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海峡药学 2018 年 第 30 卷 第 6 期

〔5〕栾绍嵘,曹青 .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检测 α-和 β-甘油磷酸钠〔J〕. 〔J〕. 分析化学, 35( 7) : 1032-1034.


2007,
分析实验室, 32( 10) : 96-97.
2013, 〔8〕牟世芬,刘开录 .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6〕陈梅兰,叶明立,范云场,等 .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测定尿液中草酸 社,
2000,
95.
根、磷酸根 及 枸 橼 酸 根 离 子〔J〕. 药 物 分 析 杂 志,2009,29 ( 9 ) : 〔9〕施青红,陈永欣,叶明立,等 . 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测定土壤中的
1466-1469. 对氯苯氧乙酸〔C〕.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
〔7〕章燕珍,焦霞,刘丽,等 . 离子色谱测定口腔含漱剂中的多种成分 集( 下) , 21( 2) : 189-190.
2005,

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研究概况
项 玮( 安徽省黄山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黄山 242700)

摘要: 通过对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研究概况( 包括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关键点、常见问题和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提高注射液无菌


实验方法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 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关键点; 常见问题;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3765( 2018) -06-08188-0068-03

为使无菌检查方法更加科学、完整,2010 年版《中国药 1. 3 方法学验证的必要性 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


典》指出: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 是中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药品可能表现出不
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 同的抑菌特性; 同一个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
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 同、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
发现微生物污染。 异。因此,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 级下的局部洁净度 100 无菌检查时,其具体试验方法如冲洗量等不能简单照搬,需通
〔3〕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 过验证试验核实该试验方法和检测系统是否适宜 。
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 2 无菌检查验证的关键点
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 2. 1 验证的类型 前验证: 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
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 区) 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 无菌检查法时( 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或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
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 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无
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需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菌检查) 。
日常检查还需对环境进行监控。 再验证: 修订的检验方法; 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 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的结果时; 定期的方法学验证( 若药品
〔1〕
术的培训 。 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验方法应重新验证) 。
1 相关规定 2. 2 无菌检查验证用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药品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作为中国药典 2005 年版增订 aureus) 〔CMCC( B) 26003 〕; 枯草芽孢杆菌 ( Bacillus subtilis)
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是十分 〔CMCC( B) 63501〕;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CMCC( B)
重要和必要的,方法学验证时促使我国药品无菌和微生物限 44102〕;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 B)
度检查方法更加合理、科学和严谨的重要途径。 10104 〕; 生 孢 梭 菌 ( 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 ( B )
1. 1 方法学验证的目的 为了确认试验中供试品应选择药 64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CMCC( F) 98001〕; 黑
典中所收载的何种供试液制备方法、何种测定方法及确定的 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CMCC( F) 98003〕。
检测系统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验,即只有通过方法验证, 2. 3 菌株选择的原则 代表性,普遍性,易存活、低或非致病
才能确定供试品的检验条件和方法,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或 性,标准菌株( 或该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 。
无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表1 实验所用菌株
1. 2 方法学验证的意义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 菌名 分类 芽孢 对氧需求
方法的完整性
〔2〕
。 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无芽孢 需氧
枯草芽孢杆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 有芽孢 需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无芽孢 需氧
作者简介: 项 玮,男( 1984. 5 - ) 。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 药品 大肠埃希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无芽孢 需氧

检验。E-mail: 181520209@ qq. com 生孢梭菌 梭菌 有芽孢 厌氧

· 68·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30 No. 6 2018

2. 4 菌种的要求
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 从菌种保存中心 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采用全封闭过滤器注意观察膜
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 0 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 的状态,某些油性供试品或采用蓖麻油等作为溶媒的供试品
〔9〕
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可以损伤普通滤膜 。
2. 5 加菌量 < 100cfu 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 3. 3 验证试验与无菌检查培养观察时间是不同的,不加区分
定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一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证。 影响对阳性菌生长缓慢的判断 验证试验: 按照规定的温度
2. 6 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 培养 3 ~ 5 天。无菌检查: 阳性对照培养 48 ~ 72h 应生长良
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或琼脂培养基中,接种生 好。
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 30 ~ 35℃ 3. 4 敏感菌株与阳性对照菌不一致,降低了阳性对照菌的意
培养 18 ~ 24h;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 义 阳性对照菌不是验证试验选定的敏感菌株实际工作中抑
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 23 ~ 28℃ 培养 24 ~ 48h,上述 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样品很多( 敏感菌株) ,但阳性对照只能选
〔10〕
培养物用 0. 9% 无 菌 氯 化 钠 溶 液 制 成 每 1mL 含 菌 数 小 于 择金黄色葡萄球菌 。
100cfu( 菌落形成单位) 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 关于大肠埃希菌的问题 供试品无菌检查中规定“抗革
3. 5
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23 ~ 28℃ 培养 5 ~ 7 天,加入 3 兰氏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但在方
~ 5mL0. 9% 无菌氧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 法学验证中所用菌株没有大肠埃希菌。解决措施: 抗革兰氏
液( 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 阴性菌的抗菌药物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增加大肠埃希菌。
管) 至无菌试管内,用 0. 9% 无菌氧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孢 3. 6 方法选择错误,不符合 CP2005 版要求 薄膜过滤法和
〔4〕
子数小于 100cfu 的孢子悬液 。 直接接种法。如: 一般供试品( 无特殊说明) ,完全可以采用
2. 7 验证方法 直接接种法〔5〕,薄膜过滤法〔5〕。 薄膜过滤法,而生产单位进行的无菌检查验证法为直接接种
薄膜过滤法: 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
2. 7. 1 法。也有的厂家把两种方法的验证都写上,结论中也没有说
〔11〕
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 100cfu 的试验菌,过 明采用哪种方法 。CP2005: 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
滤。取出滤膜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 直接接种法,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内。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 3. 7 检验数量和检验量与验证的量不同 进行供试品无菌
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按规定温度培养 3 ~ 5 天。 检查时,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
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结合无菌检查检验数量和检验量确定验证时取样量。如同时
2. 7. 2 直接接种法: 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 进行无菌检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检验数量和检验量取样。无
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8 管,分别接入小于 100cfu 的金黄色葡 菌检查中规定: 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
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 2 管; 取符合 内容物过滤。因此,验证试验中检验量就多不就少,如 10mL
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改良马丁培养基 4 管,分别接 注射液,虽然每个滤膜每容器取 2mL 也符合要点规定, 10 支
入小于 100cfu 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 2 管。其中一管接入 分配至 3 个或更多滤筒也可,但建议取 15 支分 3 个滤筒( 贵
规定量的供试品,另一管作为对照,按规定 温 度 培 养 3 ~ 5 重药品和抗生素可灵活掌握,但不能低于最少量。对检验数
〔5〕
天 。 量和检验量的把握应考虑便于实际操作,比如处理 100mL / 袋
2. 8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 的样品,取 9 袋样品一次分配到一组三联滤器,检验数量大于
菌均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 药典规定的 6 个,但检验量似乎不符合药典规定的每袋样品
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 取半量检验的规定,仅为 1 /3,但根据药典检验量即为一次试
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微生物生长 验所用供试品总量( g 或 mL) 的解释,这与先将 6 袋分配两个
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 滤筒,再将剩下 3 袋抽入一个滤筒作为样定对照的方法一样,
〔12〕
抑菌作用。 却更节省时间 。
2. 9 消除供试品抑菌的方法 增加冲洗量,增加培养基的用 3. 8 冲洗条件、冲洗量的选择盲目 有些厂家提供的验证资
量,使用中和剂或灭火剂: β-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更换滤 料中,对非抑菌性供试品也采用了大量的冲洗,1 次 100mL /
〔6〕
膜品种 。 ( 10 次·膜) ,增加了出现误差的机会。对膜会造成损伤。检
3 验证中的常见问题 验方法繁琐,大大增加检验人员的工作量( 检验要按照已经
3. 1 薄膜过滤法加菌的时机不一致( 供试品中和阳性对照 验证的方法进行) 。验 证 试 验 方 法 选 择 的 总 原 则 是 由 易 到
中) 按规定应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阳性菌液,而验证 难。冲洗不一定为 1 次 100mL,可少量多次,如 1 次 50mL,注
试验主要考虑滤膜 / 滤器残留抗菌物质对阳性菌的生长的影 意充分振摇。对于抑菌性较强的供试品,可以先用适宜的稀
响,可以与对照滤器比较而作出判断,所以验证试验中加菌时 释液稀释后再过滤,以减少膜的吸附,减少冲洗量。如: 抗生
〔7〕
机要与对照一致 。 素品种取规定量,混合至含适宜稀释液( 如 500mL 等) 的无菌
3. 2 滤膜过滤法滤膜材质选择不正确,直接影响试验结果 容器中,然后再过滤。对于抑菌性较强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
〔8〕
滤膜分为普通滤膜,有机膜,低吸附滤膜 。滤膜的选择应 固体原料,一定要充分溶解,混合均匀。抗菌药可以根据其抗
遵循的原则: 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 应保 菌谱选择敏感菌先进行预试验,找到合适的条件再进行其他
· 69·
海峡药学 2018 年 第 30 卷 第 6 期

菌的实验。采用开放式薄膜过滤器: 滤膜分成几份与取样量、 容易造成供试品和器皿的再次污染。因此,每一个操作者都


冲洗条件的选择有关,建议尽量与无菌检查法一致。 要牢固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检验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无
3. 9 方法描述不够详细,没有可操作性 如某产品验证资料 菌操作技术要求。进入无菌室前,应洗手消毒,更换经过消毒
“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 灭菌的无菌衣帽,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在室内来回走动和进出
洗液中加入小于 100cfu 的试验菌,过 滤。取 出 滤 膜 接 种 至 无菌室; 不要边操作边讲话,不能咳嗽和打喷嚏,以减少室内
〔16〕
……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中”。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照此 空气污染 。
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方法确立后,以 5 小结
后该产品就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检验。应记录取样量、( 稀 总之,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
〔13〕
释方法) 、冲洗液、冲洗量( 冲洗条件) 等 。 待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每一个细小的操作环节,以保
4 无菌检查验证的影响因素 证检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4. 1 操作环境的影响实验室周边应无粉尘、无垃圾、无公 参考文献
厕、无露土; 无菌室应达到室内环境洁净度 10000 级,局部操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 中国药典〔S〕. 2010 年版一部 . 北京: 中国医

作台洁净度 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标准,室内用具应当简 药科技出版社,


2010,
71.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 .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M〕.
洁易清洁消毒,无菌间与缓冲间之间要有压力差。每次进入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337-351.
无菌室操作前应用臭氧或紫外线对室内空气灭菌 30min,然
〔3〕许华玉,杜鹃,汤杨 . 药品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验证的必要性
后开启净化风机 30min 后工作人员再更衣进入; 每周交替用
〔14〕
〔J〕. 中国药品标准, 6( 4) : 46-48.
2005,
乳酸或甲醛熏蒸室内 。
〔4〕郑钧镛,王光宝 . 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
4. 2 培养基的影响 培养基质量的好坏、稳定与否,对检验 出社,
1989,
143.
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一般药品检验采用脱水培养 〔5〕马绪荣,苏德模 . 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
基,由于微生物在室温下接触水会迅速繁殖,因此配制好的培 社,
2001,
51.
养基最好立刻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在 2 ~ 25℃ 的环 〔6〕高卫胜,王炳和 . 薄膜过滤法对 75% 乙醇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境内,时间不宜过长,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需在三周内用 〔J〕. 中草药, 21( 5) : 304.
2002,
〔15〕
毕,以免水分散失及染菌 。 〔7〕李玉芹 . 浅谈目前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存在的问题〔J〕.
4. 3 试验菌的影响 在方法验证中所采用的标准菌株其生 中国药事, 21( 12) : 1011-1012.
2007,

物学特性必须典型、稳定,对试验菌种的保存,应采用适宜的 〔8〕吴菊华,张树梅 . 直接接种法与薄膜过滤法在小容量注射剂无菌


检查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19( 2) : 27.
2005,
方法和技术,以防试验菌株变异,集、分散不均或死亡。2010
〔1〕 〔9〕朱房玲 . 卵黄高盐培养基的改进〔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版药典 ,要求所用标准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五代。有
〔3〕 21( 9) : 27.
研究表明 ,分别用 0. 9% 无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蛋白胨
〔10〕俞信真 . 药品检验结果的误差来源与控制〔J〕. 医药导报,
2009,
缓冲液制备的不同浓度菌液,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8( 7) : 109-110.
铜绿假单胞菌在 3 天 内 活 菌 数 下 降 约 40% ,5 天 内 下 降 约 〔11〕翟枫,姜丽 . 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定量方法改进〔J〕. 中国药业,
70% ,用 0. 9% 无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 14( 3) : 44.
2005,
稀释液结果无明显差异( 冰箱 4℃ 保藏) 。建议采用新鲜培养 〔12〕李佳宁 . 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物,所制备的菌液贮期不能太长,菌数应达到药典要求。 〔J〕. 中国药业, 16( 9) : 35-37.
2007,
4. 4 菌落计数及观察的影响 在进行菌落计数时,应仔细观 〔13〕罗书香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分析〔J〕. 中国药
察。切勿漏计细小的、琼脂内和平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同时要 事, 21( 7) : 525.
2007,

注意区别细菌菌落与供试品中的颗粒、沉淀物、气泡,避免多 〔14〕黄英,赵中泽,刘向前 . 无菌检查法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药


师, 9( 3) : 287-288.
2006,
计和漏计。必要时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直接观察。如果各稀释
〔15〕付春华 . 卫生学检查中培养基的灵敏度〔J〕. 中成药,1995,17
级的培养基平板细菌菌落生长太多无法点计,或者高稀释级
( 10) : 14.
平均菌落数大于或等于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时,应按《中
〔16〕杨秋菲,杨欣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几个关键环节的控制〔J〕.
国药典》培养基稀释法重新测定。
西北药学杂志, 19( 1) : 29.
2004,
4. 5 实验者的影响 实验者无菌观念不强,操作马虎随意,

· 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