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

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

朝代 君主 年號、時間 封號

東漢 漢獻帝 建安五年(200 年) 受封 漢壽亭侯 爵位

蜀漢 漢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 前將軍、假節鉞

蜀漢 蜀漢後主 景耀三年(260 年) 壯繆侯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 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 年) 崇寧至道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 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 年) 昭烈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 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 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 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元泰定帝 天曆元年(1328 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齊天護國大將軍、檢校尚書、守管淮南節度使,兼山東、

河北四門關招討使,兼提調諸宮神、無分地處檢校官、
元 元文宗 至順二年(1331 年)
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府儀同三司、駕前都統軍、無佞

侯、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

太祖皇帝恢復關帝原「前將軍壽亭侯」(之「漢」字久
明 明太祖 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
缺)頒旨列入祀典。

明 明神宗 萬曆六年(1578 年) 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明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1613 年)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 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 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 年)
追封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
成忠公

頒令全國啓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 年) 祭孔之太牢祭儀、春秋兩祀,此為關羽列入國家祭祀主

神之始。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 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 年) 加封[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 年) 加封[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 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再
清 清文宗 咸豐五年(1855 年)
追封三代為王。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
清 清德宗 光緒五年(1879 年)
聖大帝、總二十六字、為關羽歷代最長之封號。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 年)敕封的官職最多,其次為清德宗光緒帝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
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封號,共 26 個字,採用了眾多美好的文詞。

關公、關平、周倉的鎏金銅塑像

金瓜石勸濟堂關羽銅像

金瓜石的關聖帝君,為手捧春秋文相坐姿於廟頂

關羽的祠廟遍布各地,為最多祠廟的中國神明之一。唐初開始便有武廟,但主祀的是善於用兵的周武

王宰相姜子牙,而關羽則為從祀之神。如平日出征,則祭拜佛教四大天王中掌管北方的毘沙門天王,

並繪製毘沙門天王旗,以保佑戰爭勝利。

關帝信仰,可能肇始於宋代,完成於明代。關羽信仰由來已久,至宋朝更趨昌盛,至遲宋朝末年,民

間供奉關羽的廟宇已經「郡國州縣、鄉邑間井皆有」
(郝經《陵川集》)
,宋朝皇帝也多追封關羽為王。

元代朝廷雖崇信藏傳佛教,但未箝制人民信仰,因此民間對關羽的崇信有增無減,元朝皇帝且曾遣使

致祭。明代不立武廟,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嘗以「漢壽亭侯關羽廟」列為京師金陵祀典之一(《萬曆明

會典卷九十三》)
,之後明朝歷任皇帝不斷追封關羽,關羽漸漸成為明朝「所最崇奉」《
( 萬曆野獲編》)。

明朝尊奉關羽,甚至要求藩屬朝鮮官方修建「關王廟」(朝鮮《宣祖大王實錄》)。隨著明朝追封關羽

為帝,明朝人對關羽的尊稱也由「關王」漸漸升格為「關帝」,沿襲至今。

明清以降,供奉關羽的廟宇不僅遍布漢地,且延伸至蒙古、西藏。而朝鮮、越南、日本、琉球亦有供
奉關帝的廟宇。

佛教也視關羽為護法神,漢地佛教尊奉關公為伽藍菩薩,源於隋代創建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後來藏傳

佛教亦尊關羽為護法神。 隨著關羽地位變得顯赫,關羽更被尊稱為「武王」
、「武聖人」
,與孔子並肩

而立,合稱「文武二聖」
。也正因為關羽如此顯赫,除了軍人、武師奉他為行業神崇拜外,就連商業、

煙業、描金業、香燭業、教育業、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業也推崇關羽,所以也信奉他為「財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