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1

数据显示,76.5%网友表示应当禁止, 20.37%网友表示应当允许
新学期开学在即,有关教育话题又重新火热起来。前日起,一场有关“是否应该禁止
在职教师做家教”的大讨论在深圳本地某大型论坛内持续发酵。截至昨日,投票数据显
示,有 76.5%网友表示应当禁止在职教师补课行为,有 20.37%网友表示应当允许补课,另
有超过 3%的网友表示不好说。
在当下应试教育环境下,供需两旺的补课市场一直存在。部分学生确实在老师的指点
下成绩得到提高,老师也得到一定的校外经济补偿,但该行为可能涉及的校内教育公平问
题一直为人诟病。有专家表示,官方对于教师校外补课的一刀切“禁令”虽然符合当下的
现实需求,但仍有可以商议之处;在各方参与之下,以公平为基准设立人性化的优质教育
资源共享与均衡之道,或为当务之急。
该禁:确保老师的精力在“校内”
有网友明确表示,若允许在职教师校外补课,就可能会出现老师在校内不好好下功夫
备好课上好课,然后想尽办法让学生去上自己的辅导班。“你想,这对孩子们来说公平
吗?”该网友表示,这样会使本应该在校就享有的教育被推向社会;特别是应该禁止义务
教育阶段和早教类型的辅导教育机构的开设。
罗湖一位初中学生家长张女士有类似的看法,她认为如果任由老师补课,就会形成人
人都要补课、科科都要补课的恶性循环,到头来还是少部分有“实力”的人获取优质教育
资源;同时,她认为真正成绩好的学生也并非是靠老师“补出来”的,若放开补课,会出
现很多其实水平一般的老师,借由自己的位置,“变相”强迫学生补课,增加家庭的经济
负担。
不该禁:“优质资源”应该有渠道共享
与上述观点针锋相对的是,有网友认为,禁止在职教师家教,导致教育更加不公平。
不禁止家教,部分优秀教师可以面向市场,服务于大众,使得优质资源得以共享;而禁止
后,优秀资源供给有实力有背景的少部分人,普通人花钱也没处花,这会导致更大范围的
教育不均。
“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做家庭教师贴补家用,这无可厚非。”罗湖区一位高中学生
家长田先生认为,本质上讲,教师和任何其他职业的劳动者一样,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没
有什么问题。只要处理好校内教学和校外补课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精力就好。
田先生坦承,自己的孩子初中时曾补过课,开始在校外培训机构效果不好,后来找了
某位任课老师补课,孩子的成绩确实有起色,“优质教育资源要是没有渠道共享,最后肯
定还是少部分人独享。”他补充说。
“教师走穴”已列入师德失范行为
在舆论对于“教师走穴”争论不休的同时,官方的态度一直十分明确。
2010 年 3 月,深圳出台《深圳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五不
准”》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公、民办中小学(含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学校)及市、区教研机
构的在职教师(教研员),不准利用学校资源从事有偿家教;不准在省、市校历规定的学期
内从事有偿家教;不准对本校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不准宣传动员或暗示学生参加校外教育
培训机构的补习或为其提供生源;不准在校外办学机构或培训机构有偿兼课。
同时规定,对违反上述“五不准”规定进行有偿家教的,一经查实,清退所收费用,
并视情节轻重依规严办。
今年 2 月,备受瞩目的《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档案管理规定》正式印发。其中,违
反上述“有偿家教五不准”的行为,被列入可以被“一票否决”的师德失范行为之一,即
教师一旦有有偿家教,其师德考核应当定为不合格等次。
老师:被说“不尽心”寒心 补课分情况而定
关于校外走穴,一线教师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罗湖区重点初中一位不愿具名的物理老
师表示,有家长认为放开补课,老师就会在校内“不尽心”,想方设法招揽学生去自己的
辅导班,这种说法让人很寒心,“这是在人品上完全否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和我认识
的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全心全意希望学生把学习搞上去。”
该名老师表示,学校目前的现实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目前深圳各学校对于在编
老师都有一套十分严格和精确的考核制度,在此种情况,老师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班级的学
习情况,在校内“不尽心”完全是砸自己的饭碗,“包括每次中考后,好成绩对老师无论
在哪方面都特别重要,成绩稍差的老师都会觉得‘没面子’。”
福田区某重点中学一位高中老师表示,认为老师仅仅为了钱就想方设法“补课”是难
以让人接受的。他坦承,身边确有小部分老师曾有过私下校外“补课”行为,但绝大部分
均不是部分网友和家长设想的情况。
“有的学生某科成绩特别差,已经影响到全班水平,家长也一直想方设法希望老师补
课。”该老师表示,这种情况下有老师就会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校内正常教学的情况下
愿意为其“补课”;此外,有部分老师家庭有突发意外情况,需要用钱,或偶尔帮其他教
师“尽人情”也会参与补课,“但据我所知,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几个人小范围补课,老师
的主要精力还是完全在校内的。”他说。
专家:应以公平为基准 “一刀切”有待商议
长期关注深圳教育发展的深圳市政协委员朱克恒认为,这样的争论非常正常,关心
“老师走穴”这一教育敏感问题的相关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声,恰恰可以帮助认识
其本质。朱克恒认为,大部分网友及家长认为应该禁止“教师走穴”,与此次引发辩论的
网友的最终投票结果一致,决策层面也给出明确的“禁令”,“但这样一刀切的禁止政令
仍有待商议,可以在公认的公平基础上,满足社会上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知识和教学水平是老师自己的,在职老师去校外或自己带学生,有可能在精力上有
所影响,但水平在校内和校外没有什么区别。”朱克恒表示,推测老师会在校内“省
力”,在校外“给力”以获取补课利益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每所学校都会对老师有细致
的考核和监督,而且对于老师自身发展来说,真正的“利益”也在校内。
“对于优质教师资源的强烈需求,来自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环境之下,教育资源仍存在
一定不均衡的现实。”朱克恒认为,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并非“一刀切”了事,而是应该设
法在现实中设立基于公平之上的人性化的解决办法。
朱克恒介绍,曾有人提出一种教师走穴“备案制”的办法,即有校外补课实际需求的
老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并备案,并由学校对其开展监督考核及管理,在不影响校内教学的
同时,也可以使得好的教学水准惠及更多人。
朱克恒表示,因为官方态度、学校现实管理难度及教师自身顾虑,这种办法暂时没有
成功,但不失为一条解决办法的参考思路。

禁止有偿补课合法合理
2015-07-06 来源:教育部

有偿补课是指公立中小学校及其在职教师收取经济报酬,对学生开展的补
课、家教、辅导等行为。且不提有偿补课中出现的体罚、侮辱、课上不讲课下
讲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偿补课客观上还具有以下负面影响:(1)有偿补课主
要涉及应试科目、部分教师,造成教师之间收入上的不平等甚至分化,严重影
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学校教育偏科现象进一步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
实施;(2)有偿补课需要学生家庭具有一定支付能力,造成学生之间由于经济
原因而形成的不平等,有的成为学生家庭严重的负担;(3)有偿补课以收费为
主要目的,它使师生关系添加了权力与金钱交易,导致教师权威受损,教师职
业的社会声望下降,教育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此,教育部发布《严禁中小学
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以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在职中小
学校教师职业行为。从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以及教育的内在要求看,禁止有偿补
课合法合理。

一、禁止有偿补课符合法律对于学校和教师职业的定位与要求

教育是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基础,我国《教育法》不但明确“国家制定
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国家责任,要求“教育活动必
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还强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
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义务。据此义务,学校收取费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
定,否则即为违法。从国家发布的有关学校收取费用的相关规范看,并无补课
收费的规定。有偿补课是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
行为,依照《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关于“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
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规定,学
校实施的有偿补课显然属于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公务员是指由国税支付工资的、从事现代国家公共事务及其政治管理的人
员。为防止公务员以权谋私,在享受国家工资、福利的同时再谋利益,《公务
员法》明令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教师法》第三条虽将教师
纳入专业人员范畴,但又明确规定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正因为教
师依法承担着国家公共教育职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都对各级人民
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
件,建立晋级增薪制度等作了规定,符合公务人员工资福利的保障性规定。因
此,教师在享受国家为其提供的利益保障的同时,也必须限制自己的行为,履
行《教师法》第八条规定的“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

二、禁止有偿补课是由学校、教师对于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定义务所决定

保障教育质量是学校、教师的法定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
务。《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
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进一步明确
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
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从这些规定看,学校和教师承担着保证教学
质量的重要任务。而有偿补课却将这一职责推卸给学生的监护人,不但增加学
生的学习负担,强化社会的应试教育倾向,还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与
义务教育制度相悖。

为促使教师积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师法》规定,教师必须“贯彻国
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
育教学工作任务”。对于“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
的”,要承担“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
者解聘”的法律责任。对于学校、教师因有偿补课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的责任,
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特别是弱化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下讲的行为,应依
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治理有偿补课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积极行为

我国《立法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
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该条明确了有权制定
部门规章的主体以及部门规章可以规定的事项。而依照《教育法》第十五条第
一款关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
的教育事业”以及《教师法》第五条关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
师工作”的规定,教育部有权就教师师德问题制定具体规范。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成文法是我国法的主要渊源,立法具有稳定性的同时
也存在原则性和滞后性。因而,部门规章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立法的部
分疏漏,较为及时地对法律适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解答,这对法律的正确实
施具有积极作用。教育部以《教师法》第八条关于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规
定为依据,针对现实中凸显的师德问题,制定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
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既符合法律保留原则,也是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
中出现的新挑战所采取的积极应对行为。
四、禁止有偿补课符合教育公共性的要求

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它是指教育涉及社会公众、公共财政以及
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成员共同的必要利益,其共同消费和利用的可能性
开放给全体成员,其结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得以共享的性质。作为一种以社会为
本位的公益性事业,教育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必须通过国家力
量,建立学校制度并制定规范加以管理。一方面,作为承担国家教育职责的重
要组织和职业,学校和教师职业也具有公共性。与一般的组织和职业相比,学
校和教师的行为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与监督。保证教学质量、教育学生是学校和
教师的基本职责,通过有偿补课再谋利益,违背了学校和教师职业公共性的要
求。另一方面,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国家主动干预,避免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国
家公共机构应该介入,维护公共利益,而不能任由市场。学校和在职教师实施
的有偿补课,影响了教师形象,导致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客观上已产生较大
的负面效应,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

五、禁止有偿补课符合社会对于特殊职业的期待与规范

为避免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相关立法对某些具有公共性的职业都作出了
营利禁止性规定,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例如,我国《法官法》、《检
察官法》以及《警察法》均有禁止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规定。作为专业技
术人员,《律师法》第四十条第二项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利用提供
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可见,对于公共领域,需要体现公
益、公平与正义的行业,无论是公务员、司法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我国
立法对其兼职、营利行为都有专门限制。世界范围来看,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
课,是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教育发达国家教育法治的一致经
验。

从《教师法》第三条关于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规定以及对教师资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要求、教师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看,教师职业是依法承担国家公共教育职能的
特殊职业,享有教育学生的职业权力。“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文明
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
使命。禁止有偿补课,符合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期待与规范,对于防范有偿补
课中的权力滥用,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余
雅风)

10 月 3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
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从目前已所获悉的草案三审稿来看,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将民办学校区分为营
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
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次草案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认为此举是教育政策重大倒退者有之,认
为民办教育会被彻底扼杀者有之,认为这是新一代国资垄断者有之。更有甚者,一家著名门
户网站直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把民营资本逐出义务教育属"国进民退"》。文中直言此草案
是“矮化民资,最终将重创社会。”对此,笔者认为,“倒退”说,“扼杀”说,“垄断”说,“重创”说
等等看法,其实不过是危言耸听,背后仅仅是资本家不满自己的蛋糕被人动了而已。

先来具体的看看这个草案。

我国现行的《民教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
成部分”,规定民办教育必须是公益性的。当然,对于当前社会的大多数民办学校的举办者
来说,其营利诉求始终存在,钻空子打擦边球把教育当盈利性产业做的不在少数。本草案首
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承认民办学校的营利性,正视了这个社会问题,体现了对民办教育的规范
管理和有力促进。远称不上巨大“倒退”。反而是巨大的“前进”。

同时,“草案中首次提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当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的用地优惠”。在政
策层面给予民办学校极大的倾斜,这显然不能说是“扼杀”民办教育。所被限制的,不过是资
本控制的盈利性民办学校罢了。

至于“国进民退”“垄断”说,更是弄错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意义。义务教育本就是政府的职
责,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责任。“义务”二字,本身就决定了该项政策具有大众的属性,而不备
盈利性质。指责一项不盈利的事业“垄断”,本身就是无稽之谈。
接下来重点谈谈某门户网站说草案“矮化民资”“重创社会”的问题。

该门户网站搬出了李克强总理地承诺——让社会资本投资“有门”。认为该草案“公开矮化
民资,这些年来教育领域的民资,会在未来三四年遭到政策清洗,教育不好玩了。”“民办教
育家们不得不‘出血’终结这个赔本买卖”将会“掐灭民办教育的活力。看似为了教育公平的修
法,其结果很可能重创社会。”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不好玩就对了!因为教育本来就不该拿来玩。义务教育阶段正
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成型的重要阶段,是关系国家生存大计的教育事业,如果成为资本的“玩
具”,那是国家的悲哀和不幸。担心“民办教育家”之前的投资血本无归,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之前国家从来就没有开放过盈利性教育的许可,所有的民办教育机构,名义上来说都是公益
性的,本就不该担心投资回报问题。当然,逐利是资本的天性,这是无法避免的,国家也算
顾虑到了这些人的态度,在草案中提出了如下的条款“本决定公布前设立的民办学校,选择
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终止时,民办学校的财产依照本法规定进行清偿后有剩余的,
根据出资者的申请,综合考虑在本决定施行前的出资、取得合理回报的情况以及办学效益等
因素,给予出资者相应的补偿或者奖励,其余财产继续用于非营利性学校办学;选择登记为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应当进行财务清算,依法明确财产权属,并缴纳相关税费,重新登记,
继续办学。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给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教育家”们足够的
退路、选择与帮助,至于想要继续在“义务教育”上捞钱的“教育资本家”们,那就真的是“走好
不送”了。
而该网站提出的“掐灭民办教育的活力。可能重创社会。”的说法,主要依据是社会公众
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但义务教育给予的教育资源过于单一。这里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农
民工子弟,一个是高收入家庭。前者因为学籍、户口等因素无法入学公立学校,后者则希望
获得高质量的、个性化的基础教育,这两者是公立教育无法满足的。而事实是农民工子弟的
经济基础较低,选择民办学校的人数虽多,实际上选择的都是公益性的民办学校,而非营利
性,本草案根本不会对他们造成重大影响;高收入家庭确实会受到这种限制,但据《2016 年
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以中学生为主体的低龄留学生发展迅速,更多的高收入
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在国际学校就读或直接出国留学,在高收入的支持下,他们的选择十分丰
富,根本不会被一个义务教育的限制所困。重创社会的说法显然不成立。

另外还有些人,说到国内教育,必谈国外经验。仿佛中国教育制度一无所长。笔者不谈
这种文化自卑的心理从何而来,只想问一句,你们真的了解外国经验么?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教育消费观念的变化,一些国家的营利性私立学
校逐步兴起。但当今世界私立学校的主流仍然是公益性的。即便是新自由主义最盛行的国家
也不例外。笔者就借用此次草案风波的热潮,具体的列举两例“国际经验”。

在美国,公益性学校才是主流。私立学校被明确的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两类,
非营利性学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而营利性学校则被要求注册为企业,按照公司管理进行运
作。两者从标准上就截然不同,前者有包括免税在内的国家的一系列扶植,在政策上就大开
绿灯,后者则只能当做一般企业,接受公司法的管理。非盈利和盈利性教育机构在美国从来
就没有平等竞争的说法。例如哈佛大学,就是世界最著名的私立公益性学校之一。

在日本,管理更加严格。根本就不存在营利性的私立学校。所有私立学校必须由依法设
立的非营利机构或法人来设立,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虽然日本政府允许设立营利性教育机
构,但是不能称为私立学校,而只能是培训班,教育班,研修班之类的名称,也无法获得任
何学位,从源头上直接掐死了营利性教育。

最后提一句,“矮化民营资本”的不是政府,恰恰是某些无底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民营资
本”自身。耳朵伸出窗外,就会听到社会上对资本恶行的累累控诉,种种“教育产业化”往往首
当其冲。此次草案,其实正是老百姓的福音。危言耸听者可以休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