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

取得(權利歸屬於主體): 原始取得: 不以他人權利為依據而取得權利


繼受取得: 以他人權利為依據而取得權利
2.喪失(權利與主體分離): 絕對喪失: 權利客觀上失去其存在
Ex. 債務清償
相對喪失: 主體變更=權利的移轉
Ex. 債權讓與
3.變更(權利型態變更): 主體變更: 債權讓與
客體變更: 所有物一部份消滅,所有權客體變更
內容變更: ex. 定期債權→不定期債權

私法: 基本原則: 普通法: 民法


特別規定: 特別法: 公司法、海商法、保險法、票據法
公法: 憲法、行政法

民法體系中各篇: 財產: 1.總則 2.債 3.物權


身分: 4.親屬 5.繼承

法例
民法總則: 權利主體: 人
對權利客體: 物
法律行為
行使權利: 期日期間
消滅時效
權利的行使

法例: 1.民事法律適用的順序: (1)法律 (2)習慣 (3)法理


習慣要成為習慣法: 一般人就同一事項,持續反
覆為同一行為
2.法律行為的方式: 要式行為: 意思表示
不要式行為: 蓋章效力等同簽名
以符號表示需有兩人簽名證明
3.決定數量的標準: 由法院決定當事人原意
無法決定時: 依文字、最低額
人: 自然人: 1.權利能力: 始於出生終於死亡
胎兒視為已出生
宣告死亡: 普通情形 7 年
80 歲以上 3 年
遭遇特別災難 1 年
2.行為能力: 完全行為能力人: 滿 20 歲的成年人
限制行為能力人: 滿 7 歲的未成年人、宣告輔助
原則: 需法定代理人事前允許
例外: 允許處分特定財產
允許獨立營業
契約行為: 事後承認亦有效
得獨立為之: 純獲法律上利益
日常生活所需
無行為能力人: 未滿 7 歲的未成年人、監護宣告
意思表示無效
非無行為能力人,無意識或精神錯亂者: 亦為無效
3.人格的保護: (1)權利的保護: 權利能力不得拋棄
(2)自由的保護: 自由不得拋棄
以不妨害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為限
(3)人格權的保護: 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4.住所: 人可以沒有住所,不可以同時有兩住所
人必有居所,可以同時有數居所
意定住所: 當事人以意思設定之住所
設定: 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地域之事實
廢止: 以廢止之意思+離去其住所之事實
法定住所: 限制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
→以法定代理人之住所為住所
住所不可考、無住所、住所不明
→以其居所為住所
在外國有住所、本國無住所
→以其在本國之居所為住所
就特定行為,當事人得
→選定居所視為住所
法人
物: 1.定義: 人力所能支配,獨立成為一體的有體物
2.種類: (1)動產: 不動產以外之物
不動產: 土地+其定著物
不動產的出產物分離前: 視為不動產的一部份
(2)主物
從物: 非主物之成分,常助主物之效用,同屬於一人者
主物的處分效力及於從物
3.天然孳息: 依物之用法所收穫的出產物
Ex. 植物的果實、動物的產物
收取權人於權力存續期間內,取得天然孳息
法定孳息: 因法律關係所得的收益
Ex. 利息、租金
收取權人於其權利存續期間內之日數,取得天然孳息

法律行為: 1.定義: 以意思表示為要素,而發生法律上效力的行為


2.要件: 成立要件: (1)需有意思表示
(2)要式行為須履行一定方式
Ex. 結婚應以書面為之
生效要件: (1)內容須可能、確定、合法
(2)行為人須有行為能力
(3)意思表示要健全
意思表示有瑕疵: (1)故意不一致=虛偽表示
若對方明知則無效
(2)偶然不一致=錯誤表示
得撤銷: 意思表示後一年內
意思表示不自由: (1)詐欺: 得撤銷: 發現詐欺後一年內
(2)脅迫: 得撤銷: 脅迫終止後一年內
意思表示: 將內部意思表示在外
明示: 以語言、文字或習用方式直接表示意思
默示: 以其他方法間接使人推知其意思
3.意思表示生效的時期: 對話: 相對人了解時
Ex. 當面、電話
非對話: 到達相對人時
Ex. 信件、email
4.條件期限: (1)法律行為的生效: 原則: 意思表示生效
例外: 附條件期限
(2)法律行為的附條件期限: 原則: 可以
例外: 結婚、離婚、認領
(3)定義: 法律行為的發生或終止,繫於將來確定(期限)
或不確定(條件)之事實的附從的意思表示
5.代理: 要件: 代理人於代理權限內,以本人之名義為代理人自己
獨立之行為,而向第三人為意思表示之行為
效力: 直接對本人發生效力: 本人直接享受權利負擔義務
代理人和第三人間: 不發生任何法律關係
6.無效: 法律行為自始、當然、確定不發生任何法律效力
撤銷: 表意人因意思表示意有瑕疵,而使已生效行為自始歸於無效
效力未定: 發生法律效力與否不確定,需另一行為使之確定
(1) 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的契約行為
→需法定代理人承認
(2) 無權代理
→須本人承認
(3) 無權處分
→經有權利之人承認 or 無處分權人於處分後取得權
利則有效
→數處分相牴觸時,已最初處分為有效

期日期間: 期間起算: 日、月、星期、年: 始日不計入,翌日零時起算


時: 即時起算
年齡: 自出生日起算
期間終止: 月、星期、年: 與起算日相當之前一日,午夜 12 時
無相當日者: 其月之末日,午夜 12 時
日: 期間之末日,午夜 12 時

消滅時效: 1.消滅時效: 法律事實: 原因:權利不行使+經過一段時間


起算: 自權利得行使時開始
長短: 普通 15 年
利息、租金 5 年
旅館的寄宿費
飯店的飲食費 2 年
醫生律師的酬金
商人的貨債
結果: 請求權消滅
2.消滅時效的中斷: 時效進行之中: 原因:行使權利
結果: 使已經過的期間全歸於消滅
時效中斷的原因: 起訴、請求、承認
原因終止後: 時效重新起算
3.消滅時效的不完成: 時效完成之際,因事由而不能、難於行使權利
於事由消滅之後,一定間之內,時效暫不完成
Ex. 因天災事變而不能、難於起訴 or 請求,於
天災消滅之後一個月內,時效暫不完成
(仍得中斷時效)

權利的行使: 1.權力行使的界線: (1)禁止濫用: 不得已損害他人為目的


(2)誠實信用
2.自衛行為: (1)正當防衛
(2)緊急避難
法律效果: 未逾必要程度,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3.自助行為:原則: 公力救濟
例外: 私力救濟 條件: (1)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
(2)非即時為之,權利難顯保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