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民事訴訟法入門講義

附章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學習民事訴訟之際,應留意處甚多,本附章只提出幾點以供參考,雖
其中有民事訴訟之特有者,然多數可與全部法律共通。

壹 真正之記憶術
「 重 要 的 是『 理 解 』,不 是『 記 憶 』」,「『 記 憶 』的 出 發 點,在 於『 理 解 』」,
相 信 是 許 多 同 學 之 授 課 老 師 或 者 學 長 常 講 之 語。但 是,對 於 陷 於 與 民 訴 法 苦 戰
中的法律系同學們而言,此話只不過是安慰話而已。
不 將 基 本 事 項 進 入 腦 中,法 的 思 考 即 無 法 展 開,是 習 法 者 最 直 接 的 煩 惱 根
源。學 習 外 語,如 基 本 語 彙 很 少,必 無 法 擅 長;同 樣 地,學 習 民 訴 法,如 果 欠
缺基本知識,要解答民訴法之法律問題,必然困難重重。
法 學 院 學 生 為 了 參 加 國 家 司 法 考 試 ( 國 考 ), 而 開 始 用 功 讀 法 律 時 , 有 可
能 因 為 自 己 之 記 憶 力 差 而 閉 口 不 敢 說 出。對 於 記 憶 力 好 之 人,能 夠 將 定 義 等 流
利 地 脫 口 而 出 的 人,極 為 羨 慕。可 是,最 後 的 結 果,往 往 是 自 認 記 憶 力 差 的 人 ,
很快地考上,記憶力最好的人,卻常名落孫山。
何 以 記 憶 力 好 的 人,反 而 常 是 名 落 孫 山 之 人,或 較 慢 考 上 國 考 ? 如 以 記 憶
力 記 住 定 義、程 序 規 定 時,多 半 無 庸 太 過 於 煩 惱;然 而,只 靠 記 憶 力 記 住 表 面
的 定 義、程 序 規 定 等,雖 表 面 有 美 的 裝 飾,正 如 同 一 外 觀 美 麗,卻 樑 柱 不 堅 固 、
力 學 計 算 不 足 之 建 築 物 般,不 耐 震。所 以,純 記 憶 之 知 識,即 使 可 以 解 出 直 接
之 問 題,然 對 於 應 用 問 題 則 往 往 沒 有 對 策,只 是 從 問 題 表 面 文 意 的 角 度 思 考 問
題,最 後 是 束 手 無 策。反 過 來 說,若 不 靠 記 憶,很 自 然 地,會 去 思 考「 為 甚 麼 ? 」

將 抽 象 的 理 論 轉 化 為 具 體 的 印 象,就 能 容 易 理 解;再 以 論 理( 邏 輯 )或 理 由 為
聯 結,可 以 得 到 更 好、長 久 的 記 憶;如 此 不 斷 地 反 覆 努 力,養 成 法 律 家 般 的 思
考 ( Think like a lawyer) 之 習 慣 , 即 掌 握 到 法 的 思 考 之 能 力 , 學 習 所 得 不
僅是表面,而是具有實質,對於應用問題或非典型的問題,自然上手。

貳 想像訓練
想 像 訓 練 ( image training), 為 運 動 選 手 之 訓 練 方 法 之 一 , 有 的 運 動 選
手 因 為 受 傷 等 原 因 停 止 訓 練 一 段 期 間 後,再 回 到 比 賽 時,仍 可 大 顯 身 手,所 賴

12 - 1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者,為 想 像 訓 練。當 他 在 病 床 中,雖 不 能 出 賽,反 而 湧 現 對 運 動 的 熱 情,專 心


地以想像在腦中作專心揮棒等之訓練動作。
法 律 之 學 習,想 像 訓 練 極 為 重 要。即 使 在 來 校 途 中 之 擁 擠 的 公 車 中、捷 運
車箱中,也可以一面在腦中浮現民事訴訟之程序,一面思考各種問題之問題
點。如 此 以 想 像 訓 練 的 方 法,對 由 一 連 串 的 訴 訟 行 為 連 鎖 構 成 之 程 序 法( 民 訴
法、刑訴法、強執法、破產法等)之學習,特別有效果。
一 旦 習 於 想 像 訓 練 方 法,對 於 各 種 程 序 相 互 關 聯 有 所 理 會、將 各 別 部 分 作
立體的組合、看到訴訟之全體像時,就可以不靠書即可自己思考,對於原不完
全理解處是否清楚,以論理推論出結論之積極的思考,養成習慣,成為自己之
學能,一旦有各種之疑問湧進心頭,自會因好奇而有積極的查書欲,自己的房
裡、圖書館中有書或網路可查時,立即去查,疑惑得到解答,是因理解而得,
不易忘,足見想像訓練方法有多重好處。
孕育以具有強烈意欲之積極學習態度,在車中乃至行步中進行想像訓練,
易有效果。只是在書桌前看書、在課堂上聽課,思考方法是被動的,難免受束
縛。
將想像訓練作為激化思考之方法,諸君務必嘗試。

參 來回於形式論與實質論、抽象的思考與具體的思考間
民 事 訴 訟 之 所 以 有 難 以 親 近 之 印 象,其 中 一 個 原 因 或 可 能 在 於:當 事 人 是
以原、被告或者甲、乙或X、Y登場;但是,當事人之攻擊防禦之展開,則以
要件事實開始,而通常民事訴訟事件之展開,有如連續劇,當事人之情緒則被
壓抑,結果看到的只是表面上之形式而已。
暫 時 捨 棄 實 質,按 照 形 式 上 所 看 到 的 由 當 事 人 展 開 之「 法 律 要 件 的 行 動 」,
去追尋訴訟事件之故事。亦即,透過程序之行動,逐一理解程序上之事項。此
種方法,是一面理解訴訟程序之構造,一面在程序內將逐次展開之要件事實,
對 準 焦 點,冷 靜 仔 細 地 思 考,對 學 習 民 訴 法 言,適 合 且 必 要。但 是,無 論 如 何 ,
知 悉 抽 象 的 思 考 之 訴 訟 競 技 是 有 意 思 的( 有 趣 的 )
,並 因 此 產 生 興 趣,也 相 當 重
要。在此認知之前提下,能對於各個程序問題,作深入之分析、檢討、思考,
必要時,對於當事人間之程序上的細節,也要作深入了解。
如 上 所 述,吾 人 學 習 程 序 法 時,是 在 形 式 論 與 實 質 論、抽 象 的 思 考 與 具 體
的思者間,來來回回,可以提昇民訴法學習之興趣。

肆 抓住不放、平時綿密不間斷之工夫
如 果 有 好 的 讀 書 環 境、在 書 桌 前 才 要 學 習 之 想 法,很 容 易 漫 不 經 心 地 讓 時

12 - 2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間 溜 過。須 知「 少 年 易 老 學 難 成,一 寸 光 陰 不 可 輕 」
( 明.朱 熹 詩 )、「 古 人 學 問
無 遺 力 , 少 壯 工 夫 老 始 成 」( 宋 . 陸 游 詩 )。
學 問 之 追 求,首 當 立 定 志 向 、 有 所 嚮 往,為 自 己 設 立 崇 高 的 追 求 目 標,因
眼 光 遠 大 而 有 如 「 昨 夜 西 風 凋 碧 樹 , 獨 上 高 樓 , 望 盡 天 涯 路 」(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之第一境界)般之孤獨;須銘記抱定目
標抓住不放,如決意挑戰國考,要將國考當成麻醉藥,一次挑戰,就要緊抓不
放,鍥而不捨,雖敗不餒,不輕言放棄,想要從事法律職務,就必須整合自己
的能力,堅定信念持續努力;並且,須平時有恆綿密不斷,切勿偷工減料,必
須 徹 底 地 閱 讀,盡 己 之「 極 限 耐 力 」,不 可 企 求 速 成,須 知「 欲 速 是 讀 書 第 一 大
病,工 夫 只 在 綿 密 不 間 斷,不 在 速 也。能 不 間 斷 則 一 日 所 讀 雖 不 多,日 積 月 累 ,
自 然 充 足 」( 清 . 陸 隴 其 言 ), 不 能 執 著 , 稍 遇 困 難 , 即 逡 巡 不 進 , 半 途 而 廢 ,
必 難 成 就 , 故 當 「 衣 帶 漸 寬 終 不 悔 , 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 話 ,
古 今 之 成 大 事 業 大 學 問 者,必 經 之 第 二 境 界 )般 之 艱 苦 卓 絕、勇 往 無 悔 的 探 索 。
實 用 法 學 者 常 言 「 判 例 是 法 學 的 寶 庫 」。 對 於 民 訴 法 之 學 習 者 而 言 , 除 教
科書外,因訴訟實務而生之判例、判決、最高法院決議、法律問題之閱讀,極
為 重 要。不 過,閱 讀 此 等 實 務 資 料,必 須 下 工 夫,漫 不 經 心 的 看 過,助 益 有 限 。
特別是最高法院之判例、判決全文,應先將事實讀一次,自己思考結論,再看
自判斷之結果,與主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讀其理由,思考為何不同,即
使一致,也要看其理由,確實思考判決理由是否正確。如此,可以提昇法律問
題之發現能力及法的思考能力。持之以恆,可以對自己的法的思考力有自信,
有挑戰未曾讀過之非典型的難題之興致,即使在國考碰到難題,也不至心慌而
束手無策,也不至只努力寫自己所知道的,而未注意到最重要者,在於出題者
所問的。能夠如此,最後或可以經過熱切追尋,在許多在第二境被淘汰出局之
眾人中,實現所立定的目標,得有不期而遇之成功,獲人之所未獲,有如「眾
人 尋 他 千 百 度 , 回 頭 驀 見 , 那 人 正 在 燈 火 闌 珊 處 」(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 話 , 古 今
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之第三境界)般之成功時之驚喜。

伍 國考之三個神兵利器(國考三寶)
諸 君 決 定 以 司 法 有 關 之 國 考( 司 法 官、律 師、司 法 事 務 官 為 主 )為 目 標 時 ,
無 疑 地 , 必 須 掌 握 三 大 神 兵 利 器 , 即 「 條 文 」、「 判 例 」、「 考 古 題 」。
一 條文
法律之條文,大多數是法院最終於解決紛爭時,作為解決之基準。條文,
可以說是法律學習之中心。即使紛爭不是在法院解決,也通過法律條文解決。

12- 3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所 以,不 懂 條 文,就 不 能 說 學 過 法 律。法 律 學 家 就 是「 從 條 文 開 始 」,再 回 到 條


文。因此,法學院之學生,非重視條文不可。
一位從零開始,只花了兩年,就通過日司法考試之日本律師(辯護士)莊
司雅彥,在其經驗談中,提及他觀察很多司法考試之考生,發現「就法律學之
各 科 言,嫻 熟 擅 長 與 感 到 頭 痛 者 間,可 以 用 一 條 很 明 顯 的 線 區 隔 出 來 」
,這 條 線
就是:

 對於「法律學,乃條文之解釋學」是否明瞭?
 對於「條文,有其體系」是否明瞭?

並 且 強 調:
「 就 此 兩 點,真 的 只 須 做 到 這 兩 點;反 過 來 說,只 要 精 準 地 理 解
此兩點,法律學之學習,必會得有顯著的進步;十分簡單。」
莊司先生提示之兩點,歸結之只是「條文之解釋學」一點,因為「條文之
解釋」本包括體系,特別強調體系,或可能常被忽略,而造成誤解。
關 於 法 律 條 文 之 解 釋 學,諸 君 早 在 修 習 法 學 緒 論、民 法 總 則 時,就 已 學 過 ,
本不須再提,不過現代之法律解釋學(法解釋學)之論著,雖不無龐大精深值
得深讀者,然此等巨著恐難速入其門徑,其實以國考為目標者,關於國考規定
之法律科目之條文之解釋學,只要掌握住基本之法解釋學及法解釋技法就可
以。以下就法律條文之解釋學,作基本的簡要提示。
 法律之條文之解釋方法
法 律 學 之 基 礎,在 於「 法 的 三 段 論 法 」及「 法 律 之 條 文 之 解 釋 方 法 」。法 律
之條文之解釋方法,被定位在作為法的三段論法之一部分。在檢討條文之解釋
方 法 前 , 應 明 白 法 學 上 最 基 本 的 概 念 「 法 的 三 段 論 法 」。
將 邏 輯 學 之 邏 輯 三 段 論,運 用 於「 法 的 判 斷 」
,亦 即 以 法 規 為 前 提 之 裁 判 ,
其 論 證 過 程 之 方 法 , 特 稱 之 為 「 法 的 三 段 論 法 」。 法 的 三 段 論 法 , 是 以 法 規 範
為大前提,以與法規範有關之具體的事實(依證據認定之事實)為小前提,以
由大前提及小前提導出結論。可以簡單的圖示如下:

 具 備 法 律 要 件 , 即 有 ( 妥 當 的 ) 法 律 效 果 。( 大 前 提 = 法 規 範 )
 有 某 特 定 之 ( 具 體 的 ) 事 實 , 符 合 法 律 要 件 。( 小 前 提 = 具 體 的 事 實 )
 某 特 定 之 事 實 , 有 法 律 效 果 。( 結 論 )

簡言之,法的三段論是將①法規範.法命題、②依證據認定之事實與法規
範 該 當、③ 該 當 之 結 果 即 生 法 律 效 果,作 為 論 理 的 構 成 之 方 法。法 的 三 段 論 法 ,

12 - 4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作為大前提之法規範及法命題,通常為法律條文(但是,也有並非個別的法律
條 文 , 而 是 法 律 學 之 一 般 理 論 )。
條文之解釋,簡要地說,就是弄清楚條文之意義;此為「適用」條文之前
提。因此條文之解釋,就是在確定「構成法的三段論法之法規範、法命題」之
「法律之條文之意義」的作業。換言之,法律條文幾乎都是由法律要件及法律
效果所構成,法律之條文之解釋學,就是以確定其法律條文(即法律要件及法
律效果)之內容,為其目的。
不管是何種解釋方法,論理各有不同,所以無法只得出一種解釋之情形多
矣。應該如何解釋現在之條文,固屬於價值判斷之問題結果,然而大多數人間
之 存 在 著 共 通 之 價 值 判 斷( 社 會 通 念 )
,解 釋 之 結 論,應 符 合 社 會 通 念,但 是 於
具體的事例,可能會出現見解之分岐。即使條文之解釋,無法避免分岐,仍應
在法解釋學之基礎上,從事條文解釋之作業。
條文之法律要件及法律效果之解釋方法,與法律解釋學之基本方法及個別
之解釋方法(技法)有關聯。理解此法解釋學之基本方法、技法,可以用一個
極其單純之例說明之。假設考試之試場規則有規定「鈴聲響,應放下鉛筆,停
止 作 答,否 則 該 科 以 零 分 計 」
,該 規 定 之 要 件「 鈴 聲 響,應 放 下 鉛 筆,停 止 作 答 」
應作如何解釋為例。
在 考 試 時 , 當 結 束 鈴 聲 響 起 時 , 監 考 人 員 宣 布 「 停 止 作 答 , 鉛 筆 放 下 」,
此「 停 止 作 答,鉛 筆 放 下 」,若 僅 依 表 面 文 義 解 釋,放 下 鉛 筆 就 沒 有 違 反 規 定 ,
可 是 事 實 上 使 用 鋼 筆、原 子 筆,仍 可 繼 續 作 答,如 果 只 依 表 面 文 義 解 釋,鋼 筆 、
原子筆、中性筆、深色彩色筆,均非鉛筆,自不在規定禁止之列,即使不講方
法論,用直覺即可明顯地知道,如此的解釋違反「常識」判斷。又,橡皮擦雖
不是書寫工具,不能積極作答,可是可以擦去錯誤的答案,防止扣分,也是作
答 方 式,也 應 將 之 解 釋 包 含 在「 鉛 筆 」之 內。甚 至 於 數 學 考 試 有 幾 何 證 明 題 時 ,
直尺、三角板、圓規雖不能寫也不能擦,仍可用於作答,如果不解為也為「鉛
筆 」所 包 含,也 違 背「 常 識 」。上 述 問 題 之 解 釋,監 考 人 員 不 可 能 等 待 試 場 規 則
制 定 權 人 重 新 規 定,只 要 考 生 聽「 停 止 作 答,鉛 筆 放 下 」,沒 有 放 下「 鉛 筆 」以
外之可為作答、除去作答之其他筆具、橡皮擦、圓規等等之工具,皆應解釋為
違反「停止作答,鉛筆放下」之規定。
像這樣於法律條文之解釋上,究竟是要依表面文義作反對解釋,還是就文
義加以限縮、類推、擴張,就作為論理的法解釋而言,往往是可以同時並存,
然而依不同之解釋方法,結論有異,究竟採取那一種解釋法始為妥當,就必須
要 考 量 到 制 定 法 規 之 目 的 ( 即 所 謂 「 條 文 之 旨 趣 . 制 度 之 旨 趣 」)。

12- 5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 法解釋學之基本方法
法 律 解 釋 的 基 本 方 法 有 四 :  文 理 解 釋 ( 文 義 解 釋 );  體 系 解 釋 ( 論 理
解 釋、調 和 解 釋,即 兼 顧 與 其 他 法 律 統 一 性 的 調 和 之 解 釋 )
; 目 的 解 釋( 闡 釋
法 律 規 範 目 的 之 解 釋 );  價 值 判 斷 ( 利 益 衡 量 )。
 文義解釋(文理解釋)與體系解釋(論理解釋)
法 解 釋 之 出 發 點 , 是 僅 以 法 律 條 文 之 文 本 ( 原 文 , text) 即 條 文 之 文 義 ,
作為解釋之方法,謂之文義解釋,或文理解釋。
法條之用語之文義解釋,或依通常之意義,或依在法律用語上之特殊意
義。前 者,如 民 法 第 6 條 之「 人 」;後 者,如 民 法 第 27 條 第 3 項 之「 善 意 」,雖
通 常 意 義 之 「 善 意 」, 乃 指 為 他 人 著 想 之 親 切 心 , 然 而 法 律 上 用 語 之 「 善 意 」,
則 只 是 單 純 之「 不 知( 情 )」之 意。如 此 般 只 考 量 文 義、依 其 條 文 句 法 及 文 理 ,
作 為 法 條 之 解 釋 方 法,即 文 義 解 釋。文 義 解 釋 乃 法 解 釋 之 開 始( 第 一 步 )
,故 謂
「 法 之 解 釋 , 始 於 文 義 」。
不 過 , 在 進 行 文 義 ( 文 理 ) 解 釋 之 際 , 非 同 時 考 慮 「 體 系 解 釋 」(「 論 理 解
釋 」)不 可。體 系 解 釋,是 以 某 法 規 範 與 其 他 法 規 範 作 比 較、對 照,確 定 該 法 規
範在體系上之意義之解釋方法;亦即,就各法規該當於法規範所構成之法體系
中,各別所占之適切的地位,在內容上應如何加以調和之解釋方法。此種解釋
方法,是從法體系觀察,盡量不生矛盾下,究竟應該如解釋之解釋方法。又,
體系解釋係以文義解釋為前提,故必須在法規範之可能之語義內行之。
條 文 之 解 釋,如 果 條 文 之 內 容 明 確,僅 以 文 義 解 釋( 或 體 系 解 釋 )即 足 矣 ,
法 解 釋 之 作 業 即 完 結( 包 括 具 體 的 事 實 不 應 適 用 該 條 文,同 時 為 反 對 解 釋 )
。若
依文義解釋,無法確定條文之意義、內容,或者無法得出妥當之結論,就須進
行下一步驟之法解釋。
 廣義之目的論的解釋.利益衡量解釋論
作為法解釋之第二步,除了法律條文之文義、文本之外,還須考量條文之
立法旨趣。理解有關條文之立法旨趣之基本思考方法,可謂是廣義之目的論解
釋,除 廣 義 的 目 的 論 的 解 釋 之 立 法 者 意 思 解 釋( 歷 史 的 解 釋、主 觀 的 解 釋 )
、狹
義之目的論的解釋(法律意思解釋、客觀的解釋)外,須注意作為廣義之目的
論的解釋之前提論理之依利益衡量(價值判斷)之解釋。
1 廣義的目的論的解釋-法律意思解釋.立法者意思解釋
理解條文之立法旨趣時,其中心之課題,為廣義的目的論的解釋。此廣義
的目的論的解釋,究應採取何種立場,學說上主要有立法者意思說(狹義的目
的 論 的 解 釋、立 法 者 意 思 解 釋、歷 史 的 解 釋、主 觀 的 解 釋 )、法 律 意 思 說( 法 律
意 思 解 釋、客 觀 的 解 釋 )
。前 者 是 依 立 法 之 資 料 等,探 求 法 規 立 法 當 時 之 目 的 及

12 - 6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意 義,以 之 為 中 心,作 為 解 釋 條 文 之 立 場;後 者,是 以 現 在 之 社 會 狀 況 為 前 提 ,
探求法規所制定之目的,推測如果當時之立法者,於現在立法,究竟會作如何
立法,並以之為解釋之立場。
法律意思說已經是現代法解釋學之壓倒性的通說,蓋立法意思說的致命缺
陷,在於立法之後經過長年累月,國民為什麼無論多長的時間,都必須受到立
法者之見解的拘束。特別是立法意思說是在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經濟體制下,依
立 法 者 的 意 思 所 制 定 之 法 律,在 現 代 混 合 經 濟 之 下,常 見 在 妥 當 性 上 大 有 疑 問,
因此有為不同於立法者意思之解釋的必要,通說法律意思說之登場,可謂是必
然結果。
2 依利益衡量.價值判斷解釋
依利益衡量、價值判斷解釋,乃於法律條文之解釋,於利益衝突時,作何
種利益應優先保護,乃至於價值衝突時,作何種價值應優先保護,究竟應從種
觀點為解釋之立場。
利益衡量之解釋之過程中,亦可為比較法的考量。
圖 12-1 法 解 釋 之 基 本 方 法

 解釋之技法(法解釋之具體的方法)
條文之立法旨趣認識、確定之後,要進行解釋之第三步驟,即使用解釋之
技法,決定條文之具體解釋。
解 釋 技 法,大 別 之 有 三:縮 小 解 釋( 限 制 解 釋、限 縮 解 釋 )、廣 義 的 擴 張 解
釋、反對解釋。廣義的擴張解釋又分狹義的擴張解釋、廣義的類推解釋。廣義
的 類 推 解 釋 又 分 當 然 解 釋、狹 義 的 類 推 解 釋。狹 義 的 類 推 解 釋 又 可 分 個 別 類 推、
綜 合 類 ( 複 數 類 推 、 總 體 類 推 )。

12- 7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表 12-1 法 解 釋 之 全 體 構 造

個別文本 關聯文本

以文本為限 文義解釋(文理解釋) 體系解釋(論理解釋)

目的論的解釋(廣義)

① 立法者之意思解釋(歷史的解釋、主觀的解釋)
立法之旨趣 ② 狹義之目的論的解釋(法律意思解釋.客觀的解釋)
( 廣 義 之 目 的 論 的 解 釋 之 前 提 論 理,則 包 括 依 利 益 衡 量.價 值 判 斷、比 較

法的考量等之論理)

① 文 義 解 釋 ( 文 理 解 釋 )( 法 令 規 定 之 文 本 之 限 縮 或 擴 張 )

② 限縮解釋(縮小解釋、限制解釋)
解釋之技法 ③ 擴 張 解 釋 ( 擴 大 解 釋 )( 對 於 法 令 文 本 未 直 接 載 明 事 項 之 對 應 )

④ 反對解釋

⑤ 類推解釋(個別類推、綜合類推)

⑥ 當然解釋

1 限縮解釋
限縮解釋,乃就法律之條文之文義,作比一般的意義內容更狹小之解釋。
當該當法律條文基於立法旨趣(利益衡量.價值判斷)之目的論的解釋,而修
正其文義,使條文之適用範圍縮小,即為限縮解釋。例如「再審之訴實質上雖
係前訴訟程序之再開,究與一般通常程序有別。倘法院就當事人依通常程序所
提起之婚姻事件,裁定移送與當事人就婚姻事件確定判決所提起之再審訴訟事
件合併審理,將使該通常程序之婚姻事件久懸不決,延宕訴訟,徒增訟累,有
違 訴 訟 經 濟,並 使 訴 訟 關 係 趨 於 複 雜,自 與 婚 姻 事 件 合 併 審 理 之 立 法 本 旨 有 悖。
故 民 事 訴 訟 法 第 572條 之 規 定,應 限 縮 解 為 依 通 常 程 序 提 起 之 婚 姻 事 件,不 能 裁
定 移 送 與 婚 姻 事 件 再 審 之 訴 合 併 審 理 。 」 ( 96台 抗 466裁 定 )
2 擴張解釋
 廣義之擴張解釋
廣義之擴張解釋,乃就法律之條文之文義,作比一般的意義內容更廣大之
解 釋。當 該 當 法 律 條 文 基 於 立 法 旨 趣( 利 益 衡 量.價 值 判 斷 )之 目 的 論 的 解 釋 ,
而修正其文義,使條文之適用範圍擴大,即為廣義之擴張解釋。此廣義之擴張
解釋,包括:一般通稱之擴張解釋,即狹義之擴張解釋;類推解釋。
當確定立法者之意思(條文之歷史的意義內容)之後,判斷該法條適用結
果在「理」上不妥當,而須擴大文義適用範圍時,即須以廣義之擴張解釋以補
充 對 應 之 ( 填 補 法 規 文 義 之 欠 缺 )。
 狹義之擴張解釋
12 - 8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狹 義 之 擴 張 解 釋 , 乃 將 法 律 條 文 中 之 語 義 ( 用 語 與 文 句 、 文 理 之 意 義 ),
作超越在法規使用上之通常意義內容之解釋。
所應注意者,狹義之擴張解釋與上述限縮解釋,兩者之區別,並非在於關
於概念不同之事實之問題,而是在同一概念、同一用語之框架內之事實評價之
問題,易言之,乃在概念及用語上之意義內容之廣、狹的問題。
3 類推解釋與反對解釋
類推解釋,是因已有法律明文之意義內容,基於「有相同意向之事項,要
作相同意向之處理(相似事項,要作相似之處理)」之法原則之組合的判斷方
法;簡言之,在「重要之點」類似者,適用之;何者為「重要之點」,為價值
判斷之問題。例如「國家機關因裁撤或改組而不存在者,其性質與法人因合併
而 消 滅 者 相 類 , 故 其 訴 訟 程 序 應 類 推 適 用 民 事 訴 訟 法 第 169條 第 1項 規 定 , 在 承
受 其 業 務 之 機 關 承 受 其 訴 訟 以 前 當 然 停 止 」 ( 89台 上 868判 例 ) 。
反對解釋,又稱反面解釋、反對論法,則是基於「不同事項,要作不同處
理」之法原則之組合的判斷方法,乃針對關於法命題無直接之明文規定時,由
明文規定之一定之法命題所引導出其反對命題之解釋;簡言之,即不適用其規
定也,亦即為適用規定的例外之解釋也。例如「雙務契約因可歸責於雙方當事
人 之 事 由 , 致 一 方 之 給 付 不 能 者 , 他 方 得 類 推 適 用 民 法 第 226條 第 1項 規 定 , 請
求 賠 償 損 害 , 並 有 同 法 第 267條 第 1項 過 失 相 抵 規 定 之 適 用 ; 該 給 付 不 能 之 一 方
亦 得 類 推 適 用 同 法 第 267條 規 定,請 求 對 待 給 付。此 際,他 方 當 事 人 不 得 類 推 適
用 同 法 第 256條 規 定 解 除 契 約 , 因 契 約 解 除 後 , 依 民 法 第 260條 規 定 , 其 損 害 賠
償之請求不受妨礙,但給付不能之一方則不能依債務不履行之規定請求賠償損
害,無異將可歸責於他方當事人之事由所生損害轉嫁於該給付不能之一方當事
人 負 擔 , 顯 失 公 平 」 ( 90台 上 1230判 決 ) 。
反對解釋=類推適用之否定,兩者都是站在同一之基礎,作出相對立之推
論。對於一個法命題,究竟應作反對解釋,還是應允許作類推解釋,如何依個
別不同情形決定,有其困難,無法從此兩種解釋作邏輯推論的解決,必須求之
於法的價值判斷,正因為如此,最後終究須先預先有一定之概念,依其目的性
論的解決,別無他法。
類 推 解 釋 , 有 個 別 類 推 ( 單 一 規 定 之 類 推 、 法 規 類 推 、 法 律 類 推 )、 綜 合
類推(複數規定之類推、全體類推、法類推)兩種。個別類推,乃一個法條條
文之類推解釋。綜合類推,乃依複數之規定為類推解釋。
以上類推解釋雖與反對解釋相對立,然類推解釋與反對解釋間之關係,不
同於處於對立關係之限縮解釋與狹義之擴張解釋間,乃同一概念、同一用語之

12- 9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框架內之事實評價之問題,而是不同之概念。易言之,類推解釋與反對解釋,
乃對於概念不同之事實,在價值判斷上,作是否應為法規範所及之問題。
又,類推與狹義之擴張解釋,雖同屬於廣義之擴張解釋,均為論理解釋之
一環;然而,狹義之擴張解釋乃在法規之文理的意義之框架內行之,類推解釋
則以法之欠缺為前提,以間接推論之方法,作為適用法規之填補欠缺的技法。
因此兩者在法理論上,應該可以區別;不過,在實際問題中,兩者往往難以區
別,甚 至 有 時 僅 如 一 紙 之 隔,在 難 以 區 分 之 情 形 下,有 以「 擴 大、類 推 適 用 之 」
表達,通常僅稱類推解釋,不稱擴張解釋。
4 當然解釋
當然解釋,乃法雖無明白規定,但揆諸事理,將某事項解為當然包括在內
之解釋法。謂「舉重以明輕」或「舉輕以明重」之法理,即表示其解釋方法係
當 然 解 釋;依 通 說,當 然 解 釋 屬 類 推 解 釋 之 一 種( 亞 種 )
,只 是 當 然 解 釋 用 於 其
類 推 之 容 許 性 極 其 明 確,乃 至 一 見 可 辨( 通 說 )
。例 如「 已 終 結 之 準 備 程 序 如 尚
未闡明訴訟關係,或有其他必要情形,自得隨時再開,如在訴訟卷宗尚未送交
受 訴 法 院 之 前,受 命 法 官 認 有 再 開 之 必 要 者,得 自 行 撤 銷 終 結 準 備 程 序 之 裁 定,
蓋該裁定為指揮訴訟之裁定,為裁定之受命法官原不受其羈束故也(民事訴訟
法 第 238條 但 書 參 照 )。若 在 卷 宗 已 送 交 受 訴 法 院 後,受 訴 法 院 認 有 必 要 時,亦
得 以 裁 定 命 再 開 已 終 結 之 準 備 程 序 , 此 為 修 正 前 民 事 訴 訟 法 第 274條 第 2項 之 當
然 解 釋 」 ( 89台 上 2448判 決 ) 。
圖 12-2 法 解 釋 技 法 ( 具 體 的 方 法 ) 之 整 理

5 準用
準用,與類推解釋有關,乃法律關係關於某事之規定時,以法律規定其他
事項亦得以類推之作用而準據該法律之規定之謂。準用,乃於法條上明文「○
○ 規 定,於 ○ ○ 準 用 之 」
「 ○ ○ 時,準 用 ○ ○ 之 規 定 」等 之 適 用 之 問 題,即 法 律
明文將A規定,作必要的修正後,適用於與A事項類似之B事項之法定應採取
類推適用之規定。
相 對 於 無 明 文 規 定 之 類 推 適 用 , 準 用 可 謂 是 「 有 明 文 規 定 之 類 推 適 用 」,
類 推 適 用 則 可 謂 是 「 沒 有 明 文 規 定 之 準 用 」。 又 , 由 於 準 用 係 法 律 明 文 授 權 將

12 - 10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法 定 案 例 類 型 之 規 定,適 用 於 另 一 (未 規 定 法 律 效 果,或 未 規 定 構 成 要 件 及 法 律
效 果 之 )類 型 之 上 , 故 有 稱 之 為 「 授 權 式 的 類 推 適 用 」。 我 國 民 事 法 準 用 性 質 之
條 文 用 語 不 一,多 逕 稱「 準 用 」
( 如 民 法 第 103 條,民 訴 第 50 條 ),有 稱「 依 關
於…之規定」
( 如 民 法 第 197 條 第 2 項 )
,有 稱「 適 用 關 於 … 之 規 定 」
(如民訴第
324 條 ), 有 稱 「 比 照 」( 如 民 法 第 89 條 ), 有 稱 「 亦 同 」( 如 民 法 第 184 條 第 1
項 後 段 , 民 訴 第 232 條 第 1 項 後 段 )。
6 擬制(法律上之擬制)
擬制,雖非屬法解釋之技法之一,然與法解釋技法之類推解釋有關聯,又
與其對立概念之「法律上之事實推定」有時易混,故特於此說明。
將本質與甲有異之乙,在法律的處理上,看成甲相同之效果,亦即,乙與
甲 雖 不 具 類 似 性,卻( 強 制 )將 乙 與 甲 作 相 同 看 待( 一 視 同 仁 ),如 此 之 在 事 實
上 性 質 有 異,而 依 法 律 則 視 其 性 質 相 同,生 相 同 之 法 律 效 果 者,稱 之 為「 擬 制 」,
又 稱 「 法 律 上 之 擬 制 」, 蓋 擬 制 須 有 法 的 依 據 , 無 法 依 據 之 擬 制 , 未 之 有 也 。
故知,擬制規定之未直接規定法律效果之事項,與原有法律效果規定之所
擬 制 事 實,兩 者 本 質 不 同,不 具 備 類 似 性,此 點 與 類 推 解 釋( 適 用 )
、準 用 規 定 ,
以具有類似性為要之主要不同之所在。因此,擬制乃如依法律規定,如能證明
乙事項存在,即視同有甲事項之法律效果,此效果不得以反證推翻,與「法律
上之事實推定」之推定事實,得以反證推翻之,有所不同,此點乃「法律上之
事實推定」與「擬制」最重要不同之所在。
圖 12-3 法 律 上 之 事 實 推 定 、 類 推 適 用 、 法 律 上 之 擬 制 之 主 要 差 異

12- 11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7 法律解釋之思考流程
何種解釋方法是適當的,應該以怎樣的順序決定那一種解釋方法,確實是
棘 手 的 問 題,學 術 上 有 所 謂「 法 解 釋 論 之 論 爭 」,持 續 不 已,此 恐 為 永 久 持 續 、
難有共識之問題,難以在此作詳細說明。不過,法律解釋之思考流程,通常可
以圖解如下:
圖 12-4 法 律 解 釋 之 思 考 流 程

12 - 12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民訴入門
二 判例
「 判 例,是 法 學 的 寶 庫 」。此 之「 判 例 」,在 我 國 或 應 該 包 括 未 經 公 告 為「 判
例」之法院裁判、法律問題座談會(以下稱判例,包括法院裁判、法律座談會
之文書資料)
。由 於「 判 例 」是 在 與 條 文 之 關 係 之 基 礎 上 產 生,所 以 不 只 是 可 以
記 住 判 例 而 已,還 要 從「 判 例 與 條 文 間 之 關 係 到 底 為 何 」之 觀 點,去 理 解 判 例 。
法 學 的 詞 彙、理 論,多 數 是 抽 象 的,如 何 將 難 以 理 解 之 法 律 詞 彙、理 論,與
自己的具體的經驗連結,加以理解,是學習法律科目之重要關鍵,因為無法將
具體之經驗、事例,與抽象的法學詞彙、理論予以具體化,並加以理解,不能
將具體的事例運用於法學的詞彙、理論,終究只是記憶模糊而抽象的概念,也
就無法有長久的記憶,自然無法在碰到實際事例時,運用所學的法學理論,無
法將所學之法學理論,化為有用的知識。
不 過,每 個 人 之 具 體 的 經 驗 有 限,想 要 以 真 正 自 己 的 具 體 的 經 驗,作 為 與 所
學之法學理論之連結,必然不足,判例是法院對於真實事例適用法律之文書資
料,具體又真實,正可以補此不足。
具 體 的 說,閱 讀 一 宗 民 事 訴 訟 資 料,從 原 告 起 訴 請 求,作 為 起 訴 之 原 因 事 實
以及作為法律之理論,提出什麼主張,對造(被告)在事實及法律上之理論,
提出什麼答辯,法院如何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判決之結果如何,乃至上訴以
後兩造之主張、上級審之判決結果等等,依順序閱讀,可以從訴訟之實例,理
解、領會事實認定之方法,及法院對法律之解釋如何進行,可以弄清楚法律條
文如何適用於具體之事例中。通過學習判例、判例的意義,以及判例之制作方
法,為進行訓練法律及運用法律的能力之最有效方法之一。
因 此,謂 判 例 為 法 學 的 寶 庫,實 未 誇 張。學 習 實 用 法 學 之 法 律 科 目,絕 不 可
忽略判例之重要性。
查 閱 判 例、裁 判、法 律 座 談 會 之 初,或 許 會 覺 得 費 時、厭 煩,等 到 明 白 該 等
資料都是活生生的情況及事例本來之真面目,自然產生興趣,養成有效的法律
思考之習慣。
三 考古題
試著將所有的考古題解解看,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就能發現或體會所學之
不 及 或 疏 漏 處,自 會 增 進 所 學,從 作 考 古 題 之「 量 」
,也 會 提 昇 自 己 法 學 之「 質 」

大 量 地 解 考 古 題,不 但 會 習 慣 題 目( 題 型 )
,也 會 提 昇 法 學 之 智 識,因 為「 學 習 」
之「 學 」,本 有 仿 效 之 意( 如「 學 者,『 學 』其 所 不 能 」、「 美 西 施 而『 學 』其 顰 」
之 『 學 』);「 學 習 」 之 「 習 」, 亦 有 熟 復 、 累 積 、 慣 常 之 意 ( 如 「 學 而 時 『 習 』
之 」、「 用 事 既 久 , 乃 慣 習 故 『 習 』 也 」、「『 習 』( 重 覆 ) 謂 便 習 ( 慣 習 ) 之 」 之

12- 13
附章 法的運用思維之培養

『 習 』)。
徹底地反覆模仿考古題之解題,不但可以習慣過去問題之題型,也可以連
結抽象的理論、具體事例,對於法律之智識力之提昇,有莫大的助益。
最 終 修 訂 日 : 2009 年 12 月 15 日

12 -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