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3

史學名 著

每談到史學名著,同學們一定會為之頭痛,叫苦連天。因為它內容是比較複雜而繁多,特別是專門
名詞,以及分析它們的史學意義。以下是簡介史學名著中需要讀的書籍所最具代表性的作用,希望同學
們能夠至少知道該書的基本作用是甚麼。
書名 主要作用
1 《左傳》 純為記載春秋時代的史事
2 《史記》 把上古到漢武帝的歷史記載下來
《漢書》 記載西漢的歷史
3 《史通》 主要批評當代史學發展的弊端
《文史通義》 六經皆史乃章之要旨,研究中國之傳統,擴大史料
4 《資治通鑑》 帝王之書
5 《通典》 記載典章制度
6 《通鑑紀事本末》 改革編年和紀傳體的弊端,創立紀事本末體
7 《廿二史劄記》 所見所聞一一紀錄,但求應用於世,突破考史方法
其實,要準備史學史,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效地、有系統地、有規律地掌握以下的資料,越是原始的準
備方法,越會容易、清楚地理解:
 該書的作者及其時代背景/ 作者寫此書的背後用意或立場
 成書的背景
 該書的內容:這可分為歷史的記載、對史家的條件、對撰史的方法、對收集史料的方法、對寫歷史
時應有的立場和態度、對當代史學發展的批評等
 該書的體裁
 該書的中心思想/ 史學觀/ 宗旨
 該書面對的問題
 該書的影響和貢獻/ 史學史上的地位1
 該書作者的影響和貢獻/ 史學史上的地位

中國史學特色
 褒貶與經世:以人為中心,著重評論人物,及該朝代的政策和制度
 強調直筆,反對曲筆
 研究歷史的終極目標是經世致用,重視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漢書開官修史書之例後,後來建立
的朝代,多為前朝撰述正史,從歷史尋找治亂興衰得失之因 這叫會通,即融會貫通,理解之
前的朝代為什麼會滅亡,而這朝到底應該採取甚麼的策略,才可防止歷史重演 最後達到經世
致用,即把學到的知識,透過生活實踐起來
 希望從歷史尋求恆常不變的歷史道理,即歷史發展定律
 史學取代宗教性的功能,以維持社會的秩序
 自漢以來史學地位處於經學之下,這是因為漢武帝獨尊儒術所致,士人莫不把經學奉為聖典。
但後來史學家均認為史學具有意識,也就是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章學誠的「 史
意」,故歷來不斷有人思索史學和經學的關係。

1
問書的 影響/ 地位與 問作者 的影響 /地位 是不同 ,要注 意兩者 分別所 在,雖 則兩者 所敘的 內容較 為接近 ,但始 終
要小心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
《左傳》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叫《左氏春秋》,是中國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據漢儒說法,它是
專為解釋春秋而作的一部書。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孔子據魯史而作《春秋》,記敘了魯隱公元年 (722B.C)至魯哀
公 14 年 (480B.C)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歷史。目的在寄寓其政治理想。在字裡行間,對歷史人物和事加以褒
貶、評論,也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為後世史家所重。但《春秋》內容十分簡單,全書只用了約一萬八
千字。所記之事,僅具綱目,不敘過程。由於文字過於簡單,隱晦難明,無法知道所記之史事,因而後
世便有解釋《春秋》的傳產生,即是闡述經義的文字。漢代傳《春秋》的便有五家,而傳世的則有《公羊傳》、
《穀梁傳》和《左傳》,當中以《左傳》的成就最高。

其中,《公羊》與《穀梁》都自稱為傳孔子的微言大義而作,孔子之所以沒有形於筆墨的政治主張,
便由他們記錄下來,闡明出來,故他們對《春秋》所記的史事,極少補充;而左傳則不同,它與他家的
傳經方法不同,只作記事,並無意義。凡是春秋時代的史事,在經上只佔有一句簡單的說話,但《左傳》
卻會將史事原原本本,詳細的鋪敘出來。可以說,《左傳》是現存古書中一部真正的歷史著作。

《左傳》的作者
  關於《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的年代,大致上有以下的說法:其一,司馬遷與班固等漢代學者都說
《左傳》是魯史公左丘明所作,是春秋後期的作品;其二,鄭樵則以《左傳》作者是左氏,但非丘明,是
戰國楚人之作;其三,清代學者姚鼐認為《左傳》是戰國初期吳起;其四,康有為則認為此書並非先秦
解經書之作,而是西漢末劉歆採摭《國語》依《春秋》而編纂的偽作。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左傳》應是戰
國初期的作品,它可能是出於魯國史官之手,撰述者並非一人,成之者非一世,整理者則可能是魯太
史左丘明。

《左傳》的內容
《左傳》是一本編年體史書,全書約 18 萬字,六十卷,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從魯隱公元年到魯
哀公 14 年這 242 年間的歷史,比春秋多 13 年,最後附以智伯亡於周定公 16 年,如以所載到此計,那
麼《左傳》所載便比《春秋》多 17 年。

《左傳》主要記述春秋時代各諸侯國的史事及其相互關係,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文化各方面代
表人物,於西周之時部分史事更採及夏、商以上的古史傳說,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

《左傳》取材廣泛,包括諸國舊史、故志及訓、典、語、令、世等書,並採用了口頭傳說,記事以楚、晉、
魯最為詳細,鄭、宋、齊、秦和周室等次之。史事的記述亦周密而系統,大規模的戰爭 14 次,既觀照全局,
反映戰爭的起因、準備、經過、影響和各戰爭的特點,書中對齊魯長勺之戰、秦晉韓之戰、宋楚泓水之戰,
晉楚城濮之戰、秦晉殽之戰、晉楚鄢陵之戰等,都作了生動的描述。

又《左傳》所記的人物約一千四百人,每一個重要人物都附在敘事之中,由歷史事件發展和錯綜複
雜的矛盾中刻劃出各人的性格特徵,如從子產、叔向的言論表達他們的政治抱負,此外他對一些性格突
出的人物也不放過,如對衛公的神氣驕傲和昭公好講面子,皆有極生動的描述。

《左傳》與《春秋》對史事之觀點,亦有不同之處,例如《春秋》載魯宣公二年,趙盾弒其君,似深責
趙盾弒其君之罪,而《左傳》則書「晉靈公不君」,並詳記靈公的劣跡,以見其招禍亡身乃必然之事,為
趙盾辯護。由此可見,左傳說經也有其獨創精神,非盡依《春秋》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


《左傳》的特色
梁啟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提及評價《左傳》,大體而言有三:
 《左傳》不以一國為中心,而以平均敘述當時幾個主要的國家
 其敘述不僅限於政治,常涉及社會各方面
 其敘事有條理、有系統、有別裁,確已成為一種具體例組織體的著述
  除梁啟超謂其乃「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外,還有後世對《左傳》的評價也甚高,例如劉知幾在《史通》
一書便言:「 《春秋》所貶當世君臣,其事實皆形於傳 (左傳)。」陸德明在《經典釋文》說:「舊夫子之經,
與丘明之傳各異。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丘氏之義明,左氏之義明,而後二百四十二年內善惡之跡 ,
一一有徵。 」

  的確,《左傳》一書之成立,於當時之社會文化條件而言,實乃一史學界之創舉。

《左傳》記載了春秋時期的重要戰爭,其敘戰爭亦有特色。
《左傳》描述戰爭,並不著重於陳述戰爭 的
過程,而留意於戰前雙方部署,及兩者勝敗關鍵之分析,於每場戰事記載兩國行軍戰略,詳盡描述彼
此之優劣,以見其日後之勝敗。至於戰爭的情況,僅輕描淡寫而已。這種敘述戰爭手法,自《左傳》以後,
史家皆多採用。

《左傳》記人記事亦較生動,在《左傳》以前,史書分為記事和記言兩種體例,前者以《尚書》為代表,
後者以《春秋》為代表。
《左傳》則把記事和記言合為一體,劉知幾《史通》說:「古者言為《尚書》,事為《 春
秋》,逮為《左傳》為書不遵古,言之與事同在傳中。

《左傳》雖不是個人傳記,但卻把每個重要人物的 記
載,附在敘事中,鮮明地將人物的性格刻劃出來,例如子產、叔向、趙盾、晉文公、齊桓公及燭之武等。

春秋之世,列國林立,國與國之間的聘問亦頻繁。
《左傳》於列國行人互相往來,及其外交辭令, 諫
說之言,亦有詳記。如宣公二年,載周定王使王孫滿答楚子問鼎,成公十三年書晉侯使呂相絕秦等。通
過上述外交辭令之載錄,更能使人明瞭春秋時期之政治狀況,及國家間的微妙關係,此又為《左傳》的
另一特色。

《左傳》反映的思想也很豐富。主要是注重禮,即使寫到兩軍交戰也不失等級尊卑之禮。如成公二年
齊晉鞍之戰,齊敗,晉將韓厥趕到齊頃公的面前,施以「再拜稽首,奉觴加壁以進」之禮,十六年晉楚
鄢陵之戰,晉將卻至多次與楚共王相遇,每次「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這些都表明上下尊卑之 禮
是維持宗法社會秩序的根本,比之諸侯國間一時相爭更重要。其次是體現了民本思想,如僖公十九年,
司馬子魚勸諫宋襄公殺人祀神,謂「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這個民為神主的
觀念,在桓公六年中借隨國季梁之口有大段發揮,說明春秋、戰國之際新興執政者對「民」的態度發生了
變化。書中隨書讚揚開明政治,揭露殘害人民的暴政、暴君,並以「役人相命各殺其長」等記載,寫出人
民對強暴的反抗。

左傳的史學地位/ 貢獻
  首先,《左傳》完成了編年體的創造。
《左傳》是以年、日、時為序記事,以《春秋》為綱,原原本本地 敘
述事件的經過,對人物的形象、性格、行為和思想,都有深刻描述,對於史事產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能詳其原委,且剪裁得體,敘事有重點,文字又委婉生動。此外,《左傳》除記事外,亦記載時人外交辭
令和文書,影響後世記言的風氣。這種敘事、記言、論史的結合,是編年體史書的重要改進,使編年體基
本成熟,對後世史家影響很大。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


其次,《左傳》保存了上古珍貴史料。《左傳》記載了春秋時代不少關於天道、鬼神、卜筮、災祥的事 ,
保留了很多當時的社會史料,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有關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風俗、官
制、兵制、田制等資料,《左傳》亦加以保留,是研究制度淵源的珍貴材料。尤以對春秋會盟的禮法記載,
更是後世研究禮法制度的重要寶藏。至於《左傳》外交辭令和文書的記載、中國與四夷的關係等,保存了
上古第一手資料。《左傳》是保存春秋史料最重要的史書,連《史記》論及春秋時代史事,就有不少取材 自
《左傳》,可見其在史學上的價值。

此外,《左傳》開創史、論結合的體裁。它與春秋一書不同之處,在於《左傳》常在敘述一段史實之後,
通過「君子曰」來說明作者對該事的觀點和評論。這種做法具開啟作用,後來,司馬遷寫《史記》,在紀傳
之後附有「太史公曰」的評論,即效法《左傳》而來。後世史家,一直沿用這種體例,成為中國古代史書的
一種傳統,也在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學問。

左傳除為一史學巨著外,亦不失為一文學巨著。左傳文字簡鍊優美,作者善用簡潔的語言描繪複雜的
事物,對戰爭的敘述,嚴謹而分明,委曲而盡致,使讀者有親臨其境之感。在人物描述方面,人物性格
刻劃也細緻入微,形象呼之欲出,故左傳不單為一部史學名著,也是一部價值很高的文學作品。

最後,奠定史家直書的精神。《左傳》提倡記事必須「據究直書」,它讚揚像齊大夫兄弟等「直史」 和
「良史」。這種要求直書和實錄的精神,被後世視為評價史家和史籍的重要標準,如唐代劉知幾和清代 章
學誠,就十分重視實錄史學,對中國史學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總之,《左傳》雖然是《春秋》的注釋,但經過作者編次加工,記述範圍無論在空間、時間和內容,都
較春秋完備;在至於體例上,完成編年史體例,對後世史家影響深遠,在中國史學史上有著不朽的地
位。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


司馬 遷及史 記

司馬遷的生平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景帝中元五年生,卒於武帝末年,年約六十歲。父親司馬談是武
帝建元年間的太史令,掌理天文星曆、占卜祭祀及兼管文書,故此司馬遷自少便有讀書的機會。司馬遷
二十歲以前,從其父到長安,曾隨孔安國學古文尚書,又隨董仲舒學《公羊春秋》。

二十歲時,司馬遷準備到各地遊歷,實地訪遊名山大川,考查古代遺留下的遺聞軼事,了解及搜
集資料,目的在於擴闊眼界,增長知識。此次出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在自序中云:『二十南遊江淮,
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於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
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

返回長安後,司馬遷即入仕為郎中,後跟隨其父司馬談隨武帝先後到夏陽、汾陽等地。又曾奉使西
征巴蜀,南略邛、笮、昆明。元封元年,父談於洛陽逝世,臨終命遷撰述《史記》。元封三年,遷三十八歲,
繼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太初元年,四十二歲,始撰 述《史記》。

天漢二年,年四十八,李陵敗降於匈奴,遷替好朋友李陵辯護,激怒武帝,下獄及受宮刑。在獄著
述不輟,越二年出獄,寵任中書令,仍繼續著述。至武帝征和二年始成。
撰作動機 / 原因
司馬氏世為史官,而司馬談因不能參予武帝封禪盛典,據自序云:「余死,汝必太史,為太史,無
忘吾所欲論著矣。」可見司馬談生前已有編寫史記之意念,並開始搜集歷史資料,司馬遷在父死後三年
繼為太史令,承繼父親的遺志,發憤著述。

司馬遷撰寫史記,本有紹繼周孔,即繼春秋之義。自序云:「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又云:「余聞董生曰……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
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以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辯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
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由此暗示孔子死後五百年,應有人繼承他,「小子何敢讓焉」,即自
言繼孔子修《春秋》,孔子因獲麟而作《春秋》,司馬遷因漢武帝改曆而作《史記》。

有人言司馬遷之所以著書,原因是漢武帝天漢二年發生巨禍,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攻打匈奴的時
候,竟投降匈奴,武帝大怒,司馬遷為好友辯護,激怒武帝,以欺罔主上的罪名處以死刑,但當時的
死刑可以以金錢或宮刑代替。司馬遷家貧,故選擇以宮刑代替。因身毀不用,遂發憤著述而成《史記》。不
過,據史學家考證,其實《史記》早在司馬遷身受腐刑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寫《史記》了。 《史記》著述始
於漢武帝改太初曆法 (公元前 104 年),而李陵之禍則發生於天漢二年 (公元前 99 年),故身受腐刑之前
已著書一段時間。不過李陵事件倒可成為司馬遷著書的推動力。其自序云:「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
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
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 《孤憤》。」可見其為屈辱而發憤著述的心境 。

司馬談臨終告誡遷,以為「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
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不能論載而自感惶懼。同時,載述史事本是史官之職掌,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


所以司馬遷曰:「余嘗掌具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
焉。 」故此史遷之述往事,整齊其世傳亦司馬遷之責任所在。

司馬遷認為並非只是單純的為寫歷史而寫歷史,他網羅天下舊聞,歷記古今成敗,自然對歷史有
些看法。他是要從歷史發展中探尋『成敗興壞之理』,報任少卿書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
家之言。』司馬遷認為歷史不停地在演變中,『變』是歷史的本質,要從古往今來種種人事演變跡象中 ,
找出成敗興壞的定律,史遷提出研究『變』的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要了解及掌握『終始 之
變』、『古今之變』亦是司馬遷撰著史記重要目的之一 。

最後,他著書的目的,同時也具有頌揚漢代盛德。其書謂:「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建封
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
官,力誦聖德,猶不能盡宣其意。且士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下佈聞,有司之過也。」

體例
史記是紀傳通史體,所寫的時代,上自黃帝,下迄漢武,記載黃帝至武帝各代帝王的興廢和政治
大事。全書運用五種體例,計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
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共二千六百餘年。

本 本紀以述帝王,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共十二本紀。本紀是按年月標舉大事,為全書總綱,本紀雖屬
紀 帝王專書,惟不詳記皇帝個人瑣事,袛逐年記載某帝某王時所發生之大事,帝王於本紀中皆被視
作一歷史時代之符號,每位帝王不論善惡率被納於本紀中,從而知歷史之盛衰興替。
世 世家以記諸侯,上自《吳世家》終於《三王世家》共三十世家,中國於秦以前乃一個諸侯分封社會,
家 故史遷特設世家一項,以記諸侯人物,而世家所錄者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敘述一個諸侯,國家
興亡歷史,如晉世家、楚世家、鄭世家。一類則是敘述貴族及地位最高之大臣事蹟,如楚元王世家、
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等。
列 列傳乃述上古至漢代之歷史人物,凡七十列傳,分為單傳、合傳和類傳,對標名沒有一定的準則。
傳 史遷將三代以至西漢期間於歷史上凡作出點滴貢獻之人物,無論上至大將官僚、下至屠狗販夫輩,
皆一一撰傳以記之,強調平民百姓於歷史上的地位。
書 以同類事為單位,述其終始演變的痕跡。書乃紀載歷代典章制度、文曆法、社會經濟概況、農田水利
等之史。其八書,即〈禮〉、〈樂〉、〈律曆〉、〈平準〉、〈河渠〉、〈天官〉、〈封襌〉八項。
表 表用以排列帝王諸侯將相之年代及爵位,共十表。其法是按年逐月排列,遠者依世代稱世表,近者
依年月稱年表,上起《三代世表》下至於《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

史記內容
(一) 時代意義
置黃帝於本紀之首,具有時代意義,漢初高祖至文景之世,皆崇尚道家黃老之術,而黃帝則為黃
老之宗主,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崇儒術,而儒家卻浸入陰陽五行之說,利用陰陽五行來闡釋儒家,
亦即是以黃老思想來解釋儒家道理,以達至武帝「大一統」王權神授的觀念。史遷將黃帝納於本紀之首,
可見具有一定時代意義,顯示其受道家自然主義的影響,因此很早就標明本書立場是對殘民虐政的統
治者表示憎惡,對下層社會人民寄予同情。再者,清林伯恫撰《史記蠡測》亦認為史遷置黃帝於本紀之
首"自有深意"。蓋古來制作,自黃帝而定,「後世帝王皆本其法度者也」 。

(二) 正統觀念
置項羽於本紀,史遷並未因項羽之最終失敗而輕視其歷史地位,他道出人若在最後一刻得以左右
政局,皆應給予其應得之地位。再者,史遷之納項羽於本紀尚具有正統觀念。蓋秦之滅,繼之而興乃是
楚之割據政權,繼而劉邦敗項羽而王天下,故漢乃繼而興,實非秦。司馬遷於羽本紀並未有明言之,然
將此觀念見於秦楚之際月表。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


(三) 重視權勢
史記中本紀另一特點乃是不立惠帝本紀,而反置呂后於本紀。蓋惠帝乃高祖之子,是繼其後統治漢
室之帝主,故理應置於本紀之列,反之呂后僅為外戚,則不容於本紀立傳。然史遷於史記特別重視權勢,
惠帝雖身為君,然大權俱傍落於呂后手,形如傀儡,呂后反成實際統治者,故史遷置呂后於本紀而不
及惠帝。同樣,義帝之未置身於本紀亦是基於上述因素。日後班固之撰《漢書》,將項羽放於列傳而復替
惠帝立本紀,實本於為大一統王朝服務之需要。史遷因李陵之禍下獄受腐刑,對漢武並無好感,故在武
帝本紀中稍有微辭,後人對之批評。不過司馬遷所微言的,其實都是針對他的敗政而已。清代章學誠就
中肯地這樣評論:「今觀遷所著書,如〈封禪〉之惑於鬼神;〈平準〉之算及商販、孝武之秕政……〈游俠〉、
〈貨殖〉諸篇,不能無所感概……餘皆經緯古今、折衷六藝, 何嘗敢於訕上哉?」。史遷對武帝施行外儒 內
法雜霸之治,使國家達到內外安定,基本上予以肯定。在武帝紀中,史遷對武帝征匈奴事雖無大事宣傳,
然其卻於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列傳中隱約道出漢武當時政策之恰當。後人謂司馬遷對武帝有微言,因其
書中部分對武帝施政頗有批評。

(四)重視人物的影響
史遷於世家除了替諸侯與貴族大臣立傳外,復將孔子與陳涉列入世家。按孔子,陳涉既非諸侯,亦
非貴族自不應置身於世家行列。然孔子是無冕皇帝,其於春秋戰國以迄秦漢學術思想影響至大,特別漢
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地位益見崇尚,故史遷將孔子納入世家與諸侯貴族並列。其次,秦末天下騷然,
而首先揭竿抗秦者為陳涉及後陳涉雖失政事死,惟其起事實為秦起而覆亡之關鍵,史遷不以成敗論英
雄,而以其影響力之大小,將其置於世家之列。

(五) 豐富歷史之層面
史記之前,歷史只記敘帝主王侯,及史遷創列傳一項,記載各階層之歷史人物,上至大將儒士,
下至屠狗倡優之輩,豐富歷史之層面。在列傳,史遷創立很多例,包括一人一傳,兩合傳及數人一傳,
卒為后也正史外沿用,在列傳記敘上古至漢大量歷史人物,包括:
 節操高潔之伯夷叔齊
 學術鳴於世之鄒衍,韓非,董仲舒
 文采不凡之屈原,司馬相如,賈誼
 殺生成仁之俠客聶政,荊軻,豫讓
 歌頌名將李廣
 諷刺憑風使勢而揚名天下之衛青、霍去病
 鞭撻酷吏張湯等
在列傳中史遷特立《刺客》
《遊俠》兩傳,頌揚春秋戰國以還一輩仗義捨生之俠客,肯定郭解,荊 軻
等人之歷史地位,充滿時代意義。蓋春秋戰國乃一紛亂局面,刺客執行使命,剷除地方豪強,去其不義,
就能使地方獲得昇平,使人民獲得短暫喘息機會,故史遷特立傳表彰之。日后,漢班固撰《漢書》,卻直
斥司馬遷「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 《司馬遷列傳》。此實因漢代乃一大一統社會,在大一統皇朝統治 所
不容有客游俠這種無政府主義之士的出現。在《儒林列傳》中史遷分別為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等人立
傳,並對其哲學思想有湛深之剖析。

在〈老莊列傳〉中,史遷很明確地,道出春秋至漢武時所推行之法家治術皆本於道,於《酷吏列傳》
裡,史遷更借曲筆表示武帝之愚蠢,達到高度之諷刺效果。再者,史遷於《貨殖列傳》中,表示其經濟思
想,提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之重商觀念,合符時代要求。及后班固撰史力斥
史遷「主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固時代背景之不同,見解自殊之故。史遷處身於漢武積極拓邊之世,
如若無錢財則難進行大規模之征伐和安定國內之民生。反之班固生長於東漢盛世,時天下晏安,一切思
想趨於理想代,固而主張重義輕利之儒家崇高理想,自是反對史遷強調「利」之說。此外史遷又一反春秋
以來「內諸夏而外夷狄」之狹溢觀念,分別為匈奴、南越、朝鮮、大宛等國立傳,盛載其山川、地域、風土人
情,使異國文化得與漢文化相終始,此皆《史記》列傳中獨到之處,故有《史記》出百代皆奉為圭臬。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7


《史記》之前一般史書僅述一代之治亂興衰,而不涉典章制度,而史遷則特立八書,此書之成立原
因可見於太史公自序:「禮樂損益,律曆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記 述
上古至漢之典章文物,禮樂制度,如〈天官書〉是記述上古至漢武期有關天文之記錄;〈平準書〉則是記
載經濟之文獻;〈封禪書〉記載歷代帝王之封禪情況。史遷更藉此反映漢室當時上層階級如何浪費金錢,
亦反映上層階級如何推動經濟,同時亦借此大力評擊漢武之好大喜功。自八書出,日後班固撰《漢書》遂
據八書增為十志,目是以後正史修撰卒有「志」一間以詳制度沿革。

在史記中「表」雖用作繫時事,然卻最是表現史遷之才華,史遷每將不能立傳之人物及事項付諸表
中,藉表記述傳中被遺漏之人物,在《秦楚之際月表》裡,史遷更明確指出之秦者乃楚,而繼楚而興者
則為漢,由此解釋其將項羽擠身本紀之原因,其言云:「秦楚之際,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
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點出由秦到漢,楚於兩者間實
有舉足輕重之地位,足徵其史識之高,故南宋鄭樵對史遷之「表」極表推崇,認為《史記》一書功在十表,
「猶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來源。」《通志總序》
史記特色
善於綜合舊有資料,成為有系統的紀傳體
《史記》是紀傳體之創例,但是本紀、世家、列傳、書、表這些體裁,並不是他一個人單憑主觀想像擬定,
而是沿襲自舊體制從多方面綜合而成。書的標題,本於尚書,表的創立,源於周譜。至於本紀、世家的名
目,在司馬遷以前已有,如〈大宛列傳贊〉稱:『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又稱:『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
余不敢言之也。』
〈衛世家贊〉稱:『余讀世家言』。至於列傳,七十列傳之首伯夷列傳便提出『其傳曰』三 字,
可知是據伯夷叔齊的舊傳而後動筆。由此可見,本紀、世家、列傳、書、表都不是由他創立的名目,他只是
憑藉原有舊名,把他們歸入一部書內,成為前所未有的綜合體形成,紀傳體遂成為中國史學上的重要
體例之一。

打破時間和空間
在《史記》之前,歷代記載前代之史事,如《尚書》只限記載個別事件,《春秋》只限記載一國一代,《國語》
限於地域,而《史記》則自黃帝至武帝為止的歷史,創立了前所未有的通史體例。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記載
的時候,比之前的史籍更為全面而廣泛,讀者如想參考其他時代的歷史,亦較為容易和方便。

詳近略遠
他對遠古的史料抱著『多聞闕疑』的態度來處理問題,如〈龜策列傳〉云:『唐虞以上,不可記也。』
〈貨殖
列傳〉又云:『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在全書中,史遷貫注詳近略遠的原則,單看歷代統治階級的事
實而論,五帝合為一紀,夏、殷、周三代,也只各成一紀,到秦代,既有〈秦本紀〉,又有〈始皇本紀〉,
到漢代,從高祖以下到武帝,每人各為一紀。又如表,三代稱世表,十二諸侯稱年表,秦楚之際,便稱
月表,具體顯示時代愈遠的愈簡略,時代愈近的愈詳盡。其實這顯示他治史的審慎態度。當他見到一些
不肯定的史事時,他寧可說自己不清楚,也不會妄下論斷。相反,越是近代的史事,他所掌握的資料越
多,所以他能夠清楚而詳盡地記載。

取材全面,著重社會各階層的活動,反映出人類史的真相
向來歷史的記載,是以統治階層為中心,以帝王的起居注為主,但司馬遷卻深切注意到社會的實際情
況,而不專寫一姓王朝。從體例看,本紀是記載天子,但是項羽,呂后被列入本紀,世家是記載諸侯列
國,但是陳涉、孔子列入世家,史家批評為『為例不純』。史遷 在〈秦楚之月表〉云:『初作難,發於陳涉;
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司馬遷以陳
涉項羽和漢高祖相提並論,他不獨不以成敗論英雄,著眼於對歷史具有推動力之人物。至於孔子,史遷
認為『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政治上有變化,文化上
也有傳統。他列孔子於世家,隱然認定孔子是中國社會的大教主。這與司馬遷生於獨尊儒術的時代有關。

實錄直事,直言無隱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8


史遷撰著史記所持守的態度是良史直言無隱,善惡並書,王允曾說:『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
於後世。』從而可見史記敢於忠實報道歷史真相,例如在〈封禪書〉,描寫漢武帝惑於鬼神,勞民傷財的
情景;在〈平準書〉裡,對於興利大臣加以口誅筆伐,又批評蒙恬『阿意興功』。在〈酷吏傳〉強調嚴刑峻法
的可怕,在記載漢高祖亦批評他好酒色,對大臣亦狎侮。

寓論斷於序事中
顧炎武〈日知錄〉:『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馬遷對人物 或
事件的評論,不須要用專門去評論,往往是在篇中借一個人的說話來評論,不局限於用反面的話,也
會用側面,甚至正面的說話,例如〈叔孫通傳〉,借秦諸生及魯生的話語,顯示出叔孫通的面諛以得親
貴。又如借卜式的話,譏諷桑弘羊的興利害民。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增加說服力,亦令人有如親聽其言的
現場感。

進步的歷史觀
司馬遷具有卓絕的識見,他能夠『自破其例』,不以成敗論英雄,而著眼於任何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推
動作用。如張良、蕭何封為侯,僅得食祿,皆非一獨立國家,但既封為侯,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他又
肯定陳勝揭竿起義的歷史作用,將之列入世家。他又讚揚秦統一中國的功勞,絕不同於同時代文人猛烈
批評秦之暴政,如賈誼等。他在六國表中便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學者牽於所聞見
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固舉而笑之,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至於呂后及項羽,二人分別在楚
漢相爭及呂后之禍,扮演重要角色,是其時的重心人物,司馬遷將他們列入本紀。除了在政治上有推動
力的人物,在學術思想上有巨大貢獻的孔子,他也肯定其地位,將之列入世家,即承認孔子為儒家的
大宗師及大教主,又別有仲尼弟子列傳。同時,史遷對歷史學有更深一層領會,希望能『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

史料極具真實性
司馬遷撰史記所運用到的材料,包括有古代及當代的文獻資料,此外,他在少年時代,遊遍了全中國,
將所見所聞,寫入自己的著作,使成為真實可靠,例如〈魏世家〉云:『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
之破梁,引河溝而灌大梁,三月城壞,王請降,遂滅魏。 』

史記的貢獻及影響 (歷史地位 )
創新體例
紀傳體通史之創例史記以前,史書缺乏完例與統一的體例,如尚書限於記載個別事件,《春秋》、
《左傳》
則限於地域。到了《史記》,在古史原有的基礎上參考各種史料文獻,創立前所未有的紀傳通史,包括有
十二本紀記帝王,十表繫時事,八書詳制度,三十世家記諸候,七十列傳誌人物,彼此互相連結,形
成紀傳體通史。劉知幾《史通》總結先秦至唐的史學源流派別為六家二體,即編年體及紀傳體,可見紀傳
體之重要。自司馬遷開創了紀傳體的歷史方法,班固《漢書》採其體例而成紀傳體斷代史,中國二千年以
來的史學家,多奉史遷的史學為正宗,採用他的體例。廿四史裡,全用紀傳體撰寫,稱為正史,《史記》
可說是正史的源頭。

固定論贊為撰著正史的形式
論贊是中國傳統史學特殊的寫作形式,早自《左傳》已「君子曰」,《公羊傳》及《穀梁傳》,稱為「梁子曰」、
「公羊子曰」等。它的意義是給予史學家一個機會抒發個人主觀見解,因為歷史是求真,在主觀世界尋求
客觀事實真相,不可能存有史家的主觀見解,怎樣處理作者的主觀見解,論贊就是最好的方法。論贊發
展到司馬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史記各篇都有「太史公曰」,只有六篇欠缺或散佚失存。 「太史 公
曰」安排或在前或在後,放在篇首是用作敘論,置於篇末則為常例。 「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精榷、記
遊歷、定褒貶」的作用,尤以定褒貶為要,如史遷褒揚孔子、伯夷叔齊、吳太伯,管仲晏嬰,貶抑李斯、蒙
恬、王蹇、衛青等。論贊發展到史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影響所及正史內,每本史著均有論贊的
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的寫史形式。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9


擴大研究歷史的範圍/重大世界的觀念
司馬遷的偉大,不僅由於他創立了紀傳體,而且在於他具有遠大的歷史見識,將研究的歷史範圍擴大,
首先他開始注意到中國境外的國家如朝鮮、大宛、烏孫、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等,中國境內的少數民
族,如匈奴、西南夷、東越、南越。他突破中國傳統對四夷的觀念,認為四方民族與中國歷史也有很密切
的關係。其次他注意到歷史不單純是表面的政治觀,其他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的演變也是歷史的重要
環節,其中史記八書中平準書是後來各代史書的〈食貨志〉典範,開後世述專史的先河。

奠定了史學發展成獨立一門學問的基礎
在司馬遷以前,我國雖然已經有了《春秋》、
《國語》、
《左傳》、
《戰國策》、
《世本》、
《楚漢春秋》等歷史著作,
但都被認為經學,漢儒對於《春秋》,又專在褒貶善惡、微言大義上穿鑿附會,不是當作歷史研究,直到
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編輯漢代國家圖書館目錄,仍把這些歷史書列於六藝略中的春秋類,尚未把
歷史學認作一門獨立學術部門。史記的出現刺激了研究歷史的興趣,指出研究歷史以後有許多人繼史記,
到了東漢初年,班固纂修西漢歷史而成《漢書》,以後研究歷史的人多了,於是歷史學遂「由附庸而蔚為
大國」,成了一門獨立的學問,至唐編修《隋書.經籍志》史部,方稱完成,由此可見,《史記》的出現奠
定史學成為獨立學術部門的基礎。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影響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世界觀的歷史觀。
「究天人之際」是指天地人事,即整個宇宙, 而
「通古今之變」,司馬遷冀望在歷史的長河裡,探尋「成敗興壞之理」,他了解到歷史的本質是「變」,欲
能掌握「變」的定律,必須通古今之變,而通古今之變的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司馬遷對古 今
歷史的演變有這樣深刻的認識和看法,提出「通古今之變」的觀念,並試圖在史記實現這個理想,深切
地影響後世史學家,如鄭樵之作通志,明顯受史遷「通古今之變」影響,清章學誠對史遷的「通」觀念,
推崇備至。

《史記》的文學價值
《史記》的文學價值亦相當之高。塑造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由於司馬遷吸收《左傳》﹑《戰國策》等作
品的寫作經驗,成功塑造許多性格鮮明﹑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且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善於用符合人
物身分的口語來表現人物的神情態度和性格特點。劉邦和項羽都曾見過秦始皇,從他們所表示的感慨中
可以看出他們性格的不同: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語氣極為坦率,可以想見他強悍爽直的性格;劉
邦卻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說得委婉曲折,又正好表現他貪婪多欲的性格。《陳涉世家》中寫陳 涉
稱王后,陳涉舊時夥伴見他所居宮殿說:“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夥頤”是陳涉故鄉的土語,是多
的意思,這裏用以形容陳涉宮殿陳設的豐富;“沈沈”是形容宮殿廣大深邃,又帶有驚異的語氣,它
生動地表現了農民的質樸性格。為了表現人物,司馬遷還通過許多緊張鬥爭的場面,把人物推到矛盾衝
突的尖端,讓人物在緊張的鬥爭中,表現他們各自的優點和弱點,表現他們的性格特徵。 《項羽本紀》 鴻
門宴一節是很有代表性的。鴻門宴前,楚漢兩軍幾至火拼,而楚強漢弱。劉邦項羽此時相會鬥爭是相當
激烈的。作者就通過這場面對面的鬥爭來表現人物性格。劉邦的懦怯而有機智,項羽的坦率而少謀略,
以及其他人物,如范增、張良、樊噲、項伯等的性格,都由於在這場鬥爭中的不同態度而有很好的表現。
《史記》是文學的歷史,也是歷史的文學,是文學與史學的高度統一。 《史記》善於剪裁和安排故事 情
節,謀篇佈局,別具匠心。它以創造“互見法”來敘事。互見法出現於重要人物身上,將一個人的事跡
在不同的地方分述,而以其本傳為主;或將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個地方的敘述為主。司
馬遷運用此法,不僅是為了避免重複,更是為了使每一篇傳記都有審美意味上的統一性,使傳主的形
象具有藝術上的完整性。而在七十列傳的撰述,主要為「合傳」體裁,大體可區分為「歷史性質相同的人
物」與「互有關係的人物」兩大類,前者如《管晏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後者則有《魏其武安侯列傳》。 司
馬遷使《史記》既有了史學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學的可讀性。
《史記》充滿抒發的情懷。
《史記》在敘述歷史人物事跡的同時,處處滲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 內
心的痛苦和鬱悶,這就是我們千年之下讀《史記》仍不能不為之感動的關鍵。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史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0


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後者也正是從這一點著眼的 。
語言運用方面:司馬遷在撰寫《史記》徵引先秦典籍時,對深奧難懂的原典文字,均譯寫為當時的
書面語,把已經僵化或含義不明的詞句改成一般易懂的語言,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正因為如此,《史記》
直到今天,我們讀起來基本上是明白曉暢的。此外,《史記》還廣泛引用了許多民謠民諺,如《李將軍列
傳》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李廣不善言辭而深得他人敬重,既富於概括性,又富含生活氣息。

六) 後人對史記的批評
史記的自錄編排欠缺條理
趙翼認為《史記》
「次第皆無意義,隨得隨編」,例如史記中卷四十九〈李廣傳〉,五十〈匈奴傳〉,五
十一〈衛青霍去病傳〉,五十二〈公孫弘傳〉,這樣的編排方法,顯得不倫不類,此外司馬相如傳排在西
南夷傳後。趙翼批評:「朝臣與外夷相次。 」

其實這一連串的傳紀編排,目的在說明西漢對匈奴關係的轉變。因為西漢自白登之圍後,一直和匈
奴關係著羈糜的和親關係,直到漢武帝時代才積極改變對匈奴的關係,李廣進攻匈奴雖沒有成功,但
他卻是由和親轉變為進攻政策的關鍵人物,這是〈李廣傳〉排在〈匈奴傳〉前的原因。至於排在〈匈奴傳〉之
後的衛青霍去病,是征匈奴的英雄人物,但如果沒有公孫弘對內經濟改革的成功,對匈奴的戰爭恐難
成功,故此〈公孫弘傳〉放在〈霍衛傳〉後。至於〈司馬相如傳〉編在〈西南夷傳〉後,因為司馬相如曾出使西
南夷之故,司馬遷在目錄編排方面,著重事與事的關聯性,可見他並非不倫不類,而是按著事件的發
展。

另外,後人又批評史記把老子、莊子、申不害與韓非子合為一傳,將屈原和賈誼合為一傳,也是義
例不統一。其實,司馬遷把老莊申韓合為一傳,目的是說明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轉變,即由無為思想轉
到法家思想。而屈、賈合傳則是說明當時文學發展趨勢,由騷體到漢賦的轉變。所以這些指控是不合理的。

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班固批評史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司馬遷所處的時代,儒家雖被推崇,黃老之術仍未衰
微,司馬遷雖尊重儒家思想,將孔子列入世家,而且尊為亞聖,但他的儒家思想仍然不夠純正,所以
他記載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論黃老而後各家。班固之所以有這樣的批評,是因為他處於尊崇儒家思想的
時代,對於司馬遷先論黃老而後論六經,自然感到不滿。

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
班彪論《史記》說:「論議淺而不篤,其論術學,則崇黃老而薄五經;序貨殖,則輕仁義而羞貧弱,
論游俠,則賤守而貴俗功。此其大敝傷道,所以遇極刑之咎也。」班固承其父說。司馬遷稱頌游俠,在 其
游俠列傳中謂此等豪傑之士,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如為刺客、滑稽、日者、龜策
及醫者等立傳,班固則刪之。對於〈貨殖列傳〉,司馬遷認為求利為人之天性,不如「因人求利本能而善
導之,使安居樂業,甘食美服」。而班固則堅持重農抑商之立場,認為商業發展,使人唯利是圖,罔顧
道德。

最後就是史家的評論
1.趙翼:
「馬遷參酌古今,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世家以紀侯國,十表以繫時事,八書以詳制度,
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匯於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出歷代作者,遂不能出其範圍,
信史家之極則也。 」
2.魯迅: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3.梁啟超:
「世作斷代史者,雖或於表志門目間有增減,而大體組織不能越其範圍,可見史公創作力之雄偉,能籠
罩千古也。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1


4.鄭樵:
「馬遷世司典籍,工於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之言,通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
勒成一書,分為五體.....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德,學者不能捨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

在過去歷屆試題,同學會容易發現近年史學名著的題目越出越難。先觀有關史記的題目:
1. 試以史記為例,說明紀傳體之優點。(83)
2.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並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4)
3. 試述史記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8)
4. 史記一書,乃紀傳體通史之鼻祖。試述其體例與特色。(91)
5.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3)
6.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94)
7. 短答題 (95)
8.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展之影響。(96)
9. 短答題 (97)
10. 短答題 (98)
11. 試述司馬遷之史學思想及其撰作《史記》之動機。(2000)
12. 有言史記及漢書乃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1)
13. 史記有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分,試就其體例評述司馬遷之歷史觀。(02)
14. 試述史記、漢書體例之異同,並言二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03)
15.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並言二書對中國史籍撰作之影響。(04)
16. 有言司馬遷史記乃中國通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7. 試述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動機及其史學思想。(2006)
18. 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分別為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試析論兩者之失。(2007)

其中 02 和 06 年這兩年有關史記的史學觀尤為艱深。兩者都提問司馬遷的史學觀。其實,我們可以從其撰
述的動機、內容寫作特色,均可尋找到司馬遷的歷史觀念。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2


假設題目是這樣問:試析司馬遷的史學觀。有兩種方法分析的。
第一種是安全法。這種比較保險,而且容易找出論點。這方法就是按著司馬遷在內容體例,就本紀、世家
列傳、書、表等五個範疇分析其歷史觀念。

引言:
 作者:西漢司馬遷
 成書年代:西漢武帝
 體裁:紀傳體通史
 記事斷限:黃帝至漢武獲麟
 章學誠:「馬則近於圓而神」 其歷史觀享有崇高地位
 回應問題:就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體例述其歷史觀。
內容:
本 劉知幾《史通》:「紀之為體,猶春秋之經,繫日月,以成歲時,書君上以顯國統。 」
紀 歷史符號:例:焚書坑儒
帝皇:不論好壞
標準:在權不在位:例:項羽、呂后
【太史公自序】:「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 」 追尋歷史發展的規律
世 司馬貞《史記索隱》:「世家者,記諸侯本紀也。言其下及子孫常有國。 」
家 四類:春秋戰國之諸侯、漢初封侯之功臣、對社會有影響力者、與皇帝有特別關係者
標準:不在年代之久遠與封地之大小,只在乎有功或有德於天下:例:陳涉、孔子
重視影響歷史發展規律之人物
列 劉知幾《史通》:「蓋紀者編年也,傳者列事也。……列事者,錄人臣之行狀。 」
傳 四類:單傳、合傳、寄傳、類傳、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
標準:不拘社會之階級、賢不肖、只限對歷史有影響力者:例:刺客、日者、滑稽、貨殖
編次、傳目不統一:例:【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 】
梁啟超:「《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 」
反映歷史發展變化更重要:例:漢武帝對匈奴政策的轉變
進步思想:貨殖:私利觀
表 劉知幾《史通》:「觀太史公之創「表」也,燕越萬里而方寸之中,雁行有序,使讀者舉目可詳。 」
譜列王侯世系:例:世表、年表、月表 令讀者易於掌握歷史發展之脈絡
書 劉知幾《史通》:「夫刑法、禮樂、風土、山川,求諸文籍,出於三禮,及班、馬史,別裁「書」
「志」,考其 所
紀,多效禮經。 」
八書,即〈禮〉、〈樂〉、〈律曆〉、〈平準〉、〈河渠〉、〈天官〉、〈封襌〉八項。
補紀傳不足,解決史事割裂之弊
展示歷史發展之延續性
進步思想:重經濟思想(例:平準),但仍見迷信(例:天官、封禪)
結語:
會通思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漸、變、終始之思想:重視歷史發展之連續性、變化、發展;探究其原因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3


例:本紀、世家、列傳、書、表
重視歷史現實:
本紀:例:【項羽本紀】置於【漢高祖本紀】之前
列傳:例:刺客、日者、滑稽呈現整個社會之剖面
進步思想:
列傳:例:貨殖列傳;書:平準書
班固批評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
利而羞貧賤。 」
不受獨尊儒術、正統思想之束縛
王仁宇言:《史記》令中國史學的傳統具備「百家殊方」的真實性和生動活潑。

而第二種做法,則比較需要技巧,而且可能會相當麻煩、混淆,特別是舉例子的方面,但如果克服了的
話,得出來的結果會是出人意表!

1. 就其撰述對象而言  明定歷史的主要目的,記載人類活動過程
 把帝王的承傳作為本幹
 間亦述及重要人物事跡:對當代重大影響人物
 除大事外,亦述下層社會人物生活 沒有貴賤之分
 非僅在治亂興衰,而與人生活有關的都著述,把歷代大事、列國相爭、重
要官職等清楚地列出來 擴大史料
 重大世界之觀念,國內民族和鄰國關係
2. 就其撰述準則而言  態度認真,力求真實
 不以在位,而以在權
 既重時變,故略古而詳今
 論史事之影響大小,不以成敗論英雄
 重客觀態度,不可懼怕權勢,即使是當今權貴,就算有過亦照批無誤
3. 就其時間和空間而  打破以往的國界、區域、時代,由上古敘述至漢武
言  打破以往只述政治或君主的方式,凡與人有關的都論述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4


參考文章一 (有些例子,也可作為文章引例的 !)
1、力求真實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
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復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
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瞭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鐵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
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
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
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
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
記錄。從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抹殺他們神奇、
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醜惡以及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
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
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
死之藥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鑒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非常可貴的。本著實錄的
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準。比如,他
寫了許多諸如遊俠、商人、醫生、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
首創了以人載事,始終敍述一個人生平事蹟的寫法。著重寫其"為人",並注意其"為人"的複雜性,是司
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敍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
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讚項羽的驍勇,又對他
的胸無大志、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羽的愛憎
態度卻於敍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一。
2、愛恨分明
司馬遷愛恨分明的感情在史記當中表現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評價了秦末農民大起義。陳涉出身貧農,
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可司馬遷卻將他和諸侯並列,放在"世家"當中來敍述。對於一個封建史學家來說,
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將陳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湯和周武王相
提並論,同時明確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無道,人民就有權利起來推翻他。陳涉領導的這支農民軍
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卻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秦末農民戰爭,最後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無道統治。對陳涉首
先起義、推翻秦朝的歷史功績,司烏遷是完全持肯定態度的。
對於歷史上許多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馬遷也大加讚賞。他當年遊歷時,曾到過湖南長
沙北面的汨羅江,並在江畔憑弔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次憑弔極大地影響了司馬遷,他的心靈中深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5


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詩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給屈原作傳時,他認為屈原可以同日月爭輝,並憤怒地譴責了
楚國貴族統治者不辨忠奸的醜惡行徑。當年,司馬遷還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對舜的事蹟作了
實地考查。後來在寫史記時,他便把舜的事情寫在《五帝本紀》裏,讚揚他憂國憂民的高貴品質。司馬遷
也非常推崇"完璧歸趙"和"將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藺相如和廉頗,對他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讚賞。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歌頌了那些為了反抗強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顧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難、見義勇為的
遊俠。比如"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隻身刺秦王,最
終血濺秦廷。司馬遷對這些人物進行大膽的歌頌,實際上便是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讚賞人民反抗強暴的
願望。司馬遷對名醫扁鵲、諄於意等有益於人民的人,用很長的篇幅記錄了他們的生動事蹟和醫學理論。
這些人在當時都沒有社會地位,可在司馬遷的心目中,他們遠比某些王侯將相高貴。
對封建統治者的醜惡面貌,司馬遷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比如《酷
吏列傳》一共為十個殘暴冷酷的官吏作傳,其中漢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漢武帝當時重用張湯,而"湯為
人多詐,舞智以禦人。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王屬交私"。所謂"乾沒",即空手得到的
意思。這裏描寫的是張湯為小吏時好用計謀以制服人的情況。張湯得勢後,與趙禹一起制定了各種殘的
法令,其中有一條叫"腹誹之法",即不管有罪與否,只要被指控為對朝廷心存不滿,就可以據此治罪。
張湯不僅善於巧立法令名目,而且還會迎合漢武帝的心意去處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個案件
會使無數人家受到牽連,以致殺人如麻,視人命如草芥。這些人的罪惡活動都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他
便是通過這些對漢武帝時期專制統治的殘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訴的。
司馬遷的進步歷史觀和敢於揭露帝王過失的大膽作風值得肯定。對於歷史的演進過程,他的思想也比較
完整。他在給予歷史正確的評價後,又充分肯定了歷史是不斷發展進化的這一結論。
3、史家絕唱
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
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
在司馬遷的筆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動地刻畫出一個歷史事件或一個歷史人物。例如,對
《田單列傳》中田單防守即墨城的描寫。田單用了六條妙計大勝燕國,使齊國得以恢復。"火牛陣"便是其中
最重要的一條計策。晚上,田單將紫紅色的帶有龍紋的布帛披在一千多頭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綁上鋒
利的刀劍,用油浸透它們的尾巴,再用火點著。於是,一千多頭牛帶著熊熊火焰,像怪獸一樣沖進了燕
兵的陣地。而齊國士兵也拿著武器沖向了敵人,還有一些人敲鑼打鼓,高聲喊叫,以壯聲勢。摸不著頭
腦的燕兵嚇得爭相而逃,結果被殺得丟盔棄甲,燕兵的屍體遍佈於戰場上,齊國大獲全勝。司馬遷雖著
墨不多,可"火牛陣"就如一幅圖畫一般出現于讀者的腦海中。
司馬遷還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他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描寫非常精彩。巨鹿戰役中,
項羽率領大軍渡河,然後沉掉所有的船隻,並下令只允許帶三天的糧食,這便形象而又具體地刻畫了
項羽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的決心和氣概。項羽的軍隊一個抵十個,消滅了數量上遠遠超過自己的
秦軍,在推翻強秦統治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羽在戰鬥結束之後,召見各路將領,當他
們進入項羽的轅門時,沒有一個人敢抬起頭走路。這是對項羽威風的描寫。對項羽被圍的場景,司馬遷
描繪得更是感人。項羽慷慨而歌:"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司馬遷通過這歌聲,完全刻畫出
了這位英雄在失敗以後時慷慨悲壯,而又無力挽回失敗命運的複雜心情。接下來,司馬遷又對項羽突圍
後,在東城決戰時的勇猛作了描繪。當時項羽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當幾千名追兵迫近時,項羽圓睜雙
目,怒喝一聲,把漢軍嚇得後退了好幾裏。看到這樣的描寫,不禁使人覺得這位失敗的英雄似乎就在眼
前。
再如,司馬遷描寫漢高祖入關時與民眾約法三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風度。而漢高祖也具有
好謾駡的流氓習氣和隨機應變的性格。有一回,韓信給漢高祖寫信,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漢高祖非常
生氣,剛想發作,張良卻在一旁暗示他別發作,他立即轉過口風說:"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
做什麼假王呢?"這裏用字也不多,卻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漢高祖善於隨機應變和玩弄權術的性格。
司馬遷在書中的敍述語言非常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他廣泛採用口頭流傳的諺語、成語、歌謠,而且不
回避方言土語。他的語言是一種接近口語的"方言",通常敍述和人物對話和諧一致,雖明快但含蓄,話
外有音,值得玩味;繁複而簡潔,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為人物特徵的描寫服務。他刻畫人物說話
口吻的描寫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態度。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還常常適當地強調、誇張。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6


比如,《高祖本紀》:"(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
便,便國家。"這一段漢高祖讓帝位的話,是直接模擬當時的口語,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漢高祖惺惺作態的
樣子,讀完不禁覺得漢高祖說話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馬遷使用古史資料時,一般以當時通用
語翻譯古語。如《五帝本紀》寫堯舜的事蹟,取材于今文《尚書·堯典》,把書中的"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
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績鹹熙"等語,翻譯為"百姓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信傷百官,眾功
皆興"等,譯文與原文相比較,就會發現更容易讀懂。史記的人物傳記之所以這麼出色,是與司馬遷駕馭
語言的高超能力分不開的。

試以 《史記 》為例,論述紀傳體的優點,並析其史學史上的地位。
司馬遷的《史記》被譽為紀傳體史著的鼻祖,記載了黃帝至漢武帝期間前後二千多年的史事,是一
部通史著作。共一百三十篇:《本紀》十二篇,按帝王的世系和年代記述政治上重要事跡。 《表》十篇, 並
列歷代帝王和侯國間的大事。 《書》八篇,主要記述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書論述。
《世家》三十篇,記敘 諸
侯王國和輔漢功臣。 《列傳》七十篇,是對社會和政治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以下為它的內容特 色
和史學地位。

首先,《史記》的體例獨特。《史記》開創了紀傳體的寫史方法。<<史記>>開創了新的史著寫作手法,
以「人」為中心記載,輔以「表」作繫年,將全書 130 篇分成 5 類,條理井然,各篇既完整獨立,全書又脈
絡相連。本紀和表是全書綱領,互為經緯,彼此照應;列傳佔大半篇幅,重要人物各為一傳,清楚分明;
行事相類的合為總傳,也有標舉類目而為傳者,如<刺客>、<儒林>、<酷吏>等傳。除扼要列舉歷史發展的
大概,又詳細記述有關的史事,便於考見個別人物的活動情況,另顧及典章制度的沿革。敘事避免重覆,
省卻繁文。篇末附以「太史公曰」起頭的一段文字,表達作者對史書或人物的看法或附記有關事情。把作
者的意見分開,保持史事敘述的客觀性。

在資料取材上,《史記》資料豐富。司馬遷身為太史,能利用國家圖書館的大量資源作論著材料,引
用當時流傳的書籍和文獻資料、其父司馬談遺存的舊稿和自己十年來採訪所得和耳聞目睹的資料,用以
印證文字記錄的真偽,鎔鑄在《史記》內。如<<封禪書>>記他隨武帝封禪奏山後說:「余從(武帝) 巡察天
地,諸神明山川…退而論次。」 。

此外,《史記》記載史事取捨恰當。司馬遷力求嚴謹選擇和鑒別資料,重視選取、剪裁工夫,遇到沒
法弄清楚的材料時絕不武斷,力求客觀,用闕疑的方法兼採眾說,留待後人判別;他亦重視對資料的
整理和解釋,務使文氣一致、形式整齊,如在<太史公自序>論述著述五體的時候,便充分解釋選取資料
的原則、目的、方法。

在內容編排上,《史記》內容廣泛。它記錄的歷代大事重要人物,不限於統治階層,也盡情地描繪了
下層群眾的生活,注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歷史作用,如<游俠列傳>中以武犯禁的朱家、<徘優列傳>、<貨
殖列傳>等,能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歷史真相;此外,以詳近略遠的原則述事,以西漢史記載較詳盡,
對古代存疑的史實不糾纏,力求信實,寧缺勿濫。

此外,《史記》的內容編排恰當,如以「在權不在位」的標準,將沒有稱帝的項羽和呂后列入「本紀」,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7


因項羽乃秦漢之際天下唯一實際的統治者,且其影響力相當大,而呂后則幾乎架空了漢帝的權力,雖
非真天子,但卻成為實際的統治者,非諸候的孔子、陳涉編入「世家」,孔子雖然不是諸侯,但其學術思
想卻影響深遠,且司馬遷著書之時,正好是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代,他又為孔子弟子立<仲尼弟子列傳
>;至於陳涉,因為他一來動搖秦統治根基,二來其部下後來推翻了秦政,故替其立傳,另外他對<李
將軍列傳>,<匈奴列傳>及<衛將軍驃騎列傳>的編排,人物與種族交錯,目的在說明漢武帝對匈奴政策
的轉變。漢初的時候,在白登之圍後,漢代政府推行和親政策。至武帝時,對匈奴的政策出現轉變。雖然
李廣並非親自痛擊匈奴,但卻是政策轉變的關鍵人物。而後的<匈奴列傳>及<衛將軍驃騎列傳>,則是漢
武帝對匈奴採取積極痛擊政策的時代。

在內容思想上,司馬遷自言著作《史記》,除續述春秋以後的史事,主要是繼承其筆法。對敏感的政
治問題,不加避諱,不避權貴,一定程度上揭露政治上的黑暗面,如批評文帝黃老無為而治的「賞太極,
罰太重」。對於當代統治者漢武帝的迷信,就更正直地批評敢,提出自己的主張,充份發揮了史家直 筆
的果毅精神。

除此,書中反映司馬遷識見高明,評價中肯。他在<<六國年表>>頌讚秦統一中國的貢獻,認為秦始
皇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功勞相當大,他在六國表中便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學者牽
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固舉而笑之,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相比與同時代的學者(如
賈誼)只知抨擊始皇暴政,更具歷史卓識,乃「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紀傳體又兼具改善編年體的不足。由於編年體是以年代先後為主,因此出現年不一事,於是治史者便
只見其初而不見其果。紀傳體則正好矯正這方面的弊病。它體於人物傳記中,既可知其人事,亦而編年
體編排。此外,編年體是沒有典章制度的敘述,對於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等方面亦無所交代,對於了解整
個史事亦會顯得不全面,而紀傳體則可增加這方面的材料。

史家對《史記》的卓越成就多予肯定,據<<漢書‧司馬遷傳>>所說,西漢劉向及揚雄皆稱:「(司馬)
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 後
世論史者,大都讚揚<<史記>>的體例和內容,它在中國史學上的貢獻更影響深遠。以下分析<<史記>>在
中國史學上的地位。(即這本書如何影響後世)

首先,在體例上,《史記》創造出中國第一部紀、傳、表、書皆全的通史,確立了紀傳體史籍的範例。
它綜合了先秦以來各種史書的體例,成為日後史書撰述之楷模、正史系統的始祖。其體裁遂為後世諸多
史家所沿用,從《史記》,《漢書》至《新元史》、 《明史》等所謂「廿五史」均屬紀傳體史籍,並被視為「正史」。
其他如<<宋史新編>>、<<明史稿>>、<<清史稿>等皆效法《史記》。不過《史記》所記乃自遠古至西漢,屬通
史性質,而<<漢書>>以下紀傳體史籍則屬斷代史。另外,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自此例一出,歷
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 《史記》綜合前此的散篇史著體例,結成一書,能「成一
家之言」。後世的正史皆 沿<<史記>>體例,影響至東亞各國,如<<大日本史>>;魏晉以後,不少學者視
其為經典,加以注疏,如南朝宋裴駰的<<史記集解>>、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

此外,《史記》詳載漢初的歷史事實,成為<<漢書>>記述漢武帝以前各朝的藍本。宋代司馬光編纂的
<<資治通鑒>>中<漢紀>部分,以《史記》為本。它取材廣泛,引用大量舊文獻、雜書野史、詔令,遍採民
間逸事,傳說加以整理,兼具保存文獻的作用,為後人提供不少原始資料。

在保存史料方面,它除記載中國本土的事,兼載國內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民族源流與歷史發展,使
異國歷史文化不至湮沒,如<朝鮮列傳>、<匈奴列傳>、<西南夷列傳>、<東越列傳>、<大宛列傳>;且為世
史書開「外國志」之路,如<管晏列傳>,可說是諸子百家書籍的敘錄,開學術史的道路,有保存文化遺
產的貢獻。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8


另外,它保存了古代文獻記錄。八書詳述各朝制度,使唐虞三代,際及漢武之世,典章文物俱得保
存。後世史家重視典章制度,如〈漢書〉將書改志,其後二十四史圴有志的部份;在記人物事跡時引入該
人的著作,如<李斯列傳>中記有<諫逐客書>、<屈原賈生列傳>中載賈誼的<過秦論>,<秦始皇本紀>更
錄入始皇的<焚書令>,為後人研究先秦和西漢歷史提供珍貴史料。

在史學理念上,影響後世正史的「史論」和「論贊」。
《史記》各篇後附有「太史公曰」一段論贊,以示史
家對該事件之看法,將個人觀點與敘述史事分開,保持敘述史事之客觀性。 「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
精榷、記遊歷、定褒貶」的作用,尤以定褒貶為要,如史遷褒揚孔子、伯夷叔齊、吳太伯,管仲晏嬰,貶抑
李斯、蒙恬、王蹇、衛青等。論贊發展到史遷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影響所及正史內,每本史著均
有論贊的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的寫史形式,後世<<漢書>>的「贊曰」 、<<後漢書>>的「論
曰」、司馬光的「臣光曰」,亦 受《史記》影響。

還有,它繼承<<春秋>>的筆法,內容嚴厲公正,不避權貴。如<酷吏列傳>斥武帝用法嚴酷,令批
評<<史記>>最苛的劉知幾亦表讚賞,達<太史公自序>「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的撰
史精神。

此外,它發揮了「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理念,為後世史家所追求。司馬遷寫<<史記>>的心意,重視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即「天」或「命」在歷史發展的作用,如他評論項羽敗亡是「天
意」,卻又說「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候叛己,難已…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
過已…。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項羽本紀>) 可見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非承認天
的神祕力量,而是重視天人間關係的演變,從而了解「古今之變」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
層面,最終完成完整的「一家之言」,擴大歷史學的範疇。因此,後世學者多抱此宏願,效法其史學思想,
如唐宋時的《通典》、
《通志》、
《資治通鑒》均受其「會通」思想影響,在探求時代變遷外,也研究典章制度
或政治發展。宋代編《通志》的鄭樵更對「會通」思想極推崇:「百代以下,史宜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
其書,六經以後,惟有此作。」 將《史記》比擬前代之六經,可見其史學地位之高。

對於史學發展的影響,它奠下史學的基礎。因為<<史記>>記述層面廣泛,不再好像《史記》之前史學
著作的內容,只局限於政治範疇,它更擴大撰述內容,涉及學術思想、典章制度、社會經濟等方面,後
代專門史多承其個別體裁發展,史學不再為經學的附庸,而成為一門專門學術。如學者方狀猷說:「由
《世本》演變而為《太史公書》之禮、樂、律、曆、天官、封禪、河渠、平準八書…皆制度文物史之濫觴也。」可 謂
確論。

再者,《史記》引起後人續作,令續作的風氣盛行。因為自西漢至東漢,《史記》缺失了部分篇章,加
上其斷限,僅至漢武帝止,故西漢末已有不少學者為續《史記》而論史,形式上有補作、續編等。如班彪
欲續寫《史記》,終由兒子班固寫成《史記》,其他如褚少孫所補《史記》部分,其篇章、目的也為了補正
《史記》。

綜合而言,《史記》為發展正史的第一步,司馬遷也成為中國史學的奠基者,為後世史家所推崇,
與《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其寫史的原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成日後寫史的應有原則,紀傳體形式大受重視,通史體及正史系統亦確立,足以見證<<史記>>在史學
史上的重要地位。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19


司馬遷撰寫史記欲通古今之變,其書如何體現這種史觀?這對後世有何影響? ____/25

司馬遷著述之史記,為中國首部紀傳體通史。此書影響後世最深的,是以傳記為體的體例及其歷史
觀。在體例方面,中國正史系列的史著無出其右,均仿效其體例,以傳記為體。而他「究天人之際,通古
今之變」的史觀,同樣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究天人之際」是史遷的世界觀,指天地人事,即整個宇 宙,
「通古今之變」則是他的史觀。他希望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成敗興壞之理」,他了解到歷史的本質是「變」,
欲能掌握「變」的定律,必須能通古今之變,而通古今之變的方法就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司馬遷 提
出「通古今之變」的理念和動機就是從歷史發展中找出歷史現象的原委和結局之間的因果關係和規例,
他要探求歷史的深層意義,探究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和位置。

史遷「通古今之變」這一史觀,主要體現在體制和內容方面。剖析一個時代的真貌,須從它的橫切面
著眼,而欲了解歷史的演變及進化的過程,則須從它的縱剖面著眼。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不同於
斷代史,斷代史單記一朝之橫切面。而通史則由多個橫切面組合而成,故此紀傳體的「斷」與「通」,表現
出歷史的「橫」與「縱」。史記以通史形式寫成,上至三王,下至漢武,記述二千多年的事,如十二本紀 ,
有五帝本紀、夏、殷、周、秦本紀、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孝武本紀。
透過本紀,史遷探究本帝、夏商周秦的歷史發展,實踐了他進步的歷史觀—通古今之變,體察歷史的延
續性。另外,通史的優越性是連貫不同朝代的歷史,使其混為一整體,從中可見整個歷史的改變,而且
史記所記,並不單單包括政事,而是包括民生、經濟、社會、外族等,綜合敘述各方面的變化,體現了歷
史之變。

歷史的發展離不開「常」和「變」,歷史的「變」最重要的推動者莫過於是一些英雄人物,有了「人」,
才能帶動各種的變化,包括政治形態、政治制度、經濟現象、社會風氣。歷史是「人」所歸造,而同時人更
是活在歷史當中。人所帶動的變化,正在不停地創造一個個不斷在演變和延續的歷史,中國第一種史體
編年體是「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偏重於時間性,對於歷史「變」的根源—「人物」
則沒有明確表現出來,目的未能突出歷史的特質。而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欲從種種人事演變的跡象
中,找出「成敗興壞」之定律,探求歷史的變。司馬遷史記就是要「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因而著眼於任
何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推動作用,如史遷肯定陳勝揭竿起義的歷史推動作用,將之列入世家,楚漢相
爭之際,項羽旋封乾坤,左右世局,入咸陽,大封天下,史遷將之列入本紀;漢初呂后亂政,大封諸
呂,對歷史的演變了起了很大影響,故有呂后本紀。孔子是中國社會的大教主,開創儒家,對文化上貢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0


獻至鉅,故有孔子世家。而紀傳體的本紀、世家、列傳就是這樣突出歷史的「人」的特質,探究「人」在歷史
中之地位。

此外,《史記》中的表亦是體現歷史「變」的一個體例。表是按世代年月,分類排比,列舉歷代帝王和
侯國間的大事,其好處是清楚明確地羅列歷史大事。由於歷史有時代遠近之分,所以表分世表、年表、月
表。時代越遠的歷史,因其變化和資料較少,所以用世表總括列出,當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快,變化越激
烈,也就要用年表和月表來細分。由世表到年表,由年表到月表,可見到在歷史的巨輪下,歷史的變化。
另外,十表的序,都能反映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史學思想。

「通古今之變」的史觀,同樣在史記的內容中得以體現。史記由三王紀至漢武;「變」的觀念貫通全書,
體現「變」這個史觀的歷史事件不可謂不繁多,如加細分,可從改革人物、社會、作者論述和歷史事件幾
方面舉例論述。

改革方面。司馬遷認為不同朝代的改革措施,無論對當時或後世的歷史,都有很大的影響,一些重
要的改革,甚至對一國的興亡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因而史遷詳細記載不同時代的改革措施,如商鞅變
革、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等,體現歷史因人而變的思想。

人物方面。史遷在秦漢之際的紛亂複雜的大變化中,抓住陳勝、項羽、劉邦這三個對當時天下大勢有
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的功業,作為秦朝到楚漢之爭到漢朝全個過程中的三個連續發展和變化的階段加
以論述,從這三人身上反映時代變遷。

社會變化。司馬遷的歷史觀,是發展、變化、進步的歷史觀。從《史記》中所記載的上起黃帝,下至漢
武天漢年間這人類歷史長河中不斷變化。社會制度的不斷變革,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等各方面來看,都
能說明人類社會歷史是不停的前進。尤其《史記》中所肯定的秦朝和漢朝的建立,及其所建之各種制度,
更能說明司馬遷不斷發展、變化、進步的歷史觀。

作者論述。太史公在言語中直接說出其見解。如在(六國年表)中,他對目光短淺,輕視在位日淺
的秦的政治家不以為然,能以「察其終始」的態度,看到秦改變中國的功績。另外,(十二諸侯年表)的
論贊中,他把西周末年至春秋時周王室衰落,以及諸侯爭霸的政治形勢的演變過程敘述出來。

歷史事件。史遷在秦統一六國的事件中,將統一六國作為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加以詳述。從襄公、
文公、穆公、獻公、孝公等苦心經營,歷時一百多年,才由弱轉強。秦皇時又經十年兼併,才統一天下,
指出秦統一六國並非偶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此外,他在(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
本紀),主要揭示秦統一天下的歷史過程。他還詳細地敘述了秦百多年的努力,最後以力得到天下,但
卻不能持久。秦始皇統一中國,功業很大,可是他的殘暴統治,也加速了秦的滅亡。項羽亦如此,「欲以
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在三個本紀中,史遷對以力得天下者,作出「得之難,失之易」的結論 。

司馬遷在史記中完全達到「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既體現了「通」和「變」的理念,亦成
為六家二體中的紀傳通史家,對後世史學家有深遠的影響,其中以北宋鄭樵和清章學誠受其影響最深。

鄭樵主張會通百代,這在他嘔心瀝血之作《通志》中得以發揮。
《通志》仿《史記》五體,而改(表) 為
(譜),改(書)為(略)。計有三皇到隋代有帝后紀傳二十卷,年譜四卷,二十略五十二卷,列傳一
百二十四卷。記事大抵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其中本紀從三皇到隋,列傳從周到隋,二十略則從遠古到
唐。此書卷帙浩繁,但主要匯集前史,新意不多。精華在於二十略,分別記載歷代典章制度、學術文化,
逐一闡述其源流演變,並提出不少新見解。(禮略)、(職官略)、(選舉略)、(刑法略)、(食貨略)
節錄《通典》,其餘十五略則為鄭氏多年撰寫,獨出心裁之作,取材廣泛,內容豐富。如(氏族略)記各
個氏族的由來,(都邑略)述說歷代建都地點的位置、形勝及其得失,(圖譜略)指出圖表與書籍的參
考作用,擴大歷史範圍。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1


《通志》所反映的學術思想,較為突出是強調編寫史書必須貫徹「會通」的原則,以極古今之變。他主
張寫通史,反對斷代史。書中對《史記》推崇備至,說此書能會通古今。他在通志總序中指出斷代史有三
大弊:一、無論在敘述人事和制度文物方面,都難免重複;二、前後又有隔絕不相聯貫之處;三、修史者
各站在本朝統治者的立場說話,沒有一定的是非標準,指責他們失去會通之道。

司馬遷史記成就蜚然,試析其對後世中國史學發展之影響? ____/25

《史記》這部書,既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又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傳紀文學的總集,現
分析史記對後世中國史學發展的影響。

司馬遷的《史記》,開創了一種紀傳體的史學體例。在史記以前,史書缺乏統一的體例,如尚書限於
記載個別事件,春秋、左傳則限於地域。到了《史記》,在古史原有的基礎上參考各種史料文獻,創立前
所未有的紀傳通史,包括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十二本紀以帝王為中心,按年月日記載國家政治大事,
藉以敘述王朝的盛衰興亡;三十世家惟繫年月於諸侯,僅記列國之事;七十列傳以個人為單位或合同
類人,記其行事。其人在歷史上舉足輕重,或特立獨行,或在學術上有成就;八書以同類事為單位,述
其始終演變的痕跡。其事為政治制度、天文曆法、社會經濟概況、農田水利等;十表按世代年月,分類排
比,列舉歷代帝王和侯國間的大事,表有世表、年表、月表,如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秦漢之際月表
等。

劉知幾在《史通》裡,曾把唐以前的史學總括成「六家」,並將史書的體例歸結為「二體」 。
「六家」就 是
「尚書家」

「春秋家」

「左傳家」

「國語家」

「史記家」

「漢書家」,「二體」就是「編年體」和「紀傳體」。在 史
學上,《史記》是「六家」之一。在體例中,「編年」一體,創始於《春秋》,後來荀悅的《前漢紀》和宋司馬光
的《資治通鑑》等,就是沿用「編年體」寫作的。「紀傳」一體,濫觴於《史記》,諸如班固的《漢書》以及歷 代
的「正史」,就是沿用「紀傳體」寫作。在中國二千年以來的史學家,多奉《史記》為史學的正宗,採用他的
體例。而廿四史裡,全用紀傳體撰寫,稱為正史,史記可說是正史之源頭。

其次司馬遷著述《史記》,在鑑別史料和確定失實上,表現了謹嚴的、科學的「考信」精神,但最重要
的,他能夠在「考信」的基礎上,「不虛美,不隱惡」進一步把歷史嚴肅地、忠實地記載下來。

司馬遷運用的材料,不僅是古代及當代的文獻資料,還有在他少年時代,遊遍了至中國,將所見
所聞,第一手的史料寫入自己的著作,使成為真實可靠。而且他面對無限的資料,他有其考信的標準,
那就是他所揭示出來的「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司馬遷所懷疑,能闕疑的,施以考據的方法,最
後寫成其體大思精的鉅著,於是史記是一部有高度真實性的歷史。書出不久,揚稱為「實錄」 。

除此之外,史記擴大了史學的範圍,是社會的全史。史記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止,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2


共述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這是世界有史以來第一部貫串數千年的通史。在時間上縱古貫今,在空間上則
裡括裡宇。司馬遷於寫中國的歷史以外,寫他所能知的整個世界,匈奴、朝鮮、南越、東越、西南夷、大宛,
一一列傳,人述所至,日月所臨,全寫到史記裡面去。列項羽於本紀,是從整個人類史著眼,「分裂天
下,而封王侯」的項羽,代表人類的一個世紀;列孔子於世家,是整個人類衡量孔子,人類有史以來對
學術最有貢獻的學者,應該有此尊榮。

在這紀傳體的體例下,能寫出人類的全史,萬象畢陳,如歷史是少不了人物的,本紀、世家、列傳
都是記人物,再如歷史是擺脫不了時間的,表則專門以時間維繫事件;歷史上的學術、制度、名物,紛
紛出現,書則能一一予以披陳。司馬遷復有卓懷敻識,寫帝王將相以外,兼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以致儒林、循吏、酷吏、游俠、佞幸、滑稽、日者、龜策之徒,貨殊者流,皆寫入列傳,言無疑是一部社會全
史;司馬遷也特重國家社會的經濟,既寫(貨殖列傳),以明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
為利往」,又寫(平準書),將漢初至老子、莊周、申不害、韓非等學術思想家,皆寫其學術與生平,八
書中的(天官書)、(曆書)談天文算法,(河渠書)談水道地理,列傳中的(匈奴)、(南越)、(東
越)、(朝鮮)、(西南夷)、(大宛)等傳,完全記載邊遠地區其他民族的山川、地域、風俗、人物,這
是史記的特別注重學術文化史了。

此外,史記更固定論贊為撰著正史的形式。論贊是中國傳統史學特殊的寫作形式,早自左傳已「君
子曰」,公羊傳及穀梁傳,稱為「梁子曰」

「公羊曰」等。它的意義是給予史學家一個機會抒發個人主觀 見
解,因為歷史是求真,在主觀世界尋求客觀事實真相,不可能存有史家的主觀見解,怎樣處理作者的
主觀見解,論贊就是最好的方法。論贊發展到司馬遷手上固定成為一種寫史的形式。史記各篇都有「太史
公曰」,只有六篇欠缺或散佚失存。「太史公曰」安排或在前或在後,放在篇首是用作敘論,置於篇末 則
為常例。
「太史公曰」具有存疑惑、商精榷、記遊歷、定褒貶的作用,尤以定褒貶為要,如史遷褒揚孔子、伯
夷叔齊、吳太伯、管仲晏嬰,貶抑李斯、蒙括、王蹇、衛青等,論贊發展到史記手上固定為一種寫史的形式,
影響所及正史內,每本史著均有論贊的存在,如「臣曰」等,成為不可缺少的寫史形式。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世界觀,歷史觀。在其觀念中,有「變」的道理,在史學上是
極為珍貴的,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以致有時變,有事變,有人變,變化無窮,變故多端,而變非一
旦一夕之故,有其時間的累積,所謂「漸」,變在長時段以內,現出規律,所謂「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
變,五百載大變,三十變一紀,三紀而大備」,古今之變,有其循環性。而物盛而衰,見盛觀衰,可以
通古今之變;對於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作全面的觀察,所謂原始察終,更可以通古今之變。
以致司馬遷屢屢言及「謹其終始」
、「察其終始」

「綜其終始」

「謹其終始」是將事件的終始得失記載下來 ,
也就是「咸表終始」是透過對事件整體的綜合觀察,從其中尋出演變的規律與意義。原始察終,於是古今
之變可通,於是「成敗興壞之理」可稽,而「述往事」,可以「恩來者」;「居今之世,志古之道」,適「所以
自鏡」。歷史如始,已可以將過去、現在、未來連貫一起了。司馬遷對古今歷史的演變有這樣深刻的認識 和
看法,提出「通古今之變」的觀念,並試圖在史記實現這個理想,深切地影響後世史學家,如鄭樵之作
《通志》,明顯受史記「通古今之變」影響,清代章學誠對史記「通」的觀念,推崇備至。

另外,他能夠「自破其例」,不以成敗論英雄,而著重於任何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推動作用。如張良、
蕭何封為侯,僅得食祿,皆非一獨立國家,但既封為侯,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他又肯定陳勝揭竿起
義的歷史作用,將之列入世家,至於呂后及項羽,二人分別在楚漢相爭及呂后之禍,扮演重要角色,
是其時的重心人物,司馬遷將他們列入本紀。除了政治上有推動力的人物,在學術思想上有巨大貢獻的
孔子,他也肯定其地位,將之列入世家,即承認孔子為儒家的大宗師及大教主,又別有仲尼弟子列傳。

還有「八書」成為最早之典章制度專篇,啟迪後世的典章制度專書(政書)的發展。
「八書」是司馬遷 對
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專門論述和記載所組成的,像(平準書),就相當詳盡地記載了西漢
幣制的演變情況和人民的經濟生活;(曆書)保存了古代天文和曆數學方面的重要資料,(河渠書)
則記載了我們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懂得興修水利和自然災害的事跡,還有其他各「書」對於先秦以至漢代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3


的典章制度,也無不詳加闡述,影響人物包括唐代的杜佑《通典》,宋代的鄭樵《通志》,馬端臨《文獻通
考》,以及清續皇朝三通、通志、通典、通考。

司馬遷的史記影響深遠,成為日後史學家的模仿對象。其中鄭樵的通志是繼承司馬遷史記體例而寫
成,一部無所不及的通史。通史的敘述,從三皇至隋代有帝后列傳、年譜,關於記載典章事物的二十略、
列傳。本紀、列傳是綜合諸史而成,惟在避免重複。其餘有年譜、二十略、氏族和六書。在二十略中,創造
部份有六書、七音、諡、樂、校讎、金石、昆蟲草木諸略。此外,劉知幾的《史通》對史記亦推崇備至。劉以史
家正體為「正史」,他將一切筆記短書、方志家譜以及專詳地理都邑的記載,都列入史籍範圍,可以想見
他對正史以外的書籍,是同樣重要的。最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中,亦擴大了史學範圍,包括記述州
郡方志、金石圖譜、古代經典、詩文歌謠、官府簿牘、家譜傳狀。

總之,誠如魯迅先生所這,《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它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是偉 大
的。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不但是中國的文化偉人,而且是世界性偉人,在中國和世界的文化史上,都享
有崇高的和不朽的地位。

漢書
生平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光武八年,死於和帝永元四年六月,年六十一。曾祖班況,博學
有才氣。成帝時,班況之女被選為婕妤,成為漢室外戚,班況則與劉向同校皇家藏書,成帝並以全套藏
書副本賜之,史記亦在其中。況次孫彪,字叔皮,班稚之子,以繼《史記》之續作,或鄙俗,或偏私,經
整理補充,成後傳六十五篇。其書似僅有本紀列傳,世家則併在列傳。此書即為其子固作《漢書》之底本。

光武初年,彪避難河西,固即生於此。固五歲隨父到洛陽,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二十三歲父
死,乃回安陵。明帝永平元年,二十八歲,以父書未夠詳覈,潛以研究,改撰父書。永平四年,固被誣
以私改舊史之罪,時天下新定,時有人假造預言,搖惑民心。帝下詔收固,繫京兆獄,盡取其家書。固
弟超,恐兄不能自明,馳詣闕上書,得召見,具言固非私改舊史,乃續父所作而已;郡亦上其書,帝
甚奇之,乃命其為校書部蘭台令史,參修世祖(光武帝)本紀。後遷為郎,典校秘書,又參述諸功臣事蹟,
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

永平七年,固三十三歲,帝命其於蘭台續前所著書,蘭台為皇室藏書之所,固遂能取精用宏,續
寫前書。章帝即位,好辭賦,賞識班固,固往往於宮中連日帶夜讀書。建初七年,固五十一歲,《漢書》
大致完成。

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參議軍機大事;出塞三千里,大破北匈奴,
於燕然山勒石紀功而返,固為竇秘書,永元四年,憲陰謀弒和帝,事敗自殺,其賓客或誅死或免官。固
先被免官,後下獄,遂死於獄中。固死,漢書之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和帝乃下詔固妹昭(嫁曹世叔,
世叔早死,節行以所重,時稱曹大家)與同郡馬融之兄馬續於秉觀藏書閣續之。

班固撰著 《漢書 》的原因


繼承父志:《史記》成書刊刻後,總計從漢元、成、哀帝,意在繼承太史公書而有所「祖述」的,有褚少孫、
劉向、劉歆、揚雄等人,然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繼《史記》。其後班彪以漢武「太初以後,闕而不錄」,遂
「采其舊事,旁觀異聞,作後傳六十五篇」。至班固以父所續史未詳,潛精研究,欲就父業,撰 述《漢書》。
這方面與司馬遷較為相似。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4


發揚漢朝功德:東漢光武、明帝朝正值帝國鼎盛時期,為了進一步鞏固政權,總結前朝歷史教驗,成為
當時統治者的迫切要求。
「漢承堯運,協於火德」,作為當代歷史家,決不能重蹈司馬遷的覆轍,把《 漢
高祖本紀》
「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因此班固編 撰《漢書》,旨在發揚漢朝功德。
《漢書》敘云:
「雖堯舜之盛,必有典漢之篇,為後揚名於後世,冠德於百王。」可見一班 。

補充《史記》之不足(與第一點相關):《史記》漢武太初以後之歷史,闕而不錄,後來續作者相傳有褚少孫、
劉向、劉歆父子,歷次而及則有馮商、揚雄、史岑、肆仁、晉馮、柳孟、賈逵等著述,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
繼《史記》,班固父班彪亦有著述後傳六十五,班固「採撰前紀,綴集所聞,以為《漢書》 。 」與司馬遷較為相
似,都是補充前代不足的地方。

漢書編撰之經過
班固父彪生時,以《史記》漢武「太初以後,闕而不錄」,執筆寫史,費時約十五年,作後傳六十五
卷。光武建武三十年,班彪卒,固時年二十三,在家開始整理其父之手稿,以其父前史未詳,欲繼父志
而有所著述。

永平元年,班固開始繼承父業,編撰《漢書》,被人誣告以私改舊史之罪,時天下新定,有人假造
預言,搖惑民心。明帝下令扶風郡拘固,繫京兆獄,並盡取其家書。班固弟班超上書為兄辯白謂「固不敢
妄作,但續父所記漢事」,明帝對改稿甚為賞識,於是命班固為校書郎及蘭台令史,命令他重撰全稿。

明帝永平七年,班固已三十四歲,在蘭台重寫漢書,一直到章帝建初七年,前後歷時二十五年之
久。蘭台為皇室藏書之所,固遂能取精用宏,續寫前書。與司馬遷一樣,在敘寫史書過程中困難重重,身陷大獄,
且同樣都有機會接觸政府內部典籍和政府檔案。

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參議軍機大事,後憲出塞,大破北匈奴,
燕然山石勒紀功而返,固為憲秘書。班固依附竇憲權勢,自以為得意,對諸子不加管束,放縱不法,吏
民痛恨。及後永元四年,竇憲謀弒和帝,事敗自殺,官吏群相將班固羅織下獄,死於獄中,享年六十一。

固死時,其所著《漢書》,尚有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和帝乃下詔召班固妹班昭入東觀,使其續成
《漢書》。
《漢書》問世之初,因書中多古學古義,不易傳誦。和帝詔使扶風人馬融跟隨班昭研讀《漢書》。其
後和帝又以班昭只完成八表,令馬融兄馬續補作〈天文志〉,《漢書》方始完成。 《漢書》是經過班彪、班固、
班昭、馬續四人之手而方能成書,作於 A.D.39 年,成於 A.D.120,前後歷八十年。

漢書之內容體例
《漢書》亦稱前漢書,為我國首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計有本紀十二、列傳七十、志十、表八,共一百
篇,八十餘萬言、主要記載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二十三年),二百三十年之
歷史。

本紀: 本紀十二,述西漢一朝帝王之興廢,包括〈高祖紀〉、
〈惠帝紀〉、
〈高后紀〉、
〈文帝紀〉、
〈景帝紀〉、
〈武帝紀〉、〈昭帝紀〉、〈宣帝紀〉、〈元帝紀〉、〈成帝紀〉、〈哀帝紀〉、〈平帝紀〉。

表: 表八,包括《異姓諸侯王表》

《諸侯王表》

《王子侯表》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景、武、昭、宣、元 、
成功臣表》
、《外戚恩澤表》

《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等。其中《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均為漢書所 新
創。
《百官公卿表》中分十四級、三十四官格,譜列西漢一代將相大臣任免遷死等情況,《古今人表》分 九
等譜列遠古至秦楚之際的歷史人物。

志: 漢書的十志,即《史記》的八書,是專記典章制度的興廢和沿革的,為免混淆書名,班固改書為志
在《史記》的八書基礎上加以發展,併合史記的〈禮書〉、 〈樂書〉為〈禮樂志〉;律書、曆書為〈律曆志〉;改
〈天官書〉為〈天文志〉;〈封禪書〉為〈郊祀志〉;〈河渠書〉為〈溝洫志〉;〈平準書〉為〈食貨志〉。此外,新增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5


〈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

列傳: 陳勝至吳芮列傳四篇,荊王至中山孝王等列傳八篇,季布至揚雄等列傳四十五篇,儒林列傳一
篇,〈循吏列傳〉、
〈酷吏列傳〉、
〈貨殖列傳〉、
〈游俠列傳〉、
〈侒幸列傳〉、
〈外戚列傳〉、
〈元后列傳〉、
〈匈奴〉、
〈西域〉等列傳三篇,〈王莽列傳〉、敘傳一篇。

漢書之歷史地位及貢獻
1)創立斷代史的體例
《漢書》為中國現存首部紀傳體斷代史,劉知幾《史通.六家篇》云:「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
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語甚該密,學者尋討,易為其功,自爾迄今,無改斯道。」
斷代為史,總結一朝之事,容易窺見時代之全貌。斷代史成為後世所樂於運用,《漢書》以後的「正史」皆
為斷代史。除《史記》和《南史》、
《北史》外,其餘《後漢書》、
《三國志》、《晉書》、
《宋》、
《齊》、
《梁》、
《陳》、
《魏》、
《北齊》、
《北周》、
《隋書》、《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明史》等皆捨通史取斷代史而成書,莫不以
《漢書》為藍本。

2)創立新名目,開拓新的史學領域
《漢書》在中國史學上影響深遠,尤以十志。梁人江淹認為「史之所難,無出於志」。一般來說,志貴在 博
而約,比較難作的。《漢書》十志取法《史記》八書,然規模宏大,記事豐富,對於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都
有詳細的記載,擴大歷史研究的領域。 《漢書》根據《史記.平準書》的精神,創立〈食貨志〉,後來的正史
多有此門,對了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材料。班固據劉歆七略的分類法,創〈藝文志〉,導引
後世史書多有〈經籍志〉、〈藝文志〉,使得以了解中國文化典籍的源流及演變。《漢書》創立〈地理志〉,後
世史書多有〈州郡志〉、
〈地形志〉、〈職方志〉、
〈郡縣志〉、
〈地理志〉,使人們對於中國的地理山川形勢有更
深切的了解。後代正史的志,大抵依據《漢書》十志有所增減。從唐代杜佑作《通典》到近代人劉錦藻作《清
朝續文獻通考》,有所謂《三通》

《九通》

《十通》,盡管他們的分類不同,記事各有詳略,都是從書志 體
相繼發展出來。我國古代的典章制度大部份得以保存,漢書十志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除此以外,班固
又創立了〈宗室列傳〉、〈皇后列傳〉、〈外戚列傳〉,後世正史多取法之。以下是班固在志上的革新。

〈食貨志〉 記社會經濟,為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發展狀況了史料
〈溝洫志〉 有系統地記載秦漢的水利灌溉和治水患之情況
〈藝文志〉 依劉歆「七略」增刪修訂成為中國目錄學史現存一部最早作品,論述古代
學術思想的源流派別及是非得失,不僅是目錄學的開端,而且是一部極
可珍貴的古代文化史資料
〈地理志〉 是中國第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體的地理著作,為中國沿革地理的最重要
參考資料,以後各史書多有郡縣志、地理志等
〈禮樂志〉、〈郊祀志〉、 記政治、軍事、法律和有關的典章制度
〈刑法志〉
〈五行志〉、〈天文志〉和 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學的寶貴資料
〈律曆志〉
3)整齊劃一紀傳體例的作用
班固在紀傳體史書的體例方面,也做了整齊劃一的工作。 《史記》的專傳、合傳與類傳的次序間雜,
或以時代相同,或因事跡相關體例,體例不純。如〈刺客列傳〉本屬類傳,竟置於專傳呂不韋、李斯之間;
〈汲鄭列傳〉本是專傳,反置於類傳循吏、儒林之間;〈匈奴列傳〉置於〈衛將軍驃騎列傳〉之前,〈游俠列
傳〉置於〈大宛列傳〉之後。《漢書》則一律以時的先後順序為主,先專傳、合傳,次類傳,再次為邊彊各族
傳,而以賊臣《王莽傳》居末,因為班超所著是為漢王朝服務的,而王莽是以篡漢建立新朝,對於班固
來講,自然是國家的賊臣,所以把它放在最後。又如《史記》列傳的篇目,或以姓標,或以名標,或以字
標,或以官標,體例很不純正。 《漢書》則大體以姓或姓名為標題,統一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後來各朝
正史基本上都沿襲《漢書》的編纂形式。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6


4)《漢書.藝文志》對後世目錄學的貢獻
《漢書.藝文志》根據劉歆之七略、增刪修訂而成,可惜七略早已失傳,而《藝文志》卻隨《漢書》而流傳於
後世,成為中國目錄史上現存最早目錄書籍。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引金榜云:「不通《漢書.藝文志》,
不可以讀天下書。藝文志者,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漢書.藝文志講疏自序》進一步說 :「然不通
《漢書.藝文志》,誠不可以讀天下書。而不讀天下書,亦不可以通《漢書.藝文志》
。 」許多有關古代群經、
諸子、詩賦、兵法、術數、方技等的書籍,雖早已散亡,但它的名目卻可在〈藝文志〉中可見,故它對於各
類學術的辨章淵源、考覈事實,裨益極大。

5)補充史記之不足
《史記》只寫到漢武帝,武帝太初以後,缺而不錄。 《漢書》不僅增補武帝至平帝的一段歷史,而對武帝以
前的歷史也整理及補充之。如另立吳芮、蒯通、張騫、李陵等傳,補錄賈誼的「治安策」、晁錯的「募民徙 塞
疏」、鄒陽的「諷諫吳 王濞邪謀書」、公孫弘的「賢良策」等,使人們對漢武帝以前的政治情況更為透徹。又
增補史記內世家、列傳的事跡,如蕭何傳增補「項羽負約,封沛公於巴蜀為漢王事」等。

1) 後世史家對《漢書 》之批評
1)晉人傅玄批評《漢書》
「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抑忠臣,敘世教則貴取榮而賤直節,述時務則謹辭章而略 事
實」
《漢書》並非像史記那樣把漢的建國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去考慮。班固反對史遷的觀點,指責史記把漢史
「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是把漢的歷史地位貶低了。他在《敘傳》裡特別提出「漢帝本系,出自
唐帝」、
「漢紹堯運以建帝業」,在《高帝紀》還把列傳的世系從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之 際,
都大體地編排起來,並申述「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可見,
班固在漢書中以西漢歷史神化東漢皇帝。

2)仲長統稱《漢書》《宗經矩聖 》
班彪批評《史記》欲「成一家之言」是「不依五經之法言、同聖人之是非」,評論事情均以「唯聖人之道然後
盡心」。班固承襲父旨,也批評《史記》「是非頗繆於聖人」。他寫漢史旨在「旁貫五經,上下洽通」,「緯 六
經、綴道綱」。翻檢《漢書》,其表較多。仲長統稱《漢書》《宗經矩聖》,正好概括《漢書》這種特色 。

3)宋鄭樵《通志總敘》極力抨擊班固,因為鄭氏極注重通百代,以為歷史乃是聯貫,方能明白歷史中因革
損益的軌跡。他抨擊《漢書》云:「自《春秋》之後,惟《史記》擅制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
之旨,司馬氏之門戶自此衰矣。班固者浮華之土也,全無學術,專業剽竊‥‥‥由其斷漢為書,是故
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間隔‥‥‥。」惟唐人劉知幾則推崇斷代為體,稱美《漢書》云:「究西都之首末,
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煉,語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為其功。 」

4)近人梁啟超批評《漢書》為帝皇家譜,認為
「 《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
《漢書》以下,則以帝室為史的中樞,自是而史乃變為帝王家譜矣。」班固所寫的漢書,以劉氏王室為 主
體。自是後世之正史,莫不以班固為藍本。

5)王充《論衡》批評班氏父子「文義浹備,紀事詳贍」。范曄《後漢書.班固傳》論云:「遷文直而事竅; 固
文贍而事詳,若固之敘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然其議論,常排死節否正直,
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7


在史料方面,《漢書》確能補《史記》之不足。 《漢書》所載,漢帝以前史事雖多本《史記》,只略作改易,
但班固生於遷後百多年,有不少新史料出現,為遷所不及見者,故有《史記》傳,而《漢書》為之增立者,
如另立吳芮、蒯通、張騫、李陵、賈誼、董仲舒、司馬相如、東方朔、揚雄者;又補錄或增錄了董仲舒《天人三
策》、公孫弘《賢良對策》、賈誼《治安策》、晁錯《募民徙塞下疏》、韓安國和王恢關於匈奴的論辯、鄒陽《諷 諫
吳王濞邪謀書》等。此外,班固合併了《史記》的有關列傳而成《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於《西南夷傳》增益
了史事幾乎一半。他承襲了史記《匈奴列傳》,而增加了史事五分之三,整齊了自遠古以至更始末年匈奴
的歷史。在文字(文筆)方面,《漢書》較華美,講求工整。蓋漢代乃辭賦大盛之時代,故《漢書》多用排偶文
字,趨向駢體,句子盡求工整對偶,文辭亦較為艱深。

《史記 》與《漢書 》比較

1) 成書的過程與性質
就其成書原因與過程中,兩人比較相似。大家都同是生於修史之家,同樣想繼承前代史書巨著,同
樣有機會接觸古史書籍,並且同樣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巨著,同樣經歷困苦,也有後人續寫。司馬遷生
於史官家族,想紹繼《春秋》,其父親乃太史令,父親司馬談臨死時提出希望司馬遷完成其遺志,之後
任太史令,有機會接觸皇家書籍,後來遭李陵之禍,發憤完成《史記》。班固則在太學修讀,經學根底深
厚,並且對諸子學說有研究。後來其父死亡,立志繼承遺志完成《漢書》。不久有人告班固私改國史被 捕
下獄,其弟班超營救,獲釋後出任蘭台令史。其後他跟隨竇憲,因竇憲陰謀反和帝案件被捕,不久死於
獄中。《漢書》由其妹和馬融、馬續等繼續完成 。
在性質上,司馬遷的史記,是私人書寫,並沒有奉命政府成份,而班固所寫的漢書,則是受政府
的命令所書寫的。基於立場和出發點都不同,所寫的書風格上自然有所不同。由於司馬遷所書寫的是私
家成份,所以他可以暢所欲言,毫無拘束地批評皇帝,而班固因為奉君主之命而書,故是以東漢王朝
出發的,配合東漢政府統治政策而寫成。

2) 內容體例上的比較
《史記》為一本紀傳體通史,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凡一百三十篇,五十
二萬餘言,上起軒轅,下迄漢武,共二千六百餘年。 《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包括本紀十二、列傳七十、
志十、表八,凡一百篇,八十萬餘言,起於高祖,終於平帝時王莽之誅,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故《史
記》所載的時間比《漢書》長,但《漢書》所言字數比《史記》長。

1)本紀: 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之後,繼之以呂后本紀,惟用惠帝紀年;漢書則在呂后紀之前,補立惠帝
紀。這是兩書出發點不同所致。

2)世家:《史記》世家三十,主要記載諸侯之大事,間亦述及歷史上著名人物之事蹟。漢書並無世家,本
於班彪後傳。而漢書無世家一體,可從漢封建制度名存實亡理解,無所謂諸侯國,無所謂世家,這一
體併入列傳是自然之勢。

3)列傳:《史記》的專傳、合傳、類傳次序間雜,或以時代先後,或因事蹟相關,不拘一格。例如,匈奴列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8


傳置於衛將軍驃騎列傳之前,大宛列傳置於游俠列傳之後,司馬相如列傳於合傳西南宛列傳前。漢書
則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合傳,次類傳,再次邊彊各族傳,而以賊臣王莽傳居末,開後世貳世傳
的先例。
此外,《史記》列傳篇名,或以姓標,或以名標,或以字標,或以官標,雖寓褒貶之義,而體例未能統
一。
《漢書則除諸王列傳外,概以姓或姓名標題,統一體例。 《漢書將有關學術、政治之文字,一一載入傳
中。例如《賈誼傳載治安策》,《晁錯傳載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賢良策,《公孫弘傳載賢良
策》,《韓安國傳載與王恢論伐匈奴事》。《史記》與之相比,一概不載。

4)書: 班固改《史記》之書為志,以避與書名之重複。漢書之志,多取材於《史記》,惟併《史記》之禮書、
樂書為禮樂志;律書、曆書為律曆志;改天官書為天文志;封禪書為郊祀志;河渠書為溝洫志;平準
書為食貨志;新增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

5)表:《漢書》新創《百官公卿表》

《外戚恩澤表》及《古今人表》,取消《三代世表》

《十二諸侯年表》及《 六
國年表》 。

二) 撰作觀點之比較
1)歷史立場
晉傅玄評《漢書》云:「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敘世教則貴取容而賤直節,述時務則謹辭章而略事
實。」梁啟超於《中國歷史研究法》評論史遷與班固《漢書》在歷史上所持立場不同云:「遷固兩體之區別,
在歷史觀念上尤有絕大之意義焉:《史記》以社會全體為史的中樞,故不失為國民的歷史,《漢書》以下
則以帝室為史的中樞,自是史乃變為帝王家譜矣。 」
換言之,《漢書》大多著重帝王、貴族事蹟的記載,《史記》的觀點則為成敗不足以論英雄,因此《史記》對
皇親國戚的記載不一定非常詳細,甚至有缺而不錄。項羽雖未能正式稱帝,但他曾旋封乾坤、左右世局,
在歷史上起著重大作用,司馬遷乃為他立本紀。相反,那些身為帝王的惠帝、少帝、恭帝等,並無影響世
局之實,遂不為他們立本紀。
《漢書》多拘泥於帝王、貴族之虛名,不管其影響是大或小,皆一律為之立紀或傳。由此顯示史遷所反映
的是歷史真相及時代進展的實況。班固所著重或追求的是為統治階級服務。 《史記》對於皇親國戚的記載
不詳細,例如祇有王子侯年表是關於皇族,及祇有外戚世家關於國戚,又如劉邦有五子,史遷只為其
中一子劉肥作傳。 《漢書》則較重視統治階層,有外戚恩澤表,記載非常詳細,而且更為劉邦五子(肥、如
意、恢、健、友)各立傳。

2)學術立場──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班固與史遷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引致二人的學術立場亦大相逕庭。班固批評史遷論大道先黃老而後六
經,此說可追溯漢初道家思想盛行之故,其父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力讚道家,實受時代所影響,推
崇道家的應是司馬談而非司馬遷。至於司馬遷對儒家學說並未見特別推崇,然對孔子則推崇備至,深受
孔子的思想所影響,遂將孔子列入世家之內,可以說司馬遷是「尊孔」的。班固對儒家思想是徹頭徹尾的
推尊,因為班固是完全受儒家思想影響的。

3)對游俠的觀點
《史記.游俠列傳》謂漢代的游俠,然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如為刺客、滑稽、
日者、龜策及醫者等立傳。班固則持相反的論調,其《游俠列傳》有云:「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
己已不容於誅焉。」這與其所處時代有關,因為班固有階級觀念,他認為游俠對政權、社會統治有害, 出
於對漢朝政府的服務,自當認為應以法禮為禁止游俠之道。

4)貨殖的觀點
司馬遷認為求利為人之天性,不如「因人之求利本能而善導之,使安居樂業,甘食美服」。而班固則堅持
重農抑商之立場,認為商業使人唯利是圖,罔顧道德,「述貨殖則崇勢利而賤貧弱」 。
司馬遷《貨殖列傳》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行,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29


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又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遷以為民以食為
先,因為先食而後有禮,有仁義,所以特別強調「貨」,重視《貨殖列傳》,記載了計然、范蠡、子貢、白圭,
以迄猗頓、郭縱、寡婦清。 」

3) 文體筆法
范曄後漢書班固傳云:「遷文直而事覈,固文瞻而事詳」清楚指出二人文筆各有千秋。史記的文字多半是
散文體,接近先秦古文的方式,而且章法嚴謹,文約理充,對於人物的描寫更加栩栩如生,且史遷一
生遭遇,感慨良多,微精妙旨,時露於字裡行間。在用字方面,司馬遷力求通俗,以當代的語言來寫古
代的文字。班固漢書多用排偶文字趨向駢體,而且句子盡求工整對偶,王充評班氏父子「文義浹備,紀
事詳瞻」。漢書多寫古體,史記多用俗字,例如收「藏」字,史記作「藏」,漢書則作「臧」 。

史通
劉知幾的生平背景
劉知幾,唐高宗顯慶五年至玄宗開元九年,知幾幼喜讀史書,年十七而窺覽略周,擢進士第後累
官至中書舍人,與吳競徐堅等同修國史(五代石晉劉昫等所修唐書,即多據是書),又與吳競同修《則天
實錄》。知幾欲有所修改,與監修武三思意見不同, 「自以為見用於時,而志不遂,乃著史通內外 49 篇,
譏評古今」,又《史通》自敘云:「自小觀書﹐頗有所悟,凡有異同筆之簡編,以傳來業。此亦《史通》之所
以作也。 」
劉知幾編著史通的動機 (背景 )
自從尚書春秋以降,中國之史著不斷增多,據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統計,史部分 13 類,共
著錄 817 部,13264 卷。作者眾多,傳世久遠。這些書籍無論在編撰體例,寫作技巧、史料真偽、史觀正否
等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客觀形勢要求對中國史學史作一個總結,對史籍之優良良莠加以
評定、探討。要進行此項工作,既須有完備之圖書資料,亦需有博大精深的融會貫通之才,劉知幾長期
在史館參與撰修國史,遂得以適應時代之需求,寫下這部史學評論鉅著,他嘗以揚雄〈法言〉、王充〈論
衡〉、應劭〈風俗通〉、劉劭〈人物志〉、劉勰〈文心雕龍〉自比,曾說:「予輒不自揆,亦竊比於揚子云者……
揚雄撰〈法言〉,時人競尤其妄,故作《解嘲》以酬之,余著《史通》,見者也互言其短,故作《釋蒙以拒
之》」又云:「讀班、謝兩漢,便怪前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後書宜為更始立記。 」

劉知幾自幼酷愛史學,又前後任史職二十餘年,不但博覽群書,而且有豐富的從事編寫史籍的經驗。
惜唐制官修歷史,又值武后集團權力鬥爭,互相傾軋,如劉氏修〈武后實錄〉,監修武三思、張昌宗、張
易之、牛鳳及等想要求歌頌武后,但劉氏堅持直筆,故武三思等人於史書見解上與劉知幾不合。劉知幾
在史館裡修史,深感見用於時,反對官修歷史,認為官修歷史會造成隱惡揚善的弊端,其志不遂,著
述史通以見其志,史通自敘云:「嗟乎!雖任當其職,而吾道不行,見用於時,而美志不遂……又恐沒
世之後,許知予者?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見其志。 」希望從中尋找研究歷史的正確方法。他曾說:「自小
觀書,喜談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習」,凡論史與人「有異同,蓄諸方寸」。這種研學 之
風格充份顯示劉氏具有史觀學派的傾向,有批評哲學的特質,所重視的是思想理念,分析批判、名實與
獨斷等,頗有孔子所謂「其義則丘竊取之矣」的取向。少年時代,劉氏批評漢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即反映了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0


斷代原則,可見他的史學思想與批評,有著長期「蓄」養的內在發展。

劉知幾在史學鑽研過程中,亦深受傳統哲學思想的薰陶,從而孕育史通的撰述。在史通自敘中,他推
崇七部書,包括劉安《淮南子》、揚雄《法言》、王充《論衡》、應劭《風俗通》、劉劭《人物志》、陸景《典語》、 劉
勰《文心雕龍》,此等書籍皆為中國哲學及文學批評的專篇論著。除了《典語》亡佚不詳外,《法言》對劉知
幾意欲探求及確立史學正確原理方向有所啟示,《論衡》則啟發劉知幾的批判精神和方法;《風俗通》對
劉知幾論學的原始察始,追求本源有所影響;《人物志》影響史通重視歷史人物批評;《文心雕龍》為文
學批評的鉅著,其影響劉知幾蓄意建立史學批評,已不待贅言。

內容體例
(書名的由來) 劉知幾在史通序中言,昔漢儒考訂五經異同於白虎觀,書成曰《白虎通義》,知幾既在
史館而成此書,故以史通為目,是知史之稱通,其來自久,博採眾議,爰定茲名。

劉知幾於武后長安一年至中宗景龍四年修撰《史通》,歷八年方成書。
《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評專書,
全書二十卷,分內外兩篇,內篇論史家體例,辨別是非,外篇述史篇源流方法,及雜評古人得失,獨
抒卓見,為古今史評之祖。全書以史官、正史、六家、二體四篇之包蘊為最豐富有價值。

《史通 》主要內容簡表

篇 內容

內篇  撰述史書體裁
 撰述史書編纂方法和技巧
 評論歷史的見識
 對歷史的雜論
外篇  概述古代歷史學的發展
 對儒家經書典籍內容提出懷疑的批判
 對歷史知識的雜論
劉知幾史通的論點
1)劉知幾對前代史著體例的檢討和總結
中國的史學發展至劉知幾的時代,大多數史學者都很推崇《史記》、 《漢書》。在劉知幾的眼中,他認
為古代史著雖多,唯可分類為六家二體。在他的史通中有六家二體兩篇,同是論述正史原委與體例得失
之作。在六家篇中,他把中國歷史學派分為六家,即《尚書》記言家,《春秋》記事家,《左傳》編年家,
《國語》國別家,《史記》通記古今紀傳家,《漢書》斷代紀傳家。但《春秋》與《左傳》同屬編年,《史記》《漢
書》同屬紀傳,故綜而論之,只有二體。 《左傳》是編年之代表,《史記》是紀傳之始。
《左傳》記事繫年月日
以為次序,《史記》分為紀、傳、表、書(志),以概史書,編年、紀傳二體各有所長。劉知幾在六家、二體篇中
的論見,可以說是對先秦至唐的史學作了總結。

在紀傳體中,劉知幾主張斷代而貶通史,即取《漢書》而貶抑《史記》,推崇《漢書》為「究西都之首末,
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煉,語甚該密,學者尋討,易為其功,自爾迄今,無改
斯道。」言下之意,是說漢書討論的時代比較短,容易探討,所探討的也可較深入。至 於《史記》,因為年
代太長,討論範圍太大,所涉及的史事也多,難以深入討論。但仍不滿漢書的〈古今人表〉,認為〈表〉的
內容當中有些和紀、傳重複。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1


對於紀傳體中各種體例,劉知幾的看法是:他贊成〈本紀列傳〉,反對表,志則欲廢〈天文〉、 〈五行〉、
〈藝文〉三志,認為以天文變化不大,不如人事每代變易,無須每代都敘述天文星象。 〈藝文志〉不變重複
刊載前代之書目,〈五行志〉多載「虛說」

「浮詞」,言無準的,事涉虛妄。劉氏認為應別 增〈都邑〉、
〈氏族〉、
〈方物〉三志。三志的重要性,〈都邑志〉記載歷代建都所在之地,「宮闕制度,朝廷軌儀」,足以體現當時
統治階級經營籌劃和一般物質,建設的情形。 〈氏族志〉則是記載統治階級的世家大族核心人物,可以考
見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至於〈方物志〉則記載當代的方物土貢,與一代經濟有關,三者的作用甚鉅。又
在志中增加《制》、《冊》、《章》、《表》、《書》等,用以專載重要文獻。

對於論贊的看法,認為史家多犯通病:
i)不必論而強為之論
ii)重複本文
iii)論贊重出
iv)論事不當
《史通》認為這是後世文士以空言作史論的不良風氣,既煩瑣又無大意義,故大力斥之。

2)劉知幾對歷史方法的主張
劉氏史家的基本態度是實錄直書,不掩惡,不虛美。在〈直書〉篇中批評舊史失實,有隱諱,有誇飾,
有虛美,有厚誣,主要原因有數項:
一是懾於君主的權威,不能直書史實;
二是多歪曲前朝事實以迎合君主心意;
三是記事慿主觀愛恨,失去是非的公正;
四是記事不是全面了解真相,而僅憑片面傳聞,必有失實之處;
五是太多隱諱及誇飾,很難保存事實的本來面目。
劉氏曰:「今更廣三科,以增前目:一曰敘沿革,二曰明罪惡,三曰旌怪異。」(《史通.書事》) 並
特別強調「君臣邪僻、國家喪亂則書之」,對於「幹紀亂常,存滅興亡所系,既有關時政,故不可缺書」
(《史通·人物》)。例如《春秋》一書「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謂」,批評《春秋》一書是「真偽莫分,
是非相亂」。由於前代敘史面對很多曲筆的問題,因此他提出三個原則:即正名、決擇和直言。正名是 要
記載真正的君主,例如項羽非正式的君主,故《史記》不應將他列入本紀,而應劃入列傳。決擇是辨別賢
愚善惡而加以批評得失。直言是善惡必書,不因個人感情而歪曲事實。舊史既有不盡不失之處,劉知幾
除主張實錄直事外,並提出勤於綜核,勇於懷疑的精神,因此有〈疑古〉、〈惑經〉二篇。

就體裁而言,劉氏從反對模擬的觀點出發,肯定歷史書籍雖述往事,但究竟是寫給今人讀的,所
以他堅決地反對模擬已經棄廢的古代體裁,而應用當代的語言文字和通俗的辭句來從事編述。又謂如欲
模擬,只應學習其精神而師而不應學其形式。劉氏指出古今著述模擬的途徑有二:一種是事追求形式的
相同而實質不同,這叫「貌同心異」;另一種是形雖不同而實質相同,這叫「貌異心同」。就 以《史記》為例,
他認為《史記》就真的做到沒有模擬的功夫,所有史料都是自己親自撰述,包括撰述體例。但其他史書則
因為體例上只懂學習前人,所以史學發展沒有進展。劉氏鑑於史學發展停滯不前,所以有這樣的主張。

就語言文字而言,他認為史書應以簡潔為主,反對煩冗。他認為文字該婉曲,以求「意在言外」 。在
這基礎上,他提出「樸、真、今」三原則,即是:樸而不華,浮詞宜刪,為之「樸」;事必直敘,以求真實,
為之真;不用古語,改用當代文字寫史,是為「今」 。

撰述歷史的時候,必定面對標題的問題。因此,劉知幾提出幾項標題上要注意的地方,包括標題能
概括書的內容、標點亦須與其內容相合,並且以簡明為主。

他又強調文人不可修史,反對文史混淆。歷代設館修史,照例用達官貴人監修,而編述則多委之一般
文士。但文人修史,容易流於浮誇虛飾,距離真實面貌很遠。劉知幾〈載文篇〉說:「喻過其體,詞沒其義,
繁華而失實,流宕而忘返;無裨勤獎,有長奸詐。」此風氣始自六朝,唐初更變本加厲,一部《晉書》 完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2


全成了駢四儷六的寫作。因此,劉知幾反對選用文士修史,指出〈言語篇〉
「夫史之敘事也,當辯而不 華,
質而不俚。」史固不能不用文來表達,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但文和史的性質及作用各有不同,史學 是
應該脫離文學而獨立的。

3)明確地指出官修歷史的弊病
〈史官建置〉、 〈忤時〉二篇論述歷代史官建置的沿革、官修史的弊病。劉氏肯定設官修史的重要,但他
認為揭露了官修史的五個主要弊病。劉氏指出朝廷設館修史,有五大弊病:
i)史官眾多,互相觀望
ii)史料缺乏,難以編撰
iii)權貴干涉,不敢直書
iv)監修牽制,無從下筆
v)缺乏制度,職責不明 (難以及時完成任務)
在《史通》中用了不少篇幅加以抨擊,〈忤時篇〉中指當時官員「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首白可期,
而汗青無日。 」劉知幾認為私人撰修歷史,可以避免上述弊端,擺脫權貴干涉,得成「一家獨斷」,能達
到善惡必書的效果。他在〈忤時篇〉中說過「古之國史,皆出自一家。如魯漢之丘明、子長,晉、齊之董狐,
咸能立言不朽,藏諸名山。」古代傑出史著,無一個是官方編修的,足以証明劉氏說法正確 。
4)劉知幾論歷史文獻
他把唐以前的歷史文獻,分為兩大類:正史和雜史。他所指的正史,即經、傳、史、漢及其後的官修
國史;雜史即歷代以來私家撰述的文獻史籍,如筆記、方志、家譜等。他把古今雜史分為十類:一曰徧記、
二曰小錄、三曰逸事、四曰瑣言、五曰郡書、六曰家史、七曰別傳、八曰雜記、九曰地理書、十曰都邑簿書。劉
知幾雖然把全部史籍分為正史與雜史,但他並不是重正史而輕雜史,認為治史不論正史或雜史均須閱
覽,然後方善擇之。
5)劉知幾對史家的要求(史家三長)
劉知幾認為一個正確的史家必須具備三長,即史才、史識、史學三長,缺一不可。 「史有三長:才、學、
識,三罕兼之,故史才少。」史才,即是編撰史書的才力;史學,即是歷史知識;史識,即是對於歷 史
的看法觀點。「有才無學,若巧匠之無工具,有學無才,則如愚商之多有金,不能營利,至於史識, 必
須秉心正直善惡必書,使驕主賊臣,知所畏懼,以達史之目的。」如能兼備這三長的話,修史者才不 會
隱諱,做到直書其事,善惡必書。

劉知幾的局限/ 缺點
它對史書體裁的看法,僅僅局限於對過往的總結,未能提出新的設想﹔它說的史書編纂超不出編年、
紀傳二途,亦不夠全面。它過分強調史書體例的整齊劃一,以致要求以生動的客觀歷史去適應體例的模
式﹐因而對已往史書的批評亦往往失於偏頗。
4) 史通在中國史學上的貢獻 / 地位
開中國史學評論的先河:在劉知幾之前,中國仍未有一套完整的史學評論,大多數都是續前人之作、或
模仿撰寫,但未有一個人可以總結到中國的史學發展並建立理論。 《史通》是第一本有系統地考察先秦迄
唐的史學發展,確立了中國史學評論的理論基礎。他側重歷史學方法,對於舊史作全面的總結,又對研
究歷史的方法,如歷史觀到方法論,史書的編纂到史學源流等。(內篇論史家體例,辨別是非,外篇述史
家源流方法及雜誌古人得失,獨抒卓見。近代梁啟超在《過去之中國史學界》一文中說:「自有左丘、司馬
遷、班固、荀悅、杜佑、袁樞諸人,然後中國始有史學矣。自有劉知幾、鄭樵、章學誠,然後中國始有史學
矣!」

史通之中,〈史官建置〉、
〈古今正史〉、
〈六家〉等篇,歷述中國史官的起源及變遷,列舉歷代官修和私
撰的史書,並對各家史書的體裁加以分析評論,建立了史學史的基礎,是研究唐代以前史學發展的重
要參考。

劉知幾《史通》出現以後,中國史學領域內遂有明確的史評觀念(即已成為獨立部門)。唐以後史學評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3


論的發展是以《史通》的理論為依據,部份理論更成為法則,影響深遠,如劉氏之六家二體,清代章學
誠《文史通義》也受其影響。

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更把《史通》列於史評類的首位。後世許多學者也受其影響,紛紛著作史學評論
專書,如司馬光的《通鑒考異》、王嗚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等,可見劉知幾的 史
學理論,為中國史學開闢了「史學評論」的專門學問道路。

「六家二體」的觀念成為史學評論的重要理論:劉知幾對於編纂體例的劃分,所提出「六家二體」之說,
極具創造性及代表性,總結中國的編纂體例,把唐代以前的歷史書籍按其性質分類歸納,袁樞就在劉
氏的六家二體基礎之上,創造紀事本末體,才需要修改。這種編纂體例的劃分,成為中國史學評論的部
份理論。自此中國的史學派別源流和體例不出六家二體的範疇,史家多以之分析編纂體例。

就編撰書籍提議而言:劉氏認為應除〈藝文志〉,如要撰〈藝文志〉,也只臚列當代學者所著之書,而不
必重複刊載前代的書目,後來〈明史.藝文志〉,只載明一代著述,不復上涉前代,大約是吸收了劉氏
的主張而從事編述。

劉知幾又申述反對官修歷史,認為官修歷史會有曲筆、為尊者諱的弊端,在當時,也是很卓越的見解,
亦開啟抨擊官修歷史之先河。

劉氏在志的主張,在〈書志篇〉裡,強調〈都邑〉

〈氏族〉

〈方物〉三志的重要性,後來宋鄭樵〈通志〉 ,
便有了〈氏族略〉

〈都邑略〉,而馬端臨之《文獻通考》又創立〈土貢考〉,都是遙承劉氏的建議而實行增 闢。

清代章學誠的史學理論也深受劉氏啟發,如劉氏提出史著有正史和雜史的區分,應該兩者兼重,成
為章氏「六經皆史」主張的先聲。劉氏重視地方史料,又影響到章氏大倡方志學。至於劉志提出的史家三
長,章氏也在其基礎上加入「史德」,章氏強調史家的心術。於當時史學發展而言,是很有見地的說法。
在史學方法上,劉氏從史料的範圍、採用、鑒別、區分、到編纂的次序,史事的判斷,人物的評論,
篇幅的剪裁,文字的修飾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規劃。並就史料與史書二者,提出分工合作之說。他
的史學方法很能自成一家。

提倡「疑古」

「惑經」,啟後世考證辨偽之 風:前人的史書,未必完全是真實的,但唐之前的歷史書籍,
仍有部分都沒有經過考證就記載,於史學發展不利。劉氏〈疑古〉、
〈惑經〉之論,啟發後世史學懷疑考訂
之風,對於史學貢獻極大。劉氏提出〈疑古〉、
〈惑經〉之論,喚醒學人以實事求是之精神以尋求古人古事
之真相。至宋懷疑風氣漸盛,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而別著通鑑考異 30 卷,說明對史料取捨的原因。尤其
是清代,一來因為士人懼怕文字獄而把精神放在考究上,但其實清代學者之考證辨偽,也同樣受劉氏
之影響,深具懷疑精神,致力於考訂工夫,且不僅於史事多所訂正,對一般古籍亦有所辨正。

否定迷信:劉知幾反對定論的歷史觀,認為論成敗當以人為主,把一切諉於天命,既不能真正說明歷
史發展,也不足以提供有益的經驗教訓。因此,他通過歷史材料的分析,對各種有關迷信的記載予以駁
斥,有力地批判了陰陽災異和祥瑞,符命的迷信思想。這種進步的歷史觀,對中國史學的發展有一定貢
獻。

劉知幾的局限 / 缺點
它對史書體裁的看法,僅僅局限於對過往的總結,未能提出新的設想;它說的史書編纂超不出編年、紀
傳二途,亦不夠全面。它過分強調史書體例的整齊劃一,以致要求以生動的客觀歷史去適應體例的模式﹐
因而對已往史書的批評亦往往失於偏頗。此外,由於劉氏評論風格過激,以致招來後世史學家的批評。
《四庫全書總目》便舉《史通》缺點云:「即如六家篇譏尚書為例不純,載言篇譏左氏不遵古法.....,亦殊謬
矣」。的確,劉氏論史稍偏主觀,對事物之批評,容有過當之處。又劉知幾重批評,對史事考訂則較疏 略,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4


故其舉例亦每有外漏。如劉氏反對史書用表曆,然於《雜說》篇卻認為表曆可節省歷史本紀中記事之煩,對
讀者禪益頗大,亦可謂前後矛盾。再者,劉氏《史通》行文率用駢體,辯情說理,難免稍嫌局滯。凡此皆
《史通》不足處。惟大醇小疵,劉氏《史通》一書,其在史學上價值,是不容置疑的。

思考:依劉知幾之史學理論,到底劉氏會怎樣評價 《史記 》和《漢書 》呢?

《史記 》 《漢書 》
內容體 不推崇其史體,因為太大,難控制 劉氏特別推崇,因為用斷代史
例上 但欣賞其詳近略遠 但欣賞其詳近略遠
對志和 沒有五行、天文、藝文志 劉氏會欣賞他 有五行、天文、藝文志,受劉氏非議
表的看 也沒有記載都邑、氏族和方物,而且有表, 有表,劉氏會不滿
法 故劉氏會批評它
創造力 原創力甚高,很多資料都是作者自己親身考 部分內容是抄襲史記,特別是形式方面,但
證和收集 武帝之後則大多數是原創,所以劉氏會毀譽
參半
語言文 作者文字淺白,用當代的語言,會受劉氏欣 作者文筆深奧,不是用當代的語言,會受劉
字 賞 氏非議
直筆程 讚揚其直筆筆法 不太同意班固作者「為尊者諱」

修史性 贊成他一人修史,認為這樣會免去主觀的史 反對他的修書性質,因為他是為漢王朝服務
質 學觀念 而寫書的
反對其文筆,太深奧難明,非用當代語言
 試以劉知幾的身份評論《史記》和《漢書》。
思考:有言《史通 》具「評論有據,兼指得失,批評尖銳,主張明確 」之特色,此說當否?試析論
之。
界定—評論有據 評論史學時有所依據 (即有史例引證)
兼指得失 客觀評論史學特色和治史態度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5


批評尖銳 對於前代和當世的史學發展,指出其不足之處
主張明確 有自己的的見地
評論有據 兼指得失 批評尖銳 主張明確
對前 崇漢抑史 通史和斷代史之別 廢天文、五行、藝文 增氏族,方物,都邑
代史 志的鋪排 論贊的缺點 六家二體的提出
學之 實際性的志 古今人表:時間長,重
檢討 複
對歷 撰述的出發點和形式 用古人文字還是今人文 批評為尊者諱 真實紀錄
史方 字 反對只學形式 敘史 (正名、決擇、直言)
法之 模擬 Vs 抄襲 反對雕琢文筆 不可抄襲,只習精神
主張 考證+分析 Vs 無 反對不加考證 主張樸真今
標題簡明
對官 分析官修史書的寫作 肯定設館修史書的重要 反對文人修史 私人修史
修歷 環境和撰述人 性,但不滿受人為和環 反對官修歷史
史之 境因素所影響
見解
歷史 對歷史材料的劃分和 正史與雜史並重,沒有
文獻 其重要性 偏袒

史家 史家有基本的要求 史有三長-才、學、識
要求

試析 《史通 》一書的史學觀。
有言史通一書論議史書體例,極其精核。試論析之。
甚麼是精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議論史書體例是劉知幾在《史通》一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
基本資料
作者 體例 內容 成書
唐代劉知幾 史評類史書 總結唐代以前史學發展,並 唐中宗年間
對唐代以前史書作評論
(二) 內容:
(1) 史書體例
 歷代史書分類:六家二體才是正史
 六家 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家
 二體 編年、紀傳體
全面分析,持平之論,舉《春秋》為例,以反《隋書.經籍志》只有紀傳才是正史。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6


理想體例 改革書志 刪除表 反對論贊
 反對通史體例:推崇  刪去:「天文志」

「五 行  刪除載言:因為與紀、  推許解釋注;否定補
《漢書》斷代史 志」 列傳重複,故建議另 充注
 範圍過大,難以控制  修改:「藝文志」 載於「制冊章表書」   對史書中所有體裁
 抄襲前史,缺乏創新  增加:「都邑志」

「方 物 和其作用均作清楚明確的
 浩瀚難讀 志」、「氏族志 」 介定,並提供理想體裁,
要求嚴格。
(2)史書的編修方法
內容 寫作技巧
除傳統儒家荀悅提出五志(達道義、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勳、  「樸」、「真」、「今」、「尚簡」、「用晦 」
表賢能)外,劉又提出三科:敘沿革、明罪惡、旌怪異 (「今  反對「貌同心異」;「貌異心同」較可取
更廣三科,以增前目:一曰敘沿革,二曰明罪惡,三曰旌 史書先立例
怪異。」 《史通.書事》)他強調「君臣邪僻、國家喪亂則書之」 對史書的內容或寫作技巧有明確之原則
(同上),「對于幹紀亂常,存滅興亡所系,既有關時政,
故不可缺書」(《史通·人物》)。
(3) 對史家之要求/ 標準
 反對文人修史 à 誇張失實、敘事難明
 史才、史學、史識
 實錄史學,不隱諱、不誇飾、不虛美、不厚誣、據事直書
對史家要求嚴格
(4) 修史機構:反對官修史書,主張私人修史
 史官眾多,互相觀望
 史料缺乏,難以編撰
 權貴干涉,不敢直書
 監修牽制,無從下筆
 缺乏制度,權責不明
詳細、深入分析前朝傑出史著,無一不是官修
雜論
 評歷史人物:「其惡可以誡世,其善可以示後」
 評史書:切忌妄加推斷,歪曲古人的意旨
 疑古惑經:對古書之批評,如尚書、春秋
 刪去古書煩文
=>審核史書十分嚴謹。
(三) 結語:
 作者不論是對修史機構、史家質素、修史目的、史書之體例、內容及編纂手法都有全面分析和嚴格之審核標準
 王維儉《史通訓故》言:「論文則文心雕龍,評史則史通,二書不可不觀,實有益於後學。 」
 可見《史通》一書能論議史書之體例,極其精核、嚴謹此說十分正確。

文史 通義
生平
幼年時候不甚聰慧,學習遲緩。
20 歲後,進步甚速,於史學甚有心得。自謂:「吾於史學蓋有天授,自信發凡起例,多為後世開山。 」
25 歲入北京國子監,師事乾隆朝考據學大師朱筠
35 歲入朱筠安徽學政幕中與史學邵晉涵,洪亮吉等同事,修和州志。
39 歲講學於定武書院,修永清縣志
48 歲考中進士,但因為當時朝廷認為他不適合當官,故沒有授官,困於生活,到處奔波,曾歷任清漳
書院、敬勝書院、文正書院等。
一生中修了不少方志,例如和州志、永清縣志、毫州志、湖北通志、荊州志、常德府志等。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7


著作:《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史籍考》等。

章學誠撰書的背景
天性愛好史學:章學誠年幼的時候,不太聰穎,但對史學頗有興趣。「史部之書,乍接於言,便以夙 所
攻習者。然其中利病得失,隨口能舉,舉而輒當。……至余十六歲,性情已近於史學。」章學誠天性愛 好
史學,所以有意編撰《文史通義》。
申述史學之意義,補充前人之不足:他欲借《文史通義》之作,闡明史學之意義,進一步發揚史學中之
"義",亦即史意,《文史通義》內篇之《家書》二云:「吾於史學,蓋有天授,自信凡起例,多為後世開山,
而人乃擬吾於劉知幾,不知劉言史意,劉議館局撰修;吾議一家著述,截然兩途,不相入也」 。
「鄭樵 有
史識而未有史學,曾鞏具史學而不具史法,劉知幾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義》作為也。」學 誠
認為過往史家若鄭樵、曾鞏、劉知幾等撰史論史,皆不及史意,故須撰寫《文史通義》以補正之。(其實,章
氏表面說與劉氏見解不同,但他們兩者所表現的史學思想,卻是相當接近的。)
利用《文史通義》申述己見:章學誠於《文史通義》外篇三《與陳鑒亭論學》極言是書之作,乃「專為著作之
林校讎得失」,希望透過著述上「窺班 (班固) ,劉 (劉局),溯源《官禮》下迄《雕龍》
《史通》,甄別名實、品
藻流別。」再者,章氏藉《文史通義》樹立一己史見,章學誠非為校讎而校讎,而是利用校讎以申一己 見
解,故其在《與汪龍莊書》嘗云:「拙選《文史通義》中間議論開闢,實有不得己而發揮,為千古史學闢其
蓁蕪 (《文史通義》外篇 3)。」此外,章氏撰寫《文史通義》亦懷抱論當世學風流弊、世教民俗之目的 。
補救當時史學界之弊病:章氏生當乾嘉樸學的盛世,他認為考據學者長於考據,鮮言經世,毫無目的
可言,即所謂「通經明道」也未能經世致用。朝廷所推崇的理學又流於空談,他反對無目的的考據和空談
義理,反對盲目崇經,強調學術研究不能脫離實際,應當經世致用,實際是闡明歷史之重要作用,指
出歷史具備教育意義,足以扶持綱常,維繫世教。因此他對考據學和理學這兩個學問不以為然,希望透
過文史通義,喚醒人們對史學的態度。

章學誠的學術思想淵源

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內篇是撰述史學,外篇是平時讀書隨感,所載皆屬駁議、序跋、書說等,沒
有特定的著述義例。他主張史學具有經世致用之功能,認為有教育作用,強調「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
言著述也」 。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一書內容中,主要有五大要旨。在他這四大要旨下,史料和史學被擴充,而他
認為史學的最高境界,就是經世致用。

1. 對史料的徵集和擴充,亦即六經皆史,方志的編修 史料
2. 對史書體例的分析,亦即是六便二長三弊 史體
3. 對史書寫作的見解,記注和撰述,反文人修史,只宜一家編修,不宜館閣編修 史撰
4. 對史家的要求—除劉知幾的三長外,還應加上史德,以及撰述歷史時應因時制宜,不要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8


盲從古人聖賢之言,有懷疑的地方則應提出疑問,還要從貫通古今中尋找
5. 史書的最終目的,經世致用 (針對理學和考據學的弊病)

對史料的徵集和擴充
六經皆史
章學誠所提出的「六經皆史」,其實由來已久。在唐代文中子王道篇、陸魯望已有此說,至明王陽明
提出「五經皆史」,至清章學誠,始將此說作全面精闢的論述,在《文史通義.易教上篇》指出:「六經皆
史也,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跡,而非託於空言。」
為什麼章學誠要提出「六經皆史」呢?原來,這有數個原因的。就學術發展而言,自漢武帝獨尊儒術
後,經就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而中國的史學傳統,是把史學依附在經學上。例如,《漢書.藝文志》便
把《史記》記載在《六藝略.春秋》之下,就可見其史學地位。可惜經書不能改易,只能死守其規條,因而
引起學者的懷疑和討論。尤其是在章學誠的年代,經學復古,吳派學者強調「凡古必真,凡漢必好」,這
種盲目崇經的思想,就更顯出中國傳統學術發展的情況。章氏撰述文史通義,用意就是想借此說明人們,
不要盲從聖賢之言。
在章學誠的史學世界裡,他認為古代經典、州郡方志、金石圖譜、詩文歌謠、官府簿牘、家譜傳狀等都是
重要的歷史資料。人們不應該規限自己研究史學的空間。章曰:「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
六經特聖人取此六種之史以垂訓耳。」意思是說天地間既無脫離史料的抽象史意,也沒有脫離史意的抽
象史料。換言之,他認為史料就是史意和經世,具有提升史學地位的含義。
就古代經典而言,古代有《尚書》(記載古代統治者的號令訓誥)、《春秋》 (記載統治者行事與國際間的
交涉)、
《禮》是記載典章制度,可以清楚知道當時的政治制度發展情況,《易》是記載 卜筮之史,可以了解
當代的巫術占卜之風氣,《詩》是記載民間生活之史,可以了解當時的人民生活概況,深入了解其社會
經濟發展,《樂》是記載音樂之史,音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類從音樂方面考證古代人民文化的來
源之一。
就州郡方志而言,章氏認為,地方志書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亦即是古代的《方志》,可以了解當地
的歷史發展、地理概況、風土人情、重要人物的事跡和對該地的影響,以及民生的社會經濟發展。章氏曰:
「譜牒散而難稽,傳志私而多諛……州郡志書,下為譜牒傳志持平,上為部府徵信,實朝史之要刪。」他
贊成應該以國別史的形式進行對該地的研究,甚至主張在各州縣設立志科以專司其事。與專記載疆域山
川的圖經有所不同,方志是文字式記載當地的,而圖經則是以圖畫的形式記載當地。章氏這個見解,乃
一獨到而具慧眼的看法。事實也證明,要全面了解全國的歷史發展概況,地方志的書籍,是不可缺少的
材料。
就金石圖譜而言,「圖像為無言之史,譜牒為無文之史,相輔而行,缺一不可。」他相信古代的圖像、
彫刻、圖案等都是有意思的,是當時人們的文化象徵,代表當代的文化發展概況和思想,因而有無言之
史的言論。譜牒是佐史釋疑,補史誌之不足的珍貴資料。例如如鄭樵通志二十略有〈金石略〉及〈圖譜略〉。
因為「三代鐘鼎,秦漢石刻,款式奇古字雅奧,……取辨其事,雖庸而不可廢。 」「圖學失傳,由司馬 遷
有表無圖,遂使後人不知采錄。」可見其重要性 。
就詩文歌謠而言,章氏認為,即使是古代的詩詞,雖然是屬於文學作品,但古代傳統都不把它當
作史料看待,而民間歌謠更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作,不足為論。其實,舉凡所流行之詩文,抑或是民間
的歌謠,也可定義為史料。 「風俗篇中,有必須徵引歌謠之處,即左國引諺徵謠之義也。 」「文章史事, 固
相終始。」
「紀傳所不及詳,編年所不能錄者。」都可在詩文歌謠中見到,並負起佐證之功能。 「文集者, 一
人之史也;家史、國史,一代之史也,亦將取以證焉。」可見章氏對詩文歌謠之重視 。
就官府簿牘而言,〈方志三.書議〉中曰:「史之為道也,文士雅言,與官府簿牘,皆不可用。然捨
是二者,則無所以為史矣。」其實,官府的文件檔案,亦即代表當時地方與中央之間的政策傳達、推行 情
況、民生現象等,或者當時的法律制度、戶籍制度、官吏考核制度、官府手工業等,也有所記載,對研究
當時社會經濟有很大的幫助,故章氏重視。
就家譜傳狀而言,它是記載家族的世系表,但相當有用。 〈方志三.書議〉中曰:「國史不得己而下
取於家譜述狀,文集,記述,所謂禮失求諸野也。」其實,族譜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面
貌,至少是從平民百姓的立場去說明。若國史上尋找不到的史料,可能在平民的族譜上有補足之處。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39


編修方志的主張
最後,他主張編修方志。清代以前的學者,向來就把方志放入地理書一類,對方志不太重視。不過,
向以擴大史料為主的章學誠,認為方志也十分重要。他認為認為史書是以王朝為中心,是縱的敘述;而
方志則是橫的敘述,以地區為中心,專詳敘一地區的風俗民情、方言古蹟、政治沿革、交通險塞、物產土
貢、戶口賦稅、大姓豪姓、賢人士女、疆域形勢及山川地貌等。用比較淺白的觀點來看,一般的正史,是大
規模、全國式的分析,而方志則是規模較小、地區式的分析,只是把大規模式的分析方向複製到地區式
上。
「有天下之史,有一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傳狀誌述,一人之 史也;家乖譜牒,一家之
史也;部府縣志,一國之史也,綜紀一朝天下之史也。」他提 出「志屬信史」,把國史建基於方志書上,
使分析能達到全面和充實的境界,真實反映當地的民生國計情況,地位與正史相等。
在方志的規劃上,他主張方志必須包括「志」

「掌故」

「文徵」三部分,即是傚紀傳體正史內容、記 載
律令制及記載鄉賢和文選,合稱為「三書」。為了便於保存和徵集資料,大力提倡在州縣設立志科,而 且
建議方志「省志」及「府州志」兩類,「附稗野說之流而作叢談」。而在章學誠大力提倡下,方志學逐漸得 到
重視。

對史書體例的分析
章學誠另一個較獨特的見解,是在史書體例方面的分析。他本人推崇通史,這與劉知幾的主張有所
不同。於此,司馬遷之《史記》與鄭樵之《通志》通史對他而言,可用六便二長三弊來總結。

內容 解釋
六 免重複 免重複朝代更換,在論及朝代更換的時候,就可以保持其延續性,不必重新複述該歷史
便 人物抑或事件,免去再次給人基本印象了解的麻煩。
均類例 免除各書體例不同之處,使朝代間可以做到互相銜接的作用。例如天文地理,昆虫草木之
類,亦非以斷代為限,若為通史,遂不至前史有而後史缺
便詮配 方便資料安排,打破時空的界限,把同類人物合傳,子孫附於父祖,世家附於宗支,興
衰於此可見
平是非 斷代易受當代政治因素影響,有欠客觀,而通史則兼負易代之際的敘述,是非對錯於此
可見,亦使敘史變得更客觀
去牴牾 斷代史首尾交錯,互有出入,易生衝突,通史則可免去此弊
詳鄰事 四夷未必與中土一代相始終,但通史有較長的時空可以詳述其事,而斷代史則未必做到,
因為會有史事割裂之弊
二 具剪裁 取捨得當,前後回應,把各斷代史的資料整合
長 立家法 能獨具別裁,「古人不能任其先聲,後代不能出其規範」,最能體現編撰者編史的心裁
三 無短長 昜犯上取材無增損之弊,亦即沒有控制撰寫的篇幅
弊 仍原題 只沿用前人的舊題,撰史者宜自創新裁 亦即創造力
忘標目 人物所處時代不同,通史較難辨別人物與時代背景關係
(思考:史記是否做到這「六便二長三弊」?)
評論章氏六便二長三弊
好處:論史態度客觀
弊處:三弊乃著作不善的技術問題,史家可自行補救,實乃小問題而已
不過,他沒有說放棄編修斷代史的言論。
另外,就紀傳和編年體而言,紀傳體的弊處,是同一件事會在不同的列傳中出現無數次,而編年
體則在同一件事會牽涉到很多年。不過,他欣賞「紀事本末體」,因為它正好矯正了紀傳體的弊病。自南
宋袁樞撰《通鑑紀事本末》後,開創史學上另一新體例—「紀事本末體」。章學誠對於此種新體例甚表推 崇,
《文史通義內篇》.《書教》下:「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而神,斯真尚書之遺也。」他
主張融合「紀傳」與「紀事本末體」,當中加入圖譜和表輔助,藉以改革紀傳體史書,使其看起來內容豐
富清楚。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0


對史書寫作的見解
章學誠亦就撰述和記註兩方面分析重要性。其實歷來均有學者就史書寫作的方法素有見解。舉凡唐
代史學家劉知幾亦留意到史著的內容和功能,把史籍分為原始史料和專門寫作。用一個比較淺白的說話,
就是指一個真正的史家,在研究史事的步驟上,應該先對原始史料進行分析和理解,然後就這些原始
史料,作進一步的觀點剖析、個人見解、有歷史意識、個人學問、文筆修辭與史事考證。章氏提出的「撰述」
和「記注」,就是指對史事的分析和對原始史料的理解和整理,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亦正如他所言:
「記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來者之興起」,故他對撰述相當重視。他把著述比作韓信用兵,比類〈記注〉
比作蕭何運送糧餉,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要做到撰述的功夫,章氏認為應具備「筆削獨斷」和「別識心裁」,做到記注的人,則要「排比整練」。
章氏嘗以「圓神方智」來形容撰述和記注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撰述史事要融會貫通,有個人見解;
做原始資料的解讀,要如實記事,給人充滿智慧的感覺。(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圓形的外形軌跡,就是給
人方向無角邊的,是自由自在的發展,而方形是有角邊,有規限的,也就是暗示每一件史事都是要忠
於事實真相) 言下之意,是反對把歷史研究僅局限於資料的搜集、考證上 (暗批考據學之流弊),這對史
學的發展有促進的作用。由此,他讚賞司馬遷在《史記》的「成一家之言」,及「自成經緯」的鄭樵。

另外,在撰史的環境上,他也類似劉知幾的見解,認為修史只宜一家著述,不宜館閣編纂。理由與
劉氏相近,都認為館閣修史存在公允之弊。就文人修史見解上,章氏亦承劉知幾非議文人修史之論,於
《文史通義》補遺《跋湖北通志檢存稿》力言:「文人之文與著述之文不可同日而語」,反對文人兼任史家。

對史家的要求
章氏認為一個好的史家,除劉知幾所說的史才、史學、史識外,必須要有史德。章氏進一步解釋,史
家要有史識以斷義(即史觀,去取書法)、史學以練事(即搜求史料)、史才以善文(即文辭),而最重要的
是要史德以判是非(公允真切之心)。 《文史通義.內篇》曰:「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史德者為何,謂
著書者之心術也。」又曰:「才學識二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 難"。然章氏於才學識三者外,又兼論史學須
具史德,認為 ""。"蓋欲為良史者,當慎辨於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亦足以稱著書者之心術矣」
章氏指出史家撰史須泯除主觀成見,明辨個人主觀與客觀歷史之關係,盡量尊重和反映史實,不應任
意使氣,憑一已之主觀好惡乖曲歷史,而此即史家心術,亦即「史德」也。同時,章實誠亦提出「良史莫
不工文」而文能感人者唯情與氣,故治史者,必須氣平情正,然後發乎文辭,遂可傳之不朽,蓋史德與
文辭相兼也。

矯正當代史學的弊病

六經皆史之說及其時代意義
引言:
書名:文史通義
作者:章學誠
內容:文史研究文章
時期:清乾嘉年間
時代意義 就是指他所提出的史學主張,對當時的史學發展,有甚麼的貢獻/ 影響
(二) 六經皆史之說內容: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1


1. 史料史學範圍的  「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
擴充  古代經典、州郡方志、金石圖譜、詩文歌謠、官府簿牘、家族傳狀
 古人除史官外,皆無著作(金毓黻)
2. 六經皆史書  經:教條;政治、社會各種範疇的道德標準
 史:歷史發展的規律
 「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言理,六經皆先王政典也。 」
 「若夫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跡,而非托於空言。 」
3. 六經皆史學  「史之所貴者,義也。 」
 經世致用之思想
4. 史學超越經學  史學變化不斷,比經學更具時代生命力
(三) 六經皆史之說的時代意義
1. 擴充史  「古物苟存於今,雖戶版之籍、市井泉貨之簿,未始不可備考證也。 」
料範圍  史料:經典、方志、圖譜、詩文、簿牘、家譜、戶口冊、流水帳
 擴充史料範圍、史料搜集之層面、擴闊史家視野
 方志學、圖表運用
2. 平衡宋  「學問之途,有流有別,尚考證者薄詞章,索義理者略徵實……必欲各分門戶,交相譏議,則理入於
學及漢學 虛絛,考證徒為糟粕,文章只為玩物。 」
 反對宋學空談義理(認為六經皆[載道之書])
 反對漢學凡古必真,凡漢必好(只重考據)
 企圖打破門戶之見,將經學與史學等同
3. 矯正經  經學家:空言義理
學與史學  漢學家:史學只是考據一種
歧路  學術研究要「經世致用」
 考據只是功力,不是學問
 平衡考據與史學之關係
4. 提高史  六經是先王之歷史記錄,皆先秦之史學
學地位  六經只算史料的一種,皆古之記注。只算整理檔案之功夫,不算學問
 史學著作是撰述,發揮經世作用
 六經在史學下,地位大大提升
5. 奠定史  重經世致用
意作用  日後史書分類:史料:記注 vs 史著:撰述
6. 引發疑  打破經學神聖地位
古疑經風  只是當代記述,是史料
氣  後世疑古疑經風氣
(四) 總結:
(1) 糾正了史學歪風,奠定史學基礎
(2) 傅振倫:「他兩人(劉知幾及章學誠)以六藝經書包括在史部之內,打破了尊經抑史,甲經乙史的傳統思想束縛……。」
(3) 極大時代意義
從上表簡析,我們可以看見到,清代史學有如下的弊病,以致章氏有六經皆史之說和這樣的時代意義。

弊病 章氏 提出六 經皆史 後的時 代意義


時人在史料收集範圍受到局限 擴充史料範圍
宋學 (理學)和漢學 (經世致用)的門戶之見,不利學術 宋學及漢學的平衡
經學和史學各有弊端:經學只作考證,不是學問。理學缺經 矯正經學及史學的歧路
世致用
史學地位不高 提高史學地位
史意不清晰 (即史學理論不清楚) 奠定史意的作用
盲從聖賢之言 引發疑古疑經風氣
近人余英時:對「六經皆史」有新的闡釋,認為「六經皆史」不僅是擴大史料範圍,六經皆史是章氏整體
史學思想核心所在。這個觀念的衍生有獨特的時代背景,及在史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積極意義。
梁啟超云:「截至現在,只有他(章學誠) 配說是史學之大成的人」 。

章學誠的史學地位/ 貢獻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2


首先,章氏提出“六經皆史”之論,擴大了史學的範圍。章學誠既謂其史學主張乃經世致用,當有
其深層的意思。一般人對於歷史研究的眼光都很狹窄,只著眼於正史,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歷史價值。
章學誠注意到這點,他認為除了歷代正史以外,經典、方志、圖譜、詩文,簿牘及家譜傳狀等都屬於史料
範疇,甚至是戶口冊和流水帳等的紀錄,均有參考的價值。他說:「古物苛存至今,雖戶版之藉,市井
泉貨之簿,未始不可考證也」。他主張正史以外的資料均有參考的價值。這不但擴大了史學的研究範圍 ,
也擴充了史料的搜集來源,使史家的視野大大擴充,在研究的時候也會有較充分的資料可供參考。在考
據學流行的時代,章氏注意到通史的功用,更注意到身邊事物與歷史的關係,將金石文物,典章文獻
和歌謠等,視作歷史,主要從「六經皆史」觀念出發。這與當初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相類似。
經其提倡,歷史的範圍更加壯闊,無所不被包容。

其次,在章學誠提出“六經皆史”之後,史學的地位逐漸提高。自漢以來,經學在中國學術思想的
地位崇高,這是因為漢代推行獨尊儒術所致,士人莫不受到政策的影響,專注於經學的研究,甚至把
經學當作教條。史學則附於經學,例如之前班固便曾把《史記》附載在《漢書.藝文志》的《六藝志.春秋》
之下,即為一證。然而經過章氏提出六經皆史,指出「盈天地方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使其他
士子開始重視史學。

章氏的史學理論,還有助於糾正考據學的流弊和史學的經世致用。章氏以前,大多數士人均埋首於
考據學。論及章學誠對考據學的取態時,應注意的是,他沒有否定考據學的作用,因為他深明考據對研
究歷史的作用,不過他也明白到考據的流弊,認為考據家只作煩瑣考證,並不發揮個人對書中的見解,
沒有通識、厚古薄今,與現實社會脫節。當時的士人曾提出「考據足以盡天下之能事」,即學習考據學已
可應付天下所有事。況考據學之盛行,當中原因乃與逃避現實有關。當時清代統治者因大興文字 (亦可參
考治亂史—清代康乾三朝政策),使士子不敢有所言,故埋首於考據之學問,這樣就歪曲了追求學問的
真正意義。
「經世致用」是我國傳統史學中一個優良傳統,這一個概念,是注意史學的社會效益,為社會
服務的宗旨,是反對空談理論,又反對專務考索,強調史學研究必須有補於社會。他強調學問應作“經
世”的用途,對考據學提出的「考據足以盡天下之能事」進行強而有力的駁斥。他亦指出寫史的原則在於
詳近略遠,以針對當世社會為最終目的,達至經世致用,體現歷史鑑古知今的作用。章氏的反考據精神,
把學者從考據中得以解放,開拓寫史的新領域,對後世治史也有幫助。

另外,他亦提出不少史學新思維。以下按不同類別析其思維。
一直以來,學者多數以形式上的不同來區別中國史籍,少從內容和它的功用作出仔細的探討。但史
學著作不斷增加,士子為求幫助記憶,熟悉掌故,以便應考,乃有分類編纂,成為有系統的書,可惜
書中的排比功夫居多。章氏模仿朱彝尊《經義考》和官方《四庫全書總目》的體例,編修《史籍考》,總結了
古代的目錄學。
就史書編述方面,他認為上佳的著作必須“記注”與“撰述”並用,更要別識心裁,將前人的史
料加以剪裁、取捨、成為有義例的專門書藉。
對史家的基本要求,他除認同劉知幾的史家三長,即史學、史識、史才,更提出史德,作為撰史者
必備的條件。這些見解對史學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在體例上,他又推崇通史抑斷代史,更提出要改革紀傳體史書,「紀傳體史書苦於篇分」以及「編年
體史書苦於連合」之弊,章氏推崇紀事本末體,「以遷史義例,通左氏之裁制」,希望把紀事、編年和紀
事本末結合在一起。這充分表現他不拘常格,勇於創新的精神。
他提出史家必須言必有徵,提出評價歷史人物之八術,又注重圖表之功用等。他建議集各體例的優
點,編寫圖文並茂,綱舉目張的史書,為後世新史學的編修開創先河。基於史書裡有引徵的書籍和材料,
他就提出「因事命篇」

「人名事類別為編表」等,並計劃在重修宋史時加以實行,後世學者皆深受影響 。
他建立方志學的編修系統,對後世的地方史有很大的貢獻。章氏指責近代修撰方志之陋,歷來方志
書均不受重視。他認為方志之內容,應以記載歷史文獻為主,而非考究地理沿革,其地位應與國史等同。
因此他主張方志宜分立三書,即“通志”、“掌故”和“文徵”,為了易於搜集編修方志的資料,章氏
建議在各州縣設立志科。在編修方志方面,章氏有一套較完整的見解,從省志到州府縣志,均無所不論,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3


奠立了方志學的體系與規模。他不僅參兩湖麻城、常德、荊州等志的體例,還修成了和州、永清、亳州、湖
北等地綜合而成的《湖北通志》。湖北通志為章氏晚年所撰,其體法至善,包含有紀、圖、表、考、政略、 列
傳,還附有掌故、文徵、叢談。這種修志方法,對今天編輯的省志、縣志,還有參考的價值。乾嘉以後,各
省府州縣興起修志的風氣,使方志成為專學,也都是受到章學誠對方志學的影響。

《文史通義》還有助於平衡學術界的不平衡。當時學術界出現兩個問題,首先是漢學和宋學之間的鬥爭。
漢學就是經學,也就是研究儒家的經書,宋學就是理學。理學至明末走入末流。當時理學學家對王陽明
的「心即理」曲解,妄加發揮,提出「何必讀書,然後為學」,於是有「束書不觀,游談無根」,逐漸脫離
實際。後來,清代以顧炎武為首的浙東學派,提出要糾正理學的流弊,要經世致用,復興漢學。不過,
兩派經常出現意氣之爭,章氏特別反對門戶之見,「學問之途,有流有別,尚考證者薄詞章,索義理者
略徵實……必欲各分門戶,交相譏議,則理入於虛絛,考證徒為糟粕,文章只為玩物。」他認為雖然 學
問難免有不同的見解,所受的老師影響也有不同,但如果把這些門戶之見流於名利之爭,於學術發展
亦無益。故章學誠提出六經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想平息這門戶之爭。(試想,經學是研究儒家經
典,而理學又師承儒家思想。大家思想上有一定的淵源,如果把他們的見解都置於平等地位,就能夠平
息了紛爭。章氏此說可謂寓意深遠。)
其次,是學術主張上對學術界的影響。漢學和宋學都分別對學術有很大的影響。就漢學而言,當時
的士人出現盲目的態度,吳派漢學提出「凡古必真,凡漢必好」,覺得凡古代經書都一定是好的。對於史
學的主張,認為史學是考據的一種,作為史家,只須著重考據,不必有太多的言論。就理學而言,則出
現空談,只著重義理上的討論。對於史學主張,宋學認為「六經皆載道之書」,即只根據這些史書來作出
空談。章學誠分別針對兩者的弊處,提出見解。他認為,漢學不應盲目跟從古代經書,因為這只會令學
術故步自封,使發展受到局限,而漢學的史學主張,更不應該只局限於考據而不提出個人見解。作為史
家應該要好像司馬遷般「自成一家」,考據只是功夫,而非學問,更不應過份放大其重要性,以免顧此
失彼。對於宋學,他則批評宋學不應該只流於空談,因為學問的最終目的,正如章氏本人所言,是具有
「經世致用」之效。這種務實的治史主張,對史學發展有很大的意義。

總括而言,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內容齊全,不特對於六經旨要,史家流略,正史義例,以及史
體改革各項,都盡量發揮,在考據學盛行的大氣候之下,章氏反而另辟奚徑,發揮自己的歷史創見,
更於“三長”之外,添上一個史德,並為四長。而且對方志體例,及其修撰改造的種種方案,也悉力倡
導。經章氏的改革倡導,確立地方史的規模,方志在史學上的地位因而提高。前人把章氏和劉知幾並列,
絕非過譽。

章學 誠在史 學上多 有創見 。試本 文史通 義一書 加以評 析。


(一) 引言: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4


(1) 章學誠:清乾嘉時代人,史學評論家、方志學家,傳世之作,以文史通義最為重要
(2) 文史通義:史評類、文史研事文章
(3) 章學誠在史學上多有創見,現就文史通義一書加以評析
(二) 內容:
(1) 六經皆史之說:
(a) 史學:有史意:經世致用
(b) 反宋學:「史學之所以經世也﹐因非空言著述也。 」
(c) 反漢學:「修志者非示觀美﹐將求其實用也。 」
(d) 提高史學地位:「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
-->打破學術發展之框框,提出史學發展之新方向
-->打破經學之束縛,令史學超越經學
-->傅振倫:「他兩人(劉知幾及章學誠)以六藝經書包括在史部之內,打破了尊經抑史,甲經乙史的傳統思想束縛…
…。 」
(2) 改革紀傳體史書:
(a) 尊通史:六便、二長
(b) 評紀傳體:重複史事
(c) 評編年體:分割史事
(d) 評紀事本末體:「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 」
-->「仍紀傳之體,而參本未之法,增圖譜之例,而刪書志之名。 」
-->梁啟超評為革命性
(3) 記注與撰述:
(a) 記注:原始資料的記錄、整理、選輯
(b) 撰述:一家之言,有義例的著作,有觀點、有材料、有分析、有創見、有史意
(c) 「撰述欲其圓而神,記注欲其方以智也」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現世史籍之分類,其法不一,而以史料、史著分為兩類,為最新之方法。 」
(4) 方志學:
(a) 《州縣請立志科議》﹕「譜牒散而難稽﹐傳誌私而多諛﹐朝廷修史﹐必將於方志取其裁。

「家有譜﹐州縣有 志﹐
國有史﹐其義一也。然家有譜﹐則縣志取焉﹐縣志所徵﹐則國史取焉。 」
(b) 建議:三書:志、掌故、文徵;叢談;州縣設立志科
-->地理類->史書類
-->方志成為專門學問
(5) 史家之修養:
(a) 章學誠:「善惡褒貶,務求公正」:客觀地觀察事物,不滲入主觀偏見,更不可具傾向性地歪曲事實
(b) 著書者之心術:史德
(c) 劉知幾:史學、史才、史識:客觀能力
-->加入主觀條件
(6) 擴闊史料範圍:
(a) 「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 」
(b) 「古物苟存於今,雖戶版之籍、市井泉貨之簿,未始不可備考證也。 」
(c) 史料:經典、方志、圖譜、詩文、簿牘、家譜、戶口冊、流水帳
-->擴大研究範圍、史料搜集之層面、史家之視野
(三) 結語:
(1) 從文史通義一書所見,章學誠在史學上多有創見
(2) 《清史稿.章學誠傳》:「於古今學術﹐輒能條別而得其宗旨﹐立論多前人所未發。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5


劉章比較簡表
史通〔劉知幾〕唐代 文史通義〔章學誠〕清代
成 相同之處
書  大家都是總結前代史學發展而寫成的
背  大家都是因為對前代和當代史學的問題提出主張的,同樣想救史學時弊
景 異:
 不滿前人所著  論述史學意義
 自比孔子抱負  疏通文與史
 不滿修史機制  相信必要有著作傳世
 補《史通》之不足
史 同:
書  兩本都是史學評論專著
體  兩本都分內篇和外篇
例 異:
和  以討論史書的體例和修史制度  討論史學理論
內  內容來自他在史館所擔任的職位、前人的遺著  來自古代經典、州郡方志、金石圖譜、詩文歌謠、官府簿讀
容  只有一個版本 家譜傳狀等六大部分
 有兩個版本
內 同:
容  全面檢討前代之史著;提出對史書體裁的看法
特  編寫史著的範例
色  提出對史家的要求
異:
 史料不及章氏廣闊  提出六經皆史
 提出理想的修史機構  沒有提及理想的史館制度
史 同:
學  對史家應有的筆法:兩人都主張如實記載史事
觀  擴充史料的範圍:劉氏把經、子、和集部著作視為史料;章氏視方志、圖譜等為史料〔即六經皆史〕
 史館制度:大家都反對設史館以修史
 史學範圍:提出史學的重要性,主張應深入了解史事 (因為傳統以來史學都只附於經學)
 歷史書籍的作用:兩者認為資料搜集是不足夠;須具個人見解、經世致用和教育作用
 對史家的要求:劉氏提出三長〔史才、史學、史識〕,章氏增加史德
異:
 對紀傳和編年的看法:認為編年和紀傳均很重要  章氏主張創造新體
 史書體裁:劉推崇斷代史  推崇通史,有六便二長三弊
 改革史體:劉提出對書志增刪的意見  特重地區史,故主張編修方志
 撰史人:劉認為應簡潔易明,反對文人修史  沒有反對文人修史
 史學和文學的分離  史學和經學的分離
史 地位—同:大家都開拓和繼承實錄史學的傳統
學 異: 地位:
地  總結唐代以前的史學成就  章氏把史學引到經世致用
位  奠定史學基礎  留心史學改進
和  建立系統化的史學理論  強調史家修養
影  開史學評論先河  擴大收集史料
響 影響: 影響:
奠定後世著史典範 強調史家修養
開疑古風氣 清考據學 開啟方志學
確立史家標準 矯正考據學的流弊
影響很多後世學者:如鄭樵、馬端臨、章學誠 擴大史料搜集,有助後世史學研究
揭文史分路的概念 提高史學地位
平衡宋學和漢學
開拓史學經世致用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6


六經皆史乃文史通義之要旨。 此說當否?試析論之。 (僅具大綱,而非完全背誦,若作答時,須參
考相關的資料。 )
章氏後學劉咸炘言:「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乃全文
之綱領。
對史料的徵集和擴充,亦即六經皆史,國史和方志的編修 史料
從六經皆史可推論出他贊成通史,因為通史有六便二長三弊,很適合把六經史料用於撰述通史 (六經的
時間是跨時代,他注重擴大史料)
六經皆史是用來徵集,並進行分析 記注和撰述
六經皆史因材料眾多,故要進行撰述史事時,應力求內容多元化,主張文字分析、圖譜和表的應用,以
改革紀傳體史書,用意是想讀者能容易記憶
六經皆史亦旨在平衡漢學和宋學,矯正當時史學之流弊,提高史學的地位。因為史書的最終目的,是經
世致用。除史學、史識、史才之外,並提出治史者應具備史德 (因為當時學術界出現盲目崇古,有欠客觀,
且兩派均只流於門戶之爭。)也因為想矯正時弊,為追求史事之客觀,亦反對館閣編撰,主張一家編修
《史記 》是否符合章學誠的「六便二長三弊」之說?試析論之。
解釋 史記
免重複 避免重複 上至黃帝,下自武帝的事都記載,確能免於重新複述前代歷史之資料
均類例 平均體例 他打破左傳和春秋的局限,採用連貫性的
便詮配 打破時空 在列傳中尤能看到,例如他把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就
突顯出他對漢武帝匈奴政策的識見
平是非 革主觀 例如秦漢之際的制度變化,可讓讀者看得更透徹
去牴牾 革記載衝突 史記因為沒有時間上的局限,故敘述時可以
詳鄰事 述及邊事 有敘述,如匈奴、朝鮮、大宛等
具剪裁 材料適當
立家法 現編者心裁
無短長 篇幅難控制
仍原題 沿前人標目
忘標目 難辨別背景
參考

本紀 五帝、夏、殷、商、周、秦、秦始皇、項羽、高祖、呂后、文帝、景帝、武帝
表 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
景閒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書 禮、樂、律、曆、天官、封禪、河渠、平準
世家 吳、齊、魯、燕、管蔡、陳杞、衛康叔、宋微子、晉、楚、越王勾踐、鄭、趙、魏、韓、田敬仲完、孔子、陳涉、
外戚、楚元王、荊燕、齊悼惠王、蕭相國、曹相國、留侯、陳丞相、絳侯周勃、梁孝王、五宗、三王
列傳 伯夷列傳、管晏列傳、老子韓非列傳、司馬穰苴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伍子胥列傳、仲尼弟子列傳、
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樗里子甘茂列傳、穰侯列傳、白起王翦列傳、孟子荀卿列傳、孟嘗
君列傳、平原君虞卿列傳、魏公子列傳、春申君列傳、范睢蔡澤列傳、樂毅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田單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呂不韋生列傳、刺客列傳、李斯列傳、蒙恬列傳、張耳
陳餘列傳、魏豹彭越列傳、黥布列傳、淮陰侯列傳、韓信盧綰列傳、田儋列傳、樊酈滕灌列傳、張丞
相列傳、酈生陸賈列傳、傅靳蒯成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季布欒布列傳、袁盎晁錯列傳、張釋之馮
唐列傳、萬石張叔列傳、田叔列傳、扁鵲倉公列傳、吳王濞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韓長孺列傳、李
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朝鮮列傳、西南夷
列傳、司馬相如列傳、淮南衡山列傳、循吏列傳、汲鄭列傳、儒林列傳、酷吏列傳、大宛列傳、游俠列
傳、佞幸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
文章參考:試比較史通和文史通義二書之史學主張。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7


《史通》,唐劉知幾著,中國第一部有系統的史評類專書,總結唐以前之史學及闡述作者的史學主
張。《文史通義》,清章學誠著,史評類著作及文史批評專著。現比較二書之史學主張 。

首先,需指出二書作者受其時代背景影響,故對史學的看法有相當大差歧。劉知幾作史通於唐中宗
年間,當時已有大量史著的產生,為史評的出現製造一客觀有利條件,劉知幾遂總結前史,提出自己
對史學的看法,因而他看重的是史著體例的嚴謹,對史意則不甚重視。相反,章學誠生於清代乾嘉考據
學風盛行之世,面對漢學訓詁考證及宋學束書不觀,空談事理兩派截然不同學說的矛盾,意欲平衡兩
者門戶之見,遂作文史通義一書,闡發史學具經世致用思想,故此書重史意,而沒在體例嚴謹與否上
多作文章。可以說,史通重史法,文史通義重史意。

在體例上,劉知幾贊成著斷代史,章學誠則鼓吹通史。劉氏認為,通史抄襲前史,沒有新意,而且
浩瀚難寫,耗費作者極大心力,讀者也難以掌握,相反,斷代史包舉一代,故他讚揚班固《漢書》。章 學
誠則認為通史才能反映歷史通貫及「變」的真義,才能找出歷史發展規律及史意所在,而且作通史有六
便二長,只有三弊,而且也只是技術上的問題,故他對鄭樵《通志》十分讚賞。

在對歷代史書的看法上,劉知幾把歷代體例分為正史及雜著,正史又分為六家二體:春秋、尚書、
國語、左傳、史記、漢書家;編年、紀傳體。這是比較持平之論,不像《隋書.經籍志》僅列紀傳體為史。劉
知幾又提出史料與史著的分別,章學誠則在此基礎上,將歷代史著分為「記注」及「撰述」二類,撰述僅
是史料的記述,而記注則是有史意的。兩人的看法皆極富革命性及時代意義。

在如何改善史書體例的問題上,劉氏認為應增刪表志:刪除五行、天文志、修改藝文志,增加地理、
氏族、方物志;刪除表,如《漢書》古今人表以通史形式撰述,被劉氏認為自亂體例;刪去論贊,以免失
去客觀等。章學誠則提出改革紀傳體,而用類似紀事本末體的形式,因紀傳體重覆史事,編年體割裂史
事,唯有紀事本末體「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因此主張以紀事本末體的形
式,加入圖表。後代著史者亦有跟隨兩人的做法,可見其深遠影響。

在史書的內容上,劉知幾與章學誠皆同意氏族都邑的重要性,又擴大了史料範圍。尤以章學誠主張
另立方志學。而劉氏正史雜著之論,發展到章氏「六經皆史」:「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的極致,固然
繼承了中國史學不斷橫向發展的歷史傳統,但亦對當時有深切意義。

在對史家的要求上,劉知幾提出「史家三長」:史才、史學、史識,章氏在此基礎上加上史德。劉氏提
出的是作為史家應有的客觀條件,如對史料的辨識及剪裁等,章氏則補充了史家應有的主觀條件,便
是客觀作史的「著史者之心術」,沒有傾向性的歪曲事實。另外,二人皆要求史家要直書不隱,劉氏提出
史家要「不虛美,不厚誣,不誇飾」,故對迴護曲筆的《三國志》大加貶斥,章氏亦主張史家應有直書不
隱的史德,兩人之學說皆繼承了中國史學一直以來發展的優良傳統。

在史書的撰作上,劉知幾認為應要私修,由於他曾在朝廷擔任史官,深知官修史書之弊,如受權
貴制肘、因循失責等,故主張私修史著,並言歷代名家如《左傳》及《史記》皆為私人著作。章學誠對此則
無固執,但從其主張在州縣立志科,可見他傾向官修史書。

在對文史的看法上,劉知幾反對文人修史,他認為文人往往言過其實,用詞華麗,不宜修史;章
學誠則沒有這般偏激,如他自己也將文學史學合為文史通義一書,即可印證。

在對史書的編纂上,劉知幾認為用詞應以「尚簡」

「用晦」為原則,又提出「貌異心同」及「貌同心異 」
的分別,他認為史家多模仿形式而忽略精神,是不可取的,故言「貌異心同,模擬之上也」。章學誠亦 主
張應以史意為大前提,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8


在對經學及史學的分歧上,兩人皆認為兩者應加以區分。兩人皆提出疑古惑經的精神,劉知幾認為
史學應脫離經學,獨立而成一科;章氏「六經皆史說」甚至主張史學超越經學,「六經者,先王之政典
也」,把史學的地位提高。

總括而言,史通及文史通義二書之史學主張,皆對中國史學有重要影響,前者重史法,對後世編
纂手法影響深遠;後者言史意,補充了前者之不足,也把史學地位大為提高。故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
法》說,中國史學上只出了三人,一為鄭樵,其餘二子則是劉知幾及章學誠,肯定了他們在史學上的貢
獻。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49


通典
中國史學史,似與政局興衰相始終。兩漢經歷武帝盛世和明章之治,都曾出現過司馬遷和班固這兩
個著名的史學界人才。自司馬遷、班固等人撰成中國名著《史記》、 《漢書》後,後繼歷代史學,多不出其範
例。魏晉南北朝亂世政局,更鮮有史學突破可言。至唐代,國家昌盛數君,其文治武功可與漢相比,同
樣出現另一個史學人才,這就是杜佑。
杜佑所著的《通典》,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善的典章制度專著。在中國史學史的傳統中,
專載典章制度的書籍,稱為政書。政書雖源於《尚書》、 《三禮》,但因為傳統史家都不太重視,只當它是
經傳而非史籍。司馬遷所創的「書」,雖為歷代所沿襲並更之為志,但因為是以斷代史的方式去寫,因而
產生兩難問題,若不敘述前代,則難明其制之由來;若要覆述,則又感繁雜。杜佑正是第一個以通史的
方式,去撰述歷代典章制度的人。
杜佑生平
杜佑,字君卿,京兆萬年人,為關中官宦世族,官任代、德、順、憲宗四朝。生於唐玄宗開元廿三年,
自幼受其父影響,不好章句背誦之學,而喜研「經世致用」之術。父為鄯州都督。杜佑十八歲以父蔭入仕,
歷任江西青苗使、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判度支、度支鹽鐵使、工部、金部郎中、嶺南和淮南節度使等職,
鎮守淮南長達十四年,南北漕運得以暢通無阻。德宗末年,官至宰相,直至憲宗時辭職,觀其職均與經
濟、政治等有關,因職便利,對典章制度頗為熟悉。杜佑從代宗大歷元年(AD766)至德宗貞元十七年
(AD801)為止,前後用了三十五年的時間,撰成《通典》。元和七年卒,享年 78 歲。

著作動機 / 撰述原因 / 成書背景


目的在於經世與致用:杜佑所處時代,正好是唐盛衰之交替期。在他早年,是開元盛世,其後大半生,
則是安史之亂後的中衰政局。有感於國家面臨「危急存亡之秋」,杜佑希望能「鑑往知來」,能從研究過去
的制度演變中找出其導致治亂興亡的關鍵,並因而擬就一套有效而能拯救時弊之策,以用於振興自安
史亂後內亂外患不斷的唐政局,並進而為後世而有志於治國理民之士子參考。 「所 纂《通典》,實采群言,
徵諸人事,將施有政。」李翰為《通典》所寫的序云:「《通典》之作,若使學者得而觀之,不出戶,知天下
事;未從政,達人情;罕更事,知事變。」意思就是,通典這本書,若有學者得而閱讀,不出戶而能知
天下事,未曾從政的人,則可了解其政制,若不清楚知道事情變化的人,則從中可知其變化。

一身從事財務經濟工作:杜佑自十八歲以父蔭入仕,歷任江西青苗使、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判度支、度
支鹽鐵使、工部、金部郎中等等近三十多年,後改任宰相,由此可見杜佑一生從事財經工作。既有親身的
工作經濟、社會等現象,對撰述《通典》有莫大的裨益,更促使杜佑有撰述歷代典章制度之源流得失而成
《通典》。

補劉秩《政典》不足:由於長期從事財政經濟工作,而且非常嗜學。 《舊唐書.杜佑傳》:「性嗜學,該涉
古今,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 《新唐書.杜佑傳》則云:「雖貴,猶夜分讀書」。因此有撰述的條件, 而
在他以前一些學者已為他作了一些準備工作。 《舊唐書.杜佑傳》:「劉秩采經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
官所職,撰分門書三十五卷,號曰《政典》,大為時賢稱賞;房琯以為才過劉更生。佑得其書,尋味厥旨,
以為條目未盡,因而廣之,加以開元禮。書成,二百卷。」開元末年,劉秩仿《周禮》六官之法,著《政典》
35 卷,為時人所稱頌。然而,杜佑見《政典》條目未盡,欲對《政典》加以補充,於是他參以《開元禮》、
《樂
書》,並博采五經群史,以至漢魏六朝人的文集、奏疏,撰成通典 200 卷。

體例內容
《通典》是政典體。《通典》一書,以「補官禮之遺」與「明因革損益」為務,即補充官制之不足和說明制
度沿襲變化及其優劣。全書共二百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此書凡分八門,曰食貨、曰選舉、曰職
官、曰禮、曰樂、曰兵刑、曰州郡、曰邊防,每門又各分子目。」這扼要地說明了整個《通典》的內容。
《唐會典》
(會典體裁是政書的另一種,它和《通典》不同的是以斷代史的方式去記載典章制度,而通典則是以通史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0


的方式去寫) 稱《通典》分九門,分兵刑為二門。全書二百篇包括〈食貨志〉十二篇、〈選舉志〉六篇、〈職官志〉
二十二篇、〈禮志〉一百篇、〈樂志〉七篇、
〈兵志〉六篇、
〈刑志〉十七篇、
〈州郡志〉十四篇、〈邊防志〉十六篇。通
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從遠古的黃帝至唐玄宗天寶末年(肅宗、代宗以後的變革,有時也附載
於注中,但以唐代最詳細)。李翰在《通典》的序亦一針見血地指出《通典》的主旨:「採五經群史,上自皇
帝,至於有唐天寶之末,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始終,歷代沿革發置,及發時群士議論得失。靡不條載,
附之於事,如人支脈,散綴於體。」其大意是,杜佑採用五經、漢魏以來的文集,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唐
玄宗天寶年間。按其相同性質的內容分門別類,說明其由來與變化。
(思考:哪些篇章早在司馬遷《史記》就已經有包含的撰述範圍呢?
篇章名稱 卷數 作用 佔全書百分比
食貨志 12 經濟 6% √
選舉志 6 選官 3%
職官志 22 職官 11% √
禮志 100 禮儀 50% √
樂志 7 樂制 3.5% √
兵志 6 軍事 3%
刑志 17 刑律 8.5%
州郡志 14 地方 7%
邊防志 16 鄰國情況 8% √
200 100%

《通典》如何反映杜佑的思想?
《通典》一書中的九門編排頗有層次,為杜佑之政治理論所在。現引錄其《通典》總序全文: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稱聚人曰財,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
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謂矣。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
職宮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職官
設然後禮樂興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貨為之首,選舉次
之,職官又次之,禮又次之,樂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邊防末之。」

《通典》九門中,最先是食貨,蓋杜佑認為處理政治,首要是興教化,而教化來源則是足衣食。在
《通典》裡,食貨共佔 12 卷,其內容包括有戶口、鄉里、賦稅、錢幣、貿易、物產等幾方面。因為杜氏是一個
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之人物,儒家提倡「民以食為先」,強調民重衣食之觀念,杜佑繼承這個思想。在《通
典》以前,正史中之食貨志,皆非置於志之首位,《史記》八書,禮樂居首,食貨第八;《隋書》食貨第六。
杜氏由於身據高位,能暢所欲言,是以《通典》首重衣食,明確點出時代之需要。從經濟史角度觀之,唐
商業發達,農業似在衰退,惟農業始終為有唐人民最重要之作業,杜佑強調重民食,而當時安史之亂
後,國家最緊急要解決的問題,正正是經濟問題,故其編排十分應世。

杜佑於《通典 食貨》中極強調「重農」,認為「農者右國之本也」。其次,杜佑主張輕徭薄賦,杜氏 認
為國家能輕減徭役稅收,則民心趨附,天下自平,故反對苛稅。此外,杜佑盛讚歷史上理財人物如管仲,
李俚,商鞅,桑弘羊等人,暗示統治者可參考這些歷史人物進行重整當代理財制度。在《通典 食貨》中,
杜佑極重視鄉黨,此即戶口調查,蓋中國古代社會之控制,亦有賴於此。透過戶口調查,可以了解地方
人口嫁聚,家族、以至家族與家族之間之成長,聯系,衝突與緩和。再者,透過了解人際關係後,有助
於發展地方之經濟,是以杜佑並不批判六朝門第;加之唐代仍是門閥社會,而族譜學自魏晉南北朝至
杜佑之世,仍被重視。

繼《通典 食貨》後乃《選舉》六卷 (13-18)。「行教化在於設職官,設職官在於審官才,審官才在於精


選舉」,良好之政治組織必須設官分職,還須有才能之人才來擔當,故先論選舉再論職官,故選舉、職
官次焉。杜佑《通典》強調精貢舉,暗示唐選舉制有馬虎疏漏之處。 《通典》敘述唐之前選舉制度可分兩 階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1


段,即秦至隋為一階段,初唐及以後為另一階段。在第一階段裏,杜佑僅以客觀姿態道出自秦至唐以前
之選舉制度。而初唐至唐末,杜佑則賦予個人獨特見解,杜氏於《通典 選舉》中反對漢郡國際舉制,同
時亦批評六朝之九品官人法。蓋杜佑認為此兩種選舉制皆操於高門大族之手,對於唐選舉制,杜佑亦有
所不滿。唐朝雖以科舉取士,實則整個科舉制仍受高門影響,足以使杜佑大力批評。杜佑提出個人之選
仕意見,認為選舉不應受社會高門及地方勢力左右,而應重視才華及注意提拔鎮邊人才。在《通典、選舉
志,雜議論》上、中、下裡,杜佑盛讚商鞅之選仕才能,議為其選仕著重 "法" 與 "術",重法即重制度,
選士效率因而提高,重術即重人才,故能當其能而用人。此外,杜佑極重面試,杜佑認為面試可見其人,
非單獨憑文章以取士,此重視面試之觀念,在《史記》以降之史書皆未提及,可見其獨具慧眼。

禮樂兵刑四者俱為安定社會之元素,故《通典》特設此四門。 「人才得而治以理,乃興禮樂,故次禮、
次樂」 。禮樂向為中國傳統儒家政治最著重之兩項教化設施,杜佑特別重視禮,故《通典》敘述古代禮制,
闡述最詳,全書二百卷中,禮佔一半。 「教化隳則用刑罰,故次兵次刑」,故有兵、刑門,敘述歷代兵刑
法之沿革。
杜佑把禮樂置於兵刑之前,顯見其政治觀念,這是因為他站在儒家立場上作出發。儒家強調禮樂以
治民,維持禮會安定,屬積極一面。而兵刑僅在於禮樂隳敗,教化衰息時,用以抑止叛亂之消極措施而
已。杜佑強高調「禮以端其俗,樂以和其心」《通 典 自序》,此充份發揮其儒家政治思想。杜佑認為禮是
用來維持社會秩序,促進人與人,家族與家族間之和諧,而非用以保存家族與家族間之階級地位,反
之禮更有縮短矩離,安定上下之功效。此種觀念在唐朝產生一定作用,唐朝大臣間之爭執,早種於太宗
朝;且安史之亂後,國家呈現混亂衰象,禮亦有穩定社會之效,實有應世目的。

兵刑乃在社會動亂下用以維持治家的工具,大刑為早兵,其次為五刑,杜佑在《通典》裏強調輕刑,
頌揚初唐輕刑之得民心,對於苛暴重典,杜佑通斥之。這也是儒家思想的表現,杜佑主張輕刑法實為其
一貫政策之表示。蓋杜佑重安內,輕減刑法則民附,故能安內。在《通典兵志》中,杜佑不講兵制而專講
兵法,後人評其不合體例,然細心思索不難發現,此正好反映杜佑之苦心。講兵法意在為執政者提供戰
勝藩鎮之策略,中唐以降,地方藩鎮割據,天子號令削弱,故杜佑主張強幹弱枝,對軍閥稱兵心表痛
心,他又讚西漢初唐之盛,此亦為時代之反映。

《邊防》乃《通典》九門中最後一門,從《食貨》至《州郡》皆是有關國家內務方面,而《邊防》則是向外,
此可佑杜佑之政治主張是「先安內而後攘外」。唐自太宗用兵四方,四夷共尊為天可汗成為東亞中亞之 盟
主後,唐人因此缺乏版圖觀念,不重視邊防。然天可汗制必須有賴軍事政治之支柱,否則圖具空名。杜
佑指出唐玄宗時的邊防已不如太宗時,中國版圖已退回中原之範圍,故必須打破時人之世界觀念,重
申邊防觀念。對於邊防問題上,杜佑主張防守之戰而反對攻伐之戰,對於秦王之銳意開邊,好大喜功,
深表不滿;認為隋煬帝之窮兵黷武,導致「身死祀絕」;至於漢武帝,杜佑雖頌其武功,謂其做到四夷
賓服,成就獨異,然亦感概其對外用兵,以至民不聊生,而終以武帝能早上「輪台之詔」停止窮兵黷武
為幸。其實,這是因為杜佑生當安史之亂,有感國家剛經戰亂,民不聊生,故對朝廷用兵特別反感,但
亦有重視國家自衛的觀念。

又杜佑深得儒家「內中國而外夷狄」的觀念,惟其非一狹隘民族觀之陋儒,他提出四夷除西北要留
意外,亦要兼顧西南方面,此實充滿時代意義,中唐邊患除來自西北之吐蕃、回紇外,尚有西南之南詔,
杜佑認為少數民族之活動,應告知皇帝,並希望君主處理事務時,不該看此為附屬品,而應視其為國
策之重要環節。杜佑又認為對待域外民族時,不可以禮為豐;故縱然失禮,亦在所不惜,此因其文化背
景之不同。杜氏更提出處理邊彊民族時,「來則御之,去則備之」,必須了解其國民生計、文化背景;同
時對域外民族要抱誠信態度,此誠屬極獨到之觀念。 《通 典 邊防志》所保存古代史料甚多,除《杜環經
行記》為眾所週知外,尚有《邊防志》七所引《諸僧遊歷記》多種,又《邊防志》九引《突厥本末紀》等皆為中
外關係之重要史料。《通典》又載有關於高句麗史料,為南北朝七史所缺,故極珍貴。

除其經世思想之外,也反映出杜佑其社會發展進步的思想。他反對是古非今,盲目崇古。他在《通典》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2


中闡述了歷史發展變化的觀點,指出「漢、隋、大唐,海內統一,人戶滋殖,三代莫傳。」(《通典》 卷 31
《職官》13)用社會發展進步的事實批駁歷史倒退的觀點。社會發展進步的觀念必然導致他因時變革的思
想。他強調「隨時立制,遇弊則變」(《新唐書·杜佑傳》)。要使當世的政策措施,適應歷史變化情況,跟
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符合現實的需要。

例如在評述歷史上關於封建制與郡縣制的爭論時,認為「法古者多封國之制,是今者賢郡縣之理,
雖備征利病,而終莫究詳」,因而提出「在昔制置,事皆相因」的論點。說明封建制是在承認遠古氏族首
領以來既有權力的基礎上產生的,並非什麼古先聖王按照個人意圖而創設的一種制度。後來由於諸侯兼
併,造成秦朝的一統,於是廢封建,行郡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之勢。所以他說:「欲行古道,勢莫
能遵」 。對於歷史上的商鞅變法,以至當時的兩稅法等改制措施,他都表示了讚賞的態度。

他還獨具慧眼地從當時少數民族的社會狀況中,推論古代先民的社會歷史狀況,指出“古之中華,
多類今之夷狄”(《通典》卷 85《禮》45),存在著人殉、巢居穴處、茹毛飲血,同姓婚娶等陋習。當時的中
華與少數民族落後狀況的對比,正生動反映了中華文明從落後走向進步的歷程。這個論證已有一定的科
學因素,在古代可謂石破驚天之論。

杜佑重人事而非天命。在對歷史事件發展原委和政治、經濟制度因革變化的分析中,他都把人們的
歷史活動和歷史時勢的促成放在重要地位,而很少考慮天命的作用。對於陰陽災異學說,他基本持否定
態度。在敍述歷代戰例時,他常常選取一些不信吉凶預兆之說而獲取勝利的實例,來表明他對此的看法。
對於流行已久的星宿分野說,他根據史籍記載,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批駁。他在《通典》中刪掉了紀傳體史
書志部分的五行、符瑞等內容,使《通典》表現出更強的理性色彩。

杜佑還在書中闡述了他的人才思想、吏治思想、法制思想、軍事思想、民族思想等,其中包含著不少
傑出的見解,對於社會建設是很有補益的。

內容特色 (參考 “通典如何反映杜佑的思想?” )


 以編排章目次序表達自己的經世思想,並以現實為出發點,針對時弊,提出解決的方法
 重視禮—禮典佔全書一半
 重視會通—其所記載歷代典章制度,上自唐虞,下至天寶末年,甚至乃至德宗時期都有,故章學
誠以杜佑媲美司馬遷,讚揚《通典》 「可謂窮天地之際而通古今之變者矣!」
重視議論:杜佑重視議論,發展出「說」、
「議」

「評」

「論」四種方式。在闡述制度沿革之後,結集 「漢魏六
朝人民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條列批評,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些都是就一代制度或前世後代相悖相契
的地方,發表議論,比較古今得失的所在,並不與敘述歷代制度之處相混雜,他對讀者的照顧由此可
見一斑。他認為經典的文字頗為深奧,恐怕讀者不明白,故加上解釋及自己的評論,以及優劣評論等。

《通典 》在史學上的貢獻
開創政書體——第一部記典章制度的通史:《史記》創八書以記載歷代的典章制度,其後的史學家均歷
代相沿,許多紀傳體的史書,都列有書志一門,但歷代典章制度的演變,都有著前後因續的關係,而
各史斷代為書未能照應到這一點。杜佑將志從正史總體中完全獨立出來,成書《通典》,創典志體的政書,
乃史學史又一大盛事。《通典》綜合歷代有關典章制度資料,按其相同性質的加以分類,並從中探究其根
源,成為專記典章制度的通史,對後代影響甚大。宋代鄭樵的《通志》、元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合稱三通),
《清三通》(合稱九通),劉錦藻的《續清文獻通考》(合稱十通),都是受通典的
清乾隆年間編修的《續三通》、
影響而逐步發展起來。北宋王溥撰寫的《唐會要》、《五代會要》也是受到《通典》的影響。能夠得到歷代史家
爭相仿傚,就可顯見其史學地位之重要性。

發展史書自注的方法:班固在《漢書》年表十篇及〈地理〉、
〈藝文〉二志中創立自注的方法。雖然魏晉以下,
史注漸行;但自注者少,他注者多。杜佑在《通典》中運用了子注,他的注文可分五類:一、釋音義,二、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3


舉故典,三、補史事,四、明互見,五、考史料。這五種自注是解釋其原字句之讀音和意義、說出該原句之
原典故事、補充其中不足之史事、互相對照史事、以及考證史事材料。這些子注,不但可以補正史的不足,
而且指出材料的出處,便於稽考,一目了然,特別是對於史料的考辨,表現了杜佑嚴謹的治學精神。他
對於前史所載,從不輕於置信,或參稽載籍,或博訪通人,認真地加以考訂。例如,他在《州郡典》中援
引了《漢書.地理志》的記載,但對於分野之說,根據史實指出了它的舛謬無憑。為了訂正《華陽國志》中
「猩猩能言,取其血可以染朱泚」的記載,不但博考諸書,而且「遍問胡商」,證明“元無此事”。杜佑這
種治學的精神和方法,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司馬光作《通鑑》,別為考異一書,可以說是對杜佑這一方
法的繼承和發展。

保存唐虞至唐天寶年之間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杜佑編修《通典》,廣取五經群史及漢魏六朝人文集奏
疏,再加上唐人公私著述,旁徵博引,估計《通典》引書至少有 248 種,對於歷代經濟制度、政治制度,
以及邊彊各族的史料,作有系統的整理,《四庫全書總目.史部.政書類》)提要說:「考唐以前掌故者,
茲編其淵海矣。 」
「每事以類相從,凡歷代沿革,悉爲記載,詳而不煩,簡而有要,元元本本,皆爲有用
之實學,非徒資記問者之可比。 」因此書成之後,「其書大傳於時,禮樂刑政之源,千載如指諸掌,大為
士者君子所稱。」《舊唐書》本傳語 。

史學思想——重視食貨的觀念:《通典》一書,計有九門,而以食貨為首。歷代史書中,不少立有食貨志,
但從未把食貨放在這樣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自重農抑商成為社會傳統後,更加明顯有這個傾向,可見
杜佑的卓越見解。他在《通典》總序說:「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稱聚人曰
財,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既富而教,斯之謂矣。」
食貨之中,又以田制為先。這種把歷代土地關係的變革,放在歷代典章制度的首位,加以敘法的做法實
為杜佑首創。杜佑重視食貨的觀念,深深影響後世學者馬端臨寫《文獻通考》,將食貨放在最前,並把食
貨一分為八,即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

《通典》的缺點:《通典》禮的部分占去了過多篇幅,給人以全局失衡之感;兵刑部分沒有記載軍事制度
的發展變化,這是《通典》的兩個不足。

結論:這種以寫史的方式來表達一個政治思想的藍圖,由來久遠,與中國傳統儒家的表現方
式並沒有什麼兩樣。 孔子就曾藉《春秋》企圖撥亂反正,達到 「亂臣賊子懼」 的理想政治,可說傳
統史學的最高理想,是為 「經世史學」。換句話說,乃是寓政治思想於史學之中,杜佑充分地 表
達了這一努力,無怪乎乾隆皇帝稱譽《通典》是一部「經國之良謀 」 。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4


資治 通鑑
司馬光,字君實,宋浹州夏縣人 (今山西夏縣) 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 (1019A.D.)。父親司馬池,仁宗
寶元元年 (1038A.D.),其母聶氏,自司馬光小時候就著重對他的品德和才識的教育。司馬光擢進士第,
歷任奉禮郎、館閣校勘、并州通判、侍講、知諫院。英宗時,任龍圖閣直學士,神宗時任翰林學士,御史中
丞,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居洛陽十五年,因在洛陽有空閒的時間,故能撰《資治通鑑》。哲宗時,任門 下
侍郎,尚書左僕射,在任期間去世,時為元祐元年 (1086A.D.)卷外,尚有《考異》30 卷《稽古錄》20 卷《文
集》80 卷。《涑水記聞》等 。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
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臣既無他事,得以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遍閱舊
史,旁采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校計毫釐,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
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又參考群書,評其
同異,俾歸一途,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
本段引文說明了:
撰述動機
撰述準則
撰述過程
撰述年代
撰述格式

成書背景
自幼喜好,有志修簡易史書:司馬光幼喜左氏,長嗜史學其蓄家修史端非一日,溫公每患《史記》 《漢 書》
以降,所載史料過於繁蕪,至學者不能修其業,故欲將戰國至五代史實都為一書,以便學者研習。劉恕
《通鑑外記》後記嘗載司馬光撰《通鑑》旨趣云:「春秋之後,迄今十餘年,《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
諸生歷年莫能畢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予欲托始於周威烈王命韓、魏、
趙為諸侯,下迄五代因丘明編年之體,仿荀悅簡要之文,網羅眾說,成一家之書」。司馬光有鑑於前 代
史事太多,需要簡化。加之選擇編年體,乃因為他獨喜《左傳》,另他深明編年體之優點可令君主易閱。

經世致用:司馬光撰史,有著中國傳統史家之想法,實懷抱其經世致用之目的,希望藉《通鑑》作為人
君治國之借鑑。李燾《續通鑑長編》卷 208 載司馬光上《通志》云:「專取國家盛衰,繫民生體戚,善可為
。 「伏望陛下,…以清閒之宴,時賜省覽。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法,惡可為戒,帝王所宜知者」
嘉善矜惡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史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此引文足以證明司
馬光欲透過《資治通鑑》所載之歷史得失,規諫君主,以盡儒者之責任,希望君主能抽時間閱讀史書,
吸收前代之歷史教訓,從中總結出治國良策,然後使天下百姓安享太平,反映出其儒家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的思想。時值英宗雅好稽古,欲遍觀前世行事得失,司馬光為侍講,乃請藉公家之力,詮次
為政治通史,以便人主周覽。得英宗鼓勵,乃編通鑑一書。 帝王之書的憑證

借《資治通鑑》反對變法:司馬光生當時代,正值北宋神宗時王安石進行熙寧變法,雖然大家都是為國
家著想,但具體行動上各有見解。由於他的政治主張是反對變法,他認為:「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湯、文、
武之法,雖至今存可也……祖宗之法,不可變也。」因此與主張變法的王安石不同,數度辯論而不果,
請求外調,出任西京御史台一職,居住洛陽 15 年。在這期間,他就編撰資治通鑑,藉撰述古人歷史,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5


把反對新法的主張,用於發揮史書上。 帝王之書的憑證,希望進諫皇帝,為帝所接納

資治通鑑的編撰原則
 仿春秋褒貶筆法
 「因丘明編年之體」 編年體
 「仿荀悅簡要之文」
 暗示反對變法主張
 發揮儒家思想
 詳近略遠
 材料取捨標準嚴謹,一切迷信、未經證實的都不被採納

資治通鑑的編撰人物
劉恕、劉攽、范祖禹的分工
三人均是史家,在協修人員中,各有分工。初期由劉攽負責漢史長編,劉恕負責魏晉南北朝長編。司馬
光移居洛陽後,調整工作,范祖禹負責唐史長編,劉攽負責魏晉南北朝史,後來劉恕死,范祖禹接替
了五代部份。

劉恕 博聞強記,專精史學,自史記至五代後周顯德以來的史料,無所不讀,事事均瞭如指掌。成書功勞
最大,不但討論編次,多出於恕,為全局之副手。劉恕死於元豐元年,即在通鑑成書前七年。

劉攽 只參修兩漢部史,在完成初稿便沒有再參與編修。

范祖禹 在同修書諸人中年齡最小,在書局時間最久,貢獻最大。他於熙寧三年參加修書,雖晚於劉恕,
但他在十五年中始終沒有脫離編修工作。

劉攽所負責的漢記只 60 卷,用的力量最少。劉恕所草的魏紀至隋和五代各紀共 135 卷,用的力量較


大。范祖禹的唐紀共 89 卷,表面看來不如劉恕用力之多,但實際遠勝於劉恕。

三)編撰資治通鑑的經過
1)司馬光欲編撰資治通鑑的意念,早孕育於宋仁宗末年,他於宋英宗治平元年,先編寫了一部斷限同
《資治通鑑》的歷年圖表,共分五卷,進給皇帝。

2)於治平三年四月完成通志八卷,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於秦二世皇帝三年,進呈英宗,這通志便
成《資治通鑑》首八卷的底本。英宗遂命司馬光設局於崇文院,自行選擇協修人員,編輯《歷代君臣事
跡》,司馬光開始著述。

3)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司馬光進讀《通志》,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為《資治通鑑》,
並且為它寫了一篇序文,鼓勵司馬光繼續編修。

4)神宗熙寧初年變法,司馬光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辭樞密副使,自請為西京御史台聞官。在熙寧三年,
司馬光居洛陽,達八年之久,全力編修《資治通鑑》。

司馬光編纂此書,朝延資助甚力,除許其設局自隨外,更可進入秘閣參考書籍 (皇家圖書館),並
許自選助手。自治平二年起,司馬光即選定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為同修官。司馬光每修一代歷史,
必上呈皇帝,由於進書的時間不同,所題的官銜也是不同,故由每卷所題的官銜來推度,可約知每卷
書完成的時間: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6


i)周紀、秦紀,為英宗治平四年完成
ii)前漢紀、後漢紀、魏紀皆於神宗熙寧三年以前,居開封時所撰的。
iii)晉、宋、齊、梁、陳、隋,六代整理於神宗時,光居於洛陽。
iv)唐紀以後,則是元豐元年至七年所作。

承上文編書過程所述,哪些地方是看到,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的憑證?
 進獻草稿予皇帝、每完成一部分均會上呈皇帝,
 英宗命其修書,自行選擇協修人員,准其參考秘閣
 英宗、神宗鼓勵修書,神宗更命其名曰《資治通鑒》

5)至於編寫通鑑的過程中,從開始收集資料到最後定稿,司馬光制訂了一套方法和步驟。通鑑的編寫分
為四個步驟:
叢目 長編 考異 成書
a)首先把收集史料,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標明事目,剪貼排列起來,叫做叢目(草卷)。叢目要求盡量
完備,凡是各種史料皆有關係。

b)把叢目中編排的史料,進一步整理,經過選擇、決定、取捨,然後重新組織,編成「長編」。將草卷 刪
成長編,規定三日刪一卷。長編的寫作原則是「寧失於繁,毋失於略」,即寧可使資治通鑒配合簡略
的原則,也不要太長。

c)同時在遇有史事相異之處,須加以考訂異同,有時則由范祖禹、劉攽負責處理,說明取捨的理由。

d)最後由司馬光一人刪定草卷而成《資治通鑑》。

 由此說明資治通鑑過程嚴謹
他在《與宋次道》的信中說:「某自到洛陽以來,專以修《資治通鑑》為事,於今八年,僅了得晉、
宋、齊、梁、陳、隋六代以來奏御。唐文字尤多,托范夢得 (范祖禹)收諸書依年月編次為草卷,每四丈截
為一卷。自課三日刪為一卷,有事故妨廢則追補。自前秋始刪,至今已二百餘卷,至大歷末年耳,向
後卷數又須倍比,共計不減六七百卷,更須三年,方可粗成編。又須細刪,所存不過數十卷而已。」共
刪定為:
戰國至三國 646 年 78 卷
晉至隋 353 年 106 卷
唐、五代 343 年 110 卷
共戰國至五代 1362 年 294 卷
《資治通鑑》屬編年體通史。在編年體上,它用《左傳》的形式,按年、時、月、日的次序記事。年、月以
數為先後,時分春、夏、秋、冬,日以干支;時不甚分明者,則概括地記在年終或月末。在通史上,它以
年為經,月為緯,貫穿十代,合紀、傳、表、志為十體,稱為紀。記戰國周威烈王 23 年(三家分晉),至後
周世宗顯德六年(五代之末),即公元前 403 至公元後 959,共 1362 年史事。從卷數分佈來看,越是接近
宋代的歷史,所佔的卷數就越多,這反映資治通鑑詳近略遠的特色。
屬通史:

神宗元豐七年,全書完成,上給皇帝,司馬光因成書有功而升為資政殿學士。這部書初名《通志》,
後名為《歷代君臣事跡》,最後才命名為《資治通鑑》,全書歷 19 年而成。

資治通鑑的內容
正統意味濃厚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7


宋朝論史者,每好言正閏,如某為正統,某為僭偽,斤斤致辯,不肯輕予人,故李昉有偽梁之議,
永叔有絕統之論,而司馬光撰《通鑑》對於正閏之辯,則持客觀,其在《貽郭純書》自言撰《通鑑》敘前世
帝王,別何人於正閏,僅「借年以紀事,非有所取捨抑揚也」。在《通鑑》黃初二年篇論中,司馬光又重 申
其不別正閏之說,其言云:「苟不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然天下離析之際,
不可無歲、時、月、日以認事之先後,據漢傳於魏,而晉受之,晉傳宋以至於陳,而隋取之,唐傳於梁以
至於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以魏、宋、齊、梁、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年號以紀國之事,非尊
此抑彼,有正潤之辯」。溫公雖明確指出其不別正閏,然就司馬光對正統朝代之排列實不能不謂其專 取
捨也,如司馬光於三國鼎立之際,以魏屬正統,下開晉、宋、齊、梁、陳至有宋諸代,惟不賦蜀以正統,
認為「昭烈之於漢,雖日中山靖王之後位,而族屬疏遠,不能記其也數名位」。實則欲藉正魏以正宋 。
漢 魏 西晉 東晉 宋 齊 梁 陳 隋 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北宋) [宋因政
治敏感,加上適值新舊黨爭,實不適宜評論,故不載]
故南宋朱熹作《通鑑綱目》力斥司馬光正魏為妄。司馬光記南北朝事,盡用南朝年號,至隋文帝開皇
九年之前的事,仍用陳朝紀年,陳亡後始用隋文帝開皇十年,此亦有夷夏南北之辨,其實亦可以是現
實中北宋面對外患之投射。

抗外的表達:司馬光撰《通鑑》則特重戰爭之描寫,即如龐涓之馬陵之戰,三國時曹操袁紹官渡之戰,
曹魏與吳蜀之赤壁之戰,東晉前秦苻堅淝水之戰,皆寫得詳細生動,曲盡其妙,其目的冀藉戰爭之描
寫,喚起北宋君臣上下之士氣,以積極態度抵抗外侮。此外,司馬光想秉承北宋儒者闢佛傳統,於《通
鑑》中力闢佛老之說。宋初胡瑗,孫復、尹珠、穆修諸儒,大都排佛,其實是想借排佛以表達排斥外族的
心聲。司馬光早年上書仁宗,斥釋老之教「無益於此」,其在《通鑑》卷 119 又稱佛教為「胡神」。卷 148 更斥
佛教為「鬼教」。司馬光對於范縝《滅神淪》,韓退之《諫迎佛骨表》則巨細不遺,載於書冊,其實司馬光 之
所以闢佛,乃因此教本出於外族 (印度),北宋外患深重為歷代之冠,闢佛在心理上有一種消極之抗外
作用,也是對君主表達時刻記著外患的意思。

重視真實: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重視真實,所以這本書不寫奇節,對往者史料所載有關奇節偉行,超
乎常情的皆不記載。此外,《通鑑》又不書符端,司馬光於修撰《通鑑》時,規定除起警戒作用之災異外,
其它怪力亂神之說一概不取,所以充斥正史、雜史之神怪故事,以及災異、符端、圖讖、占卜之言,《通鑑》
率不記載,對於梁昭明太子曾為葬母求吉地一事,司馬光斥之為「求吉得凶」 (
《通鑑》卷 155)。此其實想告
訴君主,施政要重視實際,對於不利於政權穩定的災異、占卜之言,尤不採用。

特重治亂興衰:《通鑑》很重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所以是君王鑒戒之書,司馬光對以往驕奢
淫逸之君主如東漢靈帝、晉孝武帝等,均予以嚴厲之鞭撻;對於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傑出君主,
《通鑑》既肯定其功績,然亦不掩其過失,如批評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歛」,同時又嘉其「受忠臣之
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 通鑑》卷 22),頗為中
正客觀。儘管《通鑑》詳於治亂興衰之敘述,其對政治經濟之沿革、河道水利之興修、民生之狀況,亦有述
及。元代胡三省《通鑑注》云:「溫公作《通鑑》不特記治亂之跡,至於禮樂歷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他
希望君主能參考歷代君王之事跡,作為施政借鑒。「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原,惡
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
至辱先,作事不足以重覆。」更突顯《資治通鑒》對君主治國的重要性。

特重禮節名份:司馬光撰《資治通鑑》,除懷抱經世致用之外,也希望借這本書作為人君治國之鑑戒,
《通鑑》首起載周威烈 王 23 年,韓虔、趙藉、魏斯三家分晉事,以見周天子之失
所以特別強調禮和名份。
禮,其序云:「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
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士大夫是也.....今晉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晉國,天子既不能討,又寵秩
之俠列於諸侯,是區區之名分,復不能守而并棄之也.....故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乃天子自壞
之之也,鳴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作後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坐
民之類,麋滅幾盡,豈不哀哉!」韓虔、趙藉、魏斯三人,本為晉之大夫,竟僭奪晉國國君之位,而周天
子竟承認其地位,這代表周之禮制已壞,國亦轉趨衰竭,而戰國諸侯霸政之局由是形成。司馬光對禮制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8


特別重視,是因為唐代中葉以降,特別是安史亂後,藩鎮雄峙,抗拒朝廷;援及五代武人專擅,巧取
豪奪,天下失禮之事,不勝枚舉。宋室立國,力矯歪風,強調禮制。司馬光撰《通鑑》亦在乎致用,故特
重名分,希望天下之人重紀綱,只有維繫禮教紀綱名分,「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資治通鑒》
卷一)。這是司馬光以韓趙魏三侯僭越之事勸諫君主要重禮。

《通鑒》強調忠君之思想,對事異朝之貳臣,大力貶斥,例如五代「名臣」馮道,曾事五朝,晚年自
號「長樂老人」,司馬光於《通鑑》卷 291,引歐陽修《新五代史.雅傳》載《馮道傳》評之云:「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況為大臣而無廉恥,天下其有
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矣,則國家可從而知也」。
意思就是說,「馮道為人臣者沒有禮義廉恥,國家怎會不亡?」繼而再發表議論,痛罵馮道謂「道之為相,
歷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視過客,朝為仇敵,暮為君臣,易面變辭,曾無愧作.....茲乃奸臣之尤,安得與
他人為比哉」。司馬光以「奸臣之尤」斥責馮道,可見其對緬視異朝,厚顏無恥之臣僚之痛恨,司馬光 更
進而提出「臣之事君有死無貳」、 「為臣不忠,雖復材智之多,治行之優,不足貴矣」之理論,即為人臣者
事君不二、為人臣者若不忠,即使其才能是如何的高,但品格上的污點已使他不顯得珍貴,強化忠君之
思想。
其實,司馬光生當宋代,是相當重視氣節的時代,宋政府鑒於五代氣節薄弱的問題,加強人民忠
君愛國的觀念,故太學生關心國事,喜品評時政,因此司馬光亦可說其忠君思想投射在《資治通鑑》,
除反映資治通鑒乃帝王之書外,也反映他是受時代背景所影響的。

臣光曰的體裁:司馬光秉承前代史家之傳統,在每篇史事之後,亦加設論贊的體裁。 《資治通鑑》之論 共
186 篇,其中 102 篇乃司馬光親撰,餘取囊括前代史家所論,以為適當者,予以轉錄,中間包括史遷、
班固、陳壽、范曄、裴子野、歐陽修諸人之論,其中轉錄最少者為司馬遷,僅得一篇,最多者為裴子野,
共十篇,論與及所敘之事必分開書寫,以見客觀,而當中佔篇幅司馬光自撰之論,必冠以「臣光日」三
字以醒其目。從臣光曰三字即可證明,此書乃司馬光以臣子的身份進呈皇帝之原意。

提出其政治主張:在政治方面,司馬光認為國家是否安靖,在乎人才之選拔,強調「為治之要莫先於用
人」 (
《通鑑》 卷 73),反對用人唯親,認為「臣聞用人者,無親疏新故之殊,惟賢肖為之肖為之察」 (
《通鑑》
卷 225)。他反對以門第名望為取人之標準,指出「選舉之法,先門第而後賢才,此魏晉之深弊而歷代相
莫之能改也」《通鑑》 卷 225。即選拔人才不應以其出身背景為先,因為這是魏晉南北朝時的弊病所在。
另外,司馬光提出輕徭薄賦之政治理想,對於一切急進之政治改革不以為然,因而反對商鞅之變
法,而盛讚曹參一尊蕭何之制,謂其「無所變更,漢業以成」《 ( 通鑑》卷 67) 。
「曹(參)不變(蕭)何之法,
天下晏言;元帝改政,漢業遂衰。」在《史記.刺客列傳》裡,荊軻是被歌頌之人物,因為他刺秦王,站
在司馬遷的立場,漢代一反暴秦之政。反之,司馬光《通鑑》對於燕太子丹遣荊卿刺殺秦王事則認為過於
冒險,足証司馬光對於一切變法皆予以否定;而其本人於政治實踐中,亦採「祖宗之法不可變」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之態度,大力反對王安石變法。他希望北宋君主能採取他的主張,不要進行變法。

《資治通鑑》的史學地位
一、編年體在司馬光手上發展得更完善
《通鑑》能重振編年體,乃因總結以往編年史經驗,將之發展並完善化,其發展主要表現如下:
i)重視體例發凡:司馬光修《通鑑》,特別重視體例。司馬光修《通鑑》前作《通鑑前例》一卷,又定出全書
用語、格式等方面的凡例三十六條,作《通鑑釋例》一卷。
《通鑑》中以臣光曰發端的議論,具有自道題旨
義例之語。由此可見司馬光等人在修書前擬定體例發凡十分嚴謹。

ii)改善紀年法:編年體史籍,最重視的是時間脈絡。古代用古文紀時,要推定朔閏,但曆法在中國經常
出現不太完善的情況。北宋天文曆法家劉義叟著「長曆」一書,曆法十分精密。司馬光採用長曆辨定舊典
籍所載史書的朔閏、甲子,曆法錯誤較少,有效地解決了時間計算的問題。此外,編年史「以事繫日,
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
《通鑑》屬通史性質,因而又加上「以年(號)繫君主,以君主繫朝代」。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59


即如有年號的則與君主連繫,若沒有年號的則以君主的名字與朝代相冠。《通鑑》的繫年方法對編年體
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iii)編年體結合通史為一:自班固《漢書》、荀悅《漢紀》後,紀傳、編年二體,皆斷代為書,撰著通史的數
量甚少及在時間、工程和尋找資料上甚為困難。司馬光「因左丘編年之體,仿荀悅簡要之文」,把戰國至
五代 1362 年的治亂興亡事跡貫通記載,成為編年體通史。編年體的優點在於時間清楚,而通史的優點
則在於貫通數千年歷史記載。編年體裁與通史體裁相結合,遂使通鑑編年體的優點迴然高出傳統編年
體。

iv)用考異法修史:在《通鑑》的編纂過程中,遇有年月、事跡相抵觸之處,司馬光採用考異方法來去偽存
真,認真研究,整理史料,並著有《通鑑考異》三十卷。這種做法,影響後來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
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清徐乾學《續資治通鑑後編》、畢沅《續資治通鑑》,都學習司馬光這認
真考異方法處理史料,並進而將考異之詞直接附在各條史文之下,編年史的體例愈臻完善。

v)合紀、傳、表、志於一編,統而不分,編年體遂臻完善:盛行千年的紀傳體裁,是紀、傳、表、志,分而不
散,唐杜佑撰著《通典》,把志從正史總體中完全獨立出來,創典志體。而司馬光纂修《通鑑》,則合紀、
傳、表、志一編,統而不分。《通鑑》專詳於政治、軍事,則中心突出,總結歷史治亂興衰之跡。又兼采書、
志,以存典制,則包羅宏富,而編年體遂更趨於精善。

vi)首創配套之法:司馬光不僅編寫了《歷年圖》五卷、《通鑑釋例》一卷、
《通鑑考異》三十卷、
《通鑑目錄》三
十卷、 《通鑑舉要曆》八十卷、
《通鑑節文》六十卷等輔翼之作。《歷年圖》可作通鑑之年表兼寫作綱觀,《釋
例》可作《通鑑》之凡例或導言觀,《考異》可作通鑑之注文兼資料補編觀,《目錄》可作通鑑之索引兼提
要觀,《舉要》、《節文》可作《通鑑》之簡編觀。各書聯為一體,自成系統,互相闡發,互相補充,這是史
書編纂體例上的創舉。司馬光首創配套之法,把編年體史籍的編纂推展到另一個新的水平。

二、成後世帝王之書 :司馬溫公撰《通鑑》懷抱經世致用之目的,欲藉書中記載歷代興亡之跡,作為後
世君臣治國之鑒戒,故胡之省《通鑑注自序》云:「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惡亂而
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
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是以《通鑑》一出,遂成日後帝皇宰相必讀之書,其影響後世之政治亦至 為
深遠。

三、保存史料 :司馬光修撰《通鑑》不單步驟謹嚴,先撰大綱,繼治叢目,然後修成《長編》再行刪削潤
飾,所採資料亦極豐富。 《通鑑》史料,除本正史外,亦具有私家撰述,佚聞筆記亦有載入,如記晉代 則
採十六國史,南北朝則兼用八朝所撰私史,於唐五代則用實錄及諸家記載。清朝纂修《四庫全書總目提
要》謂《通鑑》引書達 322 種,馬端臨《文獻通考》引南宋高似孫《緯略》謂《通鑑》引書凡 222 種,近人張須
《通鑑學》一書據司馬光《通鑑考異》訂証,謂《通鑑》採用書籍凡 332 種。再者,《通鑑》所援引書籍,大多
數均是亡佚之篇章,其能有片言隻語留存於後世者,實因《通鑑》轉載成功之處,故保存史料《通鑑》居
功至偉。

四、刺激後世續作成風 :司馬光除修《通鑑》外,又編撰《通鑑目錄》 、
《通鑑考異》、
《稽古錄》等書,為 後
世治《資治通鑑》學者帶來不少方便,此外參修諸人,於編纂之餘,亦將所得史料自輯成書,如劉攽撰
有《五代春秋》、劉恕自撰《通鑑外紀》、范祖禹則修成《唐鑑》,此等書雖屬《通鑑》副產品,然卻輯錄《通 鑑》
未能盡錄之史實,可謂補《通鑑》之不足。 《通鑑》成書後,刺激史學界極鉅。南宋李燾即按《通鑑》編年 之
體,撰成《續資治通鑑長編》520 卷,述北宋九朝史事,補司馬光後繼之事。此外,袁樞又撰成《通鑑紀事
本末》創史學之新體裁,朱熹撰有《通鑑綱目》藉春秋筆法以批評歷史,宋末遺民胡三省於元初亦為《資
治通鑑》作注,清初王夫之又撰《續通鑑論》闡發其歷史觀念,畢沅後又修成《續資治通鑑》彷編年之體,
述宋、遼、金、元史,近世史家陳垣更發揚《通鑑胡注》幽隱,撰成《通鑑胡注表微》表彰愛國思想,凡此皆
《資治通鑑》刺激下所成之書,能吸引後世史家替其續作,足見其成功之處。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0


五、間接引致史學新體例的誕生─紀事本末體: 《通鑑》成書後,後世學者紛紛傳讀,甚而仿作、續作,
其中南宋袁樞就喜愛誦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但又鑑於其內容浩博,於是就按性質區別其史事,並
將之貫通,又覺得其不足之處乃編年體一事散記於數十百卷間,於是他又抄錄《通鑑》原文,詳述事件
的原委經過,每事各立標題,成書名《資治通鑑紀事本末》。此書的編寫方法雖多據《資治通鑑》而作,但
有異於紀傳、編年體,成為第三種史學體例,紀事本末體。

那麼,你是否同意,資治通鑑是帝王之書呢?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1


通鑑紀 事本末
袁樞,字機仲,南宋建安 (福建建甌) 人,生於宋高宗紹興元年 (1131 年) 卒於宋寧宗開禧元年 (1205
年)年七十五,幼年力學,曾就讀國子監孝宗隆興元年 (1163 年)登進士,歷任溫州判官、嚴州教授、處州
知州、國史院編修官、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國子監察酒等職。因他愛國,經常主張抗金收復中原。但南宋
朝廷只苟且於偏其在史學上成就,主要見於改編司馬光之《資治通鑑》而成《通鑑紀事本末》為史學開創
一嶄新體例。

撰書原因
楊萬里《通鑑紀事本末序》載,袁氏編纂《通鑑紀事本末》,乃在其出任嚴州教授時所著的,其言云:「初
予與子袁同為太學官,子袁錄也,予博士也,志同志,行同行言同言也,後一年,子袁分教嚴陵,後
一年,予出守臨漳見於嚴陵.....子袁因出書一編,蓋《通鑑》之本末也」。袁樞本人自小就素愛誦讀《資 治
通鑑》,但正因為個人對這本書十分鍾愛,每次閱讀均覺得它的內容浩大,難以掌握其中資料 《 ( 資治通
鑑》亦有相同的感概,有感前人著作十分浩大),於是很想把它改良,將《資治通鑑》的史料重新歸納,區
《宋史.袁樞傳》云: 「樞常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
別其事,予以貫通。
之」,卒寫成《通鑑紀事本末》一書。

《通鑑紀事本末》之內容特色
以資治通鑒為藍本:《通鑑紀事本末》共 42 卷,中間分隸 239 條目,附錄 66 事,總計記載大小 305 件重
要事情,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後周世宗征淮南,貫通 1362 年事跡。(這與資治通鑑相同)《通鑑紀事本末》
全以史事為主,從頭至尾,但記史事,其內容乃以《通鑑》為底本,但他並非是簡單的抄摘,而是就《資
治通鑑》所述之事,區別門目,分類貫通,每事各開一篇,各述其起始,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故
事名《本末》是也。

融合紀傳、編年之優點,各補所短:「紀事本末體」之優點,在於結集「紀傳」
「編年」體之優點,紀傳體 的
優點在於結合,敘事首尾一貫,但弊於重複,往往「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難辨」,編年體敘事雖無重
複之弊,但其弊處在於流水賬式紀錄史料,「一事而隔越數卷,首尾難稽」,將完整之事情分割成若干
片斷,散於若干卷中,以致破壞歷史之完整性,治史者對於某一事件之研究往往要翻閱數章,亦過於
煩瑣。反之「紀事本末體」因以事為主,從頭到尾,只述一事之前因經過、影響,經緯明晰,條目詳備,
前後始末一覽而盡,又史事見於前篇,則後事無再復述,可免重復。過往「紀傳體」歷史乃以人為主,而
「編年史」則以事為主然歷史,既非虛空之時間,亦非獨立之人物,而是人物於時間上走動。但《通鑑紀
事本末》卻能打破人物時間之物限,以個別事情作為敘事之對象,而所牽涉之人物復在事件中相繼出現,
較為接近人類過去之活動意義,是以《紀事本末休》實兼紀傳、編年之長。

章學誠《文史通義.書教下》盛讚「紀事本末體云:司馬《通鑑》病紀傳之分,而合之以編年,袁樞《紀事
本末》又病《通鑑》之合,而分之以事類,按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編,不為常格,非得知古今大體,天
下經綸,不能網羅隱括,無遺無濫,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斯真《尚書》之
遺也。在袁氏初無此易,且其學亦不足與此,書亦不盡合於所稱。……但既其成法,沉思冥索,加以神
明變化……書有作者其淺而觀者甚深,此類是也。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復化為神奇』本一理耳。」

特重政治和軍事,鮮有文化:袁樞《通鑑紀事本末》之分量,約佔《資治通鑑》之二分一,其中絕大部份
為軍事、政治。但論及經濟者僅兩條,一是〈奸臣聚歛〉,一為〈兩稅之弊〉,至於文化方面則全缺,這是
因為司馬光撰《資治通鑑》時以「專取關國家興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故鮮及藝文,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2


更遑論祥瑞、災異等怪力亂神。袁樞整理《通鑑》內容抄錄成書,自亦無文化資料可記。

為皇朝服務、重視正統之思想:《通鑑紀事本末》239 條內容,按其性質和袁氏用字習慣,亦可理解為統
治階級服務,每篇標題必用一個動詞,而且更反覆運用之,如用「平」字 23 次,「滅」字 23 次,「叛」字
23 次,「亂」字 20 次,此外又屢用「寇」

「伐」

「討」

「據」

「變」、
「逆」等字作標題,透過上述字眼之運 用,
可表現袁氏對整件事件之褒貶予奪之意,同時亦反映出其為統治階層服務,維護正統皇朝之歷史思想。
以下舉出袁氏曾用過不同動詞的例子:
用字 例子 褒/ 貶?
平 武帝平兩越、光武平齊、魏平遼東、唐平東都、唐平山東
滅 高帝滅楚、魏滅蜀、晉滅吳
叛 諸將之叛、七國之叛、羌胡之叛、陳敏之叛、突厥叛唐、河朔再叛
亂 黃巾之亂、西晉之亂、安史之亂、黃巢之亂
伐 武帝伐匈奴、祖逖北伐
討 隋討高麗、憲宗討淄青
據 孫氏據江東、劉備據蜀
變 諸呂之變、梁氏之變
篡 王莽篡位、曹氏篡漢、劉裕篡晉、楊堅篡周、朱溫篡唐
逆 太平公主之逆、宦官弒逆
稱 南粵稱藩
通 漢通西域
歸 匈奴歸漢
亡 豪傑亡秦、煬帝亡隋
為什麼袁樞特重正統之思想呢?
這與南宋的時代背景有關。袁氏的時代,正好是文化昌盛的宋代。
雖然已經偏安江左,但始終仍行著重文政策,例如大行科舉,使整個社會充滿讀書風氣。科舉又提倡儒
家思想,宋初基於五代以來氣節不盛,乃從科舉提倡氣節,鼓勵讀書人關心國家大事,因而間接使不
少讀書人均借著寫作發表自己的政治思想,由是宋代特重國家正統觀念。再加上袁樞的時代,是偏安江
左、受金人壓境威脅的南宋,士人更對國家命運特別擔心,對司馬光正統觀念的認同,正是這個擔憂的
投射。

《通鑑紀事本末》之評價與影響
創立紀事本末體之第一人,給後世多一個史體選擇撰寫:中國史學發展,自有以時為主的左傳、以人物
為主的史記、漢書後,後繼之史學,所編著的體裁,一直都不出其發展範圍。即使唐代出現過杜佑的通
典,但那只是內容上的專門化,談不上有太大的突破。而袁樞雖然大多數材料不出資治通鑒之內容,但
他最大成就之處,是突破了中國史體。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人物可見於不同的史事。自袁樞《通鑑
紀事本末》出,後世史家多仿其體著書,著名如宋楊仲良《皇朝通鑑長編紀事本末》,明、陳邦瞻《宋史紀
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李有棠之《遼史紀事本末》 《金史紀事本末》等。 自
是 "紀事本末體" 遂繼 "紀傳" "編年" 二史後,成為史家撰史採用之新體裁矣。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3


承上題,那麼此時中國還有甚麼體裁仍未得到重視?__________

與資治通鑑同具經世致用之效:對于統治者,袁樞是提出警告的,如袁樞在《通鑒紀事本末》卷三《武帝
惑神怪》中抄錄了“臣光曰”,批評了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
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由此可見,袁樞是有自己的政治見解的,這正如朱熹所說的,袁
樞“其部居門目,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朱子大全》卷 81)所謂“微意”,就是指袁樞的
政治觀點。
錢穆於《中國史學名著》是如何評價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呢?
 戰國至秦代:缺秦統一天下之原因及統一國家之工作 (秦始皇怎樣滅六國,陳勝、吳廣、項羽、沛公
怎樣亡秦,這些都該是次要的事。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後,他在政治上做了些甚麼事,好的、壞的,
大該詳列。)
 兩漢時代:第二卷一共有七卷,(書中沒有提及如何開創新的平民政府)缺「蕭規曹隨」、無為之 治
(文景之治)、不提內政,只講亂,沒有提立五經博士、董仲舒與漢武帝的對話、沒有提「宣元中興」
 隋唐五代史:只有一個提到盛世,就是「貞觀君臣論治」,沒有提及開元盛世,專提亂世,沒有治
世,對袁樞這標準大為不滿
雖然如此,錢穆沒有否定 袁樞始創紀事本末體的價值。

時代 袁樞的 《通鑑紀事本末 》
戰國至秦代 〈三家分晉〉、〈秦併六國〉、〈豪傑亡秦〉
兩漢 第二卷:〈高帝滅楚〉、 〈諸將之叛〉、〈匈奴和親〉、〈諸呂之變〉、 〈南粵稱藩〉、 〈七國之叛〉、
〈梁孝王驕縱〉
第三卷:〈漢通西南夷〉、 〈淮南謀反〉、〈漢通西域〉、
〈武帝伐匈奴〉、 〈武帝平兩越〉、 〈武帝擊
朝鮮〉、〈武帝惑神怪〉、〈巫蠱之禍〉、〈燕蓋謀逆〉
第四卷:〈成帝荒淫〉
〈匈奴歸漢〉、 〈王莽篡漢〉、〈光武中興〉、〈兩匈奴叛服〉、 〈黃巾之亂〉、〈袁紹討公孫瓚〉
魏晉南北朝 〈曹氏篡漢〉、 〈魏滅蜀〉、
〈晉滅吳〉、〈西晉之亂〉、
〈祖逖北伐〉、 〈劉裕篡晉〉、〈魏分東西〉、〈楊
堅篡周〉
隋唐五代 〈隋易太子〉、〈煬帝亡隋〉、〈高祖興唐〉、
〈太宗平內難〉、〈貞觀君臣論治〉、 〈太平公主謀逆〉、
〈李林甫專政〉、 〈安史之亂〉、
〈藩鎮連兵〉、〈宦官弒逆〉、 〈朋黨之禍〉、〈黃巢之亂〉、 〈朱溫篡
唐〉、〈周世宗征淮南〉
袁樞編修《通鑑紀事本末》最初並非有志於述作,只是因曾讀畢《資治通鑑》,感到檢閱困難,遂採《資治
通鑑》史料,以事為主,起訖千六百餘年之事,約之為 239 事,中間別無因革去取會通鑒識。故梁啟超
譏之云:「善抄書可以成創作。此書亦全抄《通鑑》而成,別無取材 。」(
《中國歷史研究法》 )。再者《通鑑紀事
本末》之標題完全攫取歷史重點,所舉每多荒廢,如卷一之「三家分晉」與「秦亡之事」,分三個題目,即
《三家分晉》

《秦併六國》

《豪傑亡秦》。秦吞併六國後,中國出現首次大一統局面,秦始皇定下中央集 權
之規模,影響後世至鉅,而袁樞竟無標題敘述。至於卷二述漢初事跡共七個標題,然竟無「文景之治」 。
又有唐一代,袁樞共 22 個題目,其中對高祖平天下事有專題闡述,惟內政但及「貞觀之治」,「開元之
治」則沒有。其他如大盜、女主、外戚、宦官、權臣、“夷狄”、藩鎮之類,其他史事,多略而不書。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4


章學誠批評袁樞:「且其學亦不足與,此書亦不盡合於所稱,故歷代著錄諸家,次其書於雜史自屬
纂錄之家便觀覽耳」
《文史通 義 書教下》。意思就是說 ,此書作者的學識和著作的體例有很多不足之處,
所以歷代有很多學者,都批評其書只懂得抄襲資治通鑑,只為方便閱讀而已。
為方便閱讀《資治通鑑》而編撰有甚麼弊處呢?

因為作者在考慮撰寫的時候,有感之前的著作太繁瑣,為求令人容易記得,盡量寫得太簡,但可能流
於為簡略撰寫而失卻治史者之原意,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難明其史事。須知閱讀歷史講求連貫性,若中
間稍有或缺,也會令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通鑑紀事本末》雖兼「紀傳」
「編年」之長,但亦因為兼 採
兩個不同之史體,故亦有其缺點。
「紀事本末體」對於事情與事情之間,或篇與篇之間,皆缺乏聯繫, 每
篇所述之事與下章所言關係並不密,或完全沒有關係,故每篇俱孤立無援,自成段落。由於「通鑑紀事
本末體」未能注意歷史與歷史間之關係和結構,故失卻歷史之連貫性,令讀者閱讀亦感不便,對初學者
更是難以入手,故梁啟超批評此書「分項記述,過於瑣碎,未達貫通之能事」《中國歷史研究法》 。
激進的史學思想:《通鑑紀事本末》還具有明顯的敵視農民起義和大漢族主義的思想。例如對農民起事,
多稱為某某之亂,漢族統治者和少數民族之間的抗爭,多用「討」、
「平」等的字眼。這與時代背景有關 的,
當時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這對于抱有「愛君憂國之心,憤世疾邪之志」的袁樞來說,只有像司
馬光那樣,拿起史筆,來抒發自己的報國憂民之情,這亦秉承中國史學經世致用之傳統。袁樞為人正直,
對政治腐敗,朋黨互爭,壓制人才等醜惡社會現象是很不滿的,他希望借助撰述《通鑑紀事本末》,為
南宋提供治國安邦的良方。於是袁樞十分重視漢族政權的恢復事業,對于「祖逖北伐」 、
「宋明帝北伐」 等,
大書特書,而對于進據中原及舉兵南犯的少數民族上層統治分子,則視為「石勒寇河朔」,「趙魏亂中
原」。但這種做法的缺點是比較激進,評史有欠客觀,充滿濃厚的私人感情 。

論述題:
通鑑紀事本末取材不出通鑑之範圍,論史料價值實不如資治通鑑,何以梁啟超對之推崇備至,謂「於吾
儕之理想的新史最為相近,抑亦舊史界進化之極軌也」?試本袁樞通鑑紀事本末一書予以論析。
首先要理解的是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到底用的體裁與哪種史體較相近?近代歐洲歷史記載體裁
「於吾儕之理想的新史最為相近,抑亦舊史界進化之極軌也」的意思就是它可算是較接近近世歷史的體
裁,也是古代史學發展的轉捩點。《中國文化史三百題》對紀事本末體的特徵有較明確的解釋:
以事件為中心標題立目,獨立成篇,每篇又按時間順序編寫。這種以事為細,以時為緯的編纂方
式,確能將歷史事實反映得清楚明白,行文簡於紀傳,事理明於編年。
這種體裁的好處,是節約時間,使人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系統的知識,同時方便初學者,入門便
能從最重要的點上了解歷史。但它只是歸納已有史書的史實,不能容納新的內容,反映新的觀點。紀事
本末體創立後,明清兩代效仿者甚眾,除宋、元、明、清史的朝代紀事本末外,還有於《三藩紀事本末》
等專史紀事本末體。

請同學 撰述此 題。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5


廿二 史劄記
趙翼,字耘松,號甌北,江蘇陽湖人,生於雍正五年 (1727 年),卒於嘉慶十九年 (1814 年),年八
十八,所著有《陔餘叢考》43 卷,《二十二史劄記》36 卷,《皇朝武功記盛》4 卷,詩文集 85 卷,其中《二
十二史劄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齊名,影響後世亦至大,蓋是書突破乾嘉
考據史學之傳統缺陷,不著力於個別事實之繁瑣考據,而以歸納手法顥示社會史與制度史發展趨勢之
通則,為近代史學開拓一嶄新領域,故不獨中國學人服膺其學,海外學者若日人內籐虎次郎,加拿大
人浦立本 (E.G. Pulleyblank)咸推重之。

撰作原因

小引
閒居無事,翻書度日,而資性粗鈍,不能研究經學。惟歷代史書,事顯而義淺,便於流覽,爰取為日
課。有所得,輒劄記別紙,積久遂多。
惟是家少藏書,不能繁徵博採,以資參訂。閒有稗乘脞說,與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詫為得閒之奇。蓋
一代修史時,此等記載,無不蒐入史局,其所棄而不取者,必有難以徵信之處。今或反據以駁正史之
訛,不免貽譏有識。
是以此編多就正史紀傳表志中,參互勘校,其有牴牾處,自見輒摘出以俟博雅居子訂正焉。至古今風
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亦隨所見附著之。
自惟中歲歸田,遭時承平,得優游林下,寢饋於文史以送老,書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顧亭林《日知錄》,
謂身雖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則吾豈敢。
陽湖趙翼謹識
乾隆六十年三月
試根據自己的語文理解,回答以下的問題。
據趙翼所言,他撰書的目的共有多少?試簡單援引原文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6


趙翼編纂此書,乃因閑暇無事,博覽群書,日久累積而成,趙翼在其書自序云:「閑居無事,翻書
渡日,而資性粗鈍,不能研究經學,惟歷代史書,事顯而義淺,便於流覽,爰取為日課,有所得,即
札記別紙,積久遂多。」可見他是因為閑居無事,翻書度日,欲提出希望治史者可以經世致用,不要流
於考據而不學以致用。歷代史書只流於表面的說明,僅為方便閱讀。日子一久,累積的學問越來越多,
就想結集成書。

另外,趙翼亦與歷代史家相同的地方,就是希望借書以為經世致用,而本書亦有受到時代背景影
響。當時適值乾嘉時代,滿清政府雖已盛世日久,然其文化政策上,滿清政府為樹立君威,一挫士人之
氣節以配合自己政權的需要,屢次大興文字獄,這使當時的知識份子動輒無辜因片言隻字得咎。於是他
們便相率投入考據學以逃避現世,希望避過被抄家的命運。但這考據學多只著重考據訓詁,而使學術走
向偏頗,加上趙翼又欲借史著申述自己對現實的主張。他自比顧炎武、章學誠等史學界著名人物,目的
亦說明自己希望利用史著來達到真正經世致用之效。趙翼雖力求考證嚴謹,主張實事求是,但內容仍難
免受到政治壓力而有所曲筆。

趙翼的考證方法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主要分兩部份,一為「考史法」,另一為「論史事」。所謂考史法者,趙翼《二 十
二史劄記》自序有云:「此編多就正史記,傳、表、志中參互勘校,其有牴牾處自見輒摘出。」即以史証史,
以正史中紀傳、表、志互相校勘,以見史事之真偽。至於論史事方面,趙翼自序云:「古今風會之遞變,
政事之屢更,有關治亂與衰之故者,隨所見附著之」。即是對古今治亂興亡,予以歸納評論。因此,他 的
考證方法,可謂頗接近科學方法。
比較+歸納+評論
全書成於乾隆 60 年,歷二十餘年之久,書名《二十二史劄記》,意思是趙氏上起「史記」,下迄「明
史」,二十四史靡不言及,而取名則沿明人所謂「二十一史」之慣例,另加《明史》而合為「二十二史」之稱
呼。

內容特色
《二十二史劄記》之最大特色,是趙翼放棄乾嘉時代學者慣用之考據史事之方式,反而多採用歸納史料,
比較異同,以類相從,以求展示出一代之歷史現象。趙翼治史喜用科學之歸納方法,深得《春秋》屬詞比
事之旨,如劄記卷五《後漢書》 《擅去官者無禁條》,乃從正史及列傳中覓取材料以獲東漢時官僚擅離職
守,政府並無嚴命禁止之現象。又卷七《關張之勇條》,是自《三國志》 、《晉書》

《宋書》

《齊書》
、《南史》 、
《魏書》諸書中,歸納出關羽、張飛乃萬人敵。卷 22〈五代人多以彥為名〉條,是自 127 種實例歸納出五代
人多以「彥」為名之風氣。
這些歸納法,亦證明趙翼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如《廿二史劄記》卷 2《漢初布衣將相之局》條,指出秦
漢間是中國歷史之一大變局,布衣平民乘時勢而躍居卿相,打破先秦之世貴族壟斷政治之地位;同時
為漢以降平民從政打下良好基礎。趙翼燭照通明,故能洞察此影響致深之事象,此外,《廿二史劄記》卷
3,《兩漢外戚之禍》
《王莽之敗》, 卷 8《晉八王之亂》,《六朝清談之習》等,莫不著意於大時代之重要歷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7


史事象之剖析,利用歸納方法,加以敏銳之觀察力,將這些事情之因果公佈出來。
其他歸納的例子有〈兩漢多鳳凰〉 、
〈東漢諸帝多不永年〉、 〈東漢多母后臨朝外藩入繼〉、 〈三國志多迴
護〉、
〈魏書多曲筆〉、〈東晉多幼主〉

〈東晉多兄終弟及〉、 〈五代諸帝多無後〉、
〈宋史多國史原本〉、
〈元諸 帝
多不習漢文〉、〈明祖行事多仿漢高〉、〈明末僭號者多疏屬〉等 。
趙翼亦採用較科學來考證歷史—比較法,以見史事之異同,由比較史事之異同中尋找可疑之處,再探
究矛盾的原因。他第一種方法是用同類的書作比較,例如《廿二史劄記》中的卷 34《明中葉南北用兵強弱
不同》條謂:「有明中葉,戰功固不足言,然南北更有迥異者,大率用兵於南,則易於掃蕩,用兵於北,
則僅是支禦」,是根據《明史》諸傳,羅列例証,指出明室用兵南方經常大勝,用兵於北則偶有斬獲,亦
視為莫大功勛,從而揭示明之外敵現象是北強南弱。
趙翼除以同書作比較外,又喜以不同的書進行比較,如以《史記》 、《漢書》比較,《新唐書》與《舊 唐
書》互較,《南史》

《北史》

《宋書》

《齊書》

《梁書》

《陳書》

《隋書》互較,從而見史事之真象。此外, 趙
翼對於同一史書,亦每以本紀和列傳相較,從中見書中之矛盾,如《劄記》卷 18〈新舊書各有紀傳互異
處〉,就曾利用《新唐書》紀,傳之互較,以見歐陽修載史事之漏失。因為歐陽修於《武后事紀》嘗載李孝
逸被殺,惟《新唐書孝逸傳》則謂李孝逸討徐敬業有功,後為武三思進讒言,將之處死,武后念其有功,
流放於儋州,在《舊唐書.李孝逸傳》所載與此同,足徵歐陽修版本有錯誤。
另一個例子是,《廿二史劄記》中 〈《史記》自相歧互處〉,〈《魏書》紀傳互異處〉,〈《北史》紀得互異
處〉,多都是以原書之紀傳互相比較以顯見其敘事之矛盾,從而引証出謬誤之處。趙翼以科學之比較方
法,使埋沒之真相大白於世,故他於《劄記》卷 27,〈宋金用兵須參觀二史〉說:「閱史必參觀各傳,彼此
較實,始得其真」 。 趙翼認為,治史者欲尋歷史之真相,必先參考各史書之內容,互相比較其真偽,
去偽存真,才能獲得真正的歷史事實,也是正確的治史態度。

求史客觀:趙翼修《二十二史劄記》,並不憑一已之好惡,評價歷史,他充滿客觀精神。 《廿二史劄記》中
既痛陳宦官害民,亦舉出宦官之賢者,如卷五既有〈宦官之害民〉、 〈唐代宦官之禍〉、 〈明代宦官〉、
〈魏閹
生祠〉、 〈明代宦官先後權勢〉等,復有〈宦官亦有賢者〉,卷 15 又有〈北齊有賢閹〉,可見趙翼並
〈閹黨〉、
不賤視閹人,一以其為匪類,而純就事實以訂褒貶準則,一反歷代治史者每多猛烈批評宦官禍政之作
風。
再者《劄記》卷 11 既有《宋齊多荒主》,舉出南朝數帝皆昏庸,但在卷 12 又有《齊梁之君多才學》。一
方猛烈批評宋齊君主多荒暴,如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齊廢帝鬱林王、陳後主陳叔寶等,但亦肯定南朝
諸君文學之修養,如『至蕭梁父子間,尤為獨擅千古』 《廿二史劄記》 卷 19 既有《武后之忍》,力斥武后

之殘忍好殺,然又有《武后納諫知人》說:「武后之淫惡極矣,然其納諫知人,亦自有否可及者」,可見
趙翼本著客觀的立場修史,並不因一人之惡,而盡將其優點長處,亦一併抹煞。章學誠標榜之史德,於
此亦可見一斑。

對時代的回應
i) 趙翼治史抱有經世致用之思想,觀其自序有謂「古今風云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
隨所見附著之」,可見其欲透過歷史事家之剖析,使後人明治之所來,亂之由起,作君臣治國之借鑒。
他能留意每一朝代之治亂興替,從而訂立專題以論述之。如《九品中正》 、
《明內閣首輔之權最重》

《明 末
遼餉、練餉》、《宋冗官冗費》等,都能道出每期之政制特點,反映其禍亂癥結 。

ii) 他亦藉剖釋歷史事象來反映其政治思想及借古諷今,亦是趙翼《二十二史劄記》之特色,如卷 15《北齊


以廝役為縣令》載「以親民之官而寄以廝役,衰亂之期,何事蔑有,此亦可以觀世變也」,卷 21《五代諸
帝多由軍士擁立》謂「五政不綱,權反在下,下凌之替,禍亂相尋,藩鎮既蔑視朝廷,軍士亦脅制主帥,
古來僭奪之極,開闢以來一大劫運也。」趙翼指「東漢諸帝多不永年」乃從東漢各皇帝的壽命年期中歸納
出來;研究宋朝時便提出「宋郊祀之費」、 「宋制祿之厚」、
「宋祠祿之制」、
「宋恩蔭之濫」

「宋恩賞之厚」 及
「宋冗官冗費」,指出宋朝對文人在進仕上的過份優待,導致宋朝在官員方面的支出形成沉重負擔;「明
初文字之禍」部分則歸納出「明祖通文義,固屬天縱。然其初學問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誤殺人,亦已不少」。
這些都是借闡釋歷史事情,抒發其政治思想。對於政制乖離、倒行逆施之亂世,予以嚴苛之批判。同時趙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8


翼更借某些歷史事例,諷刺清代之政治,如《廿二史劄記》卷 32《明初文字之禍》,乃借明太祖厲行文字
獄來暗喻有清康雍乾三朝文網之嚴酷。

缺失之處
《二十二史劄記》雖有上述優點,然亦有缺失處,既其考訂史事,可謂舛漏百出,故清禮親王昭槤
《嘯亭續錄》卷 5《趙甌北》:「趙翼甌北,詩才清雋,與袁、蔣齊名,堪稱鼎峙,所著漢論,尚多可取,然
考訂每患疏漏。」其實《廿二史劄記》之誤,並非是趙氏蓄意,是因為趙氏撰史時考訂不慎,傳鈔錯漏所
至。乾嘉之世,樸學大扁,以考據入史者,如辛楣錢氏,西莊王氏所著莫不以精密為依歸,故生平撰述
者,如《二十二史考異》 、
《十七史商榷》諸書,皆達至精確之境,鮮能從中尋出瑕隙。然趙翼修史卻偏 重
事象之剖析,而不著意於考據,故其作謬誤處自較同時學者為多也。

趙翼始終與一般封建史家無異,均受時代政治壓力。涉及漢族王朝與少數民族關係時也多曲筆,如
贊成秦檜與金人議和 (是宋之為國,始終以和議而存,不和議而亡。蓋其兵力本弱,而所值遼、金、元三
朝皆當勃興之運,天之所興,固非人力可爭,以和保邦,猶不失為圖全之善策。而耳食者徒以和議為辱,
妄肆詆諆,真所謂知義理而不知時勢,聽其言則是,而究其實則不可行者也。 《二十二史劄記.和議》)、
又如力斥明末主張抗清諸臣為書生誤國:『有明末造亦然,外有我朝之兵,內有流賊之擾,南討則慮北,
北巨則慮南,使早與我朝通和,得以全力辦賊,尚可掃除。且是時,我太宗文皇帝未嘗必欲取中原,崇
禎帝亦未嘗不欲與我朝通好…統當日事勢觀之,我太宗既有許和意,崇禎帝亦未嘗不願議和,徒以朝
論紛呶,是非蜂起,遂不敢定和,以致國力困極,宗社淪亡,豈非書生紙上空談,誤人家國之明驗
哉!』。這都否認野史筆記的真實性,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給本書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故使用 這
書研究時亦必須要小心謹慎辨認史事的真實性。2
趙翼解釋歷史每嫌過重天道,故將很多歷史事情歸結於天數,未免流於迷信。如《廿二史劄記》卷
11,《宋子孫屠戮之慘》云:「冥冥中固有鑒觀不爽者」,卷 15《隋文帝殺宇文氏子孫》又歸結為「天道之不
爽者」,卷 30《元世祖嗜利黷武》則謂「三代以下國之興亡全系天命,非必有道者得天下,無道者失天下
也」。此皆將人為之歷史,解釋成天道變遷所致,未免流於迷信,是亦見趙翼本人之局限也 。

趙翼之史學地位
受到近代史學家的好評:在乾嘉考證風氣盛行的時代,趙翼沒有隨波逐流,而是獨樹經世致用的大旗,
自覺地繼承顧炎武的學術思想,公開表明一己之治史旨趣在研究歷史發展變化的趨勢,探求治亂興衰
的內在原因,以改良現實社會之弊,中國史學之優良傳統至趙翼誠發揮得盡致淋漓。正因為趙翼在治史
旨趣上有著比同時代學者更高明的識見,才能有如此卓越之成就,不僅在當時得到學術界宗師錢大昕
之讚揚,也受到近代史家一致好評。
梁啟超:「為現代治史者得常識、助興味」、「能教吾儕以抽象的觀察 史迹之法」
陳垣:「百年史學推甌北,萬首詩篇愛劍南」
扭轉當時經尊史卑之局:明末清初和乾嘉的一些學者,以經學為貴,史學為賤,經學成了他們唯一的
學術生命。趙翼在《廿二史劄記》自序中云:「資質粗鈍,不能研究經學,惟歷代史書,事顯而義淺,便
於瀏覽,爰取為日課。」這當然是趙翼的自謙之詞,但也反映出當時「經精史粗」、
「經正史雜」的觀念。 錢
大昕為《廿二史劄記》作序時,對此一觀念做出嚴厲的批判:「經以明倫,虛靈玄妙之論,似精實非精也;
經以致用,迂闊刻深之談,似正實非正也。太史公尊孔子為世家,謂『載籍極博,必考信於六藝』,班氏
《古今人表》尊孔、孟而降老、莊,卓然有功於經學,故其文與六經並傳而不愧。若元、明言經者,非剿襲
稗販,則師心妄作,即幸而廁名甲部,亦徒供後人覆醬瓿而已,奚足尚哉!」錢大昕乃當時學術領袖之
宗師,其對「經精史粗」

「經正史雜」之批駁,無形中提升了趙翼的史學地位,也扭轉了「經尊史卑」之 局。
現代史學家之廣泛引用:趙翼對二十世紀史學之深遠影響,體現在《廿二史劄記》所蒐集錘煉的大量典
型史料和精闢論述,大多成為近代眾多通史著作的史料來源和理論基礎103。眾多通史著作中,以范文
瀾《中國通史簡編》借鑑最多,對趙翼成果之引用有六十多處。鄧芝誠《中華二千年史》中的「東漢之衰亡」、
「兩晉之政變」

「唐朝宦官」

「宋初之政治」

「南宋之建國」

「元之衰亡」等各章節,都直接引自《廿二史 劄
記》相關條目。日本史學家內滕虎次郎撰寫之《中國近世史》,內容與《廿二史劄記》「完全相同之處甚多 」,

2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頁 250。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69
而招致西方史學家懷疑其有抄襲《廿二史劄記》之嫌。
總而觀之,甌北《二十二史劄記》在乾嘉史學增可謂獨標一幟,他治史的立場是摒棄當世所重視的
繁瑣考據之撰史傳統,而著重從史事爬梳中攫取事實之真象利用歸納,比較方法,發史事之幽隱,故
嚴格來說,《二十二史劄記》不屬於考史之作,反而是一本解釋歷史事象之作品 (Interpretation History),
此種治史方法已為現今史學界廣泛沿用,從《廿二史劄記》中,每卷之標題命意,可知趙氏所留意的地
方,乃每一朝代之治亂興亡,盛衰更替之關鍵,正與其自序所說:「有關治亂興衰之故者,隨所見而附
之。」相吻合,故趙氏實為一充滿經世思想之史家。雖然此書錯漏處頗多,趙氏釋史又好存天道思想,未
免流於迷信,惟其科學治史方法,「重客觀、尚實証」之精神,卻為後世史家開拓一新路向,此亦是《二
十二史劄記》足擠身於史壇上,與其他史學名著並列之由來。

廿二史參考網址
http://ctwang.myweb.hinet.net/22szj/22frm.htm

附錄:梁啟超〈中國之舊史〉一文對中國史學史發展現象之剖析
梁啟超認為,綜合整個中國歷史上之史學發展,它大概可辨別出『四弊二病三果』3。
四弊指:
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
 二曰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
 三曰知有陳述而不知有今務
 四曰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指:
 能鋪敘而不能別裁
 能因襲而不能創作
三果指:
 難讀
 難別擇
 無感觸
梁啟超史學識見之短析
梁啟超認為傳統史學是以帝王政治為中心,以朝廷、個人為服務的物件的,而與社會大眾無關。因而,
這樣的史書只有使讀者 "雖盡讀全史,而曾無有足以激厲其愛國之心,團結其合群之力,以應今日之
時勢而立于萬國者。" 梁啟超提出: "統也,在國非在君也,在眾人非在一人也,舍國而求諸君,舍眾
人而求諸一人,必無統之可言,更無正之可言 "。只有國家才是正統,只有民眾才是正統,如英、德、日
諸國那樣,只有經過憲法確定,並且得到人民承認的體制才是真正的正統。梁啟超的論述雖不是專門
討論史學問題,卻充分反映了西方民主思想賦予的嶄新政治眼光和國民權利意識。梁啟超在 1901 年發
表的《中國史敘論》中就認為, "民族是歷史的主腦 "。他把整部中國史分為" 中國之中國"時期(上世史,
黃帝至秦之一統)、 "亞洲之中國 "時期(中世史,秦一統至乾隆末)和" 世界之中國"時期(近世史,
乾隆末至今),完全以中華民族之成立發展之跡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為貫穿全史的主線。梁啟超力
主在近代世界,沒有 "民權 ",就沒有" 國權"的觀點;認為 "彼一人私有之國家,終不可以主於優勝劣
敗之世界。然則今日而求國家意志之所在,舍國民奚屬哉! "在傳統觀念中," 國"就是王朝、皇權,而
在梁啟超的史學視野中,特別是在他的"群"的思想中,"國"則被明確界定為一定的地理區域中全體民
眾的"集合體 "。他在 1900 年發表的《少年中國說》一文中就表述了如下觀點: "夫國也者,何物也?有
土地,有人民,以居於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製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權,有服從,
人人皆主權者,人人皆服從者。夫如是,斯謂之完全成立之國。……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
有朝廷耳。 "由此以來,就形成了梁啟超的以國民為主體的近代國家觀念。
  梁啟超在以國民為主體的近代國家觀念指導下,認為歷史活動的主體已不再是帝王將相了。相應
地,歷史研究和史學服務的主要物件也必須從帝王將相轉移到國民本位上來。毫不誇張地說,這就是

3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 20 版,頁 359。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70
中國近代史學意識上的一場革命。梁啟超早在二十年代初發表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就擲地有聲地
指出: "今日所需之史,則 '國民資治通鑒' 或'人類資治通鑒 '而已。…… 史之目的乃為社會一般人而作,
非為某權力階級或某智識階級而作,昭昭然也" 。此論頗有現實意義,仿佛就是針對今天遍及中國
的"紅色記憶"所宣揚政黨與階級史觀的有力否定。史學家鄧實也曾指出:" 民史"就是 "能敍述一群人所
以觸接、相交通、相競爭、相團結之道,一面以發明既往社會政治進化之原理,一面以啟導未來人類光
華美滿之文明,使後人之食群之幸福,享群之公利 "可見," 民史"也就是全體國民的歷史, "民史" 取
代"君史 "或"黨史",也就是以國民為研究物件的史學取代以統治者為中心的史學。
  政治是梁啟超重視治史、宣導新史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梁啟超雖注重"國民"、"民族 "或" 國家",但
其理想中的 "國民" 主要是指具有近代立憲政治能力或資格的政治公民,因而梁啟超也並不否認英雄
的歷史作用。正因為有造時勢的英雄," 社會所以活動,人生所以有意義"。救亡需要改革,改革立足整
體;救亡需要政治導引,政治導引呼喚 "英雄 "的作用。
  梁啟超對舊史學的批判認為,舊史學是新史學的阻力與陷阱,對舊史學批判愈是徹底,新史學的
前景愈益廓清與開闊。梁啟超之所以提出了 "新史學 "、" 史界革命"等史學上的主張,是建立在批判舊
史學的基礎上的,在當時的情況下,激烈批判舊史學,具有為社會革新解放思想,鳴鑼開道的作用。
同時,梁啟超《新史學》的理論依據是進化論,充滿了挑戰皇權的人權意識和社會演化的歷史觀,這對
於中國史學的更新與社會的轉型,具有十分明顯的奠基意義。
對史學發展的總結
傳統史學 新史學
研究對象 以「政治」為研究主題 著重人類所有面向的活動
研究方向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由上往下觀察 以民眾的立場由下往上觀察
史料範圍 以文書(官方檔案)資料為主 認為各種材料都可以利用,如口述、統計等方式
解釋模式 重視「事件的敘述」 注重「結構的分析」
問題:你是否贊同這比較表,抑或你有更好的意見?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71


歷屆 試題
史學名著
A 史記
1. 試以史記為例,說明紀傳體之優點。(83)
2.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並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4)
3. 試述史記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8)
4. 史記一書,乃紀傳體通史之鼻祖。試述其體例與特色。(91)
5.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3)
6.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94)
7. 試述司馬遷之史學思想及其撰作《史記》之動機。(2000)
8 史記有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分,試就其體例評述司馬遷之歷史觀。(02)
9 有言司馬遷史記乃中國通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0 試述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動機及其史學思想。(2006)
B 漢書
1. 試述漢書之體例及內容,並述其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85)
2. 試述漢書的體例及其學上之地位。(87)
3. 班固漢書乃斷代史之鼻祖,能否述其體例及特色?並言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2)
4. 有言漢書為斷代史之始祖。試述此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8)
C 史漢比較
1. 試論述史記、漢書之異同。(86)
2.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展之影響。(89)
3.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0)
4.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展之影響。(96)
5. 有言史記及漢書乃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1)
6. 試述史記、漢書體例之異同,並言二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2003)
7.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並言二書對中國史籍撰作之影響。(04)
D 資治通鑑
1. 試述北宋歐陽修及司馬光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5)
2. 試述資治通鑑一書之編纂經過及其在史學史上之地位。(87)
3. 司馬光資治通鑑被目為帝王之書。其故安在?試詳述之。(90)
4. 有言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3)
5. 試述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之經過及該書對中國史學史之影響。(95)
6.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7)
7. 試言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經過。(98)
8. 有言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0)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72


9. 試述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撰寫目的及影響。(02)
10. 試分析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此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04)
11.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而撰。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E 劉知幾《史通》
1. 試述劉知幾撰史通之動機,並言該書之內容。(84)
2. 試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的貢獻。(86)
3. 試述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9)
4. 試評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之貢獻。(91)
5. 有言史通一書論議史書體例,極其精核。試論析之。(95)
6. 試訹劉知幾撰作史通之動機及此書之特色。(96)
F 章學試《文史通義》
1.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並述該書之內容大要。(88)
2.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並論其時代意義。(92)
3.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及其對清代史學之影響。(94)
4.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97)
5. 有言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乃中國史學研究之傳統。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9)
6. 有言章學誠在史學上多有創見。試本文史通義一書加以評析。
7. 試言章學誠文史通義在中國史學上之貢獻。(2003)
8. 有言六經皆史之說乃章學誠史學之要旨。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6)
G 通典
試述通典內容特色及其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1988,1990)
試論通典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2005)
H 通鑑紀事本末
袁樞因何而編撰通鑒紀事本末?並論該書對中國史學影響。(1988,1989)
I 廿二史劄記
試述廿二史劄記之內容特色及其在史學上之貢獻。
(1987,1989,1990,1991,1992,1993,1995,1997,1998,1999,2000,2001)

©Jacky Li/ 高考中國歷史/ 史學名著 7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