks”

II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第一章 高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 …………………………………………1


一、本文对“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界定……………………………………1
二、高考“满分”、“零分”作文中的审题与立意问题………………………………2
三、审题与立意的定义与关系…………………………………………………………5
第二章 高考“满分”和“零分”作文案例的审题与立意分析…………………………7
一、高考作文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7
(一)《教学大纲》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7
(二)《考试说明》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9
(三)审题与立意在评分标准上的体现…………………………………………10
二、从审题与立意角度对“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的个案分析……………11
(一)高考“零分”作文个案分析…………………………………………………11
(二)高考“满分”作文个案分析…………………………………………………13
(三)“满分”与“零分”作文的比较……………………………………………15
第三章 从审题立意角度为避免“零分”作文提出的应对策略……………………… 17
一、审题的步骤与方法…………………………………………………………………18
二、立意的标准与方法…………………………………………………………………21
第四章 结合高考作文看“审题立意”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24
一、提高“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24
二、重视学生审题立意综合能力的养成…………………………………………………25
三、在作文讲评中引进对“满分”和“零分”作文的案例分析………………………27
结 语……………………………………………………………………………………29
参考文献……………………………………………………………………………………30
后 记……………………………………………………………………………………32

III
第一章 高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话题,社会和媒体对每个科目的讨论都有不
同的侧重。在语文方面,经常会出现诸如语文试卷的难易程度、现代文阅读中的思
维理解偏差、作文中的跑题、作文的普遍口语话现象等等话题。在众多话题中,高
考“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经常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争相讨
论语文试卷的焦点。本论文则试图从高考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这个特殊
现象入手,围绕审题和立意,谈谈如何改善和应对高考作文成绩的问题,并尝试为
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作文应试能力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
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作文在考察学生语文能力方面
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使得作文成为在语文考试中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
体现,如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生活积累、表达技巧等,想写好一篇作文,各项能
力缺一不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又与课堂教学、阅读分析、写作训练、教师的
指导及学生的努力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所以,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高中教
师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会在作文中有所体现,这使得作文成为评估语文教学质量
的重要尺度。故此,作文分数才在高考成绩中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文分数一
般会占总分的三分之一以上。
高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测还只能通过作文试卷的形式进行,学生写作水
平必须转化为试卷得分,写作水平高低转化为卷面作文质量问题。所以,上文提到
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就成为人们关注语文教学、关注高考语文试卷
的切入点,这也为我们通过“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现象去反思高考作文中
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合理性。

一、本文对“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界定
首先,我们要澄清所谓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概念。
“满分”作文和
“零分”作文最早是媒体对高考中一些特殊作文刻意夸张炒作的结果,比如在报纸
和网络上刊发、评论一些优秀的、标新立异的或者完全跑题的作文。表面上看,
“满
分”作文和“零分”作文似乎对于我们研究作文教学没有太大的专业意义,而且,
学生作文是否获得了满分还是零分,是由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学生的应试
态度、各地的评卷标准和作文命题的难易程度等,都会造成一些“满分”和“零分”
现象。
但是,
“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作为一种极端的作文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在
一定范围内,某些“满分”和“零分”作文能够说明学生在作文考试中暴露的问题。
1
因此,只要我们对所谓的“满分”和“零分”加以科学界定,还是能通过这个独特
现象深入分析一些学科教学的问题。
本论文并不承认绝对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所谓“文无第一,武无
第二”,所谓的“满分”和“零分”都是相对的“满分”与“零分”。本论文中所谓
的“满分”是指在高考作文能够得到 50 分以上的优秀作文,这些作文无论从主题立
意到观点阐述,从行文结构到修辞文采都非常出色。而本文所言之“零分”,并非真
的指那些获得零分的作文,而是泛指那些作文考试中得到 36 分以下的“低分”作文,
这些作文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媒体所关心和谈论的“满分”作文与“零分”
作文,与本论文有区别,主要体现在:
1、范围不同。本文谈论的“满分”与“零分”是一个相对概念,泛指成绩偏高
的成功作文和成绩格外偏低的失败作文,而媒体往往关注的是那些真正获得满分和
零分的极端化作文个例。
2、语境不同。媒体所谓“满分”与“零分”是一种大众化的称谓,往往出现在
社会话题的宽泛讨论中,不是学术研究的精确定义,只在新闻语体中扮演一个指代
某种个别现象的角色。而本论文则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和作文考试的大背景中,透过
媒体报道的现象,把这两个概念看做“成功”作文和“失败”作文的代表性特例进
行研究和分析。
3、态度不同。媒体对“满分”与“零分”作文的报道,往往与对高考的关注有
关,追求即时性的新闻传播效果,而很少能从理论上挖掘其成因,也很难长时间跟
踪和分析,而本文则从学科教学的理论研究出发,把这两种现象还原为高中语文教
学中经常出现的普遍存在的“常态”现象加以分析。

二、高考“满分”
、“零分”作文中的审题与立意问题
每当高考作文阅卷结束后,都会出现许多引发社会争议的特殊作文。有谈论“满
分”作文的写作方法的,有关注“零分”作文现象背后的教育模式的,有赞扬“满
分”作文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语言魅力的,有批判“零分”作文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的。尤其是现在社会上出版了一些像方洲的《15 年高考满分作文读本》和安坤的《别
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等书籍,引起了无数争议。但是出现了这些争议的背后,
是否值得我们反思一下存在于高考作文中的一些问题呢?能否从这些现象背后发掘
出那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
“满分”作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审题准确、立意新颖,而
“零分”作文也主要出现在审题立意上的失误,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作文脱题。有些文章内容只与话题沾个边,主题思想与内容不够符合,不够
典型,不够深刻,过于平淡。
2、有些学生写的文章不能完整地表达思想,行文比较松散,思路不清晰,模棱
两可,不能明确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即全文的中心观点不明确,导致文章的内容有

2
的时候衔接不起来,这严重影响了文章的立意。
3、在审题与立意都符合的情况下,有些同学的作文还是没有能到拿到高分的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提升立意高度的点睛之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的亮点所在。
4、对材料内容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表达出不正确的观点。比如说,考
不上大学这一辈子就完了,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挣大钱,出现了这样的观点,作
文的分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5、不能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说拜金主义,有钱就是万能的,
或无礼地批判现实及社会,出现较为反动的字眼,思想悲观,这也会影响到作文的
分数。
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写作的基础遭到破坏。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①而写作的
基础正是从我们的语文教师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的。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仓
库,阅读书籍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文明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
是亲身实践,二是借助书本获得间接知识。”②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观察、分析
和理解能力。阅读给学生带来更宽广的空间。在课堂上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在讲解
文质兼美的文章时,只针对阅读训练,忽略了对作文层面的分析与理解。往往是单
独讲阅读的技巧和考题的应变能力,而把作文讲解隔离开来,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
习中只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作者的思想,而没有从阅读中学到关于写作的技巧方
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文章的课时远远超过了作文教学的课时,学生平时从
大量的阅读中收获对作文的理解却越来越少,而是变成了更多地训练做题,造成了
学生的厌倦,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学生只会读,不会写的局面。
其次是作文之源被阻截。“生活是作文之源。”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④生活是写作的源
头,生活的素材是学生写作的来源。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文章写起来就不能生动,
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细节中感悟真情实感,写起文章就是得心
应手,让文章不再枯燥,变得有血有肉。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正在忙着各种
各样的补习,或者享受着电视、网络带给的视觉冲击,占用着学生有限的时间,不
能进行有效地阅读及观察生活。造成了学生对于阅读文本资料的缺失,对于写作的
热情急剧下降,往往提笔的时候造成了无词可写的局面。
再次是主题思想受到腐蚀。有些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过度地表现了社会的腐败
现象,拜金主义等消极的观点,使文章的整体基调有所偏差,主题思想受其影响。
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看待社会问题,文章主题尽量反映积极向上的观点。
审题立意对优秀作文与低分作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考的评卷中,部分
考生因审题不清楚而造成立意偏差的作文得分至少减少 8 分。那么“审题立意"对于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279 页。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37 页。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35 页。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第 225 页。
3
作文教学就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否能写一篇佳作,不仅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
巧有关,而且审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如同一个优秀的人才参加面试,
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然而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专业,所以即便再优秀,也不是我
们想要的。这在作文中体现的就是审题不清,文不对题。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写作
练习、写作技巧,又要重视审题。审题是重中之重,因为作文的审题也决定着文章
立意。如果不能很好地审题,那么立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立意不明确,就会出
现偏题,甚至是跑题的现象。那么即使文章写的再好,也不是一篇优秀作文。立意
准确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点,犹如一颗大树的主干,有了主干,才能在上面加枝
添叶,才能使一篇文章变得清晰饱满,所以审题立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成绩。
在 150 分的语文卷子中,作文的分数占 60 分,学生在高考中的作文成绩直接影
响语文成绩的高低,这样就显得作文更加关键,学生不得不孤注一掷写好一篇作文。
如果恰好作文题目符合自己熟悉的题目和写作风格,审题立意明确,那就能得高分。
反之,一旦审题立意不明确、有偏差,就无法取得理想成绩,更有甚者会得到 36
分以下的低分成绩。简言之,学生面临作文的首要问题就是是否能做到正确地审题
和立意,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作文缺乏对事物的认知性和联系性。高中学生对于题目的审题,与
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有关。如果能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用之于审题实践,那
么他们对题意的理解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往往能触发灵感,写出新意。
虽然现在已经对高考作文的形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
论是对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来说,对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在审题方面仍然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文章的立意不准确,从而不能完成一
篇好的作文
目前,高考作文大概三种形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给出题目,学生必须围绕这一题目来写。看似已经给出文章的题目,
但也有很多同学不能明白这个题目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更不清楚作文该往哪个方
向来写。有些同学就无限地发挥联想,不知所云,出现了严重的跑题现象。并且现
在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会出现大量的套话,文章无新意,文章审题立意不清楚,甚至
有的学生背所谓的作文万能模板,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写作,很难在高考时间限定内
完成一篇佳作。
对于话题作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文体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如记叙,议论,
抒情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但必须围绕所给出的话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
不给学生题目,但又是话题作文,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但这两种作文方式会使
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材料所表达的思想,也就是说无法将“话题”与“材料”审
清。
其次,教师在教授作文过程中不能只关注高考中的具体细节问题,而忽视作文
的整体教学。有些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分配比例不是很合理,用很少的
时间来进行作文教学,教学方法陈旧,写作技巧照本宣科,不重视对学生的启发性
4
教学。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不透彻,只注重学生作文的错别字、或是错别用词,使学
生对作文的理解只是知字片解,对文章的整体完整性没有清晰的概念,文章主线不
明朗。而且不教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这使得学生在日常的作文学习中不能得到很
好地作文训练及评改。
有些省份为了显示自己的作文题目有水平,会以一些古文中的名句或是比较晦
涩的文字来作为题目。例如:浙江省曾出过这样一篇作文,以“生有所息,生无所
息”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对于学生写作文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学生不能理
解题目的含义,导致审题不明,又何以立意?那又怎么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呢?并
且每个人对这样晦涩的文字的理解是不同的,评分老师又以何为标准呢? 作文题目
多元化是很好的一种发展趋势,但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作文题目的编写要有利于学
生理解。

三、审题与立意的定义与关系
综合来说,以上诸多问题在高考作文应试上,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立意问题上。
作文教学中的审题与立意,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老生常弹,下面让我们简单梳理一
下审题和立意的定义,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重新进行定义,梳理一下二者的关系。
“审:会意字,繁体字从宀(房屋),从番(兽足)
,表示细查屋中兽足印。简
体字,从宀(覆盖),从申(陈述)
,表示细析,详述被表象包覆之事。申亦声,本
义:细查。”——《汉字图解字典》
“审的意义:
(1)
【动】审查。(2)【动】讯问。
(3)
【动】仔细观察。
(4)
【动】
知道(5)【副】详细,周密。(6)【覆】果真、确实。”——《应用汉语词典》
本文的定义:审题,即弄清题目内涵及相关要求。
“立意:(1)拿定主意。(2)文章、绘画等作品中包含的一定的目的或探讨的
一些问题,也指创作过程中确立作品的立题和目的。”——《当代汉语词典》
本文定义:立意,根据把握的命题意图、旨趣,确立文章表达的主旨。
“审题立意”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
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
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历来强调“文以意为主”。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
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①清代李渔也说“古
人作文一篇,写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美国教育家西奥
多·w·海伯说过:“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的充分。”

这充分说明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及主导作用。“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想行文
必先立其意,然后才能行其文。因为立意不仅仅关系到对整篇文章思想主题的把握,


金健人,陈建新.《写作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9 页

应巧爱,《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 年第 10 期。

5
还关系到如何运用表达方式,如何运用语言,如何构思文章。
“审题是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①“立意就
是确立主题,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②通过这两句对审题、立意的解释不难看出,
审题是一个起始阶段,从指定的题目、材料或者话题中分析得出的主体构思轮廓、
限定范围、文章体裁等等。
“立意”是继“审题”发生之后的下一个过程,伴随着“审
题”而生,从“审题”中得到主题的相关观念或内容,既而确定一篇作文的中心思
想及写作基调。因此,
“审题”从时间上来说是第一个过程,而“立意”则是继发的
过程,两个过程连续发生,是思维的接续。
“审题”是从表面的题目、材料或要求中提炼出表面信息,
“立意”是从主体思
维接收表面信息,进而利用接收的表面信息,提炼深层思维或主体的自身知识储备,
确立文章主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表及里的。由于“审题”和“立意”是时间和
空间两个不同的过程,因此“审题”和“立意”之间存在着区别。
如果把审题与立意分开看来,那么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虽然有区别,但关系
密不可分。如果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那么“审题”与“立意”就成了一个集体,
荣辱与共。因为在一篇作文中,虽然审题明确,但立意不够新颖、深刻,那么这篇
作文也就只能算是中等作文。如果审题不够明确,偏离题目所限定要求、范围等,
那么立意对于文章就可有可无,因为文章本身就已经超出命题要求,再好的文章也
就成为了一纸空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从前者到后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把两者综合联系起来,审题明确,立意新颖、
深刻,才能称之为一篇合格的文章。


傅德岷、杨爱平、余曲,《写作基础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 47 页。

裴显生,《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第 206 页。
6
第二章 高考“满分”和“零分”作文案例的审题与立意分析

一、高考作文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
面对高考这种应试环境下的作文考试模式,如何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尽量避免失
误、获得更高的成绩呢?现在,很多学生在高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都出现了审题不
准、立意不当的问题,导致高考作文无法得到理想的分数。有些甚至因审题和立意
的失误而获得“零分”
,所以审题与立意是导致出现满分和零分作文现象中的重要原
因。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考作文对审题立意的要求。教
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唯初学作文,意在练习,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之办法。苟题
意所含非学生所克服,勉强成篇,此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是以教者命题,
题意所含必学生心所能思。或使推究,或使整理,或使抒其情绪,或是表其意志。”

这说明审题与立意是作文考试的关键环节,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高考作文
的命题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题”、“意”关系,领会题意和确立主旨
决定了学生在高考作文考试的成功与否。
解决高考作文出现的“审题立意”问题是对考试大纲的最基本的理解与应用。
那么我们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评分标准来看高考作文中对审题和立意有
哪些具体要求。
(一)《教学大纲》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
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
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
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
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002 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这份大纲成为过渡到新
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纲》的桥梁,因此列出 2002 年和 2003 年两
个版本对作文要求进行解读。②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287-288 页。

倪文锦,《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122 页-124 页。
7
名称及颁布时 章节及标题 具体内容

2002 年《全 (一)教学 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
日制普通高级中 内 容 和 要 求 己的感受和思考。
学 语 文 教 学 大 (二)写作 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
纲》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
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
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
排结构。
2003 年《普 第 二 部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
通高中语文课程 分课程一、必 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
标准(实验)》 修课程:表达 和思考。
与交流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
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
精神。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
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
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
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我们从《教学大纲》中不难看出,审题是作文写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正确的理解题目做表达的含义,才能对文章的立意有更加准确的判断,考试作
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这个审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审清题目的要求。看看是否题目中规定了所写文章的体裁、内容、字数,
这是对一名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要审清题目的内含。命题作文一般都给出来文章的题目,对学生来说较为
容易,但要注意的是,要留意所给题目的中心词及其与修饰语的关系,找出重点是
强调什么。话题作文在审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并且围绕所给话题进行
写作,有很多同学只注重所聊话题,忽视了所给材料,结果出现了跑题的现象。值
得我们注意的是,往往给出的材料就决定着立意的方向。材料作文是令学生比较头
疼的,一旦给出的要求比较宽泛,比如不限文体,不限题目之类的,学生就会觉得
无从下手,而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审题则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8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思考、审视,我们确定使用哪种文体,明确所写的中心思
想及立意角度,这就是对审题的要求。针对立意方面也提出了几点要求:
首先,立意正确是确立一篇文章的思想观点和写作目的基础,能表达积极向上
的情感,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带给自己和别人一定的教育和启发。例如 2005
年高考湖北省一篇高考作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这属于一篇“零
分”作文。这篇文章言辞犀利,文章条理顺畅。但文章的感情基调比较偏激,对社
会一些阴暗面进行抨击。这样的作文虽然有一定得文采,但文章的主题思想不正确,
无法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造成了“零分”作文的局面。
如果一篇作文立意不正确,无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多高,语言运用多么精彩,都
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写的越好,其消极的影响就越大。所以写一篇作
文最基本的要求应确立思想积极、正确的主题,再考虑文章的其他构成,否则就会
与写作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其次,立意要鲜明,就是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时不能出现比较模糊
的观点,对就对,错就是错,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不能似是
而非,观点模糊不清。
再次,立意要集中,就要求整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及中心思想。有很多同学在
写作文的时候观点不明确,文章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却又不
能说清楚。文章松散,缺乏整体性。

(二)《考试说明》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对作文能力的要求如下:
“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9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①
从《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高考对作文的要求是:(1)在识记和理解的
基础上综合应用语文知识,考查写作的表达能力。
(2)从基础等级作文要求的审题、
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多种角度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3)从发展等级中的立
意角度、思想深刻、材料丰富及文章的句式文采等方面提高对写作的要求。我们不
难看出,在大纲说明里审题与立意都是考查作文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提出更高要求的
组成部分,这也就关系到一篇高考作文的成败。因此“审题立意”对目前高中作文
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只有对“审题立意”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正确的把握,才能更
好的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使学生在高考作文中摆脱目前“零分”作文这种
不利局面,向“中等”作文及“满分”作文的方向前行。

(三)审题与立意在评分标准上的体现
关于好文章、差文章的原则或者说标准,不是哪个阅卷老师能够决定的,也不
是阅卷时才定的。中国历来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四个字——德才兼备,衡量一篇文章
自然也要符合这个标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思想性。有着
积极健康的思想意义,表现考生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的文章是好文章的一个方面。
相反,庸俗、低下、消极、不健康的立意的文章自然归入差文章之列。
当然,对于一篇文章的评判,除了思想性(主题)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对高考作文明确提出了两个等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评分标准,
所以,多年来,高考阅卷采用的是两个等级的评分标准。符合两个等级中“基础等
级”的各项要求,一般来说,能得到作文总分 80%左右的分数。在此基础上如果还
突出表现出“发展等级”的某一项要求,可以打满分,或者对“发展等级”中的两
项(含)以上有所体现,也可以打满分。以下就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 50 分
内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容 (25-21) (20-16) (15-11) (10-0)
25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 偏离题意
分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意 中心不明或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中心基本明 立意不当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确 没什么内容
内容单薄 感情虚假
感情基本真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http://gaokao.jyb.cn/gkfd/201001/t20100120_336672.html,引于 2011 年
3 月 15 日。
10
表 符合文体要 符合文体要 基本符合文 不符合文体
达 求 求 体要求 要求
25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 结构混乱
分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整 语言不通顺
字体工整 字体较工整 语言基本通 字迹难辨

字体清楚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 10 分①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1)透过现象深 (4)材料丰富 (8)用词贴切, (11)见解新颖,
入本质 (5)论据充实 句式灵活, 材料新鲜, 构思
(2)揭示事物内 (6)形象丰满 (9)善于运用修 新巧
在的因果关系 (7)意境深远 辞手法 (12)推理想象
(3)观点具有启 (10)文句有表 有独到之处
发性 现力 (13)有个性色

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一篇作文的得分情况。在基础等
级里内容分为四等,而评判的标准就是从是否符合题意开始,其它方面来补充。判
断一篇作文的成败,审题就成为了关键。在发展等级中,立意的深刻、新颖、正确
就成为了评判一篇作文是否可以成为优秀作文的标准。通过对两个等级的分析,可
以看出一篇“满分”作文是由两个等级融合在一起,符合综合评判的标准而成。

二、从审题与立意角度对“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的个案分析
(一)、高考“零分”作文个案分析
为了说明“审题立意”在文章中所体现的作用,所以引用“零分”作文作为特
殊的个案分析,有代表性的揭示“零分”作文出现的原因。
高考作文案例分析
【2009·辽宁卷:关于明星代言】 甲:47%的人相信明星代言,认为可以帮助
认识产品,有助于销售;乙:91%的人认为明星代言有问题,比如“三鹿”奶粉,责
任就在代言人;丙:有的明星并不知情,是经纪人代理或朋友介绍才代言的;丁:
明星代言相当于证言,他们挣几十万的广告费,应当负责任;戊:政府监管不严,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细则及赋分诠释,http://www.5156edu.com/page/10-07-11/58504.html,引于 2011 年 3 月 12
日。
11
舆论、监察部门也有失察;人家好莱坞影星代言就有被罚百万美元的。针对以上材
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文章。
高考零分作文示例:
侯“药”华影帝的获奖感言
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在“品牌代言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责任”论坛上,
将他“主演”的 10 部“药品 MV”,作为药广告“影帝”的代表作,予以公
开“表扬”。
相声演员侯耀华火了。记得上一次这么火,还是 18 年前他和李冬宝、
戈玲在《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共事时,那时他的名字叫余德利。他们在
《编辑部的故事》里,用调侃、讽刺、戏谑和连珠妙语解读的大千世界、
人间百态,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这次可是不一样了,“余德利”经过 18 年的蛰伏后,华丽转身,成为
中国药广告“影帝”,被中国广告协会邀请走红地毯。这 10 部“药品 MV”
戏路很宽,既有胶囊,又有口服液;既有降压仪,又有降压片。在 10 部“大
片”中,侯先生功力非凡,辗转腾挪于药罐子之间,屡病屡愈,终则百病
不侵,说侯先生是药罐子里的李连杰毫不为过。
这些“药品 MV”占据了多家电视台的“午夜黄金档”。
喜闻自己成“影帝”,见惯了大场面的侯先生谦虚地表示,对自己主演
的这 10 部片子“没有多大的印象”
。他询问这些广告的截屏是否为健康节
目,自己只在半年多之前在一些健康节目中做过主持人。但不会真正代言
这类产品,不排除节目截屏后被当成广告播出的可能。
只是,侯耀华对自己主演的“作品”
,怎么可能“没有多大的印象”呢?
看来,一定是这类经典片子演得实在太多了,让侯先生一部一部去回忆,
也太难为他了,回忆的力气活儿就由广告协会他们来干了。
侯“影帝”在现场视频连线中,从药罐子里探出脑袋:感谢 CCTV、MTV,
感谢给我文艺细胞的父亲侯宝林先生,感谢在天堂里的我亲爱的弟弟侯耀
文,感谢现场的观众,我尤其要感谢中国广告协会。常言说,不广不告不
热闹,又广又告哈哈笑,你们这次为我广而告之,我怎能不由衷地表示感
谢?我这个药广告“影帝”称号,不只是属于我个人的,我愿与“蚁力神”
的主演赵本山先生、“盖中盖口服液”的主演濮存昕先生、“藏秘排油茶”
的主演郭德纲先生、“玖玖理疗裤”的主演笑林先生、“眼保姆”的主演文
清小姐共同分享我的喜悦,这座沉甸甸的奖杯是属于我的,也是属于他们
的。(现场掌声)
现场,药广告“影后”——《家有儿女》中扮演“姥姥”的孙桂田举
起奖杯,冲笑林、文清等众多大腕挥挥手)我的药广告“影后”奖杯也是属
于你们的!(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说到这里,侯先生跪下了:我们也曾遭到过非议,有人说,我们这么
12
拼命地拍片子,是缺钱,这是对我们的恶搞!(现场响起最热烈的掌声)
(侯先生语气哽咽)我家产过亿,我是缺钱吗?我缺,我缺什么呢?
你们不缺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谁缺谁知道!(现场再
次响起最热烈的掌声)①
零分作文的案例分析:从《教学大纲》来看,这篇“零分”作文能够有意识地
思考写作的目的和对象,但是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不太贴切,不符合新大纲对作文
写作的要求。大纲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但这不代表一定
要别出心裁,用戏仿、恶搞等极端手法来引起评卷教师的注意。比如文中的结尾部
分提到“我家产过亿,我是缺钱吗?我缺,我缺什么呢?你们不缺的人是不会理解
的。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谁缺谁知道!”这种结尾方式表现出学生没有提倡一种正
确的人生观,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刻意宣扬向“钱”看的社会态度,没有对社会上“金
钱至上”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回避和批判,而只是揭露社会阴暗的一面,这是片面看
待问题的体现,立意不准,客观上出现了让错误观念扩大化的效果,文笔虽然轻松,
充满讽刺,但属于典型的立意不当。
我们再从《考试说明》来看,本文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顺,内容较充实,材
料运用得体充分,优点是句式灵活,修辞生动,但文章的主题思想不符合题意,不
符合《考试说明》中对作文主题健康的要求。因此,在“基础等级”里就违背了作
文考试的立意要求。
从评分标准来看,基础等级 50 分,发展等级 10 分。如果出现偏离题意或中心
不明,或立意不当,给分为 10 分到 0 分之间。从高考作文评卷的一般原则来看,这
篇作文虽然有趣生动,但还是会被判断为典型的立意不当,而直接把文章划入到低
分数档次中。
总体来看,这篇非常遗憾的文章,笔者想象力丰富,富有文采,以反讽的手法
把当下药品代言广告的明星嘲弄一番,犀利辛辣,无论从文笔,还是故事上均可看
出作者具有一定写作才华。遗憾的是,由于作文没有在文章中体现出超越一般性批
判的恰当立场,在审题和立意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最后获得“零分”的结果。
因此,只有嘲讽和批判,而没有适当倡导正确的处理态度和世界观,难免让一
篇充满才华的作文最后获得零分。从这个“零分”作文的个案来看,想象力和文采
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审题与立意”决定了高考作文的成败,审题不明,立题不
准,导致立意失当,造成全文的基本观点流于毫无意义的牢骚,影响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和价值判断,造成了“零分”作文的现象。

(二)、高考“满分”作文个案分析
在“满分”作文的个案分析上,为了能更清晰地体现出对个案比较的分析效果,
突出审题与立意在作文成绩中的重要性,我们依旧选择了 2009 年辽宁省的一个“满
分”作文加以分析:

安坤,《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二季》,新星出版社,2010 年,第 6 页。
13
明星代言:“细腰”文化的复活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市场“潜规则”的约定俗成,可观
利益的无限诱惑,明星代言现象应运而生。
在遥远的战国时代,“细腰”文化是明星代言现象的渊源。
关于“细腰”文化,《战国策》中有明确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
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
有黧黑之色……”
只因为楚灵王喜欢纤细的“杨柳小蛮腰”,于是无论朝中大臣,后宫
佳丽还是平民百姓,皆勒紧裤带减肥,不惜一切代价来博取君王的欢心,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就可称之为“细腰”文化。在旧时代,君主及其所领
导的统治阶级对于社会风尚往往具有导向作用,当权者的一举一动都会
被当作跟风模仿的对象,这里提到的“楚王好细腰”便十分典型,与此
相当的例子还有“齐桓衣紫”“越王好勇”等等。
身为君主的楚灵王对于大众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无异于今天的某些明
星,可以说是旧时代影响力最大的偶像。明星效应让楚灵王不知不觉的
成了潮流的领军人物,才会有“楚王好细腰,朝中多饿死”的悲剧。为
“细腰”做“代言”的楚灵王,由于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导向作用,反而
不负责任的将个人好恶强加给大众,终于酿成了这场悲剧。
前不久出现的很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究其本质是“细腰”文
化的延续。明星作为公众的标杆,其作用不只在于愉悦大众,更在于塑
造时代的风尚。学生会因为欣赏余秋雨散文而苦练写作,刘谦充满诱惑
的精彩魔术救活了不景气的魔术行业,赵本山每年春晚的经典台词更是
很快就流行于大街小巷。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了明星对于大众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正是基于明星代言有助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来经济的
增长,很多商家不惜天价买断当红明星为其产品大唱赞歌。消费者则受
从众心理的影响扩大消费量,于是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大把钞票收入
明星囊中,看似取得了双赢。但很多明星对代言的产品知之甚少,甚至
是只认钱不认产品,在这样的疏忽下诸如“三鹿奶粉”的“细腰”悲剧
就顺理成章产生了。
其实,对待这些悲剧,不管是明星、商家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应该
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而其中身为指向标的明星更是应该擦亮自己的双
眼,肩负起社会责任,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引导大众价值观向正确
的方向发展。相信做到这些,大众对明星、企业的信任危机终会迎来雨
过天晴的一天。
代言产品,考验的是明星的社会责任心与诚信意识。真心希望明星
们坚守道德的底线,以实际行动减轻“细腰”文化带来的危害,不做现
代“楚灵王”。让我们一起用心期待市场经济度过危机,走出发展的瓶颈,
14
迎接我们的必会是一片艳阳天。①
“满分”作文的案例分析:同样的命题,同样的材料,两篇文章在审题立意上
的差别高下立判。
从《教学大纲》来看,我们知道对作文的要求是从多个角度考查的,不仅要对
生活、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表达真情实感,还要从文章的立意方面力
求明确、新颖、深刻。这篇“满分”作文开篇就明确了主题:“细腰”文化的产生。
从文章引出“细腰”文化的渊源,到谈论社会现象,透漏全文的态度明确、立意恰
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体现出文章的立意深刻。通过分析现
象,得出社会责任心与诚信意识,表达文章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且,全文的思路清
晰,合理安排结构。符合《教学大纲》上对作文写作的要求。
从《考试说明》来看,这篇文章符合文体和题意要求,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并且文章的立意要比前文引用的“零分”作文更加深刻,论
据充实,意义深远,确属“满分”作文的典范。
从评分标准来看,这篇文章在基础等级方面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在发展等级方面通过现象深入本质,生动灵
活地运用材料,适当引发联想和分析,构思新巧,富有文采,从而脱颖而出吸引评
卷教师的眼睛,成为“满分”作文。
总体评价满分作文: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之处在于立意独特,审题高于文采,
立意大于风格。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明星代言的根源问题,善于用典,采用穿越时
空的生动方法,追溯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再以此引发联想,谈论明星代言对
社会的负面效果,角度十分独到而又不乏深刻,语言流畅,引经据典,借古讽今,
可以看出作者的综合语文能力和宽阔的个人视野。
因此,从“满分”作文的个案分析来看,
“审题立意”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必
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充分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立意准确、深刻、新颖,才能使文章
的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并得到良好的分数。

(三)、“满分”与“零分”作文的比较
本文之所以选择“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这两种高考中出现的极端情况作
为案例分析,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比较中观察问题,也可以回应对某些获得零分而引
起争议的作文进行回答。从上面的“零分”和“满分”作文个案分析比较看来,两
位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想象力几乎相当,都有犀利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方法,导致分
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满分”作文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表达
观点明确,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不但结构完整,而且能够
使文章立意深刻,从某种层意上讲,是对审题与立意的要求更深层次的扩展,使得
文章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让人体会主题的深刻。
“零分”作文往往只从片面的
考虑出发,虽然文中有一些亮点,比如结构严谨、完整,符合文体要求,表达了一

方舟,《15 年高考满分作文读本》
,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99-200 页
15
定的观点。但主要的问题来源对题意理解不清、立意不当、思想偏激等,从而造成
文章的局限性。让人感到文章毫无实际意义,对生活起到消极影响。如果一篇文章
没有好的启示作用,反而成为了危害,那么这篇文章的存在价值本身就是值得怀疑
的。另一方面,
“零分”作文忽视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是建立在基础等级
之上的分数,它往往对审题细节出现了问题,偏离了题意,即使立意准确、深刻,
也使文章本身陷入泥潭,因此也就导致了“零分”作文的产生。

16
第三章 从审题立意角度为避免“零分”作文提出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高考“满分”作文与“零分”的分析,我们深知“审题与立意”在作文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么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呢?如何使学生更够
更好地进行“审题与立意”呢?
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审题立意的能力培养。首先,阅读是丰富我们知识储备的最
重要的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被阅读对象分析、理解
并进而把握其要点或主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通过阅读感受自然生活的美,提升学
生的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通过阅读可以积累
学生的写作材料,启发写作灵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立意。在历年满分高考作文中,
最有代表性的满分作文就属《赤兔马之死》。考生在熟读《三国演义》之后,积累了
大量文言文知识和写作材料,写出了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高考作文,开启了文言
文在高考作文出现的时代。可见,大量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
力,还能提高阅读者的写作素材的积累、语言的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还能促进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生活;写出立意新颖、深刻的作文。
其次,我们应该是提倡“小作文大生活”的理念,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叶圣
陶先生说过:“应该去寻到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吐出真实的水平,
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①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作文是生活的再现。要引导
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从生活中摄取各种信息,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美、
感受美,要让他们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而获得心灵
上的体验,产生写作的冲动。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来自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情感
体验,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范围中提炼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见
解,真正让作文成为生活经历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再次,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们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写作的过程,就很容易发
现审题立意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要想能够准确地对文章进行审题立意,
我们就应该加强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写作文时,我们通常对所给的题目进行分析,然后思考将这个题目可以
分解成几个部分来写,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如果我们在审题立意时不能养成这种思
维习惯的话,那么每当大家遇到一个稍微有点难度的作文,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所
以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而上述所说的就是一种思维分解的能力。然而如果
我们只养成思维分解的能力,我们就容易陷入文章松散、无主题、思维不连贯的误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卷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300 页。
17
区,文章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主线,立意也不明确,所以在培养自己分解思维能力的
同时,我们需要将思维整合与思维分散相结合起来,这样文章才会更加明朗,有条
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更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平时对审题立意的长期训练,在生活中阅读大量书籍和报纸,了解时
事动态,加强自己的思维训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情感体验,
才能从容面对高考作文命题带给我们的层层要求,熟练的运用审题立意的作文方法,
摆脱目前高考作文的“零分”现象,那么接下来就从高考作文中审题与立意的步骤
与方法谈起。

一、审题的步骤与方法
从历年高考的试卷出现的问题来看,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是审题不准。审题
是构建话题框架的基础,文章表达的基本路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
性,审好题目,才能更好的选用材料资源,顺利地开展主体的作文内容及结构,完
成考试篇目。
高考语文学科作文题目从 2005 年开始以后出现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
文三种题目,有的是限定题目、有的可以是自拟题目、有的是补充题目,而立意要
求又根据题目所限制,自我创新。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给予了学生
展现自我个性和才能的机会。
从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可以概括出三种命题方式,即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
作文。以下就是对这三种命题方式的审题立意进行叙述。
(一)审命题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命题作文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内容、体裁等要
求来写作一定规格的文章。”①命题作文其实就是对写作能力进行测试的一种综合性
的考查,是我国传统考试形式。
高考命题作文的方式有两种: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在过去 20 年高考中出
现 3 次全命题作文,分别是 1991 年《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1994 年《尝试》

2005 年《双赢的智慧》,命题作文的特点是规定了题目,给学生确立了一个严格的
写作内容范围,立意方向,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成文。除此之外,半命题作文出
现在 1996 年评论漫画、1998 年《战胜脆弱》、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写作内容
比全命题方式范围要更宽一些。
对于命题作文来说,题目中的每个词语及其相互关系都隐藏着重要意义。忽略
题目中任何一个词语,或者理解其中任何一个词语偏差和错误,都导致作文不符题
意。要准确理解命题作文的题意,甚至它的象征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等,就要认
真对作文题目进行字字推敲及词语的联系,能够全面、准确理解作文题目的深层意
义,专抓住作文题目所内涵的信息,由此引发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和联想,进而
延伸作文思路,奠定一篇成功作文的基础。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44 页。
18
命题作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最好审题的,因为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所需要的所
有信息,但是在作文的评改中,我们依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能使学生更加准确
的审题,我们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领悟文章的寓意
在历年高考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地区给去的题目就是一个名词。比如:辽
宁省 2006 年的作文题目给出的是《肩膀》,遇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
的不是你所看到的这个名词的字面含义,而是应该重视其背后的引申意义,由肩膀
引出肩膀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将文章由题目“以小化大”进行写作。
2、提取题目所包含的信息
有不少同学在写作中会遗漏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导致文章审题不全面。如:
2005 年黑龙江卷作文题目是《位置与价值》,我们在审这个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
这个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要将这个题目中所包
含的全部信息都要表述出来,可以由我们在班级、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引出如何实现
我们的个人价值,及个人价值如何最终实现社会个人价值,文章寓意要积极。
3、判断文章的题材
现在很多命题作文都会在要求中写下“题材不限”,这使得很多同学在写作前不
能深思熟虑,到底自己的文章该是什么题材,导致很多文章前面记叙,中间议论,
后面抒情,文章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再之,其实有很多题目是我们能从中判断体
裁的,只不过是学生忽略了。如:2006 年湖南卷《谈意气》这就是明显的议论文,
而 2009 年重庆作文《我与故事》,这样有叙事的文章一般都为记叙文。
(二)审话题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话题作文就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联
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自由的一种新型作文命题
形式。”①话题作文属于材料作文的一种,它“是在一定得情境材料基础上,用提示
性的语句,提出一个大家都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写作者围绕这个话题,寻求
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发散、聚敛等多种思维方法,调动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②“话题

作文一般是由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注意事项四部分组成。” “材料”有引起
话题方向或例子的作用,它既引出话题,也作为一个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题。
“启发
提示语”是对材料做简短的解释说明或指明写作范围,从而减轻学生的审题难度。
“话题要求”是根据材料引出提炼的作文的中心主题要求,强调作文内容必须在话
题范围内并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文体、篇幅等方面。
“注意事项”是根
据话题作文的具体要求而要注意某些细节,例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目自拟”等细节。


李会玲、李根莲,《谈谈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0 期。

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132 页。

赵代刚,《作文审题有绝招》,《教学探索》,2007 年第 4 期。
19
从 1999 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要求的可以说是话题作文考查的
产生阶段,之后的几年里话题作文带给考生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话题作文对
考生的知识面、想象思维、人文精神等多种角度进行考查,而话题作文除要求外的
“文体自选”在文体选择上又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形成了高考作文体裁
的多样化,如书信、日记、通知、说明书等应用文体和小说、童话、文言文等独特
新颖的文体,引起了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之间的关系和各自
作用,全面把握话题材料、认真分析话题材料、严格符合话题材料的要求是写作话
题作文的关键。写作要不偏离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认真审读,哪
一项审读漏下、偏离材料,都可能“差之毫离,谬以千里”
话题作文是一种介于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中间的一种文体,即给出一个范围的
题目,又而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如何理解材料中给出的关键词,就成为写作话题
作文的关键。
1、认真阅读材料
话题作文一般会给出一个大致的题目,很多同学就会把它混淆与命题作文,但
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中我们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这也是很多学生忽
略的一点。如:辽宁卷以“我能”为话题进行写作,材料中给出了这样的一句广告
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这几广告语起到了
提示话题的作用,也提示了写作立意的方向。
2、认真阅读作文要求
很多学生以一到自己喜欢的材料就会有感而发,虽然文字功底很好,但是没有
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并且没有鲜明的主题。
(三)审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材料作文,是由命题者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以此
为条件,根据试题上指导文字规定进行写作。”①它比了命题作文的所规定的范围、
内容、体裁等更广泛、更加灵活。通过材料,让考生分析理解话题并据此更加宽泛
的书写作文。材料作文又有区别,在 2005 年之后出现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
又称“后话题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在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

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广泛,更少束缚。” 新材
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让考生自己分析理解,自拟标题、自选体裁、自主立意抒写作
文。从本质意义来讲,是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繁衍出符合社会进步的一种新型
命题作文。它能够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的写作素
养,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审题的难度有所下降,但有时候材料隐藏的内在涵
义会增加考生一定的审题难度。


李昭辉,《材料作文的审题》,《好家长报》,2005 年第 5 期。

洪方煜,《后话题作文时代的命题趋势》,《语文教学通讯》,2006 年第 52 期。
20
材料作文一般出现在 1990 年至 1998 年阶段,
而新材料作文出现在 2005 年之后。
如 1996 年比较《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副漫画的材料,让学生用文字
介绍两副漫画的画面内容,它的命题要求比命题作文限制条件更少,让学生自由写
作的空间更大。2006 年全国卷 I 高考作文题: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
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这是新材料作文的典型模式,没有限定题目、体裁、立意等各方面要求,而需
要考生从材料中审题,分析材料隐藏内涵、理解话题,进而行成作文。
材料作文打破了命题作文的单一性,文体不限,题目不限,最大程度上给了学
生写作的自由。
1、仔细阅读,把握文章内涵
我们在做材料作文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给出的材料。不防把这个材料作
为阅读题来读,首先找出文章的关键词、中心句,从整体来把握材料所表述的信息,
提取精华,尝试着概括并总结材料。
2、提出观点,深刻寓意
例如 2008 年北京高考作文给了这样一段材料:“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
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
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
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
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
去。”
根据材料提示的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从材料中找
到要素:这个杯子,放了石头好象已经已经满了,可是还可以放进去沙子,以后水
还可以放进去,我们可以引申到人的生理的极限问题。我们的抗震救灾,实际上就
突破了很多极限。从而提出观点一,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观点二,对分量重的事
应该先做。我们也可以从当前我们在抗震救灾中要讲究轻重缓急,要有条不紊,要
抓住重点等方面去立意。

二、立意的标准与方法
审题与立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完全审好题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从多角度
多侧面来为我们的文章立意,要想使自己的文章立意与众不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
几点:
(一)立意要“新”
每个人对于文章的理解不同,所以对文章的立意也不同,但是在立意角度相近
的时候,我们又如何为自己的文章着色呢,如 2008 年北京高考卷作文,我们能够从

21
这篇文章的材料中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观点二是要我们做事一定要有自己
的顺序,并无新意,而观点一和三与当时发生不久的汶川地震联系起来,观点比较
新颖,并且与时俱进,使传统简单的观点先进而不庸俗。虽然是同一个标题,我们
可以采用“多角度分析法”。因为写作的角度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材料作文
往往给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我们只能通过提示语来确定写作范围,从而启发学生
的思维,然而这类作文题很利于学生写出新意。思维灵活的考生就能够避众求新。
在话题作文中华我们往往采用多角度思维来立意求新。如:2003 年山西省作文题目
是以“桥”为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就不能只想到我们生活中普通的桥,而更应
该联想到我们的“心灵之桥”;我们通过努力而通往的“成功之桥”。有了广阔的视
野。我们的文章自然就能标新立异。巧妙的运用新颖的立意角度,必然会使我们的
评卷人眼前一亮。
(二)立意要“深”
立意的深度,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寓意深刻有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想在作文中取得高分,就必须
在文章立意的深度上下功夫。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有了深刻的主题,文章就
会增色。如近几年常出现的材料作文,因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就简单到复杂,从
表象到实质,很多学生往往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只是对问题简
单的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在进行深入地思考。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停留
在原材料的表面文字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将文章的主题
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上。2005 年黑龙江卷作文题目是 《位置与价值》,我们可以将多
种平行的观点最后递进到个人价值并深入到社会价值上,这就把立意的深度提高社
会层面上,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采用了“以小化大”的方法。又比如
说以“我爱我家”为题,我们很多很学首先想到的自己的家、家里面有谁、家里多
么温馨,我有多么地爱我的家、我为什么爱的家等等,这样的立意角度文章的分数
自然不会很高。我们应该抛开“家”的字面意思,开拓我们的视野,挖掘“家”的
隐身意义。可以把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祖国等等理解为我们的“家”。
再比如辽宁省 2006 年的作文题目给出的是《肩膀》我们就应该小题大做,从肩膀联
想到肩膀上所担负起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维就会更发散,立意也会既新颖又有
深度,这样的文章自然就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三)立意要有针对性
由于很多作文的题目可写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学生很难把握。很多
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不能有针对性的立意,往往在文章中出现几种不同的观点:没有
明确的主线,又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的文章不是漫无边际就是有好几个中
心,实际上就是没有中心。还有些同学的文章主题表达不明确、含糊不清、模棱两
可、态度不鲜明,这都是文章立意缺乏针对性的表现,并且缺乏理论性与实践性,
所以立意的时候也要联系个人实际并写出对文章有针对性的立意。因此,我们可以
采用“以大化小”的方法。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作文深入地细化,有针对性
22
地从小处入手,这样就避免了无法取材,难以下笔的困境,写作的思路自然就开阔
了。如 2007 年辽宁卷《季节》这个作文题目的范围过大,学生拿到作文题时无法马
上找到思路,很难找到题目出所给出的信息,有些同学盲目的写出了四季的变化。
如:“春天树都发芽了,带给了我们生机与希望,夏天是我最爱的季节,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了,所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雪花漫天飞舞,一切都沉浸在银白之中。
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很难找出这位学生到底想表达
出什么,整段文字就如流水账一样,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文章也没有明确的主线,
这样的文章又怎么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呢?处理这样的文章标题时,我们首先应该缩
小话题,明确每个季节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针对每一个季节不同的特点,深入地
写对这一季节的看法及通过这一季节的特点能联想到什么。然而我们在写作时不能
只考虑写季节的变化,而更多的应该引申到人生的四季。针对人生、事业、命运的
变化来给文章有针对性的立意。
通过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应用“审题与立意”的基本方法,从作文
要求的细节入手,分析各种命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正确表达作文的主题思想,才
能更好的避免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零分”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想分数。

23
第四章 结合高考作文看“审题立意”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提高“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贯彻审题立意的重要性。首先,教师本身要提高自身
的语文素养及写作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
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过分关注语文高考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
自身素质的培养。自己的文学水平自毕业后就基本没有进步,甚至有些教师的写作水平
下降,教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积累写作方法及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并设身
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写作练习,从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在写作中所出现的问
题。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直接可以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写作中避免这些问题,可以减
少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错误。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就应该有一缸水甚至更多。教师经常会布置学生
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从中得到熏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教师自己在这方面
做得又怎么样呢?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注重知识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
情。因此,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
其次,教师要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我们传统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
主导,我们应该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
学习。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授完重要知识
点以后,应该注重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展开讨论,以及对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评价。如: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该给学生几篇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出材料的主题及中心思
想,并让学生们探讨这些主题是否是正确的,不同学生对同一主题的立意角度也是不同
的,让学生们互评他们的立意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判断是否具备立意标准中的有新
意、有深度、有针对性,给出自己的建议,最后老师再作出点评。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而且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积极鼓励学生,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的
课堂教学。除此之外,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格外重视以下三点:
(一)强化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
无论学生的作文辞藻多么华丽,文章思想多么有深度,运用了多少修辞方法,而文
章没有做到准确的审题与立意,那么这样的文章就不能获得良好的分数,不能达到预期
的效果。然而,我们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写作技巧及
写作方法,通常对命题作文的联系较多,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过于简单,其中很多题目
都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写过多次的话题,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无需审题就可以写作。
教师应该精心命题。首先,题目要细化、要具体、要形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也有兴趣去写。其次,题目必须求新,接近学
24
生的思想实际。再次,加大命题作文选题的难度,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尤其是材料作文
和话题作文,教师应该通过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内容,找出中心
点,引导学生探讨材料的引申意义,寻找立意点。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准备把握题目的要求,做到不跑题、不偏题,我们应
该提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的重视。
(二)制订以审题和立意为核心的作文教学计划
在作文教学中,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高中 2700 多课时的语
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少,与高考中作文所占的分数比例不成正比。所以我
们在加大作文教学的同时,重点围绕以审题和立意制订作文教学计划。
我们可以围绕审题和立意,把作文教学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步,审题是在作文写作之前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
忽略的一个环节。在每学期初应该用几学时来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审题上,并
针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不同作文形式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举出例子,提示学生在
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二步,在经过对审题方面的讲解后,最好能结合作文命题趋势,为学生准备难易
适度的命题,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立意。虽然有时候学生能够读懂材料,但经常会出现立
意不准确的情况,不能让学生的思考正确理解和传达材料内容,问题与材料的不对称、
不对等和不合适,是学生在初期作文训练中最常见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材料的
主旨,激发学生兴趣,展开适当联想,培养学生从积极的方面进行立意,并且精讲多练。
第三步,围绕审题和立意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方
法的进步,会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优秀作文讲解,与学生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进
行比较分析。
第四步,给学生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讲评中抓住审
题立意这些首要问题,讲评与互评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但在激励中注意引导主要因素。
巧用评语,主动鼓励学生,这种鼓励就成了学生写作的动力。反复自己的不断鼓励,能
够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形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二、重视学生审题立意综合能力的养成
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养成,目前多依赖于各种作文图书。图书市场上关于作文的书
越来越多,学生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作文参考书和作文选编。其中一些作文图书配
有范文和模板,这种实用主义倾向可能导致学生在综合作文能力养成方面,把重点放在
背诵作文模板上,其结果就是忽视审题和立意的联系。在高考中间接使用模板内容,作
文流于形式化,内容枯燥,缺乏真情实感,千篇一调,对作文能力的养成危害最大。所
以,在学生综合能力养成方面,教师应当围绕审题立意能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学生:
(一)坚持提倡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感悟

25
虽然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任务也很繁重,但我们依然鼓励学生以生活
为中心进行写作。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周边的人、事、物,积累生活素材,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肤浅、空洞。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如果说
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是媒介,那么感悟与体验就是这座桥梁的重要基石。
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意义上,感悟必须要融入作者内心自我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
感受上。认真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真实而有内涵。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
便缺乏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悟的文章是浅薄的。
学生应该培养自我观察的能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感觉都作为观察、积累的对
象,一旦养成了观察自己的习惯,慢慢就会对周围的事物细心观察,其中包括自然物象,
社会世态。这些都为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写作
的源泉就不会枯竭。随着对生活的感悟不断加深,写文章时对审题立意的把握就会更加
准确。
学生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从多角度思考的能力。除
了完成老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审题立意练习之外,学生应该在课下时间多种
阅读,多联系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审题,强化自己的思辨能力。然后再力求做到立意
准确,并达到立意的较高标准,赋予作文新思想。打破定向思维,从独特的、新颖的角
度对文章进行立意,经过自觉地有效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个人的情操
陶冶。高中学生在长期学习中要慢慢养成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和生活的体
验慢慢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追求理想。要让学生认识
到,学习是实现理想的过程。而学习作文写作是其中的一个艰难的过程,要通过长时间
的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作文写作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短期内不一定会见到成效,这就需要
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遇到困难失败时,要不气馁,积极地
面对并解决问题。

(二)增强学生对时事话题的兴趣和分析能力
作文是一种表达方式,用它可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传递信息。时事热点是整个社
会的动向和最新的消息,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趋势。2009 年以后,高考作文
中关于社会时事类的新材料作文题目逐渐增多。关注时事热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对不同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同时接纳别人的看法,可以说时事锻炼表达能
力和增加自己的修养内涵。而这两点恰恰也与作文息息相关。
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入目前社会上的时事热点,引起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通过
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调动同学们主动关注时事政治、思考社会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当代
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历史责任感。同学们对时事、民生、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并能在阅读新闻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
26
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识记能
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这样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更
多问题的思考就有了更多的理性色彩。

三、在作文讲评中引进对“满分”和“零分”作文的案例分析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在作文讲评中,多数一线教师都主要采用优
秀作文作为讲解对象,也有教师用讲解低分的方式。本文认为,单纯采用优秀作文讲解
和低分作文讲解,可能对于学生深入学习审题和立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建议综合
某个作文命题下的两个作文,用一好一坏对比分析,突出分析双方的优缺点。尤其可以
引进一些高考中的特殊案例,纳入到作文教学的讲评环节中,分析审题立意对于“满分”
和“零分”作文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与结果,并针对个案中涉及到的
优缺点进行逐一讲解,让学生对充分理解高考作文对写作的要求,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就此,本文尝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讲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出现的原因
一篇高考作文分数的高低,取决于是否符合命题的要求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相
对“满分”和“零分”作文的存在,必然有它们符合存在的原因。对于原因的产生,肯
定会有多种因素掺杂在里面,分析其中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提炼出对一篇“满分”
和“零分”作文必然因素,解析出现的偶然因素,综合讲解它们之间区别和联系,有利
于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出现“满分”和“零分”作文的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满分”和
“零分”作文原因,能加强学生对高考作文的认识,解决自身的不足,形成良好有序的
写作训练过程,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该从针对性较强的高考作文中
提取特殊的个案,在作文教学课堂上进行具体的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
比如说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分标准的要求,在每个标准下,进行细化和量化,形成对
应试考试中的一种规范。通过对大量的特殊个案对比分析,引导让学生对自己书写的作
文进行评价,从中总结其优缺点,并与特殊个案中的原因和方法有何不同,使学生能够
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从容应对高考作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测,取得优异的作文成绩。
(二)、提高学生对“零分”作文的认识
学生是高考作文写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对高考作文中的“零分”现象要提高认识,
避免出现重大失误的因素导致作文的失败。“零分”作文的个案分析,是对学生写作过
程中存在不足的一种补充。教师通过课堂上讲解“零分”作文的原因,让学生理解并重
视出现“零分”作文的情况及带来的后果,使学生对“零分”作文认识,转化为自身对
规范作文的一种积极影响,从而将不良的结果向好的方面转化。在面对竞争的高考考试
制度下,分数成为影响学生选择大学门槛,如果能够取得理想的分数,进入优异的大学,
是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并最终产生积极的意义。那么,提高学生对“零分”作文的
认识有利于取得更好考试分数,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符合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实现真正脱离“零分”作文的轨道。

27
通过对高考的“满分”和“零分”作文对我们的启示,“审题与立意”是高考语文
作文成绩的重要评判标准,不但我们的教师要更加引导学生重视“审题与立意”的方法
和技巧,并且学生自身也要通过平时的生活和学习积累达到考试检测的目地。我们不希
望出现千篇一律的文章,但希望从基础规律上提高自身的综合写作素养,丰富文章的内
涵,形成有特点、有新意的文章,从而在高考语文作文考试的环节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28
结 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语文作文教学讨论的不断深入,高考的语文作文命题也逐渐
向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向转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要求更多,对培养学生的高中一线语
文教师相应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近两年来,对“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
热捧引起了不少争议,我们应该从中反思其根本原因: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及策略。
只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和理解事物,获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枯燥的作文转化为
真情的流露。因此,我希望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我们祖国的希望贡献自己的一
份力量。
最后,我向从事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们衷心的说一声:
“谢
谢”。

29
参考文献

[1]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张定远著.《作文教学论集》.[M].天津:新蕾出版社.1982.
[3]王凯符 ,张会恩主编.《中国古代写作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朱绍禹编著.《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于漪著.《于漪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韦志成著.《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7]方明生著.《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9]普丽华,《江少川主编.现代写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黄玉峰著.《重批高考满分作文》.[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11]张掌然 ,张大松编.《思维训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报.2008.
[13]张杰等主编.《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方舟著.《精华录——15 年高考满分作文读本》.[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
[15]金健人,陈建新.《写作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6]张定远.《作文教学论集》.[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2.
[17]朱伯石,张得一.《现代写作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
[18]杨荫浒,张恩普.《中国现代文章写作理论发展概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9] 裴显生.《基础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0] 傅德岷、杨爱平、余曲.《写作基础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1]潘大华.《构思与创造——写作技巧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2]王光祖,杨荫浒.《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葛桂斌.《写作突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4]金健人,陈建新.《写作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5]倪丹丹.《中学作文教学之审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州师范大学.2009.
[26]郑玉琼.《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4).
[27]汪雨涵.《精挑一矢中靶心——浅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J].作文教学研
究.2007.(05).
[28]孔雁.《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J].作文教学研究.2007.(05).
[29]邹梅娟.《材料作文立意的几个关键》.[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7.(11).
[30]曹津源.《审题准 选材新 立意亮——2007 年中考作文的启示》.[J].阅读与作文:
初中版.2007.(11).

30
[31]杨洪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7.(11).
[32]傅瑞岚.《谈审题立意的思维训练》.[J].山西教育.1997.(12).
[33]陈月萍.《浅谈审题立意训练》.[J].甘肃教育.1998.(04).
[34]张雪山.《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35]刘天则.《命题议论文的审题立意》.[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08).
[36]葛云杰.《也谈作文的审题与立意》.[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11).
[37]陶有刚.《作文的审题与立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39]李志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例析》.[J].中学语文.2009.(07).
[40]莫祖其.《材料作文审题探微》.[J].基础教育研究.2009.(09).
[41]肖志春.《横看成岭侧成峰——谈作文审题立意》.[J].青海教.2002.(04).
[42] 田 忠 诚 . 《 谈 高 考 作 文 最 佳 角 度 的 审 题 、 立 意 》 .[J]. 现 代 汉 语 ( 理 论 研
究).2002.(04).
[43]黄受群.《关注提示语,选好切入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J].中学语
文.2009.(09).
[44]汪玉龙.《浅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J].中学语文.2008.(08).
[45]侯艳芬.《单材料果导因多材料求同异——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J].中国科
教创新导刊.2009.(21).
[46]李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高中作文教学适应性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东
北师范大学.2002.
[47] 黄 志 华 . 《 中 学 生 写 作 审 题 立 意 要 掌 握 基 本 方 法 》 .[J]. 各 界 · 科 技 与 教
育.2009.(03).
[48]贾春林.《浅谈命题作文的审题》.[J].阅读与鉴赏(教研).2010.(03).
[49]李真,刘春梅.《高中学生作文审题立意发散思维的培养》.[J].新疆教育学院学
报.2003.(03).
[50]邹义民.《材料作文审题例谈》.[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7.(09).
[51]丁德斌.《浅谈作文教学中分类指导学生正确审题立意》.[J].语文学刊.2010.(06).
[52]彭易利.《高考作文快速立意能力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53]姜广锦.《试论话题作文的审题》.[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09.(12).
[54]范增礼,王明文.《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训练设计》.[J].文教资料.2006.(01).

31
后 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年的学习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通过两年的时光,使我自
身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和前沿知识,并且从文学院各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做
人做事的原则,以及做学问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这段日子是我人生最
难忘的经历,并给予我人生的征途中重要的影响。在此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洋教授,
他那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宽厚待人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自从成为他的学
生那一刻起,李洋老师便一直给予我无法言表的支持与鼓励,作为他的学生,我十分敬
仰他。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师母,肖熹老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肖熹老师给予
了我很多教学教法上的帮助,并在论文的写作方向上进行指导。在此,学生深深向两位
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本论文是我第一次书写如此长度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论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阅
了大量资料,广泛吸取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谨向所引资料的研究者表示谢意。
在文中,对引用和参阅的资料我尽量作了注释和说明,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请研究
者们见谅!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朋友巴君超、李雷……。再次向鼓励我、关心我、帮助过我、
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