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如來藏學說
參考資料
1. 楊 維 中 ( 2012)《 如 來 藏 經 典 與 中 國 佛 教 》, 南 京 : 江 蘇 人 民 出 版 社 。
2. 平 川 章 ( 2002)《 印 度 佛 教 史 》, 台 北 : 商 周 。
3. 呂 澂 ( 2002)《 印 度 佛 學 源 流 略 講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4. 印 順 導 師 ( 2003)《 如 來 藏 之 研 究 》, 初 版 七 刷 , 新 竹 : 正 聞 出 版 社 。

如來藏說,以後期大乘經為主;但早於西元三世紀興起,而於西元四、五
世紀中興盛,並於大乘佛教界傳布出來。從眾生自己身心中,點出本有如
來 藏 性 , 而 得 一 切 眾 生 成 佛 的 結 論 。 此 章 節 分 三 部 分 進 行 介 紹 :

 「 如 來 藏 」 的 語 意 
 「 如 來 藏 」 一 詞 , 由 「 如 來 」 及 「 藏 」 組 合 而 成 。 
— 「 如 來 」: 一 詞 意 指 佛 陀 乘 如 實 之 道 而 來 , 是 世 尊 成 佛 後
的 德 行 , 十 種 尊 號 之 一 , 亦 是 諸 佛 的 通 號 ; 此 也 可 譯 為 「 如 去 」,
即 乘 真 如 之 道 而 去 達 佛 果 涅 槃 。《 金 剛 經 》 云 : 
「 如 來 者 , 即 諸 法 如 義 。 」 
如 來 以 如 為 性,如 即 是 法 界 法 性,所 以 如 來 也 與 法 界 法 性,有 不 二
義。
— 「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動。
 如 如 不 動 者 , 即 無 變 異 ; 顯 示 其 「 真 常 不 變 」、「 平 等 無 差 別 」
的特性。此種特性,即佛所體悟的真如法性。
 但《 大 智 度 論 》說:「 如 即 神 我 之 異 名 」
,「 我 」即 是「 如 」,
是 常 住 不 變,如 是 如 是 的。印 度 宗 教 以 見( 真 )我 才 謂 得 解 脫 ;
這個我是含有知覺性和意志性的真覺。
 在 佛 法 中 , 通 常 將 所 證 悟 的 諸 法 實 相 , 稱 之 為「 如 」, 或 名「 真
如 」。 這 絕 待 法 性 , 是 常 恆 的 , 真 實 的 , 清 淨 的 。 經 中 說 佛 弟 子
證 悟 時 ,「 但 見 於 法 , 不 見 於 我 」。 
— 「 來 」, 即 活 動 ; 為 佛 的 應 化 身 , 此 「 身 」 為 救 度 眾 生 「 應 化 」 而
來。
— 「 如 來 」 者 , 即 依 如 而 成 的 一 切 大 慈 大 悲 等 功 德 業 用 。《 金 剛 經 》
云 :「 如 來 者 , 無 所 從 來 , 亦 無 所 去 , 故 名 如 來 。 」因 此 ,「 如 來 」
是 說 佛 陀 在 如 如 不 動 的 法 身 中,因 悲 憫 救 度 眾 生,應 化 而 來,故 曰
「 如 來 」。 
1
印順導師(2003)
《如來藏之研究》,初版七刷,新竹:正聞出版社,第 115 頁。
2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第 8 卷,第 751 頁上。
3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第 8 卷,第 752 頁中。

P. 1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 「 藏 」,是 指「 胎 藏 」,即 孕 育 於 胎 兒 狀 態 之 中 ,有「 出 生 」


的 意 思 。 而 「 如 來 藏 」 是 如 來 在 胎 藏 中 , 是 眾 生 ( 因 ) 位 的 如 來 。
— 《如來藏經》多次從孕育如來的胎藏這個意義上使用此語,如:
「 於 花 胎 中 諸 如 來 等 」 、「 於 胎 藏 中 有 俱 胝 百 千 諸 佛 悉 皆 如 我 」 、
「 彼 懷 如 是 之 胎 孕 , 決 定 是 為 轉 輪 王 」 等 。 

 「 如 來 藏 思 想 」 探 源 
 從「如來藏」一詞的形成和使用來描述「如來藏思想」的起源及發展
— 「 如 來 藏 」 一 說 與 「 如 來 界 ( 性 )」、「 佛 性 ( 界 )」 一 語 含 意 接 近 。
作 為 成 佛 的 可 能 性,眾 生 與 佛 的 本 性 不 二 來 說,有 著 一 致 的 意 義 。 
— 「 佛 性 」一 語 的 梵 語 原 文:及 各 自 分 別 加 上 、
及 的 複 合 字 。 
 ( 界 性 ) 一 詞 的 用 法 可 歸 納 為 : 
 約 自 體 說 , 是 「 不 失 自 性 」 的 本 質 、 質 素 ( 特 性 ); 
 能生之本或者因的意思,如金界、銀界;
 界 是 種 種 不 同 的,如 地 是 堅 性,水 是 濕 性,立 為「 地 界 」 、「水
界 」。《 俱 舍 論 》 云 :「 界 聲 表 種 類 義 , 謂 十 八 法 種 類 自 性 各
別 不 同 名 十 八 界 」 。 
 ( 種 姓 ): 此 字 有 兩 個 意 思 : 
 指 家 族 姓 氏 , 與 血 統 有 關 , 亦 即 種 姓 的 意 思 。 因 此 , 佛 種 姓
一 詞 可 意 指 一 切 種 姓 中 的 最 上 者。從 譬 喻 而 發 展 有 與「 佛 子 」、
「 佛 種 姓 」、「 生 如 來 家 」 等 思 想 有 關 ; 
 指 藏 有 寶 石 的 寶 山 , 與 「 界 藏 」 類 似 , 依 此 可 推 想 出 佛 界 為
眾生界中之一界;
 根 據 高 崎 直 道 的 考 証, 「 佛 性 」一 詞 的 觀 念 便 是 由 及 
逐 漸 向 演 進 的 , 也 就 是 由 具 體 邁 向 抽 象 觀 念 的 展 現 。 
「如來藏」由「眾生早已於胎藏中,具足佛的智慧德相」的意思,
進 而 為 「 眾 生 早 已 具 足 佛 性 」。 

 如 來 藏 說 的 意 趣 
— 處 理 佛 法 中 的 兩 大 問 題 : 生 死 輪 迴 及 涅 槃 解 脫 ( 成 佛 ) 兩 個 問 題 。
 大乘佛教依三法印而開顯出來的一切法空性,即大乘的一實相

4
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1 頁上。
5
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1 頁下。
6
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3 頁下。
7
印順導師(2003)
《如來藏之研究》,初版七刷,新竹:正聞出版社,第 1 頁。
8
世親造 玄奘譯《阿毘達磨倶舍論》卷一,《大正藏》第 29 卷,第 5 頁上。
9
印順導師(2003)《妙雲集下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新竹:正聞出版社,第 303 頁。

P. 2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印。依無常、無我,說明生死輪迴;依此生死而說到涅槃還滅
的寂滅。
 一 分 佛 教 學 者 提 出 有「 勝 妙 我 」,或 建 立 不 可 說 我、勝 義 我 等 : 
「 其 經 量 部 本 宗 同 義,謂 説 諸 蘊,有 從 前 世 轉 至 後 世,立 説 轉 名 ,
非離聖道。有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異生位中,亦有
聖 法 , 執 有 勝 義 補 特 伽 羅 。 」 
 一心論者的見解,以為一一眾生的死生、縛脫、作業受報,記
憶 等 , 是 一 心 的 作 用 。「 覺 性 」亦 是 一 , 但 這 裡 的 一 心 不 是 常 住
心,是 念 念 滅 而 又 心 相 續 的。前 心 與 後 心 雖 不 同,而 同 一 覺 性 ,
所 以 可 依 心 而 立 為 眾 生 相。這 是 佛 教 中,依 心 立 我 的 一 個 學 派 。 
「 又 無 我 故,應 心 起 業。以 心 是 一,能 起 諸 業,還 自 受 報。心 死 ,
心 生 , 心 縛 , 心 解 ( 脫 ); 本 所 更 用 , 心 能 憶 念 , 故 知 心 一 。
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若念念滅,則無集力。又佛法無我,
以 心 一 故 , 名 眾 生 相 」 。 
 佛說如來藏的意趣,正是對主張有我而恐懼「無我」的外道說
的,也是對不能在「無常」生滅中成立輪迴的眾生說的。
 如來藏是生死輪迴所依:
「 生 死 者,依 如 來 藏 世 尊 ! 有 如 來 藏 故,説 有 生 死 世 尊 !
若 無 如 來 藏 者 , 不 得 厭 苦 樂 求 涅 槃 。 」 
反 過 來 說,如 來 藏 又 為 涅 槃 還 滅 所 依;如 來 藏 在 眾 生 煩 惱 藏 中 ,
如離開煩惱藏,即成佛法身。
— 如 來 藏 是 佛 陀 為 不 能 了 解 一 切 法 空 深 義 的 眾 生,而 開 示 的 另 一 方 便
教 說。從 外 型 上 看,雖 然 近 似 外 道 所 說 的,是 常 是 我,但 其 真 正 內
容 , 卻 與 外 道 迥 異 。《 楞 伽 經 》 云 : 
「 開 引 計 我 諸 外 道 故 , 說 如 來 藏 」 ; 
「 為 斷 愚 夫 畏 無 我 句 , 故 說 如 來 藏 」 ; 
「 陰 界 入 生 滅,彼 無 有 我,誰 生 誰 滅 如 來 之 藏,是 善 不 善 因 」

。
 如 來 與 涅 槃 ─ 自 釋 尊 涅 槃 以 後 , 由 於 信 仰 及 皈 依 的 虔 誠 , 永 恆 懷 念 ,
提 出 被 解 說 為 與 如 來 藏 為 同 一 內 容 的 法 身,即 佛 身 是「 常 」的 概 念, 漸
漸的在佛教界發展起來。
— 小乘學派對如來涅槃後,佛的身相如何,約有三派不同解說:
 「 灰 身 泯 智 」: 依 經 部 說 , 如 來 涅 槃 後 是 灰 身 泯 智 的 。 涅 槃 是 解 脫

10
世友造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 49 卷,第 17 頁中。
11
《成實論》卷五,《大正藏》第 32 卷,第 278 頁下。
12
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2 頁中。
13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藏》第 16 卷,第 489 頁中。
14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藏》第 16 卷,第 489 頁中。
15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藏》第 16 卷,第 510 頁中。

P. 3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了生死輪迴的苦痛而不再受生的,亦不起此身心作用。
經 部 以 為 : 涅 槃 是 「 無 體 」的 , 只 是 「 永 違 煩 惱 後 有 所 依 身 故 ,
名 得 涅 槃 」 。 而 智 慧 是 身 心 和 合 而 發 生 的 , 身 心 既 然 沒 有 了 ,
智慧當然也是泯滅不起了的。
有 部 以 為 , 涅 槃 是 無 為 實 法 :「 自 性 實 有 離 言 , 唯 諸 聖 者 各 別 內
證 , 是 善 是 常 , 別 有 實 物 。 」 
 「 灰 身 不 泯 智 」: 依 上 座 部 說 , 如 來 涅 槃 後 的 身 相 , 雖 然 沒 有 了 ,
如 來 的 智 慧 功 德,證 入 涅 槃,是 存 在 的。這 雖 然 存 在,但 對 於 有
漏 三 界,似 不 再 起 作 用,也 不 再 來 人 間 度 生,祗 圓 成 自 己 的 究 竟
功德。
 「 真 常 妙 有 」: 依 大 眾 部 說 , 如 來 的 壽 命 、 身 相 、 神 通 威 力 , 都 是
無 量 無 邊 遍 一 切 處 的 。《 異 部 宗 輪 論 》云 :「 如 來 色 身 實 無 邊 際 ,
如 來 威 力 亦 無 邊 際 , 諸 佛 壽 量 亦 無 邊 際 。 」 
— 大眾部以為:如來的色身,身中的一切,都是出世的,無漏的。佛
壽 無 量 的,如 來 所 證 悟 的 法 性 即 是 如,如 如 不 動,無 二 無 別;在 契
證 如 如 中,可 說 都 不 離 真 如 法 性 之 中,而 為 真 如 法 性 所 統 一。如 來
是 如 如 的 證 悟 者,為 真 如 法 性 的 體 現 者。是 常 住 的,涅 槃 也 不 能 說
是 「 無 色 」。 在 眾 生 位 上 , 也 就 本 來 如 此 。 如 來 身 無 所 不 在 , 無 所
不 知,無 所 不 能,而 又 是 永 恆 常 在 的,這 是 究 竟 圓 滿 的 真 實 的 如 來 。 
 如來藏說與心性本淨說
— 聲 聞 經 論 的 「 心 淨 說 」: 在 如 來 藏 說 流 傳 中 , 眾 生 身 中 有 清 淨 如 來
藏,與「心性本淨,客塵所染」說,有相似的意義。
 ,與 定 有 關。修 定 要 離 五 蓋,啟 發 了 心 清 淨 的 思 想 。 
「心性本淨」
「 比 丘 眾 ! 此 心 極 光 淨,而 客 隨 煩 惱 解 脫,有 聞 聖 弟 子 能 如 實 解 ,
我 說 有 聞 聖 弟 子 有 修 心 故 。 」 
 心 是 極 光 淨 的,使 心 雜 染 的 隨 煩 惱 ,是「 客 」
,可 見 是 外 鑠 的 ,
而不是心體有這些煩惱。心清淨而與客塵煩惱發生關係,是如
來藏說的重要理論。
「淨心進向比丘,麤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
如 彼 生 金,淘 去 剛 石 堅 塊 有 善 法 覺,思 惟 除 滅,令 心 清 淨 ;
猶 如 生 金 , 除 去 金 色 相 似 之 垢 , 令 其 純 淨 。 」 
 大眾部等以為不善的隨眠與不善心所,是可以離滅的,所以與
善根(及善心所)相契應,而被稱為「心性本淨」的。
「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污。淨即是三善根,眾生無始生死以來

16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六,《大正藏》第 29 卷,第 34 頁下。
17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六,《大正藏》第 29 卷,第 34 頁上。
18
世友菩薩造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 49 卷,第 15 頁中、下。
19
《增支部》「一集」
,(南傳一七‧一五)。
20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四七,《大正藏》第 2 卷,第 341 頁下。

P. 4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
根 」 
 「分別論者」認為在煩惱未斷以前,是性淨相染的;雖有染污
相 , 心 的 體 性 不 變 。 
「 有 執 心 性 本 淨,如 分 別 論 者。彼 說 心 本 清 淨,客 塵 煩 惱 所 染 汚
故 , 相 不 清 淨 彼 說 染 汚 心 、 不 染 汚 心 , 其 體 無 異 。 謂 若 相
應 煩 惱 未 斷 , 名 染 汚 心 ; 若 時 相 應 煩 惱 已 斷 , 名 不 染 心 。 」 
 「 一 心 相 續 論 者 」與「 分 別 論 者 」的 見 解 一 致。 「但有一心」 、「而
性 是 一  」、「 而 性 無 別 , 心 亦 如 是 」, 與 「 分 別 論 者 」 的 「 其 體
不 異 」, 完 全 一 致 。 
「 有 執 但 有 一 心,如 說 一 心 相 續 論 者,彼 作 是 說:有 隨 眠 心,無
隨眠心,其性不異。聖道現前,與煩惱相違,不違心性;為對
治 煩 惱 , 非 對 治 心 。 」 
 《 大 毘 婆 沙 論 》還 有「 一 覺 論 者 」 。這 些,可 能 不 屬 於 同 一 部 ,
但 都 是 大 同 小 異 的 「 心 性 本 淨 論 者 」。 
— 反 對「 心 淨 說 」的 經 論: 在 說 一 切 有 部,是 沒 有「 心 性 本 淨 」的 經
說,也 否 定「 心 性 本 淨 」的 理 論,並 論 斷 此 為「 非 經 」
、「 非 了 義 說 」。 
「若説心以淨爲性,後與煩惱相應位中,轉成染者應失自性。既失
自性應不名心,故不應説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若抱愚
信 , 不 敢 非 撥 言 此 非 經 , 應 知 此 經 違 正 理 , 故 非 了 義 説 。 」 
 《成實論》亦不同意「心性本淨」的,但對「心性本淨」的教
說,從應機設教,對治的為人(懈怠者)意義,加以解說。與
《寶性論》舉出為「有怯弱心」的眾生說如來藏的意趣相合。
「 心 性 非 是 本 淨,客 塵 故 不 淨,但 佛 為 眾 生 謂 心 常 在,故 說 客 塵
所 染 則 心 不 淨 。 又 佛 為 懈 怠 眾 生 , 若 聞 心 本 不 淨 , 便 謂 性 不
可 改 , 則 不 發 淨 心 , 故 說 本 淨 。 」 
— 大 乘 佛 教 興 起,採 用 了「 心 性 本 淨 」說。重 慧 的 大 乘,如《 般 若 經 》
等 , 以 「 心 性 本 淨 」 的 思 想 來 呈 現 「 佛 性 」。 
 成立於西元以前,被考定為「原始般若」部分的經典,已經說
到了「心性本淨」這一問題:
「 菩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時,應 如 是 學,不 念 是 菩 薩 心。所 以 者 何 ?
是心非心,心相本淨故。
有 此 非 心 心 不 ? 須 菩 提 語 舍 利 弗: 非 心 心 可 得 若 有、 若 無 不 ? 
舍 利 弗 言 : 不 也 若 非 心 心 不 可 得 有 無 者 , 應 作 是 言 : 有 心

21
徳慧造 眞諦譯《隨相論》,
《大正藏》第 32 卷,第 163 頁中。
22
五百大阿羅漢造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七, 《大正藏》第 27 卷,第 140 頁中。
23
五百大阿羅漢造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二, 《大正藏》第 27 卷,第 110 頁上。
24
衆賢造 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二,《大正藏》第 29 卷,第 733 頁中。
25
訶梨跋摩造 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卷三,《大正藏》第 32 卷,第 258 頁中。

P. 5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無 心 耶 ! 舍 利 弗 言:何 法 爲 非 心 ? 須 菩 提 言:不 壞、不 分 別。」




 這 以 「 本 性 淨 」 來 證 成 「 是 心 非 心 」, 是 沒 有 實 質 差 異 的 。 
 般 若 經 所 說 的 「 非 心 」, 是 心 空 、 心 不 可 得 的 意 思 。 心 性 寂
滅 不 可 得,是 說 不 壞、不 分 別。沒 有 變 異,沒 有 分 別,就 是
「如」 ,不 世 間 分 別 心 所 分 別,所 以「 說 心( 的 )本 性 清 淨 」。 
 這 是 約 心 無 自 性 說 本 淨,所 以 龍 樹 說 淨 是 無 自 性 空 的 別 名 。
這樣,如來性空,可以說如來性淨,如來性常住了。
 依《般若經》說,清淨並不局限於心的本性,而是通於一切法
的 。 如 《 小 品 般 若 經 》 說 :「 一 切 法 本 清 淨 相 。 」 
 清 淨,《 般 若 經 》是 形 容 諸 法 甚 深 相 的;與「 無 染 」 、「 無 生 」、
「 空 」 等 , 都 是 「 異 名 同 實 」。 約 不 同 的 境 、 行 、 果 而 方 便
說有種種名字,但都是方便表示那勝義的體悟內容。
「 如 來 所 說 無 盡、無 量、空、無 相、無 作、無 起、無 生 無 滅 、
無 所 有 、 無 染 、 涅 槃 , 但 以 名 字 方 便 故 說 。 」 
 《 般 若 經 》的「 心 本 性 淨 」,可 說 引 發 了 自 性 清 淨 如 來 藏 說 ,
但 方 法 是 不 同 的。《 般 若 經 》是 平 等 法 門,觀 一 切 法 都 是「 本
性 空 」 的 ; 如 說 「 本 性 淨 」, 那 就 是 一 切 法 本 性 淨 , 不 是 特
重於心性本淨的。
 《般若經》强調我與法,色與心,凡與聖,道與果,沒有一法
不 是 畢 竟 清 淨 的。所 以,淨 與 空,只 是 名 字 不 同,而 內 容 一 樣 : 
「 畢 竟 空 , 即 是 畢 竟 清 淨 , 以 人 畏 空 , 故 言 清 淨 。 」 
— 《 思 益 經 》 從 一 切 性 空 、 無 相 、 無 作 的 常 清 淨 , 說 到 心 性 常 清 淨 :
「 何 謂 諸 法 性 淨 ? 謂 一 切 法 空 相,離 有 所 得 故;一 切 法 無 相 相,離
憶 想 分 別 故;一 切 法 無 作 相,不 取 不 捨,無 求 無 願,畢 竟 離 自 性
故,是 名 性 常 清 淨。以 是 常 淨 相,知 生 死 性 即 是 涅 槃 性,涅 槃 性
即 是 一 切 法 性 , 是 故 說 心 性 常 清 淨 。 」 
— 心 性 本 淨 說 以《 阿 闍 世 王 經 》為 始 , 是 以 悟 解 罪 性 本 空 , 而 懺 罪 業
為 主 題 的 , 說 明 心 不 可 得 , 不 能 使 虛 空 有 垢 :「 心 者 本 淨 故 , 亦 無
有 沾 污 , 亦 無 有 而 淨 者 。 」 
— 《 大 淨 法 門 經 》 說 :「 若 能 思 惟 分 別 貪 欲 、 瞋 怒 、 愚 癡 及 塵 勞 , 本
悉 清 淨 , 是 則 菩 薩 求 佛 道 也 。 」 此 經 為 應 用 心 本 清 淨 於 貪 瞋 癡 等
煩惱即菩提的說明。
26
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藏》第 8 卷,第 537 頁中。
27
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八,《大正藏》第 8 卷,第 574 頁中。
28
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藏》第 8 卷,第 537 頁中。
29
龍樹造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六三,《大正藏》第 25 卷,第 508 頁下。
30
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三,《大正藏》第 15 卷,第 51 頁中。
31
支婁迦讖譯《阿闍世王經》卷下,《大正藏》第 15 卷,第 403 頁中。
32
西晉竺法護譯《大淨法門經》,《大正藏》第 17 卷,第 824 頁上。

P. 6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 根 據 平 川 彰 所 說 :「 在 初 期 的 大 乘 經 典 裡 , 尚 未 說 到「 佛 性 」, 這 個
問 題 以 「 心 性 本 淨 」 的 思 想 來 呈 現 。 」《 道 行 般 若 經 》 裡 說 :「 心 的
本 性 是 清 淨 的 。 」 心 的 本 性 若 是 純 淨 , 這 本 性 顯 現 就 成 佛 , 所 以
基 於 這 個 心 性 本 淨 的 自 覺,而 能 起 成 佛 之 願。發 起 成 佛 之 願,即 是
「 發 菩 提 心 」, 而 發 菩 提 心 的 人 則 稱 為 菩 薩 。 
— 一 切 眾 生 具 足 一 個 極 光 淨 心 之「 心 性 本 淨 」思 想 , 可 說 是 如 來 藏 思
想的萌芽階段。而《般若經》的心性本淨說,可能引發如來藏說,
卻 不 是 如 來 藏 說。 平 川 彰 認 為:光 是 心 性 本 淨 說 並 不 能 成 為 如 來 藏
思 想,在 與 客 塵 煩 惱 的 關 係 中 存 在 的 法 身 才 是 如 來 藏。如《 勝 鬘 經 》
云:
「 如 來 法 身 不 離 煩 惱 藏 , 名 如 來 藏 。 」 
 如 來 藏 說 , 不 是 直 承 「 原 始 佛 教 」 的 法 流 , 而 是 繼 承 「 初 期 大 乘 」, 適
應世俗的經典,並以《般若經》及《華嚴經》為二大流。
《般若經》
— 《般若經》說菩薩道,並以般若的都無所住為主導,重於「正法」
的悟入。在般若的如實觀中,一切法都如幻如化,本性空寂。
 代表自證內容的真如,法界,實際,也不離如幻如化,本性空
寂。也超越了時空性,沒有先後、內外、彼此;也沒有體的生
滅、質的垢淨、量的增減可說。沒有對立,也沒有變異。開展
了一切本空,一切皆如,一切平等的理念。
 然 而 ,「 般 若 法 門 」 的 發 展 ( 到 後 來 ), 慧 眼 從 一 切 法 無 所 見 ,
到 達 無 所 見 而 無 所 不 見( 佛 眼 )。這 一 演 進 的 程 序,成 為 中 國 佛
教界真空與中道的思想根源。
 「 一 切 法 不 過 是 趣 」, 指 一 切 法 「 終 歸 於 空 」, 不 出 「 如 」; 沒
有比這更甚深的。而《大品般若》經說:
「 一 切 法 趣 色,是 趣 不 過。何 以 故 ? 色 畢 竟 不 可 得 須 陀 洹 乃
至 佛 中 , 趣 不 趣 不 可 得 故 。 」 
 一 切 法 趣 色 , 到 趣 佛 , 都 以 「 畢 竟 不 可 得 故 」, 說 明 沒 有 趣
與 非 趣 可 說。這 可 能 被 意 解 為:一 切 法 與 一 切 法,無 著 無 礙 ,
與 《 華 嚴 》「 相 涉 相 入 」,「 法 法 無 礙 」 的 思 想 合 流 。 眾 生 與
如 來 無 二 無 別:眾 生 不 離 如 來,如 來 不 離 眾 生;眾 生 即 如 來 ,
如來即眾生。
— 《 華 嚴 經 》的 內 容 己 經 涵 蘊 著 如 來 藏 的 思 想 , 唯 未 有「 如 來 藏 」一
詞。當中以譬喻的、象徵的方式表示出來:
「 無 有 眾 生,無 眾 生 身、如 來 智 慧 不 具 足 者。但 眾 生 顛 倒,不 知 如

33
支婁迦讖 Lokaraka 譯《道行般若經》卷三,《大正藏》第 8 卷,第 442 頁上。
34
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1 頁下。
35
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六,《大正藏》第 8 卷,第 561 頁下。
36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十五, 《大正藏》第 8 卷,第 333 頁中、下。

P. 7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來 智 遠 離 顛 倒 , 起 一 切 智 、 無 師 智 、 無 礙 智  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
眾 生 覺 悟 聖 道,悉 令 永 離 妄 想 顛 倒 垢 縛,具 見 如 來 智 慧 在 其 身 內,
與 佛 無 異 。 」 
 在 十 地 品 的 大 摩 尼 寶 喻 中,寶 珠 從 海 中 得 來,經 治 鍊 到 懸 在 高
柱 上 , 雨 一 切 眾 寶 , 喻 如 眾 生 發 大 菩 提 心 , 從 初 地  十 地 而
成佛。此暗示了菩提是本來如此,眾生本有,與如來藏說為同
一內容。
 佛與世界都安住在蓮華上,這是隨俗印度神話的一種表徵。這
裡的華藏莊嚴世界海,以及佛菩薩坐蓮華上,都暗示了菩提本
有,待萬行而顯出莊嚴佛果的意思。
「 此 香 水 海 有 大 蓮 華 華 嚴 莊 嚴 世 界 海 住 在 其 中 。 」 
— 《 維 摩 經 》 的 〈 佛 道 品 〉 裡 有 如 來 種 之 語 : 
「 維 摩 詰 問 文 殊 師 利 : 何 等 為 如 來 種 ? 有 身 為 種 , 無 明 有 愛 為
種 , 貪 恚 癡 為 種 以 要 言 之 , 六 十 二 見 及 一 切 煩 惱 , 皆 為 佛 種

譬 如 高 原 陸 地,不 生 蓮 華,卑 濕 淤 泥,乃 生 此 華;如 是 見 無 為 法
入 正 位 者,終 不 復 能 生 於 佛 法;煩 惱 泥 中,乃 有 眾 生 起 佛 法 耳 
智 度 菩 薩 母 , 方 便 以 為 父 , 一 切 眾 導 師 , 無 不 由 是 生 。 」 
 這裡有「佛子」的意涵,喻示佛與眾生如父子,在眾生是從佛
所 生 者 的 意 義 下,如 來 因 而 是 胎。
「 如 來 藏 」有 如 來 是 胎 的 意 思 ,
眾生被藏於如來之中。簡言之,自性清淨心、佛性、佛子等思
想,在與煩惱的關聯上導入「出生」的思思想,而巿如來藏思
想發展。

 「 如 來 藏 學 」 所 依 經 論 
從西晉竺法護開始,如來藏經典的翻譯也逐漸得到重視。至法顯從印度帶
回的《大般若泥洹經》翻譯完成,竺道生首倡闡提成佛之說,如來藏思想
逐漸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
如 來 藏 經 典 的 出 現 及 流 行 大 致 可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 較 《 大 般 涅 槃 經 》 早 出
現 的 就 屬 於 「 早 期 如 來 藏 經 」, 而 與 《 大 般 涅 槃 經 》 時 期 相 若 , 且 尚 未 有
涉 及 唯 識 思 想 的 經 論 , 皆 視 作 「 中 期 如 來 藏 經 」。 至 於 融 合 如 來 藏 思 想 於
瑜 伽 行 派 之 中 的 《 楞 伽 經 》 等 經 典 , 則 視 為 「 後 期 如 來 藏 經 」。 
 「 早 期 如 來 藏 經 典 」 ─ 《 如 來 藏 經 》 約 成 立 於 公 元 年 以 前 , 是 最 早

37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五, 《大正藏》第 9 卷,第 623 頁下。
38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五, 《大正藏》第 9 卷,第 624 頁上。
39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七, 《大正藏》第 9 卷,第 575 頁中。
40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大正藏》第 10 卷,第 39 頁中。
41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説經》卷中, 《大正藏》第 14 卷,第 659 頁上-中。
42
楊維中(2012)
《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第 23 頁。

P. 8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集 出 的「 如 來 藏 類 」經 典。其 他 早 期 如 來 藏 經 典,亦 於 兩 晉 南 北 朝 時 期
陸 續 譯 出。學 者 李 志 夫 先 生 以 三 個 原 則,將 如 來 藏 類 經 典 的 出 現 又 分 為
兩 期 : 
 篇 褔 短 , 而 無 理 論 系 統 ; 
 思 想 素 樸 , 沒 有 深 入 思 辨 ; 
 介 於 大 小 乘 之 間 , 具 有 過 度 階 層 色 彩 ; 
除 了 最 早 集 出 的《 如 來 藏 經 》之 外 , 依 此 三 個 原 則 ,《 央 掘 魔 羅 經 》、《 大
法鼓經》和《不增不減經》皆被界定為最早的一批如來藏經典。

《如來藏經》
— 以「 華 藏 」為 緣 起,專 用 譬 喻 來 說 明「 在 煩 惱 覆 藏 中,一 切 眾 生 有
如 來 藏 」; 並 以 具 體 陳 述 的 方 式 來 顯 發 「 如 來 藏 」 之 內 容 。 經 文 一
開 始,佛 就 現 神 變,這 表 徵 了 眾 生 身 中 有 佛,經 修 持 而 顯 現 出 來 的
法門:
「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
其 數 無 量 , 色 香 具 足 而 未 開 敷 , 一 切 花 內 皆 有 化 佛 。 其 諸 花
內 , 一 切 化 佛 結 加 趺 坐 見 佛 百 千 億 , 坐 彼 蓮 花 藏 。 」 
— 為 了 開 示 這 一 神 變 的 意 義 , 舉 九 種 譬 喻 : 一 、 萎 華 有 佛 ; 二 、 蜂
群繞蜜;三、糠糩粳糧;四、不淨處真金;五、貧家寶藏;六、穀
內果種;七、弊物裹金像;八、貧女懷輪王;九、鑄模內金像。
 九種譬喻中,萎華有佛,是如來在「華藏」中,直指「一切眾
生皆有如來藏」的意趣。而金、寶喻,重在表徵「本有」的意
涵。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衆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衆生
煩 惱 覆 故 。 」 
— 後 代,如《 寶 性 論 》及《 佛 性 論 》等 論 師,把 九 喻 配 以 九 類 煩 惱 染
來解說,但其共同意義,是在眾生煩惱身中,本有清淨的如來。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
如 來 身,結 加 趺 坐 儼 然 不 動。善 男 子 ,一 切 眾 生,雖 在 諸 趣 煩 惱
身 中 , 有 如 來 藏 常 無 染 污 , 德 相 備 足 如 我 無 異 。 」 
《佛性論》更以九譬來說明三種自性,以顯現出清淨的如來藏:
「因三種自性爲顯心清淨界,名如來藏,故説九種如蓮花等譬。
三 種 自 性 者 : 一 者 法 身 、 二 如 如 、 三 佛 性 。 」 

43
李志夫(2012)
《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載《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

法光出版社,第 47 頁。
44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57 頁上、中。
45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57 頁下。
46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57 頁中。
47
天親造 眞諦譯《佛性論》卷四,《大正藏》第 31 卷,第 808 頁上。

P. 9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不增不減經》
— 從 眾 生 界 的 不 增 不 減 , 進 一 步 詮 釋 如 來 藏 的 概 念 , 提 出「 本 具 如 來
藏 」 的 說 法 , 即 「 眾 生 本 具 如 來 法 身 」。 
 縱 使 眾 生 開 悟 入 涅 槃,並 不 因 此 眾 生 界 就 減 少,涅 槃 界 就 增 加 。
眾生界是如來藏,同時也是法身。
「 此 法 身 過 於 恆 沙 煩 惱 所 纏,無 始 世 來 隨 順 世 間,波 浪 漂 流,往
來 生 死 名 為 眾 生 不 離 眾 生 界 有 法 身 , 不 離 法 身 有 眾 生 界 。
眾 生 界 即 法 身,法 身 即 眾 生 界。舍 利 弗,此 二 法 者,義 一 名 異。」


 此經說眾生界的不增不減難解,唯有如來能知。
「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衆生界。衆生界
者 , 即 是 如 來 藏 ; 如 來 藏 者 , 即 是 法 身 。 」 
 此經強調心自性清淨、煩惱的外爍性,如來藏的能為一切染法
和淨法的依持。依清淨真如、法界,說如來藏;依如來藏相應
的 不 思 議 佛 法 , 清 淨 功 德 , 說 為 「 自 性 清 淨 心 」。 
「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思議法,自性清淨心。

」

至 於 《 勝 鬘 經 》、《 無 上 依 經 》、《 無 想 經 》 等 三 部 經 典 , 由 於 對 如 來 藏 思
想的論說己經較為系統,思辨性也較强,所以被視為屬於稍後的經典。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經》以「如來藏」為主題,並把它聯繫到「自性清淨心」的理
解能力方面,並以空性智對心的理解而開出「空如來藏」及「不空如
來 藏 」, 以 及 對 「 佛 性 」 的 肯 定 和 擴 展 到 「 心 性 」 的 說 法 。 吉 藏 說 有 六
處闡明如來藏的內容,並以此圓滿說明「佛性」之義:
一 、 於 〈 如 來 藏 章 〉, 明 如 來 藏 是 「 聖 諦 」 所 依 , 其 義 甚 深 難 知 。 
「 此 説 甚 深 如 來 之 藏,如 來 藏 者,是 如來境界,非一切 聲聞縁覺
所 知。如 來 藏 處 説 聖 諦 義,如 來 藏 處 甚 深 故,説 聖 諦 亦 甚 深。」


二 、 於 〈 空 義 隱 覆 眞 實 章 〉, 明 佛 知 能 藏 是 空 、 所 藏 非 空 。 如 來 藏
智 即 空 性 智,就 其 離 煩 惱、本 性 空 而 言 是 空 如 來 藏,就 其 具 足
一 切 功 德 與 不 可 思 議 佛 法 而 言 是 不 空 如 來 藏;佛 具 足 空、不 空
二智。
「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脱、若異一切
煩 惱 藏。世 尊 ! 不 空 如 來 藏,過 於 恒 沙 不 離、不 脱、不 異 不 思

48
菩提流支譯《佛説不増不減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7 頁中。
49
菩提流支譯《佛説不増不減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7 頁上。
50
菩提流支譯《佛説不増不減經》,
《大正藏》第 16 卷,第 467 頁中。
51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1 頁中。

P. 10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議 佛 法 。 」 
三 、 於 〈 顛 倒 眞 實 章 〉, 明 如 來 藏 爲 一 切 染 淨 作 依 持 用 義 ; 此 言 生
死 是 顛 倒,如 來 藏 即 如 來 真 實 法 身,才 是 唯 一 的 歸 依。 所 以 說
如來藏智是生死依,是有情流轉和解脫的依持。
「 世 尊 ! 生 死 者 依 如 來 藏,以如來藏 故,説 本 際 不 可 知。有 如 來
藏 故 説 生 死 , 是 名 善 説 。 」 
四 、 於 〈 顛 倒 眞 實 章 〉, 又 說 未 明 如 來 藏 絶 一 切 相 , 即 是 明 所 藏 是
空義;於縁不了,故成顛倒,即是能藏不空。
「所藏之體,空無諸相;而衆生不了,成三種顛倒衆生故成藏」


五 、 於 〈 自 性 清 淨 章 〉, 以 如 來 藏 五 個 不 同 的 名 稱 來 說 明 如 來 藏 之
自性,即同於一切諸法的體性,是清淨的。
「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


 如來藏:自性義者,辨是藏此一切諸法體性也;
 法 界 藏 : 以 因 為 義 者 , 辨 此 藏 是 聖 人 行 境 界 , 名 為 因 也 ; 
 法身藏:以至得為義,通辨依此藏能修因至得佛果故名;
 出 世 間 上 上 藏:眞 實 義 者,辨 此 藏 性 不 因 縁 相,故 名 眞 實 也 ; 
 自性清淨藏祕:密義者,甚深也。辨此藏無一相可取,而順
之大益,違之極損,故名祕密。
六 、 於 〈 自 性 清 淨 章 〉, 明 如 來 藏 自 性 清 淨 , 爲 客 塵 煩 惱 所 染 。 
「 剎 那 善 心 非 煩 惱 所 染。剎 那 不 善 心 亦 非 煩 惱 所 染。煩 惱 不 觸 心 ,
心 不 觸 煩 惱。云 何 不 觸 法。而 能 得 染 心。世 尊。然 有 煩 惱 有 煩
惱 染 心 , 自 性 清 淨 心 而 有 染 者 。 難 可 了 知 。 」 

《究竟一乘寶性論》
早期如來藏說的發展是以「三經一論」為主軸,三經分別為《如來藏
經 》、《 不 增 不 減 經 》 及 《 勝 鬘 經 》。 而 《 寶 性 論 》 是 對 於 三 經 的 如 來 藏
思 想 加 以 集 大 成 , 並 將 之 理 論 化 和 體 系 化 地 表 現 為 「 如 來 藏 三 義 」, 並
加以闡釋。
— 《 寶 性 論 》 以 「 七 金 剛 句 」, 立 四 章 ( 品 ) 詳 論 如 來 藏 思 想 。 
「 佛 法 及 眾 僧 , 性 道 功 德 業 , 略 說 此 論 體 , 七 種 金 剛 句 。 」 
 佛 界 ( 如 來 藏 品 ): 說 明 佛 所 依 止 的 性 行 為 ( 界 )。 

52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1 頁下。
53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2 頁中。
54
吉藏撰《勝鬘寶窟》
,《大正藏》第 37 卷,第 84 頁下。
55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0 頁下。
56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大正藏》第 12 卷,第 220 頁下。
57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 31 卷,第 820 頁下。

P. 11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 「 寶 」 指 「 佛 法 及 眾 僧 」, 即 「 佛 寶 」、 法 寶 」、「 僧 寶 」 三 金 剛
句;
 說 三 寶 的 實 在 目 的 是 將 三 寶 歸 為 一「 佛 寶 」 ,即 如 來 藏 之 因 。
此 謂 「 究 竟 皈 依 唯 向 佛 」, 亦 即 皈 依 法 、 皈 依 僧 都 非 究 竟 。
 「 唯 是 諸 佛 如 來 , 如 是 常 恒 清 涼 不 變 故 可 皈 依 」 ; 
 「 性 」 是 講 三 寶 的 本 質 , 即 以 「 佛 性 」, 如 來 藏 為 討 論 核 心 。 
 煩惱諸垢無始來與如來藏共存,要顯淨妙身,只要遠離諸煩
惱 , 就 可 「 轉 身 得 清 淨 」。 這 就 是 說 : 佛 與 眾 生 的 體 性 , 是
無二無別的,只是煩惱在纏及出纏而已。
「真如有雜垢,及遠離諸垢,佛無量功德,及佛所作業。
如 是 妙 境 界 , 是 諸 佛 所 知 , 依 此 妙 法 身 , 出 生 於 三 寶 。 」 
- 列 舉 二 種 真 如 :「 有 雜 垢 真 如 」 及 「 離 垢 真 如 」。 
- 「 雜 垢 」: 真 如 雜 諸 污 染 。 謂 真 如 佛 性 未 離 諸 煩 惱 所 纏 ,
[ 此 為( 生 三 寶 )因 , 即 為「 如 來 藏 」。 在 釋 論 偈 中 稱 此 為
「 染 淨 相 應 處 」。 同 一 時 中 有 淨 有 染 , 此 處 不 可 思 議 。 不
可思議者,信深因緣法聲聞辟支佛於彼非境界故。
- 「 遠 離 諸 垢 」: 即 彼 如 來 藏 轉 身 到 佛 地 得 證 法 身 , 名 「 如
來 法 身 」 故 。 在 釋 論 偈 中 稱 此 為 「 不 染 而 清 淨 」, 非 本 有
染,後時言清淨,此處不可思議。
- 而 離 垢 真 如 的「 妙 境 界 唯 諸 佛 所 知;亦 唯 依 此「 妙 法 身 」
是(生三寶)因。此所謂依「一因三緣」四種境界來建
立三寶。
 最後在這以「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
如 來 藏 」 作 結 。 而 在 釋 倫 偈 則 以 三 義 說 一 切 有 情 皆 具 如 來
藏。
「 佛 法 身 遍 滿,真 如 無 差 別,皆 實 有 佛 性,是 故 說 常 有。」


 「 佛 菩 提 」( 證 菩 提 品 ): 明 經 修 行 而 證 得 的 菩 提 , 有 八 種 義 理 , 一
一與佛的體相用八功德相應。此八種義依偈總說:
「 淨 得 及 遠 離 , 自 他 利 相 應 , 依 止 深 快 大 , 時 數 如 彼 法 。 」 
「 得 淨 成 就 及 捨 離,能 自 他 利 與 相 應,甚 深 莊 嚴 廣 大 性,恆 時 隨 類
作 示 現 。 」 

58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 31 卷,第 826 頁下。
59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 31 卷,第 828 頁上。
60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 31 卷,第 828 頁上。
61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藏》第 31 卷,第 828 頁上。
62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藏》第 31 卷,第 841 頁上。
63
談錫永、邵頌雄(2006)
《如來藏論集》,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第 179 頁。

P. 12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如 來 藏 為 法 報 化 三 身 所 依,由 是 說 有 情 皆 具 如 來 藏,以 一 切 有 情 皆
具如來藏所顯現之藏識故。
 「 功 德 」( 如 來 功 德 品 ): 明 佛 的 德 相 , 圓 滿 一 切 法 ﹙ 功 德 ﹚。 
「 無 垢 真 如 法 身 一 切 功 德,如 摩 尼 寶 不 離 光 明 形 色 諸 相。如 來 法 身
無量無邊自性清淨無垢功德,亦復如是。以是義故依佛功德。」


 「 業 」( 如 來 事 業 品 ): 明 佛 的 業 用 , 利 益 眾 生 的 事 業 。 
「 諸 佛 業 自 然 而 行 常 不 休 息 , 教 化 眾 生 應 知 略 說 有 二 種 法 自 然
而 行 , 以 是 義 故 。 依 諸 佛 業 自 然 而 行 。 常 不 休 息 常 作 佛 事 故 
— 真 如 離 垢 後,如 來 藏 本 來 具 足 的 功 德、事 業 自 然 顯 現;有 如 大 日 自
然具足光與熱。說如來藏便亦不能不說功德、事業。
全 論 所 講 共 有 七 句 , 從 佛 的 體 、 相 、 用 三 方 面 來 說 明 「 佛 果 」。 
— 「 佛 界 」 是 「 眾 生 因 位 」: 煩 惱 在 纏 名 如 來 藏 ; 即 在 「 佛 界 」 中 說
明 眾 生 所 以 能 成 佛 , 是 由 於 「 一 切 眾 生 有 如 來 藏 」; 
— 「 佛 的 體 」菩 提、
「 佛 的 相 」功 德、
「 佛 的 用 」事 業,是「 如 來 果 位 」:
煩惱出纏名法身;
以 顯 明 「 眾 生 與 佛 不 二 」:「 於 眾 生 界 中 , 無 有 一 眾 生 離 如 來 法 身 , 在
法身外;離於如來智,在如來智外。如種種色像,不離虛空中,是故
偈 言 :『 譬 如 諸 色 像 , 不 離 於 虛 空 , 如 是 眾 生 身 , 不 離 諸 佛 智 。 』 以 如
是 義 故 , 說 一 切 眾 生 , 皆 有 如 來 藏 。 」 

 與《大般涅槃經》接近或同一階段的「涅槃經類」經典,就屬於「中期
如 來 藏 經 典 」。 這 部 經 典 具 有 早 期 如 來 藏 經 典 所 不 具 備 的 三 大 融 合 性 特
徵:
 將 如 來 藏、佛 性 思 想 與 作 為「 果 位 」的 涅 槃 思 想 緊 密 地 結 合 在 一 起 ; 
 充 分 地 將 如 來 藏 、 涅 槃 思 想 堅 實 地 奠 基 於 般 若 中 觀 思 想 的 基 石 之
上;
 將 早 期 如 來 藏 經 典 已 經 開 顯 出 來 的「 修 證 」特 質 發 展 到 新 的 高 度 。


— 開 示 如 來 真 常 不 變 的 經 典,針 對 如 來 涅 槃 無 色 的 見 解,而 一 再 說 到
有 色。如 來 涅 槃 的 相 好 莊 嚴,屬 於 清 淨 的 微 細 的 物 質,不 同 於 一 般
的 有 漏 色 相。在《 央 掘 魔 羅 經 》已 說: 「 解 脫 色 是 佛,非 色 是 二 乘 。

」《 大 般 涅 槃 經 》 也 說 :「 捨 無 常 色 , 獲 得 常 色 」。 
— 如來的果德,在因地本有,這就是如來藏、如來界、佛性、法界;

64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藏》第 31 卷,第 843 頁下。
65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藏》第 31 卷,第 838 頁下。
66
楊維中(2012)
《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第 604 頁。
67
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卷二,《大正藏》第 2 卷,第 527 頁下。

P. 13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這 就 是 「 不 空 」 的 「 我 」。 
 從「如來常住不變」的思想,而理解出眾生本有如來體性。因
此 , 如 來 與 涅 槃 , 是 真 實 的 、 不 空 的 、 常 住 的 , 不 能 說「 無 」; 

《涅槃經》
— 《 涅 槃 經 》有 關「 佛 身 常 住 」的 概 念 , 經 前 分 以 如 來 的 入 涅 槃 為 緣
起,說 如 來 常 住 大 般 涅 槃,不 同 於 二 乘 所 見 的 入 滅。如 來 常 住,所
以 一 切 眾 生 有 佛 性 , 又 稱 為 「 法 身 」。 
「 迦 葉,以 能 護 持 正 法 因 緣,得 成 就 是 金 剛 身。迦 葉,我 於 往 昔 護
法 因 緣 , 今 得 成 就 是 金 剛 身 常 住 不 壞 。 」 
 受到《法華經》强烈影響,在此更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佛性就
是 如 來 藏 「 我 」, 對 「 我 」 有 著 力 的 說 明 。 
「 我 者 , 即 是 如 來 藏 義 ; 一 切 眾 生 悉 有 佛 性 , 即 是 我 義 。 」 
— 《 涅 槃 經 》 提 出 「 我 」 的 概 念 , 這 裏 含 有 兩 層 意 思 : 一 、「 佛 身 」
有 其 自 體 , 有 其 作 用 ; 二 、「 佛 身 」 常 恆 不 變 。 這 樣 的 「 我 」 也 就
是 「 法 身 」。 與 「 法 身 」 是 「 常 」 是 「 我 」 相 聯 系 , 連 帶 也 講 佛 身
有 「 樂 」 有 「 淨 」, 因 此 「 法 身 」 就 具 有 「 常 樂 我 淨 」 四 德 , 故 名
為 「 大 涅 槃 」。 
 「 涅 槃 之 體 」 是 「 佛 體 」, 因 而 是 性 相 常 住 的 。 
「 涅 槃 之 體 , 非 本 無 今 有 以 諸 眾 生 煩 惱 覆 故 , 不 見 涅 槃 , 便 謂
為 無 斷 煩 惱 已,便 得 見 之。當 知 涅 槃 是 常 住 法 是 故 為 常。」


 由八種對佛身自在的設定,論述涅槃的「大我」義。
「 有 大 我 故 , 名 大 涅 槃 。 涅 槃 無 我 , 大 自 在 故 , 名 為 大 我  能 示
一 身 以 為 多 身 如 是 大 我,名 大 涅 槃。以 是 義 故,名 大 涅 槃。」


 這是說非生死非涅槃之(佛)身是不壞的,因而名為大樂。
「 有 大 樂 故 , 名 大 涅 槃  如 來 之 身 金 剛 無 壞 , 非 煩 惱 身 , 無 常 之
身 , 故 名 大 樂 。 以 大 樂 故 , 名 大 涅 槃 。 」 
 涅槃與大涅槃之分,在於見佛性不。
「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是名涅槃非大涅槃。以不見佛性故,無常,
無我,唯有樂、淨。以是義故,雖斷煩惱,不得名為大般涅槃。
若 見 佛 性 , 能 斷 煩 惱 , 是 則 名 為 大 般 涅 槃 。 」 

68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三,
《大正藏》第 12 卷,第 383 頁中。
69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七,
《大正藏》第 12 卷,第 407 頁中。
70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一,《大正藏》第 12 卷,第 492 頁上。
71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三,《大正藏》第 12 卷,第 502 頁下。
7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三,《大正藏》第 12 卷,第 503 頁上。
73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五,《大正藏》第 12 卷,第 514 頁下。

P. 14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 此 四 德 依 如 來、法 身、涅 槃、正 法 而 安 立,都 是 異 名 而 同 實 的 : 


「 我 者 即 是 佛 義 , 常 者 是 法 身 義 , 樂 者 是 涅 槃 義 , 淨 者 是 法 義 
我 者 名 為 如 來  常 者 如 來 法 身  樂 者 即 是 涅 槃  淨 者 諸 佛 菩
薩 所 有 正 法 。 」 
— 《 涅 槃 經 》 之 前 的 《 央 掘 魔 羅 經 》, 已 有 「 佛 性 」 等 於 「 如 來 藏 」
的 模 糊 說 法 :「 一 切 眾 生 有 如 來 藏 , 為 無 量 煩 惱 覆 , 如 瓶 中 燈 。 」 
 但經的前分對眾生皆有佛性作了限制,並言「一闡提」因世欲
深重,不信大乘、毁謗大乘,且不能按大乘教去實踐而不能成
佛。
「 一 闡 提 輩 亦 復 如 是,雖 聞 如 是 大 般 涅 槃 微 妙 經 典,終 不 能 發 菩 提
心 芽。若 能 發 者,無 有 是 處。何 以 故 ? 是 人 斷 滅 一 切 善 根,如 彼
焦 種 , 不 能 復 生 菩 提 根 芽 投 一 闡 提 淤 泥 之 中 , 百 千 萬 歳 不 能
令 清 起 菩 提 心 。 何 以 故 ? 是 一 闡 提 滅 諸 善 根 非 其 器 故 無 善 心
故 」 
— 到《 涅 槃 經 》後 分 , 把 佛 性 視 為 一 切 眾 生 將 來 修 行 成 佛 的 普 遍 性 存
在 , 人 人 有 份 。 如 把 「 佛 性 」 說 成 「 法 性 」, 亦 即 勝 義 空 , 把 能 了
解 空 性 的 智 慧 也 包 括 在 佛 性 之 中。這 裡 把 能( 智 )所( 佛 性 )統 一
起 來 , 通 稱 「 佛 性 」。 這 時 一 闡 提 也 可 以 成 佛 。 
「 一 切 衆 生 悉 有 佛 性,乃 至 一 闡 提 等,亦 有 佛 性。一 闡 提 等,無 有
善 法,佛 性 亦 善,以 未 來 有 故。一 闡 提 等 悉 有 佛 性,何 以 故 ? 一
闡 提 等 定 當 得 成 ,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故 。 」 
— 如 來 藏 發 展 到 此 , 出 現 了 重 大 轉 折 。 佛 性 說 將「 如 來 藏 」 一 詞 正 式
拈 出,與「 我 」及「 佛 性 」同 義,把 三 者 統 一 起 來。並 向 著「 佛 性 」
方 向 靠 近 , 有 以 「 佛 性 」 來 取 代 如 來 藏 的 趨 勢 : 
 「佛性」原本就是常,但為煩惱所障蔽,處於隱伏狀態,經過
修 習 去 除 煩 惱,它 即 可 以 逐 步 顯 現,等 待 完 全 顯 現,就 成 為「 佛
身 」。 
「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 

 在 涅 槃 思 想 系 統 化 之 後 所 出,而 早 於 唯 識 學 的 如 來 藏 思 想 文 本,屬 於「 後
期如來藏經典」
— 主 要 經 典 包 括:
《圓覺經》 、《密嚴經》 、《嚴楞經》 、《解深密經》 、
《楞
伽 經 》等。這 些 經 典 皆《 勝 鬘 經 》後 出 現 的「 大 乘 佛 學 」著 作,以

74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
《大正藏》第 12 卷,第 377 頁中、下。
75
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摩羅經》卷四,《大正藏》第 2 卷,第 539 頁上。
76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九,
《大正藏》第 12 卷,第 418 頁上。
77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十七,《大正藏》第 12 卷,第 524 頁下。
78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七,
《大正藏》第 12 卷,第 405 頁上。

P. 15
2017 第 12 屆佛學進修班 中期大乘佛學‧如來藏學說

融入唯識思想為顯著特徵。
 《楞伽經》與《密嚴經》都沒有在無著與世親的論書中引述。
而唐玄奘雜糅所成的《成唯識論》引用這兩部經,所以被認為
「唯識宗」所依經典,但其經義實不屬於這一系的。然而,這
兩部經是如來藏為依止說,與瑜伽學系的阿賴耶識為依止說的
綜合,廣說唯心法門。
 有人將如來藏叫做真心,或稱如來藏心,或自性清淨心,這
也就是眾生顛倒妄想心中的本淨覺性。由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不 相 離 ,《 楞 伽 經 》 與 《 密 嚴 經 》 便 說 「 如 來 藏 藏 識 」。 
 與瑜伽學的差異瑜伽派本出於定慧修持的瑜伽者,傳出《瑜
伽 師 地 論 》, 學 風 漸 重 於 義 理 的 思 擇 。 而 《 楞 伽 經 》 與 《 密
嚴 經 》, 雖 也 作 分 別 思 擇 , 而 重 在 修 持 ; 這 是 如 來 藏 系 的 瑜
伽行者,融攝阿賴耶識系的法義,成立自宗真常為依止的唯
心論。
 如來藏與阿賴耶識聯合如來藏就真如說;心性本淨就心空性
說 , 處 妄 分 別 識 不 是 性 本 淨 的 : 這 是 瑜 伽 學 。《 阿 毗 達 磨 大
乘經》說一切「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
彼 二 分 」, 依 他 起 性 「 彼 二 分 」, 以 「 金 土 藏 」 為 譬 喻 , 是 以
引起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聯合。
《 密 嚴 經 》把 如 來 藏 與 藏 識 的 關 係 得 更 具 體,如 說:「 如 來 清
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離四句言說。佛說如來
藏,以 為 阿 賴 耶,惡 慧 不 能 知,藏 即 賴 耶 識。如 來 清 淨 藏 ,
世 間 阿 賴 耶 , 如 金 與 指 環 , 展 轉 無 差 別 」 。 
 意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經》處處說八識,說「藏識」
而 藏 識 有 「 真 相 」。 又 瑜 伽 者 說 「 唯 識 」, 而 《 楞 伽 經 》 到 處
說 「 唯 心 」,「 唯 心 所 現 」, 也 是 不 相 同 的 。 
 在通俗的譬喻教化下,引向修證,為出現「秘密大乘佛法」
的有力因素。
 《楞伽經》的抉擇如來藏表面雖酷似印度宗教的我,而實質
上 是 與 我 迵 異 的 。 因 為 , 如 來 藏 即 是 一 切 法 空 性 , 法 無 我
性的異名。釋尊為了化度一般執常執我的眾生,使其信受佛
法,進而趣向一切法空的真義,因此方便說如來藏。

79
唐不空譯《大乘密嚴經》卷三,《大正藏》第 16 卷,第 776 頁上。

P.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