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05 上高二基礎生物期末考

8. 下列有關消長的敘述,何者正確?
台中一中 105 學年上學期期末考高二基礎生物試卷 (A)是群集中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過程 (B)是一種漸進、緩慢且連續性的變化過程
電腦代號:06 (C)在消長過程中各階段間有清楚的界線界線區分 (D)只有植物才有消長,動物不
會發生。
一、單選題 9. 前年在日本海靠近本州的海域因海底火山噴發熔岩堆積,形成一個新生小島,請
問下列各種物種結構中。何者最有可能是此小島最先出現的群集?
以下 1~40 題,每題 1.5 分,合計 60 分,答錯不倒扣。
(A)由蘚苔植物、地衣構成的群集 (B)由蕨類和灌木構成的群集 (C)一年生草本植
1. 某種培養在試管中的細菌族群成長曲線如右
物群集 (D)闊葉林群集。
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 下列四組生物彼此間的相互關係,何組與其他三組不同?
(A)養分減少和代謝廢物增加是造成細菌族群
(A)地衣(藻類和菌物) (B)海葵和小丑魚 (C)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D)兔絲子與
下降的主因 (B)此細菌族群仍可與外界交換
樹木。
物質與能量 (C)從適應期至穩定期是典型 J
11. 阿銘在大武山長期觀察臺灣水鹿的族群,何種資料最能看出此族群數量未來是增
型(指數)成長曲線 (D)此圖表示開放環境
大或衰退?
中的細菌族群變化。
(A)族群密度 (B)出生率與死亡率 (C)年齡結構 (D)生存曲線。
2. 有關「族群成長曲線」,下列敘述何者正
12. 下列何種生物在環境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確?
(A)蘚苔 (B)蚯蚓 (C)蜈蚣 (D)草菇。
(A)大型動物的族群成長曲線多屬於指數型成長曲線 (B)蝴蝶的族群成長曲線屬於
13. 下列 4 個食物鏈,何者維持穩定所需能量最多?
S 型成長曲線 (C)S 型成長曲線中的生物族群個體數接近負荷量時,成長速率會趨
(A)小麥→蝗蟲 (B)樹→蟬→螳螂 (C)藻類→蜉蝣→蛙→水蛇 (D)草→蝗蟲→老
緩 (D)S 型成長曲線中的生物族群常會暴增,最後急遽減少。
鼠→貓→狼。
3. 綠蠵龜是一種大型的洄游性海龜,近年常定時到澎湖望安的沙灘上產卵,每隻母
14. 少年 π 跟隨家人搭船移居美國時,發生船難。他幸運的搭上救生艇。艇上一袋可
龜一次可產近百顆卵,但目前全球的綠蠵龜數量不多,農委會並已在望安島設立
吃一個月的乾糧、水和數隻母雞(別管母雞怎麼來的)。若他要維持最長的生存
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由上述資料推測何者正確?
時間,他應選擇下列哪一作法?
(A)綠蠵龜幼年期的死亡率極高 (B)綠蠵龜的平均壽命很短 (C)海洋汙染使綠蠵龜
(A)先吃乾糧再吃母雞 (B)用乾糧飼養母雞,然後吃母雞生的蛋 (C)先吃母雞再吃
覓食困難 (D)綠蠵龜的生存曲線呈第 I 型(外凸型)。
乾糧 (D)乾糧和母雞同時吃。
4. 魚類的年齡可由鱗片上的生長環輪判斷,假如近三年冬季在台灣海峽捕獲的烏魚
15. 下列有關自然世界中的氮循環,哪一項敘述正確?
中,屬於幼年期的魚所占的比例逐年減少,則下列有關於烏魚族群發展的敘述何
(A)空氣中含有 78%的氮,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 (B)根瘤菌為一種可固氮的菌物
者正確?
界生物 (C)植物可從土壤中吸收硝酸鹽和銨鹽來合成蛋白質 (D)硝化細菌在無氧
(A)該族群為成長型族群 (B)其族群密度將隨時間而增加 (C)其族群的年齡結構為
的時候,可將亞硝酸鹽轉變為硝酸鹽。
穩定型 (D)烏魚族群大小將衰退。
16. 臺灣農民在冬季農田休耕期間常種植羽扇豆,並在其結果前將之剷入土壤中。此
5. 附圖顯示在一段時間內,生活在相同環境下的甲、
作法主要用意為何?
乙兩種生物數目的變化,則甲、乙之間的關係和下
(A)充分利用土地,作為蔬菜食用 (B)固定氮肥,增進土壤肥力 (C)增加生物種
列何者相似?
類,以維持生態平衡 (D)固定太陽能,以促進能量流動。
(A)白蟻和其腸道內的鞭毛蟲 (B)瓢蟲和蚜蟲 (C)
17. 下列有關生物在自然生態系中所扮演角色的敘述,何者正確?
白面鼯鼠和大赤鼯鼠 (D)鯊魚和鮣魚。
(A)土壤中的硝化細菌將銨鹽轉變成硝酸鹽,屬於消費者者 (B)紅樹林的招潮蟹撿
6. 對寄生蟲而言,下列哪種特性最有利其生存?
食泥土中的碎屑,屬於分解者 (C)非洲草原的野狗掠食野牛,屬於初級消費者
(A)可從宿主取得養分,但不會使其死亡 (B)宿主的死亡率大幅提高 (C)使宿主不
(D)豬籠草捕捉消化昆蟲,屬於生產者。
孕 (D)可以提供宿主好處。
18. 下列有關生命世界中能量流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7. 某次颱風來襲造成瑞芳地區許多水土保持差的山區發生山崩、土石流。經過一段
(A)生態系散失的能量可被生產者再吸收利用 (B)消費者死後遺體的能量完全轉移
時間後,土石堆積處先長出來的植被,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種植物?
到分解者體內 (C)營養階層愈高的生物,其能量總和愈小 (D)能量在食物鏈轉移
(A)藻類 (B)芒草 (C)杜鵑花 (D)蘆葦。
的過程中,有 10%能量會散失。
第 1 頁/共 4 頁
105 上高二基礎生物期末考

19. 黴菌、菇類等生物在氮循環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附近時,下列何種景觀可能無法在我們的期待中出現? (A)高山芒草原 (B)路旁


(A) 將氨轉變成植物可吸收的硝酸鹽 (B)將大氣中的氮氣固定成氨 (C)分解遺體 出現杜鵑花等小灌木 (C)遠處有冷杉等針葉樹林立 (D)鼯鼠在樟樹林中出沒。
中的蛋白質,釋放出氨 (D)將氨去氮並將氮回歸大氣中。 28. 臺灣的生態系中,冷杉、紅檜、樟樹的主要分布區域,依海拔高度由高至低排列
20. 右圖為氮元素循環的示意圖, 為何?
下列何者正確? (A)冷杉、紅檜、樟樹 (B)紅檜、冷杉、樟樹 (C)冷杉、樟樹、紅檜 (D)樟樹、
(A)乙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亞 紅檜、冷杉。
硝酸鹽及硝酸鹽 (B)A 作用把
甲轉變成銨鹽 (C)C 作用分解 29~32 題為題組
糞便釋出硝酸鹽 (D)B 作用在 台灣主要的生態系類型有:甲、高山岩原;乙、針葉林;丙、針闊葉混生林;丁、高
氧充足的條件下較容易進行。 山草原;戊、樟殼林帶;己、楠榕林帶;庚、岩岸潮間帶;辛、泥岸潮間帶;壬、大
21. 下列為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 陸棚;癸、紅樹林。下列各題所描述的環境特徵或生物組合最可能出現在哪一生態
例子,何者正確? 系?
(A)臺灣櫻花鉤吻鮭只生活於 29. 「雪山草蜥、酒紅朱雀、玉山箭竹、華南鼬鼠」
高山溪流中,此為溫度影響生 (A)甲 (B)乙 (C)丙 (D)丁
物分布 (B)內陸地區不易形成 30. 「雲杉、鼯鼠、山椒魚、雪山草蜥」
森林,此為陽光影響生物分布 (A)乙 (B)丙 (C)丁 (D)戊
(C)五節芒群集最後會被其他植物入侵,此為環境影響五節芒分布 (D)陽光下之森 31. 「玉黍螺、高蹺鴴、彈塗魚、海茄苳」
林內溫度比森林外的溫度低,此為環境影響溫度。 (A)庚 (B)辛 (C)壬 (D)癸
22. 調查臺灣河流,很容易發現:河流上游人煙稀少處大多水質清澈,中游岸邊開始 32. 「寶螺、石蓴、海蟑螂、海膽」
有人類社區出現,水中藻類增加,水色偏綠且透光度下降,魚、蝦數量減少;到 (A)庚 (B)辛 (C)壬 (D)癸
了下游,兩岸建築林立,河水汙濁發臭,魚、蝦幾乎絕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富營養鹽的廢水流入河流,造成河流優養化,不利魚、蝦生存 (B)河流上游水 33. 下列何者不是造成目前地球上物種快速滅絕的人為因素?
流湍急,水中溶氧量高,河流優養化,魚、蝦成群 (C)河流中游因河流中的魚、 (A)棲地破壞及碎裂化 (B)過度捕獵 (C)大規模的火山地質活動 (D)全球氣候變
蝦減少,因此藻類大量生長 (D)河流下游遭受汙染,連細菌都難以生存。 遷。
23. 有關大甲溪上游環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34. 水庫中發生水質優養化現象是下列何者含量太多所引起?
(A)水流速度快,故溶氧量少 (B)水質清潔,浮游生物容易生存 (C)與陸地生態系 (A)鉀和 CO2 (B)氮和磷化合物 (C)鈉和鈣 (D)O2 與硫酸鹽。
的關係並不密切 (D)其中動物多以河岸兩旁的殘枝落葉為食。 35. 人類與環境的衝突與日俱增,以下環境問題與形成原因的配對,何者正確?
24. 下列有關岩岸與沙岸的比較,何者正確? (A)酸雨─工廠排放廢氣中的 SO2 (B)臭氧層破壞─熱帶雨林砍伐 (C)環境荷爾蒙
(A)岩岸生物種類少,沙岸生物種類多 (B)岩岸生物數量少,沙岸生物數量多 (C) ─冷媒、噴霧劑中的 CFCs (D)都市熱島效應─山坡地大量開墾。
岩岸可提供的棲所類型多,沙岸可提供的的棲所類型少 (D)岩岸底質不穩定,沙 36. 下列何措施違背自然資源的保育?
岸底質穩定。 (A)實施禁漁獵期管制 (B)提高風力、太陽能發電比例 (C)鼓勵大規模動物放生
25. 下列關於臺灣岩原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D)成立保護區或國家公園。
(A)大約在海拔 2500 公尺~3000 公尺的高山 (B)生物分布層次複雜 (C)高山杜鵑 37. 下列何者是有關「環境保育」的正確敘述?
和玉山圓柏長得低矮、匍匐狀 (D)水氣豐富,常有霧氣。 (A)養殖場家禽家畜的排泄物排入溪流中,會被微生物分解,不致造成汙染 (B)在
26. 某輕航機機件故障,駕駛緊急降落某森林中,衛星導航系統和手機都摔壞了。駕 雨量較少地區過度開墾及伐木,會造成土壤沙漠化 (C)水庫的興建有利水資源之
駛只見周遭有許多具有支柱根和鬚根的榕樹,有些樹則有突出地面的板根。另外 取得,中、下游可藉由自我調節的能力恢復平衡,無需憂心對生態影響 (D)酸雨
他還看到一棵樹花開在樹幹上。請問此駕駛可能降落在何處? 是由非分解性有機物直接溶於大氣中的水分後形成的。
(A)阿里山山區 (B)奧萬大的闊葉林 (C)恆春半島的森林 (D)溪頭山區。 38. 我國海關自 87 年 10 月 1 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新鮮水果入境。其原因為何?
27. 臺灣公路的最高點位於中央山脈合歡群峰附近的武嶺,海拔高度達 3275 公尺,行 (A)太多旅客攜帶水果,會影響果農生計 (B)水果可能帶有病原菌,會傳染給國人
走其中臺灣的高山景緻映入眼簾。假如你將有個合歡群峰公路假期,當行經武嶺
第 2 頁/共 4 頁
105 上高二基礎生物期末考

(C)水果可能帶有病原菌或害蟲,會傳染給其他果樹 (D)這些水果都未納稅,影響 (A)掠食性鳥類數量增加 (B)樹上的地衣多樣性增加 (C)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下降


政府稅收。 (D)蝴蝶數量增加、種類減少 (E)水中的耐低氧昆蟲數量增加。
39. 右圖表示 1980、1990 及 2000 44. 《詩經.小雅》:「螟蛉有子,蜾贏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文中,敘述
三年,在甲橋上游至下游所測 古人觀察到「狩獵蜂把螟蛾幼蟲帶回巢中,一段時間後,巢中竟然飛出新長成的
得的河水溶氧量。若河水溶氧 狩獵蜂而非螟蛾。」這種生態現象,以為狩獵蜂善於教養子女,可以把螟蛾幼蟲
量與汙染程度成反比關係,則 調教成狩獵蜂的成蟲,於是告誡人們要以「善道」教養子女,也因此,「螟蛉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子」被作為養子的代名詞。以現今科學的角度仔細檢視這個現象,發現原來是狩
(A)愈往甲橋的下游,汙染愈嚴 獵蜂把螟蛾幼蟲帶回巢中後,會在螟蛾幼蟲體內產卵。依據上文,下列敘述哪些
重 (B)該河流在這 20 年間, 正確?
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C)甲橋下 (A)新長成的蜂發育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於螟蛾幼蟲 (B)狩獵蜂有獨特的教養能
游 20 公里處可能因工廠導致 力,能將螟蛾幼蟲教養成狩獵蜂 (C)狩獵蜂是螟蛾的天敵 (D)狩獵蜂照顧螟蛾幼
汙染物突然增加 (D)在 2000 蟲,螟蛾提供狩獵蜂養分,兩者互利共生 (E)狩獵蜂成體以螟蛾為主要的食物來
年,甲橋上游 10 公里處的汙 源,所以它們是掠食的關係。
染情形與甲橋下游 10 公里處 45. 紅火蟻是外來物種,入侵臺灣後於短時間內難以消滅,其主要原因為何?
相同。 (A)缺少天敵 (B)與本土物種形成互利共生 (C)基因突變使其能夠快速適應本土環
40. 近幾年嘉義縣政府祭出獎金,鼓勵民眾捕捉沙氏變色蜥,每年都捕獲十餘萬隻。 境 (D)臺灣之生態環境與其原產地完全相同 (E)不能施用強力化學藥劑,以避免
估計沙氏變色蜥的族群大小超過嘉義縣人口總數。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造成二次公害。
(A)沙氏變色蜥會傳播疾病,恐會危害人體健康 (B)沙氏變色蜥恐會危害農作物生 46. 下列有關生態系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敘述,哪些正確?
長 (C)多引進各種蜥蜴,會增加台灣爬蟲類的多樣性 (D)沙氏變色蜥適應力強、 (A)食物鏈的長度受限於營養階層間能量轉換的效率 (B)營養階層越高,生物數量
繁殖快速,恐會危及本土其他蜥蜴的生存。 越少 (C)一般而言,河川下游較上游氧含量高 (D)生產者與分解者是連接有機生
命世界和無機物質世界的主要生物 (E)使用生質能源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無助
二、多重選擇題 於減碳工作。
以下 41~60 題,每題有 2 或 3 個正確選項。每題全對得 2 分,每題答錯一 47. 下列有關生物圈中氮循環的敘述,哪些正確?
(A)陸地上動物體的氮大多來自植物體的蛋白質 (B)硝酸鹽經脫氮作用將氮送回大
個選項得 1.2 分;答錯兩個選項得 0.4 分;答錯三個以上選項及未作答者
氣 (C)氨溶於水可為植物體利用 (D)大氣中的氮經固氮作用形成亞硝酸鹽 (E)動
零分。合計 40 分。 物屍體經細菌及黴菌分解為硝酸鹽稱為氨化作用。
41. 已知牡蠣的生存曲線為第 III 型(內凹型),下列哪些是合理的推測?
48. 若全球持續暖化,預期對臺灣的生物造成下列哪些影響?
(A)生殖時,成熟的雌牡蠣會排放大量的卵 (B)各年齡層的牡蠣死亡率相近 (C)牡
(A)櫻花鉤吻鮭的分布將擴展到整個大甲溪流域 (B)臺灣山椒魚分布範圍將會擴張
蠣幼年期的生存率很低 (D)在牡蠣族群中,大多數的個體都能生存到其生命期的
(C)闊葉林的分布範圍將往高海拔地區擴張 (D)沿海紅樹林的分布範圍將僅見於臺
晚年 (E)在自然界中,牡蠣將因族群日益減小而瀕臨滅絕。
灣南部 (E)墾丁海域珊瑚礁白化及死亡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42. 右圖為甲國及乙國的兩性年齡結構
49. 右圖為氮循環示意圖,甲乙
圖,且假設兩國男女出生比例皆為
丙丁戊各為不同的作用;則
1:1。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甲國的人口數衰退中 (B)乙國的
(A)甲乙丙丁戊皆需要微生物
人口數增長中 (C)乙國男性死亡率
的參與 (B)丙丁作用合稱為
高於女性 (D)乙國的人口結構趨向
硝化作用 (C)戊作用必須於
老年化 (E)目前我國的年齡結構與
厭氧狀態下進行 (D)生產者可以吸收的含氮物質為 NO2-及 NO3- (E)念珠藻必須
乙國較相似。
與植物共生,才能進行甲作用。
43. 下列哪些情形顯示生態環境趨向惡
50. 在生態系中,念珠藻、捕蠅草、臺灣紅檜等都屬於生產者。主要原因是上述生物
化?
具有哪些共同特徵?
第 3 頁/共 4 頁
105 上高二基礎生物期末考

(A)都可以釋出二氧化碳 (B)都可以將無機碳合成有機碳 (C)都具有維管束的構造 59. 下列有關酸雨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D)可以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 (E)都具有固氮的能力。 (A)金屬汙染水,會改變水的 pH 值而導致酸雨 (B)土壤中的硝酸鹽易溶於水,造
51. 有關生態系能量流轉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成酸雨 (C)大氣中的 NO、NO2、SO2 等易溶於水,降落地面造成酸雨 (D)雨水 pH
(A)生物體釋出的能量,可再被生產者吸收利用 (B)越高營養階層累積的能量越多 值在 6.0 以下者,稱為酸雨 (E)酸雨使土壤酸化,破壞根毛,影響植物生長。
(C)能量塔級數愈多,能量流轉時散失愈多 (D)能量流轉時,僅有少部分能量會轉 60. 下列關於臺灣高山岩原的敘述,何者正確?
變成熱散失 (E)大多數生態系中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能。 (A)主要分布於海拔三千公尺的山區 (B)低溫、風勢強 (C)植物均為矮小、匍匐生
52. 下列有關生態系元素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長的草本植物 (D)日照強烈、蒸散量大,屬於缺水環境 (E)許多植物葉面有細密
(A)元素循環的某些途徑受阻,會使生態系失去平衡 (B)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 的毛。
將碳元素累積在體內 (C)大氣中的氮並未參與氮循環 (D)生物體中的氮元素可經
排泄或遺體分解而重返自然界 (E)地球上的元素中,只有碳、氮元素會循環。 -試題結束-
53. 某地區有一個由蝗蟲、水稻、鷹、澤蛙四種生物所構成的食物鏈及其能量的流轉
情形如圖(一),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圖中丙為鷹 (B)人若皆直接食用甲,可養活最多
人口 (C)圖(一)的 b1~b4 代表散失的能量,通常以動能散失 (D)圖(二)的能量
塔,d 應為太陽供應的能量 (E)若圖中 a2 為 104 仟卡,則 a4 能量為 102 仟卡。
54.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在同一生態系中,族群種類愈多,生存競爭愈大,所以生態系愈不穩定 (B)生
態系交界處常有明顯界線,沒有過渡帶 (C)生態系中,環境影響生物群集的改
變,但生物群集不會影響環境 (D)穩定的生態系能夠維持能量流轉及物質循環的
平衡 (E)通常一生態系的改變,會影響其他生態系。
55. 先驅群集常具有下列哪些特點?
(A)生活史短 (B)物種個體小 (C)生物多樣性低 (D)易取代他種生物 (E)物種結
構最穩定的組合。
56. 下列何組關係屬於互利共生?
(A)喬木與樹幹上的蘭花 (B)校園內操場上的車前草和咸豐草 (C)白蟻與腸內的鞭
毛蟲 (D)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E)鯊魚與吸附其腹部的鮣魚。
57. 下列有關「大甲溪上游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水棲昆蟲幼蟲的食物多來自河岸枯枝落葉 (B)浮游藻類及植物多,故溶氧量高
(C)因缺乏鹽類、有機物,故生物數量很少 (D)水流湍急,渦蟲不易在此生存 (E)
台灣間爬岩鰍可吸附在岩石上,以防被水流沖走。
58. 有關紅樹林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項正確?
(A)通常分布位於河口淡鹹水交會區 (B)生物多樣性低,生產量也甚低 (C)海茄
冬、水筆仔、五梨跤都是胎生植物 (D)彈塗魚通常直接以紅樹林植物的葉或果實
為食 (E)有機碎屑是招潮蟹和貝類的主要營養來源。

第 4 頁/共 4 頁
台中一中 105 學年上學期期末考高二基礎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A) 2(C) 3(A) 4(D) 5(B) 6(A) 7(B) 8(B) 9(A) 10(D)
11(C) 12(D) 13(D) 14(C) 15(C) 16(B) 17(D) 18(C) 19(C) 20(B)
21(A) 22(A) 23(D) 24(C) 25(C) 26(C) 27(D) 28(A) 29(D) 30(A)
31(D) 32(A) 33(C) 34(B) 35(A) 36(C) 37(B) 38(C) 39(B) 40(D)

二、多重選擇題
41(A)(C) 42(C)(D)(E) 43(D)(E) 44(A)(C) 45(A)(E)
46(A)(D) 47(A)(B)(C) 48(C)(E) 49(B)(C) 50(B)(D)
51(C)(E) 52(A)(D) 53(B)(E) 54(D)(E) 55(A)(B)(C)
56(C)(D) 57(A)(E) 58(A)(E) 59(C)(E) 60(B)(D)(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