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0

Chap.

4 向量分析 Vector Analysis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林中一 編撰 March, 2017

§ 4.0 基本性質
如同在高中所學過的的,所有的物理量可以分為兩大類「純量」
(scalar) 與「向量」(vector)。雖然這兩類的量其實有更嚴格的定義,
但是目前我們可以「粗淺的」定義她們為
純量:只有大小而無方向概念的量。如溫度、質量、長度、…等。
向量:同時具有大小及方向概念的量。如速度、位置、力、…等。
純量間的運算只有的加法與乘法,作法數字的相同。向量有若干性
質,陳述如下:
1. 向量的符號通常以大寫字母上加一個箭頭
表示,例如向量 A 。以圖形的表現方式為一個
「有向線段」(就像「一枝箭」),其「長度」
表示其「大小」
,「指向」表示該向量的「方向」

向量 A 的大小通常以其絕對值 | A | 或以字母 A 表示。

2. 向量 A 若與向量 B 相等: A = B ⇔ A 與 B 大小相同、方向一致。換


言之,將表示 B 的那枝「箭」不論平行的移到哪裡去,都表示向量 B 。
例如在台中向東 50 km/h 的速度與在金門向東 50 km/h 的速度是相同
的速度。

3. 定義「純量 c 乘以向量 A 」≡ cA = Ac ,若 c > 0, cA 與 A 同向; 若

c < 0, cA 與 A 反向。例如 5A 與 A 同向, −3A 與 A 反向。

4-1
4. 向量 u , v 定義加法 u + v 可由圖形表示:就是將 v 的尾巴接到 u 的頭

後,自 u 的尾巴指向 v 的頭的「箭」就是 u + v 。很容易看出


u + v = v + u 向量加法滿足「交換性」 (4-1)

(u + v ) + w = u + (v + w) = u + v + w 向量加法滿足「結合性」 (4-2)
5. 和向量

如上圖若有向量 A, B 夾角為 θ ( θ ≤ π = 180° )為之「夾角」


(注意:
兩向量的夾角是將兩向量的「尾巴」放在一起後「兩箭」的夾角)。
由餘弦定理可知和向量的大小

| A + B |2 = A2 + B 2 − 2 AB cos(π − θ ) = A2 + B 2 + 2 AB cosθ
(4-3)
⇒| A + B |= A2 + B 2 + 2 AB cosθ
0
Ex. 1. Vector A,B 大小為 A=2, B =5, 兩者夾角 30 ,求和向量大小。

解: | A + B |= 22 + 52 + 2 ⋅ 2 ⋅ 5cos(300 ) = 29 + 10 3

6. 定義向量「- v 」表大小與 v 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向量,由- v 可定義


向量之「減法」: u − v ≡ u + ( −v ).

7. A, B 的內積/純量積/點積(inner product/scalar product/dot product)

A ⋅ B ≡ AB cos θ (4-4)

其中 θ ( θ ≤ π = 180° )為 A, B 之「夾角」
。內積又稱為純量積是因為內積
的結果為一純量,稱為「點積」因為其符號為一個「⋅」。(4-4)式定義
4-2
的內積是由 vector A, B 的「本質」A、B 和「相對關係」夾角 θ 決定。

也可以看出內積是可交換的,i.e., A ⋅ B = B ⋅ A 。
inner product 可以這麼看
A ⋅ B = A( B cos θ ) = ( A cos θ ) B (4-5)
亦即 vector B 在 A 方向的「投影」B cos θ 乘 A 的

大小 A, or vector A 在 B 方向的「投影」A cos θ 乘

B 的大小 B. 若 A, B 彼此垂直,則 A ⋅ B = 0 ,這
0
可單純的由 cos(90 ) = 0 看出,或表示 vectors A, B 在對方方向投影皆為

0。所以向量的內積牽涉到二向量在對方方向的投影。
§ 4.1 直角座標(Cartisian coordinates, or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座標系的選定像是選擇劃分空間的方法,
「直角座標」的作法就是將空間分割成一個個
小立方體來標誌位置。在沿著三個相互垂直的
x, y, z,軸我們訂出三個「單位向量 unit vector」

xˆ , yˆ , zˆ (也有用 iˆ, ˆj, kˆ 或 eˆx , eˆ y , eˆz 表示,一般的

慣 例 是 ê 表 示 單 位 向 量 ) 分 別 指 向 +x, +y, +z, 方 向 , 而 且


| xˆ |=| yˆ |=| zˆ |= 1。其實所有的「無單位」且大小/長度=1 的向量,都叫
做「單位向量」。
「直角座標」一個重要的性質就是, 一旦 x, y, z,軸定好之後單位

向量 xˆ , yˆ , zˆ 就被固定了,即 xˆ , yˆ , zˆ 為「常數向量」不會改變。一
個任意向量 V 就可以就可以以分量的形式表出:
V = xV
ˆ x + yV
ˆ y + zV
ˆ z (4-6)

其中單位向量 x̂ 的係數Vx 稱為 vector V 的 x-分量(x-component)


, ŷ

的係數V y 稱為 y-分量, ẑ 的係數VZ 稱為 z-分量。分量Vx 、V y 、VZ 是

一個可為正、負的純量。由於 xˆ , yˆ , zˆ 彼此垂直,所以
4-3
xˆ ⋅ yˆ = yˆ ⋅ zˆ = zˆ ⋅ xˆ = 0 ( xˆ , yˆ , zˆ 之正交關係 orthogonality) (4-7a)
xˆ ⋅ xˆ = yˆ ⋅ yˆ = zˆ ⋅ zˆ = 1 ( xˆ , yˆ , zˆ 為歸一化向量 normalized vector) (4-7b)。

上面二式合稱 xˆ , yˆ , zˆ 之「歸一正交關係」 (orthonormality)。

所以向量V 的分量可由內積得到,i.e.,

V ⋅ xˆ = ( xV
ˆ x + yV
ˆ y + zV
ˆ z ) ⋅ xˆ = xV
ˆ x ⋅ xˆ + yV
ˆ y ⋅ xˆ + zV
ˆ z ⋅ xˆ = Vx = xˆ ⋅ V

=V 在 x 軸的投影.
Similarly, V y = V ⋅ yˆ = yˆ ⋅V = V 在 y 軸上的投影.and Vz = V ⋅ zˆ = zˆ ⋅V

= V 在 z 軸的投影。舉例,當向量寫為V = 2 xˆ + 4 yˆ − 5zˆ 時 x-分量=2

=V 在 x 軸上的投影,y 分量=4=V 在 y 軸上的投影,z 分量=-5=V 在


z 軸上的投影。當用分量表示向量時,二向量

A = xA
ˆ x + yA
ˆ y + zA
ˆ z , B = xB
ˆ x + yB
ˆ y + zB
ˆ z

A = B ⇔ Ai = Bi , i = 1,2,3 (4-8)

i.e., 若且唯若 A = B ,則兩者對應的各分量相等。


(4-7a,b)所示的歸一正交關係有一緊緻的寫法,就是用 eˆi 來寫。現

在介紹一個重要的符號 δ ij ,叫做 Kronecker Delta,定義如下:

⎧⎪1, i = j
δ ij ≡ ⎨ (4-9)
⎪⎩0, i ≠ j
舉例來說,,或 δ xx = δ yy = δ zz = 1,δ xy = δ yz = δ zx = 0, δ 23 = δ12 = δ 31 = 0,

δ 22 = δ11 = δ 33 = 1 δ st = δ rs = δ tr = 0 …etc.。即腳標相同的就有值=1,腳標
不同的就不有值=0. 如此若用 {eˆ1 , eˆ2 , eˆ3}或{eˆi ; i = 1, 2,3} 來表示直角座

標的三個單位向量{ xˆ , yˆ , zˆ },則可以得到

xˆ = eˆ1 , yˆ = eˆ2 , zˆ = eˆ3 ⇒ eˆi ⋅ eˆ j = δ ij , i, j = 1, 2,3 (4-10)


一個式子
eˆi ⋅ eˆ j = δ ij , i, j = 1, 2,3 . (4-11)

4-4
就把 xˆ , yˆ , zˆ 的正交歸一關係寫完!我們也可以用連加符號來寫向量
or 3
V = xV
ˆ x + yV ˆ z≡
ˆ y + zV ∑
i= x , y ,z
Vi eˆi = ∑Vi eˆi
i =1
(4-12)

Vi 為第 i 個方向的「分量」
, eˆi 表示「第 i 個方向」的單位向量,是一

種 iˆ, ˆj, kˆ 更方便的寫法。所以


3 3 3
eˆi ⋅V = eˆi ⋅ ∑V j eˆ j = ∑V j eˆ j ⋅ eˆ j = ∑V jδ ij = Vi , i = 1,2,3 (4-13)
j =1 j =1 j =1

3
注意到上式中的 ∑V jδ ij = V1δ i1 + V2δ i 2 + V3δ i 3 =三項和,腳標 j 有 1,2,3
j =1

三個可能,但若 j ≠ i, 則 δ ij = 0 ,只有一項當 i = j, 時 δ ij = 1 存活下來。

i.e., eˆi ⋅V = Vi , i = 1, 2,3。此處要注意,因為特定的 i 被用掉了,所以V


3 3
不能再用 ∑Vi eˆi 來表示,要換一個腳標,i.e., V = ∑V j eˆ j 。
i =1 j =1

對於任意的向量 A, B 以分量表示:

A = xA
ˆ x + yA
ˆ y + zA
ˆ z , B = xB
ˆ x + yB
ˆ y + zB
ˆ z

⇒ A + B = xˆ ( Ax + Bx ) + yˆ ( Ay + B y ) + zˆ( Az + Bz ) (4-14)
3
* A, B 內積 A ⋅ B = Ax Bx + Ay B y + Az Bz = ∑ Ai Bi (4-15)
i =1

3 3 3 3
⎛ 3 ⎞ 3
3
Pf. A ⋅ B = ∑ eˆi Ai ⋅ ∑ eˆ j B j = ∑ Ai ∑ ( eˆi ⋅ eˆ j ) B j = ∑ Ai ⎜ ∑ δ ij B j ⎟ = ∑ Ai Bi
i =1 j =1 i =1 j =1 i =1 ⎝ j =1 ⎠ i =1
(4-14)式的內積由 A, B 的「分量」表出,分量與座標系有絕對的關
係。
(4-14)與(4-5)式的內積的定義不一樣,然結果相同,兩者的
等價可以證明如下。令 ϕ 為 B 與 x-軸的夾角

∑AB i i = Ax Bx + Ay B y

4-5
= A cos(θ + ϕ ) ⋅ B cos ϕ + A sin(θ + ϕ ) ⋅ B sin ϕ
= AB[cos(θ + ϕ ) cos ϕ + sin(θ + ϕ )sin ϕ ]
= AB cos[θ + ϕ − ϕ ]
= AB cos θ
Q.E.D

Ex.2 若 A = 3xˆ − yˆ + 2 zˆ, B = xˆ + 2 yˆ − zˆ, 判斷 vector A, B 是否相互垂

直。解:(a) A ⋅ B =3-2-2=-1 ≠ 0 ,所以不相互垂直

Ex.3 If A = 3xˆ − yˆ + 2 zˆ, B = xˆ + B y yˆ − zˆ, ,find B y such that A ⊥ B .

解:let A ⋅ B = 0 =3- B y -2 ⇒ B y =1.

* 向量 A 的大小(magnitude)由內積定義:

A ≡ A = Ax2 + Ay2 + Az2 = ∑A


i
i
2
≥0
(4-16)
(
or, A = A ⋅ A ∵ iˆ = 1 = ˆj = kˆ )
除了避免誤解,為了方便,往後我們只用

A 來表示向量 A 的大小 i.e., A = A.

Ex.4 If A = 3xˆ − yˆ + 2 zˆ, B = xˆ + 2 yˆ − zˆ, (a)find A and B. (b) A, B 之夾角

解:(a) A = 32 + 12 + 22 = 14, B = 1 + 4 + 1 = 6 。
3
(b) A ⋅ B = ∑ Ai Bi = −1 = AB cos θ = 14 × 6 cos θ ,
i =1
−1
⇒ cos θ = ⇒ θ = 1.68 rad ≈ 96.30
84

* 任意非零 vector 向量 A ,其方向的單位向量


A
Aˆ = , (4-17)
A
such that A 也可以寫為
ˆ = ∑ eˆ A
A = AA (4-18)
i i
i

4-6
Ex.5 Given A = 3xˆ − yˆ + 2 zˆ, B = xˆ + 2 yˆ − zˆ, find unit vector Aˆ , Bˆ .
A 3xˆ − yˆ + 2 zˆ 3 1 2
Aˆ = = = xˆ − yˆ + zˆ,
A 14 14 14 14
解:
B xˆ + 2 yˆ − zˆ 1 2 1
Bˆ = = = xˆ + yˆ − zˆ
B 6 6 6 6
前面討論過,若 θ 為 A, B 之夾角,則 A cos θ 為 vector A 在 B 方向的

投影或稱 B 方向的分量,由內積的定義可以得到,∵| Bˆ |= 1

A ⋅ Bˆ ≡ A | Bˆ | cos θ = A cos θ (4-19)

Ex.6. Following ex.5 find AB , which is the component of A along the


direction of B .
1 2 1
解:for Bˆ = xˆ + yˆ − zˆ ,
6 6 6
⎛ 1 2 1 ⎞ −1
AB = A ⋅ Bˆ = ( 3xˆ − yˆ + 2 zˆ ) ⋅ ⎜ xˆ + yˆ − zˆ ⎟ = .
⎝ 6 6 6 ⎠ 6
換言之,要找向量 A 在任意方向 u 的分量 Au ,就先找出 u 方向的單位
向量 eˆu , Au = A ⋅ eˆu 。

Ex. 7. 求向量 B = xˆ + 2 yˆ − zˆ 在 u = xˆ + yˆ + zˆ, 方向的分量 Bu


xˆ + yˆ + zˆ xˆ + yˆ + zˆ 2
解:單位向量 uˆ = , Bu = B ⋅ uˆ = ( xˆ + 2 yˆ − zˆ ) ⋅ = 。
3 3 3

習題 1. Given A = −2 xˆ + 3 yˆ − 2 zˆ, B = 2 xˆ − yˆ − zˆ, (a) find | A | and | B | .


(b) angle ( A , B ). (c) the component of B in the direction of A

*向量場 vector field


若在一空間的每一點都定義一個向量 A ,則稱該空間存在向量場

A( x, y , z ) 或 A( r ) 。我們熟知的電場 E ( x, y , z ) 、磁場 B ( x, y , z ) 、重力場

g ( x, y , z ) 等都是向量場。向量場 A( x, y , z ) 的各分量也都是位置的函數

A( x, y , z ) = Ax ( x, y , z ) xˆ + Ay ( x, y , z ) yˆ + Az ( x, y , z ) zˆ . (4-20)

要注意,除了少數特例,一般向量場的各分量,例如 x-分量 Ax 並非
只是 x 的函數,而是(x,y,z)的函數。特例之一為空間中每一點(x, y, z)

4-7
皆對應一「位置向量」 r = xxˆ + yyˆ + zzˆ ,

所以向量場 A( x, y , z ) 也可表為 A( r ) 。

Ex. 8. 給定一向量場 A( x, y , z ) = A( x, y , z ) = y 2 xˆ + x 2 zyˆ + xz 3 zˆ ,(a) find

A 1 and A 2, which are vector A at position P1(2, 1, 5) and P2(3, 0, 1).


解:(a) A 1= A (2, 1, 5) = 12 xˆ + (22 × 5) yˆ + (2 × 53 ) zˆ = xˆ + 20 yˆ + 250 zˆ ,

A 2= A(3,0,1) = 0 xˆ + (32 ×1) yˆ + (3 ×13 ) zˆ = 9 yˆ + 3zˆ

(b) Find the unit vector rˆ1 , rˆ2 , and r̂12 for position vectors of points P1,

P2, and P1 P2 .
2 xˆ + yˆ + 5 zˆ
解:for P1, r1 = 2 xˆ + yˆ + 5 zˆ ⇒ rˆ1 =
30
3 xˆ + zˆ
for P2, r2 = 3 xˆ + zˆ ⇒ rˆ2 =
10
xˆ − yˆ − 4 zˆ
P1 P2 = (3 − 2) xˆ + (0 − 1) yˆ + (1 − 5) zˆ = xˆ − yˆ − 4 zˆ ⇒ rˆ12 =
18

Note, P1 P2 = r2 − r1 , but r̂12 ≠ rˆ2 − rˆ1 , why? Draw a diagram.

(c) Find the component of A 1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P1 P2 .


xˆ − yˆ − 4 zˆ 1 − 20 − 1000 −1019
解: A1 ⋅ rˆ12 = ( xˆ + 20 yˆ + 250 zˆ ) ⋅ = = .
18 18 18
* 3-D 向量 A 的分量
A 3-D vector A is uniquely specified by
given its magnetude A and direction ( θ , ϕ 稱為
「方向角」)或者就是完整說明 x,y,z 三個分量
(Ax. Ay. Az),兩者轉換如下:

4-8
Az = A cos θ
Ax = A sin θ cos ϕ
(4-21)
Ay = A sin θ sin ϕ
A > 0, 0 ≤ θ ≤ π , 0 ≤ ϕ ≤ 2π

* A, B 的外積/向量積/叉積(vector product/cross product)

由 A, B 的本質與相對夾角定義向量外積

ˆ sin θ
A × B ≡ nAB (4-22a)

其中的 n̂ 是一個同時垂直於 A, B 的單位向量,其方向由右手定則定


之。舉例

xˆ × yˆ = zˆ sin 90° = zˆ, xˆ × zˆ = − yˆ , yˆ × zˆ = xˆ


xˆ × xˆ = yˆ × yˆ = zˆ × zˆ = 0
相互平行或反平行的二向量,外積為 0,因為 sin(0)=sin(1800)=0.
A, B 的外積也有另一個等價的定義:

xˆ yˆ zˆ
A × B = Ax Ay Az (4 − 22b)
Bx By Bz
( A × B )i = ∑ ε ijk Aj Bk (4 − 23)
j ,k

上式中的 ε ijk 稱為 Levi-Civita symbol(猶太裔義大利人,Ci 發音同

。 ε ijk =0 若 ijk 中有任二數相同,例如 ε 211 = ε131 = ε 223 = 0 。若 ijk


chi)

為相異的 3 個數,則 ε ijk =(-1)p, p 是 ijk 相鄰兩數互換成為 123 的「置

換數」,例如 ijk=231,則 → 213 → 123 :p=2, ε 231 = ( −1)2 = 1 , 又如 ijk

=321 則 → 312 → 132 → 123 :p=3, 所以 ε 321 = ( −1)3 = −1 。

4-9
Ex. 9. A = xˆ + 4 yˆ + 5 zˆ , B = 3 xˆ + zˆ

xˆ yˆ zˆ
A × B = 1 4 5 = xˆ (4 − 5) + yˆ (15 − 1) + zˆ(0 − 12) = − xˆ + 14 yˆ − 12 zˆ.
3 0 1
ex. 10., A = − xˆ − yˆ + 4 zˆ , B = 2 xˆ − yˆ − zˆ
xˆ yˆ zˆ
A × B = −1 −1 4 = xˆ (1 + 4) + yˆ (8 − 1) + zˆ(1 + 2) = 5 xˆ + 7 yˆ + 3zˆ.
2 −1 −1
由(4-21b)可以容易看出

Cx Cy Cz
C ⋅ ( A × B ) = ( A × B ) ⋅ C = Ax Ay Az (4-24)
Bx By Bz

明顯的 in general 外積不滿足交換率與結合率,

A × B = −B × A ≠ B × A
(4-25)
( A × B) × C ≠ A × (B × C )
* 兩個有用的恆等式(identity)
1. triple scalar product 純量三重積

A ⋅ ( B × C ) = C ⋅ ( A × B )⋅ = B ⋅ (C × A) (4-26)

上式中的 3 項運算 A, B, C 的順序是循環的(cyclic),i.e., ABC, CAB,

BCA。3 項皆為以 A, B, C 為鄰邊的平行 6 面體的體積。

Pf. 若 B, C 夾角= ϕ ⇒ B × C = nBC


ˆ sin ϕ ,

其中 BC sin ϕ =以 B, C 為兩邊的平行

四邊行面積, n̂ ⊥ B, C 。

若 A, nˆ 夾角= θ ⇒ A ⋅ nˆ = A cosθ

=垂直於 B, C 平面的高,

∴ A ⋅ ( B × C ) =以 A, B, C 為鄰邊的平行

4-10
六面體的體積。由於 3 鄰邊 A, B, C 的順序可以任選,所以體積可藉由
(4-24)式之「絕對值」算出。

Ex. 11. 一平行六面體 H 的相鄰三邊由 A = xˆ + 4 yˆ + 5 zˆ , B = 3 xˆ + zˆ ,

與 C = −2 xˆ + yˆ − zˆ 表出,求 H 之體積VH 。

C −2 1 − 1 A 1 4 5
解:let D1 = A = 1 4 5 = 18 ,or D2 = C = −2 1 −1 = −18
B 3 0 1 B 3 0 1

VH = D1 =| D2 |= 18 。 D1 與 D2 差一個負號不令人驚奇,因為行

列式 D2 是由 D1 的第一列與第二列交換而來。

2. triple vector product 向量三重積

A × ( B × C ) = B( A ⋅ C ) − C ( A ⋅ B ) (4-27)
上式有一別號稱為 back-cab(回頭車) rule。先舉例說明上式成立。

Ex.12. A = xˆ + 4 yˆ + 5 zˆ , B = 3 xˆ + zˆ , C = xˆ − yˆ − 4 zˆ

xˆ yˆ zˆ
B × C = 3 0 1 = xˆ (0 + 1) + yˆ (1 + 12) + zˆ( −3) = xˆ + 13 yˆ − 3zˆ.
1 −1 − 4

xˆ yˆ zˆ
A × ( B × C ) = 1 4 5 = xˆ ( −12 − 65) + yˆ (5 + 3) + zˆ(13 − 4) = −77 xˆ + 8 yˆ + 9 zˆ.
1 13 −3
A ⋅ C = 1 − 4 − 20 = −23 ⇒ B( A ⋅ C ) = −69 xˆ − 23 zˆ

A ⋅ B = 3 + 5 = 8 ⇒ C ( A ⋅ B ) = 8 xˆ − 8 yˆ − 32 zˆ ,

B( A ⋅ C ) − C ( A ⋅ B ) = −69 xˆ − 23 zˆ − (8 xˆ − 8 yˆ − 32 zˆ ) = 77 xˆ + 8 yˆ + 9 zˆ . QED.

* The proof of A × ( B × C ) = B( A ⋅ C ) − C ( A ⋅ B )

Pf. Note that B × C ⊥ ( B, C ) 平面,then ∵ A × ( B × C ) ⊥(B × C)

⇒ A × ( B × C ) ≡ D躺在(B,C)平面 ,所以 D 可由 B,C 組合,令

4-11
D = α B + β C 。由於 D 也與 A 垂直,所以

A ⋅ D = 0 = α ( A ⋅ B) + β ( A ⋅ C ) ⇒
α −β
let v = = ⇒ α = v ( A ⋅ C ), β = − v ( A ⋅ B )
A⋅C A⋅ B
∴ D = A × ( B × C ) = α B + β C = v[( A ⋅ C ) B − ( A ⋅ B )C ]
v 會=1?上式對 x̂ 做內積

xˆ ⋅ [ A × ( B × C )] = v[( A ⋅ C ) B ⋅ xˆ − ( A ⋅ B )C ⋅ xˆ ]
= v[( A ⋅ C ) Bx − ( A ⋅ B )C x ]
由於內積與外積都是向量間的運算,所以上式左邊有

xˆ yˆ zˆ A × xˆ A × yˆ A × zˆ
B × C = Bx By Bz ⇒ A × ( B × C ) = Bx By Bz
Cx Cy Cz Cx Cy Cz

xˆ ⋅ ( A × xˆ ) xˆ ⋅ ( A × yˆ ) xˆ ⋅ ( A × zˆ ) 0 − Az Ay
⇒ xˆ ⋅ [ A × ( B × C )] = Bx By Bz = Bx By Bz
Cx Cy Cz Cx Cy Cz

上式用到

xˆ ⋅ ( A × xˆ ) = 0 , xˆ ⋅ ( A × yˆ ) = A ⋅ ( yˆ × xˆ ) = − Az , xˆ ⋅ ( A × zˆ ) = A ⋅ ( zˆ × xˆ ) = Ay

用第 3 列展開行列式得

xˆ ⋅ [ A × ( B × C )] = C x ( − A ⋅ B + Ax Bx ) + C y Ay Bx + C z Az Bx
= C x ( − A ⋅ B + Ax Bx ) + Bx (C y Ay + C z Az ) = C x ( − A ⋅ B + Ax Bx ) + Bx ( A ⋅ C − C x Ax )
= −C x ( A ⋅ B ) + Bx ( A ⋅ C )
⇒ v = 1 ⇒ A × ( B × C ) = B( A ⋅ C ) − C ( A ⋅ B ) . QED

* 向量的微分元素(直角座標)

⎛ ⎞
dA = d ⎜ ∑ eˆi Ai ⎟ = ∑ d ( eˆi Ai ) = ∑ [( deˆi ) Ai + eˆi dAi ] = ∑ eˆi dAi
⎝ i ⎠ i i i (4-28)
or, dA = xdA
ˆ x + ydA ˆ y + zdA
ˆ x

4-12
上面用了直角座標最方便的性質:eˆi 為常數 ⇒ deˆi = 0 。舉「位置向量」

為例
r = xx
ˆ + yy
ˆ + zz
ˆ ⇒ dr = xdx
ˆ + ydy
ˆ + zdz
ˆ

= xˆ + yˆ + zˆ = ∑ eˆi xi
dr dx dy dz
⇒v = (4-29)
dt dt dt dt
⇒ v = v ⋅ v = ∑ xi = x + y 2 + z 2 = v x2 + v 2y + v z2
2 2 2

§ 4.2 曲線座標(curvilinear coordinates)


(A) 平面「極座標」polar coordinates ( r, θ )

在平面上的一點 P 的直角座標若為(x, y),我們可以有另一種標示法:

⎧r ≡ 由原點到P( x, y )之距離,r ≥ 0, r ∈ [0, ∞ )


⎨ (4-30)
⎩θ ≡ x軸到 r 的夾角θ ∈ [0,2π ]
以 P ( r,θ ) 為座標表同一點 P(x,y); ( r,θ ) 稱為 P 點的「極座標」。
「極座
標」與「直角座標」的關係如下:

⎧r = x 2 + y 2
⎪ ⎧ x = r cos θ
⎨ y , and , ⎨ (4-31)
⎪ tan θ = ⎩ y = r sin θ
⎩ x

但是 ( r,θ ) 這兩個新座標的單位向量 rˆ,θˆ 在什麼方向?我們先來回顧


一下座標軸的單位向量的「制訂標準」是
什麼?事實上,某座標的單位向量的方向
訂在「垂直於該座標『等值面』
,且指向
該『座標值增長』的方向」。舉「直角座
標」為例,如右圖,由於 x, y 軸皆為直線

4-13
所以「等值面」都是平行的平面,所以垂直方向皆相同,也造成單位
向量 xˆ , yˆ 為常數。
由左圖可以看出,極座標裡 r 的等值面是一
個圓,所以單位向量 r̂ 是「沿徑向向外」
,但
是隨圓上 θ 有所變動時 r̂ 也隨著改變!所以 r̂
「不是一個常量」! rˆ = rˆ(θ ) ,是角度 θ 數!
如左圖也可看出 θ 的等值面為直線,所以單位
向量 θˆ 是「沿『切線』逆時針」方向。
但如同 r̂ 一樣,當 θ 值改變時 θˆ 的方向
也改變了所以 θˆ 也「不是一個常量」!
θˆ = θˆ(θ ) 也是角度 θ 的函數!可以看出

固定 θ 時 r̂ ⊥ θˆ ,但是她們都與「角座標」 θ 有關。由於她們的指向,
有時 r̂ 被稱為「沿徑向」之單位向量, θˆ 被稱為
「沿切線」之單位向量。極座標和直角座標還
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直角座標的 x, y, z 的
因次都是「長度」
,所以當座標改變時 dx, dy, dz
就是「長度」的改變。然而極座標的 r 有長度因
次所以 dr 是長度,但是 θ 只是一個數字,而非長度!所以當 θ 改變時
dθ 並不代表一個長度的變化。 dθ 造成的長度變化寫為
d θ = hθ dθ (4-32)

其中的係數 hθ 稱為「度量係數」(metric coefficient),很顯然這裡的 hθ

必須具有長度的因次。
「長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位移是長度!各個
座標的度量係數我們會在後面仔細討論。
座標系的選用以方便為準,系統的對稱性是重要的考量。所以有
立方對稱的系統通常用直角座標,而有圓對稱的系統則用極座標。

4-14
Ex.13. 半徑 5、圓心在原點的圓方程式,在直角座標為 x 2 + y 2 = 52 ,
但是在極座標就是 r = 5 而已。

* 位置、位移、速度、與加速度
直角座標的描述很簡單

位置 r = xxˆ + yyˆ
位移 Δr = Δxxˆ + Δyyˆ (4-33)
位移元素 dr = dxxˆ + dyyˆ

dr dx dy
⇒ 瞬時速度 v (t ) = = xˆ + yˆ = xxˆ + yyˆ = v x xˆ + v y yˆ
dt dt dt
⇒ 速度變化元素 dv (t ) = dxxˆ + dyyˆ (4-34)
dv dx ˆ dy ˆ d 2 x ˆ d 2 y ˆ
⇒ 瞬時加速度 a = (t ) = i + j= 2 i+ 2 j
dt dt dt dt dt
在極座標由於單位向量 r̂,θˆ 不再是常數 ⇒ drˆ ≠ 0, dθˆ ≠ 0 !所以

位置 r = rrˆ
位移 Δr = ( Δr ) rˆ + rΔrˆ (4-35)
⇒ 位移元素 dr = drrˆ + rdrˆ
現在有一個問題: drˆ = ? 由下圖 r̂ 的變化由 dθ 而來

∵ rˆ = rˆ(θ ) ⇒ drˆ = rˆ(θ + dθ ) − rˆ(θ )


drˆ = rˆ dθ = dθ
(4-36)
∵ dθ → 0 ⇒ drˆ ⊥ rˆ(θ ) ⇒ drˆ / /θˆ
⇒ drˆ = dθθˆ

4-15
所以微分的位移為

dr = drrˆ + rdθθˆ (4-37)


上式的幾何意義很清楚,dr 的 r 分量 dr 就是
「沿

,而 θ 分量 rdθ 就是「沿 θˆ 方
r̂ 方向的長度變化」
向的長度變化」而已。或者也可以這麼看,dr 是

一個位移向量,在平面上有 r 和 θ 兩個分量,所以 dr = d r rˆ + d θ θˆ ,

α 為在 r̂ 方向的長度變化, β 為在 θˆ 方向的長度變化,所以 d r = dr ,

d θ = rdθ 。這種分析方法可以用在各種座標系,這裡也可以看出,

和(4-32)式角度變化 dθ 造成的長度變化 d θ = hθ dθ 相比,可以得出

θ 的度量係數 hθ = r 。與直角座標比較 dr = dxxˆ + dyyˆ , dx 與 dy 不也就


是 dr 在 x 與 y 方向的長度變化嗎!
Now 速度
dr dr dθ ˆ
v= = rˆ + r θ
dt dt dt (4-38)
= rrˆ + rθθˆ ≡ vr rˆ + vθ θˆ

其中 θ = = ω 亦稱為「角速度」

dt
Ex.14. 圓周運動因為只有切線速度,所以由(4-38)式
∵ r = R ⇒ r = 0 ⇒ v = rθθˆ( = Rωθˆ 切線速度)
(4-39)
⇒ dv = ( dr )θθˆ + r ( dθ )θˆ + rθ dθˆ=r ( dθ )θˆ + rθ ( dθˆ) (∵ dr = 0)
這裡又冒出個問題:

dθˆ = ? 由左圖

dθˆ = θˆ dθ = dθ

dθ → 0 ⇒ dθˆ ⊥ θˆ

4-16
⇒ dθˆ / / − rˆ
(4-40)
⇒ dθˆ = − dθ rˆ
⇒ dv = − rθ ( dθ ) rˆ + r ( dθ )θˆ
dv ⎛ dθ ⎞ ⎛ dθ ⎞ ˆ
⇒a = = ⎜ − rθ ⎟ rˆ + r θ
dt ⎝ dt ⎠ ⎜⎝ dt ⎟⎠ (4-41)
⇒ a = ( − rθ 2 ) rˆ + ( rθ )θˆ ≡ a rˆ + a θˆ
r θ

or, a = ( − rω 2 ) rˆ + ( rα )θˆ
上式即為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其中的第一項

−v 2
ar = − rω rˆ =
2
rˆ :向心加速度 (4-42a)
r
with α = θ 可以認出是角加速,第二項

aθ = rαθˆ :切線加速度。 (4-42b)

如進一步簡化為「等速圓周運動」 ⇒ ω = θ = constant ⇒ θ = α = 0 ⇒ 切線

−v 2
加速消失,那麼加速度就只剩下了熟知的向心加速度 ar = rˆ 了。
r
若考慮一般的情況 dr ≠ 0 ,可以導出用極座標表示的加速度為

dv = ( dr ) rˆ + r ( dθ )θˆ + ( dr )θθˆ + r ( dθ )θˆ + rθ dθˆ


dv (4-43)
⇒a = = ( r − rθ 2 ) rˆ + (2rθ + rθ )θˆ
dt
看起來有點繁,但是在有圓形對稱的系統,極座標會表現得更清楚。
* 面積微分元素
直角座標把平面分割成一個個的
小方塊,也就是依照「x 與 y 方向的
長度變化」可以寫出「面積元素」
dA = dx ⋅ dy (像是切長方形的蛋糕)
比較 dr = dxxˆ + dyyˆ 可以看出
dA=(x-方向的長度變化) × (y-方向的長度變化)

4-17
所以在「極座標」比照辦理:

dr = ( dr ) rˆ + rdrˆ = ( dr ) r + rdθθˆ
dA = dr ⋅ rdθ = rdrdθ (4-44)
像是切圓形蛋糕。

ex.15. 求一個半徑 R 的圓的面積


R 2π
R2
解: A = ∫ dA = ∫∫ rdrdθ = ∫ rdr ∫ dθ = ⋅ 2π = π R 2
0 0
2

妳可以試試用直角座標 dA = dx ⋅ dy 算一下圓的面積!
Ex.16. 求一個半徑 R、質量 M、密度 σ 的均勻圓盤繞其直徑的轉動慣
量解: 質量元素 dm = σ dA 到轉軸(直徑)的距

離 = r sin θ

I = ∫ 2 dm = ∫ 2σ dA =σ ∫∫ r 2 sin 2 θ rdrdθ
R 2π
= σ ∫ r 3dr ∫ sin 2 θ dθ
0 0
4 2
R 2 R 1
=σ π = σπ R = MR 2
4 4 4
娛樂一下:算半個圓盤繞通過圓心且垂直盤面的軸的轉動慣量。

∫e
− x2
ex. 17. 計算積分 I = dx
−∞
∞ ∞ ∞ ∞

∫e dx = 2 ∫ e dx ⇒ I = I ⋅ I = 2 ∫ e dx ⋅ 2 ∫ e − y dy
− x2 − x2 − x2
解: I =
2
2

−∞ 0 0 0
π
∞∞ ∞∞ ∞ 2
⇒ I = 4∫ ∫ e
2 − ( x2 + y2 )
dxdy = 4 ∫ ∫ e dA = 4 ∫ e rdr ∫ dθ
− r2 − r2

0 0 0 0 0 0

在上面的積分裡我們運用了一個有關「無窮大平面」的技巧,就是「無

4-18
窮大的平面」是可以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
du
let u = r 2 ⇒ du = 2rdr ⇒ rdr =
2
π
∞ ∞
du 2 π −u ∞ π
⇒ I = 4∫ e
2
∫ dθ
−u
= 2 ∫ e −u
du ⋅ = 2( − e ) ⋅ =π
0
2 0 0
2 0 2

∫ e dx = π
−x
⇒I = (4 − 45)
2

−∞

ex.18. 重力位能
由位能差的定義 U ( A) − U ( B) ≡ W ( A → B)

(B)圓柱座標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3D 空間點 P(x, y, z)的位置向量 r = xxˆ + yyˆ + zzˆ 。
定義「圓柱座標」 ( ρ ,ϕ , z ) 其中
ρ ≡ 點P到z軸之垂直距離, ρ ≥ 0 ∴ ρ ∈ [0, ∞ )
ϕ ≡ ρ 在 x-y 平面的投影與 x 軸之夾角,
ϕ ∈ [0, 2π ]
z ≡ 同直角座標的z

4-19
(用 ( ρ ,ϕ ) 取代 ( r, θ ) )再加上第三維 z,
「圓柱座標」就是「極座標」
所以圓柱座標 ( ρ ,ϕ , z ) 裡 ρ , z 的因次為長度而 ϕ 只是一個數字。
( ρ ,ϕ , z ) 與(x, y, z)間的轉換如下:

⎧ρ = x2 + y2 ,
⎪ ⎧ x = ρ cos ϕ ,
⎪ y ⎪
⎨ tan ϕ = , ⎨ y = ρ sin ϕ , (4-46)
⎪ x ⎪z = z
⎪z = z ⎩

「圓柱座標」的三個方向單位向量 ρˆ ,ϕˆ , zˆ 如圖,
且 ρˆ ⊥ ϕˆ ⊥ ẑ 。可以看出 ρ 的等值面為一個圓柱
面, ϕ 的等值面是一扇門,z 的等值面為一個垂
直 z 軸的平面。但是

ρˆ = ρˆ (ϕ ), ϕˆ = ϕˆ (ϕ ), zˆ = 常數

柱座標的位置向量 r :如左圖
r = ρρˆ + zzˆ (4-47)
在柱座標寫位移元素 dr 有兩種作法,一
種是直接由(4-47)式取微分元素, 借用
平面極座標的結果可得
⇒ dr = (d ρ )ρˆ + ρ (d ρˆ ) + dzzˆ
(4-48)
= d ρρˆ + ρ dϕϕˆ + dzzˆ

但也可以由三個座標方向的
位移來看,由左圖可得沿 ρ̂ 方向
的長度變化 i.e., 當座標 ρ 有變
化 d ρ 時產生的長度變化就是
d ρ ,沿 ϕ̂ 的長度變化為 ρ dϕ ,
而沿 ẑ 方向的長度變化為 dz。

4-20
dr 是一個向量,有三個分量, ρ -分量就是沿 ρ̂ 方向的長度變化
d ρ , ϕ -分量沿 ϕ̂ 的長度變化為 ρ dϕ ,而 z-分量就是沿 ẑ 方向的長度變
化為 dz,合併寫出
dr = d ρρˆ + ρ dϕϕˆ + dzzˆ
與(4-48)式完全相同,但是這種由幾何角度得到的結果要更方便,
也更直觀。Fig. 27 非常重要,因為只要你能把圖畫出來,位移的各
分量就寫得出來。有了位移元素 dr ,速度與加速度就可得出
dr
⇒v = = ρρˆ + ρϕϕˆ + zzˆ (4 − 49)
dt
dv
⇒a= = ( ρ − ρϕ ) ρˆ + (2 ρϕ + ρϕ )ϕˆ + zzˆ (4 − 50)
dt
由上圖與 dr 的 3 個分量可得圓柱座標的體積元素

dV = d ρ ⋅ ρ dϕ ⋅ dz = ρ d ρ dϕ dz (4-51)

ex.19. 底面半徑 R,高 h 的圓柱體積=?


R 2π h
R2
V = ∫ dV = ∫ ρ d ρ ∫ dϕ ∫ dz = ⋅ 2π ⋅ h = π R 2 h
0 0 0
2

ex.20. 底面半徑 R,高 h 的「圓錐」體積=?

解:本圓錐裡點的座標分佈為 ϕ ∈ [0, 2π ], z ∈ [0, h ],


ρ = ρ ( z)
h−z h R
= ⇒ ρ ( z ) = (h − z )
ρ ( z) R h
R R2
h ρ (z) 2π h h
( h− z )
h
2
(h − z )2
∴V = ∫ dτ = ∫ dz ∫ ρ d ρ ∫ dϕ = 2π ∫ dz ∫ ρ d ρ = 2π ∫ dz h
0 0 0 0 0 0
2
0
π R2 π R2 π R2 u3 π R2 h3
h 0
1
= ∫ (h − z ) dz = ∫ u du = = = π R2h
2 2
2 2 2 2
h 0
h −h
h 3 −h
h 3 3

如果我們把 3-D 的三個座標寫為 (u1 , u2 , u3 ) 或 {ui , i = 1, 2,3} ,當座

標 ui(在 uˆi 方向)變動 dui 時造成的長度變化為 d i ,則定義

4-21
d i ≡ hi dui (4-52)
其 中 hi 稱 為 座 標 ui 的 度 量 係 數 (metric
coefficient)。由 ρ , z 的因次為長度所以 ρ , z 的變

化 d ρ , dz 就是長度的變化,所以 hρ = 1, hz = 1 。

然而 ϕ 的變化造成的長度變化為
d ϕ = ρ dϕ ⇒ hϕ = ρ . (4-53)

很明顯的直角座標 x,y,z 都是長度所以度量係數 hx = hy = hz = 1 。

(C) 球座標 spherical coordinates


3D 點 P(x, y, z)的位置向量 r = xxˆ + yyˆ + zzˆ 。定義
「圓柱座標」 (r , θ , ϕ ) ,其中

⎧ r ≡ 原點到P的距離, r ∈ [0, ∞ ]

⎪θ ≡ r與z軸的夾角, θ ∈ [0, π ]

⎪ϕ ≡ r 在x − y軸投影與x軸的夾角,
⎪⎩ ϕ ∈ [0, 2π ]
球座標的 ϕ 與住座標的 ϕ 相同
( r,θ ,ϕ ) 與(x, y, z)間的轉換如下:下列為(4-54)


⎪r = x 2 + y 2 + z 2
⎪ ⎧ x = r sin θ cos ϕ
⎪ z ⎪
⎨cos θ = ⎨ y = r sin θ sin ϕ
⎪ x2 + y2 + z2 ⎪ z = r cos θ
⎪ ⎩
y
⎪ tan ϕ =
⎩ x
三個座標的單位向量 ( rˆ,θˆ,ϕˆ ) 如左圖一。可以看
出 r 的等值面是一個球面, θ 的等值面為一個
以原點為頂點的圓錐, ϕ 的等值面為一扇門。
位置向量 r = rrˆ (4-55)

4-22
位移由 ( rˆ,θˆ,ϕˆ ) 3 個方向的「長度
分量」可得
ˆ + θˆ( rdθ ) + ϕˆ ( r sin θ )dϕ
dr = rdr
(4-56)
所以體積元素
dτ = dr ( rdθ )( r sin θ dϕ )
(4-57)
= r 2 dr (sin θ dθ )dϕ

Fig. 31 和 Fig. 27 一樣重要,只要


你能畫得出來,就可以寫出球座
標位移的三個分量。
ex.21. 求一半徑 R 的球體積
R π 2π
4
V = ∫ dτ = ∫∫∫ r dr sin θ dθ dϕ = ∫ r dr ∫ sin θ dθ ∫ dϕ = π R 3
2 2

0 0 0
3

ex.22. 求一質量 M、半徑 R、密度 ρ = M / ( 4π R 3 / 3) 的實心球對直徑

旋轉的轉動慣量.

解:質量元素 dm = ρ dτ = ρ r 2 dr sin θ dθ dϕ 到 z 軸的垂直距離為


= r sin θ
R π 2π
I = ∫∫∫ 2 dm = ρ ∫ r 4 dr ∫ sin 3 θ dθ ∫ d φ
0 0 0

R 4 5
8π R 2 5

⋅ ⋅ 2π = ρ = MR 2
5 3 15 5
娛樂一下:空心球對直徑的轉動慣量。

(4-46)式與(4-54)式說明柱座標和球座標與直角座標之間的轉
換,Fig. 32 可得出柱座標和球座標之間轉換

⎧r = ρ 2 + z 2
⎧ ρ = r sin θ ⎪
⎪ ⎪ ρ
⎨ϕ = ϕ ⎨ tan θ = (4-58)
⎪ z = r cos θ ⎪ z
⎩ ⎪ϕ = ϕ

4-23
Ex.23. 點 P 的球座標為(3,1200, 600)求柱座標=?

⎛ 2π ⎞ 3 3 2 ⎛ 2π ⎞ −3
解: ρ = 3sin ⎜ ⎟= , ϕ = π , z = 3cos ⎜ ⎟= 。
⎝ 3 ⎠ 2 3 ⎝ 3 ⎠ 2

*直角座標、柱座標、球座標單位向量之間的轉換
三種座標之間的轉換由(4-46)式、(4-54)式與(4-58)式表出,但

三種座標裡的的三個單位向量 {xˆ , yˆ , zˆ}、{ρˆ ,ϕˆ , zˆ}、{rˆ,θˆ,ϕˆ} 若以 {uˆi =1,2,3 }

表示則單種座標的單位向量之間都有正交歸一關係
uˆi ⋅ uˆ j = δ ij
與外積的循環關係
uˆi × uˆ j = uˆk , i, j, k cyclic in 1,2,3
i.e., uˆ1 × uˆ2 = uˆ3 , uˆ2 × uˆ3 = uˆ1 , uˆ3 × uˆ1 = uˆ2 ,
or, rˆ × θˆ = ϕˆ , ϕˆ × zˆ = ρˆ ,, zˆ × xˆ = yˆ
然而不同座標系的單位向量之間關係如何?我們畫圖來討論。

* 球座標 ( rˆ,θˆ,ϕˆ ) → 直角座標 ( xˆ , yˆ , zˆ )

單位向量都是用來指方向的,球座標的 ( rˆ,θˆ,ϕˆ ) 都是「方向角」(θ ,ϕ )


的函數, r̂ 在直角座標可以由 Fig.33 看出

rˆ = xˆ sin θ cos ϕ + yˆ sin θ sin ϕ + zˆ cosθ (4-59)

⎛ 2π 7π ⎞
ex.24. P 點的球座標為 ⎜ 5, , ⎟ 試用球座標與直角座標求 P 點的位
⎝ 3 6 ⎠
置向量的單位向量。
解:位置向量 r = rrˆ 在球座標只有 r-分量。標位置,仔細一點把方向
⎛ 2π 7π ⎞
角標出 rˆ ⎜ , ⎟ ,通常只是寫 r̂ ,令人有點摸不著頭緒,用直角
⎝ 3 6 ⎠
4-24
座標比較「具像」
⎛ 2π ⎞ ⎛ 7π ⎞ ˆ ⎛ 2π ⎞ ⎛ 7π ⎞ ⎛ 2π ⎞
rˆ = xˆ sin ⎜ ⎟ cos ⎜ ⎟ + y sin ⎜ ⎟ sin ⎜ ⎟ + zˆ cos ⎜ ⎟
⎝ 3 ⎠ ⎝ 6 ⎠ ⎝ 3 ⎠ ⎝ 6 ⎠ ⎝ 3 ⎠
.
⎛ −3 ⎞ ⎛ − 3 ⎞ ⎛ −1 ⎞
= xˆ ⎜ ⎟ + yˆ ⎜ ⎟ + zˆ ⎜ ⎟
⎝ 4 ⎠ ⎝ 4 ⎠ ⎝ 2 ⎠

單位向量 θˆ 在某一組 (θ ,ϕ ) 的指向如 Fig. 34a,將 θˆ 平移至原點更清楚,

Fig.34b 是由側面看 Fig.34a.可以看到 θˆ 在 z 軸的投影為 − sin θ,而 θˆ 在

x-y 平面的投影為 cos θ ,使得 θˆ 在 x-軸的投影為 cosθ cos ϕ ,y-軸投影

為 cosθ sin ϕ ,於是

θˆ = xˆ cosθ cos ϕ + yˆ cosθ sin ϕ − zˆ sin θ (4-60)

單位向量 ϕ̂ 如 Fig. 35a 所示,是在 x-y 平面畫出。

,Fig 35b 為自 z 軸向下看 Fig.35a 圖,可以看出 ϕ̂ 在 z 軸投影為 0,且


ϕˆ = − xˆ sin ϕ + yˆ cos ϕ (4-61)

ex.25. 一個質點的速率為 v( r ,θ ,ϕ ) = ( r sin θ tan ϕ )2,若經查該質點的運


動是在 z = 3 平面做逆時針圓周運動,則當位置的方向角

4-25
⎛ π 2π ⎞
(θ ,ϕ ) = ⎜ , ⎟ 時計算其速度,用球座標與直角座標表出。
⎝4 3 ⎠
解:圓運動速度方向是沿切線,所以球座標 v = vϕˆ = v( r ,θ ,ϕ )ϕˆ 。
π z z 3
z = 3, θ = ⇒r= = = =3 2
4 cos θ ⎛ π⎞ 1
cos ⎜ ⎟ 2
⎝4⎠
所以該處的瞬時速率

⎛ π 2π ⎞
v( r ,θ ,ϕ ) = v ⎜ 3 3, , ⎟
⎝ 4 3 ⎠
⎛ π ⎞ ⎛ 2π ⎞ ⎤ ⎛
2 2
⎡ 1 ⎞ 81
= ⎢3 3 sin ⎜ ⎟ tan ⎜ ⎟ ⎥ = ⎜ 3 3 × ( − 3) ⎟ =
⎣ ⎝ 4 ⎠ ⎝ 3 ⎠⎦ ⎝ 2 ⎠ 2

⎛ π 2π ⎞ 81 ˆ ⎛ π 2π ⎞
⇒ v ⎜ r = 3 3,θ = ,ϕ = ⎟= ϕ⎜ , ⎟
⎝ 4 3 ⎠ 2 ⎝4 3 ⎠

⎛ π 2π ⎞ ⎛ 2π ⎞ ˆ ⎛ 2π ⎞ 3 1
在直角座標 ϕˆ ⎜ , ⎟ = − xˆ sin ⎜ ⎟ + y cos ⎜ ⎟ = − xˆ − yˆ
⎝4 3 ⎠ ⎝ 3 ⎠ ⎝ 3 ⎠ 2 2

⎛ π 2π ⎞
而且點 ⎜ 3 3, , ⎟ 的直角座標為
⎝ 4 3 ⎠
⎛π ⎞ ⎛ 2π⎞ ⎛ −1 ⎞ − 3 3
x = r sin θ cos ϕ = 3 3 sin ⎜ ⎟ cos ⎜ ⎟ = 3 3⎜ ⎟=
⎝4⎠ ⎝ 3 ⎠ ⎝2 2 ⎠ 2 2
⎛ π ⎞ ⎛ 2π ⎞ ⎛ 3 ⎞ 9
y = r sin θ sin ϕ = 3 3 sin ⎜ ⎟ sin ⎜ ⎟ = 3 3 ⎜ ⎟=
⎝4⎠ ⎝ 3 ⎠ ⎝2 2 ⎠ 2 2
z=3

⎛ π 2π ⎞ ⎛3 3 9 ⎞ 81 ⎛ 3 1⎞
v ⎜ 3 3, , ⎟ ⇒v⎜ , ,3 ⎟ = ⎜ − xˆ − yˆ ⎟ .
⎝ 4 3 ⎠ ⎝2 2 2 2 ⎠ 2 ⎝ 2 2⎠

以上兩個例子都只討論只有一個圓座標分量的向量,in general, 向量

ˆ r + θˆ Aθ + ϕˆ Aϕ ⇔ A( r ) = xA
A( r ) = rA ˆ x + yA
ˆ y + zA
ˆ z (4-61)

若已知球座標的分量 ( Ar , Aθ , Aϕ ) ,如何得到直角座標的

( Ax , Ay , Az ) ?

4-26
⎧ Ax = xˆ ⋅ A( r ) = ( xˆ ⋅ rˆ ) Ar + ( xˆ ⋅ θˆ ) Aθ + ( xˆ ⋅ ϕˆ ) Aϕ
⎪⎪
⎨ Ay = yˆ ⋅ A( r ) = ( yˆ ⋅ rˆ ) Ar + ( yˆ ⋅ θˆ ) Aθ + ( yˆ ⋅ ϕˆ ) Aϕ (4-62)

⎪⎩ Az = zˆ ⋅ A( r ) = ( zˆ ⋅ rˆ ) Ar + ( zˆ ⋅ θ ) Aθ + ( zˆ ⋅ ϕˆ ) Aϕ
ˆ
由式(4-59)─(4-61)
rˆ = xˆ sin θ cos ϕ + yˆ sin θ sin ϕ + zˆ cosθ (4-59)
θˆ = xˆ cosθ cos ϕ + yˆ cosθ sin ϕ − zˆ sin θ (4-60)
ϕˆ = − xˆ sin ϕ + yˆ cos ϕ (4-61)
⎛ xˆ ⋅ rˆ = sin θ cos ϕ , xˆ ⋅ θˆ = cosθ cos ϕ , xˆ ⋅ ϕˆ = − sin ϕ . ⎞
⎜ ⎟
⇒ ⎜ yˆ ⋅ rˆ = sin θ sin ϕ , yˆ ⋅ θˆ = cosθ sin ϕ , yˆ ⋅ ϕˆ = cos ϕ . ⎟ (4-63)
⎜⎜ ⎟⎟
⎝ ˆ
z ⋅ ˆ
r = cos θ , z ⋅ θ ˆ = − sin θ , ˆ
z ⋅ ϕˆ = 0.

⎛ Ax ⎞ ⎛ sin θ cos ϕ , cosθ cos ϕ , − sin ϕ . ⎞ ⎛ Ar ⎞ ⎛ Ar ⎞


⎜ ⎟ ⎜ ⎟ ⎜ ⎟
⇒ ⎜ Ay ⎟ = ⎜ sin θ sin ϕ , cos θ sin ϕ , cos ϕ . ⎟ ⎜ Aθ ⎟ ≡ M RS ⎜ Aθ ⎟ (4-64)
⎜ ⎟
⎜A ⎟ ⎜ ⎟⎜ A ⎟ ⎜A ⎟
⎝ z ⎠ ⎝ cosθ , − sin θ , 0. ⎠⎝ ϕ ⎠ ⎝ ϕ⎠

其中 M SR 為由球座標分量轉為直角座標分量的轉換矩陣,且行列式
−1
det M SR =1, 表示反矩陣存在,then M SR 就是將直角座標分量轉為球座

標分量之轉換矩陣。其實嚴格講 ,(4-64)式還不是最終的表示,因為
轉換完的直角
座標,應該全部以 x, y, z 表出,這裡保留用 θ ,ϕ 只是為了簡潔方便。
−1
習題 2: Find M SR

習題 3. 用 x,y,z 表出(a)sin θ . (b) cos θ . (c) sin ϕ . (d) cos ϕ .


x2 + y 2 z
Ans. (a) sin θ = . (b) cos θ = .
x2 + y2 + z2 x2 + y2 + z2
y x
(c) sin ϕ = . (d) cos ϕ = .
x2 + y2 x2 + y 2

習題 4. 用上面結果將 M SR 用 x,y,z 表出.

Ex.26. Given a field A( r ,θ ,ϕ ) = 2 rˆ + 3θˆ − ϕˆ in spherical coordinates


find the field in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直角座標).

4-27
解:這裡的 A( r ,θ ,ϕ ) 不因其三個分量都是常數而只是「一個」向量,

而是一 vector field,這是因為 rˆ,θˆ,ϕˆ 都不是定值而與 θ ,ϕ 有關而,如

果 A( r ,θ ,ϕ ) 表示,則單位向量所對應的角度 θ ,ϕ 必須要標定。所以

⎛ Ax ⎞ ⎛ sin θ cos ϕ , cos θ cos ϕ , − sin ϕ . ⎞ ⎛ 2 ⎞


⎜ A ⎟ = ⎜ sin θ sin ϕ , cosθ sin ϕ , cos ϕ . ⎟ ⎜ 3 ⎟
⎜ y⎟ ⎜ ⎟⎜ ⎟
⎜A ⎟ ⎜ ⎟ ⎜ −1 ⎟
⎝ z ⎠ ⎝ cosθ , − sin θ , 0. ⎠⎝ ⎠
⎛ Ax ⎞ ⎛ (2sin θ + 3cosθ )cos ϕ + sin ϕ ⎞
⇒ ⎜ Ay ⎟ = ⎜ (2sin θ + 3cos θ )sin ϕ − cos ϕ ⎟
⎜ ⎟ ⎜ ⎟
⎜A ⎟ ⎜ θ − θ ⎟
⎝ z⎠ ⎝ 2cos 3sin ⎠
習題 5: Draw a diagram to show in the cylindrical coordinates
(a) ρˆ = xˆ cos ϕ + yˆ sin ϕ . (b) ϕˆ = − xˆ sin ϕ + yˆ cos ϕ . (c) zˆ = zˆ .
習題 6: use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由柱座標分量轉為直角座標分
量的轉換矩陣
⎛ Ax ⎞ ⎛ Aρ ⎞
⎜ A ⎟ = M ⎜ A ⎟,
⎜ y⎟ CR ⎜ ϕ ⎟
⎜A ⎟ ⎜A ⎟
⎝ z⎠ ⎝ z⎠
⎛ x −y ⎞
⎜ 2 , , 0 ⎟
x +y 2
x +y
2 2
⎛ cos ϕ , − sin ϕ , 0 ⎞ ⎜ ⎟
⎜ ⎟ ⎜ y x ⎟
M CR = ⎜ sin ϕ , cos ϕ , 0 ⎟ = ⎜ , , 0⎟。
⎜ x +y x2 + y2
2 2
⎜ 0, ⎟ ⎟
⎝ 0, 1⎠ ⎜ ⎟
⎜ 0, 0, 1⎟
⎝ ⎠
Ex.27. Express vector A = ρˆ (3cos ϕ ) − ϕˆ 2 ρ + zˆ5 in Cartesian
coordinates. Specifically the A at the position of (2, 2π / 3 , -3).

⎛ Ax ⎞ ⎛ cos ϕ , − sin ϕ , 0 ⎞ ⎛ 3cos ϕ ⎞ ⎛ 3cos ϕ + 2 ρ sin ϕ ⎞


2

⎜ ⎟ ⎜ ⎟
解: ⎜ Ay ⎟ = ⎜ sin ϕ , cos ϕ , 0 ⎟ ⎜ −2 ρ ⎟ = ⎜ 3cos ϕ sin ϕ − 2 ρ cos ϕ ⎟ ,
⎜ ⎟ ⎜ ⎟
⎜A ⎟ ⎜ ⎜ ⎟
⎝ z ⎠ ⎝ 0, 0, 1 ⎟⎠ ⎝ 5 ⎠ ⎜⎝ 5 ⎟

⎛3 ⎞ ⎛ 3 3⎞
so that A (2, 2π / 3 , -3)= xˆ ⎜ + 3 3 ⎟ + yˆ ⎜ 3 − ⎟ + zˆ5 。注意本
⎝4 ⎠ ⎝ 4 ⎠
題裡 z 座標並非一變數。

4-28
§ 4.3 Fields and its properties 場與其性質
「場 field」是什麼?凡是在「某個空間中每一點」都有定義的量
,所以「場」也稱為「點函數 point function」
就是一個「場」 。簡單的
說凡是「空間的函數」都是「場」。如果這個「空間的函數」是一個
純量 u(x,y,z),那麼 u(x,y,z)就是一個「純量場 scalar field」
,例如室內
的溫度 T(x,y,z)、一塊豬肉的密度 ρ ( x, y , z ) 、大氣中的壓力 p(x,y,z)等

都是純量場。如果這個「空間的函數」是一個向量 A( x, y, z ) ,那麼
A( x, y, z ) 就稱為「向量場 vector field」
,例如空間中的電場 E ( x, y, z ) ,
水流中的速度場 v ( x, y, z ) ,重力場 g ( x, y, z ) 等等。很顯然的不論是純量
場還是向量場,「場」在空間中的分佈通常未必是均勻的,那麼她有
什麼性質呢?例如一塊豬肉內部密度是如何變化的?水流中有沒有
漩渦?大氣中的等壓線是如何變化的?等等。那麼有沒有什麼量可以
有系統的描述各種場的分佈?有!我們在以下分別討論:

§ 4.3.1 Gradient of scalar fields 純量場的梯度


考慮一個純量場 f(x,y,z)可以視為 3 個變數 x,y,z 的函數,當變數變動為
x+dx, y+dy, z+dy 時,造成 f 的變化
∂f ∂f ∂f
df = dx + dy + dz (4-65)
∂x ∂y ∂z
由幾何意義來看上式更為具體,上式表示純量場 f (r ) 基於位置的變化
r → r + dr (或由 ( x, y , z ) → ( x + dx, y + dy , z + dz ) )所造成 f 的變動。

我們現在定義一個向量算符 vector operator ∇ (or ∇ )(讀做 del)


∂ ∂ ∂
∇ ≡ xˆ + yˆ + zˆ (4-66)
∂x ∂y ∂z

如果將 del 作用在純量場 f (r ) 上將產生出現一個新的「向量場」∇ f ,

稱為純量場「 f (r ) 的『梯度 gradient』


」:

4-29
∂f ∂f ∂f
grad ( f ) ≡ ∇f = xˆ + yˆ + zˆ (4-67)
∂x ∂y ∂z
這使得由於任意位移 dr = xdx
ˆ + ydy
ˆ + zdz
ˆ 所造成 f 的變化量

⇒ df = ∇f ⋅ dr (4-61)

1 1
ex.28. Given scalar field f ( r ) = xy 2 z and g ( r ) = = ,
x2 + y2 + z2 r
(a) find the value of f ( r ) and ∇f at point P(2, 1,-1).
解: f (2,1, −1) = 2 ×12 × ( −1) = −2 .
∂ ∂ ∂
∇f = xˆ ( xy 2 z ) + yˆ ( xy 2 z )+zˆ ( xy 2 z )
∂x ∂y ∂z
= xˆ ( y 2 z ) + yˆ ( x 2 yz )+zˆ( xy 2 )
∇f (2,1, −1) = xˆ ( −1) + yˆ (2 × −2)+zˆ(2) = − xˆ − 4 yˆ+2zˆ
(b) find the value of g ( r ) and ∇g at the point. P.
1 1
解: g (2,1, −1) = =
22 + 1 + 1 6
∂ ∂
∇g = xˆ ( x 2 + y 2 + z 2 )−1/2 + yˆ ( x 2 + y 2 + z 2 )−1/2
∂x ∂y

+zˆ ( x 2 + y 2 + z 2 )−1/2
∂z
− xxˆ − yyˆ − zzˆ
⇒ ∇g = 2 + +
( x + y 2 + z 2 )3/2 ( x 2 + y 2 + z 2 )3/2 ( x 2 + y 2 + z 2 )3/2
−( xxˆ + yyˆ + zzˆ ) OR − r OR − rˆ
= 2 = 3 = 2
( x + y 2 + z 2 )3/2 r r
−(2 xˆ + yˆ − zˆ ) −2 xˆ − yˆ + zˆ
⇒ ∇g (2,1, −1) = =
63/2 6 6
由 ∇g 看到一個粉常用的結果就是

1 − r OR − rˆ
∇ = 3 = 2 (4-62)
r r r
順便比較一下
∂ 2 ∂ ∂
∇r = xˆ ( x + y 2 + z 2 )1/2 + yˆ ( x 2 + y 2 + z 2 )1/2+zˆ ( x 2 + y 2 + z 2 )1/2
∂x ∂y ∂z
( xxˆ + yyˆ + zzˆ ) r
= 2 = = rˆ (4 − 63)
(x + y + z )
2 2 1/2
r
4-30
(c) what is the angle between ∇f (2,1, −1) and ∇g (2,1, −1) .
−2 xˆ − yˆ + zˆ
解: ∇f (2,1, −1) ⋅∇g (2,1, −1) =( − xˆ − 4 yˆ+2zˆ )⋅
6 6
2+4+2 4
= = =| ∇f (2,1, −1) | | ∇g (2,1, −1) | cosθ
6 6 3 6
4 +1 +1 21
= 1 + 16 + 4 cos θ = cosθ
63 6
⎛4 2 ⎞
θ = cos −1 ⎜ ⎟ = 0.777 rad .
⎝ 3 7 ⎠
要注意,隨然 ∇ 有向量的性質,但是他並不是一個真的向量。真

實向量 A 與純量 f ( r ) 的乘法滿足交換率,i.e., Af ( r ) = f ( r ) A ,但是

∇f ≠ f ∇ ,因為
∂f ∂f ∂f
∇f ( r ) = xˆ + yˆ + zˆ 是一個向量函數,而
∂x ∂y ∂z

⎛ ∂ ∂ ∂ ⎞
f ( r ) ⎜ xˆ + yˆ + zˆ ⎟ 是一個算符(operator)

⎝ ∂x ∂y ∂z ⎠
若 ∇ 要與向量場 A 作用,由於 ∇ 與 A 都具有向量的性質,先看「內積」

⎛ ∂ ∂ ∂ ⎞
⇒ ∇ ⋅ A = ⎜ xˆ + yˆ + zˆ ⎟ ⋅ ( xA
ˆ x + yA
ˆ y + zA
ˆ z)
⎝ ∂x ∂y ∂z ⎠
⎛ ∂ ∂ ∂ ⎞ ⎛ ∂ ∂ ∂⎞
= ⎜ xˆ + yˆ + zˆ ⎟ ⋅ xA
ˆ x + ⎜ xˆ + yˆ + zˆ ⎟ ⋅ yA
ˆ y
⎝ ∂x ∂y ∂z ⎠ ⎝ ∂x ∂y ∂ z ⎠
⎛ ∂ ∂ ∂⎞
+ ⎜ xˆ + yˆ + zˆ ⎟ ⋅ zA ˆ z
⎝ ∂ x ∂ y ∂z ⎠
∂A ∂A ∂A ∂A ∂A ∂A
= xˆ ⋅ xˆ x + xˆ ⋅ yˆ y + xˆ ⋅ zˆ z + ⋅⋅⋅ = x + y + z
∂x ∂y ∂z ∂x ∂y ∂z
∂Ax ∂Ay ∂Az
∇⋅ A = + + (4-64)
∂x ∂y ∂z

上式中的 ∇ ⋅ A 是向量場 A 的一個重要的性質,稱為 A 的「散度」,詳

細的內容在後面會仔細討論。這裡引進 ∇ ⋅ A 主要是要表明:∇ 是個「算


符」
,表示一個運算,不是一個真實的向量!只是在「直角座標」裡,

4-31
因為單位向量 xˆ , yˆ , zˆ 是常數,不受微分的作用,以致 ∇ 表現得好像也

是個一般的向量一樣。事實上真實向量和 ∇ 間的「內積」就不滿足交
換率:
∂ ∂ ∂
A ⋅ ∇ = Ax + Ay + Az = an operator ≠ ∇ ⋅ A (4-65)
∂x ∂y ∂z

這也使得任意向量場 A( r ) 因位置變動 r → r + dr 而產生的變化,由於


A( x, y, z ) 也是 3 個變數 x,y,z 的函數,可以寫為

∂A ∂A ∂A
dA = dx + dy + dz = ( dr ⋅ ∇ ) A (4-66)
∂x ∂y ∂z

ex.29. (a)Given field A = xxy


ˆ − yˆ 2 x + zyz
ˆ 2 , find ∇ ⋅ A at point (1,-1,2)

∂ ( xy ) ∂ (2 x ) ∂ ( yz 2 )
解: ∇ ⋅ A = + + = y + 2 yz
∂x ∂y ∂z

∇ ⋅ A (1,−1,2) = −1 + 2( −1)2 = 3 。

∂x ∂y ∂z
(b) find ∇ ⋅ r 解: ∇ ⋅ r = + + =3
∂x ∂y ∂z
* 梯度的意義
由(4-67)可以看到「f 的梯度 ∇f 」

是一個由「純量場 f」衍生出的向量
場,由(4-26)也可以看出 ∇f 扮演類

似「變化率」的角色。
空間中將相同值 f ( r ) =f1 的點連
起來就得到一個 f ( r ) =f1 的「等值面」。如 Fig.36,考慮純量場 f( r )的
相鄰兩個等值面,各對應定值 f = f1 , 與 f = f1 + df , df > 0 , P1 點在 f1

等值面上,相鄰兩點 P2、P3 在 f1 + df 等值面上,而向量 P1 P2 = dn = eˆn dn

過 P1 點垂直於 f1 等值面。 P1 P3 = d = eˆ d 與 eˆn dn 夾角為 α 。由於不

論 P1 → P2 或 P1 → P3 ,f 的變化量都是 df, 但因距離 dn 係兩等值面最


4-32
df df
短的距離,d > dn 所以 P1 → P2 或 P1 → P3 造成的「變化率」 > ,
dn d
df df
而過 P1 點的最大變化率為 ,換言之,向量 eˆn 為過 P1 點垂直於
dn dn
f1 等值面且指向最大「增加率」的方向。 現在要證明
df
eˆn = ∇f 。 (4-67)
dn
考慮 P1 → P3 造成的 f 值的變化率,

df df dn df df
= = cos α = eˆn ⋅ eˆl
dl dn dl dn dn
df df
⇒ df = eˆn ⋅ eˆl dl = eˆn ⋅ dl
dn dn
df
和(4-61)式 df = ∇f ⋅ dr 相比,即可得證 eˆn = ∇f 。所以可以知道
dn
空間純量場 f ( r ) 中任一點處的向量 ∇f 必「垂直」於「通過該點的 f
的等值面」且指向 f 值最大「增加率」的方向,| ∇f ( r ) |就是 f 在 r 點
的最大增長率。可以進一步定義等值面的「法線 normal」方向為
∇f
nˆ = 。 (4-68)
∇f

結論:給定一個純量場 f( r ),在每一點 r 可以定義一個稱做「梯度」


的向量 ∇f ,∇f 垂直於過 r 點的 f 等值面且指向最 f 大增加率的方向。

∇f 的方向也定義了 f 等值面的法線方向。

Ex.30. 考慮一個 2D 的 scalar field

f ( x, y ) = y 2 − x ,計算該場在 (0, 2 ) 的梯度與

法線方向。
∂f ∂f
解: ∇f = xˆ + yˆ = − xˆ + 2 yyˆ
∂x ∂y

−iˆ + 2 2 ˆj −iˆ + 2 2 ˆj
∇f (0, 2) = −iˆ + 2 2 ˆj , ⇒ nˆ(0, 2) = = 。
1+ 8 3

4-33
q q
ex.31. 點電荷 q 置於原點,其產生電位為V ( r ) = ,求負梯度 −∇
r r
−3
q q ∂ q −q
解: = ⇒ = ⋅ 2 x( x + y + z )
2 2 2 2

r x2 + y 2 + z 2 ∂x r 2
q −(ixˆ + ˆjy + kz
ˆ) r rˆ
⇒ −∇ = − q 3
= q = q 2 (點電荷的電場?)
r r r3 r
1 1
note, ∇ → ∞,∵ → ∞ ,是不定值,是因為 r = 0 處為最大值,
r r =0 r r =0
「增加率」的方向無法確定。
1
ex.32 置一熱源於原點,空間溫度分佈為 T ( r ) = , 求溫度的梯度。
( r + 2)
x −r
∂T ( r ) r r − rˆ
解: = ⇒ ∇T ( r ) = = ,此處的負號表示梯
∂x ( r + 2) 2
( r + 2) 2
( r + 2)2

度指向熱源,因為距熱源越遠溫度越低。 note, ∇T ( r = 0) 為不定值,

因在最頂點「增加率」的方向無法確定。

Ex.33. 地圖上山脈的等高線上各點的垂直方向由梯度決定。現有一座
山是橢球 x 2 + 4 y 2 + ( z + 1)2 = 2 在 x-y 平面上方的
部分。求地圖上這座山等高線的梯度。

解: 山高 h = z = 2 − x 2 − 4 y 2 − 1 所以等高線為橢

圓 x 2 + 4 y 2 = 2 − (h + 1)2 ,梯度

− ( xx
ˆ + yˆ4 y )
∇h = xˆ

∂x
( )
2 − x 2 − 4 y 2 − 1 + yˆ

∂y
( )
2 − x2 − 4 y2 − 1 =
2 − x2 − 4 y 2
所以自山腳( h=0 )登山,若由 (0,1/2) 開始 ∇h(0,1 / 2) = −2 yˆ 但若由

( − 2 ,0) 開始爬山 ∇h( − 2,0) = 2 xˆ ,可見 ∇h(0,1 / 2) > ∇h( − 2 ,0) 。這表

示由 y-軸登山,山勢較陡所以「梯度」比由 x-軸登山為大。這也更
清楚瞭解「梯度」的幾何意義。

4-34
§ 4.3.2 Divergence 散度與 Curl 旋度
在(4-66) 我們建立了一個直角座標 vector operator 「del」,
∂ ∂ ∂
∇ ≡ xˆ + yˆ + zˆ (4-66)
∂x ∂y ∂z
若與向量場 A 做「內積」與「外積」就建構了 A 的「散度」與「旋度」
∂A ∂A ∂A
散度: div A ≡ ∇ ⋅ A = x + y + z = a scalar (4-69)
∂x ∂y ∂z

⎧ xˆ yˆ zˆ

⎪curl A = ∇ × A = ∂ x ∂ y ∂ z = a vector

旋度: ⎨ Ax Ay Az (4-70)

⎪ = xˆ ⎛ ∂A z − ∂A y ⎞ + yˆ ⎛ ∂A x − ∂A z ⎞ + zˆ ⎛ ∂A y − ∂A x ⎞
⎜ ∂y ⎜ ⎟

⎩ ⎝ ∂z ⎟⎠ ⎝ ∂z ∂x ⎠ ⎜⎝ ∂x ∂y ⎟⎠

這裡定義的只是「散度」與「旋度」所謂「操作型的定義」
,告訴我
們如何計算的式子,事實上她們都具有重要的物理意義,我們在後面
會討論。

ex.34. A = xy
ˆ − yx
ˆ 求其散度與旋度

∂y ∂x
解: ∇ ⋅ A = − +0 = 0
∂x ∂y

xˆ yˆ zˆ
∇ × A = ∂ x ∂ y ∂ z = xˆ 0 − yˆ 0 + zˆ( −2) = −2 zˆ
y −x 0

右圖示意了本向量場的分佈,看得出像個漩渦,也看到算出的旋度
≠ 0 ,看來旋度表現的應該是向量場「旋轉的程度」
。事實上,我們在
後面會看到「旋度」表現的就是是向量場在空間各點「旋轉的程度」

本題的向量場在每一點的旋轉程度都一樣。

4-35
Ex.35 A = xx
ˆ + yy ˆ ( = r ) 求其散度與旋度
ˆ + zz

解: ∇ ⋅ A = ∇ ⋅ r = 3
xˆ yˆ zˆ
∇× A = ∂x ∂ y ∂z = 0
x y z

由場分佈的示意圖可以看出,本向量場是自原點向外射出,好似在原

,但是 ∇ ⋅ A = 3 為一個常數表示好像到
點有一個場線的「源頭 source」
處都有 source。同時旋度為 0 也可以配合本場並無旋轉的形象。事實
「散度」表現的就是是向量場在空間各點產生「場線」的 source,
上,

記得靜電學裡的庫倫定律 ∇ ⋅ E = ρ / ε 0 :電場的散度就是「電荷密度」

(電場的 source)!前一題的向量場看來對應的場線是封閉的所以沒有
source,這也對應了其散度=0。不過一個向量場的散度、旋度究竟是
多少,應該詳細的計算,場分佈圖形有時候不是那麼容易看的清楚。
* 兩個 useful identities (恆等式)

(a) ∇ × ( ∇f ) = 0 curl of a grad = 0


(b) ∇ ⋅ ( ∇ × A ) = 0 div of a curl = 0
xˆ yˆ zˆ
pf. (a) ∇ × ( ∇f ) = ∂ x ∂y ∂z
∂x f ∂y f ∂z f

= xˆ ( ∂ 2yz f − ∂ 2yz f ) − yˆ ( ∂ 2xz f-∂ 2zx f ) + zˆ ( ∂ 2xy f − ∂ 2yx f ) = 0

這個結果與真實的向量外積 ( A × A = 0 )有相似之處,但是這只是特
例,要記得 ∇ 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向量。

xˆ yˆ zˆ
∇ × A = ∂ x ∂ y ∂ z = xˆ ( ∂ y Az − ∂ z Ay ) − yˆ ( ∂ x Az − ∂ z Ax ) + zˆ ( ∂ x Ay − ∂ y Ax )
Ax Ay Az
∇ ⋅ ( ∇ × A ) = ∂ xy Az − ∂ xz Ay − ∂ xy Az + ∂ yz Ax + ∂ xz Ay − ∂ yz Ax = 0

4-36
(
此結果與真實的向量運算有相似之處 B ⋅ ( B × A ) = 0,∵ (B × A) ⊥ B , )
但是這仍只是特例,因為我們可由下列例子 A ⋅ ( ∇ × A ) ≠ 0 看出事實上
∇ 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向量。
Ex.36. A = xy
ˆ − yx
ˆ + zx
ˆ
xˆ yˆ zˆ
∇× A = ∂x ∂y ∂ z = xˆ 0 − yˆ1 + zˆ( −2)
y −x x
A ⋅ ( ∇ × A) = x − 2 x = − x ≠ 0

* 面積元素向量
物理上時常會遇到面積分,例如電通量、磁通
量等等。考慮一個面積元素 ds,定義「面積的
方向」為其「法線方向」並定義面積元素向量
ds ≡ aˆn ds (4-71)

要注意的是 (1) 如果 ds 是一個「封閉面


closed surface」
(即有裡、外之分)的一部
份則 aˆn 定義為「由內向外」。(2) 如果 ds

是一個「開放面 opened surface」(即分不


出裡、外)的一部份,那麼 ds 必被其邊緣
(一個封閉的曲線 C)所包圍,這樣在定
出 ds 的方向之前,要先定義「邊緣曲線」
C 的方向,再由右手定則定義 aˆn 的方向。

既然面積已為一個向量,就可以寫為分量表示。以直角座標
ds = xds
ˆ x + yds
ˆ y + zds
ˆ z (4-72)

那麼這些分量 dsx, dsy, dsz 會是什麼?既然 dsx 的方向是 x̂ ,就表示 dsx


是躺在 y-z 平面上,所以 dsx 的兩邊是 dy 與 dz ⇒ dsx = dydz 。依此類

4-37
推 dsy 的方向是 ŷ ,所以躺在 x-z 平面 ⇒ ds y = dxdz …可以得知

dsx = dydz , ds y = dxdz , dsz = dxdy . (4-73)

不過要注意,在寫面積元素時,要看討論的面實際
是什麼面,上式的三個分量有可能會是負的,例如
左圖,座落在第一象限的立方體的 A 面方向就在 − x̂
方向,A’面在 − ŷ ,A”面在 − ẑ 方向。寫面積元素最
好是先把討論的面的方向搞清楚,把 ± 號寫在單位向量前面,那麼分
量就都用+的即可。其實面積元素、體積元素都可以由位移元素看出
dr = xdx
ˆ + ydy
ˆ + zdz
ˆ
dx, dy, dz, 是沿著 xˆ , yˆ , zˆ 方向的長度,所以面積元素分量的兩邊長度就
是由其中兩個組成,而體積的三邊也就是三個垂直方向的長度。

⇒ dV = dx dy dz and ds x , y , z = dydz, dxdz, dxdy. (4-74)

這個概念在其他的座標系統也成立,我們可以方便的寫出面積元素!
Recall 柱座標的位移向量元素
cylindrical coordinate: dr = d ρρˆ + ρ dϕϕˆ + dzzˆ (4-48)
ds = ρˆ dsρ + ϕˆ dsϕ + zds
ˆ z (4-75)

dsρ 躺在 ϕ − z 平面、 dsϕ 在 ρ − z 平面、 dsz 在 ρ − ϕ 平面

⇒ dsρ = ρ dϕ dz, dsϕ = d ρ dz, dsz = d ρ ⋅ ρ dϕ = ρ d ρ dϕ (4-76)

上面的結果,畫個圖看看吧!球座標的位移向量元素:

ˆ + θˆ( rdθ ) + ϕˆ ( r sin θ )dϕ


Spherical coordinate: dr = rdr (4-56)

ˆ r + θˆdsθ + ϕˆ dsϕ
ds = rds (4-77)

⇒ dsr = rdθ ⋅ r sin θ dϕ , dsθ = dr ⋅ r sin θ dϕ , dsϕ = rdθ ⋅ dr. (4-78)

4-38
* 向量場 A( r ) 在 S 面上的「面積分(surface integral)
」or「flux」
如左圖,若有一「平面」S 且其上有「均勻」

場 B 分佈,則通過 S 面的通量就是

Φ B = B ⋅ nS
ˆ

但考慮一任意「非均勻」向量場 A( r ) 在空間分佈,選取任意曲面 S,

探討 A( r ) 在 S 上之通量。若 ds 為 S 面上的面積元素,在趨近於 0 的

小面積 ds 上 A 可視為均勻,所以通過 ds 之通量為 d Φ = A( r ) ⋅ ds ,則 S


面之總通量為

Φ = ∫ A ⋅ ds = ∫ A ⋅ nds
ˆ = ∫ A cos ϕ da
S S S

∫ ( Ax dax + Ay da y + Az daz )
OR
= (4-75)
S
稱為 A 在 S 面上的「面積分」或「通量 flux」

上圖所繪就是一個任意面上分割出許多小面積,舉出三個位置的通
量,有+-與 0。如果 S 面是為一「封閉面」則面積分寫為

∫ S A ⋅ ds (4-76)

4-39
ex.37. Given A = xyz
ˆ + yx ˆ 2 ,計算通量 ∫ A ⋅ ds 。
ˆ yz + zx
S

S 面為在第一象限邊長=1 的立方體表面。封閉面!
解:立方體分為前、後,右、左,上、下六個面分開算 1.前面(x=1)

方向 + x̂ : ∫ A ⋅ ds = ∫ A ⋅ xdydz
ˆ = ∫ Ax dydz
前 前 前

1 1 1 1 1
= ∫ yzdydz = ∫ ydy ∫ zdz = ⋅ =
前 0 0 2 2 4

2.後面(x=0)方向 − x̂ : ∫ A ⋅ ds = ∫ A ⋅ (-xˆ )dydz =-∫ Ax dydz


後 後 後

1 1 -1 1 -1
= − ∫ yzdydz − ∫ ydy ∫ zdz = ⋅ =
後 0 0 2 2 4
3. 右面(y=1)方向 + ŷ : ∫ A ⋅ ds = ∫ A ⋅ ŷdxdz = ∫ Ay ( y = 1)dxdz
右 右 右

1 1 1 1 1
= ∫ x ( y = 1) zdxdz = ∫ xdx ∫ zdz = ⋅ =
右 0 0 2 2 4

4. 左面(y=0)方向 -yˆ:∫ A ⋅ ds = ∫ A ⋅ ( − y)
ˆ dxdz =-∫ Ay ( y = 0)dxdz
左 左 左

= ∫ x ( y = 0) zdxdz = 0

5. 上面(z=1)方向 + ẑ : ∫ A ⋅ ds = ∫ A ⋅ ẑdxdy = ∫ Az (z = 1)dxdy


上 上 上

1 1 1 1
= ∫ x 2 dxdy = ∫ x 2 dx ∫ dy = ⋅ 1 =
上 0 0 3 3
6. 下面(z=1)方向 -zˆ:∫ A ⋅ ds = ∫ A ⋅ (-z)
ˆ dxdy =-∫ Az (z = 0)dxdy
下 下 下

-1 1 1 1 1
= - ∫ x 2 dxdy = = ∫ x 2 dx ∫ dy = ⋅ 1 =
下 3 0 0 3 3
1 −1 1 1 −1 1
∫ S A ⋅ ds =六個面的和= ( 4 + 4
) + ( + 0) + ( + ) = 。
4 3 3 4

ex.38. Given A = xyz


ˆ + yx ˆ ,計算通量 ∫ A ⋅ ds ,S 為圓 x 2 + y 2 = a 2
ˆ z + zxy
S

在第一項限的部分,方向選為 + ẑ 。 y = a 2 − x 2

4-40
a a2 − x2 a4
解: ∫ A ⋅ ds = ∫ A ⋅ zdxdy
ˆ = ∫ Az dxdy = ∫ xydxdy = ∫ xdx ∫
0 0
ydy =
8
S S S S
a
Ex.39. In cylindrical coordinate Given A = ρˆ + zbz
ˆ ,where a, b are
ρ
constants. Find ∫ S A ⋅ ds over the surface of a
closed cylinder about z-axis specified by
z = ±3, ρ = 2 .
解:S 分為上、下與周邊三面
∫上 A ⋅ ds = ∫上 A ⋅ ẑdsz = ∫上 Az (z = 3)d ρ ⋅ ρ dϕ
= ∫ 3bd ρ ⋅ ρ dϕ = 3b ⋅ π 22 = 12π b

∫下 A ⋅ ds = ∫下 A ⋅ (-z)ˆ d ρ ⋅ ρ dϕ
= - ∫ Az (z = -3)d ρ ⋅ ρ dϕ = 3b ⋅ π 22 = 12π b

周邊 ds = ρˆ ( ρ dϕ dz )
⇒ ∫ A ⋅ ds = ∫ A ⋅ ρˆ (ρ dϕ )dz = ∫ Aρ (ρ dϕ )dz
周 周 周
a 2π 3
= ∫ Aρ (ρ dϕ )dz = ∫ (ρ dϕ )dz=a ∫ dϕ ∫ dz = 12π a
周 周 ρ 0 −3

加起來 ∫ S A ⋅ ds =12π a + 24π b = 12π (a + 2b) 。


ex.40. 一點電荷 q 置於原點,計算在一個以原點為圓心 r0 為半徑的球

面上的電通量。
qrˆ q ds
解: ∫ E ⋅ ds = ∫ 4πε r
4πε 0 ∫S2
⋅ rds
ˆ =
S 0 r2
q q q
= ⋅ ∫ dΩ = ⋅ 4π =
4πε 0 S 4πε 0 ε0
ds
上式中 d Ω = 2 ,是 ds 所張開的「立體角」(solid angle)。
r

4-41
* div A and Flux 通量與散度的幾何/物理意義

∂Fx ∂Fy ∂Fz


我們運用過 ∇ 的符號來表示過散度 divF = ∇ ⋅ F = + + ,
∂x ∂y ∂z
但是也看到「散度」定義為
1
divF ( x, y , z ) ≡ lim
ΔV → 0 ΔV ∫ S
F ⋅ da = divergence of F (4-77)
about ( x , y , z )

其中 ΔV 為 S 面所包含的體積。即散
度為通量(體)密度的 0 體積極限。

( 4-77 )的定義與 ∇ ⋅ F 好像差的很


多,她們是說同一回事嗎?以下證明
這兩種「散度」的定義是等價的。如
左圖,考慮一個以點 ( x, y , z ) 為中心
的立方體,其相鄰三邊長為
Δx, Δy , Δz ,體積 ΔV = ΔxΔyΔz 。現在計算 F 在立方體的一組平行於 y-z
平面的表面 S1 與 S2 的通量,
Δx
⇒ ∫∫ F ⋅ nds ˆ = ∫∫ Fx ( x, y , z ) ds ≈ Fx ⎜⎛ x + , y , z ⎟⎞ ΔyΔz
ˆ = ∫∫ F ⋅ xds
S1 S1 ⎝ 2 ⎠
⎛ Δx ⎞ ⎛ Δx ⎞
其中 ⎜ x + , y , z ⎟ 為 S1 面中心的座標,而 ⎜ x − , y , z ⎟ 為 S2 面的中心
⎝ 2 ⎠ ⎝ 2 ⎠
Δx
ˆ = ∫∫ F ⋅ ( − xˆ ) ds = ∫∫ − Fx ( x, y, z ) ds ≈ − Fx ⎛⎜ x −
⇒ ∫∫ F ⋅ nda

, y , z ⎟ Δy Δz
S2 S2 S2 ⎝ 2 ⎠
上式中的負號來自 S2 面的方向是 − x̂ ,所以合併兩個面積分
⎡ Δx Δx ⎤
ˆ ≈ ⎢ Fx ⎛⎜ x + , y , z ⎞⎟ − Fx ⎛⎜ x − , y , z ⎞⎟ ⎥ΔyΔz
⇒ ∫∫ F ⋅ nds
S1 + S2 ⎣ ⎝ 2 ⎠ ⎝ 2 ⎠⎦
Δx Δx
Fx ⎛⎜ x + , y , z ⎞⎟ − Fx ⎛⎜ x − , y , z ⎞⎟
= ⎝ ⎠ ⎝ ⎠ Δx Δy Δz
2 2
Δx
Δx Δx
Fx ⎛⎜ x + , y , z ⎞⎟ − Fx ⎛⎜ x − , y , z ⎞⎟
= ⎝ ⎠ ⎝ ⎠ ΔV
2 2
Δx
Δx Δx
Fx ⎛⎜ x + , y, z ⎞⎟ − Fx ⎛⎜ x − , y , z ⎞⎟
ˆ ≈ ⎝ ⎠ ⎝ ⎠
1 2 2
⇒ ∫∫
ΔV S1 + S2
F ⋅ nds
Δx

4-42
當取體積向(x,y,z)點收縮至 0 時,即 as ΔV → 0 , Δx → 0 上式的近似
「 ≈ 」就成了「=」
1
ΔV →0 ΔV ∫∫
lim F ⋅ nds
ˆ
S1 + S2

Δx Δx
Fx ⎛⎜ x + , y , z ⎞⎟ − Fx ⎛⎜ x − , y , z ⎞⎟
= lim ⎝
2 ⎠ ⎝ 2 ⎠ = ∂Fx ( x, y , z ) 。
Δx → 0 Δx ∂x
Similarly, F 在立方體的一組平行於 x-z 平面的表面 S3 與 S4 的通量,

⇒ ∫∫ F ⋅ nds
ˆ = ∫∫ F ⋅ yds
ˆ = ∫∫ Fy ds
S3 S3 S3

Δy ⎞
Fy ⎛⎜ x, y + ,z⎟
⎛ Δy ⎞ ⎝ 2 ⎠
≈ Fy ⎜ x, y + , z ⎟ Δx Δz = ΔxΔy Δ z
⎝ 2 ⎠ Δy
Δy ⎞
Fy ⎛⎜ x, y − ,z⎟
ˆ = ∫∫ F ⋅ ( − yˆ ) da = ∫∫ − Fy ds ≈
⇒ ∫∫ F ⋅ nds ⎝ 2 ⎠
Δ xΔ y Δ z
S4 S4 S4
Δ y
合併 S3 與 S4 兩個面積分,並取體積向(x,y,z)點收縮至 0 時,即當
ΔV → 0, Δy → 0 上式的近似 ≈ 就成了=

⎛ Δy ⎞ ⎛ Δy ⎞
Fx ⎜ x, y + , z ⎟ − Fx ⎜ x, y − ,z⎟
⇒ ∫∫ F ⋅ nds
ˆ ≅ ⎝ 2 ⎠ ⎝ 2 ⎠ ΔV
S3 + S 4
Δ y
⎛ Δx ⎞ ⎛ Δy ⎞
Fx ⎜ x, y + , z ⎟ − Fx ⎜ x, y − ,z⎟
1 ⎝ 2 ⎠ ⎝ 2 ⎠ ∂Fy
ΔV →0 ΔV ∫∫
⇒ lim F ⋅ nds = lim
ˆ =
S3 + S 4
Δy → 0 Δy ∂y
與上面相同的作法計算 F 在立方體的一組平行於 x-y 平面的表面 S5
與 S6 的通量,我們也會得到對應的結果

⎛ Δz ⎞ ⎛ Δz ⎞
Fz ⎜ x, y , z + ⎟ − Fx ⎜ x, y , z − ⎟
ˆ ≅ ⎝
2 ⎠ ⎝ 2 ⎠
⇒ ∫∫ F ⋅ nds ΔV
S5 + S 6
Δz
⎛ Δz ⎞ ⎛ Δz ⎞
Fz ⎜ x, y , z + ⎟ − Fx ⎜ x, y, z − ⎟
1
ˆ = lim ⎝ 2 ⎠ ⎝ 2 ⎠ ∂Fz
⇒ lim
Δ V → 0 ΔV ∫∫
S5 + S6
F ⋅ nds
Δz → 0 Δ z
=
∂z

所以合併立方體的 6 個面積分

4-43
⇒ ∫ F ⋅ nds
S
ˆ = ∫∫
S1 + S2
F ⋅ nds
ˆ + ∫∫
S3 + S 4
F ⋅ nds
ˆ + ∫∫
S5 + S 6
F ⋅ nds
ˆ

1 ∂Fx ∂Fy ∂Fz


ΔV → 0 Δ V ∫
⇒ lim F ⋅ ˆ
nds = + + = div F = ∇ ⋅ F . (4-78)
∂x ∂y ∂z
在此我們得證這兩種「散度」的定義是等價的。只是(4-77)的定義
充分的表現出「散度」的幾何/物理意義;他從通量著手。由於場線
出自於 source(ex.電場源自於點電荷)
,所以在點(x,y,z)必須有向量場

F 的 source 存在才能使得當面積縮到 0 時仍具有非 0 的通量,所以


「散

度」表現向量場 F 的 source 在這個定義之下是很清楚的。當然在計算

「散度」時我們不必那麼麻煩,用 divF = ∇ ⋅ F 就好了。

Ex.41. 計算 F = xx
ˆ 2 + yxy
ˆ + zyz
ˆ 的散度
∂F ∂Fy ∂Fz
解: x = 2 x , =x , = y ⇒ div F = 2x + x + y = 3x + y
∂x ∂y ∂z
ρ ∂E ∂E y ∂E z
recall 在靜電學 ∇ ⋅ E = = x + + 。
ε 0 ∂x ∂y ∂z

* 散度定理 Divergence Theorem


若任意封閉面(又稱為「高斯面」)S 所包圍的
體積為 V 則

∫ S
A ⋅ ds = ∫ ∇ ⋅ Adτ
V
(4-79)

pf. 我們先將體積分割成 N 個小盒子,考慮相鄰的兩個小盒子 1, 2。

兩小盒子的共用面面積 S0,當 S0 是為 1 號盒子的一部份時其方向為


n̂1 ,但若當為 2 號盒子的表面時其方向為 nˆ2 = − nˆ1 ,如此在 S0 分別做

4-44
1, 2 盒子的面積分後

∫∫S0
A ⋅ ds1 + ∫∫ A ⋅ ds2
S0

= ∫∫ F ⋅ nˆ1ds + ∫∫ F ⋅ nˆ2 ds = ∫∫ F ⋅ nˆ1ds − ∫∫ F ⋅ nˆ1ds = 0


S0 S0 S0 S0

所以若求場 A 在 1, 2 盒子的總通量時,交界面是沒有貢獻的,總通量
就只有「外面積」才有貢獻。如此,我們計算 N 個小盒子的總通量
時,所有的內部共用面都得 0,只剩下「外表面」的貢獻了。當 N → ∞
時所有小盒子的「總外表面」就與 S 面重合了,所以所有小盒子通量
的總和就等於 S 面的通量:
N
⇒ lim ∑ ∫ A ⋅ ds = ∫ A ⋅ ds
N →∞ Si S
i =1
現在我們做 N 個小盒子的總通量
N
⎛ 1 N

∑∫ A ⋅ ds = ∑ ⎜
i =1 ⎝ ΔVi
∫ A ⋅ ds ⎟ ΔVi
i =1
Si Si

當 N → ∞ ⇒ ΔVi → 0 並用 dv 表示體積元素
N
⎛ 1 N

lim ∑ ∫ A ⋅ ds = lim ∑ lim ⎜ ∫ A ⋅ ds ⎟ ΔVi
N →∞ N →∞ ΔVi →o ΔV
i =1
Si
i =1 ⎝ i Si

N
= lim ∑ ( ∇ ⋅ A ) ΔVi = ∫ ( ∇ ⋅ A ) dv
N →∞ V
i =1

⇒ ∫ A ⋅ da = ∫ ( ∇ ⋅ A ) dv QED
S V

所以得證散度定理,上式中我們用了散度的(4-77)式定義。要分辨

清楚, ∇ ⋅ A 是向量場 A 在空間中「某一點」的性質( ΔV → 0 )而「散


度定理」說的是一個「有限體積」的性質。

ex.42. 給定 A ( x, y , z ) = xx
ˆ + yy
ˆ + zz
ˆ = r 計算在

半徑 R=1 的球的上半球加底面的通量。

4-45
解: ⇒ ∫ S
A ⋅ da = ∫ A ⋅ rda
ˆ + ∫ ( )
A ⋅ − kˆ da
上半球面 底面

= ∫ A ⋅ rda
ˆ + ∫ A ⋅ ( − zˆ ) dxdy
上半球面 底面

= ∫
上半球面
r ⋅ rds − ∫
底面
zdxdy = ∫
上半球面
rds − 0 = ∫ ds = 2π ⋅12 = 2π

底面的通量=0 是因為 A 的 z 分量 Az=z 在底面的值為 0。


也可以用散度定理更快的得出結果:

∵∇⋅ A = ∇⋅r = 3

1 4π 3
∫V ∇ ⋅ Adτ = 3∫V dτ = 3 ⋅ ⋅
2 3
⋅ 1 = 2π

ex.43.高斯定律的微分形式積
由 Gauss’ law 的積分形式,用散度定理得出其
qin 1
∫ ρ ( x, y, z ) dv
ε 0 ∫V
E ⋅ ds = =
S ε0
ρ
⇒ ∫ S
E ⋅ ds = ∫ ∇ ⋅ Edv = ∫
V V ε
0
dv

上式最後的等式對「任意形狀」V 都成立,所以兩者的被積函數相等:
ρ
對於空間每一點: ∇ ⋅ E = (4-80)
ε0
ex.44. Use 第一象限的單位力方體 check the divergence
theorem using the function A = y 2 xˆ + (2 xy + z 2 ) yˆ + 2 yzzˆ .
∂( y 2 ) ∂ ∂ (2 yz )
解: ∇ ⋅ A = + (2 xy + z 2 ) + = 2( x + y )
∂x ∂y ∂z
1 1 1 1 1 1
and ∫
V
∇ ⋅ Adv = 2 ∫ ∫∫
0 0 0
( x + y )dxdydz = 2 ∫ dz ∫ dy ∫ ( x + y )dx
0 0 0
1 1 1 1
= 2 ∫ dz ∫ ( + y )dy = 2 ⋅ = 1
0 0 2 2
1 1 1
面積分 ∫∫ A ⋅ ds = ∫∫ A ⋅ xdydz

ˆ

= ∫ dz ∫ y 2 dy =
0 0 3

4-46
1 1 −1
∫∫ A ⋅ ds = ∫∫ A ⋅ (− xˆ )dydz = −∫ dz ∫ y dy =
2

後 後
0 0 3
1 1
∫∫ A ⋅ ds = ∫∫ A ⋅ ydxdz
右 右
ˆ = ∫ dz ∫ (2 xy + z 2 )dx
0 0

∵y =1 1 1 1 4
= ∫ 0
dz ∫ (2 x + z 2 )dx = ∫ dz (1 + z 2 ) =
0 0 3
1 1
∫∫ A ⋅ ds = ∫∫ A ⋅ (− yˆ )dxdz = − ∫ dz ∫ (2 xy + z )dx
2
0 0
左 左
∵y =0 1 1 1 −1
= − ∫ dz ∫ z 2 dx = ∫ dz (1 + z 2 ) =
0 0 0 3
1 1 ∵z =1 1 1
∫∫ A ⋅ ds = ∫∫ A ⋅ zdxdy
上 上
ˆ = ∫ dx ∫ 2 yzdy =
0 0 ∫0
dx ∫ 2 ydy = 1
0

1 1 ∵z =0

∫∫ A ⋅ ds = ∫∫ A ⋅ − zdxdy
下 下
ˆ = − ∫ dx ∫ 2 yzdy = 0
0 0

前、後、右、左、上、下六個面積分合併=1= ∫ ∇ ⋅ Adv . QED


V

ex.45. Continuity Equation 連續方程式


考慮某些「東西」的流動(物質、電荷…)
,在時刻 t 時在點(x,y,z)
的 密 度 為 ρ = ρ ( x, y , z , t ) 並 具 有 速 度

v = v ( x, y , z, t )。在時刻 t 時在體積 V 內的總量為

∫∫∫ ρ ( x, y, z, t ) dτ
這樣,體積 V 內東東的時變率為
d ∂ρ
∫∫∫ ρ ( x, y , z, t ) dτ = ∫∫∫ ( x, y , z, t ) dτ
dt ∂t
注意:體積分後的時間全微分,移入積分內要改為偏微分。這個東東
在表面的「流率 flow rate」可表為

R = ∫∫ ρ v ⋅ nds
ˆ
S

若體積內的物料無法自生自滅,那麼體積內物料的變化必經由表面的
流出、流入所造成
∂ρ
⇒ ∫∫∫ dτ = − ∫∫ ρ v ⋅ nds
∂t
由散度定理
4-47
∂ρ
ˆ = ∫∫∫ ∇ ⋅ ( ρ v ) dτ = − ∫∫∫ dτ
∫∫ ρ v ⋅ nds
S
∂t
∂ρ
⇒ = −∇ ⋅ ( ρ v ) ≡ −∇ ⋅ J
∂t
∂ρ

+∇⋅ J = 0 (4-81)
∂t
(4-81) 即 continuity equation,其中 J = ρ v 為「物流密度」
,ex.如果 ρ

是電荷密度, J 就是電流密度。(4-81)是物質守恆的結果,只對體
積內無 source(生成)or drain(消滅)的東東成立。

ex.46. Given a vector field A = − yeˆx + xeˆ y .(a) Find

∇ ⋅ A . (b)如圖一個金字塔狀的 5 面體高 2 ,底邊長

1。計算 A 在整個金字塔表面(封閉面)的總通量。
∂ ∂
解:(a) ∇ ⋅ A = (− y ) + ( x) = 0
∂x ∂y
(b) 金 字 塔 的 表 面 面 積 元 素 ds 不 好 寫 , 所 以 用 散 度 定 理

⇒ ∫ A ⋅ da = ∫ ( ∇ ⋅ A ) dv =0. ∇ ⋅ A 表示 A 沒有 source 所以對封閉面而


S V

言,有多少場線進入,就有多少出去,所以總通量=0.

習題 7. With position vector r , for an arbitrary volume V that is


1
3 ∫S
bounded by surface S show that r ⋅ ds = V

習題 8. 已知一靜電場為 E = λ ( xyz
ˆ + yxz
ˆ + zxy
ˆ ) ,運用 Gauss’ law

試求包含在半球 x 2 + y 2 + z 2 = R 2 , z ≥ 0 裡的總電荷。 Ans: 0.

習題 9. (a) given F ( r ) = xf
ˆ ( x ) + yf
ˆ ( y ) + zf
ˆ ( −2 z ) , show that divF is

zero at point (c, c, -c/2). (b) given G ( r ) = xf


ˆ ( x, z ) + yg
ˆ ( x, z ) + zh
ˆ ( x, y ) ,

show that ∇ ⋅ G ( r ) = 0 .

4-48
習題 10. Find the normal vector n̂ for the surfaces (a) z = 2-x-y. ans:

ˆ + zzˆ . (c) z = x2+y2.


( xˆ + yˆ + zˆ ) / 3 . (b) z = (1-x2)1/2. ans: xx

ans: ( −2 xxˆ − 2 yyˆ + zˆ ) / 1 + 4 z .


習題 11. Show that the unit vector normal to the plane ax+by+cz =d is

given by ± ( axˆ + byˆ + czˆ ) / a 2 + b2 + c 2 .

* 圓柱座標與球座標的 ∇ (del)
考慮一純量場在直角座標為 u ( x, y , z ) 在圓柱座標表為 u ( ρ , φ , z ) 。

再考慮因位移 r → r + dr 所造成 u ( ρ , φ , z ) 的變化:


∂u ∂u ∂u
du = dρ + dϕ + dz = ∇u ⋅ dr = ∇u ⋅ ( ρˆ d ρ + ϕρ ˆ )
ˆ dϕ + zdz
∂ρ ∂ϕ ∂z
= ⎡⎣ ρˆ ( ∇u ) ρ + ϕˆ ( ∇u )ϕ + zˆ ( ∇u ) z ⎤⎦ ⋅ ( ρˆ d ρ + ϕρ ˆ )
ˆ dϕ + zdz
= ( ∇u ) ρ d ρ + ( ∇u )ϕ ρ dϕ + ( ∇u ) z dz

∂u 1 ∂u ∂u
⇒ ( ∇u ) ρ = , ( ∇u )ϕ = , ( ∇u ) z =
∂ρ ρ ∂ϕ ∂z
∂u 1 ∂u ∂u
⇒ ∇u = ρˆ + ϕˆ + zˆ
∂ρ ρ ∂ϕ ∂z
∂ 1 ∂ ∂
∇ = ρˆ + ϕˆ + zˆ (4-82)
∂ρ ρ ∂ϕ ∂z
1 ∂ ∂
注意 ∇ 的 ϕ -分量( )不是像直角座標裡單純的 ,所以不要笨笨
ρ ∂ϕ ∂ϕ
的就把直角座標的形式硬套上去用!我們也可以從「因次分析」來
看:∇ 因為是對空間的微分所以每一項的因次必須是「長度分之一」

∂ ∂ ∂
運算 and 都是「長度分之一」而「單純的 」是沒有單位的,
∂ρ ∂z ∂ϕ
1 ∂
所以要 才 OK。
ρ ∂ϕ
由於圓柱座標裡的單位向量除了 ẑ 之外 ρˆ (ϕ ) 與 ϕˆ (ϕ ) 都不是常

4-49
數,所以在微分時不可以與微分運算交換,而要考慮微分的作用,所

以在「圓柱座標」寫「散度」 ∇ ⋅ F ( ρ ,ϕ , z ) 也和直角座標不一樣:

⎛ ∂ 1 ∂ ∂ ⎞
∇ ⋅ F = ⎜ ρˆ + ϕˆ + zˆ ⎟ ⋅ ( ρˆ Fρ + ϕˆ Fϕ + zFˆ z)
⎝ ∂ρ ρ ∂ϕ ∂z ⎠
∂ 1 ∂
= ρˆ ⋅ ( ρˆ Fρ + ϕˆ Fϕ + zF ˆ z ) + ϕˆ ⋅ ( ρˆ Fρ + ϕˆ Fϕ + zF
ˆ z)
∂ρ ρ ∂ϕ

+ zˆ ⋅ ( ρˆ Fρ + ϕˆ Fϕ + zFˆ z)
∂z
∂ ∂
因為 ρˆ = ρˆ (ϕ ) , ϕˆ = ϕˆ (ϕ ) 所以做 and 時 ρˆ , ϕˆ 可視為常數
∂ρ ∂z
∂F 1 ⎡ ∂ρˆ ∂F ∂ϕˆ ∂F ⎤ ∂F
⇒ ∇ ⋅ F = ρ + ϕˆ ⋅ ⎢ Fρ + ρˆ ρ + Fφ + ϕˆ ϕ ⎥ + z
∂ρ ρ ⎣ ∂ϕ ∂ϕ ∂ϕ ∂ϕ ⎦ ∂z
還記得 d ρˆ = ϕˆ dϕ , dϕˆ = − ρˆ dϕ ,所以
∂ρˆ ∂ϕˆ
= ϕˆ , = − ρˆ ⇒
∂ϕ ∂ϕ
∂F F 1 Fϕ ∂Fz 1 ∂ 1 Fϕ ∂Fz
∇⋅F = ρ + ρ +
∂ρ
+
ρ ρ ∂ϕ ∂z ρ ∂ρ
= ( ρ Fρ ) +
ρ ∂ϕ ∂z
+ 。(4-83)

在球座標寫 ∇ 也會遇到相似的問題,其根源就是球座標 ( r,θ ,ϕ ) 裡

的 θ ,ϕ 的因次並非長度,而三個單位向量 rˆ,θˆ,ϕˆ (表為 eˆi )都是( θ ,ϕ )

的函數,以致
∂ ∂ ∂ ∂
( eˆi f (θ ,ϕ ) ) ≠ eˆi f (θ ,ϕ ) 且 ( eˆi f (θ ,ϕ ) ) ≠ eˆi f (θ ,ϕ ) .
∂θ ∂θ ∂ϕ ∂ϕ
所以 ∇ 也不似在直角座標那麼簡單。我們不在這裡推導,而是給出一
個歸納的、統一的三個座標的結果。還記得對每一個座標 ui , i = 1,2,3,

座標的變化 dui 與造成的長度變化 d i

d i = hi dui , i = 1, 2,3 (4-84)


其中 hi 為對應的度量係數(metric coefficient).

4-50
1 ∂ 1 ∂ 1 ∂
∇ ≡ eˆu1 + eˆu2 + eˆu3 (4-85A)
h1 ∂u1 h2 ∂u2 h3 ∂u3

座標 度量係數
u1 , u2 , u3 h1 , h2 , h3 ∇ / grad/ del
直角 ∂ ∂ ∂
∇ ≡ xˆ + yˆ + zˆ
x, y, z 1, 1, ,1 ∂x ∂y ∂z

ρ, ϕ, z 1, ρ , 1 ∂ 1 ∂ ∂
圓柱 ∇ ≡ ρˆ + ϕˆ + zˆ
∂ρ ρ ∂ϕ ∂z

r, θ , ϕ 1, r, r sin θ ∇ = rˆ

+ θˆ
1 ∂
+ ϕˆ
1 ∂
球 ∂r r ∂θ r sin θ ∂ϕ

(4-85B)
梯度/gradient/ ∇V /grad(V) 散度/divergence/ ∇ ⋅ A /div( A)
直 ∂V ∂V ∂V ∂Ax ∂Ay ∂Az
∇ V = xˆ + yˆ + zˆ ∇⋅ A = + +
∂x ∂y ∂z ∂x ∂y ∂z

1 ∂ 1 ∂Aϕ ∂Az
∇⋅ A =
ρ ∂ρ
( ρ Aρ ) + +
ρ ∂ϕ ∂z
圓 ∂V 1 ∂V ∂V
∇V = ρˆ + ϕˆ + zˆ ∂A A 1 ∂Aϕ ∂Fz
∂ρ ρ ∂ϕ ∂z = ρ + ρ + +
柱 ∂ρ ρ ρ ∂ϕ ∂z

1 ∂ 2
∇⋅ A = ( r Ar )
r 2 ∂r
球 ∂V 1 ∂V 1 ∂V
∇V = rˆ + θˆ + ϕˆ ∂ 1 ∂Aϕ
∂r r ∂θ r sin θ ∂ϕ +
1
(sin θ ⋅ Aθ ) +
r sin θ ∂θ r sin θ ∂ϕ

(4-86)

1 −eˆr − r '
Ex.47. Using spherical coordinate show that ∇ = , where
| r − r ' | | r − r ' |2
∇ 是作用在 r ,而 eˆr − r ' 是向量 r − r ' 方向的單位向量。
解:let r ' lies in z-axis so that the angle between r and r ' is just θ ,

4-51
( )
1 1 −1/2
⇒ = = r 2 − 2 rr 'cos θ + r '2
|r −r '| ( r − r ') ⋅ ( r − r ')
∂ 2 1 ∂ 2
( ) ( )
1 −1/2 −1/2
∇ = rˆ r − 2rr 'cos θ + r '2 + θˆ r − 2rr 'cos θ + r '2
|r −r '| ∂r r ∂θ
−1 2
( )
−3/2
= rˆ r − 2rr 'cos θ + r '2 (2r − 2r 'cos θ )
2
−1 2
( )
−3/2
+θˆ r − 2 rr 'cos θ + r '2 (2 rr 'sin θ )
2
−( r − r 'cos θ ) ˆ − r 'sin θ − rr
ˆ r '( rˆ cos θ − θˆ sin θ )
= rˆ + θ = +
| r − r ' |3 | r − r ' |3 | r − r ' |3 | r − r ' |3
− r + r ' zˆ − r + r ' −( r − r ') −eˆr − r '
= = = = . QED
| r − r ' |3 | r − r ' |3 | r − r ' |3 | r − r ' |2
證明最後我們用到 zˆ = rˆ cos θ − θˆ sin θ ,而 r ' = r ' zˆ ,因為我們選了 r ' 是
躺在 z-軸。
Ex.48. For arbitrary scalar field f ( r ) and vector field A( r ) ,證明恆等式

∇ ⋅ ( fA) = ∇f ⋅ A + f ∇ ⋅ A (4-87)
解: fA = xfA
ˆ x + yfA
ˆ y + zfA
ˆ z
∂ ∂ ∂
⇒ ∇ ⋅ ( fA) = ( fAx ) + ( fAy ) + ( fAz )
∂x ∂y ∂z
∂f ∂A ∂f ∂A ∂f ∂A
= Ax + f x + Ax + f y + Ax + f z
∂x ∂x ∂y ∂y ∂z ∂z
∂f ∂f ∂f ⎛ ∂A ∂A ∂A ⎞
= Ax + Ay + Az + f ⎜ x + y + z ⎟
∂x ∂y ∂z ⎝ ∂x ∂y ∂z ⎠
= ∇f ⋅ A + f ∇ ⋅ A QED

習題 12. 一個位於原點的電偶極,電偶極矩= p = pzˆ 。已知其在遠處


p cos θ p
的電位為 . 試證該處的電場強度為 E = ( rˆ2 cos θ + θˆ sin θ )
4πε 0 r 2 4πε 0 r 3
(已知 E = −∇V )。並請計算 ∇ ⋅ E =?
cos2 ϕ
習題 13. 給定一向量場 D = rˆ 3 ,現有兩個球心在原點的同心球,
r
內球半徑 R=1,外球 R=2。(a)求面積分 ∫ D ⋅ ds ,S 為同心球殼的表
S

面(有內、外兩個面)(b)求體積分 ∫ ∇ ⋅ Ddv ,V 為兩同心球之間的


V
區域。本題也是來 check 散度定理的。Ans: −π

4-52
* The Laplacian operator ∇ 2 ≡ ∇ ⋅ ∇
在直角座標可以用直接作用得到
∂ 2u ∂ 2u ∂ 2u
∇ u ≡ ∇ ⋅ ∇u = 2 + 2 + 2 。
2
(4-88)
∂x ∂y ∂z
圓柱座標:
1 ∂ ⎛ ∂u ⎞ 1 ∂ 2 u ∂ 2 u
∇ u ≡ ∇ ⋅ ( ∇u ) =
2
ρ + + (4-89)
ρ ∂ρ ⎜⎝ ∂ρ ⎟⎠ ρ 2 ∂ϕ 2 ∂z 2
球座標
1 ∂ ⎛ 2 ∂u ⎞ 1 ∂ ⎛ ∂u ⎞ 1 ∂ 2u
∇ u = 2 ⎜r ⎟+ ⎜ sin θ ⎟+
2
(4-90)
r ∂r ⎝ ∂r ⎠ r 2 sin θ ∂θ ⎝ ∂θ ⎠ r 2 sin 2 θ ∂ϕ 2

習題 14: verify (4-89) and (4-90).

p cos θ
習題 15. Given a dipole potential V= , find −∇2V .
4πε 0 r 2

§ 4.3.3 Line integral and curl A 線積分與與旋度的物理意義


* 線積分/路徑積分
考慮一曲線 C 通過兩點 Pi ( xi , yi , zi ) 與

Pf ( x f , y f , z f ),現有一向量場 A( x, y , z ) 定義在

C 所在的空間,若 ds 為 C 上位於(x,y,z)點的

( d = td
「路徑元素」 ˆ 方向沿該處切線)而

A( x, y , z ) 為路徑元素 d 處的場值,則沿 C 經歷各點所做積分


→ → f
∫C
A⋅ d = ∫ Ad cos ϕ = ∫ A cos ϕ d
C i
C (4-91)

稱為向量場 A( x, y , z ) 沿路徑 C 自 pi 至 pf 的「線積分」


「或「路徑積分」

積分裡 A 取值的點侷限在路徑 C 上面。若為一個「封閉路徑」


,則對
C 的線積分也稱做「環路積分 closed contour integral」
,記做

∫ A⋅ d
C
。 (4-92)

4-53
物理量「做功」是最標準的線積分之一:力 F 自 x = a 至 x = b「沿線」
x 軸做功
b
W= ∫ F ⋅ dx = ∫ Fx ( x )dx 。 (4-93)
a

質點在力場 F ( r ) 裡走一條曲線 C,則力場做功

W = ∫ F ⋅d 。 (4-94)
C

還記得,如果 F ( r ) 是所謂「保守力」則上式只與始末點有關,而與

路徑無關。但如果 F ( r ) 是所謂「非保守力」則做功與確實的路徑 C
有關。
現考慮一質點在空間運動的位置 r 落在由曲線 C
描述的路徑,則質點的位移元素與曲線 C 的路徑元

素相同 d = dr .若空間有向量場 A 分佈,則 A 在 C 的


路徑積分以直角座標表示為
→ → → →

∫C
A⋅ d = ∫ A⋅ d r = ∫ ( Ax dx + Ay dy + Az dz )
C C
(4-95)

上式中的 x, y, z 的積分限由 C 決定。


Ex.49. A = xx
ˆ 2 + yy
ˆ 2 + zz
ˆ 2 ,選定一路徑 C 為曲線

y 2 = x 由 (0,0,0) 到 (2, 2,0) 的部分。求 ∫ A ⋅ d


C

解:∵ d = xdx
ˆ + ydy
ˆ
2 2
∫C
A ⋅ d = ∫ ( x 2 dx + y 2 dy ) = ∫ x 2 dx + ∫
C 0 0
y 2 dy
2
= (4 + 2 )
3
1
或由 y 2 = x ⇒ 2 ydy = dx ⇒ y 2 dy = xdx
2
2 1 2
⇒ ∫ A⋅ d = ∫ (x + x )dx = (4 + 2)
2
C 0 2 3

4-54
ex.50. f ( x, y , z ) = xy
ˆ − yx
ˆ . Do ∫ C
f ⋅ d 其中的路徑 C 為一逆時針三角
形,如圖。
解:∵ 路徑全部在 x-y 平面, d = td
ˆ = xdx
ˆ + ydy
ˆ

⇒ ∫ C
f ⋅ d = ∫ f x dx + f y dy = ∫ ydx − xdy
C
C

由於在 C1 上 y = 0 及 dy = 0 所以 ∫C = 0 。又由於在
1

C3 上 x = 0 及 dx =0,所以 ∫C = 0 。所以只剩下 C2 可
3

⎧x = 1 − y
能有貢獻,由 C 2 的方程式:x + y =1 ⇒ ⎨
⎩y = 1− x
0 1
0 1 x2 y2
⇒ ∫ C2
ydx − xdy = ∫
1
(1 − x )dx − ∫ (1 − y )dy = ( x − ) − ( y − ) =-1.
0 2 1 2 0

∫ C
f ⋅ d =-1


ˆ ,如右圖,do ∫ f ⋅ d ,其
ˆ 2 − yxy
ex.51. f ( x, y , z ) = xx
C

中路徑 C 為第一象限的逆時針 1/4 圓弧.

解:∵ 全部在 x-y 平面, d = xdx


ˆ + ydy
ˆ

∫C
f ⋅ d = ∫ x 2 dx − xydy
C

由於在 C 上, x = R cos ϕ ⇒ dx = − R sin ϕ dϕ


y = R sin ϕ ⇒ dy = R cos ϕ dϕ
π /2
⇒ ∫
C
x 2 dx − xydy = ∫
0
R 2 cos2 ϕ ( − R sin ϕ )dϕ − R 2 sin ϕ cos ϕ ⋅ R cos ϕ dϕ

π /2 −2 R 3
= −2 R ∫ cos ϕ sin ϕ dϕ =
3 2
0 3
又路徑為圓周一部份,所以適合用極座標表示

d = ϕˆ Rdϕ ,又由左圖將 xˆ , yˆ 拆解(投影)到 rˆ,ϕˆ

xˆ = rˆ cos ϕ − ϕˆ sin ϕ , yˆ = rˆ sin ϕ + ϕˆ cos ϕ

4-55
∫C
(
f ⋅ d = ∫ ( rˆ cos ϕ − ϕˆ sin ϕ ) x 2 − ( rˆ sin ϕ + ϕˆ cos ϕ ) xy ⋅ ϕˆ Rdϕ
C
)
= ∫ − sin ϕ x 2 Rdϕ − (cos ϕ ) xyRdϕ
C
π /2
=∫ − sin ϕ ( R cos ϕ )2 Rdϕ − (cos ϕ ) R 2 cos ϕ sin ϕ Rdϕ
0
π /2 −2 R 3
= −2 R 3 ∫ cos2 ϕ sin ϕ dϕ = 。這也驗證了散度定理。
0 3

* Path Independence 路徑獨立性


Ex.52. 證明庫倫力為「保守力」 :考慮
電荷 q0 位於原點及電荷 q 位於
→ → 1 qq0 ∧
r = ( x, y , z ) ,q 受力 F = u,
4πε 0 r 2
求庫侖力作功。因為球形對稱,所以
r → qq r
用球座標。由 uˆ = rˆ = ⇒ F = 0 3
r 4πε 0 r
庫侖力由 P1 至 P2 做功為
P2 →
0 rˆ ⎡
P2 qq
ˆrdθ + ϕˆ r sin θ dϕ ⎤ = P2 qq0 dr
∫P1 F ⋅ d C = ∫P1 4πε 0 r 2 ⎣
⋅ ˆ
rdr + θ ⎦
C
∫P1 4πε 0 r 2
qq r 2 dr qq 1 1
= 0 ∫ 2 = 0 ( − ) ,for all C.
4πε 0 r1 r 4πε 0 r1 r2
所以庫侖力兩點間做功與路徑無關 ⇒ 保守力。

對於「保守力 conservative force」 Fc 自 p1 經


由兩條不同的路徑 C1 與 C2 到達 p2
→ → →

∫c1
Fc ⋅ d = ∫ Fc ⋅ d =- ∫
c2 −c2
Fc ⋅ d

→ → →
⇒ ∫ c1
Fc ⋅ d + ∫
−c2
Fc ⋅ d = ∫ Fc ⋅ d =0 (4-96)

對於任何「封閉路徑」保守力做功為 0,反之若
→ →
對任一封閉路徑 ∫ F ⋅ d ≠ 0 則兩點之間的做功與路徑有關, F 為「非

保守力」。

4-56
* 旋度 curl/ ∇ × A 的幾何/物理意義
我們在(4-70)式已經看過旋度的計算方式,但旋度另有其意義的

/λ 2
ˆ 0 e− y
ex.53. 給定向量場 v = yv
2
,左圖為場的分佈

xˆ yˆ zˆ

curl v = ∂ x ∂y ∂ z , = xˆ ⋅ 0 − yˆ ⋅ 0 + zˆ ⋅ 0 = 0
/λ 2
v0 e− y
2
0 0

∂ ∂
我們用了簡寫 ∂ x ≡ , ∂ y ≡ ,... 。可以看出這個場裡沒有「漩渦」。
∂x ∂y
但是有無「漩渦」有時也不是那麼明顯可以看出的,請見下一個例子。


/λ 2
ˆ 0 e− x
Ex.54. 給定向量場 v = yv ,計算其旋度 ∇ × v 。
2


解:向量場 v 畫在右邊,你看得出有無漩渦?
先計算旋度

xˆ yˆ zˆ ∂
= zˆ v0 e− x / λ
2 2

curl v = ∂ x ∂y ∂z ∂x
/λ 2
v0 e− x
2
0 0 = − zˆ v 2 xe− x2 /λ 2 ≠ 0, for x ≠ 0
0


v 的旋度在大部分的地方不為 0 且隨位置而不同,但是你看得出這個
向量場裡有「漩渦」?其實,要檢驗一個向量場裡有無「漩渦」有一
個很物理的方法:就是放一個小「螺旋槳」
(左圖)
在場內,將軸朝各個方向測試一
下,如果有「漩渦」的話,這個
小「螺旋槳」就會轉動。右圖就是將「螺旋槳」的
軸平行於 z 軸且放在 x > 0 的地方,就可以看出左
邊的 v 場比右邊的強,造成螺旋槳順時針轉動 ⇒ curl v // − ẑ for x > 0.
但如果放在 x = 0 的地方就會看到左、右兩端的 v 場強度相同,而且

4-57
curl v = 0. 「螺旋槳」放在 x < 0 的地方,就可以看出右邊的 v 場比左

邊的強,造成螺旋槳逆時針轉動,這完全符合 curl v // + k̂ 的結果。

* 環路積分與旋度 curl 的物理意義


「旋度」除了 ∇ × F 之外
如同「散度」一樣,
還有一個物理意義更清楚的定義,這個定義由
「線積分」說明。如圖考慮做「逆時針」長方形
路徑 C1 的一個「環路積分」,C1 面平行於 x-y 平
面。由 z-軸看下去,環路 C1 可以分為可以分為
下 CB、上 CT、右 CR、左 CL 4 部分,

∫ C
A⋅ d =
→ → → →


CB
A⋅ d + ∫ A⋅ d + ∫ A⋅ d + ∫ A⋅ d
CT CL CR

Δy
分別計算。由於 CB 的中點座標為 ( x, y − , z)
2
→ → Δy

CB
A⋅ d = ∫ A⋅ xdx
ˆ = ∫ Ax dx ≈ Ax ( x, y −
CB CB 2
, z ) Δx
Δy
similarly, 由於 CT 的中點座標為 ( x, y + , z)
2
→ → Δy

CT
A⋅ d = ∫ A⋅ ( − xdx
CT
ˆ ) = − ∫ Ax dx ≈ − Ax ( x, y +
CT 2
, z ) Δx

合併 CB 與 CT
⎡ Δy Δy ⎤
→ − ⎢ Ax ( x, y + , z ) − Ax ( x, y − , z )⎥
⎣ ⎦ Δx Δy

2 2
A⋅ d = (4-97)
CB +CT Δy

由 C1 所圍的面積 ΔS = ΔxΔy
⎡ Δy Δy ⎤
→ − ⎢ Ax ( x, y + , z ) − Ax ( x, y − , z )⎥
1 ⎣ ⎦,
ΔS ∫CB +CT
2 2
A⋅ d = (4-98)
Δy

所以當取極限 C1 收縮到中心(x,y,z)時, ΔS 收縮到 0,i.e.,

4-58
1 → ∂Ax
ΔS ∫CB +CT
lim A⋅ d =− (4-99)
Δs → 0 ∂y

Similarly, with CR 的 d = ydy


ˆ ,CL 的 d = − ydy
ˆ ,可得
Δx Δx
1 → Fy ( x + , y , z ) − Fy ( x − , y, z )

ΔS ∫CL +CR
A⋅ d = 2 2 (4-100)
Δx

同樣的,當取極限 C1 收縮到中心(x,y,z)時 ΔS 收縮到 0

1 → ∂Ay
ΔS ∫CL +CR
lim A⋅ d = (4-101)
Δs → 0 ∂x
最後合併 CB、CT、CR、CL 為 C1

1 → ∂Ay ∂Ax
lim
Δs → 0 Δ s ∫ C1
A⋅ d =
∂x

∂y
= zˆ ⋅ (∇ × A) = (∇ × A) z (4-102)

注意 C1 的方向就是在 ẑ !上式的重要
意義是當向量場 A 在一個以點(x,y,z) 為
中心,
「方向為 ẑ 」的面積元素的「邊界」
所做的環路積分得到的就是 A 在(x,y,z)
處旋度的 z-分量。明顯的,只有當 A 在
(x,y,z)附近有 x-y 平面上的「漩渦」那麼 C1 的環路積分才不會為 0!
Similarly, 取一個逆時針繞著(x,y,z)的平行於 x-z 平面的長方形環路 C2
(左圖)做環路積分,再取極限將 C2 收縮到(x,y,z)就會得到
1 → ∂Ax ∂Az
lim
Δ s → 0 Δs ∫ C2
A⋅ d =
∂z

∂x
= yˆ ⋅ (∇ × A) = (∇ × A) y (4-103)

注意到 C2 所包圍的面積方向就在 ŷ。到

現在我們應該已經很有經驗了,若取一
個逆時針繞著(x,y,z)的平行於 y-z 平面
的長方形環路 C3(左圖)做環路積分,
再取極限將 C3 收縮到(x,y,z)就會得到

4-59
1 → ∂Az ∂Ay
lim
Δs → 0 Δ s ∫ C3
A⋅ d =
∂y

∂z
= xˆ ⋅ (∇ × A) = (∇ × A) x . (4-104)

能把(4-103)與(4-104)變出來的同學,我們有優待!綜合以上,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若取一個以點(x,y,z)為中心的任意環路 C(其
n

所包圍的面積方向在 n̂ )則
∧ → 1 →
Δ s → 0 Δs ∫
n⋅ curl A = lim A⋅ d , (4-105)
Cn

明顯的,當 n̂ = x̂ 或 ŷ 或 ẑ 時,我們可以重複(4-102)到(4-104)的

結果。(4-70)式的行列式所定義的旋度在此看見其幾何/物理意義。
至此,
「旋度」的「漩渦」形象應該已經很清楚了:只有在(x,y,z)點附
近的小圈圈上有「漩渦」, A 在小圈圈做的環路積分才會有值,這個
值就是向量場 A 的「旋度」在小圈圈面積方向的分量。

* Stoke’s 定理
考慮一個開放面 S,被其「有方向的」邊界 C 圈住(bounded by),則
→ → →

∫ (∇× A) ⋅ ds = ∫ A⋅ d (4-106)
S
C
pf. 先將 S 面分割為 N 個多邊形,這會使得邊界變成一個「折線」形

成的環路 P,環路 P 會隨著分割的多邊形個數的增多而越加近似於原


「光滑的」邊界 C。現考慮相鄰的
兩個多邊形的線積分,由於共用邊
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相鄰兩個多
邊形線積分的和只剩「外邊界」
(見左圖)
。所以當把所有的多邊形的
4-60
線積分加起來時,由於只有邊界 P 不是多邊形的共用邊,所以
N → → → N ⎡ 1 → →⎤
∑∫ A⋅ d = ∫ A⋅ d ⇒ ∫ A⋅ d = ∑ ⎢ ∫C l ⎥⎥ Δsk ,
A⋅ d
k =1 Ck P P ⎣ Δsk
k =1 ⎢ k ⎦
其中 Δsk 為第 k 個多邊形的面積。取極限 N → ∞ ⇒ Δsk → 0,⇒ P → C

⎡ 1 → ⎤N ∞
A⋅ d = lim ∑ ⎢

∫ N →∞ Δ ∫ A⋅ d ⎥ Δsk = ∑ lim ⎡ nˆk ⋅ (∇ × A) ⎤ Δsk


Δs → 0 ⎣ ⎦
C Δsk →0 k =1 ⎣⎢ sk Ck ⎥⎦ k =1 k

∞ →
= ∑ lim (∇ × A) ⋅ nˆk Δsk = ∫ (∇ × A) ⋅ ds . QED.
Δsk →0 S
k =1

ex.55. 由 Ampere’s law 的積分形式導出其微分形式



解:Ampere’s law 的積分形式: ∫ B⋅ d
C
= μ0 I (4-107)

由 Stoke’s 定理及電流密度 j 的定義,上式等號兩端可寫為


→ → →
⇒ ∫
S
(∇× B ) ⋅ ds = μ0 ∫ j ⋅ ds
S

由於上面的等式對任意面 S(路徑 C)都成立,所以被積函數相等


→ → →
⇒ ∇× B = μ0 j (4-108)
此即 Ampere’s law 的微分形式。

Ex.56. Given a vector field A = − yeˆx + xeˆ y . (a) Find ∇ × A .

xˆ yˆ zˆ
解: ∇ × A = ∂ x ∂ y ∂ z = zˆ(1 − ( −1) = zˆ 2
−y x 0

(b)如圖一個金字塔狀的 5 面體高 2 ,底邊長=1。計算 ∫S (∇ × A) ⋅ ds ,


其中 S 為金字塔在 x-y 平面以上的部分,方向如同
封閉的金字塔。(運用 Stoke’s law)
解:金字塔上表面的面積元素 ds 不好寫,由 Stoke’s

4-61
→ → →
law. ∫ (∇× A) ⋅ ds = ∫ A⋅ d ,其中封閉路徑 C 就是上表面的邊界,而且
S
C

是逆時針(由 z 軸向下看)
→ 1 1 0 0

C
A⋅ d = ∫ A ⋅ xdx
ˆ + ∫ A ⋅ ydy
0
ˆ + ∫ A ⋅ xdx
ˆ + ∫ A ⋅ ydy
0
ˆ
1 1

1 1 0 0
= ∫ Ax dx + ∫ Ay dy + ∫ Ax dx + ∫ Ay dy
0 0 1 1
1 1 0 0
= ∫ − y ( = 0)dx + ∫ x( = 1)dy + ∫ − y ( = 1)dx + ∫ x( = 0)dy
0 0 1 1

= 0 +1+1+ 0 = 2 ⇒ ∫ S
(∇ × A) ⋅ ds = 2.

* 旋度與 path independence



已知保守場 Fc ,對所有封閉路徑 C, ∫ Fc ⋅ d = 0 , 由 Stoke’s 定理
C
→ → → → →

∫ Fc ⋅ d = 0 = ∫ (∇× Fc ) ⋅ ds ⇒ ∇× Fc = 0 .
C
S

這表示保守場=無旋度!反之,無旋度的場,任兩點間路徑積分與路
徑無關。

Ex.57. Given a field A = xˆ 2 xy + yx


ˆ 2 − zz
ˆ 2 . (a) Find ∇ × A . A 保守場?

xˆ yˆ zˆ
解: ∇ × A = ∂ x ∂ y ∂z
2 xy x 2 − z2

= xˆ ( ∂ y ( − z 2 ) − ∂ z x 2 ) + yˆ ( ∂ z 2 xy − ∂ x ( − z 2 ) ) + zˆ ( ∂ x x 2 − ∂ y 2 xy ) = 0

yes, A =保守場!

(b) 如左圖,由 A 到 B 做路徑積分 ∫ A ⋅ d ,路徑 C 為橢圓


C A→ B

y2
x + = 1 在 x-軸以上的部分。
2

16
解:橢圓部分的路徑元素 d 有點麻煩,但因為 A
為保守場所以 A 到 B 做路徑積分可以用 x = -1 到

1 的積分取代

4-62
B 1 1 1 ∵y =0

∫ A
A ⋅ d = ∫ A ⋅ xdx
−1
ˆ = ∫ Ax dx = ∫ 2 xydx = 0
−1 −1

* 旋度在柱座標與球座標
前面討論過 ∇ 在不同座標系的寫法,旋度也有歸納出的一致寫法:
座標 度量係數
u1 , u2 , u3 h1 , h2 , h3 ∇ / grad/ del
直角 ∂ ∂ ∂
∇ ≡ xˆ + yˆ + zˆ
x, y, z 1, 1, ,1 ∂x ∂y ∂z
圓柱 ∂ 1 ∂ ∂
∇ ≡ ρˆ + ϕˆ + zˆ
ρ, ϕ, z 1, ρ , 1 ∂ρ ρ ∂ϕ ∂z
球 ∂ 1 ∂ 1 ∂
∇ = rˆ + θˆ + ϕˆ
r, θ , ϕ 1, r, r sin θ ∂r r ∂θ r sin θ ∂ϕ

所以柱座標與球座標的旋度分別表為
ρˆ ρϕˆ zˆ
1 ∂ ∂ ∂
柱座標: ∇ × A = (4-109)
ρ ∂ρ ∂ϕ ∂z
Aρ ρ Aϕ Az

rˆ rθˆ r sin θϕˆ


1 ∂ ∂ ∂
球座標: ∇ × A = 2 (4-110)
r sin θ ∂r ∂θ ∂ϕ
Ar rAθ r sin θ Aϕ
ex.58. (a) Given the vector function A = ϕˆ sin ( ϕ /2), find ∇ × A .

rˆ rθˆ r sin θϕˆ


1 ∂ ∂ ∂
解: ∇ × A = 2
r sin θ ∂r ∂θ ∂ϕ
0 r sin(ϕ / 2) 0

4-63
1 ⎡ ⎛ r⎞ ⎛ϕ ⎞ ⎛ ϕ ⎞⎤
= ˆ
r ⎜
⎢ ⎝ 2⎠− ⎟ cos ⎜ ⎟ + r sin θϕ
ˆ sin ⎜ ⎟⎥
r 2 sin θ ⎣ ⎝2⎠ ⎝ 2 ⎠⎦

⎛ − rˆ ⎞ ⎛ ϕ ⎞ ϕˆ ⎛ϕ ⎞
=⎜ ⎟ cos ⎜ ⎟ + sin ⎜ ⎟ .
⎝ 2 r sin θ ⎠ ⎝2⎠ r ⎝2⎠
(b)如左圖,一個底面在 x-y 平面半徑=1、高=2 之圓錐。 求面積分

∫ ∇ × A ⋅ ds ,面積範圍 S 為圓錐在 x-y 平面以上


S

部分, 方向為由圓錐內向外。
→ → →
解:由 Stoke’s law ∫ (∇× A) ⋅ ds = ∫ A⋅ d , 其中路
S
C

徑 C 為 x-y 平面圓心在原點之單位圓, d = ϕˆ rdϕ = ϕˆ dϕ

⎛ϕ ⎞ ˆ 2π ⎛ϕ ⎞ π
∫ ∫0 ∫0 sin ( u ) du = − cos u |0 = 2 .
π
ϕ
ˆ sin ⎜ ⎟ ⋅ ϕ d ϕ = sin ⎜ ⎟ d ϕ = 2
C ⎝2⎠ ⎝2⎠

習題 16. 磁場 B 因為不是保守場,所以沒有對應的純量位,而對應一

個向量位 A (vector potential) ,而 B = ∇ × A 。一個磁鐵的磁偶極矩


μ0 m
m = mzˆ 被置於原點,已知在遠處的 vector potential A = ϕˆ sin θ ,
4π r 3
μ0 m
計算該處的磁場 B 。Ans: B = ( rˆ2cosθ + θˆ sin θ ) ,與電偶極遠處
4π r 3

的電場形式一致,都是偶極(dipole). 選幾個點畫一畫該處的場向量,
把磁力線描出來。

附錄:本章講義的內容有部分可以經由直接計算得出,列在附錄做為
參考。
* 用「圓柱座標」寫 ∇ × A
→ → ⎛ ∂ 1 ∂ ∂⎞
∇× A = ⎜ ρˆ + ϕˆ + zˆ ⎟ × ( ρˆ Aρ + ϕˆ Aφ + zA
ˆ z)
⎝ ∂ρ ρ ∂ϕ ∂z ⎠

4-64
因為”⋅”與” × ”都是向量間的運算,所以
∂ 1 ∂
= ρˆ ×
∂ρ
( ˆ z ) + ϕˆ ×
ρˆ Aρ + ϕˆ Aφ + zA
ρ ∂ϕ
( ρˆ Aρ + ϕˆ Aφ + zA
ˆ z)


+ zˆ ×
∂z
( ρˆ Aρ + ϕˆ Aφ + zA
ˆ z)

直接做上式微分可以得到

⎛ 1 ∂Az ∂Aϕ ⎞ ⎛ ∂A ∂A ⎞ ⎛1 ∂ 1 ∂Aρ ⎞


= ρˆ ⎜ − ⎟ + ϕˆ ⎜ ρ − z ⎟ + zˆ ⎜ ( ρ Aϕ ) −
⎝ ρ ∂ϕ ∂z ⎠ ⎝ ∂z ∂ρ ⎠ ⎝ ρ ∂ρ ρ ∂ϕ ⎟⎠

上式可以用一個行列式來表示

ρˆ ρϕˆ zˆ
→ → 1 ∂ ∂ ∂
∇× A = (A-1)
ρ ∂ρ ∂ϕ ∂z
Aρ ρ Aϕ Az

* ∇, ∇ ⋅ A, and ∇ × A in 球座標 spherical coordinate

如上圖,球座標 (r ,θ ,ϕ ) ,其中 r ∈ [0, ∞) , θ ∈ [0, π ] , ϕ ∈ [0,2π ] ,只有 r

是長度而 θ ,ϕ 為角度是用來說明方向的。三個座標的單位向量 rˆ,θˆ,ϕˆ 具


有下列性質:

4-65
⎧ rˆ = rˆ(θ ,ϕ ),

1. 如上圖 rˆ,θˆ,ϕˆ ,都不是常數,而是( θ ,ϕ )的函數: ⎨θˆ = θˆ(θ ,ϕ ),
⎪ϕˆ = ϕˆ(ϕ ).

(r ,θ ,ϕ ) 與(x,y,z)之間的轉換如下:

⎧ r = ( x 2 + y 2 + z 2 )1/2

⎧ x = r sin θ cos φ ⎪
⎪ ⎪ x2 + y2
⎨ y = r sin θ sin φ ⎨ tan θ = (A-2)
⎪ z = r cos θ ⎪ z
⎩ ⎪ y
⎪⎩ tan φ = x

2. { rˆ,θˆ,ϕˆ }形成一「歸一正交集」,i.e.,

rˆ ⋅ rˆ = θˆ ⋅ θˆ = ϕˆ ⋅ ϕˆ = 1 , r̂ ⊥ θˆ ⊥ ϕˆ

r̂ × θˆ = ϕˆ , θˆ × ϕˆ = r̂ , ϕˆ × r̂ = θˆ . (A-3)
3.可以很容易的由他們在 x,y,z 軸上的投影由直角

⎧ rˆ = xˆ sin θ cos φ + yˆ sin θ sin φ + zˆ cos θ ( A − 4a )



座標的 xˆ , yˆ , zˆ 表出 ⎨θˆ = xˆ cos θ cos φ + yˆ cos θ sin φ − zˆ sin θ ( A − 4b )
⎪ϕˆ = − xˆ sin φ + yˆ cos φ ( A − 4c )

4. drˆ = ? 由於 rˆ = rˆ(θ , φ ) ,所以由 θ ,ϕ 的變動來看

4-66
⎧⎪dθ ⇒| rˆ | dθθˆ = dθθˆ
⎨ ⇒ drˆ = θˆdθ + φˆ sin θ d φ (A-5)
⎪⎩d φ ⇒| rˆ | sin θ d φφˆ = sin θ dφφˆ
∂rˆ ˆ ∂rˆ
⇒ =θ , = sin θφˆ (A-6)
∂θ ∂φ
(A-6)的結果也可以直接由(A-4a)對 θ ,ϕ 偏微得到。

5. dθˆ =? 由於 θˆ = θˆ(θ , φ ) 所以由 θ ,ϕ 的變動來看

⎧⎪dθ ⇒| θˆ | dθ ( − rˆ ) = − dθ rˆ
⎨ ˆ θ + φˆ cosθ dφ (A-7)
⇒ dθˆ = − rd
⎪⎩d φ ⇒| θˆ | cosθ dφφˆ = φˆ cosθ dφ

∂θˆ ∂θˆ ˆ
⇒ = − r̂ , = φ cos θ (A-8)
∂θ ∂φ
請直接由(A-4b)對 θ ,ϕ 偏微的結果 check(A-8)。

6. d φˆ =?由於 φˆ (ϕ ) 躺在 x-y 平面上,變動 φ 時的方向可能不是那麼


容易看出來,所以做圖看一看

i.e., d φˆ = − rˆ(sin θ dφ ) − θˆ(cosθ dφ ) (A-9)

4-67
∂φˆ
= − rˆsin θ − θˆ cosθ
∂φ

ˆ r + θˆ Aθ + φˆ Aφ 。
7. 所有的向量 A = rA

8. 位置向量 r = rr
ˆ

可以由左圖 rˆ,θˆ,ϕˆ 三個方向的「長度


變化」輕易的看出:

9. 位移元素

ˆ + θˆrdθ + ϕˆ sin θ dφ
drˆ = rdr (A-10)

10. 體積元素
dv = dr ⋅ r sin θ dφ ⋅ rdθ

= r 2 dr sin θ dθ dφ (A-11)

11. 面積元素

dsr = ± r 2 sin θ dθ dφ , dsθ = ± r sin θ drdφ , dsφ = ± rdrdθ (A-12)

± 號表示,面的垂直方向有兩個,端看 ds 周邊的方向是如何定的。
* ∇ del: 考慮 u = u( r ,θ , φ )
∂u ∂u ∂u → →
⇒ du = dr + dθ + dφ ≡ ∇ u ⋅ d r
∂r ∂θ ∂φ

ˆ + θˆrdθ + φˆ sin θ dφ )
= ∇ u ⋅ ( rdr
→ ∂u ˆ 1 ∂u 1 ∂u
⇒ ∇ u = rˆ +θ + ϕˆ
∂r r ∂θ r sin θ ∂φ
→ ∂ ˆ1 ∂ 1 ∂
∇ ≡ rˆ +θ + ϕˆ (A-13)
∂r r ∂θ r sin θ ∂φ

4-68

ˆ r + θˆ Aθ + ϕˆ Aφ 逐項內積,加上(A-6,7,8)
直接用(A-13)與 A = rA
→ → 1 ∂ 2 1 ∂ 1 ∂Aϕ
⇒ ∇⋅ A = (r Ar ) + (sin θAθ ) + (A-14)
r ∂r
2
r sin θ ∂θ r sin θ ∂ϕ
→ ∧ ∧ ∧
(A-13)與 A = r Ar + θ Aθ + ϕ Aϕ 逐項外積,整理之後
∧ ∧ ∧
r rθ r sin θ ϕ
→ → 1 ∂ ∂ ∂
∇× A = 2 (A-15)
r sin θ ∂r ∂θ ∂ϕ
Ar rAθ r sin θAϕ

* Laplacian ∇ 2u = ∇ ⋅ ∇u
1 ∂ 2 ∂u 1 ∂ ∂u 1 ∂ 2u
∇ 2u = ( r ) + (sin θ ) + (A-16)
r 2 ∂r ∂r r 2 sin θ ∂θ ∂θ r 2 sin 2 θ ∂ϕ 2

B.推導「散度」在圓柱座標的寫法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在直角座標裡的「面積元素」可以由「位移元素」
得到

dr = idx
ˆ + ˆjdy + kdz
ˆ ⇒ da
x , y , z = dydz , dxdz , dxdy.

比照辦理,
「圓柱座標」的位移元素

⎧daρ = ( ρ d φ )dz

dr = ρˆ d ρ + φˆ( ρ dφ ) + zdz
ˆ ⇒ ⎨ daφ = d ρ dz ,
⎪da = d ρ ( ρ d φ )
⎩ z
這個結論可以輕易的由面積元素在垂直於 ρˆ ,ϕˆ , ẑ 三個方向的面積看
出。如下圖,考慮一個以 ( ρ ,ϕ , z ) 為中心的「圓柱體積元素」(cylindrical
cubiod),體積為 ΔV = ρdρΔϕΔz。現計算在 ρ̂
方向的 1,2 兩個平行面(方向各為 ± ρ̂ )的通
量:

4-69
∫∫ F ⋅ nˆds = ∫∫ F ds
S1 S1
ρ

⎛ Δρ ⎞⎛ Δρ ⎞
≅ Fρ ⎜ ρ + , ϕ , z ⎟⎜ ρ + ⎟ΔϕΔz
⎝ 2 ⎠⎝ 2 ⎠

∫∫ S2
F ⋅ nˆ ds = − ∫∫
S2
Fρ ds

⎛ Δρ ⎞⎛ Δρ ⎞
≅ − Fρ ⎜ ρ − , ϕ , z ⎟⎜ ρ − ⎟ΔϕΔz
⎝ 2 ⎠⎝ 2 ⎠

1 1 ⎡⎛ Δρ ⎞ ⎛ Δρ ⎞ ⎛ Δρ ⎞ ⎛ Δρ ⎞⎤

ΔV ∫∫ F ⋅ nˆ ds ≈
ρΔ ρ ⎢⎜ ρ + 2 ⎟ Fρ ⎜ ρ + 2 , ϕ , z ⎟ − ⎜ ρ − 2 ⎟ Fρ ⎜ ρ − 2 ,ϕ , z ⎟⎥
⎣⎝ ⎠ ⎝ ⎠ ⎝ ⎠ ⎝ ⎠⎦
S1 + S 2

1
⇒ lim
ΔV → 0 Δ V ∫∫
S1 + S2
F ⋅ nds
ˆ

1 ⎡⎛ Δρ ⎞ ⎛ Δρ ⎞ ⎛ Δρ ⎞ ⎛ Δρ ⎞⎤
= lim ⎜ ρ + ⎟ F ⎜ ρ + , φ , z ⎟ − ⎜ ρ − ⎟ F ⎜ ρ − , φ , z ⎟⎥
Δ ρ → 0 ρΔ ρ ⎢ ⎝
ρ ρ
⎣ 2 ⎠ ⎝ 2 ⎠ ⎝ 2 ⎠ ⎝ 2 ⎠⎦
1 ⎡ Δρ Δρ ⎞⎤
ρ ) Fρ ⎛⎜ ρ + ⎞ ⎛
1
= lim ⎢ ( , φ , z ⎟ − ( ρ ) Fρ ⎜ ρ − ,φ , z ⎟ ⎥
ρ Δρ →0 Δρ ⎣ ⎝ 2 ⎠ ⎝ 2 ⎠⎦
1 ∂
= ⎡ρ F ⎤
ρ ∂ρ ⎣ ρ ⎦

1 Fϕ ∂Fz
娛樂一下:用上述方式把圓柱的 ∇ ⋅ F 裡的 + 變出來。
ρ ∂ϕ ∂z

球座標的 ∇ 和 ∇ ⋅ F 也可以試試看。

補充習題
H. M. Schey,div, grad, curl, and all that, 4th edition
第二章習題 6, 8, 9, 10, 11, 14, 15, 16, 18, 19, 21, 22, 23, 25, 26, 27.
第三章習題 2, 3, 5, 6, 7, 8, 9, 10, 11, 14, 15. 17, 18, 19, 24.

4-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