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單元九

《六國論》、《出師表》問題

一、 根據《六國論》一文,回答以下問題。

1.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
百倍。」作者在這裏論證了甚麼?(3 分)

比較秦國從受賄中,與從打勝仗中所得來的土地,作者發現秦國受賄而得
的,比戰勝而得的,多達百倍;反之,諸侯國向秦納賄而失的,比起戰敗
而失的,亦多達百倍。作者藉此論證,戰爭並非使秦與其他諸侯國國力懸
殊的原因,賄賂秦國才是,這進一步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
中心論點。  

2. 本文運用對比的方法說明事理,試舉一個例子,並加以說明。(5 分)

在論證「割地求和終使六國滅亡」時,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首先道
出六國的先祖開闢疆土的艱難:「暴霜露、斬荊棘」,幾經辛苦,才有「尺寸
之地」。接著說出六國的子孫對辛苦得來的土地不加珍惜:子孫「舉以予人
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為圖短暫的穩定
把辛苦得來的國土拱手讓人,他們不珍惜國土的態度,與其先祖開國的艱
苦和作了強烈對比。          

3. 作者引用「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這個語例,有何用意?(4 分)

作者引用這句說話,一則形象化地總括自己的觀點;二則藉古人的話印證
自己的論點,指出他的觀點與古人的想法是一致的。作者在上文指出,六
國的土地有限,而秦的貪欲了無止境,因此割地求和只會助長秦的苛索;
這正如拿柴薪去滅火,火非但不會熄滅,還會越燒越旺,耗盡柴薪。這個
比喻十分貼切,有助說明事理。

4. 文中舉出一些國家如齊、燕、趙等的事跡。它們為甚麼能夠苟安?其滅亡的
原因又是甚麼?試加指出。(8 分)
齊:
苟安原因:與秦交好,不助五國。
滅亡原因:五國相繼滅亡,齊國唇亡齒寒,難以自保。
燕:
苟安原因:不肯割地討好強秦。                  
滅亡原因:太子丹派遣荊軻行刺秦王而事敗,招致滅國。其時秦已把其餘
各國消滅得差不多,燕國孤立無援。
趙:
苟安原因:不肯割地討好強秦,與秦國交戰,勝多於負。
滅亡原因:名將李牧受讒被殺害,良將已去,軍力薄弱。其時秦已把其餘
各國消滅得差不多,趙國孤立無援。

5. 文中描述齊、燕、趙三國滅亡的原因,對於論證「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
一論點,有何作用?(6 分)

齊、燕、趙三國都是不肯向秦割地求和的國家,但相繼滅亡,似乎反證了
「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觀點,但作者其後分析三國滅亡的原因:齊國
最後滅亡,是因失去依傍,說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破滅關鍵仍在於「賂
秦」;燕國不願割地求和,兵力尚可與秦較量,只因刺秦事敗才導致速亡,
這論證了六國滅亡非因「兵不利、戰不善」;趙國與秦戰,兵力甚至超越強
秦,只因大將去世才使兵力衰退,亦論證了六國滅亡亦非因「非兵不利、戰
不善」。燕、趙兩國不願割地求和,卻都具備與秦匹敵的條件,又只因個別
事件才致亡國,這就從反面論證了六國破滅的原因非關乎兵力,而在於其
他方面,亦即對秦國的態度。                  

6. 綜合全文,作者認為面對強秦,六國應怎樣做,才能避免滅亡?(4 分)

面對強秦,六國要避免滅亡,着要的是停止割地求和,以保留國力,亦避
免助長敵方的氣焰。另外,六國要重用謀臣,招攬各種人才為國服務;並
團結一致,六國聯手對抗強秦,不要被秦的威勢所逼。        

7. 試完成下表,整理出全篇的論證結構。(10 分)

論據
中心論點 論證
總論 分論
六 國 破 滅 原 賂秦而力 國土損失:秦國受賄而得的,比戰勝而
因 在 於 賄 賂 虧,破滅 佔得的多;其餘諸侯國向秦納賄而失的 ,
史例
強 秦 , 削 弱 之道 亦比戰敗而失的多。儲侯輕易割讓國土,
國力。 削弱己力,增強秦國實力。
秦國野心:秦國不戰而得地,得地越多 ,
比喻、引用
野心就更不能厭足,以地事秦,猶如抱
薪救火。
失去依傍:齊與秦國交好,不助五國,
五國相繼滅亡後,齊亦不能獨存;燕、趙
史例
後亡,其時其餘各國大致被滅,因而孤
不賂者以
立無援,被滅是不得已的。
賂者喪
人為失誤:燕、趙兩國實力尚可與秦抗衡
,後因行刺失敗及誤中反間計,才致速 史例
亡,實非戰之罪。   

8. 總括全文,作者對六國的態度是怎樣的?(6 分)

作者對六國整體來說,有感歎的態度。他為六國不懂團結一致,不善用本身的條
件而感可惜。作者對不賄賂強秦而終至滅亡國家感到同情,它們勢孤力弱,用計
失敗或誤中圈套,亡國是無可奈何的;而作者對賂秦的國家則有譴責的態度,
因為它們竟犧牲國土為求自保,不知道這樣做等於自取滅亡,這實在是目光短
淺,愚不可及。                       

二、 根據《出師表》一文,回答以下問題。

1. 綜合全文,從諸葛亮對後主的勸諫中,可看出後主有何不足之處?(6
分)

1. 處事不成熟:作者勸諫後主「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可反映出後主
的自我形象低,所下的指示又不合理,顯然處事手法尚未成熟。     
2. 不辨忠奸、寵信小人:作者勸諫後主親賢臣、遠小人的重要,又推舉朝中
忠良之士,勸後主重用,這反映出後主未能辨別忠佞。
3. 不納諫言:作者勸諫後主要「開張聖聽」,以免「塞忠諫之路」,又表示自
己所推舉的忠臣,有進諫之責;最後勸後主要「諮諏善道,察納雅言」,這
都反映出後主可能不接納臣下的勸諫。
4. 賞罰不明:作者表示,宮廷內、相府內的賞罰,宜應劃一,以免有雙重標
準,不能服眾;又指出有功、有過者都應行賞、罰,這反映後主可能偏私,
賞罰不公。

2. 綜合全文,從諸葛亮對後主的勸諫中,可看出諸葛亮的為人是怎樣的?試
舉例說明。(6 分)

諸葛亮知恩圖報,忠心為國。諸葛亮出身寒微,獲先帝提拔,三顧草廬,為
了報效知遇之恩,二十一年來一直為先帝做事。後來臨危受命,他非但不推
辭,反而日夜警惕,恐怕有負先帝所託。直至先帝死後,他仍緊記先帝遺囑
扶助後主,平定南方,北定中原;還說這都是為報效先帝而為國效勞的。從
此可見他是知恩圖報、忠心為國的。此外,諸葛亮處事謹慎。先帝因為知道
諸葛亮處事謹慎,所以才在臨終時託付以國家大事;他北伐中原前,又怕
後主不能坐掌大局,於是臨行前向後主上奏章,勸後主親賢納諫,這可見
他深謀遠慮,處事謹慎。      

3. 諸葛亮在說明事理時,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試舉一例加以說明。(5
分)

諸葛亮說明「親賢臣,遠小人」的道理時,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他借用
了西漢、東漢的史實:西漢君主親賢臣、遠小人,因而國力興盛;對比之下
東漢君主則親小人,遠賢臣,因而傾覆、衰敗。從西漢興盛,東漢衰敗的史
例中,諸葛亮希望後主以史為鑒,不要再寵信小人,否則結局可能會與東
漢相似;另外表明先帝的意向,也是希望後主親賢遠小的。       

4. 諸葛亮勸諫後主親賢臣、遠小人,並推舉一些賢臣,但並未提及朝中誰是
小人。這種做法有何用意?(4 分)

作者上疏的目的只希望後主任用賢臣,冀能有效統治,並非為了臧否朝中
人事,因此只須推舉值得任用的賢臣,至於何者為小人,則是次要的。另外
作者以臣下的身分上疏,目的是希望後主接納其意見,若直接點出後主所
寵信的是小人,必會引起後主及其身邊群小的反感,弄巧成拙,達不到原
先的目的。   

6. 作者出師前,為甚麼「臨表涕零,不知所言」?(3 分)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後主的諄諄勸勉之情,著後主回思先帝的訓勉;作者
自己回想起先帝的恩惠,又擔心自己去後,後主受奸臣擺弄,影響國家安
危,恐怕有負先帝所託,因此感觸落淚,表達對先帝的感戴與對國家的忠
誠。

7. 總括全文,說明諸葛亮在治國和軍事方面的才能。(6 分)

治國方面:                           
諸葛亮了解大勢。他充分了解當時天下三分的局勢,了解己方國力疲弊,又
明白國家中有何有利條件,可以善加利用。他深明用人之道,知道任用小人
可令國家滅亡,又知人善任,知道哪些人可以重用,又了解他們的才能。 
軍事方面:                           
諸葛亮明白天下三分的局勢下,蜀漢勢弱難以自保,於是反守為攻,力主
北伐,以求創新局面。他又先平定南蠻,除滅後顧之憂,製造有利時機才北
伐,深懂軍事。    
三、綜合《六國論》和《出師表》兩文,回答以下問題。

1. 《六國論》和《出師表》兩文的說理手法都是委婉而不直露的,試分別說明兩
文如何達致這效果。(8 分)

《六國論》採用以古諷今的方法,文章的上半部論說史事,下半部才點出以
古諷今的要旨,全篇論證六國因賂秦而相繼滅亡的史事,以此諷刺北宋政
府不應妥協求安。《出師表》是臣下呈給君主的上疏,措辭恭敬,處處以
「臣」自稱,委婉勸諫地後主,例如「臣不勝受恩感激」、「此所以報先帝,
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等,都是臣子對君主的語調。另外,作者諸葛亮受劉備
臨終託孤,身兼父職,在勸諫時動之以情,多次提及先帝,又自述身世,
表明盡忠的心志,真情流露,使後主易於接納其諫言。措辭上亦兼具長輩
的語調,如「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不宜妄自菲薄」等。

2. 《六國論》和《出師表》兩文都是條理明晰的,試分別說明。(8 分)

《六國論》的論證條理清晰。它開門見山地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中
心論點,補充「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論點;論述部分,先論述「賂秦」國家滅
亡的原因,再論述「不賂秦」國家滅亡的原因,以說明「不賂者以賂者喪」的
論點。說明論點後,分析六國的可勝之道,以此警誡為政者。最後點明「借
古諷今」的題旨,借六國故事諷喻執政者汲取歷史教訓。全篇論點層層相扣
深具說服力。                  
《出師表》中,作者首先在文章開頭分析天下大勢,並說明蜀漢處於「危急
存亡之秋」;繼而提出治國的方法及任人的建議,勸後主處事公正、虛懷納
諫、任用賢臣;再剖白自己的身世及心志,重申君臣的職責及先帝的遺志 ,
以期望後主能發憤圖強,興復漢室,全篇論述有條不紊。     

3. 試指出《六國論》和《出師表》所共有的一項說理手法,並加以說明。
(8 分)

兩文均用了「借古諷今」的說理手法。《六國論》中,全篇論述六國覆亡皆因
割地討好強秦,其實本身具有不用割地而能戰勝的優勢,暗喻宋國作為大
國,更有對抗邊彊外族的條件,如向外族求和,只會重蹈六國的覆轍,是
不智之舉。在《出師表》中作者舉出先漢任用賢臣而興盛、後漢任用小人而滅
亡的事例,借古諷今,讓後主知道應該親賢臣而遠小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