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9

4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c12c70100lx8c.html

总编“五式太极拳”和出版“太极拳研究”的经过
作者:顾
1.1958年冬,我接受了一光荣任务,调去国家体委
向中央首长介绍太极拳,并在技术运动委员会做些研
究工作。人民体育出版社因陈式太极拳尚未出书,约
定唐豪写太极拳史,我写陈式拳理论,李剑华写动作
说明,并决定由我去陈家沟访问陈发科的儿子陈照旭
,拍下拳照,乘便采访太极拳史料,并去少林寺搜集
史料和拍照,出版社指定的摄影师同往,但经我探问
到陈照旭在他县劳动改造,遂通知出版社取消此行,
改由陈照奎拍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
我在国家体委工作了四个月,因所带书籍不多,对
研究武术史有困难,而教学工作也告一段落,杜前主
任函嘱早日回上海大抓武术工作,我就向荣、黄二位
主任反映,允予返沪,陆续将陈式太极拳理论写成初
稿,并将陈氏拳论精华部分分类摘录,1959年1月唐豪
逝世后,陈式源流部份他生前因忙于编写“中国体育
史参考资料”而无暇为陈式拳书写稿,只能由我写出
初稿,我写的陈式源流,理论和陈氏古典拳分类摘录
,于1960年12月初寄给出版社,李剑华因老病,陈式
动作说明部分仅成简稿,因我在“前言”中提到动作
说明,结合太极拳的主要特点缠丝劲,李老感到体力
顾留馨 47

不支,不能补写,就主动向出版社推荐老同学杭州沈
家桢续写。
2.1961年1月25日人民出版社函告:拟集中介绍我
国太极拳,准备几式合出一厚本书(杨,陈,吴,孙四
式)征求我的意见。
1月30日又函告,拟出“太极拳入门”,希我介绍作
者。我担了一些“四式”写作上的看法,并建议由李
天骥写“太极拳入门”。
2月13日又来信说:“四式太极拳共同理论部分,拟
请您主笔总编,组织一些人参加或协助,这方面的材
料不少,例如古代文献、唐豪的遗著、牛春明的书稿
、国家体委整理的材料以及您的书稿等均为可作参考
。”我因工作忙,至28日始作复辞谢“请另物色人选
。”
其时我因技委会王任山主任,武术科毛伯浩科长一
再约写“中国古代武术史”,作为内部参考资料(据说
体育院校讲授武术史需要史料)因此我正在搜集古代武
术史料,为了写出陈式源流、理论等已花了很多精力
,稿已送出,我无意于再写太极拳书。
不料1961年3月17日正当我在体育宫主持支部会议,
出版社有阎海来访,说“因国外需要太极拳书,但已
出版的内容简单,薄薄一本,出国不像样,决定四式
太极拳合出一本书,杨式有牛春明来稿,陈式由沈家
桢改写动作说明,吴式用徐致一原书,孙式用孙剑云
原书,但编辑部对武术不内行,需有专人统一整理,
避免重复,理论部分须专章总述,源流和发展史也须
4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统一写,武术科考虑由你来搞,社方也如此看法,故
由国家体委备函上海体委要我担任下来,张主任也同
意给你一定的时间,半年内要全部拟好”等等,我因
系上级组织交下的任务,只能将书稿照片等一大捆接
受下来。
3.我建议“五式”合出一本,牛、傅合作写杨式。
经我先看牛春明《杨式太极拳》稿(齐钝汉执草)发觉
其动作姿式与杨澄甫不大相同,势难代表杨式,理论
和说明则真伪杂陈,难怪阎海说北京崔毅士(与牛春明
同学于杨澄甫)不满意此稿,不愿意审稿,乃向阎海建
议由上海傅钟文与杭州牛春明合作,修改动作,尽可
能用杨澄甫照片钩图,由周元龙绘图和修改动作说明
,阎海同意了。阎海也说武术科曾认为杨式动作还是
傅钟文较为规矩,因此他去杭州和牛老面商,我还建
议武式太极拳是古老拳种之一,武禹襄拳论为习太极
拳者的重要理论,应列入合订本成“五式”,武式传
习者郝少如在上海,可由其编写,阎海也同意了,要
求至迟于年底交稿,明年春出书。
阎海去杭州和牛春明、沈家桢联系,回上海说牛老
勉强同意与傅钟文合作改写,希我去杭州向牛、齐具
体联系,并和沈老商谈陈式写法,阎就一切拜托成书
而返北京。
我又仔细看了沈家桢的太极拳的八个主要特点,自
成系统,有可取处,但以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且
援引伪托拳论与牛稿相仿,又考虑了各式撰述者,对
太极拳理论看法不致,特别是徐致一的纯柔说法,否
定缠丝劲,以陈式为少林拳等存见,势难融合,我很
顾留馨 49

难写好求同存异的共同理论,分处三地(杭州,上海,
北京)通信讨论很吃力,其时体育宫的副支书和副主任
李宪民同志,虽由杜主任于支书会上宣布宫的工作由
李多抓,但我需大抓武术工作,又兼向市委领导介绍
太极拳的任务仍在进行,无多作精力总编“五式”。
4.函辞总编“五式”。经反复考虑了“五式”的不
易写作,我的工作,教学和体力问题,我于1961年4月
初写信给出版社说明我的能力和时间都不够,希予谅
解,另行物色总编人选,我愿将个人收集的有关资料
供给参考选纳,并另函毛伯浩谢其推荐总编“五式”
,但困难多,我能力和时间都不够,希请见谅,要求
另行物色人选,出版社复信,已决定出版“五式”了
,别人也难搞,荣高棠主任也知我在负责这部书,已
定案,只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云云,我就只能干下
去,张振亚副主任也以国家体委电催要我们早日完成
此书,允于整风第二阶段时,我可以半脱产编书。
5.四月下旬我始杭州会牛、齐,牛勉强同意以杨澄
甫拳姿为标准,与傅合作,但仍主张最好牛稿单独出
版,我回沪后和傅、周研究修改牛稿,傅、周也说困
难大,不好另写,经向出版社反映,也同意如果确实
困难,牛稿可另行出版,上海专搞杨式,不久齐纯汉
把牛稿要回去修改,和出版社联系单出问题,对牛稿
我曾尽力修改了许多地方,也标出了许多应予纠正之
处。牛春明不久因食道癌症去世,享寿八十四岁,他
的架式与杨氏相距太远,不能列入人五式是坚持原则
问题,但牛老未能亲见其著作出版,这是我引为憾事
的。
5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6.出版社要上海另起炉灶,以杨澄甫为标准,由我
主持计划写法,傅、周搞动作说明和绘图,杨氏拳照
不足处,由傅补照绘成杨氏体型,一再修改绘图,务
求体现杨氏技术标准,因此“五式”的拳姿,以杨式
绘得较好,动作说明结合拳论,注意劲点,眼神的说
明,有助于摹练,我还一再和沈老函商陈式写法,并
说服其放弃张三丰传拳和伪托拳论的引证。
原定我于夏季去北京静心写共同理论,出版社考虑
了我搞好杨、陈两式后再去,遂延至九月中携带杨式
、陈式书稿去京一个半月,把五式共同理论写成初稿

这一年我因抓武术工作、写作,关心杨、陈式的写
作,教拳等任务,时常过三更灯火,五更鸡鸣的生活
,睡眠很少,人很消瘦脱形,甚至引起上唇肿大的危
症,五月中,宋季文副市长通知有中央领导同志来沪
,要我去纠正太极拳动作,也因我太瘦太累,差些没
有躺下去,因此没有再要我去。
7.为了“五式太极拳”是出国的书刊,太极拳书已
出过多种,如果质量上不提高,是会辜负国家体委和
出版社的委托的,因此我拟出了编写“五式”的编辑
方针,大致为:
(1)以提高为主,质量第一,不急于出版(后曾一再
要求延期交稿,务求质量;
(2)继承传统典型风格,杨式以创造人杨澄甫拳姿为
标准,陈式以陈发科拳姿为标准,吴式以吴鉴泉为标
顾留馨 51

准,武式用郝少如拳姿,孙式用孙剑云原著,一律勾
线绘图,绘图要求力求逼真传神;
(3)动作说明要尽可能结合理论、要领,对读者更有
帮助,但各式在写法上不强求一律;
(4)首列源流,树立正确的太极拳史,次为共同理论
,求同存异由浅人深,三为各式图解,四为附录,选
录各家古典拳论并加以解释;
(5)各式套路都绘有动作路线图,各式都附有推手图
解。经出版社同意后作为编辑方针。
8.1961年9月中我去北京住出版社内写稿,曾和阎
海访问了徐致一先生三次,主要谈了共同理论部分,
徐认为沈老的“八个特点”适用于陈,杨两式,不适
于吴式,应列入陈式,不应列为共同理论。我原为陈
式写的理论,扩充一下可列为共同理论,但他对“气
”和“缠丝劲”有不同看法,以为只有神经末梢的作
用,没有“气”的作用,“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
我允为修改,求同存异,但也提出了太极拳的“气”
与气功的“气”相同,是结合经络学说的,缠丝劲与
抽丝劲是一致的,徐先生是我在三十多年前学吴式拳
的启蒙老师,现虽见解不同,仍然是诚恳热情地商讨
问题的。
当时武术科李天骥认为应将太极拳的技术部分加进
去,保存古法精华部分。
毛伯浩也加鼓励,求同存异,写好共同理论,并说
今春院校编写武术讲义时,曾多次电调你来京参加工
5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作,未能成功,希我这次完成一项前人未曾做过的工
程。
出版社副社长尹占春看了我比演各式太极拳不同风
格后说:“体育书出国,占全国出版物第三位,越南
胡主席也要体育书,太极拳书在国际上很需要,出版
社计划是少而精,“五式”为其中之一”。鼓励我将
源流部分有把握地写出来,辟妄存真,不人云亦云,
不模棱两可,技术部分尽量挖掘前辈经验和个人体会
,使之系统化,多采用古典拳论作附录,也可附些拳
家小传。
这些意见也就作为改写时的努力方向。
在京还发现了陈发科的陈式第二路(炮捶)的遗照,
也商定了请沈家桢写二路动作说明。
为了共同理论须取得各式作者的同意,主要是徐致
一的同意,他的吴式太极拳早巳出版,列入五式没有
一定的位子,是不愿意的,这点本在估计之内。
于是将源流和共同理论部分带回上海改写,然后寄
去出版社请徐致一,孙剑云,李剑华等审阅。徐、孙
签注的意见,主要仍为缠丝劲为陈式独有,李老则赞
同我说,根本分歧已由此引起争论。
9.徐致一著《太极拳(吴鉴泉式)》吴式原照不足部
分原由徐致一、赵寿村分别补照。我认为应统一体型
和姿势来绘图较好,经邀集上海的吴式老师开座谈会
,大家同意这个办法,我遂向徐先生函商,徐勉强同
意了。孙式太极拳原式中孙剑云的拳姿,有许多姿势
不好,我建议出版社转请重拍照片,也建议能否用一
顾留馨 53

部分其父孙禄堂的拳姿,但得不到回音,原为提高质
量,统一姿式着想,后来成为她不愿意列为“五式”
的一个因素。
徐著吴式,理论部分原来一至六章,为了已有共同
理论已不宜全部采人,因之仅选用三章,也由出版社
联系征得同意,徐先生也复信,给我表示“悉听尊裁
”。
1962年5、6月间,徐致一来沪小住,我将再改稿和
其商谈,徐认为各式有共同理论,但因各有特点,体
会上有不同,是很难面面俱到的,你化力不少,不容
易,出版社有出版计划,须完成任务,还是快些送出
完稿,他也无意见了,我就将大部分稿件再寄出版社
,孙式正待绘图未寄出,我并分函徐致一,毛伯浩,
李天骥提出意见最后完稿。想准备。但是排出了“陈
氏拳家世系表”虽是客观存在的,借以证明太极拳是
陈王庭所创,树立正确的太极拳历史,而缺乏价级分
析,不自觉的起了宣扬宗法族谱,掩盖阶级矛盾的副
作用,违反了一分为二的辩论观点。
我在体育报1961年11月23日刊出的《太极拳源流小
考》中曾指出:“陈王庭曾替风雨飘摇的明末统治者
镇压过农民暴动,(扫荡群匪(7)千余人)。”但我在《
太研)中引用句话时,交代不清,也没作分析,更没有
从陈王庭的地主官僚的阶级立场来批判他有敌视农民
起义的一面。
陈仲牲是以地主武装,为封建朝效力与太平天国农
民革命军和捻年为敌,我仅叙其:“太极拳最精,作
5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战时,持铁枪重三十斤”,从技术观点出发来证明太
极拳不仅是疗病的拳。没有批判其政治上反动的一面

这是我在反对封建迷信,门户之见中,自己没有正
确掌握好,今后《太研》如再版,我要作出自我批判
和对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太极拳的史实作出阶级分析。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于1964年12月15日向人民体育
出版社编辑,作为初步的检查。
10.李天骥在背后说我写书为了名利,党员审稿要
拿稿费,是什么思想。我写书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只应批评我写作的质量问题,不应说是名利的问题,
杨式审费是出版社的意见,由傅钟文、周元龙二位商
量后分给我15%:75元,武式审费也是出版社提出的
15%:36.7元(周元龙的加工费为20%),是经作者郝
少如同意的(分配意见表在郝少如处)。
我参加了两式的编审工作,并未自己要求有什么报
酬,因此李天骥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1961年到1962
年,我应约为报纸写了好多篇宣传武术的文字,后来
警惕要避免名利多出面写文章不好,对工作和健康也
有些损失。因此从1963年到1964年,我辞谢了为报纸
写武术文字,多搞些表演节目单上的宣传文字,和答
复日益增多的武术方面的来信。
人民体育出版社要我审查书稿多种,都提出了一些
看法,有一本中国武术史稿经审查后,曾汇给我审费
20元(25元?),我是收下了,接受的审费仅是这三笔。
顾留馨 55

我现在觉得审稿是光荣的任务,也是应尽的义务,
拿报酬是不必要的,今后如需我审稿对任何酬劳都不
应接受。
1965年1月20日
发表于《上海武术》二零零四年第四期

从缠丝劲问题谈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c12c70100lx
7q.html
(顾留馨1964年11月遗作,由其子顾元庄2003年整
理发表)
编者按:该文当时为顾留馨老师应体育报社之约而
撰,原打算以此结束太极拳的有关争论,后因故未刊
。1983年8月香港“新武侠”革新版121号曾以“全国
太极拳大辩论”登载当时全部文章。今细读此文不仅
有史料研究价值,而且足以澄清很多似是而非的糊涂
概念。时间虽然过去约40年,正可以验证论文的价值

一九六四年六月一日体育报刊出徐致一先生《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后,引起了争鸣。民族武
术方面的学术性研究气氛,一直落后于其他部门,这
次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争论的焦点是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异同问题。对
这个问题看法上的分歧,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类
主张缠丝劲为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缠丝劲和抽丝劲是
5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两回事。第二类主张缠丝劲是各式太极拳的共性,缠
丝劲即抽丝劲。
第一类的主张者除对基本观点(缠丝劲为陈式所
独有)一致外,对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看法上
有很大的分歧。除陈式外,其它各式有没有抽丝劲呢?
徐致一先生的文章中是含糊其辞的。“抽丝劲是太极
拳劲的总体”,“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
这是赵任情先生的看法。“太极拳诸劲中的抽丝劲,
螺旋劲,缠丝劲是有区别的”,“抽丝劲不是以制胜
对方的劲”,“螺旋劲和缠丝劲是用以制胜对方的”
,这是李经梧先生的看法。他们间的同中有异,互相
矛盾处,自我矛盾处,以及概念上,逻辑上的矛盾,
罗宏基,洪均生,龙奉武三位先生曾作了一部分的分
析批判。为了篇幅关系,本文着重和徐先生作商榷。
我们是第二类的主张者。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
看法是: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实同的同义语,都是
形象地标出各式太极拳绕旋运转,顺逆默运的主要特
征,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特征(刚柔、快
慢、动静、尚力尚巧、是武术中任何拳种的共同要求)
。没有这一主要特征,就不能完善地表现民族形式的
独具一格的太极拳。通常我们说的这人练的像不像太
极拳,练的有没有东西,都是首先根据这一主要特征
来作判断。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串于太极拳运动过
程之中,亦即普遍性(共性——缠丝劲)存在于特殊性(
个性——各式太极拳)之中。离开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
遍性,同样,离开了普遍性(缠丝劲),也就不存在特
殊性(各式太极拳)。
顾留馨 57

缠丝劲的练法和独特作用
缠丝劲的练法,说来极平凡而简单,就是在“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一动全动,内外相合的要求
下,不断地旋腰转脊,上行则为旋腕转膀,翻转掌心
,下行则为旋踩转膝,变换裆劲,形成贯串整体的一
系列无限延长的空间螺旋动作。
缠丝劲技其性能分为两种基本的缠丝:一种是
掌心由内往外翻的顺缠丝,另一种是掌心出外往内翻
的逆缠丝。顺缠丝,逆缠丝都离不开棚劲的作用,这
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而能逐渐产生的似棉裹铁,沉重
而又灵活,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的锻炼方法,也是
太极拳阴阳相济,刚柔摩盈的极为自然的练法,缠丝
劲锻炼的质量越高,内劲的质量也越高,它是推手时
粘化,牵动,拿放的核心,也是推手时具有威慑力量
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在《太极拳研究》中作厂如下
的概括:“太极拳贯串于缠丝劲的核心作用,而以内
劲为统驭。”
缠丝劲的练法,不是单纯求圆,而是在一连串
弧形动作中始终螺旋式的开合,伸缩。所谓螺旋力(劲
)即统一于缠丝劲(抽丝劲)之中,把缠丝劲,抽丝劲,
螺旋劲区别为三种劲别,是错误的。这种独特的完美
的细致的运动方法,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
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的锻炼和畅通气血的作用,是
太极拳家累代丰富起来的经验,适应于医疗保健性,
体育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不同要求,成为太极拳适应性
极为广泛的特点。
5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陈鑫发现了缠丝劲的独特作用,加以赞叹说:“拳
术家创立缠丝劲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
端,神妙万物,其至命矣夫,技艺云乎哉!”又说:“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
明此,即不明拳”,陈鑫把累代积累的经验缠丝劲公
开标出,应该说是一项重要的贡献。杨武两氏学拳于
陈氏,为日久而用功深,不明缠丝劲是不可理解的。
旧时代武师有守秘的坏习惯,精要处往往不肯示人;
但是武禹襄仍然以“运动如抽丝”来表达其形象,再
传的郝为真则以“麻花劲”表达其形象,都是指的同
一事物,都是形象的标出太极拳缠绕运转的主要特征
。不过,出于架式有大,中,小和高,中,低之分,
形式有繁简,表现的缠丝劲(抽丝劲)有明显与不太明
显的区别而已。
前辈太极拳家创立了螺旋式的缠丝劲运动方法,定
名为缠丝劲(也可叫做抽丝劲或麻花劲,但缠丝劲的名
词较为妥贴),这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的科学规律,我
们应该欢迎这种创见。我所以认为:“极为高级,极
为细致”;“是独特的中国式的运动方式”,都是根
据上述的认识而来,并且带有民族自豪感的;也是研
究陈,杨,吴,武各式太极拳之后,以缠丝劲为太极
拳的共性来认识的,从未推祟某一家而自陷于宗派门
户的死胡同。
“简太”能不能谈缠丝劲?
徐文说:“有必要把‘简化太极拳’的用劲问
题,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无所适从。”我们认
顾留馨 59

为“简太”既是太极拳,并不排除太极拳的主要特征
缠丝劲(抽丝劲)。道理非常简单。
“简太”不同于过去的《太极操》(诸民谊作,
1931年在上海出版,徐先生有序,赞为“盖已撷取太
极拳之精义”),可以排除缠丝劲,因为那是“操”而
不是“拳”,把缠丝劲放进《太极操》或是放进非太
极拳的拳种中去,说是“张冠李戴”还可以,把缠丝
劲还之太极拳,不应认为是“张冠李戴”。道理也非
常简单。
缠丝劲在推手技术上的独特作用。
一、“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合
即出”的推手原则,如果用单纯弧形动作,像徐先生
所主张的那样,不但动度大,仍易于与来力顶抗,而
致引进落实,而且不能达到即化即打的境界。只有弧
形的动作过程中同时有螺旋动作,才能“触处成圆”(
陈鑫语),“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语),才能粘化
恰到好处,无过不及而动度极小,这是舍远(用单纯弧
形)就近(用弧形中螺旋)的关键。“先引后进,半引半
进,即引即进,”,“化即是打,打即是化”,“粘
走相生”,离开缠丝劲是不可能练到恰到好处的,不
可能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没圈(有圈之意,无
圈之形)的。
二、缠丝劲由于动作螺旋式的弧形缠绕,处处
是曲线,处处可以转化为直线,无定向而又有定向,
无定向为圆,有定向为方,方圆互变,刚柔交用,充
6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分体现了太极两仪,有柔有刚,阴阳互为其根的含义

三、缠丝劲最能练出轻灵沉着而又圆活的内劲(
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出手沉重而又棉软,极
有威力。由于动作螺旋,处处能控制对方重心,使失
去平衡,处处能越过对方防守点轻灵地进逼,使对方
不知我手从何而来,因此是能柔,能刚,能引,能化
,能拿,能发的。缠丝劲在战略战术上属于积极的功
势防御性的,是一动即进的。不同于“一柔到底”而
又单纯的弧形动作求“柔化”,只求被动中俟机争取
主动,是属于消极的单纯防御性的,是一动即退的。
我曾说过:“推手时以缠丝劲的沾连粘随为灵
魂,但又需以刚柔具备的内劲为统帅”,不仅是从研
究古典太极拳论而得出的结论,也通过三年来训练各
式推手运动员,参加试行的推手比赛的实践中,初步
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看法的分歧不服于缠丝劲
徐先生把武禹襄的“运动如抽丝”理解为“是
动手要柔而匀,都是行功时的动作要求”,“而且在
旋转中,也并不造成弧形的螺旋形象”,这只能认为
是徐先生个人的体会。“运劲如抽丝”这句话,用武
禹襄自己的话:“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了“运
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来作解释,是多么妥贴,表
达出抽丝劲的螺旋形状,而又自然地柔刚相济的锻炼
方法。徐先生作出“柔而匀”的解释,显然和武氏原
意大为不同。抽丝劲如徐先生所说:“在旋转中不造
顾留馨 61

成弧线的螺旋形象”么?即在吴式职业拳家中也有与徐
先生持有不同理解的,例如教吴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
先生在《太极举动作解说》(1961年印)中就这样说:
“符合太极拳动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
从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从劲的表现上(缠丝劲)也
同样符合推手应用的原则的。”
徐先生怀疑杨氏是没有缠丝劲的,而据《太极拳九
诀八十一式注解》中据传是杨班候传下的拳谱则主张
“力在惊弹走螺旋”,在《乱环诀》中并作了螺旋力
应用特点精到的说明。这正是缠丝劲所具有的重要作
用。武式李亦畲的“触之则旋转自如”,正确地说明
了“运劲如抽丝”的螺旋式缠绕的独特作用。得李亦
畲之传的郝为真则称作“麻花劲”,以油煎面食品“
绞连棒”来形容太极拳螺旋式弧形动作。因此各式太
极拳的教学者,一般都认为缠丝劲,抽丝劲,麻花劲
实质是一回事。只有明显不明显之分,不应作有无之
争。如果徐先生练的吴式是单纯的弧形动作,没有旋
转的螺旋形状,那就在徐先生的吴式中不存在缠丝劲
也不存在抽丝劲的问题,这正是徐先生否定缠丝劲为
太极拳共性之后,对陈式以外的各式有没有抽丝劲只
能含糊其辞的原因所在。而赵,李二位则承认了太极
拳还有螺旋力(劲),然后,一个说:“抽丝劲是太极
拳劲的总体”,评价很高,如果认为缠丝抽丝是一回
事,原是不错。一个说:“抽丝劲不是用以制胜对方
的劲”,贬之极低,可惜忘掉了陈式以外的各式一般
认为练的是抽丝劲,特别是武式。这样,在第一类主
张者中对抽丝劲看法的混乱,成为不能解决的矛盾。
6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罗宏基先生引用李亦畲“气未到而意已吞”,认为
“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螺旋习惯力量的预优”,是“触
之能旋转自如”的“吞”。原是诚恳的说服徐先生太
极拳是有螺旋动作的。徐先生却在引用《四字密诀:
敷、盖、对、吞》时,把缠丝劲作为单纯的有形动作
,使与意和气分别孤立起来,不相联属,企图证明罗
先生的解释是错了。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三结
合的运动方法,是通过“运中气之法门也”的缠丝劲
的核心作用来完成的。“气未到而意已吞”不通过形
体动作(那怕是极微小的动作)如何能发生“吞”,“
化”的作用呢?徐文中诸如此类的辩解不胜枚举。附带
提一笔,《四字密诀》相传是武禹襄的作品,从未有
人认为是李亦畲所作,我在《太极拳研究》中考释此
作时,仅说李亦畲也有写作此诀的可能,未作肯定语
。徐先生意引为李亦畲所作,就不免有张冠李戴之嫌
了。
根据上面我们所作的分析,缠丝与抽丝都是标出太
极拳螺旋式缠绕运转的形象,是太极拳的主要特征。
缠丝与抽丝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事物,螺旋力统
一于缠丝或抽丝之中,离开螺旋力也就不存在缠丝劲
或抽丝劲。
旧时代拳家守秘,于精要处不肯轻易示人。杨
,武两氏得陈氏之传,不谈缠丝劲力;系守秘。武禹
襄仅以“运劲如抽丝”来标出其形象,杨式一直以武
氏拳谱为理论根据,于是一般习杨者(包括原为杨式小
架子的吴式)仅知有抽丝而不知即为缠丝。这是引起缠
丝与抽丝之争的原因所在。
顾留馨 63

简化太极拳,拳简理不简,《怎样练习简化大
极拳》一书,为了明确起见,所以采用缠丝与抽丝并
列,令人一目了然是螺旋的缠,也是螺旋的抽,否则
不免要令人迷惑是两种不同类的劲,是质量的柔而不
是形状的缠和抽。
徐先生在《再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中,认
为陈吴两式除了都有圆圈和弧线以外,用劲,动作形
象和风格都不同,据之划分为两种类型,再来证明缠
丝劲为陈式所独有。这就使一脉相承的陈,杨,武,
吴,孙五式,势必划分为五种类型,创立五种劲别不
可,因为谁都能一望而知这五个式子的动作形象和风
格是不同的。但是劲别呢?缠丝劲已给徐先生划为陈式
独有了,又认为吴式没有螺旋形状了,抽丝劲又给李
经梧说成是不能制胜对方的劲了!那么吴式盘架子和推
手时究竟用什么劲呢?杨,武,孙三式又分别用什么劲
呢?姑且假定缠丝劲是陈式的,抽丝劲(麻花劲)是武式
的,剩下的仅为所谓螺旋劲,分配给那一式好呢?如果
干脆说吴式用的是太极劲吧,而徐先生又是“一柔到
底”论者,是不符合太极两仪,有柔有刚的,又怎能
称作太极劲呢?看来仅仅为了要证明“简太”不应讲缠
丝劲,反而把自己练的太极拳和各式的共性和个性,
越讲越糊涂起来厂。
缠丝劲之争实质上是刚柔相济与一柔到底之争
。.
对于古典太极拳论,只能批判地吸收,取精弃
粗,使古为今用。值得向徐先生质疑的是徐先生专练
吴式,自认为立论引证又不离王宗岳,武禹襄二家太
6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极拳论的。可是恰恰对王,武拳论中阴阳相济,有柔
有刚的完整的理法来个彻底的修正,有柔而无刚,用
阴而弃阳。王氏拳论中有严重的宗派门户观点(如“斯
技旁门甚多”的轻视其它拳种,定于一尊的观点),技
术上有偏面的主张(如“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
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的片面性主张),
徐先生却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徐先生
一直对陈,杨,武各式不愿研究,并以“专重柔化”
,“别树一帜”来否定他们兼具刚发的一面。我们对
刚柔相济的理论是:“太极拳阴柔轻灵的一面,譬之
和风细雨,太极举阳刚沉着的一面,譬之雷雹万钧。
两者兼备互用,才得太极两仪,有柔有刚之全。阳刚
阴柔两者的融浑无间,即两仪的仍归太极。凡偏刚无
柔的须防跌失,偏柔无刚的,难临强敌”(见《陈式太
极拳》推手一章)。我们认为这才是练陈,杨,武三家
前辈通过实践得出的符合阴阳相济的理论。这与徐先
生的“一柔到底”,“练柔不练刚”而又引述阴阳相
济的理论是泾渭分明的。
徐先生的《一柔到底》一文(体育报1962年8月
20日),一味的强调练太极拳始终只有求柔,求轻,求
匀。以人手的方法作为目的,否定太极拳的刚,重,
快的一面。把古典的阴阳学说:“太极两仪,有柔有
刚”来个割二为一,取一弃一,来作为“合而为一”
。把武禹襄拳论:“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徐先生
把“坚刚”引作“坚硬”,为否定刚作张本),来个有
始无终。柔化刚发原是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全面要求,
徐先生只重柔化,而轻视刚发,又肯定地说:“太极
顾留馨 65

拳所追求的,确是在柔而不在刚。”武氏:“运动如
百炼钢”的原义为运柔成刚,至大至刚,无坚不摧,
是太极拳运柔成刚的要求,徐先生却强为解释作“化
刚为柔”。人手“化刚为柔”是对的,其目的是为了
“运柔成刚”,达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也就是陈鑫所说:“欲刚先柔””‘至柔至刚”,“
刚柔兼到”。武氏“发劲如放箭”的有柔有刚,又快
又准的刚发,徐先生也视而不见。徐先生引用所谓武
氏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武氏这句的原文是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年老体弱的
文人不喜欢“力”宇,适应自己的需要,窜改原文强
加于武氏,徐先生引之而不觉其非。“轻灵”未尝不
是太极拳的要求之一,只是不从“着力”(陈发科老师
说的“塌住劲”是指此而言)而“随即松开”上发展出
来的“轻灵”,只能是浮萍飘蓬,不是被一沾即起,
便是经不起重刚的一发而已,即然徐先生强调“一柔
到底”到绝对性的地步,有阴灭阳,有柔无刚,刚柔
相济的太极拳已成半身不遂之症,徐先生还要引用“
刚柔相济”只是装磺门面而已。
徐先生的“一柔到底”贯彻到推手技术上也是
绝对化的。他力主柔化,轻缓,反对刚发重快,不理
解竞技运动原是:柔能克刚,刚能克柔,更柔能克柔
,更刚能克刚的客观真理。徐先生的错误在于以体育
娱乐性的推手要求,应用到竞赛性的推手比赛中来了!
徐先生为了推行“专重柔化”的理论,抵制能
柔能刚能化能发的理论,以至对推手比赛规则设想为
:用猛力推出对方的不给分,被猛力推出的一方不输
6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分,(见体育报1962年4月3日徐致一《推手比赛规则的
管见》)输了可以免于输分,这是任何竞技运动规则所
不曾设想过的!拿乒乓球赛作为比喻,削手如果只能防
守(柔化)等待对方的失误,没有迅速猛攻的技术,今
天必然落后而无法成为选手的。徐先生的“一柔到底
”论,对推手技术的提高是不利的。当然对年老体弱
者练习推手,徐先生的主张是可以采取的。我们主张
过太极拳推手也可以分别要求,向医疗性,体育娱乐
性,竞技性三个方面发展。推手比赛总是流汗多,体
力消耗大的,也不可向对方提出不许用猛力发劲的。
徐先生的主张是适用于体育娱乐性的。我们指的是推
手比赛万万用不得“一柔到底”论,否则不利于各流
派技术的提高。
通过刚柔相济的缠丝劲(抽丝劲)的锻炼,从而
产生柔中寓刚的内劲(棚劲),是陈,杨,武三家特别
注重的。为什么徐先生一直不赞同缠丝劲和内劲呢;
徐先生在《一柔到底》一文中引用《老子》:“天下
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来证明“太极拳所追求的
,确是在柔不在刚。”缠丝劲是“刚柔相济”论,与
“一柔到底”论总是不可调和的。技术观点上的分歧
,总是有一定的世界观作指导的,争鸣的焦点是缠丝
劲,争鸣的实质是“一柔到底”论和“刚柔相济”论
之争,是唯物的阴阳学说和唯心的阴柔学说之争。
缠丝劲本身并不存在难度大和运动量大的问题
徐,赵,李三位都承认了缠丝劲在推手技术上
的独特作用,但把它限制在陈式现尚保持的擒拿法之
内,以示与他式的推手技术无关;李先生并进一步说
顾留馨 67

成缠丝劲是难度大,动作繁复的,企图以此吓唬年老
体弱者和神经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无理解,就
是别有用心了。如我们所述,缠丝劲并不难练,难度
和运动量跟缠丝劲是两个范畴,怎能混为一谈。难度
大小是拳套的动作结构问题,运动量大小取决于架式
的高中低,运动时间的强度密度,各式太极拳都能调
整运动量;怎能说有了缠丝劲才是运动量大难度大呢?
李先生说,陈式是技击性上最强的拳套了,其他各式
只能是疗病保健的拳套了。我们可以肯定,其他各式
太极拳家一定不愿意自认为是病夫老弱之拳的!综上所
述,看来先有一个框框子,“简太”不应该有缠丝劲
,于是说话颠三倒四,自相矛盾。李先生把编成“简
太”说成是:“果然!此拳一出.…—”渲染了编写者
的个人作用,而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体育运动的作用
,忘的一干二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从个人和少数
人的愿望出发来谈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太极拳的源流问题
关于太极拳的源流问题,我们根据大量史料,
实事求是地提出太极拳起源于陈式,为各式太极拳的
祖型,从而根本否定了荒诞的仙传之说,这决不是多
余的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陈式太极拳是目前流行
的太极拳的一种,承认陈式是祖型,并不等于某一流
派就矮了一辈,支派承认源于流振,并不等于又矮一
辈。因此,不顾史实,摭拾一些不经之说,甚至傍敲
侧击,企图否认陈氏造拳之说,是无益的也是无谓的

6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太极拳为道士张三丰所传的谎言,经唐豪生前
严加批判,解放后群众的觉悟提高,现在不大有人敢
于再认仙传为荣,但徐致一先生在《吴式太极拳》(一
九六三年出版)附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正文之后还
不忍割爱地保留着:“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
师遗论”。既然承认是王宗岳(清代中叶人)的拳论,
还要保留上推三百多年的张三丰的著作权,岂不矛盾
之极:徐先生对于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传说是不是还
有些留恋呢?为什么还要让张三丰的阴魂出现呢?
在这样的问题上,徐致一先生也有类似的毛病
,在引用陈鑫原文:“不明此,即不明拳”时,改写
为:“不明此,即不明缠”,一字之差,含义全非;
在引用杨澄甫“太极拳十要”时,第九要明明引用了
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的原文,杨氏并明确地指出
“皆言其贯串一气也”,徐先生却强调说:杨澄甫“
太极拳十要”“甚至连抽丝劲也没有提到”,以此来
证实源于陈式的杨式和原为杨式小架子的吴式不仅没
有缠丝劲,连抽丝劲也没有。
结束语为免辞费,缀以俚句,以明己见,而结束本
篇太极弧形走螺旋,顺逆默运一气连;空间立圆非平
圆,直线似抽曲线缠。曲中求直直中曲,触之旋转珠
走盘;形似缠丝比喻妙,练之不难各式涵。稀饭泡粥
非两物,缠丝抽丝本一般;标榜门户分抽缠,“别树
一帜”争论开杨武两式源陈式,不传缠丝奇怪哉;窍
要守秘旧习惯,往昔不谈今要摊。简化拳简理不简,
讲了缠丝也应该;多讲拳理原有理,总结提高来竞赛
。教训记取“太极操”,果然一出真热闹;(注,只因
顾留馨 69

简得没啥了,无人理睬何其早。纯阴无阳没螺旋,太
极瘫痪真可怜;“一柔到底”非太极,有柔有刚方成
拳。缠丝有显有不显,各式共有方能圆;愿化误会成
一笑,大好形势向前看。
注一:徐致一《一柔到底》一文刊于1962年日月20
日体育报。强调吴式太极拳“专重柔化”,“别树一
帜”,对太极拳刚柔相济理论来个彻底的修正。
注二:《太极操》,大汉奸褚民谊编,1931年
出版,所谓要人名流作序捧场者不少,强调越简越好
,徐致一先生在序中赞为“盖已撷取太极拳之精义
……最宜收普及之效……天下惟愈平易者,乃能行之
愈久远也”。但是《太极操》终因练者既少兴趣,又
无效果,推行不久也就自然淘汰了,而所谓复杂难练
的太极拳仍然流行至今。徐先生目观其盛衰,如能作
出回忆对比是有好处的。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日初稿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五日发稿

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
作者:洪均生
(1964年文,《体育报》未公开发表)
编者按:
太极拳技击家洪均生先生不仅有上乘的太极拳功夫
,而且对太极拳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上世纪六十
7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年代,《体育报》曾就太极拳普及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讨论,洪均生先生亦参与其中。《就太极拳缠丝
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是当年洪均生先生写的一篇
对缠丝劲理解的文章,此文写好以后却因《体育报》
暂停了讨论而没有公开发表。我们认为洪均生先生此
文观点对今天的太极拳研究者及太极拳运动爱好者会
有所启发,特公开发表。
自从《吴式太极拳》作者徐致一发表“略谈太
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引起研究太极拳学者的重视与
争鸣。因徐老对缠丝劲未加科学分析,仅据个人锻炼
吴式太极拳的经验,而肯定为某式特有,某式绝无;
又仅据陈杨两式(太极)是否一套路问题未作结论,而
反对把缠丝劲加到简化太极拳中,由此引起读者迷惑
。为了辨明缠丝劲的是非利害,我根据个人多年锻炼
、研究吴陈两式拳的肤浅体会,略抒己见,向徐老请
教。期望通过争鸣,提高认识。今又读赵任情同志所
写“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看来是拥
护徐老理论的。但经过分析,感到其中存在着不同的
矛盾——即除了双方争论的矛盾外,还有和徐老所持
论点的矛盾及本文前后的自相矛盾。事关学术,不应
缄默,谨就管见所及,提作全面对比,再向徐赵二位
商讨,并希爱好太极拳者赐予指正。
关于“缠丝劲”
我对缠丝劲的认识,已于前文概述。今再作比
较具体的说明。
顾留馨 71

缠丝劲首经陈鑫在文字中提出,要求在陈式太极拳
运动中,公转兼有自转——通过走螺旋形,练缠丝劲
,总称之为缠法。它是既有平动的抽法,又有转动的
缠法。既是每一肢体的运动规律也是整体的运动规律
,一动无有不动地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我们从实践中
体会到它是既有利于生理身体,也有利于技术,是完
全符合科学的。
从运动外形来讲,躯干左右旋转时,以顺时针方向
为顺缠(即从右向左转),相反则为逆缠(按照中医学说
,肺居胸部右方,主气,气从右向左运行,故太极拳
法,据此而别顺逆。顺缠劲由内发之于外,逆缠则由
外收之于内)。躯干内气的前后运转,则以任督二脉的
循环路线别其顺逆。至于肢体方面,因有左右之分,
顺逆的标准,又以不同方向的肢体为别------即不拘
左右手,应以大拇指向内转为逆缠,大拇指向外转为
顺缠。
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来讲,通道公
转运动中一顺一逆的自转,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
全部身躯的肌肉、筋络、经络系统也都得到运动。顺
着经络循环路线的旋转,可起疏通作用,等于泻法。
逆着的可起解毒作用,等于补法(和针灸学的补泻同理
)。这样一紧一张,循环绞拉,由内而外,复由外而内
地旋转,使形体和神经,脏腑和气血,互相摩荡,补
泻兼施,促进新陈代谢的机能,从而获得保健、医疗
的效果。
谈到缠丝劲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古典拳论中的
所谓“曲中求直”就是缠丝,“折叠转换”也须走螺
7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旋。不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可能做到“引进落空”
和“四两拨千斤”,“即引即进”和“收即是放”的
作用,也不可能以实践证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达到“刚柔相济”的理论。推手时以全身的螺旋运动
,根据杠杆原理,灵活配合着法,经常保持己方重心
的随遇平衡,同时又牵动对方的重心,才能“以静制
动”(动中有静,就是重心不变)“用意不用力”(用理
想的技击方法,而不用拙力),而制胜对方。
赵文对这一问题,只简录陈鑫原著有关缠法数
语,照画两图。又根据所谓陈式传人的说法,作为解
释,似乎并未按照唯物辩证方法,作深入的调查、分
析、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有一个反复实
践的过程。如果只凭听人讲说,表面观察,甚至仅凭
主观的想象,由于不习惯,不喜爱这一名词,遂无视
现实,不经科学试验,同徐老一样,未指出缠丝劲究
竟科学与否,对生理和技术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就因为“他们说,缠丝劲的练法极为高级”,而讽刺
为“照以上的说法,这缠丝劲俨然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这样主观判断,离感性认识,会有一定距离
。这是研究学术中思想方法上的问题。
关于“抽丝劲”
我在前文曾谈过关于抽丝劲的认识,主要在圆
而不在缓。赵文说:“……要松、轻、柔、匀,不可
忽快忽慢……”,这个说法是和徐老一致的。但既说
“抽丝是形容太极拳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
不是某一种动作的形象。”因此,各家太极拳意(陈氏
除外)也不立“抽丝劲”这个名词,正如不把“迈步如
顾留馨 73

猫行”称作“猫行步”一样(按这个说法,确有充分理
由)。但何以又说“抽丝者内丝束中(按似乎必须从整
束的丝中抽,才叫抽丝,从茧上抽,就不叫抽丝。可
能由于作者未见过巢丝之故,所以这一句,也是主观
想象而来)缓,向外提取之谓也(观“缓缓提取”四字
,确可证明是直着抽的,但不知这是“动作的形象”
,还是“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在大小
标题和文字中也都称为“抽丝劲”?把内部神经的感
觉称之为劲,是否合乎逻辑?按照所讲“不可忽快忽
慢”的说法,则拳论“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
理论,是否也应重加讨论?“发劲如放箭”的弓,是
否又应以“松、轻、柔、匀”四字来限制它?这支箭
如何放出去?
关于“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
抽的含义是有一定方向和一定限度的平行运动
。缠的含义是可有定向又可无定向和限度的旋转运动
。抽丝动作需要缠,而缠丝动作则自然兼抽。可见抽
、缠二字从含义和实际动作上讲,缠可以包括抽,而
抽绝不包括缠。它的主次性已可概见。再看我们吃饭
时用筷子的动作,如只作平动的抽法,而不用转动的
缠法,则饭粒绝到不了口里来。这又是作用上主次证
明。又圆圈停留在空间时,可单独旋转,如在空间移
动,它的轨迹自然就形成螺旋。因此,又可以确定抽
和缠在螺旋运行时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太极拳以阴阳
对峙的哲学原理为据,要求公转中兼有自转,尽管二
者互相关联推动,但螺旋的自转运动量大——行气如
九曲珠,无孔不入;技术性强——随触成圆,无坚不
7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摧,自然形成缠法为主。它的作用大体可分:轮边的
滚动磨擦,轮里的旋绞,钻头的螺旋推进的崩炸的辐
射。绝非赵文中说的所谓“只有外缠的绕线形式”。
关于擒拿法的运用和破解,更非缠法不办。我在前文
曾谈到各种拳法和生活、劳动(劳动创造一切,拳法当
然不能例外)都含有这种运动形式(如果有人认为拳法
和生活、劳动无关,那只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劳动
的习惯不同,而看法亦因之有所不同,也是必然的现
象)。陈鑫发现太极拳是完善地掌握这种自然规律的,
因此称作缠丝劲,标出此拳的主要特征。它是时时、
处处皆有,经常而又全面地、绵绵不断地运行着,适
宜于某式、某时的需要。它不但是陈式拳的主要特征
,而且要求通过它练出内劲以运用全部着法。
赵文在研究到劲的异同中,仅就抽、缠的字面
作了解释,似乎仍是主观的片面看法。而且违反了自
己的理论,称抽丝为“劲”,又称之为“太极劲”,
并肯定它为“各式太极拳劲的总体”(文中于各式太极
拳后,例注陈式太极拳除外,独此处未注,是否认为
抽丝劲是“至高无上”而强加与陈式,使承认为“总
体?”)。这样说法,固然符合徐老的主张,但太极拳
劲如仅以抽丝为总体,按照徐老的说法,抽丝只是直
着抽的,抽不出螺旋形来的。那么,在这种运动形式
中,怎样练出“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来?在生理和技
术方面,仅凭抽来抽去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
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它比“缠来缠去”的科学价值重
要到什么程度?
顾留馨 75

赵文也承认,由于在客观现实存在的条件下,
螺旋劲属于力学原理之一,不把它排斥在外,也承认
如果个人锻炼或二人推手,在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
采用。并说“这时抽丝劲就表现为螺旋的运动形式。
在这一点上说,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可以结合的”。但
紧接着又说“但必须注意,二者绝不是等同的,缠丝
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不论是两劲结合也好,
二者不等同也好,总算螺旋形的缠丝劲已被承认为科
学的,而不被排斥在外了,并且还被采用了。但是赵
文说拥护徐老理论,却这样说法,这不又和徐老“我
练了几十年吴式拳,一直没练过此螺旋形的缠法”、
“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中连抽丝劲也没提到”、“应用
时也力戒用练法制胜对方”的说法大大矛盾了?所谓
“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采用”是否在抽丝不能解
决问题的时候,才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呢?总体的抽
丝劲在某时必须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才起作用,那
么,哪种劲是主要的呢?钻探机是“抽来抽去”,还
是螺旋推进而起作用呢?
关于“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问题
按照我学习陈、吴两式和简化太极拳的体验,根据
各式拳法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贯认为任何运动都有
这种旋转(即抽缠结合的螺旋运动)。又由于习惯了陈
式拳的术语,对这种运动形式,一般都看作是“缠丝
”。所以从来未曾感到这一问题有何奇异。读徐文后
,才知有特性和共性之争。既有矛盾,自应辨明是非
。但不同争论何式特有,绝无。更不同意“强加”于
人,必使共有。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矛盾,我认为只
7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要以科学论据,现实证明,鉴定它的是非利害就够了
。缠丝劲说被承认是科学的,认为陈式独有,未尝不
好。如有人不理解它,或者不习惯,不喜爱这一名词
,只承认为抽丝、旋转,谁也无权强为加上。倘若辨
明它是不科学的、有害的,当然,谁也不该保留。如
只纠缠于某式、某人之有无,以为争论焦点,未免接
近门户宗派主义,是达不到相互提高,统一认识的。
赵文不但承认螺旋为科学的,可以采用,使缠
丝、抽丝结合,又进一步说“各式太极拳(虽然)承认
在运动中也有螺旋这一形式……”。尽管在文字中加
上“虽然”字样,又说“但它并不是劲的总体。地位
也不在其它各劲(由于拳有门户宗派之别,连劲也有了
不同的地位)之上”。但螺旋形的缠丝劲既被肯定为属
于科学的,当然起码就是“适当”有利的了。赵同志
自己所承认为科学的东西,又为各式太极承认也有的
东西,却又以“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为
标题,是否原文所说“采用”和“各式太极拳……也
有”,也是强加而来?文中最后强调“尤其不应作简
化太极拳的准则”,“对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是
不利的”的理由,仅以“简化太极太极拳是在杨澄甫
架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为据,是否杨式太极拳为
原文所谓“各式”之外的另一套路,不在“也承认有
……”之列呢?“个人锻炼,二人推手可以采用,各
式也承认有”的东西,群众采用反而不利,这确是极
端矛盾,更令人迷惑无所适从。
如果主要矛盾在于简化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启
蒙”,《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一书未局限于某式,
顾留馨 77

而重点地吸取了各式理论(其中也包括吴式),要求稍
涉复杂高深,给启蒙老师和初学者带来困难,因而“
不利于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开展”,这可能是现实问
题。那么,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是属于教学方
法和教材的。尽可建议采用徐老所主张的“为了迁就
初学,先从平出平入教起”的办法(见徐著吴式太极拳
57页),来解决矛盾。但是,我们还要认清应当从普及
中打下提高的基础,而不应降低学术质量,作庸俗的
普及。也就正是徐老所说“学会以后,还得添上”的
主张。简化太极拳是“拳简理不简”,不可以任意排
除拳法的特征。
赵文从反对把自己所承认为科学的缠丝劲加到
简化太极拳中,又推断“把陈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和明
巡按御史陈王庭的历史捏在一起,是不正确的”。这
和缠丝劲无关,我从来未研究武术史,对此并不感兴
趣。不过看到顾留馨同志所写“太极拳的来龙去脉说
明”,曾据大量史料考证,与陈氏家谱有出入处,应
采取旁证,以考据家治学方式之一。赵同志既肯定判
断为“是不正确的”,当有确切的根据。我们欢迎您
将陈王廷和陈王庭确非一人的文物证据,及其年代、
籍贯、历史不同之点,详为举证,才符学术研究态度

《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之我见
作者:罗基宏
(原载1964年11月11日《体育报》)
7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读九月二十三日《体育报》赵任情同志的《太极拳
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谨提出几点不同看法
,供参考研究。
文中认为“缠丝劲”从属于“抽丝劲”,和顾留馨
、沈家桢的有关编著中“缠丝劲”,“抽丝劲”同义
的看法不同。以上“抽”、“缠”之争,从形式逻辑
上来说,二者同属于“相容概念”之内。顾、沈的见
解,二者是“相容概念”中的“重合概念”;赵的意
见是“相容概念”中的“从属概念”。重合概念是有
同一外延的概念;从属概念,是两个概念中,其中一
个概念外延被包括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里,是另一个
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讨论不能只在概念上兜圈子,更不能专在纸堆里找
文章,比如说,只钻拳论中说过的个别字句而忽略了
它生动活泼的有血有肉的事实本身。
形式逻辑适用范围是事物的简单联系,不是对任何
事物的简单联系的认识都够用的。何况概念有真假之
分,真概念只能是正确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
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是一般所公认
的,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而不是在平面上进行的
运动,因此它在事实上是各种各样的空间螺旋线运动
。它的运动本身,产生三个分力,即径向力(辐射力)
、切向力和轴向力,从而也有相应的合力。一个非常
重要的事实是太极拳的“触之则旋转自如”这一运劲
的特征。推手时,双方的粘着点,不断旋转,以肢体
各关节相互组成的“运动链:,节节贯串,在躯干的
顾留馨 79

带动下,绕着上下、左右、前后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
轴作旋转运动,它是平动与转动相结合的空间螺旋运
动。以上肢为例,它是人体杠杆结构中的速度杠杆类
型。它的远侧端不但能进行旋转运动,还能在近侧端
旋转的运动配合下进行直线运动。这样的灵活性取决
于上肢各关节的骨连结的形状和类型。关节面较大的
角度差,还取决于上肢参与运动的关节数目之多。肩
胛骨在有关的肌肉的作用下,能在额状面绕矢状轴旋
转。凡是引臂向前的动作,两组肌肉方向相反而又不
在一直条上各自合力线使肩胛形成”力偶”的转动。
肩关节是球窝多轴关节,头与窝松弛地相接(太极拳的
“松肩”,是顺应生理结构自然的要求),屈、伸、收
、展,回旋、环转,都很便利。肘关节是前臂的桡尺
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在机能上是使前臂旋内旋
外的联合圆柱关节(车轴关节)。肱骨、尺骨、桡骨相
互分别构成的肱桡、肱尺球窝、滑车关节,使运动环
节在天状面绕额状轴屈伸。腕掌关节,也是双轴关节
,绕椭圆的长轴和短轴进行环转。此外,掌骨中的第
二、三、四、五掌指关节,也是多轴关节的球窝关节
,可以绕三个基本轴旋转运动。从上肢带的形态结构
和运动机能来看,上肢各关节的联合活动,很自然地
表现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旋腕转臂运动。不如此不能触
之则旋转自如,不能发挥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化中
有打、打中有化,化即是打,打即是化的特殊作用。
“太极者圆也,太极者方也;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就是曲中求
直,直中求曲,方圆互为其根,互相渗透,相反相成
的刚柔相济的妙用。徐致一先生在《一柔到底》(见一
8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九六二年八月二十日《体育报》)一文中,只片面强调
阴柔虚静的一面的所谓“动中求静”(即是实中求虚)
,这是为了求‘合’求‘一’,不是为了求‘分’求
‘二”’的“二合一”的思想方法,这和上面所说的
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根据“二合一”而不是“一分为
二”的思想方法去观察问题,结果只能是极端错误的
。研究太极拳的理法,不能例外。
“运劲如抽丝”的说法,首见于武禹襄的《打手要
言》之中。赵同志的文中说:“运劲如抽丝的意思是
说,太极拳运动要松、轻、柔、匀,不可忽快忽慢,
忽大忽小,要逐渐地舒长或缩短”。我们认为这是太
极拳适应于年老体弱者的因材施教的练法,但并不排
除缠丝劲或抽丝劲的实质。否则太极拳“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和“发劲如放箭”的要求又作何解释
呢?"抽"字本身有它的“内涵”,也有它的“外延”。
内涵和外延的互相关系是成反比的。概念的外延有广
狭,内涵有深浅。同一个概念,它的外延广了,内涵
就浅了;内涵深了,外延就狭了。沈家桢解释“抽”
是旋转着的“抽”,加深了“抽”的内涵,给这—概
念的范围于一定的限制,在原来的概念前增加新属性
。正如徐、赵文中给“抽”的概念增加了不同的新属
性一样。概念的限制,应以事实为根据,合乎事实的
限制是正确的,不合乎事实的限制是错误的。相反,
把概念作脱离实际的概括,同样是不正确的。
武氏的传人李亦畲,阐发他继承的理法,明确地提
出“触之则旋转自如”,给武氏“运劲如抽丝”的“
抽”字本质地作了注解,加深了“抽”的内涵,缩小
顾留馨 81

了“抽”的外延,形象地说明了“抽”的实质。这就
是为什么练习太极拳要把螺旋力量练成习惯力量——
使四肢百骸,好似“无一处无圆活珠”(陈微明语)、
“无心成化成珠圆”(陈鑫),这样才是能粘能走,能
化能发,粘就是走,走就是粘,化即是发,发即是化
。离开了螺旋运动的“缠丝劲”,只有平动没有转动
的“抽”,不是实实在在的太极拳所具有的运动方法
,因为它和太极拳“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浑然
无间的要求不相适应。“运动是物体在同一瞬间,既
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太极拳运动更
是重点的平动和自身的转动相结合对立统一的运动,
因此在设想中的每一点上,它是“无定向又是有定向
”的,是在“因敌变化示神奇”。刚是平动没有转动
,限制了它的灵活多变性,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
把这一根本的事实搞清楚,所谓“抽”、“缠”之争
,将干巴巴的剩下一个空壳名词和术语,这样的争论
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共同特点。“抽丝劲”远没
有“缠丝劲”的概念准确地说明它的本来面目,虽然
我的认识,它们是同属于“相容概念”的有一部分外
延相重合的“交叉概念”。但话又说回来,我们的研
究,不一定要在“经典”(?)的见解中,硬去沟通它们
的语言,而是要揭示它们的实质,观察这里面的内在
的有机的联系,来说明问题,指导实践。武式传人郝
为真称“缠丝劲”为“麻花劲”(以油煎面食“绞链棒
”的形状来形容它),都是形象地指出太极拳练法上缠
绕运转的主要特征。杨、武两式源于陈式,吴式原系
8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杨氏的小架式(吴鉴泉生前未自称为“吴式”。据说他
总是谦虚地说:所学所教都是杨家的小架子)。因此尽
管各式的风格、特点有所不同,但都保持了“缠丝劲
”的特点,问题在于明显和较不明显。
“陈氏九世陈王庭(又名奏庭),是明末巡按,山东
、直隶、辽东的御吏兼监军御史,后来也任过广西道
御史”。史料的来源既是根据《陈氏家谱》记载(《太
极拳研究》),如认为有失实之处,我认为将《陈氏家
谱》的可靠性给予考证是有必要的。如果认为史料来
源没有问题,这一事情的本身也就是这样。这和太极
拳究竟是不是创自陈王庭又是另一回事。
编者按:以上最后一段所述有误。下面照登顾留馨
先生1980年6月9日《体育报》第三版上刊登的更正文
章:
《体育报》四月二十八日刊出无谷同志《太极武踪
小探》,全文大都写得很好。但在大极拳创造人陈家
沟陈王廷的事迹上,把陈家沟陈王廷(家谱作王庭、族
谱、墓碑作王廷)误作为辽东巡按御史陈王庭。我以前
也以为陈王廷与陈王庭同姓名、同时代、同为武职,
同为蒙恩赐,以为是一人,在《陈式大极拳》、《太
极拳研究》二书中我也持此说。一九六四年有读者于
《新体育》上写文纠正;巡按御史陈王庭为卢龙县人
,待罪于一六三O年服毒死于家乡,《温县志》有《吴
从海传》,记有“乡兵守备陈王廷”,于一六四三年
率乡兵随县长吴从海击退攻城的“流贼”。我很感谢
读者的指正,原拟于修订该二书时改正这个错误。由
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影响,未能修订再版。
顾留馨 83

今无谷同志沿袭我过去的误会,现应澄清一个事实,
陈家沟陈王廷创造于清初的太极拳,与巡按御史陈王
庭无关。

再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c12c70100lx
71.html
——答罗基宏先生
作者:徐致一
(原载1964年10月30日《体育报》)
在七月二十四日,《体育报》的“体育研究”栏里
,读到罗基宏先生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
》一文,对于我文的基本论点(我文曾论述:陈式是
缠法,吴式不是缠法,以及“缠丝”和“抽丝”不是
同样的动作)没有提出针锋相对的反驳意见,只是从
其他方面论证了缠丝劲的“共性”问题,来否定我文
的主要论断。究竟罗先生的“共性”论是否符合实际
情况呢?据我看,是大有商榷余地的。
罗先生所说的:“方向的变化,既是质点的‘平动
’,同时又是‘转动’,两者互相结合:不可分离”
等语,如果是仅仅用来说明陈式缠丝劲的特点所在,
这是颇有可取的;如果不加分析地、硬把吴式的动作
情况混为一谈,用来证明缠丝劲的“共性”所在,这
就等于“张冠李戴”了。任何一种太极拳,甚至绝大
多数的其他拳法,在所有的动作里,都不可能只有“
8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平动”而没有“转动”,而且“转动”的使用,也必
须与“平动”相衔接,才能发挥更大和更多的作用。
如果罗先生把“平动和转动”的一般性“衔接”,和
它在缠丝劲里的“互相结合、不可分离”的特殊要求
,看作同一回事,那么,缠丝劲就是很普通的一种东
西了,又怎么能算是陈式的特点而加以称道呢?正因为
陈式有此特点,而吴式无此特点,才把这两种太极拳
划分为两种类型。试问陈式的盘架是怎样用劲的,它
的动作形象和风格,同吴式的盘架要求相对比,除了
都有圆圈和弧线以外,究竟有哪些近似的地方呢?这是
见过陈吴两式盘架的同志,都能正确回答,用不着多
作解说的。以下请让我举几个例子,把吴式使用平动
和转动的情况,略为谈谈,以供罗先生参考。
(一)例如吴式的搬拦捶,从搬拦到出捶,右拳走了
一圈以上的路程,它的方向有:从右到左、从前到后
(兼带从上到下)和从后到前(兼带从下到上),可
是整个动作,处处都用“平动”进行。这就可以证明
,在吴式动作里,方向的变化,不一定要依靠“转动
”,只要用“平动”循着弧线进行,就能完成它的要
求。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平动和转动并不是“不可
分离”的。
(二)例如吴式的野马分鬃,它的最后两个动作,是
同一拳式连做两次,右掌循着弧线来回运动,有一个
半月形的圈子,一共走了一圈半的路程,可是动作的
方向,一直是用平动来变化的,在一圈半的来回运动
里,始终没有翻过一次掌。如果按照《陈式太极拳》
的“顺逆缠丝示意图”(见该书第十九页,以下简称
顾留馨 85

“示意图”)来做,很可能要翻两次掌了。可见在吴
式里,即使是使掌的动作,也并不象“示意图”所示
顺逆缠丝那样,必须循着弧线一再翻掌不可。
(三)例如吴式的揽雀尾,它的右手用仰掌走圈,经
过180度时,并没有翻掌(照“示意图”的指示是要翻
掌的),一直走到240度处,由于平动的作用已届完毕
,必须改为向前进掌的动作(并不是为了变换方向,
因为用平动是仍然可以变换方向的),才开始用转动
来接替平动,以符合进掌的要求。这一转动,既没有
缠丝运动的螺旋形象,更没有缠丝劲那样的缠绕作用
,不过是很单纯的一种“转腕旋膀”,如果把它绚染
为陈式那样的缠丝和特点,显然是很不当的。
(四)例如吴式的第四个玉女穿梭,右手的转腕旋膀
是一个“转动”,可是在接做下一式的七星动作时,
仍然是用了一个“转动”,这和平动与转功反复相结
合的缠丝特点,也并不一致。所有这一切,都因为陈
式是缠法,所以处处要利用平动与转动相结合,来发
挥它的缠绕作用,而吴式不是缠法,当然在任何一个
动作里,都没有采用陈式缠丝特点的必要了。为了篇
幅关系,上面只举了很少的几个例子,还希罗先生多
多指教。
我在《吴式太极拳》里所说的“每次出手应当把动
作的过程看作是各个点相接而成”一语,明明是用来
说明动作的求“匀”而作。所谓看作点者,也明明要
求练拳人先把动作的路线(不论是曲线或者是直线)
,都看作虚线,然后循着虚线里相接而成的“点”,
去匀匀地进行动作的意思。这句话里的所谓“点”,
8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既不是指物体的“质点”,更没有在原文的全部说明
里谈到质点运动的有关规律和其他关系。现在罗先生
所说的“质点在某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有区
别的”一语,在物理学上,本是指质点的曲线运动而
言(如果是直线运动,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没
有区别的),它所指出的,明明是:物体的质点由某
一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它所通过的路程和两个位置
间的距离是并不相等的。罗先生却认为:这一运动规
律和我那句话里的“各个点相接而成”是同一回事情
,我实在看不出这两回事里究竟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而且这一运动规律的具体内容,不但与罗先生上文所
说的“平动与转动相结合”的要求毫不相干,即用来
证明罗先生另外所说的“太极拳的圆运动是更为复杂
的空间螺旋线运动”,我也无从看出它和罗先生所举
的规律究竟有什么关系。
罗先生引自《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曲中求直’一
语,原文是:“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四句连在一起的。所谓“曲中求直”者
,不但和“蓄而后发”是同样的意义,即和拳论后文
所说的“收即是放”也是词异而实同的。它所指出的
,是应敌用的一个法则,不是动作“由直而曲”和“
由曲而直”的运动现象(我以为这是拳趟的自然现象
)。另外,太极拳所重视的是“懂劲”,不是“用着
”,所以在“化和发”的运用上,也是取决于动作或
柔或刚,不是取决于动作的或曲或直的。例如:对方
用手拉我,我伸手相随,使对方落空而站立不稳,在
动作上明明是直的,但在作用上则是属于柔化;又如
顾留馨 87

:对方向我进攻,我顺着进攻的方向,屈肘加劲于对
方的来劲上,使对方向前倾跌,在动作上明明是曲的
,但在作用上则是属于刚发。可见在运化上,柔是主
要的东西,在发放上,刚是主要的东西,而动作的曲
和直则是次要的,也并不是只许用柔而不许用刚或者
只许用刚而不许用柔的。罗先生的大文,始则把“曲
以运化”和“直以发放”二语,用来解释曲直二字的
作用,继则又改用“柔运刚发”一语,和“平动与转
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的说法,相提并论,明明是
“视曲为柔、视直为刚”,把曲和直的可刚可柔,看
作“只柔不刚”和“只刚不柔”,这是只知其一而不
知其二的一种见解。再就平动与转动来说,它们也是
各有各的刚柔二性。多用一些力就是刚性,少用一些
力就是柔性;用于走化的就是柔性,用于打击的就是
刚性。如果把平动与转动,只看作一柔一刚,是不符
合实际情况的。至于罗先生所引的拳论“阴不离阳、
阳不离阴”等语,原是指太极拳的主要法则而言。原
文是这样说的:“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的,率皆自
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
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文中的“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才
是阴阳相济的主要意义。试问:走和粘,究竟哪一个
是“平动”,哪一个是“转动”?是不是平动只限于
“走”,而转动只限于“粘”呢?这都是应当从事实
上去好好分析的。如果罗先生意图把拳论的“阴不离
阳”和“阳不离阴”比作是缠丝劲的“平动不离转动
”和“转动不离平动”,这和拳论原意,显然是不相
符合的。
8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总之,从陈吴两式的不同运动风格和不同技击要求
来看:陈式运劲较刚,又具有缠法和缠丝劲的特点,
我认为它是近于“先发制人”的一种太极拳法;而吴
式则运劲较柔,又无上述特点,它同一般太极拳一样
,只是讲究“柔以制刚”和“静以待动”的功夫,并
且在应用时以适应客观情况为主,也是“法无定法、
劲无定劲”的,因此,它是属于“后发制人”的一种
太极拳法(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应用时能否
取胜,还得根据客观情况和个人功夫的深浅以为断)
。这两种太极拳法既然走了不同的道路,当然要有不
同的练法,因此,在运动时,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动作
,也不会是同样的要求和同样的作用。
罗先生在另一段主文里,还引用了杨禹廷先生所说
的话(“例如搂膝拗步进掌的动作,它是符合太极拳
动作作弧形,即螺旋形运动的原则”),来证明我所
说的“转腕旋膀”即是“意念由虚到实的过程,是掌
指连同小臂向前上方呈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我
还未曾见过罗杨二先生是怎样做该式进掌动作的,无
从评论。可是我自己所作的进掌动作,是用侧掌(掌
心向里,拇指向上)走直线向正前方行进,不是走弧
线向前上方进行(由于全臂不许伸足,肘部微曲,从
定式来看,很像是伸向前上方,其实不然),等进行
到全程的三分之二时,需要把侧掌变为正掌(掌心向
前,指尖向上),以符合打击要求时,才加强旋臂动
作的旋度(在这以前的边伸边旋,是十分微小的顺势
旋转,它的旋度太浅,不合螺旋运动的要求,对螺旋
力的发生,不起推动作用;在加强旋度以后,总的旋
顾留馨 89

度虽然有90度之多,但由于最后的要求是把侧掌变为
正掌,即不是变掌为拳,又不是用指尖继续前进,也
与螺旋力的使用条件不相符合),促使手掌及时竖起
,以便于掌心发力;整个动作,始终是一个直线运动
(旋膀的弧线并不影响它的向前直进)。可见,这一
动作的“旋膀”,只是为了变化掌法,不是为了追求
螺旋。在实用时,它所要发的劲,可以是用掌心发力
的“震劲”,也可以是乘势追击的“按劲”或者“长
劲”,并不是什么螺旋力或者缠丝劲。总之,转腕旋
膀这一动作,在发挥缠绕作用时,当然会出现螺旋现
象,但在没有缠绕意图或者不想使用螺旋力时,是不
会出现螺旋形象的。另外,我还得问一问罗先生,究
竟螺旋力和缠丝劲是不是同一回事?我认为它们是两
回事。而罗先生却说,杨班侯先生所传的《乱环诀》
,“对缠丝劲有精辟的阐明”。我在《乱环诀》的原
文里,即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是说螺旋力的,也找不到
任何一句是说缠丝劲的;在该诀的注解文里,我也只
找到运用螺旋力的一些说法,并未找到缠丝劲的名称
,甚至于缠丝劲相类似的说法也未能找到。如果罗先
生看到的《乱环诀》的注解有螺旋力的说法,便以为
该诀是在阐明缠丝劲,显然是误认螺旋力唯缠丝劲了
。据我所知,“乱环”二字明明是指太极拳的善于用
圈而言,而罗先生却认为乱环于缠丝有密切关系,则
是把“用圈”于“用缠”又看做同一回事了!
罗先生在那段主文里,还说:“杨澄甫的‘太极拳
十要’没有提到缠丝劲,不等于他所传授的架子,没
有缠丝劲”;并且说:“也决不能因为武禹襄没有提
9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到‘缠丝劲’三个字,而说武式架子中没有这种劲。
”我认为:这类说法,对极其微小的拳法要求来说,
是可以勉强同意的;可是,像缠丝劲这样的重要要求
,如果杨武二式确是保留着这种劲的话,而他们竟然
只字也不提,岂非太荒唐了么?我的前文,只是从吴
式的实况来讨论缠丝劲问题,究竟杨武二式有没有缠
丝劲,我即不敢断言,也不想加以猜测,因此,这一
问题,还是让杨武二式的传人来解答吧。
另外,罗先生还把李亦畲的《敷字诀解》,也用来
做陪客。可惜李氏的四字秘诀(即敷、盖、对、吞四
字)所说的,都是用气的方法,如何能与缠丝劲的有
形动作相提并论,而且在字诀解里,李氏又是从气讲
到意的。所谓“吞”者,也只有“气未到而意已吞”
的说法,并没有提到“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
难道说,该秘诀所说的:“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
也”一语真是做这样解释的吗?
罗先生的大文,也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为了节
约篇幅,只能略而不谈。最后还得略谈一谈简化太极
拳的缠丝劲问题。我认为:简化太极拳究竟要不要加
上缠丝劲这一要求,似需等缠丝劲的共性问题解决以
后,才能做出决定,罗先生所提的“拳简理简”的说
法和对于某书的酌加精简的建议,都未免提得过早一
些。因此,我不想多作讨论,就把文本结束在这里了

顾留馨 91

对缠丝劲等问题的看法
作者:李经梧
(原载1964年10月21日《体育报》)
《体育报》刊载了关于太极拳缠丝劲问题的文章。
拜读之后,我认为这确是开展太极拳运动的重要问题
,有加以讨论的必要。我曾拜陈发科老先生为师;习
练陈式太极拳十四年,对于这套拳路略有体会。在此
之前,还曾从赵铁厂、杨禹廷二位老师学习吴式太极
拳十余年。解放后,于传教吴、陈太极拳同时,因工
作需要,学习并教授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太极拳和八
十八式。近来又学习了孙式太极拳。所以,对各式太
极拳也作过一些比较和揣磨。我不谙太极拳理论,也
不懂力学、生理学,但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若干
经验,现仅就这些不成熟的经验,谈谈个人的粗浅的
体会。
太极拳诸劲中的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是有区别
的。
抽丝劲,还是以“运劲如抽丝”的提法为确切,这
是太极拳运动原则要求之一。练拳时要做到“式断意
不断”,匀、圆、稳、健绵绵不断,既练力更练意。
杨、吴、孙各式太极拳,对此要求是严格的,形象是
明显的。陈式太极拳对此要求也是严格的,这就是陈
发科老师谆谆教导的“练拳要塌住劲”。所谓“抽丝
劲”虽然不是用以制胜对方的“劲’,但是,太极拳
的实际运用(推手、技击),要求锻炼“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的功夫,对此“运劲如抽丝”的锻炼占
9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有重要位置。作为体育运动,能够掌握太极拳的这一
特点,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螺旋劲和缠丝劲是用以制胜对方的,当然也是平时
锻炼的要求。无疑,对于健身也是甚为重要的。对于
这两种不同的劲,我是这样体会的:
呈螺旋运动发出的劲,只击打对方的一点,令对方
失势或仆倒,都可称之为螺旋劲。这种劲存在于各式
太极拳中,以吴式太极拳中的揽雀尾、搂膝拗步等为
例,就都有明显的螺旋劲。
缠丝劲则与此不同:
首先,腰腹旋转的运动量大而方法多变。与腰转动
的同时腹肌的左旋右转,大小不同的圈交替旋转,并
与意结合,确是缠丝劲的特色。这就是陈鑫所谓的内
劲或称中气。
第二,这样由腰腹发动的劲,经脊背带动大小臂旋
转,贯达手指,臂向里转小指扣劲是为里缠丝,臂向
外转大指扣劲,是为外缠丝。缠丝劲就下肢来讲,每
一个完成式要求大腿带动两膝往外转,做到所谓“归
原”,即:气沉丹田、圆裆和两腿虚实为三、七成,
与上肢的缠丝动作相配合。完成上述的缠丝劲动作,
运动量是大的。
其三,缠丝劲与螺旋劲最明显的区别,还在应用。
缠丝劲达于手指之后,并未结束,不以击中对方一点
为目的,而是用带有缠丝劲之手、指,缠住对方的手
、指、腕甚至肢体,使对方被缠之处,因我之缠绕成
“拧麻花”状而失败。我认为,这就是陈鑫所谓的:
顾留馨 93

“太极拳缠法也”的真义,而这种以缠丝劲为动力的
缠法,正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色之一,只有陈式太
极拳的套路才能表现这个特色,正像开合手只能表现
孙式太极拳的特色是同一道理的。源于杨式太极拳的
简化太极拳,是不可能表现缠丝劲的。这不是杨式太
极拳或简化太极拳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特点。例如
,杨式太极拳中把掤捋挤按有机地组成连续动作,应
该说是杨式太极拳的特色之一。各种套路架子是适应
各种太极拳运动的具体内容的,这是在长期实践发展
中形成的,是合乎运动的规律的。许多初学太极拳的
学员和疗养员看过上海出版的《简化太极拳)向我提出
:为什么不教缠丝劲?我也曾把各式太极拳加以比较,
试图把缠丝劲加在简化太极拳内,经过郑重的试验结
果是失败了。看来,硬加是不行的,违背规律的。若
将缠丝劲加给简化太极拳,势必要改变简化太极拳的
套路架子的。简化太极拳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为了
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普及和推广太极拳运动,利于
增强广大群众的体质,从而利于社会主义事业,才产
生了简化太极拳。果然,此拳一出,太极拳运动以从
来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忽略了
简化太极拳的普及意义和群众性,就不可能正确地理
解简化太极拳,对于开展太极拳运动是不利的。
简化太极拳同样也是医疗保健体育的重要项目。事
实证明,结合其他疗法,确实冶好了许多慢性病。如
果把此拳繁化,加上运动量大的缠丝劲,年老、体弱
9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的人就不易学习,不好掌握,很可能失去作为医疗保
健体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抽丝、螺旋、缠丝这三个劲是有
区别的。我认为简化太极拳硬加上缠丝劲是不可能的

破题应寻设题者,解铃还须系铃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c12c70100lx
87.html
——《从缠丝劲问题谈起》质疑
作者:单颖
(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二期)
偶尔听说过40年前《体育报》进行过一次关于“简
化太极拳(24式)有无缠丝劲”的讨论。吾生也晚,
没有赶上这场“全国太极拳大辩论”(香港“新武侠
”革新版语)。说实在话,学过、练过,也教过、辅
导过很多人习练“简化太极拳”的本人,甚至觉得这
个讨论题目提得很突兀,突兀得有点画蛇添足。
引起我对这个讨论的关注,是因为近日友人送来连
载于2004年《武魂》杂志上的某篇文章《从缠丝劲问
题谈起》(以下简称《问题》)不读不知道,一读吓
一跳,《问题》还真是“问题”不少,以下择要析之
——
一、解决问题要直指“问题”
顾留馨 95

在这里不得不交待一下该次“太极拳大辩论”的背
景。
那是1956年国家体委以增强国人体质为宗旨,为在
全国推广太极拳运动,为此组成一个专家组(李天骥
、李经梧等若干太极拳专家组成),来创编一套简单
易学、便于普及的太极拳,经几次修改,形成了现在
以杨式动作为主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为此还专门由八
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全国首部太极拳教学片,李经梧
先生为“简化太极拳(24式)”的演示者。在全国各
地普及“简化太极拳”的过程中,上海出的一本辅导
材料中有过“简化太极拳”要运用“缠丝劲”去训练
的提法,同在该地的徐致一(吴鉴泉的弟子)先生认
为该提法不妥,指出简化太极拳属于杨式、吴式风格
,而缠丝劲属于陈式风格,两者是有区别的。于是引
发了“简化太极拳有无缠丝劲”讨论。这就是问题的
缘起,可以认为是学术探讨。
笔者认为对待“学术”问题,本应就事论事,直指
“问题”可也。问题是什么呢?无非几个关键词“简
化太极拳”、“传统太极拳”,“螺旋劲”、“缠丝
劲”、“抽丝劲”以及它们的异同。舍此来谈论太极
拳论、拳经并对其批判,已经有些游离主题;而引经
据典来论证推手,并将别人以前谈推手的观点引出来
反驳一通,则实属离题太远;如果再无端地将对方的
阶级(政治)立场上纲上线,指责一番,更有些“醉
翁之意不在酒了”。相比之下,《问题》在这方面做
得很“过”。比如,该文对徐致一先生几年前的一篇
96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谈推手的文章引出来加以批驳和对李经梧先生阶级立
场的臆测,显得小题大做和不够厚道。
另外,《问题》的作者认为古典太极拳论有“严重
的宗派门户观点(如<斯技旁门甚多>的轻视其他拳种
,定于一尊的观点),技术上有偏颇的主张(如<有力
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力学
而有也>的片面主张)”并继而指责徐致一“继承和发
展了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则更是明显偏离了讨论
“缠丝劲”的主题,甚至有些“扣帽子”、“打棍子
”的味道,令人读之不爽。
二、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而实同的同义语”吗

《问题》一文明确认为:“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
而实同的同义语”,不仅如此,该文还断定:“把缠
丝劲、抽丝劲、螺旋劲区别为三种劲别,是错误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该文的所有论述、论证,显得苍
白罗嗦,逻辑混乱,何故?就是因为这个大前提是错
误的。任何一个稍具语文知识者,没人会认为“缠”
与“抽”词义相同;任何一个接触过太极拳的人,大
概都有体会,太极拳不只一个劲别。笔者认为,什么
是缠丝劲?什么是抽丝劲?太极名家徐致一、李经梧
等几位先生已在其文中做了比较明确的解答。
笔者过去曾在向李经梧老师学习推手时请教陈式拳
和吴式拳的区别,李老师回答,陈式拳为“缠丝劲”
(下塌外碾),吴式拳为“抽丝劲”(抽鸡爪筋)。
边讲边演示了两种劲的不同之处。笔者感觉到,陈式
顾留馨 97

拳的劲象碾子碾米一样,接上手你就逃不掉走不开,
处处受制于人;吴式拳的劲则很轻灵细腻,通常是把
你的劲引出来,落空,使你找不到对方的力点。应该
说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劲。“简化太极拳”的劲属于
后者。
再以后,笔者又向直接得到过陈发科(陈式拳)和
王子英(吴式拳)两大高手亲传的李树峻先生请益,
在谈到“云手”的动作时,李树峻说:陈式云手是“
扭”腰,吴式云手是“转”腰;“扭”腰有波浪式的
起伏、有“缠绕”的意味,“转”腰则四平八稳、没
有起伏和缠绕。这里有本质的区别。
另外,在跟陈发科学拳学推手时,听过“缠丝”的
说法,在理解上更像一种招法,缠上手就一缠到底,
有时主动用“缠丝”逼迫对方失中;但跟王子英学拳
学推手时,从没听到“缠丝”的说法,吴式拳的劲法
主要是要像“抽丝”那样连绵不断,不停顿、不出“
点”。
由此可见,“缠丝”和“抽丝”不仅“名”不同,
“实”亦不同,硬把二者说成是一回事,不知是由于
“无知”,还是出于“偏见”。
三、搞错“普”、“特”本不该
《问题》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缠丝劲和抽丝劲是
名异实同的同义语,都是形象地指出各式太极拳绕旋
运转、顺逆默运的主要特征”,“缠丝劲(抽丝劲)
始终贯穿于太极拳运动过程之中,亦即普遍性(共性
——缠丝劲)存在于特殊性(个性——各项太极拳)
98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之中。离开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遍性,同样,离开了
普遍性(缠丝劲),也就不存在特殊性(各式太极拳
)”。
上述文字似在谈逻辑问题,但却犯了逻辑错误。
1、混淆了“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关系,将两个
性质不同、关系并列的概念合在了一起,大前提错误
(前文已做分析,此处不详论);
2、说“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穿于太极拳运动过
程之中”,这个判断不准确。“劲”,无论是“缠丝
劲”还是“抽丝劲”,只是丰富多姿的太极拳运动的
一个方面,太极拳有“静”和“定”的状态,请问在
“静态”中、在定式中,有“缠丝劲”吗?如果说可
能会有某种“劲”的话,也绝非“缠丝劲”。(这倒
反证了太极拳除了“缠丝劲”外,确有其他劲,例如
抽丝劲,松沉劲、轻灵劲等等);
3、《问题》一文将行拳中的“缠丝劲”说成是太极
拳的“普遍性”,将“各式太极拳”说成是太极拳的
“特殊性”,这更是显得逻辑上欠推敲。
如果说,某式太极拳(例如简化太极拳)是太极拳
的“特殊性”的话,那么与其相对应的“普遍性”,
应该是作为武术运动的太极拳这个整体拳种——包括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含劲法)等等。从整体层面而
言,“XX劲”(含“缠丝劲”)是比“特殊性”更下
位层次的概念,怎么可以将此概念推移到与“特殊性
”相对的上位层次中来呢?
顾留馨 99

搞错“普”、“特”本不该,学术文章出现这类常
识性问题,似乎很难归结到一般的笔误。
四、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
《问题》中类似上文的“笔误”不止一处。比如“
缠丝劲最能练出轻灵沉着又圆活的内劲(陈杨武三家
也称作棚劲)”,“出手沉重而又绵软,极有威力”
等,你能明白以上说的是什么吗?
什么叫“缠丝劲最能练出……的内劲”?“缠丝劲
”和“内劲”是什么关系?从上文看来似乎不是一回
事,而且是上下位的递进关系。那么,这就直接否认
了《问题》的另一命题——缠丝劲是太极拳的“普遍
性”(共性),这是其一;另外,按照该文表述,“
轻灵沉着而有圆活的内劲(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
”,不是“缠丝劲”,也就是说,太极拳除了“缠丝
劲”外,还有别的劲(例如棚劲),这是其二——这
也正是与《问题》本文的总论点自相矛盾处。
顺着上文的思路理解,“缠丝劲”虽然厉害,但绝
非万能;“缠丝劲”这个“筐”不能装尽太极拳的所
有东西。这好像作者又在以另外一种观点和立场批驳
《问题》的原始观点。换言之,如果人见人爱的太极
拳仅用“缠丝劲”就能一言以譬之,太极拳还算得上
博大精深吗?另外,《问题》一文的对“内劲”的表
述,仅以“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作解,更显得语
焉不详,而且节外生枝,前后文意不贯通,在一些关
键词上让人不知所云。
100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造成《问题》上述多处自相矛盾的原因者何?笔者
认为,是《问题》的作者对太极拳的一知半解和不求
甚解造成的。比如对其讨论对象——简化太极拳(进
而上升至传统太极拳),不见得真专和真懂。因此才
出现了“出手沉重而绵软,极有威力”及类似的病句
或者外行话(笔者认为“出手沉重”相对于太极拳而
言是大错而特错的),这就如同在说“跑得迅疾而又
迟缓”一样令人费解。
费解,说明我们知识储备不足,功力不够,怎么办
呢?捷径就是求教于专家。直接参与“简化太极拳”
创作和演示的专家之一李经梧先生被国家体委请出撰
文,这可以说是找对了“破题”者,找到了“系铃人
”。李经梧先生的文章,道出了简化太极拳出台的创
意,以及该拳与传统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区别
。原来如此,设题者未在“简化太极拳”的套路中附
加任何例如“缠丝劲”的“知识点”,那么,曾被若
干人死死纠缠的“缠丝劲”问题,在具体到“简化太
极拳”这一拳式的学理上而言,不过是个空穴来风的
“伪”问题。论辩“伪”问题无任何学术价值,专家
撰文之后,这场“学术讨论”理应告一段落了。
但事情远非如此,“李文”刊出后,讨论并未结束
,而且有些讨论者的言语超越了“学术”范围。比如
《问题》一文中竟出现了这样的文字:“李先生并进
一步说成缠丝劲是难度大、动作繁复的,企图以此吓
唬年老体弱者和神经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不理
解,就是别有用心了”;“李先生把编成‘简化太极
拳’说成是‘果然,此拳一出……’渲染了编写者个
顾留馨 101

人作用,而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体育运动的作用,忘
得一干二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从个人和少数人的
愿望出发来谈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等等。
请看,这种“情绪化”的表述是学术讨论应有的就
事论事、与人为善的态度吗?学术研讨最忌讳的就是
“拿着不是当理说”并且在占有了话语权时对讨论对
方的“上纲上线”。在对等的学术讨论中,于知识上
出现的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而造成的“无知”本无所
谓,要害在于讨论中的某一方因“偏见”而露出了不
让人讲话的“学阀”作风——由此,不禁让人想起了
这样两句格言:“无知者无畏”和“偏见比无知离真
理更远”。

《和式太极拳谱》引起的风波
作者:张杰
《武当》2004年第7期
2003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赵堡和式太极拳
(准确的说应为赵堡太极拳)传人和有禄编著,康戈武
作序的《和式太极拳谱》。
《和式太极拳谱》言:“和式太极拳始自和兆元。
兆元公(1810~1890)是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师承本
镇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是陈清平的大弟子。赵堡镇位
于河南省温县东15里……”书中只言和兆元师陈清平
,不言陈清平师张彦,及张彦上溯至蒋发、王宗岳这
段拳史,并将陈家沟的陈季甡的《小四套》(“太祖立
102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脚势高强……”)、《十五红十五炮拳架记》,陈鑫的
《黑旋风大上西天棍子架》、《盘罗棒歌》都收入拳
谱中。加之康戈武在《序》中说,“从太极拳在河南
温县赵堡镇的发展沿革看,人们习惯于将本镇陈清平
(1795—1868)传留的拳架,称为太极拳赵堡架(赵堡街
架),也称为赵堡太极拳。现今传习此系拳架者,其师
承多能叙至和有禄的曾祖父和庆喜(按:据和保森先生
言,和有禄的曾祖父为和庆文,而非和庆喜)先生。庆
喜拳技经其父润芝得自祖父和兆元(1810—1890)。和
兆元师从邻里陈清平,是清平门下的大弟子。鉴于这
种传承关系,不少传习者将源自和氏家传拳架的练法
体系称为‘和式太极拳’;”又云:”和有禄先生收
藏的拳谱……,也有陈家沟早年拳家的墨宝”,”总
而言之,和有禄先生编著的《和式太极拳谱》……也
是进行太极拳专项研究和对武术进行宏观研究的难得
资料。《和式太极拳谱》一书,必将……对太极拳研
究的深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版,在整个赵堡太极拳派中
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于2003年
12月20日决定将和有禄清理出研究会,大家纷纷发表
意见,声讨和有禄欺师灭祖的行为。现将有代表性的
意见归纳如下:
1、赵堡太极拳总会负责人的评论
和有禄之所以敢在《和式太极拳谱》欺师灭祖,投
降陈氏,原因有二:
顾留馨 103

一是受康戈武的影响,该书后记写有“携书稿到北
京请康戈武教授指点”,“康戈武教授阅后,对书文
提出了几点要求与建议”;
二是和有禄的名利思想太重,只要他这本书能在人
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什么欺师灭祖、投靠陈氏的事他
都敢干,甚至在和学俭(前任“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
”会长)于2003年2月16日逝世前,和有禄就自封为和
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此有《中华武术》2003年第11
期燕侠写的《和式太极拳传人和有禄》为证。该文说
,“2001年3月,……(和有禄)担任着和式太极拳研究
会会长之职”。
康教授支持《和式太极拳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为
了维护他在《中国武术史》中“太极拳为明末清初的
陈王廷所创”,“赵堡架、杨式、陈式、吴式等多种
太极拳都属于陈氏太极拳的支派”的个人观点。康甚
至在《序》中说,以和式太极拳代替赵堡太极拳。总
之,和有禄的做法是赵堡太极拳传人所不能接受的,
赵堡太极拳传人绝不会欺师灭祖,移根错源。
2、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负责人和保森先生的评论
和保森(与和学俭、夏春龙先生于1993年共同创建“
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亦系和有禄的堂叔父)说:
“我对康戈武为《和式太极拳谱》一书写的《序》,
不支持,不欣赏。我父亲和学慧同陈家沟人辩论了几
十年,今有那么一些人,想把赵堡太极拳及和式太极
拳拉入陈氏门下,说什么我也不能答应。和式太极拳
是赵堡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式太极拳与赵
104 Thái Cực Quyền Học

堡太极拳不能分道扬镳;和式太极拳绝不是‘陈氏太
极拳’的支流!”
3、四川成都的杨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传人戚建海
先生的评论
由于和有禄在书中对和式太极拳源流史,只追溯至
陈清平,这就为日后陈家沟人将赵堡太极纳入陈家沟
太极拳的支流定了基调,留下了伏笔,于是,陈家沟
人就可以说:天下太极出陈沟。这是因为陈鑫《陈氏
家乘》中说“有本门人陈清平”。这样,赵堡太极拳
与和式太极拳“顺理成章”地成为陈氏太极拳的支流;
又可为唐豪、顾留馨的老调重弹打下基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