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CHAPTER 17 陳錦嫣編

地形分析
一、學習目標 三、實作練習

二、練習架構及題型 四、作 業
404

一、學習目標

傳統地圖是以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從等高線可以判讀地形,諸

如:山 頂、稜線、谷 線、斷 崖、溪 谷、平 原、坡 度、坡 向… 等。若以電 腦 處 理以

上 這 些 地形 的 判讀,則 需 藉 助 數值 方 法將 地 圖圖 面 資 料數 化 或掃 描 成電 腦 能 夠處

理 的 格 式,做成 數 值地形 模 型 資料 庫,再 以數學 方 法 針對 此 資料 庫 做前 述 的 地形

判讀。

電 腦 能 夠處 理 的地 圖 資料 分 為 兩大 類 :向 量 式資 料 ( vector data) 及網 格 式

資 料 ( raster data)。 以線 圖 徵 為例 , 向量 式 資料 是 以 座標 方 式記 錄 每一 條 線 ,例

如:

Line1( x1, y1, z1) -( x2, y2, z2)

Point1( x3, y3, z3)

Line2( x2, y2, z2) -( x3, y3, z3)

網 格 式 資料,例 如影 像檔 資 料,是以 矩 陣方 式,記錄 每 個像 素( Pixel)的 座

標 及 屬 性, 例 :

Pixel1( x1, y1, z1, color1)

Pixel2( x2, y1, z2, color1)

Pixel3( x3, y1, z3, color2)

Pixel4( x4, y1, z4, color2)

向 量 式 數值 地 形模 型 的組 成 方 式概 分 為三 種 :

1. 規則方格網(Regular Gird,GRD)
在 野 外 測量 取 樣時,皆為 不 規 則取 樣,將 這些資 料,以 內 插方 式,求出 規 則

方格網上的每一個頂點上的高程值,即為規則網格。每一正方形方格稱為一個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05

Cell, 每 個 Cell的 四 個 頂 點 及 所 組 成 的 線 、 面 都 包 含 高 程 資 料 , 並 且 可 以 與 各 圖

層 進 行 套疊 分 析。網格切 得 愈 細密,則 愈 接近真 實,但 資 料會 過 於龐大;相 反 地 ,

網 格 切 得愈 粗 ,則 會 失真 , 但 資料 數 量會 減 少、 處 理 速度 會 加快 。

以 規 則 方格 網 組成 的 數值 地 型 最美 觀 ,但 與 真實 地 形 差異 最 大。

2. 不規則三角網格(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TIN)


不 規 則 三角 網 (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 TIN) 為 Peucker and Douglas

( 1975)所 提 出, 相 較於 前 者 的資 料 模式 , 不規 則 三 角網 利 用的 是 實際 取 樣 值 ,

未 經 數 學方 式 處理,故 較 真 實。不 規 則三 角 網的 建 構,是 依 據地 形 的複 雜 度 作為

樣 本 點 的取 捨,在 地 形崎 嶇 的 地方 取 樣較 密,在 平 坦 地方 則 取樣 較 少,一 般 都 是

在 地 形 變換 點 上取 樣,因 此 每 個取 樣 點皆 具 有代 表 性 且可 充 分展 現 地形 特 徵。在

實 際 應 用上,由 於 其資料 結 構 較為 複 雜,相對地 在 計 算時 演 算法 會 因複 雜 而 佔較

長 之 運 算時 間 。(林 昭遠 , 2001)

此 法 組 成的 數 值地 型 最真 實 , 但視 覺 效果 最 差。

3. 三角方格網(Triangular Grid Network,TGRD)


由 於 三 角 網 格 ( TIN) 在 取 樣 時 , 不 需 像 方 格 網 ( Grid) 要 較 多 的 資 料 , 僅

管 其 資 料真 實 性較 方 格網 佳,但 就視 覺 美觀 而言,卻 比 較粗 糙 。為此,可 以 在 資

料 處 理 時,在 大 塊空 白的 地 區,以方 格 網加 密,得 到 較 圓滑 的 圖面 結果。當 然 此

法 的 運 算時 間 就更 長 了。事 實 上,以 現 今 電 腦處 理 資 料的 速 度,以 上三 種 方 法處

理 3000點以 內 的資 料 時, 其 差 異極 微 。

此 法 組 成的 數 值地 型 真實 性 同 TIN, 視 覺 效 果亦 佳 。
406

原始取樣資料 方格網

三角網 三角方格網

網 格 式 資 料 , 依 像 素 (pixel)密 度 區 別 地 形 的 精 度 。 例 如 一 個 像 素 代 表 現 地 5

公 尺 及 一個 像 素代 表 現地 1公 尺 ,後 者 精度 較高 。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07

二、練習架構及題型

將 含 有 高 程 資 料 的 點 圖 徵 圖 層 利 用 IDW內 差 方 法 建 立 網 格 式 高 程 圖 層 之 後 ,
即 可 進 行等 高 線、 坡 度、 坡 向 、挖 填 方等 分 析, 本 章 節之 練 習架 構 如下 :

本 章 介 紹地 形 分析 的 方法 及 練 習題 目 ,如 下 :

1. 利 用 點 圖徵 圖 層( 含 高程 資 料 )建 立 等高 線 圖層 。

2. 坡 度 分 析

坡度是指一段距離內的高差起伏程度。ArcGIS 所分析的坡度圖為網格式高程

資料。坡度可以用斜坡角度()或 百 分 比( % )來 表示。以 下 圖為 例,圖 中 run

表 示 水 平距 離 , rise 表示 垂 直 距離 , 由三 角 函數 關 係 知:

tan θ= rise/run ,故 斜 坡 角度 θ = tan -1 θ( rise/run )。

若 以百 分 比形 式 表示 為 : 百分 比 坡度 = ( rise/run ) × 100 。
408

Degree of slope= 30 Degree of slope= 45

Percent of slope= 58 Percent of slope= 100

3. 將 坡 度 分類 並 計算 各 類坡 度 之 面積 。

4. 坡 向 分 析

具有方向的坡面稱為坡向,將含有高程

資 料 的 規 則 方 格 網 ( Cell ) 或 不 規 則 方 格 網

( TIN ) 在 GIS 系 統 中 分 析 求 得 , 因 此 , 坡向

圖為網格式資料。

坡 向 的 表 示 方 式 是 以 順 時 針 方 向 從 0~

360 度 , 分 成 北 方 、 東 北 方 、 東 方 、 東 南 方 、 南 方 、 西 南 方 、 西 方 、 西 北 方 、

北 方 等 八個 方 向。 當 坡向 值 表 示 –1 時 ,即 表 示為 平 地 。

5. 挖 填 方 數量 分 析

分 析開 發 前及 開 發後 之 挖 填方 區 位分 布 及數 量 。

6. 面 積 及 體積 計 算

在 某一 高 程以 上 或以 下 的 投影 面 積、 曲 面面 積 及 體積 。

7. 最 陡 路 徑分 析

在 某區 域 內繪 製 最陡 路 徑 。

8. 視 域 分 析

區 域內 任 意兩 點 間之 可 視 範圍 。

9. 剖 面 線 分析

在 某區 域 內繪 製 地形 剖 面 線, 以 瞭解 地 形高 低 、 起伏 的 變化 。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09

三、實作練習

3.1 利用點圖徵(含高程資料)建立等高線圖層

實作例 將 含 有 高程 資 料之 點 圖徵 mass_pt.shp 建 立等 高線 圖 層,如 下

視 窗 所 示。

分析前的點圖徵圖層 分析後的等高線圖層

步驟:

(1) 執 行 ArcMAP 。

(2) 加 入 Spatial Analyst 工具 列

Tools 功 能 → Customize → 點 選 Toolbars 頁 籤 → 勾 選 Spatial Analyst →

如 無 法 執 行,請 再 確 認 Tools 功 能 → Extensions 中 , Spatial Analyst 模 組 是

否已被勾選。

(3) 利 用 點 圖徵 圖 層建 立 等高 線 圖 層

步驟:
410

(a) 點 選 工 具 鈕 → 加入 "mass_pt.shp" 圖 層 。

(b) 設 定 分 析圖 層 之範 圍 及網 格 大 小。

a. 設 定 分 析的 範 圍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鈕 → Options → Extent 頁 籤 → Analysis extent

欄 內 點 選 Same as Layer "mass_pt.shp" 。

b. 設 定 網 格大 小

點 選 Cell size 頁 籤 → Analysis cell size 欄 內 點 選 As Specified

Below( 使 用者 自 訂)→ Cell size 欄 內 輸入 10(網 格 大 小,單 位

為 公 尺 ,輸 入 後系 統 自動 計 算 列數 及 行數 , )→ 。
分析範圍與"Mass_pt"相同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11

網格大小設定如下:網格大小為 10(m),
列數為 278 格,行數為 335 格(系統自動
計算列數與行數)
412

(c) 點 圖 層 轉成 含 有高 程 之面 圖 層

將 含 有 高 程 之 點圖 徵 圖層 以 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內差

方 法 轉 成網 格 高程 圖 層( 使 用 者 亦可 使 用系 統所 提 供 的 Spline 及

Kriging 兩 種 方 法 ,雖內 差 方 法不 同 但結 果 相似 )。

a.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列→ Interpolate to Raster(內 差 成 網格 式 資

料 ) →出 現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視 窗。

b. 在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視 窗 中 , Input Point 欄 中 勾 選

"mass_pt" 圖 層 → Z value field 欄 中 點 選 SPOT 高 程 欄 位 → 在

Output cell size 欄 內輸入 10(網 格 大小 )


,其他 參 數 由系 統 自訂

→ 。

a.含有高程之點圖層

b.點選高程欄位

c.設定網格大小

d.檔名可由系統自訂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13

點 圖 徵 圖層 轉 成網 格 高程 圖 層(檔 名 為 IDW of mass_pt )後,如

下 視 窗 所示 :

高程資料以面圖徵(10 ×10 )展示,檔


m m

名為"IDW of Mass_pt"

(d) 建 立 等 高線 圖 層

a.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列 → 點 選 Surface Analysis → Contour → 在

Input surface 欄內 點 選 IDW of mass_pt 圖 層

b. 在 Contour interval (等高 線 間 距) 欄 內輸 入 5 ( 公 尺 )

c. 設 定 Base contour ( 高程 下 限 )→輸入 0 ( 公尺 )

d. Output features 欄 內輸入 等 高 線圖 層 名稱 及 路徑( 使 用 者自 定 )

→ 。
414

a. 點選網格高層圖層

b. 等高線間距

c. 高程下限

d. 等高線圖層名稱與
路徑

完成上述步驟後,依據高程欄位設定圖例後,等高線圖如下

視 窗 所 示: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15

3.2 坡度分析

實作例 承 續 上 題, 建 立坡 度 圖, 如 下 視窗 所 示:

坡度圖

步驟:

(1) 基 本 設 定及 分 析步 驟

(a) 在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列 中 點 選 → Surface Analysis → Slop → 出 現

Slop 對話 視 窗→在 Input surface 欄 中 點選 IDW of mass_pt 圖層(網

格 高 程 圖層 )。

(b) 在 Output measurement : 中 點 選 Percent(%) 為坡 度 單 位 。

(c) 在 Output cell size 欄中輸 入 10 ( 公尺 ) 為輸出 網 格 大小 。

(d) 在 Output raster 欄 內 輸 入 輸 出 檔 案 名 稱 及 路 徑 ( 使 用 者 自 訂 ) →


416

a.點選網格高程圖層

b.選擇 Percent(%)為坡度單位

c.網格大小

d.設定輸出檔案名稱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17

完 成 上 述步 驟 後, 新 之建 立 坡 度圖 (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即 展

示 於 圖 形視 窗 中。

(2) 坡 度 查 詢

利用 工 具 鈕 , 在圖 形 視窗 中 可 查詢 每 個網 格 中的 坡 度 值。

3.3 坡度分類及各類坡度面積分析

實作例 依 據 " 山 坡 地 保 育 利 用條 例 施 行 細 則 " , 將 坡度 圖 分 為 六 類 並

計 算 各 類坡 度 之面 積。各 類 坡 度之 值 域範 圍 及用 途,如 下表:

坡地分級 坡 度 用 途

一級地 小 於 5% 宜農牧地

二級地 5% ~15% 宜農牧地

三級地 15% ~30% 宜農牧地

四級地 30% ~40% 宜農牧地

五級地 40% ~55% 宜林地

六級地 大 於 55% 加強保育地

步驟:

(1) 設 定 坡 度分 類

滑 鼠 左 鍵雙 擊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圖 層→點 選 Symbology 頁 籤 →

在 Classification 中 的 Classes 欄 內 輸入 6 ( 類 )。
418

設定坡度分類級數

(2) 設 定 各 類坡 度 值的 範 圍

點選 工 具 鈕 → M ethod ( 分 類 方 式 ) 點 選 Manual → 在 Break

Values 欄 內輸 入 各類 坡度 之 值 域範 圍 5、15、30、40、55 → 。

( 坡 度 143 是 依 據坡 度統 計 值 Maximum 而 來 )

設為手動方式

各類坡度之值域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19

(3) 設 定 圖 例文 字

將 Label 中 的 文 字 改 為 各 類 坡 度 之 值 範 範 圍 後 , 按 鈕後,

如 下 視 窗所 示 :

(4) 計 算 各 類坡 度 之網 格 總數

(a) 在 Spatial Analyst 工 具列 中 點 選 Reclassify →在 Input raster 欄 內點

選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坡 度 圖 )。

(b) 在 New values 欄 內 之 各 類 坡 度 以 數 字 代 表 ( 例 如 一 級 坡 以 1 來 代

表 ) →在 Output raster 欄 內 輸 入 新 圖 層 名 稱 及 路 徑 或 由 系 統 自 訂

(Temporary) → 。
420

a.點選坡度圖

b.以數字代表

(5) 完 成 上 述步 驟 後, 在 圖例 視 窗 中會 新 增 Reclass of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圖 層 ( 坡 度 網格 計 算 ), 打 開 屬 性 表查 看 Count 欄 位 ,即 為各

類 坡 度 之網 格 總數 。

各類坡度之網格數

(6) 將 "Reclass of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圖 層之 屬 性 資料 表 另存 為 可

編 輯 之 屬性 資 料表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21

(a) 以 右 鍵 點 選 "Reclass of Slope of IDW of mass_pt" 圖 層 → Open

Attribute Table 開 啟 屬性 資 料 表。

(b) 點 選 工 具 鈕 → Export →使 用 者 自 行 設 定 儲 存 檔 案 名 稱

及 路 徑 (本 例 設為 reclass.dbf ) →系 統 自動 加入 圖 例 視窗 。

(7) 計 算 各 類坡 度 之總 面 積

(a) 在 圖 例 視 窗 中 設 為 Source 狀 態 ( 視 窗 下 ), 滑 鼠 右 鍵 點 選

"reclass.dbf" 並開 啟 檔案 屬 性 資料 表 。

(c) 點 選 工 具 鈕 → Add Field 。

(d) 在 Name 欄 內 輸 入 Area ( 欄 位 名稱 )→資 料型態 為 Short Integer ,

Precision ( 欄寬 ) 為 12 位 。

(e) 在 屬 性 表中,以 右 鍵 點選 Area 欄 位→ Calculate Values → Area= 之 欄

內 輸 入 [Count]  10  10 。

坡 度 分 類面 積 計算 結 果, 如 下 視窗 所 示:
422

綜 理 以 上分 析 ,各 級 坡度 及 面 積之 統 計如 下 表所 示 :

坡地分級 坡 度 面 積 (平 方 公 尺 )
一級地 小 於 5% 4,182,600

二級地 5% ~15% 3,384,100

三級地 15% ~30% 1,304,600

四級地 30% ~40% 274,800

五級地 40% ~55% 126,200

六級地 大 於 55% 40,700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23

3.4 坡向分析

實作例 承 續 上 題, 建 立坡 向 圖 。

步驟:

(1) 在 Spatial Analyst 工 具 列 中 點 選 Spatial Analyst → Surface Analysis →

Aspect 。

(2) 在 Input surface 欄 中點選 IDW of mass_pt 圖層,在 Output cell size 欄中

輸 入 10 ( 公尺 )→在 Output raster 欄內 填 入 輸出 檔 案 名稱 及 路 徑( 使

用 者 自 訂) → 。

完 成 上 述步 驟 後, 即 建立 坡 向 圖, 並 自動 展 示於 圖 形 視窗 內 。
424

Flat (-1)為平地、North 為北方、Northeast 為東北方、East


為東方、Southeast 為東南方、South 為南方、Southwest
為西南方、West 為西方、Northwest 為西北方,共八類坡
向,各種坡向之值域分布,如右圖所示。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25

(3) 坡 向 查 詢

利用 工 具 鈕 , 在圖 形 視窗 中 可 查詢 每 個網 格 中的 坡 向 值。

3.5 挖填方數量分析

實作例 承 續 上 題 , After.shp 為 開 挖 後 之 高 程 圖 層 , 請 分 析 開 發 前 後

之 挖 填 方分 布 、數 量 及面 積 。

步驟:

(1) 加 入 After.shp,並 利用 IDW 內 差 法建 立 網格 高程 圖 層,如 下視 窗 所示:

(2) 挖 填 方 分析

Spatial Analyst → Surface Analysis → Cut/fill... 。


426

a. 點選開發前之網
格高程圖層

b. 點選開發後之網
格高程圖層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27

按 鈕 確 認後 , 如下 視 窗所 示 :

挖方

填方

Volume 欄 位 中 如 為 正 值 則 表 示 挖 方 體 積 , 負 值 則 為 填 方 , Volume 值

為 0 , 表 示開 發 前後 沒有 改 變 的意 思 。

3.6 面積及體積計算

實作例 計 算 mass_pt.shp 圖 層 在 高 程 230m 以 上 之 水 平 投 影 面 積

(Planimetric Area) 、 表面 積 (Surface Area) 及 體積 (Volume) 。

步驟:

(1) 開 啟 3D Analyst 之 外掛模 組

( 確 認 Tools 功能 → Extensions 中 , 3DAnalyst 模組 是 否 已被 勾 選)


428

(2) 建 立 TIN 數 值 地 形 模 型圖 ( 三 角網 格 高程 圖 )

(a) 點 選 3D Analyst 工 具 鈕 → Create/Modify TIN → Create TIN

fromFeatures 。

(b) 在 Layers :欄 位 勾選 mass_pt 圖 層,在 Height source 欄 內 點 SPOT

高 程 欄 位。

(c) Output TIN : 欄 內 輸 入 TIN 數 值 地 形 模 型 之 檔 案 名 稱 及 路 徑 →

(3) 面 積 及 體積 計 算

(a) 點 選 3D Analyst 工具 鈕→ Surface Analysis → Area and Volume →在

Input surface 欄內 點 選 TIN 三 角 網 格 高 程圖 。

(b) Height of plane 欄內 輸入 分 析 挖填 方 之基 準 高程 230 ( 公尺 )→選

擇 計 算 基 準 高 程 上 方 之 體 積 , 因 此 點 選 Calculate statistics

above plane 功 能 。

(c) 點 選 工 具 鈕 →即 可 求得面 積 及 體積 → 。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29
430

網格高程圖

設定挖填方基準高程

計算基準高程上方

水平投影面積 表面積 基準高程上方之體積

3.7 最陡路徑分析

實作例 在 某 區 域內 繪 製最 陡 路徑 。

步驟:

(1) 開 啟 3D Analyst 之 外掛模 組 。

( 確 認 Tools 功 能 → Extensions 中, 3D Analyst 模 組 是 否已 被 勾選 )

(2) 加 入 TIN 數 值 地 形 模 型圖 tindata 。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31

(3) 在 3D Analyst 工具列中之 Layer :欄內點選 tindata 數值地形模型圖。

(4) 選 取 工 具 鈕,於圖 形 視窗 中 以 滑鼠 左 鍵點 按 欲分 析 之 地點( 如下

視 窗 中,紅 色圈 圈 所標示 之 處 )
,系統 則 將最陡 的 路 徑自 動 繪於 視 窗

中 , 如 下視 窗 所示 :

3.8 視域分析

實作例 分 析 區 域內 任 兩點 間 之可 視 範 圍。

步驟:

(1) 開 啟 3D Analyst 之 外掛模 組 。

(2) 加 入 TIN 數 值 地 形 模 型圖 tindata 。

(3) 在 3D Analyst 工具列中之 Layer :欄內點選 tindata 數值地形模型圖。


432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33

(4) 選 取 工 具 鈕 後,出 現 Line Of Sight 視 窗,在 Observer offset (觀 察

者 視 點)高 度輸 入 1, Target offse( 觀察 者 觀 察 之 點 位 )高 度 輸 入 0 ,

如 下 視 窗所 示 :

(5) 點 選 鈕關閉視窗,於圖上依序點出觀察者視點以及被觀察之點

位,則會出現兩點之連線,其中綠色代表可以看見的地形,紅色則

表 示 被 擋住 看 不見 的 地形 , 如 下視 窗 所示 :
434

3.9 剖面線分析

實作例 在某區域內繪製地形之剖面線,以瞭解地形高低起伏的變

化。

步驟:

(1) 開 啟 3D Analyst 之 外掛模 組 。

(2) 加 入 TIN 數 值 地 形 模 型圖 tindata 及剖 面 線 圖層。

(3) 在 3D Analyst 工 具 列中之 Layer : 欄內 點 選 tindata 數值 地 形模 型 圖。

(4) 用 工具鈕,選取欲進行剖面分析之區域後,點選 工具鈕,如

下 視 窗 所示 :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35

(5) 完 成 上 述步 驟 後, 剖 面分 析 成 果如 下 視窗 所 示:
436

四、作 業

1. 利 用 練 習 光 碟 中 之 數 值 高 程 資 料 (AREA2.LAN) , 展 示 以 10m為 間 距 之 等 高 線

( 此 檔 已為 網 格資 料 ,可 直 接 執行 contour指令 )。 如 下圖 所 示:

2. 承 上 題 , 將 集 水 區 內 之 坡 度 分 成 4類 , 試 計 算 各 類 坡 之 面 積 ( 網 格 大 小 40m×

40m)。 坡 度 分 類 如 下:

第 一 類 坡度 0~15度

第 二 類 坡度 15~30度

第 三 類 坡度 30~45度

第 四 類 坡度 45度以 上
CHAPTER 17 地形分析
437

3. 某 區 域 進 行 垃 圾 場 開 挖 , 利 用 開 挖 前 (landB.shp)與 開 挖 後 (landA.shp)之 高 程 圖

檔 , 計 算挖 填 方分 佈 及之 數 量 。

You might also like