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DOI:10.16064/j.cnki.cn34-1003/g0.2003.05.

026

论晚清学堂筹款事宜及影响

王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 )

提要:清末新政在全国掀起兴学热潮,清政府财政窘迫,经费问题是办学关键所在。为推广学堂,地方政
府千方百计从各个渠道筹集学款,主要途径有:书院改学,拨寺观产业以开学堂,士绅捐款,挪用他款,加
捐加税,等等。筹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堂的发展,但也留下了诸多隐患。新政的教育改革未能达到预
期的效果。
关键词:学堂;筹款;《申报》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改革。“学堂设当筹经费,经费充足
方能推广。”经费是学堂兴办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校舍,礼聘教习,购买书籍,都需要资金。清政府的
财政却很窘促,一方面要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及借款,一方面又需应付庞大的政府开支。新政计划涉及军
事、教育、经济诸领域,练新军、办实业、兴学堂、派留学、办警政、行地方自治,无一不需巨额投入。据宣
统二年编制的预算统计,清政府 #$%% 年的财政赤字即达 #,
&"" 余万两,#%#" 年增至 $,""" 万两左右。
财政的窘迫可见一斑。故政府投入到学堂的费用极其有限,大部分资款得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广筹经
费成为时务之需。
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从各个渠道征集款额。筹备思路主要有两种。首先经费转移。科举已废除,与科
举有关的旧式教育如书院,宝兴,公车等项目经费便很自然地转移到学堂中来,“举一切公款之关于教
育者皆移作学堂之用,以地方公款办地方学务,意至善矣。”这些书院公车等拥有“田产若干亩,存典生
息洋若干元,钱若干千”
!
,于学堂兴办起到很大作用。不少学堂是由原有旧式私塾、书院改建而成。
#%"# 年 % 月,清政府便下令将“所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
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
撤书院,将其经费用于学堂,在原书院的基础上改建、扩建,变为新式
学堂,这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热点。根据《申报》、《东方杂志》等报道,将 #%"#—#%"$ 年的书院改革,作
一粗略统计,不难发现,许多学堂的前身都是赫赫有名的书院,如下表:
杭州 求是书院——
—通省大学堂 养正书院——
—中学堂
崇文书院——
—钱塘小学堂 紫阳书院——
—仁和小学堂
金陵 中山书院——
—中学堂 尊经书院——
—中学堂
—中学堂
经古书院—— 文正书院——
—中学堂
凤池书院——
—中学堂 奎光书院——
—小学堂
诸暨 毓秀书院——
—小学堂
会稽 东湖书院——
—通艺学堂
松江 云间书院——
—小学堂 龙门书院——
—师范速成学堂
常州 冠英义塾——
—小学堂
广东 广雅书院——
—本省大学堂 绍兴义垫——
—蒙学堂
%%’ 《江淮论坛》!""# 年第 $ 期

武汉 江汉书院——
—小学堂 经心书院——
—小学堂
汉阳 晴川书院——
—汉阳中学堂 凤山书院——
—夏口中学堂
荆州 荆南书院——
—中学堂 龙山书院——
—小学堂
南昌 豫章书院——
—大学堂 西昌书院——
—学堂
九江 濂溪书院——
—中学堂
甘肃 松花书院——
—满营小学堂
开封 信陵书院——
—中学堂
福州 龙光书院——
—八旗学堂 清文书院——
—八旗中学

书院变学堂,在兴学初期解决了部分经费问题,又使新旧体制之间有个衔接过渡。但是有些书院仅
仅在形式上变了章程,换了内容,离新式教育尚有一段距离,从而也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之
后二三年,因经费难以为继,学堂不能满足多数人尤其是贫民子弟的需求,很多私塾仍然保留下来,以
补学堂之不足,甚至一度出现兴盛之局面。
筹集经费另一重要途径为“变废为利”,变无益为有益。很多热心时务者目光瞄准了遍布各地的大
小寺庙。“款项之可以提拨者,莫如庵庙寺观,而以其产悉数归于学堂,最为有益而无损失。”
!
在当时人
眼里,寺庙僧徒“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雅善乞怜”,甚至“为盗为贼,作奸犯科”。" 故
将寺产充为学堂之用,是合理而正当的,乃变害为利之举。# 早在戊戌维新时,就有拨寺庙之产兴学的
改革前例,新政期间,又采取了这个筹款方法。朝廷曾降明谕令各省所有寺院巷观除敕建外,一律废除。
于是,拨寺观之产充学堂之风广起。江西萍乡县安乐乡有一寺观,寺僧不守清规,以致荒废。地方郡绅商
议将该寺产归入附近的粟江书院,所有田、山、屋产、竹木等项均请提入书院管理,以资膏奖。$ 盐城县
南泰山寺,田产甚丰,寺僧金化素不守戒律,奸赌之案,罄竹难书,县主便将寺门封闭,后改建学堂,田产
所入为常年经费。% 桂平覃令爰督率兵役赴祖师庙三宫殿、华光庙、药王庙、大士庙、北帝庙、报国寺等
处督工拆毁,所有住持僧道勒令迁往西山洗石庵,财产以八成拨充学堂,二成赡养僧道用示体恤。&
被迫放弃寺产外也有主动捐助学堂者。广东省城六榕寺僧铁禅,听说日本维新之始,各寺僧侣有舍
身济国高义,他感于时势艰危,有心兴学,报效田业二万元之多。

但这样的事例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寺
院僧侣被强制移交或捐出其寺产。很多僧侣负隅顽抗,不肯轻易放弃其财产。有将寺产寄入他人名下求
为保卫者,有将黄字红墙倩匠人加以改称绅士之家庵家庙者,地方无赖又复出其恐赫欺诈之计,以图折
肥而噬,更甚者如浙全省寺院庵庙竟举而托之日人以保其固有之财产。“与其受庇于中国而置疑殊多,
不若求庇于外人。”朝廷明令提寺产归学堂,但很多疆吏以敷衍为得计,使缁衣黄冠者有了喘息之机。
浙省寺庙“请归日本本原寺保护”之事,就是地方有司办理不善所致,令阙里中劣监刁绅藉此可乘之机,
以肆其诈扰,寺僧惧无容身之所,于是铤而走险,思挟外人以自重,藉苟延残喘于一时。
(

寺庙之外还有善堂,本是照顾鳏寡孤独所设,因大多成了“借公款以肥私囊”之处,便被拨充学堂之
用。象此类“变害为利”的筹款办法还有不少。江苏巡抚端午桥热衷学务,为筹经费,下令裁去“所送上司
之门包提充经费”,皖省师范学生金文德等公禀皖府请捉滁州盐局盐斤中饱款项充作学堂经费以兴学
务。%% 南昌试事,有童生被查出枪替代考,便罚巨款为学堂经费。%! 湘潭中学经费竭蹶,劝学所筹商结果
是“就县署移来某案罚款内酌拨若干以资津贴。”%# 江西茅店之排境内遗有府租一款,共计 &"" 余石,多
年为囊没吞蚀,此项租谷查明后便拨充学堂经费。%& 京师顺天府中学堂无基址,便将因案在逃之库兵裕
某查抄备抵之产,“栋宇壮丽,堪为中学堂之用。”%$ 南海县前任大令因事撤任听候查办,惶恐异常,自愿
捐银十二万两倡办小学堂,以赎前骞,希图从宽核办。%’ 办学经费的窘迫,使官吏不惜向自己开刀,或罚
款助学,或酌提中饱,甚至捐学赎过。
书院改学堂也好,拨寺观产业兴学也好,都属于地方公款性质,多为官立学堂。公立学堂所得,数量
有限,不能容多数学生,故普及教育不得不借助私立学堂。晚清政府因其财政负担鼓励私人办学。无论
论晚清学堂筹款事宜及影响 !!"

在地位、权利方面,还是经济领域,绅士集团都占据重要位置。他们向来是兴办地方事务的热心者。尤其
是晚清财政权下放,新政主要依靠地方筹款,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得到地方士绅的捐助支持,是兴学
成败的关键。
《奏定实业学堂章程》明文规定:“各省官员绅富,有能慨捐巨款报充实业学堂者,或筹集常年的款
自行创设实业学堂者,或筹报名充官派出洋实业学生旅费者,应量其捐资之多寡,分别奏请从优奖励,
以为好义急公者劝。”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也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
者,地方官奖之:或花红或匾额;其学堂规模较大者,禀请督抚奖给匾额;一人捐资较巨者,禀请督抚奏明
给奖。
”!"
在政府倡导鼓励之下,热心学务,捐款助学的官绅日多。无锡荡口镇华绅鸿模独立捐建果育高等
小学,所捐经费达二万五千三百两之多。!# 宜昌镇总兵目击兴学为当今急务,慨颁廉俸开办学堂。!$ 湘潭
县学绅胡少修慨出巨资兴办两等小学一所。%&
在官绅带头下,捐款兴学现象在晚清相当普遍,除官员士绅外,村野孺妇,市井小民,寺院僧侣,海
外华侨纷纷为兴学慷慨解囊。个人捐资动机不同,商人重利,捐款创办实业学堂,留学生受国外教育影
响而捐资办学。更多的人是受社会舆论的宣传而兴学。巴县属木峒蔡氏家颇富有,其女虞英病危告其家
人死后当举遗田归入学堂。%! 直隶 州设立小学堂经费不敷,监生范协隆遵其母赵氏之命,愿将西乡北
贾璧村庄房二所并地二十九亩五分捐作学堂常年经费,估计所捐房地共值银一千两。知州经奏准在原
籍自行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示旌奖。%% 诸如此类的捐款常有报道。
个人捐款之外,也有团体捐助。浙省大学堂的生徒,将“前所得奖赏洋银三百余元,另再由各生捐集
数百元,合计一千余元,作为经费建设励志学堂”%’ ,省兴学风气浓厚,视读书入学始基为人生最要之事。
武昌府江夏县各署善后局、牙厘局、学务处、仕学院、警察局、洋务局、商场局、官钱局、银圆局、铜市局
等,皆捐建蒙养小学堂。据统计,民国元年以前各省市历年捐资兴学经费数目如下表(单位:两):%*

省份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福建

!"&, %!$,*&&
经费数 ’,**" !,&&& %*,$#& +%,&*, ’,&&& #,&&&
+,!
省份 贵州 广东 陕西 河南 河北 山东 辽宁 吉林

经费数 %,!*" %*,"&& !,!&& !,&&& !#,#,% !,,!&% ,,,%&, !,*&&


总计:
+%!,!%$

新政百废待兴,各项变革皆需经费。地方政府常常是移缓救急,挪用别项款项以捐助学堂,这也是
筹款一大途径。广东省城庙林立,城隍庙香火尤盛,每年商人出巨资承充纳洋银 % 万元,历任府尊部视
之为应得之利,如今为开中学堂一二所,便将此款移充经费。%, 湖北荆州驻防开设学堂,将“荆州三卫屯
饷平余银,一概拨充经费。”%+ 为兴办蒙学堂,移缓救急,沪上“拨别省赈银及三贤祠修葺费两项移拨为
经费,并将震局代收江震学堂经费截留一千串,以便就近支绌。”%" %# 四川徐永厅地方贫瘠拟设学堂苦无
经费,官绅协议拨练勇余款一千余金开办城乡小学。挪动他款助学,既体现出时人对兴学的重视程度,
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窘相。
筹集兴学经费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加捐加税,这也是经费来源的大宗。光绪廿七年八月二十一日,户
部提出筹款办法,各省“裁兵节饷;试办房间捐输;按粮捐输;地丁收钱,酌提盈余;盐斤“再加增四文”,
土药、茶、糖、烟、酒就现在抽厘数目,再加抽三成,并将赔款摊派各省偿还。%$ 在清廷的政策导引下,各
省纷纷加捐加税。士绅捐款具自愿色彩,而加捐加税就带摊派的强制性质,不论征收对象是否愿意,一
律征收。
学堂抽捐,无所不征。鄂省迁农务学堂至城外工程浩大,筹措艰难,便将“静皮捐收归入经费之中”’& ,
%%& 《江淮论坛》!""# 年第 $ 期
论晚清学堂筹款事宜及影响 !!"
%!" 《江淮论坛》!""# 年第 $ 期

%& 《请追吞蚀租谷拨充学费》《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一日。
%$ 《兴学有基》《申报》光绪廿八年十二月七日。
%’ 《羊城晚眺》《申报》光绪廿九年六月十八日。
%( 朱有猷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华东师大出版社 %)*) 年版,%($ 页。
%* 《劝学所请奖兴学绅士》《中报》巳酉四月二十六日。
%) 《镇军兴学》《申报》光绪廿八年六月三十日。
!" 《湘绅热心学务》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 !! 《东方杂志》第三期 各省教育杂志。
!# 《浙省学堂琐记》《申报》光绪廿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第 #’" 页。
!$ 《蒙以养正》《申报》光绪廿年八月三日。
!’ 《荆沙淡屑》《申报》光绪廿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 《捐局批词》《申报》光绪廿九年十月二十日。
!* 《拟夺涨滩充作学费》《申报》光绪廿九年二月二十九日。
!) 《中国清代外债史资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 《神女弄珠》《申报》光绪廿九年二月三日。
#% 《京江桃浪》《申报》光绪廿九年三月十五日。
#! 《示改捐章》《申报》光绪三十年七月二日。
## 《函催女学经费》《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 《请收公串充作学费》《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七日。
#$ 《追缴庐利充作学费》《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四日。
#’ 《准加奖捐助学》《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 《珂亭小学禀请拨款》《申报》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十九日。
#* 《东方杂忐》第三期《各省教育杂忐》。
#) 《筹捐奇想》《申报》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六日。
&" 《奏请开捐》《申报》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一日。
&% 《论开设学堂之难》 《申报》光绪廿八年二初三日。
&! 《江南女子公学改归官办》《申报》巳酉六月十九日。
&# 《论我国学校不发达之原因》《申报》巳酉四月初六日。
&& 《积谷拨充学费之争执》《申报》巳酉四月十四日。
&$ 《长元吴通清理学款问题》《申报》巳酉闰二月十九日。
&’ 《锡金均教育费私议》《申报》巳酉五月初九日。
&( 《长元吴通筹学款问题》《申报》巳酉五月十五日。
&*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大出版社 %)*( 年版 !(* 页。
&) 《国文备乘》胡思敬。
$" 《徽州中学抽捐之困难》《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一日。
$% 《求免捐输》《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八日。
$! 《学捐减折之原因》《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 《禀控侵吞学款》《申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 《禀拨赛会巨款兴学》《申报》巳酉三月十三日。
$$ 《南昌普及教育法》《申报》巳酉五月十二日。

(责任编辑 张忠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