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9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

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 103 年種子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

(103.05.03 編修格式)

一、 依據:教育部 102.09.25 臺教師(一)字第 1020134750 號函核定「整合型視覺形式美

感教育實驗計畫」。

二、目的:瞭解以「視覺形式美感」為藝術領域課程核心主軸,在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

實施的可行性及其成效,以作為未來實施美感教育課程之基礎。

三、對象:我國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 1、2、3 年級的在學學生。

四、師資: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視覺藝術」或高中藝術領域之「美術」或「藝術生

活」科,具備二年以上教學經驗之現職專任教師,並參與過本「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

育實驗計畫」總計畫及各區基地大學所辦理之「培訓工作坊」。

五、期間: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103 年 8 月至 104 年 1 月)

六、地點: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

七、方法:

(一) 共同規範:

1、 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視覺藝術」課程或高中藝術領域之「美術」或「藝

術生活」課程,選取一個班級,以二節連排的方式進行;一學期共 32 小時。

(二) 1、2、和/或 3 年級以下列任一方式選擇實施:

1
1、 「外加課程,每週二節連排,共 32 小時」:

在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視覺藝術」課程或高中藝術領域之「美術」或

「藝術生活」課程之外,以學校的彈性課程調配外加,或以選修課程的方式開

設,以一個班級,二節連排的方式進行。

2、 「融入現有課程,每週二節連排,共 32 小時」:

融入現有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視覺藝術」課程或高中藝術領域之「美

術」或「藝術生活」課程,選取一個班級,以二節連排的方式進行。

八、 範圍:

(一) 現有課程之範圍:

1、 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視覺藝術。

2、 高級中學「藝術」領域之美術或藝術生活,或學校相關的選修課程或彈性課程

等。

(二) 實驗課程之範圍:內容 1、2、3、4 項,總計 32 小時。

1、 「美感體驗」(共 8 小時):比例(4 小時),構成(含線條,組合與構圖)

(4 小時)。

2、 「形體的美感」(共 8 小時):質感(4 小時),色彩(4 小時)。

3、 「造型的美感」(共 8 小時):結構的體察(4 小時),構造的邏輯(4 小時)。

2
4、 「綜合習作:觀察、認識、體驗、反思與建構」(共 8 小時):校園/社區在地

特色,綜合練習/特色教案練習,集體創作/期末發表/交流觀摩/展覽(8 小時)。

九、步驟:

(一) 種子教師參與南區大學基地辦理之「培訓工作坊」。

(二) 種子教師及實驗學校校長或主任參與南區大學基地辦理之共識營。

(三) 種子教師參加南區大學基地辦理之「課程與教案發展研討會(或研習會)」。

(四) 種子教師發展並建立課程資料檔。

(五) 種子教師入班實驗課程,種子學校行政支援。

(六) 各區大學基地代表,訪視實驗學校並建構相關資料。

(七) 總計畫(臺師大)辦理各區大學基地實驗課程期中交流會議。

(八) 種子教師完成課程實驗並建立相關「教」與「學」之文件與影音資料檔。

(九) 各區大學基地彙整並建立種子學校課程實驗相關資料。

(十) 總計畫(臺師大)辦理基地課程實驗成果交流研討會。

(十一)行政流程:(如附表)

3
日期 主要行政工作 辦理單位
十、預 103.05.01〜103.06.10 各區大學基地完成 103 學年度種子教師培訓工 總計畫
期成
作坊及種子學校校長共識會議 各區大學基地
103.06.10〜103.06.30 總計畫(臺師大)安排各區大學基地交叉檢視種 總計畫
效:
子教師實驗課程計畫草案。 各區大學基地
103.07.01〜103.07.15 總計畫及各區大學基地遴選高中及國中實驗課 總計畫
程計畫代表各 3 件,進行觀摩交流。 各區大學基地
103.07.18〜103.07.19 總計畫(臺師大)辦理 103 學年度種子教師實 總計畫
驗課程計畫學習交流工作坊。 各區大學基地
103.07.20〜103.07.31 各區大學基地彙整提送修訂後之 103 學年度種 各區大學基地
子教師實驗課程計畫。
103.08.01〜103.08.10 總計畫(臺師大)彙整報部 103 學年度種子教 總計畫
師實驗課程計畫。
103.08.10〜103.08.30 核定種子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並函轉宜蘭 教育部
縣政府於本整合型計畫專案經費,核撥種子學 宜蘭縣政府
校經費
103.09.01〜103.09.90 各大學基地協助種子學校向家長及學生說明實 各大學基地
驗課程計畫 種子學校
103.09〜104.01 各大學基地協助種子學校實施實驗課程計畫 各大學基地
種子學校

(一) 美感教育課程實驗成果交流分享。

(二) 實驗學校成為國家級美感教育實驗課程示範學校。

(三) 建構國高中學生美感學習之過程與結果資料。

4
(四) 完成部分國高中視覺形式美感教育課程基模。

(五) 奠定學生美感素養培育與養成之基礎。

十一、終止實驗後之處理:

(一) 建立課程實驗交流分享之學習共同體。

(二) 成立國家級美感教育實驗課程示範學校。

(三) 建構學生美感學習之過程與結果資料。

(四) 發展國高中視覺形式美感教育課程基模。

(五) 提供 12 年國教藝術類課程革新之參考。

十二、參與實驗研究人員背景資料表(詳附表說明)

(一) 美感教育大學基地主持人及指導諮詢團隊名冊,如附件 1。

(二) 實驗學校基本資料,如附件 2。

(三) 參與課程實驗之種子教師名冊,如附件 3。

(四) 實驗課程表(課程安排情形),如附件 4 。

(五) 實驗課程計畫(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計案內容架構圖、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等)
,如附

件 5。

(六) 實驗班級基本資料,如附件 6。

5
十三、經費需求:詳附表。

(經費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

6
附表

教育部委辦計畫項目經費

計畫名稱:視覺形式美感教育種子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校名:南部分區-高 雄 市 立 大

義國民中學)

辦理方式:□政府採購法 □行政指示■行政協助

計畫期程:103 年 9 月 1 日至 104 年 1 月 31 日(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

計畫經費總額: 100,000 元(視實施計畫調整)

經費項目 計畫經費明細

單價(元) 數量 總價(元) 說明

360 80 節 1.種子教師參與美感教育培訓、會議所需之基本鐘點
減授 4 節超 兼代課鐘點費及協同上課理化老師授課鐘點
28,800
鐘點費用 2.實施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外加實驗課程之鐘點費(請
兼代課鐘點
外加課程 16 節 於實施計畫內文註明)

費 5,760
鐘點
出差開會 16 節
5,760
代課鐘點費

業 印刷費 會議資料印刷、教材研發、海報大圖輸出、印刷墨水
(5,000) 2式 10,000 等
務 材料費 (250) 112 份 28,000 辦理美感教育實驗實作課程所需材料費
外聘講師 鐘 課程規劃所需或種子學校小組會議邀請講師之鐘點
費 800 6節 4,800
點費 費
於非上班時間或是支援人員支援資料彙整等臨時工
臨時工資/ 115 32 小時 3,680 資(請說明需協助事項)
工讀費/工 協助事項:1.支援人員協助拍攝教學活動及資料彙整
作費 等事宜。
2.工讀人員協助成果資料彙整等事宜。
租車費 5000 1 臺次 5,000 實施實驗課程(參訪課程租車費用)

7
教育部委辦計畫項目經費

計畫名稱:視覺形式美感教育種子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校名:南部分區-高 雄 市 立 大

義國民中學)

辦理方式:□政府採購法 □行政指示■行政協助

計畫期程:103 年 9 月 1 日至 104 年 1 月 31 日(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

計畫經費總額: 100,000 元(視實施計畫調整)

門票或導覽 100 26 人次 (學 2,600 「駁二藝術特區美感教育體驗學習」校外教學活動展


生 24 人加 覽門票或導覽

帶隊老師及
導師共 2 人)
保險費 17 25 425 「駁二藝術特區美感教育體驗學習」校外教學活動師
生平安保險費用
雜支 5,175 其他辦公事務費,購買如文具用品、紙張、光碟片、
資訊耗材、資料夾、郵資等。
小計 100000
業務費項下各項目請准予互相流用
合計 100000

請核章 請核章 請核章

*本經費標準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

*申請需附計畫,經費表務請核章。

*本案無編列資本門、行政管理費、保險費等。

8
9
附件 1

美感教育南區大學基地主持人及指導諮詢團隊名冊

職稱 姓名 服務單位 專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設計文化、設計史、設
計畫主持人 姚村雄
藝術學院院長 計理論、文創產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人文地理、工業地理、鄉土與社區研
協同主持人 吳連賞
副校長 究、中國研究、產業與都市發展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使用性工程、文化創意設
協同主持人 唐硯漁
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計、人因工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漢字與設計、設計概論、產品設計、專
諮詢委員 林漢裕
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題設計、設計認知與研究

新觀念藝術、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後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詢委員 洪上翔 水動畫美學、新媒體藝術、空間裝置藝
美術系副教授
術、審美深層分析心理學、繪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諮詢委員 詹獻坤 繪畫、水墨
美術系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 視覺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設計符號
諮詢委員 洪碩延
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學、設計社會學

10
系主任兼副教授

東方設計學院
空間美學、跨界文創設計、公共藝術、
諮詢委員 劉素幸 文創設計研究所
裝置藝術
專任助理教授

色彩特論與應用、形態學研究、跨領域

樹德科技大學 設計特論、傳統文化與流行設計、3D

諮詢委員 孫祖玉 應用設計研究所 繪圖設計、互動科技設計、數位插畫、

專任助理教授 藝術與設計思潮研究、跨域整合創作實

11
附件 2

實驗學校基本資料

種子學校 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

校 長 柯智焰校長

■國立 □私立

學校性質 □高中 □高職 □綜合高中 □完全中學

■國中 □國中小 □特殊學校

全校人數 890 人

全校班級數 31 班

特殊班級 國中管樂班

學校地址 81351 高雄市左營區翠華路 687 號

連絡電話 電話:(07) 582-0191~4

傳真:(07) 582-5379

網 站 http://www.dyjh.kh.edu.tw/main_01.php

簡 介
大義國中位於左營舊城東門前方,翠華路為高鐵快速道路出
口,有獨特優越之文化條件及交通之便利性,東面左營火車站、與
高雄美國校相鄰。蓮池潭、龜山風景區、原生植物園、美術館都近
在咫尺。
本校柯智焰校長接續前任潘道仁校長的改建新校園計畫,在改
建後嶄新的校園中,繼續領導全體教職員生勤奮努力,使各處室資
12
源充實,增廣教學內涵,提昇教師專業知能,改建完成的新校園搭
配社區及都市發展之規劃,奠定社區及學校永續發展的基礎,同時
提昇都市發展之整體效能。積極發展學校特色以微軟學校優質的資
訊教學設備與打造美化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習效果。
大義國中相較於其他國中,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特色課程,包
括:英文協同教學(外籍老師協同教學)、國際教育、特殊班(藝術才
能班/管樂班)、中途班及技藝課程等,讓學生有多元發展的機會。
本校學生三分之一來自弱勢家庭,父母單親、隔代教養、新住民等,
因此,為協助弱勢學生能有效學習英語,希望透過英文協同教學(外
籍老師協同教學)與高雄美國學校外籍教師活潑生動教學,與本校
英語教師協同合作,包括班級經營管理、師生溝通橋樑、分組討論
及解答學生問題疑惑或提問等,提供學生高層次思考等,讓課堂教
學更流暢、學生更專注、學習更有成效。
大義國中國際教育計畫開始於 2008 年教育部與英國文化協會
合作發起的「教室連結」(Connecting Classrooms) 國際學校合作
計畫,利用視訊科技與資訊網路來進行學習與對話,讓具體教學計
畫融入各國課程之中,幫助各國教師與學生能夠互相分享學習過程
與成果,課程的議題包括:氣候變遷、運動健康、環境科學、企業
試探、明日世界、國際挑戰。2011 年開始,大義國中之計畫更擴大
至世界各地,持續以主題式的課程設計讓大義國中與國際學生連結
並共同學習,期許孩子透過國際教育而成為具使命感的全球公民。
藝術才能班(管樂班)以培育音樂優秀人才、啟發音樂創作、鑑賞及
演奏能力,結合學校、社區活動,培養學生表演能力。期許學校發
展在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之人生觀,觀照自我,激發潛能,能發展自
我成為優質國民。實現本校紀律、成就、活力、創新之教育願景。

13
14
附件 3

參與課程實驗之種子教師名冊

姓名 任教科目 年資 專長 手機/電子信箱

視覺設計、美術
陳冬寶 視覺藝術 11 tungbow@gmail.com
工筆彩墨

15
16
附件 4

大義國中美感教育實驗課程表

實驗班級 802 授課節次 星期五第 3.4 節

週次與主題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重點 備註

1.講解比例的概念。

1.觀察與描述建 2.介紹生活中符合比例及
立學生對比例的 不符合的案例。
基礎概念。
3.介紹各種不同比例生活
2.美感試驗引
中可見的人像與動物影
導學生以七巧板
像討論分類。
玩美比例- 比例造型,練習
4.認識不同比例的設計與
1 七巧板造型 生活中可見的花
設計品的不同觀感。
卉、人、物與動
5.探討比例與設計品的使
物造型拼排表現
用目的的相關思考。
出比例的概念認
6.運用七巧板改變圖像的
知。
長寬比記錄,學生上台發
表並描述新的感覺。

17
1.介紹仿生設計與經典設

1.案例欣賞透過 計品應用螺旋比例的建
認識經典設計品 築,符合美感,勻稱、和諧
與藝術史上具代
比例的案例大衛像
表性的作品,引
導學生對比例有 、漢代說唱俑。
玩美比例- 具體的概念。 2.說明符合比例美感的判
2.分析與試驗
微觀與放大! 讀觀包括韻律、對稱、遞
2 選擇生活中可見
進。
的器物或動物與
3.學生選擇其日常生活中
人物影像分析區
物件自然或人為造型美
分各部分,建立
的物件,將其放大比例微
清楚的比例認知
觀後的影像比對,分析說

明其比例的美感。

1.觀察與描述透
過構成的概念運
用比例美感的特 1.以積木造型基礎練習為
性的,建立學生 參考,依序堆疊出反覆發
基礎觀念。 展不同規則與變化形狀。
2.美感試驗以積 2.說明它們分別產生何種
玩美構成樂樂木
3 木分組堆疊成具 不同的變化與感覺。
空間造型美感的 3.分析作品是否呈現均
基礎練習,以不同 衡、對稱等秩序的整體美
規則與變化形狀 感。
嘗試運用數學比
例造型的構成。

18
1.介紹日常生活可見如毛
衣編織、籐籃鐵絲構成器
1.透過案例欣賞
物符合均衡、具秩序變化
以經典設計品與
的構成對象物。介紹傳統
經典設計品與藝
民間使用的謝籃與經典
術史上具代表性
設計建築具代表性的作
的作品生物形態
品。
主義的構成建
2.探討構成與設計品的使
築。
玩美線型水果籃 用目的相關思考。
2.分析與試驗以
4 3.以絞接編織等方式進行
材料構成「線型
「線」、「面」、「體」
水果籃」作品的
等形體製作「線型立體置
製作,討論其主
物籃」的構成練習,並分析
要的部分,主要
其構成、功能與美感,是
功能與造型。欣
否達到線體承載張力的
賞作品構成的均
目的性?
衡、對稱、韻律
4.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
等秩序的美感。
觀摩學習。

1.觀察與描述 1.建立色彩的意象的觀察
透過色彩意象與 與實際操作。
其特性的,建立 2.學生根據彩虹糖進行色
玩美色彩- 學生基礎知識。 彩分析與色票練習。
彩虹糖色彩練習 2.美感試驗設定 3.學生依選擇的色彩意
5
調和與對比 主題意象進行色 象,設定一個主題進行配
彩的配色與拼排 色美感的製作。
練習累積學生對 4.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
色彩的聯想與運 觀摩學習。
用。

19
1.介紹日常生活中不同色
彩意象的組成,例如各式
1.案例欣賞
生活物件店鋪的櫥窗設
以經典設計品與
計、招牌的日夜間的視覺
教堂彩繪玻璃引
效果廣告印刷品。
導學生欣賞光與
2.講解經典設計品草間彌
色彩的美感。
生圓點與色彩作品與藝
2.分析與試驗以
術史上教堂彩繪玻璃具
玩美色彩時鐘 鐘飾材料為媒介
6 代表性的作品。
完成「主題表現」
3.學生依據第二節課所進
色彩系列的作
行配色練習並賦予圖象
品,以具體的色
造型,以各色彩麗貼拼貼
彩認知達到運用
在時鐘材料上,完成「主題
與創造的學習經
表現」系列的作品。
驗。
4. 學生作品展示分享與
討論。

1.觀察與描述 1.建立分析質感的概念與
探索不同生活物 能力。
件的質感,,並以 2.引導學生運用冰棒-味
視覺與觸覺材料 覺與觸覺的體驗,描述特
呈現圖像的質感 定質感:體驗視覺與觸覺
玩美質感 意象。 材料,的感官感受。
校外參觀
冰棒-味覺與觸覺 3.美感試驗透過 3.描述複合質感:安排複
7
的體驗 複合質感的分析 合性的視覺材料,辨識出
學習
,藉由自然與生活 其中的質感成分與特性。
物件的表面質 4.學生練習選擇不同質感
感,由實際探索 的物件,了解質感與產品
呈現具體表現質 的關係,並嘗試選擇主題
感的美感體驗。 拍攝系列相關物件的表
面質感。

20
1.案例欣賞以日
常生活熟悉與普 1.介紹日常生活可見具備
遍的生活物件, 質感美感的案例。
培養分析質感美
2.舉例經典設計品在藝術
的基本認知。
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
2.分析與試驗將
3 學生以燈飾質感體驗
8 玩美質感炫燈 所拍攝日常生活
四種不同材料的製作複
中的生活物件等
合成生活物件,體驗其質
主題,實際分析
感與其目的性的關係,學
進而實踐質感美
生作品展示分享與討論。
的表現力。

1.運用「椅子」建立學生
1.觀察與描述
結構的基礎概念。
透過說明結構的
2.引導學生以7-11手提不
概念分組實驗如
織布網袋體驗,分組以小
何讓紙利用本身
型實作,實驗觀察感受其
的變化變得更穩
強度。
固。
玩美結構探索 3.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探討
9 2.美感試驗引導
手提網袋體驗 如何讓紙變得更穩固。
學生進行紙張立
2.從結構的觀點,指導學
體結構的塑造,
生進行紙張立體結構的
經由探討紙張實
塑造,探討紙張經過切、
驗後的結果,建
雕、摺、捲塑造後穩固的
構結構力學的美
安全感與美感。
感經驗。

21
1.以日常生活結構美感的
對象物腳踏車與家具到
1.案例欣賞透過 建築。教師介紹經典設計
日常生活結構美
品有機設計椅、Mr椅紅與
感的對象物培養
賞析的能力。 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
2.分析與試驗藉 品紅藍椅、中國明式家具
玩美結構 由實作練習:每組 欣賞椅與藝術史上具代
10
記憶樹文具筆筒 學生畫出工作構 表性的作品。
想圖與考慮分析 2.學生以結構的概念進行
結構討論的結 生活對象物-記憶樹文具
果。 筆筒創作與分析。探討其
結構的必要與美感的條
件。

1.觀察與描述透
過何謂構造思考
1.建立構造基本概念與認
的探討,引導學
知。
生認知構造與功
2.以手提紙盒與手提包背
能,以構造設計
包等說明構造的概念,引
達到良好使用的
導學生思考可掛可勾可
目的。
認識玩美構造 夾的構造物件,嘗試將想
11 2.美感試驗引導
法畫於學習單上。
學生動手繪製符
3.學生蒐集生活中各式掛
合多功能曬衣架
勾等物,並分析具有「掛
的構造功能:
勾夾功能」生活物件的構
「掛」、「勾」、
造美感。
「夾」,透過探索
與思考構造設
計。

22
1.案例欣賞透過 1.介紹日常生活中具構造
日常生活中的包
美感的手提袋與紙盒。
裝培養對構造美
感學習能力。 2.分析經典設計品裝藝術
2.分析與試驗 風格與藝術史上具代表
分組以手提紙盒 性的作品。
玩美構造
12 構造實作練習並 3 使用「構造關係」(掛、
造型曬衣架
加以裝飾設計, 勾、穿過、夾)鐵絲、木條、
引導學生實際參 夾子與尖嘴鉗各式構造
與結構練習與設 材料製作成多造型曬衣
計構造美感的實 架。
作經驗。 4.作品展示與分組討論。
1.以認識左營舊城社區文
觀察與描述以認
化特質與校園具美之設
玩美校園 識左營舊城社區
計引導學生觀察後,請
13 多元學習角 文化特質與校園
學生對於校園內多元學
觀察與認識 具美感之設計與
習角,紀錄環境體驗過
視覺環境。
程。
1.比較校園內現有學習角
落與未建置 區域校 園 角
美感試驗引導學
玩美校園 落所產生的相異點。
生體驗校園角
多元學習角 2.探討設計使用目的相關
14 落合宜的設計
探索與體驗 思考。以延伸繪圖和集體
及其邏 輯思維
創作表達具有美感的
的能力。
校園多元學習角。

23
1.以教學簡報介紹生活
周遭經典的設計高雄
案例欣賞藉由生
活週遭與設計或 2013國際移居城市獎符
玩美校園 藝術史上具有設 合美感形式原理的設計
多元學習角 計美感的案例,
15 實例。
模型製作心體驗 討論改造校園角
2.教師簡報介紹校園經
落模型製作。
典設計作品(水尾國小)
與視覺環境等符合美感
形式的案例。
1.分析與試驗能
綜合運用美感形 1.學生分組選擇校園環境
式原理的概念, 中不具美感的學習角
玩美校園
進行作品分析。 落。思考如何改造校園學
多元學習角
16 2.藉由美感體驗 習角落模型製作,並分
模型新視界
、理性分析與反 析、說明討論後的觀點。
思,以建構美感 2.作品展示與分組討論與
的判斷力。 發表。

附件 5

大義國中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比例微觀與放大-比例的覺察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24
1. 認識何謂比例。初步體驗比例的組合活動,建立比例分析的基本能
力。
2. 試驗不同比例組合引起的視覺感受和功能差異。引導學生體驗合
目標 宜的比例而建立理性判斷其美感的能力。
3. 欣賞生活中與設計或藝術史上符合比例美感的案例。

4. 能以比例的概念進行生活物件,微觀與放大的美感分析

教學簡報、電子白板、數位相機
教學
資源 七巧板、作業引導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自然或人為的生活物件圖片或影像檔、雜誌、報紙或廣告海報印刷品

1.教師以教學簡報講解比例的概念。學生分組以「七巧板」造型練習
表達生活中可見的對象物的圖片的比例與造型,再以「七巧板」造型
練習對象物的圖片的長寬比,對照拍照的紀錄,並描述你對它們有何新
的感覺。
主要 2.認識不同比例的設計品的不同觀感。探討比例與設計品的使用目的
教學
活動 相關思考。
3.介紹日常生活、經典設計品中符合美感,勻稱、和諧比例的案例,以
良品美器說明符合比例美感的判讀觀點,包括韻律、對稱、遞進。
4.學生選擇其日常生活中物件自然或人為造型美的物件,將其放大比
例微觀後的影像比對,分析說明其比例的美感。

1. 檔案評量
2. 作業引導學習單評量
評量

3. 小組能完成協同合作的任務,並發表成果。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一

活動名稱 玩美比例-微觀與放大! -比例的覺察

25
1.認識美感體驗比例與建立學生對比例的基礎概念。
2.欣賞日常生活中與藝術史上符合比例美感的對象物。
3.以比例的概念進行七巧板比例造型練習,與雜誌、報紙或廣告海
活動目標
報印刷品中生活對象物將其放大比例微觀後的影像比對,分析說
明其比例的美感。
4.培養能以比例進行發展創意的構成與欣賞的概念。

活動時間 4節

雜誌、報紙或廣告海報印刷品
學 生 自然或人為的生活物件圖片或影像檔
作業引導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準備事項
教學簡報、七巧板
教 師 電子白板、數位相機
作業引導學習單
時間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1.教師以教學簡報講解比例的概念。 1節
2.比例體驗初步練習:
教師運用電子白板依序展開圖像,學生分組討論圖片中
對象物的比例,每組學生使用七巧板作練習,依比例落差將
影像整體作造型,以七巧板拼合起來,表達圖像可能的比例
樣貌。並將排列造形展示(此作業需拍照記錄,以供「比例
變化」單元使用)。
觀察與描 3.每組學生依電子白板展開圖像中的生活物件中,根據物
述 件的形體、形象區段以七巧板排列造形。 (展開圖像為椰
子樹、跑步的人、花瓶、高雄85國際商業大樓、烏克麗
麗等,此作品須拍照留下以供課程討論)。
註:依學生練習造型的時間安排,進行人造或自然物件的
練習並拍照記錄。
4.教師引導學生依部位或功能差異將形的整體作區分,在
每組完成的七巧板造型上,分別用說出不同部位或功能的
段落,並請學生畫下區分的方法。
以跑步的人為例,可以說明分成頭、身體、腿部三個部分;
椰子樹是分為樹幹、
26
葉子、椰子⋯ ⋯ 等。

1.教師以電子白板依序展開圖像說明與提問,讓學生體驗 1節
生活器物不同比例的設計品所產生的不同觀感。並且探
討比例與設計品的使用目的相關思考。
2.比例體驗進階練習:
每組學生試著改變原來圖片所排列七巧板造型的長寬
比 ,例如變矮扁、變寬胖、變瘦長或變沉重、變呆板、頭
重腳輕等,將上一節課所排列的圖片造型與改變比例後的
對照讓同學觀察並描述。
美感試驗 3.每位同學書寫學習單並回答下列問題,教師並鼓勵同學
舉手表達。
(1)你對圖像造型的改變有何新的感覺?
(2)它們的功能是不是有了變化?
(3)想想看新的比例像什麼?
4.分組準備雜誌、報紙或廣告海報印刷品,或者以自然或
人為的生活物件圖片或影像檔,為第四節微觀與放大比
例練習準備。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燈飾設計巴塞隆納椅造型符合美 1節
感,勻稱、和諧的比例案例,並介紹比例勻稱、和諧的常見
判讀觀點,包括韻律、對稱、遞進。
2.教師介紹經典設計品應用螺旋比例的建築,與藝術史上
案例欣賞 具代表性的作品大衛像漢代說唱俑。
3.學生依課程內容回答教師提問,並回饋於學習單上。
4.請每組學生收集雜誌、報紙或廣告海報印刷品選擇三件
生活物件的圖片,或者以自然或人為的生活物件圖片或
影像檔,為第四節微觀與放大比例練習準備。
1.請每組學生收集雜誌、報紙或廣告海報印刷品選擇三件 1 節
可以區分出2~4 部分的生活物件(例如腳踏車、吉他、水
分析與試
壺等)的圖片剪貼或者以自然或人為的生活物件圖片或影
像檔,運用微觀與放大比例練習繪製於學習單上,並回答

下列有關比例的問題。
(1)你如何將這個物件分成2~4 個部分?
27
(2)它的每個部分在整體中所占的量(體積、面積或長度)
的關係如何?
(3)它的各部位彼此在量上的關係如何?
(4)它的比例與它的功能有何關係?
(5)它的比例是否達到勻稱、和諧的美感?
(6)請你分析它如何達到或未達到比例的美感?
(7)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如何設計它的比例?
2.老師請每組同學上台發表以上圖片比例的看法。
1.學生能了解比例的美感與其合目的性的關係。
教學評量
2.學生能以圖像運用「七巧板」組合表現比例的造型與變
化。
3.學生能描繪、分析所選案例圖片中比例的美感。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線型水果籃-構成的欣賞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28
1.認識何謂構成。
2.感覺弧線或不同角度對於形體構成與其使用目的之影響。
目標 3.透過實作練習體驗「對稱、均衡、秩序」與整體構成的關係。
4.欣賞生活中與藝術史上符合均衡、具秩序變化的構成對象物。
5.以構成的概念進行「生活對象物」的立體構成組合練習。

教學簡報
教學
資源 A4作業單,長方形積木,鋁線材料與工具
作品檔案夾

1.教師講解構成的概念。
2.以長方形積木進行「構成」練習作業,並比較規則與不規則構成的感
覺跟造形目的,說明它們分別產生何種不同的變化與感覺。分析作品
是否呈現均衡、對稱等秩序的整體美感。
主要 3.介紹日常生活可見符合均衡、具秩序變化的構成對象物。介紹經典
教學
活動 設計品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探討構成與設計品的使用目的相
關思考。
4.以絞接編織等方式進行「線」、「面」、「體」等形體製作「線型
立體置物籃」的構成練習,並分析其構成、功能與美感,是否達到線體
承載張力的目的性? 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觀摩學習。

1. 檔案夾評量
評量 2. 學習單評量
3. 個人實作評量。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二

活動名稱 玩美線型水果籃-構成的欣賞

29
1.認識美感體驗的要素:構成(實作1.樂樂積木的構成2.線型水果
籃)。
2.欣賞日常生活中毛衣編織、籐籃、與藝術史上符合均衡、具秩序
活動目標 變化的構成對象物。
3.以構成的概念進行生活使用器物運用線性構成使用性的分析。
4.運用比例的覺察進行線性構成,以絞接或編織形成線體承載張力
的練習。

活動時間 4節

A4作業單、作品檔案夾
學生
長方形積木,鋁線材料與工具
準備事項
教師 教學簡報、A4作業單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1.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講解構成的概念:
1節
教師以教學簡報說明一種形體分明的用具,例如提籃以及
建築物。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 提籃可以看作哪些部分的組成?(籃底、籃身、提手
與籃蓋,屋頂、梁柱、牆面等)
(2) 說明每部位的形狀和大小的比例關係?
觀察與描 (3) 說明它的構成關係,形體或形象中各部位的幾何性
述 質,和彼此的空間關係?
2.實作練習【1】:以比例概念進行高雄展覽館與高雄85大
樓的構成分析,並比較弧線與角度不同構成的感覺跟目
的。
3.學生根據「規則與不規則形」回答下列問題。
(1) 比較弧線與角度不同的形態構成所呈現的感覺?
(2) 這兩種不同的形態的目的性(文化上、心理上、功能
上),造型是否因構成的改變而產生變化?
(3) 你們最喜歡哪一種構成?為什麼?
1.實作練習【2】: 以比例概念進行樂樂木的構成練習,並
1節
美感試驗 比較弧線與角度不同構成的感覺跟目的。每組同學根據
「規則與不規則形」,使用積木堆疊如同建築形式的練習。
30
2.依序運用積木建構出反覆發展不同規則與變化形狀。形
體增添的一個形狀(大小自訂), ,所有形狀必須為相同形或
相似形,觀察發展的過程與結果。並思考它們分別產生何
種不同的變化與感覺。
3.展示每組學生表現的成果,說明其構成是否呈現均衡、
對稱等秩序的整體美感。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例如毛衣編織、籐籃鐵絲構成器
1節
物等符合均衡、具秩序變化的構成對象物。
2.教師介紹傳統民間使用的謝籃與經典設計品康潘納的
水果籃英國海瑟威克/滾動的橋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
品生物形態主義的構成建築,倫敦善瑪利斧頭街30號,
酸黃瓜建築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建築。
案例欣賞
3.教師以教學簡報圖像說明與提問,讓學生體驗不同構
成的設計品所產生的不同觀感。並且探討構成與設計品
的使用目的相關思考。
4.學生依課程內容回答教師提問,並回饋於學習單上。
5.請各組同學準備下堂課準備玩美線型水果籃-構成的
製作草圖。
實作練習【3】:玩美線型水果籃-立體構成練習
1節
1.請每組同學思考與觀察有關以絞接編織等方式,蒐集
「線」、「面」、「體」等形體製作的生活物件,並分析
其構成、功能與美感。
2.請同學發表與展示物件並觀察學習分析。
(1)線: 例如:鐵絲、藤麻、毛線、塑膠線⋯ ⋯ 等材料。
分析與試 (2)面: 例如: 鐵絲、藤麻、毛線、布⋯ ⋯ 等材料以何種方
式形成面的構成。
驗 (3)體: 例如:構成寬扁、瘦長、方圓、深淺⋯ ⋯ 等形體 (例
如:水果籃、購物籃、謝籃等尺寸自訂)。
3.學生以鋁線構成製作「線型水果籃」作品,請同學討
論以下的問題:
(1)線型水果籃說出主要的部分有哪些?
(2)每個部份的主要功能與造型為何?
(3)作品構成是否呈現均衡、對稱、韻律等秩序的美感?

31
(4)作品構成是否達到線體承載張力的目的性?

4.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觀摩學習。

1.學生能運用比例的原則,達到理解構成的美感。
2.學生能以比例概念以運用長方型積木的構成,並描述、
教學評量 分析實作案例中構成的美感。

3.學生能使用材料組合與構成「線」、「面」、「體」完

成線型水果籃,並能欣賞構成的美感。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32
主題 玩美色彩時鐘-色彩意象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1. 能了解何謂色彩意象與其特性。

2. 能根據主題意象進行色彩的色調分析。

3.能觀察設計的色彩意象,並進行配色練習與色彩運用達到裝飾與融
目標

入生活,欣賞日常生活中與藝術史上具有色彩意象美感的對象物。

4.以色彩意象的概念,運用各色進行主題的配色,並賦予造型應用於生
活物件中。

教學簡報、色相環
教學
資源 彩色雜誌或月曆印刷品、色票、彩虹糖、各色彩麗貼與時鐘材料
作業單、作品檔案夾

1. 教師以教學簡報說明色彩的意象,從單一色彩、雙色至多色所呈現
的顏色組合所產生的變化。

2.學生以彩虹糖進行色彩分析與練習。依選擇的色彩意象,設定一個主

題進行配色美感的製作。
主要
教學 3.介紹日常生活中不同色彩意象的組成,例如各式生活物件店鋪的櫥
活動
窗設計、招牌的日夜間的視覺效果廣告印刷品。講解經典設計品草間
彌生圓點與色彩作品與藝術史上教堂彩繪玻璃具代表性的作品。
4.學生依據第二節課所進行配色練習並賦予圖象造型,以各色彩麗貼
拼貼在時鐘材料上,完成調和或對比主題表現的作品。學生作品展示分
享與討論。

33
1. 檔案評量
2. 學習單評量
評量

3. 個人實作評量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三

活動名稱 玩美色彩時鐘-色彩意象

1.透過生活中自然與人造不同色彩意象的組成,例如統一超商、萊
爾富等商店色彩、招牌的日夜間的視覺效果、廣告印刷品的觀察
體會色彩的美感。
2.能認識色彩的特性,理解人、物、環境對於色彩意義與美感之影
響。
活動目標 3.欣賞日常生活中器物、燈飾、夜景裝飾高雄捷運光之穹頂與藝術
史上,如教堂彩繪玻璃具有色彩美感的對象物。
4.以色彩調和與對比的概念進行時鐘的創作,以實作強化個體對色
彩美感之建立。
5.色彩藉由光的傳達塑造色彩繽紛之美,引導學生欣賞生活氛圍美
的探索表現。

活動時間 4節

色鉛筆、八開西卡紙
作業單、作品檔案夾
學 生
圖卡、彩色雜誌或月曆印刷品
準備事項 彩虹糖、各色彩麗貼與時鐘材料
教學簡報、作業單
教 師 色相環、色票
彩色雜誌或月曆印刷品
時間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34
1.教師以教學簡報說明色彩的意象,從單一色彩、雙色至多 1 節
色所呈現的顏色組
合所產生的變化,並請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 此物件的構成中有哪幾種顏色?
(2) 顏色彼此的性質關係(對比色或類似色)為何?
觀察與描 (3) 顏色的量如何分布?
述 2.實作提示:根據教師的命題,從各式題目中選擇一種主題
意象進行瞭解其主要色調與找出對應色票的拼貼練習。
例如「左營舊城」、「採草莓」、「西子灣海水浴場」、
「賞月」等。
(1) 從色票當中選擇符合所選擇題目的三種色彩。
(2)將上述所選色票,分析其明度、彩度的色階。
(3)根據所選色票討論所選主題的色彩意象。

1.請同學以彩虹糖的色彩練習構成畫面並分析其色彩意 1節
象(教師可引導選擇構成的主題,例如點狀排列、線狀構
成、自然圖案、人為器物、建築等。)。
美感試驗
2.學生依照主題所呈現的色彩構成,教師拍照做為觀察與
討論的學習依據。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不同色彩組成而產生不同的美感 1節
的對象物。例如統一超商、萊爾富等商店色彩、招牌的
日夜間的視覺效果、廣告印刷品的觀察體會色彩的美感。
案例欣賞
2.教師介紹經典設計品品草間彌生圓點與色彩作品與教
堂彩繪玻璃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

實作練習:分組活動之時鐘設計色彩構成練習 1節
1.依據第二堂課所繪的色彩練習,運用調和與對比的概念
分 析 與 試 以彩麗貼選取配合相近的顏色,設定點狀造型以圖案排
列方式拼貼在時鐘上,完成自定主題的作品。
驗 2.展示並觀察欣賞其色彩的構成,並說明你所選擇意象的
聯想,以及拼貼時色彩的搭配思考。
3.分析你的時鐘上色彩的搭配是否平衡?

35
4.分析你的時鐘上色彩的搭配是否具有美感?為什麼?

1.學生能分析生活物品中色彩的組成特性,色彩構成傳遞
給人的印象。
教學評量
2.學生能了解色彩對比與調和的美感。
3.學生能以運用色彩的概念進行時鐘設計色彩構成練習
實作與分析。

36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質感炫燈-質感意象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1.認識何謂質感。

2.教師引導學生描述質感,並以(海綿、蛋糕與餅乾、毛巾與絲巾)觸

覺材料呈現圖像的質感意象。引導學生了解特定質感的目的性。從複
目標
合質感的分析心得,探索自然與生活物件的表面質感成圖像分享。

3.欣賞生活中與藝術史上富於質感創造的例子。
4.以燈飾質感體驗四種不同材料的製作複合成生活物件,體驗其質感
與其目的性的關係。

37
教學簡報
教學
資源 各式生活物品的質感材料、炫燈製作材料與工具
學習單、檔案資料夾

1.教師講解質感的概念。
2.引導學生運用冰棒-味覺與觸覺的體驗,描述特定質感:體驗視覺與
觸覺材料,的感官感受。描述複合質感:安排複合性的視覺材料,引導學
生辨識出其中的質感成分與特性。
主要 3.引導學生了解特定質感的目的性。從複合質感的分析心得,探索系列
教學
活動 自然與生活物件的表面質感成圖像分享。
4.介紹日常生活可見具備質感美感的案例。介紹經典設計品與藝術史
上具代表性的作品。
5.學生以燈飾主題,運用四種不同質感材料的製作複合成生活物件,
體驗其質感與其目的性的關係,學生作品展示分享與討論。

1. 檔案評量
2. 學習單評量
評量

3. 個人實作分析評量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四

活動名稱 玩美質感炫燈-質感意象

1.認識美感體驗的要素:質感。
2.以觸覺與視覺體會周遭環境的感受,視覺所見與可觸摸的質感與
生活目的(或文化目的)所存在的特定關係。
3.欣賞生活中與藝術史上富於(金、木、水、火、土、塑膠)質感創
活動目標 造的例子。

4.練習從(金、木、水、火、土、塑膠)質感的角度,選擇生活物件

製作,感受質感的材料練習後欣賞其美感。

38
活動時間 4節

各式生活物品的質感材料、
四開西卡紙
學生
學習單
準備事項 炫燈製作材料與工具
教學簡報
教師 各式生活物品的質感材料
學習單、檔案資料夾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1.教師引導學生以「金、木、水、火、土、塑膠等物件的
1節
材料質感」: 教師安排視覺與觸覺兩組材料(例如海綿蛋
糕與餅乾毛巾與絲巾陶杯木杓等…),引導學生說出兩種感
官得到的感受。老師準備不同質感的日常物照片(如下方
左欄)和實體材質(如下方右欄),並提供描述質感的常用詞
(如下方中欄所示),視覺材料盡量是學生在生活中時常經
驗、已有普遍印象者。觸覺材料以一般用於生活產品的
材質為主。
2.請學生觀察、觸摸與回憶,觀察與紀錄三欄的資訊,進行

觀察與描 配對並註記理由並

述 隨堂進行發表。(視覺材料質感描述觸覺材料-大致可分自
然與人造質材,例如日常事物包含食、衣、住、行等。

視覺材料各項二 質感描述 觸覺感受



金 金屬製器物金、 光滑、粗糙、 光滑、粗糙、
銀、銅、鐵鋁、錫、 冷硬、粗細、 冷硬、粗細、
合金等(餐具文具) 凹凸 凹凸
木 木碗、竹筷、藤 光滑、粗糙、 光滑、粗糙、
籃、麻袋 (日用物 冷硬、粗細、 冷硬、粗細、
件) 凹凸 凹凸
水 洗碗精、精油湯、 濕、冰、冷、 濕、冰、冷、

39
水果汁、茶、冰 熱、黏、滑、 熱、黏、滑、
棒、噴泉(食物日 澀 澀
用物件)
火 燈光、霓虹燈、燭 閃耀、溫暖、 熱燙
火、瓦斯爐火、手 明亮
電筒
土 陶瓷、磚土、石 光滑、粗糙、 硬、冷、輕
材、大理石玻璃等 粗細、凹凸 重、光滑粗
杯盤碗瓶(日用物 糙、粗細、凹
件) 凸
塑 塑膠、橡膠、尼龍 光滑、粗糙、 光滑、粗糙、
膠 塑膠袋、球鞋、文 軟硬、粗細、 軟硬、粗細、
具筆盒(日用物件) 凹凸、彈性 凹凸、彈性

3.教師引導學生「描述複合質感」:
教師安排複合性的視覺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冰棒-味
覺與觸覺的體驗,描述特定質感:體驗視覺與觸覺材料,的
感官感受。分組學生辨識出其中的質感成分與特性。老
師準備不同視覺質感的景觀照片( 如圖「有噴泉的歐洲花
園」、「旗津天后宮-廟宇」、「幼稚園」),請學生就每張
視覺畫面景致,各寫下圖像內容中至少三種主要質感描述,
並註記感覺概念
4.實作練習:
學生根據上階段所描述的「質感」,運用四開一張西卡紙
選擇各式觸覺材料( 例如布、麻、各式不同紙質、含金屬
色澤例如金色、銀色塑膠布)挑選色澤質感配搭相符者,將
所選的材料組合,以呈現景觀「有噴泉的歐洲花園」、「旗
津天后宮-廟宇」、「幼稚園」、「美麗島捷運站光之穹
頂」所呈現的意象。

視覺意象 質感描述 質感材料搭配


「有噴泉的歐洲 1. 1.
花園」 2. 2.

40
3. 3.
「旗津天后宮-廟 1. 1.
宇」 2. 2.
3. 3.
「幼稚園」 1. 1.
2. 2.
3. 3.
「美麗島捷運站 1. 1.
光之穹頂」 2. 2.
3. 3.

註:教師選擇複合性的視覺材料以能呈現環境元素質感
的照片為佳
1.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金、木、水、火、土、塑膠材料質
1節
感的目的性」:
視覺材料中選出可和生活物件(見下方右欄)配對的對象,
配對的理由是根
據它們彼此「質感特性上的關聯」。將材質和關聯填入
下方中間空白欄位中。
2.引導學生判斷物品的應然、必然或可能表面,開啟學生
認知質感與物品意義
之間的特殊關係,由質感的角度思考材料運用的理性。

美感試驗
視覺材料 寫出質感相似或相同關 生活物件
聯的感受
布丁 例如軟、平滑 雨鞋
奇異果 衛生紙
冰棒 不鏽鋼杯
饅頭 橡皮擦
螢光筆 霓虹燈
蜂蜜 油漆

例如布丁與雨鞋有質感相似或相同關聯的感受軟、平滑
41
3.教師引導學生「複合質感的目的性」的實作練習:
學生根據第一堂課「描述複合質感」中所描述的質感以
文具「釘書機」「拉鍊筆袋」「球鞋」「保溫杯」為例。
(1)請學生說明他所選的物件,可以表現哪些質感?
(2)這些質感物件所貼的部位在哪裡?

(3)這些質感可以滿足哪些目的?

(心理上的以及使用上的,例如:釘書機使用上是手操作時
按壓彈簧的彈性回覆可加下回使用的預備狀態,手與按
壓處用塑膠質材可以減少金屬冷硬的感覺增加舒適度或
造型美觀等目的)
4.引導學生從老師提供的材料中選取符合心理目的或使
用目的拼貼在學習單上。

生活用品 部位 表面質 心理目的或使用目的



→拼貼搭配
釘書機

→拼貼搭配
拉鍊筆袋

→拼貼搭配
球鞋

→拼貼搭配
保溫杯

5.請每位同學為第四堂課,預備選擇拍攝日常生活中的生
活物件,尋找其四種材質,例如四種不同材質的衣服、四種
不同材質的盒子、四種不同材質的碗或以人為與自然物
件的牆面、樹皮等主題。

42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富於質感創造的例子,在材質上將
1節
生活目的與感官想像
做了有意義聯繫的作品。
案例欣賞 2.教師介紹經典設計品例如亞可森的燭台、紅唇沙發與藝
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杜象噴泉、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3.學生依課程內容回答教師提問,並回饋於學習單上。

1. 炫燈實作練習: 學生以燈飾質感體驗四種不同材料的
1節
製作複合成生活物件,體驗其質感與其目的性的關係,
學生作品展示分享與討論。
(1)這四種不同材質是金、木、水、火、土、塑膠的哪一
分 析 與 試 類?
(2)這些材質在功能的運用表現是否有差異?
驗 (3)這個產品的設計要使用這樣的質感?(例如:球鞋表面
材質的設計將與其柔軟、硬度、紋理、舒適的感覺等因
素有什麼關係?)
(4)你最喜歡哪一種材質,為什麼?

1.學生能以(金、木、水、火、土、塑膠)等生活物件做質
感上的連結與分析。
2.學生能了解(金、木、水、火、土、塑膠)等生活物件質
教學評量 感所呈現的美感。
3.學生能以質感的觀點,嘗試結合生活物件的目的性進行
質感表現創作。
4.學生能以質感的概念,分析日常生活所見的物件的類
型。

43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結構記憶樹文具筆筒-結構美感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1.了解何謂結構。

2.了解美感的結構,在構成中展現出目的與造型優美之感。了解美感

的結構中,安全感是美感的必要條件,其次是藉以表達物件的造型律動

目標 感與色彩調和感的設計圖案。

欣賞日常生活中家具與藝術史上符合結構美感的對象物。
以結構的概念進行生活使用物-記憶樹文具筆筒的創作練習,分析生
活的造形與受力功能之間的關係。

44
教學簡報、學習單
教學
資源 水泥、鐵絲、鋁線等金屬材料尖嘴鉗、老虎鉗等工具
作品檔案夾

1.教師以「椅子」講解結構的概念。學生分組以小型實作現場觀察紙
分別以平面與摺捲等形式受力時發生的形變。
2.學生再次分組實驗如何讓紙變得更穩固,教師引導學生從結構的觀
點,進行紙張立體結構的塑造,探討紙張經過切、雕、摺、捲塑造後穩
主要 固的安全感與美感。
教學
活動 3.以日常生活結構美感的對象物腳踏車與家具到建築。教師介紹經典
設計品有機設計椅、Mr椅紅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紅藍椅、中國
明式家具欣賞椅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
4.學生以結構的概念進行生活對象物-記憶樹文具筆筒創作與分析。探
討其結構的必要與美感的條件。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觀摩學習。

1.檔案評量
2.學習單評量
評量

3.個人實作分析評量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五

活動名稱 玩美結構記憶樹文具筆筒-結構美感

1.了解何謂結構。
2.了解椅子美感的結構中,安全感是美感的必要條件,其次是藉以
表達物件的造型律動感與色彩調和感的設計圖案。
3.欣賞日常生活中家具與藝術史上符合結構美感的對象物。
活動目標 4.學生以結構的概念進行生活對象物-家具椅子的造型練習,分析

與探討其結構的必要與美感的條件。

5.認識材料是影響結構可探討的主要原因。

45
活動時間 4節

水泥、鐵絲、鋁線等金屬材料尖嘴鉗、老虎鉗等工具
學生
、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準備事項
教學簡報
教師
學習單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1.教師以教學簡報說明結構的概念。
1節
2.老師以「塑膠椅」和「戶外輕便椅」為例解釋何謂結構,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當你坐上這兩張椅子,它們分別是哪些部分?在承受你
坐下的力量?
(2)這兩種椅子用構成的角度來分析(例如椅座、椅腳與單
一成型與複合成型等)。
觀察與描
3.學生分組以小型實作現場,觀察西卡紙分別以平面與

摺、捲等形式,用一瓶礦泉水置放受力時發生的形變。
學生再次分組實驗如何讓紙利用本身的變化變得更穩
固。
4.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對西卡紙做以下切雕加工,達到承重
的效果,以哪一類型的切、雕、摺、捲的方式為最好?
(1)利用切割法或摺出稜線。
(2)將西卡紙摺疊成筒狀、立式。
(3)嘗試將西卡紙摺成蛇腹形。
(4)運用曲線附加黏合等造型。
1.教師引導學生以7-11手提不織布網袋體驗,分組以小型
1節
實作,實驗觀察感受其強度。並從結構的觀點,進行紙
張立體結構的塑造,探討紙張經過摺、捲、塑造後更穩固
美感試驗 的實驗結果。說明下列的幾個問題:
(1)討論一體與複合結構是如何傳遞力量?
(2)紙經由哪一種加工的結構可以更能支持穩度
(3)你們的結構是否具備對稱、均衡或秩序的美感?
46
2.分組展示作品並發表,並討論:
(1)哪一組使用最少的切雕加工塑造,達到最好的承重效
果?

(2)哪一組的結構最具美感?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符合結構美感的對象物,例如腳
1節
踏車與各式家具等。
2.教師介紹經典設計品有機設計椅、塔椅、Mr椅紅與藝

案例欣賞 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紅藍椅、中國明式家具欣賞椅。

4.準備大小紙杯或塑膠類器皿為灌注模型,以供下節課使

用。

實作練習:
1節
1.學生將準備大小紙杯或塑膠類器皿為灌注模型,利用鐵
絲塑造記憶樹造形,繪製工作構想圖在作業單上。
2.教師提示學生為達到承重的效果,各部組合的方式製作
(必須包含筆筒、記憶樹等)。
3.選擇以鐵絲、鋁線等金屬材料以及大小紙杯或塑膠類器
皿為灌注為模型塑造主體,並且加以水泥灌模。 (鐵絲、
鋁線等金屬材料以曲、摺、纏繞、綁等方式構成記憶樹
分 析 與 試 主體。)
4.各組製作考慮分析項目應包涵:
驗 (1)該設計之模型椅可承受多少力量?
(2)設計之記憶樹文具筆筒的造形裡,哪些是與抵抗受力
有關?
(3)設計之記憶樹文具筆筒的造形裡,哪些是與傳遞力量
有關?
(4)設計之記憶樹文具筆筒的造形裡,可以維持穩定嗎?
(5)你覺得記憶樹文具筆筒具有美感嗎?
5.每組同學上台展示作品與分享討論的結果;教師講評其
結構的必要與美感的條件。

47
1.學生能分析生活物品中結構的組成特性。
教學評量 2.學生能了解結構普遍性的目的性,與材料所影響的造型
美感。
3.學生能以藉由結構的概念,進行記憶樹文具筆筒的分析
與欣賞。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構造多功能曬衣架-構造美感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48
1.了解何謂構造。
2.了解美感的構造,是各部位的連接方式,具有清晰的邏輯或豐富的
層次。
目標
3.分析家中日常生活用品的紙盒,認識幾種常見的構造關係/構造邏
輯。欣賞日常生活中與藝術史上具有構造美感的對象物。
4.以多功能曬衣架-構造的概念進行實作練習。

教學 紙盒實物照片或圖片、鐵絲、鋁線等金屬材料
資源
尖嘴鉗、老虎鉗等工具、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1.觀察與描述透過何謂構造思考的探討,引導學生認知構造與功能,
以構造設計達到良好使用的目的。建立構造基本概念與認知。
2.美感試驗引導學生動手繪製符合多功能曬衣架的構造功能:「掛」、
主要 「勾」、「夾」,透過探索與思考構造設計。
教學
活動 3.以手提紙盒與手提包背包等說明構造的概念,引導學生思考可掛可
勾可夾的構造物件,嘗試將想法畫於學習單上。
4.學生蒐集生活中各式掛勾等物,並製作具有「掛勾夾功能」生活物
件的構造美感。

1. 檔案評量
2. 學習單評量
評量

3.個人實作分析評量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六

活動名稱 玩美構造多功能曬衣架-構造美感

1.了解何謂構造以及構造的美感。
活動目標 2.欣賞日常生活中自然與人造物的構造,與藝術史上符合結構美感
的對象物。

49
3.以構造的概念進行生活手提紙盒包裝的分析。
4.練習多功能曬衣架造型的構造美感。透過製作體驗構造與使用目
的實用與視覺的感受性。

活動時間 4節

鐵絲、鋁線、夾子等金屬材料,
學生
尖嘴鉗、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準備事項
教學簡報、學習單、
教師
紙盒實物、照片或圖片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1.教師以手提袋、紙盒說明何謂構造,請學生思考以下問
1節
題:
(1)從使用目的來想,手提袋、紙盒應具備哪些特性?(好
提好蓋、如何打開、如何收放)。
(2)這些特性需要哪些部分的構造來達成?部位彼此間
用什麼方式和材料的連接?
2.教師請學生分組蒐集不同的包裝紙盒於課堂上討論、思
考若以紙或布或其他材料為主要材料製作包裝紙盒。
(1)要如何好提好蓋、如何打開、如何收放?
(2)試想除了紙張以外,你可以運用什麼材料和作法來完
觀察與描
成它?

3.教師請各組的同學思考,為了符合包裝紙盒的構造功能:
「盒」、「蓋」、「手提部分」,而選擇以哪些材料來製
作成為組合的零件,並透過何種構造設計方式才能達到良
好使用的目的。
構造功能與構造關係以及可能的組合的部分思考
- 盒身
- 盒蓋
-手提把手 或線繩
- 打開- 闔上
- 插入
- 勾上扣住
4.請同學上台發表各組所蒐集不同的包裝紙盒、說明其構
50
造功能與構造關係以及可能的組合的部分。

各組將討論的生活物件多功能曬衣架結構創作的計畫, 1節

準備材料並製作成形並設定裝置物件而加以裝飾設計。
1.每組同學分析各組所製作的結構是否具備「結構功能」,
並回答下列問題。
(1).是否具備清晰的構造邏輯?
(2).哪些是主要構件、哪些是次要構件?
美感試驗
(3).構件彼此是否有次序性?
(4).此物件的構造有何目的?
(5).此生活物件的設計是否呈現豐富的層次?
(6).生活物件的設計是否具有美感,為什麼? (教師可以引
導學生以層次感與合目的性進行描述、分析。)

2.請同學發表討論內容。

1.教師介紹日常生活中符合構造美感的手提袋與紙盒包
1節
裝。
案例欣賞 2.教師介紹經典設計品裝藝術風格的木鐘與流線型義大
利史塔克跑車與藝術史上具代表性的作品。
3.學生依課程內容回答教師提問,並回饋於學習單上。
多功能曬衣架構造實作練習: 使用兩種以上的構造邏輯
1節
實作與分析。
1.請各組同學將利用「構造關係」((掛、勾、穿過、夾)構
造功能與構造關係,以及可能的組合的部分思考,,利用
分析與試
鐵絲結合夾子成形,製作成多功能曬衣架,此構造必須連結
兩個組合以上。

2.主要的連結構造可以使用絞接構成方式。
3.並且依並設定裝置物件而加以裝飾設計。
4.製作完成後,請分析第二堂課所列六個問題,展示觀摩與
分享作品。
1.學生能分析生活中使用物的構造特性。
教學評量
2.學生能了解分析欣賞構造的美感。

51
3.學生能以構造的概念,進行多功能曬衣架的製作。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課程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內容架構圖
教案設計:陳冬寶

主題 玩美校園多元學習角模型製作-綜合習作

時間 共 4 節課(彈性調配)

52
主軸 觀察與描述 美感試驗 案例欣賞 分析與應用

1.能綜合運用美感形式原理的概念。

2.能親身接觸環境中具有美感的事物,並建立理性批判思考的能力。培

養學生體驗生活合宜的設計及其邏輯思維的能力。
目標
3.欣賞生活周遭與設計或藝術史上具有設計美感的實例。
4.能分析與思考其目的性,綜合運用美感形式原理的概念,進行製作
環境景觀美化創意模型。

教學 教學簡報、數位相機、教學圖片資料、作品檔案夾
資源 作品檔案夾、四開畫紙、色鉛筆、模型材料與工具

1.認識左營舊城社區文化特質與校園具美感之設計引導學生觀察後,
請學生對於校園內多元學習角,紀錄環境體驗過程分組討論。
2.比較校園內現有學習角落與未建置區域校園角落所產生的相異
點。探討設計使用目的相關思考。以延伸繪圖和集體創作表達具有美
感的校園多元學習角。
主要 3. 探討校園景觀設計使用目的與相關思考。介紹高雄生活環境的設
教學
活動 計符合美感形式原理的案例。包括形式要素與美感原理等的校園設計
案例(水尾國小校園美化實例)。
4. 透過美感體驗、理性分析與反思,以建構美感的判斷力。選擇校園
景觀設計中自然與人造等具美感的對象角落,分組進行製作環境景觀
美化改造模型,並分析、說明設計的觀點。分組發表與展示作品觀摩
學習。

1. 檔案評量
2. 學習單評量
評量
3. 小組能完成協同合作的任務,並發表成果。
4. 實作分析評量

53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表七

活動名稱 玩美校園多元學習角模型製作-綜合習作

1.認識校園/社區具有美感的設計與視覺環境的文化特質。
2.欣賞生活周遭與設計或藝術史上具有設計美感的實例。
活動目標
3.能綜合運用美感形式原理,培養對環境設計思考與分析的能力。
4.觀察區域文化特質與環境設計,培養多元文化審美的表現力。

活動時間 8節

數位相機、畫紙四開色鉛筆、模型材料與工具
學生
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準備事項
教學簡報、教學圖片與資料
教師
學習單、作品檔案夾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時間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校園生活環境,或使用教學簡報,認識
2節
文化特質與具美感的設計與環境。並說明找尋校園具有
美感或不美的設計與視覺環境。
觀察與描 2.體驗初步練習:學生分組討論觀察校園環境,並經由討
述 論比較校園內現有學習角落與未建置區域校園角落所產
生的相異點。以每組所拍攝的照片,作形式美感的分析與
運用比較法做出美感的視覺判斷。
3.每位學生選擇校園環境之設計物件一種,依據造型在學
習單上描畫出型態,這些造型的美感形式的特徵表現為
何?
1.教師以教學簡報說明與提問,讓學生觀察具美感與否的
2節
環境設計與校園所產生的不同觀感的問題所在。
美感試驗 2.體驗進階練習一:
每位學生試著把蒐集或拍攝的設計與視覺環境的案例,針
對不夠理想的部分作改善設計的思考, 並探討美感形式

54
與設計使用目的相關思考。。
3.學生分組完成改善設計描繪的圖像表現後,請討論以下
問題:
(1)對它們有甚麼新的美感形式特質。
(2)在造形、色彩、材質與結構改變了甚麼?
(3)思考比較改善後的部分和周圍環境能取得協調和統
一嗎?

1節
1.教師簡報介紹高雄2013國際移居城市獎符合美感形式
原理的設計實例,並分析、評價常運用的判讀觀點。
2.教師簡報或實際介紹校園經典設計作品(水尾國小)。
案例欣賞
3.請每位學生蒐集符合美感形式原理的設計範例或視覺
環境的圖片,以供玩美校園多元學習角模型製作使用。

體驗進階練習二:
3節
1.分組集體創作學校視覺環境改善設計主題-玩美校園多
元學習角模型製作。
(準備模型材料、尺、美工刀、剪刀、膠水等依改善設計
描繪的圖像進行)
2.玩美校園多元學習角模型製作分析:
請每位學生檢視各組玩美學習角模型製作,是否符合美
感形式原理的設計物件或視覺環境的構想?並回答下列有
分析與試
關的問題。
(1)你能描述模型中美感呈現的部分嗎?

(2)這些美感呈現的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如何?
(3)你能分析說明這些美感呈現的部分和其機能有甚麼關
係?
(4)有沒有可改進的部分?為什麼?
(5)你對這件設計整體的評價為何?請說說看?
3.作品完成後, 請同學發表與展示作品觀摩學習。。
4.教師請同學書寫學習單。
(1)能說出設計創作的心得?

55
(2)新構想的學校視覺環境有甚麼改變?
(3)美感形式的運用上有哪些特色?
1.學生能認識認知校園具有美感的設計與視覺環境的文
教學評量 化特質。
2.學生能體會美感的形式與其合目的性的關係。

3.學生能描述美感、蒐集分析、表達創作作品的評量。

56
附件 6

實驗班級基本資料

種子學校 高雄市立大義國民中學

實驗班級 國 802

班級人數 28 人

導 師 林怡君老師

授課教師 陳冬寶老師

授課節次 星期五 34 節

座號 姓名 性別

01 方子祥 男

02 江宇 男

03 李文龍 男

04 林晊芫 男

05 林偉哲 男

07 夏林沛 男

08 涂乃懿 男

57
09 張凱峻 男

10 陳立涵 男

11 蓋紹航 男

12 鄭孟宇 男

13 王薇甄 女

15 林昱君 女

16 林柔萱 女

17 武乃莘 女

18 邱筠真 女

19 張寶玉 女

20 陳玫勻 女

21 陳嘉珊 女

22 黃雨萱 女

23 黃珮盈 女

24 黃彩媚 女

25 楊琇雯 女

26 劉家瑄 女

27 劉家璇 女

28 何采芸 女

58
5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