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DO I : 16482/j .

10. sdwy37 -
1026.
2001.
02.
011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年第 2 期(总第 83 期)

《论 语》 韦利 英 译本 之 研究
———兼议里雅各 、刘殿爵英译本

刘重德

摘要 :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译文评注》105 条 , 指出韦译值得 商榷者 45 条 , 见仁见 智者 41 条 , 优劣互见
者 19 条 ,摘要 剖析 ,以窥全豹 。第二部分研究小结 , 说明二位译家的译文质量及其语言特点 。
关键词 :
值得商榷 ;
见仁见智 ;
优劣互见 ;
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2-2643(2001)02-0015-03

  对于孔 子《论语》的 思想内 容及其 词句 , 我比较 熟悉 , 一 [ 2] 2 .


14 “君子周而 不比 , 小人 比而不 周 。”杨伯 峻根据
因我幼年读 私塾背诵过 四书五经 , 二 因 30 年代先 后听 过文 自己的理解译为 :
“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 ,小人互 相勾结而
史名家嵇文 甫先生所授《学术 思想史》和 哲学大 师冯友 兰先 不团结 。”韦利则 认为君子小 人的区 别是由 于看 问题的 方法
生所授《中国哲学史》两 门课程 ;
三因 90 年 代校注 过里 雅各 不同 ,前者全面 , 后者片面 ,显系误解 。但他在注释 中说他曾
(James Leg ge 1815 -1897)所译《论 语》 , 写过一篇 题为《校注 经参考了《国语》的讲 法 。而刘宝 楠《论语正 义》中所提 到的
〈汉英四书〉杂记》的文章 , 刊载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编 、 《鲁语》 、《齐语》和《晋 语》中 对“周” 、“比”两字的 理解与 韦利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1994),继 而又对 的理解也全不相同 。
比研究了 里雅各 和香港 学者刘殿 爵(D .
C.L au)所译两 个英 3 .原评注[ 13] 2 .
16
译本 ,写了一篇题为《〈论语〉两个 英文译 本的对 比研究 》 , 刊 [ 13] 2 .
16“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根据商务印 书馆 1985
载于青岛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998)。最 近 , 年出版的《古汉语 常用字字 典》 , “攻”字既 有“抨 击 , 指责”之
由于 工 作 需 要 , 又 读 了 韦 利 (A rthur David Waley , 1889 - 义 ,又有“深入钻研”之解 。杨伯 峻采用 的是 前者 , 朱熹 和里
1966)英译本 《论语》 。我 首先 读了 韦利 所写 的 短序 和 长篇 雅各英译本采用的则是后一解释 ,均通 。关键在于 如何译好
《引言》 ,接着以《论语》原文为本 , 以杨伯峻今译为参考 , 字斟 “斯害也已”这后半句 话 。根据上 下文 , “斯 害” , 我认为 应该
句酌地对照 研究原文和 译文 , 遇有值 得商榷 的地方 , 或 查阅 理解为“异端之害” ,“已”者 , 停止之谓也 ,例如众所 周知诸葛
朱熹《四书集注》 ,或查阅刘宝楠《论语正义》 , 或查阅《辞海》 , 亮名句“鞠躬尽瘁 , 死而 后已”中之“已” , 即作 此解 。至 于韦
或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同时查阅里雅各和刘殿 爵的英 译 ,不无比喻 不当 之 嫌 。根据 上 述分 析和 比 较 , 建议 译 为 :
译本 ,最后写出译文评注和研究小结 , 现分述如下 。 Refute the unorthodox doctrine and its harm will come to an
第一部分  译文评注 end .
译文评注多达 105 条 ,点明韦译值得商榷者 45 条 , 见仁 4 .原评注[ 25] 4 .
3, 4.
4
见智者 41 条 ,优劣互 见者 19 条 。限于 篇幅 , 只能 在三 类情 [ 25] 4 .
3, 4.
4“唯仁者能 好人 , 能恶 人 。”“苟 志于仁 矣 ,
况中各选录若干条 ,举一反三 , 以供参考 。 无恶也 。”从朱熹《集注》 、杨伯峻今译以及里雅各和 刘殿爵英
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韦译值得商榷之处 。 译来看 ,这两条语录他 们都是 按原文 字面理 解 , 并分别 按两
1 .原评注[ 5] 1 .
12 (方 括号内 的数 字表示 原写 105 条 条分开来译的 。而韦利有 下面三 点不妥 :
首 先 , 没有必 要把
中的次序 ,括号后数字则代表《论语》的篇章) 两条合并为一条来译 ;
其次把 4 .
3 的两句话看作谚 语或格言
[ 5] 1 .
12 关于这条语录的翻译 , 韦利的主要错误在于把 (adage)
不知根据何在 ? 第三 , 4 .
4“无恶也”之 恶 , 朱熹 、杨伯
“和为贵”中 的“和”这 个关键词译为“harmo ny” , 同时也把“斯 峻 、里雅各和刘殿爵都理解为善恶之恶[ è] , 而韦利 却把它错
为美”中的“美” 这个关 键词 误译为 beauty , 其实前 者应 译为 误地理 解为好[ hào] 恶[ w ù] 之 恶 。兹选录 刘译 , 以供 比较参
appropriateness 。里雅各把“斯为美”译为“this is the excellent 考:
quality” , 与杨伯峻今译的 意 思基 本相 同 。韦 利 既然 对“和” 4.
3 “I t is o nly the benevolent man who is capable of liking
本身理解错了 ,其注释自然亦不恰当 。 o r disliking other men .

2 .原评注[ 2] 2 .
14 4.
4 “If a man sets his heart on benevolence , he will be
15
f ree from evil .
” 译如下 ,以供参考 :
5 .原评注[ 26] 4 .
5 Zigong said :“O ne can get to hear the M aster' s talk about
[ 26] 4 .
5 原文“贫贱 ,是人之 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 literature , but one canno t get to hear his views on human nature
去也 。”“不 以 其道 得 之”中 的 代 词“之 ” , 显然 指 “贫 贱” , 与 and the way of Heaven .

“得”字搭配 ,意思不通 。刘殿爵在其英译《论语》中脚 注中指 8 .原评注[ 37] 5 .
22
出 ,系讹误 , 颇有道理 。杨伯峻 的今译 以及 里雅各 和刘 殿爵 [ 37] 5 .
22 子在陈 , 曰 :
“归与 ! 归与 ! 吾党之小子狂简 ,
的英译都是按古文“避”字的意义来译的 ,“得”字古今 均无避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此条语录 , 有两点值得商榷 :
(一)
免之义 。此 其一 ;
其 二 , 韦利 的英译 有两 点值 得商 榷 :
1 .把 究应怎样理解“狂简”二字 。关于“狂简”两字之解释 , 笔者认
与“富贵”搭配使用的“得”字用 retain (保 留)这个动词来 译 , 为《辞源》的说法 ,最 为切合 上下文 。“[ 狂简] 谓 志大而 于事
与原义不合 ;
2 .把“造次”理解为“烦扰”或“苦恼” ,其 译文措 疏略 。”并引 上述 语 录为 例 。韦 利把 “狂简” 译为 headstrong
词之不当 ,则不难想 见 。现摘引 里雅各 有关 部分的 译文 , 以 and careless (
刚愎自用 与粗心 大意),有 失于 贬 。(二)“不知
供比较参考 : 所以裁之”的主语有两解 , 有的认为是主句中的孔子 , 如杨伯
“If it (指代译文中 what men desire 这 个名词 从句)can 峻;
有的认为是“小子”他们 自己 , 如刘殿 爵和 里雅 各 。均有
not be obtained in the proper way , they(指富贵)should not be 所本 , 就本语录的上下 文讲也 都通 , 而韦利 的英 译则似 欠确
held .
..In moments of haste , he cleav es to it .In seasons of 切 。三 种英译比较起来 ,笔者认为刘译最佳 , 特转引如下 ,以
danger (颠沛 之 意译 , 与 原文 精 神 基 本 符 合), he cleaves to 供参考 :
it .
” “W hen he was in Chen , the M aster said , ` Let us go
6 .原评注[ 33] 5 .
9 home .Let us go home .Our young men at home are w ildly am-
[ 33] 5 .
9 “赐也何敢望回 ?”韦利用 look at 来译“望”字 , bitious , and have great accomplishments for all to see , but they
在这里显然不合要求 。“望”通“方” , 意为“比较” , 例如《礼· do no t know to prune themselves .
'”
表记》 :
“以人望(方)人 , 则贤者可知已矣 。”“赐也 何敢望回 ?” 9 .原评注[ 58] 7 .
25
中之“望” ,也是比较 的意思 。 杨伯峻译 为“相比” , 里雅 各译 [ 58] 7 .
25 “忠” , 杨伯峻译得周全明白 , 里雅各英 译“de-
为“compare”都对 。 此外 , “ 语与 女 弗 如 也”之 “与” , 应采 用 vo tion o f soul”(尽 心)和刘 殿爵 英 译 “doing one' s best” (尽
“(
赞)许`之义' ” , 例如《汉书·翟方进传》 :
“朝 过夕改 , 君子与 力), 在精神上尚属接 近 ,唯 独韦利 英译“loy alty to superiors”
之 。”杨伯峻 和里雅各分别用“同意”和“(I)g rant (you)
”来译 有画蛇 添足之 嫌 , 因为 《论 语》中 的“忠” 并不 只限 于对 待上
“与”字 , 均正确 。现转录 里雅各 对这条 语录 的英译 如下 , 以 级 ,例如“忠君之忠” , 同时也适用于对待同级 ,例如 开宗明义
供参考 : 第一篇所讲的“为 人谋而不 忠乎 ?”便 是铁 证 。我所 指的“蛇
T he M aster said to Zigong , “Which do y ou consider supe- 足”是什么呢 ? 是 “to superio r” 这个 节 外 生 枝的 后 置 定 语 。
rior , yourself or Hui ?” Zigong replied , “How dare I compare 如韦利只写到“loy alty ”便 打止 , 那就 恰到好处 , 既 可对上 , 又
my self with Hui ? Hui hears o ne point and know s all about a 可对友或与自己平等的一般人 。当然 ,用 faithfulness 一词来
subject ;I hear one point and know a second .
” T he master said , 译“忠”也可以 。
“You are no t equal to him .I g rant y ou , you are no t equal to 韦译不足之处 ,剖析如上 , 已可窥其全豹 。
him .
” 现再就其见仁见智以及优劣互见之处 ,各选其 最为典型
7 .原评注 [ 34] 5 .
13 者 1 -2 例 , 以收举一反三之效 :
[ 34] 5 .
13 “夫子之文章” , 译 者有不 同理 解 。杨伯 峻今 见仁见智例 ,原评注[ 62] 8 .
9 和[ 95] 14 .
23
译为“老师关于文献 方面的 知识和 议论” ,符 合原义 :
韦 利的 [ 62] 8 .
9 “民可使由之 , 不可使知之 。”这条语录 ,三种英
英译 ,却值得商榷 :
第一 , 他把“文章”一 词分 开来译 , 先 译为 译均可 ,特在下面并列出来 , 以供比较 :
“culture (文化)
” ,继而又根据朱熹《论语集注》对“文章”一词 里译 :
“T he people may be made to follow a path of ac-
的注解 :
“文 章 , 德之 见 乎外 者 … …” 把 它译 为 “the outw ard tio n .

insignia of goodness” ,这 种既 把整词 分割 开来 又把 朱的 注解 刘译 :
“T he common people can be made to follow a path
当作《论语》的原文 来译 的做 法显 系不 妥 。其实 , 根 据 5 .
13 but not to understand it .

的上下文 ,应拿英文 的 literature 来 译这里的 “文 章”一词 , 因 韦译 :
“T he common people can be made to follo w it ;they
为这个英文词也有“文献”之义 。刘宝楠《论语正义》讲得 好 : cannot be made to understand it .

“夫子文章 , 谓诗书礼乐也 。”而诗书礼乐 , 均属“文献”(
litera- 如果严格按翻译的原 则而论 , 韦译 最为“切 合”原文 , 因
ture)。据此 ,笔者采取 刘殿爵 的译文 方式 , 试将整 条语 录翻 为原文中的两个代词“之”并未具体说明指代什么 , 翻译亦应
16
适可而止 。 中英两 种语文 ,这就已 经保证 了他们 译作的 比较高 的质 量 ,
[ 95] 14 .
23 “君子上达 ,小人 下达 。”杨 伯峻译文中的“上 在对原 文的理解和表达 上不会产 生严重 的问题 , 但 由于“经
达”和“下达”明确指 出上达 的对象 为“仁义” ,下 达的对 象为 无达诂”和“译无定法”在经书翻译工作中天然存在 的这两大
“财利” ;
韦利的译文虽也明确指出对象 , 但意思是“能 够影响 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 , 译者有时势所难免有“仁者见仁”和“智
自己上面的人”(can influence those who are above him)和“只 者见智”的现象出现 , 因而在表达上也随之而异 ,只 要基本上
能影响自己下面的人”(can only influence those w ho are below 符合原文精神 ,这在翻译原则或标准上来 说 ,是完全容许 的 。
him),就原文说 , 孔子本人并未明白说出“上达 于什么”和“下 此外 ,翻译一部书 , 特别是翻译一部古代经典 ,产生 一些误解
达于什么” , 因此 ,四种 译文比 较起来 , 笔 者认 为 ,里 、刘 的译 和误译 ,也是常有的事 , 就他 们三位 造诣比 较深 的大翻 译家
文最“切合”原文原义 : 来说 ,也不能完全避免 。
里译 :
“T he pro gress of the superior man is upwards .
” 关于《论语》里 、刘两 个译本 的特点 及其 不足之 处 , 已于
刘译 :
“T he gentleman gets through to what is up above ; 数年前在拙著《 <论 语 >两 个英文译 本的对 比研究》一 文中
the small man g ets through to what is dow n below .
” 作了如下的概括 :
“在通读 、对比里译和刘译的两种《论语》英
优劣互见例 ,原评注[ 78] 12 .
10 译文后 ,总的印象是 各有特 点 ,互 见短长 。 由于 所处时 代不
[ 78] 12 .
10 “诚不以富 ,亦祗 以异” 。这两句既在原文中 同 ,前者用的语体为书 面语 , 喜用 复句 , 措词 古雅 , 但就 年轻
标明有引号 ,便说明是 引文 , 韦利和 刘殿爵 在注释 中注 明这 英文读者来说 , 有时 不免 难懂 ;
后者 用的 为 口语 体 , 喜 用单
两句是从《雅》部题为《我行其野》的诗中引来的 ,自应 按原诗 句 ,行文通俗易懂 , 但有时 难免与 原文风 格不 够切合 。”接着
的涵义来译 。笔者查阅了汪榕培任秀桦译注的《诗经》(中英 举了 31 条译例进行对 比分析 , 结果 得到如 下的 论断 :
“从以
文版),核实了 这 两 句(行 )诗 是 引 自《小 雅 》部 分 编 号为 第 上 31 个译例中所作的 剖析加 以统计归 纳 :
两译 均有语 病者
188 首诗第三节的最后两行 。从 整首诗来 看 , 是描写一 个被 6例 ;
优劣互见者 5 例 , 里胜于刘者 12 例 , 刘胜于里者 8 例 。”
遗弃的妇女表达自己的 悲哀和 气愤的 感受的 。现 将这 两行 此次读韦译《论语》之后 ,感到他有如下特点 :
第一 , 除个
诗的英译文列举如下 : 别情况外 ,文字比较简 练 , 接近原 文风格 ;
第 二 , 原文多 连环
汪译 :
N ot that her wealth a ttracts you , 语表达法 ,译者亦力争重现此种写作上的 特点 。至 于他的行
But tha t you want to wed anew . 文表达深浅难易的程度 ,正像他们三位出生时间先 后不同一
刘译 :
If you did no t do so for the sake of riches , 样 ,他正介于里雅各 和刘殿 爵之间 。里 雅各 的英文 , 已 经全
T hou must have done so fo r the sake of novelty . 属于 19 世纪 , 韦译刘译《论语》的时间均在本世纪 , 前者在上
韦译 :
N ot fo r her w ealth , o h no ! 半纪 ,后者在下半纪 1979 年 ,均属于当代英语 , 就读者来 说 ,
But merely fo r a change . 刘译和韦译都 比较 容易 读容 易懂 。 韦译 , 也像 里译 刘 译一
里译 :
(未分行排列)
I t may not be on account of her being 样 ,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 详见评述意见 ,不再缕 述 。
rich , yet you come to make a difference . 总而言之 ,里雅各 、刘殿 爵和韦利 三位 的《论语》英 译文
就原诗的精神来看 , 英译均 基本正 确 ;
若就译 诗的 严格 本 ,虽都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 但瑕不掩瑜 ,全称得 上各有千
要求来说 ,刘 、韦最佳 ,因为一般说来 , 诗都要求言简意赅 。 秋互见短长的优秀译著 。
第二部分  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数年前 ,我曾对《论语》的里雅各英译本和刘殿爵 英译本 刘重德 , 1994 , 校注 〈英 四书 〉杂 记[ A ] , 《英 汉语 比 较 研究》
进行过一番认真的对比研究 ,并将研究写了一篇九千 多字的 [ C] 。长沙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论文 , 刊载于中 国英 汉语 比较 研究 会青 岛学 术 研讨 会 论文 刘重德 ,1988 ,〈论语〉两个英 译本的 研究[ A] 。《英汉 语比较
集 ,已如本文开场白所述 。现在又因工作需要对照《论语》原 与 翻译》[ C] 。青岛出版 社 。
文字斟句酌地读了韦译《论 语》 , 里雅 各 、刘 殿爵和 韦利 三位 朱熹 ,1987 ,四书 集注[ M ] 。长沙 :
岳麓书社 。
译者及其英译本就在我的 脑海中 自然而 然地形 成了鲜 明的 刘宝楠 ,1986 , 论语 正义[ A] , 《论子集 成》[ C] 。上 海书 店影
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 ,他们三位全都是中国经典的翻 译家兼 印版 。
研究家 。他们对《论语》及 与其有关 的经典 著作研 究之 深之 《辞海》1979 年版缩印本[ Z]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广 ,即可充分证明 。他们 都在着 手翻译 之前 , 对原 文的 作者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M ] 。商务印书馆 ,1985 。
及其著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 汪榕培 、任秀桦译注 , 1995 ,《诗经》[ M ] (中英文 版)。 辽宁出
下面 ,讲一下上述三个英译本的质量及其 语言特点 。 版社 。
(作者地址 :
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 湖南长沙 410081) 
他们三位 ,既都在译 前作了 那么深 广的 研究 , 又都 精通

17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年第 2 期(总第 83 期)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The Past Is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 A probe into the tragical Theme of Long Day s Journey into Night ,
by Xie Jinqiu , p . 5
Long Day s Journey into Night t ruthfully reproduces O Neills family relationship w hich is filled wit h
both love and hate .T he play lasts only for one day , but t he experience of t he past is alw ays reflected in the
pains of t he present life .T he past and t he present are mingled together f rom beginning to end .T he dramatic
theme of Eugene O Neill — the past is t 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 is thus revealed tho roughly .Life is a cir-
cle , w hich is full of endless cycles and repetitions .In t he struggle against his ow n unchangeable past , man af-
f irm s his value and show s the nobility of humanity .T his is w here lie the quintessence and force of O Neills
tragedies .

A research into Waley 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 And some comments on its English versions by
Legge and D .C.Lau , by Liu Zhongde , p . 15
T his paper consists of tw o parts .In part one the aut hor makes 105 notes and commentaries :among them
45 point out Waley s im proper t ranslation , 41 are about t he different opinions of the t ranslations and 19 about
their respect ive st rong o r weak points .P art t wo i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

Reception theory and study of “cultural misread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by Dong Hong chuan , p . 18
T his paper applies the key concepts of reception theory to the research of “cult ural misreading”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It st udies t he theoretical base and analy ses the dif ferent types of “cult ural misreading ” in t he light
of reception theory .And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e active and passive roles that “misreading ” plays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logy , by F ang Kairui , p . 23


As a branch of t ranslatology , descriptive t ranslation studies is aimed to mak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
prehensive descriptions and analyses of existing translations by putting t hem in the T L/ T C system so as to
reach conclusions and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normat ive t ranslation theories .It s methodology is significant fo r
the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 ranslatology and gives new inspirations to t 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

Discourse as systems : toward a systems view of discourse , by Jia Zhengchuang , p . 31


T his paper applies systems t hinking to the examination of t he notion , propert ies , aspects and relations of
discourse and to the o rganization of existing view s of discourse so as to arrive at a systems view of discourse .
Discourse is essentially a com plex system , w hich possesses such features as integrity , connectedness , variabili-
ty and orderliness and which involves such aspect s as i ts w hole , part s , levels , structures , functions and envi-
ronment wi th various interrelations among them .Obviously , such a sy stem s view of discourse is epistemologi-
cally and methodolog ically significant to discourse studies .

Grammatical ization theory and Halliday s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by Wang F ufang , p . 35
T his paper invest ig ates the g rammatical metapho r t heo ry introduced by Halliday in 1985 under the gener-
al f rame of g rammaticalization in an all-round w ay to present evidence t hat t he substance of the g rammatical
met aphor t heo ry f alls right into t he scope of t he theory of g rammaticalizatio n .But this doesn
t mean that Hal-
liday has no g round to justify himself to the use of the term .The justification is his concern for the st ruct ure
of his theoretical sy stem and its special purpose of st udy .

8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