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李欽賢◎著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錄
叢刊

目錄
序︰發掘台灣美意識 4
藝術家原鄉風情 8
刻劃南國的原像 9
1. 謳歌水牛(黃土水) 9
2. 大稻埕繁昌(郭雪湖) 12
3. 風俗藝術之巔峰(陳進) 14
4. 竹與雀的台灣觀點(呂鐵州) 16
5. 農村美意識(林玉山) 19
縱貫鐵道沿線城市 22
1. 基隆(倪蔣懷) 24
2. 台北(陳植棋) 26
3. 新竹(李澤藩) 30
4. 豐原(葉火城) 32
5. 嘉義(陳澄波) 35
6. 台南(廖繼春) 38
7. 高雄(范洪甲) 41
列車窗外點景 44
宜蘭線鐵路新景觀 47
畫家看淡水與孔廟 52
街頭電線桿入畫 58
關懷原住民 63
山岳風景的知覺 67
勞動弟兄實錄 77
九份蘊藏藝術礦 82

郵遞的視覺魅力 88
繪葉書的昔日街景 88
新台灣八景 92
台灣風景戳巡禮 96
宣傳台灣博覽會 100
版畫台灣生活圖典 10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運輸的公共美學 110
  台灣交通工具檔案 110
  車站的公共視覺性 114
  鐵路美學遺構 120
  台北橋繪影 125

常民之眼遍歷台灣 130
北台灣老街緣起 130
都市計畫留下古城門 133
名園與豪邸 137
城市綠洲—公園 142
小市民的映畫館年代 144

天涯海角覓風景 148
  祕境踏查產業風景 148
  殘存的紀念碑 152
  銅像「徵召」 157
  圓山地平線變遷 160
  燈塔藝文誌 164
  藝術漂鳥的中途站 168

本土與異域交鋒 174
畫家配合戰爭動員 174
風景版圖的擴張 179
故國山河與彩繪台北 183
素人畫家的民生圖譜 185
當代鄉土˙大地雄觀 189

大事年表 194
參考資料 19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序︰發掘台灣美意識
叢刊

序︰發掘台灣美意識
李欽賢
「美意識」是日本常用語彙,但 實才有無窮的材料可以挖掘呢!本書
若直接從漢字意會,也不難解讀箇中 擬試圖透過四個面向,尋找潛藏在時
意涵,就是專指有文化深度的美感知 光隧道中台灣的美意識。
覺。台灣仍有許多尚待發掘的「美意
識」,埋藏在我們記憶的深層,只因 首先就精緻藝術層面,探討畫
無知覺地遭到塵封,造成集體性無視 家的原鄉情。從大家耳熟能詳的前
風土原味的鈍感,而且也拉出我們與 輩藝術家黃土水雕刻台灣水牛說
視覺美意識的距離。 起,再深入膠彩畫家郭雪湖、陳進
早年譜成的風土民情圖像,以及同
日本人談美,幾乎到了「吹毛 是膠彩畫家呂鐵州、林玉山立足台
求疵」的地步,光是幾朵紫陽花,就 灣觀點,表現本地的農村符碼。其
能衍生出不同時代的刀劍、馬鞍、布 他尚有各地藝術家,圖繪他們所熟
紋、彩繪、漆器、茶碗等各種器物上 悉的故鄉風景,和畫家眼中新文
所繪的紫陽花圖案,詮釋日本美術精 明、新產業的景觀。在這個層面
神史的源流。當然,這得在歷史悠 上,筆者一反年代演進的歷史方法
遠的國度,方有可能從傳統美術工藝 論,嘗試以精神風土的著眼點,尋
裡,求出美意識的原素。 回近代台灣視覺藝術的土地情操。

台灣美意識鮮少有人談起,卻反 其次是闡明近代文化生活的美
而是台灣視覺藝術的考古學寶庫,其 意識,就當年知識分子的視線,包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羅了廣泛流通的繪葉書、風景戳、 邸庭園、博覽會摩登館舍、電影院之
宣傳海報、出版品插圖等等,乃至 建築等當年映入大眾之眼的環境美
銅像、燈塔、紀念碑等不經意間的 學,到底對世人產生怎樣的薰陶與啟
視覺接觸。這些物件向來是我們所 示作用?
忽略的,事實上,都是與生活息息
相關的視覺藝術。 本書網羅人們的視覺經驗,定
位為廣義的公眾性視覺藝術。撰述前
第三,大家都知道現代交通工 先進行資料蒐集,整理後開始草擬綱
具,每年都在推陳出新;為各種車 要,正準備渾身解數展開寫作大工程
輛行駛的周邊設施,也不斷地變造 之際,我的弟弟李清興(李登輝學校
和改進,是以從20世紀開始,根 校友,台北勝美旅行社負責人)突
本就是近代視覺藝術中的工業設計 患失聲奇病,待檢驗報告宣判為食道
產品。本書將之擴大為運輸的公共 癌,我除了關心、憂心,同時也懸念
美學,納入了經典火車站、鐵道文 撰稿進度,經常在陪伴出入醫院的等
化遺產、蒸氣機關車造型、以及戎 待中振筆疾書,然而每一個字都像在
克船、公共巴士與台北橋滄桑等分 淌血,每一行文句都是煎熬。我弟弟
目,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此般具有 與病魔搏鬥半年,終被強行拉下正值
公共視覺性的文明產物,仍是極尖 光彩燦爛的人生舞台。悲痛中守靈、
端、富創意的科技美學。 治喪,仍繼續這一波三折的書寫,今
天能順利脫稿,也許有我弟弟冥冥中
最後一個面向是城市空間的變 加持的力量。現在我要將這本新書獻
遷,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僅可以檢驗 給他,回報他對台灣的愛,我將藉本
藝術家如何與之對話?對一般普羅大 書為他作深度導覽,共同遍歷台灣每
眾而言,舉凡老街、公園、城門、豪 一個角落,去翻查近代視覺藝術沉積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序︰發掘台灣美意識
叢刊

的檔案。儘管他是藝術門外漢,可是 斷提醒業已遲緩的知覺,書名既取為
筆者當初撰寫的本意,就不想限定在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就是要邀
純粹藝術領域,而是要擴大至常民生 請有心的讀者一起來踏查,一起來探
活視線所及的台灣之美。 勘百年來台灣地表的原貌,藉本書的
台灣的風土尚未流失,只需不 知性旅路,發掘出台灣人的美意識。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 圖2 林玉山 歸途

是年代距離愈久,愈能品嘗出台灣 是後知後覺了。
土地與勞動力的真醇。因為文明的
浪潮令農村風景不敵都會光環,昔 縱貫鐵道沿線城市
日放眼皆是的農耕圖像,經過時日
沖刷,此情此景已不復追尋。今天 1908年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
我們能重新回頭發現台灣農村的美 車,凡人口密集的城市,必定是火
意識,已算慶幸,但若比起林玉山 車的停靠站。大城鎮的教育資源和
1944年就創下「歸途」,真可以說 聯外資訊都較為發達,城市子弟學

2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 圖3 土田麥僊 大原女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23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美術的機會也比較有暢通的管道, 倪蔣懷(1894~1943)是台灣
不少日後學有所成的畫家,都是從 第一位西洋畫家,一生都以水彩創作
家鄉搭火車外出求學,有人畢業後 為主,一方面是起步得早,一開始即
返鄉任教;也有遷就工作而定居在 未趕上油畫風潮;另方面他是水彩畫
他鄉的,這些畫家無論是在鄉或離 家石川欽一郎最早的得意門生,師事
鄉都畫過自己住居之地的感性風 石川老師願以水彩畫為終身職志。還
景。那個年代,市中心多集中在車 有,就是他工作太忙,分身乏術,暫
站附近,畫家取景的地點大致不會 無餘力轉為專業油畫家。
離離車站太遠。另方面他們畫出那
個年代的風光,至今仍聞嗅得出當 所謂起步得早,不僅生年比黃
年城鎮的原味。回首近代視覺藝 土水長一歲,1913年國語學校畢業
術,倒也非常值得循著畫中的背 也比黃土水早了2年。倪蔣懷的水彩
景,重返歷史現場,來作一番探索 畫中有一幅署款1914年作品,創下
與體驗。 台灣人畫西洋畫的第一張真跡。
倪蔣懷讓台灣畫壇永難忘懷的

(倪蔣懷)
1.基隆 是,台灣美術才剛萌芽的1920年
代,有賴倪蔣懷支援畫展活動,出
台灣縱貫鐵路的起點─ 基 錢出力,若沒有他的慷慨資助,台
隆,是日本統治台灣不久全力推動 灣畫壇無法迅速萌芽、茁壯,篷勃
築港工程計畫,始正式發展起來的 發展,似乎已是公認的事實。這樣
近代化都市。闢建基隆港主要是此 一位熱心美術運動的人物與基隆又
地屬岩岸灣澳的天然良港條件,以 有什麼關係呢?原來是他從1920年
及與日本的航路位置上有台灣玄關 起即定居基隆,由於投身採煤業,
的意義。 礦場雖在瑞芳,但所有事務運作都

2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在基隆,倪蔣懷遂開始與基隆結下 基隆要塞司令部,若不涉及要塞機
不解之緣,連創作也就地取景,作 密,只需蓋過檢查章即可放行。
品頗豐,倪蔣懷是留下以基隆為主
題畫作最多的一位畫家。 題名為「基隆驛」的這一件作
品,忠實還原了站前基隆極富歐風的
事實上基隆是要塞地區,不許 景觀。日本時代的基隆,港邊或市區
民眾隨意攝影畫圖,不過倪蔣懷經 放眼隨處可見歐式風格的公共建築,
營礦業有成,在地方上算是知名富 只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機空襲台
紳。之所以能留下多幅基隆港畫 灣,基隆港首當其衝,歐風情調的港
作,並非特權,主要是因為倪蔣懷 市被炸得面目全非。
當年在基隆港邊賃屋而居,由窗口
眺望即面對基隆港灣,守法的倪蔣 「基隆驛」一圖(圖 4),是
懷每完成一幅畫作,必將作品送往 緊鄰港灣堤岸的三棟建築物構成

▲ 圖4 倪蔣懷 基隆驛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25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的。左邊尖塔鐘樓是基隆驛,位於 早已消失,獨留倪蔣懷遺作中,提
今基隆火車站原址,右側最高的塔 供基隆及各地街道發展史再論的珍
樓是今天基隆火車站對面的陽明 貴史料。
海運(如今規劃為陽明海洋藝術
館),擋住尖形樓塔的紅磚建築,
(陳植棋)
2.台北
也有一座圓形衛塔,三塔呼應,映
照海面,背景為曾仔寮山。 台灣總督府置台北為首邑,政
治、軍事、教育、財經、司法等機
陽明海運的前身是招商局,招 構都設在台北,也最早實施都市計
商局是直接沒收戰前日商的近海郵 畫,不出幾年即發展成全台人口最
船株式會社之產權,至於紅磚拱廊 多的城市,縱貫鐵路通車亦以台北
建築是戰前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基隆 為最大驛站。
支店,目前已不存在,連同陽明海
運的尖塔也於戰爭中損毀。基隆驛 當時台北以「三市街」型態,
亦於1967年拆除重建。 點出了台北市民生活環境的迥異
處。三市街是指艋舺、大稻埕與城
倪蔣懷畫水彩是全台第一人, 內三個主要都心,艋舺是台北的發
筆下的這一件作品兼具水彩畫史演 祥地,後來改名為萬華,依然保有
進與基隆建築史料之價值,倪蔣懷 古老的街廓和傳統行業的商家,以
擅於近代都市新穎建築的描繪,也 龍山寺為中心的鬧區,是庶民階層
有台灣西畫家嚮往西洋素材的試探 的消費圈。
與憧憬。1943年倪蔣懷因腎臟病去
世,生前所繪的城市街角景觀,皆 大稻埕則是新興的商業地帶,沿
屬台灣近代建築的經典之作,原跡 淡水河邊陸續開闢幾條平行的馬路,

2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直到大橋頭,亦即今之圓環為起點的 台北車站原來有座後車站,約
延平北路和迪化街一代,謂之大稻 20年前被一場陌名火燒毀。1908
埕。大稻埕商圈為台籍智識分子及中 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1909年後車
上階層人士應運而生的波麗路、蓬萊 站北側今太原路附近,新建一棟戲
閣、山水亭等幾家新式餐廳,是當年 院,名為「淡水戲館」,後來又改
最時髦的文士聚會所。 稱「台灣新舞台」,它是辜顯榮出
資興建的。戲館內演出台灣戲劇,
城內即台北城牆拆除前的範圍 時稱「內台戲」,戲館外觀是傳統
內之新街町,因為前清的台北城竣 建築,表演藝術加上戲館造型,可
工才10年,日本已領有台灣,所以 以看得出來,出資者也有為大稻埕
城內仍大部份是未開發的空地,最 締造傳統文化創新的意圖吧!
初的台北都市計畫就從這裡著手,
然後引來日本商店會社紛紛進駐, 淡水戲館落成,日本統治台灣
成為不折不扣的日本人街町,其營 才14年,新美術尚未萌芽,西化的
業品目傾向日本人品味,台灣上 影響不深,電影也尚未引進,淡水
流社會人士或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 戲館專演傳統戲曲,是全台最豪華
人,也喜歡來此逛街購物。 的戲院。

台北驛是城內的起點,沿今之 戲館的築工與向來台灣傳統建
重慶南路轉衡陽路,途經博愛路直 築不同,是最大特色。以辜顯榮的
到西門町,都稱為城內。台北驛是 財力,重金禮聘大陸師傅來台營造
個大站場,前站即城內;那麼後驛 一座別緻的戲館,突顯後車站廣場
就是大稻埕的一端了。 迥異的公共性建築式樣,也有近代
視覺藝術獨樹一幟的空間美學。戲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27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館正面屋頂為一垛巨大的山牆,一 的一生宛落流星,短促卻耀眼。他
般山牆都是在傳統建築物左右兩側 創作風格之大膽,與之一生性格充
上端,故此一工法甚為罕見,該建 滿俠氣,應有絕對的關聯吧!
築物代表的文化意義也相當難得。
可是傳統戲曲逐漸被電影取代之 1924年陳植棋就讀台北師範學
後,內台戲又再度淪為露天演出的 校畢業班,際因該校一樁學潮事件,
野台戲,1940年台灣新舞台終於遭 被認為是主謀而遭勒令退學。好在美
到拆除的命運。 術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勸進下,轉往日
本考進東京美術學校,卻反而表現一
畫家陳植棋(1906~1931)於 系列脫逸學院派的狂野畫風,「台灣
1920年代後期,在現場寫生一幅己 新舞台」(淡水戲館)就是此期間
改稱「台灣新舞台」的油畫,成為唯 的作品。家境富裕的他,留學日本5
一記錄了新舞台丰采的彩色圖像(圖 年間,每逢長假必定回台寫生,並
5)。陳植棋用極大膽的筆觸,勾勒 在石川老師引見下,與倪蔣懷成為莫
戲館入口正面全景,山牆右側龍紋以 逆之交,也協助倪蔣懷所創辦的繪畫
飛舞的彩筆帶過,左側的麒麟則不作 研究班充當教學。在這裡又認識了來
交代。一樓數根紅柱也是寫意筆法, 學素描的張萬傳(1909~2003)、
人物點景亦屬戲筆。 洪瑞麟(1912~1996)、陳德旺
(1910~1984)等人,遂鼓勵他們
這件作品完成的確切年代不 赴日學畫。
詳,但肯定是陳植棋留學日本的
1925年之後,到1931年逝世之前所 這麼一位富俠義之氣的青年畫
畫的。1905年誕生於台北汐止橫科 家,身體卻很虛弱,加上創作狂熱
的陳植棋,1931年就隕落人間,他 又多量,健康上顯然難以負荷。

2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 圖5 陳植棋 新舞台

1920年代末陳植棋不但是「台展」 奔放,賦色鮮豔。
常勝軍之一員,也是少數入選「帝
展」的台籍畫家之一。除了此般參 1930年陳植棋東京美術學校畢
加官展之作品有比較收斂外,絕大 業,翌年病逝於汐止橫科家中,至
多數油畫都類似野獸派手法,筆調 今所見的作品都是那短短5年學畫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29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涯的成果,即使終其一生也僅有26 巍峨的歐式建築新竹驛竣工,由此
載人間歲月,卻獨留充滿藝術生命 可見新竹之不可小覷,舉凡商業、
力的反學院派佳作,包括「台灣新 物產或人才都具備無窮的潛力。
舞台」這種傳統與創新交會中的造
型,在他筆下又面臨一次保守與狂 縱貫鐵路全通前一年的1907
放的挑戰。 年,李澤藩誕生於新竹驛附近的市
區,是土生土長的新竹市子弟。自

3.新竹(李澤藩) 幼資質優秀,及長考上台北師範學
校(前身為國語學校),受教於美
新竹古名竹塹,開發雖晚於台 術老師石川欽一郎,畢業後從事美
南,但台灣最早出進士的地區卻是 術教育,終身沒有放下畫筆,而且
竹塹。台灣入清版圖後,科舉制度 效法石川老師一輩子執意水彩創
推動文教風氣,其先決條件必是聚 作,從不後悔。
落人口多,地方仕紳配合文治政
策,鼓勵地方子弟向學,科舉制度 1927年,李澤藩從台北師範畢
在那個年代學而優則仕,是農村社 業之翌年,已經返鄉任教。同年,
會出人頭地的唯一管道。由此可知 適逢「台展」首度展出,他覺得這
竹塹立足北台灣重鎮地位已久矣。 也是試探畫家之路的可行途徑,於
商業、文化並行發展,難怪清末劉 是積極為第二回「台展」進行準
銘傳奏請建設台灣鐵路,首期工程 備。果然,1928年出品的水彩畫如
的就直抵新竹。 願入選。「台展」權威推波助瀾,
激起美術深造熱潮,母校的學長們
1908年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 紛紛留日,回台後搖身一變成為
車,也必然在新竹設站。6年後一座 「油畫家」,更有角逐「台展」奪

3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下特選的機會,因為「台展」的主 新竹的畫家之筆,創作了不少代表
流是油畫而非水彩。李澤藩深知自 新竹地標的風光。1929年出品第
己的家境無放洋條件,只能守本分 三回「台展」的「初秋之城隍廟」
邊教學,邊勤畫,為自己的水彩創 (圖6)即顯露濃彩層次處理廟宇屋
作熱忱加溫。 脊,肌理近乎油畫質地的厚實感。

有鑑於此,李澤藩開始研究用 新竹直至18世紀初才有泉州
水彩表現出油畫質感,首創台灣水 人率眾乘船在中部上岸,直接前往
彩畫的堅實作風。李澤藩無愧新竹 竹塹墾荒,首開集團渡台移墾之先
文化滋養哺育之恩的,是他以蟄居 例。歷經半世紀墾拓,成果已超越

▲ 圖6 李澤藩 初秋之城隍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31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北台灣各地,不久,清廷劃出淡水 樓,廟前攤販雲集,熱鬧滾滾,作
聽,即設廳治於竹塹。城隍廟初建 者也由早期突顯地方民俗的用意,
於18世紀中葉,先是墾殖功臣捐 轉為表現在地人生活的企圖,又是
地,再獲淡水同知協助興建,1924 藝術觀的一種進階。其後,李澤藩
年當地仕紳鳩資重修,城隍廟已是 長年鎖定苗竹山川,展現一生平實
新竹香火鼎盛的大廟,也是新竹百 但豐富的畫歷,揮灑出家園鄉情。
姓的信仰中心。1929年李澤藩以
藝術眼光,擷取民俗風物的嶄新畫
4.豐原(葉火城)
境,他用俯視的角度畫下重修後5年
的莊嚴宏偉廟門。 1927年首回「台展」,豐原
出身的青年學生葉火城(1908~
「初秋之城隍廟」刻意用斜角 1993)入選一件水彩畫作,題名
度構成,主殿與欄杆之間為城隍廟 「豐原一角」(現藏台北市立美術
廣場,帳棚內或是飲食攤販吧!作 館)。台灣近代美術才剛剛起步,年
者沒有詳細交代,全畫重心讓給翹 輕人初試啼聲,不約而同地以家鄉風
脊的優美彎度,以及點綴其間的 景作為訴求,葉火城是第一例,理直
香客人影。欄杆上置放兩盒待曬的 氣壯喊出自己故鄉的名字。
瓠乾或菜乾,卻巧妙地穩住過度傾
斜的畫面,李澤藩對平衡畫面的理 在那個年代豐原並不是很起眼
論,已能運用自如了! 的大城市,倒是「葫蘆墩米」名聞
遐邇。葫蘆墩是豐原舊稱,1920
1959年李澤藩又畫了一幅「城 年全台地方行政區重劃,始改名豐
隍廟」,時隔30年,橫跨戰前戰 原。取名豐原是乃葫蘆墩的米產豐
後兩代,新竹城隍廟兩翼增添鐘鼓 富,又盛產苧麻、黃麻可製成裝米

3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用的麻袋,且有八仙山的木材和中 身的畫家都先就讀豐原公學校,然後
部的香蕉,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 考上師範學校,畢業後返鄉執起教
即看準葫蘆墩發展潛力無窮,與貨 鞭,而且每人都有過入選「台展」
物集散地之要衝地位,設置葫蘆墩 的輝煌紀錄。神岡鄉的孩子則是岸
驛,後來改名豐原驛。 裡公學校的前後期校友,豐原畫家
的傳承系譜裡,未必有直接的栽培
如此看來,豐原成為人文薈萃 意圖,但確有微妙的師承淵源,亦
之地是指日可待的,果不其然,豐 即年齡較長的廖繼春,師範學校畢
原就是產生甚多藝術家的地方。改 業後返豐原公學校任教,林有德是
定的行政區,中部劃為台中州,州 廖繼春的學生。待林有德師範學校
下之一的豐原郡置豐原街、內埔 畢業後分發岸裡公學校教書,廖德
庄、神岡庄、大雅庄、潭子庄等一 政是他的學生,這真是一記值得玩
街四庄。 味的地緣與藝術緣之公式。

豐原街出生的藝術家有廖繼 葉火城1908年誕生於豐原街,
春、葉火城、楊啟東、林有德。神 1922年豐原公學校畢業,考進台
岡庄則是廖德政(1920~)、呂璞 北師範學校,兩年後石川欽一郎抵
石的誕生地,呂樸石的同宗呂泉生 台,任職該校美術教師,始得到石
則是音樂家。還有,膠彩畫家林之 川的繪畫啟蒙。1927年第一回「台
助(1917~2008)生於大雅庄,此 展」揭幕,葉火城尚是五年級生,
外,潭子庄亦出了一位文學家呂赫 即獲入選殊榮,備受鼓舞。此後終
若(1914~1947)。 其一生獻身教育之餘仍不忘作畫,
從母校的教員逐步升任至校長;晚
豐原一帶人才濟濟,豐原街出 年則投入培育大學工業設計人才,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33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葉火城藝術風格最令人津津樂道 根根的電線桿,可見當年豐原已是
的,是以油畫表現岩石質感的神來 進步的城鎮。豐原之所以出畫家、
之筆。 音樂家與文學家,皆因進步的資
訊,鼓動青少年對藝文嚮往之心。
「豐原一角」是1927年葉火城 富庶的豐原自然不乏豪門世家,神
早期的水彩作品,筆法雖未達嫻熟程 岡庄的呂氏和廖氏世家出了呂樸石
度,唯表現台灣氣候的濕度,捕捉故 (科學家、畫家)、呂泉生(作曲
鄉的時代變貌,皆有可圈可點的藝術 家),與廖德政(畫家)。然而葉
敏感度。圖中左方是雜亂無章的台灣 火城卻是一個特例,父親以木匠為
厝,佔畫面最大比例,留下的三分之 生,家無恆產,沒有田園牧歌的童
一空間是紅磚拱廊的近代街衢,頗有 年,卻讓生於斯長於斯的葉火城,
烘托豐原今昔的視覺觀照。1927年 對豐原街上的景物變貌印在心版
是昭和2年,大正時代已成過去,然 上;經過豐原驛的北上列車,鑽過
而那一排紅磚屋正是大正年間流行於 苗栗山區連續隧道繼續前行,到達
台灣各地大城小鎮的街屋形式,俗稱 首善之區的台北,鄉村的貧寒子弟
「大正式」建築。特別留住的騎樓 也如同列車一樣亦步亦趨,勇往直
(亭仔腳),也是專為台灣氣候而設 前。葉火城拼命苦讀,北上考取公
計的,只要看畫中人物不是戴斗笠就 費的師範學校,才有機會脫離貧
是撐傘,即可想像盛夏台灣日正當中 窮,改善人生,葉火城辦到了。更
的威力了。 幸運的是在學中遇到石川欽一郎這
位良師,讓他的生命中增添了璀璨
此圖以俯瞰角度畫豐原街角一 的藝術人生。
景,群屋之頂都在視線範圍內,遠
處還有更高的三層樓,街道出現一

3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5.嘉義(陳澄波) 的東洋畫代表人物林玉山,更難得
的,台灣西洋畫最早閃亮的一顆
介紹縱貫鐵道沿線城市出生的 星,也是嘉義人陳澄波,他是台灣
畫家怎麼會漏列台中?是因為台中少 油畫家入選「帝展」第一人。
傳統聚落,幾乎都是日本人手中規畫 1926年陳澄波以第一幅台灣人
出來的日本街町。以台中驛為中心, 油畫入選「帝展」。 6年前,1920
從驛前的柳川到花木扶疏亦可泛舟的 年黃土水已是出品雕刻入選「帝
台中公園,無不洋溢著日本國內地方 展」的第一位台灣人。陳澄波入選
城市的情調。1908年縱貫鐵路初通 「帝展」,猶是東京美術學校的在
設置的台中驛,是一幢木造小驛舍, 籍生,入選消息傳回台灣,立即引
彼時台中人口尚不及一萬。台中後來 起朝野文教界的注目,進而討論台
發展出大都市形態,是一直不斷有本 灣很需要有個大型美術展來鼓勵青
地人移入,大多數台中畫家也都是從 年畫家。結果,翌年「台展」就真
各地遷來的新住民,他們的故鄉反而 的誕生了!
皆在外地而非台中,是所以短期間
內,仍難覓台中地方藝術家筆下的家 陳澄波與黃土水同年出生,都
園鄉情。 是清廷割台後的新生兒。那一年
1895年,日軍登陸,統治台灣。誕
近代視覺藝術創作者開始浮 生於嘉義市區的陳澄波,嘉義公學
現的1920年代初,縱貫鐵路南下 校畢業後考取國語學校,1917年
通過了台中,就是一望無際的綠野 畢業,分發返嘉義母校擔任教職,
平疇,風馳電擎地駛向下一個大城 1920年自請調往嘉義近郊的水堀頭
嘉義。嘉義的傳統文教與近代文化 公學校任教,同年,水堀頭改名水
交融的結果,孕育出一位成就非凡 上。陳澄波國語學校畢業後獨自摸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35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索寫生,差不多也始於這個時期。 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即
設水堀頭驛,3年後一座新式糖廠建
陳澄波於國語學校求學時代, 在八掌溪河口,為方便蔗糖與原料
正好是石川欽一郎第一次來台兼任 運輸,水堀頭驛南遷,原站消失。
國語學校教授,陳澄波畢業前一 戰後水堀頭驛改名南靖車站,同時
年,石川離台返日,將水彩畫的棒 又在已消失車站原址,重建水上簡
子傳給了倪蔣懷。陳澄波在學校裡 易站,就在失而復得的水上簡易站
也受到石川的感召,嚮往將來能成 北側2公里處,依傍著鐵道,即北回
為畫家,只是美術風氣未開,陳澄 歸線標的座落點。
波又在鄉下教書,但也活用老師傳
授的寫生教學法,指導學生作畫, 轉任水上公學校翌年(1921)
連自己也加入行列,身體力行,為 的陳澄波,畫了一幅「北回歸線立
學生上圖畫課作寫生示範。 標」的水彩畫(圖 7),這是他最
早期的作品,所繪北回歸線立標,
他教的水上公學校附近有一座 也是因颱風摧毀後臨時搭建的竹材
北回歸線標,是與縱貫線鐵道通車 立標。畫中的光影效果已運用自
同一年建立的。北回歸線是亞熱帶 如,筆觸的流動感,似乎已為陳澄
與熱帶的分界線,它故意置於鐵路 波終生畫風預留伏筆。
邊,其實也有引列車乘客注目之
用意。台灣北回歸線座標除水上之 臨時性的北回歸線立標於1923
外,還有一處在花蓮瑞穗,也立於 年重建,1924年陳澄波也將新標畫
鐵道旁。如今,環島鐵路繞台灣一 了下來(圖 8)。此座石砌標塔歷
周,就有機會看到兩座北回歸線標 經40年歲月風霜,終被1964年1月
的奇遇。 18日的嘉南大地震震垮。現在我們

3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 圖7 陳澄波 北回歸線立標 1921 ▲ 圖8 陳澄波 北回歸線立標 1924

所看到的北回歸線標塔,已經都是 中的建設主題,包括伐木場、水源
戰後才樹立的水泥建材,目前為一 地等,其中所畫的兩幅北回歸線立
大一小兩座並列。 標也是新建築物,雖然看起來單調
又無美景搭配;但是陳澄波以練習
北回歸線立標有它的歷史滄 靜物素描般的嚴謹態度,注視光
桑,見證了嘉義地區的天災地變, 影、質感和氣流,均不失拙趣與天
也象徵著南國大氣層的刻度。嘉義 真,奠下往後特立獨行的畫風。
人子弟陳澄波於1924年遠渡日本
學畫,創下油畫入選「帝展」的首 陳澄波留日歸來之後,投入故
例,我們要試圖回頭瞭解陳澄波赴 鄉景物取材之豐,屬老輩畫家中數
日之前,是怎樣為自己的故鄉描繪 一數二的家園狂熱者。前面提過的
容顏。根據所留下的作品,仍以水 倪蔣懷與李澤藩,都分別為基隆和
彩風景為主,而且專找台灣近代化 新竹留下不少水彩風景畫作,陳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37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澄波則以嘉義風景的油畫,詮釋了 播,又是畫家寫生延伸風景線的利
嘉義人眼中的嘉義。比方入選「帝 器,1932年廖繼春畫下一幅台南數
展」的作品即稱「嘉義街外」, 條大馬路交會的圓環風景,題名為
其他有不少題名以嘉義為首的油 「綠蔭」,南部的驕陽與樹蔭涼意
畫,如「嘉義街中心」、「嘉義公 之對比,正是廖繼春想要捕捉的南
園」、「嘉義噴水池」、「嘉義街 國景色。
景」、「嘉義醫院」、「嘉義郊
外」、「嘉義老家」等等不勝枚 台南彷彿是廖繼春的第二故
舉,不愧是故里的關心人,故鄉的 鄉。1902年廖繼春誕生於豐原西北
觀察家,也是南國風土的詮釋者。 邊的圳寮,彼時豐原還稱作葫蘆墩
陳澄波的油畫與嘉義不可分割,最 的時代,引大甲溪河水灌溉水田的
後更把寶貴的生命獻給台灣,他是 圳路,已相當發達,圳寮是看守圳
1947年二二八事件被鎮壓軍槍決的 路的寮舍之意,葫蘆墩米雖全台知
台灣藝術家。 名,但幼年失怙的廖繼春家境卻很
清苦,他小小年紀就要幫忙照顧大

(廖繼春)
6.台南 哥的兒子,幸得兄長栽培,始得以
進入公學校就讀。憑著強烈的上進
原籍豐原的廖繼春,卻因長年 心,順利考進公費的國語學校,升
在台南任教,南台灣烈日下發燙的 上二年級之後,國語學校改稱師範
土地與綠樹下的陰涼,皆化為創作 學校。廖繼春在師範學校期間,正
滋養,成就出廖繼春大膽用色的獨 是石川欽一郎返日,尚未再度來台
家風格。縱貫鐵道的通車,不但 的空檔,所以他對繪畫的興趣,與
載過廖繼春北上求學;也載他奔向 石川欽一郎毫無關係。廖繼春是住
南方就職。鐵道加速台灣文化的傳 校生,若非長假不可能經常返鄉,

3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平時例假日只有就近走走看看。師 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翌年暑假
範學校即今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即兼程返台,與林小姐舉行婚禮
位居市中心,徒步走到新公園(今 後,隨即返回東京繼續完成學業。
二二八公園)並不遠,新公園也是
民眾假日調劑身心的好去處。有一 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為三年
天,廖繼春看到一名日本青年在新 制,係中小學美術教師的養成學
公園架著畫架寫生,「啊!是油 府,可是在台灣的中學以上學校大
畫!」,一陣驚嘆與羨慕湧上心 都為日籍教師,鮮少台灣人任教。
頭,深藏內心的藝術細胞剎那間被 廖繼春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的信
啟動了,於是省下公費生生活補助 徒,台南長老教會中學校(即今長
費,全數郵購油畫材料,並報名接 榮中學)是教會創辦的學校,長老
受函授指導,開始踏出學習油畫的 教會因緣加上耀眼的學歷,1927年
第一步。 廖繼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返
台,受聘前往台南長老教會中學擔
1922年廖繼春師範學校畢業, 任美術教員,並舉家遷居台南。
回母校豐原公學校任教。他心裡盤
算著,既然已有安定的工作,理當 1927年也是首回「台展」登
要有成家的打算。他心儀的對象是 場,廖繼春旗開得勝,非但入選,
同鄉舊識林小姐,出身彰化高女的 還奪下西洋畫部特選,另一位同樣
林小姐雖賞識廖繼春,但透露自已 獲得特選的是陳植棋。1928年和
的心願,希望對方能夠取得更高一 1929年,又以極富南國情調的香蕉
等的學歷,就願意委以終身。1924 樹與椰子樹,分別入選「帝展」,
年春天,廖繼春接受了林小姐條件 奠定了畫壇不墜的地位。所以到了
式的鼓勵,決心負笈東瀛,旋即考 1932年,廖繼春與陳進挾著入選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39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帝展的榮耀,破例被禮聘為第六回 了台南的市容。首先是縱貫鐵路通
「台展」審查員,打破了「台展」 過台南,設台南驛,從驛前沿今中
清一色日籍審查員的紀錄。 正路步行不遠即達台南州廳。「綠
蔭」的寫生現場就是台南州廳傍的
這一年廖繼春在藝術界的聲 一座圓環小公園,廖繼春寫景的視
望,首度攀上高峰,審查員的作品 線,正盯住紀念碑的階梯,台南州
享有免審查之特權,但也得珍惜羽 廳處於右手邊,沒有入畫。畫面上
毛,不可浮濫出品,免得貽笑大 看到一幢古屋,那是19世紀中葉以
方,「綠蔭」就是在這樣的期許 後所建的清朝「兩廣會館」,專為
下,表現出南國的色彩和台南的特 往來的兩廣移民所準備的接待所。
徵(圖 9)。 日本時代會館充作台南教員養成
所,台南師範成立設校後,兩廣會
台南原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城 館改為教育博物館,至1945年3月
市,也曾居全台第一大城,乃處處 14日遭空襲炸毀。
充滿傳統文化的古都。日本人來了
以後,極力推動近代化建設,改造 台南州廳即現在的「國家台灣
文學館」,像這種西方式古典建
築,在台南的幾條重要路口比比皆
是,「綠蔭」中的圓環是四條大街
交會之處,與畫中的石階直接面對
的是台南第一條現代化商店街,居
民都稱之為「台南銀座」,比喻為
有如東京銀座一樣熱鬧的街道。

▲ 圖9 廖繼春 綠蔭 「綠蔭」畫作完成於1932年,台南

4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銀座的五層樓建築「林百貨店」,
(范洪甲)
7.高雄
也在1932年落成開張。百貨店建
築地標明顯,兩翼又同時伸展出三 縱貫鐵路的終點─ 高雄,
層樓店鋪,在當年的台南算是最新 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後的高雄
穎、最時尚的街衢。百貨店為日 終點站,一開始設站的地方是現在
產,戰後接收撥予台灣製鹽總廠辦 的高雄港站;至於最能勾起起高雄
公,目前已經廢置,獨留一幢歷盡 人共同記憶的帝冠式火車站,則是
歲月滄桑的殘舊古樓,兀自在路口 1941年才興建的,未幾,即捲起第
喘息。 二次世界大戰烽火。所以終戰前後
高雄最繁華的市區,並非今之火車
廖繼春藉「綠蔭」這幅畫表現台 站一帶,而是愛河西岸的鹽埕町。
南新景觀,一處近代化的休憩空間, 高雄市的開發也是從愛河西岸的臨
畫中點綴的人物,無不傳達著南國陽 海邊緣地段,陸續填海發展起來
光底下,行人走累了,來到濃濃綠蔭 的,因此鐵道通車初始,才會將高
下小憩,享受絲絲涼意。其間樹叢的 雄火車站設在這裡。但是高雄港的
舞動誇張,巨幹直衝天空,以及銅像 濫觴,卻始自對岸的旗後,高雄未
台階刻意變形,廖繼春自己曾說: 開港前,旗後是人口聚集的地區,
「在樹蔭與人物的對照下,更突出表 日本人在此成立為普及教育而設的
現台灣夏天的特異景色」。廖繼春抓 第一所打狗公學校。然而高雄港築
到台南盛夏的特徵,再下來他將如 港計畫進行中,旗津半島地形不利
何把握南國驕陽投射在台南孔廟的紅 市街擴張而失去了發展優勢。
牆,反映出怎樣的色感,留待後節談
論。 1935年高雄築港計畫第二期工
程行將完工,旗後的繁榮已被鹽埕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41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所取代,反而留下老屋、漁帆交織 美術界。
新建築的港町風情,充滿著打狗的
原味。那一年任職於高雄的范洪甲 1904年范洪甲生於新竹新埔
所畫的「旗後風景」(圖 10),入 地主之家,進新埔公學校後,成
選第九回「台展」。 績優異,家人認為這是可造之才,
不應被埋沒在鄉下,恰逢叔叔赴台
范洪甲(1904~1998)並非 南州廳任職,遂被託付跟隨叔叔到
高雄人,也不是台灣畫壇熟悉的人 台南,轉入台南師範附屬小學校。
物,但確是曾經有在高雄工作、居 待高等科畢業後再投考台南師範學
住的美術科班出身者。范洪甲的祖 校,畢業後亦留在台南執教,范洪
籍是新竹新埔的客家人,少小就離 甲在南台灣生活已遠超過在原鄉的
鄉就學,及長工作後不久,旋即踏 時日了。
入商場之忙碌生涯中,不僅無暇回
到新竹故居,戰後又落籍日本,其 范洪甲的原生家鄉新埔,位於
與台灣畫壇少有交集,係因他生平 鳳山溪中游北岸的一塊溪谷平地,
最活躍的場域,在於商業圈而不是 早在18世紀末已有客家人進墾。縱
貫鐵路列車駛進新竹停靠之前,必
須跨越兩條大溪流,首有鳳山溪,
再是頭前溪。頭前溪上游的竹東,
出了一位蟄居鄉村作畫,直到晚年
才在畫壇綻放光芒的水彩畫家蕭如
松(1922~1992);至於鳳山溪的
水源,也哺育過童年的范洪甲,只

▲ 圖10 范洪甲 旗後風景 是自幼便非池中之魚的范洪甲,卻

4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如鳳山溪的河水,一心嚮往大海。 他卻未完全放棄繪畫,轉往高雄工
他遠離家鄉,志在青雲,1926年考 作的那一年,他畫下了「旗後風
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 景」。

完成東京美術學校的學業之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范洪甲在
後,范洪甲返台南完成終身大事, 一次赴屏東出差的機會,巧遇在東
旋即攜新婚妻子前往日本。一年後 京舊識的日本軍官,正奉派來台任
再度返鄉,客居於屏東摯友在水底 參謀長,當下邀請范洪甲即刻前往
寮的農園,這段田園生活,正是青 台北的台灣軍司令部報到,參與
年期的范洪甲,難得隱遁作畫的山 赴中國佔領區從事翻譯及宣導政令
居歲月。 的工作。由於這個機緣與造化,從
1938年迄終戰為止,范洪甲的足
畫家畢竟無固定收入,也不足 跡踏遍汕頭、廈門、上海等地,並
以養家活口,在一個機緣下,因欣 主持日本海軍投資的商行,前往南
賞范洪甲畫作而結識的台南地方法 洋各城市從事貿易。戰時下軍餉豐
院檢察官,得知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厚,活動之處又非戰區,所以生活
的他,日文造詣頗為深厚,因而力 不虞匱乏,直到戰爭結束,范洪甲
薦他擔任法院翻譯官的工作,不但 一家由上海遷居香港。
可以照顧家庭,更有機會深入瞭解
各種層面的人生百態,范洪甲也為 累積了幾年商場經驗,戰後重
了多瞭解社會真相而接受了這項工 出江湖,還是選擇自己最熟悉的貿
作。1935年高雄地方法院成立檢察 易,第一筆生意就是將台灣的香蕉
局,范洪甲再被調往高雄地方法院 外銷日本,待事業穩定之後,舉家
擔任翻譯官,雖然工作無關所學, 前往日本定居,並歸化日本,從此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43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與台灣畫壇的關係,宛如斷了線的
列車窗外 點景
風箏。
19世紀中葉拿破崙三世登基,
台灣人留學東京美術學校,又 推動大巴黎改造計畫,首先整治塞
倏忽與台灣斷線的藝術家,最早是 納河,並擇定鐵道為國家重點事
劉錦堂(1895~1937),其後還有 業,從此巴黎市民在塞納河畔野
張秋海(1898~1988)、范德煥 餐,火車載運旅人出城遊覽等快樂
(又名范倬造,1913~1977),他 市民的生活圈,不僅是巴黎畫家足
們都前往中國發展而與台灣斷訊。 跡所到之處,而且也都變成了巴黎
另外有何德來(1904~1986)與吳 畫壇新風格的主題,不到30年,法
天華(1911~)皆滯留日本未歸而 國印象派因而崛起。有賴鐵道文明
失聯。 擴大市民活動的範圍,也延伸出畫
家寫生的新景新象,是以印象派明
以范洪甲個人而言,因為他喜 朗亮麗的畫面,完成了從古典主義
愛港口,所以認為高雄的風景勝過 跨向現代主義的一場藝術革命。
台南。根據「旗後風景」所取材的 台灣近代繪畫其實也是學習印
旗後港邊,岸壁碼頭熙來攘往的人 象派起家的。無獨有偶的,台灣近
潮,更增港都浪漫風華。岸上的 代視覺藝術的風景觀,也有鐵道文
瓦頂西式樓房烘托出明暗光影,是 明帶出嶄新視野的效應。台灣近代
范洪甲擅於強烈表現對比的原點。 美術的播種者石川欽一郎(1871~
199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范洪 1943),是第一位教導學生多多關
甲九十回顧展」,這一組晚年重拾 心台灣風土人情的日籍畫家。
畫筆的創作,仍帶有拙趣又展現南
洋風味、強烈對比色的美感。 石川欽一郎於1907年11月縱

4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貫鐵道全線通車前半年,第一次抵 郎的生命動線,一直都朝北方驛
台,雖然鐵路尚未全通,但基隆˙ 動,在天寒地凍的荒原中,目睹慘
台北段區間行駛已有多年。船抵基 絕人寰的殺戮場面。至此,他所經
隆港碼頭後,他從剛落成的基隆驛 歷的盡是處身嚴酷的天候,和嚴格
搭上火車,直驅台北。這段旅程沿 的軍團紀律;他所看到的也都是冰
線的車窗風景,令石川欽一郎眼睛 天雪地,與千篇一律穿著軍服的官
為之一亮,南國台灣的常綠大地, 兵,唯一的異鄉感覺,大概僅有派
與處於北溫帶四季分明的日本列 駐營口時期,偶爾進城所見裹著棉
島,有完全不同的風土,讓從未體 袍、重裘的中國人,以及滿洲人殊
驗過南國景像的石川備覺新鮮。 異的房舍。

1871年石川欽一郎生於日本靜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石川欽
岡縣,在東京受教育,自修英語, 一郎回到日本。2年後(1907),
學習水彩畫,他藉著英文能力與英 「帝展」前身的「文展」(文部省
國著名水彩畫家通信討教,也憑英 美術展)開幕,石川提出水彩作品
文長才初任陸軍參謀本部翻譯官, 入選,以為從此可以重返畫壇;奈
隨軍前往中國參加八國聯軍之役。 何一紙徵召令,他又奉命向台灣總
日俄戰爭爆發,轉往滿洲軍司令 督府報到歸隊。
部,駐紮於營口軍政署。
台灣對石川而言是個完完全全
石川係一典型之明治青年,好 的陌生地,他與絕大多數的日本人一
學、上進、嚮往西洋文明。重儀表 樣,總以為台灣仍是一個蠻荒未開之
堂正,輕族群優越,是他在台為人 地,令石川內心頗有隱憂,結果,一
師表的特質。來台之前,石川欽一 趟基隆到台北的列車初體驗,把先前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45
或來電(02)2705-5066
藝術家原鄉風景
叢刊

對台灣的印象全盤改觀。 境的新樂土(圖 11)。

定居台北之後的石川欽一郎,亦 台灣特有的瓦屋與竹林,在陽
經常搭火車遊歷鶯歌、樹林、桃園等 光底下閃耀,實有異於日本本土山
地,更不會錯過淡水線尋訪沿途的大 色的蒼茫與冷峻。從車窗風景映入
正街、北投、淡水等小鎮。石川獨對 眼簾的相思樹叢,一點也不比日本
新北投興趣缺缺,他認為溫泉鄉的生 人獨鐘的松樹遜色。石川尤其盛讚
活形態,是日本人引進來的,毫無台 台灣的太陽,映照大地色彩鮮明。
灣風土特色,只有徒增台北近郊的浮 經由石川的一番啟示與誘導,門下
華俗氣。由此可見石川欽一郎的風景 的青年學生紛紛擦亮眼睛,跳脫以
觀,是意欲揚棄日本人習慣的審美品 往視而未見的盲點,以新發現的視
味,重新審度異域風物的美感,石川 野重新觀察、思考自己鄉土的真實
欽一郎首次來台,已經預告了台灣風 模樣,並將之入畫,此謂之寫生。
景的新發現。

11月的東京已入深秋楓紅,而
台灣還是豔陽高照,石川甫由日本
抵台,乘火車往台北,途中的田園
風光穿插著紅瓦農舍、翠綠竹林,
豐饒的景致和田間零落悠哉的水
牛,使他原以為台灣是人間苦境的
印象,剎時變成心曠神怡的桃源勝
地,行前不安的情緒頓時消除,亞
熱帶的異鄉情調讓他找到了水彩畫 ▲ 圖11 石川欽一郎 台灣風景

4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 李欽賢著. -- 初版. --
臺北市 : 臺灣書房, 2009.05
  面 ; 公分. -- (臺灣書房 ; 8V10)

 ISBN 978-986-6764-81-3(平裝)

 1. 視覺藝術 2. 公共藝術 3. 生活美學


960 98004481

台灣誌記   8U31

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 (89.4)
作  者 李欽賢
圖片提供 李欽賢
總 策 畫 戴月芳博士
特約編輯 陳大方 黃曉玲
特約美術編輯 彭範先

發 行 人 楊榮川
出 版 者 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地  址 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339號4樓
電  話 02-27055066
傳  真 02-27056100
郵政劃撥 18813891
網  址 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 tcp@wunan.com.tw
總 經 銷 朝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地  址 台北縣中和市橋安街15巷1號7樓
電  話 02-22497714
傳  真 02-22498715

顧  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009年 5月 初版一刷


ISBN 978-986-6764-81-3
定  價 新台幣300元整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