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5**DSE 中文口試心得——如何應付三選一共識題? |黃之鋒

其實這篇文章大部份的內容本來撰於去年公開考試,還記得去年不少網友很關注我應考中
文口試的動向,嚴格來說其實我未受過任何會話專業訓練,自問也不是中文科成績很優秀
的學生,也不能保證整篇文章所有內容完均準確無誤,最終雖然中文會話部份取得 5**,
但整體來說只取得 Level 4 的成績,保證比我更能掌握口試技巧的也大有人在,無論如何也
想透過這個學生媒體,跟盼給師弟師妹一些經驗之談。

本文將會以去年我抽到的題目為例子,跟大家分享如何面對近這數年也頗為熱門的「共識
題」,特別是面對三選一的狀況,如何達到考官要求,有著趨向共識的意味,我去年面對
的題目為:「如果要選擇一個故事教育兒童孝敬父母,你認為以下哪一個最適合?討論並
達成共識。木蘭代父從軍 / 黄香扇枕溫蓆 / 王祥臥冰求鯉」,那為為節省字數,下文將把
故事簡稱為從軍、扇枕和臥冰,若未清楚故事內容,煩請自行上網尋查相關資料才閱讀全
文。

《趨向共識: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共識題」的首要條件是在討論要「擁有趨向並達成共識的傾向」,即讓考官覺得同學並
不是「空泛缺乏方向性地討論」或「不斷駁斥他人」,所以慣常的「城市論壇大戰建制
派」並不適用,用語上切忌產生攻擊對方的感覺,在這種題形之中,是不容許反駁的出現
的。很記得有位同學在早前的聯校口試訓練回應他人反駁時面不改容地表示:「我覺得你
依個觀點好多餘」,使用如此極端字句,應對態度的分數必定大打折扣。至於如何在意見
不一時趨向共識,下文會詳述。

《三選一:原則及比較意識》

對我個人來說,如果進行「三選一共識題」,應以原則作為框架並展示「比較意識」。在
10 分鐘的有限時間內,根據題目的要求,構思數項選舉該選項的大原則 / 條件(其實即是
你選擇該選項的原因),這類所謂原則和通識答題的概念詞有點相近,大概也是那一些
「XX 性」類似的東西。準備過後,可在首輪發言舉出 1–2 符原則,餘下的原則可留在第
三四輪發言使用,而每次論述該原則時,也必須指出為何你的選項符合原則,而其他選項
不符合,這樣才有「比較意識」,否則考官會覺得你缺乏「多角度思考」,不能從他人的
位置設想,思想較為單向。

《原則:讓考官消化你的發言內容》

以原則作為討論的框架是源於這個做法會令討論更為聚焦,試想想考官上完一天課堂,放
工後還要走來做 marker(雖然係有錢收),其實真的很累,如果學生首輪發言沒 point 無焦
點,考官也沒有心情記下學生的發言重點,按我過往經驗,如果你在五位學生中被考官
mark 下最多 pt,多數分數也會是最高的。
一般考生:「我選扇枕係因為個小朋友無咁慘,父母唔洗咁擔心個小朋友,因為扇枕都唔
會太影響日常兒童生活嘛」
(立場 + 原因 + 展述)

個人建議:「我選扇枕係源於兩大原則:傷害性低同埋合符現實需要,即係話扇枕不會好
似臥冰咁做成身體上既傷害,從軍咁樣構成生命危險,所以按傷害性最低為大原則,父母
都唔想小朋友受傷,咁校實踐孝既機會都無埋,所以扇枕符合依個要求」
(立場 + 原則 + A 選項為何不符合 + C 選項為何不符合 + B 選項為何符合 + 扣連題目
要求 + 總結)

↑ 上述這個「一般考生」和「個人建議」是我今天考中文口試首輪發言的其中一部份,為
真實例子,前者考官在記你的重點時,可能已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根本未必能夠捉到重
點,曾聽說有部份考官會因聽不懂學生整個發言在說甚麼,而整個發言甚麼都不記下重
點。

↑ 相反,如使用後者的 formula,無論考官有多累,他至少捉到你「傷害性低」作為這個
重點關鍵詞,也合「比較意識」的要求。

《補充:首輪發言的重要性》

中文口試有趣的地方在於,考官看你一分鐘發言的觀點、語氣和流暢程度,其實大約也在
心裡會估算到學生的成績,如果首輪發言只講到 40 秒左右,相信考生在考官心目中的評價
也會大打折扣。

在我小組討論的環節,有同學在首輪發言花了 40 多秒時間展述自已選擇的故事內容,抬頭
望鐘才發現餘下 10 多秒時間,結果只能帶出一個原因(即上面「一般考生」的那段文
字),這個狀況實在值得參考,個人建議在十分鐘的準備時間的最後兩分鐘,最好花點時
間在心裡嘗試整合一次首輪發言的內容,使用「個人示範」的那種 formula 去應對「三選一
共識題」,那就確保一定能夠達到一分鐘首輪發言的要求,在考官心中腦下較佳的印象,
如果可以講得流暢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增加自已的信心。

《收窄分歧:運用「原則」給予對方一個下台階》

當計時器尚餘八分鐘左右的時間,基本上考官和考生也大概能判定大家的能力,而五位同
學開首準備的「原則」也交流得七七八八,當「各自表述」以後,一般而言也應進入「收
窄分歧」的階段。

個人認為,如果自已是多數人贊同的陣營(如我組 5 個人有 4 個都選「扇枕」這個選


項),那就應該盡量拉攏對方認同自已的立場;反之,如果自已是「少數派」(我組的 5
號同學被迫選擇「臥冰」),那便按遊戲規則地接受對方的拉攏。

可能同學平日與人溝通時也是閒話家常,並沒有甚麼機會需要達成共識,和朋友意見不合
在言詞上針鋒相對也是等閒之事,因此不少同學寧願做討論題,也不想處理共識題,結果
在互相拉攏的過程也會出錯,例如直接問對方:「你可唔可以改變你既立場,唔好一尾繼
續支持『臥冰』?」,答「會」的話又看似「今日的我完全打倒昨日的我」,答「不會」
的話又會被評為態度差,對方回答時實在進退兩難。

常言「共識題」就是一個講求合作的題目,拉攏人(多數派)和被拉攏者(少數派)也要
進退有據,才能讓考官覺得討論充足並存有深度,上文所強調準備時間中構想的「原則」
正可在這個過程發揮作用,對比起漫無目的地要求對方轉立場,其實使用「原則」(如傷
害性/可行性/是否切合需要)為基礎,詢問「少數派」對這些原則的想法,驅使對方產
生讓步的動機,就可讓別人在整個立場轉換過程也不唐突。

可看以下例子:

A:雖然咁多位同學都覺得「扇枕」係最合適既故事,但「臥冰」依個故事係講子女服從
父母既命令同要求,係其餘果兩個故事都無既特質,我覺得小朋友識得聽父母話係好重
要,所以其實我覺得「臥冰」先係最好。

B:好高興見到 4 位同學都選擇「扇枕」,可見大家都認為「傷害性低」同埋「比合現實
環境」係兩個相當重要既原則,我其實期望今日我地既討論可以趨向一個共同既方向。故
然我都同意 A 同學講述子女需要學懂服從父母,現今小朋友擁有既港孩現象的確反映佢地
會較為自我中心,但唔知大家會唔會認同我首輪發言講既「傷害性」可能係一個更為重要
既考慮因素,試想想 3–17 都叫歲兒童,3 歲既小朋友可能真係會對故事「有樣學樣」,
傷害自已既身體都唔係大家樂見既事,唔知大家點睇「傷害性」原則對兒童既重要性?

(A 總結原則 + B 同意「少數派」的部份觀點 + C 指出個人提出原則較對方更有必要/重


要/可行性/最終目標 + D 詢問對方對這個原則的想法)

A:好多謝 B 同學認同我對「服從」既堅持,其實我都唔否認既著跟點係想切合好似頭先
B 同學所講,現時社會發生既港孩問題,但聽完各位同學既講法之後,我都認同我地需要
照顧到 3 歲至 17 歲既兒童,年紀輕 3–5 歲既幻稚園同學都係唔能夠忽視佢地既重要性,
所以喺權衡輕重之下,我都明白到「少傷害性」依個原則更為重要,因此我都願意喺重視
小朋友安全性既前提下,選擇下去轉換立場。

↑ A 和 B 可讓考官覺得自已無意攻擊「少數派」,自已為了達成共識也會選擇在部份位置
上讓步,認同別人想法而不只是一味批評對方,C 和 D 的做法則是關鍵,誘導對方認同自
已的觀點較為重要,其實也不代表全盤推翻自已過往的立場(只是在優次的分別而已),
在轉立場時則轉得不會過份唐突,而 D 則是一種婉轉的詢問方法,marker 認為這樣詢問總
較明刀明槍來得合宜,如果對方能夠說出自已的原則較為重要,那就是正式為對方提供一
個下台階,替對方提供了轉換立場的原因。

考 oral 每人發言平均時間只有 3 分鐘,但這 3 分鐘的表現,已足以影響 14%中文的分數,


祝未考 oral 的同學能夠以最佳準備迎戰,14%的分數足以讓你由升一個 grade,別輕看這關
鍵的 3 分鐘,共勉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