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學士班
學士論文

年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度
─以年金制度改革案為例

研究生:劉昱書 洪嘉良
中華民國106年1月
年輕世代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度──以國民年金改革案為例

第一章 緒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0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關於年金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04


第一節 年金制度出現背景
第二節 什麼是年金制度 以台灣年金制度為例
第三節 台灣年金制度為何改革
第四節 年金制度概況整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6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擇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操作性定義
第三節 信度測試

第四章 資料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1


第一節 樣本結構
第二節 描述性分析
第三節 關聯性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 p.34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第六章 文獻來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6

第七章 附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6

2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全球各面向的進步與成長,凡舉國際政治、分工、經濟、文化、社會、
醫療及人口型態等,與以往皆有相當程度上的變動,在此影響下,台灣社會在
層面的改變使得民眾生活水平逐漸下降;因科技的領先及產業結構與社會政經
適合大量移工進入,導致求職相對困難,收入平均降低;通貨膨脹使平均物價
指數上升,薪資水平卻沒達到與物價上升相對應的比例,兩者間依然存在相當
落差,這也使得生育率逐年降低;醫療進步使平均壽命上升,老年人口數逐漸
上升,導致扶養比增加,未來世代的負重不比一般,而年金制度能改善國民的
基準生活,改革案自然也必須獲得重要的關注。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在此制度的改革下,身為研究者的我們,正是此改革案的影響群,理應好
好的來細究為何會有改革案的出現,但在此同時看到了另一個問題,怎麼會是
「『理應』好好的來細為何會有改革案的出現」,對這個議題的態度好像成了較
事不關己、無關自身,尋找本研究主題時,搜尋到了年金改革案才有注意到這
件事情的重要性,意識到年金對退休權益保障、自身老年生活皆有很大的影
響,不能漠不關心,同時也希望喚起大多數人對於公共議題傾向較不參與關心
的態度,於是決定此研究主題深入探討。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網路問卷,蒐集年輕世代對於年金改革的看法及認知,希望透過
對年金改革案的樣本回收做研究,分析此族群對年金議題的關注度與參與程
度,探討為何會有關注度不足的問題,是政府的宣傳上不足,或是傳播媒介的
考慮、選擇失當,又或者是年輕族群本身對此題就不會有太深入的關注,而其
中的因又是為何,年金制度最初的設計意義就是為了保障「全體」國民的老年
基本生活,每個人都有權利及義務了解以後的安排,除了擁有更好的經濟保障
外,也是為了不成為社會的負擔,盡好一位國民的責任。

3
第二章、關於年金制度

第一節 年金制度出現背景
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抬頭,藍領階級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連帶影響
社會環境,衛生水準提升,導致人口結構改變,國家亦漸漸轉型,社會福利的
重要性日益彰顯,早在 19 世紀的德意志帝國便通過立法,於 1889 建立世界第
一個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

近年,年金財務的整體情況惡化,彰顯出老年經濟保障的建立與勞工退休
規劃需求的重要及急切性,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在 1994 年提出一份研究報
告,其名為「避免老年危機(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對長者的後續生活保
障指出若干論點,並提出三層式保障(a Three-Pillar Model)的建構模式,以分配
(redistribution)、儲蓄(saving)或保險(insurance)三道程序,努力改善因通貨膨
脹、景氣蕭條、投資風險等問題進而達成保障老年經濟的目標。

以世界銀行十幾年來的觀察發現,舊有的三層式保障已無法再確保全球性
通膨與自由市場失靈的狀況,養兒不再是防老的確保,加上女性的職場投入,
主流家庭結構的改變,甚至造成離婚率的提升與影響未來老年經濟的安全,眾
多因素使得三層式保障再也無法詮釋新的社會情境,因而在 2005 年發展出「多
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分別是「非納費性社會救助制度」、「強制性社會保險
制度」、「任意性員工退休金制度」、「自願性商業保險儲蓄制度」、「倫理性家庭
供養制度」。

台灣 2007 年立院三讀通過《國民年金法》,2008 便以多層次老年經濟模式


中的第一層「強制性的社會保險」作為具體呈現,因應台灣社會現象及問題,
開辦國民年金,依數據推估,至民國 115 年時,老年人口將占全國人口 20%,
因此國民老年生活的經濟安全保障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安全體系中重要的一部
分。

第二節 什麼是年金制度 以台灣年金制度為例


(一) 基本概念

「年金」是指一種定期性、持續性的給付,無論是按年、按季、按月或按
週給付,都可稱為年金。而各國在年金的制度上皆有不同。

4
(二) 理由、意義及目的
隨著台灣的醫療、經濟水準上升通貨膨脹等等的社會現象,國民平均壽命
延長、少子化的狀況,老年人口占台灣人口總數在 2016 年 10 月已佔 13.1%,
即將邁入國際所謂的「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則預估在 2025 老化人口比
例將超過 20%,成為「超高齡社會」,家庭結構改變,照護功能的衰退,老年人
口將會成為社會首要問題。

另外,以往我國民眾享有勞保、軍保、農保及公教保等在職勞動者為納保
對象的社會保險,但仍有約三百多萬符合年齡標準的國民,不能參加任何社會
保險,在這部分的民眾,有許多為弱勢收入的家庭主婦或是無工作者,他們無
法被歸納為這四種保險內,國民年金即針對此部分做補全,設計一個以全國民
眾為受保目標的納保制度。

為此,我國於 2008 年 10 月 1 號開辦社會保險制度,針對年滿 25 歲、未滿


65 歲,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為納保對
象,由中央主管機關委託勞工保險局辦理並為保險人,提供「老年年金」、「身
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三大國民年金給付保障,以及「生育給付」、「喪葬
給付」二種一次性給付保障,讓全體國民享有社會保險的好處,獲得老年的基
本經濟保障。

第三節 為何台灣年金需要改革
政府的財產總計約 9 兆 3208 億元,其中 91.7%為公用財產,佔了 8 兆 5493
億元,凡舉政府機關、學校、道路、公共建設等皆屬此類,此部分無法做任何
處分,也無法支應政務支出,或是其他行政用途;剩下的 8.3%為非公用財產,
共 7715 億元,可提供收益或處分,雖然可以做調度使用,但售出就不能再回
收,而未來各級政府或未來有責任應當給付的責任金額為 17 兆 5923 億元,此
數值主要是由各年金制度截至財務精算衡量日為止,所有已繳費之年資,未來
應給付的總額,而中央政府在 105 年總預算歲出為 1 兆 9000 億元,遠超乎政府
能力負擔,而當年金基金竭盡後,差額就必須由全民共同買單。

台灣人口預估在 2026 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1996 年將調查數據換算為每


幾位壯年人口須扶養一位老年人口的數值平均為 8.8 名,也就是在 1996 年時,
每 8.8 位壯年只需得扶養一位老人,爾後因衛生醫療進步、生育率降低,在
2015 年上升為 5.6 位,推估至 2031 年甚至將爬升到「每 2.6 名壯年人口」就得

5
扶養一位老年人口,人口結構老化導致年金需求變大,但提供年金收入的來源
卻沒有增加,使得各項年金財務破產即,軍人退撫制度在 2011 年保費收支開始
逆差,預計破產年度為 2020 年,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從去年(2015)開始逆差,推
估 031 年破產,教育人員退休制度在 2014 年逆差,推估 2030 年破產,勞工退
休金制度在 2018 逆差,推估 2027 頗產,一旦破產就在也沒年金作為保障後
盾。

另外,目前也存有嚴重的分配問題,軍公教月退休金所得替代率約 75%至
95%,遠高於勞工的 45%至 80%,減少 18%後(目前並無定案,偏向將所得替
代率減半)估計約可使軍公教退休金所得替代率減少 15 個百分點,表示即使減
半,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仍偏高,即使當初 18%的設計上因參考那時的社會
環境,但現今狀況已有所不同,18%的存續仍有待商榷。

以往年金改革為片段式,部分式的改革,這是年金改革案為面性的調整調
度,不論公、教、軍、勞、農或其他國民身分,全體民眾皆納入年金改革案範
圍,不論何種職業別年金,都須兼顧退休者生活保障與在職者負擔能力。

第四節 年金制度概況整理
(目前改革案一讀尚未通過,變動可能甚大,因此不便在此多做討論,但可就目前財務狀況作探討)

(一) 基本架構
年金制度基本由「社會保險」與「職業退休金」兩部分組成,社會保險由
「公教保」、「軍保」、「勞保」、「農保」、「國保」組成,職業退休金由「教育人
員退休制度」、「軍人退撫制度」、「勞工退休金制度(舊制)」、「勞工退休金制度
(新制)」、「私校教職員退撫制度」、及「公務人員退休制度」組成。

(二) 我國年金制度簡易介紹(本節所指數據皆以 105.6.30 統計數字為準)


 我國年金基本架構
社會 公教保 軍保 農保 勞保 國保
保險

職業 教育人員 軍人退撫 勞工退休 勞工退休 私校教職 公務人員


退休 退 制度 金制度 金制度 員退撫制 退休制度
金 休制度 (舊制) (新制) 度

6
 年金制度基本架構(社會保險)
適用對象 給付項目
公教保 1. 法定機關(構)編制內有給專任人員 失能、養老、死亡、眷屬喪葬、生育、
2. 公私立學校編制內有給專任教職員 育嬰留職停薪
3. 其他經認定人員(如各機關之駐衛警察
人員)
軍保 1. 志願役軍官、士官、士兵 退伍、死亡、殘廢、育嬰留職停薪、眷
2. 軍事情報機關所屬人員 屬喪葬
3. 短期服役之人員
勞保(普通事故) 年滿 15 歲以上、65 歲以下之受僱勞工、 生育、傷病、失能、老年、死亡
職業工會勞 工、漁會甲類會員、在政府登
記有案之職訓機構接 受訓練者及實際從事
勞動之雇主
國保 年滿 25 歲未滿 65 歲在國內設有戶籍,未 老年、身心障礙、遺屬、喪葬、生育
加軍、 公、勞、農保,且未領取相關社會
保險老年給付者
農保 年滿 15 歲以上從事農業工作農民 生育、身心 障礙、喪葬
(老農津貼) 1. 年滿 65 歲
2. 參加農保 15 年以上且未領取其他社會
保險給付
3. 已領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須於
87.11.12 以前參 加農保或參加勞保之
漁會甲類會

年金制度基本架構(社會保險)
14000000
12529870
12000000
10040123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3493264

4000000 734403
保險給付
582506 671100
2000000 227000 一次 807158 津貼性質 631874
6375 性請領
0
公保 軍保 勞保(普通事故) 國保 農保 (老農津貼)

在保人數 領取老年年金人數 領取老年年金人數2

7
 年金制度基本架構(強制性職業退休金)
公務人員 舊制 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律任用,並經 銓敘部審 退休金、資遣給與、 撫慰金、離職退
退休制度 32 定資格或登記者,或經 法律授權主管機關 費、 年資補償金
新制 審定資格之現 職人員
84.7 退
教育人員 舊制 ※適用對象 1.公立學校之校長、教師、助 退休金、撫慰金、 離職退費、年資補
退休制度 33 年 教 2.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 (74.5.3) 償金
新制 進用之職員 ※準用對象 公立幼兒園合格
85.2 園長及教師等
軍人 舊制 1.常備軍官士官、預備軍官士官 退伍金、退休俸、 贍養金、其他現金
退撫制度 48 年 2.志願役士兵 給與
新制
86.1
勞工退休金 舊制 適用勞動基準法之勞工 勞工退休金
制度 73.8
新制 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本國籍勞工、 外國籍配 勞工退休金
94.7 偶
私校教職員 舊制 私立學校之校長、教師、職員及 學校法人 1.舊制: 一次退休金
退撫制度 81 年 之職員 (另有準用對象) 2.新制:個人退撫儲金專戶本息之總額
新制
99.1

制度基本架構(職業退休金)
7000000
6241534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250000
289408 187766 156171
1000000 58996
140034 120672 121949 0 59 127
0
公務人員 退休制度 教育人員 退休制度 軍人 退撫制度 勞工退休金制度 (舊 勞工退休金制度 (新 私校教職 員退撫制 度
制) 制)

在保人數 領取年金人數

註 1:勞退新制自 9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勞工工作年資滿 15 年以上者,應請領

8
月退休金,故至 109 年 7 月 1 日起,始有新制請領月退休金者。目前領取月退
休金者, 係將勞退舊制年資結清之退休金移入勞退新制個人專戶,合併計算其
新舊制年資達 15 年以上。另截至 105 年 6 月止,領取一次退休金給付者 37 萬
5,756 人(含 身心障礙者提前請領退休金)。
註 2:私校退撫制度退休金給付方式,任職滿 15 年以上者得擇領定期給付或一
次給付;未滿 15 年者,一次給付。統計 99 年至 105 年 6 月止,另有領取一次
退休金給付者 5,014 人。

 年金給付(社會保險)
給付計算方式 延後給 提前給 給付自動調整 所得替代率 實際平 最低 最高 年金給付
投保薪資上下 投保薪 年資 付計算 付計算 年資 25 年 年資 35 均月給 保障 保障 後再就業
限與調整方式 資採計 給付 方式 方式 年 付金額 水準 水準 者之給付
期間 率 計算方式
公保(年 1.級距: 公保養 0.75~ (無) 每提前 1 消費者物價指 18.75~ 26.25~ 17,223 元 (無) 年資 再參加公
金給付) 10,490~ 53,075 老年金 1.3% 年減給 數累計成長率 32.5% (以 45.5% (私校教 35 保者(不
元(註 3) 給付係 4%,最 達正負 5%時, 投保薪資 (以投保 職員、 年 含其他社
2.隨現職公教 採退保 多提前 5 考量國家經濟 為分母) 薪資 為 部分國 會保
人員薪資變動 前 10 年 年 財政、基金財 分母) 營事 險), 於
而調整 保險俸 務情況等,另 業、 駐 加保期
(薪)額平 定調整比率 衛警) 間應即停
均 止領受給


軍保 (僅一次金,無年金給付)
勞保 1.級距(共 20 最高 60 1.55% 展延年金 減額年金 消費者物價指 38.75% (以 54.25% 16,179 元 基本 (無) 請領勞保
級)20,008~ 個月(5 每延後 1 每提前 1 數累計成長率 投保薪資 (以投保 保障 老年年金
45,800 元 2.第 年)平均 年,增給 年,減給 達正負 5 時,即 為分母) 薪資 為 3,000 給付後再
一級隨基本 4%,最 4%,最 依該成長率調 分母) 元 就業者,
工資調整 多延後 5 多提前 5 整之 仍可繼續
年 年 請領原有
年金給付
國保 18,282 元 消費 請領給 1.3% (無) (無) 1.隨同月投保 給付與法 給付與 3,791 元 老年 9,507 (無)
者物價指數累 付當時 金額調整 2.老 定投保金 法定投 年金: 元
計成長達 5% 之月投 年年金 A 式 加 額比 32.5% 保金額 3,628 (年
時,依該累 保金額 計金額、 遺屬 (5,942 元) 比 45.5% 元 資
計成長率調整 及身障 年金基 (8,318 40
本保 障每 4 年 元) 遺屬 年)
依物 價指數累 年 金:
計成長率調整 3,628

身障
年金:
4,872

農保 10,200 元 定額
老農津貼 每 4 年依物價指 7256 元
數累計成長率
調整

註 3:特任(派)政務人員及中央民代之每月保險俸(薪)額,以不超過部長級
之月俸額(95,250 元)為限。

9
 年金給付(職業退休金)
給付計算方式 延後 提前 給付自 所得替代率(%) 實際平 最低 最高保 年金給付 後再就
投保薪資上 投保薪資採計期 年資給付率 給 給 動 調 年資 年資 35 均月給 保障 障水準 業 者之給付 計
下限與調整 間 付計 付計 整 25 年 年 付金額 水準 算方式
方式 算 算
方式 方式
公務人員 ※新制 ※舊制 最後在 ※舊制 前 15 (無) 每提 隨現職 75~80 90~95 56,383 (無) 年資 再任公職或由政
退休制度 23,270~ 職本(年 功)俸 年每 年 5%; 前1 公務人 (註 4) 元 35 年 府捐助(贈)之相
106,150 元 +930 元 ※新制 第 16 年起每增 年減 員薪資 關法人與轉投資
最後在職本(年 1 年 加 1% ※ 發 調整 事 業等(依退休
功)俸 2 倍 新制 1 年 2% 4% 法第 23 條認
,最 定),且薪 酬總
多得 額超過法定 基本
提前 工資者,停發月
5年 退休金及優惠存
款利息
教育人員 ※新制 ※舊制 最後在 同上 (無) (無) 隨現職 75~80 90~95 68,052 (無) 年資 再任公職且報酬
退休制度 43,550~ 職本(年 功)薪 教育人 元 40 年 每月達委任第一
106,150 元 +930 元 ※新制 員待遇 (註 職等本俸最高俸
最後在職本(年 調整 5) 額及專業加給合
功)薪 2 倍 計(32,160 元)者,
停發月退休金及
優惠存款利息
軍人退制 ※新制 ※舊制最後在職 同上 (無) (無) 隨現職 75~85 90~95 49,379 (無) 年資 再任公職且報酬
度 21,810~ 本俸 +930 元 軍人待 (註 6) 35 年 每月達 32,160 元
106,150 元 ※新制最後在職 遇調整 元 者,停發月退休
本俸 2 倍 俸

勞 舊 - 同一事業單位工 前 15 年 1 年 2 - - - 一次給 一次給 192 萬 - 45 個 請領勞退舊制退


作年資 個基 數,第 16 付 付 元 基數 休金後再就業
工 制 年起 1 年 1 個 者,應適用勞退
基數 新制
退 月提繳工資 實際提繳退休金 按歷年提繳退 - - - 13.37 20.83 一次退 - - 提繳年資重新計

級距: 之年資 休 金本金及累 (註解 休金 算
休 1,500~ 積收 益總額, 7) 15.7 萬

150,000 元 依領取 時之平 元 (開

(共 62 級) 均餘命、 利率 辦未達
制 計算月退休 15
金,核發至平 年,尚
度 均 餘命為止 無全新
制領月
退休金
者)
私校教職 30230~106150 以按月撥 繳退 教職員個人之 - - - - - 一次退 - - 提繳年資重新計
員退撫制 元 撫儲 金之年資 退撫儲金專戶 休 金 算
度 為限 本息之總額 206 萬
元 (儲
金及原
基金合
計數)

註 4:公/教人員月退休所得不得超過最後在職同等級人員「本(年功)俸(薪)2
倍」之 75%(年資 25 年)至 95%(年資 35 年)【公式 1:月退休金+公保養老給付優
惠 存款每月利息/本(年功)俸(薪)×2】,亦不得超過「同等級現職人員待遇」之
80%(年資 25 年)至 90%(年資 35 年)【公式 2:月退休金+公保養老給付優惠 存
款每月利息/本(年功)俸(薪)+專業加給加權平均數(學術研究加給)+主管職務加給
+年終工作獎金 1/12】

10
註 5: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施行前之任職年資,最高可採計 30 年;學校教
職員退休條例修正前後均有任職年資者,新舊制年資後應前後合併計算,最 高
可採計 35 年;符合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第 6 條增核規定者,得採計至 40 年。

註 6:軍職人員核定退除年資 20 年者,上限 85%,其後每增加 1 年,增加


1%,最高 35 年,上限 95%;中將主管人員比照公務人員簡任第 12 職等以上主
管人 員,核定退除年資 25 年者,上限 75%,其後每增加 1 年,增加 0.5%,最
高 35 年,上限 80%。

註 7:勞退新制所得替代率:勞工個人之退休金專戶本金及累積收益,依據年金
生命表,以平均餘命及利率等基礎計算所得之金額,作為定期發給之退休金,
該預估每月可領月退休金之金額占最後 3 年平均薪資比例,即為此所得替代
率。以勞工薪資 36,000 元,雇主提撥 6%(勞工未自提),薪資成長率 1%, 投
資報酬率 3%,65 歲請領退休金,平均餘命 20 年為例。

 總所得替代率
職業類別/ 年金制度 社會保險 強制性職業退休金 總所得替代率 (年資 25~35 年)
適用制度 所得替代率 (年資 25~35 年) 適用制度 所得替代率 (年資
25~35 年)
公務人員 公保 (所領舊制公保養老或軍保 退 公務人員 75~95% 75~95%
伍給付可辦理優惠存款, 每月 退休制度
教育人員 (公立學校) 領取利息合併計入月退 休金所 教育人員 75~95% 75~95%
得替代率) 退休制度
軍人 軍保 軍人退伍 75~95% 75~95%
制度
勞工 勞保 38.75~54.25% (薪資 19,358 元) 勞工退休 15.21~25.22% 53.96~79.47%(薪資 19,358 元) (10,445~15,385 元)
38.75~54.25% (薪資 38,716 元) 金新制 (薪資 19,358 元) 54.00~79.54%(薪資 38,716 元) (20,905~30,793 元)
30.56~42.79%(薪資 58,074 元) 15.25~25.29%(薪資 45.97~68.35%(薪資 58,074 元) (26,699~39,658 元)
38,716 元)
15.41~25.56%(薪資
58,074 元)
教育人員 (私立學校) 公保 18.62~29.19%(高中以下) 私校退撫 15.34~27.78%(高中 33.97~56.97%(高中以下,薪資 73,370 元)
(13,667~21,421 元) 儲金新制 以下) (24,926~41,806 元)
15.88~22.45%(大專教師) (11,259~20,385 元)
(17,076~24,149 元) 14.08~24.44%(大專 29.97~46.90%(大專教師,薪資 107,525 元)
教師) (32,226~50,431 元)
(15,150~26,282 元)

設算條件:
(1.) 公教人員:(同註 3)
(2.) 軍人:(同註 5)
(3.) 勞工:
勞保:假設勞工退休前之所得為 104 年度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經常性薪
資平均為 38,716 元,並以退休前所得之 0.5 倍、1 倍及 1.5 倍進行比較。 「所
得替代率」計算公式為「每月給付金額/退休前所得(19,358 元、38,716 元、

11
58,074 元)」
勞退新制:假設薪資與勞保同,分別依勞退月提繳工資 20,008 元、40,100
元、60,800 元計算提繳退休金。月領退休金係以月提繳工資、預估投 資報酬率
3%、雇主提撥率 6%、工作年資等假設條件,於年滿 65 歲請領退休金時,計算
提繳退休金本金及收益總金額,按平均餘命 20 年、預 估投資報酬率 3%設定條
件推估計算而得。勞工薪資通常會隨著工作年資及經驗累積而調高,惟為使估
算基礎一致,依 OECD 假設個人薪資在 整個工作生涯期間,始終位在所分配的
同一點,爰本表以薪資成長率為 0 推估所得替代率(月退休金/薪資)。又勞退金
係屬第二層企業年金, 依勞退條例規定,勞工提繳退休金係自願性質,與軍公
教人員強制提繳退休金不同,若勞工按每月工資 6%提繳退休金,雇主與勞工提
繳率 合計 12%,月領退休金與所得替代率則為表列數值之 2 倍。

(4.) 私立學校教職員:高中以下教師初始薪級 190,逐年晉薪至退休薪點 625;


大專教師初始薪級 330,逐年晉薪至退休薪點 770。年資全為私校退 撫新制年
資,退撫儲金預計年收益率為 3%,私校退撫儲金一次給與轉換月領假設:以
65 歲退休,利率 2%,給付終生估算。教師現職待遇學術 研究加給,假設與公
立學校教師數額一致估算:高中以下教師部分,以大學畢業所支學術研究加給
計算,大專教師學術研究加給以教授級別 計算。所得替代率計算方式:私校退
撫儲金(月領)+公保養老年金月領金額/本(年功薪)+學術研究加給。

 年金財源(社會保險)
投保薪資 計算方式 費率 費率分擔比 輔助財源
現行費率& 法定費率上 限 精算未 費率調整方式
來 50 年
平準費

公保 本俸(薪) 1.現行 8.83%(一次 給付)、 8.83%(一 依每 3 年辦理精算結 果覈 ※公教人員 被保 1.88.5.30 以前保險
10.25%(年 金給付) 次給付) 實調整費率挹注 (每次精 險人 35% 年資應計給養老給
2.法定 7-15% 13.4%(年 算 50 年) 政府 65% 付,由財政部審核
金給付) ※私校教職員 撥補
被保險人 35% 2.超額年金部分,
政府 32.5% 由最後 服務機關
學校 32.5% (構)學校支給。 私
立學校部分,由政
府 及學校各負擔
50%
軍保 本俸 現行 8% 法定 8-12% 9.94% 每 1 至 3 年實施精算, 費 被保險人 35% 104.12.31 以前退伍
率不足時,陳請行 政院覈 政府 65% 給付 年資之應計
實調整 負債由中央政府審
核撥補
勞保 按被保險人薪資總額,依投保 現行 9% 法定 6.5-12% 27.3% 法定自動調整機制:98 年 ※受僱勞工 被保 (無)
(普通事故) 薪資分級表所定之級距申報 年金開辦時,費率為 險人 20% 雇主
6.5%,自 100 年起每年調 70% 政府 10% ※
升 0.5%,至 104 年改每 2 職業工會勞工 被
年調升 0.5%,116 年調升 保險人 60% 政府
至上限 12% 40%

國保 開辦以當時勞保投保薪資第 1 現行 8% 法定 6.5-12 20.10% 97 年開辦時為 6.5%,於第 一般被保險人 60% 年金給付差額由主


級 17,280 元計算,以後當消 三年調高 0.5%,以後每二 政府負擔 40% 管機關依下列財源
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達 5% 年調高 0.5%至上限 12%。 籌措支應:公彩盈

12
時調整 但保險基金餘額足以支付 餘獲配收入、調增
未來 20 年保險給付時,不 營業稅徵收率
予調高 1%、公務預算
農保 由保險人按勞工保險前一年度 現行 2.55% 法定 6-8% 6.81% 由中央主管機關按 68%範 被保險人 30% 政 虧損由中央主管機
實際投保薪資之加權平均金額 圍擬訂,報請 行政院核定 府 70% 關編 列預算撥補
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之

(老農津貼) - - - - - -

 年金財源(職業退休金)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 本俸 2 倍 現行 12% 法定 12- 36.98% 由公務人員退休撫 個人 35% -
15% 卹基 金管理委員會 政府 65%
依精算結 果提出建
議案,經基金 監理
會審議後,再由基
金管理會報請銓敘
部陳 報考試院核定
施行
教育人員退休制度 本俸 2 倍 現行 12% 法定 8- 41.18% 同上,惟基金管理 個人 35%
12% 會報 請教育部陳報 政府 65%
行政院核 定施行
軍人退撫制度 本俸 2 倍 現行 12% 法定 8- 38.14% 同上,惟基金管理 個人 35% 軍職人員取消免 稅
12% 會報 請國防部陳報 政府 65% 配套措施節餘款挹
行政院核 定施行 注
勞工退 舊制 - 雇主依勞工 每月薪 - - 雇主全額負擔
休金 資總 額 2%~15%
提撥
新制 由雇主或委 任單位 雇主負擔 6% 以 - - 個人 35%
按勞 工每月工資 上,無上限 學校 32.5% 學校主
總額,依月 提繳工 管機 關 32.5%
資分 級表之標準
申報

私校教職員退撫制度 本俸 2 倍 12% - -

 年金領取資格(社會保險)
請領年齡 年資
標準給付年齡 標準給付年齡調整 提前給付最低年齡 延後給付 最低年資門檻 請領年資上限
方式 最高年齡
公保 (年金 給付) 年資 15 年,65 歲 (無) 年資 15 年,60 歲 (無) 15 年 35 年
年資 20 年,60 歲 年資 20 年,55 歲
年資 30 年,55 歲 年資 30 年,50 歲
軍保 (僅一次金,無年金給付)
勞保 (普通 事故) 60 歲 107 年調高為 61 55 歲 (法定請領年 不限 15 年 無採計上限
歲,其後每 2 年提 齡提 前 5 年請領)
高 1 歲,至 115 年調
高為 65 歲止
國保 65 歲 (無) (無) (無) (無) 40 年
農保 (老農 津貼) 65 歲 - - - 1.15 年以上 2.103.7.16 前已參 -
加農保,年資合計 6 個月以
上、未滿 15 年者,發給半額
津貼

 年金領取資格(職業退休金)
請領年齡 年資
標準給付年齡 標準給付年齡調整 提前給付最低年齡 延後給付最高年齡 最低年資門檻 請領年資上限
方式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 (85 制)以任職 25 年 (無) 年資 25 年,55 歲 (無) 15 年(須年滿 60 歲) 1.退撫新、舊制 年
13
自願退休為對 象: 年資 30 年,50 歲 資合計最高 35 年
年資 25 年,60 歲年 2.84.7.1 以後初 任
資 30 年,55 歲 公務人員, 月退休
*任職 5 年以上 60 金最高 40 年;一次
歲自願退休者,維 退 休金最高 42 年
持任職 15 年為支領
條件
教育人員退休制度 (75 制)年資 15 年, (無) (無) (無) 15 年(須年滿 60 歲) 40 年
60 歲 年資 25 年,
50 歲
軍人退撫制度 1.年資 20 年以上, (無) (軍職設有服役年 (無) 15 年 35 年
無年齡限制 2.年資 限,年資 20 年以 (須年滿 60 歲)
15 年,年 滿 60 歲 上,可領月退休
俸,無年 齡限制)

勞工退休 舊制 1.工作 15 年 55 歲 ─ - - - 30 年
金 2.工作 25 年
3.工作 10 年 60 歲
4.65 歲
新制 60 歲 -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 不限 1.15 年以上者請領 無上限
者可提前請領,無 月退休金
年齡限制 2.未滿 15 年者請領
一次退休金
私校教職員退撫制度 1.任職滿 15 年且 年 - 配合私校組織變 - 1.15 年以上者請 領 -
滿 60 歲 2.任職滿 更、停辦或精簡 月退休金 2.未滿 15
25 年 者,符合相關條件 年者領一次退休金
者,得辦理彈性退
休(註 8)

 基金管理(社會保險)
基金規模 未來基金餘額預估 基金運用績效
(平均年化收益率)
公保 2,551 億元 (依 103 年度精算報告結果) 105 年 1-6 月:3.64%
1.109 年保費收支逆差,基金餘額 3,089 億元
2.152 年基金餘額 5,686 億元 近 3 年(102~104):4.24%

近 10 年(95~104):3.29% 開辦至 105 年 6 月:3.23%


軍保 159 億元 (依 105 年精算報告結果) 軍保資金採定存孳息方式運 用,近 5 年收益率: 100 年 0.80%、101
1.114 年收支逆差,基金餘 額 145 億元 年 0.80%、102 年 0.80%、103 年 1.05%、104 年 1.05%
2.127 年基金用罄
勞保(普通事故) 6,660 億元 (依 104 年度精算報告結果) 105 年 1-6 月:5.18%
1.107 年保費收支逆差,基 金餘額 7,668 億元
2.109 年收支逆差(含收益),基金餘額 7,609 億元 近 3 年(102-104):3.54%
3.116 年基金用罄
近 10 年(95-104):3.14%

84 年至 105 年 6 月:3.57%
國保 2,395 億元 (依 104 年度精算報告結果) 依法每 2 年調整費率 105 年 1-6 月:4.77%
0.5%至上限 12%:
1.121 年保費收支逆差,基金餘額 7,386 億元 近 3 年(102-104 年):2.92%
2.129 年收支逆差(含收益),基金餘額 8,182 億元
3.民國 141 年基金餘額約 1,849 億元 97 年至 105 年 6 月:2.72%

 基金管理(職業退休金)
基金規模(105.6.30) 未來基金餘額預估 基金運用績效 (平均年化收益率)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 3,428 億元 (依退撫基金 6 次精算結果) 105 年 1-6 月:3.45%
1.104 年保費收支逆差,基 金餘額 3,397 億元
2.108 年收支逆差(含收益),基金餘額 3,791 億 近 3 年(102-104):4.16%

3.120 年基金用罄 近 10 年(95-104):2.85%

14
84 年開辦至 105 年 6 月:2.79%
教育人員退休制度 2,057 億元 1. 103 年保費收支逆差,基金餘額 2,113 億元 105 年 1-6 月:3.45%
2.109 年收支逆差(含收益),基金餘額 2,282 億
元 近 3 年(102-104):4.16%
3.119 年基金用罄
近 10 年(95-104):2.85%

84 年開辦至 105 年 6 月:2.79%


軍人退撫制度 268 億元 1.100 年收支逆差(含收益),基金餘額 371 億元 105 年 1-6 月:3.45%
2.109 年基金用罄
勞 近 3 年(102-104):4.16%

近 10 年(95-104):2.85%

84 年開辦至 105 年 6 月:2.79%


勞工退休金 舊制 7,858 億元 104 年底基金餘額 6,076 億元,推估至 114 年底 105 年 1-6 月:3.74%
餘額為 7,887 億元(不含投資收 益)
近 3 年(102-104):4.35%

近 10 年(95-104):3.04%

75 年成立至 105 年 6 月:3.55%


新制 1 兆 5,924 億元 104 年底基金餘額 1 兆 5,394 億元,推估 114 年 105 年 1-6 月:4.06%
底餘額為 2 兆 9,516 億元(不含投資收益)
近 3 年(102-104):3.64%

近 10 年(95-104):2.83%

94.7 成立至 105 年 6 月:2.96%


私校教職員退撫制度 442 億元 - 自主投資運用(102.3.1~104.12.31)
保守型:1.98%
穩健型:6.66%
積極型:4.90%

 政府撥補情形
政府撥補相關規定 歷年撥補總金額 (撥補年度) 未來年度
待撥補金

社會保險 公保 公保之財務責任,屬於 88.5.30 以前之保險年資應計給之養老 3,543.67 億元 (88.5 修法後至 105.7) 1,313 億元
給 付金額,由財政部審核撥補;屬於 88.5.31 以後之虧損,應
調整 費率挹注(公教人員保險法第 5 條及其施行細則第 3 條)
軍保 保險之財務責任,屬於 105.1.1 公布施行前之保險年資應計給 (無) 411 億元
之 退伍給付未提存保險責任準備金額,由中央政府審核撥
補;屬 於 105.1.1 公布施行後之虧損,除戰爭、武裝衝突或其
他不可抗 力因素應計給之給付金額由中央政府審核撥補外,
應調整費率 挹注(軍人保險條例第 5 條)
勞保 如有虧損,在中央勞工保險局未成立前,應由中央主管機關審 (無)
(普通事故) 核撥補(勞工保險條例第 69 條)
國保 保險之財務,由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國民年金法第 49 條) (無)
農保 保險年度結算如有虧損,由辦理本保險業務機構之主管機關審 1,488.46 億元 (78 年開辦迄 105 年 6 月底止)
核撥補,並得申請中央主管機關予以補助(農民健康保險條例
第 44 條)
強制性職 軍公教 退撫基金之運用,其 3 年內平均最低年收益不得低於臺灣銀行 1.軍公教退撫基金未達法定收益之撥補: 34.61 億
業退休金 退撫制度 2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算之收益,如運用所得未達規定之最低 元(99 年至 105 年)
收益者,由國庫補足其差額(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 2.軍職人員取消免稅配套措施節餘款挹注:32.24
第 5 條第 3 項) 億元(101 年至 104 年)
勞工退休 依本條例提繳之勞工退休金運用收益,不得低於當地銀行 2 年 1.迄今未從國庫撥補
金 定期存款利率;如有不足由國庫補足之(勞工退休金條例第 23 2.由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收繳之滯納金支出 2.94 億元
(新制) 條) (自基金成立迄 105 年 7 月底;勞 工退休金條例退
休基金管理運用及盈虧 分配辦法第 3 條第 2 項第 1
款)
私校教職 1.退撫舊制(98.12.31 前):由原私校退撫基金支給,如有不足, 1.舊制:已撥補 63.56 億元 228 億
員 由主管機關支應 2.新制:
退撫制度 2.退撫新制(99.1.1 後): (1)法定收益率差額撥補:0.45 億元
(1)保守型投資組合保障最低收益不得低於當地銀行 2 年期定 (2)新舊制差額撥補:0.54 億元
期 存款利率,差額部分由國庫補足
15
(2)新制年資所領退撫給與,扣除自繳儲金本薪及孳息後,低
於 舊制年資計算標準部分,由主管機關補足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擇
(一) 網路問卷調查法
調查法的類型共有親身訪問、郵寄問卷、集合填表與電話調查等四種方式
(吳統雄,1984) ,但隨著網路的發展與盛行,再加上研究的樣本以年輕世代作
為取向,故使用網路問卷調查法進行調查,所謂網路問卷,就是以線上的形
式,提供給網路上的受訪者接受測試,隨著電子產品與行動網路的普及化,線
上問卷調查成為了節省時間與成本的調查方式,並且能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地
蒐集各式各樣的樣本。
(二) 抽樣方法
本研究採用非機率抽樣的抽樣方式,由於網路的多元以及不確定性,就目前
而言,網路問卷的樣本是否能代表隨機抽樣仍尚無定論,但這並非代表網路問
卷的價值被否定,若能著重在某一族群,並且該群體與網路具有一定的相關
性,那也不失為傳統機率抽樣方法之外的選擇(Dillman,2000)。
本研究為年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得認知程度,考量到樣本母體接收資訊的來
源多半為網路,故使用此方法。
(三) 研究樣本
本研究的主要對象是 14~24 歲的族群,考量到每個人的背景知識,最適合
的樣本為大學生,發送時間由 12 月 19 日至 12 月 26 日為止,共計 8 天,樣本
最主要以中正大學學生為主,也包含部分的政治大學、世新大學學生,因為有
設定填答後才能送出的規則,加上題目較多的原因,所以填答人數並不多,但
有效樣本的回收率為 100%。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問卷為結構是問卷,共分為四大部分:一、公共議題態度量表;二、年
金改革訊息取得媒介量表;三、年金改革常識題;四、人口學變項,以下為各
部分的詳細內容:
I.公共議題態度量表
此部分共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公共議題接觸程度」、「意見表達與參與程
度」、「關注程度」。
(一)公共議題接觸程度
此部分為單選題,第一題為頻率量表,由低到高排列分別為很少、偶而、有
時、經常,第二題為時間量表,以每十分鐘為一級,直到 60 分鐘另創 60 分鐘
以上之選項。
接觸頻率
16
Q1.您閱讀或收看有關於公共議題的文章或是新聞的頻率
接觸時間長短
Q2.您每次瀏覽與公共議題有關的文章或新聞的時間為多少
(二)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
本研究分為網路上對公共議題立場的表達、公開場域中立場的表達、參與實際
社會運動三部分做測量,並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測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
同意),共含五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網路上對公共議題立場的表達
Q8.您會在社群網站上公開自己對於公共議題發展的傾向
Q9.您曾在網路社群上與不同看法的人互相討論公共議題
公開場域中立場的表達
Q10.您曾透過各種公開管道提出對於公共議題的建言或看法
Q11.您曾參加公共議題的公聽會並且進一步討論
參與實際社會運動
Q12.您曾對於公共議題採取實際的行動(社會運動、遊說等......
(三)關注程度
本研究分為網路上對於公共議題的興趣與想法、對於公共議題的主動與深
入討論兩部分部分做測量,並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測量(1=非常不同意;5=非
常同意),共含四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對於公共議題的興趣與想法
Q3.您對於最近產生的公共議題有興趣
Q5.您認為關注社會議題有助於公民參與政治
對於公共議題的主動與深入討論
Q6.您會主動查詢與某公共議題相關的資料
Q7.您常與周邊的友人討論公共議題
(四) 反向題
為了預防受試者隨意填答的狀況,本研究量表中韓兩提反向題,以過濾不適用
的樣本,並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測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共含兩
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Q4.您認為關注公共議題是浪費時間的
Q13.對公共議題採取實際的行動的人會使您感到反感
II.年金改革訊息取得媒介量表
(一) 官方資料傳播程度
本研究調查在年金改革方面官方資料的傳播程度(頻率) ,並採用 Likert 四點量
表測量(1=很少;4=經常),共含五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學校資源
@2.您曾藉由學校資源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網頁廣告

17
@10.您曾藉由網頁廣告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官方網站
@11.您曾藉由政府的官方網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12.您曾藉由年金改革委員會網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公共場所之布告欄
@13.您曾藉由各公共場所之布告欄公告內容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二)網路資料傳播程度
本研究調查在年金改革方面網路資料的傳播程度(頻率) ,採用 Likert 四點量表
測量(1=很少;4=經常),共含四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網路新聞
@7.您曾藉由網路新聞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社群網站
@8.您曾藉由社群網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網路布告欄(BBS)
@9.您曾藉由網路布告欄(BBS)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網路懶人包
@14.您曾藉由網路上的懶人包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三)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
本研究調查在年金改革方面傳統媒體資料的傳播程度(頻率) ,採用 Likert 四點
量表測量(1=很少;4=經常),共含五題,題項如下列所示。
周遭親朋好友
@1.您曾藉由周遭親朋好友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電視節目
@3.您曾藉由電視節目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報紙
@4.您曾藉由報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雜誌
@5.您曾藉由雜誌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廣播節目
@6.您曾藉由廣播節目內容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III.年金改革常識題
本研究為調查受試者對於年金改革的了解程度,設計了十題的單選題,並且經
由三次前測、修改題目後確定題目分數呈現常態分佈,才設置於此,本區域共
十題單選題,每題一分,答錯不倒扣。
1.我國年金架構為下列何者?
A 健康保險+社會保險 B 社會保險+職業退休金
C 社會保險+保險定存基金 D 健康保險+保險定存基金
2.請問下列何者不在年金的納保範圍之內?

18
A 軍保 B 健保 C 公教保 D 勞保
3.請問年金在保人數以何種類別的保險人數最多(以去年數據 105/06/30 為參
考)?
A 勞保 B 農保 C 公教保 D 軍保
4.請問農保的請領年齡為幾歲?
A 50 B 64 C 65 D 66
5.請問國保給付項目不涵蓋下列何者?
A 老年 B 生育 C 精神障礙 D 身心障礙
6.請問下列何種年金改革保險類別為一次金,無年金給付?
A 勞保 B 農保 C 公教保 D 軍保
7.請問新制國民年金的中央主管機關為?
A 綜合規劃司 B 衛生福利部 C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D 中央健康保險署
8.請問本次新制國民年金改革的執行單位「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隸屬下列哪
個單位?
A 總統府 B 行政院 C 司法院 D 考試院
9.請問關於國民年金改革其中的爭議點「優惠存款利率為年息 18%」屬於下列
何者群體?
A 商業人員 B 農業人員 C 勞工人員 D 軍公教人員
10.請問公私立之教學機構內專任人員納保範疇種類為何者?
A 農保 B 勞保 C 國保 D 公教保
IV.人口學變項
在個人基本資料方面,包含了生理性別、年齡層分布、教育程度,以及就讀學
院別。

第三節 信度測試
(一) 庫李信度測試
本研究的五個加總指標皆通過庫李信度測試,其信度皆位於 0.70<N<0.9 之間,
是屬於非常可信的信度範圍。
測驗項目 題號 Cronbach's Alpha 值
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 Q8~Q12 .835
關注程度 Q3 & Q5~Q7 .801
官方資料傳播程度 @2 & @10~@13 .827
網路資料傳播程度 @7~@9 & @14 .848
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 @1 & @3~@6 .798
(二) 折半信度測試(參考)
本研究因為設有常識題,故提供折半信度做為參考,但因為題目數量較少的緣
故,信度呈現會較為不準確。

19
信度統計量
Cronbach's Alpha 值 第 1 部分 數值 .099
a
項目的個數 5
第 2 部分 數值 .264
b
項目的個數 5
項目的總個數 10
形式間相關 .151
Spearman-Brown 係數 等長 .263
不等長 .263
Guttman Split-Half 係數 .261
a. 項目為\: 1.我國年金制度架構為下列何者?, 2.請問下列何者不在年
金制度的納保範圍之內? , 3.請問我國年金在保人數以何種類別的
保險人數最多(以去年, 4.請問新制年金制度的農保請領年齡為幾
歲?, 5.請問國保給付項目不涵蓋下列何者?.
b. 項目為\: 6.請問下列何種年金保險類別為一次金,無年金給付?, 7.
請問新制年金制度的中央主管機關為?, 8.請問本次新制年金制度改
革的執行單位「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隸屬下列哪個單位?, 9.請
問關於年金制度改革其中的爭議點「優惠存款利率為年息18%」屬於
下列何者群體?, 10.請問公私立之教學機構內專任人員納保範疇種類
為何者? .

20
第四章、資料分析
本章節將針對前述問卷所得之結果進行分析,並且說明分析結果,探討年
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程度、認知深度、以及取得訊息來源的偏向。

第一節 樣本結構
一. 樣本組成
此部分主要說明全部 106 份有效樣本的基本人口學變項分析,包含性別、
年齡層、教育程度、就讀學院別,詳細的分布情形由以下分項所示:
(一) 性別
本問卷填答者男性填答者有 56 人,佔全體樣本的 52.8%;女性填答者有 50
人,佔全體樣本的 47.2%。而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最新一期(2013)的
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目前上網人口的比例約為 50.8:49.2,由此可知,此問卷
的男女比已經與現實網路使用狀況的男女比相近。
(二) 年齡
在年齡分布方面,14 至 19 歲族群最多,佔 50%;其次為 20 至 24 歲族群,
佔 45%,因為問卷調查面向的關係,最主要以 14 歲至 24 歲間的年輕族群為
主,最主要的族群落在大學階段的學生,這部分的樣本占了全體樣本數的
95.3%,但本問卷仍然有蒐集的一些較高年齡層的樣本作為後續資料分析的比
較。
(三) 教育程度
在教育程度方面,與前述資料類似,最主要蒐集大學學生的樣本,所以擁有
大學教育程度的樣本佔了絕大多數(81%),其餘年齡層所蒐集到的數據較少
(19%)。
(四) 就讀學院
在就讀學院別方面,由於是不強制填寫,所以出現了少許遺漏值,而在比例
上則是以社會科學院佔大多數(37.7%),其次分別為文學院與商管學院(各佔
10.4%),以及傳播學院(7.5%),而在工學院(6.6%)、理學院(6.6%)、醫學院
(3.8%)的比例則相對來說較少。整體而言,本研究的樣本還是以社科院為多
數。

表 4-1 人口學特徵描述

人口學特徵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56 52.8%
女 50 47.2%
合計 106 100.0%
年齡 14-19歲 53 50.0%
20-24歲 48 45.3%

21
25-29歲 2 1.9%
30-34歲 1 0.9%
35-39歲 1 0.9%
40以上(含40) 1 0.9%
合計 106 100.0%
教育程度 高中職 7 6.6%
專科(二.三.五專) 5 4.7%
大學(院) 86 81.1%
研究所以上 8 7.5%
合計 106 100.0%
就讀學院 文學院 11 10.4%
理學院 7 6.6%
管理學院(商學院) 11 10.4%
社會科學院 40 37.7%
工學院 7 6.6%
教育學院 3 2.8%
法學院 6 5.7%
農學院 1 0.9%
醫學院 4 3.8%
設計學院 2 1.9%
傳播學院 8 7.5%
運動休閒學院 1 0.9%
警察專科學校 2 1.9%
遺漏值 3 2.8%
合計 106 100.0%

第二節 描述性分析
此部分主要說明在所有106份回收的樣本裡面,填答者對於量表以及知識題
大略的回答狀況,以及整體資料的平均值概況。
(一) 公共議題接觸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為接觸頻率,可以藉由結果所得的平均
數,判斷受試者平常接觸公共議題訊息的頻率,平均值愈高代表接觸愈頻繁。
在此可發現,最多人選擇偶而接觸(40.6%),其次是經常接觸(30.2%),平均值為
2.9(偶而<N<有時) ,比較特別留意的部分是沒有人選擇很少接觸,而由上列敘
述,可知此群體的年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或多或少都有接觸的習慣;第二部分
為接觸時間,以10分鐘作為分界,另增加不足十分鐘與超過一小時的選項,調
查結果發現,最多人選擇的時間範圍落在10~20分鐘(39.6%),其次為少於10分鐘
22
(25.5%),全體平均值為20.8分鐘/次。另外,在一小時以上的受試者也佔有
6.6%。由此可知,大多數受試者接觸公共議題的時間並不長,相對地對於議題
的了解深度可能會不足,但仍然有少部分的受試者願意花費一小時以上的時間
去了解議題。
而後,由於方便計算與比較的原因,40分鐘以上被歸為一類。

表4-2公共議題接觸程度

問題內容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您閱讀或收看有關於公共議題的文章或 很少 0 0%
是新聞的頻率 偶而 43 40.6%
有時 31 29.2%
經常 32 30.2%
總和 106 100.0%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106 2.90 .839
問題內容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您每次瀏覽與公共議題有關的文章或新 少於10分鐘 27 25.5%
聞的時間為多少 10~20分鐘 42 39.6%
21~30分鐘 13 12.3%
31~40分鐘 14 13.2%
41~50分鐘 1 0.9%
51~60分鐘 2 1.9%
61分鐘(含以上) 7 6.6%
總和 106 100.0%
平均時數 20.8分鐘
(二) 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最主要是測量受試者對於公共議題的意見表達以及參與程
度,共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從在網路平台上對於公共議題立場的表達
(Q8.Q9);第二個層面:公開場域中立場的表達(Q10、Q11);第三個層面,為參與
與議題相關的實際社會運動(Q12) ,透過漸進的方式,觀察受試者對於公共議
題參與的主動程度。
在第一個部分(Q8、Q9) ,可以看出受試者對於在網路上表達自身立場多半
採取中立偏向保守的態度,不太同意將自身的立場表達於網路或是社群網站上
(Q8平均值=2.55/Q9平均值=2.58,皆位於不同意<N<沒意見之間) ,值得注意的
是,在網路上發表的情況下,受試者通常樂於與他人討論看法(26.4%)多於直接
公開自己的傾向(24.6%)。
在第二個部分(Q10、Q11) ,可以看出受試者在公共場合發表看法的傾向也
多半採取中立偏向保守的態度,不太同意將自身的立場表達於公開管道或是公
23
開場合(EX:公聽會)上(Q10平均值=2.71/Q11平均值=2.15,皆位於不同意<N<沒意
見之間) ,特別是公聽會的參與(Q11) ,非常不同意者更是佔了31.1%,連同不
同意者(37.7%)一共佔了68.8%,可見受試者對於公聽會的參與程度甚低。
在第三個部分(Q12) ,可以看出受試者在對於主動參與社會運動以表達自
身對公共議題的立場上多半採取中立偏向保守的態度,平均值為2.47(位於不同
意<N<沒意見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問題中表達強烈反對的受試者最多
(29.2%)。
而在加總平均的分布上,前三高分別為2.40(14.2%)、2.80(10.4%)、
2.00(9.4%),也多呈現與前述類似的分布。在統計表上,第三百分位數的位置位
於3(沒意見)上,也顯示了整體樣本有偏向不同意的傾向。
整體來說,受試者在此部分的動機以透過各種公開管道提出對於公共議題
的建言或看法最多(2.71) ,在網路社群上與不同看法的人互相討論公共議題其
次(2.58) ,再者是在社群網站上公開自己對於公共議題發展的傾向(2.55)。

表4-3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

項目 非常不 不同意 沒意見 同意 非常同 平均數


同意 意
Q8.您會在社群網站上公
19 39 24 19 5
開自己對於公共議題發展 2.55
(17.9%) (36.8%) (22.6%) (17.9%) (4.7%)
的傾向
Q9.您曾在網路社群上與
18 39 21 25 3
不同看法的人互相討論公 2.58
(17.0%) (36.8%) (19.8%) (23.6%) (2.8%)
共議題
Q10.您曾透過各種公開管
16 34 26 25 5
道提出對於公共議題的建 2.71
(15.1%) (32.1%) (24.5%) (23.6%) (4.7%)
言或看法
Q11.您曾參加公共議題的 33 40 21 8 4
2.15
公聽會並且進一步討論 (31.1%) (37.7%) (19.8%) (7.5%) (3.8%)
Q12.您曾對於公共議題採
31 25 25 19 6
取實際的行動(社會運 2.47
(29.2%) (23.6%) (23.6%) (17.9%) (5.7%)
動、遊說等......

表4-4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次數分配表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00 8 7.5 7.5 7.5
1.20 5 4.7 4.7 12.3
1.40 3 2.8 2.8 15.1

24
1.60 1 .9 .9 16.0
1.80 7 6.6 6.6 22.6
2.00 10 9.4 9.4 32.1
2.20 9 8.5 8.5 40.6
2.40
15 14.2 14.2 54.7
2.60
9 8.5 8.5 63.2
2.80
11 10.4 10.4 73.6
3.00
5 4.7 4.7 78.3
3.20
1 .9 .9 79.2
3.40
3.60 8 7.5 7.5 86.8

3.80 3 2.8 2.8 89.6

4.00 3 2.8 2.8 92.5


4.40 4 3.8 3.8 96.2
4.60 1 .9 .9 97.2
總和 3 2.8 2.8 100.0
106 100.0 100.0

表4-5意見表達與參與程度統計表

個數 106
遺漏值 0
平均數 2.4925
中位數 2.4000
標準差
.88163
第一百分位數(25%)
2.0000
第二百分位數(50%)
2.4000
第三百分位數(75%)
3.0000
(三) 關注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是測量受試者對於公共議題關注程度的傾向,分為兩個部
分:一個是對於公共議題的興趣與想法(Q3、Q5);另一個是對於公共議題的主
動與深入討論(Q6、Q7)。
在想法層面上,大部分受試者都採取中立偏同意的態度(Q3平均值為3.74,位
於沒意見<N<同意區間;Q5平均值為4.02,位於同意<N<非常同意區間)
在主動與深入討論的層面上,大部分受試者也都採取中立偏同意的態度(Q6
平均值為3.49位於沒意見<N<同意區間;Q7平均值為3.47位於沒意見<N<同意區
間)
而在加總平均的分布上,前三高分別為4.00(17%)、3.50(15.1%)、
25
3.75(12.3%),也多呈現與前述類似的分布。在統計表上,第三百分位數的位置
位於4.25(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上,顯示了整體樣本偏向同意的傾向。
整體來說,受試者在關注程度部分的動機以認為關注社會議題有助於公民
參與政治最高(4.02) ,對於最近產生的公共議題有興趣次之(3.74)。

表4-6關注程度表

項目 非常不 不同意 沒意見 同意 非常同 平均數


同意 意
Q3.您對於最近產生的公 3 7 20 61 15
3.74
共議題有興趣 (2.8%) (6.6%) (18.9%) (57.5%) (14.2%)
Q5.您認為關注社會議題 6 3 8 55 34
4.02
有助於公民參與政治 (5.7%) (2.8%) (7.5%) (51.9%) (32.1%)
Q6.您會主動查詢與某公 5 11 32 43 15
3.49
共議題相關的資料 (4.7%) (10.4%) (30.2%) (40.6%) (14.2%)
Q7.您常與周邊的友人討 4 11 31 51 9
3.47
論公共議題 (3.8%) (10.4%) (29.2%) (48.1%) (8.5%)

表4-7關注程度次數分配表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00 2 1.9 1.9 1.9
1.50 1 .9 .9 2.8
1.75 1 .9 .9 3.8
2.00 1 .9 .9 4.7
2.50
2 1.9 1.9 6.6
2.75
5 4.7 4.7 11.3
3.00
6 5.7 5.7 17.0
3.25
12 11.3 11.3 28.3
3.50
16 15.1 15.1 43.4
3.75
4.00 13 12.3 12.3 55.7

4.25 18 17.0 17.0 72.6

4.50 12 11.3 11.3 84.0


4.75 8 7.5 7.5 91.5
5.00 7 6.6 6.6 98.1
總和 2 1.9 1.9 100.0
106 100.0 100.0

表4-8關注程度統計表
26
個數 106
遺漏值 0
平均數 3.6792
中位數 3.7500
標準差
.76201
第一百分位數(25%)
3.2500
第二百分位數(50%)
3.7500
第三百分位數(75%)
4.2500
(四) 官方資料傳播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是測量受試者對於年金改革議題的官方傳播管道的偏好程
度,按照量表排序一共分為很少、偶而、有時、經常這四項。
整體而言,此部份各項題目(Q2、Q10、Q11、Q12、Q13)所代表的傳播管道偏
好皆偏低,由加總平均分布來觀察,前三高分別為政府官方網站(1.75)、網頁廣
告(1.71)、學校資源(1.66) ,但這三項指標的平均數值皆偏低(很少<N<偶而) ,
在加總平均的分布上,前三高分別為1.20(16%)、1.80(13.2%)、1.40(12.3%),皆位
於很少至偶而之間。在統計表上,其加總平均為1.66,第三百分位數也僅有
2.05(稍大於偶而) ,也可得知受試者對於官方管道取得資料的頻率是較少的。

表4-9官方資料傳播程度

項目 很少 偶而 有時 經常 平均數
2.您曾藉由學校資源取得年 60 27 14 5
1.66
金改革資訊 (56.6%) (25.5%) (13.2%) (4.7%)
10.您曾藉由網頁廣告取得 56 29 17 4
1.71
年金改革資訊 (52.8%) (27.4%) (16.0%) (3.8%)
11.您曾藉由政府的官方網 57 26 15 8
1.75
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53.8%) (24.5%) (14.2%) (7.5%)
12.您曾藉由年金改革委員 66 21 14 5
1.60
會網站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62.3%) (19.8%) (13.2%) (4.7%)
13.您曾藉由各公共場所之
61 28 14 3
布告欄公告內容取得年金改 1.61
(57.5%) (26.4%) (13.2%) (2.8%)
革資訊

表4-10官方資料傳播程度次數分配表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00 28 26.4 26.4 26.4

17 16.0 16.0 42.5


1.20

27
13 12.3 12.3 54.7
1.40

2 1.9 1.9 56.6


1.60

14 13.2 13.2 69.8


1.80

6 5.7 5.7 75.5


2.00

5 4.7 4.7 80.2


2.20

5 4.7 4.7 84.9


2.40

5 4.7 4.7 89.6


2.60

3 2.8 2.8 92.5


2.80

4 3.8 3.8 96.2


3.00

2 1.9 1.9 98.1


3.20

1 .9 .9 99.1
3.40

1 .9 .9 100.0
3.60

106 100.0 100.0


總和

表4-11官方資料傳播程度統計表

個數 106
遺漏值 0
平均數 1.6679
中位數 1.4000
標準差
.68223
第一百分位數(25%)
1.0000
第二百分位數(50%)
1.4000
第三百分位數(75%)
2.0500

28
(五)網路資料傳播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是測量受試者對於年金改革議題的網路管道的偏好程度,按
照量表排序一共分為很少、偶而、有時、經常這四項。
整體而言,此部份各項題目(Q7、Q8、Q9、Q14)所代表的傳播管道偏好相較
於前一部份稍高。由加總平均分布來觀察,前三高分別為網路新聞(2.77)、社群
網站(2.58)、網路懶人包(2.27)。這三項指標的平均數值皆位於偶而至有時之間,
在加總平均的分布上上,前三高分別為3.00(17%)、2.75(12.3%)、2.00(12.3%),大
致上位於偶而至有時的區間。在統計表上,其加總平均為2.38,第三百分位數
到達3(有時) ,可得知受試者對於網路管道取得資料的頻率,相對是比較頻繁
的。

表4-12網路資料傳播程度

項目 很少 偶而 有時 經常 平均數
7.您曾藉由網路新聞取得年 11 26 45 24
2.77
金改革資訊 (10.4%) (24.5%) (42.5%) (22.6%)
8.您曾藉由社群網站取得年 15 33 39 19
2.58
金改革資訊 (14.2%) (31.1%) (36.8%) (17.9%)
9.您曾藉由網路布告欄 51 24 20 11
1.92
(BBS)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48.1%) (22.6%) (18.9%) (10.4%)
14.您曾藉由網路上的懶人 30 27 39 10
2.27
包取得年金改革資訊 (28.3%) (25.5%) (36.8%) (9.4%)

表4-13網路資料傳播程度次數分配表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00 10 9.4 9.4 9.4
1.25 3 2.8 2.8 12.3
1.50 9 8.5 8.5 20.8
1.75 7 6.6 6.6 27.4
2.00
13 12.3 12.3 39.6
2.25
8 7.5 7.5 47.2
2.50
9 8.5 8.5 55.7
2.75
13 12.3 12.3 67.9
3.00
18 17.0 17.0 84.9
3.25
3.50 7 6.6 6.6 91.5

4.00 3 2.8 2.8 94.3

總和 6 5.7 5.7 100.0


106 100.0 100.0

29
表4-14網路資料傳播程度統計表

個數 106
遺漏值 0
平均數 2.3868
中位數 2.5000
標準差
.80632
第一百分位數(25%)
1.7500
第二百分位數(50%)
2.5000
第三百分位數(75%)
3.0000

(六)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
此部分的資料是測量受試者對於年金改革議題的傳統媒體的偏好程度,按
照量表排序一共分為很少、偶而、有時、經常這四項。
整體而言,此部份各項題目所代表的傳播管道偏好介於官方與網路之間,
由加總平均分布來觀察,前三高分別為電視節目(2.32)、報紙(2.12) ,周遭親朋
好友(1.97) ,這三項指標的平均數值介於偶而上下,在加總平均的分布上上,
前三高分別為1.40(16%)、2.00(15.1%)、1.60(11.3%),分布於很少至偶而之間,在
統計表上,其加總平均為1.94(稍小於偶而) ,第三百分位數到為2.25(略大於偶
而) ,可得知受試者對於傳統傳播媒體管道取得資料的頻率,相對也是偏少
的。

表4-15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

項目 很少 偶而 有時 經常 平均數
1.您曾藉由周遭親朋好友取 38 36 29 3
1.97
得年金改革資訊 (35.8%) (34.0%) (27.4%) (2.8%)
3.您曾藉由電視節目取得年 21 44 27 14
2.32
金改革資訊 (19.8%) (41.5%) (25.5%) (13.2%)
4.您曾藉由報紙取得年金改 31 38 30 7
2.12
革資訊 (29.2%) (35.8%) (28.3%) (6.6%)
5.您曾藉由雜誌取得年金改 57 25 20 4
1.73
革資訊 (53.8%) (23.6%) (18.9%) (3.8%)
6.您曾藉由廣播節目內容取 61 31 12 2
1.58
得年金改革資訊 (57.5%) (29.2%) (11.3%) (1.9%)

表4-16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次數分配表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30
1.00 8 7.5 7.5 7.5
1.20 8 7.5 7.5 15.1
1.40 17 16.0 16.0 31.1
1.60 12 11.3 11.3 42.5
1.80
9 8.5 8.5 50.9
2.00
16 15.1 15.1 66.0
2.20
10 9.4 9.4 75.5
2.40
4 3.8 3.8 79.2
2.60
5 4.7 4.7 84.0
2.80
3.00 2 1.9 1.9 85.8

3.20 8 7.5 7.5 93.4

3.40 4 3.8 3.8 97.2


總和 3 2.8 2.8 100.0
106 100.0 100.0

表4-17傳統媒體資料傳播程度統計表

個數 106
遺漏值 0
平均數 1.9434
中位數 1.8000
標準差
.65422
第一百分位數(25%)
1.4000
第二百分位數(50%)
1.8000
第三百分位數(75%)
2.2500

第三節、關聯性分析
(一) 男女性對於測驗的各項指標比較
在此部分,主要是比較性別之間態度量表和使用媒體的頻率量表的差異與變
化,以及測驗年金改革議題了解程度的試題結果,在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程
度,(2.52:2.46) ,男性高過女性;而在關注程度(3.66:3.70)上,則是女性高於男
性。由此可知,在公共議題態度量表方面,男性在對公共議題作意見表達或是主
動參與其中的意願較高,而女性則著重於對於公共議題的深入探討與持續關
注,在年金改革議題的使用媒介上面,網路資料的使用頻率高於官方資料與傳
統媒體。此外,在年金改革議題的測驗分數方面,女性的平均分數相較於男性表
現較佳,也優於全體平均。
而在相關性與顯著性的分析中,性別與量表指標和測驗分數並無出現關聯。

31
表4-18男女各項指標比較表

性別(樣本數) 意見表達 關注程度 官方資料 網路資料 傳統媒體 測驗分數


與主動參 傳播程度 傳播程度 資料傳播
與程度 程度
男性(56) 2.5200 3.6607 1.6571 2.4107 1.9500 5.27
女性(50) 2.4679 3.7000 1.6800 2.3600 1.9360 5.30
全部平均(106) 2.4925 3.6792 1.6679 2.3868 1.9434 5.28

F檢定 顯著性
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 .092 .763
程度
關注程度 .070 .792
測驗分數 .011 .918

(二) 學院對於測驗的各項指標比較
在此部分,主要是比較學院之間的公共議題態度量表和使用媒體的頻率量表
的差別,以及測驗年金改革議題了解程度的試題結果,在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
程度和關注程度上,社會組學生皆高於自然組學生,由此可知,在公共議題態度
量表與關注程度方面,社會組學生在對公共議題作意見表達或是主動參與其中
的意願較高;在年金改革議題的使用媒介上面,網路資料的使用頻率仍高於官
方資料與傳統媒體;在議題的測驗分數方面,社會組學生的平均分數相較於自
然組學生表現較佳,也優於全體平均。

表4-19類組各項指標比較表

學院別 意見表達 關注程度 官方資料 網路資料 傳統媒體 測驗分數


與主動參 傳播程度 傳播程度 資料傳播
與程度 程度
社會組科系 2.6000 3.7438 1.6642 2.4105 1.8938 5.51
自然組科系 2.1579 3.3947 1.8105 2.5132 2.2316 4.68
全部平均 2.5160 3.6775 1.6920 2.4300 1.9580 5.35
而再進一步作各科系的比較發現,文學院在各項指標上皆有較高的分數,
在測驗分數上也大幅領先除管院外其餘學院的學生,相較於其他社會組科系,
文學院與社科院的學生通常比較有意願表達自己對於公共議題的看法,而文學
院與法學院的學生對於公共議題的深入了解較有進一步的意願;而在自然組科
系,理學院的學生對於公共議題的表達或關注高於其餘自然組的科系,在分數
的呈現上也是一樣,而工學院的學生對於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公共議題態度則
較為消極,其狀況甚至遠低於全體平均,而在年金改革議題的媒介使用上面,
32
無論是哪一個學院,網路資料的使用都是其獲取年金改革資訊的主要來源。

表4-20各科系細部比較表

學院別 意見表達 關注程度 官方資料 網路資料 傳統媒體 測驗分數


與主動參 傳播程度 傳播程度 資料傳播
與程度 程度
文學院 2.7273 3.9545 2.0182 2.4773 2.3818 5.73
管理學院 2.4364 3.3864 1.8000 2.1364 1.9818 5.73
法學院 2.3667 3.7917 1.8333 2.4583 1.7333 5.33
社會科學院 2.6667 3.7760 1.5750 2.4427 1.8125 5.54
理學院 2.3143 3.5000 2.2000 2.7500 2.5714 5.00
工學院 1.7714 3.2143 1.5429 2.2500 2.1714 4.71
醫學院 2.3000 3.6875 1.4000 2.6875 1.8000 4.75
社會組科系平均 2.6000 3.7438 1.6642 2.4105 1.8938 5.51
自然組科系平均 2.1579 3.3947 1.8105 2.5132 2.2316 4.68
全部平均 2.5160 3.6775 1.6920 2.4300 1.9580 5.35
(三)收看頻率與時間長短與各項指標的比較
在此部分,主要是比較收看頻率與時間長短是否會影響到公共議題態度量表和
使用媒體的頻率量表,以及影響年金改革議題測驗的結果。
在收看時間的比較上,一次收看30分鐘以上的受試者態度與年金改革議題測驗
分數明顯優於30分鐘以下的受試者,也優於全體平均,而對於媒介的運用頻率
也明顯高於平均。
而在相關性與顯著性的分析中,收看時間長短與量表指標產生顯著性,並且
呈現正相關的現象,但並無與測驗分數有關聯。
時間 意見表達 關注程度 官方資料 網路資料 傳統媒體 測驗分數
與主動參 傳播程度 傳播程度 資料傳播
與程度 程度
少於10分鐘(27) 1.9556 3.3333 1.5185 2.2963 1.6296 5.26
10~20分鐘(42) 2.5238 3.6310 1.6286 2.3036 1.9095 5.17
21~30分鐘(13) 2.3538 3.4231 1.5692 2.2500 2.1846 4.62
31~40分鐘(14) 2.8429 4.1071 1.7286 2.5893 2.0714 6.00
41分鐘以上(10) 3.5000 4.5500 2.2800 2.8750 2.4400 5.70
總和(106) 2.4925 3.6792 1.6679 2.3868 1.9434 5.28
F檢定 顯著性
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程度 8.166 .451**
關注程度 7.756 .436**
測驗分數 1.558 .117
註:**P<0.01
33
在收看頻率的比較上,經常收看公共議題相關文章或節目的受試者態度與年金
改革議題測驗分數明顯優於偶而收看的受試者,也優於全體平均,而對於媒介
的運用頻率也明顯高於平均。
而在相關性與顯著性的分析中,收看頻率與量表指標產生顯著性,並且呈現
正相關的現象,但並無與測驗分數有關聯。
時間 意見表達 關注程度 官方資料 網路資料 傳統媒體 測驗分數
與主動參 傳播程度 傳播程度 資料傳播
與程度 程度
偶而(43) 2.1907 3.4302 1.4930 1.8895 1.7302 5.02
有時(31) 2.3613 3.7177 1.6387 2.4032 2.0258 5.29
經常(32) 3.0250 3.9766 1.9313 3.0391 2.1500 5.63
總和(106) 2.4925 3.6792 1.6679 2.3868 1.9434 5.28
F檢定 顯著性
意見表達與主動參與 10.229 .387**
程度
關注程度 5.148 .301**
測驗分數 1.332 .159
註:**P<0.0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年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程度
近年來,在許多的社會運動裡,年輕世代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族群,對於公共議題
的決策,年輕世代也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根據測驗結果,大部分受試者對於公
共議題有高度的興趣,但是僅止於感興趣,在立場上的拒絕表態是目前年輕世
代的常態,對於公共議題的正反討論,也相對地比較缺乏,更遑論參與社會運
動了。雖然我們常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年輕世代穿梭於各個社會運動之中,但那
只是相對少數,距離所謂的公共參與,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二)年輕世代對於公共議題的了解深度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找尋一個公共議題的背景與資料來源其實難度並不
高,但過濾與篩選資訊來源就變得十分重要,透過此次調查,發現年輕世代對
於找尋公共議題的資訊仍處於相對被動的狀態,對於公共議題的了解有部分仍
只停留在新聞媒體給的初步資訊,並沒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在問卷的年金測驗題
34
目部分),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也容易因為片面的資訊,而導致對於公共議題
的誤解。
(三)媒介使用的轉變
從媒介的使用頻率量表,可以看出網路已經是年輕世代取得訊息的主要管道,
其使用頻率遠高於傳統媒體或是官方來源,傳統政府所使用的電視廣告、廣播
廣告等手段,對於中高齡階級還能有所效用,但對於年輕世代的觸及率可能無
法像網路那麼高,對於年輕人的宣傳效果也很有限。
(四)政府對宣傳公共議題力度不足
從蒐集文獻資料的過程中,有很多部分的資料來源是來自於政府的官方網站,
雖然資料齊全豐富,但是卻乏人問津,也無法達到透過網路提升對年輕人觸及
率的效果,甚至有許多受試者表示做完問卷後,才知道有這些網站的存在,這
部分在問卷後半段對於媒介的使用頻率的量表也有顯現出來,在官方消息來源
的向度上,受試者一致回答不常使用,顯現出政府在網路宣傳這塊領域上的不
足與古板,以及對於年輕族群和網路族群的忽視。
(五)了解程度與接觸資訊多寡的正向關係
在研究中,接觸公共議題愈頻繁者,或是單次接觸時間越長者,對於年金改革
議題的了解就越完整(測驗分數較高);反之,接觸較少者或是單次接觸時間少
於 10 分鐘者,對於年金改革議題的了解就比較片面(測驗分數較低,且常出現
許多資訊被誤導的部分),且易有觀念上的謬誤。
(六)公共議題的與自身利益的關係
許多年輕世代認為,年金制度改革其實距離他們的年齡還很遙遠,因此,對於
深入了解或是彼此討論的興趣相對之下就沒有那麼高,假設此問卷的議題訂為
最近熱門的婚姻平權或是一例一休,或者是將取樣目標設定在中高齡族群以及
代退休族群,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出現。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 研究限制
本次研究因為使用網路問卷的關係,無法達到隨機抽樣的效果,雖有將問卷
推廣至其他學校,但樣本大部分仍然以中正大學的學生為主,在學院方面也缺
乏理工學院的樣本,無法全面顧及各領域,也較難蒐集到多樣化的樣本,是本
次研究較為可惜的地方。
而也因為使用網路問卷,對於年輕世代的樣本較易蒐集,但若要做更深入的
比較,其餘年齡層的樣本是必須的,但網路問卷對於中高年齡層來說,就不是
個便利的管道,會使得蒐集到的樣本有所偏差。
(二) 建議
建議之後的研究者可以試著去蒐集中高齡者的樣本來與年輕世代作比較,尤
其是在年金制度的改革上,因為這個議題牽涉到各年齡層的受益關係,可能會
因為年金政策對各年齡層的利益關係不同,而使得各年齡層對它的關注程度不

35
一,也可以從中看出各世代對於年金政策的觀點分歧。
對於當政者的建議,主要是在於宣傳面的問題,可能因為近期的婚姻平權與
一例一休將年金改革的消息蓋過所致,但不能否認的是政府方對於宣傳面,尤
其是在網路部分的不足,如果能透過社群網站,或是時下流行的數據分析廣告
形式,相信會有更多人對此議題產生興趣。

第六章、文獻來源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國民年金簡介
http://www.bli.gov.tw/sub.aspx?a=DUbMXxAoFv4%3D
自由時報 2018年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05329
報橘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長照計畫,而是「預防照顧」
https://buzzorange.com/2016/06/01/oldman-change-true/
聯合新聞網 軍公教 18 趴喊廢 國庫每年估減 800 億支出
https://udn.com/news/story/9586/2113694
我國年金制度概況彙整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790F40C2F95C4DD3&s=F9E3ABBD197C8169
公共政策規劃之民眾參與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中酒廠舊址保存與整體再發展」
(目錄)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7126388120813248090
我國年金制度概況懶人包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ontent_List.aspx?n=B675900615BB79BF
年金制度基礎篇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4E56D9A28278846B&s=FEAC0CC20AC3C6C2
年金制度給付篇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8B80181224E9BC9D&s=07372B7B3516358E
年金制度財源篇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2D03593A0C2FC317&s=3DFC1FCB8F3A08AA
年金制度領取資格篇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74C7D16DD71A3E63&s=9BADBB5BC6BFF99A
年金制度基金管理篇
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5FF2C19169A08AF1&s=C5DC452234BD3585

第七章、附件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