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9

 

 
 
 
 
 
 
 
 
 
 
 
 
 
 
 
 
 
人力资源年度报告(2015)
 
 
 
  (校本部)
 
 
   
 
 
 
 
 
 
 
 
 
 
 
 
 
 
 
 
 
 
目    录 
1.前言 ............................................................................................................................................ 1 
2. 总量与结构 ................................................................................................................................. 2 
2.1  人员总量变化 .................................................................................................................... 2 
2.2  教师队伍(faculty) ......................................................................................................... 3 
2.3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 4 
2.4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 4 
2.7  劳动合同制人员 ................................................................................................................ 5 
3.  人才与优势 ................................................................................................................................. 8 
3.1  国家人才体系 .................................................................................................................... 8 
3.2  校内人才体系 .................................................................................................................... 9 
3.2.1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9 
3.2.2  讲席教授 ............................................................................................................... 10 
3.2.3  人文特聘教授 ....................................................................................................... 10 
3.2.4  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 11 
3.3  人力资源优势 .................................................................................................................. 11 
4.  薪酬与福利 ............................................................................................................................... 12 
4.1  在职人员工资结构 .......................................................................................................... 12 
4.2  离退休人员工资结构 ...................................................................................................... 12 
4.3  劳动合同制人员工资及津贴 .......................................................................................... 13 
4.4  职工的保险和福利 .......................................................................................................... 14 
4.4.1  事业编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 15 
4.4.2  劳动合同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 15 
5. 开发与培训 ............................................................................................................................... 17 
5.1  常规培训项目 .................................................................................................................. 17 
5.2 专题培训项目 ................................................................................................................... 17 
5.2.1 青年教师培训 ........................................................................................................ 17 
5.2.2 高层次专家研修活动 ............................................................................................ 18 
5.2.3 学生工作系统管理职员培训 ................................................................................ 18 
5.3  出国培训项目 .................................................................................................................. 19 
5.4  派出情况统计 .................................................................................................................. 20 
5.4.1  常规公派出国(境)项目派出情况统计 ........................................................... 20 
5.4.2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资助情况 ............................................................... 21 
5.5  学成回校统计 .................................................................................................................. 21 
5.6  在职学习情况 .................................................................................................................. 21 
6.  管理与服务 ............................................................................................................................... 23 
6.1  招聘管理与服务 .............................................................................................................. 23 
6.1.1  应届毕业生招聘 ................................................................................................... 23 
6.1.2 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聘(非应届社会招聘) ........................................................ 24 
6.1.3 教学科研岗位招聘(人才引进) ........................................................................ 25 
6.2  岗位聘任管理与服务 ...................................................................................................... 26 
6.2.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 26 
6.2.2 国家通用岗位聘任 ................................................................................................ 27 
6.2.3 985 专项岗位聘任 ................................................................................................. 28 
6.2.4  考核....................................................................................................................... 28 
6.2.5  校内调动(单位转换)程序 ............................................................................... 29 
6.2.6 科级干部任免 ........................................................................................................ 29 
6.2.7 离职管理与服务 .................................................................................................... 29 
6.3  薪酬管理与服务 .............................................................................................................. 30 
6.3.1  国家基本工资管理及调整依据 ........................................................................... 30 
6.3.2 职务补贴管理及调整依据 .................................................................................... 31 
6.3.3 985 岗位津贴制度 ................................................................................................. 32 
6.3.4 年终绩效 ................................................................................................................ 32 
6.3.5 其他收入 ................................................................................................................ 32 
6.4 博士后管理与服务 ........................................................................................................... 32 
6.4.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及累计进出站情况 ....................................................... 32 
6.4.2 2015 年博士后进站情况 ....................................................................................... 33 
6.4.3 2015 年博士后出站情况 ....................................................................................... 33 
6.4.4  博士后在站管理与服务 ....................................................................................... 34 
6.4.5  博士后薪酬福利 ................................................................................................... 35 
6.5  档案管理与服务 .............................................................................................................. 36 
6.5.1  人事档案总量与构成 ........................................................................................... 36 
6.5.2  人事档案归档要求与手续 ................................................................................... 36 
6.5.3 人事档案使用权限及手续 .................................................................................... 40 
6.5.4  人事档案转递手续 ............................................................................................... 41 
6.5.5  人事档案整理与审核 ........................................................................................... 42 
6.5.6  人事档案委托管理(人事代理) ....................................................................... 42 
6.6  合同管理与服务 .............................................................................................................. 43 
6.6.1  聘用合同管理依据 ............................................................................................... 43 
6.6.2  聘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 43 
6.6.3 劳动合同管理依据 ................................................................................................ 43 
6.6.4  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和分级办理程序 ............................................................... 44 
6.7  退休/退职及抚恤管理与服务 ........................................................................................ 46 
6.7.1  退休/退职的依据与条件 ..................................................................................... 46 
6.7.2 延缓退休 ................................................................................................................ 47 
6.7.3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 ........................................................................... 47 
6.8  其他日常人事服务 .......................................................................................................... 48 
6.8.1  各类人事证明 ....................................................................................................... 48 
6.8.2  两地分居户口调动 ............................................................................................... 49 
6.8.3 人才专项服务 ........................................................................................................ 50 
6.8.4  抚恤政策 ............................................................................................................... 50 
6.8.5  外校职称评审 ....................................................................................................... 51 
7.  改革与发展 ............................................................................................................................... 52 
7.1  当年改革措施及成效 ...................................................................................................... 52 
7.1.1 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 52 
7.1.2 稳步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 ................................................................................ 53 
7.2 下一年度展望 ................................................................................................................... 53 
7.2.1  大力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 ....................... 53 
7.2.2  以博雅人才计划为依托,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质量 ................................... 54 
7.2.3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继续推进《教师手册》编制工作 ................................... 54 
7.3 中长期发展规划 ............................................................................................................... 54 
7.3.1  指导方针/原则 ..................................................................................................... 54 
7.3.2 2020 规划目标 ....................................................................................................... 54 
7.3.3  战略举措 ............................................................................................................... 54 
 
 
Contents 
 
1. Preface 
2. Data & Facts 
2.1 Total employees   
2.2 Faculty members 
2.3 Position structure of faculty   
2.4 Age structure of faculty   
2.5 Educational history of faculty 
2.6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faculty   
2.7 Staff with laboral contracts 
3. Talents Program and Highlights 
3.1 National Talents Programs 
3.2 University Talents Programs 
3.3 Talents Highlights 
4. Salary & Benefit 
4.1 Total Salary and component of faculty and staff 
4.2 Total Salary and component of retirees 
4.3 Average salary of staff with laboral contracts 
4.4 Benefit package of faculty and staff   
5. Training   
5.1 Ordinary training programs 
5.2 Special training programs   
5.3 Overseas training programs   
5.4 Statistics of overseas traning   
5.5 Statistics of overseas traning return 
5.6 Incumbency training or education   
6. Administration & Services 
6.1 Recruit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2 Posi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3 Salary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4 Post doctor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5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6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7 Retire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6.8 Other ordinary affairs 
7. Reformation & Development 
7.1 Current policy highlights 
7.2 The coming year Prospects   
7.3 Long term strategy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前言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利用,且对组织整体价值创
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是一个组织赖以发展的最根本基
础和内在动力。在我国,从劳动者(力)到人力资源的概念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深刻
地影响着组织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源,一种可以改造并使用别的资源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
本身通过消耗别的资源而产生效益、发挥作用。人力作为资源,其价值、成本、效益就必然
成为组织所关注的问题,其再生、增值则成为组织追求的目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
服务是为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并为组织创造最大效益的必要手段和组织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根据组织发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根据岗位需求进
行工作分析;在工作分析基础上实施招聘;对在岗人员的考核评估;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
设计;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方案;必要的奖惩措施;通过沟通引导协调组织与个人之间的
关系;通过提升个人生活品质整体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依据国
家法律/法规,协调劳资关系,合理处理不满与诉愿,善后解雇及有关赔偿/补偿等;通过开
发培训使人力资源得到增值。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还涉及退休和单位养老等事务。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所有事业的竞争都毫无例外地表现为高
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国际化带来的高端人力资源市场的全球化,使得高端人力资源的竞争
更加开放、更加激烈,高端人力资源的成本(价格)将进一步攀升。其次,信息化带来的管
理技术的挑战,人力资源信息和人事秘密的保守将更加困难;信息化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革
将深刻影响工作考核和评估方式。第三,人员聘用/雇佣方式和工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第四,
个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自己长期的事业成长与薪酬福利体系的保障。第五,标示人
力资源价值的学历、年龄、性别、健康、技能、经历等指标更加复杂,人力资源成本和风险
控制难度加大。

面临这些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确
保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职位分析水平;优化招聘遴选过程、提高招聘遴
选水平;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合理的薪酬标准;加强文化与忠诚度教育;提供有效的人生规划,
使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更加契合。

大学作为机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源构成和管理的特殊性。大学人力资源的突出特
点首先表现为高端人力资源(人才)总量密集;其次是高端人才分学科密集;第三是高端人
才学科/知识跨度大;第四是中低端人才与高端人才的相互依存(地区性人力资源与全球性
高端人才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北京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特点,
结合大学人力资源构成的特殊性,在充分尊重北大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保人力资
源总量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本年度报告即围绕这一目标,对校本部的人力资源基本
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突出高端人力资源和人才竞争优势,介绍人力资源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归纳有关人事服务信息和办事程序,发布日常人事管理的有关政策规章。期望通过该报告,
一方面为学校和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教职工个人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

该人力资源发展年度报告由北京大学人事部编写,相关数据回溯五年,截至报告年度末。
自 2011 年 1 月起,每年同一时间发布。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 总量与结构
2.1 人员总量变化
校本部人员大类包括事业编制内的在职人员、博士后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劳动合同制
人员。2015 年,校本部事业编制内在职人员在总体规模控制下持续下降,较 2014 年下降了
2.3%;博士后人员保持平稳水平;离退休人员继续有所增长,从 5458 人增长到 5515 人,增
长了 1.0%,并首次超过在职事业编制教职工总数;劳动合同制人员从 3196 人增长到 3257
人,增长了 1.9%。

表 2-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各类人员总量变化表

人员类别 事业编制 非全职聘用 博士后 离退休 劳动合同制

2011 5802 46 983 5150 2681

2012 5779 53 976 5205 2939

2013 5724 57 1080 5298 3038

2014 5550 63 1048 5458 3196

2015 5425 71 1059 5515 3257

图 2-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人员总量及结构图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2 教师队伍(faculty)
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全职教师队伍共有 2597 人。占全校事业编制
人员的 47.7%。其中男性 1898 人,占 73.1%;女性 699 人,占 26.9%。教师队伍中共有 15
个民族,包括汉族 2462 人,占 94.8%,少数民族及外国人占 5.2%。在事业编制教师队伍中,
有中国籍教员 2514 人(含港澳台 23 人),占 96.8%,来自 13 个国家的外国籍教员 83 人(含
外国人 23 人),占 3.2%。
表 2-2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民族分布表

民族 汉族 满族 朝鲜族 回族 蒙古族 土家族 其他少数民族 外国人

人数 2462  39  14  18  12  9  20  23 


图 2-2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民族分布图
 
表 2-3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国籍/地区分布表

加拿 澳大
国籍 大陆 港台 美国 日本 荷兰 英国 德国 其他
大 利亚

人数 2491 23 42 11 5 5 4 3 3 10
 

图 2-3 北京大学校本部教师国籍/地区分布图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3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过去十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确保不断优化教员构成。到目前,校
本部全体教员中有 87%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新进教师队伍的人员基本具有博士学位。

表 2-4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教师队伍学历分布表


学历 博士 硕士 本科及以下 合计
人数 2274 241 82 2597
 

图 2-4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教师队伍学历分布图

2.4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北京大学秉承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吸引了来源十分广泛的各类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表 2-5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教师学缘(最高学位)结构表

其他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毕业
毕业类别 本校毕业 境外高校毕业
985 其他 小计

合计(人) 1153 248 441 689 755

 
图 2-5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教师学缘结构图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7 劳动合同制人员
劳动合同制聘任的职工已经成为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校本部签订劳动合同并在人事部备案的劳动合同制职工达到 3257 人(不含餐饮中
心劳务派遣、出版社、印刷厂、附中、附小及附属公司),年度入职 745 人,年度离职 684
人,年度净增加 61 人。 
表 2-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人员流动情况表

类 别 人 数

2015 年末在职人数 3257

2014 年末在职人数 3196

全年新入职职工 745

全年离职职工 684

月均新入职职工 62

月均离职职工 57

职工年净增加值 61

劳动合同制职工中,按照性别划分,女职工 2114 人,占职工总数的 65%;男职工 1143


人,占职工总数的 35%。

 
图 2-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性别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中,按照文化程度划分,拥有博士学历的职工 115 人,占职工总数的


3.53%;拥有硕士学历的职工 657 人,占职工总数的 20.17%;拥有本科学历的职工 885 人,
占职工总数的 27.17%。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2-7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学历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按年龄统计,19 岁以下的 50 人,占职工总数的 1.54%;20 岁到 29 岁


的 1127 人,占职工总数的 34.60%;30 岁到 39 岁的 1203 人,占职工总数的 36.94%;40 岁
到 49 岁的 717 人 22.01%,占职工总数的;50 岁以上的 160 人,占职工总数的 4.91%。职工
整体平均年龄约为 34.6 岁,以 20~39 岁青年职工为主,占 71.54%。 

 
图 2-8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年龄分布图
劳动合同制职工教学科研类岗位 138 人,占 4.24%;行政管理类岗位 1210 人,占 37.15%;
专业技术类岗位 781 人,占 23.98%;工勤类岗位 1128 人,占 34.63%,行政管理岗位的人数
首次超过了工勤类岗位的人数。 


图 2-9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岗位类别分布图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劳动合同制职工分布于全校 85 个二级单位,其中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人文学部、
社会科学部所有院系均聘有劳动合同制职工。各单位职工人数差异较大,会议中心人数最多,
共 688 人;校医院和光华管理学院超过了两百人;校园管理服务中心、特殊用房管理中心、
生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学院等 5 个单位劳动合同制职工人数均超过了一百人;有 34
个二级单位合同制职工人数在十人以下。后勤系统聘用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 39.55%。

表 2-7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人员分布表

单位分类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理学部 358 10.99
信息工程学部 323 9.92
人文学部 80 2.46
社科学部 496 15.22
直属附属机构 466 14.31
管理部门 246 7.55
后勤系统 1288 39.55
总计 3257 10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  人才与优势 
3.1 国家人才体系
高端人力资源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我国在不同层级的组织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才
计划。由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构成的北大高端人力资源是北大核心竞争力和机构价值所在。

目前,国家人才体系主要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万
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
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
计划学术带头人等。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及北京大学入选上述各类人才计划的人
才数量如统计表所示。

表 3-1 北京大学两院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统计表

全国 北大在编 北大兼职 北大合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 777 49 25 74

中国工程院院士 850 7 6 13

两院院士合计 1627 56 31 87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5 16 5 21

千人计划入选者(创新) - - - 65

万人计划入选者(除青拔外) 10 26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2365 - - 112

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555 33 - 33

表 3-2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统计表

北大在职
全国总人数 其中:医学部
总人数

特聘教授 2004 154 15

讲座教授 854 44 3

青年学者 212 15 1

合计 3070 213 19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3-3 北京大学其他各类人才状况统计表

全国 北大 其中:
人才计划名称 备注
人数 人数 医学部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432 214 27 截至 2015-12-31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 68 8 截至 2015-12-31

突出贡献专家 - 54 14 截至 2015-12-19

973&重大计划首席科学家 - 93 项,70 人 20 截至 2015-12-19

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419 36 7 2000-2015

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负责人 - 3 - 2011-2013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 74 13

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781 34 15 2004-2014

新世纪优秀人才 10442 278 70 2004-2014

国家教学名师 600 16 2 2003-2014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555 33 4 截至 2015-12-31

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599 99 17 截至 2015-12-31


 
 
 
 

3.2 校内人才体系
3.2.1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国家人才体系主要针对自然科学设立,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不但拥有大量自然
科学类高端人才,同时还拥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顶尖人才。2005 年 1 月,北京大学设立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聘任袁行霈等 25 位教授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给予与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相应的待遇。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大学在校资深教授
有 14 人。
表 3-4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名单
批次 院系 姓名 批次 院系 姓名
1 中国语言文学系 袁行霈 2 外国语学院 刘安武
1 考古文博学院 宿 白 2 外国语学院 胡壮麟
1 光华管理学院 厉以宁 2 国际关系学院 梁守德
2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严家炎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梁 柱
2 哲学系 叶 朗 2 信息管理系 吴慰慈
2 历史学系 马克垚 2 党办校办 吴树青
2 考古文博学院 严文明 2 教育学院 汪永铨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2.2 讲席教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积
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聘用管理体制,吸引和稳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学校于 2009
年 3 月发布《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职位管理办法》
(校发[2009]58 号),设立“讲席教授”职
位。讲席教授职位的设立使院士之外的高端人才有了明确定位,且涵盖了北京大学各类学科。

目前,所有长期合同的千人计划入选者均纳入学校讲席教授职位体系进行管理。此外,
学校还通过人文讲席教授等方式聘请了一批其它学科讲席教授。

表 3-5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名单(未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被聘为讲席教授的)

讲席教授职位名称 受聘人

陈明刘卿讲席教授 程和平

杜维明

范 曾

陈鼓应

人文讲席教授 穆启乐

Rainer schäfer

Thomas Rockmore

张旭东
 

3.2.3 人文特聘教授
为稳定一流学术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于 2010 年 6 月发布《北京大学人文
特聘教授管理办法》(校发[2010]84 号),在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四
个单位设立 30 个“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职位,聘期 2 年。现聘任人员见下表所示。

表 3-6 北京大学 2014-2016 年度人文特聘教授名单(30 人)

单 位 姓 名

历史学系 辛德勇、刘浦江、郭卫东、陈苏镇、王红生、赵世瑜、王奇生、
(8 人) 王新生
中国语言文学系 袁行霈、陈跃红、夏晓虹、傅刚、刘勇强、廖可斌、陈保亚、
(10 人) 张颐武、杨荣祥、郭锐
哲学系 尚新建、姚卫群、张学智、丰子义、王宗昱、周北海、章启群、
(8 人) 陈波
考古文博学院
林梅村、李水城、赵辉、方拥
(4 人)

1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2.4 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促进青年人
才尽快成长成才,学校于 2009 年 12 月发布《北京大学专业技术岗位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校
发[2009]184 号)。2015 年入选 266 人。

3.3 人力资源优势
      北京大学当前人力资源与国内类似机构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国家层面
的各类竞争性人才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北京大学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生师比,以满足研究
生培养和其他精英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满足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需要。全校教师队伍中,
具有教授及相当技术职务人员的总体比例已超过 40%,部分传统优势学科单位教授比例超过
60%。目前,全校教师队伍年龄集中在 36‐50 年龄段,总体而言正是年富力强的工作阶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了学历高、来源广的结构优化特点。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国际著名大学相比,在考虑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教师
队伍(faculty  member)总量仍然偏大,总体质量和工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
作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教师队伍的质量又集中
地体现在高端人才的质量和比例方面。教师队伍中高端人才的价值和标志又突出地反映在他
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方面。 

      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内涵式发展的发展理念,在正确发展理念指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有
效措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可能构建大学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大学建设目
标。 

11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4.  薪酬与福利 
教职工享有的薪酬福利包括货币化的薪酬福利和非货币化的薪酬福利。货币化的薪酬福
利是按照国家和学校的规定,向教职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工资、国
家津贴补贴、改革性津贴补贴、校发津贴补贴、其他发放等。非货币化的薪酬福利主要包括
公费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寒暑假、人才培训、在职学习、周转公寓、子女入托入学、
饮食服务、体育设施、班车服务、工会活动等。非货币化的薪酬福利体现对教职工的全面关
怀,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给教职工的生活、健康、工作等多方面的便利。 

根据 2006 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工资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
资制度,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可采用协议工资制度,所以我校形成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和协
议工资制度并存的局面。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北京的生活水平,我校设计了合理的薪酬制度,
保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以更好地引进人才,达到激励教职工的作用。近年来我校教职工的
薪酬逐年稳步提高。 

4.1 在职人员工资结构
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教职工的校发工资结构可以分为国家基本工资、国家津贴补贴、
学校津贴补贴等 3 个部分,不包括各单位发放、专项津贴补贴和临时发放津贴补贴。对于有
岗位津贴的岗位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校发工资结构如下所示: 

 
图 4-1 北京大学校本部事业编制在职人员 2015 年 12 月校发工资结构图
 

4.2 离退休人员工资结构
根据国家规定,自 2014 年 10 月,中央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改
革了当前的离退休制度。由于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工作并未全部就绪,目前我校仍暂按原离
退休制度执行。 
离休费、退休费是指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离退休制度规定计算的基本离退休费。国家津贴
补贴是离退休生活补贴等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学校津贴补贴是指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发放的
津贴补贴。离休人员、退休人员的工资结构如下所示: 

12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4-2 北京大学校本部离休人员 2015 年 12 月校发工资结构图


 

图 4-3 北京大学校本部退休人员 2015 年 12 月校发工资结构图


 

4.3 劳动合同制人员工资及津贴
        2015 年,全校劳动合同制职工平均月应发工资(合同工资+加班费+奖金‐扣款)为 7370
元,人均年实发工资 8.84 万元。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年终奖发放 4662 万元,人均发放
14314 元。2015 年单位和职工各缴纳住房公积金 2208 万元。2015 年总成本支出 37798 万元,
平均每月成本支出 3150 万元,人均年成本支出 11.6 万元。 

表 4-1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 2015 年工资成本支出表 

项 目 2014 年 2015 年 增加额 增长比例(%)


职工月应发工资(元) 6517 7370 853 13.09%
人均年应发工资(万元) 7.82 8.84 1.02 13.04%
年终奖发放总额(万元) 3595 4662 1067 29.68%
年终奖人均发放额(元) 11250 14314 3064 27.24%
住房公积金缴纳额(万元) 1872 2208 336 17.95%
总成本支出额(万元) 31833 37798 5965 18.74%
月均支出成本(万元) 2653 3150 497 18.73%
人均年支出成本(万元) 9.96 11.6 1.64 16.47%

13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劳动合同制人员工资相对北京市工资水平比对情况如下所示: 

表 4-2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相对北京市工资水平比较表
校合 北京城 北京市教 北京市教
校合 北京城镇 居民
同制 镇单位 育业城镇 育业城镇 人均
同制 单位在岗 人均 食品
年份 平均 在岗职 单位从业 单位从业 GDP
平均 职工平均 GDP 消费
工资 工平均 人员平均 人员平均 指数
月薪 工资指数 指数
指数 月薪 月薪 月薪指数
2010 3438 100 5474 100 5429 100 6155 100 106
2011 4808 140 6320 115 6180 114 6805 111 103
2012 5225 152 7109 130 6964 128 7290 118 107
2013 5856 170 7833 143 7318 135 7887 128 105
2014 6517 190 8617 157 8278 152 8333 135 103
2015 7370 214
 

 
图 4-4 北京大学校本部劳动合同制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逐年比对图

4.4 职工的保险和福利
      2015 年,北京大学职工共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11112 万元,其中单位缴纳 8569 万元,个
人缴纳 2543 万元。办理保险增员 1188 人,减员 1189 人,跨省市转移 49 人,发放领卡证
明 374 张,发放社保卡 364 张,发放医保个人帐户存折 405 张,变更社保信息 1141 人次。
为劳动合同制职工申领生育保险待遇 306 人次,申领金额 2579489.48 元;医疗报销办理 174
人次,报销金额 323236.93 元;申报工伤待遇 45 人次,发放金额 1014902.47 元;办理失业
待遇 7 人次, 发放一次性失业保险金 26508 元;办理养老保险待遇 2 人次,发放金额 16086.36
元。 

14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4-3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社会保险报销统计


项 目 报销金额
生育津贴 2423036.26 元
生育医疗保险 156453.22 元
医疗保险 323236.93 元
工伤保险 1014902.47 元
失业补助金 26508 元
养老保险 16086.36 元

      此外,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集中完成职工社保缴费基数调整(8618 人次<含事业编制>)
和劳动合同制职工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约 2100 人次),保证了职工个人合法权益的及时充
分享受,避免了因缴费基数差异造成的劳动纠纷。 

4.4.1 事业编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为保障职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北京大学事业编制职工参加了失业
保险和工伤保险,事业编制合同制工人除上述两险外还参加了养老保险,外籍职工同时参加
了五险。事业编制职工参保人数比 2014 年略有下降(下降 61 人),费用比 2014 年增加了
211 万元(增长 13%)。2015 年参保情况见下表。 

表 4-4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事业编制职工社会保险统计


项 目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养老保险 生育保险 医疗保险 合计
2014 年末参保人数(人) 5563 5563 168 39 39 5563
2015 年末参保人数(人) 5502 5502 168 41 41 5502
减少人数(人) 61 61 0 -2 -2 61
2014 年缴费金额(万元) 796 266 462 5 69 1598
2015 年缴费金额(万元) 875 292 555 5 82 1809
增加额(万元) 79 26 93 0 13 211

4.4.2 劳动合同制职工保险和福利
为保障劳动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北京大学为劳动合同制
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享有
参加党团活动、工会等群众组织的权利。校人事部根据北京海淀区社保中心要求,及时办理
劳动合同制职工社会保险相关业务,坚决杜绝少缴、漏缴社会保险费等现象的出现。各项保
险缴费比例和缴费情况如下表所示。 

15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4-5 社会保险缴费比例(2015)
失业保险
类 别 养老保险 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
城镇户口 农业户口
单位  20%  1%  1%  0.4%  10%+1%  0.8% 
个人  8%  0.2%  /  /  2%+3 元  / 

表 4-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劳动合同制职工社会保险统计


医疗 养老 工伤 失业 生育
项 目 合计
保险 保险 保险 保险 保险
2014 年末参保人数(人) 3181 3184 3184 3184 3183 3184
2015 年末参保人数(人) 3242 3245 3245 3245 3244 3245
增加人数 61 61 61 61 61 61
2014 年缴费金额(万元) 2362 5189 79 213 157 8000
2015 年缴费金额(万元) 2746 6034 91 249 183 9303
增加额(万元) 384 845 12 36 26 1303

(备注:由于各险种参保要求不一样,劳动合同制职工各险种参保人数有所差异) 

16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 开发与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个体劳动
技能并创造新的价值;通过宣讲组织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组织
认同,使个体事业发展与组织发展目标相契合,进而提高组织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5.1 常规培训项目
        为了加深新任教职工对于北大精神、学校战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认识,强化新
任教职工对北大的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角色转变,北京大学每年组
织新任教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对象为每学年新入校的教职工(包括选留应届毕业生、社
会招聘、留学归国人员等)。2011 年至 2015 年校本部参加培训人数如下表: 

表 5-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新任教职工参加培训情况统计表

年度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总计 

参加培训人数  138  110  100  90  101  539 


 
2015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2 日,北京大学 2015 年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活动在京郊举行。
全校 2015 年新聘任的教学科研人员、工程实验人员、管理教辅人员以及学生工作部选留学
生干部共 100 余人参加培训。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新闻传播
学院肖东发教授、心理学系方方教授、物理学院王稼军教授、经济学院萧琛教授、心理学系
姚翔副教授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培训活动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在为期两天半的集中
培训中,人事部立足新任教师的特点及培训需求,分类引导,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内容丰富、
议程合理的培训计划,从校史校情、教学科研、职业精神、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辅导和培训。 
 

5.2 专题培训项目
5.2.1 青年教师培训

        为加强青年教师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明确个
人职业发展方向,增加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自 2010 年
以来,北京大学每年举办青年教师交流与培训系列活动。 
2015 年 5 月 29 日至 31 日,“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会”在京郊举行,校本部共
60 余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培训会。本次培训活动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国情教育、
教学改革与教学规范、科研政策与管理、学校人事改革及相关政策制度、相互交流与素质拓
展。吴志攀常务副校长专程前往培训会场看望参会青年教师,并以”对北大教师职业素养的
初步思考与个人体会”为题作了专场报告。学校副教务长方新贵教授、人事部刘波部长、科
研部周辉部长、教务部金顶兵副部长、社科部王周谊副部长、研究生院培养办贾爱英主任等
出席了培训会,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经济学院萧琛教授、生命科学学院许崇

17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任教授、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心理学系姚翔副教授应邀作了专题
报告,体育教研部钱永健副教授为参会青年教师组织了素质拓展训练。
2015 年 12 月 18 日下午,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
林建华校长与来自校本部、医学部和各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一线的 80 余位青年教师代表,
就学校的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人事部刘波部
长全程主持会议。学校研究生院、教务部、科研部、社科部、宣传部、医学部人事处等部门
负责人列席会议。林校长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的逻辑谈起,对
学校当下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他还就青年教师关心的各种问题如学校的
管理架构的改革、学科建设改革、校园的空间发展、本科教育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
启宁等青年教师代表结合各自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做了发言,与会教师从学校的整体发展
战略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与校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5.2.2 高层次专家研修活动

2015 年全校共选派 23 名教师参加中组部各类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1 名教师参加中


国科协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5-2 北京大学参加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人员名单
班次名称 参加人数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研修班 7
“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研修班 9
“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 2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培训班 5
“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 1
 

5.2.3 学生工作系统管理职员培训

为了激发管理职员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的内在动力,促使管理职员不断提高
自身素质和能力,遵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等相关文件要
求,北京大学以学生工作系统职员为首批培训对象,开展了管理职员的培训工作。本次培训
分为公共基础培训和专业岗位培训两部分。公共基础培训按照学校发展、职员需求进行课程
设置,分为国家政策、学校发展、业务提升等三个模块,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专业岗位培
训按照职员岗位的类别,由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工作业务分别组织开展。所有培训选课均在选
课系统中完成。培训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11 月 25 日上午,北京大学学工系统培训班正式开班,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针对
本次培训班做了动员讲话。本学期共安排三门课程,分别为《北京大学运行体系概况》(主
讲人:刘波,4 学时)
、《公文写作》(主讲人:任羽中,12 学时)和《育人为本的学生事务
管理》(主讲人:张庆东,4 学时)。 

18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3 出国培训项目
      目前,北京大学公派出国培训项目可分为 3 大类,即: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学校公
派出国项目、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各大类涵盖的项目如下表所示: 

表 5-3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项目  列入《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 每年 1 月 
科专业领域》的相关学科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列入《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 第一批:每年 3 月
科专业领域》的相关学科  第二批:每年 9 月
区域问题研究与外语高层次人才项目 外国语及区域问题研究相关学 每年 3 月 
科 
法中科学基金博士后项目  医学、药学、材料、光学、力学、 一般 11 月‐12 月 
电子学、信息系统、化学等学科
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项目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富布赖特学者项目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 9 月 
富布赖特外语助教子项目  外国语学科  一般 3 月 
太古/国泰访问学者奖学金项目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 12 月 
中德学者短期合作交流项目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DAAD/DFG 项目  由简章确定  由简章确定 
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项目  对外汉语及文史哲学科  由简章确定 

表 5-4 学校公派出国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校际交流项目  全校教学科研管理人员  一般 11‐12 月 
哈佛燕京学者项目  人文社会学科  一般下半年 
单位公派出国任教项目  对外汉语及文史哲学科  学期中 
一般不限,所去单位应为发达国家知
单位公派出国研修项目  学期中 
名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 

表 5-5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项目名称  面向学科  申报时间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中文、历史、哲学、考古  每月 10 日前 

19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4 派出情况统计
5.4.1 常规公派出国(境)项目派出情况统计

2015 年,北京大学校本部长期公派出国教职工 49 人,近五年长期公派教职工的派出类


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以及所去国别(地区)的分布如下表: 

表 5-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公派出境人员派出类别统计表


借调随
国家公 单位公 国家公 单位公 校际交 国家公 单位公 合
年份  任及其
派进修  派进修  派任教 派任教 流  派读博 派读博  计 
他 
2011  20  9 1  11 14 0 2 2  59
2012  12  6 2  5 13 0 0 0  38
2013  21  21  1  4 12 0 0 5  64
2014  20  15  3  7 12 0 0 1  58
2015  20  12  6  1 10 0 0 0  49
合计  93  63  13  28  61  0  2  8  268 

表 5-7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公派出境人员学历分布


年度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合计 
2011  44  9 6 0 59 
2012  26  12 0 0 38 
2013  46  15 2 1 64 
2014  38  18 1 1 58 
2015  42  6 1 0 49 
合计  196  60  10  2  268 

表 5-8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公派出境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分布


年度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无职称  合计 
2011  16 36  7 0 0  59 
2012  6 17  15 0 0  38 
2013  14 38  10 2 0  64 
2014  13 26  18 0 1  58 
2015  11 29  9 0 0  49 
合计  60  146  59  2  1  268 
 
表 5-9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公派出境人员年龄分布
年度    50 以上   45‐50(含)  40‐45(含) 35‐40(含) 30‐35(含) 30 以下  合计 
2011  10  4  17 14 13 1  59 
2012  2  8  7 12 6 3  38 
2013  12  13  10 24 5 0  64 
2014  6  9  14 16 10 3  58 
2015  8  12  11 11 6 1  49 
合计  38  46  59  77  40  8  268 

2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5-10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公派出境人员派出国家(地区)分布


港澳台
年度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法国  其他  合计 
地区 
2011  32  2  4  8 1 0 1 11  59
2012  17  1  3  6 2 1 1 7  38
2013  23  6  3  12 0 2 1 17  64
2014  33  1  4  5 1 1 2 11  58
2015  22  1  5  4 1 2 1 13  49
合计  127  11  19  35  5  6  6  59  268 
 

5.4.2 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资助情况

2010 年 5 月,在光华基金会和学校共同倡导下,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项目正式启动,
该基金旨在资助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等 4 个人文院系的海内
外高端学术交流,截至 2015 年 12 月,基金已累计资助海内外学者 137 人,资助学术团队 4
个。其中,资助副教授以上教师出访 51 人,资助海外知名学者来访 86 人。2015 年全年,
人文基金共审批出访学者 10 人,来访学者 20 人,学术团队短期出访 1 次,批准资助总额为
240.9 万元。2015 年,学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人文基金资助标准,新增加了人文基金招收
台湾博士后项目。 

5.5 学成回校统计
2015 年,校本部长期公派教职工按期回校 42 人,5 人因合作项目需要办理了延期手续。
近五年,校本部学成回校人员情况如下表: 

表 5-1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学成回校人员统计


国家 国家 单位 单位 国家 单位
校际 借调随任
年度  公派 公派 公派 公派 公派 公派 合计
交流  及其他 
进修  任教  进修  讲学  读博  读博 
2011  17  2  7  8 12 0 0 2  48
2012  15  5  6  8 8 1 0 2  45
2013  10  3  4  1 11 1 0 4  34
2014  16  1  4  3 11 0 0 8  43
2015  18  3  18  0 3 0 0 0  42
合计  76  14  39  20  45  2  0  16  212 
 

5.6 在职学习情况
      这里在职学习是指在职攻读学位。在职学习是北大为教职工提供的重要学习和提高渠
道,也是一种重要的福利形式。由于教师队伍新进人员均要求具有本专业最高学位,因此,
在职学习近年来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所学专业也主要是行政管理。 
        工作 2 年以上可申请在职学习,在职学习期间不能影响所承担的工作,每周学习时间
有一定限制。 

21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5-12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在职学习备案情况统计表


年度  报考博士  报考硕士  报考本科及以下 
2011  20 4 0 
2012  30 0 0 
2013  26 0 0 
2014  23 2 0 
2015  22 0 0 
合计  121  6  0 

表 5-13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1-2015 年在职学习获学位、学历情况统计表


年度  获得博士学位  获得硕士学位  获得本科及以下学历
2011  34 13 7 
2012  20 10 5 
2013  13 12 7 
2014  18 4 0 
2015  19 5 2 
合计  104  44  21 
 
 

22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  管理与服务 
  前述介绍了我校人力资源基本情况,本章重点结合学校有关人事人才政策,以本年度工
作为支点,详细介绍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内容、程序等。 

6.1 招聘管理与服务
招聘是学校每年根据岗位需要补充人力资源的主渠道。北大各岗位人员招聘按来源主要
分为应届毕业生招聘和针对非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社会招聘)。 

6.1.1 应届毕业生招聘
1、总量及结构
2015 年度共招聘应届毕业生 56 人,其中博士 4 人,占 4.8%;硕士 28 人,占 22.42%。
除去选留两年的学生工作干部 24 人为本科学历外,实际招录应届毕业生 32 人全部具有研究
生学历。

表 6-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分类情况

总 教学 党政 选留 实验 图书 财会 中小
计 科研 管理 学工 工程 出版 审计 幼教

总计 56 1 12 24 6 4 2 7

博士 4 1 1 1 1

硕士 28 12 5 3 2 6
本科 24 24

备注:教学科研招录应届毕业生为体育教研部车磊。 

图 6-1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招录应届毕业生岗位分布图

23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2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招录应届毕业生学历分布图

2、管理岗位应届毕业生招聘流程

1)在人事部网页统一公布招聘信息
2)个人通过网上系统报名
3)人事部资格审查
4)单位初选
5)学校统一笔试
6)学校统一面试
7)单位面试、试用,确定人选
8)学校批准,签订三方协议书

3、非管理岗位应届毕业生招聘流程

1)在人事部网页公开招聘信息
2)个人通过网上系统报名
3)人事部资格审查
4)单位初选(各单位制定相应的招聘程序)
5)单位面试、试用,确定人选
6)学校审批,批准后签订三方协议书

6.1.2 管理及教辅岗位招聘(非应届社会招聘)
1、总量及结构

2015 年社会招聘非教师系列人员共计 24 人,其中男 9 人,女 13 人;本科学历 1 人,


研究生学历 23 人;分布在卫生技术系列 3 人,实验/工程技术系列 5 人,行政管理 12 人,
中学教师 4 人。

24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图 6-3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社会招聘人员岗位分布图

2、社会招聘流程

招聘时间:每年全校统一招聘 4 次,4 月、6 月、10 月、12 月。

招聘原则: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各单位应根据上年度学校下达的招聘计划,
在计划内进行人员招聘。

招聘基本条件:
 北京市户口。
 具有干部身份,
 本科及以上学历。
 年龄 35 周岁以下(根据公告发布之日确定, 年 月 日以后出生)。
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年龄一般在 40 周岁以下(根据公告发布之日确定)
 身体健康。

6.1.3 教学科研岗位招聘(人才引进)
北京大学自 2014 年起全面实施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2015 年度,全职教学科研人
员共新增 84 人,包括教研系列 73 人、教学系列 1 人、研究技术系列 10 人。其中理工科 52
人,人文社科 32 人。

图 6-4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度人才引进分布图

25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1.3.1 招聘政策和程序

1、政策依据:《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规定(试行)》(校发[2014]15 号)

2、基本流程:
1)发布招聘信息,全球公开遴选;
2)应聘者个人申请或物色推荐候选人;
3)学院招聘小组初选;
4)院系学术委员会、聘任委员会审议;
5)学校人才评估专家小组审议;
6)学校审批;
7)发放聘用通知;
8)办理入职手续。

6.1.3.2 兼职教授

1、政策依据:《北京大学关于聘请兼职教授的规定》

2、基本流程:
1)两位以上北大正高人员推荐
2)院系党政会议初审,院系学术委员会审议
3)院系学术委员会投票表决
4)报学校人事部审核
5)报学校主管校领导审批,签署后生效
6)发放兼职教授聘书 

6.2 岗位聘任管理与服务
6.2.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6.2.1.1 教师职务晋升与聘任(常规)

1.  基本原则

根据《北京大学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暂行)规定》(校发〔2004〕21 号)文件精神,
稳步推进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制度改革。坚持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执行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
制的原则;坚持学术标准第一的原则,同时注重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规范教师晋升程序,
坚持教授会议制度及院长(系主任)提供独立意见的环节;强化同行专家匿名评议;坚持有
限次隔年度晋升原则。

2. 聘任流程
1)公开招聘信息:4 月,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学校批准的岗位数发布招聘信息。
2)个人申请: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招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网上提交有关材料。
3)教学科研单位评议:4 月-5 月中旬,各教学科研单位通过教授会、同行专家鉴定、
学术委员会、党政联席会对申请人进行审议,将审议通过的各候选人的申报及推荐材料在各

26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单位公示一周后推荐到所属学部。
4)学部审议:6 月上旬,各学部对所属各单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议。
5)校学术委员会审议:7 月上旬,校学术委员会对全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进
行审议。
6)校长办公会审议:7 月下旬,校长办公会审议全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人选。

6.2.1.2 非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聘任

1、基本原则

参照《北京大学教师聘任与职务晋升(暂行)规定》(校发〔2004〕21 号)文件精神,
坚持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执行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强化同行专家匿名评议;
坚持有限次隔年度晋升原则。

2、聘任流程

1) 个人申请:4 月-5 月,申请人向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网上提交申请。


2) 单位推荐:申请人所在单位向相应学科评议组推荐候选人。
3) 学科评议组审议:学科评议组将各候选人的申报材料公示一周。各学科评议组根据
学校下达指标进行审议。
4) 分会审议:6 月上旬,分会对所属各学科评议组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议。
5) 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审议:7 月上旬,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对全校非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进行审议。
6) 校长办公会审议:7 月下旬,校长办公会审议全校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人
选。

6.2.2 国家通用岗位聘任
2007 年起,北京大学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始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该制度
本质上是国家基本工资级别和标准的重新定位,但其在操作上又主要表现为岗位分级管理与
聘任。这类岗位与原来学校根据 985 专项资金设立的岗位有所区别,具有全国统一性,因此,
将这类岗位统称为“国家通用岗位”,包括专业技术、管理职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别。
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除管理职员和工勤外的所有技术系列;管理职员岗位仅指从事行政管理职
能的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非干部身份的事业编制工人,包括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

6.2.2.1 专业技术岗位

北京大学国家通用岗位的聘任每年与职务晋升同步进行。专业技术岗位方面,2015 年
度全校新聘专业技术岗位共 451 人,其中新聘二级岗位 28 人、三级岗位 31 人。

6.2.2.2 管理职员岗位

根据管理权限,四级及以上的管理职员由教育部任命聘任。学校负责 5 级及以下各级管
理职员的聘任。2015 年新聘五级管理职员 8 人,六级管理职员 21 人,七级管理职员 20 人,
共计 49 人。本次聘岗完成后,校本部管理职员共聘任 909 人。 

27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2.3 985 专项岗位聘任


专项岗位是 1999 年开始设立的,旨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的一项专门举措。其实质是通
过设立特别专项津贴对重要岗位人员以及贡献突出人员的激励措施。专项岗位分为专业技术
系列和管理职员系列两大类,聘任和操作方式有所差别。专项岗位津贴的调整按学年进行,
每学年在秋季学期完成相关工作。

专项岗位聘任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优秀学科带头人
和学术骨干服务教学第一线,加强教学力量;有利于激励科研人员在学术研究中系统攻坚,
勇于创新,承担国家各类重大重点项目;有利于校院系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各
项改革的深入;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加强家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教
授职务系列人员在前一聘任期无授课任务或新的聘任年度授课任务不落实者,不得晋升岗位
级别。晋升 A 类岗位人员的必要条件:在前一聘任期内,理科教师必须有第一作者(或通讯
作者)的 SCI(或 EI)收录的论文发表;文科教师必须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核心刊
物文章或专著(含教材)发表。在前一聘任年度未完成岗位目标任务者,应降低岗位级别聘
任。具体降级情况,由各单位视其完成岗位任务及本年度承担的岗位任务而定。

6.2.4 考核
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我校的考核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按照国家事业
单位人事管理要求进行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主要影响其基本工资及福利。二是学校专项岗
位聘任的考核,考核结果主要影响 985 专项岗位津贴。三是事业单位聘任合同期满进行的聘
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与否的参考依据。

1.年度考核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人事管理,提升学校各支队伍质量,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652 号)以及学校相关文件,结合北京大学实际情况,学校统筹部署并加强年
度考核工作,本年度考核工作有如下几点新的变化:
年度考核结果档次。原来“合格”、
“不合格” ,调整为“优秀”、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年度考核内容。年度考核以个人平时工作情况和日常考勤为基础,侧重考核年度工作目
标任务、工作绩效。加大了日常考勤考核力度,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年度考核结果使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单位重视,效果明显。二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状况制定具体考核实施方案,调动了教
职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先进,逐步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督促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履行职
责,加强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全校 5381 名在职在岗职工参加了 2015 年年度考核。

2.专项岗位年度考核

2015 年度校本部参加专项岗位年度考核的人员共 3684 人,根据工作安排,参加专项岗


位考核的人员在网上提交了业绩成果。考核合格者 3682 人,考核不合格者 2 人。

28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聘期考核

2015 年校本部参加聘期考核的人员共 503 人。聘期考核后不续签 8 人。 

6.2.5 校内调动(单位转换)程序
1)本人提交申请书,并签字。
2)接收单位提交同意接收的报告,报告中需明确说明调入人员所从事工作,担任 985
岗位类别及级别。应由本单位主管人事领导签字、盖章。
3)原单位提交同意调出的报告,应由原单位主管人事领导签字、盖章。
4)经审批后,人事部通知原单位,安排其交接现有工作,交接完毕后原单位出具工作
交接完毕的说明,本人持说明到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办理单位转换手续。
2015 年度校本部共办理校内调动 25 人。

6.2.6 科级干部任免
1.校机关内设机构科级干部任免程序

1)招聘单位提交申请招聘内设机构负责人的报告及招聘启事。招聘报告内容包括内设机
构岗位空缺情况及拟招聘岗位的情况,招聘启事中要明确招聘的岗位和条件。人事部批复方
可操作。
2)单位内部招聘,要求单位内部公开发布招聘启事。应聘时间不低于五个工作日。
3)单位内部招聘时间截止后,统一进行单位内民主测评,要求单位人员参加测评,人事
部负责现场回收测评表格,进行统计并反馈测评情况。
4)招聘单位组成招聘小组,成员为单数形式,表决票计票单需全部招聘成员签字方有效。
5)招聘单位综合民主测评及招聘情况,经单位内部集体讨论后,上报招聘情况综合报告
及相关材料。
6)人事部报学校审批通过后,拟聘用人员基本信息将在人事部及应聘单位进行公示(公
示时间为 5 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如无异议,下发学校聘任文件。
2015 年完成校本部机关内设机构科级干部任命 40 人。

2.院系所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科级干部任免工作

院系所中心科级干部任命工作,依照学校文件精神,于每年 985 岗位聘任同时进行,


采用一年一聘制。2015 年 985 岗位聘任期间,院系所中心共聘任科级干部 104 人。

6.2.7 离职管理与服务
离职手续按照《北京大学教职工离职程序》(北人发[2012]8 号)办理。2015 年度共离
职 89 人,其中包括选留结束 30 人,教师 30 人,其他人员 29 人。 
人员调出工作流程: 
1)个人书面申请; 
2)单位同意,并向学校人事部提交书面材料; 
3)学校审批,批准后进行下面环节,未批准则应继续坚持工作; 
4)批准后,个人至各相关单位办理离校手续。 

29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3 薪酬管理与服务
6.3.1 国家基本工资管理及调整依据
6.3.1.1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006 年 7 月起北京大学按国人部发[2006]56 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方案》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中小学教师、医院的护士岗位再按基本
工资提高 10%。 

1、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教职工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
(设置 13 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 10 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5 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
分等级)。教职工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表 6-2 岗位工资月标准表(单位:元)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级别 月标准 等级 级别 月标准 类别 级别 月标准

一级 3770 一级 3810 一级 1640

二级 3140 二级 2910 二级 1430


正高级
三级 2660 三级 2650 技术工 三级 1300

四级 2200 四级 2355 四级 1200

五级 1900 五级 2060 五级 1140

六级 1660 副高 六级 1890 普通工 1130

七级 1460 七级 1760

八级 1320 八级 1550

九级 1220 中级 九级 1475

十级 1150 十级 1390

十一级 1280

初级 十二级 1220

十三级 1150
 
 
 
2、薪级工资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教职工的工作资历和表现。专业技术和管理共 65 级,工人共 40 级。
教职工根据所聘岗位、资历、工作表现等因素确定薪级工资。 
 

3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表 6-3 薪级工资级别及月标准表(单位:元)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薪级 月标准 薪级 月标准 薪级 月标准 薪级 月标准 薪级 月标准

1级 170 23 级 993 45 级 3027 1级 150 21 级 693


2级 188 24 级 1061 46 级 3144 2级 166 22 级 738
3级 209 25 级 1129 47 级 3270 3级 182 23 级 788
4级 230 26 级 1202 48 级 3396 4级 200 24 级 838
5级 251 27 级 1275 49 级 3522 5级 218 25 级 894
6级 275 28 级 1354 50 级 3648 6级 236 26 级 950
7级 299 29 级 1433 51 级 3774 7级 254 27 级 1006
8级 327 30 级 1512 52 级 3900 8级 275 28 级 1066
9级 355 31 级 1597 53 级 4026 9级 296 29 级 1126
10 级 387 32 级 1682 54 级 4152 10 级 320 30 级 1186
11 级 419 33 级 1767 55 级 4278 11 级 344 31 级 1246
12 级 456 34 级 1858 56 级 4404 12 级 371 32 级 1310
13 级 493 35 级 1949 57 级 4530 13 级 398 33 级 1374
14 级 535 36 级 2048 58 级 4656 14 级 428 34 级 1438
15 级 577 37 级 2147 59 级 4782 15 级 458 35 级 1507
16 级 619 38 级 2246 60 级 4938 16 级 493 36 级 1576
17 级 666 39 级 2345 61 级 5094 17 级 528 37 级 1645
18 级 713 40 级 2452 62 级 5250 18 级 568 38 级 1714
19 级 765 41 级 2559 63 级 5406 19 级 608 39 级 1783
20 级 817 42 级 2676 64 级 5562 20 级 648 40 级 1855
21 级 874 43 级 2793 65 级 5795

22 级 931 44 级 2910
 

3、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教职工的实绩和贡献。目前暂未实施到位。
4、津贴补贴

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
一管理。

6.3.1.2  协议工资制度 

2005 年起学校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试行新体制薪酬制度,并制定了《北京大学年薪制
人员薪酬管理暂行规定》 (校发[2010]114 号)。

6.3.2 职务补贴管理及调整依据
职务补贴是生活类津贴补贴,按职务职称分类。 

31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3.3 985 岗位津贴制度


根据国务院转批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部署,为把北京大学建设
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校于 1999 年起在教学、科研、教学辅助和管理等方面,按不同岗位
的工作职责、任务,设置关键岗位、重点岗位、基础岗位等,受聘上述岗位的人员享有学校
的 985 岗位津贴。985 岗位津贴分为 9 级岗和模拟职员制。各单位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每年
开展 985 岗位的聘任工作,根据工作业绩等进行动态调整。985 岗位津贴实行下发制,单位
按月考勤,按出勤计发。

九级岗津贴制之后又增设了院士文科大师津贴、长江学者津贴。 

模拟职员制从进校时所聘职务职称的任职时间起算,连续工作满两年并考核合格的,可
晋升 1 档;晋升职务职称后,在批准晋升的下一月按新的级别和档次兑现。

6.3.4 年终绩效

年终绩效自 2009 年起实施,依据为《北京大学专项岗位绩效奖励实施办法(试行)》


(校
发[2010]2 号)。学校每年通过对各单位考察评估后,按总额宏观管理,单位按教职工工作
业绩自主分配,年底一次发放。

6.3.5 其他收入
6.3.5.1  提租补贴和住房补贴 
提租补贴和住房补贴是国家住房改革后设立的补贴,根据职称职务和连续工龄兑现相应
标准。
6.3.5.2 临时提租补贴 
临时提租补贴是校发津贴,学校针对 2008 年 1 月以后新聘无房教职工,按来校时所聘
职务职称发三年临时提租补贴,并逐年递减,中途不因职务职称变化而改标准。起薪时间为
月中的按起薪的下一个月 1 日起发,发满三年为止。 

6.3.5.3 单位申报类薪酬 

单位申报类薪酬是根据学校专项资金支持发放的项目,学校按总额预算宏观管理,单位
自主分配,例如专项绩效、专项绩效 2、岗位津贴结余、生命中心津贴、专项岗位津贴。 

6.4 博士后管理与服务
6.4.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及累计进出站情况
北京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从 1985 年最初设立物理
学等 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北京大学共设立 4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校本部 39
个,医学部 8 个),涵盖了实力雄厚的理学、工学、医学、人文、社科等五大学部的 49 个国
家一级学科中的 4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覆盖的学科专业分布日趋合理,体现出北京大
学学科专业综合性的特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系。

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大学校本部累积招收博士后 5049 名,出(退)站 3990


名,目前在站 1059 名。

32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4.2 2015 年博士后进站情况


2015 年,校本部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373 名(含外籍博士后 14 人)。其中,学校统筹
经费招收 73 名,导师自筹经费招收 197 名,  校企联合招收 55 名,在职联合招收 48 名。 

图 6-5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进站博士后经费资助情况统计图

6.4.3 2015 年博士后出站情况


2015 年,北京大学全校应出站 320 人,实际校内提交离校转单 334 人(含以前年度应
出人员),系统出站减离完成 284 人。已出站减离的 284 名博士后统计去向,其中留校工作
的 19 人(含留深研院、医学部)、国内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 106 人、其他事业单位工
作 22 人、进二站(北大/其它高校科研机构)8 人、去往公司/非国有企业工作的 57 人、国
有企业工作 23 人、出国 18 人、去政府机关工作 13 人、退站减离 6 人、其它 12 人,具体人
数百分比分布图如下:

图 6-6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出站博士后工作去向统计图

33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4.4 博士后在站管理与服务

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在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完善
各项管理与服务,吸引汇聚全球优秀智力资源,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
科研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2015 在站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
(1)2014 年底至 2015 年 5 月。北京大学校本部 3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加国家 2015
年博士后综合评估。各院系组织各流动站所招收的共计 3268 名博士后填写各项数据,数百
名博士后合作导师填写问卷调查。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针对老师们在数据统计和问卷调
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组织所有参评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撰写流动站自我评
估陈述,重点要求陈述能够体现流动站在博士后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以及数
据统计和问卷调查所不能反映出来的重要内容。5 月中下旬,根据国家博士后评估数据反馈
通知的要求,对国家主管部门反馈的数百条数据进行集中核对并上报。经过近半年的努力,
我校参加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于 5 月底顺利结束。11 月 26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 2015 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
(人社部函〔2015〕
241 号),北京大学校本部所有参评的 3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顺利通过评估。其中,10 个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估为优秀,20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估为良好,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被评估为合格。优良率占北京大学参评总数的 91%,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2)2015 年 1 月至 2 月,撰写完成《北京大学 2014 年博士后工作年报》和北京大学
博士后突出科研成果介绍并上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出版。
(3)2015 年 3 月,组织推选在站博士后报名参加北京市第 26 届博士后联谊会。
(4)2015 年 5 月,通过博士后联谊会组织百余名博士后及家属参加"2015 年北京博士
后趣味运动会"。
(5)2015 年 6 月,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承担了国家博士后工作
交流团赴美前期沟通和翻译工作。截至 11 月,顺利协调完成美方邀请函,交流团与美国哈
佛大学、耶鲁大学、杰克逊实验室等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工作会谈安排、中美博士后合作意
向协议英文版的撰写等工作。
(6)2015 年 7 月,北京大学博士后网页的重新建设启动。截至 2015 年 12 月底,已基
本确定设计风格和功能布局。网页重新建设是办公室业务高效的根本基础,这将有利于网页
受众更加快速地查询博士后相关信息、更加便捷地使用学校各类相关资源。
(7)全年组织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次,审核申请材料 374 份。其中,北
京大学 163 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57 批、58 批面上资助和第八批特别资助,
资助总金额 1044 万元。
(8)2015 年 10 月,
“博士后出站报告电子版提交系统”正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上
线,系统的投入使用有利于学校收集与使用博士后出站报告电子资源。
(9)2015 年 9 月至 12 月,经个人申请、学院(系、所、中心)遴选推荐、学校优秀

34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博士后专家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公示并上报学校主管领导批准,评选出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优秀博士后 20 人。
(10)2015 年 12 月,组建北京大学新一届博士后联谊会。
(11)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组织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开展系列专题培训活动和 2015 年度优秀博士后表彰活动 。

6.4.5 博士后薪酬福利

        根据北京大学校发[2013]10 号文《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北京大学全职博士后的薪酬结构原则上与学校在职教职工一致,其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
资、职务补贴和绩效工资四部分构成。岗位工资和薪酬工资为基本工资,其它津补贴按学校
规定执行。 
1、岗位工资 
        全职博士后岗位工资按专业技术 9 级岗标准执行。 
2、薪级工资 
        全职博士后薪级工资第一站按 16 级、第二站按 18 级标准执行;年度(中期)考核为合
格及以上等次者,自次年 1 月起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3、绩效工资 
        全职博士后绩效工资根据学校有关绩效工资管理规定执行,具体发放额度根据院系月度
考勤结果确定。 
4、津贴补贴 
        全职博士后津贴补贴主要包括职务补贴、提租补贴、无房补贴,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5、公积金 
        全职博士后公积金根据国家规定的缴纳比例,由学校核定个人缴纳公积金额度,学校按
等额配比,每月由财务部代扣代缴。2015 年 7 月起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学校补贴公积
金 767 元/月/人。 
6、社会保险 
        全职博士后社会保险按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国籍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享有公
费医疗和两险(失业险、工伤险),养老保险视同缴纳(2015 年 7 月之前)。根据国家有关
规定,中国籍全职博士后自 2015 年 7 月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持“Z”签证的外籍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办理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无公费医疗,2015 年 7 月起开始缴纳职业年金。但目前持“X”签
证的外籍博士后无法上五险,需要自行购买商业保险。博士后因科研工作的需要须野外考察
时,合作导师须为博士后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5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5 档案管理与服务
        北京大学教职工人事档案和学生人事档案目前在库 56137 卷。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本年度合计接收档案材料 12080 份(不含零散材料),  档案转递 6038+371 卷(含部分往届
生)。接收新生档案 7213 卷,其中本科新生档案 2738 卷,研究生新生档案 4475 卷  。档案
的归集、整理、查阅和利用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及时,
是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6.5.1 人事档案总量与构成
表 6-4 大学校本部 2015 年人事档案构成及转递情况统计表
项目 卷数
在库教职工档案 12946 卷
现职(包括博士后) 6505 卷 (在职 5481 博士后 1024)
离退 5545 卷
辞离遗留(超龄等) 346 卷
死亡(5 年内至 2014) 301 卷
其他 178 卷
向档案馆移交 71 卷
新接收干部档案 121 教工+ 247 博士后= 368(卷)
转出干部档案 39 教工 + 332 博士后= 371(卷)

在库学生档案 43191 卷
在校本科生档案总计 12368(卷)
在校研究生档案总计 18251(卷)
待分待定生档案(含委培定向等) 6120(卷)
出国学生档案(含学籍异动等) 6452(卷)

档案利用 1951 卷
接收档案材料 12080 份
新生档案接收 7213 卷
毕业生档案转递(含往届遗留) 6038(卷)
 

6.5.2 人事档案归档要求与手续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是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有关政策规定
要求,向有关部门收集教职工及学生的档案材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工作。收集归档工作
是组织人事工作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历史地全面地反映
个人面貌的现实需要。

1.教职工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

36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履历材料: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
(2)自传材料: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3)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4)考察、考核、鉴定材料:考察材料;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
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
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与原《规定》相比,本条中
增加了干部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以及援疆、援藏、挂职锻
炼考核材料,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干部经历、政绩等情况。
(5)审计材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6)学历学位材料: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
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
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
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
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7)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
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8)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
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9)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
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10)反映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
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被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评选
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
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11)政审材料:上级批复、审查(复查、甄别)结论、调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
料;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撤销原审查结论的材料;各类政审表。
(12)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
等材料: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上级批复;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
料等。
(13)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a)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整党工作、党员重新登记工
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党员登记表,党支部不予登记或缓期登记的决定、上级组织
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依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
退党、自行脱党材料;恢复组织生活(党籍)的有关审批材料;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
团志愿书;(c)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
(14)表彰奖励材料: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
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撤销奖励的
有关材料等。

37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5)涉纪涉法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
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明材料;解除(变
更、撤销)处分的材料;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公安机关作出行
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等的行政处理决定等。
(16)招录、聘用材料:录(聘)用审批(备案)表;选调生登记表及审批材料,选聘
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取消录用、解聘材料。
(17)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
及相应考察材料;干部试用期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
作人员登记表;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干部调动审批材料;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登
记(推荐)表;授予(晋升)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军人转业
(复员)审批表;退(离)休审批表等材料。
(18)辞职、辞退、罢免材料:自愿辞职、引咎辞职的个人申请、同意辞职决定等材料,
责令辞职的决定,对责令辞职决定不服的申诉材料、复议决定;辞退公务员审批表、辞退决
定材料;罢免材料。
(19)工资、待遇材料: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工资变动(套改)表、
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或工资变动登记表,工资停发(恢复)通知单;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的材料;解决待遇问题的审批材料。
(20) 出国(境)材料:因公出国(境)审批表,在国(境)外表现情况或鉴定等材
料;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居民身份证等的复印件。
(21)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
形成的材料:委员当选通知或证明材料,委员简历;代表登记表等。
(22)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
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材料。
(23)治丧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材料。
(24)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单;干部人事档案有关情
况说明等材料。
(25)其他材料: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
,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公务
员申诉处理决定书(再申诉处理决定书、复核决定),再生育子女申请审批表等有参考价值
的材料。

2.学生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范围

(1)各类登记表:学生登记表、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毕业研
究生登记表。
(2)鉴定类材料:学生学年鉴定表,实习鉴定表,军训成绩表。
(3)学习成绩材料:学生成绩表、研究生成绩表及博士硕士学位审批材料。
(4)党、团组织材料: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入党团申请材料,转正申请材料、
综合考核材料、外调证明材料。
(5)奖励材料:三好学生登记表、优秀学生干部登记表及各类奖励审批材料。
(6)处分类材料:符合归档等级的处分决定等。

38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其他:体检表、毕业生就业报到通知书、贷款信息、支教信息等。

3.收集方法

学校各部、处及各院(系、所、中心)党委及直属支部都应建立健全送交人事档案材料
归档的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1)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在形成材料后一个月内,将材料送交人事部档案办公
室归档。
(2)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归档材料,由各院(系、所、中心)党委统一收集保管,学
生毕业时随毕业材料一并送交人事部档案办公室归档。
(3)人事部档案办公室应掌握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建立联系制度,及时地向有
关部门收集新形成的人事档案材料。
(4)人事部档案办公室发现有关部门送交归档的材料不符合归档要求时,应及时通知
形成材料的部门补办手续。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有责任按规定认真办理。
(5)做好“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和“缺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及时收集、
补齐归档材料。

4. 归档要求

(1)人事档案材料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机要文件,收集归档工作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的保护和监督,任何人不得擅自扣留保存人事档案材料。
(2)凡送交人事部档案办公室的归档材料必须符合归档范围的规定。
(3)归档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职能划分的原则,由各职能部门审核备案并按干部管理权
限加盖公章后方可送交人事部档案办公室归档。
(4)凡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审查干部的系列材料必须随同组织结论
归档。
(5)凡归档材料应完整、齐全、注明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署名必
须使用本人户口法定姓名,不得使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
(6)归档的材料,凡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须有组织盖章,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
料(审查结论、复查结论、处分决定或意见、组织鉴定等)
,一般应有本人签字。特殊情况
下,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可由组织注明。个人填写的履历表,自传,思想总结,必须要有
本人签字。
(7)归档材料的文字须是铅印、胶印、油印或用蓝黑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
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8)凡归档材料必须文字清楚,严禁作涂改、贴补或其他任何技术处理。
(9)凡送交人事部档案办公室归档的材料必须有严格的登记交接手续。
(10)归档材料的载体一般应使用国际标准 A4 型(长 297 毫米,宽 210 毫米)的公文
用纸,左侧留出 20-25 毫米装订边。
(11)不归档材料必须严格审核,认真登记造册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定期销毁。

5.归档手续

39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档案(含档案材料)应由各单位党委或人事干部移交档案室,档案室不接受个人
交过来的档案(含档案材料)。
(2)移交档案(含档案材料)时,须填写归档花名册,登记每份材料的姓名、名称,
注明学号或教工号。归档花名册须一式两份。
(3)在接收档案(含档案材料)时,根据所填花名册,认真核对,逐一清点,清点无
误后签字盖章,由移交单位和接收单位各留存一份备查。

6.5.3 人事档案使用权限及手续

人事档案查借阅工作,指的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以所保管的干部人事档案为基础,,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的工作。开展查借阅工作的原则包括:严格
管理、安全保密、规范程序、方便利用。 

1 .查阅事由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工作条例》的精神,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提供查阅干部
档案或查阅有关材料: 
(1)因对干部考察、任免、调动、聘任、审干、组织处理、入党入团、参军、出国、
职级待遇、治丧等需要查阅本人档案的。
(2)政法、纪检、安全、保卫、公证等部门因侦查、审理和取证,必需通过人事档案
取得旁证材料的,可查阅有关材料。

2.查借阅人员范围

(1)查借阅人事档案人员必须是党员干部。
(2)任何人不得查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档案。
(3)除人事、组织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任何人不得查阅同级、上级或本部门以外人员
人事档案。
(4)为便于档案利用、管理和保证档案安全以及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各院、系、
所及机关部处日常接触人事档案的人员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3.查借阅手续 

(1)校外工作人员要求阅档须经有关部门审批。一般政审外调由党委组织部、人事部
或院系党委审批;有关安全保卫方面的外调由保卫部审批;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外调由院
系党委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批。各单位审批时,必须在原始外调阅档介绍信背面批注并
加盖公章。
(2)校内工作人员查借阅人事档案应由单位党委、人事部或组织部开具阅档介绍信,
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注明阅档人姓名、政治面目、阅档原因及所阅档案的姓名、职务。
(3)档案工作人员验明阅档人介绍信及证件后,请其在相应簿册上登记并将档案交其
查阅。
(4)归还的档案由档案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并盖销日戳后,  阅档人方可离开。 

4.查借阅要求 

4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查借阅人事档案一般限在人事档案阅览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借出时,须经档案
管理部门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应于一周内归还,不能
按期归还者应向档案办公室说明原因。
(2)学生档案在新生入学时,各院、系、所党委阅档 详见《关于查阅新生档案的规定》

(3)寒、暑假期间人事档案停止外借,已经借出的档案在放假前应一律归还入库。
(4)阅档人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所借档案不得带到宿舍或公共场
所,不得转借他人或向他人泄露档案内容。阅档时如需摘录档案内容,必须摘录到保密本上,
并由党委在适当时候予以销毁。
(5)未经人事档案部门批准,一律不得复制人事档案材料。摘录的材料需经档案工作
人员审核后加盖档案材料专用章,否则无效。
(6)阅档人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对待档案材料要认真负责。阅档时对档案内容不得
涂改、添注、勾划,不得随意抽出或增加档案材料。查阅两份以上档案时,不要同时打开,
以防装错或丢失。如果发现档案中有问题,应及时向档案工作人员报告,由档案管理部门按
有关规定处理,阅档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
(7)因出国或升学需复印成绩单时,教职工按人事部《关于北京大学教职工申请提取
成绩单的规定》办理,须经所在单位及人事部开具介绍信。

6.5.4 人事档案转递手续

人事档案转递工作是指人员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发生变化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将其档
案转给新的主管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 
人事档案的转递须严格按照组织人事部门及学生就业主管单位的转档通知办理。转档通
知中应注明档案转出人员姓名、所属部门、转递原因和档案转递单位名称及其地址,落款为
经办人签名和经办日期。 
人事档案的转递工作分转入和转出两种。 

1.  转入档案的手续一般规定为: 

(1)审查转递通知单,看其转递理由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转递规定;
(2)审查档案材料是否本单位的教职员工及学生;
(3)审查清点档案的数量及内容,看档案材料是否符合档案转递单开列的项目,是否
符合转入要求,有无破损。
经上述三个步骤后,确定无误,在转递人事档案材料通知单的回执上盖章签字,及时将
通知单退回寄出单位,同时将转进档案在登记簿上详细登记。 

2.  转出档案的手续一般规定为: 

(1)档案管理办公室应在接到正式通知十日内转出档案。
(2)在职人员调出依据人事部通知书转递档案;中层以上干部升职调档依据组织部通
知书转递档案;学生调档依据就业通知书或学生就业主管单位的转档通知办理;回国人员档
案转递需提交单位调档函,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复印件或国外学位证书复印件等。
(3)在转档登记册上登记转档人转档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
(4)审查转出的档案材料齐全、整理规范,无零散材料。

41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5)不得将教职工人事档案转交无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单位,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6)对转出的档案及材料应认真检查核对,做到档案与“转递干部档案材料通知单”
与“机要文件交寄单”或““档案邮寄交寄单””三者一致保证准确无误。
(7)转递档案必须按“转递干部档案材料通知单”的项目详细登记;同时将其卡移至
转出卡片柜中,并在卡片上记载转递日期、转往地点和单位部门以及转递文号。
(8)转出档案应严密包封并于封口处加盖骑缝章。
(9)教职工档案转出必须以机密件由机要通信转递,学生档案采用中国邮政 EMS 特快
专递转递。凡因特殊情况无法投递的单位,则各院、系、所指派党员专人送达。
(10)凡机要通信转递的档案须按要求填写“机要文件交寄单”,并在备注栏内填写档
案转递文号。采用中国邮政 EMS 特快专递转递的学生档案须按要求填写“档案邮寄交寄单”
及转递文号。
(11)送档人员必须持党委介绍信办理送档手续。档案必须在取档当日送达并将回执交
回档案办公室验收。
(12)人事档案回执应认真核对,整理备查。
(13)档案转递一个月后未退回执者,档案办公室应向档案接受单位询问,以防档案丢
失。
(14)档案转递后产生的档案材料(如工资表、奖励登记表等)应及时转至档案接收单
位,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15)为严肃档案材料的收集制度,凡因归档不及时造成的遗留材料,档案办公室不负
责转递。 

6.5.5 人事档案整理与审核

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收集起来的档案材料,以个人为
单位,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等,使之成为系统化和条理化的专门
案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 

干部档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是否真实;二是材料是否齐全;三
是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四是档案整理是否符合要求。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归
纳出审核整改的重点项目,制定《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 

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主要对“三龄二历”进行审核,针对以下八项内容的真实性进
行重点审核,  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
奖惩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 

6.5.6 人事档案委托管理(人事代理)

为贯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人发[2000]59 号),进一步深化
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聘任制度,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建立符合北京大学特点的单位自主
用人、人员自主择业、固定和流动结合、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新体制,解决长期困扰学
校的人员只能进不能出的难题,为改革发展开拓更大空间,学校决定对新增人员实行人事代
理制度,并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对新增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规定》
(校发[2001]166 号)

该规定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42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6 合同管理与服务
6.6.1 聘用合同管理依据

1、政策依据:

(1)国家层面:
《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 号)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52 号)
(2)学校层面:
《北京大学关于对新增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的规定(试行)》(校发[2001]166 号)
《北京大学教师聘用合同制实施办法》(校发[2005]50 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合同管理的通知》(北人通[2011]7 号)
《关于长江学者聘期届满评估以及续聘工作的意见》(校发[2004]35 号)
《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
(校发[2007]203 号)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职位管理办法》
(校发[2009]58 号)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管理办法》
(校发[2010]83 号)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管理办法》
(校发[2010]84 号)
《北京大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暂行办法》(校发[2010]12 号)
《北京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规定(试行)》(校发﹝2014﹞15 号)
《北京大学研究技术系列职位聘任管理实施细则》(校发[2014]124 号)

6.6.2 聘用合同订立及管理要点

聘用合同是针对传统事业编制教职工签署的工作合同。 

订立:内容明确、责权清晰,单位主管人事领导亲笔签字。 

管理:聘期管理严格,聘期结束前提醒,聘期期满前一个月做出期满后安排,书面通知
本人,如不续聘则限期办理离职手续。规定期限内个人未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的,则由人事
部代办并将档案关系按人事代理规定转入相关机构。 

6.6.3 劳动合同管理依据

劳动合同制职工管理主要依据以下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6)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7)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
8) 《北京市最低工资规定》
北京大学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规定制定了《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管理办法》

43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校发 2010[115]号文)
、《北京大学关于劳动合同管理的补充规定》(北人发[2013]007 号)、
《北京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1 号)、
《北京大
学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聘及录用管理指导意见》
(北人发[2016]002 号)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
职工考核管理指导意见》
(北人发[2016]003 号)、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考勤管理指导意
见》
(北人发[2016]004 号)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员工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5
号)和《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奖惩管理指导意见》(北人发[2016]006 号)作为学校劳动
合同制职工管理的指导文件。
劳动合同签订主要依据以下三种合同范本:
1)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固定期限合同)》
2)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无固定期限合同)》
3) 《北京大学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合同)》 

6.6.4 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和分级办理程序

劳动合同制职工,是指未纳入学校传统事业编制及企业编制管理,但与学校各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独立人事户头的学校二级单位,包括院系(所、
中心)、党政职能部门、后勤单位、直属附属机构等。签订聘用协议、劳务协议、劳务派遣
协议的人员不属于劳动合同制职工范畴。

1、劳动合同初订时,应依据以下程序办理:

第一步,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依据校人事部劳动合同范本(2015 年 11 月
版)签订劳动合同(三份);
第二步,人事干部经由校人事系统(劳动合同制——合同初订——单位维护拟进人员—
—增加)网上提交职工基本信息、合同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社会保险信息,需保证网上
提交信息与合同信息的一致性;
第三步,经系统打印“经费保障证明”、“保险个人登记表”、“加入社会保险申报表”、
“职工入职信息表”,并在相应位置签字盖章;
第四步,人事干部持劳动者工商银行借记卡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经费保障证明”
前往校财务部工薪办公室办理经费保障备案、个人工资账户备案;
第五步,在确认财务部审核已通过后,携带三份合同原件,同时将身份证复印件 1 份、
学历、学位证复印件 1 份(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还需提供教育部
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1 份)、上个单位离职证明复印件 1 份、户口本
复印件 1 份,作为附件装订在劳动合同书最后, 前往校人事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
办理劳动合同备案。第六步,在确认合同审核已通过后,持“保险个人登记表”、
“加入社会
保险申报表”前往校人事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办理社保起缴手续(若有公积金,则
会在下一月自动起缴)。
新参保人员(指在北京从未参加过社会保险人员)还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两份(正反两
面印在同一张 A4 纸上)
,社保照片一张。

44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2、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应依据以下程序办理:

第一步,工作单位与劳动合同制职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依据校人事部劳动合同解除
或终止协议书范本签订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协议(一式三份);
第二步,人事干部经由校人事系统(劳动合同制––合同管理––提交申请––合同解
除或终止)网上提交合同解除或终止信息;
第三步,劳动合同制职工下载《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离职转单》,到转单所列各个
职能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如果职工档案存放在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北京大学集体户(以下简
称“集体存档职工”),还需下载《北京市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委托存档单位流动人员转出登
记表》,本人填写个人信息,请工作单位填写工作鉴定;
第四步,“集体存档职工”携带《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离职转单》和《北京市海淀
区人才服务中心委托存档单位流动人员转出登记表》
(以下简称《转出登记表》)到北京大学
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办理档案转出审核手续;本人持《转出登记表》到海淀人才服务中心办
理档案转出手续;办理完毕转档手续后,携带《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离职转单》和三份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前往校人事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办理合同解除或终止
审核手续。
其他劳动合同制职工携带《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离职转单》和三份《解除或终止劳
动合同协议》前往校人事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办理合同解除或终止审核手续;
第五步,工作单位人事干部持“劳动合同制职工转移或停缴社会保险申报表”前往人事
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办理社保转移或停缴手续;
第六步,集体存档职工在办理完毕转档手续后方可办理结算单备案和开具离职证明;
第七步,持结算单前往财务部工薪办公室办理工资结算。

3.劳动合同续订时,应依据以下程序办理:

第一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在合同到期前 1 个月,单位与员工就续签合同内容
达成一致的,可依据校人事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固定期限合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
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续签新的劳动合同。
第二步,人事干部经由校人事系统(劳动合同→合同管理→合同请求)网上提交合同续
签申请并打印合同续订信息表 1 份;
第三步,人事干部携带签订的劳动合同(3 份)和合同续订信息表(1 份),前往校人事
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办理合同续签审核及备案手续。

4.劳动合同变更时,依据变更的内容不同,分别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劳动合同变更程序

第一步,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依据校人事部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范本(合
同范本中已含)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三份)

第二步,人事干部经由校人事系统(劳动合同制-信息维护-制单)网上提交合同变更申
请;

45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第三步,人事干部携带三份劳动合同变更协议前往校人事部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办公室
办理合同变更审核。

(2)校内单位变更

如果涉及职工在校内单位的变动,除了完成劳动合同变更流程外,还应到财务办理经费
保障备案表变更。 
第一步,原单位会同新单位,在与劳动者充分协商基础上,就新单位工作岗位内容、工
资、合同起止时间等关键事项达成一致,并签订“合同变更书”; 
第二步,原单位会同新单位,按“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校内单位变动申请”格式,
填写相关内容,并签字盖章; 
第三步,若出资账号发生变化,则新单位应按“劳动合同制职工经费保障备案变更流程”
要求,前往财务部办理出资账号变更手续,并在“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校内单位变动申
请”上加盖校财务章; 
第四步,新单位将“北京大学劳动合同制职工校内单位变动申请”交至校人事部审核,
审核通过后,进行系统信息修改,完成单位变动。 
 

6.7 退休/退职及抚恤管理与服务
6.7.1 退休/退职的依据与条件
表 6-5 办理退休手续的依据与条件一览表

退休类别 性别 职 称 退休年龄 文件依据

男性、女性 教授 63

副高及以上职称(不
男性、女性 含中小学幼儿园的高 60
退休:工作年限满 10 级教师教师)
年且达到国家规定
男性 副高以下干部、工人 60
的退休年龄

女性 副高以下干部 55
国发[1978]104 号文件
女性 工人 50 校发[1997]134 号文件

病退:工作年限满 10 男性 50
年,因病或因工致完
全丧失工作能力。 女性 45
退职:工作年限不满 不限
10 年,完全丧失工作
不限 不限
能力,又未达到国家
规定的退休年龄。
 

46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7.2 延缓退休
根据校发[1997]134 号文件,关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退(离)休问题的规定,正高
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学校规定的退休年龄时,确因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需要缓退的,可由
院系(含所、中心)向学校申报缓退。

缓退的主要条件:

1)所承担的全校性必修课或院系基础课暂无人接替;

2)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863 项目,攻关项目,国家教委九五重点项目,北京市
九五重大项目等)的负责人;

3)博士点或非博士点等学科建设需要。

6.7.3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
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收入主要有:国家基本离退休费(退职费)、国家津补贴、学
校补贴。国家基本退休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退休比例。退休比例按照下表确定:

表 6-6 退休费比例标准表
退休比 津贴补
类别 工 作 年 限 提高比例
例 贴
1、 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男性满
中学 30 年、女性满 25 年。
小学 2、 任教 15 年以上,因工作需要
幼儿 调做校内其他工作的教师,男性满 100%
园的 30 年,女性满 25 年。
教师 3、 担任幼儿园副主任以上领导
职务期间可按教学工作年限计算。

退 工作年限满 10 年不满 20 年 70% 1.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国家


休 统一颁发的各种一、二等奖获得
按照国家
者;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在教育
工作年限满 20 年不满 30 年 80% 和校内的
教师 岗位工作满 30 年可提高 10%~
有关规定
干部 15%退休费。
工人 工作年限满 30 年不满 35 年 85% 2.因工致残可提高 5%~10%退休
费。
3.在高原 3500 米以上工作满 15
工作年限满 35 年及以上 90% 年,可提高 10%退休费。

工作年限不满 10 年,三等甲级医
院提供诊断证明书,经北京大学劳
退职 50%
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
能力。

47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8 其他日常人事服务
6.8.1 各类人事证明
1. 概述

为北京大学教职员工提供各类证明服务是人事工作职能之一,凡北京大学教职员工、博
士后研究人员、存档人员,均可以在相关政策规定的限度内,根据实际需要,经由相应程序
到人事部开具相关证明规定。
人事部出具相关证明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定程序;与国家或学校现有的政
策相一致;当事人已经履行了本规定涉及的相关必要程序,能够提供齐全的书面证明材料。
人事部有权出具的证明包括:公证证明、在职证明、专业技术职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
亲属关系证明、薪酬证明、购房优惠证明等等。

2. 办理程序

为在职教职员工出具公证证明的一般程序包括:
1)当事人向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说明事由,并如实填写“公证证明信”的相关事项;
2)所在基层单位核定无误后,在“公证证明信”上加盖公章;
3)当事人持已填写好的“公证证明信”以及与公证事项相关的书面材料到人事部综合办
公室加盖公章、开具正式的“公证证明信”。

3. 数据统计

人事部 2015 年度共开具各项证明 1386 份。其中在职证明 321 份,薪酬证明 648 份,亲


属关系证明 239 份,其他各类证明 178 份。如下图所示:

图 6-7 北京大学人事部 2015 年度出具各类人事证明分布图

本年度为教职工出具在职证明、薪酬证明占总数的 70%,用途包括赴国(境)外出差、
旅游、担保他人出国、办理信用卡、个人贷款等,亲属关系证明占总数的 17%,用途包括赴
国外探亲、遗产继承公证等,其他如专技职务证明、购房优惠证明等,占总数的 13%。

48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6.8.2 两地分居户口调动

6.8.2.1 工作概况

根据人调发[1999]80 号文件关于解决干部夫妻分居问题第一条“获得博士学位、获得
硕士学位工作三年以上、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的人员,不
受年龄、分居时间、指标限制”的规定。2015 年,北京大学教职工 26 人申请办理两地分居
调动。

6.8.2.2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工作程序

一、两地分居申请人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被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被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
3.担任副处级以上(含)行政职务;
4.博士学位获得者;
5.工作满三年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6.大学本科毕业八年且年满 30 岁并分居满两年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
申报相关材料要求详见人事部主页服务指南-其他事务。
三、材料申报
1.申请人将上述材料准备齐全后,持材料至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勺园 5 甲 313
室)进行初审(每周周三、周四受理)。
2.初审合格后,申请人将所有材料按照要求上传电子版至教育部人事司人事调配管理网
络平台(http://rszh.moe.edu.cn/login.php)。
3.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初审电子版材料,通过后提交教育部人事司一审。
4.教育部人事司一审电子版材料通过后,申请人将申请材料中的部分原件及全部材料复
印件送至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复核,个人填写《个人申报材料清单及申报要点》。
5.人事部规划与调配办公室将全部材料整理后,进行不少于 7 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
异议后,报送教育部进行二审。
6.教育部二审通过后,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待人社部审批后,将及时通
知申请人审批结果。
四、后期程序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达同意申请人配偶户口进京的批件后,申请人或配偶应按
如下程序办理:
1.复印国家人事部批件若干份,(本人务必将一份批件存入本人档案);
2.申请人领取批件后,申请人及配偶可到“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北京市丰台区
成寿寺路甲 19 号,电话:67681102,87680101)办理户口准予迁入证明(即准迁证)。
需要准备的材料请参见:
http://www.ldrkzj.com/people/bxbs.do?ck=PEOPLE_BXBS_RESIDENCE_SWHKQRDJ&ai=4

49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3396
3.申请人配偶到拟接收单位办理人事调函;
4.申请人配偶凭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地办理户口迁移证
5.申请人配偶凭人事调函到原所在单位办理调出手续(行政、工资关系转移证以及人事
档案调转手续);
6.申请人或配偶到北京市公安局办理入户通知单;
7.申请人或配偶凭入户通知单到所在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6.8.3 人才专项服务

6.8.3.1 院士及资深教授体检工作

根据中组部、卫生部和北京医院的安排,我校每年协助两院院士及 1985 年以前的一级


和二级教授在北京医院进行体检。院士的体检费由中组部直接拨款,校人事部和校医院负责
通知接送等具体事项。院士体检工作结束后,再组织文科资深大师在上地门诊部进行体检,
体检经费由学校支付。 

6.8.3.2 针对千人计划入选者的有关服务

1.政策依据: 
《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组通字[2008]58 号) 
《“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实施细则》(组厅字[2010]29 号)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组通字[2010]63 号) 
2.具体内容: 
(1)居留和出入境。外籍千人计划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外国人
永久居留证》
,2‐5 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 
(2)落户。中国籍千人计划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
户。可申请办理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 
(3)医疗。千人计划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 
(4)保险。千人计划及其配偶子女,可参加中国境内各项社会保险。 
(5)住房。千人计划可参照当地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房一套。 
(6)税收。千人计划的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5 年内境内工资收入中的住房
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探亲费、子女教育费等,予以税前扣除。进境少量科研、教学物
品,免征进口税收;进境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用物品,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 
以上各项,由学校协助千人计划服务窗口为其办理各项特定生活待遇。 

6.8.4 抚恤政策

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意外身亡可获得一次性丧葬抚恤金。
抚恤金标准:

50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1)学校在职人员(常规体制)因公牺牲的,抚恤金标准为 40 个月国家基本工资、20
倍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学校在职人员(常规体制)因病去世的抚恤金标准为:教职工生前 40 个月国家基本
工资、2 倍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离退休人员因病去世的,抚恤金标准为:离退休职工生前 40 个月基本退休费或基本
退职费、2 倍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丧葬补助费标准统一为 5000 元。

6.8.5 外校职称评审

联系专家对外单位委托进行成果鉴定是北京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主要是
为其他院校单位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各项人才计划等工作进行评审、评议,相关接洽和
服务工作由人事部协调,此项工作的办理程序如下:
1)接收通讯评审材料,核实专业并确认。
2)分发给相应学院、系、研究中心等单位(一般同时发放评审费)。
3)跟踪评审情况。
4)回收材料。
5)邮寄评审完毕的材料。
2015 年继续推进兄弟院校单位通讯评审工作,本年共承接通讯评审单位 19 个,合计 278
份材料,有 22 份因未找到专家评审退回或转递到其他兄弟院校。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 6-7 北京大学校本部 2015 年通讯评审汇总表


单位 评审材料(份) 未评审情况
广西大学 55 /
南开大学 1 /
中国传媒大学 7 /
国际关系学院 2 /
南京大学 43 7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北京大学医学院 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 /
中国石油大学 1 /
北京科技大学 7 /
北京师范大学 24 /
湖南大学 24 /
北京交通大学 7 /
兰州大学 27 9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暨南大学 18 3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宁波大学 4 1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浙江大学 14 2 份未找到专家评审
上海交通大学 18 /
上海外国语大学 1 /
华东师范大学 13 /

51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  改革与发展 
7.1 当年改革措施及成效
2015 年,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稳步实施,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行动纲领,北京大学的人事工作紧密结合《事业
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积极探索、锐意创新、规范管理,以
建设世界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己任,以稳步推进民生工程为重点,积极拓展重点人才工作空间、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

7.1.1 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战略抓手,依托各类人才计划,不断加大海
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扩充核心的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教学科研人员分系列管
理制度的全面实施,带动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向前。

1)两院院士增选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2015 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我校张平文、谢心澄席振峰、黄


如、俞大鹏、倪晋仁六位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远航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选人数连续三次居全国高校首位。

2)千人计划

本年度,我校共申报第十二批“千人计划”各类项目人才共 76 人,其中创新长期项目
4 人(1 人入选),创新短期项目 7 人(2 人入选)
,青年项目 65 人(29 人进入面试答辩,28
人入选)。完成了 19 位青年千人的中期评估,拟进行 8 位长期、短期“千人计划”专家(不
含医学部)评估。截至第十一批(青千第六批)“千人计划”,我校到校工作“千人计划”专
家 165 人,包括创新长期项目 42 人、创新短期项目 24 人、青年千人 99 人。

3)万人计划

在本年度完成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答辩工作,共有 31 人进入答辩,最后
入选 20 人,包括理工医 15 人、哲学社会科学 5 人,入选人数居高校前列。同时,万人计划
第二批教学名师入选 1 人。

4)长江学者

本年度北京大学共推荐“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 158 人,54 位候选人通过通讯评


审进入同行专家评审环节,包括长江特聘候选人 26 人,青年长江 28 人。目前评审工作正在
进行中。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我校在校工作长江学者 187 人,其中特聘教授 143 人,
讲座教授 44 人。

52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7.1.2 稳步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

结合近几年北京大学新体制人才队伍建设实践,2014 年 1 月开始,北京大学全面实行
以预聘制(Tenure Track)为核心的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健全青年人才选拔和评
估机制,标志着学校新一轮深化师资人事制度改革迈出坚定的一步。

2015 年度,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得到充分贯彻落实,学校 42 个教学科研单位


中,有 40 个单位已经引进新体制人员,仅 3 个单位尚未引进新体制人员;有 17 个单位已进
行过至少一次 Tenure 评估(以理工科院系为主)。

2015 年已完成中期评估 35 人,含理工科 32 人,人文社科 3 人;完成教授晋升评估 1


人;完成 Tenure 评估 18 人,通过 14 人(教授 3 人、长聘副教授 11 人),不通过 3 人,另
有 1 人推迟 2 年评估。12 月底拟审议 Tenure 评估 9 人(申请教授 1 人,长聘副教授 8 人)。

2015 年度,北京大学全职教学科研人员共新增 84 人,包括教研系列 73 人、教学系列 1


人、研究技术系列 10 人。其中理工科 52 人,人文社科 32 人。

通过制度和程序的完善,确立了注重学术潜力、院系严格把关、以国际评审为核心、学
校人才评估专家小组全面审议为重点的工作流程,引进遴选、中期评估和 tenure 评估工作
稳步推进、不断完善,晋升标杆得到严格把握,使人才队伍整体发展符合北大未来发展目标。

7.2 下一年度展望
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改革和人才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历史时期。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环境中,人才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也蕴藏着
更大机遇。2016 年,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继续秉承优良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
扎实开展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推进
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

7.2.1 大力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

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的落实服务工作和聘任的规范管理工作。一是要推动院系根据学科
发展做好重点引进人选的推荐申报工作。二是要积极做好对千人工作成果的评估工作,包括
青年千人的中期评估,长期千人的聘期评估等,切实发挥千人的学术领军作用。随着国家“万
人计划”的全面铺开,要进一步对现有人才队伍的人员情况全面摸底,对学校不同层次万人
计划人才的候选人才群体有初步掌握,进行针对性推荐。结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做
好政策的具体研究工作,既要充分考虑北京大学实际情况,也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尤其是要
发挥好不同学科的优势,加强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
的建设。

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具有北大自身特
点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体系,要做到既有引进培养的一般标准,又要有选拔的特殊标准,
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全局,努力构建北京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53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对于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要增强学术鉴赏力和人才的辨识力,保证科研产出的同时,
强调对学术潜力的考察,建立一套基于学术潜力考察的评估体系。

7.2.2 以博雅人才计划为依托,持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质量

根据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北大 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以
及《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综合考虑各方面现状,结合学校发展预期,学校提出了博雅
人才计划实施方案,辅之以招聘、晋升、薪酬、考核、福利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为额外的
支持,侧重未来导向,为北京大学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条件保障。

经过多方面的征求意见和不断的修改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博雅人才计划初步的方案。
2016 年将进一步测算模拟到学校各单位,并做好与医学部的协调工作。通过博雅人才计划
的实施,更好地遴选和支持新体制、老体制中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进一步促进新
老体制的融合,不断提高评价晋升和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合理预期和合理增长的工资体
系。

7.2.3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继续推进《教师手册》编制工作

2015 年春季,学校正式启动《教师手册》编制工作。在调研、参考、学习国内外大学
教师手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完成了《教师手册》基本框架和文本初稿的编写工作。

2016 年度,
《教师手册》编制的工作重点是确定整体框架,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相关内
容,审议新近起草的关于教师权利与职责、学术休假、校外兼职等文件。

7.3 中长期发展规划
7.3.1 指导方针/原则

以教师队伍为核心构建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的可持续的全校人力资源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以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以管理体制创新、待遇激励体系优化、整
体用人环境改善为保障,兼顾引进与培养,形成高水平的符合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需
要的师资人才队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以人员分类分级为重点,在分类考核评估基础上,建
立有效的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作用,提高用人效率,控制人事成本。

7.3.2 2020 规划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达到符合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的、能够反映中国大
学运行特点的管理标准和效率水平;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达到当时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教职工整体薪酬福利领先本地同类教育研究机构,部分人员薪
酬福利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7.3.3 战略举措
1、队伍建设方面 

54 
北京大学 2015 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Copyright@Office Of Human Resources PKU 

 逐步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且便于操作,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人员分类管理体系。

 结合国家政策和校内改革措施,在总结校内百人计划和新机制引进人才基础上,逐
步建立符合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 tenure-track 体系,不断提高师资人才队伍的整体竞争力
和创造活力。

 组织好院士遴选推荐相关工作,加快实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国
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继续推进讲席教授制度的实施,着力引进高端人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
惠措施吸引一批优秀的外籍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 坚持和完善现有教师队伍职务晋升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已有人才队伍的学术水平和
综合实力。

2、  薪酬福利方面 

 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待遇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体现隐性资源的价值。

 与 tenure track 管理体制配套,形成符合学校资金来源和分配特点、反映中国特


色的基本年薪制薪酬管理模式。

 基于人员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建立与身份、水平、贡献、效率相对应的激励层级体
系。

 努力实现待遇增长预期,在人员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薪酬总额增长幅度应不低
于北京市同类单位的增幅。

 强化院系预算管理。强调人的资源属性,强化院系人力资源预算。

3、管理机制方面   

 继续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员全员聘用制,加强聘后合同管理,努力构建各类人员校
内外正常流动的质量优化机制。

 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公开招聘制度。

 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转换、校内外调动流动制度。

 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分类考核制度。 

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