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4

 

 
 
 
 
 
 
 
 
 
 
 
 
 
 
 
 
 
人力资源年度报告(2016)
 
 
 
  (校本部)
 
 
   
 
 
 
 
 
 
 
 
 
 
 
 
 
 
 
 
 
 
目    录 
1.前言 .......................................................................................................................................... 1 

2. 总量与结构 ................................................................................................................................ 2 

2.1  人员总量变化 ............................................................................................................................... 2 
2.2  教师队伍(FACULTY) .................................................................................................................... 3 
2.3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 4 
2.4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 4 
2.5  劳动合同制人员 ........................................................................................................................... 5 

3.  人才与优势 ................................................................................................................................ 8 

3.1  国家人才体系 ............................................................................................................................... 8 
3.2  校内人才体系 ............................................................................................................................... 9 
3.2.1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9 
3.2.2  讲席教授 .............................................................................................................................. 10 
3.2.3  人文特聘教授 ...................................................................................................................... 11 
3.2.4  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 11 
3.3  人力资源优势 ............................................................................................................................. 12 

4.  薪酬与福利 .............................................................................................................................. 13 

4.1  薪酬基本制度 ............................................................................................................................. 13 
4.2  岗位绩效工资制 ......................................................................................................................... 13 
4.3  协议基本年薪制 ......................................................................................................................... 14 
4.4  劳动合同制人员工资及津贴 ..................................................................................................... 14 
4.5  社会保障和福利 ......................................................................................................................... 14 

5. 开发与培训 .............................................................................................................................. 18 

5.1  岗前培训项目 ............................................................................................................................. 18 
5.2 专题培训项目 .............................................................................................................................. 18 
5.3  因公长期出国(境)研修项目 ................................................................................................. 20 
5.4  因公长期出国(境)派出情况统计.......................................................................................... 21 
5.5  因公长期出国(境)回校情况统计.......................................................................................... 23 
5.6  在职学习情况 ............................................................................................................................. 23 

6.  管理与服务 .............................................................................................................................. 24 

6.1  招聘管理与服务 ......................................................................................................................... 24 
6.1.1  应届毕业生招聘 .................................................................................................................. 24 
6.1.2 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聘(非应届社会招聘) ....................................................................... 25 
6.1.3 教学科研岗位招聘(人才引进) ....................................................................................... 26 
6.2  岗位管理与服务 ......................................................................................................................... 27 
6.2.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 27 
6.2.2  国家通用岗位聘任 .............................................................................................................. 28 
6.2.3  专项岗位聘任 ...................................................................................................................... 28 
6.2.4  考核...................................................................................................................................... 28 
6.2.5  校内调动程序 ...................................................................................................................... 29 
6.2.6  科级干部任免 ...................................................................................................................... 29 
6.2.7  离职管理与服务 .................................................................................................................. 29 
6.2.8  教师岗位管理 ...................................................................................................................... 30 
6.3  博士后管理与服务 ..................................................................................................................... 32 
6.3.1  基本情况 .............................................................................................................................. 32 
6.3.2  年度进站情况 ...................................................................................................................... 32 
6.3.3  年度出站情况 ...................................................................................................................... 33 
6.3.4  博士后制度改革 .................................................................................................................. 33 
6.3.5  博士后在站管理与服务 ...................................................................................................... 34 
6.4  档案管理与服务 ......................................................................................................................... 35 
6.4.1  人事档案总量与构成 .......................................................................................................... 35 
6.4.2  教职工档案工作 .................................................................................................................. 36 
6.4.3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 37 
6.4.4  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 38 
6.5  合同管理与服务 ......................................................................................................................... 39 
6.5.1  聘用合同管理依据 .............................................................................................................. 39 
6.5.2  聘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 39 
6.5.3  劳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 39 
6.6  事业发展与规划 ......................................................................................................................... 40 
6.6.1  政策依据 .............................................................................................................................. 40 
6.6.2  事业规划年度工作 .............................................................................................................. 40 
6.7  其他日常人事服务 ..................................................................................................................... 41 
6.7.1  各类人事证明 ...................................................................................................................... 41 
6.7.2  两地分居户口调动 .............................................................................................................. 41 
6.7.3  人才专项服务 ...................................................................................................................... 42 
6.7.4  外校职称评审 ...................................................................................................................... 42 

7.  改革与发展 .............................................................................................................................. 44 

7.1  当年改革措施及成效 ................................................................................................................. 44 
7.1.1 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 44 
7.1.2 稳步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 ............................................................................................... 46 
7.2 下一年度展望 .............................................................................................................................. 47 
7.2.1  全面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管理体系 .......................... 47 
7.2.2  继续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 ...................................... 47 
7.2.3  依托博雅人才计划,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目标 .................................................. 48 
7.2.4  大力完善民生保障,积极改善教职工待遇 ...................................................................... 48 
7.2.5  推进非教师队伍改革,提升整体职业化水平 .................................................................. 48 
7.3 中长期发展规划 .......................................................................................................................... 49 
7.3.1  指导方针/原则 .................................................................................................................... 49 
7.3.2    2020 规划目标 ................................................................................................................... 49 
7.3.3  战略举措 .............................................................................................................................. 49 
 
Contents 
 
1. Preface 
2. Data & Facts 
2.1 Total employees   
2.2 Faculty members 
2.3 Educational history of faculty 
2.4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faculty   
2.5 Staff with laboral contracts 
3. Talents Program and Highlights 
3.1 National Talents Programs 
3.2 University Talents Programs 
3.3 Talents Highlights 
4. Salary & Benefits 
4.1 Basic salary system 
4.2 Post‐Performance‐Wage System 
4.3 Agreed annual salary system 
4.4 Benefit package of faculty and staff   
5. Training   
5.1 Pre‐employment training programs 
5.2 Special training programs   
5.3 Overseas training programs   
5.4 Statistics of overseas training   
5.5 Statistics of overseas training return 
5.6 Incumbency training or education   
6. Administration & Services 
6.1 Recruit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2 Posi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3 Post doctor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4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5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6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7 Other ordinary affairs   
7. Reformation & Development 
7.1 Current policy highlights 
7.2 The coming year Prospects   
7.3 Long term strategy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前言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利用,且对组织整体价值创
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是一个组织赖以发展的最根本基
础和内在动力。在我国,从劳动者(力)到人力资源的概念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深刻
地影响着组织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源,一种可以改造并使用其他资源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
本身通过消耗其他资源而产生效益、发挥作用。人力作为资源,其价值、成本、效益就必然
成为组织所关注的问题,其再生、增值则成为组织追求的目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
服务是为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并为组织创造最大效益的必要手段和组织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根据组织发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根据岗位需求进
行工作分析;在工作分析基础上实施招聘;对在岗人员的考核评估;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
设计;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方案;必要的奖惩措施;通过沟通引导协调组织与个人之间的
关系;通过提升个人生活品质整体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依据国
家法律/法规,协调劳资关系,合理处理不满与诉愿,善后解雇及有关赔偿/补偿等;通过开
发培训使人力资源得到增值。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还涉及退休和单位养老等事务。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所有事业的竞争都毫无例外地表现为高
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国际化带来的高端人力资源市场的全球化,使得高端人力资源的竞争
更加开放、更加激烈,高端人力资源的成本(价格)将进一步攀升。其次,信息化带来的管
理技术的挑战,人力资源信息和人事秘密的保守将更加困难;信息化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革
将深刻影响工作考核和评估方式。第三,人员聘用/雇佣方式和工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第四,
个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自己长期的事业成长与薪酬福利体系的保障。第五,标示人
力资源价值的学历、年龄、性别、健康、技能、经历等指标更加复杂,人力资源成本和风险
控制难度加大。

面临这些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确
保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职位分析水平;优化招聘遴选过程、提高招聘遴
选水平;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合理的薪酬标准;加强文化与忠诚度教育;提供有效的人生规划,
使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更加契合。

大学作为机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源构成和管理的特殊性。大学人力资源的突出特
点首先表现为高端人力资源(人才)总量密集;其次是高端人才分学科密集;第三是高端人
才学科/知识跨度大;第四是中低端人才与高端人才的相互依存(地区性人力资源与全球性
高端人才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北京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特点,
结合大学人力资源构成的特殊性,在充分尊重北大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保人力资
源总量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本年度报告即围绕这一目标,对校本部的人力资源基本
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突出高端人力资源和人才竞争优势,介绍人力资源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归纳有关人事服务信息和办事程序,发布日常人事管理的有关政策规章。期望通过该报告,
一方面为学校和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教职工个人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

该人力资源发展年度报告由北京大学人事部编写,相关数据回溯五年,截至报告年度末。
自 2011 年 1 月起,每年同一时间发布。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 总量与结构
2.1 人员总量变化
校本部人员大类包括事业编制内的在职人员、博士后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劳动合同制
人员。2016 年,校本部事业编制在职人员总体规模稳定;博士后人员增长了 10%,是各支队
伍规模增长最快的。博士后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离退休人员继续有所增长,从 5515 人增长
到 5578 人,增长了 1.1%,超过在职事业编制教职工总数;劳动合同制人员从 3257 人增长
到 3493 人,增长了 7.2%。

表 2-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2-2016 年人员统计表

人员类别 事业编制 非全职聘用 博士后 离退休 劳动合同制

2012 5779 53 976 5205 2939

2013 5724 57 1080 5298 3038

2014 5550 63 1048 5458 3196

2015 5425 71 1059 5515 3257

2016 5329 82 1166 5578 3523

图 2-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2-2016 年人员结构图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2 教师队伍(faculty)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全职教师队伍共 2590 人,占全校事业编制人
员的 48.6%。其中男性 1883 人,占 72.7%;女性 707 人,占 27.3%。在教师队伍中,有中国
籍教员 2514 人(含港澳台 21 人),占 97.1%,来自 13 个国家的外国籍教员 76 人,占 2.9%。
中国籍教员中有 15 个民族,汉族占 97.9%,少数民族占 2.1%。
 
表 2-2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国籍/地区分布表

国籍/
大陆 港澳台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澳大利亚 荷兰 英国 意大利 其他
地区

人数 2493  21  40  10  3  5  3  3  2  10 

图 2-2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国籍/地区分布图

表 2-3 北京大学校本部中国籍教师民族分布表

民族 汉族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蒙古族 土家族 其他少数民族

人数 2406  38  14  18  12  8  18 


图 2-3 北京大学校本部中国籍教师民族分布图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3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过去十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确保不断优化教员构成。到目前,校
本部全体教员中有 88%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新进教师队伍的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

表 2-4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学历分布表

学历 博士 硕士 本科及以下 合计

人数 2291 222 77 2590

图 2-4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学历分布图
 

2.4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北京大学秉承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吸引了来源十分广泛的各类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表 2-5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学缘(博士学位)结构表

毕业类别 本校毕业 其他国内毕业 境外高校毕业

合计(人) 1002 526 763


 

 
图 2-5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学缘(博士学位)结构图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5 劳动合同制人员
劳动合同制聘任的职工已经成为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校本部签订劳动合同并在人事部备案的劳动合同制职工达 3523 人(不含餐饮中心
劳务派遣、出版社、印刷厂、附中、附小及附属公司),年度入职 921 人,年度离职 655 人,
年度净增加 266 人。
 
表 2-6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人员流动情况表

类 别 人 数
2016 年末在职人数 3523
全年新入职职工 921
全年离职职工 655
月均新入职职工 77
月均离职职工 55
职工年净增加值 266

劳动合同制职工中,按照性别划分,女职工 2289 人,占职工总数的 65%;男职工 1234


人,占职工总数的 35%。

 
图 2-6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性别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中,按照文化程度划分,拥有博士学历的职工 130 人,占职工总数的


3.69%;拥有硕士学历的职工 787 人,占职工总数的 22.3%;拥有本科学历的职工 840 人,
占职工总数的 23.8%。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2-7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学历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按年龄统计,19 岁以下的 23 人,占职工总数的 0.65%;20 岁到 29 岁


的 1231 人,占职工总数的 34.94%;30 岁到 39 岁的 1335 人,占职工总数的 37.89%;40 岁
到 49 岁的 730 人,占职工总数的 20.72%;50 岁以上的 204 人,占职工总数的 5.79%。职工
整体平均年龄约为 34 岁,以 20~39 岁青年职工为主,占 72.84%。 

 
图 2-8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年龄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大致分类:教学科研类岗位 174 人;行政管理类岗位 1347 人;专业技


术类岗位 843 人;工勤类岗位 1159 人。行政管理岗位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工勤岗。 


图 2-9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岗位类别分布图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劳动合同制职工分布于全校 88 个二级单位,2016 年比 2015 年新增 6 家聘用合同制员


工的单位。其中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所有院
系均聘有劳动合同制职工。各单位职工人数差异较大,会议中心人数最多,共 718 人;校医
院、光华管理学院和校园管理服务中心超过了 200 人;特殊用房管理中心、生命学院、继续
教育学院、工学院等 5 个单位劳动合同制职工人数均超过了 100 人;有 33 个二级单位合同
制职工人数在 10 人以下。后勤系统聘用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 37%。

 
图 2-10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分布图

表 2-7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分布表

单位分类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理学部 428 12.1%
信息与工程学部 320 9.1%
人文学部 118 3.3%
社会科学部 242 6.9%
经济与管理学部 323 9.2%
直属附属 551 15.6%
管理部门 238 6.8%
后勤系统 1303 37%
总计 3523 100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  人才与优势 
3.1 国家人才体系
高端人力资源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我国在不同层级的组织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才
计划,目前,国家人才体系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等。截至 2016 年 12 月,全
国及北京大学入选上述各类人才计划的人才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 3-1 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统计表
全国 北大在编 北大兼职 北大合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 753 47 29 76

中国工程院院士 830 8 9 17

两院院士合计 1583 55 37 92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16 7 2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611 225 - 225

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 - - - 65

万人计划入选者(除青拔外) - 30 - 30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2365 123 - 123

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555 33 - 33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120 - 120

备注:北京大学双聘院士中有 1 人为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总数不重复计算。

 
 

表 3-2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统计表
 
全国总人数 北大在职总人数 其中:医学部

特聘教授 2146 168 17

讲座教授 898 42 3

青年学者 442 28 1

合计 3486 238 21

备注:包含 2016 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已公示的建议人选数。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3-3 北京大学其他各类人才状况统计表

人才计划名称 北大人数 其中:医学部

国家教学名师 16 2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92 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33 10

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38 7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68 8

突出贡献专家 54 14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74 13

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34 15

新世纪优秀人才 278 70
 
 
 

3.2 校内人才体系
3.2.1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当前,国家人才体系主要围绕自然科学领域设立项目。北京大学作为一所学科众多的
综合性大学,除了拥有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外,同时还拥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顶
尖人才。2005 年 1 月,北京大学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聘任袁行霈等 25 位教授
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给予与院士相当的待遇。截至 2016 年 12 月,北京大学
在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共 13 人。

表 3-4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名单

批次 院系 姓名 批次 院系 姓名

1 中国语言文学系 袁行霈 2 外国语学院 刘安武

1 考古文博学院 宿 白 2 外国语学院 胡壮麟

1 光华管理学院 厉以宁 2 国际关系学院 梁守德

2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严家炎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 柱

2 哲学系 叶 朗 2 信息管理系 吴慰慈

2 历史学系 马克垚 2 党办校办 吴树青

2 考古文博学院 严文明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2.2 讲席教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积
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聘用管理体制,吸引和稳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学校于 2009
年 3 月发布《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职位管理办法》
(校发[2009]58 号),设立“讲席教授”职
位。

3.2.2.1 博雅讲席教授

为加快北京大学一流师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创英才荟萃、大师辈出的良好局面,
学校于 2016 年 4 月发布《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聘任办法(试行)》(校发[2016]109 号)。

根据北京大学师资人才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以及捐赠基金募集情况,截至
2016 年 12 月,学校已聘任两批次合计 68 名博雅讲席教授(校本部 59 名,医学部 9 名),
认定 11 名博雅荣休教授。
表 3-5 北京大学博雅人才计划实施情况统计表

博雅讲席教授 博雅荣休教授
批次
合计 校本部 医学部 校本部
第一批 49 40 9 9
第二批 19 19 0 2
小计 68 59 9 11
 
 
表 3-6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名单(按音序)

批次 博雅讲席教授 博雅荣休教授
陈佳洱、方精云、甘子钊、高 松、高 文、龚旗煌、
郭应禄、韩济生、黄春辉、黄 琳、黄 如、姜伯驹、
黎乐民、厉以宁、刘元方、刘忠范、陆道培、倪晋仁、 胡壮麟、梁守德、
欧阳颀、秦国刚、沈渔邨、唐孝炎、唐有祺、陶 澍、 梁 柱、刘安武、
第一批 童坦君、涂传诒、王 夔、王诗宬、王阳元、文 兰、 马克垚、吴慰慈、
吴树青、席振峰、许智宏、严纯华、杨芙清、杨应昌、 宿 白、严家炎、
叶 朗、袁行霈、翟中和、詹启敏、张恭庆、张礼和、 严文明
张平文、张远航、赵柏林、赵光达、周其凤、朱作言、
庄 辉
曹文轩、陈平原、邓宏魁、邓小南、段 晴、丰子义、
顾海良、林毅夫、马 戎、闵维方、钱乘旦、王邦维、
第二批 周其仁 
王缉思、阎步克、赵敦华、赵 辉、朱凤瀚、朱良志、
朱苏力
备注:高松、黄如、倪晋仁、涂传诒、许智宏、张平文被冠名为北京大学金光博雅讲席教授。
 

3.2.2.2 冠名讲席教授

自 2009 年以来,学校利用捐赠资金,设立了部分学科讲席教授,聘任了一批优秀学者,
截至 2016 年底名单如下:

10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3-7 北京大学冠名讲席教授名单
讲席教授职位名称 受聘人
杜维明
范曾
张旭东
Tom Rockmore
人文讲席教授
Roger Thomas Ames
李零
Alain Peyraube
李伯重
陈明刘卿讲席教授 程和平
新奥讲席教授 张东晓
瑞声慕课讲席教授 李晓明
备注:本表未含博雅讲席教授及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被聘为讲席教授的受聘人。
 

3.2.3 人文特聘教授
为稳定一流学术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北京大学于 2010 年 6 月发布《北京大学
人文特聘教授管理办法》(校发[2010]84 号),在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
古文博学院四个单位设立 30 个“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职位,聘期 2 年。现聘任人员见
下表所示。
表 3-8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名单

单 位 姓 名

袁行霈、陈保亚、傅    刚、郭    锐、杨荣祥、孔江平、戴锦华、 


中国语言文学系 
孙玉文、吴晓东、张    辉
陈苏镇、朱孝远、欧阳哲生、颜海英、王立新、罗    新、郭润涛、
历史学系
吴小安
陈    波、王宗昱、周北海、张志刚、何怀宏、朱良志、叶    闯、 
哲学系
韩林合

考古文博学院 齐东方、吴小红、张    弛、宋向光

3.2.4 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为鼓励人文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潜心钻研、踏实工作,切实解决青年学者的后顾之
忧,促进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根据《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管理办法》的规定,
自 2010 年起北京大学人文基金设立专项奖励人文杰出青年学者。该奖项面向中国语言文学
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四个单位 50 周岁以下全职在岗工作的青年学者,每
年评选 50 名获奖者,平均每人每年资助 6 万元。截至 2016 年 12 月,已累计资助 349 人次。 

11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3 人力资源优势
北京大学当前人力资源与国内类似机构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国家层面
的各类竞争性人才计划中占据领先地位。北京大学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生师比,以满足高质
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使教师有较为充裕时间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全校教师队伍中,高
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力量,如理学部的两院院士、长江特聘和杰
青人才已占到学部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国家青年千人、青年拔尖、青年长江和基金委优
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占学部教师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并产生了较好的人才集聚效应。目前,全
校教师队伍年龄集中在 36‐50 年龄段,总体而言正是年富力强的工作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
深入,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了学历高、来源广的结构优化特点。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国际著名大学相比,在考虑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教师
队伍(faculty)规模总量仍然偏大,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大
学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教师队伍的质量又集
中地体现在高端人才的质量和比例方面。教师队伍中高端人才的价值和标志又突出地反映在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方面。 

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内涵式发展的发展理念,在正确发展理念指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有
效措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可能构建大学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大学建设目
标。 

12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  薪酬与福利 
薪酬制度与招聘聘任、考核评价、以及晋升等制度一样,是北京大学人事制度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北京大学激励教职工重要措施之一。薪酬的分类、标准和升等,表现在以货币
形式认可各类教职工为北京大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为其提供进一步的可预期的发展目
标。 

北京大学根据体现岗位和贡献,体现竞争性、增长可预期的原则,按照教职工分类分级
管理体系,致力于为各类各级教职工提供与岗位和贡献相匹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
吸引、培养各类师资人才。 

北京大学薪酬制度的近期目标是:进一步提升薪酬水平,完善薪酬结构,采用多种薪酬
方式,使薪酬水平在本地区领先同类机构,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初步具备竞争力,激发各类人
才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4.1 薪酬基本制度
当前北京大学教职工的薪酬基本制度包括岗位绩效工资制、协议基本年薪制。 

根据《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
56 号),部分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工勤人员等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根据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对教研系列、研究技术系列等在职人员实行协议基本年薪制
度。 

4.2 岗位绩效工资制
4.2.1  薪酬的构成 

薪酬包括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岗位津贴及改革性津补贴等。 

基本工资是由国家制定统一标准,全国统一实施,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其中岗位
工资有 13 个等级,薪级工资有 65 个等级。 

职务补贴:学校制定的生活性补贴。 

岗位津贴:学校制定的岗位性津贴。 

改革性津补贴包括提租津贴、无房补贴、物业补贴、采暖补贴等国家规定与住房改革有
关的津补贴。 

4.2.2  薪酬的调整 

标准调整:根据国家规定调整基本工资标准;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学校的财政预算、
北京市的消费水平和学术市场的竞争水平,学校适时调整职务补贴及岗位津贴标准。 

晋升调整:根据教职工通用岗、职务、职称,调整相关工资。 

考核调整:根据教职工年度考核的结果,每年调整薪级工资档次。 

13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3 协议基本年薪制
4.3.1 薪酬的构成
薪酬包括基本年薪和改革性津补贴。 

基本年薪根据聘用合同的约定执行,除非变更合同,原则上在聘期内不调整。 

改革性津补贴包括提租津贴、无房补贴、物业补贴、采暖补贴等国家规定与住房改革有
关的津补贴。 

4.3.2 薪酬的调整

标准调整:考虑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学校的财政预算、北京市的消费水平和学术市场
的竞争水平,学校适时调整基本年薪各档次的标准。 

晋升调整:根据教职工职位聘任的结果,调整年薪至相应的档次。 

考核调整:根据教职工职位考核的结果,调整年薪至相应的档次。 

4.4 劳动合同制人员工资及津贴
2016 年,全校劳动合同制职工平均月应发工资为 9066 元,人均年应发工资 10.88 万元。
单位和职工各缴纳住房公积金 2623 万元。 

全校劳动合同制职工总成本支出 44190 万元,平均每月成本支出 3683 万元,人均年成


本支出 12.5 万元。 

表 4-1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工资成本支出表

项 目 2015 年 2016 年 增加额 增长比例(%)

职工月应发工资(元) 7370 9066 1696 23.0%

人均年应发工资(万元) 8.84 10.88 2.04 23.1%

总成本支出额(万元) 37798 44190 6392 16.9%

人均年支出成本(万元) 11.6 12.5 0.9 7.8%


 

4.5 社会保障和福利
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是薪酬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增值的必要投入形式。
按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为大学教师提供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根据学校资源,为教职工提供相应的福利。福利有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种形式。货币化
的福利通常是对特种岗位、特殊工种或特定贡献的补贴或奖励,具有岗位或身份的限定性;
非货币化福利通常是普遍的,具有普惠属性。 

14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北京大学致力于为教职工提供与其岗位职责和学术地位相当、具有竞争力的,全方位、
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2016 年,北京大学职工在北京市共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12576.1 万元,其中单位缴纳


9613.5 万元,个人缴纳 2962.6 万元。办理保险增员 1449 人次,减员 1186 人次,跨省市转
移 39 人次,发放领卡证明 460 张,发放职工社会保障卡 424 张,发放医保个人帐户存折 528
张,变更社保信息 1477 人次。为劳动合同制职工申领生育保险待遇 211 人次,申领金额
3140670.49 元;医疗报销办理 251 人次,报销金额 277575.69 元;申报工伤待遇 42 人次,
发放金额 719046.95 元;办理失业待遇 6 人次,发放一次性失业保险金 33582 元;办理养老
保险待遇 2 人次,发放金额 152305.28 元。 
表 4-2 北京大学校本部职工社会保险报销统计表

项 目 报销金额

生育津贴 2997683.99 元

生育医疗保险 142986.5 元

医疗保险 277575.69 元

工伤保险 719046.95 元

失业补助金 33582 元

养老保险 152305.28 元

此外,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集中完成职工社保缴费基数调整(8674 人次<含事业编制>)
和劳动合同制职工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约 2200 人次),保证了职工个人合法权益的及时充
分享受,避免了因缴费基数差异造成的劳动纠纷。 

4.5.1 事业编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为保障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北京大学事业编制职工享有参加各
项保险的福利,外籍职工同时参加了五险。2016 年底,北京大学事业编制职工参保人数 5493
人,比 2015 年略有下降(下降 9 人)
,保险费用 1842 万元,比 2015 年增加了 33 万元。2016
年参保情况见下表。 

表 4-3 北京大学校本部事业编制职工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统计表

项 目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合计 

2016 年缴费金额(万元) 7659  2965  688  319  11631 


 
4.5.1.1  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为教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教师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
金待遇。 

有关北京大学教师养老制度的细节,请参见《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
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 号)。 

15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5.1.2  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教师退休后,享受国
家规定的职业年金待遇。 

有关职业年金的细节,请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
知》(国办发〔2015〕18 号)。 

4.5.1.3  工伤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为教师缴纳工伤保险。 

教师工伤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北京
市人民政府令第 242 号)享受工伤待遇。 

4.5.1.4  失业保险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为教师缴纳失业保险。 

有关失业保险的细节,请参见《失业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8 号)。 

4.5.1.5  住房公积金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学校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教师长期住房储金,属于教师个人所有,退休前专项用于住房的消费,退
休后可一次性领取。 

有关住房公积金的细节,请参见《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50 号)。 

4.5.1.6  公费医疗 

目前,北京大学教师享有公费医疗。教师个人可持工作证件到北京大学医院办理就诊卡。
每次就诊,个人承担大约 20%的医药费用。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进程,将逐步建立医疗保险体系。 

4.5.1.7  福利 

除上述具有国家政策依据的社会保障以外,北京大学还为教师提供了北京大学的福利,
以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主要福利包括: 

(校发〔2008〕2 号),符合条件的教
1.周转公寓。根据《北京大学教师公寓管理办法》
师,可以申请周转公寓。 

2.子女教育及补助。北京大学教师的子女可以入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小
学就读,可申请进入北达资源中学就读。具体条件以当年幼儿园或中小学通知为准。此外,
教师享受子女互助医疗、幼儿补助及独生子女奖励。 

3.抚恤金。教师去世的,可按国家规定领取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4.其他。探亲假报销部分路费,享有校园饮食服务,参加学校文艺、体育、展演等教职
工校园文化活动。 

16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5.2 劳动合同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为保障劳动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北京大学为劳动合同制
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享有
参加党团活动、工会等群众组织的权利。校人事部根据北京海淀区社保中心要求,及时办理
劳动合同制职工社会保险相关业务,坚决杜绝少缴、漏缴社会保险费等现象的出现。各项保
险缴费比例和缴费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4-4 北京市社会保险缴费比例表(2016)

失业保险
类 别 养老保险 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
城镇户口 农业户口

单位  19%  0.8%  0.8%  0.4%  10%+1%  0.8% 

个人  8%  0.2%  /  /  2%+3 元  / 

表 4-5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社会保险统计表

医疗 养老 工伤 失业 生育
项 目 合计
保险 保险 保险 保险 保险

2016 年末参保人数 3516 3518 3518 3518 3518 3518

2016 年缴费金额(万元) 3223 6932 107 258 214 10734


备注:由于各险种参保要求不一样,劳动合同制职工各险种参保人数有所差异。

17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 开发与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个体劳动技
能并创造新的价值;通过宣讲组织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组织认
同,使个体事业发展与组织发展目标相契合,进而提高组织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5.1 岗前培训项目
为了加深新任教职工对于北大精神、学校战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认识,强化新任
教职工对北大的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角色转变,学校人事部每年组
织新任教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对象为每学年新入校的教职工(包括选留应届毕业生、社
会招聘、留学归国人员等)。2012 年至 2016 年校本部参加培训人数如下表: 

表 5-1 北京大学校本部新任教职工参加培训情况统计表
年度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合计
参加培训人数  110  100  90  101  120  521 

2016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2 日,北京大学 2016 年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活动在京郊举行。


全校教学科研、研究技术、教学系列、行政教辅、图书编辑、医疗卫生、工程技术等多系列
教职工共计 120 余人参加培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
诒院士、中文系曹文轩教授、物理学院王新强教授、哲学系李四龙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昌增
益教授、体育教育部钱永健副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姚翔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党办校办、
党委政策研究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财务部、学工部、科研部、社科部、人事部等有关职
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培训活动并作专题报告。在为期两天半的集中培训中,人事部立足新任教
师的特点及培训需求,分类引导,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内容丰富、议程合理的培训计划,全体
新任教职工接受了一次关于北大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师德师风与职业素养、学术道德与学
术规范、教学规范与科研经验、健康心态和团队精神等全方位的辅导与培训。 

5.2 专题培训项目
5.2.1  青年教师培训 
为加强青年教师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明确个
人职业发展方向,增加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自 2010 年以来,
学校人事部每年举办青年教师交流与培训系列活动。 

2016 年 4 月 15 日至 17 日,北京大学第七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会在京郊举行,校本部
和医学部共 90 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副校长高松
院士、副教务长方新贵教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出席培训并应邀作报告。中国语言
文学系党委书记金永兵教授、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历史学系阎步克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
学院陈鹏教授、体育教研部钱永健副教授、图书馆李晓东副研究馆员、心理学系张昕博士应
邀作了专题演讲和拓展训练。本次培训活动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本科教育与人才培
养体系、教学与科研经验交流、阳光心态与压力纾解、教学改革与教学规范、科研政策与管
理、图书资源与应用、学校人事改革及相关政策制度、相互交流与素质拓展。培训立足于青
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发展,旨在加强帮传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水平和质
量,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培养。 

18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自 2016 年秋季学期开始,人事部配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培训,本学期共同完成了 7 门课,32 个学时的培训组织工作,参加培训 321 人次。 

5.2.2  高层次专家研修活动 
2016 年全校共选派 18 名教师参加由中组部、教育部组织的各类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5-2 北京大学教师参加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统计表

研修名称 研修时间 研修地点 人数

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研修班 4.24-4.28 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 5

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研修班 5.9-5.13 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 4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培训班 5.5-5.11 延安干部学院 1

“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研修班(第一期) 5.10-5.18 国家行政学院 5

“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研修班(第二期) 10.19-10.27 国家行政学院 1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研修班 11.14-11.18 中央党校 2

5.2.3  青年人才国情研修 
为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青年人才的国情
认识,增强青年人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2016 年 7 月 24 日至 28 日,北京大学人
事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举办了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 22
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国情研修。研修班采用专题报告、到革命圣地延安等地现场
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增进了学员们对革命老区的了解和对延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
深化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增强青年人才的认同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具有
深远意义。 

5.2.4 管理职员专项培训 
为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加快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
力和治理水平,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高等学校教师
培训工作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大学章程》、《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人事
部自 2015 年 11 月起,在学生工作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相继开展了管理职员专项培训
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价值理念、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科学与人
文素养等,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截至 2016 年 12 月底,共完成 39 门课,156 个学
时的培训工作,参加培训近 4000 人次。 

19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3 因公长期出国(境)研修项目
目前,北京大学教职工 90 天以上因公出国(境)研修项目可分为 3 大类,即:国家公
派出国(境)项目、单位公派出国(境)项目、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各大类涵盖的
项目如下表所示: 

表 5-3 国家公派出国(境)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 列入《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
每年 1 月 
项目  业领域》的相关学科 
第一批:每年 3 月(面向教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列入《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 学科研人员) 
项目  业领域》的相关学科  第二批:每年 9 月(面向中
层以上管理人员) 
区域问题研究与外语高
外国语及区域问题研究相关学科  每年 3 月 
层次人才项目 
法中科学基金博士后项 医学、药学、材料、光学、力学、电
一般 11 月‐12 月 
目  子学、信息系统、化学等学科 
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项目 
富布赖特学者项目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 9 月 
富布赖特外语助教子项
外国语学科  一般 3 月 
目 
太古/国泰访问学者奖学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 12 月 
金项目 
中德学者短期合作交流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项目 
DAAD/DFG 项目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及文史哲学科  由简章确定 
项目 

表 5-4 单位公派出国(境)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校际交流项目  全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  一般 11‐12 月 
哈佛燕京学者项目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下半年 
单位公派出国任教项目  对外汉语及文史哲学科  学期中 
一般不限,所去单位应为发达国家知名
单位公派出国研修项目  学期中 
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 

表 5-5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中文、历史、哲学、考古  每月 10 日前 

20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4 因公长期出国(境)派出情况统计
5.4.1  常规因公出国(境)项目 

2016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教职工共有 51 人,近五年因公长期出国


(境)教职工的派出类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以及所去国别(地区)的分布如下表: 

表 5-6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派出类别分布表
年份  国家公派研修  国家公派任教 单位公派研修 单位公派任教 借调及随任  合计
2012  12  2  19 5 0  38
2013  21  1  33 4 5  64
2014  20  3  27 7 1  58
2015  20  6  22 1 0  49
2016  22  7  20 2 0  51
合计  95  19  121  19  6  260

表 5-7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学历分布表
年度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合计 
2012  26  12 0 0 38 
2013  46  15 2 1 64 
2014  38  18 1 1 58 
2015  42  6 1 0 49 
2016  44  7 0 0 51 
合计  196  58  4  2  260 

表 5-8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分布表
年度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无职称  合计 
2012  6 17  15 0 0  38 
2013  14 38  10 2 0  64 
2014  13 26  18 0 1  58 
2015  11 29  9 0 0  49 
2016  23 21  7 0 0  51 
合计  67  131  59  2  1  260 
 
表 5-9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年龄分布表
年度    50 以上   45‐50(含)  40‐45(含) 35‐40(含) 30‐35(含) 30 以下  合计 
2012  2  8  7 12 6 3  38 
2013  12  13  10 24 5 0  64 
2014  6  9  14 16 10 3  58 
2015  8  12  11 11 6 1  49 
2016  12  7  16 10 5 1  51 
合计  40  49  58  73  32  8  260 

21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5-10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派出国家(地区)分布表
港澳台
年度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法国  其他  合计 
地区 
2012  17  1  3  6 2 1 1 7  38
2013  23  6  3  12 0 2 1 17  64
2014  33  1  4  5 1 1 2 11  58
2015  22  1  5  4 1 2 1 13  49
2016  33  3  4  3 1 0 1 6  51
合计  128  12  19  30  5  6  6  54  260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位公派(包括:单位公派研修和任教)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54%;
国家公派(包括:国家公派研修和任教)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44%;借调、随任的人数约占
总人数的 2%。 

公派出国(境)人员具有博士学位者约占总人数的 75%,这与北京大学教职工整个学历
层次结构相吻合;公派出国(境)人员中具有副高级(含)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约占总
人数的 74%,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包括 45 周岁)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63%,这体现了北京
大学中青年教职工对自我提升和发展有着较高的渴望,而出国研修对于其提高自身业务素
质、学习新的教学科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公派赴美国的访问学者约占总人数的
49%,作为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的国家,美国依旧是访问学者的首选。 

从时间维度来看,因公长期出国(境)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
些年新入职的教职工多有海外留学经历;二是国内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和通讯技术的
不断发展,使得国际交流的渠道和途径逐渐呈现多样化态势,国际学术交流不再拘泥于出国
(境)研修一种形式。 

5.4.2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2010 年 5 月,在光华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共同倡导下,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正式
启动,该基金旨在资助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等 4 个人文院系
的海内外高端学术交流,截至目前,  基金已累计资助海内外学者 158 人,资助学术团队 7
个。其中,资助北京大学副教授以上教师出访 57 人,资助海外知名学者来访 101 人,截至
目前共资助 13551351.04 元。 

2016 年,人文基金共审批出访学者 6 人,来访学者 15 人,学术团队短期出访 3 次,批


准资助总额约为 225.45 万元。 

5.4.3  因公长期出国(境)项目推荐情况 

2016 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推荐 35 人,入选 26 人;2016 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项


目,推荐 18 人,入选 17 人;2017‐2018 年度哈佛燕京学社项目,推荐 3 人;2016 年国外教
育调研访问学者项目,推荐 2 人,入选 1 人;2016 年高校优秀学生工作者出国项目,推荐 1
人,入选 1 人;  2017‐2018 学年度“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项目”,推荐 2 人;2016 年全国
学生体育教练员赴美留学项目,推荐 3 人,入选 3 人。 

22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5 因公长期出国(境)回校情况统计
2016 年,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教职工按期回校 38 人,5 人因合作项目需要办理
了延期手续。近五年,校本部出国(境)人员回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5-11 北京大学校本部因公长期出国(境)回校人员统计
国家公派 国家公派 单位公派 单位公派 国家公派 借调随任及 合
年度 
研修  任教  研修  任教  读博  其他  计 
2012  15  5  14 8 1 2  45
2013  10  3  15 1 1 4  34
2014  16  1  15 3 0 8  43
2015  18  3  21 0 0 0  42
2016  12  1  23 2 0 0  38
合计  71  13  88  14  2  14  202
 

5.6 在职学习情况
在职学习是北京大学提升教职工学历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教师队伍新进人
员均要求具有本专业最高学位,因此,近年来申请在职学习的教职工主要集中在管理和教辅
岗位。 

工作 2 年以上可申请在职学习,在职学习期间不能影响所承担的工作,每周学习时间有
一定的限制。 

表 5-12 北京大学校本部在职学习备案情况统计表
年度  报考博士  报考硕士  报考本科及以下 
2012  30 0 0 
2013  26 0 0 
2014  23 2 0 
2015  22 0 0 
2016  17 1 0 
合计  118  3  0 

表 5-13 北京大学校本部在职学习获学位、学历情况统计表
年度  获得博士学位  获得硕士学位  获得本科及以下学历
2012  20 10 5 
2013  13 12 7 
2014  18 4 0 
2015  19 5 2 
2016  20 5 4 
合计  90  36  18 

23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  管理与服务 
  前述介绍了我校人力资源基本情况,本章重点结合学校有关人事人才政策,以本年度工
作为支点,详细介绍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内容、程序等。 

6.1 招聘管理与服务
招聘是学校每年根据岗位需要补充人力资源的主渠道。北大各岗位人员招聘按来源主要
分为应届毕业生招聘和针对非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社会招聘)。 

6.1.1 应届毕业生招聘
1、总量及结构

2016 年度共招聘应届毕业生 65 人,其中博士 6 人,占 9.2%;硕士 28 人,占 43.1%。


除去选留两年的学生工作干部 31 人为本科学历外,实际招录应届毕业生 34 人全部具有研究
生学历。

表 6-1 北京大学校本部招录应届毕业生岗位类别统计表

总 教学 党政 选留 实验 图书 财会 卫生 中小

计 科研 管理 学工 工程 出版 审计 技术 幼教

总计 65 1 20 31 4 4 1 4

博士 6 4 2

硕士 28 1 16 2 4 1 4

学士 31 31

备注: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应届生为体育教研部冯凯杰(教学系列)
。 

图 6-1 北京大学校本部招录应届毕业生岗位类别分布图

24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2 北京大学校本部招录应届毕业生学历分布图

2、管理岗位应届毕业生招聘流程

1) 在人事部网页统一公布招聘信息
2) 个人通过网上系统报名
3) 人事部资格审查
4) 单位初选
5) 学校统一笔试
6) 学校统一面试
7) 单位面试、试用,确定人选
8) 学校批准,签订三方协议书

3、非管理岗位应届毕业生招聘流程

1) 在人事部网页公开招聘信息
2) 个人通过网上系统报名
3) 人事部资格审查
4) 单位初选(各单位制定相应的招聘程序)
5) 单位面试、试用,确定人选
6) 学校审批,批准后签订三方协议书

6.1.2 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聘(非应届社会招聘)
1、总量及结构

2016 年社会招聘非教师系列人员共计 20 人,其中男 7 人,女 13 人;本科学历 5 人,


研究生学历 15 人;分布在行政管理 9 人,实验/工程技术系列 4 人,图书出版 1 人,卫生技
术系列 1 人,中小幼教师 5 人。

25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3 北京大学校本部社会招聘人员岗位类别分布图

2、社会招聘流程

招聘时间:每年全校统一招聘 4 次,4 月、6 月、10 月、12 月。


招聘原则: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各单位应根据上年度学校下达的招聘计划,
在计划内进行人员招聘。
招聘基本条件:
 北京市户口。
 具有干部身份,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年龄 35 周岁以下(根据公告发布之日确定)。
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一般在 40 周岁以下(根据公告发布之日确定)
 身体健康。

6.1.3 教学科研岗位招聘(人才引进)
北京大学自 2014 年起全面实施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2016 年度全职教学科研人员
共新增 82 人,包括教研系列 63 人、教学系列 2 人、研究技术系列 17 人。其中理工科 45
人,人文社科 37 人。

图 6-4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分布图

26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1.3.1 招聘政策和程序

1、政策依据:《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规定(试行)》(校发[2014]15 号)

2、基本流程:

1)发布招聘信息,全球公开遴选;

2)应聘者个人申请或物色推荐候选人;

3)学院招聘小组初选;

4)院系学术委员会、聘任委员会审议;

5)学校人才评估专家小组审议;

6)学校审批;

7)发放聘用通知;

8)办理入职手续。

6.1.3.2 兼职教授

1、政策依据:《北京大学关于聘请兼职教授的规定》

2、基本流程:

1)两位以上北大正高人员推荐

2)院系党政会议初审,院系学术委员会审议

3)院系学术委员会投票表决

4)报学校人事部审核

5)报学校主管校领导审批,签署后生效

6)发放兼职教授聘书

6.2 岗位管理与服务
6.2.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6.2.1.1 教师职务晋升与聘任(常规) 

1.  基本原则

根据《北京大学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暂行)规定》(校发〔2004〕21 号)文件精神,
稳步推进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制度改革。坚持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执行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
制的原则;坚持学术标准第一的原则,同时注重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规范教师晋升程序,
坚持教授会议制度及院长(系主任)提供独立意见的环节;强化同行专家匿名评议;坚持有
限次隔年度晋升原则。

2. 2016 年度获得晋升人员的年龄、学历结构及教学科研情况统计

27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教授(研究员)

本年度晋升教授人员的平均年龄 45 岁,平均任职年限为 10 年,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为


100%。晋升教授人员平均教学任务为 142.5 学时/年,平均发表科研文章 26.6 篇。

2)副教授(副研究员)

本年度晋升副教授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37 岁,晋升副教授人员的平均任职年限为 7 年,
获博士学位比例达到 100%。晋升副教授人员平均承担教学任务平均为 165.5 学时/年,平均
发表科研论文 11.4 篇。

6.2.1.2 非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聘任

参照《北京大学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暂行)规定》(校发〔2004〕21 号)文件精神,
坚持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执行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强化同行专家匿名评议;
坚持有限次隔年度晋升原则。

6.2.2 国家通用岗位聘任
“国家通用岗位”,包括专业技术、管理职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别。专业技术岗位
包括除管理职员和工勤外的所有技术系列;管理职员岗位仅指从事行政管理职能的岗位;工
勤技能岗位指非干部身份的事业编制工人,包括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

6.2.2.1 专业技术岗位

北京大学国家通用岗位的聘任每年与职务晋升同步进行。专业技术岗位方面,2016 年
度全校新聘专业技术岗位共 401 人,其中新聘二级岗位 23 人、三级岗位 36 人。

6.2.2.2  管理职员岗位 

2015 年新聘五级管理职员 14 人,六级管理职员 21 人,七级管理职员 18 人,共计 53


人。本次聘岗完成后,校本部管理职员共聘任 978 人。

6.2.3 专项岗位聘任
专项岗位是 1999 年开始设立的,旨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的一项专门举措。其实质是通
过设立特别专项津贴对重要岗位人员以及贡献突出人员的激励措施。专项岗位分为专业技术
系列和管理职员系列两大类,聘任和操作方式有所差别。专项岗位津贴的调整按学年进行,
每学年在秋季学期完成相关工作。

6.2.4 考核
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我校的考核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按照国家事业
单位人事管理要求进行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主要影响其基本工资及福利。二是学校专项岗
位聘任的考核,考核结果主要影响专项岗位津贴。三是事业单位聘任合同期满进行的聘期考
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与否的参考依据。

1.年度考核(专项岗位考核)

年度考核结果档次。分为“优秀”、
“合格”、“基本合格”、
“不合格”。

年度考核内容。年度考核以个人平时工作情况和日常考勤为基础,侧重考核年度工作目
标任务、工作绩效。加大日常考勤考核力度,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28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年度考核结果使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2016 年度,全校 5286 名在职在岗职工参加年度考核。

2.聘期考核

2016 年,校本部参加聘期考核的人员共 536 人。聘期考核后不续签 4 人。 

6.2.5 校内调动程序
1)本人提交申请书,并签字。

2)接收单位提交同意接收的报告,报告中需明确说明调入人员所从事工作,担任专项
岗位类别及级别。应由本单位主管人事领导签字、盖章。

3)原单位提交同意调出的报告,应由原单位主管人事领导签字、盖章。

4)经审批后,人事部通知原单位,由原单位安排其交接现有工作,交接完毕后原单位
出具工作交接完毕的说明,本人持说明到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办理单位转换手续。

2016 年度校本部共办理校内调动 33 人。

6.2.6 科级干部任免
1.校机关内设机构科级干部任免程序

1)招聘单位提交申请招聘内设机构负责人的报告及招聘启事。

2)单位内部招聘,要求单位内部公开发布招聘启事。应聘时间不低于五个工作日。

3)招聘单位内部招聘时间截止后,统一进行单位内民主测评。

4)招聘单位组成招聘小组实施招聘。

5)招聘单位综合民主测评及招聘情况,经单位内部集体讨论后,确定拟聘人选。

6)人事部报学校审批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5 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予以聘任。

2016 年完成校本部机关内设机构新聘科级干部 29 人。

2.院系所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科级干部任免工作

院系所中心科级干部任命工作,依照学校要求,与每年专项岗位聘任同时进行,一年
一聘制。2016 年专项岗位聘任期间,院系所中心内设机构聘科级干部 124 人。

6.2.7 离职管理与服务
离职手续按照《北京大学教职工离职程序》(北人发〔2012〕8 号)办理。2016 年度共
离职 97 人,其中包括选留结束 26 人,教师 46 人,其他人员 25 人。 

人员调出工作流程: 

1)个人书面申请; 

2)单位同意,并向学校人事部提交书面材料; 

3)学校审批,批准后进行下面环节,未批准则应继续坚持工作; 

29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批准后,个人至各相关单位办理离校手续。 

6.2.8 教师岗位管理
6.2.8.1 长期离岗

为规范教师长期离岗的管理工作,结合国家离岗创业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2016 年 7
月学校发布了《北京大学关于教师长期离岗的规定》(校发〔2016〕166 号),本规定适用于
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老体制教学科研人员及获得长聘职位的新体制教研系列人员。

教师申请长期离岗的时间最短不低于一年,最长不超过三年。教师长期离岗期间,学校
停发教师所有薪酬,保留其与学校的人事关系。学校办理长期离岗教师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
积金等缴纳手续,所需费用全部由长期离岗教师承担。

教师长期离岗需经学校规定的程序审批与备案,具体申请程序为:

1)教师向所在单位提交《北京大学教师长期离岗申请表》;

2)院系审议:由院长(系主任)主持,院系聘任委员会负责审议表决,同意票达三分
之二为通过;

3)教师与院系签订《北京大学教师长期离岗协议书》;

4)院系向学校人事部提交《北京大学教师长期离岗申请表》、《北京大学教师长期离岗
协议书》备案。

6.2.8.2 教师校外兼职

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秩序,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我校教研系列教
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2016 年 7 月学校发布了《北京大学教研系列教师校外兼职管
理试行办法》
(校发〔2016〕168 号),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大学校本部的教研系列教师,医学
部另行规定,其他系列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

校外兼职是指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本人的知识和技能受聘于校外主体或者作为校外主
体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服务等活动,其主要类型包括校外兼课、科技开发、成
果转化、企业兼职等。教师到校外兼职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学校人事部门备案。具体申
报程序为:

1、教师本人填写《北京大学教研系列教师校外兼职申报表》

2、兼职单位在申报表中签字盖章;

3、教师所在单位在申报表中出具审核意见;

4、教师本人将申报表交人事部备案。

教师兼职情况发生变动的,应当持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到学校人事部门更新备案材料。

6.2.8.3 教师学术假

为加强北京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北京大学教研系列职位管理办法》 ,2016 年 7 月,学校
发布了《北京大学教研系列教师实行学术假的规定》(校发〔2016〕165 号),本规定适用于

30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北京大学校本部的教研系列教师。

教研系列教师取得长聘职位后,每合格服务 5 个学期,可以休 1 个学期的学术假。如合


格服务时间超出休学术假所要求的服务期,其超出部分可转为下一次学术假的合格服务时
间。连续合格服务时间超过 10 个学期以外的部分,则不再累计。每次学术假时间不得超过
2 个学期。具体程序为:

1、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向院系提出申请,填写《北京大学教研系列教师学术休假申请表》;

2、院系在申请表中出具单位审核意见;

3、教师向学校人事部提交《北京大学教研系列教师学术假申请表》备案;

4、教师应在学术假结束后的 90 天内,向院系提交学术假报告,并送校人事部备案。

6.2.8.4 教师行为规范

根据《北京大学章程》制定,2016 年 7 月学校发布了《北京大学教师行为规范(校发
〔2016〕167 号),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大学教师,具体指由北京大学聘任的教学、研究人员,
以及以北京大学名义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兼职教授、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等人
员。

该规范从公民、师者、学者、雇员这四重身份出发,确立了北京大学教师应该遵守的基
本行为规范,也从教学、师生关系、学术活动、与同事关系、与学校关系等方面明确了违规
行为,本规范是北京大学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对教师个人品行和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

6.2.8.5 师德教育与师德考核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
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
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
师〔2014〕10 号)以及《北京大学章程》等学校相关文件,制定如下两个实施办法:

1、师德教育实施办法

学校于 2016 年 5 月发布了《北京大学师德教育实施办法》


(校发〔2016〕99 号)。师德
教育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自尊自律自强,做学生
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
的维护者。凡我校教师,都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活动。

师德教育坚持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并重原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需培训,
学用一致,注重实效。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倡导全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
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老师。

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根据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
地确定师德教育的主题和形式。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学校鼓励教师
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师德教育效果。

31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教师每人每年应至少参与 2 个学时的师德教育活动,参加培训或活动的相关结果记入个
人人事档案,作为晋升、奖惩和聘任合同续签的依据。学校将把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
培养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

2、师德考核实施办法

学校于 2016 年 5 月发布了《北京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校发〔2016〕100 号)。师


德考核工作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师德考核结果是教师聘
任、晋升、奖惩等人事事项的重要依据。

师德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根据考核情况,院系可推荐特别优秀的教师
参与学校有关奖励或荣誉称号的评选。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对于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分。

各二级单位在教师录用、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工作中,须对候选人
遵守师德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实行一票否决。

6.3 博士后管理与服务
6.3.1 基本情况
北京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从 1985 年最初设立物理
学等 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北京大学共设立 4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校本部 39
个,医学部 8 个),涵盖了实力雄厚的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科等五大学部的 49 个国
家一级学科中的 4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覆盖的学科专业分布日趋合理,体现出北京大
学学科专业综合性的特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系。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累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5465 名,出(退)


站 4299 名,目前在站 1166 名。

6.3.2 年度进站情况
2016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416 名(含外籍博士后 18 人)。其中,
全职博士后 304 名,联合招收博士后 112 名(其中,校企联合招收 62 名,在职联合招收 13
名,深圳研究生院招收 37 名)。

32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5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6 年进站博士后情况统计图

6.3.3 年度出站情况
2016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应出站博士后 331 人,已完成出站减离 309 人。其中留校工
作 21 人(含留深研院、医学部)、国内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后 136 人、其他事业
单位工作博士后 12 人、进二站(北大/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 13 人、去往公司/非国有
企业工作的博士后 49 人、国有企业工作博士后 24 人、出国博士后 18 人、去政府机关工作
博士后 12 人、退站减离博士后 5 人、其他 19 人,具体人数百分比分布图如下:

图 6-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6 年出站博士后工作去向统计图

6.3.4 博士后制度改革
2016 年上半年,学校多次召开博士后制度改革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并结合美国哈佛大
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分类管理服务做法,起草《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
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意见》草稿;2016 年 7 月,学校通过《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
队伍建设的意见》(校发[2016]163 号)。

33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016 年 8 月至 9 月,根据《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的意见》(校发
[2016]163 号)文件精神,起草《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大学
国际联合博士后实施细则》等草稿,并召开建议意见会议。
2016 年 11 月,发布《北京大学关于开展博雅博士后项目申报的通知》及四个附件,并
开展宣传,随后确定《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评审专家名单》草稿,收取审核博雅博士后
申请材料。2016 年 11 月 29 日,召开博雅博士后项目和 2016 年优秀博士后奖专家评审会。
2016 年 12 月 1 日至 9 日,将评选出的 104 名已在站博雅博士后和 24 名拟进站博雅博士后
公示。
2016 年 10 月至 12 月,与国际合作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举行会谈,就国际联合博士
后项目具体落实问题进行沟通,并配合国际合作部完成国际联合博士后项目招聘公告。
2016 年 12 月,落实发放已在站博士后的博雅博士后项目津贴并起草拟进站博雅博士后
资助通知。

6.3.5 博士后在站管理与服务
在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锐意改革,不断健
全完善各项管理与服务,努力吸引汇聚全球优秀智力资源,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
制度环境、科研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2016 在站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
1)2016 年 1 月至 2 月,撰写完成《北京大学 2015 年博士后工作年报》和北京大学博
士后突出科研成果介绍并上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出版。
2)2016 年 3 月,组织推选北京大学在站博士后报名参加北京市第 27 届博士后联谊会。
3)2016 年 4 月,组建北京大学新一届博士后联谊会。
4)2016 年 5 月,通过博士后联谊会组织百余名博士后及家属参加“2016 年北京博士后
趣味运动会”

5)2016 年 7 月,博士后新网站开通试运行,并根据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根据学校博士
后制度改革及政策落实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博士后信息系统。
6)全年组织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次、国家博新计划一次。其中,129 人
获得资助,资助总金额 945 万元;6 人获得国家博新计划资助,资助总金额 360 万元。
7)2016 年 11 月,为全校全职无房博士后发放租房补贴。
8)2016 年 11 月至 12 月,组织北京大学 2016 年度优秀博士后申报评选工作。经个人
申请、学院(系、所、中心)遴选推荐、学校优秀博士后专家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公示并
上报学校主管领导批准,评选出校本部 2016 年优秀博士后 17 人,并撰写《关于表彰北京大
学 2016 年优秀博士后的报告》。
9)2016 年 12 月,将博士后工资调整为年薪制,从 2017 年 1 月起确定 18.5 万元和 9
万元两个基本年薪档次。
10)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 月,组织校本部 2016 年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系列专
题培训活动和 2016 年度优秀博士后表彰活动 。
 

34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4 档案管理与服务
人事部负责的档案主要是教职工人事档案和学生人事档案,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目前在库档案为 57913 卷。本年度接收档案材料 12524 份,  档案转递 6740 卷(含部分往届
生)。接收档案 9671 卷(其中教职工档案 407 卷(含博士后),本科新生档案 3072 卷,研究
生新生档案 6192 卷)。档案的归集、整理、查阅和利用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人
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及时,是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6.4.1 人事档案总量与构成
表 6-2 北京大学校本部人事档案构成及转递情况统计表

项目 卷数
在库教职工档案 13067 卷
现职(包括博士后) 6042 卷
离退 5368 卷
辞离遗留(超龄等) 346 卷 +497 卷
死亡(5 年内至 2015) 303 卷
其他 178 卷+333 卷(待定)
向档案馆移交 71 卷
新接收干部档案 122 教工+ 285 博士后= 407(卷)
转出干部档案 73 教工 + 330 博士后= 403(卷)
在库学生档案 44846 卷
在校本科生档案总计 13919(卷)
在校研究生档案总计 19166(卷)
待分待定生档案(含委培定向等) 5395(卷)
出国学生档案(含学籍异动等) 6356(卷)

档案利用 1951 卷
接收档案材料 12524 份
新生档案接收 9264 卷
毕业生档案转递(含往届遗留) 6337(卷)
 

表 6-3 北京大学校本部人事档案构成及转递情况统计表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在库教职工档案 12750 12933 12032 11073 13067
在库学生档案 34488 34508 34383 43191 44846
教职工档案转递(含博士后) 310 383 345 371 403
学生档案转递 6023 6494 6957 6038 6337
 

35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4.2 教职工档案工作

(1)人事档案整理与专项审核工作 

根据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
方案》(组通字(2014)32 号)、
《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中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
作的通知》
(教人司[2014]326 号)要求,自 2014 年 12 月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经过学校组织人事部门的辛勤努力,对全校中层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审核及整
理,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要求及九个步骤,组织落实到位,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综合判研、材料补充及完善。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认定及处理。

按照中组部要求,北京大学撰写了《北京大学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报告》,上报教育
部中组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及流程。

1)作好专项审核的培训工作,对于具体审核分项内容的政策依据、判定标准进行详细
介绍和讲解。

2)对近期形成的教职工档案材料集中进行整理归档,对审核中新补充的材料进行甄别
归类;对纳入审核范围的所有档案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部重新编目整理及装订,保证案卷规
范统一,提高审核工作效率;

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管理的中层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已完成专项审核
共 462 卷,其中初审 462 卷,复审 462 卷,完成认定人数 462 人。其中调查核实人数 30 人,
召开培训会 6 次,培训 62 人次,召开推进会 9 次,完善规章制度 8 项,补充档案材料 431
份, 归档材料 924 份(全校教职工归档 11268 份)。

(2)博士后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博士后制度的逐步改革完善,北京大学博士后进站人数逐年增加,需要调档的全职
博士后几乎是 10 年前的两倍。除了每年 3-4 次批量进站和 1 月,7 月大批进站外,日常进
站出站人数也非常多,博士后档案呈现动态化管理。

1)根据博士后办公室提供的调档名单,接收博士后档案,然后核对整理调入档案排序
上架;2016 年接收 285 卷博士后档案;

2)日常博士后人档材料的归档,包括博士后中期考核结果及补寄的零散档案内容;2016
年接收 1256 份;

3)随时按博士后办公室的通知,转出出站博士后人事档案,整理转出个人信息卡片;
2016 年转出 330 卷;

4)对已到的人事档案人员名单录入信息系统,同时对已到的人事档案发出回执。

36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4.3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毕业生档案转递与新生归档工作是人事工作重点之一。     

2016 年 6 月底,学校召开了“北京大学 2016 届毕业生转档暨新生归档培训会”,请全


校各院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老师参加了培训与交流。培训会上,档案办相关负责老师
详细地介绍了毕业生档案转递的工作流程以及转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培训会后,立即开始着手毕业生转档的准备工作:在学生档案转递系统中对毕业生的转
档信息逐一进行仔细核对;批量打印转档所需的转递通知单及交寄单等材料。这些前期工作
为确保 2016 年毕业生转档工作及时顺利地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 年 7 月 7 日起,人事部档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各院系负责老师积极配合,严
格执行档案转递流程的初审、复审制度,对毕业归档材料是否齐全、转档信息是否准确进行
仔细审核后进行装袋密封,并于 7 月 13 日与中国邮政中关村邮局进行交接,经双方核对,
本次集中转档共转出毕业生档案 4181 卷。 

进入暑期后,仍有许多毕业生陆续领到就业通知书,为确保他们的档案能够及时转到接
收单位,档案办工作人员在暑期仍旧坚守岗位,为毕业生办理各种转档事宜,经统计,暑期
共转出学生档案 577 卷。 

表 6-4 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集中转档数量统计表
本科 硕士 博士 合计

7 月集中转档(卷) 1461 2118 602 4181

暑期转档(卷) 116 354 107 577

根据数据统计,在日常学生档案转递工作方面,除 2014 年外,近 6 年来学生档案全年


转递数量持续递增。同往年相比,2016 年学生档案转递数量再创新高,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学生档案转递数量已达到 6337 卷,超过 2015 年转递数量 299 卷。 

2016 年 9 月,新生归档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根据研究生院招办、教务部本科
生招办提供的新生数据,按照院系进行分类,同时进行排序生成档案号,并制作新生登记表、
档案标签、新生归档名册等材料。9 月 21 日,全校各院系进行了新生集中归档。至 9 月 26
日总计接收新生档案(含委培定向生报考材料)9264 卷。同 2010 年相比,除本科新生数量
相对稳定以外,硕士生和博士生新生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新生归档工作结束后,对新生缺档、缺材料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
门。同时在新生档案入库后,对全校学生档案进行了整理,并按院系、年级、学生类别在档
案柜上做出明显标识,方便今后学生档案的日常管理与利用。 

37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7 北京大学校本部新生数量比较图(不包括港澳台及留学生)

为及时掌握北京大学毕业生档案滞留情况,人事部于 2016 年 12 月 20、21 日组织了全


校各院系对暂缓派遣和已派遣但未及时办理转递手续的毕业生档案滞留情况进行盘点统计。
对 2016 年度毕业生档案转递及新生归档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 2017 年春季毕业生(研
究生)毕业材料归档及档案转递工作进行部署;组织各院系对历届待分生的档案滞留情况进
行盘点统计。

6.4.4 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遵循“管理就是服务”的准则,北京大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效率、案卷质量、服务
态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提高。收转核对收集归档各个环节快速准确;对于查阅咨询,无论校
内校外、干部学生都能热情接待,受到广泛好评。 

1)  2016 年接待国家及中央部委、各省市厅局、北京市属  200 多余单位; 

2)为教职员工服务,及时完善档案材料,使个人信息随时处于最全面、最真实的状态。
为学校更好的培养教职员工提供最新、最可靠的依据,2016 年收集归档材料 12524 份; 

3)依据人档定工资级别,根据人档核对工龄,入党时间等; 

4)为教员开具各类公证,诸如姓名、出生年月日、亲属、职称等提供信息来源依据; 

5)为学生服务,从档案调入、归类、整理、转递这一流程的每个环节入手,为同学提
供诸如贷款、补助、课程免修等服务,为本科班级的组建提供重要的信息; 

6)本科、研究生毕业及考研政审,加班加点,反复细致核对,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为
毕业生顺利走向新的环境提供细心周全的服务,诸如大量的查询、政审等;为在校生妥善管
理档案,为学生入党、学籍变动等事项提供不可缺少的服务;对毕业但滞留学校的学生,实
行分类管理,为他们日后办理各种相关手续提供便捷的服务。 

38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5 合同管理与服务
6.5.1 聘用合同管理依据

政策依据:

(1)国家层面:

《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 号)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52 号)

(2)学校层面:

《北京大学教师聘用合同制实施办法》(校发〔2005〕50 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合同管理的通知》(北人通〔2011〕7 号)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职位管理办法》
(校发〔2009〕58 号)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管理办法》
(校发〔2010〕83 号)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管理办法》
(校发〔2010〕84 号)
《北京大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暂行办法》(校发〔2010〕12 号)
《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规定(试行)》(校发﹝2014﹞15 号)
《北京大学研究技术系列职位聘任管理实施细则》(校发〔2014〕124 号)
《北京大学教学系列职位聘任管理实施细则》(校发〔2016〕198 号)

6.5.2 聘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聘用合同是针对传统事业编制教职工签署的工作合同。 

管理:聘期管理严格,聘期结束前提醒,聘期期满前一个月做出期满后安排,书面通知
本人,如不续聘则限期办理离职手续。规定期限内个人未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的,则由人事
部代办并将档案关系按人事代理规定转入相关机构。 

6.5.3 劳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2016 年是北京大学推进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设年,在已有国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基础
上,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1
号)、《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聘及录用管理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2 号)、《北
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考核管理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3 号)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
制职工考勤管理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4 号)、《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员工薪酬管理
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5 号)和《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奖惩管理指导意见》
(北人
发〔2016〕006 号)作为学校劳动用工管理的指导文件。 

劳动合同签订主要依据以下三种合同范本: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固定期限合同)》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无固定期限合同)》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合同)》 

39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6 事业发展与规划
6.6.1 政策依据
根据学校总体安排,2016 年起,原发展规划部事业规划职能划转至人事部,相应办公
室一并划入。北京大学事业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则如下:

1、审议事项范围:学术实体机构的人员规模结构等资源配置;非学术机构的设置和调
整。

2、事业规划委员会组成:由学校相关领导及组织部、人事部、财务部、房地产管理部、
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组成;设主任 1 人,由校长担任;副主任 1 名,由主管人事的副校长
担任。

3、学术机构人员规模结构等资源配置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1)对学科建设办公室准予设立或调整的机构,人事部受理申请;
2)人事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申请进行调研,形成建议方案;
3)人事部将建议方案上报事业规划委员会主任,并提请召开事业规划委员会;
4)事业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议题,由人事部提交学校审核批准;
5)学校批准后发文。

4、非学术机构设立、调整及资源配置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1)人事部受理申请,接收单位申请自评报告;
2)人事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方案开展论证,根据议题需要,邀
请相关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形成书面报告,该报告作为提交审议的材
料;
3)人事部结合论证情况,与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协调后,形成初步意见;
4)人事部将建议方案上报事业规划委员会主任,并提请召开事业规划委员会;
5)事业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议题,由人事部提交学校审核批准;
6)学校批准后发文。

5、事业规划委员会每学期召开 1 次全体会议,如有特别需要,主任可发起召开临时会
议。会议一般由主任主持。

6.6.2 事业规划年度工作

2016 年度共收到议题申请 29 个,其中职能调整后收到申请 8 个。按照学校事业规划工


作整体原则和人员编制从严控制等要求,对相关议题进行了分类处理和答复。同时,召开学
校事业规划工作会议审议通过议题 3 个,包括学科建设办公室“三定”方案和学部办公室成
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及人员岗位配置、社会科学部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成立。

40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7 其他日常人事服务
6.7.1 各类人事证明
1) 概述

为北京大学教职员工提供各类证明服务是人事工作职能之一,凡北京大学教职员工、博
士后研究人员、存档人员,均可以在相关政策规定的限度内,根据实际需要,经由相应程序
到人事部开具相关证明规定。

人事部出具相关证明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定程序;与国家或学校现有的政
策相一致;当事人已经履行了本规定涉及的相关必要程序,能够提供齐全的书面证明材料。

人事部有权出具的证明包括:公证证明、在职和薪酬证明、专业技术职务证明、婚姻状
况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购房优惠证明等等。

2) 数据统计

人事部 2016 年度共开具各项证明 3206 份。其中在职和薪酬证明 2503 份,亲属关系证明


377 份,其他各类证明 326 份。如下图所示:

图 6-7 北京大学人事部 2016 年度出具各类人事证明分布图

本年度为教职工出具在职证明、薪酬证明占总数的 78%,用途包括赴国(境)外出差、
旅游、担保他人出国、办理信用卡、购房个人贷款、非购房个人贷款等,亲属关系证明占总
数的 12%,用途包括赴国外探亲、遗产继承公证等,其他如专技职务证明、购房优惠证明等,
占总数的 10%。

6.7.2 两地分居户口调动

根据人调发[1999]80 号文件关于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第一条“获得博士学位、获得
硕士学位工作三年以上、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的人员,不
受年龄、分居时间、指标限制”的规定,人事部承担协助在职教职工办理解决两地分居户口
调动的工作。2016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教职工有 23 人申请办理两地分居调动。

41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7.3 人才专项服务

6.7.3.1 院士及资深教授体检工作

根据中组部、卫计委和北京医院的安排,我校每年协助两院院士及 1985 年以前的一级


和二级教授在北京医院进行体检。院士的体检费由中组部直接拨款,校人事部和校医院负责
通知接送等具体事项。院士体检工作结束后,再组织文科资深大师在上地门诊部进行体检,
体检经费由学校支付。 
2016 年为 2015 年新当选的 7 位院士申请了副部级医疗待遇;协助教育部联系校内享受
副部级医疗待遇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工作;2016 年 9 月 10 日、24 日,于北京医院分两批对
34 名院士开展体检工作。10 月下旬安排 9 名校内资深教授进行了体检。 

6.7.3.2 针对千人计划入选者的有关服务

1、政策依据: 
《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组通字〔2008〕58 号) 
《“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组厅字〔2010〕29 号)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组通字〔2010〕63 号) 
2、具体内容: 
1)居留和出入境。外籍千人计划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外国人永
久居留证》,2‐5 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 
2)落户。中国籍千人计划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户。
可申请办理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 
3)医疗。千人计划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 
4)保险。千人计划及其配偶子女,可参加中国境内各项社会保险。 
5)住房。千人计划可参照当地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房一套。 
6)税收。千人计划的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5 年内境内工资收入中的住房补
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探亲费、子女教育费等,予以税前扣除。进境少量科研、教学物品,
免征进口税收;进境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用物品,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以上各项,由学校协助千人计划服务窗口为其办理各项特定生活待遇。 
2016 年春季学期为杜瑞瑞等 4 位老师办理了专家医疗证;10 月下旬,安排 14 名校内
千人计划专家进行了体检。 
 

6.7.4 外校职称评审

联系专家对外单位委托进行成果鉴定是北京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主要是
为其他院校单位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各项人才计划等工作进行评审、评议,相关接洽和
服务工作由人事部协调,此项工作的办理程序如下:

42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接收通讯评审材料,核实专业并确认;
2)分发给相应学院、系、研究中心等单位(一般同时发放评审费);
3)跟踪评审情况;
4)回收材料;
5)邮寄评审完毕的材料。
2016 年继续推进兄弟院校单位通讯评审工作,本年共承接通讯评审单位 16 个,合计 255
份材料,有 26 份因未找到专家评审退回或转递到其他兄弟院校。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 6-5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6 年通讯评审汇总表

单位 评审材料(份) 未评审情况

浙江大学 9 /

中国传媒大学 12 /

华东师范大学 6 /

福州大学 9 /

南京大学 39 4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北京师范大学 28 3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国际关系学院 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7 /

华东师范大学 6 3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北京理工大学 42 2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北京科技大学 3 /

兰州大学 29 3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湖南大学 15 /

上海交通大学 43 11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山东大学 4 /

43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  改革与发展 
7.1 当年改革措施及成效
2016 年,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稳步实施,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行动纲领,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
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16〕9 号)
,召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
的人才制度体系。北京大学的人事工作紧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创建世界一
流大学的进程中,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规范管理,以建设世界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己任,以
稳步推进民生工程为重点,积极拓展重点人才工作空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取得了
显著的效果和成绩。

7.1.1 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战略抓手,依托各类人才计划,不断加大海
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扩充核心的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教学科研人员分系列管
理制度的全面实施,带动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向前。

7.1.1.1 院士
2016 年(非两院院士增选年),北京大学有多名教授在国外获得院士荣誉称号,极大提
升了北京大学的国际声誉:

表 7-1 北京大学教师获得国外院士荣誉称号统计表
单位 姓名 院士类别
中国语言文学系 李零 2016 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俞孔坚 2016 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学院 谢晓亮 2016 年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外国语学院 董强 2016 年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
数学科学学院 张平文 2016 年发展中国家院士
人口研究所 郑晓瑛 2016 年发展中国家院士

7.1.1.2 千人计划
2016 年度“千人计划”申报。2016 年 7 月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6 年国家“千人计
划”有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人司〔2016〕235 号)的要求,申报第十三批“千人计
划”各类项目人才共 76 人,其中创新长期项目 4 人,创新短期项目 7 人,青年项目 64 人(36
人进入面试答辩,29 人入选)。

2016 年 12 月完成了 9 位长期、短期“千人计划”专家(不含医学部)评估,其中:综合


评估的 2 人,履职评估 2 人,聘期考核 5 人。通过贯彻落实有关合同要求,推动形成学校层
面在重视引进同时重视使用的良好机制,对千人专家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作用进行全面考察,
更好发挥“千人计划”专家作用。

44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1.1.3 万人计划
2016 年 7 月中组部公布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北京大学总计 20
人入选,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5 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4 人,教学名师 1 人。入选
人数居全国第二。

根据中组部和教育部的通知,2016 年 9 月完成了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推荐工作,
我校共计推荐候选人 31 人,其中自然科学候选人 23 人,哲学社会科学候选人 8 人。目前正
在进行评审环节。

7.1.1.4 长江学者
教育部 2016 年 4 月公布 2015 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北京大学入选 2015
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6 人,其中特聘教授 11 人,青年学者 15 人。入选人数与清华大学
并列全国第一,其中特聘教授入选人数位列全国第一。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6 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教人司
〔2016〕230 号)要求,北京大学在 7 月中旬完成了申报工作。本次共推荐长江学者候选人
151 人,其中特聘教授 77 人,青年长江 74 人。进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会评的 52 人,其中
特聘教授 27 人,青年学者 25 人。最终特聘教授 15 人、青年学者 13 人进入建议人选名单(已
公示完毕),特聘教授入选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一。

7.1.1.5 博雅人才计划
北京大学于 2016 年 4 月发布《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聘任办法(试行)》
(校发[2016]109
号)、《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聘任办法(试行)》(校发[2016]110 号)。根据师资人才战略
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以及捐赠基金募集情况,截至 2016 年 12 月,学校已聘任两批次
合计 68 名博雅讲席教授(校本部 59 名,医学部 9 名),认定 11 名博雅荣休教授。其中第一
批共聘任 49 名博雅讲席教授(校本部 40 名,医学部 9 名)
,认定 9 名博雅荣休教授;第二
批共聘任 19 名博雅讲席教授,认定 2 名博雅荣休教授。博雅青年学者的聘任工作正在稳步
推进中。

7.1.1.6 人文讲席教授
人文讲席教授职位的设立旨在从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引进杰出人才,建设高水平
师资队伍。北京大学现有 7 位人文讲席教授,其中 2016 年新聘中文系李零、中文系 Alain
Peyraube 两位教授。哲学系陈鼓应、哲学系 Rainer schafe、历史学系穆启乐三位教授合同
期满自动终止。

7.1.1.7 人文特聘教授
根据《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管理办法》
(校发〔2010〕84 号)的要求,2016 年 6 月上
旬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四个院系完成了第三批“人文特聘教
授”
(2014-2016)的届满考核以及第四批“人文特聘教授”候选人的遴选推荐工作。经各院
系考核、评审,第三批“人文特聘教授”30 人均通过届满考核,各院系在限额内推荐第四
批“人文特聘教授”候选人 30 人(其中含推荐续聘 9 人)。

45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1.1.8 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根据《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管理办法》的规定,2016 年 9 月,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四个院系完成了 2016 年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的评
选工作。经院系评选、奖教金评审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批准,共评选出 50 名北京大学
人文杰出青年学者。

7.1.2 稳步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

本年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目前,北京大学有 42 个院
系已经引进新体制人员;有 18 个单位已进行过至少一次 Tenure 评估(以理工科院系为主,
人文社科院系有中文系、历史学系、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学院和政府管理学
院 6 个院系进行过 Tenure 评估),其中 8 个院系出现了 Tenure 评估不通过的案例,4 个院
系(工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历史学系)有院系层面 Tenure 评估即不通过的案
例。2016 年已完成中期评估 35 人,含理工科 33 人,人文社科 2 人;完成教授晋升评估 1
人;完成 Tenure 评估 30 人,通过 25 人(教授 3 人、长聘副教授 24 人),不通过 5 人,Tenure
评估通过率为 83.3%。

本年度,研究技术系列继续得到发展,引进研究员 1 人、副研究员 3 人、助理研究员


13 人,分布于 9 个院系和中心,主要是用于高端智库建设、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所
需要研究人员支撑,如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端智库建设、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CHARLS 项目、前
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等。教学系列引进 2 人,歌剧研究院和体育教研部各引进 1
人从事学院教学工作。

2016 年 6 月,按照学校人事综合改革的要求,启动了成熟院系中部分老体制副教授人
员 Tenure 评估工作。中文系、光华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物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
院系经学校批准,启动了老体制副教授 Tenure 评估工作,通过与相关院系保持密切沟通,
相关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学校也对评估单位进行了针对性指导,确保其严把评估标杆。
已完成的 4 位老体制副教授中,均通过 Tenure 评估,3 人晋升为长聘副教授、1 人晋升为教
授。

按照人社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建
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并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2016 年 9 月,
北京大学根据文件精神和北京市相关文件,结合学校附属中小学实际情况,与附中、附小多
次商议,制定中小学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办法,顺利完成北京大学第一批中小学正高
级教师的评审工作。同时,从 12 月初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原有职称向新设置的统一职称系
列的过渡工作。

46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2 下一年度展望
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改革和人才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30 个教师节上
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塑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
伍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
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
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7 年,北京大学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将继续秉承优良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再上
新台阶,推进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

7.2.1 全面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管理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
理”的大学治理体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好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把高校的
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造就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在教师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造就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教师自尊自律自强,做学生敬仰爱戴的
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完善教师的评聘和考核机制,把好新进教师的政治关、道德关,完善外籍教师引进和使用管
理办法。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思想治政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首要标准的要求。完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全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老师。

在制度落实方面,完善和推动落实《北京大学教师手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汇集和
说明北京大学制度体系中涉及教师职业活动的相关规则,帮助教师了解学校在教学、科研和
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教师权利与职责、基本行为规范、学术休假、校外兼
职、长期离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规则意识,规范人员管理。

7.2.2 继续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
院系人事综合改革方案是学校人事综合改革精神和要求在院系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也
是未来一个时期优化院系人事管理和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学校综合改革整体工作进展
要求,在 2017 年完成新老融合的基本工作,即完成全部院系的院系人事综合改革方案的批
复工作。为此,将以院系的教育教学规模为基本依据,结合院系人事人才队伍现状和学科发
展与布局需要,逐一批复院系人事综合改革方案和人员规模结构以及年度人员经费预算,真
正实现学校的人事管理重心下移,更好激发院系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结
合学校人员经费预算情况和院系人事综合改革方案完成情况,稳步推进老体制教授的融合工
作,分批完成融合。允许成熟院系继续推荐老体制副教授启动实施 Tenure 评估。在这一过
程中,对于已经完成过完整的 Tenure 评估的院系,重点在把握评估全流程的实施要求,确

47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保程序准确。对于尚未进行过 Tenure 评估的院系,除了严把程序要求外,要与院系就 Tenure


标杆做好沟通工作,确保首次获得新体制长聘职位人员应是其所在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对于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学校已经出台主文件和三个系列的具体实施细则,这些
制度为院系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教研系列的制度实施(Tenure
评估和教授晋升)已经比较成熟。接下来,在已有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系列和研究技术系
列的晋升政策执行研究和具体落实工作,初步设想在学部下达晋升指标和实行差额晋升,教
学系列要对教学教授的职位晋升名额进行严格控制(应是教学领军示范)、研究技术系列应
以岗位需要为核心而非晋升本身为核心,使其与现有队伍实际更好地进行对接和融合,实现
学校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的预期目标。

按照人事综合改革工作的进度,2016 学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展了管理职员等教学科研辅
助支撑队伍的改革研究工作,以打造一致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学科研辅助支撑队伍为目标,
改革和优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各类队伍服务水准。主要考虑结合现状,围绕职位体系设置、
聘用管理、考核培训、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等几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已有的成功经验
和范式,形成各支队伍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

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具有北大自身特
点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体系,要做到既有引进培养的一般标准,又要有选拔的特殊标准,
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全局,努力构建北京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7.2.3 依托博雅人才计划,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目标

结合“北大 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以及《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根
据师资人才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以及捐赠基金募集情况,2017 年将继续分期分
批聘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并积极推动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的聘任工作,以期通过博
雅人才计划的实施,更好地遴选和支持新体制、老体制中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同
时增强我校在全球范围内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加强对青年优秀人才的激励,进一步
促进新老体制的融合,为北京大学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2.4 大力完善民生保障,积极改善教职工待遇

在民生保障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人才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新体制年薪结构、
标准、程序;发挥非货币福利的关键作用,落实优劳优酬,强化分配激励导向。根据国家部
署,制定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适时启动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规定,
全面实施院系人员经费预算制度,进而推动院系人事综合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7.2.5 推进非教师队伍改革,提升整体职业化水平

2017 年,继续深入落实北京大学综合改革要求,以打造一致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学科
研辅助支撑队伍为目标,全面推进非教师队伍改革。细化岗位分类分级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做好管理职员等教学科研辅助支撑队伍的改革研究工作。围绕岗位分析、职位设置、聘用管
理、考核培训、薪酬福利、激励和职业发展等几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已有的先进经验
和成功范式,形成各支队伍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

48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3 中长期发展规划
7.3.1 指导方针/原则

以教师队伍为核心构建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的可持续的全校人力资源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以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以管理体制创新、待遇激励体系优化、整
体用人环境改善为保障,兼顾引进与培养,形成高水平的符合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需
要的师资人才队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以人员分类分级为重点,在分类考核评估基础上,建
立有效的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作用,提高用人效率,控制人事成本。

7.3.2 2020 规划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达到符合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能够反映中国大
学运行特点的管理标准和效率水平;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达到当时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教职工整体薪酬福利领先本地同类教育研究机构,部分人员薪
酬福利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7.3.3 战略举措

7.3.3.1 队伍建设方面 

 逐步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且便于操作,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人员分类管理体系。

 结合国家政策和校内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 Tenure track


体系,不断提高师资人才队伍的整体竞争力和创造活力。

 组织好院士遴选推荐相关工作,加快实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国
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同时依托校内博雅人才计划、人文讲席、人文特聘等,继续推进讲席教
授制度的实施,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吸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青年人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
措施吸引一批优秀的外籍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 坚持和完善现有教师队伍职务晋升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已有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和
综合实力。

7.3.3.2 薪酬福利方面 

 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待遇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体现隐性资源的价值。

 与 Tenure track 管理体制配套,形成符合学校资金来源和分配特点、反映中国特


色的基本年薪制薪酬管理模式。

 基于人员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建立与身份、水平、贡献、效率相对应的激励层级体
系。

 努力实现待遇增长预期,在人员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薪酬总额增长幅度应不低
于北京市同类单位的增幅。

49 
北京大学 2016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 强化院系预算管理。强调人的资源属性,强化院系人力资源预算。

7.3.3.3 管理机制方面   

 继续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聘用制,加强聘后合同管理,努力构建各类人员校
内外正常流动的质量优化机制。

 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公开招聘制度。

 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转换、校内外调动流动制度。

 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分类考核制度。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