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学教育 2011.

06 文学教法

“生成”是学生课堂生命的成长点
陈剑峰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认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而新课程则把
“生成”当成一种追求;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而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
学生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生成 质疑 对话 体验

传统教学认为,上课就是执 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笑声 去感受吧。


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把 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 生1:“ 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
“生成”看成一种意外,而新课程 地坐下了。于漪老师觉得他的积 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
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传 统 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 “既 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
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 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 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
成一种“教育智慧 ”,而新课程则 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 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
把“生成”当成彰显学生课堂生命 学生哑了。后来在于漪老师的启 你的词以及你的那颗心去陶冶人
活力的基本要求。如何更好地促 发下,学生明白了用“万万”可 以 们吧!”
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 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 生2:“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人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 处世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
1.关注质疑中的“生成”。生成 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 忧愁,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
源于质疑,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 漪老师却说: “ 我们今天学到这个 ‘骥遇伯乐’,有机会为朝廷出力
学生生发语言、陶冶情趣的焦点。 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 的。”
从质疑出发,便能让文本离得更 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 生3:“ 你可真是乐观,在被贬
近,从而大大缩短学生与文本之 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 之时,还有心情赏月,不过经你这
间的心理距离。质疑文本,就要将 这对于他以后敢大 胆 提出 问题 , 么一写,这月亮真是太美了!你虽
质疑贯串于学习始终,读前有疑,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堂课上, 然遭贬,但不要灰心丧气,在文学
读中释疑,读后存疑,解决旧疑存 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提问,并以 方面好好发展,你将会名垂青史
新疑。我们的教学应该在挖掘教 其睿智的眼光发现这一动态的教 的,加油吧!”
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学生不断 学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起自主创 ……
生成问题,在相继生成的过程中, 新的教学活动,保护了学生的自 学生质朴、深情的语言,让教
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 尊心,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 师感受到了他们对大文豪苏轼虽
视问题,实现质疑与生成的完整 出勃勃生机。 被贬但仍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
化归。 2.把握多元对话中的“生成”。 深刻理解。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
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项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 教 师与 学生 、 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颗和作者
信息传递的复杂多变的动态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平 一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
统,无论教师课前如何精心预设, 等、互动的对话过程。一篇篇文章 心放飞他们的思绪,加深了对课
也会出现不少“非预知性”的教学 就是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 文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
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 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 觉中陶冶了情操。
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教师根据学 等 的 心 灵 对 话——
—师 生 对 话 、生 3. 抓 住 拓 展 体 验 中 的 “ 生
生的“顿悟点”及时调整自己的设 生对话、生本对话,只有如此,才 成”。语文新课程提倡课堂开放并
计方案,使学生向探索、研究的方 能把文本读“ 活”、读“ 透 ”、读 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课文只是一
向纵深发展。 “新”。 个例子”,在新课程强调学生情感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 《宇宙里 如教学《记 承天 寺 夜游》时 , 体验的背景之下,语文新课堂不
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当你面对如 仅要走进文本,而且还要走出文
“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 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 本,由文本拓展到生活,让学生联
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 “ 老师, 说点什么吗?”让我们和课文中的 系生活,加深体验。由于各人的生
万万等于多少?”满堂哄笑,一学 人物对话, “ 以文会友”,去体验、 活经历、知识积累、思想认识不

034
文学教法 2011.06 学教育

同,情感体验也不同,因此教师要 的活跃, “ 学习丰富的想象”这一 信息生成出精彩,促进学生课堂


合理预设拓展体验的问题,善于 教学目标得到了更宽更广的落 智慧的成长。
把握,及时引导拓展体验中的生 实。拓展延伸有利于学习内容的 6.留心偶发事件中的“生成”。
成点。 深化,有利于学生课堂“生成”。 课堂与其它事物一样,也不排除
我在执教《治水必躬亲》时, 5.洞悉谬误中的“生成”。由于 突发因素。课堂上有时发生的一
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体验题:在 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 些偶发事件,有的与语文教学相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 关,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水”才要“躬亲”吗?这个问题引领 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以错误结 中,思想旁逸。比如:于漪老师在
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我还特意 论为前提,巧妙引导利用,能使学 教学《木兰诗》时,一生突发议论:
请班上的学生干部联系自己的工 生在“上当”中思辨,在碰壁中顿 这诗不真实,因为古代妇女都缠
作谈谈自己对“事必躬亲”的认 悟,自己感悟并逐步完善认知结 足,木兰是个“缠足女”,怎么可能
识。他们联系自己的工作谈到现 构,从而训练思维的准确性和合 在军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
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 理性。 女郎”呢?对这问题,于漪老师坦
做,课代表收作业,值日班长管理 在教《伤仲 永》这 篇 文章时, 诚相告:自己也没有预想过,也真
班级,宣传委员出版报……我又 我请学生讲述方仲永到底是个怎 不知道答案,于是她提议全班同
问到:在现代社会真的要“事必躬 样的人时,课堂上响起了让我感 学课后和老师一起去查找有关古
亲”吗?学生一愣,因为这个问题 到意外的声音,一个学生突然叫 代妇女缠足的历史和知识,以佐
和刚才的问题恰恰相反,思索了 道:
“这故事是假的!”接着还有许 证诗歌的真实性。这种处理,无疑
一会儿,他们有的说要事必躬亲, 多同学也附和着,我不予简单否 是一种高 度的 课 堂 机智的体 现,
只有这样,才有亲身感受和体验。 定,而是故意以学生的回答为前 它既有效捕捉了课堂生成的教学
也有的说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 提加以推理,说: “ 你们很有自己 资源,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代名
做,但也有些事情不必亲力亲为; 的看法啊!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的 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
学生能辨证地看问题无疑是很有 理由?”一学生 答 : “‘未尝识书 人格魅力!也有的偶发事件可能
思想的生成体验。 具’,说明从小没有 写 过 字,却能 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关,比如一
4.紧追想像创造中的“生成”。 够突然间‘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只蝴蝶或蜜蜂飞进教室,顿时教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 名’那实在奇怪。”另一学生: “‘自 室里大乱,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 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用敏感而 富有 实 践 智慧的头 脑,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逐步培 观者’,从没学过做 诗 ,却在瞬间 及时作出反映和处理,变偶发事
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课堂 写诗已经是不得了了,何况作的 件为教育良机,促成教学的一个
教学如果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 诗歌的文采和道理 都 值 得借鉴, 精彩生成。
会,无疑是很好的“生成点”。阿基 实在太荒谬了”……让学生说够 当然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具有
米德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 了,我再问: “ 如果是虚构的,作者 不同来源,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
撬动地球!”学生具有创造的天 为什么在下文说‘于 舅 家见之 ’ 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适度
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 呢?难道王安石在撒谎吗?可见还 作出判断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
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 真有其人啊!我也查过资料,王安 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
得到发挥。 石的家乡确有其人,他真的很聪 默化地渗 透主 流 的 意识形态 ;既
比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 明,但没有文章中写得那么玄。” 要大胆猜测、放飞想像,又要尊重
时,有位学生提出猜想:不知后来 学生问:为什么写得那么神奇?” 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
皇帝怎么回宫的,后来那两个骗 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样写 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
子怎样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个 的目的是与后文“泯然众人”作对 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
激发点,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思 比,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这 正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
路,因势利导,让学生发挥想象 , 也表明了本文目的是借事说理。 统一,预设和生成的和谐,从而达
给课文写个续文。 根据学生的误解来引出话 到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
于是学生创造出了各种各样 题,把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 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智慧的
的版本:皇帝听到小孩的话,意识 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透 成长乐园,使“生成”成为 学生 课
到自己没穿衣服,立即用自己的 过表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以缪求 堂生命的成长点。
双臂放在胸前护着身体,并高呼: 真的生成性教学,其内在的逻辑
“衣服、衣服,快拿衣服来 …… 抓 性,就是引导学生对意义不断地 陈剑峰,江苏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教
住那两个骗子……群臣顿时大乱 探索。教师不能预设课堂中的错 师。
……”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高度 误信息,但可以机敏地利用错误

0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