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2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

甘青宁三省区是西北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农牧业之间的交汇处,有相似的发展历
史、自然条件、气候特征、人文风情,且呈明显的过渡性色彩。建立西北过渡地区多民
族经济开发区,使其城乡协调发展,在由内地到西部边疆的通道上发挥传输动力的良好
功能,对本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研究发现,西北过渡地区从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城市较少,更多
的城市是在外力作用下迅速形成的,城乡发展易于形成各自的封闭系统,城乡呈弱联系
状态;形成基于西北历史、自然与文化背景之上的特色城乡协调与发展观念,并从制度
设计、经济支持和社会构建等方面完善“珠串式”城市布局,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
将散落于优良生态农区中的一座座城市连接起来的城乡协调发展态势。论文还提出多民
族地区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思想,认为多民族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应发掘宗教与民族文
化中促进安定团结的因子,引导各民族投入和睦共处,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中。
论文具体从五个方面论述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西北过渡地区城乡格局形成的历史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西北过渡地区聚族而居的农村与军事特征鲜明的城市天生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形成
各自循环系统,城乡分割。从城市起源到现在,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城乡一体、城乡分
离、城乡对立三个阶段,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运动形成许多专业性城市和传统农村各自
封闭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
二、西北过渡地区城乡非协调发展关系的特征表现
西北过渡地区,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封闭性强、总体水平低、密度小、结构不合理,
使城市体系的传导机制、扩散机制难以到位,对农村的聚集与辐射力弱。另一方面分散
性农村提高了向城市聚集的成本,单一的传统农业结构难以形成农、工、商、服务业统
一有机体,贫困而且文化素质低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这些都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
展的不利因素。这样,城市和农村在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二
元结构关系。
三、西北过渡地区非协调性城乡关系的成因
西北过渡地区自然地域特征导致阻遏性城乡分离,一方面人们出行的时间长、费用
高、安全系数低,另一方面道路修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投入高而产出低。该地区资
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的聚集性存在矛盾,企业产业链短且在区域外延伸,福利制度在
企业内封闭运行,也使得产业旁侧影响远未到位,弱化了与周边农村的联系。过渡地区
少数民族信仰、习俗、宗教促进民族特性的提升,在不同民族之间造成分化,使社会关
系处于弱联系状态。过渡地区市领导县的城乡合一行政体制、阻碍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
制度、支农乏力的财政体制和向城市倾斜金融体制,也都是强化城乡差距的制度障碍。
五、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城市的形成原因可归结为运输成本,集聚优势来源于生产和交易集中所带来的运输
成本节省。目前该地区交通运输总体水平低下,有干线,无网络,运输方式严重滞后。
城市要建立铁路、公路、民航等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城市联网,将自身的优势辐
射出去;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逐渐从静态资源优势的拥有者转变为创造性动态比较优势
的拥有者,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拉长资源产业链条,加强与周边地区、与农村联
系;旅游城市要积极开发相关产业,包括交通、电信业、旅游商品业、特色饮食、住宿
等产业,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一个功能齐备、经济多元的
有机系统。
宜农区、宜牧区和沙区的新农村建设,是该地区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在宜农区大
力发展绿洲农业,为城乡提供粮食安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畜牧业下联种植业,
上联加工工业,沙产业本身就是高投入、高科技的工业式农业。因此,大力发展绿洲农
业、畜牧业和沙产业,将强化工农业联系。还应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吸引社
会各种要素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缩小城乡差距。
珠串布局,连通城乡。西北过渡地区有大力发展交通、资源、旅游等产业的先机,
有发展绿洲农业、畜牧业和沙产业的优势,生态移民,还自然以草木。由此所形成的城
市布局,必然不同于东部的“城市群”、“城市带”布局模式,而应是“珠串式”布局
模式,城市是由公路、铁路、航空连接起来的散落于生态优良的农区中的一颗颗明珠。
六、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城乡协调的制度设计。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使全社会更加趋向公平;改革教育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使城乡劳动力共同获
得较强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项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各项管理将制度加大城乡
差距的势头也将逐步减缓,应继续积极探索适用于该地区实际情况的制度创新形式,使
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支持。通过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资源的配置、人力
资源的合理流动来支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通过加强城乡关联,促进城乡文化
整合,使多民族、多元宗教特征保持与融合,为该地区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创造条件。

关键词: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A RESEARCH INTO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URBED AND RURAL AREAS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

ABSTRACT

The three provinces of Gansu, Qinghai and Ningxia are the joint between regions ,
nations and livestock husbandries in northwest, They have similar history of development,
natural condition, climate character and humanity culture and they all show the character of
transition, To establish multi-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t not only can make
city and country develop harmoniously , but also can give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ransmission from interior to the frontier region of northwest, It is basic and possible to
research into the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combined by Gansu, Qinghai and Ningxia
provinces.
By research, I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is very likely
to form a close system of internal cycles and city and country are in a weakly related
condition. On the basis of a deep analysis on the char outer and reason of the
non-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thought
and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ll improve the city arrangement which is similar to pearls strung together from the aspect of
rule designing, economic support and social structure and try to make the cities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s into a number of bright pearls scattered in fertile ecological region related
by highway, railway and airline.
In this paper I’ll discuss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I. The formation history of city and country in transitional region.
City and country in transitional region form systems of respectively internal cycles,
which lies the factor of born non-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origin of the city to
now,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country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whit,separation and
opposi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The large-scale industrialism of our country makes many
professional cities, isolated cities and tranditional country develop closely and show a
stylistic structure of duality.
II. Show of character of non-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the cities have strong closeness, low whole level,
small density and irreasonable systematic structure , which leads in hard arrival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xtension mechanism and weak collection and radiation to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scattered countries make a high cost in the collection of cities.
Singl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makes it difficult to form an organic unity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commerce service. Poor labor with low cultural quality is very
difficult to transfer into city, All those mentioned above are malignant factors which hinder
the coordinational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income of resident, social insurance, the
leve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enjoyment of social provision to resident,
city and country show a stylistic structure of duality.
III. The formational reason of in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weak and terrain is
intricate. People spend long time and much money on journey with a low quality of safety,
high cost and investment but low production. The character of natural zone leads in the
desperate separ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There is a rich research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 but an imbalanced arrangement of land, water, organism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resource, the catered exploi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the short chain of industry but
extension into external region close run system which benefits itself all make the bounding
influence of the industry out of place and weaken the connection of the related countries.
Minority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is arranged scattered. Belief, custom and relig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s, separate the nations and make the social rel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weak connection The political organism which is fun of stress, census register which hinders
the movement of human resource, poor treasure organism and financial organism with
tendency to city all strengthen the extensive tendency of disparit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V. The basic thought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s.
Transpor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 Nowadays,
the whole level of transportation is low, There are rail lines, but no network and the way of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ly out of step,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ubic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railway, highway, airlines and so on in the city, in order to
fasten the link between cities and relate the advantage of ours ew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city should try to change the owner of static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into the owner
of dynamic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and regulate the single industry structure, prolong
the chain of resource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with connected regions and countries
and the city of travel should develop , the related industry creatively ,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telecommunication, tourist business, distinctive food, accommodation
and so on, to form the industries with various levels, develop with the country coordination
ally and shape an organic system with full functions and multi-economy.
New country structure of good country region, good livestock husbandry, desert
region are all the stylistic new country structure. In the good country region the development
of oasis agriculture may provide safety in the aspect of grain. On prairie the livestock
husbandry is related with plant and process industry, sand industry itself is industrial
agriculture with high cost and technology. So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 new country
structure accelerating country environmen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merous
social factor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The arrangement of pearls strung together connects city and country There obvious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raffic, resource, tourism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there is
advantage to develop oasis agriculture, livestock husbandry and sand industry Ecological
emigrant can make nature full of trees. Thus the formation of the city arrangement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e arrangement of cities in the east. The arrangement of cities is like the pearls
strung together,which means that cities are a number of bright pearls scattered on the prairie
combined by highway, railway and airline.
V.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transitional region.
Government should draw out the rules for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reform the rules of census register and establish an integrate human resourc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n order to make the society just,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social
insurance.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 rul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 and
give human resource in city and country the equal opportunity to receive education From the
year of 2006, the region has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two free and one complement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compulsory.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is improving quickly and the
disparit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which result from education will weaken gradually. By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rearrangement of financial
resource, reasonable movement of human resource, We can suppor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Finall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promot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we can
make the character of multi-nation and multi-religion maintained and integrated and we can
create conditions that multi-nations lieu in harmony and tam prosperous in peace.

KEY WORDS: transitional region, city and country,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
1.1.1 西北过渡地区的范围及划定过渡地区的依据................................................. 1
1.1.2 城乡协调发展内涵............................................................................................ 2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6
1.4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1
1.5 论文创新之处............................................................................................................. 12
第二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格局的形成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 14
2.1 城乡格局形成的历史................................................................................................ 14
2.1.1 聚族而居的村落的形成.................................................................................. 14
2.1.2 军事防御性城镇的形成.................................................................................. 16
2.2 城乡关系的演进........................................................................................................ 19
2.2.1 古代城乡的一体化.......................................................................................... 20
2.2.2 近代城乡的被动分离过程............................................................................... 21
2.2.3 现代城乡关系对立与协调............................................................................... 23
第三章 西北过渡地区非协调城乡关系的特征表现.......................................................... 26
3.1 低密度封闭性城市系统的低辐射力......................................................................... 26
3.1.1 城市经济影响力分级....................................................................................... 26
3.1.2 城市化水平低................................................................................................... 28
3.1.3 城市密度小....................................................................................................... 29
3.1.4 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 29
3.2 离散性乡村向城市聚集乏力..................................................................................... 30
3.2.1 产业结构单一 工农产业链难以形成............................................................. 30
3.2.2 农民贫困 承担向城市转移的风险能力弱..................................................... 31
3.2.3 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 32
3.3 城乡沟通障碍的二元结构关系................................................................................. 33
3.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3
3.3.2 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水平差距....................................................................... 35
3.3.3 城乡教育差距................................................................................................... 37
3.3.4 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品供给服务差距............................................................... 38
第四章 西北过渡地区非协调性城乡关系的成因.............................................................. 40
4.1 自然地域特征导致阻遏性城乡分离......................................................................... 40
4.1.1 复杂地形与脆弱生态导致城市立地困难....................................................... 40
4.1.2 高昂的交通成本阻遏城乡沟通....................................................................... 42
4.2 资源性经济特征决定城乡关系的弱联系性............................................................. 43
4.2.1 资源分布不均衡决定地区差异....................................................................... 43
4.2.2 产业链区域外延伸弱化城乡联系................................................................... 44
4.3 分散的民族聚集导致社会联系的弱化..................................................................... 45
4.3.1 民族聚居的高离散度....................................................................................... 45
4.3.2 多元宗教的沟通障碍....................................................................................... 46
4.4 体制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化..................................................................................... 47
4.4.1 行政与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壁垒....................................................................... 48
4.4.2 财政与金融体制倾斜....................................................................................... 50
4.4.3 产业制度与城乡产业发展............................................................................... 51
第五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55
5.1 城市系统构结强化辐射............................................................................................. 55
5.1.1 构结城市间便捷交通网络 加速城市联网..................................................... 55
5.1.2 延长资源型城市产业链 强化城市辐射......................................................... 58
5.1.3 旅游城市向经济型城市过渡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60
5.1.4 珠串式城市布局 连同城乡............................................................................. 62
5.2 农村加速发展 实现城乡对接................................................................................... 63
5.2.1 宜农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协调....................................................................... 64
5.2.2 宜牧区特色村镇建设与城乡协调................................................................... 67
5.2.3 沙区农业产业化与城乡协调........................................................................... 70
5.2.4 改善农村环境 增加农村对社会要素的吸引力............................................. 72
第六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74
6.1 城乡协调的制度设计................................................................................................. 74
6.1.1 户籍制度改革宽松劳动力流动环境............................................................... 74
6.1.2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趋向城乡公平................................................................... 77
6.1.3 教育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 78
6.2 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支持......................................................................................... 79
6.2.1 金融支持........................................................................................................... 79
6.2.2 产业结构调整................................................................................................... 82
6.2.3 人力资源配置................................................................................................... 85
6.3 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 88
6.3.1 文化碰撞及城乡文化整合............................................................................... 89
6.3.2 民族宗教特征保持与融合............................................................................... 91
第七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关系的未来—结束语.............................................................. 94
参考文献.................................................................................................................................. 95
第一章 绪 论

西北过渡地区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该区域
自然和社会人文资源,把西北过渡地区区域的发展更密切地融入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之
中,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工体系,促进全国实现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形成和完善
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前提。加速该地区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意义远远超
越了该区域的自身范围而具有全面性的影响。西北过渡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地区
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地区及全国的社会稳定与安全,关系到地区及全国的生态环
境建设,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大问题。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西北过渡地区的范围及划定过渡地区的依据
本论文西北过渡地区的范围界定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的地域范围。它地处黄
河 上 游 , 地 域 辽 阔 , 总 面 积 为 124.2 万 平 方 千 米 。 介 于 北 纬 31°40′—42°57′ 、 东 经
89°20′—108°46′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邻四川,西连西藏、新
疆,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它东部接有阴山、贺兰山、六盘山阻挡,南依秦岭、青
藏高原,西邻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相遇,北靠北山山地。
甘青宁三省区由于历史、自然、人文等因素,使其成为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
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三省区自古就有归属一个行政共同体的历史。元朝时,今天的陕、甘、青、宁只设
两省,黄河以南是陕西,而黄河以北包括现在的宁夏、河西走廊和西宁皆属甘肃行中书
省,甘肃、青海、宁夏就归属一个行政共同体。到了明朝,又将这两省干脆合为一省。
直到1928年,国民党政府才分建青海省、宁夏省。由于在地理、生态、人文以及经济、
资源等各个方面的许多共同因素和相互间的紧密联系,使该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区域,
其间各种联系千丝万缕,重大活动密切相关,这些历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延续到今
天,是我们考虑这一地区问题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省区深居欧亚的大陆腹地,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除东南少部分
地区属于季风区外,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
界线不分明,夏季短而气温高,秋季降温快。地处黄河上游,在自然地理上属于青藏高
寒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过渡地带,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生
态脆弱地带。
从地理位置上,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在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
处,周围有一系列高山峻岭把它与其他省区分开,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环绕

1
的群山中有一些山口,形成重要的通道,又使这里成为东来西往,南来北去的必经之地,
是从内地向西部边疆过渡的枢纽。即使唐古拉山脉,也没有真正地成为西北过渡地区地
区与西藏交往的阻碍,唐古拉山口固然海拨很高,是生命的禁区,却有著名于世的唐蕃
古道经过山口,架起古都长安与高原古城拉萨之间的友谊彩桥。”[1]著名的丝绸之路也
曾连通着东西文化的重要通道。
从民族宗教构成上看,三省地区是一个多元民族格局。民族杂居区域,长期以来是
各种民族你来我往、分化聚合、互动重构的重要舞台,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程度进一
步加强,这不仅为以后西北过渡地区地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该地区各
民族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创造了条件。基本处于汉民
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过渡地带。西北过渡地区还是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向中原传
播的通道和起点。
三省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我国农业经营大体以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
安岭、通辽、张北、榆林、兰州、玉树至拉萨附近)为界,可分为两大区;东南部是以
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北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种植业仅存在于有灌溉的绿洲地
区)[2]。西北过渡地区正是地处农牧交错带。
因此,无论从资源开发,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的
角度来分析,建立西北过渡地区多民族经济开发区,利用其一致性, 因势利导,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综合规划和开发,那么不仅使其城乡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在由内
地到西部边疆的通道上发挥传输动力的良好功能。把甘、青、宁作为西北过渡地区作为
一个整体考察,有着充分的内在依据和明显的可行性。
1.1.2 城乡协调发展内涵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现代化的摇篮。乡村则是文明
史的基础与起点,是区域城市体系发展不可缺少的母体。城市与乡村是两大生产与生活
地域体系,两者的关系是个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广义上看,城乡关系是指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生态等领
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城乡协调关系表现为二者发展处于平衡状态,能克
服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矛盾以及更好地促进城市化的健康稳定发展,城乡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城乡总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政治上共主、
经济上共荣、文化上共享、科技上共让、生态环境共存。
陈加元认为城乡协调发展应该包括:(1)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协调规划布局;(2)统
筹城乡经济发展,协调产业分工;(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各项服务功能;(4)统筹
城乡生态建设,协调环境保护;(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协调社会保障发展;(6)统筹城
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社会进步发展。除此以外,城乡协调发展还应该包括:使城乡居
民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建立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自

2
由流动的机制,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等。
从狭义上看,城乡关系是指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领域的动态关系。城乡之间在经济
上实现良性互动,为城乡之间各领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城乡经济协调研究,在性质
上属城乡交叉的经济学,它既研究城市经济学,又研究乡村经济学,在这些学科的基础
上,重点研究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综合性的角度,以全局的观念研究西北
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当然,对待西北过渡地区城乡这样的大系统,如果要实行全面或彻底的控制,目前
还是一个奢望。本论文以比较现实的态度,从系统全局着眼,从具体问题入手,对确定
性的关系中可受控的部分进行研究,提出城市与农村发展战略,从而谋求主要关系能比
较协调,趋近于适合于目标的轨道。
在现有文献中,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许多研究融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发展、城乡协调、城市化的研究之中。这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城
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
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种创新理念,
从观念上打破城乡分割发展的思维惯势,它表明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和处理城
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而城乡协调的提出源于我国
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协调是在保存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建立一种
新型城乡关系,即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城市化则主要指农村人
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他非农业
劳动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
以上概念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城乡一体化重点在最终发展目标,统筹城乡
发展强调整体理念,城乡协调侧重城乡关系,而城市化则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征(结构转型)与任务(共同富裕)来看,处理好城乡关系是实现
城乡一体化最终目标的手段;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整体理念的具体内容;是指导城市化
战略实施的平衡原则。因此,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其主要内涵应该为:在大力发展生产
力的过程中,运用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解
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
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西北过渡地区协调城乡发展,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
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促进城乡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和结构转
型的良性互动,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镇化和新兴工业化有机结和起来,促进城
乡协调发展及其机制的形成。协调城乡发展重在解决“三农”问题。
从西北过渡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协调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政策调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一五”末期以前,协调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介质城乡差距进一
步扩大的趋势,弱化城乡差距扩大化的强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为今后缩

3
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第二阶段为“十一五”末到 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协
调城乡发展要显著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弱城乡差距扩大的强度,逐步缩小
城乡发展的相对差距,但城乡绝对差距仍呈现扩大态势,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阶段,根本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城
乡差距从相对减少转向绝对减少,并逐步实现城乡差距的合理化,城乡协调发展、良性
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城乡差距与城乡发展不协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协调城乡发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
差距,不是要实现城乡同等或同步发展、也不是要城乡相同制度,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
的不协调问题。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及其以前,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城乡差距
的适度存在,既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基本前提,又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
乡二元结构的典型表征。只有当城乡差距积累到一定程度,由此形成的对经济社会整体
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超过一定限度,导致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遭到破坏;或者
形成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机制,导致城乡发展的矛盾和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状态时,才
能称为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协调城乡发展旨在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消除过大的、
不合理的城乡差距,破除城乡差距扩大化机制,为建立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化和系统化的一次
尝试。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城乡发展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形成的新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经济学、人口学的经典命题,也是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中国,对于
城乡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不过,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关系进行研究,
却是一个新的尝试。
首先,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许应验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老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经
历着从结合到分离,再到更高级的结合过程,这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城乡经济关系
随着这个发展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先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出现分离,形成尖
锐的对立状态;再由于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城乡之间又从分离到更高级的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就是根据人类社会这种演变的过程,提出了“乡村城市化”和“城
乡结合”的原理。大卫·李嘉图很早就指出由于工业和农业部门的不同生产方式和效率(农
业部门存在着收益递减规律,城市工业呈收益递增趋势),以及产品需求方式的差异(农
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库兹涅茨倒 U 曲线理论认为,
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期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
步缩小。因此,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从一体到分离再到协调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客
观要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通过对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通过反哺农业、

4
加强对农业的保护等理论与政策研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关系问题,
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依据。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人民的愿望、
时代的呼声。西北过渡地区内部应当积极建立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经
济和城市经济关系,应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西
北过渡地区城市虽不如东部城市辐射力强,但相对于本地区的农村仍具有相当大的人
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影响和吸引周围乡村。同时农村也为城市的
发展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市场甚至是资本的支持(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然),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
东部的科技、资金优势,对本地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也可以向这里转移部分
产业,输出产品、拓宽市场,东中部地区还可利用西部的清洁高效能源,调整能源结构,
减少污染。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
所以,建立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须从战
略意义的高度去重视该领域的研究。
第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需要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
展。
投资、需求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增长
不足,对外贸易增长乏力,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地区差
距悬殊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人们生
活水平已转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但过渡地区的产业结构却是低层次、低附加值的,
不能与东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的消费结构实现有效对接,而西北过渡地区居民消费结构虽
然适合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征,但其收入有限,缺乏市场购买力,造成生产低水平的相对
过剩现象。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目前最大的弊端在于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的倒置。要
改变西北过渡地区以及全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必须加速发展资源开采,发展原材
料工业。而西北过渡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偏集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独
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只要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我国产业结构
不合理的现象。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可以同时启
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拉动经济增长马车。
第四、西北过渡地区是全国的生态环境屏障
西北过渡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配合较差,大部分
地区为裸露的高原、山地、戈壁与沙漠,适合于居住的仅是少数的河谷与绿洲,人口密
度过大,较差的环境质量与光热水土配合上的缺陷,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种植业
水平低,许多地方粮食不能自给,因此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森林和草场锐减、物种
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等,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严重超标,生态环

5
境十分脆弱。该区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下游断流,成为地上河,
这里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沙尘暴源区和水土流失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制约这
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对东中部地区特别是黄河下游和首都圈的生命财产安
全、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西北过渡地区不仅是维持整个黄河流域
水资源平衡的水塔,更是西北甚至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屏障。
第五、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到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西北过渡地区是中国多民族地区,回、藏、哈萨克、东乡、蒙古、满等民族人口众
多,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不同区域间的经贸交往关系频繁,这种关系甚至渗透到阿拉
伯世界,上升到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所以西北过渡地区的发展与开发,可以
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这里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为了生
存,各民族不可避免地为争夺水源及其他自然资源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在这里简单的
利益冲突容易引发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也势必给国内外敌对分子“分化”的分化活动以
可乘之机。因此,西北过渡地区少数民族区域同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既是一个经济
问题,也是一个民族问题,正视差距,努力逐步缩小差距,发展西北过渡地区的经济,
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第六、研究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对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丰富与
补充。
对于大国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开发,在发达国家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在世界政
治经济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是一个新挑战,它既不能
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关于开发的经验,也不能任其自我发展。而必须与时俱进、抢抓区域
经济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城乡关系的系统研究,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城乡发展的脉络,
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发展为参考借鉴,以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关系发展史为坐
标,建立起一个基础理论层面的理论体系。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是一
个新探索,将会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创造典型的经验,提供新视野
和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城乡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3,4,5]并采用不同的方
法探讨产业结构的调整。[6,7,8]
西方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四大理论:一是区位理论。如
古典区位理论有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
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古典区位论的共同点是只寻求单项的区位决策,进行纯
理论推导,而不涉及其动态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倾向开始得到纠正,区位
理论逐渐注意将最佳区位与最佳发展结合起来。二是空间结构理论。它是研究各种客体

6
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聚集规模和聚
集程度。三是梯度推进理论。其中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
地区向高水平地区推进的空间变化的过程。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往往是通过扩散效应
与辐射效应,将创新与生产经营由高水平地区逐步向低水平地区发展的过程。四是地域
生产综合体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在一个地区内,一个或几个部门的有机结合,这
些部门共同利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这四种理论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得
到综合运用,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越来越周密和完善。
西方经济学城乡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可分为两类:一是城乡经济非均衡发展相关理
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指出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向现代部门的问题;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概念,
指出城乡的诸多差异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导致城市区域发展更快;赫希曼不平衡
发展假设和弗朗索瓦·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集中有限的资
金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工业,努力培育一部分发展极,形成“吸引中心”和“扩散中
心”,以此来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倡导主导部门优先发展,具有启发
意义,但该理论忽视了不平稳的固化与极化效应,由于发展中国家供求缺乏弹性,极易
造成结构失衡。二是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相关理论。拉格纳·纳克斯的平衡发展战略认为,
一个部门的产出成为另一个部门的投入时,他们在供求关系上就相互依赖,如果仅优先
发展某一个部门,必然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发展的失调。他主张全面大规模投资和合理
配置资源;“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解释了欠发达国家广泛的城市失业情况下由乡村向城
市移民的持久性现象,即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
资的均等,他同时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乡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
途径;芒福德也认为城乡不可分,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
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一个
地方都能享受到同样的生活质量。
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实践来看,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发展
战略暂时占上风,而且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区域经济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但是,各个
国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西北过渡地区的城乡关系问题在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城乡关
系协调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我们无法也不能够将现成的
结论从国外照搬。
1.3.2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探索
中国在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建国以后,随着
国内外政治、经济、外交形势的发展变化,衍生出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其中
重要的战略思想有:“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7
思想”。这些战略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
促进作用,同时它们也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应用范围,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
定的历史局限性。在以上理论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学者们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展开了大
量的研究,成果丰富。
建国后的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也不断变化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
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协调农、轻、重的关系,只有重视农业、轻工业,才能最终发
展重工业。但为了追赶发达国家,中国选择了一条重工轻农的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城乡
关系的矛盾就逐步积累,最终导致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与对立日益严重。引起了政府与学
术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经济学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国内社会学、经济学、
生态学、城市地理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展开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为代表的国情系列研究报告《生存与发展》
(1989)等,引起
了政府与学术界的广泛反响。1989 年何博传《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
择》著作出版。与此同时,一批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的成
果出现。谷书堂等人承担的“八五”重点课题《经济和谐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协调
稳定发展研究》于 1993 年发表,等等。周叔莲、郭克莎、金碚等学者主持的国家社科
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及“中华基金”赞助项
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与特点,提
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王积业、王建等学者的研究报
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与 90 年代经济发展的出路选择》,提出运用政府
力量创造出城乡经济双层目标发展的态势,通过城乡分离工业化战略的设想,解决二元
结构问题。随后,课题组成员郭书田、刘纯彬出版了《失衡的中国—中国城市化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1988 年在《农民日报》创纪录连续转载 14 次。2000 年以来,围绕三农
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思路与途径等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国如何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推进
城镇化问题,理论界就城乡关系问题也附带展开了探讨,尤其是近期围绕协调城乡发展
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各期刊杂
志发表众多论文,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
(2005 经济研
究)、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与协调地区发展》(2004 年发表于《管理世界》)、聂
华林等《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1997 年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冯雷的《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1999 年发表于《中国农村
经济》)、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2004 经济研究)、宋洪
远《统筹城乡 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2003 年发表于《管理世界》)、龚勤林《论产
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2003 年发表于《经济学家》)、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新析》
(1989 年发表于《经济地理》、牛若峰的《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1997)、陈吉元

8
的《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1993)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以具体问题为研究中心,从
宏观或某一个侧面提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
进入 90 年代,国际上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最著名莫过于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教授的《醒世呼唤(Wake-up Call)》以及《关于
谁将养活中国》、
《中国对美国和地球的挑战》等。他认为,中国不应该采用美国的发展
模式,走美国式的发展现代化道路,中国应该走—条新的发展道路。1985 年,加拿大
学者麦吉(T.G.Mcgee)提出中国出现了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交通走
廊是城乡发展结构。
以上所有关于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都是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的基础。除了少数本地的学者对它的历史等问题加以探讨外,学者们对西北过渡地区的
关注一直比较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东南部地区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吸引着人
们的目光,即使有也往往是运用西方理论或东部经济发展经验对西北过渡地区进行套用
和解释,缺乏有针对性地研究与理论创新。直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对西北过渡地
区的研究才日渐增多。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跨库检索中输入主题词“西北过渡
地区”在 1994—2006 年内跨库进行题目检索,共搜得 86 篇论文,其中涉及西北过渡地
区城乡经济发展的仅有十余篇,比较有影响的是:白永平的《西北地区(甘宁青)农业生
态气候资源量化与评价》
(2000)、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
(2004)、董光荣、
苏志珠、马义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经营方向初探—以晋陕蒙甘宁青地区为例》
(2002)、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2001)、袁林《西北
过渡地区历史旱灾发展规律研究》
(1994)等对西北过渡地区的资源、经济、民族等问
题进行了研究。
虽然将西北过渡地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而将其分开,对甘肃、
青海、宁夏作为独立个体进行研究的却不少。沈滨、叶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以甘肃为例》和贾洪文、肖永军《二元结构下甘肃农村非农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2001)
探讨了甘肃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标评价体系,并据此对甘肃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夏绍宣《对甘肃经济发展滞后的分析及市场化的对策》
(1994)、袁文英《政府在甘肃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2005)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
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曹广忠《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结构特征与就业地区分布—对宁
夏固原县的调查分析》(2002)研究宁夏固原县外出就业劳动力规模、收入、年龄、受
教育程度、所从事工作类型以及就业地区分布等问题、杨韶艳《以循环经济牵引宁夏经
济社会发展》探讨宁夏如何发挥能源优势、李贤等《宁夏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初探》围
绕“生态”“经济”分析宁夏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发展;孙爱存《对青海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关系的研究》对青海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卓玛措,刘丰

9
贵《从可持续发展论区域开发—以青海区域开发为例》提出了青海省实现持续发展的区
域开发建设思路、盛国滨《加快青海城镇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青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朱丽东《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构想》分析
了生态旅游的潜力并对青海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了设想。
总之,前人的研究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基础上,也留下了很大的继续研究的空间,这
些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描述客观现象与单向研究型较多,深入剖析内在机理与城乡双向研究较少,
以西北或西北各省区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多,以西北过渡地区作为一个主体进行研究的
少。上述各科研究成果,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即:从城市发展为主的角度,或
是从农村发展为主的角度,或是从各个学科本身的专业角度。许多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大
多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而至于联系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分析研究,特别是从城市—乡
村两者的空间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则比较少见。而城市化是关于城市与乡村二者共同发展
与演变的学问,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为主的研究,都存在偏重的问题,必须从城市—乡村
这两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入手,通过对城市点域—线域—面域的演变规律性的研究,将城
乡系统动态化,城市自身体系及与所在区域体系的经济运动与空间运动两种关系相互结
合,将所有城乡现象从经济学角度逻辑一致的统一在动态兼容理论框架体系之中,有利
于解释城乡经济区域形成和演变的内在经济联系。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与研究,探索城
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次,研究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系方面,从基础理论方面探寻不够。而城市化
的初期发展过程,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分化过程,其中必然会引起城市地区与乡村地
区的区域内不平等和区域间的不平等。所以,考虑如何一方的发展不以牺牲或尽可能少
牺牲另一方的发展为代价,寻找城乡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切合点,就成为研究城市
化与城乡关系的新的课题。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而言,目前都是认为有两种力量:[9]
城市拉动力和乡村推动力。无疑,这两种动力都是存在的。然而,从所有的城市化动力
理论的研究来看,这两种力量缺乏有机的统一。既然是作用于同一事物的两种力量,它
们就必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因此,必须
研究这两种动力的有机统一关系,寻找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动力表述方式,从基础理论
层面上探索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系。
第三,就事论事的探索,缺乏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对城乡关系加以综合分析与系
统探究。有关世界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对近现代的研究,对历史上的
研究也只有一个城市人口的数字或人口比重,缺乏从城乡关系的背景下系统把握城市化
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除了对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关系进行
讨论外,就是对建国后我国的工业化政策所造成的城市化发展的滞后的指责,在诸多学

10
科的研究中,一旦涉及 50—70 年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问题,言必称“失误”,缺少比较
客观中肯的分析研究。如果我们将当时的理论与政策还原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
长河和当时国际国内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就可能比较理解它的必然性。从这
一点而言,通过历史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过去,从历史中去探索城乡关系的
起源及其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演化,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剖析和论证,就会寻找到一个城
市化前期、城市化时期、城市化后期(稳定整合期)的城乡关系发展、城市化过程发展
的全景图。
第四,城乡发展不惟某一学科所专美,几乎所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许多自然科
学或多或少地涉及相关问题,研究成果是相当丰富的。即使对于同一问题,不同学科各
有侧重。譬如,一般情况下,城市化的简单和最直接的含义是指城市人口数量占该国家
或某一地区的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数量关系;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是工业
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问题;人口学认为城市化首先是人口的迁移及其人口质量的变化
等等;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
动过程;生态学认为城市化是人类寻找最佳生态位的过程等等。丰富的研究成果是我们
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应当说,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城乡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不容回避的。这既是
是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困难之所在,也是其学术价值之所在。因此,对于一个如此复杂
而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前人的、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1.4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在我国方法论的问题,都面临着传统科学的方法需要更新,新兴学科的方法需要移
植和创立的问题。一般地说,在各类经济学科中都采用了经验方法(如观察、试验、调
查方法)、理论方法(如分析、比较、综合、分类方法)、思维方法(如抽象、形象、灵
感思维方法)、教学方法(如运筹学方法、概率方法、模型方法)、现代科学方法(如控
制、系统、信息论方法)等多种方法论。对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过程中,主
要的有以下几种:
综合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是以全局的观念、整体的思想方法去研究西北过渡地区城
乡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各个过程、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种
因素联合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剖析,以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其目的是把总体战
略、结构布局、运行机制、发展前景协调地考察,使这门科学在方法论上,能够从经验
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相互联系研究方法、历史发展方法中,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多
元化研究中建立一种科学的方法结构。

11
系统研究的方法。系统决策方法,是综合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发展。它是以系统工程
的观点,在系统与元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元素与元素之间
进行综合地平衡,达到最优处理、有效决策输入和输出的方法。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
发展具有全观性、交叉性,为了能够有较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
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与经济、整体与部分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等问题运用
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系统之间的关系、负载系统的运用规律
以及有序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个正确的决策。
调查分析的方法。甘肃省天水市华岐乡下马村是位于天水市西南42公里的一个村
庄,全村87户人家,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已解决温饱,但缺少经济收入,1994
年以前不通公路,1998年电视基本普及,2005年通电话。笔者于2006年5月1—7日和2007
年1月15—18日两次来到甘肃天水市华岐乡下马村实地调查,采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个别访谈等方式,调查了农村产业结构、进城务工、支农贷款以及心理文化等问题,获
得了较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将穿插运用于本论文当中。
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经验分析主要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利用一些数据
来分析、研究问题,探索一般性发展规律。理论分析主要是运用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发展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来论证经济发展的轨迹和可以遵守的规律。在分析论证
过程中,还做了些比较研究,运用一些图表来分析说明问题。

1.5 论文创新之处
1.5.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目前学术界对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
研究与局部研究。从全国和西北整体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学者多,关注西北过渡地区协
调发展的学者少。在西北过渡地区内部,对甘肃、青海、宁夏分别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
学者多,将西北过渡地区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少。2、从讨论城乡关系的角度看,更多
的学者关注城乡协调中的“三农”问题,而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注不够,城乡协调发
展的各项对策地提出要建立在西北历史、自然与文化背景之上,通过的策的实施,以实
现“帕累托改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立在城乡各自良性发展基础上的,任何一方的发
展会给另一方带来良性影响),或者实现“卡尔多改进”(改进过程中,某一部分人的
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总体利益得到了提升)。西北过渡地区城市自身经济实力还较弱,
城市如何增加对农村的凝聚力和带动力,对农村的支持与反哺应有其独特的方式。
1.5.2 论文创新之处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西北过渡地区概念的。对过渡地区的范围进行界定,
对过渡地区的过渡性进行说明,揭示发展过渡地区的意义。2、基于西北历史、自然与

12
文化背景的特色城乡协调与发展观念的提出。从适宜发展的产业来看,由于城市大力发
展交通、资源、旅游,农村具有发展绿洲农业、畜牧业和沙产业的优势,这所有的城乡
产业布局都呈点状布局态势,由此所形成的城市布局,必然不同于东部“摊饼式”或“城
市群”的发展模式,它应是“珠串”式布局。3、多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思想。
认为多民族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应发掘宗教与民族文化中促进安定团结的因子,引导各
民族投入和睦共处,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中。

13
第二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格局的形成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坚实的实践基础历
史渊源的,是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关系发展序列的新时代传承,是改变西北过渡地区城乡
发展巨大差异的现实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促进西北过
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2.1 城乡格局形成的历史
城市化的发轫,公认为起源于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发端,但是,要研究更宏观背景
下的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就必须从城市的产生和城乡空间关系的起源开始。不仅如此,
在此后的思想流变和理论演变中,城乡发展问题始终是学术界的一个焦点。研究城乡关
系的起源和演变,就必须从纵向历史的角度和横向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和空间建设角
度进行全面的考察。
2.1.1 聚族而居的村落的形成
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两次最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发生在人类由渔猎采集为生转向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在原始采集渔猎时代,为了寻求食物和比较适宜的生活
环境,人们不得不到处追逐猎物或随着草原、森林的盛衰而四处流浪,居住形式基本上
是巢居和穴居,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固定的聚落。在距今 10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
了农业,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转折。人类减少了对大自然的依赖,需要并且有可
能长期定居在某一个地方,居住形式由巢居、穴居转向人工构筑的固定的居民点。人类
社会也由原始社会早期的母系社会的聚族群婚而居发展成为对偶婚、再发展到原始社会
晚期的父系氏族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因而居住方式也就形成了以每个家庭为单位的“宅”
和“房”
。同族同部落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地域,形成了若干原始居民点—村落。受历史
条件的影响,这些分散的、聚族而居的村落,人们的生产生活以辈辈承传的纵向交流为
主,横向交流、融合与兼并少,致使聚落规模小,其性质与后来的城市完全不同。这没
有城市的历史一直持续到原始社会的晚期。
西北过渡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个稀
疏的草原环境,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
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比较适宜人居的环境。因此,这里是我国
历史上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严文明先生将中国史前文化分为五大
区域,甘青文化区便是其中之一。新石器时代,西北过渡地区的文化遗址达千余处。
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公元前 5800 至前 2500 年):1958 年在天水秦安县大地湾
发现,总分布范围达 110 万平方米。截至 2002 年年底,仅发掘了其总面积的 1.34%,

14
就取得了下述成果: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 240 座,灶址 98 个,灰坑和窖穴 325 个,墓
葬 71 座,窑址 35 座及沟渠 12 段,累计出土陶器 4147 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 件、
骨角牙蚌器 2218 件以及动物骨骼 17000 多件。其中有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稷标本、
中国最早的彩陶、5000 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 450 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
拉乙亥遗址(约公元前 4800 年—前 4600 年):青海境内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
于贵南县拉乙亥乡茫拉河与沙沟河之间黄河沿岸阶地上。发现有灶坑、红烧土等遗迹与
石器、骨器等遗物,多以打制石器为主,与国内同时期遗址比较,具有时代古老,面貌
独特,文化内涵及遗物数量丰富的特点。没有发现陶器。谷物加工工具研磨器的发现,
表明采集农业已经出现。
马家窑文化遗址(公元前 3000—公元前 2000 年):由瑞典人安特生 1923 年发现
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广泛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文化内涵和地域
的差异。其典型特征是彩陶器具比较发达。发掘出的东西有房屋、壕沟和窖穴遗址;有
大量石器和各种彩陶器具。
半山—马厂文化遗址(公元前 2500—公元前 2000 年):1923 年发现于甘肃、青海,
广泛分布在甘肃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区。
齐家文化(公元前 2200~前 1900 年):1924 年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齐家坪首先
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共
发现遗址 350 多处。居民经营农业,种植粟等作物,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
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陶业发达,已出现冶铜业,住房多是方形
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
寺洼文化(约公元前 1400—前 1000 年):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主要分布
在甘肃东部,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居民聚落具有相当
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等。关于寺洼文化的族属,
一说是氐羌,一说为戎狄。
沈那遗址:1948 年发现,约 3500 年前的古羌人聚落村,座落在西宁市城北区,位
于湟水及其支流北川河交汇处,总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该遗址以半地穴式房址最为突
出,有圆形、方形两种,房内有灶炕、柱洞。沈那居住聚落遗址分布相当广泛、非常密
集,说明在沈那遗址上,当时聚落的规模和人口一定相当可观。
辛店文化遗址(约公元前 1000 年左右):1923 年发现。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主
要分布在甘肃省定西市和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已出土文物近 4 万件,其中彩陶文物
多达 2 万件,号称“远古彩陶故乡”。
卡约文化:1923 年在青海西宁市湟中县的卡约村与下西河村发现。“卡约”为藏
语地名,意为山口前的平地。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共发
现 200 多处遗址,共发掘墓葬有 1000 多座,出土的文物极为丰富。晚于齐家文化,发
现己有铜器,己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

15
阳洼坡遗址:位于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阳洼坡(铺)村东。1980 年发
掘其中 850 多平方米的地方,发现房屋基址 5 座,还有窑穴、灰坑等遗址。出土生产工
具、生活用具等遗物 3000 多件。3 号方型房子可复原成四面坡式屋顶,对研究中国古
建筑史有重要意义。
上孙家寨遗址:位于青海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西北,是一处面积较大内涵十分
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以及汉、魏、晋
时期的居住遗址和葬地。1973—1983 年先后在这里发掘清理不同时期墓葬 1295 座及居
住遗址数处。著名的舞蹈纹彩陶盆、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印等文物即出土于该遗址中。
古代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以及四千年前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
号轩辕氏)也都生活于西北。
考古发掘表明:
(1)遗址规模小,分布广,地域分散。
(2)选择建造地段是通常都
考虑了生产与生活的要求,一般位于较为高爽、土地肥沃的地段,如在山区,则考虑向
阳坡或靠近河湖水面;
(3)建造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住房与葬地的区分,公共仓库
地、氏族成员的公共聚集场所的划分等。
在这种原始村落中,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经济和生产活动大体上是自给自足和封
闭型的,发展缓慢;文化传统保守且继承性强,以家庭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纵向沟通,
强调群体内部团结和凝聚力,形成内循环,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这些不利于
交流、融合,难以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分工。西北过渡地区农村先天具有自我封闭的
特征,城市产生的基础薄弱。
2.1.2 军事防御性城镇的形成
上世纪 90 年代初,克鲁格曼设想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即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城市
区位进行研究,阐述中心地理论的城市体系思想,目的是使城市间的空间关系模型化,
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理论和区位理论的相互结合[10]。他用工业组织理论,解释区域制造
业集中,以及区域“中心—外围”格局的形成,即为什么和什么时候制造业的生产集中
在少数地区,而其它地区的商品生产相对比较落后[11]。但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区位选择,
却有着自己独特地特性。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
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它
从较为发达的农业区域中出现,是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私
有制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动力因素,军事防御的需要是城市产生的最直接因
素。
历史上“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属于政治范畴,统治者利用它行
使国家职能,由政治力量的作用自上而下形成的。所谓的“城”,究其原意,本是指盛
民、自守而言。
《说文》云:
“城,以盛民也”
。段玉裁注云:
“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

16
也”。
《礼记·礼运》云: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城郭沟池以为固。”
《墨子·七患》云:
“城者,所以自守也”。由此可见,
“城”是防卫自守所设的军事设施,即城堡。它最初
的作用是驻扎人马,防止敌人侵害,具有单纯军事政治中心的意义。这一结论学术界基
本成共识,所以本文论述简略。
“市”属于经济范畴,是对早期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早期商业活动)在地域上的
归纳,是自下而上。
“城”和“市”就逐渐结合起来,单纯的军事政治中心的城堡开始
兼为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尽管最初只是城与市的简单结合,但愈到后来,其职能、成
分和基本特征等都愈加复杂化、多样化。“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
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
平肆展成,奠贾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莅焉。”①所谓“市师”,
“市”中所设的管理
官员,《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正是由于“市”的设
置,“城”与“市”才真正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城市”作为政治、文化、经济、商业
等多功能的中心实体,至此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的出现始于西周,盛于汉、唐。这里城市起源的情况比较复杂,
除了从较为发达的农业区域内部自发形成外,更多的是中原王朝的封国和设置军政建制
而兴起的。随着战争的胜利,建国建制,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屯田垦荒,城市兴起。这
些城市的建立既是对新增版图区划的结果,又是作为边境城市防御体系存在的。直到近
代,这种特点仍在地名上有十分明显的体现,诸如西宁、定西、平凉、平番、抚彝等。
此外,在许多历史记述、方言、城门联额中,也体现了城市军事、政治性很强的特点。
汉设河西四郡是为了切断匈奴南下的通路,甚至民国后玉门县城南门仍大书“厄阻群
番”。
甘肃东部是西北地区城市出现最早的地区。周文王战胜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
(今灵台县)。西周时,赢氏秦人在甘肃东部秦亭(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南)筑城建
邑。春秋时期,秦国向西开拓边疆,“秦武公十年(公元前 688 年),伐邽、冀戎,初

县之。” 邽冀为今甘肃天水一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区划单位。战国时代,
秦进一步拓展边疆,在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 年),“秦灭义渠戎,始置陇西、
北地、上郡。”③陇西郡治所狄道(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地郡郡治所马岭(今庆阳宁
县西北)。先秦时,甘肃东部至少已有五、六座城市,这是周王朝分封的秦国成长壮大
的结果。秦统一中国后,西北过渡地区大部分还没有划入秦的版图,设郡置县的很少,
只有北地郡的富平县(治所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陇西郡的桴罕县(治所今临夏东北)、
临洮县(治所今岷县)、下辨县(治所在成县西北)是这个时期新出现的城镇。其中富
平县是宁夏最早出现的城市。


《周礼·地官》

《史记·秦本记》

《后汉书·西羌传》

17
两汉建立后,随着对匈奴的军事胜利,国界的西移,羌胡逐渐纳入西汉版图。 汉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 ,卫青取河南地……兴十万人筑卫朔方。”④元狩二
年(公元前 121 年) ,霍去病攻取河西走廊,随后,西汉陆续设置了酒泉郡、张掖郡、
武威郡、敦煌郡。宁夏的城市主要由人口迁徙及屯荒垦殖兴起的。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⑤,“新秦中”即为包括宁夏在内的河
套地区。青海东部大片地区也较早归属于中原王朝统治,公元前 121 年在西宁附近设置
军事据点西平亭,是青海最早的城市。汉时曾设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
制了今天的青海贵南、贵德以及西宁和湟源等地,还设立护羌校尉。至此,西北地区形
成了北方的朔方、北地、安定、上郡等郡,河西四郡以及河湟谷地的金城、西海等郡的
三条边塞城市带。还有许多城市也是从军事要地或边塞堡垒演变而来,如青海境内的老
鸦城(汉代破羌县)和乐都(汉、魏的西平郡)、甘肃的宁县(西魏的定安县)、宁夏的固原
(北宋的镇戎军)等。
表2-1 现存历史时期西北过渡地区部分城市设置表
城市 设置时间 设置原因 属郡
赢氏秦人在甘肃东部秦亭(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南)
西周
筑城建邑。
邽冀 秦武公十年 伐邽、冀戎,初县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区划单位
陇西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秦灭义渠戎,始置陇西、北地、上郡。 治所狄道
北地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秦灭义渠戎,始置陇西、北地、上郡 治所马岭
富平 秦统一中国后 秦灭六国,设郡县 北地郡
桴罕 秦统一中国后 秦灭六国,设郡县 陇西郡
取天水、陇西、张掖各二县, 置金城郡《汉书·昭帝
兰州 汉昭帝始元六年 金城郡
纪》
酒泉 票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 降浑邪休屠王, 遂空其地, 酒泉郡
张掖 元狩二年前后 始筑令居以西, 初置酒泉郡, 后稍发徙民充实之, 分 张掖郡
武威 (汉武帝) 置武威、张掖、敦煌, 列四郡据两关焉。《汉书·西 武威郡
敦煌 域传》 敦煌郡
银川 汉成帝建始年间 北地郡屯田殖谷的上河农都尉驻地 北地郡
吴忠 汉文帝时 西汉初期 军马养殖中心, 后发展为引黄灌区城市 北地郡
秦灭义渠戎, 始置陇西、北地、上郡《后汉书·西羌
延安 秦昭襄王35 年 上郡
传》为上郡肤施县
公元222 年, 曹操“凭倚西平亭, 增筑、北、
西宁 东汉建安年间 西平郡
西三城”为西平郡郡治
资料来源:查阅《后汉书·西羌传》、《周礼·地官》、《史记》等古籍整理而来。

在农业民族筑城建市的同期, 游牧民族也随着战争的胜利扩大势力,建立了一些


《史记·平准书》

《史记·平准书》

18
政权。他们所建立的城市,随着政权的建立迅速繁荣,又往往会随着政权的变更而废弃。
张掖高台骆驼城是公元 397 年北凉沮渠蒙逊建立的都城,面积 29912km²,是河西走廊
规模最大的古城之一,后因北凉迁都至张掖,这一地区绿洲出现沙漠化,骆驼城渐被废
弃[12]。公元 412 年五胡十六国时期, 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
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⑥,这就是统万城,环境的恶化和夏的灭亡使得其地位下
降,到唐朝时城市日渐萧条,已在戈壁中了。后为李继迁窃据以对抗宋朝,吕蒙正上书
曰:“自赫连筑城以来,颇为关右之患。若遂废之,万世利也。”公元 994 年,宋太宗
下诏堕之,迁其民于绥、银⑦。西夏王都兴庆府在 1227 年遭到蒙古铁骑扫荡之后,彻底
从历史上消失。此外还有鄯善国的楼兰、精绝国的尼雅、高昌国的交河等西域各国古城,
也由于不同的原因先后被废弃。《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时西域有十几个国家, 较
大的有鄯善、龟兹、于阗、莎车、姑墨、疏勒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胡族系的匈奴、
鲜卑诸部在甘宁青地区十分活跃。十六国中的北凉、大夏、西秦、南凉和吐谷浑国都是
由他们建立的。隋唐时期,突厥、吐谷浑、回鹘、吐蕃均在甘宁青地区驻足。宋元时期,
甘宁青地区由西夏、吐蕃、回鹘、西辽等民族政权控制。这些国家在所占据绿洲地区建
有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 形成“国家”城市,如西汉时龟兹国都城延城(今新疆阿克苏
市),是当时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 81 000 人[13]。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并为几个较大
的国家,唐时除鄯善由于“丝绸之路”南路被吐蕃占据而没落, 其它国家城市逐渐形
成近代的新疆城市体系雏形。
不论是汉民族中央政府在此地的军事胜利设立的城市,还是本地少数民族政权的兴
起而兴建的都城,西北过渡地区城市起源大都具有突出的军事特征。体现了该地区城市
在产生和发展中,经济因素的作用远弱于政治、军事因素的特点。军事重镇在选址、城
市规划是更多地考虑的是军事防御功能,与周围农村先天联系少,城市发展基础薄弱,
进一步发展的农业支撑不足。突出的军事防御职能,使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封闭性极强,
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一方面处于严格的控制与监管之下,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阻挠,另
一方面常常因战事突起而中断,甚至只能在战争的间歇进行,城乡交流阶段性强,稳定
性弱。城市与乡村的离散状态,不利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与带动。

2.2 城乡关系的演进
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垣一旦筑起,就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形成了
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与生活的地域体系。原始社会末期,城市从原始村落中逐渐分化独
立出来,一直到清中叶,城市具有鲜明的防御、行政与消费职能,城乡关系也是相互依
赖和对立双重关系。


《晋书·赫连勃勃转》(卷 30)

《嘉靖宁夏新志·拓拨夏考证》(卷 6)

19
2.2.1 古代城乡的一体化
在 2000 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尽管经历了众多王朝的更迭,但对国家的统治基
本上如出一辙,城市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城乡在根本上是一体的,形成
了经济一元、政治专制、自给自足的社会。
西北过渡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国家、民族和农牧业之间的交汇地带,再加上自然环
境的因素,使该地区城市具有发展途径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异质性、时间
序列的不同步性等特点。城乡关系是专制一统的关系,城市一直未能摆脱帝王—官僚的
直接控制,始终是政治的核心与统治中心。政治上,城市是宗主,统治乡村,乡村是附
庸;经济上,乡村是财富的来源地,城市是财富的消费处。城市很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的,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广大乡村则在男耕
女织的自然经济规则内生存。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成为乡村和城市共同赖以生存的基
础,而只有在商品经济基础上才能充分发育和繁养的市民文化,在清代中叶以前的整个
中国都是相当幼弱的,几乎没有形成。
尽管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受军事影响大,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却是不可逆
转的时代洪流。城市作为商品交换的区位中心,在民族和睦时期的主要职能由防御转向
商贸,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民间活力日增,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其性质属于农村
聚落的一部分,商品经济在农村开始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促进了城乡双向物
质交换的发展和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产品的互通有无,如河湟地区的“茶马互市”,与
西域民族的丝绸、玉石商贸活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商贸活动日趋频繁,商贸的
兴盛带动了城市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使一批商贸城市迅
速兴起,如青海的岭南(今河源),甘肃的平凉、静宁、天水、岷县、武都、瓜州(安
西),宁夏的固原、灵武,特别是灵武,明代时已经相当繁荣。唐末以后中国经济重心
南移,宋代航海业的发展又引起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此时城市虽然经济功能日渐增强,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形成仍不起决定性作用。城
市手工业以官办为主,基本上都是为官府与贵族服务的。城乡之间这种近于单向的物资
流动,只能加剧农村的贫困,而城市自身,一方面是贵族、官僚依凭盘剥农村过着膏粱
《红楼梦》第53回写庄头⑧乌进孝在“年成实在不好”时,给宁国府交
锦绣的寄生生活。
租:“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
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
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
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
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
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


庄头:清代为满汉旗籍贵族地主经营旗地田庄的代理人,专管监督佃户生产,催收地租,摊派劳役等事。

20
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
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
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14]这完全是一种违背交换规律的经济的单向流动,乡村是
财富的来源地,城市是财富的消费处,城市在经济上依赖农村。另一方面是城市工商业
难以获得健康发展。政府对工商业实行严格控制,“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
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生产的产品不以赢利为目的,不实行等价交换,而主要是为供
给宫廷、贵族、官僚、官府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并取得经济
效益,工 匠 另编户籍,称为匠户,受到经济与人身自由双重剥削,工商业发展动
力 不 足 , 商品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不具备强有力的自然经济结构的离心力,不可能提
供瓦解自然经济的强大动力。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耕自然经济、地主和自耕
农土地占有制、地方小市场在城乡的普遍存在以及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的三位一体,
共同形成中国前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形成完备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拥有自发的调节
能力,特别是因其大大缩短了原材料与生产过程的距离,也缩短了产品与消费过程的距
离,从而具有廉价性,对商品经济有着强劲的抗御力,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城
市作为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其商业中心的性质始终没有
占据主要地位,不能摆脱对农村的依赖。农村与城市是一体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言:
“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
(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上的赘疣);中世纪
是从乡村这个历史的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
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向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
2.2.2 近代城乡的被动分离过程
城乡分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曾经推动社会前进。鸦片
战争以后,列强在向中国输出商品和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给自给自足的封建农耕经济以巨大的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设租界、开商埠、开
矿山、建铁路、倾销商品,在港口、铁路沿线,近代工业、矿业布点的地方,工业化进
程加快,城市在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越来越大,产生了许多像上海、
宁波、汉口等以商贸经济为重心的近代化城市。而此时西北过渡地区城市远离喧嚣,受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击小,城市仍呈现出传统的色彩,并没能充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火
车头的角色,更多城市主要职能还是实施对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主要服务于封
建统治者和军阀。他们以城市为中心对农村进行严密控制和财富的搜刮。城市与周边地
区难以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对立和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
障碍。
在乡村经济上,其封建土地关系没有多大的改变。土地的80%以上掌握在占人口不
到10%的地主、富农手里。但他们并不以大土地私有制为出发点来发展近代化的农业规

21
模经营,而是分散地把土地出租出去,收取地租,地租率高达生产额的55%—70%。高
地租率也吸引着城市银行资本投入到这风险小、利润大的土地业上,形成官僚地主资本。
由于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农村市场的构成也不同,在以农业
经济为主的地区以集市贸易为主,而以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则利用寺院会集进行贸易,
庙会、花儿会作为农村市场的补充形式而存在,既有全国农村市场的共性,也有西北过
渡地区区域市场的特性。晚清以来,自然灾害,地方军阀的横征暴敛,造成农村经济凋
敝,农民日益贫困,农村市场衰退。农村社会经济上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农耕经济,
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银行资本渗入乡村经济社会,一如封建时
期,通过卖地放租,收取高额的地租利润;或者以高利贷形式放贷给小农户;乡村社会
的政治行政事务仍然被乡绅地主和封建宗族势力所掌握。
本地的一些传统手工业缺乏竞争力。据《丹噶尔厅志》记载:“青海湟源光绪年间
合计各项大小工艺约四五百人,故资工业以食者,约二千余人。”曾以皮货闻名的宁夏
银川,1943 年皮货加工已有一定规模,皮革作坊资本总额已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但除6
家晋商皮货店外,本地皮货加工规模都很小,质量低劣,只能就地销售。兰州的水烟业
兴盛时有厂130 余家,但许多厂主不注重技术改进等因素,水烟业很快走向衰落。商业
资本被大量转移到了买房置地或高利贷方面,甚至捐官买爵,工商业投资不足。“以末
致富,以本守之”成为商人的普遍心理,因为有了田租的“固利”,可以避免经商的风
险,“宴然享安逸之利”。
民族工业是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的。洋务派所创办的民用工业多
集中东部沿海地区,1937年,甘肃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仅有9家。西北过渡地区近代
工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不佳,对广袤的农村地区带动力弱。左宗棠创立的兰州机器
织呢局,本期望“数年之后,不但可收回成银,而边陲创此利源”⑨ ,但仅维持了3 年
就倒闭了,当然不能为地方创利。近代以来的几次开发活动,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许
多东部沿海的厂矿西迁,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次突变。大规模的厂矿西迁,揭开了大
后方城乡经济开发和建设的序幕,西北过渡地区也兴起了一些近代工业城市。但因战时
国家经济必须首先服从军事斗争,各种建设事业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铺开,在国民政府
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城市,新的政体、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的观念逐渐取代封建落后
的一套,城乡经济和城乡政治文化等得到了较大的分离,但对一些边远城市影响很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东迁,许多机关、企业抽走资金,这里许多城市很快又陷入了衰
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西北过渡地区大部分城市仍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
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的最主要经济功能体现在商业贸易方面,长期处于商品和原料集
散地的地位,日用工业品基本依赖外地贩入,城市商贸经济相对繁荣。虽然交通落后、
军阀混战、关卡林立、匪患等人为因素,常常造成信息以及物资交流更为困难,像青海


东华录[Z]. 三十九卷.

22
柴达木的盐,“实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而青盐止行销于湟中者,以交通不
便,转运艰阻故也”[15],但价格相对高昂的皮毛、水烟、丝绸、茶叶、鸦片等产品流通
量还是很大。兰州很早就是西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通道。清自雍正时将西北茶销盘
验总团移于兰州,兰州就成为西北的茶销中心。自1872~1938年,经兰的茶叶有999 200
余担,约合1 159 万斤。此外像河北的定机布、湖北的湖布、河南布以及京、津等地的
日用百货输入量也很大。输出的皮毛数量甚巨,据统计,1920 年外销羊毛达600万千克,
水烟年输出可达30 000担⑩,其他土特产如青盐、药材等输出量也都很大。此外,青海
的湟源、宁夏银川等都是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20世纪30 年代中后期,陇海铁路连通
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部分地区,铁路沿线一些城市有所发展。西北地区城市商贸经济虽
较繁盛,但推动商业繁荣的主要力量是外地商人。近代西北地区商人有八大帮之说,京
津、晋帮占据着绝对优势,控制着百货、金融、皮毛收购等行业;湘帮则以经营茶叶闻
名;蜀、鄂、豫商人多以饮食、手艺为生;而西北的秦、陇帮一般资本相对较小,多以
中药材、水烟、土特产和骆驼、皮筏贩运为业。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也侵入该地区,仅民国初年在青海湟源收购羊毛的“洋庄”就有
11 家之多,甘肃临夏、张家川、平凉、肃州,宁夏银川等地都有大量收购皮毛的“洋
庄”,涉及的国家有英、俄、法、德、日、美。洋行的“毛筏启运时,散布在上下百余
里的河面,浩浩荡荡,声势夺人。沿河一带税务人员,见有洋行旗帜,不敢查验”[16]。
此外他们还大力向西北地区推销洋货,《西北随轺记》曾记述,1935年前后,仅日货在
肃州的销售额就约2万元。外商凭借不平等条约和特权,强买强卖大肆掠夺社会财富,
如当时的羊毛贸易,1910年前后,在西北地区的收购价每百斤为7~8两白银,洋行贩到
天津就变成50~70两,若与天津市面的进口毛线比,只是其价格的1/70[16]。大量的社会
财富就这样外流,该地区社会经济如水渐枯而禾自萎。
虽然外来经济力量长期支配着本地经济,使当地经济严重依附于外地,失去经济发
展的主动权,而本地商业则难以有大的发展。不可否认,外来势力对地区城市发展起过
一定的开风气、活跃市场的作用,在外力的冲击下,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商业贸易越来越
活跃,城市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乡村社会经济文化仍然顽固地保持着农
耕经济的封建传统性,未能与城市经济社会一道进入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分离是迫于外来的压力,是被动分离,这又成为城乡空间严重对立的
先导和原因之一。
2.2.3 现代城乡关系对立与协调
城乡两元结构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中国城乡对立,与西
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点在于,西方国家的城乡对立,是在政府倡导自由竞争下社会经济由
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竞争式对立;而我国的城乡对立,是在政府执行绝对平均主义


重修皋兰县志[Z].卷十一.

23
(只限于城市或乡村内部的平均,城乡之间并不平均)的计划经济下由农业经济转向工
业经济的计划式对立。西北过渡地区城乡被动分离以后,随着共和国的诞生,大规模的
国家工业化运动开始实施,城乡空间关系由分离转向对立。城乡空间对立是城市经济剥
夺乡村经济最为严重的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依靠“以农养工”
,是通过对乡村经济
剥夺、农业资源向非农业资源转移完成工业化起步的。
1949 年至今,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发展经过曲折而走向健康发展之路。1950 年前,
落后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此类城市是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质集散和综合服
务的需要产生的,被视为中心地型城市。1950 年之前的新增城市以及解放后新增的部
分三级城市都属此类。1950 年后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央为改变全国不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近现代工业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决定将经济建设的重心西
移。1953 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过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资本密集型的
工业化战略。通过“一五”计划、三线建设,国家为西北过渡地区工业重点投资,形成
许多专业性城市,甘肃白银、金昌、酒泉、玉门、嘉峪关,宁夏的青铜峡市、石咀山市
等城市,它们以政府驻地、大型工矿企业、大型军工企业、国防基地等为中心形成的,
是出于政治和国防安全考虑“移植”过来的。工业与农业相关程度低,城乡经济之间缺
乏有机的发展性联结。现代工业与地方性传统工业,现代工矿性城市与传统农牧区反差
明显,形成了城乡空间对立,具体表现在:
经济上,城市经济严重剥夺乡村经济。建设工业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资本
和劳动力。西方工业化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和发展、外国资本的参与甚至是殖民
掠夺来获得。在殖民主义时代,外部资源来自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在后殖民主
义时代,外部资源则来自赤字政策,即对后代人利益的侵犯。在我国建国初,冷战时期
的中国被帝国主义封锁,不可能得到外国资本的支持,当然更不可能依靠殖民掠夺,不
得不完全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内部积累来建设工业化。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政策,使
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流处于严格控制之下,交流的渠道单一化、单向化、固定制度化,
这种交流存在巨大的工农产品剪刀差。产品剪刀差是剥夺农业,实现国家工业化资本原
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投入课题组”
的研究报告,从 1954—1979 年,农业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 4500 亿元,平均
每年为 155 亿元;从 1979—1994 年,国家仍然以隐蔽的形式从农业部门拿走了 15000
亿元的资金。经济上的严重剥夺,使得中国的乡村社会和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
展。
在政治上,农村处于附属地位,城市领导农村。城市形成以工业资本、金融资本和
商业资本为主的强势集团,并且通过控制国家机器来加强对乡村的领导。
在国民教育和文化建设上,城市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割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与文
化教育方面,城市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乡村中则处于明显的劣势,而且不能普及;在城
市中,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教育工作,全部由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而广

24
大的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绝大多数只能由农村自我承担。
在城乡社区建设中,城市空间社区的建设从个人的衣食住行、生活工作,到城市中
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等一切城市设施,完全由国家承担建设(在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空间社区取得重大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而对农
村的一切设施,国家基本没有承担建设。相反,乡村社区都处于传统的村落状态。
在社会保障机制中,城乡社会都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关怀与保障机制,但也存在着
巨大差异。只有占全体社会成员的 30%以下城市非农业人口能够享受以养老保险、劳动
保护、失业救济保障、残障保障、社会福利保障等为主体社会保障,社会机制更加鼓励
和强调竞争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缺乏对弱者的保护和社会关怀。人口户籍政策把全体
国民划分为享受优惠待遇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和不能享受这些特殊政策和优惠待遇的农
业人口。
从就业方面看,城乡空间对立时期正是农业劳动大规模过剩时期。由于工业化发展
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就业竞争激烈。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中,采
取的是“先轻后重”工业发展的方向,走了一条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道
路。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起飞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较快,就业结构逐
步趋向合理。而西北过渡地区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条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道路。从而
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阻止在农村,把他们排斥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外,加剧了经济
的偏循环运行。
西北过渡地区不发达地区城市孤岛式布局的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广泛存在和各
自封闭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造成的工农差别、城乡壁垒切断了城市
经济与传统乡村经济之间的天然联系。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不利
于现代的大工业,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与辐射有限,不利于城市形成经济增长极。

25
第三章 西北过渡地区非协调城乡关系的特征表现

西北过渡地区工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低。2000 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58 美元,


西北过渡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48 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10 美元,只相当全国
平均水平的 63%。农业基础薄弱(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传统农业广泛存在,工业以
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工农业都存在产业链条短,农工贸关联度低的问题,二元结构十
分明显。[17]城乡之间没有形成经济共荣,协调的发展态势。

3.1 低密度封闭性城市系统的低辐射力

目前,过渡地区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这种“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势必与计划经济
条件下“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交织在一起,给城市规模、数量、布局、内部结构和外
部形态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为了分析城市体系的新变化,除已有的研究范式之外,还需
引入微观经济分析,对“自下而上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更深入、广泛地探讨城市
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范式是指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厂商或家庭的决策行为
方式在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演绎城市体系变化的过程[18]。建国后,
西北过渡地区城市总体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
作为投资主体,对该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式建设和军工企业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
市的发展,兴起了一大批专业性城市。但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发展多外力作用,这些外
力作用下形成的城市往往具有突出军事型、资源性、政治性等特征,城市封闭性较强,
忽视了对本地农业的开发,这也是历史上的开发收效甚低的重要原因。农村依然传统落
后,城市却异军突起,并呈自我发展的闭循环,对农村的辐射力弱,导致农村发展外动
力不足,而农村的贫困又使城市基础薄弱,进一步发展乏力。城市与农村发展还处于非
良性互动状态,城乡发展不协调。
3.1.1 城市经济影响力分级
城市职能是由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程度决定。城市生产的规模经济程度越高,它的
职能等级亦越高,规模亦越大,[19]摆脱了初级产品加工业,高技术发展和现代服务、仪
器仪表、电子产品、金融服务行业占主要地位,城市具有远辐射能力。城市职能是指该
城市在贸易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的类型及其城市性质的具体表现。产业的种类
不同,城市职能也不同。按照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分工,以此将城市粗略地分成四类见表
3-1 [20]。

26
表 3-1 城市类型和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分工
城 市 类 型 城 市 职 能
村庄 农业
小城镇与小城市 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金属初级加工、非金属开采
大中等规模城市 现代制造业、黑色金属、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高技术发展和现代服务、仪器仪表、电子产品、金融服务、文化艺
大都市地区(特大城市)
术、出版发行
资料来源:葛莹.试论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3):40—37

建国后的新兴城市与该地区的传统城市共同构成西北过渡地区城市体系网络,在地
区经济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学者利用 1992 年经济统计指标计算该地区各城市经济影
响力并进行等级分级:
一级区域中心:相当于大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兰州。
二级区域中心:相当于省区中心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内经济区中心以及经济实力较
强的专业化城市。省区中心如银川、西宁,省内经济区中心如天水,城市经济实力较强
的专业化城市如白银。
三级区域中心:为省内一般经济中心以及经济实力一般的专业化城市。如: 嘉峪关、
金昌、武威、张掖、酒泉、石嘴山、吴忠、青铜峡等。
四级区域中心: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经济中心与特殊职能城市。如玉门、临夏、
敦煌、格尔木、德令哈、敦煌等。
具体从各省份来分析,2004 年甘肃省城市化水平为 28.61%,位居西北 5 省区最末
位。全省东、中、西部城市数量分别为 4 个(平凉、庆阳、天水、陇南)、5 个(兰州、
白银、定西、临夏、合作)、7 个(酒泉、嘉峪关、敦煌、玉门、张掖、金昌、武威)。
兰州市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59.09%,无论从城市化水平、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
等方面都不能否认其具有首位城市的地位,但作为甘肃省乃至西北过渡地区的中心城
市,其产业聚集度高而市场功能弱,城市基础结构薄弱,环境污染严重;天水市在全省
城市规模中位居第二,非农业人口仅占城市总人口的 23.54%,远远低于全国中等城市
人口的平均规模,城市化水平相当低,主导产业趋于衰退,经济扩张乏力,“弱市带穷
县”,负担十分沉重;白银、金昌、嘉峪关、玉门是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的资源型工矿城
市;定西、陇南等均为近年才撤地区而新设立的市。至于小城镇,大多数只是农村的集
贸市场,尚不具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
青海省仅有 3 个城市,西宁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格尔木市位于海西地区,
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南线要冲,现在是连接甘、青、新、藏的交通枢纽,是青海西部地区
的经济中心,德令哈市是西部新兴的城市,是海西蒙古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从其发展状况不难看出,青海省城市体系相当不完善,除西宁市及其腹地和海西地

27
区外,省内大多数区域呈人口分散的自然经济状态。
宁夏城市发展体系比较均衡,其经济发展程度较好,各城市的人口规模之间的差别
不明显,首位城市规模不突出。但缺乏人口规模在 200 万以上的大型中心城市,宁夏应
整体上提高城市实力,扩大城市规模,尤其是首位城市的经济、政治中心作用,鉴于宁
夏区域面积不大,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更适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作用。
3.1.2 城市化水平低
从国外城市化道路及过程来看,城市化发展是与产业革命同步的。产业革命后,经
济迅速发展,使人口、产业向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更迅速的聚集,在此区域内开展
高密度、高效益的多种经济活动,建设和生活的成本较低,生活水平较高,从而形成一
定区域的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的中心。随着城市规模发生膨胀,城市作为区域经济
中心的承载能力逐渐不能承受日益集中起来的人口和生产的压力,于是,城市的发展便
由以前的集中转为向周围分散,出现了小城或卫星城。由此可见,一定区域的城市发展,
一般都经历着集中—分散这样一种过程。
西北过渡地区农业基础薄弱(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
(50% 以上) ,二元结构十分明显。[17]工农业对城市化的支撑力有限,城市化程度低。
2004 年西北过渡地区总人口 3746 万人,城镇人口 1195.35 万人,城市化水平 31.91%,
比全国平均水平 40.53%低 13.15 个百分点,呈继续拉大差距的趋势,是我国城镇化水
平较低的区域之一。西北过渡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集中反映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从
数量上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4 年第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例均不超过 50%,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25.28%。在 27 个地级城市中,第二产业比例超过 50%的
只有 12 个,第三产业比例超过 50%的只有西宁。而金昌、嘉峪关等典型的工矿城市,
第三产业比例只有 15%左右。从质量上看,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各项设施的平均水平均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 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77.53%,各类
教育水平也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 年甘肃省城市化水平为 28.61%,位居
西北 5 省区最末位。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化水平均比较低,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经
济实力较弱,资本有机构成低,因此,劳动力的投入仍然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发展市场经济缺乏足够的城市载体或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备,
限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也导致就业空间
相对狭窄,因此加快城市化有助于拉动基础建投资和增加服务消费,从而扩大就业。
表 3-2 2004 年西北过渡地区城市人口情况 (单位:万人)
非 农 业 人 口 城 镇 人 口
省 份 年末总人口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甘肃 2618.78 589.57 22.51 749.23 28.61
青海 538.60 149.30 27.72 207.51 38.53
宁夏 587.71 207.75 35.35 238.61 40.60

资料来源:2005 年甘肃、青海、宁夏的统计年鉴。

28
3.1.3 城市密度小
城市密度小,聚集与辐射力弱。2000 年西北五省区的城市密度是全国的 21.43%和
东部的 6.47%,建制镇密度只有东部的 3.38%和全国的 10.81%。截止 2004 年底,甘
肃省共有 16 个大中小设市城市,其中,地级市 12 个,县级市 4 个,全省有县城 65 个。
青海是城市总量最少的省份,只有 3 个,数量仅占全国的 0.45%。低密度城市的聚集效
应和辐射效应弱,城镇的聚集、带动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
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交通枢纽、资源状
况、地理位置,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培育若干各具特色的增长极,带动和辐射临近经济
区域[21]。黄河沿线附近的临夏、白银、青铜峡、吴忠等城市,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黄
河水电的梯级开发,沿黄地区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培育成以兰州、西宁、银川为核心
的强有力的经济核心区;西陇海—兰新线上的武威、张掖、酒泉、玉门及嘉峪关等城市,
沿青藏铁路的西宁、德令哈、格尔木 3 个主要城市及若干城镇都是沿铁路线分布的实
力各异的经济增长极,它们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着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要强化
其专业化生产,逐渐延伸产业链,发挥极化作用;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升级。
3.1.4 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
城市规模是在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等各种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不能
绝对要求一个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等级一定要齐全。但是,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
各城市之间进行着城市职能的分配和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外部平衡,形成完善的城市规
模等级结构体系。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突出地表现为大城市太少,中等城市不足。现
有城市中,特大、大城市各有一个, 其余均为中小城市。宁夏没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仅有 5 个中小城市;青海没有特大城市,只有一个大城市, 两个是小城市;甘肃只有
一个特大城市兰州,两个中等城市—天水、白银,其余全部为小城市。缺少大城市,缺
少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中等规模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短缺现象也较突出。西北过渡地
区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不合理,导致体系内的传导机制、扩散机制难以到位,
制度性的障碍影响到各类要素的流动。不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及城市集聚效益的充分发
挥,不利于首位城市辐射由高到低的逐级传递,也不利于次一级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
同时也使首位城市的发展得不到有利的基础支撑。如果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完
善, 则在较好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可以取得主导产业的规模资产和较高的产
出。
1974 年,亨德森的“城市规模和类型”研究奠定了新古典城市体系理论的基础[22]。
首次建立一个广义均衡模型说明城市体系是由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城市组成,每个城市有

29
其自身的优化规模,规模大小由城市主导产业的集聚经济程度决定。改革开放以来,尽
管过渡地区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
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改建扩建、拆旧建新,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城市大多
呈现非扩散型经济状态,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城市缺乏支柱产业,产业聚集经济的程度
低,城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自身的优化规模小,无力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3.2 离散性乡村向城市聚集乏力

过渡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裸露的高原、山地、戈壁与沙漠,地广人稀,稀疏的村庄散
落其中,离散度高,城乡交通不畅,农村缺乏向城市聚集的向心力。对西北过渡地区偏
远山区调查结果显示,村庄距离车站越近,劳动力外出流动机率越高。距离县城所在地
越近,外出打工者比例越高。距离县城 5 公里以下的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比例为 50%,
高出距县城 20 公里以上村 29 个百分点。但自然经济情况稍好的川区情况与偏远山区截
然相反,是距离车站和县城较远的村庄,劳动力外出流动多,经济环境的“推力”作用
较为明显。距离县城 2 公里以下的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比例为 8.7%,低于距县城 10
公里以上村 4 个百分点。[23]
3.2.1 产业结构单一 工农产业链难以形成
过渡地区农产品全面短缺的局面基本结束,但农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西北过渡地
区农业基础薄弱,但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基本可以自行解决粮食、肉类、蔬菜等主要
农产品需求。甘肃省每年都要调出蔬菜50多万吨,成为西菜东调的重要基地。在粮食生
产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畜牧业、林果业和多种经营有了长足发展,其它农副产品的市
场供应也比较充足。可以说经济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
局正在逐步形成,但长期以来沿袭的农业—种植业—粮食业的单一的传统农业结构仍然
占主流。该地区幅员辽阔,劳动力丰富,有效耕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因而劳动密集型农
产品如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应是西北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如小麦、玉米、大米等则是应该多进口的商品。但长期以来强调粮食“自我平衡”,通
过政治动员机制实现本省粮食增产的目标,导致粮经比例严重失调。以宁夏为例,1998
年该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瓜果的比重为67.1:12.3:16.4: 4.2[24],
只相当于全国80年代中期的水平。目前,宁夏粮食比重仍较全国高出9.2个百分点,而
经济作物和蔬菜分别低5个和4个百分点[24]。造成的结果是各地粮食大幅度增长,由过去
为粮食短缺而担忧转向为卖粮难而发愁。
该地区农林牧渔业彼此间关联度不大。2000 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结构中,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67.0%,牧业占 28.4%(相当部分来自农区
牧业),林业、渔业合占 4.6%。有林地面积太小,不足以对农牧业起到有效保障作用。

30
尤其是水源涵养林大面积被破坏,削弱水源涵养功能,山洪压力增大,胁迫农牧业生产。
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又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58.1%。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约占 3.5%,缺乏对牧业的有力支撑。牧区牧业只注重牲畜养殖头数的增加,忽视农牧
结合,大量的架子畜不能适时转移到农区进行短期育肥增殖。结果农区饲料和秸秆优势
资源得不到发挥。而牧区牧业又处于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低的“两低” 状态。
农业和农村工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集约化程度不高,即农村经济
的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的路子,无论是农业还是农村工业的增长主要是靠土
地、劳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来维持的,而技术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且结构单一,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与工业的关联度低,能为工业提供的原料种类少,
品质低,数量小,难以支撑规模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需求。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
呈现不经济状态,城乡联系少。目前,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无论是农产品
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农村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都比较缓慢,
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
构。所谓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有较强的相互
转换能力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之间能和谐地运动,它体现着各产业部门
之间及其内部之间包含质和量统一的内在联系,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标志。[25]
农村是一个包括千百个生产单位,农、工、商、服务等各业的统一有机体,社会生产各
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在质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彼此之间相互提供
生产和服务,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能否实现结构协调化,将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效益的提高。
3.2.2 农民贫困 承担向城市转移的风险能力弱
农牧民收入是决定农牧民富裕程度的关键指标,近年来,过渡地区农民收入虽连年
增加,但基数低,增长缓慢,增收困难,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拉大。2004年西北过
渡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43.3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9.59%,大约是东南各省的1/2。
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57.7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978.7元,甚至比2002年
的收入差距765.2元还增加了200余元。农民收入虽连年增加,但基数低,增长缓慢,增
收困难。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人均农业总产值2 241元,均相当于东南各省
的1/3。加之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干旱山区、偏远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基础设施
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劳动力技能差等,贫困面比较大,一遇天灾返贫率还会上升。农
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2004年西北过渡地区农村人均纯收
入只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1%,其中还表现在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拉大、不同
经营类型农户收入差距拉大、不同收入水平层次的农民收入差距拉大。贫困的农村抗风

31
险能力较弱,使农民不能或不愿承担向城市聚集的风险。例如对于许多贫困的农户来说,
进城打工的费用和找不到工作的经济风险和心理风险都是巨大的,使他们难以承受的。
所以,高离散度的贫困农村缺乏向城市聚集的向心力,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利因
素。
3.2.3 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

西北过渡地区较低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已经影响到有效就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对就
业开拓能力和就业选择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教育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发挥着显著
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相比,初中教育的外出率最高(高
出 12%),小学教育次之(高出 8%),高中教育最低(不足 6%),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受过高
[26]
中教育的劳动力有较多机会从农业生产领域流向当地的非农业领域。 且不讨论这个研
究结果的数字是否准确,但其结论大体是与现实统计数据相符的。2001 年甘肃省转移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小学程度的占 17.95%,初中程度的占 55.89%,高中程度的占
15.9%;受过各种专业培训的占 5.64%,没有受过各种专业培训的占 94.36%。2003 年宁
夏累计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21.3%,其中文盲
劳动力转移比率为 5.8%,小学为 11.5%,初中为 29.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
占 38.9%。随着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转移比率也相应地在提高。初中、高中及以上
文化程度劳动力转移比重明显高出全区平均水平,就是说,如果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由小学提升到初中,将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 38 万人,如果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初
中提升到高中及以上,将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 19 万人。[27]
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高,大大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择业范围,影响了劳动力的
收入水平。外出务工收入普遍较低,务工者的月收入在 200 元以下占 5.35%,200~400
元占 36.56%;400~600 元占 36.68%;600~800 元比重占 13.12%;800~1000 元占 4.95%;
1000~2000 元仅占 3.34%。200~600 元这两组之和比重达 73.24%,说明外出务工月收入
[28]
普遍较低,近 80%的务工者平均月收入在 600 元以下,收入越高的组所占比重越低。
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是实际就业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就业的时间,从而出现剩余时间。
剩余劳动力就是由剩余时间形成的。据测算,2003 年,西北过渡地区农业劳动力平均
从事农业的时间为 7.7 个月,剩余 4.3 个月,剩余率为 44.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0%
[27]
以上。 1995 年,甘肃 14 个地、州、市中,除庆阳地区外,农村劳动力全部过剩,其
中过剩率在 50%以上的有 7 个,张掖、白银、定西、甘南等地的过剩率超过 70%,(采用
工日计算法,以每个农村劳动力年劳动日 280 天计算)。[29] 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劳动技
能差,剩余劳动力转移慢。民族地区劳动力自然增长快,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一半多被自
然增长所抵消。[30]

32
总之,自然条件使西北过渡地区的农村地处偏远而分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提
高了农村向城市聚集的成本;落后的农业加剧了农村的贫困,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其内部
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之间运动不和谐;
农民的贫困,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农民不能或不愿承担向城市聚集的风险;劳动力受教
育程度低,就业技能差,择业范围窄,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所以,高离散度的贫困农村
缺乏向城市聚集的向心力,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城市对农村的反哺,也具有越多的阻力。
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

3.3 城乡沟通障碍的二元结构关系

城乡差距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经济发展是一个内在的不平等
过程,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发展的成果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在收入由低到高的变化过
程中,不平等程度首先上升,接着会下降(库兹涅茨倒 U 形曲线收入假说)。而且在发
展的早期阶段,最穷的 40%人口的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与其收入总量可能呈现增加
的趋势并不矛盾),而最富的 20%人口的收入比例呈现更为显著的上升趋势,经济增长
的结果对富人更为有利。只有当人均年收入达到 6000--8000 美元时,上述两部分人
口收入比例的差距才开始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31]。城乡之间适度的差异也有其存在的合
理性,正是这种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差距,使得非农产业和城市才具有较大的
吸引力,农村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才会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城市,才能够顺利推进工业
化和城市化,推进农业文明迈向城市文明。但是,一旦经济社会差距过大,会导致城乡
投资环境、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差距过大,农工贸产业链难以形成,
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流动受阻。
3.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内学者一般用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
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测度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
的收入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再扩大并且日趋严重的过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78年为2.57:1,1985年下降到1.86:1。从1985—2003年的整
体趋势来看,城乡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到2003年已扩大到3.23:1。我国城乡差距,在1998
—2003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仅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的15%。世界银行
1997年对36个国家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一般低于1.5:1,极少超过2:1。即使
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不向我国这么大(宋
洪远,2004)。从下列两幅图中,我们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33
图3-1 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示意图
(资源来源:中经网数据中心 北京三里河路 58 号)

图3-2 2004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示意图
(资源来源:中经网数据中心 北京三里河路 58 号)
西北过渡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低。2004年西北过渡地区农民人均纯收
入2043.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304.8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只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34
的2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1。甘肃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多收入5524.5元,城乡收入
差距为4倍;差距最小的省份是宁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4897.9元,其比例为3.1:1;青海
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3.7倍。差距最小的省份是宁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4897.9元,
其比例为3.1:1。近年来,西北过渡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快增长,但由于本身基数
低,再加上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更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有起伏,但总体呈扩大趋势。
以甘肃为例,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991—1995年为15.36%,1996—2000年
为10.17%,2001—2004年为6.70%。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与此同时,城市居
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1991-1995年为21.4%,1996—2000年为9.29%,2001—2004
年10.68%。这样城乡收入差距就不断拉大。[32]
表 3-3 2004 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单位:元
地 区 城镇居民总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总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
全 国 10128.5 9421.6 4039.6 2936.4

甘 肃 7990.7 7376.7 2593.3 1852.2

青 海 7785.1 7319.7 2692.5 1957.7

宁 夏 7748.5 7217.9 3684.8 2320.0


资料来源:表中数据由2004年甘肃、青海、宁夏的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3.3.2 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水平差距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比较小,但就
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较大,出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背离,城乡社会生活、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之一。如何通过统筹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切实保障城乡人
民的基本生活,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保障项目覆盖面差异大。当前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
立,正逐步进入健全、完善的阶段,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
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占西北过渡地区总人口 68.1%的农民基本上被排
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非常薄弱,在财政支出中,只有少数用
于农村社会救济。除极少一部分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外,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最低生活
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农村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外,其他社会保障
项目基本没有建立起来。2003 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 15506 万人,占应保人
数的 60.4%,其中参加职工 11646 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 83.3%。参加农村社会养老
[33]
保险的人数仅为 5428 万人,占应保人数的 11.1%。
筹资方式很不公平。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养老保险,城镇

35
企业单位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参加养老保险。企业一般按工资总额的20%、个人
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职工尚未参加个人缴费的社会养老保险,即
这部分人的养老费用仍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或单位来提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
筹集按照“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医疗保险,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办法是,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6%、个人按本人工资的2%
缴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补齐。20世纪80、9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办法是“个人缴
纳为主,集体出资为辅,国家政策扶持”,一般情况下,个人筹资的比例占80%—85%,
集体占10%—15%,政府扶持微乎其微。近几年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办法是政府、
集体、个人多方筹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用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156
亿,全部来源于政府。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仅为9.3亿元,其中来源于各级政
府的占73.9%,集体的占26.1%。
社会保障水平相差甚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白皮
书》相关资料的粗浅计算,2003年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达1612元,占人均GDP的比重
为17.8%,已达到某些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期农村人均社会保障
支出为16.7元,占人均GDP的比重为0.18%,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
96倍多。
运行机制成熟度有明显差距。1998年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成立后,对城市社会保
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运行机制开始趋于成熟。目前城市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政府通过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并已成功上市,运营越来越多样化,其保值增值能力已有
较大提高。相比而言,农村社会保障多头管理的现状并未改变:合作医疗归卫生部门管
理,社会养老保险归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归民政部门管理,
其管理效率较为低下,运作不够规范,运营形式单一,保值增值能力低。
由于城乡间社会保障的差距显著,严重失衡,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一是农民难以
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致使农民的生活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不能实质平等地分享经济
与社会发展成果,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二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阻碍了城乡
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三是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影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四是不利于农
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只有通过城乡统筹,实现由二元向一元社
会保障的转变,才能消除这些不良后果,切实保障城乡人民的基本生活,真正体现社会
公平,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医疗卫生方面,西北过渡地区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
覆盖范围之内,但农村医疗落后。这里也曾经有比较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后来绝
大部分都解体了,农村卫生投入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甘肃天水市下马村至
今没有自来水和垃圾处理系统;没有医院,两家小杂货店都卖药;厕所都是自家搭建的,
非常简易甚至是破烂的厕所。地方病、传染病在一些地方的再度流行。还有不少农民处
于一种“小病不去看,大病看不起”的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 年世界

36
卫生报告》
,在 191 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 188 位,是世
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正因为城乡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所造成的不平等,是目前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
距,要远远大于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显示的结果,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不能
涵盖其所享有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另一方面,按
照现行统计口径,农民家庭收入包括要交纳的税费,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还有一
部分收入是实物性收入,不能直接进行商品性消费。许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
实际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 5:1,甚至是 6:1[34]。
3.3.3 城乡教育差距
前些年,农村教育条件非常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义务教育”对于许多农民
子女来说,难以为继。教育支出成为农民开支中仅次于生活费的第二大项支出,全国平
均而言,每个小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在 500 元左右,初中生则在 1000 元左右,这对于
人均收入只有 2000 多元的农民家庭而言,很难承受。在农村,几乎一半的成年人(48%)
的教育水平止于小学,农村仅有 1%的人口接受了高等或职业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
区文盲率更高,青海为 23.45%,地处偏远的牧区玉树高达 73.1%,全省百分比高于 60
以上的有 15 个县。甘肃省 86 个县(市)中乡村文盲率达到 30%以上的有 11 个,在这 11
个县(市)中,民族地区占了 8 个,最高的是合作市,达到 50.31%,与城镇人口文盲率
(11.95% )之间的差距高达 39 个百分点。[3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男女受教育程度相差比较
悬殊,是少数民族地区尤其严重。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别也很大,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由于列入城市财政预算,
基本上是有保障的,而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则严重不足。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人
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一种由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义
务教育机制逐渐形成。国家规定农民按人均纯收入 2%左右缴纳教育附加费,在政府财
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投入机制对扩大办学规模、满足群众教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办学成本的增加,学生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开始实行“一
费制”:允许学校向学生收取标准费用,除此之外严禁收费。这对治理乱收费起到了一
定作用,但在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农村教育集资的情况下,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
源渠道减少了,地方财政无力兑现学校公用经费,“一费制”收费标准过低,农村基础
教育更加艰难,造成学校运转困难。天水市华岐乡下马村小学按“一费制”的标准,每
生每学期收 75 元,除去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学校可支配的费用也就 30 元左右,全校若
150 学生,学校每学期可支配的资金总共 4500 元左右,而冬季取暖全校至少需要 12 吨
碳,仅此一项就得 5100 元左右。
西北过渡地区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严重落后于城市,师资缺乏,
校舍简陋,学生失学率高。农村基础教育更加艰难。西北过渡地区农村由于文盲、半文

37
盲人口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较大,低技能劳动力多,受教育水平低,劳动人口整体素
质低下,已经成为西北过渡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西北过渡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滞后,致使有待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传统的、低级的、简单的、收入很低的劳动,
制约其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是进城务工人员很难在城市中安家落户,城市化缓慢。随着
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
力会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特别是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力度,实行“两免一减”,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坚决贯彻。发展多种职业教育、职
业培训的形式,提高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素质和从业技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现在西北过渡地区不少乡村出现最漂亮的楼房是学校的现象。教育差别大的问题正在逐
步改善。
3.3.4 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品供给服务差距
影响城乡差距缩小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就是影响城乡差距缩小
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城乡公共品建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
产品、制度或政策性公共产品、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等方面。
在生产性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城市不存在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短缺问题,而农村的
生产性公共产品如中低产田改造、灌溉设施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等供给严重不足。
在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
后,大量过去由中央政府完成的工作,现在要由县、乡政府承担。由于基层政府制度内
财政资金不足,而制度外资金的投放又缺乏有效的激励,造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
不足。目前,不仅新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原有的供给水平也遭到了相当程
度的破坏,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影响了农业的持续
稳定发展。
在生活性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大多数城镇居民在受益于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
多地分享到社会发展和增加公共品有效供给等方面的好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央和
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西北过渡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面貌
大为改观,城市公共品供给更丰富而高质量。在城市地区生活性公共产品如水、电、气、
道路交通、公益项目、文化娱乐设施项目等供应比较充裕,提供主体通常是政府,建设
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对于这些公共品的管理,也有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在农村地区
这些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由于财政、金融支持农乏力,地方财政赤字和债务状况严重
等原因,大多数农村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发展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
增长却出现了相对停滞,甚至退化或边缘化的局面,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不足、基础设
施建设严重欠账,老化失修的问题比较普遍,甚至日趋严重。农村至今还没有享受到基
本的公共品,即使有的地方建设了生活所需要的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但建设资金基本

38
上来自于当地农民的集资,并非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向当地居民提供。
在制度或政策性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制度或政策性的公共品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
体向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包括各种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医疗
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都限于县级以上的城
市地区,农村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
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3%,城乡社会保障覆
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村除局部地
区实行社会养老金制度外,基本没有养老保险,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除个别人员以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城乡失业保险方面城市的覆盖率已达70%以上,
而农村几乎为零。
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的存在,是我们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障碍。它
不仅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乡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逐步
缩小城乡差距,以实现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总之,正是由于西北过渡地区,一方面城市的封闭性强、总体水平低、密度小、结
构不合理,导致城市体系传导机制、扩散机制难以到位,对农村的聚集与辐射力弱。另
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聚集的成本高,难以形成农、工、商、服务等统一有机体,低文化素
质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使得城乡在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
存在巨大差异,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

39
第四章 西北过渡地区非协调性城乡关系的成因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生产方式的一个最大差异在于,第二产业生产是一种规模化的
大机器生产,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也日益提高,而且受
自然因素的影响小、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因素不强。相比之下,第一产业是一种主要以人
力与资本投入的情况下,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属于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其生产效益不
但受到劳动力与资金的影响,还受到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局限与生理周期等因素的制
约。虽然农业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业的投入—产出比率、生产效益、以
及劳动力人均收入等仍然远不如第二产业。因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第一产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城乡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4.1 自然地域特征导致阻遏性城乡分离
规模经济是城市形成的“向心力”,而运输成本则是阻碍城市形成的“离心力”。
西北过渡地区自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繁多,
交错分布,造成了城乡地理格局的分离。
4.1.1 复杂地形与脆弱生态导致城市立地困难
西北过渡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易损性和不易恢复性。脆弱的生态环境稳定性
差、抗干扰能力弱、易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运
用加重线形累积法,计算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其数值越大,表
明生态环境越脆弱,宁夏、青海、甘肃分列全国1~3位。
西北过渡地区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为124.2万平方千米,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
在1000—4000米。其中,青海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海拔高度在3000米—5000米的面积
占67%。西北过渡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
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
地形区域,并形成特色农业:
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宁夏全部和青海小部地区,东起甘肃、宁夏与
陕西省界,西至乌鞘岭畔。四周多山,特别是南接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陇东黄土层厚达150m,陇西多黄土丘陵。地貌支离破碎,形成山、陵、梁、峁地形。黄
河蜿蜒蛇行,在黄土高原区最为曲折,造就了众多天险要塞。[36]
青海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今青海省除东部河湟谷地属于黄土高原之外,区
域五分之四都是这一高原盘踞之地。地势高峻。地形由北至南列为三个部分,北有阿尔
金山和祁连山地,高山为冰雪世界,唯低矮山坡、川谷盆地生长牧草。祁连山长达1000
多公里,终年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祁连山东端有青

40
海湖湖积平原,草滩宽广,水草丰美,为农牧兼宜地区。南部为青南山区,昆仑山及其
支脉阿尔金山等山脉终年积雪冰封,有些结成永冻层,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黄
河、长江、澜沧江等许多河流以此为源头。虽有平坦之处,却水流不畅,形成沼泽沮洳
之地,唯适宜于牦牛放牧。黄河上游谷地和阶地,土层深厚,可算作牧场,亦可种植生
长期短促的高寒作物。青海高原西北部斜夹面积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内陆高原盆地柴达木
盆地,少雨干燥,多属沙漠戈壁,但仍有河流、湖泊散布其间;在黄土覆盖的小块平原
和盐渍化较轻的湖积平原,依赖高山融雪,可行灌溉农业[36]。
陇南山地:为该地区仅有的亚热带地区,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
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由于耕地
少、特产丰富和气候垂直性强的特点,可重点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在水热条件
好的河谷两岸和平缓的低山坡上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将近山陡坡地退耕造林.种
植经济林,薪炭林,发展多种经营,在不适宜种植经济林的地方,种植乔、灌、草以增
加植被覆盖率,蓄土保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将远山作为生态林进行建设。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的狭长地带。
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
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北山沙地:位于河西走廊以北,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
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山间平原难以耕作,人烟稀少,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塞外风光。
西北过渡地区深居欧亚的大陆心腹,远离各大海洋,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
雨机会少,除东南少部分地区属于季风区外,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构成典型的大陆性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地处黄河上
游,在自然地理上属于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过渡地带,
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生态脆弱地带。论其特点,可从气温、降雨量、日照等方面分
而察之。
2004 年三省区气候情况
年平均气温 年最高气温 年最低气温 年日照时数 年蒸发量 年降水量 年无霜期 平均风速
省份
(℃) (℃) (℃) (小时) (毫米) (毫米) (天) (米/秒)
23.2 -4.9
甘肃 8.6 2563.1 1562.3 353.7 156.6
(38.4 极端) (-34.5 极端)
青海 4.3 15.1 -9.0 2678.6 424.3 1.6
宁夏 9.0 33.5 -21.3 2893.0 246.2 159.5 2.7
资料来源:2004 年甘肃省统计年鉴、青海省统计年鉴、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西北过渡地区属较为寒冷地带,气温低,温差大,每年冬春常有西伯利亚寒潮南下,
本区首当其冲,常常引起大幅度降温,带来风雪天气。晚秋早春多有霜冻,无霜期较短,
气温的急剧变化,会引起气流强烈回旋,常造成巨大风暴,西北因此普遍多风,春秋冬

41
三季常有沙暴和暴风雪天气,夏季则多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
雨量少,蒸发大。西北过渡地区地形四周多山,年平均降雨量在250—500毫米。然
河西、青海部分地区降雨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个别地区只有30毫米。全年降雨季节
与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蒸发量很大,容易引起春旱和夏涝,暴雨造成的山洪也是毁灭性
的灾害。无雨旱灾,有雨涝灾,旱和涝是经常性的灾害。
复杂的地貌特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发展缺乏良好的地理环
境,区位的选择以及进一步过大规模都受到很大制约,导致城市立地困难。
4.1.2 高昂的交通成本阻遏城乡沟通
西北过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形复杂多样,周围
一系列高山峻岭将该地区与其他省区天然分离。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山高沟深,
居住分散、自然交通条件差,人们出行花费的时间长、费用高(加之农民本身收入少,
使出行相对费用更高)、安全系数低,甚至可能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因素使得居
民出行的成本高。
从道路建设方面来说,首先,该地区地形复杂,崇山峻岭、荒漠高原、沙漠戈壁都
是交通的天然“屏障”,修建道路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其次,该地区地域宽广,人口
稀少,经济不发达,交通线路利用率低,致使修路的投入高而产出低;第三,国家优先
发展东部的战略,使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西北农村道路建设欠账太多,工程
建设速度推进缓慢;第四,地方经济力量薄弱,地方政府对道路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北过渡地区交通线路稀少,难以满足需求的事
实。
道路阻隔,这里的农村与外界的各方面交流较少,外界信息少,形成相对封闭的生
活环境。而且呈现出,距公路越远越封闭的状态。例如公路从甘肃天水市下马村经过,
该村进城务工人员占整村劳动力的 80%左右,特别是年轻一代,已不满足于农村的生活,
希望通过考学、参军离开农村,考不上学的人进城务工也是最普遍的选择。而距下马村
约十里北山上的董家崖村和南山上的白家山村距公路较远,吃水要到山下去挑,出行不
便,温饱问题虽能解决,但村民二、三产业经济收入明显低于下马村,当谈及外出打工
时,许多村民表示不想出去。
由于报酬递增,厂商彼此坐落在相邻的位置,有利于获得马歇尔提出的外部集聚经
济的三大优势,即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随着集聚规模的不断
扩大,租金和工资成本随之提高[37]。这迫使厂商增加生产地点降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
是城市形成的“向心力”,而运输成本是阻碍城市形成的“离心力”。因此,在生产厂
商的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以及要素流动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城市区位就可能形成。[38]
以兰州和天水为例。假设兰州的市场比天水大,当运输成本较高时,新企业更愿意设在
兰州,尽管兰州的工资比天水相对更高;但随着两地交通网络不断发展,运输成本的降

42
低和劳动力竞争的加剧,兰州的生产优势将逐步减小。于是,新企业更乐于设在天水,
因为它的工资比较低;当运输成本为零时,兰、天二个地方的工资将趋于相等。
因此,为了改变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加大力度,改变西北过渡地区
交通落后的的现状,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2 资源性经济特征决定城乡关系的弱联系性
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证条
件。西北过渡地区在气候、地形、海拔等方面差异形成该地区特有的工农业资源,种类
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工农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地区经济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拥有丰富资源而且资源开发便利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并逐渐形成城市。而地处偏僻,
而地域偏僻,资源匮乏,或者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的地区,是农村广泛分布的地区,经济
发展较慢。
4.2.1 资源分布不均衡决定地区差异
目前,低品质的一般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时期,无污染、高品质、有特色的农产品将
越来越受到欢迎,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农业发展的优势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宜农土地资源多样性。西北过渡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为农林牧综合发展和多
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宜农土地资源较多,土壤大部分含有盐碱和石灰,有机质含
量低,质地较粗。有黄褐土、灰褐土、黑垆土等 40 多种土壤类型,有些地区土质深厚,
蓄水保墒能力较强。该地区是我国天然草场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
祁连山地、西秦岭等地,2004 年该地区牧草地总面积有 88962.3 万亩,占全国牧草地
11
总面积的 2/3 以上,其中甘肃有 24959.3 万亩,青海 60563 万亩,宁夏 3440 万亩。 如
果开发利用合理,定能发挥较大的生产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该地区的耕地、林
地面积分别为 7573.8 万亩、11181.4 万亩,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 4%、6%,除现有
耕地外,在未利用土地中,只要解决水源问题,面积广大的荒草地、盐草地、沼泽地、
沙地、裸土地尚可垦殖。
其次,水资源匮乏且地域分布不平衡。民以食为天,物以水为生。西北过渡地区地
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绝大部分为内流河,
以雨水补给为主,水资源短缺,单位土地面积每年所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仅6.4
×104m³/㎞²,远低于20×104m³/㎞²的水资源空间压力指数临界指标。最低的宁夏仅及
临界指标的9.5%,宁夏天然地表水资源为8.8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0.03%。甘肃自产水资源总量约30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4位。青海省水资源相对丰富,
其境内有主干、支流276条,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年径流总量有636.43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16位。西北过渡地区有限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甘肃的黄河流域、青海的湟水河

11
2005 年甘肃省统计年鉴、2005 年青海省统计年鉴、2005 年宁夏省统计年鉴.

43
流域和宁夏黄灌区的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达到本省的70%左右,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只
有30%,人均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3左右,耕地亩均为全国的1/5左右,水供求矛盾极为
突出。同时甘肃的长江流域、青海的青南牧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滞后,却集中了70%
水资源,但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利用率不到10%,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名优土特产品主要的有枸杞、百合、雪莲等等。西北
过渡地区高等植物种数多,如宁夏 1 788 种,青海 1 300 种,甘肃 980 种。该地区是一
个少林的地区,林地面积 11181.4 万亩,仅为土地面积地 6%,森林覆盖率仅为 9.9%,
低于全国森林覆盖率 12%的水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动物资
源也较丰富,甘肃 500 多种,青海、宁夏野生动物分别有 430 多种、410 种。养殖的牲
畜主要有马、牛、羊、骆驼等。禽种优良,除对静宁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
澳洲黑等优良品种。水禽主要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等品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 650 多种,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等地。文县让水河、丹
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
界珍贵动物,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 90 多种。
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先机,在现代人追求
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无公害、绿色产品将在国内外市场上是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要避免
走原材料输出的老路,要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变食物生产为原材料生产,
为加工业提供高品质的特色农业原料,实现农工贸一体,密切城乡联系。
4.2.2 产业链区域外延伸弱化城乡联系
西北过渡地区地上有丰富的风能、光能、水力和珍贵的生物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矿
产资源,资源互补性强,地域组合良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许多重
型工业的原燃料供应地与基地,矿业开发已成为西北过渡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矿产资
源开发,产品直接输出外地,流出产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流入则以机械电子产品及轻
工产品为主。这些企业产业链在外地延伸,在本地区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普遍与周边
地区企业关联度小,主导产业旁侧影响远未到位。
青海省已发现矿产125种,其中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8种、非金属矿产有70
种;水汽矿产有3种。目前列出的45种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矿产中,青海有钾盐、
玻璃用石英岩等17种。在10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锂、锶、电石用灰岩等9种资
源储量居全国首位,仅青海的盐储量就是533亿吨之多,排在全国前十位的也有54种之
多 [39]
甘肃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占全国已知矿种的91%。[40]已探明
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37种,在全国排
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11种,前五位的有29种。其中镍、铂等储量属全国第一位,铜、钴、
铬、锌等也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目前探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地606处,矿区数795

44
个,已开采利用的矿产66种。
宁夏拥有十分丰富的煤、石油、石膏、石灰石、磷矿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石膏资源
储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丰富,品位高、易开采,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
丰富的资源却使该地区经济过分依赖资源开发,形成资源导向性思维定势,谈发展
必谈资源,形成单一的资源型经济。西北过渡地区三省区都曾制定过规划,试图通过发
挥资源优势,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推进工业的现代化进程。虽然“八五”期间
直至“九五”阶段,能源和原材料等战略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如同计划时期一样,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优先发展,并没有带动西北过渡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依据工业区位原理,自然资源如矿山、水源等的运输成本是趋于无穷大的。因此,
只能将这些资源就地开采,吸附在商品中,方能进行资源的配置。这样,资源开发的分
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分布都不可能是均
衡的集中的,开发资源过程也是分散的,而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就跟到哪里,使
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常常是有城而无城市,资源
型城市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也弱化了对周围农村的带动作用。
资源型产业是我国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产业之一,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往往占绝对
多数,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由国家统一配置,这些资源型企业不仅自己办了很多社会
福利,而且自身福利的封闭运行体系排挤了周边非国有经济难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资源型产业与一、三产业比例不协调,资源型城市与地方联系少,对周边带动力小。

4.3 分散的民族聚集导致社会联系的弱化
西北过渡地区是东西、南北民族交往与汇合的必经之地,汉、回、藏、蒙、哈萨克、
东乡、满等几十个民族聚居于此地,民族成份复杂,人口众多,文化差异很大。各民族
[41]
交错杂居,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也使他们贴
近自然而远离城市。使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弱联系状态。
4.3.1 民族聚居的高离散度
西北过渡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甘肃少数民族
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等16个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甘肃共有2个自治州、21个县(市),占全省面积的48.7%。也就是说,甘肃省将近一半
的土地上居住着少数民族。青海省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37个民族成份,
[42]
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
2004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5.5%。2004年宁夏总人口587.7万人,回族人口
206.5万人,占总人口的35.1%。
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在偏远山区,成“大分散”格局。西北过渡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地
区更加偏远,自然环境更加恶劣[43],民族聚居地的地形以山地、高原、沟壑、沙漠和戈

45
壁为主,水资源缺乏,土地沙化,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甘肃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部
甘南高原、中部陇西黄土高原、陇山地区、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西端北山地区。从具体
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平凉市回族乡,
其余散居在全省各地,兰州、陇南较多;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
治县、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
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的肃南、肃北和
阿克塞自治县地区。土族散居于天祝藏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
卓尼县。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6个县、市、
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环境也可分为川区和山区。川区即所谓“塞上江南”,主要居
住汉民族,而回族中的大多数则居住在山区,由于流水切割及千百年来的盲目垦殖,生
态环境逐年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除少量河谷川台外,大部分地方生存条件极差。青海
省海东区是汉人多集聚。海西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荒漠地区,居住着藏、蒙古和哈
萨克等民族。青南地区自然环境更为恶劣,果洛藏族自治州“寒冷的气候使微生物活动
[44]
微弱,土壤发育原始,牧草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全洲人民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经常遭受雪灾影响。“持续降雪多在19天以上,牲畜无草导
致死亡。近20年来,果洛州共发生8次较大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7224万元,平均2.5
年发生一次。”[45]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环境也大
体与果洛相似。
总之,过渡地区少数民族种类多,人口数量大,分布地区广。在多民族杂居之地,
各民族刻意保持自己的传统,强调自己民族与他民族的差异性。共同的祖先、共同的信
仰、共同的习俗,形成强大的内敛力量,衣食住行,保持内部的一致性,交流与合作,
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倾向于在系统内部完成。使各民族拥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形成相对
独立的社会体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也使各民族之间居住相对分散,贴近自然
而远离城市。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也为各民族之间的弱联系提供可能性。西北过渡地区
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具有经商的传统,与其他民族有较多的交流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自
成系统,与外界交流少。即使是回族,在回民较多的城市也能迅速集结在一起,形成大
城市中的小系统。
4.3.2 多元宗教的沟通障碍
西北过渡地区是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向中原传播的通道和起点,本地的原始
信仰又和外来宗教融合在一起,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因素影响,宗教形式表现出多
[45]
元化特点。 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佛教、景教、袄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种中国
的民间宗教都可在这里寻觅到各自的历史印证。宗教可促进民族特性的提升,从而在不
同民族之间造成分化。古今中外,宗教在民族冲突中往往扮演重要角色。

46
在西北过渡地区,伊斯兰教新老教派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不但影响着伊斯兰教
的正常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回族和其它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在甘青两
省,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矛盾更为突出。因
为伊斯兰教文化倡导两世并重,经商致富。藏传佛教文化则主张四大皆空,轻视财富。
正如民谚所说,过年时,“汉民花钱哩,藏民散钱哩,回民挣钱哩。”由于民族文化的
不同,甘青两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屡次发生冲突,这种冲突,
一般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是西北过渡地区因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
民族矛盾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
西北过渡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与宗教互相影响、
互相联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宗教战争冲突,以及当前世界上某些地区纷争和民族战争
的现状,突出地表现出宗教促进民族特性从而在不同民族之间造成分化的作用,即宗教
既可以促进民族关系向和平统一方向发展,也可以促进民族分裂或分化。历史与现实中
的一些宗教战争,往往显示出宗教促进民族特性的提升,从而在不同民族之间造成的分
化。同时,宗教本身处于民族之间斗争、交往和融合过程之中,必然受到民族关系的影
响。宗教的教义毕竟是要由人来解释,当民族关系和谐时,人们会倾向于利用宗教教义
中倡导友爱仁义的一面,来为这种关系和友好的行为辩护。当民族关系紧张时,人们就
会减少族际交往,强调宗教教义的另一面,突现自身与“异教徒”的对立,强调正统与
异端的区别,来为自身所采取的敌对行动辩护。宗教问题往往影响民族关系的发展。
在甘宁青地区,伊斯兰教新老教派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不但影响着伊斯兰教的
正常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回族和其它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发展。甘青两省的
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同样既影响这两种宗教的发展,也影响信仰这
两种宗教的各个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宁夏回族和全国其它回族一样,除了宗教信仰
和一些生活习惯以外,与汉族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挥汗民族个人的矛盾却常常上升为民
族问题可,甚至以宗教问题的形式出现。如在西吉县某某乡一个回汉杂居村,回族与汉
族因故发生纠纷,回族就在本村最高的山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汉族于是就在与这座山
对面的山上修建了一座佛寺。回汉之间的对立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了出来。[42]民族干部对
此一筹莫展。因此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是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复杂性的具体
表现之一。
总之,宗教不断促进民族特性的提升,从而在不同民族之间造成分化。使社会关系
处于弱联系状态。

4.4 体制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化
根据政治生态学的观点,任何国家的管理体制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而管理体制的
环境又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管理体制必须不断地发展,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作为植根于中国环境即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管理体制,必须是一种与时俱进、

47
不断发展的制度。[4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
程,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与之相关联的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4.1 行政与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壁垒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多次对行政制
度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在历史发展序列或过程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行政管理的不断再认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在当前,进一步推进
行政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把新世纪的行政和
户籍制度改革变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
4.4.1.1 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城乡壁垒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商品经济引入流通领域,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
使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地市、县市、乡镇分治的行政管理体制,
城镇人为地脱离周围地区孤立发展,使其经济增长日益陷入条块分割和城乡分割的困境
之中,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行政区划封闭的沉疴顽疾,二十世纪八十年
初开始实行城乡合一体制。表现在行政区划上就是由城市领导农村,以经济比较发达的
城市为核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流通,逐步形成以各种城市为依托,各种等
级、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区。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广域型设市模式,实际上是更高层次上
的城乡不分,不是按城市方式管理农村,就是按乡村方式管理城市。
城乡合一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模式的产物,其本意是要缩小城乡差别,从行
政体制上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城乡
差别,城乡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人为地依靠行政手段强行将城乡捆绑在一起,必然造
成顾此失彼,甚至产生新的城乡矛盾。从不同层次实行城乡合一体制的实践看,由于市
县相对独立,市领导县体制矛盾突出;整县改市因没有调整政区边界,只是更改名称,
失去了设置城市行政区的意义,带来城乡概念的模糊,从长远看限制了城市行政区的发
展,城乡差别没有缩小。
市领导县体制的推行,不仅没能真正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更没有实现试行这一体
制的宗旨,而且实化了省县之间的中间层次,增加了机构编制,降低了行政效率,加大
了管理成本,造成假性城市化。大多城市的影响腹地范围不及其行政范围的一半,当规
划的市域范围与中心城市的实际吸引范围差距很大时,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规
划,其科学性就值得怀疑[47]
更为严重的是市领导县体制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自由联合、互利共赢的宗旨相背
离。行政性分权将中心城市限制在新的框框内,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心城
市的作用,给更大范围的统筹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阻碍了地方比较优势的发挥及区域
间各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有经济实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画地为牢难以在更大

48
的范围发挥中心作用,中心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造成同一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
之间盲目竞争、过度竞争,离心倾向明显,经济同构化问题十分突出,削弱了区域的整
体实力和竞争优势。
实践证明,城乡合一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模式的产物,相应的市领导县体制、
整县改市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分治的成功经验,
全面改革行政区划,理顺城乡管理体制,构建跨行政区协调合作机制,是促进城乡协调
发展的迫切要求。
4.4.1.2 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但
现行户籍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以歧视性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
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以收费、变相收费方式阻碍人口迁移的问题
仍比较突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不一致,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有
一系列福利保障待遇甚至特权,而农民则不能享有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就进城务工农
民来论,为了获得相同的就业、教育、住房等条件,他们不得不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
力,如其子女在城市入学就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赞助费等。使得外来务工人员难以真正融
入当地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圈,即安居乐业,导致已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出现大规模的
回流现象。例如,一年一度的春运民工流不仅给民工本身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造成
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中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尚未形成的时候,
正是大量农民工,就以打工收入反哺着家乡,务工所得工资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
来源,并将其接受到的城市文明传播于农村,“农民工”、
“外来人口”同时也为城市的
经济和财政贡献了劳动和税收。但这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
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我国失业统计一直不包括农村人口就是一个有力说明,
这种制度导致了农民与市民天生不平等,享受不到公民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失去了平等
参与竞争的机会。无论在初次分配环节,还是在再次分配环节,城市农民工均处于不利
的地位上,绝大多数农民工获得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城市居民所不愿做的粗活、重活,他
们往往比城市工人付出加倍的劳动却得不到同等的报酬,工资水平低而且经常遭受用人
单位的恶意拖欠,农民在就业上受限制,社会福利被排斥,在基础设施,教育建设上均
承受着沉重负担,农村人口只有通过招工、参军和求学等方式,才能脱离农村和农业生
产,农村深陷贫困境地无力自拔。
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不利于人口的
合理流动,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就业成本,同时,也扩大了城乡差距,延缓了城乡
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人口流动的频繁不仅导致经济社会成本不
断加大,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49
4.4.2 财政与金融体制倾斜
财政支农政策不尽完善,影响农业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后劲。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
业的直接分配方式,它反映了工农、城乡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的弱质
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中要地位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支持那些
风险大、投资效益低,对农业生产起着保护、开发作用或有示范效益的项目,以弥补市
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增强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现行财政体制名为分税制,却由于实施过程中的不完善,形成了各级政府财权与事
权不对称,形成层层向上集中财权,下放事权的格局。财政支农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
中央、地方政府支持农业的资金总量不足。2004 年西北过渡地区农、林支出占地方财
政总支出的比重 11.9%。由于事权划分不清、利益机制导向和地方财政困难等主客观因
素, 1991 年-2003 年,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之支农资金在执行
过程中大打折扣,截留、挤占、挪用问题严重,使支农资金总量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差甚远。与全国相类似,近年来西北过渡地区财政用于生产性的支出比重下降,而用
于各项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上升,并且人员机构经费增长过快,业务经费增长缓慢,形成
“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如青海省 2003 年财政支出比 2000 年增长 53.78 万元,
其中支援农业支出增长 2.46 万元,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长 11.24 万元。
农村税费政策不合理,加重了农民负担。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除上交规定的农业税和
其它税收以外,还承担大量的非税负担,包括统筹费、提留款、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
各种名目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由此导致农民综合负担不断攀升,据统计,2000
年农民承担的税费总额为 1359 亿元,比 1990 年的 469 亿元增长了 1.89 倍,其中农业
税收负担增长了 4.28 倍,村级提留增长了 0.62 倍,乡级统筹增长了 1.29 倍,其它收
费增长了 4.70 倍,农民人均负担增长了 2.01 倍,农民税费负担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大约
在 7%—12%之间。鉴于长期以来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
逐步在全国展开,农业税被取消,农民负担普遍有所下降。但必须指出,目前农村税费
改革仍然是在城乡利益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相当多地区农民
负担仍然存在反弹的风险。
金融政策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农村信贷支持严重不足。中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
农村支援城市的金融政策,“向城不向乡、向工不向农、向富不向贫”,银行定位趋同。
特别是在西北过渡地区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仍以国有经济为
主要服务对象,而对资质较弱的农户与农村企业的融资非常谨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
外流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的金融机构承担着从农村吸收资金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
职能,而为农村和农业提供的贷款服务微乎其微,形成金融抑制。改革开放 20 年来,
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农村获取信贷支持的能力严重不足。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支持的重要机构,资金使用中,不仅存差现象大量存在,

50
而且贷款使用中偏离“三农”方向,
“垒大户”、投向城市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等现象突
出,造成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据有关研究, 1980 年—2000 年农民资金经过信用社渠道
净流出累计 8722 亿元,加上邮政储蓄渠道,这一期间农民资金净流出合计 10334 亿元。
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流向中分配给农户的比例也都很小。1980 年农业贷款占农村信
用社贷款的比例曾达 61.9%,2001 年已只有 36.8%。由于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农民从正
规金融机构(国家银行和信用社)很难得到贷款,就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承受更高的利
息,最终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城乡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金融市场等
方面差异又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经济的差异。
城乡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农村金融
体系相对割裂,金融机构的分布无论是静态存在、还是动态趋势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
偏颇。农村的金融机构基本是城市金融机构的下属和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不具备
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农村金融主体的严重缺位,导致了金融服务缺位,削弱了对乡村
的信贷、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嬗变,农业发展银行在剥离了
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技改、粮棉加工贷款等职能后,贷款逐年下降,政策性金融对
农村经济投入明显减弱,已不能体现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
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除个体工商户贷
款、农业贷款外,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在农村没有全面开办,与城市便捷的金融工具相比,
不仅新兴服务手段严重滞后,效率低下,覆盖面窄,就连在城市已广泛使用的承兑和贴
现业务在农村地区也难得一见,农户或专业户难以得到诸如在城市较为普遍的投资顾
问、项目理财和网上银行服务,农村企业尚无上市,保险在农村范围的覆盖率低,农村
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城市的水平,这无疑将影响涉农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近几年,在信贷供应趋紧的宏观调控下,加大了金融支农力度。2004 年末,甘肃
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 1907.35 亿元,其中工业贷款 360.11 亿元,商业贷
款 203.1 亿元,农业贷款 159.55 亿元,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 8.37%。农业贷款数量少,
比重小,农村金融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增
加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4 年甘肃省农业贷款增加 15.11 亿元,增长 10.48%。2005 年
前三季度增加 35.11 亿元,增长 35.11%。[48]。宁夏 2004 年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同比
增速达到 36.8%,高出各项贷款增速 23.2 个百分点。在新增贷款总额同比大量少增的
趋势下,西北过渡地区农业贷款依然保持增长。
4.4.3 产业制度与城乡产业发展
没有城市化带来的产业结构的相应转换,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可能持续地大幅度地
提高农民收入,不可能平衡我国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巨大收入差距。同样,没有城市非
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大量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出路问题。还必须注意到,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

51
提高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机会成本,从农业内部强化了人口城市化的难度。因此,必
须统一思想,强化城市建设和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树立城镇化与产业化共同推进的思想,
把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
4.4.3.1 城市产业制度与产业发展
在长期实行中央集权领导的中国,政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解
放初期,中央为改变当时全国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近现代工业大
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决定将经济建设的重心西移,兰州被列为第一批建设的重
点城市,城市规模及经济实力迅速发展,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实施,开
始了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过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战略。国家
在当地建立大型工矿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在此动力推动下出现的城市属专门化职能城
市。如石咀山、金昌、白银、玉门、嘉峪关等。此类城市主要特点是职能单一,对外联
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快。1957 年后,国家进入
经济调整时期,西北地区城市发展速度相对减慢,但兰州始终是西北地区工业、交通发
展的中心。
“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西北过渡地区形成相对发达的城市点状镶嵌于广袤
而贫瘠的农牧区中,它们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依靠政府政策的推动,以政府驻地、
大型工矿企业、大型军工企业、国防基地等为中心形成的,是出于政治和国防安全考虑
“移植”过来的。工业与农业相关程度低,城乡经济之间缺乏有机的发展性联结。一方
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远远偏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不够
发达,而且严重滞后,加之农业经济本身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多层次的二元经
济结构,形成由中央部门集中投资的现代工业与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薄弱的地方性传统
工业,呈鲜明的对比;散布在农牧区的现代工矿性城市与传统农牧区的落后贫困反差更
为明显。
在此期间,
“多、快、好、省”方针限制了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战
略排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1961—1963 年 3 年间大量压缩城市人口,主要是
精简 1958 年以来参加工作的职工及其家属等。从 1953 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形
成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实行计划配给、限制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除维持人口最基
本的生存生活需要外,其他的一切消费大部分被取消。先进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与落后
的农村传统农牧业经济形成强烈反差。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以往追求区域平衡与国防指向为
核心的发展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推行以效率为核心的梯度发展战略。20 多年来,梯度
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但是梯度发展所造成的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的负面效应也愈来愈突出,既影响东部经济
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西北地区的稳定与繁荣。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是西北地区城市迎

52
来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更是为西北地区城市综合治理协调发展提供了契机。城乡二元
结构的形成是“多、快、好、省”建设国家工业化的总路线指导下的必然结局。
4.4.3.2 农村产业制度与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西北过渡地区农业生产追求单品种、大产量、低效益,强调粮食“自我
平衡”,形成“农业—种植业—粮食业”的单一的传统农业结构,粮经比例失调,造成
的结果是各地粮食大幅度增长,由过去为粮食短缺而担忧转向为卖粮难而发愁。农林牧
渔业彼此间关联度不大。2000 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结构中,种植业产
值占总产值的 67.0%,牧业占 28.4%(相当部分来自农区牧业),林业、渔业合占 4.6
%。有林地面积太小,不足以对农牧业起到有效保障作用。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又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58.1%。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约占 3.5%,牧区牧业只注重
牲畜养殖头数的增加,忽视农牧结合,大量的架子畜不能适时转移到农区进行短期育肥
增殖。结果农区饲料和秸秆优势资源得不到发挥。而牧区牧业又处于出栏率低、经济效
益低的“两低” 状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食物结构发生改变,优质食物的需
求增长,低质食物需求减少。食物结构的这一变动,成为决定农业资源配置方向的基本
市场信号,诱导了农业内部低收入弹性产品比重下降和高收入弹性产品比重上升的结构
性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人口比重的快速下降,与就业弹性较大的轻工业的
快速发展是相适应的,轻工业部门的发展会对农业原材料产生旺盛的需求,因而促成农
业内部由粮食作物向原料作物的转换。
现实地看,西北过渡地区宏观经济水平低,财政困难,科技力量薄弱,农业可持续
发展缺乏良好的经济环境的支持。农业收入的减少,农业生产率不能有效提高,增长方
式粗放,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减少,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加重了农民对政
府保护的依赖,陷入纳克斯(R Nurk8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即从供给方面:低收入—低
储蓄积累—低生产率—低收入;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低购买力—弱投资引诱—低生
产率—低收入。1949 年以来,农业投入较少,农业基础建设欠账太多。据统计,甘肃
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由“五五”时期的 15.5%下降到 1994 年
的 5.0%。省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 1985 年的 17.83%降低到 1994 年
的 3.58%。农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12.58%下降到 1994 年的 2.86%。
青海与宁夏也具有同样的趋势。由于投入不足,使农业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
后,生产条件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以前提出的“三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立体农业,是单纯从农业生产这一
个环节出发,突出的是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这只是单一的小农业观念。西北过渡
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用工业经营理念经营农业,延伸产业链,让小农业变为大农业,从
第一产业扩张到二、三产业,并形成从品种培育到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的产业链。农
户(农业企业)同有关的工商企业、服务组织之间建立起牢固、稳定的经营联系,实现一
体化经营。以羊为例,在羊的潜在价值开发上有 5 个层次:通过短期育肥,解决皮质受

53
损问题,提高其等级;按国际标准分部位剪出不同等级的羊毛;全面地将皮、毛、绒、
肉、骨、粪等不同种类的产品转化为商品;对羊肉进行部位分割、保鲜冷冻等深加工处
理;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羊身上提炼出药品、保健品、美容护肤品以及润滑油等高级产品。
同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要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促使各参与主体结成利益共
同体。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分享到整个链条的平均利
润,既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又是农业顺利发展的保障条件。因此,在实
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
调机制。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眼,在协调利益关系时,要注意扶持生产,使生产环
节得以分享其后续环节(加工、运销)的利润,从而弥补农户因其自身经营规模过小造成
的利润损失。
近年来,西北过渡地区三产的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尽合理。该地区经济
结构主要是围绕着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设计的,第一产业出现了明显的“回波效应”
( back wash effect),致使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高,从而也使城
市发展失去了经济基础。城市和农村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彼此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分工合作、互通互促的新型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在资源开发、加工上分工,产
业结构上互补,技术研制和应用上协作,对外贸易上联合,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与促
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结合起来。

54
第五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如下:(1)存在城市、农村两个大的经济体;(2)两个大经
济体之间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其中产业差异是主要的差异特征;(3)
每一个大经济体都有着各自的产出(效用或者幸福)函数,两个经济体之间有着往来,其
结果会产生作用于产出函数的影响 ΔP,如果影响是正的,则 ΔP>0,反之 ΔP<0;(4)
经济生活中,存在放大效应,即如果城乡发展达到协调状态,将会有整体发展效果被放
大现象的出现,即 ΔP>0。西北过渡地区目前已经具备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促进
城乡协调发展应该会有给整体社会、经济收益的放大。

5.1 城市系统构结强化辐射
经济是由城市体系组成的。[49]城市的类型,城市系统结构、城市的布局是地区经济
的主要内容。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的发展,要有大区域的全局观念,立足于地区优势,对
城市类型,城市功能、城市布局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形成结构合理、辐射力强的城市
系统。城镇的影响腹地是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镇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
导作用的地域,Green[50]曾用人流、物流等 6 个指标划分过纽约和波士顿的影响边界,
顾朝林等[51]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本流 5 项指标的划
分城市影响边界。城市规模、城市位置、交通条件都对城市影响腹地的大小影响很大。
5.1.1 构结城市间便捷交通网络 加速城市联网
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连接点和线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区位。西北过渡地区城市的形成和
发展都与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因为它既是经济联系通道,也是思想、文化、观念等最具
影响力的传播通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交
通”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是基础,城市是包装,交通是骨架。
在货物转运过程中,沿线城市作为区域交通节点,可利用外来资源进行销售、储存、
加工,吸引建设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城市逐渐成为区域物资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扩大
城市的范围和能力,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如青海德令哈市就是在青藏公路修
通后作为交通枢纽产生,兰州也正因为交通位置的重要而成为西北重要经济中心,在西
北过渡地区,地域宽广,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中城市都位于重要
的陆路交通线上。要交通线路网络的建设促进城市网络的形成,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
之间传导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将自身的优势沿交通线路辐射出去,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城乡关系。
5.1.1.1 建立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运输系统。西北过渡地区幅员辽阔,运输多以中长途为主,而铁路运输具有占

55
地少、耗能低、污染小、运量大等方面的优势,铁路运输系统必将在交通运输占据首席
地位。西北过渡地区已有陇海、兰新、包兰、宝中、兰青及青藏等多条过境及境内铁路,
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这些铁路是该地区发展的先导和支撑。但现已建成
的铁路线,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地区对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特
别是宝鸡—天水一段运输繁忙、不敷运输的需要,从 2006 年起考虑修建横贯全国的第
二条干线,即南疆起经格尔木、西宁、到阳平关,接阳安线(阳平关—安康)通道武汉。
同时也必须提前修通宝鸡—天水—兰州—乌鲁木齐的复线工程。以提高陇海和兰新铁路
运输效率。
旧线改造和新线铺建并重,争取对包兰铁路及其支线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西合、兰
渝、包兰、青藏铁路以及一些支线铁路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完善兰州铁路枢纽结构。从
而使沿线的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加快沿线地区农业产品和能源矿产品的运输。在已形成
的路网中,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使西北内陆区位劣势得到缓解。1990
年秋贯通新亚欧大陆桥,为西北过渡地区向东、向西开放提供了机遇,方便了东中西三
地区通过该地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间的物资交流,有利于西北过渡地区在贸易成本较
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为走外向型的发展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
公路运输系统。2001 年交通部规划了西部开发公路大通道工程,重点建设八条线
路,总规模近 115 万 km ,其中涉及西北过渡地区的有三条: 丹东—拉萨,青岛—银川,
连云港—霍尔果斯线。公路建设要突出高等级化和路网改造。以国道 109 线、312 线、
315 线、215 线为主通道的西部公路已基本实现了高等级化,围绕贯穿兰州国道主干线,
新建高速公路,如兰州—乌鲁木齐、兰州—西宁、兰州—银川、兰州—西安等。目前西
北过渡地区的省会城市已实现了高速公路对接,经济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更加明
显,相互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形成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黄河上游特色经
济区域。以西北过渡地区城市为中心,建设辐射各地、州、市二级以上公路主干线,加
强线路改造,提高公路干线的等级,并逐步实现县县通油路、乡镇通四级以上公路,有
条件村社通机动车的目标。提高路网密度、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在重点城市、旅游热
点城市间率先建设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西北过渡地区交通部门应打破地域、观念、
体制等方面的限制,结合西北过渡地区的经济区位、交通枢纽地位及商贸交流中心等特
点,以兰州、西宁、银川为核心,以快速客货运输、现代物流、道路运输信息化、维修
救援网络及行业管理政策一体化为主要内容,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和协作机制,提升区
域道路运输的基础保障能力。
做好高速公路等公路运输体系与铁路枢纽的一体化发展。铁路交通枢纽的发展更依
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枢纽更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适宜距离短、
小批量、时效性强的运输需求,并且方便灵活;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笨重货物、大批
量的运输需求。应当做好一体化发展,各自充分发挥优势,促进西北过渡地区方便快捷、
高效的交通运输枢纽网络的形成。

56
民航建设的重点是省会机场的改扩建,并在中型城市和重要旅游点新建一批支线机
场,开辟新的航线,增加航班,提高空运能力;通信方面要搞好干线光缆建设,加快专
用网、数据网、通讯网“三网合一”建设,建立多媒体通讯平台,形成现代、高效、覆
盖面广的信息网络,实现边远偏僻行政村通电话。
为了开发大西北的油、气资源和支援东部地区的需要,完成新疆—甘肃—上海和涩
北—西宁—兰州的“西气东输”工程,兰州—成都—重庆成品油输送工程,将塔里木盆
地的天然气送至东部的浙、苏、沪等省市。输气管线从新疆出发,经甘、宁等 9 省、区,
全长 4000km。除此之外还要修建自塔里木盆地经柴达木盆地、兰州、西安到上海和兰
州到成都等地的输油管道,[52]该项工程完成后,可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以上各地共农
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西北过渡地区交通是十分落后的,交通运输总体水平低下,运输能力小,虽
有交通干线,却没有形成交通网络。内外联系以铁路为骨干,省内联系以公路为主,其
他运输方式严重滞后。现有铁路和公路等级低,多“卡脖子”路段,如宝兰线天水段地
质条件差,经常塌方,包兰、青藏线均为单线等。又因为地处偏远,铁路多位于末端尽
头,又主要运送煤炭、石油、矿石、盐类、粮食等大送物资,装车大于卸车,空车返回
较多,而待运的物质仍是以货等车,以运定产,严重制约了本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因
此,应积极致力于西北过渡地区高效率交通网络建设,形成现代化技术管理水平高,包
括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海运及光缆等多运传输方式协调运转的现代化的、比较完
善的立体式综合运输体系[52],以交通网络的建设促进城市网络的形成。
5.1.1.2 交通型城市的辐射与聚集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将城市经济活动的聚集、城乡物资交流、市场经济发育作为地区经济
发育的原动力,即城市的形成原因归结为运输成本。[53]集聚优势是因为生产和交易集中
所带来的运输成本节省。交通干线的建设和运营必然促进原有城市规模扩大和职能多样
化,中心城市辐射力加强,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交通干线的修建,刺激新
城镇出现和推动老城市升级。利用交通便利,影响交通沿线的区域中心、贸易中心、重
要资源中心等相对优势区位点形成新城市,使村落变成城镇,使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
地。形成一种城市沿铁路干线的主要方向发展的空间扩展模式,进而促进着城市化的进
程。
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在历史上就有很强的交通型城市的色彩,在广袤的西北地区,丝
绸古镇或其他塞外边城,能形成较繁华的城市,首先必须的条件是有便利的交通。直到
今天,西北过渡地区仍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形复杂,道路险阻且
较长,因此,交通便利不仅是以前,也必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布局
与发展的首要条件。该地区要根据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培育若干
各具特色的增长极,带动和辐射临近经济区域。[21]西陇海—兰新线上的武威、张掖、酒
泉、玉门及嘉峪关等城市,沿青藏铁路的西宁、德令哈、格尔木 3 个主要城市及若干城

57
镇都是沿铁路线分布的实力各异的经济增长极,它们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着经济
增长中心的作用。[54]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升级。
当然,交通条件对不同层次城市辐射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大城市,已经由聚
集效应转向扩散效应,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辐射半径扩大,具有很强
的外辐射能力。而对于中小城市,规模较小,处于中心地体系的较低等级上,这些城市
正处于各种要素聚集形成的低成本、高收入阶段。应利用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同大城
市的联系,承接大城市的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本流,迅速增强自身的实力,
进而带动农村的发展,否则,交通条件的改善凡而会削弱了城市的影响腹地。
5.1.2 延长资源型城市产业链 强化城市辐射
西北过渡地区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大批资源开发型城市。如煤炭城市石嘴
山、灵武;石油城市玉门、钢城嘉峪关、铜城白银、有色金属城金昌。建材化工城市格
尔木等。这些工矿城市的发展轨迹与一般城市不同,并未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往往也
不是政治机制起主导作用,而是以资源开发为重要推动力,普遍都经历了“矿产资源勘
探—资源开发并形成重型工业企业—以重型企业为中心形成城镇—城镇发展到一定水
平转化为城市”的发展历程。这些城市曾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挑战,应树立资源动态
变化观念,逐渐从静态资源优势的拥有者转变为创造性动态比较优势的拥有者,与周边
地区建立密切的产业互补互补关系。
5.1.2.1 资源型城市及其发展阶段
西北过渡地区多数资源为不可重复使用资源,彻底枯竭的前途是不可避免的,矿业
经济的发展经历着从勘探、开采、高产稳产,衰颓到枯竭的过程,单纯以矿业为支柱的
城市经济也会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资源型城市发展往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在资源开发前期,城市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城市形态较为模糊,虽然有些城市在
此阶段也曾进行统一规划,但这种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短期行为,与城市的长远发展产
生一定的冲突。新兴矿业城市格尔木,矿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当前应
尽可能采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注重城市长远的
发展规划,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
在资源开发中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阶段,一方面为国
家提供了大量生产资源,另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其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开
始加大,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逐渐形成,但城市初期所形成的分散式布局的弊端,随着
城市生活性的增强而显露出来,生产和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资源型城市未
来的生存和发展。金昌、嘉峪关等城市,其主导产业仍处于兴盛期,资源丰富,产量还
在不断增加,但这些城市也不能仰仗其单一的资源优势,必须做好主导产业更替前的论
证和准备工作,选择和培育新兴产业,一、二十年后,使主导产业能顺利推出。

58
资源开发的末期,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尖锐,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下
滑,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相对减少,影响和限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原来仅靠资源
开发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面临着向多元经济转化的过程,若不能顺利转型,城市赖
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就会随资源的枯竭而切断,甚至导致城市的萎缩乃至荒废。白银、玉
门等城市,其主导产业早已过了兴盛期,资源枯竭,产量大幅度下降。一方面应加强深
部找矿,挖潜后续资源和接替资源,进一步摸清矿藏储量,延长矿山开采期,争取充足
的转型时间。白银市就通过深部找矿,增大了资源储量,延长了开采期。另一方面,很
多资源型城市在掘进、土建、通风、排水等方面有很强的技术力量,原有职工队伍也有
相对的有优势,可以对外承揽隧道开挖、桥涵建设和其它土木工程等。积极向外地开拓,
积极向相近产业领域开拓。必须有新的主导产业出现,以接替衰退的主导产业,使城市
主导产业形成有序更替的格局。
5.1.2.2 资源型城市向经济型城市转型
西北过渡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普遍存在“颈瓶”制约,西北过渡地区尽管都曾试图
通过发挥资源优势,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重点,推进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但如同计划
时期一样,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优先发展,并没有带动西北过渡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能依靠单一的资源开发,而应与周边地区、与农村加强联系,协调
社会分工,共同形成一个功能齐备的有机系统。
首先要加强西北过渡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外向度。西北过渡地区资源型企业的产品直
接输出外地,流出产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流入则以机械电子产品及轻工产品为主。这
些企业在本地区产业链短,普遍与周边地区企业关联度小,主导产业旁侧影响远未到位。
既不能有效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较少得到地方企业的配套性服务。在资源型城市中
企业功能就是城市功能,企业自己办的很多封闭运行社会福利,排挤了城市福利功能的
发育。城市发展高度依赖企业,它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难以替代企业的社会功能,城市功
能很难充分地发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企业同周边农村的经济联系,加强同周
边城市的功能分工与互补,拉长资源产业链条,打破城乡、行业、地区壁垒,促进优势
互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其次要拉长资源产业链条。石油城市一般可以沿着开采—炼油—石化—精细化工链
条延伸。比如,美国石油城休斯敦,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炼油、石化
工业,使其在石油开采萎缩后成为重要经济支柱。甘肃的石油城市,也在石油开采的基
础上发展了炼油、石化工业。煤炭城市一般可沿着开采—洗选—发电、开采—洗选—发
电—高耗能产业或开采—洗选—发电和煤化工链条延伸。宁夏的石嘴山市则是采取后一
模式,进一步延伸了加工深度和提高附加价值。冶金城一般可沿着采矿—粗炼—精炼—
型材—制品链条延伸。我国的有色金属城市白银基本上是这种模式。今后,一些有条件
的城市,如白银等还可进一步发展深加工。
第三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双重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

59
建设之间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会给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搞好西北过
渡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坚决摒弃只污染不治理或
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矿坑回填或复垦、废
气资源转化利用和综合利用、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影响评价等,确保资源型城市的生态
环境不再恶化,进而走向良性循环。其三,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治理环境污染
会碰到一系列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水平,不仅能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而且可
以变废为宝,降低治理费用。每个煤炭城市都有好多座矸石山,有电厂城市的都有粉煤
灰,利用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块在有些城市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出台了
鼓励性政策,加上全面禁止在大中城市取土制砖,这一产业定将有好的前景。利用煤矸
石发电也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方向。
5.1.3 旅游城市向经济型城市过渡 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经济发展与旅游需求存在着相关性,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 800—1000 美元时,国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 4000—10000 美元时,
将萌发国际旅游的欲望。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展中国家,旅游消费支出
每增加 1 倍,可使工业产值扩大 3.7 倍、国民收入扩大 2.7 倍、就业扩大 0.9 倍、投资
扩大 0.9 倍[55]。按照国际通常经验测算,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与间接就业人数的比例约为
1:5,即旅游业新增一个岗位,可拉动相关产业增加 5 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日益成为各
国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56,57]
在西北过渡地区这样一个资金短缺、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而人力资源十分丰
富的区域,积极发展旅游业符合发展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同时旅游城市要注
意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要注意旅游也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
避免旅游城市“潮汐经济”的不稳定状态。
5.1.3.1 特色浓郁的西部风情旅游
西北过渡地区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 50 多处,国家级旅游景点 80 多处,省级旅游景
点数百处,既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蕴藏
了无限的开发潜力,形成特色浓郁的西部风情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型旅游城市。西北过渡地区特殊的地形、气候、环境,使许多城市拥有丰
富的旅游自然资源,极具西北高原特色,包括高原地貌、沙漠景观、湖泊、冰川、雪山
等。其中著名的是塞上江南—沙湖、沙漠明珠—月牙泉、中华水塔—三江源、鸟类天堂
—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塞北荒漠、
西部草原的旖旎风光,让游人体验沙漠的空寂、冰川雪山的神秘、草原的辽阔。
历史文化型旅游城市。这里文物古迹荟萃,民族风情浓郁,具有很高的资源品位和
较为齐全的旅游功能。边塞古镇、民族风情、宗教仪式,对游客(尤其是境外游客)具
备感召力。敦煌莫高窟、长城古遗址、嘉峪关城楼、阳关、玉门关正在向大旅游群发展,

60
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框架;拓展兰州到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夏河拉卜愣寺、
平凉崆峒山等旅游专线,建立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此外,佛教圣地—塔
尔寺、莫高窟、拉卜楞寺,中国的金字塔西夏王陵,回、藏、哈萨克、土、裕固和撒拉
族等民俗风情,以及青海洁净的大自然以及壮观的寺庙古建筑群都对中外游客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西北过渡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形成独特的饮食起居、歌舞服饰等民俗民风。
回民传统体育项目有木球、方棋、踏脚等,歌舞有山歌“花儿”,弹拨乐器有“口弦”,
藏民的香浪节等。这些独特的传统风俗和民间文化正好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都市里
的人们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
政治经济中心型旅游城市。有些城市主要凭借其突出的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的城市
地位来吸引人流,客观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如兰州市、银川、西宁,利用其交通便
利条件、或凭借其地处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延长过往旅客的停留时
间,促进旅游业发展。
5.1.3.2 旅游城市向经济型城市过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旅游规划理论思想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充实,作为一种综合分析的
思想,系统理论和方法也引入到旅游的研究中,随后也引用到了旅游规划的研究中[58]。
盖茨 1987 年指出理想的旅游规划是一种系统的、民主的、目标导向的及结合其它规划
的过程。系统规划法致力于把目标、政策与战略建立在详细理解旅游系统运作的基础之
上,这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性质,评价其实际战略与方案[59]。
由于旅游业受季节、环境、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社会治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
常呈明显的波动性,这容易使旅游城市出现“潮汐经济”倾向,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旅游型城市要建立系统规划,积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开拓新兴客源市场,开展各种特
色旅游、专题旅游和城市旅游。改变单纯依赖某一资源和观光旅游的局面、以及“守株
待兔”的消极经营方式、尽量缩小淡、旺季的差别。同时努力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加
快工农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旅游业一枝独秀。促进工农业的发展,这样就不会使城市
受旅游业波动的过多冲击。
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游务环境设施建设,促进多层次产业群的形成。西北过渡地
区的旅游城市中,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局面一直未有根本改
观。现代化的交通换乘中心,应将多种交通工具的枢纽站集中在一个地点、甚至一栋大
楼里,使旅客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直抵下榻地;独立的旅游交通网络可
为旅客提供快捷、专业化的服务;高品质的园林绿化系统可大大提高旅游城市的观赏机
制,并服务于广大市民;周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整洁明亮的公厕、显著明确的路牌指
示标牌、小巧精致的商亭、随处可见的座椅和废物箱等。从而促进交通、建筑、通信等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城市的稳定性。
要从“行、游、宿、购、食、娱”的旅游全过程出发,积极开发与各环节相关的产
业,包括旅游交通、电信业、旅游商品业、特色饮食、住宿、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积

61
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与此同时,集中精力推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与周边地区的关联度,努力形成多层次产业群,促进结构单
一的旅游城市向综合性经济城市过渡,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旅游城市的规划要以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生态环境协调就是要输入、输
出关系合理,物质、能量循环途径完善,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使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
乡村环境城市化。因此,发展西北过渡地区旅游业,要考虑城乡环境的可持续问题,在
提高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给地方带来发展旅游经济的
实惠,决不能以牺牲当地的环境为代价。开发大型景区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必须考虑自
然界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仅仅只考虑旅游接待能力,使当地生态环境超负荷,大量涌入
的游客给岌岌可危的沙漠植被、高原草场、淡水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游客丢弃的大量旅
游垃圾,都会给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发展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农村脆弱的生产环境。
对环境已经有破坏的地区必须进行限制性开发,限制客流量或设立保护性措施,建立良
好的城乡发展环境。
5.1.4 珠串式城市布局 连同城乡
西北过渡地区优势产业呈点状布局态势,由此所形成的城市布局,必然不同于东部
“摊饼式”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它应是珠串式布局。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与乡村
应该是在自然生态得以恢复,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农区中由公路、铁路、航空连接
起来的的一颗颗明珠。
5.1.4.1 特色产业决定珠串式城市布局
从前面有关章节的论述中,我们知道,西北过渡地区地域宽广,地形复杂,交通成
本高,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交通便利,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城镇到今天陇海
线上的城市,该地区城市都是不同规模的交通型城市。在中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成
本较低,交通条件常常不作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的首要因素。而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必
须布局在便利的交通线上。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受矿产资源的制约更大。资源的运输成本高,甚至是无限大的,
比如水资源,这样,城市的布局必须就近资源,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到哪里。而
资源的分布往往是点状的,分散的,由此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当然也呈现珠串式的、分
散的布局。
旅游型城市的布局当然也受旅游景点的制约。人们可以在大城市中修建三国城,但
在当今更崇尚自然的时代,真正的三国古战场要比仿制的三国城更具有吸引力。而旅游
资源也往往具有独立性,分散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城市也是分散的,珠串式
的。
因此,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布局与中东部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链短,使城市独立性

62
强,相互之间缺乏互补性,缺乏集中性。因为不可能选一点,建立一个工业园区,将旅
游和矿产资源型企业迁入园区。当然延伸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综合型产业结构是西北过渡地区城市发展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但就目前来
看,城市布局具有鲜明的点状特点,形成珠串式布局。
5.1.4.2 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珠串式布局
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的开发又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加之低素质的人口
本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大。实行生态移民,迁出不宜人居地区的人口,对现有人
口采取移民、人口适当集中的战略,也可形成珠串式布局。
脆弱的生态环境启动生态移民战略,生态移民主要是把分散居住的农牧民聚居起
来,具有城镇化的性质。移民后形成的“移民村”虽然规模较小,收入较少而且大部分
仍然来源于农牧产业,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但是,生态移民的确迁出偏远农村的贫
困人口,使他们相对聚集于小城镇,具有城镇化性质。这主要表现为:首先,这些被移
居出来的农牧民原先生活在非常分散的地域,通过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
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其开始向具有分工和交易性质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农牧民移民户的聚居,产生了聚集
效应,促进了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农牧民从农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移民户
没有取得城镇居民的身份,但由于移居到条件较好的城镇周边地区,他们感受到了城镇
生活的气息,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为他们进一步市民化做了必要的准备。第三,由
于移民后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于小城镇及周边地区,这里信息较多、交通运输便利、社会
化服务较发达,也使农牧民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为他们进行产业转移增加了机
会。最后,生态移民以后,由于移民村都设在离乡镇不远的地方,这不仅方便了农牧民
子女上学,也为农牧民接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供了方便。[60]
总之,在西北过渡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把他们聚集起来,
既有利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凝聚力,也
有利于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生态移民应该成为西北过渡地区农牧交错地带值得探
索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式。

5.2 农村加速发展 实现城乡对接


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在经济上,乡村接受城市的部分功能,成为城镇的功能体,
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在社会发展上,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受教
育程度、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居住水平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同。在城乡生态环境融合
方面,物质、能量循环途径完善,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严格控制污染源,乡村环境城市
化。过渡地区城乡协调的新农村发展战略,是立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地域特征、资源
特征、农业传统特征之上,大力发展绿洲农业、畜牧业和沙产业,建设宜农区、宜牧区
和沙区新农村。

63
5.2.1 宜农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协调
西北过渡地区基本属于干旱荒漠生态系统,适宜农耕的地域少。应通过对水、土、
光、温的合理开发与调控,改变原来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人为地有目的地建立以水、林
(草)、土为中心,在林带保护下的灌溉农业,即绿洲农业。我国绿洲集中于包头、盐池、
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的干旱地区。基本上分为三个区:东部河套平原
绿洲区、西北干旱内陆绿洲区和柴达木高原绿洲区,多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及其附近。
宜农区是西北过渡地区的主要产粮区,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宜农区得到较快
的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为加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才有城乡协调发展的坚实基
础。
5.2.1.1 宜农区生态环境特点
气候条件。西北过渡地区绿洲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 200mm 以下,受东
南亚季风影响,河西走廊绿洲降水量由东向南逐渐减少,内陆绿洲区年平均气温除山地
外均在 10℃以上。明显的大陆性气候还表现在寒暑的剧变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0—
-20℃,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2—27℃,昼夜温差可达 10—20℃以上,日照时数也很丰富,
为 2600—3000h,太阳辐射量在 586—649kJ。[61]农业类型主要是灌溉农业,农田灌溉主
要靠山区积雪融水汇集的河流径流水,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匀,春水不足造成农业春季
用水紧张。随绿洲农业的扩大,灌溉水面扩大,植被蒸腾加强,增加了绿洲的相对湿度、
降低了地表温度、创造了绿洲内新的水热平衡。由于植被茂密和地面较湿润,降低了地
表的反射率,增加了对辐射的吸收,绿洲内温差变小。
植被分布特征。由于受水热条件控制,在河西走廊由东向西,植被特征由温带草原
过渡为暖温带草原,以温带、暖温带荒漠植被为主,种类少且覆盖度低,一般仅 10%—
20%。植被类型结构及食物链结构都很简单,生态功能低下,自我恢复能力差。从山地
向绿洲沿河流方向,植被生态特征也随气候梯度分异呈现温带荒漠草原、干草原向暖温
带戈壁荒漠演变的分布规律,一般沿河流两岸、湖滩、泉水溢出带及绿洲内外的低湿滩
地,出现以拂子茅、芨芨草、芦苇、苦豆子、骆驼刺等为主要植物类型的平原草甸植被,
并零星分布有以芦苇、香蒲等为典型植物种类的沼泽植被。在绿洲外围或河流两岸远些
的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埋深增加,则生长有荒漠地区特有的荒漠河岸林、灌木林及荒漠
植被,如胡杨、沙枣、红柳、梭梭等。当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山前冲积扇下部和
冲积平原上分布有灌溉绿洲栽培的农作物、林果等,主要呈现出人工植被为主的景观。[62]
水文特征。内陆河区水循环多在独立的水系内进行,较大的有疏勒河、黑河流域等
集水区域,具有相对独立的水文系统,在各自的水系内实现直接的物质、能量交换,绿
洲产生的地域正是能量流、物质流在该区域富集、转化的结果。内陆河上游山区径流是
绿洲区主要的水资源,其补给来源是雨水及冰雪融化;河道承接大量的冰雪融水,径流
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两种形式相互转化,期间不断蒸发、渗漏,最终消失或形成湖泊,绿

64
洲区是径流消耗,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区段,大量的径流滋养了绿洲生态农业系统;
绿洲下游是径流排泄、积累和蒸散区,水资源滋润着天然绿洲、内陆河尾闾湖及低湿地
生态系统。目前,绿洲区绝大部分为人工灌溉绿洲,随着水利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灌溉
保护系统提高,人工绿洲的稳定性也相对提高,但因中下游降水量极低,随着人工引水
增大,河道断流,下游绿洲的稳定性明显降低。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就是由于
上游武威绿洲大面积开垦,河水被拦截,导致下游的民勤缺水,使西沙窝一带荒芜沙漠
化。[63]
5.2.1.2 发展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是西北过渡地区干旱区经济的主体,绿洲区生产能力比荒漠区高几百倍,
呈不连续块状和点状分布,大河冲积平原、山前冲积扇、河流三角洲,以及一些较宽的
河谷中,特殊的地貌决定了绿洲农业的分布必然呈不连续的块状和点状分布,河西走廊
绿洲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上,东为武威、民勒绿洲农业区,主要由石羊河水系灌溉;中
为张掖、九泉平原绿洲农业区,由黑河水系灌溉;西为安西、敦煌平原绿洲农业区,由
疏勒河水系灌溉。绿洲面积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走廊东段,不仅绿洲面积大,而且绿洲
之间相距很近,走廊西段,则间距大,面积小,处于疏勒河下游三角洲上的安西绿洲,
面积约 400 平方千米,处在党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敦煌绿洲,面积则仅 300 平方千米,绿
洲之间则是大片的荒漠。河套绿洲农业区,沿黄河大面积分布,主要包括西部的银川平
原,称西套;巴彦高勒与乌拉山之间的扇形平原,称后套;乌拉山以东的呼和浩特平原
(土默特川),称前套(又称东套);鄂尔多斯高原又有内套之称。
农业生态脆弱,高度依赖灌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西北过渡地区绿洲地区处于干
旱、半干旱地带,年降水量少,不能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绿洲农业系统被大片沙漠
戈壁包围,易频繁遭受干旱、干热风、风沙、沙尘暴、霜冻、冰雹、盐碱等气象灾害的
影响;因而农业生物种类单调,农业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64],这就决定了绿洲农业
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能力极其有限。灌溉农业是绿洲农业的一个典型特点,绿洲
农业对水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水资源的多少决定着绿洲农业的规模。西北过渡地区
自然绿洲已消失殆尽,现代绿洲农业是在人工绿洲上发展起来的,祁连山山脉的雪水灌
溉,具有发展农林牧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有利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作物一般产量
[65]
较高 ,但必须重视保护和涵养水源及大修水利工程。
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林牧业相对薄弱。绿洲自古为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居住,畜牧
业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后经过历代的开发,绿洲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开始占据主
导地位。河套平原绿洲自古水草丰美,以畜牧业为主,经汉唐两代大规模开垦,明永乐
初年就成为了“天下屯田积谷最多”12的地方。如今,种植业是西北过渡地区绿洲农业
中最重要的部分,占总产值的 70%左右,粮食作物又在种植业中最重要,一般占总播种

12
明史.卷 144:何福传[M].上海:中华书局,1974.

65
面积的 80%—90%,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牧业作为副业,以舍饲为主,主
要利用田边零星的小块草场,规模不大。绿洲人工造林面积仅占 5%左右,是作为农田
防护林,经济收益比较少。由于不合理的毁林毁草开荒及过渡放牧,使森林草原面积减
少。祁连山西汉时被“伐材木大小六万余枚,皆在水冰”,造成山地资源相继大面积被
毁,山东麓原有黑松林山,到乾隆时“昔多松,今无,田半”13,至嘉庆时已经“绝少
草木,令人闷绝”14。
经济、园艺作物丰富且有特色。西北过渡地区绿洲农业地区虽然降水稀少, 气候
干旱,但光热资源丰富,少低云日,少阴雨日及地面开阔,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
强,热量丰富,气温日差,对作物生长,瓜果着色有着良好的作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
越条件,为发展绿洲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提供了良好基础,极有利于发展高附加值、创
汇型、无污染的绿色园艺植物。有条件建成中药材、瓜果、芬芳香料、蔬菜等生产基地。
河西走廊人口虽只占甘肃省的 19% ,却生产了甘肃省 98.6%的棉花、97%的甜菜、43%
的商品食用油和 30%的肉类,以及 23%的粮食和 70% 的商品粮。甜菜是本地区一种新兴
的经济作物,栽培历史较短,集中在武威至安西之间,甜菜品质极佳,相同品种的甜菜
含糖率高于黑龙江、吉林,也高于世界主要甜菜产区的甜菜含糖率(见表 5-1)。

表 5-1 世界各主要地区甜菜含糖率

地 区 新疆 河西 黑龙江 吉林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含糖率 19% 16.5% 15.5% 16.2% 15.8% 15.6% 14.2% 15.6%

资料来源:骆爱基.国家甜菜区试品种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表现[J].中国糖料,2007,(1):34–37.

本地区园艺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气候特点为水果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瓜果
种类多,品种佳,生长快、病虫害少、糖分积累多、品质优等特点。畅销全国甚至出口
国外,有力地促进了绿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5.2.1.3 建设宜农区新农村
西北过渡地区宜农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一是经济开发
力度不断扩大的趋势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二是新农村建设巨大的资
金需求与城市有限的反哺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对西北过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
发展呈刚性制约。解决好这两方面的矛盾,对宜农区新农村建设十分关键。为此,要采
取以下应对措施:
首先,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使工农产业对接。相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使绿洲农业
经济结构具有趋同性,限制了作物种类和增加耕作技术多样性,加深了绿洲不稳定性的
危机,从生态学角度看,单一化意味着生态系统的崩溃,乡村应接受城市的部分功能,

13
[清]张美.地理志[A].古浪县志[Z].
14
[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A].古西行记选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66
成为城镇的功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必须推广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
三元种植模式,建立多层次利用环境资源的立体农业结构。河西走廊在采用间作、套作
的方式的带状种植、利用田边种植向日葵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调整农业内部产品结
构,除保持一定比重的粮食生产外,要注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名优特产品
及乡村观光旅游业[66];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做到以农促工,以工养农,
养殖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设宜农区新农村,要有切实的投资保障机制,以城乡道路、通讯、村镇基
础设施建设等做为投资的主要方面,要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到位、工程质量的优良。
水是绿洲的生命,要加大灌区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力度,完善灌排
配套工程。加快农田排涝和中低产田改造,对节水工程和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
利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解决绿洲内部市场狭小和外部市场进入成本
高的矛盾。
第三,建设生态优良的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绿洲虽称之为宜农区,却是在
干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下,在有限的水土资源上发展起来的,其农业资源依然十分稀缺,
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因此必须充分珍惜这种宝贵的资源,使其生产力最大且能永续
利用。只有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把经济与生态结合起来,把
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结合起来,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育保护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宜农区成为一个最佳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有效地提高太阳能转
化率和物质循环的利用率,才能保持绿洲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67]。最终形成适宜人居住
的生态村落、生态小城镇、生态庭院。
宜农区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同绿洲内部市场狭小,外部市场进入
成本高之间的存在的矛盾,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宜农区新农村建设不能单就
农村的发展而来谈发展,不能搞脱离城市的封闭性投资建设,而应密切与城市的关系,
积极吸纳城市的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本流,要与城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5.2.2 宜牧区特色村镇建设与城乡协调
西北过渡地区是农牧交错带,在一般的粮食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等方面优势并不明
显,在某些经济作物和林果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开发潜力,可形成若干有特色的产业。但
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能形成大规模、高效益的特色支柱产业将是畜牧业。畜牧业的
全部生产过程,包括草业、饲料工业,畜禽饲养业,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商业五大环节,
它上连种植业,下接加工业,可以带动农牧工三者协调发展。
5.2.2.1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草原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条件差。牧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如该地区目前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公路干线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一些牧区根本没有
公路。甘肃省牧区 40%—50%的乡镇不通公交车。草原畜牧业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管

67
理方式沿袭至今。一部分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上是游牧或半游牧式的,70%
以上的牧户还在用牛羊粪做燃料,大牲畜尚无固定棚圈,甚至有的生产母畜也没有固定
棚圈,这样造成牲畜死亡率很高。落后的生产条件难以防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牲畜头数
大起大落。
草原产值低。西北过渡地区每亩草地的产值平均仅 1 元左右,每百亩草地载畜量仅
为 5 个羊单位,而美国是 33 个羊单位,新西兰是 77 个羊单位。造成草地生产率低、载
畜量低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垦殖草原,既缩小了放牧空间,加剧了供草的季节
性不平衡,又导致了草原的沙化和退化。根据测定,每垦殖一亩草原,就会沙化 3 亩草
原,退化 7 亩草原;滥牧抢牧,牲畜的私有私养与草地的公有共用之间的矛盾以及缺乏
草地管理利用的规章制度,剌激牲畜数量的盲目发展和草地的掠夺式经营;滥搂滥挖发
菜、冬虫夏草等珍贵药材,使大面积草场受到严重破坏;草原鼠虫危害,草原上各种鼠
害、虫害,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而使牧草 1/3 左右不同程度地受灾;草地建设缓慢。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草原建设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西北过渡地区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
的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 2%左右,每年投入草地建设的资金每亩不到 0.02 元,限
制了草地建设的步伐。造成草地牧草转化率低、牲畜出栏率低、商品率低。
牧民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造成牧区畜群结构不合理。据调查,西北过渡地区牧
民中以牲畜数量显示富裕程度的财富观还根深蒂固,所谓“牧民富不富,就看牧畜数”,
相当多的牧民不愿出栏牲畜,把牲畜作为财富养死为止,加之牧区多属全民信教区,多
数牧民都有浓厚的宗教意识,不愿杀生,愿把牲畜流放山野,听天由命,造成成年牲畜、
老残畜比例过大,畜群结构不合理。
5.2.2.2 宜牧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畜牧产业历史悠久。西北过渡地区农牧交错地带,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素有经营
畜牧业的优良传统,他们的食物结构、生活习惯、民族习俗、思想情感都与畜牧业有着
紧密联系。长期的畜牧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是发展畜牧业极有利的条件。除此,
宜牧区发展畜牧业还具备以下优势条件:
首先,西北过渡地区有大量饲草资源和一定量的粮食资源。经过多年基本农田建设,
西北过渡地区人均年占有粮食约在 600kg 以上,口粮充足且有盈余。再加上全国和各个
省区粮库充裕,区内公路、铁路交通在县乡两级均已初步建成,粮食调运比较方便,粮
食安全已有基本保证,这就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另外,这里拥有广阔的
天然草场资源,精饲料多,秸秆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能够充分发挥饲草、饲料资源优
势,形成畜多、肥多、粮多相促进,增强农业后劲,生态效益高。该地区污染小,具有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其次,国内市场畜产品需求量大。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增加,脱贫致富奔小康,迫切
需要改变传统的饮食、衣着结构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体质水平,这样人们对肉、奶、毛皮
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量必将与日俱增。但目前全国畜产品自给率很低,而且主要来自农

68
区养殖业,真正来自草原地区的畜产品仅仅占总量的 10%[68],其中羊毛占草地畜产品
量的 43.9%、羊绒占 47.7%、牛奶占 25.6%、肉类仅占 4.3%[69]。这既与我国草场面积
广阔、草被资源丰富不匹配,也与先进国家不能相比。
第三,地质条件适宜畜牧业发展。西北过渡地区大部分土地,黄土层甚浅,进行种
植业垦殖,对土层之侵蚀作用更大,易形成沙漠,恶化生态环境。而牧畜的牧草可生长
于极浅之土层,使土层不易起侵蚀作用[70]。西北过渡地区气候寒冷,雨量稀少,春季霜
去较迟,秋季见霜过早,适宜林木生长,而不能骤事农垦。所以史念海先生在研究了黄
土高原农牧业经济变迁后,其结论是:黄土高原在作为畜牧地区时,侵蚀就不甚显著,
在作为农业地区时,侵蚀就较为严重[71]。西北过渡地区旱灾频繁,发展农业需要兴修水
利,广造森林,农业投入的资本较畜牧业多,而牧畜则须资金少,起步容易,经济效益
高,业绩较稳定。
5.2.2.3 建设宜牧区新农村 连接农牧工商
首先,建设稳定祥和的新牧区。建设宜牧区新农村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由于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都处于牧区农村,农牧民信教群众占很大比例。宗教的政治性、
敏感性非常强,稍有不慎,则会使矛盾升级,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要在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宗教活动与建设宜牧区新农村的目
标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上,加快发家致富奔
小康的步伐,创造农牧区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政治局面。
其次,连接牧工商,建立城乡共有新牧区。牧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农牧民,要有
“大农业”观念,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畜牧业,搞好畜产品加工,走企业化道路。实
行适度规模经营,目前,仍不能排除传统式家庭分散饲养,但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
引进和建设大型现代化生产线,办大型畜牧联合企业,如大型肉类联合生产、机械化畜
牧场等,发展乳、肉、毛绒三大系列的畜产品加工工业。以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
增加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能力,发挥资源优势和劳动优势,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
可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下,以生产经营能手即牧
业大户为中心,办牧工商联合体,引导牧民脱贫致富。因此,以牧区的新农村将不再是
城乡分割、二元封闭的牧区农村,城市应该是带动牧区新农村建设,共同建设富裕、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牧区新农村。[72]
第三,建设牧区新农村,协调城乡的产业发展。调整牧区产业结构,提升和改造传
统畜牧业,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西北过渡地区大体有两种牧业结构类型:
即以牧养牛、羊、马为主的牧区草地畜牧业和饲养耕牛、猪为主的农区舍饲畜牧业。这
两种类型都来自于自给的小农经济,压抑了畜牧业整体功能的发挥。畜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要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川水奶牛、浅脑山良种牛羊、西宁及海东良种
肉羊、青南与环湖藏羊、牦牛以及柴达木绒山羊等优势畜产品,搞好种畜(禽)的整顿,
合理布局。其次应重点保护适龄基础母畜,逐步提高适龄生产母畜和后备基础母畜的比

69
重,一般在畜群结构中使其达到 50%,后备畜 30%,公杂畜达到 20%的比例。第三在
布局上,城市郊区重点发展奶牛、猪和家禽;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主要发展黄牛、肉牛和
耕畜,在有余粮的条件下也不放松猪、禽生产;山区在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抓好
牛、羊、兔等食草动物;沙漠地区还要根据需要饲养骆驼、马、驴等大牲畜,不断提高
畜牧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第四要注意农牧结合,资源互补,效益显著。提倡“牧区繁
育,农区育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买来甘南和青海等牧区家畜,经过 3 个月的
育肥,牛平均日增重 0.95kg,每头均净收入 170~200 元。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与
北部牧区畜牧业生产系统结合起来,其产肉量及农业总产值都可提高 2 倍以上[73]。这为
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提供可能,并有利于围封舍饲和季节性休牧措施的实施,减轻
天然草地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与牧业双赢。
5.2.3 沙区农业产业化与城乡协调
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 174.3 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 18.2%,超过全国耕地面
积的总和,沙区总人口约 7 465 万人。全国有 1 300 万 hm²的农田和 1 亿 hm²的草场受
风沙危害,沙化扩展速度最高达到每年 3 400 多 km2。[74]西北过渡地区沙区自然灾害突
出表现在以沙漠化为特色的区域性土地退化问题,相应的治理也应是风沙危害治理与沙
区绿色沙产业发展的双管齐下,除害与兴利并举。沙产业的核心在于利用自然科学工程
技术及一切可利用的知识来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增加光合作用产品产量,使自然生系
统得以休养生息。由于沙产业本身是高科技、高投入的的工业式农业,所以,沙区新农
村建设是工农相结合的新形式。
5.2.3.1 沙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经济建设对沙区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治沙观念
在治理模式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治沙模式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因害设防阶段(1949—1976 年)。从 50 年代初期开始,中科院沙漠治理考察队的
组建,揭开了对我国沙漠科学研究的序幕,相继成立了一些治沙站,其中尤以宁夏中卫
沙坡头治沙站最为系统和完整,对广大沙区流行的一些简单有效的治沙措施,进行了科
学的总结编辑,出版了《沙漠的治理》 [75]。这一阶段治理是因害设防的模式,确保沙
区农业、工矿、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沙漠化的综合整治阶段、沙区绿洲阶段(1977—1985 年)。面对风沙危害与日俱
增,1979 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
“三北”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青海、宁夏及甘肃中
北部被列入规划范围。此时,人们开始从沙区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沙区自然资源开发利
用中的问题,提出对沙漠化整治的综合治沙模式,建设人工生态系统,亦可称之为沙区
绿洲模式。
沙区绿色产业阶段(1986 年到现在)。1984 年钱学森教授从发挥沙区优势的角度

70
出发提出沙产业,即沙漠绿色产业,指出沙区虽然具有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但也具有
独特自然优势,应把高科技根植在沙漠绿色产业建设中,以开发带动治理。1991 年正
式启动十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建立“防、治、用”有机结合的荒漠化防治体系,在西
北、华北沙尘暴多发区,建设区域防护林屏障,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重要粮食生产
基地、畜牧业基地、工矿基地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布设了 20 多个重点治沙工程。
1996—2000 年四年内宁夏和甘肃沙地分别减少了 7.3%和 0.2%,主要是甘肃河西走廊、
宁夏河套平原等水源条件较好或对防治沙漠化比较重视的地区。银川和石嘴山减少最多
分别 48.1%和 12.6%。尽管这样,西北过渡地区沙进人退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扼
制,沙漠化的形势仍很严峻。沙地的增加主要是草地沙漠化,在沙地增加中草地变为沙
地的比例都超过 65%,宁夏最大达 78.5%。宁夏草地退化与近年来的搂发菜和挖甘草破
坏草地植被有很大关系。宁夏东部耕地沙化在沙地增加中也占较多比例达 13.3%。沙地
增加引起的沙尘气候加剧,仅 2000 年 1—5 月宁夏就发生区域性沙尘暴天气就有 11 次
之多[76]。青海沙地净增加 0.8%,沙地面积净增加的有 28 个县市。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沙产业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据新华社的报道:到 2003 年我
国的沙产业已累计向国家提供利税近 100 亿元。甘肃、宁夏沙产业开展比较好,主要以
企业和民营为主,以种植业为主要形式,宁夏的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在沙漠中营造原料林
生产基地,还有的地区发展沙棘产业及温棚种植业等等,有些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74]
最近,国家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决定 2001—2010 年的十年内投资 3000 亿元用于西
部的生态恢复和北京周边的风沙治理。但由于任务十分繁重,仅靠国家单一渠道投入,
生态恢复仍难以实现良性循环,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5.2.3.2 “沙产业”是工农业相结合的新形农业
以色列沙漠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通过大力发展无土农业,创立的滴灌、膜灌等高
超节水灌溉技术以及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沙漠里种作物、蔬菜,在温室里种花卉,
[77]
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先进典范。 他们 1m3 水资源能创造出 2 美元多的经济价值,
效益高于我国西部地区几十倍[74]。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沙产业是沙区
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
首先要政府引导防沙治沙。在产业化初期,防沙治沙主要是生态效益,经营的风险
较大,投资回报期长,政府应该是投资主体。但沙区面积很大,仅靠政府的财力支持是
不够的,政府可先在沙区的腹地搞好“路、电、水”三通,低价提供沙区土地的长期使
用权,确保企业有良好的生产、经营、治安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以此吸引企业家
在沙区发展“沙产业”,鼓励投资的多元化。宁夏银川市和中卫县就曾出现过企业家争
购沙地发展沙产业的热闹场面。政府在治沙中要转换经营和管理的理念,不能同时承担
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双重角色,应当将经营权交给企业或农牧民。只有企业和当地群
众才会想方设法在完成沙区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沙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把公益模式和
赢利模式紧密结合起来。在沙地具备赢利条件后,政府承担的角色要作进一步的转换,

71
由投资兼监管变为投资兼宏观指导与服务。产业化的任务全部交给企业去完成。
其次采用高科技、高效益沙产业模式。“沙产业”不是传统的种植业,它的生产经
营要走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道路。有学者对 1 亩面积的塑料大棚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效
益算了一笔帐,如以耕种稻、麦和玉米为主,采用当地现有的配套技术措施,半年就可
生产出够 1 个人吃两年的口粮而有余,在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再选出适合于温
室培养伺育,并以基本掌握配套技术的有用生物(如微生物、水产、昆虫花鸟、特种生
物、瓜果蔬菜及其它保健食品),利用温床、暖棚、温室等设施,改变光热条件,减少
蒸发,增加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三维空间集约经营,据测算,建
一个一亩面积大小的日光温室,投资费用约 3—4 万元。每个温室年需水量约 600 方/
年,可解决一年的 4 作和沙区 1 个人生活奔小康的问题。可见,沙产业是不同于传统农
业的工业式农业,她走的是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化道路,它本身就是工农业
相结合的新形式。
第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型沙产业。西北过渡地区生态产业发展已有了一
定的基础,通过实行林草先行,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种养工并举,采用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和农业科学技术,从而以生态治理推动产业发展。具体布局是:一是林草先行。
因沙区光热资源有利于果品的糖分积累,以林果业作为开发区林业的支柱产业,并重视
林果产品系列的深加工。在果业发展较难的沙区可发展沙漠灌木,起固沙作用。二是草
业先行,建造人工牧场,以舍饲半舍饲养等集约经营为主,防止草场破坏。由单纯的畜
牧业生产型向综合的生态经济型生产发展。沙区的植物性生产,兼有防护性林业、荒漠
半荒漠畜牧业、荒漠半荒漠经济类植物、药用植物的生产综合开发的产业。沙产业生产
经营的对象包括:绿洲农业、林业(防护林、林果地、沙漠灌木等)、畜牧业、特有的中
药材经济植物和纤维植物的开发利用。沙区内生长着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野
生生物资源,是发展沙产业的资源基础,适宜发展的主要产业有:沙棘产业,目前用沙
棘作原料生产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达 20 余种;酿酒葡萄产业,宁夏贺兰山东
麓最适合酿酒葡萄生长,宁夏广夏公司已建成 3 个酿酒葡萄基地;中药材及特种经济植
物加工业,沙区适种甘草、麻黄、枸杞、牛黄、芦笋、黄姜等中草药,采用新技术、新
设备、新工艺能够建成中草药基地;高效农牧业,在沙区加强沙生植物抗旱基因研究,
发展沙培、水培等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蔬菜、瓜果;观光、休闲、旅游农业。
5.2.4 改善农村环境 增加农村对社会要素的吸引力
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通过宜农区、宜牧区和沙区的
富有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吸引各种社会要素
投入,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西北过渡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资源总量减少,质量下降,森林、
草场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占

72
用耕地面积急骤增加,耕地资源总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自身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
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农村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推广,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
坏了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绝大多数畜禽粪便在积、存、送、施用过程中,不但极易造
成严重的资源流失,而且严重污染的周围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
染日益严重,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总体状况较差。大量生活垃圾却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
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贫困山区,生活“三废”随处排、猪粪牛
屎随处有、饮用水不卫生、村庄脏乱差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活环境的不良习惯
依旧普遍存在。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的
参与,开展保护农村环境的全民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其次,加强领导,科
学规划农村环境建设。过渡地区农村环境的建设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
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部门、学科和层次,需要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整体协调,部
门配合,统筹安排。第三,完善机制,保障投入。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
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综合平衡,逐年增加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生态
环境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第四,依靠
科技,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积极鼓励发展科技先导型、
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78]科学地选择适合本地条件又不破坏环境的优势产业,防止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农村
生活垃圾和畜禽废弃物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减少污染。
西北过渡地区要加快农村环境建设步伐,以生态的、洁净的新农村来吸纳社会要素,
投入农村建设。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对农村
的反哺能力还比较弱,但对于本地区的农村而言,城市却是文明、进步、富裕的象征,
城市中仍有教育、科技等大量优势社会资源正在寻求高收益的投入环境,因此,农村应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接受环境,吸引更多投入的良性循环系统。

73
第六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对策地提出要建立在西北历史、自然与文化背景之上,通过的
策的实施,要实现“帕累托改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立在城乡各自良性发展基础上的,
任何一方的发展会给另一方带来良性影响),或者实现“卡尔多改进”(改进过程中,
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总体利益得到了提升)。

6.1 城乡协调的制度设计
在经济学界,有不少学者构建了许多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的整体制度变迁过程
[79,80,81,82,83,84,85]
。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制度和教育培训等制度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因素。二十余年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对各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变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
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正在日益削弱,但
各种形式的制度改革依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渡地区城乡差距依然在扩大,应进
一步加快城乡协调的制度改革。
6.1.1 户籍制度改革宽松劳动力流动环境
户籍制度是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制度,在保证我国工业化积累方面曾经发
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该制度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
素,也是我国多年来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和地方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6.1.1.1 现行户籍制度的变迁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指从 1958 年以后逐渐发展形成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以
及物质短缺局面和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之上的一整套户口管理制度。建国以
来,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以下演变。
1951~1956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等条例并予以
实施,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掌握人口数量状况,并非体现强烈的经济职能;
1958 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主要为提供人口资料,
保障社会治安,它和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统购统
销制度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持着城乡二元结构,标志着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正式形成,但
它阻止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1984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的通知》,第二年,国家公安部印
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允许农村人口在城镇居留。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经经济

74
开始了相互融合的过程,城乡分割和封闭的格局开始被打破。这固然与制度层面上的一
系列改革有密切关系,但其主要动因之一则是农民对传统城乡分割制度的冲击。乡镇企
业首次打破了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1992 年,国家公安部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对外商亲属、投资办厂人员、被征地的农民,实行“蓝印户口”制度。
1995 年,国务院印发的《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
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此后,一些大中城市为
了吸引人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允许有一定职称、学历、技术的人才以各种方式
落户城市。
1998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提
出: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放宽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60 岁以上老人可以到子女
所在的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以及直系家属,凡在城市有
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者生活来源且居住有一定年限的、符合当地政府规定可准予在该
城市落户。
2001 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小城镇户籍制度
改革全面推进。
2002 年 2 月 25 日,国家公安部表示,中国户籍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以“合法固定的
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继续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86]
对户籍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或者被动适应,或者主动引导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
移,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阻碍越来越小,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环境越来越宽松,劳动力流通
渠道更加通畅。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2004 年为 1.2
亿,已经占据了全部第二产业岗位的 57.6%,商业和餐饮业岗位的 52.6%,加工制造业
岗位的 68.2%,以及建筑业岗位的 79.8%。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5 年 5 月快速调查统
计,目前在城镇的农民工总数大约为 8 907 万人,考虑到漏报率等因素,推算进城农民
工约为 1 亿人。[87]亿万农民进入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的行列,不仅改造了二元结
构下的封闭农村,而且也改造了二元结构下的封闭城镇。
6.1.1.2 户籍制度的影响及变革
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与束缚,以及由此产生的摩擦与矛盾,迫切要求制度
创新,以解决农民与市民在就业、社会地位、教育、社会保障诸方面形成的“一体中的
二元结构”问题。[88,89,90,91]西北过渡地区的户籍制度与全国户籍制度基本保持着一致性,
但在这里,已有的户籍制度更加固化了农民的乡土观念,进城务工农民更倾向于在省内
或近处寻找。从过去的“麦客”到现在的“摘棉工”都是如此,不利于农民市民化,不
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
首先,由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的改变不能同步进行,二
元结构的户籍管理成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自由流动迁移的制度性壁垒,阻碍建立城乡统一

75
的劳动力市场,它不利于人口的合理流动,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就业成本,也扩大
了城乡差距,延缓了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人口流动的频繁
不仅导致经济社会成本不断加大,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次,城乡户籍制度使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得不到安全保障。城市各种福利待遇
及公共资源利益的分配是与户口紧密挂钩的,农民工在就业、培训、工资、保险、教育
等方面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被排斥在城市服务体系之外。为了获得相同的就
业、教育、住房等条件,他们不得不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如子女入学就要缴纳高
额的借读赞助费,工资水平低而且经常遭受恶意拖欠,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导致了
农民与市民失去了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近两年,国家和各
级政府正加大力度对此进行整治。
第三,目前的户籍管理对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不利。西北过渡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需要大量成熟的技术工人,这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农民工。可是许多农民工在城镇工作
多年,却得不到城市身份的认可,而企业也不愿意花费资金培养劳动力转移过快的农民
工,因此难以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影响工业化进程。[92]甚至随着农产品的价
格提高,农业收成高于进城务工的收益,在某些行业出现了“民工荒”。
第四,传统的户籍管理体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户籍决定农民工不是城市的居民,
他们只有劳动的资格却难以在城市安居乐业,对于政府管理有余、服务不足、企业拖欠
工资等现状,农民工感觉不满,常常采取极端的做法。而城市居民把农民工看作二等公
民的歧视态度,更加剧了这种态势,农民工在城市没有归属感,赚些钱就回家是许多人
的愿望,导致已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出现大规模的回流现象。例如,一年一度的春运
民工流不仅给农民工本身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西北过渡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要向城乡所有劳动者敞开大门,吸引更多优秀
人才,摒弃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等级的歧视性规定,提供平等的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
保护全体公民的平等权益。目前,西北过渡地区日渐扩大的城乡差距提高了流动人口的
生存和就业成本,因此,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入。必须剥离与户籍捆绑在
一起的“户口特权”
,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营造全社会和谐共处的氛围。应围绕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并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
口流动制度。户籍管理按照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城乡
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
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农村人口在城镇登记常
住户口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单位、村(居)委会不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任何限制或附加条件,即任何一个人,
只要其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有资格办理当地户口,并依法享受当地居民的权利。
当然,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户籍改革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户籍改革的方向
必须坚持。只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城乡共享,才能打破城乡分割,促进人

76
口的公平、有序、自由流动。
6.1.2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趋向城乡公平
根据过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路径应
是由相互分割→统分融合→基本统一,最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项目齐
全、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9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的产物。虽然经济
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把农民的社会保障全包下来,可有重点的分步实施,重点抓
好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进行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的试点。目
前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迫切愿望是实现“生(存)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因此在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三项制度。
首先,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近期农村居民生活中的主体保障作用。社会保障应该是
家庭保障的补充,不能削弱家庭保障。提高家庭保障水平必须依靠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减轻农民负担和加强非正式约束。加重农民隐性负担,将会削弱家庭保障功能,再加上
目前行政的低效率,会耗散掉许多资源。
其次,分步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言,应彻底改变“个人缴
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筹资方式,强化政府的养老责任,建立
个人和国家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社会为补充的筹资机制。根据农民收入状况、集体经
济薄弱的实际和国家经济状况,目前较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比例应为农民个人
45%—55%、国家 40%—50%、集体 5%—15%为宜。[94]但鉴于西北过渡地区农民贫困和集体
经济非常薄弱的事实,该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比例应为农民个人 40%—50%、国家
45%—55%、集体 5%—10%为宜。
农村养老保险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发展乡镇的企事业单位、城乡结合部、比较富裕的
地区和有稳定收入人员的养老保险工作,这些群体对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一定的愿望,
也具有相应的缴费能力,可以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点对象。争取在老龄化高
峰到来之际,在农村普遍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框架应当是以
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性的养老与救助为辅。其实施应通过分类指导,在不同发展程度的
地区,逐步推广标准有别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基本方案,研究制定非农就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进一步修订“以个人缴费为
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管
理体制,建立市场化的基金运行机制。探索“粮食换保障”的保障方式,推进西部过渡
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可利用国家对农民补贴改革的有利时机,
开展农民直接以粮食缴纳保险费、国家用粮食风险基金对缴纳保险费的农民进行直接补
贴的改革探索和试点。
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框架与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

77
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
疗制度,从 2003 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住院费用、
住院费用+小额门诊费用不同形式的补偿方案,以乡镇卫生院和县医疗保健机构为定点
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医疗费用支出需要的筹资比例,农民年人均实际负担的筹资额应为23元—40元。据
此,要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目前比较理想的筹资水平政府和农民个人应分别出资
不低于26元/人的水平。[94]但是,西北过渡地区经济发展落后,26元的下限标准尚有差
距。按2004年过渡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43.3元计算,医疗保险应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
0.9%—1.5%,农民的医疗保障筹资额应为18—31元之间。为确保政府资金的到位,省、
市、县三级政府应承担一定比例,中央应给予该地区相应的支持。
第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效率和制度效率。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
增值和高效要求社会保障机构必须廉洁和高效。目前农村居民对有关保障部门的信任感
和预付保证金回报的预期值均不高,这也是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难以开展的重
要原因。应该加强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行政审计和民意监督,
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应该建立家庭或个人账户。
农村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适当借鉴城市相应社会保障制度。鉴于城市各
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已较高的情况,今后一般应稳定或略有提高,以利于城乡之间
的衔接。
6.1.3 教育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影响劳动者职业的选择、收入的高低、晋升的快慢等,同时,
低素质劳动力缺乏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难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转移的稳
定性较低,难以在城市中安家立业。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根本,而教育事业的发
展,有赖于教育制度的创新。
首先,基础教育制度创新。2002 年,甘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贫困生开始
提供免费教科书,2004 年,青海出台政策,2006 年西北过渡地区全面推行“两免一补”,
经费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运行。宁夏不仅完
成了中央的任务,还扩大了惠及范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论城乡都实现了杂
费全免;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生课本费和教学辅导材料免费;对 7 万名贫困家庭
寄宿学生按每人每天 1 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按小学生每生每年 40 元、初中生每生每
年 60 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下达公用经费;从 2006 年秋季学期开始,
统一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免费提供配套教辅材料。再加上
“希望工程”、以及帮助贫困女生的“春蕾计划”、帮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的开展,
西北过渡地区的教育条件正在快速改善,教育对地区经济的制约作用也将逐步减弱。
其次,农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分为政府行

78
为、学校行为和民间行为[95]。政府性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一直发挥着主体的作用,但在
内容上过分强调农业技术的培训,对非农职业技术的培训则组织不力。直到近几年,政
府才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发展非农职业技术的培训,在程序和机制上仍沿用行政的手段
进行组织协调,在政府资金有限条件下,更加制约了这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学
校行为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虽然比较系统,但其实施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且还
要有必要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保障。而西北过渡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绝大多
数农民无法接受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这一现实
相适应,但由于地方政府与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它的发展与西北过渡地区农村乃至整个
社会的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民间行为的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由于渠道不畅、资金不
足,再加之受就业结果的影响,多数人在思想上对其持有偏见,不愿意接受它。
第三,就业技能培训是继续教育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也是提高
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与劳动力文化素质具有同等重要性,对提
高劳动力就业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转移的劳动力中曾经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
力转移的稳定性较强,返回比例低,而且具有带动更多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是回乡进行
二次创业的后备军。所以,加强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具有再增值和后发优势。2003
年调查资料显示,在已转移的劳动力中,曾经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占 64.5%,人均获
取报酬收入 5017 元,比未接受培训的劳动力人均收入 2269 元高出 82.6%。
西北过渡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滞后,致使有待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传统的、低级的、简单的、收入很低的劳动,
制约其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是进城务工人员很难在城市中安家落户,城市化缓慢。随着
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
力会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加大对该地区的教育改革力度,特别是加大农
村教育投资力度,实行“两免一减”,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坚决贯彻。发展多种职
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形式,提高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素质和从业技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

6.2 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过渡地区的城乡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存在问题也亟待
解决,应积极寻求多方面经济支持,使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
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深化经济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6.2.1 金融支持
近 30 年来,中国的经济市场化推进模式以要素市场尤其是国有金融市场化的明显
滞后为突出特征。前些年,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重要经济现象的解释基本放在经济转轨理
论中讨论,核心观点是中国的渐进式经济转轨依赖于稳定的金融体系的支撑,即所谓的

79
“成本分担假说”。[96]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金融业以其掌管的货
币资金及特殊的运作方式影响着现代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更
显突出。金融资源是区别于自然资源,具有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和层次性
的特殊资源,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金融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方式
或手段。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降低金融风险,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2.1.1 金融二元结构加剧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商业、农民和市民本来只是分工不同的两类区域、产业和职
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它们是受国家统一的金融制度约束的。但我国在城乡分割
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农村和城市采取了不同的金融制度,金融资源存在城市偏向。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经济分割使大量的经济单位相互隔绝,出现“市场不完全”
,在金融
领域中表现为明显的“二元”状态,把大量企业和客户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
形成金融抑制,同时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又进一步加剧了
该地区城乡经济的差异。
西北过渡地区金融供给的“向城不向乡、向工不向农、向富不向贫”的现象有愈演
愈烈的趋势,一些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不足已发展成一种抑制,在较大程度上形成对城
乡协调发展的外在约束。具体表现在:
城区信贷资金投放量大,欠发达农村信贷资金投放量少。在西北过渡地区资金短缺
的大背景下,从基层、从农村调剂资金以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已成为金融资金体制
安排中一种固化的存在。农村信用社资金使用中,不仅存差现象大量存在,而且贷款使
用中偏离“三农”方向,
“垒大户”、投向城市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等现象突出,造成农
村信贷资金不足。2004 年末,甘肃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 1907.35 亿元,
其中工业贷款 360.11 亿元,商业贷款 203.1 亿元,农业贷款 159.55 亿元,农业贷款占
总贷款的 8.37%。农业贷款数量少,比重小,支持农牧户人均金融服务缺口仍然极大,
农村金融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国家和各地政府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增加对农业
的扶持力度。2003 年甘肃省农业贷款增加 24.20 亿元,增长 20.12%。2004 年增加 15.11
亿元,增长 10.48%。2005 年前三季度增加 35.11 亿元,增长 35.11%。[97]三年来全省农
业贷款增长势头良好。宁夏 2004 年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 71.10 亿元,农业贷款余额
同比增速达到 36.8%,高出各项贷款增速 23.2 个百分点。截至 2005 年底,青海金融机
构农业贷款为 25.35 亿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 7.49 亿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 3.97%、
1.17%。总体来看,在 2004 年货币信贷供应趋紧的宏观调控下,在新增贷款总额同比大
量少增的趋势下,西北过渡地区农业贷款依然保持增长,体现各金融机构落实有保有压
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方针,为促进西北过渡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
保障。
城乡金融机构存在差距,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西北过渡地区的城市、农村金融
体系相对割裂,金融机构的分布无论是静态存在、还是动态趋势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城市

80
偏颇。农村的金融机构基本是城市金融机构的下属和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不具备
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农村金融主体的严重缺位,导致了金融服务缺位,削弱了对乡村
的信贷、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嬗变,农业发展银行在剥离了
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技改、粮棉加工贷款等职能后,贷款逐年下降,政策性金融对
农村经济投入明显减弱,已不能体现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
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除个体工商户贷
款、农业贷款外,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在农村没有全面开办,与城市便捷的金融工具相比,
不仅新兴服务手段严重滞后,效率低下,覆盖面窄,就连在城市已广泛使用的承兑和贴
现业务在农村地区也难得一见,农户或专业户难以得到诸如在城市较为普遍的投资顾
问、项目理财和网上银行服务,农村企业尚无上市,保险在农村范围的覆盖率低,农村
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城市的水平,这无疑将影响涉农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6.2.1.2 城乡协调发展金融支持路径
首先,寻找优质项目,努力增加信贷投入。西北过渡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比
重较高,2005 年 9 月末占全部贷款的 54.0%,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
数量少、资金实力弱,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依赖度较高。同时,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
策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双稳健”的转变和“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西北过渡地区投资较快增长的政策环境会有新的变化,开工项目减少和项目建设进度减
缓,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空间将逐年缩小,客户群越来越集中,项目渠道越来越狭窄,银
行的信贷资源日渐匮乏。据对工商银行的调查反映,只有 12%的贷款客户能够给其带
来效益。因此,加强银政、银企协作,寻找“好企业、好项目”成为共同面临的重点。
金融机构应保证电力、水利、交通、城市综合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支柱行
业和企业的发展,满足大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2004 年甘肃工业贷款增加 45.6 亿元,
增长 14.7%,2005 年 1—9 月增加 2.5 亿元,增长 40.2%(注:2005 年 5—6 月工行共
剥离不良工业贷款 67.9 亿元,故可比口径增幅较高)。同时,继续加大农业信贷投入。
西北过渡地区经济欠发达,“三农”问题较之全国更为突出。农业金融要重点支持区域
特色产业发展。保持中长期信贷的稳定增长,有效发挥商业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对西北过
渡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其次,推动商业银行改革,探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一是通过股份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结构上已经得到优化,目前要引入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改善
信贷管理,保持合理信贷增长,为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信贷支持。二是
建立和完善服务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的信贷管理机制。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开发
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加强与政府、信用担保公司沟通协作,完善为中小企业
服务的融资体系。2004 年末甘肃省中型企业 156 户,小型企业 2374 户,中小工业企业
工业增加值占到 44.9%,信贷市场空间巨大。三是突出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
金融的各自优势,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

81
主力军,2005 年 9 月末西北过渡地区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已经占到全部短期农业贷款
的 84.5%,人民银行仅对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余额已经达到 43.04 亿
元。在积极探索新的支农信贷方式,发挥小额信贷的支农效用方面。宁夏农村信用社“千
村扶贫开发工程”,以自治区政府提供保证(自治区财政每年从新增的财政扶贫资金中
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作为扶贫小额贷款的担保资金),为宁夏的 1026 个贫困村中的贫困农
户提供小额贷款,使 3 万多贫困户发展了生产,增加了收入。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
施货币区域调控和产业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发展银行应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实
施适度差别的区域产业信贷政策,有效调动农业资源,为地区农业提供信贷支持;农业
银行在坚持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信贷零售业务发展与
信贷集约业务发展相结合,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健康
发展,不断增加农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方
面发挥金融服务的主导作用。
第三,积极推进西北过渡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保持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市场
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好,信贷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
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反之,则会引发资金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因此,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对促进西北过渡地区协调健康发展尤为紧迫。一是政府主导,银行推
动,多方协作。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在政策引导、法制执行和信用制度、建设主体等方面提出规划和方案,并通过金融机构
的宣传推动和多方面的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信用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资
金投入不足制约该地区经济金融发展落后的局面。二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金融
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核心,加快企业、个人
信贷诚信制度建设,整合社会评信机构资源,促进信用资源共享,为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创造公平、合理的社会信用环境。
6.2.2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转型是整个产业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规律性表现
在:从生产要素密度看,转换的次序是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
知识技术密集型;从三次产业看,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采纳新技术成
果看,由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新型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混合发展产业;从产出结果看,
由低附加值、原材料粗加工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业转换。总之,产
业结构的演进就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级换代循序发展的进程。
6.2.2.1 过渡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目前,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有以下特征:
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技术水准存在着“三多三少”,
即低附加值的产业多,高附加值的少;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的少;传统技术占有量多,

82
高新技术少。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产品加工深度不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发
展滞后,成为弱质产业,难以形成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另一方面是单一的资源型经济,
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造成经济的不稳定,甚至出现结构性衰退。
农牧业基础地位薄弱,农业结构不合理。西北过渡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区,社会
的封闭型和生产的分散性,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在这里仍
占有决定性地位。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物质技术条件差,小型分散的生产模式难以使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获得突破性提高。在种植业方面,低质产品供大于求,粮食出现阶
段性过剩。在大农业结构上,草原面积广阔,但畜牧业产值不足农业产值的一半,所占
比重显然过小。林业、渔业也未得到应有发展。农业区各地种植结构趋同,县域经济缺
乏特色,地区乃至农户存在明显的自给性,在农业深度开发上缺乏实力,经营规模小,
地区优势没有很好形成。
第三产业落后。第一层次中的交通是“颈瓶”
,商业受体制与观念的影响,发展远
不尽人意;第二层次中的居民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缓慢,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
远;第三层次中科教文卫部门,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同时并存,存在着一些令人费解的
矛盾与问题;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有待进一步发展并不断提高质量。
三次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过渡地区三次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度呈下降趋
势,总体仍处于弱协调的范围内。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低。根据现代化
趋势和要求,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有机构成不高,生产力水平低;第三产业虽
然比重较高,但却是行政事业单位样样俱 ,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产
业发育明显不良。
从以上特征分析,西北过渡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产地分散,加之长期以来的产业政
策,骨干产业形成了一些孤岛式的、组织结构散乱的企业。一些资源开发型大企业的产
品直接输出外地,生产链条在外地延伸,外辐射能力强,流出产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
流入则以机械电子产品及轻工产品为主。这些企业在本地区产业链短,加工层次低,普
遍与周边地区企业关联度小,主导产业旁侧影响远未到位,使得规模经济严重受阻,专
业化水平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既不能有效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较少得到地方企业的
配套性服务,对其区经济的带动能了弱。工业结构内部也形成了二元化局面,轻重工业
比例严重失衡,1997 年为 23 比 77,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一直居
高不下。城市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近年来,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尽合理,现有产业结
构技术层次低,产业组织结构小而散、集中度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同构、技术同层次
现象严重,规模经济效益很差,削弱了主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之,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短缺严重,已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从而使西北过
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可能面临国家投资不足、区域自我积累能力不强、吸引外资引力不
大的困难。

83
6.2.2.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联合
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三次产业的协调化发展,并非主张简单地去追
求比例关系的平衡。比例标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有效的,但是针对一个地区而言,追
求 “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将造成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和分工效益受损。产业结构作
为一个资源转换器,[98] 使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生产条件之上的三
次产业间的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必须提升第二产业。首先要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工
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尊重市场选择的前提下,以优
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延长特色经济链条,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群,
推动资源主导型结构向市场主导型结构转变。同时,把工业结构优化与农业、农村经济
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工农业联动互促。并且用工业化理念谋求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促进工业化的加速实现为目的。优先大
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通信业、金融业,以及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
专业性服务业等等。同时立足于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教育卫生等薄弱环节,促进
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以利于农业的现代化。
以市场有效作为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建立优势产业群。目前西北过
渡地区工农业产品普遍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消费弹性低、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形成
市场覆盖面广、附加值高、为最终消费服务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大部分工业品供过
于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因此,必须针对各类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优化产品结构,
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优势产品,限制、减少或退出产销衔
接不好的产品的生产,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西北过渡地区区
域的优势产业群,着重发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通过区际贸易交换,在区域外实行产业
链的衔接,重点发展的产业,特色农业和轻加工工业、采矿业、高耗能加工业、高科技
产业等。矿产品就地加工后,资源的有效输出能力将会提高,从而减轻交通要素对资源
流动的约束力。在西北过渡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产业对高科技类产品的需求会有更快速度的增长,鉴于高
科技产业是高“收入弹性”产业,同时又是高生产率上升的产业,因此,加快发展高科
技产业就能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并逐步缩小与先进区域的差距。
以技术进步为西北过渡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着力于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
造。当前农村科技发展的核心就是提高乡村工业的技术含量,推广普及最新农业生产技
术、新品种和新方法,使农村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贡献率跃上一个新的水平。科学技术的
进步及其生产性应用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动力。目前,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各个产
业部门的广泛渗透,使各个产业内部的技术含量增大,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
以使区域传统产业发生逆向回归,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原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
集型产业,由于高新技术的改造,可以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传统农业,

84
由于现代化生产工具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农业生产车间化、工厂化和
离土化的趋势;由于新技术的投入,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项目实现了信息化,出现了
如电子商务、电子银行、远程教学等信息化服务。这些趋势为传统农业和服务业的改造
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化在当前则更显重要而紧迫。该地区一直以能
源、有色、石化、机械电子为支柱产业,这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大多都面临科技水平低、
设备老化,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要保持这些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必须用高
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这些企业进行改造。重点放在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产品知名
度高、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骨干企业上。通过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最终
实现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城市分布趋向( 特别是大城市) ,
所以,城市发展模式应该把增长极放在城市空间,但城市又不能孤军奋战,单向前进,
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将产业链条和产品价值链条向
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扩展,通过“让渡”一部分发展空间,达到提升自己、辐射周边的目
的,增强了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小城镇和农村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
增加了城市工业化的原动力和消费需求,带动了小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
一体化进程。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6.2.3 人力资源配置
无论人类经历什么样的社会阶段,都存在着地区间自然、人文环境和劳动收入水平
的差异。只要地域间相对劳动收入及生产生活环境处在一个非均衡的状态,劳动力跨区
域转移就必然会发生。从社会角度来看,劳动力的转移并由此引发的劳动力资源的再配
置,会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状况得以改善。劳动力转移导致劳动力由较低收益满足向
较高收益满足方向转化。[99,100,101]劳动力转移服从成本—收益原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
遵循的基本法则是迁入地收益应大于迁出地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102]
农村劳动力的移动,需要支付巨额(相对于农民的低收入水平而言)成本。转移成本
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包括:直接生活成本、交易成本、办证成本和培
训成本等。隐性成本包含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具有一
次性先行付出,而收益却在随后时间里逐次收回的特点,再加上现存社会保障制度的失
衡,所以,转移具有一定的风险。据调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外出劳力多出自收
入较低的家庭,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外出劳动力多出自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家庭,
而不是低收入家庭,没有经济上的能力来支付转移成本和承受转移风险是原因之一。[103]
6.2.3.1 人力资源特征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就业不充分。西北过渡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0%以上,城
镇化水平很低,1995 年后农林牧渔从业者的绝对数量开始下降,虽然劳动力转移有加
速的趋势,但增速不明显。[28]西北过渡地区国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者的素质低下。如

85
表一。[10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9 年,西北过渡地区 6 岁及 6 岁以上人口
中,平均受教育年限 6.3 年,分别排于全国的 27、29、25 名。青海是唯一的文盲、半
文盲率上升的省份,从 1990 年的 40.04 到 1998 年的 42.92[105]。 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
更高,青海为 23.45%,地处偏远的牧区玉树高达 73.1%,全省百分比高于 60 以上的有
15 个县。甘肃省 86 个县(市)中乡村文盲率达到 30%以上的有 11 个,民族地区占了 8 个,
最高的是合作市,达到 50.31%,与城镇人口文盲率(11.95% )之间的差距高达 39 个百
分点。[106]
15
表 6-1 1999 年西北过渡地区人口及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比较
6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 在业人口平均 大专以上文化者
[107]
省(区) 受教育年限 受教育年限 占在业人口比例
全国排序 年限(年) 全国排序 年限(年) 全国排序 ‰
宁夏 25 6.63 25 6.72 16 0.06
甘肃 27 6.33 27 6.14 20 0.05
青海 29 5.93 30 4.76 13 0.07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2000 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人才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甘肃省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2001 年甘肃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68.28
万人,占总人口的 2.67%,比平均水平低 0.94 个百分点,在西北五省区中列倒数第一。
全省科技人员 39 万人,中小学老师 23 万人,在技术科研工作一线的只有 6 万人,其中
[108]
具备创造能力的不足 2 万人。 从人才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城乡分布不均,人才过于
集中在城市,80%的人才和科研机构集中在省会城市兰州、西宁、银川;从所属部门看,
大部分人才集聚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机关团体当中,民营企事业单位中人才缺乏。
甘肃民族县天祝县 24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职称者仅占 0.5%;从行业分布看,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教育系统,作为农业省份,农、林、水、牧业方面的人才严
重缺乏。西北过渡地区少数民族教育领域人才匮乏,特别是初级教育,老师分不来,留
不住,中学毕业生教中学生的现象仍存在。
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与低素质劳动力流动受阻相反,西北过渡地区高素质人
才外流却极为严重。其流失路径是:从农牧区流向中小城镇,中小城镇流向省会,省会
人才流向沿海地区。甘肃每年在省外院校培养的非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回归率只有
50%左右,其中工科类毕业生回归率不足 40%。[106]青海每年考入外地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中返回的人数不足 20%。[109]20 年累计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数(含教师)估
计在 5 万人以上。[110]据对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近五年,
跨省调出的高层次人才是同期从省外调入 2 倍还多。从 1988 年到 1991 年底的 6 年中,

15
1.全国排序项,人口基数大的为先。 2.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项时间为 1998 年。

86
甘肃每年人才流动“逆差”2000 人左右。流失者大部分是 25—45 岁之间层次较高的中
青年骨干力量,而补充的人员大多是本地区的毕业生,以及通过夜大、函授、自考等人
才,在水平与层次上与流失的人才相比要逊色的多。因而出现了中青年科技人员青黄不
接的人才断层现象。
6.2.3.2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失是最为严重的损失,它直接削弱了西北过渡地区经济
发展的后劲,拉大了该地区同中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
断优化我们的人才环境,开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形成一个综合的、配套完
善的人才环境。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在西北
过渡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中还没有深入人心,许多人一提资源就是
自然资源,一谈开发就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往往视而不见。
在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下,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体现。为此,必须转变人才
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有所成就的人才与具有潜能的人才并重,区域内人才与区域
外人才并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与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的专门人并
重。事业留人,变管理约束人才为激励服务人才,为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提供优良环境。
另外,要给农民以平等的身份,承认农民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这是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的必要前提[111],同时,农民工也要加强自我修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心理
上树立城市主人翁的信念。[92]
加大基础教育和培训的力度。西北过渡地区义务教育程度低,年限短。要加大政府
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 年西北过渡地区
已经全面推行“两减一免”,建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地方政府要大力
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投入新机制。要合理确定基础教育、职业技
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例,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基础义务教育、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针对西北过渡
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农业、环保、技术工人以及金融、保险、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大培
养力度,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以实用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建立新型农、牧区教育结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
资源开发要以实用技术和经济管理技术培训为切入点,改变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体
制。可以考虑在贫困地区将 9 年制义务教育改为“8+1”教育模式,即学生通过 6 年小
学和 2 年初中教育后,再用 1 年时间学习畜牧养殖、经济林果、病虫害防治及商品经营
等农、牧区实用技术,使受教育者在校期间就能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毕业返乡后具有
相应的劳动技能。要着力建设好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培训体系、示范体系和服务体系三
位一体的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网络优势,科技部门的技术优势,教
育部门的师资优势,通过重点培训来带动、影响整体提升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用人

87
才开发工作。
稳定和盘活本土人才资源,充分开发现有人才潜力。西北过渡地区自然环境差,经
济基础薄弱,这些对人才的吸引明显处于劣势,缓解人才资源缺乏和素质低的状况,应
着眼于稳定和盘活本土人才资源,打破论资排辈,大胆使用本土人才,发挥现有人力资
源的整合优势。有计划地派遣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利用东部人力资源优势
加速培养西北过渡地区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加大力度留住人才。例如前苏联
在开发西伯利亚之初,该地区人才的工资为其他地区的 140%,到最后变成了 2.2 倍。
西北过渡地区民族地区要重视培养本民族师资队伍,民族师资大都通晓本民族的语言、
文字、风俗习惯,热爱故乡,是发展民族教育的稳定的中坚力量。
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变“落户式”为“候鸟式”,采取兼职、
季节性短期工作、契约化合作开发和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成果转让等多种方式引进人
才智力。比如:现在北京人去西藏,晋升一级职务,双份工资,户籍不动,3 年后可以
自由回来,这一政策制度出台以后,很多人踊跃报名。正是因为可以自由地离开,才有
人愿意来,若人来了后就阻挠离开,那后人谁人敢来。只有形成“请进来,送出去”良
性循环,才能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宽松的人才交流环境,
重视发挥“银色人才”的余热。在国外特别重视对老年人才的开发,并取得了成功
经验。在西北过渡地区也有着一大批离退休的高级人才,他们最熟悉省情、区情、乡情,
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资源,要在搞好老年人才的医疗保险、
服务管理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例如西北师范大学一些离退休教师在育才
辅导学院的基础上,创办民办二级学院—知行学院,促进了甘肃省民办高校的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批地进城,新城市(镇)将周期性地出现,城市数目会愈来愈多,
一方面,已有城市的规模经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前去就业,从而使得城市以及城
市的外围不断向外扩展,运往城市的农产品运费升高。另一方面,运费升高促使新城市
在城市外围的某个区位出现,以便于减少运费满足本地消费物资的需要。当两种经济力
量趋于平衡时,新城市诞生了。上述过程按自组织方式不断循环。[112] 因此,人力资源
的合理配置,可加速农村的城市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共同创造
人力资源流动的良好环境。例如 2006 年新疆棉花成熟时,兰州铁路局及时加开进入新
疆的采棉民工专列,票价较低,服务有针对性(比如在列车上宣传预防艾滋病常识),
有效地满足了农民工的需求。

6.3 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
要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社会融合,消灭城乡居民在参与国家政策、决策方面
的差别,在生产关系上体现共同利益,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
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88
6.3.1 文化碰撞及城乡文化整合
文化的协调发展,是要城乡文化融合,努力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使整个社会
成员都充分享受现代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穷困、
疾病丛生的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重经济建设,轻文化生活。我国用于文化发展的资
金一直偏少,从 1998 年到 2002 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为 323.87 亿元,仅相当于教育
事业投入的 1/70、科技事业投入的 1/10,在 2003 年 94.03 亿的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
72%,而农村文化只占 28%,我国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 2 元[113]。协调城乡文化建
设,是协调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共同目
标就是要以文化的平等自由交流为主要内容,在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过程中实现主
体对自身价值的内在认同。过渡地区城乡文化也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6.3.1.1 城乡文化差异
城乡精神文化层面的对立。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具有多元性、开放性、新
异性的特点,是人、物、信息汇集的地方,人口流动频繁,有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和新观
念,创造出多元混合的开放式的文化环境。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价值和人
格尊严,有利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民主和独立意识强烈,缺乏紧密统一的整体
联系。相对而言,农村文化带有很强的封闭性,农村的自然村是在血族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后来逐步形成地缘性的“超族村庄”,[114]人们首先依照血缘关系相互辨认,地缘可
以看成是血缘关系的放大及投影。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人们也要“模拟”血缘关系—认
干亲,拜兄弟,并让其发挥类似血缘关系的作用。珍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家族文化
与宗族文化突出,多以姓氏为群落居住,不同姓氏的人基本不相往来。[115]正如人类学
家雷得菲尔德所说:
“一个人学会的做事和思考的方式和另一个完全一样。换句话说一
个人所知道并相信的东西也就是一切人所知道和相信的东西”。[116]重群体轻个人,强调
彼此依赖,有利于团结协作,但束缚了个人的能力和自由,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
心理、生活方式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缺乏创新,对于外来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
绝。城市的文化特质多具理性化、世俗化、容忍性,大众艺术活跃,流行时尚多变;乡
村的文化特质则多感情性、传统性、外显性、拒斥性[117],宗教观念、宗亲观念等重于
城市,艺术形式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城乡行为文化层面的对立。城市里的一切重人为,尚人力,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统
治与征服,讲求效率,尤为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而传统乡村守四时之变,信万物有律,
崇拜和敬畏权力,勤俭克己,忽视技术技能,缺乏时间观念,办事效率不高;城市人多
数善抓机遇,不怕冒险,讲究实惠实利,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而乡村深受以和为
贵以及重义轻利思想影响,做事求和、求稳,不易冒险,因而民风淳朴。在城市,职业
是人际关系的纽带,商业交往广,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118],人际关系复杂而间接,
交往面广但趋向表层和短暂。而农村人以地缘、血缘为纽带,交往相对固定、持久而深

89
入,社会关系越亲密,对等的交换也越少。[119]
城乡制度文化层面的对立。西北过渡地区制度文化形成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尤为
明显。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城乡隔离制度,农民与市民也形成了两种身份两种待遇,
城乡分割为两种社会形态和两大利益集团。而从城市和乡村的内部社会结构和规范来
说,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是由职业、级别、职称、文化水平、身份地位等因素决定的,
社会行为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公共道德约束。乡村居民社会结构多呈家族式,有既
定的谱系和辈份,宗法和某地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传统伦理习惯规范势力较大,相
形之下,法治观念略显淡漠。
城乡文化阵地上的差距。西北过渡地区一些地区农村的乡镇文化中心或文化馆
(站)、村文化大院或图书室等,建成率极低,投入严重不足,很难开展活动。不少地
方农民一年看不到一两次电影,农村文化信息的传播非常困难。现在虽然电视在农村普
及率有所提高,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但人们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接收而不是共同
创造文化的主体。而且目前电视节目多数以城市生活为内容的娱乐节目,与农村群众息
息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少。而城市中由于电视、网络等设施齐全,有电视台、报社、艺术
团体等新闻文化机构,有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有关活动可以通过电视等方式及时的
指导。
6.3.1.2 城乡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不同的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并各取所需、优势互补的过程。加
强城乡关联,促进城乡文化整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建章立制,提高农村文化管理的水平。政府在文化形成和发展机制中要为文化的创
新和传播提供一个空间和平台。各级政府在制定本地区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时,要把农
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之中,在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向农村倾斜,切
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
点,改革大众传播体制,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好县
乡文化馆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教育培训基地、文化中心等农村文化设施。引导、
规范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
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以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逐步提高农民文
化生活的质量,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追求文明生活。观念的改变是很难一蹴而就的,日积月累
的沉淀和耳濡目染的浸润必不可少,这就凸现了教育的重大意义。教育能迅速提高人口
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由此把文化的享受、文明的追求、优美的环境等自
觉地视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自觉地追求新的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无疑会促进观念的
转型,从而加快乡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可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
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心理、文明的言行。重视乡村教育建设,增加乡村教育

90
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实现观念更新的关键。
城市在保持先进性的同时重视文化寻根。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更加重视文化的依
托,自信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乡村传统进行批判的继承,保留其重精神、重礼仪、
重德行、崇尚天然和谐、崇尚“温良恭俭让”的人文主义精华,[120]剔除封建主义、官
僚主义、宗法主义的糟粕,从而既维护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和整体性,保持历史、民族和
地域特色。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之上,与区域背景、时代精神和世界主流相结合,谋求
文化的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完美契合。在西北过渡地区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资源,农村节
庆文化、民俗文化和山水风光或历史文化遗产、生态园区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合、
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可对城市居民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陶冶性情,凝聚民族精神,体
现兼收并蓄、博人精深的文化蕴涵。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农村在自信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摆脱愚昧。二十世纪中期,毛泽东把农村文化应
用得淋漓尽致,这使得农村文化在当时那个时代相当自信。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农村对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应自信的继承、发扬、光大,对传统文化屈从于天命、神
道及国法、家规和一切传统的权威,不敢越轨的糟粕也要坚决予以剔除,[121]有选择的
吸收城市工业文化,立足乡村实际汲取有益、有利的部分,以竞争公平、科学昌明的现
代文化来革除封建糟粕,摆脱愚昧,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严重。越靠近城市文化消
费水平越高,农村文化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实施协调城乡文化发展战
略,就要充分利用、注意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镇的梯次
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6.3.2 民族宗教特征保持与融合
西北过渡地区是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向中原传播的通道和起点,本地的原始
信仰又和外来宗教融合在一起,形成宗教和原始信仰相融合,表现出多元化特点,形成
宗教和原始信仰相融合,宗教与经济活动相交叉的特殊的文化景观。[45]其中最有代表性
的是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教流行的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东乡、撒
拉、保安等 10 个民族聚居地区,阿訇在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他不仅是当地
宗教领袖而且是政治与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农民的经济活动影响极大。该地区宗教关系、
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间,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
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友好。宗教在地区民
族融和与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多民族、多宗教并存。民族的产生和形成,其精神生活必然伴随着宗教信仰的初级形
态—原始宗教;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则往往选择宗教信仰的高级形态—人为的系
统宗教。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各民族,在宗教信仰的选择上,体现了这一特点。伊斯兰教
和藏传佛教长期在西北过渡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伊斯兰教,在伊斯

91
兰教流行的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 10 个民族
聚居地区,阿訇在社会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他不仅是当地宗教领袖而且是政治与
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农民的经济活动影响极大。多元文化在西北过渡地区交融,佛教、
景教、袄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种中国的民间宗教都可在这里寻觅到各自的历史印
证。同一地区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伊斯兰教占绝对优势的宁夏西海固地区,
佛教、道教及基督教有一定发展。如陕西、甘肃、浙江移民把基督教、天主教带入宁夏。
这些移民到新居住地后,由于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活动场所。在藏
传佛教地区,出现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宗教。
宗教关系复杂。西北过渡地区的宗教、教派间关系复杂:原有宗教与现有宗教之间的
关系;有优势地位的宗教、教派与其他相对弱势的宗教、教派之间的关系;传统教派与
新近发展的教派之间的关系。随着本地区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各利益集团的力量发生
着重大改变,宗教关系和教派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势必带来宗教的分
化,宗教格局的变化引发宗教关系的变化。过渡地区的宗教、教派间关系,较过去更为
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宗教之间、教派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对该地区社会稳定
与发展极为重要。
民族宗教特征的保持。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以及过渡地区存在的其他宗教,其普世
关怀及道德教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价值,它们可以继续发挥传统的终极关切、
情感慰藉、道德教化、行为自律、文化交流等社会功能,有助于消除社会现代化过程中
出现的某些弊端。伦理规范方面,宗教的教导、训诫、仪轨吸引了众多的信教群众,宗
教道德和伦理规范的神圣性对信徒有较强的约束力。情感慰藉方面,为数不少的人难以
适应社会变化,尤其那些经济收入较低、健康状况不佳的民众,需要诉诸宗教以寻求心
理安慰。社会救助方面,各大宗教都开展了捐资修建公路、资助失学儿童、关爱艾滋病
患者和劳教人员等活动,为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提供帮助和服务。应当充分肯定宗教中
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宗教界及普通教徒参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西北过渡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45]
构建多元平衡的民族宗教生态。民族融合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
一般而言,民族融合首先表现为民族的迁徙,这种民族迁徙使各民族错居杂处,为各民
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提供条件。由于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随之出现的是生
产、生活方式的趋同和语言的渐变,最后是意识形态的趋同和对新的民族集团的认同。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中的
一个主要内容。西北过渡地区作为一个历史民族区域,长期以来是各种民族分化聚合、
互动重构的重要舞台,历史上一次次的统一与分裂,使彼此疆界不复存在,民族迁徙与
民族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强,这不仅为以后该地区多元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

92
础,同时也为该地区各民族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创造
了条件。[122]以民族、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的西北过渡地区正出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势态。中国的现代化主
要在于西部的现代化,过渡地区的现代化最重要、弘扬和培育其民族精神,创建多元平
衡的民族宗教生态,克服不稳定因素,以进取精神创造和发展和谐社会。

93
第七章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关系的未来—结束语

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
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
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
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
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
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目
前,过渡地区城乡发展存在诸多不协调方面,今后的城乡应向着以下方向发展:
城乡社会融合,消灭城乡人民在参与国家政策、决策方面的差别,在生产关系上体
现共同利益;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受教育程度、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居
住水平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同。
城乡经济融合,城市发挥中间纽带作用,将大工业和农村工业合理布局。乡村接受
城市的部分功能,成为城镇的功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三大产业在城乡
之间广泛联合,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繁荣城乡经济局面,形成城乡之间
统一的市场体系,从而使城乡之间互具引力,确保城乡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城乡在空间对比上差距不显著,输入、输出关系合理,物质、
能量循环途径完善,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使城市
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
城乡人口融合,根本改变农村居住着大量农业人口、城市聚集着拥挤的工业人口的
畸形状态。城乡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和迁移,城与乡、居民与农民不存在制度上的限制,
只不过是居住地点和职业分工的不同。
城乡文化融合,努力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使整个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现代精神
文明,从根本上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穷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城乡空间融合,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景观对比在一个更大尺度上呈均质状态,城
乡间建立完善通达、快捷的交通、通信网络,城乡联系有序。

94
参考文献

[1] 陈新海.甘宁青民族关系的基本框架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 1998,(4):14–18.


[2] 李应中,尹昌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A].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土地司编.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报告[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3] ADMASSIE A.Child labor and schooling in the context of a subsistence rural economy:can they be
compatib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3,23:167–185.
[4] YAO Shu–jie.China’s rural economy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problems and growth
constraints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354–360.
[5] ROZELLE S,HUANG JI—kun,ZHANG Lin – xiu.Eerginges for growth in China ’ rural
economy[J].Mathem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1,33:577–596.
[6] KIM K,MOON S W. Foreign Reserve Crisis and the Korean Industrial and Structure—A CGE
Approach [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1,33:577—596.
[7] TALASLIDISA D G,MANOLISA G D,PARASKEVO–POULOSA E, et al. Risk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under extreme transient loads[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4,24:435—448.
[8] MICHAEL P.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 [J].Structural Change Economic
Dynamics,2003,14:427—448.
[9]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 Fujita, M., P. Krugman, and A. J. Venables. The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Mas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
[11] Dymski, G.A. On Krugman’s Model of EconomicGeography. Geoforum, 1996,27(4):439–452.
[12]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98,(2):53.
[13] 张小雷.塔里木盆地城镇的地域演化[J].干旱区地理,1993,(4):16.
[14]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5] 周希五.宁海记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16]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第八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
[17] 乔乐中等. 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与交通发展分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编.中国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C]. 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 – 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483–499.
[19] Henderson, J.V. Urban Development: Theory, Factand llusion.Oxford(UK):Oxford Univ.
Press,,1988.31–53.
[20] Henderson, J.V. Ways to Think about Urban Con–centration: Neoclassical Urban Systems versu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 19 (1 & 2):31–36.
[21] 芮杏文,孙永俭,黄英达.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8,(8):9.

95
[22] Henderson, J.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Th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
64(4):640–656.
[23] 宁夏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Z].
[24] 李全武.加入 WTO 与西北农业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1):12–16
[25] 霍利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6] 胡士华.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5,(10):40–42.
[27] 王旭明.宁夏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途径[J].宁夏社会科学,2005,(2):54–58.
[28] 李树基.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甘肃农业,2003,(10):7.
[29] 康春燕.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开发研究,2002,(3):61–62.
[30] 王旭明.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J].宁夏党校学报,2002,(1).
[31] 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M]. 陶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2] 国家统计局.2004 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3] 薛兴利,厉昌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与统筹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06,(3):38—44
[34] 王梦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政策取向[J].2006,(4):1–10.
[35] 贾明霞.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3–17.
[36] 张波.西北农牧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7] 顾朝林,石爱华,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兼论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
新趋向[J].地理科学,2002,(2):129–135.
[38] Krugman, P. O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c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3, 37: 293–298.
[39] 青海省统计局.2005 年青海省统计年鉴[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40] 孟永鹏.甘肃探求资源接替之路.国土资源 2006,(1)34–35.
[41] 邓志涛.西部情节[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5.
[42] 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J].西北民族研究,2001,(1):142–146.
[43] 王 三 北 . 甘 宁 青 民 族 地 区 自 然 环 境 对 民 族 关 系 的 影 响 [J].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1(3):76–80
[44] 青海省教育厅,青海民族学院赴果洛调查组.雪山的呼唤[R].西宁,1994.
[45] 杨桂萍.对甘肃、宁夏、青海宗教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宗教 2005,(6):54–55.
[46]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7]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8] 甘肃省统计局.2005 年甘肃统计年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49] Dymski, G.A. On Krugman’s Model of EconomicGeography. Geoforum, 1996, 27(4):439–452.
[50] Green H L. Hinterland boundaries of New York and Boston in Southern New England [J ]. Economic
Geography, 1965, 31:283
[51] 顾朝林,刘志红,万利国.济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J].地理科学,1992,12(1):15
[52] 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课题组.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区域
经济发展(续)[J].开发研究,2002(3):35.
[53] Krugman, P. Urban Concentration ’ : 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ransport Costs.

96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1996, 19(1&2): 5–30.
[54] 刘春艳,白永平等.甘宁青段黄河经济带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62–65.
[55] 邓卫.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建设[J].城市研究,1997,(4).
[56] 张 凌 云 . 试 论 有 关 旅 游 产 业 在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中 地 位 和 产 业 政 策 的 几 个 问 题 [J]. 旅 游 学
刊,2000,(1):10–14.
[57] 赵长华,戴赣华.韩国旅游业何以获得飞速发展[J].旅游科学,1998,(2):44–46.
[58] Inskeep E. National and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M]. The Hugue: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4.
[59] Getz D. Tourism Planning and Research Traditions, Models and Fu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 Travel Research Workshop[M]. Bunbury, Australia, 1987.
[60] 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4)47–52.
[61] 肖笃宁.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5):453–461.
[62] 高华君.我国绿洲的分布和类型[J].干旱区地理,1987,(4):25–29.
[63]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98,(2):31–37.
[64] 陈隆亨.荒漠绿洲的形成条件和过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3):49–55.
[65] 侯平.试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3):272–279.
[66] 蒙永胜.建设绿洲新农村中的城乡互动–以乌昌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6,(11):108–109.
[67] 陈正江,韩德林.绿洲经济生态系统及其研究方法[J].干旱区地理,1992,(15):12–18.
[68] 洪绂曾.中国草业发展与草业科学[J].草业学报,2001,(10):20–26.
[69] 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4):318–332.
[70] 蒙民.开发西北与牧畜[J].开发西北,1934,(3):22–24.
[71] 史念海.河山集(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2] 陶克.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J].理论研究,2006,(2):2–5.
[73] 黄文秀.资源互补潜力巨大–草地资源开发潜力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
与对策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74] 贾文龙,刘慧.发展沙产业是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J].防护林科技,2007,(2):31–32.
[75] 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6] 赵光平,王连喜,杨淑萍.宁夏区域性强沙尘暴短期预报系统[J].中国沙漠,2001,(2):175–181.
[77] 韩蕴,石媛媛.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之路[J].北京农业,2006,(11):41.
[78] 杨良山,王国法.加快农村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2):78–30.
[79] 樊纲.论改革过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80] 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于国有不能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0,(1):11–
21.
[81]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
[82]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J].经济研究,1998,(1):37–41.
[83] 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41–50.
[84]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5):3–11.
[85] 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 2004,(5):130–140.

97
[86]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变迁[N].中国经营报, 2001–06–26.
[87] 朱宝树.人口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9–34.
[88]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89] 费景汉,拉尼斯.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90] 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91] 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2] 李斌,周庆芬.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正名”[J].理论界,2006,(1):25.
[93] 胡铵钢.利国利民、长治久安的奠基石[J].改革,2001,(4):12-18.
[94] 薛兴利等.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与统筹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06,(3):38-44.
[95] 张 小 明 , 谷 小 勇 . 我 国 农 民 职 业 教 育 供 给 现 状 及 发 展 对 策 [J]. 河 南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3,(4):35–37.
[96]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 1997 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97] 甘肃省统计局.2005 年甘肃统计年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98] 陈 兴 鹏 , 胡 军 .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合 理 化 与 甘 肃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优 化 [J]. 兰 州 大 学 学
报,1999,(3):160–164.
[99] 符刚战.中国:劳动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0] 陈惠雄.人才流动中的知识定价与地区失衡[J].经济学家,2003,(2):72–77.
[101] 潘振民,罗首初.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02] 王蜀磊,王艳萍.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制约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56–59
[103] 崔 丹 . 甘 肃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过 程 中 应 关 注 的 几 个 问 题 [J].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06,(5):6–10.
[104] 侯 慧 清 . 关 于 青 海 省 人 力 资 源 现 状 与 开 发 利 用 的 几 点 思 考 [J].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2002,(1):53–58.
[105] 国家统计局.2000 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06] 贾明霞.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3):13–17.
[107] 蒋志学,陶静.西部地区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1,(2):14–15.
[108] 王永斌,蔡中宏.甘肃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聚集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2005,(6):26–30.
[109] 顾华祥.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青海经济研究,2003,(1).
[110] 李具恒,白奉源.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本问题[J].西北人口, 2001,(3):29–31.
[111] 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12] Fujita, M. and T. Mori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7, 27:399–442.
[113] 张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输血”[N].人民日报,2004–11–03.
[114] 胡筝.西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分析[J].特区经济,2005,(2):118–119.
[115] 翁志超.城市文明秩序的重建论城乡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商场现代化,2004,(10):85–86
[116] 叶南客.边际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7] 魏新文,姚继韵.城市社会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98
[11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119] 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20] 祝影.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文化探析[J].探索,2003,(3):115–118.
[121] 吴业苗.农民观念结构的分化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4,(1)5–9.
[122] 秦 永 章 . 元 代 甘 宁 青 地 区 的 民 族 杂 居 与 民 族 融 合 [J].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05,(3):54–60.

99
致 谢
论文即将梓行,心中颇多感慨,回顾求学历程,道路亦算曲折,艰难

的跋涉中,四方扶持使我必于此称谢八方。

值得庆幸的是得遇良师。我的导师樊志民先生,以其渊博的知识、睿

智的洞察力,为我选定研究方向,使我能立足于自身优势进行科学研究,

为我今后的事业铺平了道路;同时论文从编写大纲,构建框架机制最后的

撰写修改,字字句句包含着先生的关爱和悉心的指导,凝聚先生的心血。

从师数年,学到的不仅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先生为人之正直无私、治学之

一丝不苟,深厚的学术功底,都是我非常敬仰,终身受益。

值得庆幸的是能在农业历史研究所这个人文氛围极好的环境中学习。

张波先生、邹德秀先生时常过问我的工作与学习,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冯凤先生和朱宏斌老师始终关注我的论文的写作,常能指点迷津,使我豁

然开朗,并逐字修改拙作,破费心血,感激之情不可言谢;卜凤贤老师、

郭凤平老师多次与我探讨论文写作并提出建议;王征兵老师、李世平老师、

王礼力等老师传道授业之恩;人文学院和经管学院领导与所有老师的支持;

吴宾、赵常兴、谷小勇、白俊超及农业历史研究所诸位师兄弟姐妹给我的

关心与帮助;崔雨、安鲁等为答辩事宜在酷暑中奔忙;我的亲人在我生活

和学业中给与我极大的帮助。临近毕业,在此谨向一切关心和帮助过我的

人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罗 丽
二 oo 七年六月十日

100
作 者 简 介

罗丽,女,汉族,1968 年 2 月出生,甘肃天水人,中共党员,1990

年毕业于天水师专中文系,2002 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史专业硕士学

位。

出版著作一部:
《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发表论文九篇:《古代农业诗歌的渊源及其作用》(《陕西电大学报》)

2002、1;
《战国秦汉的纺织业》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2、2;
《中国封

建土地制度对农事诗的影响》
《农业考古》2003、1;
《先秦农事诗歌的社会

及技术信息研究》《唐都学刊》2003、3 (第二作者) ;《中国古代农事诗歌

概论》
《唐都学刊》2005、1;
《中国古代生态人类学的思想体系与实践》
《天

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4(第二作者)
;《原始宗教与古代农事诗起源》
《北

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1;
《浅析古代农事诗的渊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3;
《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
《延边大学学报》2007、2。

2004 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方向博士研究生。

10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